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5 03:07:15

人口学论文

人口学论文篇1

采用自编问卷和调查者自填问卷的方式,统一发放问卷,现场填写并当场收回,在收回时检查所有的选项是否有遗漏或未填者,及时补充填好,以保证问卷的合格率。应用FoxPro6.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7.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分析。按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分两组,采用皮尔逊卡方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描述,P值小于0.05认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关于“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认识”,94.3%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很重要,24.1%的学生认为其所在学校不够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有18.9%的学生认为人文科学更重要,对人的发展和影响更深远,意义更重大。对于影响医学生人文素质最重要的因素,本科生更倾向于个人,研究生则更倾向于社会,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为本科生目前接触的生活环境比较单一,加之社会活动较少,而研究生则相反。结果见表1。在评价人文素质课程的作用中,选择最多的三个选项是“有助于改善和处理医患关系”,“丰富自己的专业内涵”和“有助于职业规划”,且三个选项中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人数相当。其中,选择“对科技论文的写作有帮助”、“能够训练思维方式”和“能够激发进一步学习兴趣”的研究生明显多于本科生,这是由于研究生的学习经历和人生阅历较本科生丰富,接触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机会和时间更久,因此对于研究生来说,在上述三个方面较本科生的体会更深。结果见表2.关于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看法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上过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其中本科生多于研究生,这可能会受到研究生来自不同院校的影响。在对人文素质教师教学效果的调查中,46.5%的学生认为教师并不能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学生更关注人文素质教师的教学方法、人格魅力和教学态度。在对人文素质课程安排的调查中,62.7%的学生不满意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和活动,认为人文素质课程占总体的比例需要提高。在对课程考核方式的调查中,学生更倾向于人文素质课程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实践、论文和课堂表现,基本不认可考试考核的方式。结果见表3。在不选择学习人文素质课程原因的调查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专业课和基础课过于繁重,其次是学校没有给予过多重视和课程内容枯燥。结果见表4。除了医学生必修的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等主要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外,医学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卫生政策与法规、医疗服务管理学是学生最希望学到的人文素质课程。结果见表5。这与口腔医生就业的特殊性有关,由于目前口腔诊所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其政策的支持,口腔医学生的就职范围更广,这也对口腔医学生的管理能力、政策法规和职业规划等软实力有更多的要求,因此,相对于其他专业,对口腔医学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向需要有更大的转变才能满足未来的社会需求。

3讨论

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本次调查结果与相关文献相符[2]。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医学院校口腔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出现的主要问题有:(1)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较少,内容单一,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比例需要增加,除了必修的人文素质课程外,还应当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置相应的人文素质课程。对于本科生课业繁重的情况,可以以讲座、素质拓展活动和读书报告的形式,在不增加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丰富其人文内涵;对于研究生则可以增加相应短期课程学习、讲座、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将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2)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口腔医学专业教学质量的保障。杜德娇等[3]的研究显示,在医学专业课中,52.5%的医学生认为教师没有把人文精神渗透其中,与本次研究的相关结果相似,说明教师亟需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并应用于教学中。此外,在加强口腔医学生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3)教学模式需要改变,由于医学院校课程比较单一,课业相对繁重,而现今大多数医学院校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少主动思考,创新的思维,教学与应用相脱离,大大降低了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此,在人文素质教学上可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师生的双向互动,探索构建既能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育模式[1]。医学是直接面对人的科学,医学比其他科学更强调人文关怀[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需求逐年增加,对于“牙病”的传统观念和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在口腔诊疗中由于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不同,使整个过程更具个性化。此外,口腔医生还需要更多的沟通时间,也要考虑美观等因素。如今口腔诊所日趋完善,口腔医生也需要具有优秀的管理能力和法律知识。因此,优秀的口腔医生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人文素质也日趋重要。

人口学论文篇2

教师给学生进行口语辅导过程中,会发现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学生对文章进行读和背时,有很多错误出现。例如:学生的语音语调比较奇怪、单词发音不准,学生不会连读和断句等等。学生比较紧张,导致在读的过程中语速比较快,学生声音比较小,有颤音出现,学生读文章不够连贯,还出现语法错误、人称混乱等等问题。学生在上机考试时,难免会出现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避免有口误错误出现。

二、学生口语辅导策略

(一)要熟悉评分、明确重点知识

在口语考试过程中,电脑一般会综合四个方面因素给学生口语进行打分,这四个因素分别是准确性、完整性、韵律性以及流利性。在这四个因素中,完整性所占的比例是70%,准确率是20%,剩下的是5%。进行单词评估时,如果学生在单词重音、辅音以及元音都准确无误时,可以拿到比较高的分数。口语不太流利,主要是学生在词汇、短语停顿时,只注意到句子中的实词和虚词,没有注意到首词。因此,不能准确地进行停顿。一般而言,停顿主要有连词后停顿、代词停顿以及副词停顿等等。因此教师要在准确性、完整性以及流利性上下工夫。

(二)全面普查,分层要求

在学习初期,教师要对学生的口语部分进行全面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教师会有所发现,一些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他们自我感觉比较良好。在朗读短文以及话题时,一般都是课堂中临时进行,很多学生都缺乏流利性以及准确性,韵律性就很难达到了。这个时候,学生要使用自己已学的知识进行自我监控。想要实现监控应该满足两个前提:一、学生要重视语言的准确性,有避免语言错误出现的强烈欲望。二、学生要了解相关的语言规则。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就需要给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教师明确提出教学要求。借助要求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自我的监控,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教师才会有更多时间去关注口语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从而推动班级教学水平提高。

(三)创设情境,加强训练

从口语考试题型中看出,很多都是情景问答类型的。教师对学生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学针对性,这才可以弥补应试不足问题出现。深入研究发现,学生缺乏的不是材料的准备,而是在面对情境时,不能准确地做出回答。学生在进行回答时,不论是选择了完整回答还是简略回答,一般都会使用到语块。语块之所以会被大量使用,最主要的原因是基于它的省力原则。使用语块可以直接影响学习者语言的流畅性,如果只是简单的依靠语法规则是远远不够的,这还注重对语块的学习和使用。在情境问题中,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语言的使用灵活性。学生平时学习到的语块可以简单的被使用,而且还能够保障流畅性和准确性。语块的使用不仅是使用于简略的回答,完整回答也是需要的。举个例子,进行动作陈述时,在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李华看了场电影,名字是《音乐之声》。他觉得这部电影很好看。第一,When andwhere did LiHua see the film The Sound of Music第二,What did he think of it?学生在进行问题回答时,需要明确这两个过去式的问题使用的句式,第一问题可以回答为He saw it at the Red StarCinema last Sunday,对第二个问题回答时,只能回答“He thought itwas wonderfu1不能简短的回答成wonderfu1。

(四)当堂抽查,现场指导

进入了总复习阶段,一般学习时间都比较紧张,学习任务也比较繁重。但是教师不能忽略了当堂抽查,现场指导教学环节。上课时,教师可以随机抽查三位学生,要求学生朗读某一个短文,学生的语音语调要正确,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连读、停顿、注意爆破音等等。节奏要紧凑、语速要自然流利。最好全班要进行情境问题训练,要求全班同学在认真的听,教师随机叫一位学生进行回答,然后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速度,看学生表达准确性。学生可以针对话题进行简述。进行朗读短文教学时,学生对文章背诵连贯性、完整性以及流利性都需要进行观察把握,从细节中查看变化。

三、使用图式理论方法推动阅读水平提高

阅读前要求学生要有充分的准备,要能够实现从上到下的内容图式激活。所谓激活就是对学生闹钟所学知识及结构的刺激。在实际阅读之前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课本中的插图或者关键词来进行预测。学生应该高度重视这些关键词,要仔细研读掌握这些关键词并结合这些关键词来探讨文章的主题。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要进行深入理解,通过深化理解来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要求学生建立起相应的语篇图式。通过建立图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准确迅速地掌握教材脉络,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此外在阅读过程中还应该把新知识融入到学生原有的图式结构中,最终产生新的图式。在阅读完成之后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更加宽松的讨论范围,要允许学生进行争论,通过讨论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际讨论过程中要逐步扩充和应用新的图式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图式知识,在阅读完成后还可以进行图式复述以及图式协作。

结束语

在面对人机考试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的应付,而是基于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帮助学生。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也要注意对英语听力,对口语的深入研究。当学生发现了自己的弱点之后,才可以进行针对性弥补,这样进行的英语教学水平才能提高。

