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基础范文

时间:2023-05-18 16:23:43

经济管理基础

经济管理基础范文第1篇

《经济管理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它主要研究关于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问题,即经济活动中的基本问题(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谁来生产、谁来决策等);它还研究如何按照市场经济供求规律,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组织目标等管理学问题。

这门课程的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对于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较差的职业学校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呢?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调动学习积极性并易于学生理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用生活教学,能使深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比如讲解供求规律,我们可以用生活实例教学。例如,“非典”期间,由于消毒水需求量增加,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日本“3.11”大地震造成核泄漏,媒体及民间盛传含碘物品可以预防核辐射,导致部分老百姓盲目抢购、囤积碘盐,食盐供不应求,出现私人卖主大幅涨价现象;家乐福商场春节食用油搞特价活动,造成老百姓疯抢发生踩踏伤亡事故,这就是价格变动引起的供求关系变动。

用生活教学,生动有趣,让理论课的教与学不再枯燥。比如边际收益递减原理,简单地说就是开始的时候,收益值很高,越到后来,收益值越少。在讲解这一原理时,我们可以用生活实例教学,举例谈恋爱,当谈第一个对象的时候,印象往往最深刻,谈第二个对象印象就没有第一个那么深刻……以此类推。在这里,感情的效应值随着你所谈朋友数量的增加而在减小,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对初恋那么难忘、那么刻骨铭心的原因。尽管第一次谈的对象,不一定是最合适也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却是最难忘的。因为第一次,感情难忘值是最高的。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通过这个比较敏感的生活实例特别能够吸引青春期职校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

用生活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例如为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模拟生活场景,比如卖辣椒。卖辣椒的人,恐怕都会碰到这样一个众所周知又非常经典的问题,那就是不断会有买主问:“你这辣椒辣吗?”笔者在课堂上把学生模拟成买卖辣椒的双方,然后在模拟买卖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就发现了问题:答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怕辣的,会立马走人;答不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喜欢吃辣的,生意还是不成。此时学生就开始活跃起来,有学生提出可以将辣椒分成两堆,吃辣的与不吃辣的各选所需;也有同学提出可以先说颜色深的辣,颜色浅的不辣;然后说长的辣,短的不辣;最后说硬皮的辣,软皮的不辣。每一次,买主都会按她说的标准来挑选辣椒。这样,在模拟买卖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理解掌握了相关理论,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用生活教学,还能让学生感到《经济管理基础》离他们并不遥远也不抽象,并且非常实用,从而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通过学习让学生确实感受到经济管理知识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学生,将来无论做什么都应当掌握经济管理的知识。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经济学,其实是要形成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学习管理学,是为了更好地经营自己的一生。学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自觉自愿地学好这门课,教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当然,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成功地使用生活实例进行教学,课前要依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生活实例,做到有的放矢,内容要与知识点有机结合;还要考虑在教学环节中的适用性,要多选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吸引学生,并且与时俱进,选用典型时事,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当然还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做到难易适当。教师除了准备生活实例外,还要试着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用恰当的生活实例教学《经济管理基础》,可以适应职业学校的教学需求,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管理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经济管理基础范文第2篇

生活实例《经济管理基础》创造性思维教学效果一、引言

在职业学校的课程教学中,《经济管理基础》是其中十分重要的课程内容,不仅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也对学生将来的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学生必须掌握好相关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也必须重视相关策略的运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生活实例就是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境、事件等,将这些实例运用到《经济管理基础》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经济管理基础》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1.中职文秘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对于职业学校来说,《经济管理基础》是中职文秘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对经济管理的基础知识有基本的了解,能够运用相关的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了使其它专业的学生也能够掌握相应的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许多学校将这门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学生来学习这门课程,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经济管理基础》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它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企业组织管理、企业人事管理、企业经济活动、企业文化、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金融与信用、企业税收等问题。此外,它还研究如何按照市场经济供求规律,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组织目标。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经济管理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很多方面,要想学好这门课程,教师必须运用相关的教学策略和技巧,学生也必须认真学习,这样才能掌握好相关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三、运用生活实例讲授《经济管理基础》的意义与策略

正因为《经济管理基础》在职业学校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今后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进一步重视,认识到运用生活实例的意义,并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促进生活实例在《经济管理基础》教学中得到更好的运用。

1.将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例如,在讲解供求规律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入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将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使学生更快的理解和接受相关的理论知识。具体的生活实例可以引入以下几个:在“非典”期间,由于消毒水的需求量增加,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日本大地震造成核泄漏,媒体以及民间盛传含碘物品可以预防核辐射,部分百姓盲目抢购和囤积食盐,食盐供不应求,出现私人卖主大幅涨价的现象;家乐福春节期间食用油搞特价活动,导致百姓疯抢食用油,引发践踏伤亡事故。这些生活实例就是供求规律的具体体现,由于价格变动引起供求关系发生变化。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学习也便于理解和接受,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再枯燥。例如,在学习会计要素的时候,其内容十分简单,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收入、利润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既有增加也有递减的情况出现。如果是讲解资产、收入、利润递减情况的时候,其讲解的内容十分简单,首先是资产、收入、利润值很高,越到后来,这些值就越少。但是这样讲解的话比较简单,比较枯燥,学生不易于接受。而如果引入生活实例进行教学,例如举例谈恋爱,当谈第一个的时候,印象往往最深刻,谈第二个的时候,印象没有那么深刻……以此类推。在这个生活实例中,感情的效应随着所谈朋友数量的增加而在减小。尽管第一个对象不一定合适,也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却是最为难忘的。因为和第一个朋友的感情,感情难忘值是最高的。在教学中,通过引入谈恋爱这个学生比较敏感的话题,更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再枯燥。

