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课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15 14:06:59

思政课课程论文

思政课课程论文篇1

(一)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期望在课程目标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党政工作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本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与传播方面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基础,成为能够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科知识目标

学科知识目标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学科知识目标会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要求上,具体表现为:要求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经验,比较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充分认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识。

(三)心理发展目标

心理发展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发展领域,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方法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情感领域,能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形成较高水平的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在行为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思考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质量。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常常难以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差异,过于关注课程内容的知识完整性与学科基础性,导致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生课程的简单延续,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弱化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探索与科研训练的功能;与此相反,有些学校则忽视研究生课程建设,以和科研立项代替课程学习,或以协助导师完成课题研究、翻译外文资料等作为课程内容,忽视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理论深化的作用。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建构,一要充分反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二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确定具体课程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课程内容既要突出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又要遵循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特色;最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神。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考

在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之中,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再好的课程教学内容,如果没有科学的教学方式,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教学方式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教学方式运用单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充斥课堂;教师习惯于专业知识的传递,虽然也会考虑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但忽视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思维的训练,也漠视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拒绝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导致学生难以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专业价值观。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教学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应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单向传递学科知识”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具体确定为:主要采用系统讲授、研讨、师生问答、案例分析、行为体验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通过系统的知识讲授,使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其将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通过师生问答、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双主体学导式”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进行研究性学习。结合课程内容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

思政课课程论文篇2

一、改变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组织者、制定者和评判者,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来向老师求学的,理所应当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安排,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尤其在一些思想政治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就低。如此教学,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而新课改基于对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提出新课程需要相应的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二、巧设疑问,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所提问题应能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有思考价值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说:“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导电塑料的开发,伽俐略的重力加速度理论的产生,超导体的发现,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所有这些,无不是对既有观念的质疑,而获得成功的。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以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及时鼓励,及时引导。如:在教“商品的含义”时,教师可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迂回式提问:①提到商品,同学们很快就想到了商店的食品、衣服、家电等。那么,这些商品是怎样来的呢?它们又到哪里去呢?②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是不是商品?为什么?③医院给病人输的氧气是不是商品?为什么?④你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是不是商品?⑤劳动产品是不是商品,关键看什么?这种迂回式提问,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到深,由窄到宽,由形象到抽象,使学生创造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聚合性、发现性和创新性等要素都得到了有效训练。

三、改变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把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传授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

习兴趣和热情。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方式,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化与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好奇和求异加以引导和鼓励。没有求异就没有创造,求异往往成为创造的开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让学生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什么专家,要敢于对权威、对理论、对教材、对教师、对学校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一分为二”观点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对此怎么“一分为二”

?这是个发散思维的火花,我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从对这个求异思维的进一步讨论中,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又如:在教学“内外因辨证关系”时,我引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成语,并结合“孟母三迁”的故事来加以论证,我把这说成“真理”。很快,学生中就有人提出了“近朱者不一定红,近墨者不一定黑”的观点,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我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四、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强调:“要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可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双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重视“双基”的教学,而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而理论又要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特别是要思考所学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是否相结合。例如,讲到清除封建残留思想时,就要联系到生活中存在的迷信思想,以及“”的危害等;讲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时,就要联系到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应用等;讲到维护祖国统一时,就要联系到分子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的危害等;讲正确对待挫折时,就应联系学生中遇到的学业、生活、人际关系中遇到的挫折等;在讲“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可拿出一些商品让学生当场鉴别真伪,如仿冒“两面针”牙膏、仿冒的“金嗓子”喉宝、仿冒的“双星”运动鞋等,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而且增长了生活常识与经验。教师再进一步引申到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让同学们谈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的感受,最后引导回答提出解决办法等等。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音、投影、电视、录相、电子网络等引入课堂。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应熟练掌握和应用网络信息,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远程技术来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中培养创新的能力。例如:在教初二法律常识时, 我建议学生多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节日,有时我会把一些精彩节目录制下来,拿到课堂上与他们一同分析、探讨,还鼓励学生在网上与网友谈论有关法律问题。

思政课课程论文篇3

关键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43-03

21世纪的高等医药学教育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方面,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大学生。一方面是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满足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无论哪一方面而言都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今天,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给人类健康带来了福音,但它所引发的社会、伦理、法律、心理、经济、美学等一系列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问题,给医学带来困惑与两难选择。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医学的本质属性,重新认识高等医学教育的内涵与价值,重新确立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方针和教学改革目标,进而在医学院校的各类课程中渗透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凸现医学人文底蕴。

一、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医学的本质内涵决定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医学的本质内涵揭示了医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科学和医学职业诞生之日起就决定了医学的双重性即科学性和人文性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首先,医学是科学,为人类的生命延续与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形成了完整严密的学科体系,具备严谨的科学性;同时,医学是人学,它以人类的生命与健康为目的,医学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是人。它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还是人,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本质和价值的体现。医学的人性化决定了医学的人文属性。[1]医学的双重属性揭示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无论是社会还是医学自身都过于强调医学的科学性而忽视了其自身的人文性,忽视了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医疗服务的实际效果,造成医患之间的隔阂,也使医学教育偏离了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价值的轨道。

2.医学的目的要求突出医学的人文精神教育。从医学职业产生之日起,就以救死扶伤、治疗疾病作为医学的目的,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认为医学不再以单纯治疗疾病、挽救生命为目的,而是扩展到维护健康、治疗疾病、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医学的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病人,而是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全体成员。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这样描述医学的目的:“当我说,与其说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的时候,我曾不止一次地使医学听众感到震惊。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做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医学目的新变化和健康的新定义要求全体医务工作者树立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理念,更好地造福人类的健康事业。

