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分析范文

时间:2023-03-18 04:10:29

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范文第1篇

近年来,中国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改变农村能源结构、恢复生态、改善环境和新农村建设的"六小工程"的重点内容来抓,农业部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从2000年开始提出并组织实施了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各地以沼气建设为重点,与改厨、改厕、改圈相结合,引导推广北方"四位一体"、南方"猪沼果"、西北"五配套"等多种能源生态模式,建设生态家园,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在示范项目的推动下,带动了农村沼气的快速发展。截至2006年,全国农村户用沼气以近300万口/年的速度迅猛发展,已累计发展到2200万户左右[3],年产沼气约90亿m3,受益人口7000万[4]。在改善农村地区卫生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效果。

然而目前沼气推广仍未达到规划要求[5],部分地区已建成农村沼气工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实际运行效果不好。据统计,全国累计建池1800万户时,真正好用并发挥作用的沼气最多不过60%[5]。究其原因除了受池型选择、技术推广、运行管理以及后续服务等因素影响外,沼气工程的直接经济效益对产业化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已往的研究大多是对沼气工程收益的正向报道[1,6-8],一部分学者也只是认为沼气池直接经济效益并不显著[2,4,9],出售温室气体减排量,可以获得额外资金收益[2,4,9],而鲜见对其成本与收益的详尽分析。文中通过对清洁发展机制(CDM)下农村沼气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以及提高项目市场竞争力和投资吸引力的相应措施进行分析,使项目发展由政府推动变为市场吸引,加快项目推广速度,改善运行效果。

1沼气池适用对象分类

在没有沼气工程的情形下,目前中国农村居民解决生活能源消费的途径依据所在地区和农民经济水平不同有4种来源:1)直接或间接使用化石燃料,如燃煤、液化石油气;2)使用秸秆等可再生生物质资源;3)使用薪柴等可再生生物质资源;4)用电等其它能源。

由于使用电或液化石油气等商业能源的农户通常处于城镇郊区,经济条件较好,不具备发展沼气的条件,因此在考虑沼气推广时主要考虑消费煤炭、秸秆和薪柴这3种情况。目前与此相关的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表1)[8]。

2农村户用沼气池经济效益分析

为便于分析,以一个标准的农村4口之家为例,养猪3~5头,日产鲜粪5~8.3kg,粪水30~50L,粪水浓度2%,COD为16000~18000mg/L,沼气工程采用国家推广的新式防渗太阳能保温型,设计容积8~10m3,产气率0.2~0.3m3/m3·d,全年正常工作,可产沼气380~450m3[2]。

2.1沼气项目的直接经济收益来自以下三部分

(1)沼气燃烧效益(Pb):作为居民燃料,每立方米沼气可以替代2kg燃煤,以每池年产沼气400m3计,当农户原本燃煤时,每年可替代约0.8t燃煤[9]。无烟煤价格随地区和时间变化很大,按700元/t计算,可以节约560元;当农户原本燃用秸秆或薪柴等生物质原料时,这部分收益为零。

(2)沼液与沼渣效益(Pf):沼液与沼渣可以用来替代化肥农药并应用于养殖等,由于价格变动很大,预期可以节约农户450元的支出[4]。

(3)节约工时效益(PL):农户平均每年至少燃用2吨秸秆,包括收割、晾晒、运回码放至少需要5个工日;如果收集薪柴,全年至少需要7个工日。目前的零工价格在35~100元之间,以40元计,则节约劳动力价值分别为200和280元。当农户原本燃煤时,这部分收益为零。2.2沼气项目的成本来自以下三部分(1)建设成本(Cc):Cc=N×(1+R)n/n式中:N为工程投资,农村沼气工程的投资一般每户在3000~3500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一般在1000~1200元[7〗。按每户自筹2000元,国家补贴1000元计;R为资金收益率,目前中国政府10年期的公债收益率为5.531%[4];n为项目使用年限,按建成后使用15年计。可以得到:沼气池每年建设成本为448.5元,其中农户每年付出建设成本为299元。(2)劳力成本(CL):新型沼气池自动进出料,每年有54m3的沼渣排出[10]。不建沼气池时粪便通常积攒于猪圈中,集中清运并堆肥,通常需要10个工日。由于农村没有固定地点处理沼渣,为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需要及时清运到农田中并堆肥。折算至少需要18个工日,因此多支出8个工日的价值320元。

(3)肥料价值(Cf):不采用沼气池时,猪粪作为肥料价值200元。由此可得:沼气池年均直接收益R为:R=Pb+Pf+PL-Cc-CL-Cf

a.当农户原本燃煤时,沼气池的收益为:R=41.5元;b.当农户原本燃用秸秆时,沼气池的收益为:R=-318.5元;c.当农户原本燃用薪柴时,沼气池的收益为:R=-238.5元

同理,在国家每年补贴149.5元的前提下,农户的年均直接沼气收益R为:当农户原本燃煤时,191元;原本燃用秸秆时,-169元;原本燃用薪柴时,-89元。

上述计算过程中大多数值采用的虽是估计值,但却代表了目前发展的平均水平。在目前情况下,沼气池建设具有很大环境社会效益,在经济上使用沼气的直接效益不高,对原本燃用秸秆或薪柴的农户而言是负收益。除了农村生活用能源缺乏的地区,沼气建设发展的动力更多依靠政府的推动和沼气池的间接效益,如改良土壤,增加产量[10]以及清洁卫生等环境社会效益。

3CDM下沼气池经济收益分析

3.1沼气池减排潜力分析

减排量是由基准线排放减去项目排放,并考虑泄露的任何调整。定义ERemission为工程项目产生的减排量:ERbaseline为项目基准线排放;ERproject代表项目自身的排放;ERleakage代表项目产生的泄漏,则有[4]:ERemission=ERbaseline-ERproject-ERleakage

在农村沼气池项目中,基准线排放的是基于不存在沼气工程的情景下与沼气工程对应的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沼气工程项目的基准线排放分为2部分:1)替代燃烧化石燃料和生物质原料所产生的CO2的排放;2)畜禽粪便引起温室气体排放。

未实施沼气工程时,畜禽粪便引发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为甲烷。IPCC推荐了计算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气候各种畜禽的甲烷排放因子,其中在亚洲的温暖地区(年平均气温高于15℃且低于25℃的区域),每头猪的甲烷排放因子为4kg/a。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属于温暖地区,每户沼气用户平均养4头猪,因为粪便和污水等导致的甲烷排放的量约为16kg/a,相当于336kgCO2当量[2],人排泄粪便所产生甲烷因缺乏相应资料而未作考虑。

除了甲烷外,养殖场还排放部分的二氧化碳。但是因为这部分碳的最初来源为生物质,因此,从碳平衡的角度来看,整个过程为零碳排放,不将其计入基准线排放。也有研究指出,猪粪沼渣用于稻田比使用农家堆肥可减少甲烷排放56.7~64.7%[11]。但这部分的减排量能否发生取决于沼渣的用途以及稻田之前所施用的肥料等,不好准确估算,此处计算沼气工程的排放基准线时不予考虑。相应的在计算沼气工程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时,也不考虑沼渣等部分的排放量[7]。因此,定义ERbaseline为项目基准线排放;ERfuel为替代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ERCH4为畜禽粪便的甲烷排放,则:ERbaseline=ERfuel+ERCH4

当农民原本用煤时,以沼气池年产沼气400m3计,每年可替代约0.8t燃煤。因煤炭使用导致的CO2排放因子为1.896tCO2/t煤[2],则每年可避免CO2排放1.517t/a。