3.贴近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意生活实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模拟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卖辣椒。卖辣椒的人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买者往往会问:“你这辣椒辣吗?”在课堂上,模拟卖辣椒的场景,将学生分为买卖双方,学生很快就会发现问题了:如果回答是辣,恐怕买者是个怕辣的人,立刻就走了;如果答不辣的话,或许买者是个喜欢吃辣的人,生意又会做不成。针对这种问题,学生思维活跃起来,纷纷想出解决方案:有的同学建议将辣椒分成两堆,吃辣与不吃辣的各选所需;有同学提出针对买者的提问,可以先说颜色深的辣,颜色浅的不辣;然后说长的辣,短的不辣;最后说硬皮的辣,软皮的不辣。对于买者的要求,都可以按照它的要求来挑选辣椒。在模拟这样的生活情境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生活实例讲授《经济管理基础》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将生活实例更好地运用到《经济管理基础》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是必须的,但是为了收到更好的效果,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有针对性地选择生活实例。为了在课程上能够成功的运用生活实例,教师在课前,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有针对性的、恰当的选择生活实例,做到有的放矢,将生活实例和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考虑生活实例的适用性。要考虑生活实例在教学中的适用性,注重选择生动有趣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生活实例,还需要根据生活实际,做到与时俱进,重视典型事例的选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难易适中,重视启发学生思维。在选择生活实例的时候,教师需要做到难易适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使生活实例能够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应该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运用所学的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去分析生活实例。阐释生活现象,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五、结束语

总之,《经济管理基础》是职业学校的重要课程,教师必须讲授好这门课程,学生也必须认真学好这门课程。将生活实例运用到《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教学中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顺应了教学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能够提高《经济管理基础》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将来在教学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仇鸿伟.第二届中国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教学高层论坛述评[J].中国大学教学,2010,(1).

[2]郭建杭.建设有特色的管理学院[J].管理学家,2010,(12).

[3]武砚芳.用生活实例讲授《经济管理基础》[J].职业,2011,(36).

[4]熊亚丹.艺术类专业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8).

[5]邢淑清.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改革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7).

经济管理基础范文第3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又称政府经济学,它是由(公共)财政学发展而来的。在有些学者眼里,(公共)财政学、政府经济学和公共部门经济学是同一个研究领域在不同时期的名称;而在另一些学者眼里,它们是同一个研究领域的不同名称。公共部门的核心部分是政府,所以“公共部门经济学”也被称为“政府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是既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构成公共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在当前,建立与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强公共经济管理,是我国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既年青,又古老。它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在西方诞生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学科,它的前身是财政学,而财政学的思想源远流长。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财政学的诞生,以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问世作为标志。在该书中,斯密论述了财政学的许多基本原理。他认为,国家职能是保护社会不受侵犯,保护个人不受侵犯和压迫,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与之相对应,国家的主要财政支出包括国防费、司法费、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的费用等;而为了保证财政支出,就必须有财政收入。后来,英国、法国和德国的财政学都深受斯密思想的影响。直到20世纪30年代财政学一直是在斯密的思想框架下发展的。

福利经济学、凯恩斯主义革命及宏观经济学的诞生为财政学提供了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新的理论基础,并拓展了财政学的研究主题,特别是对政府经济活动的研究。1936年马尔科的《公共财政学基本原理》一书的英译本在美国的出版,使得形成于19世纪80年代的由欧洲大陆学者用边际效用价值理论改造过的新财政观(包括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经济理论等)进入英美财政学者的视野,并使英美的财政学发展逐渐转轨。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财政学最终实现向公共经济学的转变,其主要标志是1959年马斯格雷夫的《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1964年科尔姆的《公共经济学基础:国家经济作用理论概论》和1965年约翰森的《公共经济学》三本书的出版。此后,财政学的教科书多以“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 为名;20世纪70年代以后,更多的教科书以 “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Sec・tor Economics或Economics ofthe PublicSector)命名。应该说,“公共部门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 这两个名称并没有在本质上的区别,更多的是作者使用的习惯上的问题。如果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公共部门经济学更突出公共经济学的行为主体。

从“财政学”到“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并不仅仅是学科名称的变化,而是财政学研究重心、理论基础以及分析方法的变化,即研究重心从过去只研究财政收支本身的问题,转变到研究财政收支对经济的影响和公共部门本身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及其效率问题;财政学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变化则表现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以及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为公共经济学的诞生创造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同时,这种学科范式的变化反映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政府管理活动的变化了。

近三四十年来,公共部门经济学发展迅速,研究成果丰硕。它对政府、政策的研究视角不断转换。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人们仍对政府及其经济活动是完全信任的;而到了八十年代,让公共部门退出经济领域的呼声高涨。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市场和政府(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都不是万能的,它们都会失灵,因而单靠市场或单靠政府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一个运行良好的市场离不开一个高效政府的支持。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发展往往是通过分析方法或工具的突破取得的。彼得・M・杰克逊说:“……经济学家解决本学科内各种问题的能力与本学科内其他理论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

那么,什么是公共部门经济学呢?《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的定义是:“公共经济学是关于公共经济的研究,即研究那些并非纯属市场、并非纯属住户或厂商之间的关系的经济问题,侧重于逻辑(科学)分析以及论理规范问题。”而布朗、杰克逊则看来,“公共部门经济学考察公共支出、税收和经济主体(如个人、家庭和企业)行为之间的关系。”由此我们认为,公共部门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尤其是政府经济行为的学科,涉及公共支出、税收和经济主体行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公共部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公共部门和公共物品。人们习惯将经济领域划分为公共部门和民营部门。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广义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政府是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其职能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无偿占有社会公共资源,并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除政府机构外,还存在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机构等“准公共部门”组织,也称为第三部门,但因其具有鲜明的“公共”特性,也将其归入公共部门之中。

我们可以把政府的基本职能概括为提供公共物品,因而公共物品构成公共部门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公共部门经济学有关公共支出和公共收入等内容都是围绕公共物品理论而展开的:公共支出是为了公共物品供应而提供费用;税收是人们享受公共物品而支付的“价格”。

