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热点分析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4 01:51:57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1

1.金融英语词汇的特征及翻译  

2.金融英语翻译中的语序转换 

3.浅论金融英语文本词汇的英汉理解与翻译——以翻译美联储2005年货币政策报告为例

4.金融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  

5.金融英语翻译中的社交语境功能 

6.关于强化金融英语课程建设的思考 

7.金融英语的翻译策略探究  

8.金融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 

9.依托金融行业探索高职金融英语教学改革

10.浅析金融英语翻译

11.应用型人才需求下的金融英语教学探讨

12.金融英语长句翻译探讨 

13.论ESP金融英语的词汇教学

14.金融英语术语的特征及其翻译 

15.金融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实证分析——以哈尔滨金融学院为例 

16.浅谈金融英语翻译基本特点 

17.浅析微课在金融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18.金融英语翻译中的关联原则  

19.高职院校“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论应用能力培养导向的独立学院金融英语教学模式 

21.金融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 

22.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

23.语域理论指导下的金融英语翻译(英文)  

24.对高校金融英语课程教学对策的思考 

25.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金融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刍议 

26.基于ESP理论的金融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27.谈建构主义理论观照下的金融英语教学改革  

28.高职金融英语分步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29.金融英语教学与学科建设  

30.金融英语词汇的特点及其翻译 

31.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金融英语教学改革

32.金融英语词汇的翻译策略探索  

33.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金融英语教材建设

34.金融英语课堂教学工作坊:研讨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35.浅析金融英语在实际中的应用——以金融文秘英语为例 

36.提升能力需求视阈下的金融英语教学策略设计

37.语境在金融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38.从语域理论解析金融英语翻译的对等原则——以翻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美国的FSSA报告为例

39.刍议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40.金融英语的语言经济学分析

41.金融英语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

42.金融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43.基于课程设置的金融英语教学探究

44.以英文电影丰富《金融英语》课堂教学的探讨

45.国际化就业环境下的金融英语应用模式研究

46.改进金融英语教学的基本构想

47.平行文本在金融英语汉译中的应用

48.项目化教学法视角下的高职金融英语教学改革

49.浅析金融英语的特点及其翻译

50.金融英语的词性转换研究  

51.金融英语的几种教学方法

52.金融英语教学策略创新与金融双语教学共生性研究 

5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金融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54.金融英语教学法初探  

55.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路径探讨——以金融英语教学为例 

56.高职院校金融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57.独立学院《金融英语》教学目标定位探析 

58.金融英语翻译中的社交语境功能 

59.金融英语词汇的语义变迁探析 

60.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 改善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效果 

61.成人金融英语教学的特色与策略 

62.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63.关于强化民办高校金融英语教学的思考 

64.金融英语信函的体裁特点与撰写原则 

65.建构特色金融英语课程体系 服务龙江经济发展 

66.论金融英语热点词汇的翻译 

67.从图式理论的角度探讨金融英语词汇教学

68.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金融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69.基于能力本位的金融英语教学改革  

70.学习金融英语如何“难”中求“易” 

71.金融英语技能竞赛与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 

72.开展金融英语技能大赛的必要性研究 

73.人际功能与慕课时代金融英语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究

74.高职院校EOP课程需求分析纲论——以金融英语课程为例

75.试论上海二本院校金融英语专业词汇教学 

76.满足应用型人才需求,改革金融英语教学

77.金融专业学生在金融英语阅读方面存在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78.浅析以多模态理论为基础的金融英语教学 

79.金融英语教材建设刍议  

80.高职高专金融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81.金融英语术语的特点及其翻译

82.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金融英语教学模式探析

83.关于金融英语翻译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84.专业人才培养视阈下的金融英语教学探究

85.图式理论在金融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86.基于时事新闻的金融英语教学探讨 

87.基于平行双语语料库金融英语翻译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89.Grice方式准则在金融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90.金融英语词汇中的缩略语现象

91.基于金融英语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研究

92.金融英语技能竞赛设计 

93.浅谈高职高专“金融英语”课程中的实践教学 

94.高职金融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95.浅谈国际化就业环境下的金融英语应用

96.当前金融英语热点词汇分析

97.金融英语与金融全球化竞争

98.语用学在金融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99.浅谈微课在金融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100.“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理念下金融英语教学探讨  

101.主位结构理论在金融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02.金融英语培训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103.基于福建绿色经济的发展研发金融英语校本课程探究 

104.金融英语证书综合考试备考策略 

105.高职高专金融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究 

106.图式理论与金融英语阅读模式构建及教学启示 

107.从翻译生态环境视角浅析金融英语新闻的汉译 

108.高职高专《金融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109.基于沟通目的的金融英语培训模式初探

110.高职院校金融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111.浅谈高职金融英语教材与教学 

112.谈谈多媒体金融英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

113.高职高专金融英语课程改革中的几点经验 

114.对等理论观照下金融英语隐喻翻译的喻体形象取舍策略

115.金融英语的词汇特点及翻译探讨

116.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金融英语词汇学习—以金融术语为例

117.金融专业英语听力理解与技能刍议

118.元认知策略在金融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19.“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理念下金融英语教学探讨 

120.金融英语的词汇拟人修辞手段

121.大学英语拓展课程金融英语听说研究型课堂教学范式创新 

122.金融专业英语词汇的学习与掌握

123.金融工程英语特征分析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2

关键词:金融体系;银行脆弱性;信贷热潮;虚拟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10-0022-07

一、引言

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席卷世界的国际金融危机。危机期间,大量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性短缺、资不抵债等漩涡,甚至一些行业翘楚,如雷曼兄弟宣告破产。此后危机的影响扩展到世界经济的各个方面,实体经济受到严重拖累。各国GDP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贸易额大幅下滑,致使各国不得不无休止地采取各种宽松的刺激政策,而这又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比如通胀,甚或滞胀。时至今日世界经济仍然不可以说已经走出这场源于金融体系的灾难。这使得金融脆弱尤其是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成为各国学界、政界关注的焦点。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世界各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金融深化。一方面金融中介机构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资本市场上衍生产品相继涌现,衍生链条不断延伸,资产交易额和市值迅速攀升,使得经济虚拟化程度加深;另一方面各国信贷出现持续的快速扩张过程。Tomell&Westermann指出信贷繁荣多数会逐渐减速,但有时会强化金融系统脆弱性,引发货币和金融双危机。成思危通过理论分析认为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可能是加速器,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破坏者,而随着经济虚拟化的不断加深,它最大的危害是造成金融危机。刘骏民和张国庆通过对美国数据的实证分析指出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与敏感性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以上分析表明随着经济虚拟化程度的提升,以及信贷膨胀的涌现,新兴经济体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逐渐凸显。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取得持续的高速增长,而金融体系仍然是以金融中介机构为主导,这使得银行脆弱性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攀升,由1999年的0.92到2013年18.80;另一方面信贷持续增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由1999年9.37万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71.9万亿元。但目前已有的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研究从信贷繁荣视角考察的还很不充分,而将银行脆弱性与信贷繁荣及经济虚拟化结合起来的就更少。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虚拟化初期,自20世纪90年代分别在上海和深圳设立两大证券交易所(下文简称沪深两市)以来,截止2015年10月,深市上市公司由最初的5家增长到1729家,沪市上市公司总数由最初的8家增加到1071家,沪深两市总市值达到47.67万亿,A股累计成交额为214.19万亿,债券累积成交额100.60万亿,基金累计成交金额为12.74万亿,分别为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的74%、337%、158%、20%,由此我国的虚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已经具有重要地位。尽管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源于虚拟经济,却并不代表虚拟经济面临终结,相反未来虚拟经济的发展仍是经济发展的主题,只不过将以更规范的方式增长。因此从经济虚拟化视角研究信贷热潮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1.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我国自1998年开始取消信贷规模的计划管理模式,因此本文研究样本的年度区间为1999―2013年。由于各银行在样本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数据缺失,故本文使用数据为非平衡的面板数据。结合本文研究,我们借鉴刘晓欣和王飞的研究剔除了以下几类个体:证券公司、政策性银行、信托公司和国际银行,同时对样本期内发生重组或合并的银行采用合并银行数据。最终的样本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渤海银行等100家中小型商业银行。因此本文最终的研究样本确定为1999―2013年的我国105家商业银行。本文使用的各项银行数据来源于bankscope数据库及各银行年报,而宏观指标等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各年统计年鉴及ccer数据库。

2.主要变量选取及度量指标的选择

(1)银行脆弱性。关于银行脆弱性的测度指标主要有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加权的银行脆弱性指数以及银行稳定性指标z_score。本文借鉴Bertay等研究成果引入z_score来测度银行脆弱性。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roa为银行资产收益率,car为银行资本充足率,sd(roa)为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本文由3年移动平均来计算,同时为了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样本信息,减少数据的损失,文中对样本期内第1年及最后1年的sd(roa)均采用两年移动平均。具体来说,1999年的标准差采用1999年和2000年两年的移动平均;2013年的标准差采用2012年和2013年两年的移动平均。