为简化问题,对煤炭从矿井运输到农户的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的减排未作考虑。对于原本燃用秸秆和薪柴的农户,使用沼气后节约下来的燃料作为生物质,通常被烧掉或自然腐化。所排放的CO2从碳平衡的角度来看,整个过程为零碳排放,不将其计入基准线。

综上所述,ERbaseline燃煤=1.517+0.336=1.853(tCO2e/yr);ERbaseline燃秸秆=ERbaseline燃薪柴=0.336(tCO2e/yr)。沼气工程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其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CO2释放。但因为这部分碳来源于生物质,与基准线情况类似。从碳平衡的角度出发,认为沼气工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零。如果沼气池中的主要原料产生的沼气量不能满足农户需要,往沼气池中加入其他原料(如秸秆),将导致项目发生泄漏。一般情况下,项目将产生足够的沼气可供使用,或者即使在沼气产量不足的情况下,农户也不会使用其它原料来产沼气,而是多使用其他燃料来替代沼气所提供的能源。则估算项目的泄漏为零。因此,与不存在沼气工程情况下的基准线情况相比,沼气工程可以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减少的排放量就是沼气工程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当农民原来燃煤时,农村户用沼气池平均每年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为1.853tCO2e/yr;当农民原来燃用秸秆或薪柴时,沼气池平均每年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为0.336tCO2e/yr。

3.2CDM下沼气池减排效益分析

根据CDM的规定,一个合格的CDM项目至少要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可以带来真实的、长期的和可测量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可以促进该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额外性。

农村沼气工程具有确定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同时可以极大改善农村生活与卫生条件,能够优化农村生态环境,解决农村能源短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是和当地以及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的。同时,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沼气工程投资对农户特别是我国西部农户来说缺乏经济吸引力,如果没有额外的资金,农户不会主动建设沼气工程。因此,农户沼气工程满足额外性要求,可以作为合格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2007年10月,国家发改委规定在CDM下出售碳排放指标价格不得低于9.5美元/吨[12]。按每吨CO2价格10美元,1美元兑换6.8人民币计,农户原本燃煤时,沼气池的减排收益可达126元;原本燃用秸秆和薪柴时,沼气池的减排收益为22.85元。因此,CDM下,沼气池的年收益在原本燃煤时为167.5元;在原本燃用秸秆时为-295.65元;在原本燃用薪柴时为-215.65元。同样可以得出,农户的沼气工程年收益依次分别为:317、-146.15、-66.15元。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到沼气工程经济收益(表2)。

可见,CDM下,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经济性得到改善。特别是对原本燃煤农户将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投资吸引力。

4改善沼气池直接经济效益的措施

改善经济效益的措施主要是增加收益,降低成本。对于沼气池而言,成本几乎是刚性的,没有压缩的空间。因此,改善其经济性主要靠增加收益。

中国对沼液、沼渣工业化生产有机肥的研究多数停留在田间施用方法、施用效果上,缺少工程处理及转化为附加值更高的有机肥的方法。因此,沼渣、沼液主要施用于大田,没有与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结合,效益没充分体现出来。今后应开发以其为原料的高效复合肥,及其在生态农业的应用,通过生产绿色食品的过程提高沼液、沼渣的市场价值;应拓宽沼气的应用领域,推广综合利用。沼气利用不应仅局限于农村的取暖、做饭以及照明,而且还可以向其他领域渗透,如用于城镇采暖、供电等领域。此外,随着规模化养殖场的增多,也为选址条件要求较高的沼气池提供了便利的原料渠道,有助于沼气大规模生产,并走向市场化运作。从而提高沼气的价值;沼气池建设应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使节约的秸秆薪柴有其他用途,也可以改善其经济性。比如,当地有生物质发电或其他项目时,燃用沼气节约下来的秸秆可以售出。按每吨200元计,每户节约2t秸秆,扣除收集秸秆的人工费用,每户还可净增200元,即项目和农户的沼气项目收益分别变为-118.5和31元,经济性有很大改善。

5结论及建议

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但是直接经济效益不高,对原本燃用秸秆或薪柴的农户缺乏投资吸引力。同时,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通过在CDM下出售温室气体减排量,可以获得额外经济收益,使经济性得到改善,特别对原本燃煤的农户将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投资吸引力。CDM下沼气项目的基线、监测等方法学研究亟待提高和加强,并应着手组织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量出售以加快沼气事业的发展。

经济效益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效益;影响因素;技术进步;劳动力;固定资产

医院经济效益集中体现了医院经济运行状况、工作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医院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实时地对医院经济运行进行分析,正确评价医院经济效益,剖析其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率,挖掘经济增长点,拓宽创收渠道,从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健康持久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某医院2012―2016年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报表及财务报表,数据真实可靠。以2012年为基期,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函数进行分析。

3.各因素对总收入增长绝对值影响

总收入绝对值增长:25867-17359=8509(万元).

(1)固定资产对收入增长绝对值影响:8508×11.53(万元).

(2)劳动力对收入增长绝对值影响:8508×23.07=1962.8(万元).

(3)技术进步对收入增长绝对值影响:8508×65.4=6545.2(万元).

各项因素对总收入增长的影响率、对总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及对增长绝对值的影响。见表2.

三、讨论

2012―2016年医院总收入绝对值增长8508万元,其中技术进步因素起主导作用,在总收入增长中所占比重为88.46%,使总收入增加了6545.20万元;劳动力因素在总收入增长中所占比重为23.07,使总收入增加了1962.80万元;固定资产因素在总收入增长中所占比重为-11.53,使总收入减少了980.97万元。

可见,技术进步因素对医院经济效益的增长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劳动力和固定资产因素也必须重视,这三大因素与医院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呈正相关关系。

近年来,我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艰巨,外资医院、民营医院的加盟正在不断改变原有的医疗市场格局,经济效益对医院来说关乎生存发展。我院是一所县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负责全县人民的院前急救及健康服务,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医院领导注重人才培养及人才引进,选派多名医护人员到国内、国外进修学习,聘请省内外专家到我院坐诊,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人员素质,提高劳动效率;高度关注医学技术的发展,将新技术、新业务、新知识的更新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医院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重视先进医疗设备的作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引进和更新换代。同时紧贴医疗市场需求,强化医疗质量,增强服务意识,加强财务管理、净资产管理和内部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低廉的费用为病人提供更优|的服务,使医院走上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于华,薛运友,易淑华.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能力提高医院经济效益[J].中国卫生产业,2012(7):26-26.

[2] 吴欣怡.用索洛函数对医院业务收入进行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3(2):55-57.