什么是公共物品?斯蒂格利茨说:“公共物品是这样一种物品,在增加一个人对它分享时,并不导致成本的增长(它们的消费是非竞争性的),而排除任何个人对它的分享都要花费巨大成本(它们是非排他性的)。”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说:“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排他性的货物。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这些特征使得对公共物品的消费进行收费是不可能的,因而私人提供者就没有提供这些物品的积极性。”

公共物品有各种不同类型。布坎南在《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一文中明确指出,根据萨缪尔森的定义所导出的公共产品是“纯公共物品”,而完全由市场来决定的产品是“纯私人产品”。现实世界中,大量存在的是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一种商品,称作准公共产品或混合商品。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以萨缪尔森代表的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由于公共产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因此通过市场方式提供公共产品,实现排他是不可能的或者成本是高昂的,并

且在规模经济上缺乏效率。因此,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比市场方式即通过私人提供具有更高的效率。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福利国家危机的出现,一批主张经济自由的经济学家纷纷开始怀疑政府作为公共产品唯一供给者的合理性。戈尔丁、布鲁贝克尔、史密兹、德姆塞茨以及科斯等人或从理论或从经验方面论证了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可能性。德姆塞茨和戈尔丁从技术的角度讨论了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可能性,即如果存在排他性技术,则私人可以很好地供给某些公共产品。例如,高速公路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在入口处可以设置收费站,因此高速公路可以通过私人投资、私人收费的方式来兴建。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公共部门经济学关于个人行为动机以及行为模式的假设与一般经济学一样,采用“经济人”或“理性人”假设。按照该假设,个人无论是处于什么地位,其本性都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或极大化个人的效用作为最基本的动机;或者说,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遵循理性原则,即做出个人决策时经过仔细的计算和分析,力求实现利益最大化。

布坎南认为,“经济人”假说是经济学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遗产,是古典经济学家的“一个伟大贡献”;正是亚当・斯密将具有利己心、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人称为“经济人”或交易者。他们的伟大发现是,只要有适当的法律或制度框架,个人追逐他们自己利益的行动可以无意识地产生有利于整个社会利益的结果。后来的经济学家用这个假设去分析市场中进行不同活动的人们的行为,并进而分析市场制度本身的作用。经济学家通过运用关于人类动机的这种特别的假设建立起一门作为实证性社会科学学科的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假定公共部门中的个人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并且个人的效用函数是多元函数(既包括物质利益也包括非物质利益),有多个变量(财产、权力、名誉、闲暇等);它假定社会个体偏好的多样性,个体对公共部门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偏好也会随着社会进步而变化;它假定人的“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由于人类知识的不完备性、预测的困难以及人类活动或行为的范围有限等因素,使得全面理性(纯粹理性)在实际中不存在;人类决策行为所依赖的是有限理性,而不是全面理性或纯粹理性,由于受能力、信息、时间、知识等因素的制约,人们只能在有限的且是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从事决策;它还假定人的行为有机会主义倾向。

作为公共部门经济学重要流派的公共选择理论把“经济人”假设应用于对公共部门及政治领域和集体选择过程的分析。依照这种假设,个人在政治活动或集体选择过程中,同样追求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这种效用或价值既可以是财富、商品、收入,也可以是地位、权力、荣誉,甚至是友谊、慈善、和平、安宁等精神因素)。布坎南和塔洛克说:“经济学的探究方法假定,无论在市场活动中还是在政治活动中,人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要求一个个体的人牺牲其他人以增强自己的效用。这种方法把政治活动表现为一个特殊形式的交换;而且,就像市场关系中那样,理想上还期望这种政治关系使所有各方面都互有收获。”公共选择学者的理论从一开始就假定“有代表性的或者普通的个人在参与市场活动和政治活动时,都是以同样的普遍价值尺度为基础而行动的”。

二、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构成公共部门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根据荷兰学者汉斯・范登・德尔和本・范・韦尔瑟芬在《民主与福利经济学》一书中的说法,福利经济学的核心主题是一个团体中的个人的共同福利(共同福利包括由经济所决定的团体的幸福),它包含三种因素:(1)各种条件的公式化约束;(2)关于以上条件如何被团体中的机构加以实现的研究;(3)对于现存的团体机构的贡献及现存的团体福利政策的批判性评价。福利经济学不仅关心公共政策(政治)对于社会价值的分配,而且关注由此带来的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问题,从稀缺性方面观察社会价值的分配。帕累托、巴罗、兰格、丁伯根和鲍莫尔等福利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一是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状态的条件下定义;二是关于一个经济(秩序)的组织如何影响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问题。

福利经济学是围绕“共同利益问题”、“公共分配问题”和“社会福利问题”构建起来的,在关注社会财富增长的同时,更关注在其基础上的财富分配即社会福利问题。尽管有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以及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但在公共部门经济学当中大量使用“效用”、“效用函数”、“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及“社会福利函数”等等福利经济学中的基本术语。福利经济学还是对公共部门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分析的理论基础。

“福利经济学从抽象的角度来说,主要讨论的是社会选择标准的界定、收入的再分配及资源的优化配置。从现实的角度来说,福利经济学利用这种标准来评价以不同制度(主要是政府和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以便确认最理想经济的学科。”福利经济学的框架是建立在社会选择标准的基础之上,这包括配置效率或帕累托效率,满足这项原则的必要条件,公平理论及实施的原则,社会福利函数及各个学派的公式,社会最优选择等。