人口学论文篇3

内容论文摘要:山东淄川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事件,符合宪法中的选举权平等原则,但是违反了《选举法》和《山东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的规定。如何正确对待实践中的“违法但合宪”问题,就成为我们宪政建设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 宪法 选举法 平等权 2007年10月,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举行的县乡两级人大的换届选举中,,采取了城乡按照相同人口比例原则对代表名额予以分配。这一事件引起了新闻界和法学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议:支持者认为此举体现了宪法中的平等原则,代表了《选举法》的修改方面;反对者则认为此举本意虽好,但却是一种违反《选举法》的违法行为,其意义有限,不值得过多提倡。笔者这里拟对淄川选举事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能够如实展现淄川选举事件中的法律问题和宪法问题,以引起对《选举法》中的“四分之一”条款的关注,从而加快我国宪政建设的进程。 一、山东淄川选举事件的基本情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辖14个乡镇、3个乡、 3个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和淄博矿业集团,共22个选举单位,截止到选举时总人口683622人。本次淄川区选举登记,18周岁以上的556592人,其中,无法行使选举权利的146人,暂停选举权利的7人,被剥夺选举权利的586人。依法登记的选民542176人,参加投票选民516151人,参选率 95.2%。全区共划分选区152个,共选举淄川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53名。 按照2007年9月20日淄川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的川人发[2007]39号《关于区、乡(镇)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安排意见》对淄川区的县乡两级人大的换届选举工作做了系统的安排。淄川区人大常委会于2007年10月25日举行的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川人发[2007]45号《淄川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区人民代表大会新一届代表名额分配的决定》,在该决定中明确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和《山东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省人大常委会确定我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为253名,按照分配代表名额的有关规定,决定对我区人民代表大会新一届代表名额按照城乡相同比例分配到个选举单位。具体分配情况由区选举委员会依法确定。” 与此同时,淄川区选举委员会于2007年 10月25日通过了川选[2007]4号文件《淄川区选举委员会关于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名额分配的通知》,该通知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和《山东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省人大常委会确定我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为 253名。分配方法已经区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确定我区按照城乡相同比例分配的原则,分配到各选举单位。望你们按照分配代表名额的有关规定,依法分配到辖区内各选区。具体分配方案务于11月1日前上报区选举委员会。” 山东淄川的城乡按相同比例人口选举人大代表事件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媒体和法学界的强烈关注。在2007年12月29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举行的“2007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暨学术研讨会”上,“淄川区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事件”高票入选2007年度十大宪法事例。而在山东具有主流影响的《齐鲁晚报》则把此次事件看做是全国的一次首创,认为“淄博市淄川区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此举在全国首开先河,对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 意义深远。” 二、淄川选举事件是否违反了选举法中的四分之一条款? 淄川区在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时候,经过了多重的考虑,既考虑到了党的最新政策导向,也符合淄川区的政治经济发展实际,可以看做是一次颇有意义的探索。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就为淄川区人大的决定提供了政策上的依据。同时,淄川区经济的发展也为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提供了可能性。尽管淄川区的做法具有极大的政治意义,但是,在法治语境下,任何有关制度的探索和创新都要放到合法的天平上予以衡量,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这种制度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才有法治意义上的促进作用,否则的话,在违反现有法律的前提下,对现有制度的突破可能造成更大的恶劣后果。我们在评价淄川区事件的时候,既要看到淄川区人大选举中的典范作用,也要看到这种制度创新的法律依据问题。对此,我们需要结合我国的《选举法》和《山东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来为淄川区的这种行为寻找合法性依据。 在我国选举法中,关于城乡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规定主要集中在选举法第十二条和第十三条。《选举法》第十二条规定: “自治州、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在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中,人口特少的乡、民族乡、镇,至少应有代表一人。 县、自治县行政区域内,镇的人口特多的,或者不属于县级以下人民政府领导的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人数在全县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大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同镇或者企业事业组织职工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之比可以小于四比一直至一比一。” 从《选举法》的规定来看,选举法第十二条第 1款规定了自治州、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的城乡人口比例原则,也即是通常所说的一比四原则,意思是说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镇每一代表所带的人口数。通俗的讲,就是在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中,四个农民的选票才能抵得上一个城镇人的选票。选举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了四比一原则的例外情形,即如果在县级单位内,镇的人口特别多,或者不属于县级以下人民政府领导的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人数较多的,这个时候,经过省级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决定,农村每一代表的所代表的人口数用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之比可以小于四比一,最少可以到一比一。粗略的从选举法第十二条来看,似乎淄川区的人大换届选举完全符合选举法第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因此选举法第十二条第二款也规定了在特殊情况下,城乡人口选举比例可以为一比一。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选举法第十二条第二款所规定的一比一选举原则有着非常严格的使用条件的:第一,在适用范围上,选举法第十二条第二款仅仅适用于“县、自治县”的人大代表选举中,其使用条件是这些“县、自治县”的镇人口较多,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职工数量较多,这个时候才能适用一比一原则。第二,在权力来源上,这种一比一的选举原则,并不能由“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来决定,而必须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来决定。因此,如果严格套用这两个条件的话,我们实际上可以看出,淄川区按城乡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并不适用选举法第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因为,首先,淄川区是淄博市的一个“市辖区”,而不是选举法第十二条第二款所规定的“县、自治县”,因而,在适用范围就不符合选举法第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第二,在权力来源上,淄川区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原则选举人大代表也并没有 获得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批准决定,其文件依据仅仅是淄川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川人发[2007] 45号《淄川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区人民代表大会新一届代表名额分配的决定》,而按照选举法第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淄川区人大常委会并没有自主决定实行城乡人口一比一的权力。因此,选举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一比一原则,并不适用于淄川区的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也不能以此证明淄川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的合法性。 同时,如果我们结合选举法第十三条来看的话,淄川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的一比一原则则是更为明显的违反了选举法的规定。《选举法》第十三条:“直辖市、市、市辖区的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多于市区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很明显,淄川区是淄博市的一个市辖区,按照选举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市辖区的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多于市区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这里,选举法上的规定并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而是采取的“应多于”的表述方式,表示没有什么例外情形。而《山东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第十条也明确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多于市区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多的倍数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山东省的这个关于选举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将具体的城乡比例确定权赋予了本级人大常委会,但是对于选举法中所确定的城乡人口比例应大于一比一的原则,仍然没有任何改变。因而,作为一个市辖区,淄川区人大常委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人大代表选举中的城乡人口比例,这个人口比例可以是三比一、二比一,但是无论这个比例怎么变化,都不应该是一比一。因此,无论是从选举法中的规定来看,还是从《山东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中的规定来看,淄川区的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原则选举人大代表都不具有合法性依据。 尽管,从合法性层面来看,淄川区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原则选举人大代表并不符合选举法的规定,但是,从正当性层面来看,淄川区的这种尝试却具有极大的价值合理性,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宪法意义,在某种意义上,淄川区的这种尝试代表中国宪政建设的发展趋向,也代表了中国选举法的修改方向,必将对我国的选举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选举法中的四分之一条款是否违反了宪法中的平等原则? 淄川区人大代表选举事件虽然只是发生在局部地区的一个事件,但是这个事件却具有高度的典型性,集中的反映了法制转型时期中国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涉及到宪法中的选举权平等原则、宪法和法律的关系问题以及执行法律与执行政策的关系问题。 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选举制度具有多种原则。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规定的精神,我国现行选举制度贯彻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选举权的普遍性、平等性,直接选举,无记名投票,以及代表向选民负责并受选民监督,选举的物质保障等原则。在这些诸多的原则中,选举权平等原则由于其对选举制度的基础性作用而成为选举制度的首要原则。选举权平等原则首先源于宪法中的平等原则,或者说是宪法中的平等原则在选举制度中的具体体现。我国宪法中的平等原则和选举权分别规定在宪法第33条和第34条。宪法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宪法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对于宪法中的平等条款的性质,学界存在着两种争议:宪法原则说和基本权利说。宪法原则说认为宪法中的平等条款仅仅是一个原则性的概括条款,表明国家在公民权利保护方面的一种姿态,因而不具有具体的权利内涵。在这个意义 上,宪法中的平等条款是“一个可以广泛解释用来保护公民权利的条款”。它的意义可以随着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和不同的社会情况加以阐发。如平等的受教育权,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反对就业歧视,都可以依据此条款加以适用解释。基本权利说认为,宪法中的平等权是公民的重要的基本权利,具有统领其他具体基本权利的功能。当公民的平等权受到侵犯的时候,当然可以诉诸宪法途径予以救济。现今的通说可以概括为折中说,即认为,宪法中的平等既是一种基本权利,又是一项宪法原则。“宪法意义上的平等概念,是一种以宪法规范的平等价值为基础,在宪法效力中体现平等的内涵。”质言之,所谓“法律面前的平等”或“法律上的平等”这一类的宪法规范,对于国家一方而言,即可表述为“平等原则”,而对于个人一方而言,即可表述为平等权。在以往,平等仅被视为一项解释宪法的原则,但在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平等”概念不仅是个人人权更兼具解释所有基本权利的重要原则。 宪法中的平等原则为选举平等原则提供了宪法依据。从选举权的发展历史看,选举权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就是一个从不平等逐渐发展到平等的过程。从选举权的性质来看,选举平等原则是选举权形式的内在要求,选举权的理论基础是人民主权理论,而作为国家主权的享有者,公民与公民之间都是平等的,都平等的享有国家的权力,平等的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选举权的平等性对于选举制度来说是其合法性的必然要求。只有在平等选举的基础上,选举出来的结果才具有公平性和权威性,才符合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从内容上看,选举权平等原则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平等的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二,一人一票及一票等值制度。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选举法》中的“四分之一条款”违反了宪法中的选举权平等原则,尽管四分之一条款的出台在当时具有某种程度的合理性。 由《选举法》中的四分之一条款违反了宪法中的选举权平等原则所涉及的另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宪法和法律的关系问题。在本次事件中,淄川区的做法违反了现行选举法的规定,因而有违法的嫌疑,但是,这种违法却又符合宪法的规定,对于这种违法但合宪的问题该如何看待呢?这就涉及到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宪法与法律的关系问题。 我国的法律体系构成了一个涵盖宪法、法律、法规在内的统一体,形成为一种多层次的系统性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宪法统驭着其他一切法律法规,后者是前者的原则与规定的具体体现。法律体系和宪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而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细化。在法律体系建构中具有价值核心的功能。宪法的价值核心作用就要求在法律体系的建构过程中,普通法律不仅要在外在形式上符合宪法的要求,而且在内在的价值取向上,也要符合宪法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普通法律是否符合宪法或者在判断普通法律是否违宪的时候,不能在仅仅单纯从宪法中寻求制定该普通法律的具体的立法基础、立法原则或立法依据,或单纯从普通法律中寻求有没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等相关条款和字样。在处理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关系或者在判断普通法律是否具有合宪性的时候,我们应该采取实质意义上的标准,而不能采取形式上的标准。形式上的标准就是将目光紧紧盯在普通法律的具体条文上,审查普通法律的条文中是否具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等相关条款,如果具有相关条款,则被认为是合宪的,至少在形式上认为是合宪的;没有相关条款,则被认为是没有宪法依据,是不合宪的。这种形式上的审查标准实际上授权规范说的一种机械运用,没有真正了解宪法作为上位法的真正价值之所在。而实质上的标准就是在判断普通法律是否合宪的问题上,不能根据普通法律中是否具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等形式条款来判断,而要从宪法的精神、原则及具体的宪法文本规定中进行判定。首先,要看普通法律的立法精神是否与宪法的精神相一致。宪法本质上是保障人权之法,因此,普通法律的立法精神必须要与宪法的保障人权精神相一致,否则尽管在其条文中明确标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字样也只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点缀。这个保障人权的精神被誉为是宪法的实质意义上的“核”,是宪法赖以存在的东西,不能修改,更不能放弃。其次,要看普通法律的内容是否与宪法的基本原则相一 致。宪法基本原则是宪法精神的具体表现,体现了宪法根本意义上的价值追求。像我国宪法中规定的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和法治原则都已经内化为法治建设的基本灵魂而对我们的法治建设其中整体上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审查普通法律的合宪性问题上,除了要看普通法律的立法精神是否有违于人权保障之原理外,还要审查其内容是否有违于宪法的基本原则。第三要看普通法律的条文与宪法中的条文规定是否相一致。宪法精神与宪法原则都是比较抽象和原则性的东西,在具体的宪政实践中不容易加以把握。而宪法条文则都是比较现实而具体的规定,因此,对于宪法文本中的具体规定,普通法律在立法过程中要给予最大的尊重,因此,宪法的权威和价值最主要的就体现为对宪法文本的尊重和遵守上。所以,当普通法律中,如果出现了明显违反宪法文本规定的条款的时候,不管其是良性违宪还是无意违宪,都要坚守宪法的最高性原则,认定其违宪无效。 在违宪审查的实质认定标准中,宪法精神、宪法原则和宪法文本都可以作为判定普通法律是否违反宪法的实质性标准而发挥作用,但是这三者之间在实践适用中的效力层次和顺序标准却是不一样的。从效力层次上看,宪法精神是宪法价值之灵魂,具有最高的效力层次,而宪法原则作为统领宪法文本之价值核心,其效力层次仅次于宪法精神,而高于宪法文本。而从适用顺序上看,判断一个普通法律是否违宪,首先要审查该普通法律在具体规定上是否违反了宪法文本的强制性规定,如果在该普通法律中,明确出现了违反宪法文本规定的条款,那么自然可以认定该普通法律无效,而无需诉诸宪法原则与宪法精神。例外情形是,宪法文本虽然对普通法律规定的事项有规定,但是该规定由于时过境迁已经无法适应整个社会的需要,要想重新予以修改宪法来修正这个缺陷,在时效上已经来不及;或者宪法文本中虽然对此有规定,但是此规定在宪法条文中却又两种完全不同的解释,甚至在不同的宪法条文中都可以找到与此规定相关的宪法条文,但其规定却又截然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据文本规定无法从根本上或者无法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方可诉诸较高效力位阶的宪法原则,来对这个时过境迁的宪法条文重新作出解释,或者根据宪法原则的价值取向对这两个完全相反的宪法条文做一个择优选择,从而解决普通法律规范的合宪性问题。如果依靠宪法原则仍然无法对普通法律的合宪与否作出明确的判断,就只好诉诸最高的宪法精神,从人权保障的角度考量该普通法律的规定对于人权的保护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利大于弊,可以依据一些实证的数据和材料,进行综合性的价值衡量,最终作出一个较为合适的判断。 结合以上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尽管淄川区的做法的的确确违法了选举法的规定,根据现行的选举法,淄川区不符合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原则选举人大代表的条件,因此,在定性上,我们可以认为淄川区的做法是一种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选举法的规定本身的合宪性问题。在立宪主义理念中,由于基于对人性的一种不信任,以及对“多数人暴政”的恐惧,在宪法运行机制上,专门又确立宪法监督制度或违宪审查制度,来对议会通过的法律予以审查,以尽可能的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到非法的法律的侵犯。所以,对议会的通过的法律进行合宪性审查也称为立宪主义的基本要求。按照这种要求,我国选举法中的四分之一条款的规定就面临着一个合宪性的审查问题,因为,这种四分之一条款的存在本身就违反了宪法中的平等原则。但是,限于我国宪法监督的实践,我国现在还缺乏行之有效的宪法审查,因此,对于选举法中的四分之一条款,无法也不能够对其进行审查,而只能默认这种违反宪法的事实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淄川区人大的做法尽管有违反选举法的嫌弃,但是从宪政理念上,却符合宪法中的平等原则,代表了将来选举法的修改方向,因此,在理论上,对此还是应该予以正面肯定的。但是对其在理论上的正面肯定无法掩盖其规范层面的违法性,这是我们在对待淄川区人大选举事件中所必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 & nbsp; 王丽丽、孟澍菲、程胜清:《2007十大宪法事例出炉》,载《检察日报》2008年1月7日。 王恒:《淄博淄川城乡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全国首创》,载《齐鲁晚报》2008年1月10日。 蔡定剑:《宪法精解》,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43页。 韩大元、胡锦光:《中国宪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23页。 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法治斌、董保城:《宪法新论》,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243页。 胡锦光、韩大元:《中国宪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37页。

