生活陶艺范文

时间:2023-02-25 19:15:47

生活陶艺

生活陶艺范文第1篇

关键词:陶艺;创作;自然美;现代陶艺

在中国古代,经过近千年的陶瓷文化及工艺的发展,陶瓷器物发展了很多不约而成的纹理与纹饰。表现喜庆、幸福的祥瑞题材,自古及今,一直是陶瓷的一个重要的题材和一个基本的文化特征。陶瓷是一种工艺美术,也是一种民俗文化,它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表现出相当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广泛地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世态人情和我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审美价值、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在人们审美多元化的今天,陶瓷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代陶瓷艺术装饰在传统陶瓷艺术装饰的基础上的更新与发展,不仅促进了现代陶瓷艺术装饰在创作方向与表现形式、表现手法向更高的艺术境界拓展,而且出现了“百花竞艳,万象并存”的态势,其全新的观念、奇特的创意、丰富的材料以及精湛的制作技艺形成了独特的工艺绘画形式。现代陶瓷艺术装饰更加强调作品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的作用,且艺术家用自己的设计理念,将更多新的内涵融入到陶瓷艺术装饰作品之中。

“陶艺”即“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介入,西方的“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华的矛盾与碰撞,陶艺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绽放着光彩。

一、陶瓷设计与自然美

人们在自然界中净化心灵。好的设计都需要发现自然美并体现自然美,反映大自然的灵气,显示大自然的脉搏。在当今,陶瓷作品一直是美学设计的一块净土。时代在变,工艺在变,材料也有变化,但是陶瓷作品展现自然的能力从来没有变。人们在陶瓷作品中去感受到山清水秀,去听鸟叫虫鸣。作为陶瓷设计者不能为迎合世俗眼光,去设计违背自然的作品,陶瓷设计如何能够更好的呼应自然,去繁从简,返璞归真,我想这是我们每个陶瓷设计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如何在陶瓷上体现自然美

陶瓷艺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他是传统与自然的体现者。在经济更加发达的欧美国家里。自然美在艺术作品中体现的也相当明显。作为中国陶瓷学习者和设计者,我认为当今在提高自己陶瓷工艺水平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身理念修养的提高。多做反璞归真,源于自然的作品,要尽力感受自然之美并能把这种感受体现在作品设计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设计观念,创造思维,艺术语言与表现技巧,工艺技术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设计出具有大自然灵感的作品来。

陶瓷艺术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契合人们回归自然、张扬个性、重新寻找艺术本质的要求,在创作设计中追求自然的情趣美、艺术美,将文学、绘画、雕塑材料、工艺技术交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创造主体的个性,改变陶瓷艺术的审美形态。意境的表现成为表达人们心灵的当代艺术形式,并把它融入到陶瓷艺术作品之中,更显示出作品的内涵和耐人寻味的意念和情境。追求陶瓷艺术设计作品的内涵和个人风格,必须先求取自己情感受思想的独特之处。

传统陶艺主要以釉色,色料绘画为主,来体现作品的思想。现代艺术通过对釉色和泥的创新,泥和火的碰撞,并注入创作者的创意,更多的运用于大众的日常生活。生活陶艺把生活与陶瓷艺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相对陶瓷艺术的其它分支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它是以服务人们日常生活器具的方便使用为出发点。生活陶艺是从传统陶瓷的技艺中脱颖而出的,以多元化的创作理念支配着不同生活陶艺创作们的构思,以更广阔的视角,从不同方位寻求着有意味的创作形式,显示出无限的表现力。现代生活陶艺除具有传统生活陶艺实用主义的功能特征,同时具有现代陶艺创作者所追求的个性化、艺术化的独特审美性特征。可以说它是一种以现实生活理念为创作基础,以实用功能性为载体的功能性艺术类陶瓷产品,在遵循传统陶瓷实用功能设计理念的同时,又对其使用功能和艺术化处理进行突破性的改良,作品中丰富的内涵意义和情感内容远远超越了其造型的使用功能,作品的形态也因艺术家极富才情的创造使之具有了全新的审美理念,除了实用性以外,更加注重生活情趣性、作品的艺术性和回归自然之美。

生活陶艺范文第2篇

[关键词]陶艺 生活艺术 艺术形态

说起陶瓷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下意识就会想到中国,更准确地来说是古代中国。中国的英文:China,这个名称来源于景德镇的原名昌南镇。中国古人从生活劳动实践中发现把泥土通过淘洗而塑造成所需形象,用火烧成器皿,可以盛穀或盛水。因此可以确定陶艺的出现是源于劳动实践与日常生活需要而共同促成的产物。

古人能够发现制陶工艺技术并传承下来,必然有其通过实践认知的积累所形成的深厚文化背景作为支撑。首先,陶器作为一种实用器源于日常生活的需求,其次,基于对自然中这种原始元素的累积认识,而延伸出“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整体思想观,使一件朴素而具有实用价值的东西,通过“天人合一”这种最朴素也是最核心的思想理念有机地结合并得以展开、延伸。在古代传统哲学中, “土”代表大地和物质,“水”代表生命和智慧,“火”代表运行。在《道德经》中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这里水是一切事物生成的源头,而土的颜色在色彩中属于灰色也符合了中国古人在色彩美学上的审美取向。土与水结合为泥,泥既具有水的流动可变性又具有土的可塑实在性,因此泥土性质黏软,在未被火烧制之前,可揉可转,风干后脆弱易碎,入水后即还原为泥土。但经过火烧成陶器后,即坚如金石,可碎而不可灭。在技术上,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器产生美的形式。

泥土通过造陶者的巧思妙想和精湛技艺,在环回不断的上转而成器,使造陶者的精神、情绪、心思、手技与泥土混溶,同时也与时空和造物神混沌,仿佛在刹那间回到轮回,此世与彼世交汇,此时与彼时混同。这时造陶者便成了造物主。我们在数千年后抚摸上古时代遗留下来的绳纹碎陶片,亦能感受到古人生活的片段,使这些依靠在泥土上保留下来的痕迹成为丝丝缕缕的永恒。

远在九千年前,中国古人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中,伴随着火的发现和使用,在改造自然的实践环节中,源于实用需求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尽管因时代、地区或民族的差异,以及其它必要条件的影响,陶器的形式与风格有其多样性,并随着时代的流变而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陶器有其不同的特点与内涵,但却都表达着自己的审美与实用需求,这种需求与审美最终凝固为一种时代的精神,反映并记录着中国古人在具体时期的日常生活与相应的精神活动特征,而这种精神在新石器时代首先表现在陶器的器形与纹饰的特征上。

新石器时代中国制陶业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艺术,各个地区文化彼此影响、相互交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例如仰韶文化的彩陶,陶体红色施黑彩、白彩或红彩,纹饰有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几何纹,形式感单纯而强烈;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艺术,不求无益的装饰,全凭器体自身的黑色取胜,它以“通体漆黑”闪闪发亮为最佳境界。器体有时略加点缀凹凸璇纹或镂空与塑造烧制结合,体现一种单纯的质朴美。商代的陶器与它当时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模仿同时期青铜器纹样与器型的白陶出现了,在当时它是比青铜器更加奢华的工艺,器型几乎全是礼器。尤其富有特点的是波状雷纹、勾连雷纹和一种怪异人形云雷纹,是人类文化上罕见的工艺美术品。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进入了漫长的封建社会,这时期值得一提的是日用器皿中的泥质灰陶,灰陶的陶土含有一定的砂粒,烧成温度高,陶质坚硬,颜色多呈灰色和黑灰色。与此同时在长江下游的地区和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地区普遍使用着印纹硬陶,印纹硬陶质地粗糙,不宜做饮食器皿故多为容器。秦汉时期又是中国陶艺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同时是陶艺发展史从实用到审美转变的关键一环。秦代陶俑以其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逼真的神态,深刻揭示了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不仅表明了雕塑艺术现实主义传统的久远和中国古代制陶水平之高并且还为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深沉雄大的民族风格。汉代的彩釉陶一改战国时期的热烈奔放,华彩绚丽之风,转变为凝练沉着、精练雅致、意境深远的风格,这无疑昭示着儒家文化对汉代人民生活深刻而普遍的影响。中国古文化称为汉文化,而中国人也称汉人即由此得来。到了唐代,封建文明发展到最高阶段,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人文科技等各个领域都空前强大,民族意志高昂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在陶瓷艺术中最能表达这种盛唐气象的当数唐三彩釉陶了,三彩陶俑和三彩陶器堪称是那个时代的艺术记录和唐人生活情趣的风情画。

如果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自唐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无疑已开始由盛而衰了,也就是开始走下坡路了,但艺术是生活的反映,只要生活在继续艺术就会前行,很难说清是盛还是衰。作为生活的艺术还是艺术的生活的陶艺也不例外,接下来的每一朝代,它都具有自己时代的特征:宋代的秀丽,元代的浑厚,明代的精工,清代的精致。甚至同一朝代也有不同的发展变化,如明代青花瓷,宣德的浓艳华华滋,气韵淋漓,豪放生动;成化青花则淡雅清新,优美细腻。到了现当代,陶艺早已广泛参与到现代艺术运动之中,成为艺术家表达自己的观念,进行文化批判的利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我国陶艺发展与历史生活之间的脉络联系:远古粗旷古朴实用,商周礼制庄严,器物盛大实用,秦汉精雅凝练实用审美并重,唐器大气优美写实,宋秀、元厚、明工、清致,审美性不断消减着实用性,当代成为思想观念的载体。这也符合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劳动实践——创造发明——实用审美。

中国画画法重视“骨法用笔”,借喻陶器,则可视泥土的造型为骨,釉彩为皮肉。各类陶艺作品由于泥土本身性质不同而各有其独特性格。如:泥陶器烧成的窑温较低,色泽因泥土多含铁质而较为温和,所以泥陶器给人以较强的感性色彩,温和可亲;炻陶器较坚,用釉温度较高,有金石铿锵的感觉;瓷器土白,有透光的特质,器体晶凝如美玉,质感冰冷如银。