公共部门经济学运用福利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了政府现实的政治、经济制度中,从微观经济层次角度,对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收入不公平等社会现象进行剖析,提高政策运行效率,由政府针对市场中存在的“市场失灵”等问题,制定微观经济政策,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从宏观经济层次的角度,在封闭的经济中,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和价格政策,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在开放的经济中,政府通过对货币及汇率制度进行国际标准化的管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微观经济学考察作为消费者的个人和公司在市场中的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或集合经济并检查如通货膨胀和失业一类的政策问题)。“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在某个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在经济分析中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完成交易的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称为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将经济行为的基本主体分为两大类:个人和企业。个人一方面是消费者,另一方面是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才能)的所有者;企业即生产单位,一方面是商品的生产者,另一方面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微观经济学研究这些经济行为主体,如何在一系列既定的假设条件下,在市场机制中,通过价格机制,最终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和资源的最佳配置,并使经济达到一般均衡。

微观经济学框架即通过对微观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西方经济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政策途径。这一框架由以下理论构成:消费者行为理论,均衡价格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收入分配理,一般均衡理论等。这些理论为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提供可以直接使用的分析工具。 “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发展,是限制在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知识范围内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尤其是一般均衡分析的发展,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使公共部门经济学发生了质的飞跃。公共部门经济学目前的理论发展,应直接归功于微观经济理论。”

借助于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分析工具,公共部门经济学家根据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运用演绎法和数学模型,运用各种行政手段,解决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市场失灵”,使各种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以社会效用最大化为目的来讨论政府的微观行为。其中包括估算政府制定政策的机会成本与沉淀成本,及取得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以及指导其他微观主体的社会行为等等。微观经济学是使公共问题的争论转化为实证分析的有效途径,目的在于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程度。

经济管理基础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加强 会计基础 岗位责任制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156-02

会计工作是一项社会经济管理工作,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对会计工作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而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此项工作,才能把会计核算、成本管理、财务分析等工作搞好,也才能提供真实、有效、完整的会计信息。各单位要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基础工作在单位经营管理活动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

会计基础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它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原始凭证的取得、审核;会计凭证的填制、审核、传递、保管;会计账薄的设置、登记、核对、结账;会计报表的编制、审核;会计档案的归档、保管、移交、销毁;会计电算化的硬件、软件要求;会计岗位责任的划分;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等等。

二、会计基础工作的作用

会计基础工作的作用可表现为:一是组织会计核算的依据;二是进行会计管理的标准;三是执行会计法规的手段;四是保证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五是保护单位财产的方式。

三、我国会计工作的现状

常言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对于财务工作来说,会计基础工作就是基石,它直接影响着整个会计工作的质量。有些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内容不实、资料不全、不符合法规、方法不科学、制度不健全、手续不严格、责任不明确、操作不规范、各方面不协调、领导不重视等。

四、改进会计基础工作的措施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会计基础工作,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领导。领导重视是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最好支持。《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领导人是本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责任人,各单位应按照《规范》的要求建账,组织领导财会部门和其他有关职能部门抓好会计基础工作,严格要求会计人员取得真实、完整、无误的原始凭证,账簿记录、报表填制都要规范。唯有从源头上控制,才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有效发挥其职能作用,为会计数据的真实性提供保障。

2.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是会计工作正常运作的保障。它是指在会计机构内部按照会计工作的内容和会计人员的配备情况,将会计机构的工作划分为若干个岗位,并按岗位规定职责进行考核的责任制度。根据财政部财会〔1996〕17号文件可分为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由会计工作的特性所决定,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单位内部规章制度。财政部2001年6月22日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针对新时期会计工作的新特点,在内部会计控制方面作出了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必须贯彻落实到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中。

(2)全员性原则。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的特权。要求会计人员认清分工与分权的道理,更新理念,变被动为主动,自觉贯彻落实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3)全过程原则。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相关岗位,并应针对业务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涉及到业务和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在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

(4)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原则。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综合、稽核检查等职务。

(5)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应当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合理设置会计岗位,既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又避免人浮于事;既有利于会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又避免权责不分、互相推委的现象。

(6)不断修订和完善的原则。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尤其在当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会计政策不断出台,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的内容也应根据新的会计规范和规定而不断修订和完善。

另外,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中,会计岗位设置应包括电算化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核等,岗位的设定可结合本单位所使用的会计软件系统内业务流程和模块的功能,进行相应的设置,岗位确定后要明确各岗的职责范围,建立电算化会计岗位责任制,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设置岗位时亦应根据职责分离的原则分配岗位,如凭证输入与复核不能由同一个执行,出纳人员不允许进行系统的操作等等。同时,为确保系统安全、有效地运行,防止会计信息被盗、篡改等现象的发生,还应建立权限控制制度。

3.确保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目前新《会计法》实施后,与《会计法》配套的法规相继出台,例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会计准则,完善了会计法规体系,为了落实这些法律和法规,依法做好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财务法规。

4.抓好各项内部财务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工作。有的单位制定了各种财务规章制度,并随着经济内容的扩大、管理工作的需要而不断更新或完善,如资金管理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等等,这些制度的制定也是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从管理的角度对会计基础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使单位会计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首先就要加强对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把各种财务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严格按照制度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可以建立必要的检查和奖励制度,对执行情况加以考核。

5.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首先,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培养。会计人员道德关系到会计工作质量高低、会计信息真假的问题,要使会计人员不仅具备一流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准,使会计人员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标准。其次,强化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要提高会计人员对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积极、主动参加培训。通过新的会计知识技能体系来推动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完善会计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最后,建立会计人员评价体系。为了正确评价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加强管理,应建立会计人员业绩考核指标,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该指标体系应包括会计人员管理的各个方面,做到考核量化、指标到人,奖惩分明,强化落实,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只有全面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素质,才能打造出一支专业化、技能化的会计人员队伍。

6.加强会计监督力度。完善的审计监督体系是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保证。目前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包括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单位内部审计三个层次。财政部门肩负着会计管理工作的主体作用,各级财政机关都要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切实保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工作规范化。社会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正逐步成为会计监督的重要力量,应注重对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执行的质量的监管,不断提高其工作质量。同时,督促会计部门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制约职能。

这些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监督审计力量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相互配合,加强监管协作,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网络,才能实现对会计工作的有效监督。

参考文献:

1.李力.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的原则与控制点.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财政部会计司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山东菏泽 274030)

经济管理基础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本科基础阶段培养;宽口径培养模式;重庆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31-03

一、国内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模式及演变趋势

根据教育部颁布执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经管类现有本科专业分布为,经济门类中经济学类专业4个,管理门类中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图书档案学类专业18个,经济管理类专业共计22个,专业划分较细。近年来,我国高校本科教育基础阶段逐步呈现出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方向、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通才教育趋势。由于学校定位、师资和地方人才需求等影响,各大学培养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有一定差异。综合我国高校的部分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一)综合型大学“宽口径、厚基础型”人才培养模式

综合型大学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在管理、经济、法律、营销等方而的综合知识和能力,使学生掌握经济管理学的定性、定量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这些大学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一般涉及学科门类较多,课程信息容量较大。典型学校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

(二)理工类高校的“实践技能型”培养模式

理工类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了鲜明的理工特色,除了在经济管理专业中开设传统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外,基本上都开设一定的理工基础类课程;而且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侧重经济管理方法和技能的训练。一些高校在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入较大,并引入了较为先进的经济管理模拟教学软件,重视营销工程和统计方法的训练,着重加强和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

(三)财经类高校的“专业核心型”培养模式

财经类院校在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师资力量。从总体上看,财经类高校在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及其课程的构建上,一般都融会了所在学校其他财经管理类专业的特色,贯彻以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为核心,财经类专业基础课围绕着专业课程服务的精神。在此基础之上,财经类高校从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模式逐渐过渡到“宽口径、厚基础专业教育”的模式,典型学校有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

此外,宽口径、厚基础的基础阶段培养要求招生模式和培养模式协调,因此国内不少高校逐步试点实行大类专业招生模式。大类招生政策坚持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所谓厚基础,就是强化做人(人格素质)的基础和强化做事(职业能力)的基础。所谓宽口径,就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地方、行业经济结构变化为依据,以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重点,突破单一学科式设置模式,实行按大类专业招生、小专业(专门化)施教,设置柔性专业方向。

按大类招生主要有三种模式:(1)按照学科招生,即在同一院系中,不分专业,只按院系大类填报志愿。(2)以“基地班”等形式招生,如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清华大学的“人文科学实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等都是以实验班的形式进行大类招生。(3)通识教育招生,通识教育招生在打破招生专业界限方面走得更远。新生入校统一进入一个学院不分专业进行通识教育,待大二再分专业。通识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打破专业限制,不分文理,先学习基础课,所有课程重新安排和改造,课程体系进行全面变革等。

二、重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班教育思路、运行与效果分析

(一)重庆大学经管实验班办学背景

为了探索和创新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阶段培养方式,从2007年开始,重庆大学经管学院提出经济管理实验班的本科教育改革创新思路,历时一年,对实验班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管理等进行了反复酝酿和完善,并从2008级学生开始试点招生。经济管理实验班在每年入学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新生中选拔学生,在本科一、二年级不分专业,系统而扎实的培养和奠定了学生的宽口径经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三、四年级分流到学院各专业进行专业学习,毕业时授予相应专业学位。

2010年重庆大学弘深学院成立,设置经管大类、机械大类、电子信息大类、电气大类和土建大类等五个实验班,致力于基础阶段大类优秀本科生培养,经管学院实验班不再单独招生。弘深经管创新实验班在全校入学的大一新生中选拔招生,在本科一、二年级不分细化专业学习,由弘深学院统一管理。经管学院参与学生选拔、负责专业类教学计划制订和教学。三年级后根据学生个人申请等,分流到经管类相应的专业继续学习。

无论是原来经管学院的经济管理实验班,还是之后的弘深经管创新实验班,都旨在创新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具有大一大二阶段不划分专业的宽口径培养特征,为经济管理大类专业的宽口径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基础。

(二)实验班运行效果调查分析

为了考察经管实验班(含弘深经管创新实验班)的实际运行效果,本研究对在校的2010、2011、2012级以及已毕业的2008、2009级学生做了调查,以总结和研究实验班运行的经验与不足,探索和创新经济管理类专业宽口径培养改革中基础阶段培养模式,为全面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宽口径培养有效性提供有力支撑。

1.弘深学院经管创新实验班。问卷统计结果及分析。本次调查问卷针对学生的选择动机、教学计划的了解度、学分总数的合理度、学分分布的合理度、课程与高年级的衔接度、专业培养的充分度以及对培养方式的偏好与认可程度等方面分三个年级来汇总,得到结果见下表。

(1)专业选择及专业意向。经管学院本科专业设置有: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金融、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8个专业,但是从已分流的2010级、2011级的专业选择和2012级的专业意向上来看,大多数学生都集中在会计和金融两个专业。

造成这种扎堆选会计金融的原因是,一方面目前社会对会计金融的需求相对高一些,并且相应的就业较容易、出路较广阔,客观上造成了本科生在选择专业时偏向所谓的热门专业;另一方面,在基础阶段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当中,会计学和金融学相关的课程比其他专业要多,学生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对其他一些专业了解比较少,没有能够建立相关的专业基础,所以在专业分流时没有选择陌生的专业。

(2)对教学计划的了解程度。3个年级的学生中有7成左右对教学计划了解很少或者完全不了解。虽然学校在学生个人系统中提供了各专业培养计划,但学生很少查询或者了解专业培养方案。所以院系要对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进行宣传和专业推介,让学生了解专业培养定位、了解需要掌握的课程和技能,强化信息的交流沟通。

(3)学分设置。学分总数方面,一半左右的学生认为较为适中。对比目前经管学院各专业基础阶段的学分要求来看,实验班的学分要求与其基本一致。但是在学分的分布(按照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两种方式划分)上,几乎所有的实验班学生都偏向于认为通识课程偏多、必修课程偏多,表现出学生的专业期待与教师宽口径培养方针有所相悖。