人口学论文篇4

[关键词] 人口;均衡发展理论;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 C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245-2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的转变,国家计生委提出了“科学制定人口规划,引导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方针,一时间国内学术界关于建设人口均衡发展社会的研究呈现出爆炸性激增的趋势。但从总的层面来看,由于建设人口均衡发展社会的概念提出不久,学界关于人口均衡发展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因此为了深化和推进人口均衡问题的探讨,对国内学界有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评析,就成了一项极其必要的工作。

二、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的国内研究综述

在国内学界,较为系统深入的“人口均衡”的概念提出最早可追溯至1994年,此后“人口均衡”的研究始终在缓慢的进展。2009年,随着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分析会的召开,“科学制定人口规划,引导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方针的制订,建设人口均衡社会的理念吸引学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截至2012年,根据现今有价值的相关文献材料,可以将学界关于人口均衡发展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相关研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不同特点。

(一)早期的研究

国内学界关于人口均衡发展研究的早期阶段大致为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9年,在这个阶段有两个研究值得我们注意。

胡伟略在1994年发表了《市场经济与均衡人口》一文,他在这个研究中提到,西方适度人口理论或多或少地运用了均衡分析和最优理论,但是适度人口理论进一步的发展存在着困难。因此他认为应该用经济学中的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的理论工具结合起来研究人口和经济,明确建立和发展均衡人口的理论。他使用了经济学中建立在供求分析基础上的均衡分析,从微观和宏观动态的考察了经济与人口的关系,认为是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人口均衡发展的前提,最后他从政策建议的角度提出了要实现人口与经济的长期均衡。

李涌平在1996年发表了《决策的困惑与人口均衡政策――中国未来人口发展问题的探讨》一文,他在这个研究中从政策建议的角度出发,运用人口经济学理论,提出了人口均衡政策的观点。在这篇的研究中,李涌平敏锐的洞察出国内当时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贷款还债的风险的现实情况,在这个基础上,他认为人口均衡政策的贯彻和执行是人口和经济的综合决策要求。

(二)中期的研究

国内学界关于人口均衡发展研究的中期阶段大致为2010年至2011年。这个研究的阶段和早期研究的阶段相对比,体现出相关研究发表的多和快的特点,这和2009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分析会”的召开并制定“科学制定人口规划,引导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方针是分不开的。在这个阶段有一些重要的研究需要我们引起注意。

首先是2010年人口研究编辑部在《人口研究》杂志上发表的《为什么要建设人口均衡社会》一文。这篇文章中包含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翟振武教授和杨凡博士、南开大学的李建民教授和北京大学的穆光宗教授对于人口均衡发展概念从不同角度的定义和实现人口均衡发展路径的观点。

接着,陆杰华和黄匡时在2010年末发表了《关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几点理论思考》一文。在他们的这篇研究中,他们从《为什么要建设人口均衡社会出发》这篇研究出发,认为当时的决策者和学界对人口均衡型社会概念框架大都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刻的认知;对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建设路径、机制和政策以及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中人口治理模式的转变缺乏深入的理论思考。他们认为大体而言,与人口均衡型社会相关的理论框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学领域的一般均衡理论以及内外均衡理论等;二是涉及人口、资源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三是人口方面的理论,包括适度人口理论、人口安全观、大人口观和两个统筹思想;四是社会建设方面的理论,包括和谐社会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同时,他们论述了人口均衡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系,认为人口均衡型社会包含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部分内涵,并且人口均衡型社会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紧密相关和密切关联的。最后他们提出了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面临的几个挑战和几点设想。

同样在2010年,侯亚飞发表了《人口城市化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一文,他在这篇研究中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提出城市管理应该在制度上及时创新,将传统的二元化人口管理转变为一元化人口管理,主动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在这篇研究中,似乎能够看到作者对人口均衡发展的认识不仅有数量意义上的均衡,还包含了结构意义上的均衡。

在2011年,穆光宗发表了《构筑人口均衡发展型社会》一文。在这篇研究中,他明确的提出和论证了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不仅要实现数量意义上的供求均衡,一个更高的目标是要实现包括年龄、健康、发展和人权等结构意义上的契合均衡。可以看到,穆光宗将人口均衡发展的内涵进一步得到了深化。