陶艺作品在制作过程中结合了雕塑与绘画的手法特征,但陶艺作品作为一种结果有其充满不确定的偶然性,如:造陶者在泥土的选择、器皿的造型、釉彩的配合、窑的构造和烧窑过程中空气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都可以影响作品最后的面貌。虽然陶艺可以成为一种非公用的纯艺术,陶艺家可以用泥土如画家用笔、雕刻家用其刻刀一样去处理和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情感,但,最终我们不能丢弃的是陶艺的原始动机,它是集实用与审美为一体的艺术作品,在当代呈现为一种“实用艺术”,它既可以被置于某种环境中起到点明主题或烘托氛围的作用,又可以通过个人情节与个体喜好,或陈设、或把玩。

生活陶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活陶艺;审美;追求

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174-01

陶瓷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体现。它不仅为人们物质生活带来便利,而且与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情趣。生活陶艺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创作样式,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它以其与众不同的形式美感和韵律节奏感体现着作者的心理感受,同时注入陶艺家灵魂的陶艺作品,又可以展现出一种有情感的生命。

一、生活陶艺的特征

生活陶艺,指的是手工制作的、具有实用功能的陶瓷器物。它以手工制作区别于机械化、批量化生产的产业陶瓷;以其具有的生活实用功能性而有别于纯表现的现代陶艺作品。生活陶艺通过手工制作具有生活实用又具有艺术欣赏效果的生活器皿,制作者以器皿的实用性为载体,借助大自然的材质来表达个人的情感、个性及审美追求。手工业时代的陶瓷制品通常是由陶工制作完成,器皿的造型和装饰手法以承袭历代的样式为主,缺乏创造性和个性。传统的制瓷技艺由师傅带徒弟的模式继承下来,陶工们在继承了精湛技艺的同时,也严格恪守着传统的审美准则,并不断地在工艺制作上孜孜以求。

二、生活陶艺的内涵

在当代,由于陶艺家参与设计或制作,生活陶艺创作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生活陶艺以其融于生活的属性而吸引着陶艺家的参予。由于每个陶艺家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的理解不尽相同,因此他们的作品所表现出的风格也完全不同。陶艺家把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泥土表现出来。

生活陶艺的内涵,主要是表现在生活用品艺术化和艺术作品生活化。现代人生活不再满足唯实用的简单要求,而是讲究功能与艺术相融合,在实用基础上追求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艺术品生活化表现了现代陶艺家的创作个性,他们的作品更多地开始向纯艺术性、观念性方向发展。

生活陶艺实用的形式把陶艺家和大众有机地联结一起。陶艺制作中所有的成型和表现?手法都能运用到生活陶艺的创作中。由于受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陶艺家把陶艺创作的实验性品格表现在生活陶艺中,使生活陶艺的创作同样充满了?迷人的魅力。艺术家通过捏、拉、拍、打等不同的成型手法以及不同的釉色处理不断地改变着泥土的样式,使生活陶艺作品呈现出多元的品质。从由陶艺家参予设计或制作的生活陶艺与纯由陶工制作的即所谓传统意义上的瓷器比较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这两者在对美的追求与表现上的不同。前者注重个性和情感的表达,?作品张扬而奔放;后者则注重对制作技艺的追求,作品含蓄而内敛。

三、生活陶艺的审美追求

陶瓷艺术已经从实用性的器皿制造阶段转向了心灵、熏陶情感的层面,从而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美国陶艺家温・黑格比先生曾说:“陶艺创作记录了精神相当的身体经历,通过符号般火的磨历使之得到永恒,通过这种形式诞生的作品,反映了我们生活中追求的最大永恒”,这一点正体现了陶瓷艺术发展的进程――来于生活,高于生活,而又创造出更加高尚的生活。生活陶艺相对于表现作者个性的情感的现代陶艺来说更容易让人接受,陶艺家通过大众对陶瓷这种材质的自然亲和感,把现代艺术的创作理念融于作品中,并通过实用的式样表达出来,在不经意中,将美和观念传达给人们。有了它的介入,生活中的每个场景都可能会给人们带来迥然不同的享受。

在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下,生活陶艺的审美也由传统单一性而向多元化发展。纯正的釉色,规整的器型已不再是唯一的审美准则,相反,把那些以传统的眼光来看是缺陷的工艺运用到生活陶艺的创作中。似乎更能衬托出生活陶艺的时代性。于是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能经常看到拉坯时自然留下的指纹,打泥板时留下的布纹或木纹以及不同的窑变效果等。这些自然流露出的手工痕迹组成了生活陶艺丰富的语言。国内外许多著名的陶艺家一方面从事现代陶艺的创作,另一方面从事着生活陶艺的设计与制作,在不断的实践中,将陶艺的人文关怀融入到生活陶艺中,并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作品。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陶艺以其实用性品格服务于生活,并通过个性化的外观样式深得大众的喜爱,因此实用性和个性审美组成人了生活陶艺的重要内涵。而现代人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今天,情感结构日趋多样、复杂,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个性需求。只有当生活陶艺紧密地贴进生活时,才具有了其自身的全部意义,我们相信有了陶艺家的参予,生活陶艺的创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生活陶艺范文第4篇

车队走过长长林荫小道,一个大的院落出现在人们面前。

四面环山环水,院内蔬菜瓜果、池塘、禽圈,一应俱全。

偶有几只白色的小羊在麦田间游来逛去,怡然自得。

这里是郑商瓷研究基地了。

放弃商务旅行,主题会议,企业互访……豫商·她世界俱乐部50位企业家走进郑商瓷研究基地,开始了一段陶艺之旅。

赏樱桃沟春景,品郑商瓷文化。吃一餐乡间真正的有机美食,亲手制作一件作品送给自己……

观陶

郑商瓷研究所所长李梅花看到这个庞大的参观团,立即慌了,她只准备了35人的餐,现在却来了50人。推开郑商瓷厚重的大红门,精美的作品呈现在大家眼前,一个个独具特色的造型和色彩令大家震撼。站在“感恩奉献瓶”前,李所长给大家介绍了这个作品的含义,这个瓶子像水滴,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意义。她说,小到一滴水,大到一个地球,都需要珍惜与呵护,这才是郑商瓷倡导的大爱、至诚与奉献精神的完美体现。大大小小的葫芦和各种“包容壶”妙趣横生,大家不断与自己喜欢的作品合影。

大家又走进那粗糙到近乎原生态的烧瓷坊,参观了轻型、节能新式窑炉,感受到陶瓷的技术革命。

为了迎接大家的到来,郑商瓷创始人阎夫立教授早早来到工作室,他开心地告诉大家,当天正是他63岁生日,这个执著陶瓷研究40多年的老人,其作品四次获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他说,“郑商瓷取‘郑州’、‘商都’、‘瓷之精粹’首字为名,是一种代表了郑州商文化的新瓷种,其诞生耗时近12个春秋”。

孩子们采来美丽的油菜花,《商业2.0豫商》杂志负责人于莉送上红酒和祝福,50人一起起立唱起了生日歌。阎立夫笑容灿烂,阎教授的爱人李梅花紧紧拉住丈夫的手,眼中泪光闪烁……

这个大院落与郑商瓷不知道曾有多少荡气回肠的故事,也许,这里的风都会有商朝道劲刚毅的精神。

乐活

此时此刻,她们不是老板,而是纵情于自然山水间的可。

她世界副主席张新红特意带上读大一的女儿,想让她感受一下独特的陶瓷艺术,郑商瓷那一屋子的作品,她们一张张拍照、评论。

大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雅涵,头天晚上忙碌到深夜,一大早又爬起来参加活动,累得眼睛都不想睁,让人很感动。但是来到此地,闻到花香草香,看到精美的郑商瓷,她眼睛一亮,说来值了!

邱黎红坐在落英缤纷的桃花树下,那一瞬间的安逸,让人难以想到她曾经的匆忙,每天驱车跑好几个城市,每天活跃在商界这个大舞台,性格强悍到有时候忘记了自己的性别。她的女儿跑来她身边的水龙头洗手,一个精灵乖巧,一个个性神秘,两个女孩子悄悄说着什么……

龙泽润宝总经理牛毅涵白色衬衣,浅蓝牛仔裤,休闲鞋子,一身轻松打扮。她坐在郑商瓷研究所的大厅里,惬意地喝着刚泡好的“薄荷青茶”。清风徐来,她和身旁的友人、孩子们一起聊着,微笑着。忽觉此刻这个女人淡定与从容,像一块儿温润的璞玉,谦虚平和,柔中带刚。

融道传媒总经理王铭带着她高高大大的儿子来参加活动,在一片油菜花地里,儿子不停地给妈妈拍照,他们笑着谈论着,享受着此刻的单纯与快乐……也许,此刻她忘记了压力曾带来的胃疼、失眠,真正践行了她所谓的“不追随,不抗拒”的好心态。

闲暇过后就是“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在工作坊内,她世界会员开始设计自己的作品了:手捏一块儿泥巴,放在固定的器皿里,匀平,添补,用泥浆做的“胶水”将两个部分粘贴,挤压后打开,一个简单的泥胚作品就出炉了。

看着一桌的泥巴,“葫芦”,“鱼儿”……大家都在乐道,半月后这些将成为“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郑商瓷”,“再难看也是独一无二的”。

洗了手,去吃一顿丰富的农家饭,发现竟有许久不见的槐花炒鸡蛋,蒸卤面……每一道菜都源于自然,大家一边儿吃一边儿聊天。最舒服的是可以选择坐在门口,看着远方的青山,品着碗里的美食。