3.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唤。长期以来,人们对医学的理解局限于医学单纯以治疗疾病为主要功能,疾病的致病因素和治疗原则是以生物医学标准来体现的,忽视了人是一个整体,在高度社会化的今天,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受到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正如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所记载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救助;总是,去安慰”,[3]医疗服务之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在于治愈疾病、缓解症状、解除痛苦、给予安慰、延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提供人文关怀。这种医学模式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服务理念、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都发生了变化,也向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亟待解决的新命题: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以期将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4.我国医学教育的标准包含医学人文素质教育。2001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医学教育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通过并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以此为据,2008年我国教育部、卫生部联合批准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依照《标准》的规定: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一项是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要求。第二项是知识目标,包括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第三项是技能目标,包括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办学标准中提出的教育计划,包括医学院校必须依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计划,具体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满足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上所涉及的标准直接说明在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医学院校中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仅限于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哲学等有限的几门课程,因此,在医学专业课和其他学科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应大力渗透医学人文思想。

医学人文素质主要指医学人文知识积累和医学人文精神修养,具体指人应具备的医学人文知识,及通过医学人文知识积累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修养、品格和气质。医学人文素质结构一般分为:品德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审美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审美素质;身心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4]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渗透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应首先厘清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严密的理论性和丰富的综合性与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呈现出相互交融的关系。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提出宏观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及人生价值要求;另一方面,医学人文素质是对医学生思想性、政治性、道德观、价值观要求的具体体现。因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在教学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内容中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逻辑相关性。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贯穿教书育人的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知识,塑造人文精神。

三、整体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

下面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介绍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为背景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指导思想与宗旨: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相互交融的关系,二者相互渗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与改革中辅以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完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实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把人才培养作为主要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达到专业与课程相辅相成的目的。

2.教学内容的整合。在医学科学发展、医学模式更新的今天,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培养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都是围绕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未来的医学工作者这一中心来展开。而目前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有限,需要整合现有的课程资源,大力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新生入校,正是他们的思想观念形成确立阶段,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部分章节,加入国家医改大背景、医学发展前景、中医药在国家医药卫生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医药在世界医学界的重要贡献等内容,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自信心。在人生观、价值观部分章节,例举古今中外的著名医家致力于维护人类健康、献身医学事业的感人事迹,增强学生的专业使命感和奉献医学事业的人生价值观。在道德观部分章节,加入医学职业道德内容,讲清人文性是医学的固有属性,有助于学生们从根本上认识医学,认识自己未来职业的特点,树立“医乃仁医”、“医乃仁术”的道德理念。在法律观部分,讲清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助于学生树立依法行医的理念,履行自己执业的义务,捍卫自己执业的权利。

3.教学方法的改革。基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整体建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体系,其主导思想在于把知识学习为重点的教学体系变更为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行为外化为目标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具体说来,是“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改革模式。

在课堂授课环节方面运用近年来国内教育界大力倡导的“启发式、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方法,可以实现师生良好互动,体现教学方法的改革的新思路。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在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这一部分,围绕“我的中国梦”、“我的中医(药)梦”组织学生进行五分钟的课前演讲,把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把学生个人成长成才与献身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结合起来。

在BB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背景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更新的内容、更广的内涵。在BB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过程中,有限的课堂教学在课下有了延伸,教师借助BB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展,从课程简介、课程沿革、教学参考书、拓展阅读到课程教学大纲、思考题、练习题到相关网站链接,这种在线交流有着即时性与延时性相结合、交互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代表着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改革理念和教学新资源的应用,还有待师生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4.社会实践环节的总体设置。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施加影响,使其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在心理要素发生变化,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5]这是因为实践环节能很充分的体现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教学指导思想。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遵循知识积累、情感融入、意志及信念养成、行为体现这一系列规律,经历了“内化”、“外化”两个重要阶段,而且这两个阶段相互衔接、融为一体。具体说来,基于人文素质培养模式下的思想道德的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在人生观、价值观部分,参观生命意义展室并随后进行树立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尊重病患、珍爱生命为主题的调研与讨论。例如,在参观生命意义展室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被映入眼帘的一份份遗体捐赠者的遗书所打动,再进一步了解捐赠者的事迹,留下了感动的热泪,纷纷表示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造福同胞,献身医学事业。这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教学理念非常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而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绩考核评定体系的构建应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相衔接。基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体系应体现全程评价和全面评价这一指导宗旨。全程化考核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不仅仅是课程结束时的结课考核,更应包括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的形成性成绩,不仅仅是知识的考核、记忆性、概念性的文字考核,还应包括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掌握、行为及态度的体现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识获取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等一系列综合素质的评价。经过精心设计,思想政治理论的考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与期末结课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在课堂理论讲授及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参与度、小测验、课下作业及教学过程中学生小组讨论及演讲成绩。期末结课考试成绩包括期末考试试卷中主观题及客观题成绩。平时成绩体现了日常表现,占主要部分。主观题主要是案例分析题,侧重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题着重体现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的掌握程度。期末试卷体现出题型的多样化和科学性的特点,有利于从整体上考核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综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时效性与实践性与医学人文课程的紧密结合,可以通过创新课程改革、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知行合一,塑造医学人文精神,养成医学人文素质,使学生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从而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医学人文情怀的医学生。

参考文献:

[1]何伦,王小玲.医学人文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王一方.医学人文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曹永福.柳叶刀的伦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4]高继成.21世纪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9.

