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范文

时间:2023-09-17 02:10:39

两会篇1

“两会”期间,针对因采购茅台产生的庞大公费开支,有委员提交了《关于禁止使用公款消费茅台酒的提案》。茅台酒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那么“三公消费禁喝茅台”是否能遏制公款吃喝呢?

此次茅台再次成为众矢之的,说到底还是民众对公款吃喝的不满。公款吃喝的问题由来已久,是一个老声长谈的话题,是始终困绕各级财政的一大顽症。公款吃喝不仅造成国家资源的大量浪费,也损害了政府形象,滋生,影响了干群关系,造成不必要的社会矛盾。

而国家对公款吃喝的态度一直比较明确,采取多项措施进行打击、管理:去年3月,国务院明令要求98个中央部门公开“三公”数据。但时至今日,这些举措收效甚微。“三公病”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小到一顿饭几千元,大到一辆好车几百万,从基层单位,到上级部门,三公浪费现象比比皆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执行副会长林嘉騋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禁止使用公款消费茅台酒的提案》。“茅台酒十年来价格涨了十倍,背后推手就是公款吃喝!遏制公款吃喝,要用茅台酒做突破口!”

小小的一瓶茅台,反而成了“三公病”的罪魁祸首,好不冤枉。难怪茅台高管刘自力感到委屈:“三公消费禁止喝茅台?那么我请问你,三公消费应该喝什么酒?”“我们省委书记也说过了,如果三公消费不喝茅台,那么你去喝拉菲吗?”

的确就像茅台高管刘自力说的那样:“三公消费禁止喝茅台?那么我请问你,三公消费应该喝什么酒?”“我们省委书记也说过了,如果三公消费不喝茅台,那么你去喝拉菲吗?”在这件事上我觉得茅台仅仅是公款吃喝的替罪羊,“禁止公款买茅台”是治标不治本的。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许我们说的看的仅仅是片面的,但我觉得如果想真正的去解决严重的三公消费情况必须得去源头抓起,治病需了解病根,我觉得根本在于我们政府没有在这方面做出明确有效的措施,也就是光打雷不下雨,不能让大家去明白这个是明令禁止的。面对这越来越严重的“三公病”,更多人希望借助法律的手段,来遏制住这一趋势。今年人代会上,九三学社中央提交了《关于遏制公款吃喝的建议》的提案。提案建议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等“三公浪费”纳入《刑法》调节范畴;“三公”经费等行政成本,纳入政绩考核范畴,决定官员仕途。我觉得这个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关乎个人的切身利益,可以让他们在公款消费的同时想想后果,其次就是需要公款消费公开制,加强监督制度,从源头抓起,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

聚焦两会,关注两会。每次的两会可以说是一种总结,总结我们政党在这几年里的得与失,是否偏离了始终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达到人民心中那个永远的政党,只有不断的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只有不断保持我们的与时俱进的特性才能将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反腐倡廉,杜绝腐败,严抓不松这个是绝对不可姑息的,相信我们政党可以不断提升自己,从小的事情去发现大的问题,进而做到最好!

两会的召开对中国社会及经济大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他将人民的疾苦和愿望以及人民对政府和党的期待和要求汇集起来,整理出来,以便于党和政府开展以后的工作。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东方的崛起已不容忽视,中国经济的这种持续发展是和党的正确领导以及人民的积极配合是离不开的。中国正在向着现代化一步一步接近,中国正在腾飞。

两会篇2

前几天,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在两会上,近年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环保、社会保障等都受到委员们的关注。