生活陶艺范文第5篇

1装饰与成型的整合——结构即装饰

“装饰”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的解释,作为动词使用的“装饰”被解释为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从这种解释里我们可以体味到装饰的两个关键词:附属性和表面性,即装饰附属于造型主体表面。在先秦时代的论著中,装饰即“饰”,饰如同“伪”,伪又与“文”同。我们所熟知的孔子所谓“文质彬彬”,既强调重质不能轻文,追求文与质的辩证统一。苏珊·朗格说:“装饰不单纯像‘美饰’那样涉及美,也不单纯暗示增添一个独立的饰物。‘装饰’与‘得体’为同源词,它意味着适宜、形式化。”[1](p56)苏珊·朗格强调装饰的适宜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所追求的文与质的和谐统一是一致的,从“适宜”的另一个角度来看,装饰是适宜于它所装饰的东西,装饰仍然是附属性的。

传统意义上的装饰多是附着于物体表面的纹饰,在传统陶艺中装饰的附属性和表面性表现的十分充分。传统陶瓷装饰手法可以绘、刻、堆、釉来概括。“绘”是指彩绘,在坯体和胎体上以描画的形式进行装饰,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青花、粉彩、古彩等。“刻”与“堆”的装饰手法流行于釉下彩和釉上彩兴盛之前,“刻”是指在坯体上以刻划花、剔花、镂空(玲珑)、半刀泥等手法进行的装饰,还包括在已经烧成的胎体上进行刻画——刻瓷。堆是指在坯体上的堆塑装饰。釉是指颜色釉装饰。这四种装饰形式有共同的特点,它必定是以坯体或胎体为装饰载体,以陶瓷装饰材料在载体上刻画一定的装饰内容,从而对造型主体进行锦上添花的修饰。纹样、纹饰是依附于器物表面的附属物,造型是装饰的载体。因此传统陶艺的装饰与造型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在传统陶瓷的发展演变中制陶先民强调造型与装饰的谐调性,而造型与装饰之间却鲜有渗透。传统陶瓷的装饰多是在装饰纹样和形式上的变化,因此传统陶瓷的装饰多是陶瓷造型的附属物,它的变化多存在于陶瓷造型的表层。

从传统陶艺到生活陶艺,实用的本质没变,但其装饰却由表面走向结构。生活陶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陶瓷器具,一般来说生活陶艺具有较强的手工性,这主要是因为生活陶艺吸收了纯审美的现代陶艺的造型、装饰、烧成语言。与传统陶艺的严谨、唯美不同,现代陶艺把陶艺本体语言的造型能力极大地释放出来。陶艺的泥料与釉料自身具有的丰富表情,泥料的可塑性可以记录陶艺家创作的每一个痕迹,泥料的质感,受力所产生的形变、裂隙,泥料与釉料的结合所产生的层次感都成为陶艺最朴实材质美的表现。现代陶艺本体语言的丰富性,使得陶艺艺术魅力的显现并不过于依赖造型形式,陶艺与雕塑的区别也在于此。生活陶艺的设计比较注重对这种材质美的保留与表达。与传统陶艺相比较,生活陶艺的装饰少了对造型的表面修饰,多了对陶艺材质美的显现,装饰多融合于陶艺的成型过程之中,融合于结构之中。

在传统陶艺中,造型与装饰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领域,而在生活陶艺中这两者却走向统一,造型要素可以具有装饰意味,装饰要素也可以是造型结构的一部分,从装饰的角度来看则是装饰的结构化。“筛光”(图1)为一组灯具,这种被称之为“新薄胎”的陶瓷设计,因胎体近似普通白纸的厚度,使它具备极佳的透光性,作品由镶接手法而成,因泥片的重叠造成不同的厚度,在灯光的映衬下呈现有规律的叠影造型,叠影即是其装饰内容。这种材质和手法还被运用于咖啡的设计中(图2),同样的叠影效果隐现于杯体之上,不同的是,在灯具上有规律的叠影造型,在在咖啡杯上,则成为随意,无规律可循的。这两种效果都是坯体成型所造就的艺术效果,灯具的制作使用了相同尺寸的泥片拼接而成,光影有规律可寻,而杯子则是采用了制作灯具的泥片下脚料,因而制做杯子的泥片都是随意的、偶然的造型,这恰恰造就了杯子的叠影效果更加的随意、自然天成。陶艺泥性的一大特点在于它的随意性、随机性,传统生活陶艺的造型是中规中距的,讲究对称、均齐之美。生活陶艺则注重泥性的发挥,但这些因素也具有装饰意义。造型与装饰合而为一,难分彼此。模具成型是一种传统的成型方法,石膏模具成型需要将泥桨注满模具,待石膏吸收了一部分水分,泥桨变干而紧贴于模具内表的时候再将多余的泥桨倒出,完成注浆工序。北欧陶瓷设计师的作品《茶叶筛》(图3)采用石膏模具成型,而在这个作品中,作者并未采用这种传统的注浆工艺,而是利用模具吸收水分的特点,采用甩浆的方式,将泥桨抛洒于模具内,待泥浆具有一定硬度时,将坯体取出,这种泼洒泥桨的成型方式能够创造出一种类似波洛克似的抽象肌理。不难理解,抛洒的泥浆构成的点、线、面结构,既是筛的结构,同时也是筛的装饰,泥桨的泼洒兼有成型和装饰的作用。生活陶艺抛弃传统陶艺的表面装饰把装饰与结构同化,创造了生活陶艺“无装饰的装饰”的新结构,并使装饰更深刻地进入了结构层面,丰富和拓展了生活陶艺装饰的存在方式和意义。

生活陶艺装饰的结构化并非孤立的现象,早在设计的现代主义阶段,设计界曾经有反装饰思潮,今天看来所谓的反装饰设计其实就是装饰的结构化。反装饰运动中最为著名的设计师是奥地利建筑家阿道夫·卢斯。卢斯主张建筑以实用为主,崇尚简洁而抽象的造型。卢斯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甚至认为“装饰是罪恶”[2](p56)。卢斯反对装饰,虽然从表面看来建筑强调实用,外部完全没有装饰,但是他强调了建筑物的比例,强凋墙面和窗子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建筑的窗子、线脚等细节依然是构成整个建筑之美的装饰元素。“现代建筑、设计等实用艺术对装饰的背离,实质是这一艺术内部的一种变革与调整,是自身整体的一种自我适应、更新与发展。自我的调整与变革,最终不是排除装饰,而是通过否定的方式找到更合理、更具时代性、更具结构意义的装饰与形式。”[3](p173)

2烧成与装饰的融合——烧成即装饰

生活陶艺的最终完成离不开窑火的烧炼,火无疑是生活陶艺最本质的艺术语言。火在陶艺中的作用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今天,关于陶器的发明,有学者认为是古人用火烧结了覆在篮子表面的泥土,从而成功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人造物的发明。尽管这是一个特例,但它却明确反映了火在最初的陶艺中的作用,火仅是使泥土凝结以便于储存水或食物的一种媒介。但是,窑火之于生活陶艺,不仅仅是媒介,同时更重要的是一种装饰手段。古人早就认识到了窑火对陶器的装饰效果。平地堆烧和坑烧是最原始的烧成方法之一,因其烧成温度低,温度极不均匀,所以堆烧而成的陶瓷表面呈现氧化与还原气氛的不确定性在器物表面形成或青或红的斑驳火痕,古人这种下意识的陶器烧成手法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陶艺家呈现远古情怀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说堆烧和坑烧的表面肌理是古人下意识所为的话,那么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黑陶的发明则说明古人在用火装饰陶艺上已经由自发转向了自觉。龙山人利用封窑和渗碳技术将粗犷陶器修饰成黑亮如漆的黑陶,封窑和渗碳是古人在对火的作用认识上的一大提升,此时的烧成已经与装饰融合在一起。不过在传统陶艺发展过程中,烧成的装饰性并未获得较大的发展,因为传统陶艺的装饰是以釉为主体的,釉本身是对陶艺最好的一种装饰,在釉发明后的两千年多里,中国传统陶艺的装饰是围绕釉装饰展开的。

对材料本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发掘是现代艺术的一大特征,生活陶艺同现代陶艺一样,都比较注重泥料和窑火装饰潜力的发掘。在国外,众多陶艺家热衷于探讨窑火在陶艺留下的痕迹与肌理,并使之成为生活陶艺装饰重要内容。美国陶艺家杰米·克拉克最喜欢的烧成方式是在地上挖一个坑,用木材、木屑和纸进行“坑烧”,整个过程没有火焰,长时间的还原烧成,燃烧中的碳素渗入坯体中,使他的作品厚重与沉着。他同时采用涂抹泥桨的技巧,在第一次素烧之后,用细泥浆涂抹在坯体表面,再经第二次、第三次烧成,涂抹在作品上的泥浆结成片状,并且每次烧成都会掉落一些,泥片在坯体表面使火烧的痕迹产生出丰富的层次与色彩,妙不可言。(图4)柴烧是生活陶艺常用的手法,柴烧与一般窑的差别在于火焰和灰烬可直接窜入窑室内,落灰与高温融熔状态下的坯体自然反应产生灰釉,其色泽温暖,层次丰富,质地粗犷有力。柴烧作品有受火面与背火面的不同,在同一件作品上有阴阳变化与火焰痕迹,使它散发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这也是柴烧陶艺家为它着迷尽心追求的原因。