[5]王滨有,贾少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增2).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天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的一般项目,项目代码:C05-0305。

思政课课程论文篇4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本研究在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以卢卡奇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为标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文本的物质载体,也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最新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带进高校的课堂,带进当代大学生的头脑,什么时候解决好了教材问题,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突破。

一、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发展历程

当前,“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大学生价值观念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早在战争年代,我党开设的高等教育就对学生或学员开展了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直到20世纪80年代,诞生了完整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05方案”,综合概括了原来的“两课”正式命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终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恢复重建

1950年,教育部在高校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该课以的“新民主主义论”为教材,1953年该课程被改称为“中国革命史”,1961年改为“中共党史”,教材大多采用《中国革命史纲》。

1957年,高校政治课除“社会主义教育”外全部停止。1966年,开始,高等学校全部停止招生,所有课程也被停开。1971年高校复课后,政治课以讲解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在内的4本马列著作和著作为主,教学成了政治运动的附属物,一直到“”结束。

1980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规定高校普遍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同年在《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中规定:在全国高校本科开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门课,文科专业开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材可选用教育部推荐教材也可以根据教学大纲自编教材。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稳步发展

198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的文件,提出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1985年,第一次高校马列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上,中央要求在高校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后改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课程,形成“85”方案的雏形,规定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法律基础”,另外“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三门选修课程(1992年这三门选修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必修课)可因校制宜有选择地开设,文科加设“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

8波和期间几次全国性,表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侵蚀,国家教育部门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的武装,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快了改革的步伐。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提出“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要“编成教材,进入课堂”。1998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课程开始在全国推行。“98”方案开启了“两课”课程新方案,在高校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5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2门思想品德课。此后高校使用的教材都有各省的教育厅统一指定,但在全国内教材版本没有作出统一规定。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逐步完善

“98”方案后一直到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进入新的阶段。“05”方案将“98”方案中的7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改为4门,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另外加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理科同时加设“形势与政策”课。

二、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经验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教材是在此基础上系统实施课程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主要途径,其教材建设必须得到保证。

1.国家高度重视教材建设,促进了教材文本的快速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发展,、教育部多次指示要做好教材规划,编写高质量的教材。

自20世纪80年代初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创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已经由原来的二级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95”方案,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成立了专门的编写组织;2001年初,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和改革的意见》,将“九五”重点教材及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修订再版,使之成为精品教材;“05”方案出台后,、教育部组建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建立教材建设专家库,抽动专门资金,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开支。

自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版本每年都要印刷3~4次,精品意识已经成为开发和占领教材文本市场的经营理念。这一切都表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已经进人稳定的“盛产”期。

2.教材吸收了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精品课程理念深入教育教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为广大群众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及时充实、更新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变化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内容和素材。

“05方案”标志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马克思主义的一级学科课程开始成熟。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精品课程网站的开设,拉近了大学生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距离,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从理论上引导大学生的成长,从思想上启发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3.普遍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确保了教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文本是根据课程标准、学科社会发展特点编写的。建国初,国家对于高校的政治课教材使用没有做统一的规定,高校普遍使用自编教材。

自编教材,容易出现知识观点不一致而产生的理解混乱,这些独树一帜的自编教材,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教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组织编写了第一套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本科教材,共10本。2006年2月,、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出版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未经、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再自行组织编写、出版发行各种名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4.教材建设带动了整个学科的发展,显示出教材文本的巨大张力和活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作为一种生命的精神性,它的使命是唤起大学生心中的教育自我,从而勇敢地承担起继承和完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伟大使命。21世纪的高校教材更加注重学术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必须能立足学术前沿,在教材建设上具备准确性、高新性、先导性、国际性的特点。高校的教师、学者、教授,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业研究人员,是对这门课程的前沿问题了如指掌,并各有自己独到学术见解的顶尖人才。他们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国际前沿问题和进展情况,还有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地引入教材,教材质量突飞猛进,日益成为统领大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有效文本。

三、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文本传播的教训

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文本在使用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可贵的历史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1.政治色彩过于浓厚,教材文本偏离了教育的主题

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正确的把握意识思想的主流,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无误的肩负道德的正确航向。

期间,由于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和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混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

2.教材篇幅受限,文本内容过于简单

为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集中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最高水平的专家和学者。他们都是对这门课程的前沿问题了如指掌,能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地引入教材,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本身的特点是以人文事实为基础,知识不确定性和开放性更甚于其他学科,受篇幅所限教材文本的内容并不能游刃有余的拓展,文本内容相对而言过于淡薄。

3.教材内容跨度大,教师难以驾驭多层知识体系

“05方案”制定了“四轮”教材建设规划,即将“98方案”中的7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改为4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的内容合并,“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即原来的“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的内容合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即原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的内容合并。这样的知识组合不仅加深了教材的难度,对于授课教师也是很大的挑战,由于一位老师不可能是多重学科的驾驭者,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经常更换教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甚至要更换三、四位老师,无论对于教材的把握,还是学生心理的了解甚至学生适应老师的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战。

4.教材间统筹不力,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许多著名学者,都有自己的固定科研方向,科研、学术水平都很高,编写的教材起点也很高。由于各自为战,与其他课程联系不大,他们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没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很难做到与四门课程全部兼顾的统筹力度,这样容易使得各门教材要么太孤立,降低了学科建设过程的合力,要么相关的教材之间存在着机械的重复现象。

参考文献:

[1]董顺杰.浅谈我国高校教材建设的现状和任务[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4).

[2]张耀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浦华,卢淑琴.21世纪高校教材建设的发展趋势[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1,(2).