(2)信贷热潮。信贷的快速增长通常有三个原因:金融深化、正常的周期性上升和异常的周期性上升,只有异常的周期上升可以构成信贷热潮。实证研究中.有关信贷热潮的识别,Gourinchas,Landerretche&Valdes认为信贷热潮是名义信贷占比(信贷额/GDP)对其趋势一定程度的偏离⑥。他们提出这一偏离应该达到某一门限阈值,并定义了相对和绝对两种偏离,相对偏离将信贷增加的规模与银行体系规模联系起来,用银行信贷额占比是否超过10%来识别:而绝对偏离将其与经济体大小联系。用真实的信贷增长率对其趋势的绝对偏离来识别。Te~ones&Mendoza认为,在一个给定国家,若信贷膨胀超过给定的门限阈值(相当于信贷对其长期趋势偏离值标准差的1.75倍),则认为发生热潮。本文借鉴Gourinchas,Landerretche&Valdes(2001)的分析,分别通过绝对和相对两种门限阈值识别我国的信贷热潮。绝对门限阈值借鉴Barajas,Dell Ariccia&Levchenko(2007)的研究方法,首先引入Bcp(credit/adp)指标来度量信贷增长。由于信贷是一个存量指标,而gdp是流量指标,同上参考Baraias,Dell Ariccia&Levchenko(2007),文中采用gdp,和gdpt+1的几何平均作为GDP的变量。借鉴Mendoza,Terrones&Mendoza(2008)运用标准型HP过滤器(由于采用年度数据,平滑指数设为100)估计Bcp的长期趋势,如下图1所示。然后,对数化Bcp(1nbcp)及其长期趋势,计算二者的偏离值,定义为d。,继而我们求取该序列的标准差,记为σ(dt),当一期或连续多期满足条件:

(df)≥λσ(dt),说明年正在经历信贷热潮(λ为信贷热潮阈值)。文中λ设定为1.25。为检验λ的稳健型,本文也验证了λ=1.5、2时的结论,发现不改变本文的实证结果。

文中依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划分标准,将样本按照银行规模变量分为三组,第一组为所有银行,第二组为大型银行,第三组为中、小型银行,这是由于规模特征是决定银行行为的基础因素。

为进一步分析信贷热潮期间,各因素是如何影响银行脆弱性的,本文借鉴Delis(2011)的方法,建构含交叉项的估计模型:

(1)银行规模。本文采用银行资产对数值Inas-set银行规模,学界对银行规模与其脆弱性之间的关系并无共识。学者Delis(2011)采用18000家银行2003―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银行规模与脆弱性呈负向相关关系,这主要是由于规模增大,可使投资越发分散,从而降低银行风险。而Aikman,Haldane&Nelson提出银行规模越大.风险管理技术越高,然而这也不过只会使风险转移而不会消失,相反会使风险累加,且伴随规模的扩张,委托问题会出现,从而增加银行风险,脆弱性提升。

(2)银行集中度。银行集中度cr是衡量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度量指标,通过计算银行体系最大的前几个银行资产额占整个体系资产额的比例来反映银行体系的集中度,该比例越高,表示银行业集中度越高。最初这一指标选用最大的前三个银行资产额占比来计算,但考虑到我国长期以来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主导支配地位,本文选取最大的前四个银行资产额占比来反映集中度,即cr4,t。

(3)经济增长率gw。为了解宏观经济环境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文中选取经济增长率gw指标作为变量。学者Schulafick & Taylor认为宽松的宏观经济下,伴随经济景气上升,形成乐观预期,各银行均有扩张信贷的冲动,从而提高银行自身的脆弱性。

(4)信贷占比。McKinnon&Pill认为存款保障制度使银行部门形成乐观预期,倾向放松借款条件,借款条件的放松势必带来过度的消费、投资及过度的借款,而这一系列变化使贷款提供部门即银行机构的信贷迅速增长,会导致银行脆弱性恶化。文中bcp为信贷占比。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的估计模型,这一模型的典型特征是解释变量含有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借鉴Holtz-Eakin,Newey&Rosen(1988)的研究,认为系统GMM的估计算法可以提高动态面板估计效率,但为了确认估计的有效性,需要对扰动项的差分序列进行相关性检验及对估计过程中的工具变量进行过度识别的检验。

1.模型一的估计结果与分析

表1为模型一的实证结果。表中显示扰动项差分序列二阶自相关的Abond检验及工具变量过度识别问题的Sargan检验均满足。表明本文采用的系统GMM估计算法合理可用。

(1)信贷热潮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分析。表1的估计结果表明:信贷热潮与银行脆弱性之间呈现正相关。在所有银行分组的回归结果中,信贷热潮与z_Score的估计系数均为负值,即信贷热潮期,z_score下降,银行脆弱性上升。这与Dell′ Ariccia&Marquez的结论是一致的。但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大银行样本回归中二者之间的影响系数并不显著,导致这一结果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这使得它们的贷款对象相对中小银行来说更为优质。违约风险更小,即使在信贷热潮期,银行面临的风险仍然可控。二是我国国有银行(大银行)不仅具有商业银行的属性,还承担了一定的行政性指标。因而在国有银行体系中必须存在大量为支持国有经济发展的信贷,也正因为如此,使国有大银行部分资金无法参与到信贷热潮中来,相应受到的冲击也较小,从而使大银行的脆弱性对信贷热潮的反应并不那么敏感。

(2)经济虚拟化发展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经济虚拟化发展与银行脆弱性是正相关.表1显示ft与z_score负向相关,即经济越是虚拟化,银行体系稳健性越是下滑,脆弱性问题凸显。经济虚拟化初期,股票、债券、基金等市场的适度发展对降低银行脆弱性是有利的,而且推动了经济发展。而我国正处在虚拟化初期却出现相反情形.主要是由于近些年资本市场发展迅速,而相应的法律规范及成熟监管并不到位,致使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很好地起到分担商业银行资本配置的压力。虚拟化后期,ft与z_score的负向关系显现,这与刘骏民提出的“经济的虚拟化为当代世界经济埋下了金融危机的种子”观点一致。进一步分析发现,大银行子样本回归结果中ft与z_score正向相关,这主要是由于大银行拥有优质高效的管理监督团队及有效的风险分散渠道,从而导致其风险偏小。

(3)银行集中度对脆弱性的影响。由表1可知,银行集中度与脆弱性呈正相关,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支持了“集中脆弱论”。这与Schaeck and Cikak、Soedarmono等的实证分析结论一致。这主要是因为:一是银行集中虽然能够带来垄断收益,但同时集中也提高了利率,这增加了借款人的逆向选择概率,使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二是大银行虽然更容易实现分散化,但分散化也同时降低了银行的管理效率,而且同时加大了监管难度。此外L.z_score的估计系数显示,银行脆弱性具有明显的持续惯性,这一点在每个银行分组中都得到体现。

(4)信贷占比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表1的估计结果显示:信贷占比与银行脆弱性为正相关,即信贷增长越快,银行脆弱性越高。这与Ivashina,Cihak,Demirguc-Kunt & Feyen等的研究结论一致。这主要是由于信贷繁荣时,会形成对未来收入及资产价格的乐观预期,从而加剧信贷繁荣及其持续,且繁荣期银行在选择策略时倾向于降低贷款标准,这一反应策略成为信贷繁荣提升银行脆弱性的内在机制。

(5)宏观经济环境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不同组别的银行,其脆弱性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反应并不一致。大型银行中二者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即gw越高,z_score越低,脆弱性越高;而中小银行中二者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这主要是因为:一是经济景气期,大银行形成相对更高的乐观预期,从而面临更大的风险;二是中小银行在风险控制管理上更加谨慎,即使在经济景气期,仍丝毫未放松对谨慎原则的贯彻。

2.模型二的估计结果与分析

模型二的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表中显示扰动项差分序列二阶自相关的Abond检验及工具变量过度识别问题的Sargan检验均满足,表明本文采用的系统GMM估计算法合理可用。

首先,银行集中度对脆弱性依然呈现正相关,其与信贷热潮的交叉项对脆弱性的影响仍是正相关,这表明银行集中度对脆弱性的影响方向固定,即使在信贷热潮的经济环境下这一影响仍然稳健。这一结论与已通过相关实证验证的“集中脆弱论”一致。信贷热潮期集中度对脆弱性的影响为正,可能的原因有:热潮期加剧了银行业竞争,在信贷市场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银行倾向于降低贷款发放条件,这为银行资产质量带来隐患,增加银行面临的不确定性。这与Boyd&De Nicolo的实证分析结论一致。

其次,信贷占比指标bcp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呈正相关,且其与信贷热潮的交叉项对脆弱性的影响依然为正相关。这表明加入其他变量并未改变信贷占比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且热潮期更加剧了这一影响,给银行稳健经营带来隐患,伴随时间推移,倾向于提升银行脆弱性。这与Dell′Ariccia & Marquez(2006)的研究结论一致。由此表明:银行部门提供的贷款额增长越快,信贷热潮持续越长,银行脆弱性越发突出。进一步分析,大银行样本中二者的正向关系并不显著,可能由于大银行经营的各种优势,例如优质资产、隐性担保等使二者之间的反应并不敏感。