生活陶艺创作中常用的烧成方式还有盐烧、苏打烧、乐烧、熏烧等方式。这些烧成方式所呈现的陶艺作品虽然风格鲜明、效果迥异,但在总体上可以将其归结为自然肌理一类。每一种烧成方式都可以在作品表面形成一种极富个性的烧成肌理装饰语言,不仅如此,这类烧成方式的艺术魅力还在于烧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因此以烧成进行装饰的生活陶艺其作品的效果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原始性的烧成手法往往呈现出粗犷、质朴、变幻莫测的艺术效果,这种粗犷、率真、自然天成的偶发肌理恰恰符合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当手工业和民间艺术被现代物质文明荡涤一空之后,面对着高科技的机器产品,又感到精神恍惚好像失去了什么产生一种文化‘复归’的念头。因为田园诗般的生活虽然不会再来,但是那些蕴涵着纯真感情的质朴艺术品,却是暖人心脾的,永远也不会过时。”[4](p3)生活陶艺天然不假修饰,不矫揉造作,带有强烈的泥土气和不同程度的原始稚拙的属性,正是今天人们渐渐失去而又想拼命追回的一种朴实的品质和原始的情感,这也许就是生活陶艺烧成肌理的魅力所在。

从当前陶艺创作现状来看,国内陶艺家所采用的烧成方式比较单一,陶艺家对于窑火的装饰潜力重视不够。我国现代陶艺兴起较晚,长期以来陶瓷生产的细致分工导致了今天陶艺家对很多制作工艺存在依赖性,并不能完全把握陶艺的制作环节,在很多陶艺家眼里,烧成更是成为烧窑技师的专职。殊不知,陶艺是材料的艺术,陶艺家对烧成方式的把握程度可以决定陶艺家整个创作的基本风格。目前,我国生活陶艺的装饰更多地依赖在坯体表面的纹样装饰,对于陶艺材质的装饰潜质发掘还远远不够。陶艺家对窑火的掌握不够,作品的风格多依靠器物的表面装饰,这样的陶艺装饰是很难有较大突破的。

综上所述,生活陶艺的装饰越来越融会于制作过程之中,生活陶艺的装饰同现代陶艺一样更加注重陶艺本体语言泥与火的装饰性。因此生活陶艺的创作也应顺应陶艺的本体语言的装饰性,把装饰的环节转向整个陶艺的创作过程之中,从而创作出既有装饰意味又有鲜明时代感的生活陶艺作品。

[摘要]生活陶艺作为一种情感化的器具艺术,它既有日用陶瓷的实用功能,也有现代陶艺对材质美的利用,装饰仍然是生活陶艺的内在要素之一。与传统陶艺不同,生活陶艺的装饰整合于成型过程之中,即装饰的结构化;烧成与装饰的融合,烧成即装饰。

[关键词]生活陶艺;装饰特征;成型;烧制

参考文献:

[1]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同济大学等.外国进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3]李研祖.现代艺术百年历程与装饰的意义[M]∥李研祖.设计之维.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173

生活陶艺范文第6篇

综合材料的介入使现代陶艺的创作产生了新的形式和特点,使陶艺创作的空间更加宽广和自由。试图从理论上把握材料新视觉和现代陶艺思维观念的转变来浅析综合材料在现代陶艺中运用的内涵及特点。

现代陶艺的概述

现代陶艺区别于传统陶瓷,是以陶泥为物质载体,以现代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为表现内容的陶瓷艺术。它集造型性、装饰性、精神性、抽象性于一体。它摆脱了古典主义思想带来的审美桎梏,不再工业化、机械化,运用众多现代主义的观念和审美需求进行反思和重构人性之光,从而起到了一种审美导向的作用。

现代陶艺的内涵

1.造型

现代陶艺的造型语言是多样的,手捏成型可以说是最为传统的一种造型语言。艺术家还通过用泥条、泥片等手法来使现代陶艺在造型上创造出更多的新元素与自由感。如用泥片所带来的“褶皱”感,就是现代陶艺中常出现的造型方式之一。无论是稚拙自然的手捏造型、细腻柔韧的泥条成型还是轻盈文雅的泥片卷制都是现代陶艺造型的重要元素与灵感。还有许多陶艺家运用仿生的表现形式,诸如还有抽象这些表现形式来丰富我们的眼球。

2.装饰

现代陶艺装饰语言的魅力主要来源于陶艺自身,无论是釉色还是泥水混合后的形态,或是经过烧造后出现的色彩斑斓的陶品或瓷品,都可以证明它天生就具有丰富的装饰语言。陶艺家主要运用“肌理”和“釉色”这两种手法来对现代陶艺进行装饰。追求形式上的丰富多彩和个性,向着自由随意、富有想象力的方向发展。主要让作品产生自然美、古朴的状态。

3.设计理念

现代陶艺的特征与魅力首先就是突破传统的规范,这种突破表现在它的艺术语言形式。现代陶艺不仅应重视材质的选择和发挥,更应该是着重表现作者充实的心态和良好的修养。传统陶艺是为人们创造方便舒适的器皿,但在形式美感上和现代陶艺就有比较大的差别。现代陶艺更加注重人性化及情感的注入,同时也具有设计感和美观性。现代陶艺势必会越来越具有现代感,拥有属于它自己的时代特征。在全球化趋势下的民族性改良下,现代陶艺已成为一个发达国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吸收现代绘画和现代雕塑的精神,但又不同于绘画和雕塑而赋予现代陶艺以新的概念。在泥土与水的融合中独辟蹊径地寻找一些特殊的语言。

现代陶艺融入现代生活

1.融入室内环境设计

在现代生活中,传统意义上的陶艺艺术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们对于陶艺的要求,所以让现代陶艺融入现代人们的居家生活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然的形式。当然现代陶艺可以丰富室内环境的设计,同时也会受到制约,要怎样才能完全融入室内这也是要我们注意和思考的。

首先,现代陶艺要迎合室内设计的风格。我们知道每个创意每个设计都需要一个主题,现在的室内设计中每个设计都有它的主题和风格,如简约设计,田园风格,欧式风格等,在造型上现代陶艺要配合这些风格,或轻松、自然的,或优雅、复古的都要从整体室内风格出发。所以我们的陶艺也要迎合这些风格来融入我们的室内环境。

其次,从装饰的角度看,色彩的设计是具有多层次的,这些色彩规律又能对人的心理产生奇妙的影响,和谐的,合理的色彩搭配能使作品与人产生情感的交流,带动人的情绪。当然还要服从总体空间设计的要求,有主调,有陪衬。最好再与地域、名族、文化等相互配合来装饰,从而达到最好的融合。

最后我们还要配合室内的家居环境,因为用现代陶艺的装饰可以丰富室内的空间环境,强化居室空间的艺术性等。我们一般用壁画和陈设瓷来进行装饰。壁画的设计要符合室内家居的主题和风格来整合整个居室的气氛,如(图1)的室内壁画整个壁画显得非常大气,颜色也适合整个室内环境,低调而古朴,但充满现代感。而陈设瓷可以分很多种,如小型的雕塑、器皿(图2)等。这些与金属材料家电形成鲜明对比的陶艺手工制品会给人们在视觉上和感受上带来不一样的效果。还有悬挂的陶艺灯具、床头的器皿等都会给现代人们带来轻松、温馨的氛围。

2.融入室外环境设计

现代陶艺在融入室内环境的同时,也在慢慢的进入公共环境,它的自身生成特征和文化属性让人类与环境所接纳,那么它到底有何魅力能让现代生活所接受呢?

首先现代陶艺有它自己独特的材质。作为景观的构成元素,陶瓷材料制作的景观小品以其自然多变的肌理、丰富的色调和形态, 比其他材料的景观小品更易与景观环境融为一体。

其次现代陶艺可以很好的融入到室外环境中。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壁画”,“雕塑”等。陶艺壁画一般被广泛的运用于环境景观设计中,如休闲广场、居住区、校园、道路等。壁画的内容以及装饰手法等表达要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要符合公众的审美情趣以及心理认同感,还要彰显地狱文化特色。如佛山南风古灶内的壁画(图3)便是其中典型代表,壁画制作原料为取自当地的陶土、当地釉料,整幅壁画粗犷、豪放,壁画的泥喂、釉色十足与整个南风古灶的艺术文化气息交相辉映,古色古香的陶艺壁画使到过的观看者交口称赞。

陶艺雕塑是陶瓷与雕塑相结合的新的艺术形式,雕塑是陶瓷的骨骼和肌肉,支撑陶艺的形体,陶瓷是雕塑的皮肤和灵魂。和那些不锈钢的雕塑而言陶瓷雕塑更能在文化上传承,与周围环境相一致,所以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如荷兰艺术家简·斯诺克在城市广场、池塘和公园等场所设计的作品充满“诗意的符号”,颜色十分绚丽多姿、造型夸张,具有幽默的艺术趣味。我国的陶艺家黄焕(图4)义善用拼贴的造型手法,其作品明显地有后现代艺术的痕迹,即在内容上的模糊性和形式上的并置性。

最后现代陶艺可以审美与实用相结合。比如陶艺雕塑以其多变的造型,较之传统公共空间中的雕塑,陶艺景观雕塑能更多的满足人们与雕塑交流时所感受到的亲和力。我们还可以在室外的其他地方看到现代陶艺的运用。如室外照明灯、椅凳、广告牌等这些服务设施。这些小而实用的现代陶艺们藏在环境里,与环境融合,这些创意处处给我们带来惊喜,给现代人们带来情趣化和人性化的感受,营造出一个符合现代人文精神的居住环境,并且提高了景观质量和环境效益,在城市景观设施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现代陶艺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1.现代陶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首先,现代陶艺是很环保的。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现代化的生活充斥着各种工业化的产品,这些产品有相当一部分会影响和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这是因为陶瓷材料性质稳定,天然,无污染,陶艺的魅力正是可以体现自然的灵性和纯朴,天然之美,陶这一材质以其质朴原始的气息、肌理、丰富的釉彩变化以及对人体与环境无害而备受关注。其次现代陶艺与人和环境很和谐。如今现代陶艺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它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日益影响和改变着现代人们地生活。从室内的环境到室外的环境还公共消费场所,都可以看见现代陶艺的影子,人们在工业化的忙碌的工作至于,停下来边和茶边欣赏陶艺作品,从中得到大自然的气息从而得到放松,这就是现代陶艺给人们带来的价值。