思政课课程论文篇5

关键词:思政课新课程;总结经验;整体规划;扎实推进

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05方案”),是一个新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与时俱进的精神,但这并并不影响新旧课程方案之间的联系和延续性。过去好的经验和成功做法,恰恰是新课程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因此,认真、事实求是地总结,是有效实施新课程方案的一个前提。为此,近两年,我们对近十年“两课”改革与建设的历程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总结,并将其汇编成《清华大学“两课”改革与建设10年文集》。

1、领导高度重视

领导的重视,准确说,领导高度的重视,至少领导足够的重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的重要保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对于形成全校关心、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的良好氛围至关重要。我校在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学校党委历来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学校党政工作的重点来抓,并纳入学校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切实加强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领导协调工作。

2、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始终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和调整。从我校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历程来看,我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始终提倡和实践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由此而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我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的组织、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的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3、着眼于实效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批示中,明确要求,经过几年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明显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始终要围绕教学效果、教学实效性做文章。所谓的实效性,主要是指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目标。忘记了这个根本,我们的改革与建设就会失去方向。

4、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规律性的研究,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更趋科学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但不因由此而来就否定它的科学性。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科学性,出了内容的科学性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还必须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规律的认识为依据。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改革对路、行之有效。我校历来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承担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课题,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比如,在近年来的改革与探索实践中,我们逐步总结出一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发生作用的规律,如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实现科学价值观教育;以能力培养促进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更具科学性,也使我们的教学多了一些自觉,少了一些盲目。

5、“两支队伍”的结合

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三支队伍要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育人效果。多年来,我校一直倡导和坚持“两支队伍”相结合。“两支队伍”相结合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学校党团组织工作者和班主任、辅导员队伍相结合。这样的结合,使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有现实感和针对性。

6、“两个课堂”的结合

“两个课堂”相结合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教育大课堂相结合实践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

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的社会实践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特色。我校“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组探索出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模式,也就是开展课前、提倡课中、组织课后的三段式社会实践模式,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7、精品课建设,长抓不懈

近10年来,我校精品课建设经过三个步骤:首先,进入学校“一类课”,后进入学校精品课程,再进入北京市高校精品课,最后成为国家精品课。目前,本科生5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都成为学校精品课程,所有5门课程都已成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中4门课程成为国家精品课程。

8、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根据多年实践的探索,我们认为,更新教学理念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有效性”的源头,确立新的研究型教学理念是对时代要求的创新性回应。什么是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就我的理解,抽象地讲,应有问题意识、延伸意识、互主体意识、研究意识、开放意识和能力培养意识,等等。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型教学才是自觉的,而不是自发和盲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既不是一种演绎法教学,简单推理已有的知识和结论,亦不是归纳法教学,它应是二者的综合。说到底,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就是以问题为切入点,在师生互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二者的主体性,着力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理念与实践”项目,2005年9月,获第五届部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9、紧紧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承担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起关键作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我们的教师还走出校门国门了解国情世情,四年来有150多人次赴俄、美、日、朝等国考察、访问。目前,我们有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我校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共47人,其中教授16人,占34%,副教授27,占57%,高级职称教师占91%。结构很合理,83%为5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

1、科学研究

加强和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研究,是顺利而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方案的重要保证。近年,清华大学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体系与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着重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功能定位、结构体系和内容的整体性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内容的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解读与使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般规律与方法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素质与教师队伍建设,等等问题展开研究。为此,我们组织了多次校内不同层次的研讨会。通过研讨,大家逐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2005年底,我们将研究的成果,汇集成《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专辑》出版。2006年7月,由我校主办的“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建设研讨会”,是一次全国范围的研讨活动。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对新课程的研究:

首先,充分认识“05”方案与“98”方案的变化:

(1)学时减少,但是相对的。从理论上讲,“05”方案较“98”方案,学时有一定程度的减少。“98”方案,除“形势与政策”课外,理科291学时、文科319学时。“05”方案规定14学分,按通常1学分等于16或18学时计算,约合224—252学时,比“98”方案学时减少40—95学时。但实际上,并没有减少这么多,因为各校执行“98”方案的实际学时与“05”方案换算的学时差不多。

(2)课程门数减少,课程覆盖面、发挥的教育作用并没有缩小。从现象看,课程由7门到4门,是减少了,但要求并没有降低。

(3)课程综合性、整体性更强了。

(4)“形势与政策”课得到进一步规范化。

其次,充分认识落实“05”方案的有利条件

(1)党在理论上的重大发展,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的思想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来是随着我们党在理论上的重大发展,而不断发展与推进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的蓬勃发展,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的实践基础。

(3)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高度重视,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的社会基础。2004年3月,胡锦涛的批示。05年1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部署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讨论通过了新课程方案。

(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实施,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的理论支撑。

(5)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的学科支撑。

最后,充分认识落实“05”方案的困难:

(1)教师队伍的不适应。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如何适应课程的整体性要求?这是最突出问题之一。

(2)教学体系的建构和内容的组织。如何实现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的统一,这也是一个难题。

这两个问题解决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的改革与建设的实际效果。

2、 整体规划

在对新课程方案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要求,清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小组,结合学校的实际,制订了清华大学《关于实施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方案的意见》。该意见对清华对全面落实新课程方案进行了整体的规划、部署、安排,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同时,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建设三年规划》,并通过了学校组织的专家论证,纳入学校985计划,作为重点项目加以建设。学校给予了经费方面的有力支持。该规划是一个三年计划,包括课程建设、教参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等等。目前,项目的各项工作全面启动。比如,6月份,25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赴朝鲜考察。7月份我们还将组织第二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赴朝鲜考察。暑期,我们还将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国情、社情。

我校在落实中央16号文件及其配套文件的精神和新课程大纲的要求包括新方案所要求的学分、规定的课程名称等等方面,毫不含糊。同时,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的原则。要使新课程方案有序、有效、平稳的实施,就不能完全离开各校的实际。具体的做法是:

(1)搞好试点,由点到面推进。

2003年开始试点,在文科实验班中开设“民族复兴与中国共产党”;今年在“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部分课堂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讲授。在“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部分课堂进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教学试点。

(2)根据四门课的特点,结合“98”方案我校的实施情况,分阶段开出课程,每学期开设一门, 所有课程在一学期结束。

2006年秋季学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7年春季学期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7年秋季学期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春季学期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3)学分和课程内容做小的调整。

在确保总体教学内容不变的前提下,为了避免内容的重复,更加明确各门课的教学重点,我们对四门课的教学内容做了些调整,相应学分也做了小的调整。调整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个学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个学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个学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四门课都采取课内与课外学时相结合。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北京地区建立若干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实践教学基地。

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年2月16日)明确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光有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实践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加强实践教学,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面临的共同主题。我们应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际,认真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实践教育,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要进一步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内涵的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主要是指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它既包括提高业务能力而开展的教学实践,也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

其次,要认真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年来开展实践教学的经验。近些年来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受到广大同学的普遍欢迎。

第三,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的有效形式。随着客观形势的不断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例如,一些师生对实践教育重视不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还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重形式,轻效果;有的实践教学与教学环节联系不紧密,缺乏目的性与针对性,等等。找准症结,才能切实解决问题。我们认为,要真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更富有实效性,就必须把实践教育纳入教学环节,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学分,提供必要经费;要加强组织和管理,把教学实践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探索多层次、多形式实践教育,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化,可在校内,也可在校外,可在社团,也可在基地,可在平时,也可在假期,可在课内,也可在课外;要有可操作的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建立和发展实践基地、促进社会实践制度化。

(5)课程组织方式多样化,四门课根据自身特点选取教学组织方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教学组的方式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个学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一位教师主讲的方式进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则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

(6)开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选修课”。

目前,已立项4门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近代中国与世界”、“国外马克思主义”等,以后逐步扩大。

(7)推出“清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系列”。

发挥我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方面的优势和基础,组织高水平教师编写配套教参与教学资料,形成具有清华特色的立体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系列”,作为对教育部组编的教材的补充。这个系列包括专著、教学参考书、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录像片、教学研究文缉、学生文缉等。

(8)加强和完善教学管理。

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双课程负责人制度。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督导组的作用。

(9)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坚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基本、最重要的支撑学科。学校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领导和规划,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列入学校重点发展学科,在经费投入、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等领域的研究。争取出一流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加强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近现代史等学科的建设,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10)进一步调整、充实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课堂,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承担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起关键作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政课课程论文篇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理论的品牌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社会拓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XJC71000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30-0096-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承担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养的课程教育,是指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组成的课程集群。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更加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更加重视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问题,更加重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持续开展。以此为背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也必须要呈现出满足这一目标需求的观念和载体的创新思考。

一、课程论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本质

课程本质是一个归属于课程论思考的问题,相关的讨论会涉及关于课程概念的探讨。对于什么是课程,教育学家们的观点也是各不相同,仅《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中就列出9种不同的课程定义,在此不一一列举。尽管各种定义的出发点有所不同,但都在某种程度上部分地揭示了课程的本质,基本思想是认为课程是教学内容、学科或教材;课程是学生的经验;课程是计划;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认为课程可包含广义与狭义两个概念: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广义的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由于课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现代课程的发展来看,广义的课程概念更能体现出现代学校课程的特征与本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课程的内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以下五个发展趋势:现代课程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现实体验,主张学生在现实经验的基础上整合学科知识;现代课程越来越重视在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越来越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整合互动的生长性;越来越重视开放形态下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资源整合;越来越重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学生不仅在课程中学习到计划范围的知识体系和规范,而且还学习到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即隐性课程带来的影响。

在课程论的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和观念创新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本质问题,具体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课程的本质呈现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学习作为体验式学习具有生成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师生协同互动、创造教育情境、体验教育生活、建构教育整合结构的过程,其中固然包含知识性内容的间接学习,但也包括了直接学习的经验因素,体现出生成性,表现出一种“未完成态”、一种“进行时”。思想政治素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首先有赖于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思想互动的广度和深度。生成式学习的特点反映出教育过程中的非直接传递性、不可控性以及学习结果的不确定性。在信息社会中,简单化的、直接灌输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因为其具体方式缺乏对体验式学习特有的非直接传授性的关注而缺乏更有效的内化途径。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基础教育阶段相比在内容、方式、手段和载体上应该体现出一定的抽象性,但也应同时以丰富的道德体验作为基础和氛围。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作为体验式学习具有整合性。学习从内容上说,包含认知、情感、行为三种基本类型的学习,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认知类学习主要是通过专门的课程达到教育目标,而对情感学习和行为学习的关注和研究则相对缺乏。学生对情感的体验和需要状态、学生在行为中是否获得一定的行为方式并形成稳定的行为规范等方面一直以来的研究是不够的,也正是基于上述欠缺,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个性特点、人际互动、生活方式中表现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特点以及时代与国情的特殊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问题很现实地摆在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隐性课程建设是现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特定历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阶级性与社会性、主导性与普遍性、稳定性与变动性共存的特点发展起来的。它所具有的隐蔽性、变动性更利于在保持适当张力的氛围中达到教育目的,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性更为凸显。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作为体验式学习具有情感性。没有情感投入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学习是无法达到教育效果的,孤立的认知学习和行为学习不但毫无意义,而且也是有害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学习都需要丰富的情感累积作为规范内化的必要途径。思想政治素质养成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不可直接传承的,因为情感作为个人的心理体验有很大的内隐性和个性化色彩,只能通过体验式活动而不断累积,这就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在宏观上具有的价值传递性的同时,在现实教育过程中、在具体方式上体现出非直接传授性。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作为体验式学习具有个别性。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实现社会规范的个体认同与实践。如同所有的教育过程一样,对个人的差异性与个别性的充分尊重是教育过程中主体自由与解放的需要。在特别强调主体,『生的当今时代,缺乏个体尊重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是脱离实际的,也是无法满足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要求的,因此,教育能否触动大学生个体的内心世界是考量教育途径与方法适用性的标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其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观念变革