民生问题除了传统的住房、教育和医疗话题,物价问题也将成为热点。物价上涨过快,影响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关系到改革发展的大局继续深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物价长期保持低增长的国家来说,消费物价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恢复性上涨。这次消费品涨价,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市场对原有产品比价不合理做出的合理的反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变动往往是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指针。目前我国一些物价稍有波动,就会牵动许多人的心。政府对此也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稳定物价。改善民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必须从政治的高度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政治问题的本质是人心问题。民生决定民心,民生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公正与和谐,深刻影响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民生决定“国运”,能否从制度上保障民生,是国家强盛、繁荣、富强、文明、公正、和谐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民族团结、充满活力、顽强拼搏、不懈努力的强大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执政党来说,在民生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态度,直接反映执政党的执政理念,直接决定执政党政权的性质、直接决定执政党的兴衰和生死存亡。所以,民生问题是立国之本,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特质和目的。我们党之所以能从源于公文有约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领导全国人民谋求解放的革命党,到领导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的执政党,这个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人民的选择。人民之所以选择党的领导,是因为我们党无论是成立之初,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都能够以人民的利益为最大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利益需求多样化,利益矛盾复杂化的背景下,能够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与人民共享”的发展目标,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执政理念,以更加亲民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从政治的高度重视民生,我们必须在思想、政策、体制各个层面进行更加深刻的理性思考,确立科学发展的检验标准与判定的尺度,在选择科学的发展路径的同时,正确选择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与民生的关系。致力于改善民生的发展观才是科学的发展观,改善民生是判定科学发展的主要标尺,是历史新时期我国各级政府重要的政策指南,民生状况是检验执政成效的实践标准。我们要牢固树立“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绩”的执政理念,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民生状况,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把改善民生看成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着力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使人民群众得到越来越多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两会篇3

“两会”的召开吸引者国内外众多媒体的高度关注,同样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温家宝总理做了2004年的政府工作汇报,与会代表高度评价了温总理的工作报告,“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今年的“两会”是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前提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继续巩固宏观调控成果,顺利完成“十五”规划实施,为实施“十一五”规划打好基础承前启后的一次关键性会议。是一次团结奋进,昂扬向上,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大会。“成就巨大,鼓舞人心”,“构建和谐社会”是今年“两会”的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会上提出的一切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是“一鸟两翅”的关系。“小康社会”主要是指经济上的目标。“和谐社会”主要是指除了经济以外的社会目标。“小康”包含着“和谐”,“小康社会”更期待“和谐社会”的到来。

和谐社会有四点内涵:

一是,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

二是,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

三是,和谐社会是规范的社会

四是,和谐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活力迸发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条件,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和谐社会是公平的社会,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比较突出的社会公平问题,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偏大

二是农民,工人等一些社会群体为改革发展所承担的代价与应得的补偿不对等

三是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错综复杂。

公平既包括机会公平,标准公平和分配公平,更需要公平的机制,公平的规则,公平的环境,公平的发展的机会。

解决分配中的公平问题有3个原则:即初次分配坚持以效率为主的分配原则,再分配中坚持以公平为主的分配原则,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和谐社会是安定团结的社会。社会安定就是平安,稳定,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睦。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增加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时间的能力。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努力实现社会生活各个环节的井然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社会有序就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章可循。

两会篇4

除了选举新的领导人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导航者外,此次两会主要关心的热点话题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国计、民生。从国计方面,一方面是有关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比如宏观经济调控问题、政府机构改革问题、金融体制改革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另一方面是与群众利益、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比如稳定物价问题、扩大就业问题、住房和社会保障问题、教育和卫生体制改革等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要通过各种改革措施来发展我们的生产力,而且在发展的同时还秉着“和谐”的观念,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在这两会报告中都得到充分的重视。会议给中国未来的发展定了调子、明路子、下着子,为中国的发展制定了宏伟的蓝图。

过去几年直到现在国家都一直在关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切身利益。总理所做的工作报告,每一句话都是老百姓最贴心的话,每一件都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无论是就业问题还是住房等社会保障问题都得到高度的重视。此外,还开辟了相关的两会论坛,让网民提意见,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赞赏的民主的行为表现。