再次,信贷热潮与银行脆弱性呈正相关,这表明其他变量的加入并未改变信贷热潮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方向。然而表2显示,经济虚拟化度与信贷热潮的交叉项对银行脆弱性呈负相关,这表明经济虚拟化发展弱化了热潮期对银行脆弱性的不利影响。伴随信贷热潮的推进,房地产、股票、基金、债券等市场的发展倾向降低银行脆弱性。这主要是因为房地产、股票、基金、债券等虚拟资产的发展可以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一个缓冲的保护带作用,使银行资产质量得到隐形的保障,从而降低银行脆弱性。这一结果与表2回归结果的表述似乎矛盾。事实上,按照成思危的理论分析,认为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同时具有正向和负向功能。经济虚拟化初期,股票、债券、基金等市场的适度发展对降低银行脆弱性是有利的,而我国正处在虚拟化初期,实证结论却出现相反情形,可能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些年资本市场发展迅速,而相应的法律规范及成熟监管并不到位,致使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很好地起到分担商业银行资本配置的压力。而在信贷热潮期,虚拟经济的存在为激增的资金提供了投资渠道,从而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一个缓冲的保护带作用,使银行资产质量得到隐形的保障,从而降低银行脆弱性,这一理论结论在信贷热潮期间得到体现。这也从侧面证实了成思危先生的经济虚拟化初期,股票、债券、基金等市场的适度发展对降低银行脆弱性是有利的结论。

最后,模型一与模型二中控制变量GDP增长率gw对银行脆弱性有显著影响,说明银行体系脆弱性与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但不同分组中该影响并非一致。这表明GDP增长率gw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与银行自身微观特征相关。所有银行分组中GDP增长率gw对银行脆弱性呈负向影响,说明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有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行为的持续。大银行分组中,GDP增长率gw对银行脆弱性呈正向影响,这主要由于经济景气期大银行形成相对更高的乐观预期,从而倾向面临更大的风险。

3.稳健性估计

本文采用银行稳健性的另一计算公式对模型一和模型二估计结果进行稳健性分析,受篇幅所限文中仅列示模型二的稳健性分析结果。

表3显示,信贷热潮与银行集中度、信贷占比的交叉变量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均呈正相关,与经济虚拟化度的交叉变量呈负相关。这与模型二的估计结果相同,表明模型二的估计结果是具有稳健性的,结论可靠。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大银行分组估计结果显示三个交叉项变量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均不显著,表明我国大银行经营受信贷热潮的影响较小,且其在经营过程中很小概率能做到随时调整自身经营策略。而中、小银行的反应则不同,它们在面临外部环境变化时,能够及时快速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本文采用我国1999―2013年105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对经济虚拟化视角下信贷热潮对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及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结论表明:

1.信贷热潮及经济虚拟化对我国银行业的脆弱性存在显著影响

模型一的估计结果表明,信贷热潮会显著影响银行脆弱性。模型一的分组回归中,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对信贷热潮的反应存在不同,大型银行脆弱性受信贷热潮的影响系数不显著,而中小银行脆弱性对信贷热潮存在较为敏感的反应,表明中小银行较大银行更易受到信贷热潮的冲击。这警示我们制定相关政策时,要尽量避免信贷热潮的发生,并且一旦发生,需尽量缩短其持续期。我国经济虚拟化初期就对银行脆弱性产生负面影响,主要由于近些年资本市场发展迅速,而相应的法律规范及成熟监管并不到位,致使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很好地分担商业银行资本配置的压力。

2.信贷热潮通过银行市场结构、银行部门提供的信贷占比及经济虚拟化度影响银行脆弱性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3

对金融不稳定性而言,其研究侧重点和研究方法各异。早期学者认为金融不稳定性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基础的恶化。Minsky(1982)认为金融不稳定性来自于金融业高负债经营的本性。Diamond and Dybvig(1983)指出对银行的高度信心是银行部门稳定性的源泉,认为银行体系不稳定性主要源于存款者对流动性要求的不确定性以及银行的资产较之负债缺乏流动性。随着信息经济学及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诸多的研究强调了投资者所能获取的信息及其预期对于解释金融市场行为的意义,并形成了金融机构内在不稳定性理论。亚洲金融危机使许多研究集中到诸如对外借款、不良贷款、金融自由化、汇率制度等方面,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金融不稳定性。

虽然这些文献对研究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主要着眼于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单方面因素,没有综合考虑金融系统的开放性、复杂性、非线性和动态性,比如对这次次贷危机的分析,因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不稳定性存在的问题。而在这方面,作为普遍科学方法论并被誉为“宇宙至高无上的哲学规律”的熵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本文就尝试从熵理论出发来分析金融体系不稳定性问题,并试图给出减少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的政策建议。

二、熵理论简述

克劳修斯(1864)提出熵的概念,指在能量释放转化过程中不能被转化做功的能量总和,用来反映系统中无规则运动的微观混乱程度。系统中可做功的那部分能称作系统的可用能(),不可用能记作,系统总能记作,则:。熵的定义及度量就由下式给出:

(1)

其中C为任意正值常数,这就意味着熵与系统的不可用能成比例。

孤立系统和外界之间完全没有任何相互作用。对其而言,按照热力学第一定律,,同时按照能量的降级原理,必然是负值,所以对于孤立系统,必然有(熵增原理表达式):。因为任何一个系统连同其外界一起就构成孤立系统,所以我们将其写成:

(2)

可以看出,孤立系统的熵总是趋于增加。这一结论意味着孤立系统的状态变化过程只能朝着熵增的方向进行。同时也意味着孤立系统只有当其熵最大时才能达到平衡状态。因此孤立系统的平衡条件是:。在封闭系统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时,其行为状态总是由非平衡态向平衡态发展,经过一定时期后形成静止的平衡状态,它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也不与外界发生联系,整个系统呈现出均匀、单一的特性。这是一种僵死、混乱、无序的状态。在系统分析中,熵值越小,表明系统越有序;反之,系统越无序。当系统平衡时,熵值最大,系统最混乱、最无序。

针对孤立系统的熵增问题,普里高津提出了开放热力学系统熵变公式:

(3)

耗散结构理论利用上式指出,提高系统有序性就要控制系统熵增,其必要条件是,系统向外界排出熵或从外界吸收负熵,即,且满足。开放系统能与外界交换能量,也能交换物质,使其在不断地耗散能量(产生熵)的同时,又从外界更大的环境中得到能量(产生负熵)。正是这种非平衡态势的热力学运动使系统不断优化。

三、金融熵的引入

熵理论已经从单纯描述微观世界的热力学物理概念,演变为一个与自然和社会相统一的动态开放的概念。这一理论也被推广到几乎所有科学领域,包括社会学范畴。爱丁顿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将熵增定律誉为“宇宙至高无上的哲学规律”,爱因斯坦则称之为“一切科学的根本法则”。

尽管熵理论在自然科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成功,然而若直接把它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必然会产生不少问题。因为任何理论都有其适用范围,不加限制的推广是不可取的。本文把熵分为热力学熵和非热力学熵两大体系,后者主要指一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熵,并对非热力学熵变规律界定为:在同一层次上,系统内的正熵和负熵具有共轭性(既共存又相反的性质),总熵变等于正熵、负熵的累加之和,其结果属于实数,可分为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三种情形;对于理想情形,总熵变等于零。虽然金融体系和热力学体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运动体系,存在不同的运动形式,但是金融体系中却存在着与热力学体系中产生熵的相似条件。这两种看似完全不同的运动体系实质上都是传递能量的运动系统。正因为这一点,我们试图把金融体系和热力学体系进行模拟,把金融资源的运动和热运动结合起来,提出金融熵的概念。

金融体系是一个金融能量持续运动并不断转化的系统,而且人类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具有不可逆性,所以一切金融资源的运动都是不可逆的过程。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正是系统产生熵的条件,因此,金融体系的不可逆性的运动形式必然会产生金融熵。本文将金融资源定义为:在某一时期内可转化为实体经济投资的金融资产。将金融体系所拥有的金融资源总和称为金融资源的总供给,把单位金融资源所能实现的GDP产出称为金融资源的产出能力,把金融资源的总供给与单位金融资源产出能力之积定义为金融能量。同时将金融系统中所贮存的金融能量的无效耗散部分称为金融熵,以这一概念表示金融系统的混乱程度。

四、用金融熵对金融不稳定性的阐释

着名的货币金融学家弗里得里克·S·米什金(Fredric S.Mishkin)在《全球金融不稳定:分析框架、现象和问题》一文中对金融不稳定做了这样的定义:“当金融体系所受的某些冲击已经明显干扰了信息传递,进而导致金融体系不再能有效地将资金传输给生产性投资机会时,金融不稳定就发生了。事实上,如果金融不稳定的程度达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它就会导致整个金融市场功能的丧失,即引起人们通常所说的金融危机”(Mishkin,1999)。简言之,金融不稳定是指在各种内部冲击之下,大部分或所有金融资产的价格和规模在一定时期内出现超常变动,进而导致金融体系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且影响到实质经济正常运行的一种经济失衡现象。在这种失衡达到十分严重的情况下,金融不稳定将表现为金融危机,换言之,金融危机是金融不稳定的集中表现。