基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本质的上述认识,其课程教学改革的观念变革必然超越课程本身的思考而呈现出更广阔、更开放的视野。从人的主体视角观察,教育的目的要远远大于知识教学本身的内容,“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道德与智慧的完 满与自足,知识是生命获得完满不可或缺的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只有让知识与价值、认知与情感、智慧与道德同步发展,生命才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观念变革主要体现为五个“重新认识”,以此对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学要素、教育目标和途径进行反思。

重新认识课程属性。课程的性质和属性是不同领域的两个概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属性是在教育学科课程论领域的内容,就属性而言,是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养成的载体、手段和媒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服务于教育内容、服务于教育对象、服务于教育目标的可塑性,简言之,课程属性是服从于课程性质的。

重新认识过程主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体系中的各个具有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个体要素都是主体,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课程人力资源的意义上都是主体。需要指出的是主体地位的分担与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并不矛盾,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是教育有效性的基础,真正的受教育一定要体现主体的过程参与。

重新认识资源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不仅仅是各高校社科部的教学工作,也是学校课程集群建设的组成部分,整合学校内外的学科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综合优势和社区、城市和所在区域的地域优势,如,中文系的文学经典研究优势、理工专业的科技伦理、经济伦理研究案例,实现校内整合、地域融合。

重新认识服务对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中,受益者是学生,但服务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历史使命决定的,要结合区域发展中的社区文化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机关建设等目标,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影响,培养一支立足大学、服务社会的专家团队,展现大学的文化魅力,立足学科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理论动力。

重新认识教育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就项目而言,目标是建设精品课程;就学校而言,目标是带动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和观念的变革;就领域而言,目标是提高学校在全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中的影响力和好评度;就成果而言,目标是使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修养、认同核心价值、确证文化底色,形成积极人格和健康心理,从而终生受益。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载体创新

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载体建设,会顿感载体建设滞后的压力。事实层面中的载体缺失需要通过创新来弥补。

第一,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各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展现的精神风貌、职业素质、民主素养、国际意识、人文品位、价值判断等都会对学生的“三观”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并间接影响到学生对制度文化的理解。教师本人不仅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尊重、平等、民主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对社会规范的信任和归属感,以及确立人际交往的规则。在课程改革中可以通过文化热点建设引导学生参与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网站建设、宿舍文化和个人网页建设,把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外生活结合起来,提高课程影响的保有度,要充分利用学生来源广泛、专业互补、文化多样、本群体认同程度高的特点和优势,为课程网站搜集文本和影像资料、积累典型案例,体现出在参与中受教育,在实践中促成长的教育本质。根据学生特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做到讲理论先讲事实、讲结论先讲过程、讲规范先讲系统、讲政治先讲人文、讲社会先讲人生。总之,教学视野要宽广、课程导人要切身,把宏大性的内容讲扎实,把规律性的内容讲亲切,把规范性的内容讲细致,着力避免直白、空泛、粗线条、低响应的无效灌输。

第二,学校教育与校外实践教育相结合。综合化、网络化、实践化是当代学校德育的必然趋势,关于实践活动有两种层次的理解,从广义上说指学生参加的一切社会活动;从狭义上说则仅指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为了完成某种学习任务或从实践中进行体验以帮助某项学习任务的完成的校内外活动。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就是要把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而把校园和社会联系起来的基础,就是本土的价值观,即适合本国社会需要的政治思想观念。社会实践的形式主要有:教学实习、劳动锻炼、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勤工俭学、公益劳动、社团活动、合作交流、参观访问等,还包括社会风气、校风学风、学校管理、校园景观、家庭关系等环境体验。社会实践教育既有社会教育的属性,又有学校教育的属性,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紧密联结,是学生通达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重视实践环节的教育影响是各国教育模式中普遍采用的方式,如日本的劳动教育活动、美国的学校企业双元式商业实践及社会服务活动等。

第三,传统文化精华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一方面根据大纲要求撰写富有特色的教案和专题讲授体系;另一方面要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通过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以情境促认同,展现中华文明的传统精华和当代魅力,引导学生确证自身的文化价值谱系。因为“无论我们自己多么现代化,无论我们的世界多么全球化,我们都不能不记住我们自己来自何处。只要我们记住了自我认同的文化根源所在,就不会忘记我们的历史,不会漠视我们各自的异质性和差异性。差异并不排除同一,异质并不意味着丰富多彩,意味着个性创造和自由竞争,意味着真正健全的人类现代化和全球化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

思政课课程论文篇7

今天,我们在这里专题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学校党政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下属学院党总支书记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这充分说明了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学校非常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近三年来,在学习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过程中,我们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紧紧抓住大学生成长成才主要目标,坚持“三贴近”原则,注重“三结合”方法,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载体,努力构建“一体化育人”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科建设思路进一步明确,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成效显著,教学方式方法逐步改进,科研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满意率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省教育工委〔20*〕4号文件精神和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探讨新时期新阶段如何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全面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