(三)近期的研究

国内学界关于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的近期研究阶段是2011年至今这段时期,不同于之前阶段,这个阶段大量的研究呈现出更具体的特点。

2011年,茆长宝和陈勇发表了《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他们通过对西部人口数据的研究,得出主要结论有:(1)进入21世纪以来,西部人口发展、人口内部均衡度及人口内部均衡可持续发展度呈增长态势,其增速高于同期全国水平,且西部各省间发展差距较大;(2)西部地区人口发展水平较低,属由启蒙后期进入过渡前期阶段;(3)西部人口内部均衡度,,属由轻度失调进入濒临失调阶段;(4)西部人口内部均衡可持续发展度较低,属过渡阶段。在研究的最后他们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

与该研究相类似的研究在这段时间居多,有章文彪2011年发表的《浙江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钱芳莉2012年发表的《珠海市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实证研究》;单良,申玉侠和徐峰云2012年发表的《人口均衡发展视角下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研究》;朱海龙和刘晓凤2012年发表的《从人口结构谈湖南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研究》等。这些研究基于的地点不同,所得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但从一个大的层面来看,这些研究具有很多的相似点。

三、对于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的国内研究现状的评述和思考

通过上述对国内关于人口均衡发展的研究的综述,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在国内相关研究的第一阶段,“人口均衡”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所用的理论分析工具是借用来自于经济学的分析工具;随着2009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分析会”的召开和“科学制定人口规划,引导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方针的制定,学界对于人口均衡的概念有了更多的关注,在国内相关研究的第二阶段,我们明显地看到了学界试图将人口均衡概念明确和构建相关理论框架的努力;在国内相关研究的第三个阶段,又可以看到大量从事人口均衡发展社会具体化的研究,这些研究偏重于实证的层面,主要有从方法上对于人口均衡发展的贡献和具体的案例分析对人口均衡发展社会构建的启示。

从国内相关研究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问题。首先,尽管近来学界对人口均衡发展概念的相对统一深化的认识,但是其理论框架仍还十分欠缺,所见的研究中仅有陆杰华和黄匡时做了一些相关理论框架的构建,但只是从经济学、人口学和现实政策层面做的构建,缺乏一个系统综合的理论框架,因而并不能使人信服。其次,所见文献中的人口均衡的理论来源都是从国内现实政策出发,与国外的研究缺乏理论关联。事实上,人口均衡概念和国外人口学一些概念是相联系相类似的,国内的人口均衡理论的研究忽视了国外的相关研究,故而会狭隘和不足。最后,学界相关的研究缺乏反思性的研究。自“建设人口均衡发展社会”的概念提出以来,仅仅过去三年,这三年间产生了大量构建人口均衡发展型社会的研究,研究从概念的明确和理论的构建到现今具体化的实证研究,发展不可谓不快,然而却未见到停下来反思中国人口问题是否转变,其转变是否使人口均衡发展的概念和理论框架也应有所改变,或是人口均衡发展这个概念是否过于中心化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反思,对于发展人口均衡理论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胡伟略.市场经济与均衡人口[J].人口研究,1994.

[2]李涌平.决策的困惑和人口均衡政策――中国未来人口发展问题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3]人口研究编辑部.为什么要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J].人口研究,2010.

[4]陆杰华,黄匡时.关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几点理论思考[J].人口学刊,2010.

[5]侯亚非.人口城市化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J].人口研究,2010.

[6]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课题组.以科学发展为主导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J].人口研究,2010.

[7]穆光宗.构筑人口均衡发展型社会[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8]茆长宝,陈勇.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J].人口研究,2011.

[9]章文彪.浙江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人口研究,2011.

[10]钱芳莉.珠海市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实证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11]单良,申玉侠,徐峰云.人口均衡发展视角下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研究[J].地理环境研究,2012.

[12]朱海龙,刘晓凤.从人口结构谈湖南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

人口学论文篇5

加拿大传播理论家麦克鲁恩从技术决定论出发,以负载文化信息的媒介形式的不同,而将文化分成三个阶段:口头文化——印刷文化——电子传媒文化。我们也可以把网络文学看作是民间口传文学在现代社会的升级版,口传文学的民间文学是1.0版,网络文学是民间文学的2.0版。把文学放在更长远的历史发展中来看,文学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口传文学——书面文学——网络文学。当我们说到网络文学之前的“传统文学”时,并不能仅仅是指书面文学,或者说作家文学,而应该包括产生得更为久远的“口传文学”。口传文学从我们的祖先原始人那里就产生了,鲁迅在《门外文谈》一文中把原始人在劳动中呼喊的号子、歌声称为文学中的“杭育杭育派”。从原始人开始创作的口传文学是最古老的文学,从世界上最长的长诗到最短的谚语,有非常丰富的体裁。也是最大众化、最自由的文学,人人皆可参与创作与欣赏,而“乡民的本领并不亚于大文豪(鲁迅《偶成》)。”在数万年的历史中,他们创作了如神话、史诗那样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巨著,还有数不清的传说、故事、叙事诗、歌谣、寓言、笑话、小戏……自从有了文字,口传文学就开始了它被收集、整理的历史,这些被收集、整理的口传文学成为“书面文学”的过渡,最早它们被记载在贝壳、金石、竹简、丝帛一类纸前载体上,造纸术推动了口传文学的收集整理,也推动了书面文学的极大发展。现代工业社会的到来,口传文学逐渐消失,被书面文学所取代。在云南,20072网络文学评论世纪六七十年代口传文学还广泛存在于广大山村。书面文学是对口传文学的继承、提升与超越,它也只有数百年的历史,现代工业社会把它推到了一个全面繁荣的阶段。回望中国文学发展史,作家创作的书面文学是一个不断向口传文学吸收营养的历史,《诗经》就是对口传文学收集、整理后的经典化。五言、七言、律诗以及词、曲,都是首先从民间口传文学中吸取营养而发展起来的。小说则是从民间的说书艺术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戏曲的民间特色更为鲜明。口传文学在现代工业社会到来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它的消失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现在除了极少数非常落后的部落社会,口传文学已经没有了生存的空间。然而,现代网络时代的到来,这种大具大众特色、最自由的民间文学形态又在网络世界复活了,并且有了非常强大的生命力。文学与网络的结合出现了全新的面貌,它与之前传统的口传文学、书面文学构成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否定之否定,在另一个更高的层面上与民间文学1.0版的“口传文学”表象上有许多共同性,成为民间文学的2.0版,是文学发展中的另一种新形态。书面文学是对口传文学的提升与超越,但就目前来看,网络文学很难说仅是对书面文学的超越,由于它发展的历史还太短,它的未来又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心理变化密不可分,我们今天还很难说网络文学的未来会是怎样的新形态。谨慎地说,网络文学是对之前两种传统文学的综合。

二、网络文学与口传文学的共同性

最现代,并且代表着未来文学方向的网络文学与最古老、最传统的口传民间文学具有共同性,说这话最初会让人不以为然,但是,稍加比较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无须争辩的事实。根源在于两者都具有民间性、大众性、草根性,至少目前为止的网络还是大众的文学,至于今后会发展成什么样?是不是也会像书面文学一样走向精英化?是一个未知数。当前的网络文学研究把它与书面文学进行比较的多,与口传文学比较的我还没有见到。而把“网络文学”看作“民间文学”的2.0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理论的解析,评论的介入,创作的引导,都有了一条新的路径。网络文学与口传文学的共同性首先在于创作主体的自由精神。自由是文艺创作最宝贵的精神价值,作者只有进入了创作自由的状态,才能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才会出现名篇佳作。民间文学的1.0版,也就是口传文学,是最具备自由精神的文学,拥有无数的作者与听众,也不需要求得任何人的许可就可“发表”,心想唱歌你就唱,只要有人听,甚至没有人听你也可以唱。在自由地传唱和任意地“改写”中,表达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只要有人听,就可以说,不分场合,随心所欲。民间文学的2.0版,网络文学,在它的初始阶段,也具有极大的自由性,谁都可以成为网络文学的作者,只要你想写,写了就可以用帖子把它贴上去发表,不需要领导的关怀,编辑的帮助,朋友的支持。可长可短,可以表达即兴感情,也可发表经过较长久构思的作品。点击率高,作者当然高兴,没有点击率也不是很痛苦的事,就像唱了山歌表达了自己的即兴感情,若无人喝彩顶多有一点遗憾。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现在的网络文学已经逐步失去了最初的自由性,但是它的自由度还是比书面文学高。其次,两者的共同性还在于文体的丰富性。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1.0版,文体极为丰富,有神话、史诗、传说、故事、叙事诗、歌谣、寓言、笑话、小戏等,后来的书面文学的文体是从民间文学中采取的一部分。它的2.0版网络文学尽管发展时间不长,也有了非常丰富的文体,小说、散文、诗歌、寓言、笑话等,在发展的过程中,居于网络的音像特色,还在发展出新的文体,一些“微视频”与民间文艺1.0版的“小戏”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在文体的体量方面,两者也有共同性,网络文学小说体量巨大,动辄数百万言,口传文学的叙事史诗体量也非常巨大,歌手演唱数时下日还未唱完。两者也都有体量巨小的文体,比如“笑话”,两者追求用最短的语言抖开包袱。还有,口传文学有最短的歌谣,信天游最短只有四句;网络诗歌中也有最短几句的诗歌。目前的网络文学研究集中于网络小说的研究,还有一些网络诗歌的研究,对其他文体少有关注,而这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第三,“类型化”是两者的又一个共同特色。口传文学中有大量的同一类型的故事,同一母题的故事在不同的地区流传,有不同的版本,即使在同一地区流传的同一母题,也会因为讲述者的不同而产生略有不同的版本。网络小说中的类型化现象也是极为鲜明的,《鬼吹灯》之后,有不少“盗墓”小说出现。这有相互模仿的原因,也有作为大众文化,读者的阅读心理驱使的原因。类型化是大众文学的一个基本特色,只有精英文学的书面文学才追求个性化。第四,“幻想性”也是两者的共同特色。无论是民间文学的1.0版还是2.0版,从功能上说,鲜明的游戏、娱乐功能都是它们的基本功能,创作与阅读首先要满足这一功能。幻想性则是满足这一基本功能的重要手段,他们讲述的都是充满幻想性的故事。即使一些现实性很强的故事也要有幻想的因素,让现实中的痛苦转化为幻想中的愉悦。口传文学中的“长工与小姐”,网络文学中的“屌丝逆袭”,都是在现实中得不到的,通过文学在幻想中心灵得到抚慰。一些“复仇”故事则是在幻想中渲泄现实中的痛苦情绪,平复本能的冲动,这是作为人的情感情绪的需要。现在研究网络文学的专家们往往强调作品的“现实性”,希望网络们用现实手法写现实题材,这一引导有无效果,有待观察,但从民间文学2.0版的特征上来看,恐怕是无效的。第五,匿名性,这是两者的共同特色。口传文学是集体创作,没有个人特征,也就没有署名的可能,但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歌手、传唱人、讲述者,但他们是因为自己传唱的优秀技能,把集体创作的作品通过自己传达出来,并不署名,因而作品本质上也是匿名的。网络文学即使署名也是网名、昵称,作者的原名一般不出现,为了网民的阅读,通常还要取一个别具特色的网名。这一特征与它们的功能特征相吻合。