经济效益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效益 内部分析 思考

前言

为有效发挥内部经济活动分析服务公司改革和发展的大局,突出对核心经营业务的分析和评价,深入开展技术服务项目经济效益分析,对其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效益性所做出分析和评价,为实现公司全局经济效益又好又快地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分析的意义

通过审查电力工程单项服务合同的签订、实施、结算全过程,客观评价经营单位领导班子和项目经理的决策、管理、控制、经营能力和水平,促进公司技术服务项目规范化管理,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一是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分析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助于公司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分析是公司实现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目标的需要,有助于公司制止损失浪费,提高资金和资产的使用效率;三是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分析是提高公司整体素质、增强公司经营活力的需要,有助于公司加快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实现自主快速发展;四是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分析有助于制约片面追求高速度,扭转忽视经济效益的倾向;五是开展内部经济效益分析,可以为公司决策提供建议和参考,促进公司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二、电力工程技术服务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的主要内容

电力工程技术服务项目的经营特点是:合同额(收入)包死不变,人工费通常占总成本的50%以上,办公费(含低值易耗品)及差率费各占10%左右,影响效益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是工期。分析实践中,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把握分析重点:

1、从工程项目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及考核指标、控制措施的实施,到考核兑现及评价的全过程做出总体评价。重点审查分包成本、房屋租赁费、中介费、咨询费、低值易耗品耗材、车辆费的真实合理性、劳动力资源利用效果等,评价考核指标的完成率,促使经营单位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审查合同价款结算和资金催收情况,促使工程项目部加快合同款催收和合同结算工作,有效防范应收账款坏账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审查工程项目部人工、设备的投入和使用效率情况,促使工程项目部提高劳动生产率,防止人员超编,压缩非生产人员。加强计算机等管理设备和工器具的投入,充分利用设备资源,确保项目资产配备合理有效。

4、审查项目部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及执行,促使工程项目部的决策、管理和控制做到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违反制度必追究的闭环管理流程。

5、审查项目部的工作业绩,归纳项目管理的亮点和经验,验证项目管理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发现项目管理的漏洞和风险,提出管理意见和建议。

三、内部经济效益分析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持续提高现场技术服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既有利于提升公司技术服务管理水平,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更有益于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人工成本的最大节约,解决合同履约成本大幅攀升的巨大矛盾。坚持以人为本、人人是金的用人理念,通过采取上岗人员集中培训,分层次专业培训、师傅传帮带、自学取证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生产一线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全局意识,是全面落实合同义务,实现对业主单位承诺的的基础。尽管公司每年都花费很大的精力进行员工素质教育,但效果不甚理想,人才问题成为制约公司长远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

2、贯彻和完善工程项目技术服务手册,推行项目管理的标准化、模版化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从事现场技术服务的人员构成复杂,工作能力和管理经验参差补齐,必须通过遵照已经成型的服务手册执行统的执业行为,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更新服务手册体系,增强我们在电力建设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需要付出艰辛的工作。

三、内部经济效益分析工作的思考

1、高度重视合同份额的含金量是提升经济效益的前提

市场开发是施工管理企业的龙头和生命线,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合同效益的高低,市场开发部门责任重大,开发中要充分筛选和评估市场商机,淘汰不赚钱甚至亏钱的工程项目,尽量多签一些合同利润空间大,合同条件优厚,合同风险较小,合同付款公平合理的项目,是提升技术服务项目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

2、合理地编制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对于已中标的合同项目,经营单位要认真落实技术服务大纲,编排工程进度和现场工作人月数,编制项目管理目标成本,将目标成本作为工程项目部考核和效益评价的标准。

3、突出服务是做好内部经济效益分析工作的保障

提高效益分析工作成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围绕公司中心工作、服务公司发展和稳定大局,突出重点项目分析,促进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落实整改措施是增强公司经营活力的保证

分析的目的在于规范,在于提高,在于促进,落实分析整改措施,运用分析成果,及时提醒和督促被审单位落实分析整改,进一步规范工程项目的管理行为,促进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益。

5、不断提高分析人员综合素质是做好经济效益分析工作的基础

经济效益分析范文第4篇

植树造林是我国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在绿色发展意识逐步提升的今天,各区域市政工程中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视度及支持率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作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也需要得到了落实和科学的分析。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保障景区健康、有序的发展需要相关的管理者做好管理及规划,提高各项工作的有效性。以下简单分析景区植树造林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重点针对景区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景区;植树造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改进策略

1景区植树造林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1.1植树造林现状分析目前,景区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它不仅可以很好地改善地方生活环境;同时,可以满足人们的旅行需求,其具备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都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1]。随着社会审美需求的变化及竞争压力的不断变化,景区的植树造林活动也陆续得到落实和重视,但是植树造林中的科学性和整体协调性依然有待提升,针对地方种植规律及特点的分析不足,对于植树造林活动的经济效益过度重视,在不同阶段的景区管理及结构调整需要在后期的实践中亟待改进。

1.2植树造林中存在的不足在绿色意识有了较大提升W的社会现状下,各景区虽然对植树造林的重视度有所提升,但在其实践中仍然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反映在各项工作的执行力不强,同时也可以通过造林的成活率进行评价。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首先,植树造林的种类少。按照种植种类的不同,植树造林活动对于环境的要求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景区植树种类的多元化发展,无法拓展景区植树造林的结构[2]。其次,客流量过大,降低了植树造林活动的质量。在节假日期间,较为著名W的旅游景点都会迎来客流量的高峰期,此时,人为活动无意间的破坏也极易降低植树造林的成活率。第三,管理不足,造成景区树木被偷盗、砍伐现象时有发生,无法保障景区环境的完整性。

2景区植树造林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

2.1经济效益分析

2.1.1制定较为科学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对于景区而言,进行植树造林的主要目的依然在于提升景区的经济效益,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因此,在景区造林活动的经济效益分析中,需客观的进行评价,将人工造林带来的经济效益与景区自身的资金投入进行比对,从而得到相应的数据,值得注意的是,景区的前期投入计算中需将人力成本、采购成本、管理成本等纳入计量范围。

2.1.2重视风险因素分析在市场竞争中,风险与效益是并存的,要想提高景区植树造林的经济效益需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客观的分析。如植树造林中加强对群众需求的分析,有意识的调整植树造林的结构,从美观度及环保角度满足游客的需求。同时,按照景区现有的地质条件来进行树木的种植,降低树木种植中病虫害的出现概率,提高景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合理安排植树活动,避免因季节气候原因造成的树木死亡。强化管理,以技术为引导降低其管理中的经费开支,提高植树造林的科学性、技术性。

2.1.3拓宽景区的发展思路景区经济效益的提升需要从多角度入手,片面的依赖政府补贴、旅游收费是非常不可取的,此时,拓展发展思维,提高景区资源开发意识及资源利用率十分关键。景区可以拓宽服务内容,增设污染性小的旅游项目,在保障种植密度的前提下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提升景区的经济效益。

2.2生态效益分析植树造林能够带来的生态效益对于社会的发展极其重要,特别是在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今天,除了能够有效地改善地方气候环境外,植树造林对于缓解水土流失、净化空气也十分有利。加强景区植树造林,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管理者需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3提高景区植树造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措施

3.1科学计划,确保植树造林工作的有效开展景区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需要做好科学的规划,管理者可以按照景区长远的发展规划来进行引导,为该项工作的开展营造较好的环境。如科学选址、种植品种选择及种植团队的构建等,按照景区现有的条件安排好上述工作,制定阶段性种植目标,确保植树造林活动有序开展。同时,制定较为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通过群众参与监督等形式来降低人为因素的破坏,适当的奖惩与激励,确保景区植树造林工作的质量及效率。

3.2加强树木种植管理在景区植树造林过程中,加强对树木的种植管理能有效地增加景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第一个生长周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可以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生长后期,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树种,并根据树种各生长周期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生长期管理措施,才能确保树木健康的生长,才能提高营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病虫害,这些病虫害会极大地降低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要加强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的特点,针对性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病虫害。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化学防治法、生物防治法、物理防治法,其中生物防治法是最理想的防治方法,是利用病虫的天敌或者益虫、益鸟进行病虫害治理。

3.3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营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在营林过程中,因此,在进行种植时,可以积极的应用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地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例如,在造林过程中采用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遗传技术等高新技术,将经济性、生态性良好的树种遗传到后代,提高所有树木的综合性能。

4结语

植树造林既是我国长远发展大计中的重要支撑,也是延缓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恶化的有效途径,景区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份子,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也是其实现经济效益提升的有利方法,因此,在景区的管理中,管理者需做好环境效益分析与经济效益分析,提升景区植树造林活动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同时,加强景区植树造林团队的技术培训及能力培养,降低植树造林活动中的风险,在现有营林技术的支持下拓展和提升景区自身的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张艳君.基于生态和经济效益因素构建营林工作新模式[J].现代园艺,2013(14).