1.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20*年16号文件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列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其别强调了要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6文件精神,20*年初,、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年,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中央和省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等都提出了新思路、新要求。新课程方案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方案充分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对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的综合性、整体性要求。新课程方案的提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我校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部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校“十五”规划的提前完成,我校教学型综合性大学的框架基本形成,全日制在校学生数已发展到约12500人,上课校区由1个扩大到3个,本科专业增加到41个。学生数、专业数的快速发展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教师队伍数量和水平都有提高但与学生人数的增长相比仍不能满足的条件下,在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特征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在课程和教材发生重大调整的状况下,在学校走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继续保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优势,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就需要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3.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激励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的灵魂,人才质量的好坏、理想信念的坚定与否都直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息息相关。因此,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以实施新课程方案和本科教学改革为契机,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着力解决学科建设比较薄弱、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课程建设不协调,教学发展水平不均衡,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水平不相称,理论教育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不够等问题,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把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求真务实,统筹资源,协调发展,重点建设,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水平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实施新课程设置方案。要进一步提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新课程设置方案的认识,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5号)和《中共*省委宣传部中共*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教工委〔20*〕4号)文件的要求,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和学分。本科各专业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门必修课,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专科各专业开设“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门必修课。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对各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和检查,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学时安排等符合中央和省教育工委的要求。

要根据新时期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中央的规定和学校的实际,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积极探索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学保障机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把“形势与政策”课列入教学计划,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本科生以2学分、专科生以1学分计入学生学籍档案。宣传部、教务处等主管部门和各教学单位要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指导、组织和管理,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努力形成专兼职结合的、校内校外结合的教学队伍,分年级有计划地逐步推进。教学主管部门要合理计算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学工作量,学校也将提供必要的经费,不断形成合力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

2.凝练方向,提升水平,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学校批准建设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宣传部、科技处、法商学院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指导,规划和引导学科建设与发展。要不断总结学科发展经验,进一步整合资源,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进一步突出自身在省内外的比较优势,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探索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的规律,努力建设一个定位科学、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有所作为的在省内有地位在国内有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学校将充分考虑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重点建设,优先发展,切实使马克思主义学科建在前列、建在实处、建出成效。

3.协调发展,重点推进,着力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建设工程。课程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和主要环节。要以省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重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建设成为省级品牌精品课程和部级精品课程,逐步将其它3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校级精品课程或校重点课程建设。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网络课程的辐射和影响作用,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要积极探索网络课程教育教学和发展的规律,努力形成资源共享、层次多样、主题鲜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网络体系。要以4门必修课程为主,以相关选修课程为辅,逐步完善课程设置,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全方位、多形式地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4.以生为本,创新理念,切实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彻底改变“满堂灌”的说教式教学方式,积极采用能够增强师生互动的启发式、参与式、案例式、研究式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使教学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染力。

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不断优化教学手段。要进一步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建立资源共享的教学资料数据库,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要加强集体备课,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了解。要加强对教育教学的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项目要作为校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定期评选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和优秀教案、优秀课件。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导师制建设,充分发挥教学能力强、学生满意率高的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着力增强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整体上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水平。

要加强社会实践及基地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我们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树立大实践观,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包括实践经费在内的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既要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又要密切结合学校的实际,大胆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形式,不断提高大学生明是非、知荣辱的能力和水平。要建立基地拓展机制,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职能部门要积极主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广阔的社会实践空间和有效的社会实践基地,各学院要有一批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并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学实习基地、科研推广基地、就业创业基地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基地建设内涵,建立师生社会实践联动和考核机制,将师生参与情况作为评奖评优和业绩考核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方式,逐步推进考教分离,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日常表现和应用能力的考核,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

5.统筹建设,合理定位,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要按照专兼职结合的原则,建立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教师队伍。要按照学生人数以及教学任务,不断优化和充实队伍结构。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实行准入制度,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专任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和辅导员有条件的可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要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吸引和鼓励相关专业课的教师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促进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的交流。要聘请理论研究单位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开设专题讲座。

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采取脱产进修、攻读学位、名师指导、社会考察、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措施,着力培养品牌教授、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教学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要积极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要在职务聘任、职称评聘、科研立项、国内外学习进修和物质待遇等方面要充分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的特点,在政策上予以扶持保证,真正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机制

1.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体师生员工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校共同关心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强大合力。各党总支(直属支部),各部门、下属学院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大意义,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并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执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

2.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体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体系。要严格按照《*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建立和完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评估体系。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重在激励的原则,认真执行《*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指导性意见》,分层次和分类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业绩进行科学全面的考核,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健康和谐发展。

3.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保障机制。要建立健全与中央和省教育工委的要求相协调、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制度体系。要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按照不少于学校全日制在校生生均20元的标准,核定课程建设、图书资料、教师社会实践和行政管理经费。建立经费使用制度,保证经费专款专用。学校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必要的场所与设备,不断改善条件,优化手段。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纳入今后学校重点工作的议事日程。教务处等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下属学院要组织专家学者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科学研究,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决策依据和便利条件,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研究水平

思政课课程论文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1-0173-0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是培养高素质研究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因此,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与指导意义。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

1.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缺少结合

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对研究生进行专业知识、学术能力以及科研精神的培养,绝大部分研究生对专业课程学习比较重视,而对相对比较枯燥、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缺乏兴趣。并且,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关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缺乏与专业课学习的结合与互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因此,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在深入了解各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结合各学科、各专业的特点找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切入点,以案例教学、影片播放等形式,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现象,在专业课及学术研究中体现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论有效指导科研精神的培养,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结合,这样既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能动性,也极大丰富了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内涵。同时,在专业课老师进行专业教学、研究生导师进行学术指导中,也可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理念,不仅达到了专业性指导的目的,也巩固和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助于培育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能适应多元化的生源组成的需求