2.现代陶艺在现代生活的发展性

陶瓷艺术作为一种特定的形式走入生活环境中,是一种现代陶艺艺术让普通大众接受的艺术形式,在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现代陶艺虽未形成风起云涌全面开花的局面,但也具备了装饰性和实用性的良好基础。大众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直接诱发了人们对生活情趣更高层次的追求,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地转变,强有力的拉动国内的陶艺需求,陶艺需求的多量化,促使现代陶艺设计个性化、多元化,提升更高的艺术含量。陶艺从实用到装饰功能的转变,反应了现代人们在生活中更突出的精神化,人们希望生活更能艺术化,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最终达到“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的境界。

结语

现代陶艺进入生活是历史也是需要,它既可以欣赏也可以使用,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满足了现代人慢慢失去而又想拼命追回的原始和朴实的情感,是一种文化新式样。所以现代陶艺正以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慢慢的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去。

(作者简介:景德镇陶瓷学院)

生活陶艺范文第7篇

生活世界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领域,没有任何一个人不是存在于其中,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离开它而存在。同时,它又是一个最富有活力的世界,它集合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所有需要,它展示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同时也显示着人类生活中最感性的文化形式。从根本上说,生活陶艺的创造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就是一种走向生活世界的物质化艺术行为。在当代社会,生活艺术化与艺术化生活构建着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作为创造美的生活陶瓷艺术同时也引领着一种新的审美风尚。

一、 融入生活是当代生活陶艺赖以发展的前提

形式、结构、和谐和功能是人们常常用以谈论某种产品的主导性概念,也是生活陶艺作为一种创造性产品的重要物质性和形式性特征。很明显,仅仅从这些客体形式来讨论,有着相当的局限性,它应该有更广泛和多维的语境。而这个语境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来说,就是人类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生活世界。离开了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空间,生活陶艺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生活陶艺是为生活而作,无论它有何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生活世界各方面的物质性和文化性的需要,任何一个生活用具都是一段历史的浓缩。作为一种物质化的艺术,显然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它以物质性的器具这种感性的方式直接切入人们的生活世界中,与使用者的包括文化因素,心理因素在内的整个生存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整个生活存在,人们总是根据自己对日常生活的看法和态度来选择生活使用品。

二、实用性与个性化审美构建生活陶艺的重要内涵

人们制造物品,都是带着具体的实用目的,所谓“物以致用”“物尽其用”,如果离开了具体的用途,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正如人们为了解决吃喝的需要才有了碗。但事情决不是仅此而已。不然,在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陶器时代,人们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证,何必要花费精力在陶器上进行装饰。“虽然陶器的发明源于生活的需要,但到目前为止,考古还未发现纯粹为应用而无审美追求的陶器。”可见,除了实用,还有审美的需要。如图1为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我们知道,盆属于陶器中的饮食器,但原始先民们在接近盆口的内壁,绘三组舞蹈纹饰带,每组五人,皆腰系兽皮,并肩携手,欢快起舞。画面再现了氏族成员分组围猎野兽的生动景象,体现了早期先民无拘无束的精神心态和生活方式。作为造型艺术之一的陶瓷艺术也具有双重性质:既有物质产品的实用性,又具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方面的审美性。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它是在对物质材料进行艺术加工之后产生的工艺与美术互相制约的融合物。生活陶艺的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制作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功能性产品的活动。被制作的物品理应具有功能价值和形式价值,应当把其功能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

我们知道,生活陶艺是为人的生活和生存服务的,倘若它连最基本的使用功能都不具备,那它就根本不能被人的世界所接受。在实用行为中,物质功利的需求作为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需求,具有远比耳目之娱的审美需求更实际、迫切得多的意义。所以不难理解,对于一个饥饿者来说,当他面临“得珠者不能得粟,得粟者不能得珠”的选择时,他理所当然的会毫不犹豫的做出“吾取粟耳”的决断。但是只要主客观条件许可,人们决不会“谨此则止”地满足于实用价值。而总是企求实用、审美二者的兼取并收。“一件实用品的生产并不是局限在实用的范围内,而总是纳入到一定的文化体系之中并在其影响下行成的,因此它的审美价值就不仅是功能完美的展现,而且也是社会审美理想的展现。”同为瓷器,宋瓷的清雅、清瓷的艳丽,是不同时代的实用-审美需求使然;哥窑的开片、钧瓷的窑变,是不同地域的实用-审美使然;官窑的豪华,民窑的简朴,是不同阶层的实用-审美的需求使然。如此看来,当代生活陶艺的发展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又有了新的含义,那就是个性审美风尚的使然。它的灵活多变、个性的张扬正好与当今人们求新求奇的消费现状相吻合。但有一点必须看到,由于现代社会的历史发展,整个人类的精神世界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科学技术的产生与运用,种种现代观念的迅猛增长,使人类的感受性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它的实用性及审美性合一,但面对着未来的发展,它正逐渐走上与实用分离的道路,以纯粹的观赏形态,步入当代生活。实际上,从手工生活陶艺中提炼出美的元素与现代工业品的设计相结合,生产出与以往大工业机械制品所不同的符合现代审美的日用生活陶瓷制品,正是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去弥补过去机械化生产所顾及不上的空白,为当代生活陶艺的多元发展提供了许多可能性。

三、 艺术化生活更加促进了生活陶艺艺术化的发展

无论是工业文明还是后现代文明,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生活空间越来越朝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艺术形式和美感结构不再是一种远离生活世界和对抗生活世界的精神象征和想象王国。谁都知道生活最基本的就是生存,当生存问题解决以后,人们就要追求美好的生活以及更适合自己个性的生活方式。艺术化的生活无疑是人类最为理想的、一种自由的、艺术的更为符合人本性的生活。作为人类的一种理想,其追求可以说从人类文明诞生时就已经开始萌生了,它的标志是在造物中对美的追求与物化,这通过产品和造物得以体现。艺术化的生活是美的生活,同时又是一种物质与精神美统一的生活。不仅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物质产品和环境都是美的和艺术化的,还要求具有物质产品的精神美以及使用者、生活者作为主体所必须的超越物质之美的自由的、艺术化的精神追求。19世纪美国思想家梭罗就曾用自己的生存与事件说明艺术化生活重要的是精神世界之善与美。在当代社会和文化条件下,一方面,艺术越来越取得了生活化的形式,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日益消解,极大地促进了生活世界的艺术化倾向;另一方面,人们对于生活世界的艺术化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希望生活世界的物质性实用产品具有更丰富的艺术和审美内涵。因此,生活陶艺的创造性活动应更好地利用艺术所具有的精神价值以及艺术所具有的反思判断力以创造出更艺术化的作品,让艺术融于生活。

四、 生活陶艺设计引导了生活艺术化的趋势

我们正处于一个注重设计的年代,生活陶艺的创作是否需要设计,回答是肯定的,不容置否的。生活在新文化语境下的每个人,也都无一不时地处于设计状态中。生活陶艺的设计正是通过把艺术与人的生活世界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新的物质文明的现实世界,开创了人类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新的生存空间和文化空间。它虽然是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但在某种意义上,它就是设计的物化形式。尽管它强调个性的张扬,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毫无章法地随心所欲。恰恰相反,从构思、成型到烧成以及到销售、售后等各方面均没有脱离设计的范畴。一件优秀的作品往往是包含了许多巧妙的设计思维。良好的设计能解决许多问题,能够提升和美化人们的生活世界和文化世界,而低劣的设计会导致许多问题的产生。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在陶艺的创作过程中,其设计既可能是有意识的从事,也可能是无意识的进行,个人采取的某个行为也许就构成了一种新的生活设计。还有可能的是,他本来是想这样设计偏偏导致了别样的结果。无怪乎,在一套作品中找寻到多个灵感,也不足为奇。只不过,“相比之下设计成分多的作品其理性、严谨、装饰的成分多,作品的内敛倾向和共性的范围相对也广泛一些。反之则表现随意,浪漫的成分多,作品的外张性和个性的范围也相对更大一些。”所谓设计的艺术化和艺术化的设计,就是一种赋予人类的生活世界中的物质形式以审美特征的设计,是一种真正依靠美的规律来塑造世界的物化形式的艺术。要求我们的设计活动赋予我们的生活世界一种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在引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生活朝着更为艺术化的方向发展。我们不仅可以从文学艺术这样的纯粹审美文化产品中得到艺术的感受和体验,而且也能从饱含设计的作品中感受和体验到一种艺术化和审美化的东西。如图2为江南秀的作品,作者以质朴的蓝印花布为装饰,透露着浓郁的江南气息,把物质性实用产品的创造与非物质性的文化活动联系起来。因此,生活陶艺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实践行为更加促使了生活世界的艺术化。当然,它设计思维的产生无疑还有赖于陶艺家对生活世界客观存在的认识,有赖于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和生活经历中认识和把握客体对象,由此才能创造出更为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性产品。

结语

物质化的生活带给我们一个丰富的世界,然而物化的美的却是每个时代人们为之不懈的追求。生活的审美不仅仅是艺术人士的专爱,它以各种媒介的方式融入到生活当中,为人们熟知被人们接受,生活陶艺只是其中的媒介之一而已。

生活的艺术化发展为生活陶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人们又可通过艺术来审视生活,促进两者艺术化的进程。“生命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过程,当现代人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这一过程时,现代生活便和现代艺术融为一体,显示出现代生命的新光辉。”

注释:

[1]吕金泉. 生活陶艺之我见. 中国陶瓷工业. 2002年.

[2]李建盛. 当代设计的艺术文化学阐释. 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2年.

[3]丁亚平. 艺术文化学.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6年.

[4]许江. 人文艺术.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年.

[5]李建盛. 当代设计的艺术文化学阐释. 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2年.