(4)专业培养与专业衔接。从三个年级的对比情况看,学生对专业衔接满意度和专业培养充分度上不断提升。2010级是第一届实验班,一些方面做的不是特别完善,导致学生的专业性培养不够,与三四年级的衔接也不好;之后的2011、2012级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培养方案做了调整,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发展。

(5)培养模式的偏好。总体上有62.3%的学生认为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更好。结合专业统计表(见附件)来看,并不是每个专业都适合宽口径培养,比如说会计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认为原来的分专业培养模式比宽口径培养好,主要原因在于会计专业性强、专业课程在一、二年级开设较早,基础阶段宽口径学习让学生在高年级有较多的课程补修负担。

2.经管学院经济管理实验班。已毕业的2008级、2009级的学生无法对其做问卷调查,所以通过分析就业数据,对比非实验班学生的就业去向,间接地反映了实验班的运行结果。

从推免率看,普通班级一般低于15%,而实验班的推免率达到17%和30%(2010级的深造率更高)。表明经过实验班的宽口径培养后,学生的专业基础比较好,从而在推免研究生中脱颖而出。从就业率看,两届实验班都是100%,并且就业单位也普遍较好。整体的对比结果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教育下的学生无论从学术上还是工作上,都比普通班级的学生具备更强的优势。

应该指出的是,不管是经管实验班或者弘深创新实验班,学生都是经过优选的,培养过程也享受了更多的优秀教学资源,因此和非实验班比较是存在样本偏差的,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础阶段宽口径教育的效果。

三、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培养模式和方案建议――基于重庆大学的实践

基于上述对重庆大学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宽口径教育实践的研究,为保证专业教育的质量提升、国际并轨和渐变演进,对经管类专业基础阶段培养模式有如下建议。

(一)对基础阶段宽口径教育的建议

从总体上看,经管类专业宽口径有利于夯实学生经管类专业大类学科基础,同时通过两年基础阶段培养和专业接触,学生自行选择适合和感兴趣的专业方向时,将更加理性合理,减少了高考专业志愿的盲目性和一锤定音,有利于人才培养最终目标的实现。同时,在基础阶段要加强各专业导师对学生的学业介入和专业引导,让学生能够基于自己的特质和专业定位,合理选择专业方向。

基础阶段宽口径培养方式的改革和招生方式、学籍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体系有密切关系,如果其他方面没有同步跟进和完善,可能会在运行中出现冲突,影响宽口径培养效果。可以先在专业基础没有过多特别要求的部分专业试点大类招生(如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各专业),对试点效果完善修正后逐步开放大类专业招生。

为了保障高年级专业课程所需专业基础,基础阶段总体宽口径培养前提下,建议在基础段以一定学分比例设置不同分组的专业基础课程,并引导学生合理选择。

(二)基础阶段培养方案建议

经济管理基础范文第6篇

一.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的分类和特征,竞争和垄断的关系,不同市场结构的区别,行业进入壁垒的概念和分类,行业退出壁垒的概念和分类,市场结构的衡量,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交易费用的概念,博弈论基本概念,纳什均衡的含义。

二.市场行为:企业定价行为,企业促销行为,企业兼并与收购行为,企业技术进步的形式和影响因素,企业多样化经营行为,企业纵向一体化行为。

三.市场绩效:市场绩效目标的多元化,市场绩效的衡量方法,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市场失灵的原因,外部性的含义。

四.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和实施手段,政府管制与放松管制,反垄断政策。

第二部分产业结构

一.产业成长与演进:产业分类方法,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

二.产业关联:产业关联的实质与方式,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概念,生产波及效果的分析。

三.产业结构政策: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支柱产业支持政策,衰退产业援助政策,幼小产业保护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产业安全,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三部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经济增长的模式,制度变迁的概念,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工业化过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二.经济发展的内在与外在因素:资本形成,人力资本形成,基础设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三.经济发展战略与策略: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税收政策,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策略,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关税与贸易保护,汇率与外汇管理,外资利用与外国直接投资,国际发展援助,对外债务。

四.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的概念、类型和特征,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空间相互作用与空间扩散,区域经济发展途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区划,区域分工,区域经济联系,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形象设计,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

第四部分城市经济与管理

一.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城市职能与规模,城市经济区的结构与功能,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基本形式,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化道路,城镇体系的形成、特征与类型,中心城市的类别和作用。

二.城市经济管理问题;就业与失业,人口流动与增长,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地价评估,城市土地利用,住宅的流通与消费,城市住房改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城市环境经济,城市经济开发区建设。

三.城市财政与城市金融;城市财政的职能与作用,城市财政的收入与支出,城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央银行的职能和作用,政策性银行的运作,商业银行的地位和职能,城市其他金融机构,证券市场的特征和基本功能,证券市场的监管,城市金融市场的运作,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国际金融市场及其分类,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性质和作用。

第五部分管理学原理

一.管理组织设计:组织的概念和作用,组织设计的策略,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组织中的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学习型组织,扁平化组织,管理幅度分析,职务设计,集权与分权,授权分析,组织变革,流程再造,现代企业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

二.计划与决策方法: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计划流程,现代计划方法,目标管理,决策的定义与类型,确定型与非确定型决策,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决策树分析。

三.领导与激励原理:领导与管理的区别,领导职能与作用,领导的内容,领导的方式与风格,领导艺术,激励内容与激励过程,激励方式与激励原则

经济管理基础范文第7篇

本届论坛以“数字化时代的经济管理类教学与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为主题,以主题报告和分会场专题报告的形式进行。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邱东教授、校长王广谦教授,高等教育出版者刘志鹏社长出席论坛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或大会致辞。