在年龄结构上,绝大部分研究生是本科毕业直接升学,也有部分同学经过几年的工作再考研,甚至有些在职人员攻读学位,年龄跨度大,一般在22~40岁之间。在生活上,有工作经历的同学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有比较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但对现实生活中较大的社会压力倍感力不从心;而一直处于象牙塔里的研究生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却缺乏对社会的了解与确定清晰的人生目标。在生源组成上,研究生主要分为考研与保研两类,其中保研同学都是来自本校或者是级别相当学校的优秀生源,但考研中有绝大部分同学都是来自比本校级别较低的普通院校,这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很强,但本科阶段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取决于教学的主体和客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客体。主体必须根据客体的变化和特征调整教学计划、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客体对知识的需求。尤其是在研究生生源组成多元化、年龄结构多元化以及生活阅历多元化等特征下,教师绝不能采取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分阶段、分层次进行互动式、启发式教学,以满足研究生多元的知识需求。

3.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层面上,课程安排通常以学科为单位进行大班教学,班级人数众多,任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管理性差、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动性差、课堂学习效果难以保证,从而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受到严重影响。在教师层面上,针对文、理、工、医等不同学科学生都采用同一的教学大纲,使用相同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主要通过教师主导的授课方式进行,并且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大部分是本科生理论知识的延续,少有知识的深化与创新,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学习没有实质性的收获。在学生层面上,教学内容的空洞,教学形式的僵化,使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动性很差,从而出现上课看报、玩手机、学英语等现象比比皆是,甚至逃课情况时有发生。

二、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为了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就必须在充分发挥师生互动、增强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式以及增强隐形教育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发挥师生互动是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先决条件

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相互沟通的一种途径。教师的“教”要满足于学生的知识需求,学生的“学”要满足于教师和课堂氛围的营造,满足于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必定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教学技巧高,热爱学生的教师往往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教师既要凭借个人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更要凭借合理的课堂设置、丰富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手段、最新的学科资讯以及风趣幽默的语言去教化学生。同时,学生也要以积极的心态去认真聆听教师每一堂课精彩的演讲。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形成良好的互动,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以知识的启发、讨论、演讲等促使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确保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因此,发挥师生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先决条件。

2.增强实践教学是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也应该增强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内的实践教学和课堂外的实践教学[1]。课堂内的实践教学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一方面注重事例分析与基本理论相结合,采取启发式教学。即该课程应该做到从易到难,注重从事例分析再到基本理论的阐述,循序渐进。另一方面在难点与重点的教学中,采取课堂讨论、主题辩论等参与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对该课程的难点、重点问题,设置相关的讨论题目,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准备,然后选择恰当时间进行课堂讨论,最后教师再总结、点评并进一步讲解。通过课堂讨论、辩论,课后专题小论文等参与式教学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启发学生的研究性思维。

而课堂外的实践教学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以思政课老师或者辅导员带队,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追忆红色足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参与建党90周年主题展等活动,以更加鲜明、生动的主题教育,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加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并由此形成研究生更为完善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3.改革考核方式是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任何课程学习都会有适当的考核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例外。但研究生思想政治课不同于专业课,其考核与评价体系应该坚持知识评价与思想评价相结合,现实评价与长远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与素养评价相结合,政治性评价与专业性评价相结合[2],这种评价标准才能充分、全面反映研究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应该具备的思辨能力、良好品质、综合素养以及实践能力,也才能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这也就决定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打破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起更加灵活多样的考评体系。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将学生参与的课堂讨论、主题辩论、演讲等作为平时成绩量化,最终成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第二,考试中应增加开放性问题。多一些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或者用基本原理去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以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思维;第三,将个人思想政治表现与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起来。考核中应将个人思想道德素养、个人品行作为考核依据之一,全面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主观世界的改变。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不是目的,应该通过课程学习、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以切实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4.增强隐性教育是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障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仅靠课堂教学来实现,更需要和谐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文环境以及全员育人的育人机制等隐性教育方式来得以实现。良好的人文校园文化氛围是熏陶学生最好的场所[3],学生在一个积极的、向上的、探索的、创新的、充满关爱的文化氛围中,势必也将形成优秀的人文素养。人文校园氛围是校风、学风、教风、文风以及机关作风的综合体,上至领导、教授,下至学生、普通职工,都是营造人文校园文化氛围的一份子。首先教师要作教学、科研与人格魅力的典范。教师的教学不但要饱含激情,把握学科发展前沿,还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探究形式多样的互动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与探索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科研上,教师要“厚德博学、虚心从善、崇尚学术、追求卓越”,营造“实事求是、严谨进取”的科研氛围;在人格修养上,教师也要做出表率,以个人优秀的人文素养、以个人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关爱学生,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学生更要以学校的培养方针为指引,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课堂、考试纪律;诚实守信,遵守学术道德;遵纪守法。并且在交叉学科领域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在全校营造“积极向上、百花争鸣”的良好学风以及诚实守信的文风。学校各行政部门更要以服务育人的理念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机关作风。同时,学校还要以“学术科技活动节”、“文化艺术节”、“人文大讲坛”、“博士大讲堂”等各种实践活动为载体,丰富研究生的课外文化生活,进一步营造“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当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文风以及机关作风形成一股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势头,这将成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最强的推动力,也必将会通过文化素质隐性教育进一步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何毅,王锦芳.制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2]王南山,朱清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以江西高校为例[J]. 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0,5(3).

上一篇:政治经济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品德与社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