[2]王宏伟.经济以及生态效益在营林工作当中的体现[J].吉林农业,2012(10).

经济效益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L险投资;经济效益;效益标准;权衡方法;敏感性分析;平衡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4-0001-02

经济效益分析作为L险投资的必要环节,对L险投资的走向和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正确合理的效益分析,能够保证投资企业或者投资家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最大的利益,而避开或者减少L险的额度。一般而言,进行正确合理的经济效益分析,就必须要对经济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有足够的了解。

一、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

(一)经济效益可行性标准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要确保项目可行,就必须保证所得大于所费。也就是说当L险投资的所得和所费具有相同量时,其效益可行性标准为:纯经济效益>0或经济效率>1。

(二)经济效益择优标准

我们所说的L险投资经济效益优化,也就是要从多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或一组投资方案,以便保证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或满意化。基本的择优标准如下:

1.纯经济效益最大化标准。投资方案的总体效果最优是这种标准所追求的目标,它能使投资者得到最大的实惠,在资金比较充裕的情况下适用。从当前我国经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看,资金少、效率低、效益差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进行项目投资择优时,一方面要考虑总体效果,另一方面要考虑单位效果,注重单位资金的效率。

2.经济效率最大化标准。这一标准主要是追求投资方案的单位效果最优,能够反映高效率,对企业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有积极意义,在资金较贫乏的情况下适用。总体而言,采用这种标准,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十分有益的,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中国有限的资金发挥较大的效益,进而能够全面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当然必须要承认的是,这种标准难以兼顾单位效果和总体效果、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所以,我们提出以下标准。

3.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最大化标准。这种标准的主要特点是兼顾纯经济效益和(纯)经济效率的择优标准,其一方面能够使投资者获得较多的实惠,另一方面能使其得到较高的效率。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因为纯经济效益最大化标准和(纯)经济效率最大化标准都是单目标优化,但是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最大化标准是多目标优化,所以,上述两种择优标准只是该综合评价标准的几种特例,采用这种标准才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和优化项目投资。

4.经济效益最大化标准。这种标准所追求的目标是纯经济效益和(纯)经济效率均为最大,也就是要保证投资的总体效果和单位效果都达到最优。具体来说,就是在对多个L险投资方案进行比较选优中,如果用标准1和标准2所得结论一致,就足以说明纯经济效益与(纯)经济效率达到了统一;如果所得结论相悖,那就必须重新设计投资项目,实际上也就是进行方案的再创造,以便能够保证纯经济效益与(纯)经济效率达到最佳结合,最终顺利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所以,这种标准并非是被动、消极的评价标准,而是主动、积极的方案创造和择优标准。

二、L险投资的L险评价方法

(一)改进型平衡点分析

1.对现行平衡点分析的评价及改进。所谓的平衡点分析其实就是对L险投资不确定性与L险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成本、产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求出L险投资项目的收入等于支出,也就是不盈不亏的平衡点。一般来说平衡点越低,L险投资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也就越大,抗L险能力也就会越强。

(1)由静态平衡点向动态平衡点的改进。现行平衡点分析方法不会对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研究,会忽略资金的时问价值,只会分析某一年的收入和支出关系,因此,其是不能全面地反映L险投资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不确定性与L险的。为此,就需要进行动态平衡点分析。

(2)由单一产品平衡点向多品种平衡点的改进。平衡点分析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单一产品,如果是进行多品种的平衡点分析,还是需要基于假设产品品种结构不变的基础之上。不过,市场需求是发展变化的,这就意味着品种结构不变的假设,与市场需求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进行效益分析时必须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尤其是结合当前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优化产品结构等客观要求,对多品种平衡点分析及其优化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多品种平衡点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的变化肯定会导致产品结构发生变化,而产品结构的变化,就会直接影响平衡点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大小。因此,以多品种平衡点为分析方法的途径,就必须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便能够根据市场结构的变化,及时优化产品组合,在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L险。

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上看,最佳的产品组合,也就是要使计划期获得的利润最大。由于计划期的固定成本相对固定,而利润总额等于边际贡献总额减去固定成本,因此,利润最大就等于边际贡献最大;如果是再从降低L险、提高经营安全串和降低平衡点的角度上考虑,以综合法为例,平衡点开工率就等价于固定成本除以边际贡献总额,又由于固定成本不变,所以,要想降低平衡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边际贡献。

(二)改进型敏感性分析

下文主要是就对现行敏感性分析的评价及改进进行探讨。

L险投资评价中在敏感性分析是常用的一种研究不确定性的方法。

1.实现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改进。与多因素相比,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主要是基于假定某一因素变动,但是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的,L险投资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不确定因素变化对L险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是交叉地、综合地发生着,所以,进行多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势在必行。

2.合理设计不确定因素。这主要是指根据可能发生变动的可能性,确认不确定因素。当然,必须要明确的是,不确定因素必须是直接因素,而非间接因素。比如,因为成本是间接因素,单位变动成本、产量和固定成本这三个直接因素决定它的大小,所以假如以成本作为不确定因素那就不合理。此外,为了更简洁一些,在不确定因素的选择上也应该简单些,比如说不宜选择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工资等,这些成本要素作为不确定性因素。

3.实现一般规律的研究。只对具体的L险投资项目通过计算,是现行敏感性分析的主要方向,其主要是分析不确定因素的敏感性大小,也就是说,其只是针对不确定因素的特殊规律进行研究。但是,从规律探索的原则上看,假如我们能在把握特殊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一般规律的研究,那就可能更好的把握所有L险投资项目的不确定因素变化的普遍规律,这就会对L险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带来更大、更有利的影响。

4.平衡点分析与敏感性分析相结合。对于L险投资项目而言,平衡点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都是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因此,可以保留把它们融为一体,这样就很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总之,在L险投资中,L险投资的经济效益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但L险投资的结果有导向性的作用。为保证投资的效益,保证投资的结果按预定的方向前进,企业和投资者必须要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严格的分析,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赵平.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L险管理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

[2]王博.L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与决策分析[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1).

经济效益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经济效益 土地整理 效益评估 构建原则

1 引言

随着国家对土地的不断征收,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办法就是整理土地,土地整理可以合理分配土地资源,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但是土地整理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地方还不完善,下面从我国土地整理现状、土地整理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土地整理经济效益评估体系构建三大点来谈谈土地整理带来的经济效益。

2 我国土地整理现状

我国土地近年来的现状,原先大量自然土地已渐渐的被城市的工厂和道路桥梁所霸占,农田不断减少,土地大量被浪费,土地生产效率逐渐降低。在这两大问题下,土地整理势在必行。十以来,和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并明确指出,耕地红线既包括数量,更包括质量,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给农业留下更多耕地,将良田沃土永久留给子孙后代。所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这项工作我们必须要做好。

3 土地整理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针对我国实行的土地整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下面从几个方面来了解经济效益的分析方法。

3.1 土地整理直接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工程,比如土地平整工程,农田道路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农田庄稼工程。具体表现为项目区旱地通过坡改梯,薄改厚,增厚土层,修建旱地蓄水池,改变旱耕地“三跑”土壤为“三保”土壤;通过对冬水田改造,提高复种指数以此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沟渠路统一规划,做到灌水有渠,排洪有沟,进田有路,节制有闸,从而减少农耕人数,发展其他生产。通过项目建设可以大幅度增强区内农业生产抗灾能力,使项目区原来的中低产田改变成为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光、热、水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并且至少提高一个耕地等别(国家利用等)。