此次两会,昭显了“富民、惠民、安民”的民生观,让我感触颇深的是惠民,惠民就是解决教育、医疗、住房各种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经济上得到高速的发展,近几年的巨大成就,让百姓也切切实实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且朝着全民小康水平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提出惠民的民生观,其实是在反哺百姓,使他们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里面所提出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所谓十年树树、百年树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一个国家变强的根本保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科学技术依赖于人才,人才依赖于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此次大会上有代表拷问现行“高考制度”,这就像千斤的巨石,激起了人民心中的浪花。高考指标的不同一直都是考生和家长心中的痛苦,即便如此,因为种种原因,大家好像对于这一现象都持沉默态度,此次在两会上的首次提出,是一个前进的脚步,是一个国家将要着手解决教育不公的一个强烈的信号。教育不公平,教育资源地区的分配不均根源于地区经济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差异上。而对于这种差异的解决就依赖于国家的相关的政策。此外,总理还提出要提高现在高校教育的质量。前几年伴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提出,大学招生人数不断上升,大学门槛也逐渐放低,量的增加是应对当时学生人数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所提出的。现在中国的高校在校生人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一。现在两会提出要控制量的发展,提出质的提高,把过去粗放型的教育方法转变为集约型的教育方法。现行大学中人数的众多与师资力量的缺乏构成了强烈的反差,一些课基本上都是大课,往往都有100至150的人在同一教室上课,如此的教学方式,效果自然不是很好,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也不是很高。党把目光注意到了这些问题上,把提高大学教育质量放在首位,控制不断增长的大学生人数,鼓励大学把钱放在请大师上而不是盖大楼,建立稳固强健的本科教学评估来督导各类本科院校尤其是民办学校的教学水平上。这一行为彰显了党和政府对民生工程、惠民实事的一贯态度和立场。

这次两会期间,各大媒体、网站汇集的如潮的“民意民情”,证明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期盼。能不能使群众的诉求和意愿得到最大限度的表达和满足,能否把百姓、代表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政府任重道远。在过去已经做了并且现在也一直在做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大力推进改革等方面,继续“更加重视”,既体现了政府工作的延续性,也表明了国家一定要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的决心,听了绝对鼓舞人心、振奋人心。

两会篇5

在这期间,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两会”代表齐聚北京,代表人民把有关人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一些社会问题提交“两会”讨论。因此“两会”的召开也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关注和他们有关的一些热点话题。我看“两会”,一方面是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和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说说自己对一些关键问题的个人看法,在关注的同时培养自我思考和相关意识。两会是中国的窗口,关注中国就不能不关注两会。经过60年的持续发展,特别是30年的改革开放,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三,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日益提高。我们的发展和走势直接影响着世界经济态势和政治格局。因此,国际社会不能不关心中国的情况,两会就必然地成为国际看国内的一个重要窗口、世界看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

我个人认为,其中住房是最大的民生,教育不公和医疗不公都与民众的切实利益挂钩,还有暴力拆迁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所以,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民众参与度最高的“两会”,人大和政协应该运用自身的权威,制定一些基本的法律和制度,给民众以希望和信心。它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政府的预算要公开和透明,杜绝预算外收入,并使之接受人大的监督。因为政府的一切行政行为都是要用钱的,如果从预算上卡住了政府乱花钱,那么多年治理不了的“三公”消费也就自然能够解决。二是推进公务人员的财产申报。财产申报制作为反腐最好也是最后的手段,应该在我们的各级官员中推行,唯有如此,当前越来越严重的腐败才能得以遏止。三是改革土地和资源的产权,实行要素市场化,切断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使各种资源反映其稀缺性,只有这样才可最终降低房价,并消除煤老板等靠资源暴富现象。四是实行减税和制定财产累进税并举,前者的目的是还富于民,刺激民众创业;后者的目的是调节收入分配差距,遏止过高收入。五是取消包括学校和医院在内的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落实学校的办学自,并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制定硬性的具有法律约束性的指标,以确保教育和医疗的公平发展。

同时,会议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的实践和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特点和优点。这两项制度扎根中国大地,是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的重要内容。会议的召开和运作过程,同时也就是中国民主政治模式的实践过程。与此相关联的是,我们的治国理念和政治模式因为会议而得到更加广泛的理解和认可,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为此,本人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学习和实践中做到将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