本文将金融不稳定性界定为: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而导致的自身不稳定性及易受攻击性,其实质是金融体系内部的运动状态的混乱和无序的直观外在表现。而其内部的混乱和无序状态是因金融资源在传递与转化金融能量的过程中,出现无效金融能量耗损而致使金融熵增并累积所致。所以,本文认为,金融不稳定性是因金融系统中的熵增而产生并存在的。

金融脆弱性的基本内涵强调脆弱是金融业的本性,是高负债经营行业的特点所决定,这是狭义的金融脆弱性,有时称为“金融内在脆弱性”。广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机构负债过多、安全性降低,承受不起市场波动的冲击,即广义金融脆弱性的表现。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交易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五、从熵的角度重新审视金融危机(以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为例)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 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传统的经济理论告诉了我们很多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和解决危机的办法,但九十年代以来多次发生的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却给予这些理论以“证伪”,尤其是1997年影响深远的亚洲金融危机和这次次贷危机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说明GNP、通胀率、失业率、财政赤字等传统衡量经济状态的指标不再完全适用,与日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相比较,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已经远远滞后了。所有这些变化,促使人们去重新认识现代经济金融体系下潜藏着的不稳定根源。事实上,现代虚拟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倒金字塔结构是现代经济金融体系不稳定的内在根源。这种倒金字塔结构引起了金融系统的熵增,而熵增又诱发金融不稳定性,当不稳定性达到一定程度就引起金融危机。

1.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

(1)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内部经济的矛盾性,即,内部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体制尤其是企业制度和金融制度的缺陷性因素的积累及由此引发的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当与低效率:

①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

②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的优势,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正在下降。

③银行贷款过分宽松,房地产投资过大,商品房空置率上升、银行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日益膨胀。

④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外资,大量引进外资并导致外债加重。泰国外债1992年为200亿美元,1997年货币贬值前已达860亿美元,韩国外债更是超过15D0亿美元。

⑤汇率制度僵化。

⑥在开放条件和应变能力尚不充分的情况下,过早地开放金融市场,加入国际金融一体化,当国际游资乘机兴风作浪时,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不知所措或措施不力,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2)从外部原因看,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引发了金融危机。由于东南亚各国过早地实行了本币的完全自由兑换,于是,国际炒家从当地银行贷出大量该国货币投向外汇市场,该国货币贬值后,再以较低价格购回,除了归还银行贷款和利息外,还可以获得巨额利润。国际炒家的投机对东南亚各国实施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的稳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总之是当年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过度投资和过度吸引国外短期资本(热钱),都是投向股市、房地产等而没有投向实体经济(制造业),致使经济中产生了大量的泡沫,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产业空心化或去生产性)加之过早开放资本市场给索罗斯等国际炒家以可乘之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2.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资产价格泡沫增加了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贷款机构在利益驱动下放松了信用风险的管理。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本身就属于高风险产品。首先从金融产品创新来看,金融产品创新既有风险又有收益。金融创新更多的还是要在优质资产的基础上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爆发,因为次级贷款本身就不是优质的产品,是有问题的资产,是对于有问题的资产进行重新的整合和打包,当然这种方式有可能适应对有投资风险偏好的人比较适合,反之的话就会造成巨大的风险。在创新过程当中要更多的用优质资产,那么一些不良资产或者是有问题的资产是不宜于创新,否则会增大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

其次为分散抵押贷款机构的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美国的投资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将同类性质的按揭贷款处理成债券形式在次级债市场出售。最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创新产品是所谓的债务抵押证券(CDO),它是将基于次级按揭的MBS(按揭支持证券)再打包发行的证券化产品,这一过程被称为二次证券化。在这次证券化过程中,基础资产池中的信用风险不同程度地转移到不同档次的CDO投资者。此外,以信用违约互换(CDS)为代表的金融创新产品在风险转移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CDS可以用于高级档CDO的信用增强,将信用风险转移给信用保护出售者,进而获得资本市场准入;另一方面,CDS也可以被信用保护出售者用于构造高风险的合成CDO,以承担次级按揭风险来获取高收益。金融创新产品让风险转移进一步市场化、扩散更广。

上述分析表明金融创新与危机产生和传导密切相关,金融创新产品使金融体系信用风险承担总量增加,导致了信用风险由信贷领域转移到资本市场,进而传导到更加广泛的投资者。由此可见,金融创新在本次危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金融业在传统风险的基础上面临越来越大的金融创新风险。可以说金融创新引起了金融系统中的熵增。即:金融创新——金融熵增——金融风险——金融脆弱性——金融不稳定性——金融危机。

六、减少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的政策建议——构建我国的金融稳定制度

源于金融脆弱性(Finacial Fragility)的特征,金融危机(Finacial Crash)已成为世界金融史上的一个幽灵。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2000年,共有93个国家先后爆发了112场系统性金融危机。频频爆发的金融危机让各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从金融机构本身到财政、货币以致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都受到冲击。因此,防止金融脆弱,建立稳定金融制度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就我国而言,金融体系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我国的转轨过程为双重转轨,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同时,小农经济向现代化转轨。而在这双重转轨中都孕育着不稳定性。在双重转轨中的诸多非稳定性因素,对中国金融稳定性必然产生影响。表现为风险和不稳定性因素向金融体系的集中,为金融体系承担了相当多的转轨和改革成本,金融制度本身变迁中蕴涵的不稳定性,从而决定了转轨时期中国金融制度的内在不稳定性。

(一)构筑有效的金融安全网制度;(二)加强征信体系建设;(三)完善金融产权制度;(四)人民币汇率采取管理浮动制;(五)采取多种监管形式,加强金融监管;在次贷危机中,美国金融体系中的多个环节都存在着监管缺失,因此加强监管非常必要。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4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026-02

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跨学科性,目前已成为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甚至政治学研究的前沿之一,引起众多研究者关注,研究成果颇丰,但查阅国内相关期刊学术论文,至今未见对FDI相关文献长时间序列的研究热点分析。为此,笔者采用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2005-2014年国内17种CSSCI期刊发表的部分FDI研究论文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找出薄弱环节,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FDI相关研究者、政府决策者和企业国际化提供启示和借鉴。

一、文献来源及统计

本文文献来源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影响力较大或与FDI研究密切相关的国内17种CSSCI期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研究》《南开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软科学》《财经研究》《财贸经济》《经济评论》《国际经济评论》《国际贸易》问题等。因单一检索方法遗漏文献较多,笔者采用多次、多级检索:先以刊名高级精确检索,检索时间段限定为2005-2014年,再分别以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FDI”在结果中精确检索。首先依据文章题目、关键词、摘要等,对检索所得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删除会议通知、书评、简讯、简论、与FDI相关性较小文章后,最终选定866篇论文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各期刊均未统计增刊文章)。需要说明两点:一是尽管国际贸易与FDI密切相关,但主要是国际贸易数据报告,研究论文较少,未做统计;二是因检索设置条件、撰稿人水平所限,仍有很多高水平论文被遗漏。

二、研究热点追踪

综合大部分FDI研究论文题目、关键词、摘要等,将866篇检索文献分为8个研究主题进行统计:区位选择与产业结构、人力资本与工资就业、生态影响与环境控制、溢出效应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进出口与国际贸易、汇率变动与金融发展、其它(上述7个主题相关性较小论文)。交叉主题归为相关性更紧密主题。研究热点依次简述如下。

(一)区位选择与产业结构(20.09%,该主题所占比例,下同)

FDI区位分布及影响因素、产业结构及转型升级是国内近10年、也是未来持续的研究热点。FDI区位选择一般涉及成本因素、市场因素、制度因素、集聚因素等。其中,成本因素主要包括生产与交通成本、交易和信息成本、劳动力成本,市场因素指市场潜力及大小、市场接近性、市场规模及增长潜力,制度因素指政治、经济、法律、转型体制、贸易壁垒、政府政策及福利水平,集聚因素如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劳动力及产业集中等。颜银根[1]采用面板Tobit模型,发现市场潜能、地理集聚、同源国效应、地区工资水平等因素对FDI区位选择有重要影响。周燕[2]从FDI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转变、FDI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FDI与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转变三个层面,分析我国FDI产业结构的转变效应。

(二)人力资本与工资就业(6.81%)

从机理上看,FDI可以提高东道国人力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总量,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及其他类型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罗军[3]利用2002-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发现人力资本较低阶段FDI拉动低技能、抑制高技能劳动力就业,中等人力资本阶段FDI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无显著影响、低技能劳动力有负影响,高人力资本阶段FDI显著拉动高技能、抑制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冯伟[4]理论模型及计量检验发现,一定范围内劳动力成本提升对FDI产生正向激励作用,越过拐点值后产生阻滞作用。许和连[5]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发现外资企业通过影响劳动力供求对内资企业工资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外资企业通过支付高工资行为对内资企业存在明显负向影响。

(三)生态影响与环境控制(8.55%)