3.2 土地整理对社会利益的分析

土地整理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指的是土地整理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土地整理对农村生活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提高庄稼的收入,解决了人口大国缺少粮食的一大问题,缩小了城镇的经济差距,对实现小康社会做出了一份努力。土地整理带动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是因为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加农田的面积,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率,推动了现代化农业发展。

3.3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利益分析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土地整理会将原先的土地、树林、河流、道路开挖掉,根据新的土地整理规划,建立新的生态环境。在新的生态环境下,将出现一个“坡地梯田化,林地规模化,灌排设施化,种植多样化”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园区,成为城市居民假日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4 土地整理经济效益评估体系构建

首先先来谈谈土地整理经济效益评估体系的构建原则,有四项构建原则,即经济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时效性原则。

4.1 经济性原则

无论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是以得到最大经济效益为基准原则的,无一例外,土地整理也是以经济性为主要原则,经过土地的整理,使得土地的产量比原先的土地产量提高了许多,使整理后的经济效益比整理前的经济效益更高。确保整理后土地的效益比原先的有所提高,经济效益分为近期效益和远期效益。近期效益分析主要来自新增耕地和耕地等别提高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耕地数量和等别质量提高,对作物的产量影响。远期效益分析是指通过土地整理,小田变大田,改善耕作条件,为今后的土地流转后形成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基础,可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效益更加显著。

计算耕地土地利用系数:根据四川省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查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利用系数等值线图(从数据库中获取,利用等除以自然等)。

(1)计算耕地利用等指数。按综合土地利用系数,由下式计算:

式中:Yi表示第i个分等单元的耕地利用等指数;Ri表示第i个分等单元的耕地自然等指数;Kl表示分等单元所在等值区的综合土地利用系数。

(2)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项目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要应用上一轮四川省等与国家等的转换关系,将县级分等单元直接评定为全国可比的耕地质量等别,所以将所确定的利用等指数转换为国家利用等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国家利用等指数

4.2 系统性原则

土地整理作为一项巨大的工程,在整理中对社会各方面都有影响,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方面,或是在生态环境方面,还是在社会生活方面。所以,在土地整理时,我们需要注意社会这些方面的系统协调,不能一味的为经济发展而破坏社会的协调发展。

4.3 可持续性原则

土地整理效益评估构建原则,不仅仅要了解土地整理前所产生的效益,而且要考虑土地整理后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所以在构建效益评估体系中,需要将土地整理前后所产生的效益相互比较,以便更好的了解土地整理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土地整理得到可持续发展。

4.4 时效性原则

土地所产出的效益随着时间季节的改变而改变,在土地整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当时的时间季节提出符合季节相应的方案,使原先的土地资源不能浪费,所以在构建效益评估体系中,时效性也是一大考虑原则。

5 结语

从我国目前土地整理的经验来看,在土地整理过程中,我们把整理原则全部以经济效益为主,却往往忽略了土地整理的其他原则,因此,我们需要多方面考虑,要以经济效益为主,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为辅,让人类能够在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条件下,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综上所述,土地整理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利益,我们需要与时俱进,让我国逐渐跟上世界发达国家的脚步。

参考文献:

[1] 刘德明.土地整理与农村生态环境[J].农村生态环境,2001(17).

经济效益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型医疗设备 使用价值 管理 经济效益

分析研究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其使用所获的经济效益,属医院整个设备管理工作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所在。通常来说,大型医疗设备具有涉及面广泛、投资金额大等特点,对其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实现合理的设备购置与使用,对于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自2011年1月到2015年年末,我院共计有超过10万元的设备包括200台,包括医用超声仪器、医用光学仪器、医用生化分析仪器、医用激光仪器、物理治疗仪器、病房护理仪器、消毒仪器以及手术急诊仪器。

(二)方法

1、设备选择

以我院大型医疗设备的实际购买以及使用情况作为基本的统计依据,挑选出120台极具代表性的设备做本次研究的经济效益分析,设备的选取重点放在治疗、检查诊断的设备里,这是由于这些设备属于较为贵重的仪器设备,且对我院经济收入存在着较大影响。

2、有关于经济效益的分析

(1)数据来源

①人员方面的费用来自财务科;

②耗材支出以及本月收入的费用选自于各科室报表;

③房屋及总务科管其他物品的折旧费用来源于总务科;

④其他数据来源于经管科。

(2)数据构成

经济效益为在该设备项目收入中扣除支出后的金额;其中支出费用是指在日常工作中涉及到的基本水电费、场地费等,除此之外像材料费用、折旧费用、奖金、教育科研费用与工作者“四金费”也包含其中;管理费用的计算方法为:13%×工作者费用;在这其中工作者费用的计算方法又为:人员“四金费”与操作人员工资以及奖金三者之和;教育科研费用为20%×设备收入费用;利润率的计算为,(效益/设备原值)×100%;在成本的计算中尚未纳入设备维修费用。

(三)有关于经济效益的计算

在大型设备经济效益的分析表格里,按照设备所获利润的高、低,将其分成四个等次,分别为:利润率在10%以上的为优秀;不超过10%且高于4%的视为良好;利润率低于3%超过0的则为一般,最后利润率得到是负值的,代表差。分析、总结各类原始数据,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以季度为结算时间。

二、结果

(一)关于设备利润的优秀率

对纳入本次研究的120台设备进行效益分析,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多,设备利润的优秀率也在逐年下降,如下表1所示。

表1 2011年至2015年设备利润优秀率[n(%),n=120]

[年限\&5年\&4年\&3年\&2年\&1年\&优秀率\&14(11.7)\&19(15.8)\&28(23.3)\&41(34.2)\&64(53.3)\&]

(二)大型医疗设备所获经济效益的优良

本次纳入的所有大型医疗设备中,分析可见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好的为治疗设备与医疗技术检查设备。像血透机、高压氧舱以及高频电刀这些设备,随着年限的增长这些设备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也呈增长的态势。像消毒设备、急救设备以及护理设备、实验室设备来说这些所获经济效益不高,但却是必然不可或缺的几种设备。临床科室中像宫腔镜、关节镜、输尿管镜以及纤维胆道镜等医疗设备,专业性较强,虽然可能会被视为所获经济效益高的医疗设备,但实际基于其引进成本高、病例少。像麻醉机、消毒设备、手术配件以及实验室器械等这些设备,由于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收费项目的限制,因此无法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例如血透机等这样的大型医疗设备,引入的价格是极高的,而且还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并不会有较高的收入。由于科室管理不善或者是对设备功能的宣传力度不足,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获得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三)对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获取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1、设备效益高

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极具合理性,做到对验收入库关的严格把守,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对大型医疗仪器设备的养护工作,完善了相应的管理机制。

2、设备效益低

大型医疗设备使用年限的增长导致设备发生老化问题,且发生诸多故障,专科性较强的设备使用率不高;设备使用的风险较大,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设备更新速度快,购入成本高。

三、讨论

就医院整体实力的反应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依靠于其医疗设备配备水平的体现,这在当下也已经成为医院评定为现代化的一个关键标志所在,医疗设备是否能得到合理的应用对医院产生的影响是重大的。医疗设备的投入关乎到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无论是对医疗的各项工作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使用年限的递增,设备利润优秀率随之呈下降态势;属检查设备与治疗设备所获经济效益最高,属护理设备、急救消毒设备以及实验室设备所获经济效益最低;购入成本、维修保养、设备引进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的构建等因素会影响到设备的经济效益。