在思想上,我将继续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修养锻炼。在工作的同时,除了自觉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会精神外,我还计划经常阅读有关党建、党史及党员先进事迹的书籍和报刊等,不断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使本人在工作上有更大的精神动力,做到学以致用,而不盲目;使自己能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能鉴定好与坏、甄别正与邪;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的侵蚀,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工作上,我要不断的勤奋努力。当今社会处于一个以信息作为重要生产力的时代,谁掌握的知识,谁就拥有了进步的阶梯。因此,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某个领域的精深程度,争取做到独当一面,保证高效率地完成任务。我还将及时认真地为自己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把最前沿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使自己不会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落伍,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更大的潜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两会篇6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于今年3月中旬在北京圆满闭幕,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带走的是他们的身影,带来的是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与思路。从各大网络媒体报道全国“两会”的专题页面中,仍然可以看出“两会”新闻报道如火如荼的场面。

今年全国“两会”报道呈现出多媒体、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多模式等特点。尤其是网络媒体站到第一线与传统媒体“并肩作战”,并与传统媒体展开竞争与合作,开创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模式,成为今年“两会”报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亦创新出多种报道模式。

一年一度的“两会”对于媒体而言就是一年一次最高水平的“新闻大战”,也成为各大媒体综合实力、报道水平高低的一把标尺,受众便是公正裁判。为了打赢这场“新闻大战”,从不同角度传递更多“两会”信息,传统媒体凭借其自身优势和品牌效应,强档推出“航空母舰式”的报道,大中有小,重中有轻,如中央电视台派出名记者、名主持人,可谓七大名嘴“七剑下天山”、以“名人”效应夺取眼球,而网络媒体集体喊出最底层――大众的声音,获得民众的注意力。

今年的“两会”报道,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拼打中拥抱,在拥抱中拼打,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跨媒体竞争与合作模式,也拓展了新闻传播的理念与空间,促进了不同介质媒体间的机制创新,成为大众传播领域值得借鉴的经典范本,也是值得新闻报道领域深度研究的经典案例。

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之后,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的开场白中这样说道,“‘两会’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他们通过代表、委员、新闻媒体和信息网络给政府工作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单是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和央视国际网不完全的统计,对政府提出的意见和给总理本人提出的问题就多达几十万条。我从群众的意见当中,感受到大家对于政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了一种信心和力量。”

在短度两个小时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多次谈及中国互联网,这在以往的记者招待会上从未出现过。其实,总书记和总理高度重视互联网所反映出来的民意,这不仅展示了新一代国家领导人亲民务实的作风,至少还向人们传递了两个信息:一是网络已经成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主流渠道,二是网络媒体作为一支全新的传播力量,其影响力正在日益彰显。

全国政协委员刘长乐表示,“我有一个很强烈的感受是,网络媒体在更大范围内对‘两会’报道的参与。今年在‘两会’现场,人民网搭设了直播平台,我的一个发言稿,基本上被网络原封不动地公布了。我第一次感觉到网络的强势在很大程度上甚至超过了电视,因为它有海量存储的凝固的文字和图片。”

相对于其它媒体而言,网络媒体在民意表达方面更为直接高效,减少了中间过滤层次,属于原生态的传播,是意见传递的“直通车”。人民网的评论文章认为,互联网上看民意,这民意决不会变形走样,或许这也是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本届党和政府领导人重视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网络媒体报道“两会”、传播“两会”信息等方面就有不俗表现,其自身优势正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其它传统媒体缺乏的,更是无法替代的。随着人民网、新华网、 中国网、央视国际、国际在线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以及知名商业网站在报道和传播“两会”的经验积累、其报道手法多样化、专题表现形式不断创新,在整个媒体矩阵中夺得一席之地,并发出强烈的声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两会”报道中,网络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在合作中竞争 在竞争中合作

新闻媒体对“两会”全过程、全方位、全景式地报道,可以称得上是为受众提供了一份“新闻大餐”。让老百姓能够从各种不同媒体、不同渠道了解“两会”有关信息,是各大媒体展现自己报道实力的最好机会。难怪,广播、电视、报刊、网站、手机“五大媒体”各显神通,在“两会”报道的舞台上尽展风采。