李卫红副部长在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国大学在培养经济管理人才具有国际视野、熟知中国国情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学术基础和伦理道德法制观念,使他们德才兼备,有守有为。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有可能最终建成诚信、法治、公正、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谢伏瞻局长作了题为《中国经济――稳定与增长》的报告。首先,他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个人的观点。他认为,主导性调控是最根本的措施,如完善汇率形成机制、调整汇率水平理顺要素价格、调整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收政策。他说,我们应该看到,资源能源约束加剧,城乡矛盾进一步凸显以及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急需解决。要使中国的经济规避风险。弥补不足,对内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对外应争取良好的和平发展环境,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与繁荣。

吴晓灵副行长在《关于流动性过剩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的主题报告中,着重阐述了如何正确看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她指出,如果银行系统流动性过剩,银行超储率就会过高,信贷扩张能力过强;社会层面的流动性过剩则反映了货币供应过多,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有价格上涨的压力。关于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的现状,她说,近几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货币供应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来说央行的流动性管理是有效的。她认为,我国应加快结构调整,理顺价格体系,从源头抑制流动性过剩。

教育部经济学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逢锦聚教授在题为《我国经济学教学改革和提高质量的若干问题》的发言中,从经济学教学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经济学教学的基本成绩和问题、经济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和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三方面做了介绍。在谈到经济学专业设置和经济学基础课程设置时,他认为专业设置必须遵循拓宽口径和灵活设置方向的原则。基础课程设置在实现全国统一要求的同时,给各学校自主设置更多的自。教学内容改革一定要广泛吸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经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要广泛吸收我国理论界和世界范围经济学发展取得的新进展,充实教学内容。他表示。在我国,经济学与管理学需要互相融合,才能相得益彰。

教育部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席酉民教授在题为《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与教学改革》的发言中,从市场需求分析定位和学科特性决定的培养模式这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他指出,我国中间层管理人才的缺口明显大于作业层和战略层。但是,当代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间层的数量远远低于市场需求水平。所以在今后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方面,务必要加强培养中间层管理人才,以充分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他说,工商管理类学科不同于传统的理论型学科,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的。这就要求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注重生源和学校的互动,还要关注用人单位的需要。他表示,只有很好地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国的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才能成功,并最终培养出懂科学、熟实务的管理人才,使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中充分展现智慧和创造力。

经济管理基础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196-03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管类专业在高职院校里成为热门,专业设置越来越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构建合理的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彰显经管类职业的特色要求,使有限的职业基础课课程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实现职业基础课与职业技能课的无缝对接,对于提高高职经管类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现状分析

1.从课程设置来看,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通识课程和职业特色基础课程没有分设,混为一体,造成通识课程体系不完整,专业特色基础课多、杂、乱。

根据我们的调查,高职经管类的专业开设门类多,专业方向广,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不尽相同。当前各院校热门专业主要集中在:会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信息管理、建筑经济管理等。各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不尽相同,其职业基础课一般开设: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基础会计、经济法、数据库应用、财政与金融、概率统计、信息管理导论、财务会计、消费者行为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学概论、旅游业管理、旅游财务管理、旅游经济学、现代酒店管理、旅游景区管理、力学基础与电工基础、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建筑概论、建筑材料、建筑设备与建筑机械、工程建设定额原理、经济法与建筑法规等。包括了职业基础的通识课程和职业特色基础课程两类,对职业基础通识课程和职业特色基础课程没有分设,混为一体,少数院校开设专业时,为了体现专业特色,对专业特色基础课没有认真精选,多、杂、乱。使得有的专业的职业基础通识课程仅剩1~2门,有的专业又多达6~7门以上,造成同属经管类的不同专业职业基础通识课的构成、职业基础的通识课程与职业特色基础课之间的比例都存在很大差距。考虑教学条件和教学时数的制约,造成通识课程体系不完整,没有形成经管类专业应具有的职业基础通识系列课程。如某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会计、信管、营销等专业分别开设了4~6门的职业基础通识课程,学时占相应专业职业基础课累计学时的73.2%、 86.6%、 76.9%;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仅开设了2~3门职业基础通识课程,仅占该专业职业基础课累计学时的21.5%和27.9%。各专业都开设的职业基础通识课程仅有经济学原理、基础会计两门。从课程门数和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方面看,所设课程远没有形成系列化,无法达到经管类职业要求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

2.从课程的课时设置来看,在开出的职业基础通识课程中同一门课程学时设置上,各专业差距较大,课时设置不合理,没有真正体现高职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要求的全面含义。

所开出的基础会计、管理学、经济学等职业基础通识课程,同一门课程各专业的学时设置上不统一,甚至存在很大差异。以经济学课程为例,会计专业开设的经济学周学时4学时,总学时为60学时;营销专业开设的经济学周学时5学时,总学时为72学时;旅游管理专业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开设的经济学周学时2学时,总学时为36学时。职业基础课学习是为职业技能课学习打基础的,与职业技能课相比,其理论性更强,教学内容更广。职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不要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并不是可以随便删减,课时设置过多没有体现“够用”的原则,课时设置过少也达不到“必须”的要求。“必须、够用”就是要以经管类职业技能课教学的需要为度,以经管类岗位的就业需要为度,以高职学生学习和认知的能力为度来组织教学,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有合理的课时设置做保障。因此,各专业在同一门课程的课时设置上应该合理的设置,差距不能太大。

3.从教学大纲的编写和实际教学内容来看,拘泥于某一本教材。教学内容基本上是该学科理论内容的浓缩,缺乏相对高职学生的针对性。

教学大纲的编写忽视高职教育的特点,拘泥于某一、二本教材,教师的教学服从于教材,照本宣科,针对性不强,没有因专业、因时间、因学生施教,对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不足。

在教材选用上,为力求统一,大部分课程选用的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或者本科专业规划教材,但教学内容上改革力度不够大,虽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但基本上还是维持该学科主要理论内容的浓缩,仍沿用传统的知识编排体系,教学目的不明,教学内容陈旧,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