显然,FDI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规模扩大和产业结构调整,但FDI投资规模与投资结构也对投资地区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刘倩[6]对金砖国家1985-2007年面板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无论人均收入水平高低,FDI流入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O2排放压力;面板数据因果检验表明,较为发达国家FDI、出口贸易与碳排放均存在显著联动关系,较为不发达国家CO2短期内影响FDI份额变动。朱平芳[7]对2003-2008年中国277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地方政府为保持本地相对优势采用竞相降低环境标准方式吸引FDI,发现环境政策博弈显著存在,环境规制对FDI影响不显著。

(四)溢出效应与技术创新(25.98%)

FDI在国家和区域间流动,带来产业内和产业间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备受研究者关注。谢建国[8]利用中国1994-2003年省区面板数据,发现外资企业比国内企业具有相对较高技术效率,FDI对中国省区技术效率提高有显著溢出效应,具有区域差异性。李晓钟[9]采用我国2002-2006年省区面板数据,表明FDI能明显提升区域一般技术创新能力,且东部较高、中部次之、西部不明显。王鹏[10]采用2001-2010年十三省市经济数据,指出FDI对新产品产出促进作用明显,对专利产出影响不显著;官学合作、官研合作和产学合作对新产品产出和专利产出均有显著正向作用。

(五)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10.28%)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是FDI研究的核心问题。郭熙保[11]在基准计量模型引入外资特征因素分析FDI数量、FDI特征与经济增长关系,发现FDI促进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大于国内固定资本投资。随洪光[12]利用PCA方法测算主要发展中引资国经济增长质量,采用静态面板和系统GMM方法分析FDI作用及政府影响,指出FDI显著提升亚太、非洲、拉美地区东道国经济增长质量。孙宁华[13]运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方法建立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发现加入FDI冲击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我国实际经济波动特征。

(六)进出口与国际贸易(9.47%)

FDI与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两种最重要的国际经济关系。其中,FDI的出口贸易影响是研究者关注重点。严兵[14]基于地区差异视角构建ECI指数,发现外资进入提升东部地区出口竞争力,未对西部地区产生显著影响,对中部地区甚至产生负作用。綦建红[15]从农业部门FDI对农业进出口贸易影响视角,对1983-2004年经济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发现农业部门吸引FDI和农业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稳定相关关系。

(七)金融发展与汇率变动(9.24%)

汇率波动和金融发展是FDI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十年国内学者也比较关注。毛日N[16]运用投资理论和汇率风险规避理论,考察人民币实际汇率不确定性对东道国市场导向型和出口导向型FDI择机进入东道国市场的影响。杨海燕[17]利用全国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数据,从地上和地下经济两个角度对中国外资企业逃税规模进行宏观测算,指出外资企业助推中国经济增长,但逃税现象愈演愈烈对中国财政收入和经济可持续性有很大负面影响。金洪飞[18]指出国际金融危机通过我国和FDI输出地之间的相对实际工资、相对实际GDP、FDI输出地的利率水平和实际广义货币、实际进出口总额、实际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对我国FDI有显著不利影响。

(八)其它(9.58%)

进入模式与流入性质、房价、城市与城镇化等,研究者关注较少且比较分散。李善民[19]构建三阶段实物期权模型,指出东道国工程建设速度、经济增长率、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影响FDI进入模式选择,政策引导直接并显著影响FDI进入模式选择。况伟大[20]在存量模型基础上构建外资参与的房地产市场局部均衡模型,理论模型显示需求环节外资流入导致房价上涨,开发环节外资流入导致房价下降;实证研究发现开发环节FDI对中国大中城市房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FDI对房价影响大于房价对FDI影响。

三、结论与展望

采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相结合,分析了近十年国内17种CSSCI期刊发表的866篇针对FDI研究论文的研究热点,主要结论如下:研究热点主要有区位选择与产业结构、人力资本与工资就业、生态影响与环境控制、溢出效应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等。汇率变动与金融发展是研究弱点,研究者给予的关注较少。进入模式与流入性质、房价、城市及城镇化与FDI关系研究等研究方向比较分散,每一个小方向研究文献较少。

总体看,近十年国内FDI研究因研究视角、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使用经验数据不同所得结论不一样,部分文献缺少长时间的动态序列分析;国家、省域等大尺度层面研究较多,城市、县域等中小尺度层面关注不够;国别区位决定和国内区域分布决定研究较多,国家间或大范围区域间对比分析较少。对此,研究者应该给予较多关注。另外,未来几年生态影响与环境控制、人力资本与工资就业、区位选择与产业结构也将成为国内FDI研究者的关注重点。

参考文献:

[1] 颜银根.FDI区位选择:市场潜能、地理集聚与同源国效应[J].财贸经济,2014(9):103-113.

[2] 周 燕,王传雨.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8(3):148-152.

[3] 罗 军,陈建国. FDI、人力资本门槛与就业[J]. 世界经济研究,2014(7):74-79.

[4] 冯 伟,邵 军, 徐康宁.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与外商直接投资:基于我国1990-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1(6):3-20.

[5] 许和连,亓 朋,李海峥.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市场与工资溢出效应[J].管理世界,2009(9):53-68.

[6] 刘 倩,王 遥.新兴市场国家FDI、出口贸易与碳排放关联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4):97-105.

[7] 朱平芳,张征宇,姜国麟.FDI与环境规制:基于地方分权视角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1(6):133-145.

[8] 谢建国.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技术溢出[J].经济学:季刊,2006(4):1109-1128.

[9] 李晓钟,张小蒂.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地区差异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9):77-87.

[10] 王 鹏,张剑波. 外商直接投资、官产学研合作与区域创新产出[J].经济学家,2013(1):58-66.

[11] 郭熙保,罗 知.外资特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9(5):72-65.

[12] 随洪光,刘廷华. FDI是否提升了发展中东道国的经济增长质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11):3-20.

[13] 孙宁华,黄 勇.商业周期中的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波动[J].国际贸易问题,2013(7):136-157.

[14] 严 兵. FDI与中国出口竞争力[J].财贸经济,2006(8):51-55.

[15] 綦建红,王 平.外商直接投资对农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财经研究,2007(2):100-107.

[16] 毛日N,郑建明.人民币实际汇率不确定性与外商直接投资择机进入[J].金融研究,2011(5):42-57.

[17] 杨海燕,庄序莹. 在华外资企业逃避税规模及特征[J].财贸经济,2014(10):41-49.

[18] 金洪飞,李向阳,林心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2(10):55-67.

[19] 李善民,李 昶. 跨国并购还是绿地投资[J].经济研究,2013(12):134-147.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5

关 键 词:中国;当代金融研究;金融问题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3-0047-05

总体上看,2011年学术界对于中国当代金融问题的研究不如前两年火热。尽管有近300篇论文涉及到中国当代金融的研究,但真正有份量的成果较少。笔者从这些论文中筛选出50篇文章,从国有银行改革与发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货币政策、通货膨胀、金融市场、农村金融、其他研究等七个方面加以述评。

一、国有银行的发展与改革

对于国有银行发展与改革问题,学术界规范性研究较多,而实证性研究不足。众多论文讨论国有银行“应该”如何改革与发展,仅有少量文章讨论国有银行改革与发展走过的道路“是什么”,而且,其中还有不少属于宣传性的文章。 比如,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金融》 推出了一组纪念文章,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金融事业的光辉业绩。

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撰文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金融事业的历史经验与重大成就。他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金融事业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比如:始终坚持为人民的利益来发行、管理货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货币制度;始终坚持实践导向;始终将金融事业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把金融事业作为党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与保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逐步建成了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 高度集中的单一国家银行体制, 尽管这种体制后来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金融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基本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运行体系、金融监管及风险防范体系。 [1]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撰文论述了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早在建立初期就提倡保险事业。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建立新的保险业进行了积极探索。1979年国内保险业务再度复业后,迈进了新的历史时期,保险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体、 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发展的新格局。在推进保险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的道路。 [2]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论述了中国特色银行业监管的理论与实践, 认为中国特色银行业监管理论体系是银行监管一般规律和良好实践的中国化与理论升华,包含四个组成部分:一是清晰的银行业监管目标;二是科学的银行业监管理念;三是完善的审慎监管框架;四是强有力的持续监管。这四部分形成了一个不可割裂、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 [3]

今年也是中国银行成立一百周年。 中国银行的前身是1908年的大清银行,1912年改为中国银行并沿用至今,历经百年沧桑巨变, 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回顾了中国银行的百年历程,指出中国银行经历了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三次伟大革命,见证了中国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风云。中国银行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爱国爱民、诚信至上、改革创新、以人为本。 [4] 许斌通过介绍中国银行不同时期发行的股票,回眸了百年中行的历史。 [5]

除金融业主管官员论述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与改革外,也有一些学者对这一问题做了分析。刘迎霜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变革的视角,叙述了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历程。指出,金融机构的改革主要是从单一的银行金融机构转向多元金融机构发展, 从完全国有行政主导金融的金融机构转向企业化、市场化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体系改革是从非常狭窄的资金市场发展到多层次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监管改革是从作为中央银行的人民银行的统一监管发展到“一行三会”分业监管。 [6] 刘文的观点已有众多学者提出过,该文尝试着做了一些综合。