总结来说,对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进行强化分析,可促使医院成本的核算更为科学、更为精细化,有利于做好医院的经济管理,为指导科学投资、提高设备使用的经济效益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成蕾.对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影响因素的分析及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

经济效益分析范文第8篇

关键词:灌溉系统 经济效益 分析

(一)投资 保护地灌排工程投资是指工程项目全部完成达到设计要求所需付出的全部资金,即花费在保护地灌溉工程建设上的全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

保护地灌溉工程投资一般包括:

①永久性工程的投资,包括主体工程建筑物、附属工程建筑物,以及配套工程的投资、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

②临时性工程的投资。

③其他投资,包括工程占地,处理工程的不利影响费用,勘测、规划、设计和科学实验等前期费用,生产用具的购置费用,管理费用,培训费用,预备费和其他必要的投资等。

对于配套工程投资,在规划阶段,可按扩大指标进行估算;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对灌(排)渠沟一般可参照概算办法进行计算,对灌排渠(沟)以下的固定渠系和田间工程,可按扩大指标进行估算。其所采用的扩大指标,应根据类似工程或典型工程设计资料分析确定。

(二)年运行费 年运行费用或称年经营费用是水利工程经济分析中另一个重要经济指标。它是指水利工程设施在正常运行期间需要支出的经常性费用,包括燃料动力费、维修费、管理费、补救和赔偿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等。因为这些费用是年直接花费掉的,所以也称直接年运行费。

对水利工程而言,年运行费除以上所述的年直接开支的运行费外,还要对各类固定资产按一定的折旧率每年提取折旧费。它是工程管理单位每年从毛效益中需要提取的一项特殊支出,即工程使用寿命内无形消耗掉的固定资产,所以有人把折旧费称作间接年运行费。

为了便于计算,在经济分析中通常规定,所谓年费用(或称年成本)即包括直接年运行费和间接年运行费两部分。所谓年运行费则仅指直接年运行费用。年运行费计算方法如下:

(1)燃料动力费是指保护地水利工程设施在运行中所消耗的煤、电、油等费用。它与各年的实际运行情况有关,其消耗指标可以根据规划设计资料或实际管理运用资料,分年统计核算,求其平均值。对缺乏实际资料或规划设计阶段,可参照同地区类似工程设施的管理运行资料分析确定。

(2)维修费主要指保护地灌溉工程中各类建筑物和设备的维修养护费。一般分为日常维修费、岁修(每年维修一次)费和大修理费等。日常维修养护费可按照相应工程设施投资的一定比例(费率)进行估算,也可参照相同地区同类工程的实际开支费用分析确定。大修理不是每年都进行,为了计算方便,一般将大修理费用平均分摊到各年,作为年运行费的一项支出。可按投资一定比例进行结算。

(3)管理费包括工资、附加工资和行政费及其他日常费用等。这项费用的多少与工程规模、性质、机构编制大小等有关。一般可按年管理运行费的一定比例确定,或参照类似工程的实际开支费用分析确定。

(4)补救和赔偿费水利工程建成以后,有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但保护地灌溉工程的这项影响一般较小,可按总值平均分摊到各年。

(三)效益计算 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是指工程建成投入管理运用后,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效益,它是指工程建成以后对整个国民经济全面的影响,从而为全社会提供经济效益,增加国民收入;二是间接经济效益,或称经营管理效益。

1.灌溉效益灌溉效益是指修建灌排工程以后,在相同的自然、农业生产条件下,比较有灌溉措施和无灌溉措施或采用不同灌溉模式时的农业产量(或产值)。其增加的产量(或产值)即为灌溉效益。保护地灌溉效益计算有两种方法,即产量对比法、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法等。

(1)产量对比法

①纵向对比法:是指某一保护地(或面积)在修建灌溉工程后作物产量与本建(或未改建)灌溉工程前作物产量相比较,其增加部分即为灌溉效益。由于采用产量对比法时有些条件发生改变,如年份等,所以常常以平均增产效益表示:

②横向对比法:简单地说就是同类地区采用灌溉工程与不采用灌溉工程时比较其效益变化。式中Yo--未采用灌溉工程或未改建灌溉工程时的平均产量。

(2)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法保护地增产通常不仅仅是通过灌溉工程增产,通常伴随着其他农业措施,如种植制度、施肥等。因此,效益增加的一部分是由于采用灌溉工程后产生的,计算时应考虑这一影响。其计算式为式中C--灌溉分摊系数,可根据历年产量资料分析,或采用同类地区试验资料确定或按规范确定。

2.排水效益保护地往往因暴雨或大雨造成环境积水过深或引起地下水位上升而造成涝灾,排水效益通常可以用实物量或价值量来表达,其中实物量的表达方式通常有:绝产面积法、减产量、绝产率、减产率等表示,有时也考虑一些由于积水浸泡而造成建筑物损失等。其实物量表达方式如下:

绝产面积法:通常涝灾(或渍害)有轻重之分,排水工程建成后将会减少受灾面积,但无法准确定出其效益。实际工作中通常用减少的绝产面积来表示排水措施的效益。

减产量:以涝灾引起的减产损失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实际操作时往往有一定的难度。

绝产率:是涝灾区绝产面积与涝区总面积的一个比值。该指标是一个相对指标,运用这一指标表示排水效益,便于在条件类似区域计算采用。

减产率:是以涝区正常产量的损失程度来表示的一个相对指标。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的损失率来表示。

(四)经济效益 分析保护地灌排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就是比较工程的投资与效益在经济上是否可行。或对满足同一目标的较多工程方案,进行分析、计算和比较,选择出建设单位既能接受、投资效益又高的工程方案。保护地灌排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静态分析法;另一类是动态分析法。为了便于应用,现就这两种方法叙述如下:

1.静态分析法为不考虑资金的利息所做的分析比较,通常称为静态分析法。该方法指标通常有益本比法、年折旧费用最小法等。

(1)回收年限(益本比法)工程建成运行后,逐渐通过效益积累全部回收投资的年限。通常表示为

工程设计中的方案比较,除上述回收年限外,还必须考虑追加投资或方案间投资差额回收问题,通常称为抵偿年限。其计算公式为

我国一般采用的标准抵偿年限为3~5年。对于效益相同的各方案优选时,可以参考年折旧费用最小法。

(2)年折旧费用最小法对于效益相同情况下的多种方案,采用此法较为简便。而根据上述追加的投资抵偿年限法,选择最优方案,都是根据标准值计算的。即

经济效益分析范文第9篇

大学校园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经济效益分析可以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一所4万名学生的高校校园生活区实行废弃物生态化管理,三年的费用和收益核算可知校在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同时,不但将成本收回,还获得4.8万元的经济净现值,本项目从费用-效益分析上来说是具备较好经济效益的。

关键词:

大学校园;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经济效益

一、大学校园生活区废弃物基本情况

从生活垃圾的来源和特点来说,大学校园生活区废弃物主要包括: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不可回收物指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打印机墨盒等。另外就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污染——白色污染。并且该种垃圾不易腐烂,田野、河流湖泊、街巷等处随处可见。它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尤为令人头痛。