[6]罗筠筠. 审美应用学.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

[7]白明. 世界现代陶艺概览. 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1999年.

[8]张道一. 工艺美术研究.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8年.

[9]方李莉. 新工艺文化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年.

生活陶艺范文第8篇

1958年景德镇全面形成了全民所有制的陶瓷大工厂,合并重组了景德镇的十大瓷厂。在这个过程中,陶瓷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手工生产逐渐发展为半机械化和机械化。陶瓷产品的机械化使手工的痕迹在产品的制作过程中悄然逝去,手工制品中的人情味和亲切感也荡然无存。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十大瓷厂倒闭以后,个体作坊又纷纷回归手工生产。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国外现代陶艺观念的传入,对传统手工生活陶瓷也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生活陶艺的概念逐步在业内得到共识,生活陶艺在此基础上更强调手工的艺术感。景德镇现代意义上的手工生活陶艺,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开始前行。“景德镇”是一个文化与工艺的象征,拥有许多身怀精湛手工技艺的艺人,对于现代的景德镇手工生活陶艺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从目前手工生活陶艺的生产来看,景德镇的手工生活陶艺形成规模的寥寥无几,能够有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更是凤毛麟角,来自台湾的法蓝瓷或是集大成者,而景德镇需要更多的发展,必须克服很多的瓶颈。目前,景德镇本土的手工生活陶艺还没有形成清晰的发展思路,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分散没有合力。因创意方面缺乏保护而造成的恶性竞争使产业难以做大……因此景德镇的手工生活陶艺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思考,需要充分整合、发挥各方面资源优势,才可能形成景德镇自己的手工生活陶艺的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是手工生活陶艺产业化的关键

1文化创意与景德镇手工生活陶艺

2009年3月5日,在国务院确定的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瓷都景德镇因为瓷土资源的枯竭而榜上有名。景德镇的陶瓷发展的方向不可能再是粗犷型,需要投入更多的智慧,以集约型发展为目标来进行陶瓷产业的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景德镇手工生活陶艺的发展如果能够走文化创意产业之路,对于整个陶瓷行业发展而言,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andCreativeIndustries,是以创造力为核心,强调通过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及产业化的方式进行开发,并营销知识产权的新兴产业。产业中创意型企业应该有着明显的特征,“创意型企业首先是一个知识型企业,也就是说是一个主要依靠脑力劳动者进行学习、知识的创造、生成、转移、应用和管理的组织。创意型企业生产的产品凝结着很高的精神含量,是脑力劳动者知识投入的结晶,其人力成本在整个成本中占很大比例……”[2]。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其实就在于人的创造力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创意产业前期不需要大量资金,主要依靠的是人的脑力资源-创意。后期产品的推广与做大完全要依靠前期的创意,这都是依赖人的创造力。文化创意产业其本质就是一种“创意经济”,其核心竞争力是人自身的创造力,由此激发出的差异与个性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根基和生命。创意一般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原创,创造物是前人和其他人没有的,完全是自己首创的,比如京剧、昆曲、武术就属于中国原创。其次是创新,它的意义在于虽然是别人首先创造的,但将它进一步地改造,形成一个新的东西,就可以给人新的感觉。景德镇手工生活陶艺发展,落脚点必然要在文化创意上,将文化创意作为手工生活陶艺发展的内动力,在创意上取得突破,否则沦为一般陶瓷工艺品,就无法达到应有的经济价值,同时其文化创意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文化创意将是景德镇手工生活陶艺发展的关键。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创意的源泉,解放从业者的创造力。同时要花大力气保护原创,保护知识产权,使文化创意能够成为手工生活陶艺发展的核心力量,对于景德镇的资源而言,也是其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

2手工生活陶艺自身的创意

景德镇手工生活陶艺就其手工艺的特点而言,自身的创意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尝试。首先是手工技艺上的创新。这里包括手工技法和工具的创新。在《天工开物》谈到制瓷工序时说“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3]因此,手工生活陶艺在每一道工序的完成过程中都可以寻求新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寻找出创新点。工具的创新是不可忽视的,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工具是手的延伸,不同的工具留下的痕迹会有很大的差异。轮制和手工盘筑的差别是不言而喻的。其次是造型与装饰的创意。这需要在手工与设计之间寻找到合适的落脚点。手工生活陶艺的造型、装饰的创意,是手工生活陶艺创意的重点。从造型而言,成型方法的运用上可以多样化,每一种成型方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可以有新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也可以在成型方法上寻找原创,这对手工生活陶艺的造型创意来说,意义重大。从装饰而言,目前陶瓷的装饰方法和装饰材料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在这里施展创意需要聪明的大脑和勤奋的实践。最后是生活意趣上的创意。手工生活陶艺作为实用的艺术品,追求生活意趣是情理之中的事,也是其创意的一个突破口。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所具有的时尚,这与社会的整个发展密切相关,科技的进步,思想的解放,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等,都会影响一个时代生活意趣的追求。因此,手工生活陶艺在创意上要注重时代气息,追求作品的生活意趣。手工技艺上的创新与造型、装饰的创新是融为一体,表里相依的关系。追求生活意趣是手工生活陶艺的重要方面,这与手工技艺、造型装饰是密不可分的。

景德镇手工生活陶创意产业化的方向

1建立专业的设计团队

创意产业依靠的是人的智慧,是要在创意上寻求亮点,创意的来源有很多的途径,个体的创意是源泉,创意产业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潜能的发挥。创意要实现产业化是需要一个设计团队的。手工生活陶艺作为具有使用功能的艺术产品,是艺术与产品的结合体,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内在因素,是关系到文化创意产业化的核心因素。因此建立专业的设计团队是实现景德镇手工生活陶艺产业化的重要内容。手工生活陶艺的专业性较强,需要由专业的人员组合成设计团队。首先从陶瓷角度来看,既对陶瓷手工艺要熟悉,也要对陶瓷的各种装饰方法要掌握,这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但是必须要有这样的基础,才有突破的可能。其次,从设计方面来看,要熟练掌握设计的程序和方法,有成熟的设计思路,这主要是一个方法层面的问题。最后,就是要有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这是组建设计团队的灵魂。因此,设计团队的组建是关键性的基础工作。

2实现手工的流水线制作

景德镇手工生活陶艺的产业化一定要能够进行规模生产,其途径就是实现生活陶艺的手工流水线制作。手工流水线是将手工制作进行合理规划,运用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进行手工的生产,实现手工与流水线的整合。第一,手工生产需要有较大数量各个工序的陶瓷制作手工艺人,这是实现手工流水线的前提条件。同时,各个工序的手工艺人的数量要进行合理的配备。第二,为了尽可能的压缩生产时间,以及将手工艺人的劳动效率最大化,要注重现代科技的运用。首先在各个工序之间要有合理的机械化连接,这里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使每个工序之间的衔接能够简洁、合理。其次是各种工具设备的完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要运用现有的先进工具设备,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工具。这些都是实现手工流水线的基础。

3手工生活陶艺产品系列化的拓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范围经济,产品要多样化和交叉化。把创意成本分摊到多样的产品中去,降低成本,同时可以把一个产品创意带到另一个产品中去,实现创意的利润最大化。手工生活陶艺实现创意产业化,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产品的多样化和交叉化,也就是要实现手工生活陶艺产品系列化的拓展,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横向发展是在同一的创意下同类产品多样化,比如同一创意,可以设计出不同造型的茶具。纵向发展是在同一创意下产品类型的交叉化,比如同一创意,可以设计茶具也可以设计餐具。产品的的多样化和交叉化要根据具体的创意思想灵活运通。

4品牌建设与知识产权的保护

目前,景德镇的手工生活陶艺的制作生产,品牌建设的力度还很不够,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手工生活陶艺的文化创意产业化必须在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有所突破。品牌价值对于手工生活陶艺的产业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提升手工劳动的附加值,同时品牌价值对于手工生活陶艺的产业而言也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景德镇的手工生活陶艺的创意产业化从一开始就要注重品牌的建设。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创意产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其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如果没有对创意的有效保护,而要做到产业化是很难的。

结语

景德镇是世界的陶瓷圣地,蕴含着浓厚的传统手工制瓷文化,拥有着精湛的手工制瓷工艺技术,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是在汇集全国各地名窑技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制瓷特色,千年的陶瓷文化积淀,在工艺、材料和传统的审美理念上已经形成了独立的制瓷体系。景德镇的手工生活陶艺正是要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来续写辉煌,景德镇手工生活陶艺的文化创意产业化是离不开这样的条件的,并且要充分整合这样的条件,使景德镇的手工生活陶艺能够在创意产业化的模式下做大做强,使其经济价值得到应用的体现。同时应将手工制瓷技艺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使手工文化成为城市的特色和内在灵魂。

生活陶艺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生活陶艺;装饰特征;成型;烧制

生活陶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陶瓷器具,是人们为了解决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设计的器具艺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之后,以手工制作形式存在的传统陶艺逐渐发生分野,一部分实用为主的器皿陶瓷逐步走向产业化,转变为批量生产的现代日用陶瓷;另一部分传统陶艺则放弃了实用功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陶艺本体语言的探索和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表达上,并最终形成一个新的艺术门类——现代陶艺。陶瓷艺术原本是生活的艺术,它曾经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是日用陶瓷的批量化规模化生产使先前传统陶瓷的人性与个性丧失殆尽。而另一方面,走向纯艺术的现代陶艺却远离了人的现实生活而高高端坐于美术馆之中,人与陶艺之间被一层透明的玻璃隔绝了。生活陶艺则是介于这两者之间,它既有现代陶艺的材质语言和手工成型的手段,具有鲜明的手工制作的特性,同时生活陶艺还融合了日用陶瓷的实用功能,因此,生活陶艺是现代陶艺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是陶艺从精神向实用功能、从精英艺术向现实生活的回归。作为实用器皿,生活陶艺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作为一种情感化的器具艺术,生活陶艺还有鲜明的装饰特征。本文将从生活陶艺的成型与烧成两方面探讨生活陶艺的装饰特征。