何广延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框架, 分析了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 认为,在1949~1978年“大一统”金融体系下,基本上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金融监管。1978~1998年,伴随金融制度体系的变革,由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逐步过渡, 形成了控制性金融监管制度。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控制性金融监管制度又转向审慎金融监管制度。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过程呈现出强制性、渐进性、滞后性三个特征。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主体为政府,变迁形式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强制供给,这是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7]

在分析中国金融业开放进程的论文中,黄玲的文章值得一读。作者将中国的金融业开放放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做比较, 通过对比195个国家1980~2009年的经济与金融数据,从多个角度测定了中国30年来参与世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总量与结构走势,认为中国金融开放进程呈现三个特征:第一,总国外资产和总国外负债增长显著,显示了中国与世界金融体系的联接程度呈日益提高的趋势。第二, 若以跨境金融资产与负债占GDP或进出口总值的比例来衡量,中国当前的金融开放程度不仅远低于当前主要储备货币国家的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第三,在长期严格的资本管制下,我国的跨境资产与负债在结构上存在不平衡发展的特征,明显低于主要储备货币国家和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的水平。 [8]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6

【关键词】国际金融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金融危机过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日渐迅猛,随之而来的则是金融市场的日夕万变,各种崭新的问题和现象不断地涌现。为了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的更新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由此可见,国际金融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跟随金融市场发展的步伐,深入理解国家各项经济政策和金融体制的革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传授。

一、国际金融课程教学面临的新问题

(一)理论教学知识更新迟缓

国际金融课程是研究经济领域各种金融现象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在国际贸易的基础上产生的,反映了各种经济往来的全貌及宏观经济的状态。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市场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金融危机、汇率波动、政策法规的更新等层出不穷,现有的国际金融教材已不能囊括所有更新内容。

教材是学生了解并掌握课程知识最直接最基本的渠道,目前,各大高校金融类专业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体系比较完整,但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却不能及时更新。国际金融课程知识点包括国际收支、汇率制度、外汇储备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等,而这些内容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金融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也需及时进行更新。当下各大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在知识点的更新上比较缓慢,且大多数侧重于理论知识,缺少与实际社会需求相关的实务性知识,无法满足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和实践训练的需要。

鉴于此种情况,教师若在理论教学上不能及时地根据金融市场的实际状况更新教学内容,则不能满足实际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当下金融行业需要的人才是兼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但现今大部分高校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模式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在课堂教学中仅仅给学生传授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和认识,任课教师由于缺少在金融行业从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课程的讲授上只注重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忽略了实务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忽略了实际社会需求,教学模式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在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取相应的岗位能力、职业技能上有所欠缺。

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一)理论教学

1.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授课前,除了根据教材进行授课准备之外,应根据当下经济环境中的热点问题和热点现象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并在课程准备的过程中,设计一些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和模块,启发学生课后自主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金融市场动态,总结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互动式教学

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可将一些与课程相关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并讨论,改变传统的理论灌输的模式。学生通过在课堂中的讨论、辩论等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帮助进行分析和梳理,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从而达到更好的吸收效果。

3.案例式教学

国际金融课程作为一门金融类的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课程中有大量复杂、枯燥、难懂的专业术语,对学生而言较无吸引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则应进行创新和突破,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最前沿且有代表性的案例,这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辨别、理解和掌握。

另外,在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融入网络教学手段,第一时间将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市场上发生的最新信息通过图片、视频、评论等方式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及时、全面地了解金融市场上的最近信息,既更新了教学内容,又使学生对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热点问题的产生有了全面地认识,较好地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能力、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

1.实验室模拟教学

由于国际金融是一门对实践性要求很高的课程,因此,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借助金融教学软件模拟真实的金融交易环境,通过模拟交易系统使学生能将掌握的金融操作和市场运作等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模拟系统中进行模拟交易等,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熟悉交易流程,在模拟实践中训练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工作能力。

2.校外实训基地教学

除了模拟实践教学,到社会单位中参加社会实践也是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任课教师可积极地联系一些与金融专业相关的单位,如证券公司、银行、期货交易所等,带领学生到以上单位进行认识实践,了解实际工作的具体业务流程、操作过程、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及工作单位的实际业务操作模式等。

3.用人单位专家讲授

国际金融课程对实践性的高要求同时需要配备一支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各高校不断地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尽可能建立一支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自身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可聘请银行、期货、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从业人员参与到教学中,通过讲座、实践环节指导等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业务操作经验,同时自有教师也可以借此汲取实际的工作经验,以便于在教学中更好的指导学生。

参考文献

[1]王莉,刘黎明.普通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经济师,2013(02).

[2]张路明.《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及创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06).

[3]涂智苹.地方高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特点与方法探讨[J].经济师,2012(06)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7

关键词 财经证券报道 失当现象 探析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手上有了闲钱,大家对家庭自有资金进行保值增值,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各类投资理财中,相比较而言,股票债券等证券品由于门槛低等特点,较适宜普通老百姓参与。证券投资受公司经营及社会宏观经济影响大,造成投资品种的价格波动,因此及时获取最新、有价值的经济及行业、公司资讯成为投资者的重要需求。而在当今信息社会,各类媒体迅猛发展,财经资讯传播快速,它们在给投资者带来最新资讯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诸如虚假新闻、夸大报道等失当现象,造成错误的舆论引导,有的甚至极大的误导了投资者,给人们带来经济损失,而我国法律对此尚未有严格的处罚规范。有必要对财经证券报道失当现象进行分析与应对,从而加强媒体的自律与管理,使新闻媒体主动发挥积极作用,以维护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

一、媒体财经证券报道现状分析

经济社会中,财经新闻在受众中关注度较高,使得除了专业媒体外的很多媒体都开办了财经专版或专栏。各媒体相互竞争,以争取更多的读者,所以除了证券监管部门指定披露证券信息的专业媒体,各媒体通过不同渠道纷纷争先或转载经济与证券信息。从我国证券市场走势及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财经信息影响投资者的心态,媒体的财经证券报道在舆论引导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报道专业性不强。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上,到处都可以接触到财经新闻。但据观察,我国主流媒体的财经新闻大同小异,有实际参考价值的前瞻性新闻很少。大体上都是人云亦云。究其原因,我认为,新闻内容贫乏及报道失当,跟媒体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个人水平有很大关系。据资料显示,国外新闻界普遍认为,培养一个社会新闻记者需2年时间,而培养财经记者通常需要8年。对于从事财经报道的人员,除了要有良好的新闻工作素质外,还应当有丰富的金融知识。目前我国各媒体财经证券新闻采编人员多数未接受过系统的财经知识教育或培训,因缺乏专业知识,往往受制于证券公司和咨询机构,记录所谓的“专家”意见,造成自己首先被“专家”误导,进而采编失当的报道误导投资者。不少缺少专业能力采编原创稿件的综合性报纸,还大量转载三大证券类专业报和专业财经网站的报道,造成各媒体的信息同质化严重的现象,有的甚至因为把关能力不强,刊登一些虚假不实的信息。

(二)报道失实、引语失当。

为读者提供准确而有价值的资讯是财经新闻报道的“生命力”,因为这些信息常常能影响读者的投资与经营活动。但在媒体的财经证券报道中失实报道及引语失当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据某新闻报道“印花税报道误导股民《上海证券报》遭”,该事件是因为一位读者在读了记者《财政部国税总局:未闻将调整证券印花税》一文中就“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等官方部门的采访言论后,据此大胆买入股票,而在之后不久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的消息出台后导致股票下跌,蒙受损失而上海证券报。而在此事件后,财政部新闻发言人对媒体公开表示,为避免不实报道误导公众,财政部今后新闻将一律以财政部官方网站信息和新闻发言人为准。为了突出新闻看点,媒体往往在报道引语中对采访者的话断章取义,曲解原意。产生了一定误导作用。此外,不少媒体报道中经常引用匿名消息源,如引语中出现“消息人士称”、“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之类的匿名消息来源以及一些非直接引语。本该需权威人士给出专业评判,记者却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把它们间接地强加给读者。这些本应是新闻报道中慎用的报道来源,但却被频繁使用,甚至成了报道的常态。

(三)舆论导向性差。

成熟的证券市场需要成熟的投资者。但目前,一些报道在倡导正确舆论导向上往往偏离理性,如对投资与投机的混淆,对一夜暴富的津津乐道,渲染快速追求财富的气氛。有一则报道中引用“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不能跑不赢CPI”,这话用来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理财投资并不错,但问题却在这句话的背后,隐现着通过投资投机财富积累唾手可得的假象以及不切实际地追求收益率的非理性心态,也就容易影响读者,使其在参与投资时做出不理性的规划与行为。作为大众媒体,应大力倡导理性投资,推广合理的投资方式,为投资者拟定切合实际的理财规划提供参考。而不少媒体在给出建议时常漏洞百出甚至自相矛盾。比如,在基金持有时间的宣传上,媒体的报道不能令人信服:基金经理避而不谈资金流动性风险,一味地怂恿投资者长期持有基金,而基金公司自身短线持有成常态。此外,一些报道中,对经济与投资方面利空和利多消息随意放大,刻意渲染,在利空消息时人为制造恐惧,在利好消息时助长狂热情绪,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使投资者间接产生损失。这些都反映出媒体财经报道缺乏良好的舆论导向性。