三、引入口传文学评论理论

网络文学的发展历史还太短太短,对它研究与批评的理论建构还需时日,更需要吸收已有文学研究与批评的理论资源。如果我们确认网络文学的传统不仅是书面文学,还有口传文学,如果看到网络文学与口传文学有共同性,至少目前还是口传民间文学在网络时代的2.0版,那么,我们就应该在网络文学的理论建构中吸收口传文学评论的理论资源,口传文学研究与批评已经有久远的历史,积累下了丰富的成果。当前的网络文学研究集中于网络小说研究,忽略了网络文学的丰富性,用民间文学2.0版的眼光看网络文学,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极为广阔的天地。比如“网络笑话”几乎与口传文学的“笑话”完全一致,精致的构思,短小精悍,反映着丰富而复杂的社会现象。对它的研究几乎可以用口传文学对“笑话”的研究理论来完成,还可看出它在网络时代的一些新的特征。目前网络上也有一些收集,但几乎还没有研究。网络上一些新型的“寓言”也可如是观,还有新型的音像艺术品,如一些有故事的“抖音”,则有民间文艺“小戏”的特征,可以部分地吸收民间文艺理论,在研究的过程中总结其新的特点。网络文学中有大量的穿越小说、玄幻小说,仅用书面文学的理论来看,完全是胡思乱想,但是,它与口传文学时代的幻想文学极为相通,已经有网络文学研究的学者认为网络文学在“创造新神话”,我在网络文学论坛上听到了王祥先生的这一发言。能不能用口传文学的神话理论来研究呢?“神话学”已经是民间文学研究的独立学科,形成了自然学派、历史学派、人类学派、社会学派等,有非常丰富的理论成果可资借鉴。在我看来,说它是“神话”,哪怕加上了“新”字也不太恰当,神话是我们的祖先在还不能科学地理解自然的时期,对自然的想象,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它是不可重复的,创造神话的人们是真诚的,而非娱乐的、游戏的。这与网络时代的玄幻故事、穿越小说有本质的不同。但是,神话研究里派生出了“仙话故事”研究,这是袁珂先生的首创。中国汉民族的神话资源较少,而“仙话故事”则大量存在。在我看来,许多玄幻小说、穿越小说正是“仙话故事”的变形,是“仙话故事”的2.0版,可以吸收“仙话”研究的理论资源。目前对网络小说的研究,面临的一个困难是其体量的巨大,仅用书面文学的研究方法显然难以胜任,创新网络研究方法是一个路径,但参考口传文学对体量巨大的“史诗”的研究方法,也是一条路径。对那些体量巨大、能唱数十天而不结束的口传文学,研究者是在收集整理之后再进行深度的研究,收集整理过程中已经把一些重复性的内容舍去。这又涉及收集整理的真实准确性问题,口传文学应对的另一方法是同一题材有不同版本的收集整理,这当然只对那些有重大意义的作品而言。网络文学面对巨大体量的作品,是否可以从中得到启示,探索出自己的研究方法?还有,书面文学需要“精读”文本,这是研究者的一个基本功,但是“精读”文本的方法并不适应网络文学体量巨大的作品,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它的“套路”与“重复”是明显存在的现象,这与口传文学巨大体量的作品是一致的。对网络文学来说,“浏览”才是更合适的方法,正如口传文学是“听”的艺术,不可能去深入地进行“精读”文本。口传文学的经典化,离不开收集整理工作,我国的《诗经》就是收集整理民歌的结果,西方的《圣经》一部分也是对民间故事的收集整理。口传的民间文学经过收集整理,不仅成为文学的经典,而且成为文化的经典、思想的经典。千百年传唱的民间文学1.0版,在书面文学时代经过收集整理,得以成为宝贵的资源,滋养着广大的受众。中外文化史上对如何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提升为相应的理论。网络文学尽管发展历史不长,但它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爆发式的增长,已经显现出“海量”的状态,收集整理工作刻不容缓,是进一步推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推动网络文学经典化的必由之路。网络文学的收集整理工作已经有学者做了一些工作,出版了大量的图书。由于笔者对他们如何开展这一工作缺乏了解,不能深入探讨。但有一个现象则是明显的,他们收集整理这些网络文学作品时,呈现出来的结果还是书面文学的方式,即出版图书,在书店销售。笔者认为这不符合网络时代的特征,是书面中心主义的结果,从更长远的发展来看,是倒退型的方式。而且,这些书对习惯了网络阅读的年轻读者来说不具有意义,他们买去的只是一份记忆,并不会阅读它。以图书的方式呈现网络文学作品,能不能保持网络文学的真实面貌?这需要对比研究才能知道,哪些保持了?哪些被改变了?这就涉及如何收集整理的问题。我国对民间文学1.0版的收集整理提出了一些原则,“全面收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在具体的操作中有许多经验,也有许多争论,这都值得网络文学的收集整理吸收借鉴。我认为,以网络的方式而不以书面的方式进行收集整理工作,是网络时代提供给我们的最佳方式,不是向后,而是向前。建立专门的精品网站,发表经过收集整理的网络文学,如书面文学的《选刊》一样,解决了读者的问题,同时也对网络作家产生了引导作用。唯一要解决的就是版权问题,收入分配问题,这是比较容易解决的。经过探索,逐步总结出网络文学的“收集整理”理论。民间文学的1.0版——口传文学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原生态的面貌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比如绝大部分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以及“书面文字中心主义”的深刻影响,只留下了文字部分,讲述者、演唱者在口传时还有表演的成分,却很少在收集整理时得以保留,这是非常重要的遗失。网络文学的收集整理不能重蹈覆辙,现代的技术发展已经为网络文学的收集整理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技术,它也将进一步推动网络文学的发展,产生更为适合网络时代的文学。比如,历来以理性判断、文字表达为基础的评论,在网络时代已经出现了全新的样式。我非常看重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对电影《无极》的评论,它给予我们很多启示。它不再是一本正经的文字表述,而融入了音像、声光、不同栏目特征,理性而专业的眼光却用大众化的表述,价值判断与情感表达隐藏在形象的描绘之中。《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点击远超《无极》!评论也可以有广泛读者。吸收民间文学1.0版的评论理论资源进入2.0版的网络文学评论理论建构,这需要对民间文学1.0版理论有理解、有研究的学者参与到网络文学评论中来,遗憾的是我国这方面的学者数量呈越来越少的状态。随着全国性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辑出版完成,标志着民间文学1.0版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民间文学学科研究已经转型,民间文学研究归属于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等,高校学科体系中,“民间文学”已经下降为三级学科,对国外这方面理论成果的翻译介绍也减缓下来。不少边疆民族地区的高校,民族民间文学教研室已经消失,归属于“少数民族文学”,“口传文学”只是其中一部分,高校教师从事这一学科的人员越来越少。其实,以深厚的民间文学1.0版理论进入2.0版的网络文学研究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选择。

人口学论文篇6

关键词: 释意理论 职业口译教学 课程设置 口译策略

一、职业口译特征及培养现状

口译是一项专业的职业活动,具有即时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具体体现在要求译员在瞬间对听力所接受的语料进行转译,口译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双语语言功底(这里主要指英汉双语),还需要具备各个领域的全面涉猎,除此之外,译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优秀的职业素养也是口译成功的必备因素。口译人才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途,但是优秀的口译人才少之又少。这种现状一方面与口译工作要求高、难度大有关系,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国内口译教学的困境。目前各大高校的英语专业都设置了“职业口译”的培养项目。但由于其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完善等各种因素导致教学效率低。从学习效果上来看,我国的职业口译培训方式方法并不尽如人意。学生的母语(汉语)基础薄弱,字词篇章的运用能力不强;在口译过程中,学生具备的交流和沟通能力有限;在意义的传达上,译员忽视了合理的与听众“交流”的方式。另外,学生的语言外知识的匮乏也是口译不能顺利进行的一个因素。口译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译员应该对各个领域都有所了解并有极强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学生的口译方法及口译能力有所欠缺。其中有学生自身英汉语言基础薄弱的原因,也有课程设置不完善的因素。在培养学生口译能力的过程中,语言教学与翻译教学是并行的。语言掌握越差,意义形成的困难就越大。因而,职业口译培养需要以加强语言基础为载体,增强学员的语言和人文社会知识的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学员的口译实践。过程中除了应该加强学生口译实践之外,更需要持续地接受母语和外语的语言进修,并以释意理论提出的三个口译步骤为驱动,进行自我进修。