1装饰与成型的整合——结构即装饰

“装饰”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的解释,作为动词使用的“装饰”被解释为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从这种解释里我们可以体味到装饰的两个关键词:附属性和表面性,即装饰附属于造型主体表面。在先秦时代的论著中,装饰即“饰”,饰如同“伪”,伪又与“文”同。我们所熟知的孔子所谓“文质彬彬”,既强调重质不能轻文,追求文与质的辩证统一。苏珊·朗格说:“装饰不单纯像‘美饰’那样涉及美,也不单纯暗示增添一个独立的饰物。‘装饰’与‘得体’为同源词,它意味着适宜、形式化。”苏珊·朗格强调装饰的适宜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所追求的文与质的和谐统一是一致的,从“适宜”的另一个角度来看,装饰是适宜于它所装饰的东西,装饰仍然是附属性的。

传统意义上的装饰多是附着于物体表面的纹饰,在传统陶艺中装饰的附属性和表面性表现的十分充分。传统陶瓷装饰手法可以绘、刻、堆、釉来概括。“绘”是指彩绘,在坯体和胎体上以描画的形式进行装饰,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青花、粉彩、古彩等。“刻”与“堆”的装饰手法流行于釉下彩和釉上彩兴盛之前,“刻”是指在坯体上以刻划花、剔花、镂空(玲珑)、半刀泥等手法进行的装饰,还包括在已经烧成的胎体上进行刻画——刻瓷。堆是指在坯体上的堆塑装饰。釉是指颜色釉装饰。这四种装饰形式有共同的特点,它必定是以坯体或胎体为装饰载体,以陶瓷装饰材料在载体上刻画一定的装饰内容,从而对造型主体进行锦上添花的修饰。纹样、纹饰是依附于器物表面的附属物,造型是装饰的载体。因此传统陶艺的装饰与造型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在传统陶瓷的发展演变中制陶先民强调造型与装饰的谐调性,而造型与装饰之间却鲜有渗透。传统陶瓷的装饰多是在装饰纹样和形式上的变化,因此传统陶瓷的装饰多是陶瓷造型的附属物,它的变化多存在于陶瓷造型的表层。

从传统陶艺到生活陶艺,实用的本质没变,但其装饰却由表面走向结构。生活陶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陶瓷器具,一般来说生活陶艺具有较强的手工性,这主要是因为生活陶艺吸收了纯审美的现代陶艺的造型、装饰、烧成语言。与传统陶艺的严谨、唯美不同,现代陶艺把陶艺本体语言的造型能力极大地释放出来。陶艺的泥料与釉料自身具有的丰富表情,泥料的可塑性可以记录陶艺家创作的每一个痕迹,泥料的质感,受力所产生的形变、裂隙,泥料与釉料的结合所产生的层次感都成为陶艺最朴实材质美的表现。现代陶艺本体语言的丰富性,使得陶艺艺术魅力的显现并不过于依赖造型形式,陶艺与雕塑的区别也在于此。生活陶艺的设计比较注重对这种材质美的保留与表达。与传统陶艺相比较,生活陶艺的装饰少了对造型的表面修饰,多了对陶艺材质美的显现,装饰多融合于陶艺的成型过程之中,融合于结构之中。在传统陶艺中,造型与装饰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领域,而在生活陶艺中这两者却走向统一,造型要素可以具有装饰意味,装饰要素也可以是造型结构的一部分,从装饰的角度来看则是装饰的结构化。“筛光”为一组灯具,这种被称之为“新薄胎”的陶瓷设计,因胎体近似普通白纸的厚度,使它具备极佳的透光性,作品由镶接手法而成,因泥片的重叠造成不同的厚度,在灯光的映衬下呈现有规律的叠影造型,叠影即是其装饰内容。这种材质和手法还被运用于咖啡的设计中(图2),同样的叠影效果隐现于杯体之上,不同的是,在灯具上有规律的叠影造型,在在咖啡杯上,则成为随意,无规律可循的。这两种效果都是坯体成型所造就的艺术效果,灯具的制作使用了相同尺寸的泥片拼接而成,光影有规律可寻,而杯子则是采用了制作灯具的泥片下脚料,因而制做杯子的泥片都是随意的、偶然的造型,这恰恰造就了杯子的叠影效果更加的随意、自然天成。陶艺泥性的一大特点在于它的随意性、随机性,传统生活陶艺的造型是中规中距的,讲究对称、均齐之美。生活陶艺则注重泥性的发挥,但这些因素也具有装饰意义。造型与装饰合而为一,难分彼此。模具成型是一种传统的成型方法,石膏模具成型需要将泥桨注满模具,待石膏吸收了一部分水分,泥桨变干而紧贴于模具内表的时候再将多余的泥桨倒出,完成注浆工序。北欧陶瓷设计师的作品《茶叶筛》(图3)采用石膏模具成型,而在这个作品中,作者并未采用这种传统的注浆工艺,而是利用模具吸收水分的特点,采用甩浆的方式,将泥桨抛洒于模具内,待泥浆具有一定硬度时,将坯体取出,这种泼洒泥桨的成型方式能够创造出一种类似波洛克似的抽象肌理。不难理解,抛洒的泥浆构成的点、线、面结构,既是筛的结构,同时也是筛的装饰,泥桨的泼洒兼有成型和装饰的作用。生活陶艺抛弃传统陶艺的表面装饰把装饰与结构同化,创造了生活陶艺“无装饰的装饰”的新结构,并使装饰更深刻地进入了结构层面,丰富和拓展了生活陶艺装饰的存在方式和意义。

生活陶艺装饰的结构化并非孤立的现象,早在设计的现代主义阶段,设计界曾经有反装饰思潮,今天看来所谓的反装饰设计其实就是装饰的结构化。反装饰运动中最为著名的设计师是奥地利建筑家阿道夫·卢斯。卢斯主张建筑以实用为主,崇尚简洁而抽象的造型。卢斯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甚至认为“装饰是罪恶”。卢斯反对装饰,虽然从表面看来建筑强调实用,外部完全没有装饰,但是他强调了建筑物的比例,强凋墙面和窗子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建筑的窗子、线脚等细节依然是构成整个建筑之美的装饰元素。“现代建筑、设计等实用艺术对装饰的背离,实质是这一艺术内部的一种变革与调整,是自身整体的一种自我适应、更新与发展。自我的调整与变革,最终不是排除装饰,而是通过否定的方式找到更合理、更具时代性、更具结构意义的装饰与形式。”

2烧成与装饰的融合——烧成即装饰

生活陶艺的最终完成离不开窑火的烧炼,火无疑是生活陶艺最本质的艺术语言。火在陶艺中的作用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今天,关于陶器的发明,有学者认为是古人用火烧结了覆在篮子表面的泥土,从而成功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人造物的发明。尽管这是一个特例,但它却明确反映了火在最初的陶艺中的作用,火仅是使泥土凝结以便于储存水或食物的一种媒介。但是,窑火之于生活陶艺,不仅仅是媒介,同时更重要的是一种装饰手段。古人早就认识到了窑火对陶器的装饰效果。平地堆烧和坑烧是最原始的烧成方法之一,因其烧成温度低,温度极不均匀,所以堆烧而成的陶瓷表面呈现氧化与还原气氛的不确定性在器物表面形成或青或红的斑驳火痕,古人这种下意识的陶器烧成手法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陶艺家呈现远古情怀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说堆烧和坑烧的表面肌理是古人下意识所为的话,那么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黑陶的发明则说明古人在用火装饰陶艺上已经由自发转向了自觉。龙山人利用封窑和渗碳技术将粗犷陶器修饰成黑亮如漆的黑陶,封窑和渗碳是古人在对火的作用认识上的一大提升,此时的烧成已经与装饰融合在一起。不过在传统陶艺发展过程中,烧成的装饰性并未获得较大的发展,因为传统陶艺的装饰是以釉为主体的,釉本身是对陶艺最好的一种装饰,在釉发明后的两千年多里,中国传统陶艺的装饰是围绕釉装饰展开的。对材料本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发掘是现代艺术的一大特征,生活陶艺同现代陶艺一样,都比较注重泥料和窑火装饰潜力的发掘。在国外,众多陶艺家热衷于探讨窑火在陶艺留下的痕迹与肌理,并使之成为生活陶艺装饰重要内容。美国陶艺家杰米·克拉克最喜欢的烧成方式是在地上挖一个坑,用木材、木屑和纸进行“坑烧”,整个过程没有火焰,长时间的还原烧成,燃烧中的碳素渗入坯体中,使他的作品厚重与沉着。他同时采用涂抹泥桨的技巧,在第一次素烧之后,用细泥浆涂抹在坯体表面,再经第二次、第三次烧成,涂抹在作品上的泥浆结成片状,并且每次烧成都会掉落一些,泥片在坯体表面使火烧的痕迹产生出丰富的层次与色彩,妙不可言。(图4)柴烧是生活陶艺常用的手法,柴烧与一般窑的差别在于火焰和灰烬可直接窜入窑室内,落灰与高温融熔状态下的坯体自然反应产生灰釉,其色泽温暖,层次丰富,质地粗犷有力。柴烧作品有受火面与背火面的不同,在同一件作品上有阴阳变化与火焰痕迹,使它散发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这也是柴烧陶艺家为它着迷尽心追求的原因。