(四)金融安全意识淡薄。

自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财经报道成为敏感的热门话题,其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较强大的引导力,如报道不当,就可能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可能扰乱金融秩序。如2013年6月,社会上流传因银行理财产品到期不能兑现的“钱荒”消息,随即各媒体都开始争相传播这些尚未经证实的消息,有的甚至用“‘钱荒’或引发我国金融危机”等严重失实的标题报道,这些报道在周末假期国家相关部门尚未及时回应的情况下快速传播,造成周一股市开盘大跌,当周股市在媒体对该事件的不断炒作下更形成崩盘式下跌。社会上也因担心金融危机而人心惶惶。而后金融监管部门证实,所谓“钱荒”是国家央行主动调整有关货币管理政策的一次正常现象,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金融危机。金融作为国家经济中最复杂、最敏感的领域,在发生问题的特殊时期,媒体的报道是否得当, 直接与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相关。从以上事件可以看出,我国一些新闻媒体的金融意识很淡薄。

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境外利益集团等资金通过各种方式流入境内,越来越多的深入到我国经济,并带来一系列的复杂影响。这些利益集团通过设立机构,以所谓的资深专家,在我国从事各类财经活动,在提高其知名度后,使这些人拥有一定的舆论话语权,以期影响我国的宏观经济决策。而实际上,这些都或多或少渗透着国外金融与智囊机构的决策诱导。而对这些幕后现象,我国一些媒体缺乏足够警惕,忽视了报道中对影响国家金融安全的防范意识,不仅没有针对跨境利益集团发出警示,引导我国投资者保护自身利益,相反地对境外机构亦步亦趋,对境外机构、媒体的观点随意引用、奉为圭臬,不知不觉中成为他们的代言人。2008年8月美国摩根大通就曾策划“唱多阴谋”让媒体上当。19日,其发表的市场分析报告称“中国政府正在考虑2000-4000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第二天,股市大涨,但21日又急速下跌。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起外资投行唱多的阴谋,因为报告之前摩根大通已经持续两周抄底,唱多是为了方便其出货。而在这中间,媒体无疑被牵着鼻子利用了。

维护金融安全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投资者利益的头等大事。媒体报道,必须要从宏观大局来把握实质,而不能就市论市,更不能随意未经证实的市场传闻,要在维护市场稳定,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方面发挥特殊作用。

(五)风险教育意识低。

作为媒体,在引导投资者形成并增强风险管理的主体意识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是,不少媒体却为迎合读者心理,在报道中大量刊登漠视风险的鼓动性文章,使风险预防教育名不副实。

2007年的股市大牛市中,伴随着股指高歌猛进,一些媒体高呼“上证指数万点不是梦”,使投资者陷于“死了也不卖”的狂热中。之后,2008年,股市熊态毕现,媒体上依然充斥着各种非理性的声音,不正视熊市的来临,及至跌破2500点,媒体言论才趋理性,再也没有人将脆弱的市场看成是牛市或牛市的中期调整。而此时,大多数的投资者尝到了深套的痛苦。一些媒体忽视风险教育,让不少参考媒体信息决策的投资者深受其害。

(六)社会责任缺失。

财经证券报道关系到社会各种经济利益的变动,与大众的理财和生活紧密相关,甚至涉及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和调整,因此媒体有责任在报道中做到准确、客观、公正,注重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目前,财经证券报道中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很普遍,主要表现在:只重视牛市时人们对报道的高关注度,却忽视熊市人气涣散时报道所起的稳定信心作用;重视对热点的报道,而忽视炒作热点新闻的负面效应;重视对市场走势的所谓专业预测评判,而忽视提供具体的市场数据供读者阅读分析;重视宣传市场产品的高收益,而忽视强调产品具有的风险等等。

此外,为了赢得更多读者,一些媒体刻意迎合受众心理需求,在市场走向的分析中扮演“追涨杀跌”的角色,这是社会责任缺失的重要表现。2013年春节后上涨了好几年的黄金开始下跌,喜好把黄金当作“硬通货”的国人纷纷抢购黄金,为迎合这一心态,媒体分析文章几乎众口一词,认定“抄底黄金”的最佳时机来临,什么“国际黄金市场迎来中国大妈,黄金价格将反弹”的鼓吹性报道,市场上黄金销售火爆,人们以为价格触底,纷纷大幅买入。谁知到了6月份,价格又下跌了近20%,此时更是有了“黄金价格下半年将反转”的媒体预测。不少购金者是为了抵御通胀保值投资,却因不理性的媒体报道,在羊群效应下遭受损失。媒体的这种看似贴近受众,为读者服务的报道带给投资者的是累累伤痕。

(七)缺乏有效监管。

我国大众投资市场尚不完善,信息制度正在不断地建立健全。财经证券报道中的失当报道和虚假新闻等现象,应该引起新闻宣传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财经证券报道因专业性较强和受众面相对狭小,有关部门未从根本上重视其舆论导向,缺乏对报道舆论导向的监管机制。但在当今社会,人们对投资理财的巨大需求的现实面前,作为新闻媒体,对财经证券报道的把关管理应该更加严格些。在该类报道受众日益增长的形势下,主管部门与新闻单位更要加强监管,防止财经证券信息鱼龙混杂,以免虚假失实报道使投资者受损。

二、媒体财经证券报道如何避免失当

(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来报道。

媒体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好目标受众。根据读者的特征, 以形成稳定的报道主题、观察角度和语言表述风格。明确自己的核心读者后,媒体可以从读者切身利益的角度进行报道,以尽量满足读者需求。如《长江商报》一周股评专栏《熊眼看牛市》,作者是一位资深投资人,他所撰写的股评专栏以口语化的调侃文字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对复杂的股票市场现实状况加以分析、解读,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受到读者喜爱,也使《长江商报》在热衷投资的读者群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力。所以,财经证券报道从文字的角度来看, 要力求用简洁直白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金融问题, 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叙述枯燥乏味的经济活动。报道要力求在准确、鲜明、具体、简练、通俗的基础上增强生动性和吸引读者的魅力。

(二)报道要用数据说话,少做预测。

一些报道热衷于对市场的走势加以预测分析,什么抄底、建仓与减仓时机,甚至什么“又到砸锅卖铁买股票时”等鼓吹煽动性的标题报道……媒体为投资者支招,摆出一副包赚不赔的姿态,扮演“投资保姆”的角色,而且不厌其烦,连篇累牍地报道。在风云幻变的证券市场里没有真正的常胜者,变化莫测的行情,谁也不能保证预测准确。所谓股评专家的分析判读也许有道理,但市场走势大多不是按人们想象的方向运行,如果按照媒体股评思路去操作,搞不好会赔大钱。所以,财经证券报道应调整好内容结构,多客观准确的数据性信息,对于市场预测和专家建议等要少发,通过数据为投资者提供帮助,使他们根据数据信息来分析、判断市场,以为投资者理性把握市场走向创造条件。

(三)报道要务实,理性报道。

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体制机制以及市场结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作为媒体,应该及时关注市场中的调整变化带来的新问题,为推进市场制度建设,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健全市场机制,稳定市场发展,在提供丰富及时的信息同时,积极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作为有着广大受众的新闻媒体,不能因市场波动,为了迎合投资者,对国家政策妄加评论,对监管措施乱发抱怨,给市场管理层施加压力,使媒体沦为投资者不健康情绪的宣泄地,从而丧失媒体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因此,财经证券报道中一定要讲求务实,对于市场不良现象及对监管层的不满情绪要通过理性诉求的文字予以表达,以维护稳定,推动市场发展。

(四)报道要多些平衡,少些偏激。

讲求平衡,是新闻报道的一大原则,是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技巧。而关系投资者切身利益的财经证券报道更要讲求平衡,避免片面和偏激。

报道中首先要注意观点的平衡。如当股市运行中唱多与唱空的每个阶段,无论是对市场即时的短期预测,还是对中长期市场趋势的分析,媒体都应当提供不同的观点,而不应只提供一种观点或强化某种观点。而在对市场产品的推介报道中则要注意内容的平衡。如对市场销售发行新的投资品种时,媒体宣传报道时应对该产品作全面分析。注意不要夸大收益预期,提供客观信息同时对该产品的设计缺陷和市场风险做出表述。此外,对于报道中除了热点资讯,还要关注被投资者忽略的其他信息、产品、题材,通过报道题材的平衡,以防投资热点过热,聚集投资风险。

三、结语

新闻媒体的财经证券报道伴随我国证券市场近20年的发展历程,在为广大投资者传递财经资讯、解读财经政策、引领投资理财理念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证券投资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大众经济生活中的一大热点,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职责。因此,新闻媒体在财经证券报道方面的舆论引导是否得当关系到国家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新闻媒体要认真研究财经证券信息传播的特点,因势利导,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力求摈弃报道理念中的偏差,以更好地实现其媒体定位、满足受众需求,在财经证券新闻报道中做出新的追求,呈现新的特色。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金融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4-0075-03