二、生态化管理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传统的投资项目评价主要从企业的角度来进行财务评价,根据国家现行的价格和相关财税制度的规定,分析测算拟建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费用和效益,来分析其可行性。一个项目按照投资使用方向和投资主体的活动范围,可以分为基础性项目、竞争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其中公益性项目都是具有一定社会效益的项目,这类项目的投资基本上形成不了经济效益,因此这类项目一般由政府运用财政性资金采取无偿和追加拨款的方式进行投资建设。传统的项目评价方法去评价公益类项目是不合理的,故本文将对大学校园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项目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来判断该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费用-效益分析法就是分别将经济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和效果折算为用货币单位表示的费用和效益,通过对比项目所产生的费用和效益,按净效益对项目的经济性做出评价,通常用经济净现值ENPV作为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评价依据,其中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及流动资金,并对项目投产后各年的生产经营成本、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等数据进行预测估算。该项目的前期投入主要是垃圾桶、垃圾清运车、生态处理设备等费用,后期运营成本包括环卫人员工资、运行水电费、汽车燃油费、垃圾填埋费、设备维修费,由于该项目前期投入并不算太大,加之学校已有基础设施,故不需要向银行贷款,可以不考虑建设期利息。

三、大学园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费用效益评价

在相同地区,规模相似的高校垃圾生态分类项目运作模式及运营费用不会有太大差异,一所4万名学生的高校校园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投入有以下几项:(1)垃圾清运车,根据类比高校环卫处提供的资料,负责该高校垃圾清运车共5辆,其中清运量为1t的小勾皮3辆,每辆价格为11万元,使用年限7年;清运量为10t的大压缩车2辆,每辆价格40万元,使用年限6年,垃圾清运车的总投资为113万。(2)生态分类垃圾桶,由于高校已配备公共生态分类垃圾桶,故此部分费用不考虑。图书馆、教学楼及生活区都应按照原有垃圾桶个数再配备一个,方便学生按照生态分类要求投放,按照学校人数,学校应再购置600个垃圾桶,每个50元,且垃圾桶的使用年限为3年,垃圾桶总投入3万元。(3)湿垃圾脱水压榨机,根据市面上某品牌垃圾粉碎压缩机,除金属外的生活垃圾经粉碎压榨后,含水率低于10%,日处理量为30t,功率为5kw/h,使用年限2年,价格10万/台,需购置2台,一用一备,湿垃圾脱水压榨机总投资为20万元。(4)某4万人高校设备维修,水电油费三年分别花费621.9万,614.5万,627.4万。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不仅对生态环境有益,而且还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综合开发利用前景可观。从填埋垃圾中抽取气体回收能源最具经济价值。英国每年从垃圾回收和垃圾制品获得几十亿元的价值,日本每年从垃圾中回收的物质所获经济回报也十分丰厚。当前,对于我国校园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而言,其收益主要来源于出售分拣出来的可回收物品。根据以往经验将回收品出售给废品回收站,回收站又将物品出售给原料商,所以回收站作为中转处,回收价格会偏低,由于学校产生的可回收物品量比较大,可以选择直接出售给原材料商,故将通过市场上最新的回收价格来估算本项目收入,某4万人高校该项收益三年分别为599.1万,658.9万,724.7万。

综上所述,大学园生活区废弃物生态化管理经济效益较好,项目评价高校在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三年中,不但将成本收回,还获得4.8万元的经济净现值,本项目从费用-效益分析上来说是具备较好经济效益的。

参考文献

[1]孙华强.校园生活垃圾回收与利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08:117-119.

[2]崔炜.循环经济与校园垃圾分类回收[J].污染防治技术,2006,04:82-84.

[3]张宏艳.高校生活垃圾资源化管理的思考[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01:338-340.

[4]赵锐.校园生活垃圾的生态足迹估算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11:4618-4620.

[5]赵雪,孙婷婷.大学校园垃圾回收与循环利用现状初探[J].能源环境保护,2014,02:51-53.

[6]刘国,周洪.西华师范大学校园生活垃圾污染现状调查及建议[J].科技视界,2014,20:271-272.

[7]宋婧,陈锦龙.高校校园垃圾回收利用的调查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5,02:56-57.

经济效益分析范文第10篇

1.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阐述

1.1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涵义全寿命周期成本这个概念运用于建筑行业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自从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爆发以来,以英美国等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建筑行业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先进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成为各国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其原理、方法和应用范围在国际理论界和学术界都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国际上,对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分析和研究均有制度化的手册和规范化的分析技术,因此其应用性和可操作性都非常的强[2]。早在20世纪80年代,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便已引入我国,但是理论界更为重视对其功能进行分析和研究,而忽略了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运用。当前,在建筑领域,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结构、计算方式和效益评价也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有时候甚至将全寿命周期成本与建造成本混淆,完全忽视了建筑项目的动态成本。而全寿命周期成本应包含动态和静态成本两个部分,国内研究领域对建筑产品全寿命周期成本动态的计算方式由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构成,尚未形成统一的估算方式,缺乏可操作性,需要加强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在建筑领域的实际运用和研究。

1.2绿色建筑的特征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结构分析绿色建筑的雏形是由美籍意大利建筑设计师保罗•索勒瑞提出的“生态建筑”,以构建和谐的生态居住环境为目的。他提出,建筑产品要最大化的利用周围的环境和自然因素,比如水、阳光、空气、地质环境等,同时还要降低各种不利于人们生活的环境因素作用,尽可能的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并确保其健康的运行。我国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文件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能够最大化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3]结合我国对绿色建筑的定义,其主要特征体现为三个方面:(1)建筑产品的成本核算是在全寿命周期范围内,建筑产品的成本预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项目选址、项目规划设计、建筑施工计划、建筑物交付使用。在整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测算建筑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还需要对整个动态的过程进行评估和测算,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的开采、生产,建筑垃圾的报废、自然降解、回收及再利用等。这也显示了,在绿色建筑理念下,会充分考虑到建筑材料的前期来源和后期去向,以及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2)绿色建筑强调尽可能的做到节能环保,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并减少污染。我国的建设管理部门提出了“四个节约”的环保要求,即“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材料”,达到最大化保护环境的目的。在城市化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高效的利用土地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大趋势;同时,注重提高对水电煤等资源的利用也是绿色建筑项目的重要解决内容,加强对报废建筑材料的有效处理也是绿色建筑推广的重要环节。(3)绿色建筑以实现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为目的。传统的建筑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对周围的环境更是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绿色建筑不仅要转变这一高能耗、高污染的建筑方式,更需要在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和安全的室内环境时,兼顾和谐友好的室外环境,将人与建筑以最温和的方式融入到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

1.3绿色建筑项目全周期成本结构分析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决策设计成本、施工建造成本、维护使用成本和最后的回收报废成本。(1)建筑项目的前期决策设计涵盖了项目策划、信息收集和可行性研究等方面。首先需要进行建筑方案的优选、市场调查和资金筹措等工作,这些活动的花费占据了较大的比例,金额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在绿色建筑的决策和设计上,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后期的建筑成本和使用成本,它对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经过全面细致规划的方案,其后续开展能够顺畅的进行,能够有效的节约建造和使用成本。(2)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会受到材料、技术、手艺和管理模式的影响。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的工艺方法都将被运用于绿色建筑的建造过程中,这也是科技进步为绿色建筑推广带来的作用力。而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的运用,也极大的提升了绿色建筑的管理效益。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前提下,最大化的增加管理效益。绿色建筑在建设阶段的质量好坏,对后期建筑物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保证绿色建筑的高质量,其后期的使用和维护成本必定会较低,而一旦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无论大小,都将影响后期的使用和维护成本。(3)使用维护阶段的成本,在绿色建设全寿命周期内所占比重最大,因为使用的时间在全寿命周期内是最长的。当前,一级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为100年以上,二级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为50~100年,可见,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在全寿命周期中所占的时间是最长的,而且越到后期,建筑物的使用和维护成本就会越高。(4)最后,当建筑达到其使用寿命之后,在考虑采用何种报废和回收方式时,怎样操作和处理,才能实现成本的最低化,也是需要考虑的。尽管建筑物的设计和建设者并不会参与到以后建筑物的报废工作中,但也需要考虑建筑物最终的报废成本,这也是建筑行业社会责任的体现。需要做到报废所产生的成本最低时,并对环境产生的破坏和影响最小[5]。