二、释意理论的内涵及意义

释意学派理论建立在对口译实证的分析和研究基础上,其出发点是将口译视为动态的交际过程,一个以意义为核心的理解和表达过程。塞莱丝柯维奇提出:“进行口译,永远不要忘记其目的是传达意思,永远不要过分去迁就原文短语结构和短句字词,不要按照原文字词和结构去翻译,因为字词结构不只是些符号,这些符号指明了道路,但不是道路本身。”[10]“意义”是指语言知识百科知识和主题知识相结合的产物[4]。释意理论给口译实践和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是口译理论的一个里程碑,也为促进口译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释意学派的“自由意义”

释意学派理论将口译的过程分成三个步骤:理解原文、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目的语的表达。该理论旨在强调口译中口头陈述转瞬即逝,译员只能记住所听到的整体内容,但会忘记陈述所使用的词语。在第二阶段“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过程中,译员用自己的认知能力保持着非语言形式的记忆,即在词语消失后记住理解了的内容而忘记了源语的语言形式。由于在脱离语言外壳这一阶段里是以“意义”为依托的储存和处理过程,而意义本身又具有其主观性,所以在实现意义对等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与文字相对而言的自由。这点在瑕疵口译(以汉英交替传译为例)中尤显突出,由于译员自身的认知及理解的局限,在理解阶段,译员会受到外界噪音及心理噪音的影响而不能对源语语料听清楚、听准确,不能将谈话者的语流辨别其意义,并加以接收、吸取;在表达阶段,译员会由于其词库的储存量有限,不能找到与源语意义对应的语言转换形式,同时由于译员在对词汇、句式、篇章等的整合能力不够而导致表达语的“自由发挥”,这是一种被动的劣性释意,即夸大了“表达的自由”而忽视了作为译员的“传文达意”的责任。

(二)释意学派的“忠实意义”

与笔译一样,口译本身也受到翻译标准:“信、达、雅”的约束。而在这三项标准中,“信”为最根本,即译文需要忠实源语。译文如果达不到“信”,“达”和“雅”就失去了其意义。“信”不仅是一种要求,更是一种责任。释意派理论中强调在口译过程中“信”的实现即目的语和源语意义上的统一、形式上的一致。因为从语言本身来说,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有很多虚词是找不到一一对应的,在谈话人话语中会有暗喻内容,即“言外之意”,译员如果是按照词语之间的对应将其表述,听众还是会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释意理论中强调的“忠实意义”是指目的语与源语意义上的一致,而不是语言符号的相互转换。意义对等与词语对应的区别在于:意义对等建立于篇章间,词语对应建立于语言间,即字词、音义段、固定的语法或表达形式间[3]。口译虽然形式上跟笔译有很大的差别,但由于翻译中的可译的相对性是一个客观存在,即源语的意义是客观的。所以在口译标准中,“忠实意义”是评价的一个最基本的准则。勒代雷将忠实确定为三个内容:作者的意愿、译入语语言、读者。译文忠实于作者意愿、译入语语言和译文读者,这三者间的关系是不可分离的[3]。如果只忠实于其一,而背叛其他,就不是忠实于意义。这种理论在口译中也适用,释意派的“忠实意义”在口译中的体现,即目的语在意义上忠实于源语语言、译员在理解上忠实于谈话者、目的语表达内容上忠实于源语及听众。

三、口译中常见的问题

(一)实例口译中的漏译

口译中的漏译是指以源文语料为依据,议员在口译的过程中出现内容和意义上的删减或遗漏的行为。漏译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观上的理解偏差和客观上“口译能力的不足”。从释意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我认为不完整的口译中“漏译”的行为主要是来自于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各步骤进行得不完善,即,“理解原文”中认知的偏差、“脱离语言外壳”中意义记忆的遗漏、“表达”中语言能力的缺乏。以下是口译实证中的几则漏译的例子。

例一:

源语语篇:既包括教师对自己的生命和学生生命的热爱,也包括学生对自己的生命和对教师生命的热爱。这首先要求教师能对生命的意义有真切的感悟。

口译译文:Teachers should love their own life and their students’ life.On the other hand,students should do the same.This requires clearly know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

解析:译文中第一部分“students should do the same”没有把源语的意义完整地表达出来,用“as well as”连接能更好地体现句子的并列关系;第二部分中源语的“要求教师”在译文中出现了宾语“teacher”的缺省。造成其漏译的原因是译员对英汉句子互相转换时结构的合理性及语句的完善性处理不准确。

例二:

源语语篇:要讲授“平平淡淡就是福”的观念,告诉孩子们,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社会精英的,一个人成功的途径有多种,人生之路有多条,等等。

口译译文:We will tell them not everyone will be an elite and the road to success is various.

解析:源语的“平平淡淡就是福”受到漏译,这使语言失去了原有的生动性。造成其漏译的原因是译员在英语中对于汉语俗语约定俗成的说法不熟练,语言储备不充分。口译译文反译回去变成了“我们要告诉他们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精英,通向成功的道路有多条。”与源语侧重点不相符合。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二)实例口译中的误译

口译中的误译是指译文在内容和信息量上与源语基本一致,但在意义表达上有所欠缺,语言表达形式与源语不相符合,或者出现选词不当、短语搭配不当,导致意义有所扭曲或使听众产生意义上的误解等现象。误译的原因主要是译员将源语话语翻译成目的语的能力、双语转换的文化辨析能力及目的语言的表达能力有所欠缺。以下是口译实证中误译的例子。

例一:

源语语篇: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生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成长,而不是选择灰色调的生活。

口译译文:Teachers should inspire their thinking,awake their life,and make them active avoiding choosing positive life.

解析:该句的后部分译文“make them active avoiding choosing positive life”反译回去意义为“让学生积极地逃避选择积极的生活”,明显地与原文不符。在处理这部分源语语篇时,意义上译员肯定理解对了:“要选择乐观,而不是灰色的生活”,然而错误的口译导致了听众的误解。造成其误译的原因是译员对“avoid”词语的理解不当,属于词汇使用的错误范畴。该句中“active avoiding”的表达还属于搭配错误,同样是由于译员对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不足所造成的结果。

例二:

源语语篇:人是生命世界的高级生存状态,但人也有不足,还有待于提升,教育通过一些集体的、个人的实践,达到教化、转化、感化学生的目的,使学生幸福地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甚至生命完善的境界。

口译译文:Human being is at the senior level of living things.But we have differences and need improvement.Education will educate,transform and influence through collective and individual practice.Students will come across success one by one to the completeness of their life.

解析:源语料在画线部分中将“不足”译成了“differences”,而“differences”表示的是“差异”,显然与源语不一致。后半部分将“走向”译成了“come across”而“come across”表示的是“遇到”。造成该误译的原因是译员英语词汇储备量的不足及对词汇的选择不当。

上述例证来自于一名译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关于生命教育的方法问题》进行的口译语料。译员在口译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原因归结起来基本上属于两类:语言因素与认知因素。语言因素方面,主要是由于译员的英汉双语能力的欠缺,具体表现为:词汇量不足、词语搭配错误、句子结构处理不准确等;认知因素主要表现为相关知识能力的盲区导致理解不完备,以及译员对源语料意义的理解偏差。

从职业口译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口译水平远没有达到从业要求。根据释意学派对口译所做的定义,为了提高译员在语言和认知方面的能力,职业口译教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四、口译教学需要循序渐进

职业口译对译员的语言能力与认知能力要求甚高,因而,要培养出合格、出色的译员,口译教学必须从奠定学生的语言基础做起,在口译模拟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语言的学习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参加职业口译学习的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能力,但仍需要从英语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着手,在强化学生的英语基础之上增设口译方面的分项训练。在口译分项训练中,要依照从词到短语到句子到段落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综合练习。

(一)优化课程设置

在职业口译教学中,课程设置需要兼顾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切实地提高学员的口译能力。根据培养方案需要,设定必修课与选修课,如政治理论和中国语言文化等公共必修课;英语听说、英语写作、英语阅读等专业基础课;翻译概论、交替传译、笔译理论与技巧、论文写作等专业选修课;口译研究、同传技能训练、口译观摩研析、模拟会议传译等方向必修课;第二外国语、口译工作坊、英语写作与修辞、汉语写作与修辞等专业选修课。职业口译教学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的口译人才。其专业定位在于学生毕业后,能在自己的某一专属领域从事高级口译工作。作为实践性极强的口译专业,口译教育应该以释意理论提出的口译三个步骤为导向,进行典型性工作流程教学。在课程设置上,提高语言能力课程包括“英语词汇学”、“篇章分析”、“英文赏析”、“汉语写作”等这几门科目应该以更多的形式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借助课堂学习及课后练习,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英汉双语语言能力及互译的认知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自主地扩大知识面,做到主动地了解各个领域。

(二)提高口译策略

口译本身是一种技能,作为技能传授的过程,口译教学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各种口译策略。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应以释意理论的三个步骤为参照,学生需要从“认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达阶段”三个程序中分别训练其能力。第一阶段训练学员的记忆能力、笔记技巧,尤其是速记能力;第二阶段要求学生对英汉文本具备良好的理解,需要学生课外补充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并将其储备于脑;第三个阶段即口译中最关键的部分,前面两个阶段也都是为了这个步骤做准备,要求学生准确而清晰地将所理解的内容完成口头转译。因为口译的专业特征,所以在教学中应当更加重视实践环节,强调口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口译案例的分析,在实施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增设更多的互动课程,实现团队的竞争及合作。采用模拟口译现场的方法促使学生提高口译能力。

五、结语

口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在平常口译中,译员较常犯“漏译”和“误译”的错误。要想改善职业口译培养现状,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口译水平,我认为应该将释意学派所提出的口译三个步骤对学员进行要求,即合格的译员需要有扎实的双语基础、敏感的双语认知能力、丰富的百科知识及有效的口译策略。在口译的培训过程中,需要进一步重视语言进修和知识认知方面的提高,如调整口译培训课程设置、强化课堂及实训基地口译实践等。本文的设想和建议基于我作为职业口译专业学生的一员,从自己的学习体会出发结合了释意理论对口译教学的指导意义而提出,对于职业口译专业的课程建设有一定的价值,使口译学生对释意理论的理解更为透彻,并期望其对口译专业的学生改进口译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Gile,Daniel.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1995.