金融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具有概念原理多、内容庞杂、覆盖面广的特点。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金融学教学偏重于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介绍,强调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完整性和逻辑性,理论的抽象和概念的枯燥,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都不尽人意。若利用案例教学,就可以将专业术语变得生动而容易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既有利于奠定学生的金融专业思维,强化学生的金融学功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现实金融问题的能力, 并有效克服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脱离的弊端。 尽管案例教学在某些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已相当成熟, 但金融学有其自身的课程性质与特点,对案例的选择和分析也有别于其他课程,因此,有必要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案例教学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金融学案例教学的优势

金融学案例教学就是运用金融学的基本原理,以实际金融问题为题材, 让学生以公正、 客观的态度,讨论金融事件发生的成因,分析该事件的后果或经济效应,从而掌握相关的金融知识。金融学案例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1. 能提升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金融学案例教学以现实金融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讨论的是经济生活中一些热点问题。由于案例贴近现实生活,因此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对现实问题加深认识, 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如讲解货币时,结合第五套人民币纸币的防伪特点,教导学生如何识别假币;讲解信用时,教育学生信用就在身边, 因为每个人即使表面上没有和他人发生任何的债权债务关系, 但他所持有的货币却是信用货币,这本身就反映了一种信用关系;讲解利率时,教会学生看懂我国的利率表、了解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讲货币时间价值时,以按揭贷款、整存零取存款、债券分期付息、保险金的缴纳、折旧费的提取等案例, 让学生熟练掌握终值与现值的计算方法;讲解汇率相关章节时,不仅教会学生看懂汇率表,还要结合人民币升值的现状,深入分析其成因及效应;讲解衍生金融资产章节时,以“327”国债期货事件、中航油期货交易巨亏、双利存款、双币投资等案例,使学生充分了解期货与期权的功能;讲解金融机构时,从海南发展银行关闭事件看信贷资金经营风险,以我国某家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为例对其业务进行分析;讲解金融市场时,从德隆事件始末,将“随着资源的配置,金融市场上的风险也在发生转化,参与者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的基本原理告知学生;以中国再次应对通货膨胀为题,讲解通货膨胀的相关知识; 从山西省晋城市实施世界银行贷款林业项目发展的成功案例中获取有益的经验和启示。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传授给学生的是鲜活的知识而非书本上的教条。

2. 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采用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通过案例, 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条件下,在对案例的分析过程中逐渐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的参与面宽、分析透彻、探讨深入。对于同―案例,学生们虽然获得的信息和情境相似,但对同一问题的见解可能不同,当然也就会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案例教学中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 尽可能从多种答案中寻求一个大家公认的最佳答案。所以,案例教学法的本质是改变学生的定向思维习惯,强调其多向思维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有“学会”方面的收获,而且能得到“会学”能力的训练。比如,在讲述形形的货币时, 为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货币的本质,就以香烟这种二战期间纳粹战俘营中的特殊货币为例,使学生懂得即使是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若环境不同,依然会出现某种特殊的商品来充当该时期的货币。 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许多事物都具有变通性。

3. 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发挥。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一套固定的模式:教师选教材、查资料、备课、讲课、布置习题、改作业,学生预习、听课、记笔记、做练习、复习考试。教师在课堂上大包大揽、自说自话地讲授,学生像“被赶上架的鸭子”被动地学习,这二者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主要是选编案例、引导讨论、侧重于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即“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自己准备案例或积极参与到教师提供的案例分析讨论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查找资料、归纳总结、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都会大幅度地提升。

4. 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在金融学的案例教学中,通过收集在金融实践中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并将它们引入到课堂当中,促使教师和学生通过讨论、对话、交流、沟通,让学生对复杂的金融实践有较为清晰的认识,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领悟事件的本质,加深对抽象金融理论的理解。如结合我国的消费信贷状况,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消费信贷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讨论我国2005年以来是否有通货膨胀风险(结合通货膨胀原理谈自己的理由),若认为存在风险,就需进一步分析通货膨胀的危害及治理措施;探讨我国2010年的国际收支状况并剖析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讨论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等等。通过课堂讨论,引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或多向互动,在平等对话交往的基础上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尊重和信任,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案例教学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二者同处于学习者的地位,平等、互补,都分担着学习的职责,课堂演化成了动态、发展、富有活力的学习平台。

二、金融学教学案例的选择

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金融学教学案例的选择要体现典型性、代表性、启发性并尽量贴近生活,使学生感觉到金融就在身边,可以学有所用,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的例子应直接来源于实践,让学生从对实际问题的认识中理解、把握金融基本理论和观点。授课教师要密切关注金融时事的变化,能够给学生提供最生动、及时的案例。要把握好案例的难易程度。案例太难,学生可能因知识储备不足而无从下手,只有消极等待课堂上的灌输;相反,案例过易,也会降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案例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案例的关系,选用能够反映教学内容的典型案例,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选定的案例要随金融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但必须与课程内容紧密相连,并且是当时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这样才容易激起学生共鸣。同时,要准备与案例密切相关的阅读材料,包括概念、原理、规则等理论框架。金融学案例本身既不能是纯理论性的内容, 又不能是简单的事例,它应包含需要思考的内容和问题。只有引人深思的金融案例,才能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考空间,教学的效果才会比较理想。

鉴于现有的金融学案例多与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相关联,与我国现实情况和历史文化背景有较大差异,系统的、本土化的金融学案例较少,因此,在金融学案例教学中,一方面要引用西方国家的经典案例,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洋为中用;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重视案例的收集、调查,应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专人从事案例编写,教师要尽量地选用以我国经济发展为背景的本土金融学案例,更多地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以便较好地将金融学原理与我国的金融实践结合起来。

三、案例教学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实施

1. 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传统的理论教学注重知识传授的连贯性和对基本概念的阐释,案例教学重视知识的应用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在给学生提供充分发表各自见解并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机会的同时,也产生了低效率传授知识、耗用时间长的不良后果,加之案例教学在传授知识时是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深入地学习钻研,虽能够让学生在该知识点上获得感性的深刻认识,但却无法掌握知识结构的全貌。而金融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其中有大量的理论知识需要系统讲授;加之目前我国本科层次的金融学课程一般采取大班授课,每次上课的学生在100名左右,全部授课时间只有54个学时,这就使得案例教学法的缺陷表现得更加突出并直接影响到其使用范围和适用对象。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金融学教学中依然非常重要。如果单方面强调案例教学,就会造成学生因系统性理论知识不足而使他们对现实问题缺乏专业严谨的分析。案例教学只有和传统教学相结合,两类教学法优势互补,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既有深厚理论知识又有主动学习、严谨思维和沟通合作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2. 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只涉及某个具体知识点的案例,可由授课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叙述案例的发生、演变过程,对案例中所涉及的金融知识和基本原理进行讲解。这种做法既可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听课的兴趣, 还能使学生在教师讲授过程中快速地汲取精华,提高其学习效率。另外,教师操作起来也比较容易,在教学节奏的把握和教学时间的分配上较为主动和灵活。对于复杂的案例,可由教师先进行一些示范性的案例剖析,当学生形成了经验性看法后,再模仿教师进行相似案例分析;其次,教师只对案例进行部分剖析或只阐述某些观点,让学生对余下的部分进行分析论证;第三,教师准备案例,师生一起分析评论;最后,由学生自己准备案例、完成对案例的分析,教师只给予必要的指导。即: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启发、学生阐述师生共同评论教师指导、学生分析。

3. 案例教学的具体展开。引入案例时,教师需告知学生案例应用的金融学原理、本次案例讨论的具体要求、基本的框架设置。在课堂上,教师既可以直接提出尖锐的问题,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激烈的辩论,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中错综复杂的问题,辨析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权衡互相制约的因素,再比较不同解决方案的利弊,最后使学生能够从当事人的角度制定行动计划。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把握好整个讨论的进程和方向,要尽可能让学生去发言、思考、做出决定。为防止讨论偏离主题或在一些枝节问题上纠缠不休,教师可事先将主题写在黑板上,必要时给以指导,引导学生就案例中涉及的重要信息、面临的疑难问题、当事人做出决策的标准、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开展讨论。案例教学结束后,可以由教师对案例的讨论情况及所遇到的新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但最好是由学生自己总结并写出书面报告。因为,通过写书面报告,既可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又能让学生站在理论的高度,重新审视案例,分析在改变案例客观环境的假设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另外结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使理论回到实践,指导实践,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蒋峰. 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研究[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3):32-35.

[2]李银珠. 高校金融学学科教学方法探析[J].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3):89-90.

[3]魏文静. 关于创新《金融学》教学模式的思考[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4):139-142.

[4]焦继军. 金融学科案例教学探析[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1):48-50.

[5]孙晶晶. 金融学课程教学探索[J]. 中国商界,2009(10):144-145.

上一篇:国际关系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国际直接投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