网络媒体充分运用自身优势来传递“两会”信息,解读“两会”的背后给国民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和给百姓带来的实惠。媒体对“两会”报道的竞争不但表现在同类媒体之间,也表现在不同介质的媒体之间。几年前网络媒体参与“两会”报道还没有引起其他媒体的足够重视,传播范围亦有限,但今年传统媒体集体大喊“狼来了”。

毋庸置疑,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就“两会”报道而言,“两会”是新闻富矿,是传统媒体的盛宴,更是网络媒体的竞技场,谁都不愿意放过。有人用当前中美关系来形容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二者之间的关系:网络媒体的崛起势不可挡,影响力日益提升,与传统媒体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同类媒体的合作极少,竞争较多;而不同介质的媒体之间,合作多于竞争;尤其是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联手形成跨媒体传播,报道效果和影响力一跨即灵。

网络媒体对“两会”的报道越来越成熟,这也从侧面折射了网络媒体整体水平在一步一步地提高。

“两会”报道中,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学会了“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已有内容资源,发挥自己的强项。人民网、新华网等不但进入“两会”现场,而且还在会场设立新闻中心。在内容上,除了自己派出记者采写外,还与所在的母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传统媒体)及下属子报进行全方位互动、合作。商业网站为了打赢“两会”报道这一仗,纷纷寻找国内电视、报纸、杂志及有关网络媒体与其结成“战时同盟”,联合作战。如新浪、搜狐与中央电视合开辟专题博客,很多网友都在博客留言中对王小丫的“两会”采访报道献计献策,王小丫、白岩松等通过博客,让人们了解到更多的“两会”信息,商业网站也在主流宣传中切合了网民的需要,找到了自己扩大影响的新办法。

传统媒体需要借助网络媒体的平台,对自己做的“两会”报道通过网络放到民众中去检验,又从民众中得到反馈并征集有关问题及建议,为我所用;而网络媒体需要传统媒体关于“两会”报道的有关信息。新浪网副总编侯小强认为,“中央电视台通过工作博客这种形式来传递自己在‘两会’报道中的一些花絮和心得,这应该说是迎合了大家的需要。”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合作取得良好的效果,“两会”报道模式有了一种全新的变化,两者优势可以得到互补,激发出各自的优势,同时使新闻资源使用最大化,是“两会”信息的二次传播,延伸了各自的传播渠道。

创新――永恒的动力

网络媒体把“两会”报道作为年度“大戏”,体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他们纷纷调兵遣将,运筹谋划,及时、准确、全面、深入报道“两会”盛况和代表、委员的意见心声,更着眼于“两会”百姓关心的话题,着力代表大众的声音,复制大众的语言表述方式。人民网、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等各大网站,以其不同鲜明特色的“两会”报道模式而颇受网民欢迎,在创新的道路上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人民网“两会”报道开通了“强国博客”,邀请“两会”代表、委员撰写博客,用最新的表现形式来宣传报道“两会”,使代表网络发展新趋势的博客成了“两会”的亮点。这些博客从个人角度观察“两会”,很好地填充了网络媒体的内容。另外有大量网民浏览并留言,通过博客向代表、委员们反映心声,希望借助他们将民意传达上去。这些博客一方面为网站增加了大量原创性内容,从而提升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忠实受众,提高了网站的品位。

每年“两会”期间,网络媒体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阵地均开设“两会专题”,新华网在3月8日开通并启用了中文域名“两会.cn”、国内顶级CN域名“”及通用网址“两会”,让网民直接到达两会专题页面,为两会的宣传开通了绿色通道。学者认为,新华网此次运用CN域名、中文域名和通用网址配套,突破常规地将域名指向了新华网下级页面――两会专题,从互联网海量信息中,将两会专题突出到显著位置。