[2]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出版社,2005.

[3]勒代雷.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4]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99.

[5]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4.

[6]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7]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许钧.翻译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10]许钧.翻译释意理论辨――与塞莱斯科维奇教授谈翻译.中国翻译,1998,(1):9-10.

人口学论文篇7

关键词:模因论 英语口译教学 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011-02

模因论是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而得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论,其是符合自然的规律的。在2003年,我国的何自然教授将其引进我国的英语口译教学中,然后在其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总结了模因论,伴随着这两种理论在教学领域的盛行,其研究的深度逐渐加大,在高校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 模因论理论概述

模因论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具体体现,主要是用来对文化的传播以及继承规律进行解释的。模因论最早出现在国外,其理论被广泛应用在外国教学中,其内容逐渐丰富。然而,其出现在我国的时间较晚,是在2003才被引进的,然后被广泛的应用在英语口译教学中。但是,无论是其发展的广度以及深度,都还有较大的挖掘空间。模因论的最核心理论被称为四阶段周期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1同化阶段

模因论中的模因指的是母体,当其与另一个新的个体进行接触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思考和重组,需找两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在将其进行完全的融合,在此期间,两者之间的理解和接受也更加深刻。

将其同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相比,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具有很多的对应,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其母体是中文,英语则是作为一种新的个体语言,在学习的初期,英语这个新的个体是不能被母体所接受的,然后通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接触,最后将两者进行重组,这样,两者之间就会形成新的模因,然后母体与新个体之间的排斥状态逐渐消失,最终变为两者之间的彼此理解和逐渐接受。

1.2记忆阶段

在这个阶段之前,两者之间已经经历了彼此的同化,然后学生的大脑中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模因,并对其进行一定的记忆。假如模因停留的时间不短被延长,同时,停留的次数也逐渐增多,这样就会加深学生对英语这个新个体的记忆,最终达到被英语这个新个体影响的结果,从而达到传播的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当母语和英语学习之间出现了同化现象时,两者之间的冲突将不再存在,然而,由于母语的学习根深蒂固的,所以在进行英语的学习时,尽管两者之间不再存在排斥,但对英语的大量表达习惯,一时间还是不能快速进行记忆。因此,在这一阶段,学生会又很长一段时间的停留,从而保证能够记忆大量的英语载体,并对其进行反复的记忆,这样才能够保证对这些英语载体的永久记忆。

1.3表达阶段

通过记忆阶段的大量英语载体的记忆,这是的个体已经不在被母语影响,并被母体所记忆,因此,在进行个体的表达时,不在需要某些特殊的手段来搜索英语载体,仅需要一些特定的表达方式来提取记忆中的英语载体,这样就可以达到对个体的一个全新的认识。

在英语口语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对英语语言中的一些经常使用的技巧和表达方式都进行了熟记,然后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将学习到的英语口语进行实际的应用,从而达到学习英语口语的表达目的。

1.4传输阶段

最后就是对个体的一个复制过程,在表达阶段完成之后,个体已经成功的传染到了母体中,然后,通过母体进行下一步的复制传染,并以此类推,从而达到共融的目的。

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一部分学生熟练掌握了口译的技能后,会逐渐在学生起到巨大的影响,最终使全部的学生都能够熟练的掌握口译这项技能。

2 口译的分类和特点

2.1口译的分类

口译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将其分为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两种。交替传译指的是连续传译,也就是口译员需要在讲话人讲完一部分之后将前面的内容立刻进行翻译,在翻译完成后讲话人继续讲述内容,然后译员继续进行翻译。由于讲话和翻译是交替进行的,所以称为交替传译。另一种则是同声传译,这种翻译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译员利用同传箱里的同传设备将听到的讲话进行翻译,这是在会议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翻译。另外一种是口译人员将听到的讲话同步的小声翻译给服务对象。

2.2口译的特点

首先是即席性,或者成为现场性,也就是在进行现场双语语言活动时,口译人员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口译工作,同时,在进行翻译时,翻译人员不能对谈话的双反产生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人员不仅需要对双反的谈话进行一定的预测,同时,口译人员还需要进行充足的准备,在必要时立刻进入双语语码切换,翻译时的现场气氛非常的紧张,因此,对翻译人员的压力特别大,也就是所谓的即席性强。因此,即席性的特点要求译员能够快速的应变现场的变化,同时将双反之间的语言进行流利的表达。

然后是独立性。在进行翻译工作时,进行双语言翻译的工作人员一般是单人操作的,因此,口译人员往往只能够听到和讲述一次,然后讲话的双方将不再进行重复,中间留给翻译人员的时间非常的少,而翻译人员不仅需要对双反所说的话能够快速的理解,同时,还能够立即的对其进行准确的翻译。一般情况下,这些工作是一个翻译人员单独完成的,因此,对翻译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其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同时,还能够对现场出现的任何问题进行解决,保证谈话双方的正常交谈。

然后是综合性。口译工作不是考验一个人的单方面能力,同时,对一个人的视听以及读写等都是巨大的挑战,因此,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口译工作者,需要在进行翻译时正确的捕捉谈话双方的各种脸部表情以及手势等非语言的表达。在进行翻译工作时,能够流利的在母语和外语之间进行切换,同时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另外,对于需要记录的内容,快速的进行笔记和理解。

然后是专业性。口译工作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了解双方的职业和工作性质,因为交谈的双方两个不同国家的人员,包含各个行业或者不同的阶层,因此,其文化背景和习俗等具有较大的差异,在进行翻译之前,口译人员需要对双方所从事的职业或者谈话所需要涉及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尤其是一些专业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翻译,所以,口译人员需要是一个对本专业具有详细了解的专业翻译人员,这样才能保证双方的正常交谈。

最后是跨文化交际性。口译工作不仅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也不是单一的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一种语言的单向解码,而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完成思想的理解和重新表达,将听到的语言重心通过自身的理解重新组合成一种新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口译的工作模式大概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最开始是源语言的输入,最后是译语的输出,而两者之间的联接则是对两边语言的重建和表达。

3 模因论在高校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在进行英语口译教学时,最主要的就是在两个语种之间创造一种传递和转换的环境,而模因论的出现正是基于这种前提,语言模因论的产生很好的弥补了这项学习中缺失的复制和传播过程,而模因论中的四个阶段学习,很好的将学生学到的口译技能进行深刻的记忆,然后通过多种运用方式,将语言的学习进行复制和传输。在高校英语口译教学中,教师应该主动的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信息的转换,从而达到英语和母语之前的相互转换。

3.1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

在进行英语口译的学习中,学生应该在语言的接受阶段注意相关语言基础知识的训练,简单来说,就是在进行其他语言学习的初期就应该具有非常坚实的语言基础。像汉语中的声母和韵母以及声调,或者英语中的音标等,口译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时,需要反复的进行研究和训练,从而使自己的表达能力达到标准水平,达到一个口译员所需要基本水平。只有有了基础,在进行中英转换时,才能更好的超越这一基础。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口译学习者需要不断的进行相应的训练和练习,从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保证英语复制和传播的合理性,从而能够更加快速的接受。根据这个要求,许多高校在开设英语口译课堂的同时,还会开展一些针对性的语言基础课程,从而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得到一定的巩固。

3.2增强学生的语言记忆

从根本上来看,语言模因论中的复制过程就是语言的表达过程。因此,对于英语口译学习者而言,不仅需要对英语和汉语两者拥有非常扎实的基础,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够将两者进行熟练的转换,基于这个目的,口译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时,需要首先掌握大量的英语词汇和句式等,然后进行一些必须的模仿训练,经过这样的训练,才能使口译者的发音等更加接近被模仿的原语言。这些要求的提出给口译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教师不仅需要准备足够的背诵活动和背诵材料,同时,还要对同学们的背诵结果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于语言学习,背诵是最好的增强学生记忆的一种方法,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教师在选择背诵的英语材料时,不必受教材的束缚,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新闻或者电影中的对白等,这样能够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的口译学习营造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从而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效率更高。