2.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和评价

绿色建筑的效益主要分为显性效益和隐形效益,其中我们所说的“四个节约”就是显性效益,而隐形效益又体现在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这里,显性效益是可以通过直接的数据和指标体系计算体现出来的;而隐形效益是难以全面评估和测算的,只能初步停留在定性描述的阶段。

2.1绿色建筑增量经济效益分析绿色建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对土地、能源、水资源和材料的节约四个方面。下文将列举深圳万科城绿色建筑的相关数据与基准建筑的对比,对绿色建筑的节能量进行分析,并通过计算得出节约的能源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测算出绿色建筑的可量化增量经济效益。(1)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绿色建筑对新能源的尝试主要体现在对太阳能的运用方面,其次,是水资源的循环使用。在民用住宅小区中,以太阳能代替电能,其可行性较高,在深圳万科地产开发的绿色住宅小区中,就是采用的太阳能光热技术。在太阳能光热系统应用技术中,我们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例进行增量经济效益分析。通过计算太阳能光热系统技术应用的节能量(ΔQ3)与标准用煤量进行换算,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加以论述。可见,仅仅是一座绿色建筑,在太阳能光热系统的应用技术方面,一年就能产生近3000元的经济效益。推而广之,我国人口众多,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居民建筑面积将会大幅增加。2014年,我国14个重点城市预计新增商品住宅供应约1.52亿㎡,按照上述节能数据,若是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新增住宅全部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建筑,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6]。仅仅在太阳能光热系统技术应用这一方面,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总额可达到702.41万元。可见,其规模效应是十分巨大的。(2)绿色建筑节水体系的经济效益绿色建筑的节水技术体现在将水资源由传统的简单的“供给—排放”模式,转变为“供给、排放、贮存、处理、再利用”模式,利用水处理技术将水资源循环利用。其中水资源的多层次利用,不仅能够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还能起到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生活废水经过简单处理可以用作景观用水和清洁用水等;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可以用于小区的景观循环水等。这些节水系统直接减少了城市生活用水的供给压力,并能够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这里以居民住宅区的中水处理系统为例进行论述。深圳万科城根据水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再将处理过的水进行循环使用。供水系统采用诸多的水处理技术并革新水处理设备,有效的预防二次污染,并在绿化灌溉中运用节水技术,可直接节水20%以上。当前,分质排水及中水回用,也是绿色建筑中采用的节水方式。一般处理的回水,可以用于市政杂用水,建筑杂用水和景观环境用水,若是达不到灰水等级,则可通过污水管道排走。一般情形下,路面雨水及其他雨水可以经过简单处理之后,加入中水循环中。经过分散处理的雨水,水质较好,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之后,进入生活用水渠道。利用天然重力因素,可对雨水进行大面积的收集,成为中水补充,进入循环利用体系中。根据一般居民住宅小区的水资源使用状况,分析回水用量:总回水用量=灰水回用量+雨水回用量而这些主要包括了蒸发用水量、下渗用水量、洗车用水量、绿化用水量、道路用水量和景观用水量。这里水资源的节水效益与总回水量成正比,总回水量越多,效益就越明显。随着水污染的越发严重,居民用水的单价也越来越高,能够有效的使用灰水和雨水,将有利于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3)绿色建筑的其他经济效益分析利用地下空间、旧有建筑和废气场地,也是节地的有效方式。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环境下,最大化的提高现有土地的使用率,也是绿色建筑经济效益的体现。采用高性能、高强度和生态化的材料也是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方向。目前,我国建筑和房地产领域对节地和节材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衡量指标,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无法进一步进行准确的量化评估,在我国继续推广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将进行进一步研究[6]。

2.2绿色建筑经济效益评价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尚待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这里我们对学术界和理论界已用于实践的方法和指标体系进行介绍和分析。(1)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着手,即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从投资者的角度,进行财务评价主要根据国家的财政税收制度和市场行情进行,譬如:项目投资的总费用、建筑总成本、销售收入和应缴税金等。根据这些数据测算,进一步了解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指标的合理性以及绿色建筑投资的盈利能力,作为绿色建筑经济可行性的参考。比如,上述所取深圳万科城中5000㎡单位的住宅,其太阳能光热系统的成本约为30万,建筑的使用年限为60年,这一项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每年可达数千万,相较于投入,效益明显。而且我们还应意识到,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是不可逆转的,涉及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评价,绿色建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绿色建筑的部分投入,表现为生态效益,在计算项目投资回收期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内插法计算,在深圳万科城的相关数据测算中,假设项目计算期为20年,其绿色建筑项目的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约为7.7%,处于较低的水平。(2)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绿色建筑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科学性和合理性。选取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时,需要考虑不同的评价对象所需要满足的具体要求。根据不同的评价要求来确定,还要考虑到数据资料的全面性和项目所处的各种条件的差异。所需测算数据的是否便于收集和统计,也是需要预先考虑的。另外,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不具有唯一性,评价深度也各有不同。当前,在实际的应用中,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进行效益评价,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也是不同的。比如:增量投资的回收期、增量投资的内部收益率等指标的评价,都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还可以按照绿色建筑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类别进行分类,比如,绿色建筑节水系统运用技术的增量投资回收期,可用节约资源的经济效益来补偿增量投资。(3)经济效益评价结果分析在对绿色建筑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建筑项目能够有效的降低能耗,能够在最大化提高居住和生活环境舒适度的条件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6]。例如:深圳万科城的采暖耗热节能指标大大超过了广东省50%的强制节能标准,达到了65%的节能率。起到了良好的社会示范作用,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是十分巨大的。通过对万科城绿色建筑项目增量投资回收期进行计算,获得其投资回收期为13.09年,其中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为7.69%,可见,绿色建筑具有较为乐观的经济效益。在万科城绿色建筑项目中,其节水体系中的灰水处理技术成本具有边际成本递减的效应,即随着规模的增加,投资成本是降低的。可见,其在人口规模更巨大的居民区,还具有更明显的经济效益。将具体表现为投资回收期的缩短和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增加。在测算增量投资回收期和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时,这两个指标对建设投资金额和水价的敏感性较强,即在反映其相关性的曲线上可见到其斜率较大,而煤价的涨幅却对相关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较小,表现为敏感性较低[7]。也就是增量成本和自来水价格将成为影响绿色建筑直接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其相关性较强。结合这一评价结果,可知,绿色建筑要想提高其经济效益,首先就是要控制增量成本。而随着目前居民自来水价格的逐步上涨,对绿色建筑项目的拉动作用也将更为显著。

3.结论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需要有效控制增量成本并考虑规模效益。目前,我国的建筑和房地产行业,其资金的严重缺乏,使得绿色建筑市场占有率较小,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鼓励与刺激是十分重要的。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的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其影响因素和测算过程都是较为复杂的,其中,某些具体的评估和测算方式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在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大力推广和发展绿色建筑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只要能够有效突破因投资额度巨大、投资回收期长且收益率低下而带来的局限性,有效的解决绿色建筑资金匮乏的难题,绿色建筑便能得到普遍的推广。

上一篇:边际效益范文 下一篇:社会经济效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