央视国际报道今年“两会”主要突出记者现场连线,以会内会外同步推进的方式,加强对新闻事件的热点分析与深度跟进。央视国际网站开辟的“视听新闻”版块,充分利用了中央电视台宝贵的视频资源,除了打破分散报道方式、还利用央视知名主持人,如王小丫、白岩松、鲁健等和具有发现洞察能力的记者到一线去观察和采访,提出具有独家、权威视角的观点,把中央电视台的优势轻易地转化为央视国际的优势。

商业网站对传统媒体的内容分门类进行整理,凸显条理性和层次性。比如,新浪网对看病难、公务员“减肥”等热门话题设置了专版,还开设“悄悄话登上大台面”,专门登载“两会”中关于一些敏感性问题的讨论。这样以专题形式对传统媒体内容进行归类以后,方便了受众浏览。另外,这些专题都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起传统宏观的“两会”报道,显得更加具体,也更加实际,当然也就更容易赢得大众关注,从而发挥出它的价值。

向民间“借力”,也是网络媒体打造内容的一大法宝。搜狐与网络著名播客“反波AntiWave”联袂制作了一档“反波读两会”的网络音频节目,每一期的“反波读两会”都会先说一下当天的“两会”日程;接下来对委员们的一些提案进行评述,再深度解读提案,发表大众对此提案的认识;最后都会是文化界委员接受采访的实录。“反波读两会”陆续推出《明星委员也是人》、《医疗腐败让梁晓声气急败坏》、《陈道明称不值得演》等一系列非常有趣、让人难忘的“两会”报道节目。

在“两会”报道中,网络媒体都利用手机信息。人民网、新华网开设有“掌上两会”版块,下设“两会快讯”、“两会留言版”、“手机访谈”、“两会直播”、“两会视频”、“两会提问”等栏目;新浪网也开设了“手机看两会”版块。利用手机辅助网络传播,既延伸了网络媒体信息的渠道,又扩张了与网民互动的平台,同时,还为网站增加了盈利渠道。

从草根博客到政治博客

随着一批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纷纷开通个人网络日志,“两会”和“博客”这两个名词被联系在一起,今年“两会”也兴起了“博客”参政热,博客让普通百姓成为会场外的“代表”和“委员”,代表、委员与广大民众在网上互动,成为“两会”一大亮点。

博客已经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民众互动的新渠道。被媒体称为全国人大代表博客第一人的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程贻举在谈到为何开通博客时表示,他将把自己的建议、参会的点滴感受、会场上的热门话题、会外的思考,通过博客,在第一时间告诉网友。同时,也希望网友能留下自己的意见建议,形成良性的互动。

开通博客的代表、委员不止程贻举一人。一名网友把自己《关于加强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建议》通过博客递交给张虎生委员,希望能转交大会秘书处,张虎生委员感动地说,博客上,这些幕后“代表”、“委员”的“议案”和“提案”质量都很高。而传达民情反映情况、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希望和建议、为困难群体呼吁、为个人遭遇不平申诉和揭露社会丑陋现象等网民的信息就更多了。

继程贻举开通其“两会博客”后,全国政协委员、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也在自己博客上广泛征求普通网民对中国教育的思考和建议。韦钰被网民称为“中国博客部长第一人”。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博客为所有人提供了平等发表意见的空间,我喜欢这种民主的、单纯的方式,也希望和网民争论问题。” 其后又一批代表和委员在博客上直抒胸臆、采集民声,通过这个渠道,他们可以把网络的无限资源和大家的智慧集中、提炼出来,融汇到建议、议案和提案中去,使这个发轫于民间浪潮的博客从个人生活提升到参政议政。

与一般演艺明星或文人的博客不同,代表、委员的背后站着无数的民众,借用传播学的术语说,代表、委员是真正的“意见领袖”。如果说“两会”是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庄严舞台,那么“两会博客”某种程度上就是社会公众“参政议政”的“茶楼酒肆”。这是一个规模更为庞大的“会议”,而且是“零”开支的最为经济节约的“会议”,非常值得而且有必要“召开”。

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作为人民的政府,应该接受群众的民主监督,也包括在网上广泛听取意见,因为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人负起责来,各项事业才能顺利发展。”