生活陶艺创作中常用的烧成方式还有盐烧、苏打烧、乐烧、熏烧等方式。这些烧成方式所呈现的陶艺作品虽然风格鲜明、效果迥异,但在总体上可以将其归结为自然肌理一类。每一种烧成方式都可以在作品表面形成一种极富个性的烧成肌理装饰语言,不仅如此,这类烧成方式的艺术魅力还在于烧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因此以烧成进行装饰的生活陶艺其作品的效果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原始性的烧成手法往往呈现出粗犷、质朴、变幻莫测的艺术效果,这种粗犷、率真、自然天成的偶发肌理恰恰符合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当手工业和民间艺术被现代物质文明荡涤一空之后,面对着高科技的机器产品,又感到精神恍惚好像失去了什么产生一种文化‘复归’的念头。因为田园诗般的生活虽然不会再来,但是那些蕴涵着纯真感情的质朴艺术品,却是暖人心脾的,永远也不会过时。”生活陶艺天然不假修饰,不矫揉造作,带有强烈的泥土气和不同程度的原始稚拙的属性,正是今天人们渐渐失去而又想拼命追回的一种朴实的品质和原始的情感,这也许就是生活陶艺烧成肌理的魅力所在。

从当前陶艺创作现状来看,国内陶艺家所采用的烧成方式比较单一,陶艺家对于窑火的装饰潜力重视不够。我国现代陶艺兴起较晚,长期以来陶瓷生产的细致分工导致了今天陶艺家对很多制作工艺存在依赖性,并不能完全把握陶艺的制作环节,在很多陶艺家眼里,烧成更是成为烧窑技师的专职。殊不知,陶艺是材料的艺术,陶艺家对烧成方式的把握程度可以决定陶艺家整个创作的基本风格。目前,我国生活陶艺的装饰更多地依赖在坯体表面的纹样装饰,对于陶艺材质的装饰潜质发掘还远远不够。陶艺家对窑火的掌握不够,作品的风格多依靠器物的表面装饰,这样的陶艺装饰是很难有较大突破的。

生活陶艺范文第10篇

关健词:当代文化语境;生活陶艺;拓展;局限性

1引言

当代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文化的进程,中国当代文化所呈现出的不同于传统文化的特点,使得中国艺术的发展已然处于一种不同寻常的文化新语境当中。生活陶艺是近年来新兴的陶瓷类型,它是生活陶瓷的艺术化与创意化,文化的巨变是其兴起与发展的外部原因。当代文化语境固然对推动生活陶艺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而与此同时,生活陶艺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与探索。

2当代文化语境与生活陶艺发展概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革,变革潮流渗透至社会的各个方面,文化领域也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而且相比其他领域,文化转型变化更加快速,从而使社会各方面发展都处在一种全新文化语境当中。中国近几十年来发生的文化变迁主要源于中国对现代化社会的追求,因此,文化的转型方向主要是由传统向现代迈进,而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显著的转型期特征。当代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由语言文化为主而转向以视觉文化为主,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代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视觉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对视觉形态文化的重视,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现代感,因而可以视为文化形态的全面提升与发展,标志着中国社会文明的进程。视觉文化语境下,图像艺术正逐渐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中心,这也是陶瓷艺术之所以日益兴旺并受到普遍关注的文化因素。与此同时,商业化倾向成为当代文化的另一个特征,与视觉文化倾向遥相呼应。文化的商业化程度不断加深,正促使着包括陶瓷艺术在内的文化艺术不断地追求时尚与新潮,以满足人们持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这种商业需求也正是促使文化转型的主要推动力。生活陶艺是生活陶瓷的艺术化、创意化和手工化,它虽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兴起的陶瓷类型,但是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而快速增长,成为近年来陶瓷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显著现象。生活陶艺的兴起与发展几乎与当代文化语境的形成亦步亦趋,深受当代文化语境的影响,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迅猛,成为各地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产品类型,吸引大批青年陶艺创作者加入其中,涌现出难以计数的富有创新和审美意味的作品,在市场上的表现蒸蒸日上,备受消费者,特别是中上阶层人士的青睐。生活陶艺这一概念是在进入新世纪以后才正式确立,尽管其概念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但它彻底打开了生活陶瓷通向艺术殿堂的大门,使陶艺工作者看到了生活陶瓷发展的新的可能性,即生活陶瓷能够以更深、更广的角度去呈现当代文化艺术观念,它所呈现的造型及装饰效果是过去生活陶瓷所无法达到或未曾有过的,因此,生活陶艺实质上是以生活陶瓷为媒体的观念艺术,是观念艺术对生活日用陶瓷的利用与转化。生活陶艺由陶艺家业余把玩之物而跻身为深受欢迎的商品,其商业化特点非常显著,因而其所表达的观念或意义均以迎合当代消费者的心理为出发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代文化语境的产物。

3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生活陶艺创作的拓展

从宏观角度来看,生活陶艺是当代社会发展的结果之一,既与中国进入消费社会有关,更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密不可分。当代文化语境的巨大变化是促使生活陶艺形成的重要外部条件,在当代文化语境的影响下,生活陶艺创作不断发展变迁,与过去的生活陶瓷相比,正在实现着全面拓展。首先,生活陶艺创作在材料运用上不断寻求拓展。在生活陶艺出现之前,生活陶瓷大多以一种陈旧僵化的面貌出现,在材料运用上或强调功能性特点,或呈现程式化的审美,而生活陶艺的出现则完全改变和颠覆了人们对陶瓷材料的固有看法。精致细腻、光洁如玉已经不再是对生活陶瓷材料唯一的评判标准,粗糙的富有肌理和质感的材料运用成为生活陶艺中非常普遍的现象,而这也正符合于当代文化追求原生态和返朴归真的潮流。材料的装置化运用方式也成为一种常态,各种材料被塑造成如同陶艺般的装置,只在表面上仍维持着其实用功能。另外,材料的综合应用也成为一种潮流,除却各种陶瓷材料的混搭以外,竹木、金属等非陶瓷材料亦大量地运用于生活陶艺当中,使生活陶艺的材料运用成为开放和多元的系统,正符合于开放多元的当代文化语境。其次,生活陶艺创作在审美观念上也实现了全面拓展。在过去,生活陶瓷所承载的审美观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基本继承着儒家美学观念,完整、统一、和谐成为其审美规范,而在生活陶艺中,传统美的定义被完全颠覆,人们不再简单地关注造型和装饰之美,而是以手工之美为核心,有意留下的手工印痕被认为是富有个性和感情的美的载体,即使是工艺缺陷亦被赋予人性化的艺术光芒。在审美标准被极大放宽的状态下,各种创意化创作异彩纷呈,各种艺术风格和美学理念相继登场,使生活陶艺成为文化的大熔炉,无论是传统东方的美学还是西方现代美学,在生活陶艺中都能获得充分展现。最后,生活陶艺创作在制作技法上亦在不断拓展。改革开放之前,生活陶瓷以现代国有瓷厂制作为主导,主要采取机械化生产方式,而生活陶艺则是在反叛现代工业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手工制作技法的全面复兴与创新。一方面,生活陶艺全面复兴了许多古老的手工制作技艺,包括传统的泥条盘筑、拉坯制作、传统手工彩绘等,另一方面又引入了许多现代制作方法,主要是西方现代陶艺技法,还有很多创作者独创的各种富有个性的创新技法。

4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生活陶艺创作的局限性

诚然,当代文化语境对生活陶艺创作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具有非常积极的一面,然而,当代文化语境是把双刃剑,它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生活陶艺的创作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而这些负面影响与生活陶艺本身发展中的不足形成了其局限性。中国当代社会正处在不断革新变化之中,文化语境亦在不断地变迁,从而也使得当代文化理念变得格外复杂和具有时效性。当代生活陶艺着重于体现文化理念,以追求其文化附加值,然而面对复杂和多变的当代文化理念,一方面,许多生活陶艺创作者并不能够清晰把握和明辨当前的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反而将一些西方的颓废消极文化视为先进文化,从而导致作品中所反映的文化理念出现导向偏差;另一方面,不少生活陶艺创作者过度追求时效性,盲目追逐流行元素和时尚潮流,快餐化的制作导致作品所蕴含的文化理念没有深度,甚至非常浅薄无知或低级庸俗。与生活陶艺快餐式制作相对应的是文化商业化潮流的深度影响。生活陶艺的真正兴起只是十几年,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使这一朝阳产业出现了井喷式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行为,并由此而产生粗制滥造的不良创作倾向,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从而使市场出现明显的混乱与无序局面。在商业化的趋动下,一些生活陶艺的创作者淡漠了道德修养和文化品质,不少生活陶艺作品已不再是陶艺家的亲力亲为,往往只是提供一个创意或一个观念而已,整个创作流程几乎都不参与。西方国家的生活陶艺是在现代陶艺全面普及的土壤之下生根发芽的,而中国的生活陶艺则是一种跳跃式发展,几乎还没有受到现代陶艺的全面洗礼就已经全面开花,过于迅速的增长使生活陶艺的根基并不牢固,也造成了文化定位的不确定性。中国生活陶艺的发展初期是一种精英式的发展模式,由青年陶艺家创作,面向的是都市精英阶层的文化需求,然而随着近几年产量的激增和生产者的平民化,生活陶艺呈现出显著的去精英倾向,甚至有朝幼稚化发展的趋势,脱离了原有的精英文化定位,正在逐渐失去其文化优势,与普通生活陶瓷已经处于同一平台。

5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文化语境的建构和发展,借助生活陶艺的物化方式的传播,当下的生活陶艺创作在文化历史的积淀中获得发展。笔者相信生活陶艺创作只有植根于本土的文化语境,立足于当代,才能放眼于世界,才能以新的嬗变焕发出更加璀灿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冯善鑫.市场语境下生活陶艺的发展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1.

[2]刘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活陶艺研究———以景德镇为例[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

[3]吕金泉,张景辉.生活陶艺的文化变迁[J].装饰,2004(12).

[4]喻宏.论文化变迁对生活陶艺的影响[J].艺术评论,2009(10).

上一篇:声乐训练论文范文 下一篇:审批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