3.3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口译学习者来说,想要能够更好的将其应用在实践中,不仅需要一个坚实的语言基础,此外,还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另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口译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拥有一个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译者的工作从根本上来讲是将头脑中的一些不同的语言进行转化,然后通过自身的感知将其进行有形体的表达,从而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不同语言的含义。简单来说,就是将不同的语言进行输入,然后通过自身的了解对其进行解释,最终将其输出。这个过程是在自身的感知基础上进行的,总体可分为5个主要的阶段,也就是所说的接受、记录、解码、编码和最后的表达,这个过程同模因论的四个阶段具有异曲同工之意。在口译工作者的工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对语言的表达,这个环节是口译工作中最直接和重要的。因此,在进行英语口译教学时,教师想要促进学生的英汉表达能力,需要将其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加强其训练力度,这样,将能够打破传统口译教学中的语言环境问题,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有效的学习氛围,同时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应对模因论的教学模式,像在进行讲课之前,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训练的素材,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将其进行陈述,或者教师还可以在备课时为同学们准备一些比较合适的且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随堂提问,还可以布置一些真实的口译现场,使学生能够真实的参与到角色的扮演中,使口译教学更加的真实。除此之外,为了能够更好的训练学生的现场口译能力,必要的同声翻译等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在教学课堂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多多进行一些有意义的仿真练习,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4积极拓展学生的视野

口译学习不仅是一种机械化的活动,其目的是通过一种语言之间的信息交流,达到一种极具创造性的交际活动。根据这个目的,可以发现口译工作不在是单一词汇或者句意的转化,而是基于此的一种综合际,在此目的上,口译者需要明确口译学习的重点,将传统的语言活动转化为一种跨越文化界限的心理、文化和社交活动。也就是常说的文化传递或者语码转换。这就要求口译者在进行口译学习时,不仅仅要保证翻译的准确,同时,还要根据译语文化的实际特点,对不同的源语进行一些适当的处理,从而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译员,不仅需要在工作中做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模因传递,同时,还要具有扎实的语言和文化基础以及大量的跨文化交际,像能够说多种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语言以及对不同的文化习俗和具有全面的了解,从而尽量避免口译中出现误解,满足翻译的需求。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开展英语口译教学时,模因论不仅能够为其提供一种全新的理论指导,同时,还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创新性的教学思路。本文通过作者对模因论的认识和分析,在高校口译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对模因论的主要阶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同时,提出了几点针对模因论的教学方法,目的是提高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的质量。作者认为,随着模因论的应用逐渐成熟,高校英语口译教学工作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口译能力将得到巨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宇松.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口译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3):54-55.

[2]魏晓红.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口译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193-193.

[3]金晶华.模因论对英语口译教学的启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3):149-149.

人口学论文篇8

关键词:综述;国内研究;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口译测试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132-03

随着中国不断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口译活动日渐频繁,对合格口译人员的需求也更多。如何选拔出合格的口译人员呢?目前国内对口译人才的选拔科学度仍需更上一层台阶,学术界对口译测试的研究也明显不足。口译测试也是语言测试,因而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对于口译测试设计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这一方面的研究对于口译测试理论及口译人才选拔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一、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体系

1.测试内容――交际语言能力(CLA,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Bachman[1]认为交际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知识(language knowledge)、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以及心理生理机制(psyc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三个部分。语言知识包括组织架构能力及语用能力;策略能力指将语言知识与交流者知识结构及交际场合特征结合的能力;心理生理机制指交际时的神经及生理机制。

2.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指导下的测试方法。上述Bachman交际语言能力模型,为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指导下的语言测试方法设计提供了依据。交际法语言测试有交际、任务和意义三大原则[2]。第一,交际法语言测试任务的设计具有明确的交际目的。第二,交际法语言测试通过让受试者完成模拟真实语境中的交际任务测试受试者的语言交际能力。第三,交际法语言测试关注意义,强调创造并解释意义。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包含一个为受试模拟语言交际语境的设计,它既考察学生如何使用自身的语法词汇知识、语用知识和语言外知识,并结合策略能力及心理生理机制来完成交际任务的情况。[3]

二、综述国内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指导口译测试设计研究

1.相关研究综述。口译测试本身也是语言测试,Bachman的语言测试理论理应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考试的测试设计。近年来,一些学者尝试将Bachman语言测试理论与口译测试结合起来,指导口译测试设计、评估等方面。厦门大学的陈菁教授在《中国翻译》2002年第1期上发表的《从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模式看口译测试中的重要因素》以及在《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上发表的《交际法原则指导下的口译测试的具体操作》两篇文章是针对口译测试的专论。文章以Bachman的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为指导,将译员的口译交际能力分为知识能力、技能能力、心理能力三部分[4],并制定量化评估表来评判口译考试中考生的表现[5]。西南大学郑玮在借鉴陈菁制定的口译量化评估表的基础上,运用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对口译测试的内容、形式以及评估三方面进行了梳理,强调了这一理论对上述三方面的重要指导作用。[3]邓礼红则撰文针对口译测试真实性发表看法,并就如何在口译测试中具体应用真实性原则进行了四个方面的详述:测试任务的真实性、受试者与测试任务之间的互动的真实性、参与者之间互动的真实性、评分标准及其应用方式的真实性。最后得出在不损害口译测试总体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其真实性的结论。[6]此外,一些研究生论文也选择将二者相结合,以毕业论文的形式用较长篇幅更为详细地论述了如何将交际法测试理论运用于口译测试中。武汉大学研究生彭在硕士论文中试图采用交际法测试理论探讨和研究科学合理的口译测试模式。文章从交际法理论的角度出发,对三种口译测试,即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国家教育部联合举办的口译水平测试,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的口译水平测试和国家人事部推出的口译资格认证测试进行了整体评估,并就口译测试设计(形式和内容)以及评估体系提出建议,如对口译测试进行分级,口笔试相结合等。[7]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戚宇光对人事部二级交传考试,上海市商务口译考试和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考试的形式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并针对现有口译认证系统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此外,作者还指出译员应该在测试前有时间做准备工作,以真正使测试能反映应试者水平,而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8]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高源在硕士论文中将交际法测试理论运用于指导国际商务谈判口译质量的测试中。文中运用SPSS对22名英语专业三年级本科生的表现进行分析,并试图提供一个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衡量口译质量的标准,最后得出一名合格商务谈判口译员应具备哪些素质的结论。在测试过程中,参照Bachman语言交际能力,尽量创造现实的交际环境,并全面衡量受试译员的知识能力、技能能力及心理能力三部分。[9]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步益青在硕士论文中从交际角度探讨口译活动,进而根据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指出测试内容应当与实际语言运用之间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即测试的真实性原则探讨实际生活中的口译活动。在文章第四部分中,作者探讨了口译测试设计时应注意的原则:真实性及可行性。文章在分析了目前国内市场上两类主要口译测试,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和上海外语口译证书考试的基础上,试探性提出了一些口译测试建议。在笔试中,应测试应试者的听力、阅读能力以及文化知识。在口试中,不仅要测试应试者口译,还应测试公众演讲水平。[10]以上为近年来我国口译测试领域结合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和口译测试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上述研究的思考。对上述成果进行分析反观,可发现研究者们主要的研究方法是用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检验我国国内主要口译测试,如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和上海外语口译证书考试等,并据此提出口译测试设计的建议。或从某一点切入,如真实性原则,探讨在口译测试中的具体运用策略。再进一步分析总结,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从测试原则、测试内容与测试形式三方面提出口译测试设计建议,总结如下。首先,测试原则方面。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认为衡量一个语言测试的质量在于它的“有用性”(usefulness),包括六个方面:真实性(authenticity)、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区分度(discrimination)、可行性(practicability)和反拨/后效作用(backwash)。[11]上述研究成果大多将笔墨放在真实性原则上。徐强[12]指出,真实性是交际语言测试最重要、最具标志性的特征。Bachman从两个方面定义真实性,分别是情境的真实性(real-life approach)和交际的真实性(interactional/ability approach)。情境的真实性指测试任务与真实语境之间的一致性,而交际的真实性更强调受试与测试任务之间的互动性。[11]将测试真实性原则应用于口译测试中,则要求保证测试任务与语言实际应用任务尽量保持一致。其次,测试内容方面。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认为语言测试应测试应试者的交际语言能力(CLA)。在设计口译测试内容时,应兼顾知识与技能,语言能力与非语言能力,测试考生的口译交际能力(知识、口译技能、非智力因素)。另外,一些学者也对测试设计的具体要求进行了探讨。此外要有不同的口音,这样使得测试情境接近真实口译情境。再次,口译准备在口译测试过程中也要得到考虑。在对前人研究进行归纳梳理后,笔者认为未来研究可以倾向于对“有用性”几个组成成分的单个研究上,进一步细化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对口译测试的指导作用。

我国对口译测试的研究仍有大幅拓展空间。将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运用于口译测试设计是研究口译测试设计的重要且必要的方法。目前我国已有部分研究,但仍有需要努力的地方,如对“有用性”几个组成成分进行单个研究、利用量化手段分析控制影响因素等。

参考文献:

[1]Bachman,L 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2]陈纪梁.试论交际语言测试的理论模式及主要特征[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4):83-85.

[3]郑玮.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测试[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7):140-142.

[4]陈菁.从Bachman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模式看口译测试中的重要因素[J].中国翻译,2002,(1):51-53.

[5]陈菁.交际法原则指导下的口译测试的具体操作[J].中国翻译,2003,(1):67-71.

[6]邓礼红.论口译测试中的真实性[J].科教文汇,2009,(8上):147-148.

[7]彭.论交际法测试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测试模式[D].武汉:武汉大学,2005.

[8]戚宇光.企业内口译认证考试的交际法原则和现实考虑[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9]高源.从交际法测试理论的角度谈国际商务谈判口译质量测试[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

[10]步益青.从交际语言测试角度初探口译测试设计[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11]Bachman,L F.& A S.Palmer.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6.

[12]徐强.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命题实践[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

上一篇:名族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文字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