实际上,早在年初各地召开的地方“两会”上,通过网络化手段倾听民意就已经很普遍。浙江、重庆等地的代表、委员开通了博客。由此可见,从地方“两会”到全国“两会”,以代表、委员博客为载体,人民群众关注“两会”、“参与”两会的热潮方兴未艾。

博客进入“两会”是一个窗口,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设博客也只是一个开端,这将为人大、政协乃至政府工作的创新增添活力与生机。但是,如果仅仅止于对博客形式的欣赏,就有可能达不到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目的。

博客本是一个开放的私人言论空间,但现在成为了人大代表履职的公器,用人民网的话说,是“博客让百姓成‘代表’”。起到了让人们更广泛地了解和参与政治决策的作用。继在草根博客、名人博客、代表博客、委员博客之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市长博客”、“省长博客”、“部长博客”。

互联网参政的含金量

各大网站对“两会”进行了高速率、大容量、全景式的立体报道,使人们深切地领略了一场信息网络化的强劲冲击波,它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新闻领域。信息网络化不仅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而且对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网络媒体参与“两会”报道,不但使得民众有了对有关“两会”话题即时反馈给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渠道,同时也拥有了一个对“两会”相关话题进行“评论”的平台,为代表、委员和民众之间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换意见的平台。

有学者认为,网络媒体报道“两会” 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上起着新的作用:一是客观上推动“两会”走向进一步开放;二是在“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通过互联网,尤其是开通其个人博客,收集民意、采集民声,民众可通过网络媒体登上“两会”政坛直接参政、议政成为现实;三是创造了监督政府廉洁高效的便捷方式;强化了代表、委员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作为代表人民群众意志的代表、委员,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参政议政,管理国家事务。

全国政协委员杨澜在被媒体问及如何才能更广泛地代表民意时表示,网络媒体的作用不可忽视,现在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把自己的议案和提案放在网上,征求网民的意见,反复修改,使自己的议案和提案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从新闻的角度来看,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报道平台。

重视民主政治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大力加强网上民主政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满足人民群众增强民主政治意识和知识的需要,同时也要制定相关的信息网络策略,使互联网置于统一保障体系之下,以保证安全的网络空间。

人大代表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关系就好比叶片与树根,割断其联系和沟通的话,人大代表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法吸收“养分”,而叶片也自然无法把“阳光雨露”惠及到树根。两年前,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开通“中国・浙江人大” 网站,公布省人大代表的联系方式,浙江的老百姓可以通过这一网站,和各级人大代表就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交流,同时,也能够使人大代表的工作,受到公众的监督。

媒体曾经报道过的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公开向民众征集议案,结果她的联系点险些被挤破门槛,登门造访者络绎不绝,而且每天还要接到100多个电话和大量信件,以至于她为如何接待那么多民众而苦不堪言。当前,需要人大代表反映的民意和群众议案确实太多;但另一方面,沟通渠道又确实太少,而互联网是一个现代化的信息交流平台,从而也解决了这个难题,更意味着政治文明向民主开放提高了一大步。

自由意味着责任

3月14日上午,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问及中国在互联网方面进行的内容审查等有关问题时,温总理回答道:“我想先引用两句话,一句是萧伯纳说的,‘自由意味着责任’,一句是你们美国的老报人斯特朗斯基说的,‘要讲民主的话,不要关在屋子里只读亚里士多德,要多坐地铁和公共汽车’。中国的互联网一直保持着很快的发展,现在的网民已经超过一亿了。中国政府支持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温总理进一步指出,“按照《宪法》的规定,每一个公民都有利用互联网的权利和自由,但同时每一个公民又要自觉地遵守法律和秩序,维护国家的、社会的和集体的利益。中国对互联网实行依法管理,同时我们也倡导互联网业界行业自律,实行自我管理。网站要传播正确的信息,不要误导群众,更不能对社会秩序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些规范作为职业道德,应该得到遵守。”

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截至去年底,我国上网用户总数多达1.11亿人,占世界网民总量的11%,这么庞大的一个网民队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民意表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但是人多嘴杂,尽管可以使意见更为全面,可也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混乱,因此网络秩序相当重要,更何况网民本来就良莠不齐。

就在今年“两会”期间,赵丽宏委员对媒体公开表示,“网络使我了解民情,但在我的博客评论中,个别读者以辱骂的方式,在网上宣泄自己的不满。”赵丽宏质疑,即便是表示愤怒,也可以用文明的语言和方式,为什么骂脏话呢?难道在他们的词典中,只有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骂人词汇?对于这些辱骂的脏话被删除,赵丽宏坚决支持,“网上博客,应该是一个文明的场所,应该有文明的规矩,如果这里充斥着下流肮脏的污言秽语而无人阻止,我决不会再来,读者也不会答应。”

为了网络环境的净化,2004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十几个部委进行联手打击,可谓给互联网进行了一次大洗脸,擦去了颜色(黄色),但还有一些肮脏的口水,这需要对互联网内容进行除臭洁牙,对于那些暗藏在互联网牙缝里的污垢,还需要重点清洗,特别顽固的还需专业工具,清除网络脏话,让网络散发清新的空气。

网络媒体在报道“两会”等重大新闻事件时,更需要自觉地承担起媒体责任和社会责任,要防止商业主义对自身的侵蚀和消解,要能冷静地辨认并防止那些有意的、非理性的损害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不和谐的“杂音”,突出网络媒体的价值观和舆论引导。

两会篇7

每年三月,都会有一场“红色盛宴”在全国上下铺展开来。从人民大会堂,到街头路口、寻常巷陌;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媒体记者、普通百姓;从听报告、提议案,到发微博、谈观点。从庙堂之上到寻常百姓家,从上传下达到上下互动,“两会”这场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的流水席,吸引了无数“发烧友”积极赴宴。

说起“两会发烧友”,首先想到的是近几年赚足了眼球的陈光标。这位“高调慈善”的企业家骑着自行车、挂着旁听证,年年到人民大会堂听两会。不能递交提案,就把建议复印了几百份,放在资料取阅台,“写出来总想有人看啊”!近年来,政策日益鼓励民间资本发展,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大环境,两会给了民营企业家一个发声的舞台。陈光标在两会现场积极奔走多年,堪称“最坚韧发烧友”。

在两会现场有这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红裙,黑靴,民族风格的头饰,整齐划一的步伐;她们有时翩翩起舞,有时列队行进,有记者要求拍照,姑娘们也都配合地摆出各种造型――她们是两会的服务人员,庄严的会场满是她们殷勤的身影,肃穆的广场也随处可见她们艳丽的身姿,当之无愧是“最美发烧友”。

单反笔记本、话筒摄像机,一开两会,各大媒体就纷至沓来,云集会场内外。或蹲或站,跑前跑后,聚焦热点也关注幕后。广场上,肃立的安保警察、活泼的服务人员,都是他们镜头中的主角;代表委员一出会场,“备战”已久的话筒便立刻涌上前来,长枪短炮、围追堵截。两会期间的新闻大战早已不足为奇,而今天的公民也不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信息时代,微博、博客、播客等“自媒体”的出现,使他们有了传播、评议的途径。在“内忧外患”的话语空间里,记者大军只得用各种姿势抢占一席之地。记者是“最专业的发烧友”。

这些天,街头报刊亭被两会染成红色,课堂里的学生在看两会专刊,公园里遛弯的老人举着收音机听报告解读,挤地铁的上班族通过移动电视了解最新动向;人们在微博上关注代表委员、热议新的议案提案,对代表委员传达底层的声音……两会代表的始终是人民的利益,民生话题在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重,施政重点偏向民生,议案提案更直接地影响着百姓的“菜篮子”。因此,即便是远离政治的普通群众,也热衷时事、关心两会,可谓“最草根发烧友”。

两会篇8

1、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

2、2021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3、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4、2021年3月10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闭幕 。

(来源:文章屋网 https://www.wzu.com)

上一篇:绿色会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四风问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