4.从教学方法、手段来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高职教学,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受教学条件的制约,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不足,尽管增加了一定的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但没有规范的实训基地,仍然不能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动手操作;要开展实践教学,任课教师除了做专业知识上的大量贮备、专业训练的前期准备外,还要联系实习单位,等等。几乎与整个实践教学相关联的所有工作完全由教师承担,使得部分教师存在畏难情绪,加上实践性教学的工作量计的较少,使得很多教师即使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但实际工作中,尽量少做或者不做实践教学环节。

二、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指导思想

以“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立足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科学合理地构建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既要使高职经济管理各专业类群的职业基础课课程具有综合性、通用性,又要体现各专业的特点。所设课程的内容既要具有应用性,又要体现针对性,删除那些脱离实际、陈旧过时的内容,并使教学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比较适中,处理好先修课与后续课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各门课之间内容交叉、重复与脱节的问题,使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得到有机衔接和协调统一。同时,应使各门职业基础课程学时之间的比例合理、职业基础课课程学时与各该专业其他课程学时之间的比例合理。在实现专业基础课系列课程自身整体优化的同时,也使专业基础课课程与其他课程实现更高层次的整体优化。

三、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1.课程体系的模式

将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的模式设置为:平台课程+模块课程,平台课程是各个专业要求通识的职业基础课程,即《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基础会计》等;模块课程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职业基础课,这部分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如旅游专业的《旅游学概论》等,信管专业的《信息管理导论》,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者行为学》,建管专业的《建筑概论》等。

2.平台课程的组装

建立通识职业基础课平台,打通原来几个专业的职业基础课,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综合,构建成新的统一的大类专业的基础课群,对学生进行经济管理类职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训。经济管理类职业在社会活动中具有与各方面接触频繁的特点,要求的人才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全面的职业技能,一定的创造能力,较强的应用和发展能力。所以,此类专业课程模式,要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平台式模式,拓宽了专业口径,增强了适应性,能为各专业方向学生构筑一个基础理论较为宽广、核心技能要求明确,能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与职业岗位迁移提供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综合性核心课程群。

平台课程的设置应不受专业方向限制,强调培养学生从事经济管理类职业应具有的基本素养,旨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建议各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开设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经济应用文写作、统计学、会计学原理等课程。

3.模块课程的组装

建立专业方向基础课模块,专业方向基础课模块,是一个体现专业方向的职业基础课模块,由学生根据其专业方向选学其中的1组,这类课程主要是为学生以后能够深入地理解职业技能类课程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和实践操作中的理论问题打下基础。

模块课程的设置应该体现专业方向和特色,为后续的专业教学提供知识储备。每个模块以2―3门课程组成。要考虑知识点组合和知识的链接,充分考虑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4.平台课程与模块课程的比例关系

根据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培养目的,笔者认为,平台课程与模块课程的课时比例大约为7:3。在职业基础课体系中,通识职业基础课为主体,应占整个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总学时的70%左右。专业方向基础课模块,是对通识职业基础课的有意义的、必要的补充,占整个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总学时的30%左右。

四、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的优化

1.教材建设

一是要精选教材。教材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通俗易懂;现在的高职高专教材很多,要选择优秀的高职高专教材,也可结合精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编写教材。二是以基本教材为依托,建立辅助教材。建立与教材配套的习题库、案例库、实验库、资料库等,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2.教学内容的整合

职业基础课学时较少,如何使有限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学时产生理想的效益,教学内容的整合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高职的职业基础课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基本的“职业能力”,为职业技能课学习打好基础,教学内容的整合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必须体现基础性、实用性、专业性。一是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知识需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基础知识组织教学,教学内容要强调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分析工具、基本的分析方法,删除掉过深的理论、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等,也就是说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要求的“必需性”,删除可有可无的;在知识量上,突出专业能力的“够用性”,减少延伸性知识。二是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内容要跟上社会的发展,所学的知识、技能对经管类岗位很实用。三是教学内容的专业性。要求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含量,服务于专业教学,实现与专业技能课无缝对接。

3.教学方法的优化

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必须由“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由“单一式”教学转变为“多样式”教学、由“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一是课堂教学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师要熟练运用启发性的传授式教学法、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对比式教学方法、头脑风暴法、模拟训练法等。二是增强教学实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多种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在现实环境中讲解相关知识和方法。三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 高雪申.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课程设计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20).

[2] 严新华,李静,王晋.高职高专教育经济类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动因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 许秀林,董杨琴,黄伟.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8).

Thinking about the course system in vocational-base lesson optimization as a whole

in the vocation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LI li

(Economy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Ankang college,Ankang 725000,China)

Abstract: Administered by the specialty as the most popula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al set up more and more disciplines involved increasingly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on the basis of vocational administered by the type of professional career building course system to study the formation of flavor and administer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ccupational categories requirements of vocational basic course curriculum, to achieve a vocational-based courses and vocational skills classes seamless docking,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Higher professional occupations for the basic course administered by the clas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senior high school administered by the class-based course system of professional occupations overall optimization of the guiding ideology,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program,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optimization.

经济管理基础范文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企业经济管理;运用;对策;分析

前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实现了广泛运用,并为进一步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1]。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竞争压力不断增大,要想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就需要积极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企业经济管理之中,以此来深化财务管理信息改革步伐,通过对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来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质量与效率[2]。

一、目前企业经济管理现状与所呈现出的问题

当前,企业在改革发展中,逐渐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了企业管理中,为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与工作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撑,但从目前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运用的现状看,依旧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而言:

1.1经济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更新。在信息化、知识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运而生为企业管理改革带来了全新发展机遇,借助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能够为企业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生产效率与管理效益提供保障。但是,从目前企业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看,管理理念的滞后使得企业在实际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进而使得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浮于表面化,难以实现技术优势的充分发挥。而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的滞后,阻碍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弱化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管理方法落后。从目前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看,由于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身对经济管理的概念认识不足,致使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难以给予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以全面认识与充分重视。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面对当前市场的激烈竞争形势,企业经济管理方法的滞后性随之凸显,经济管理效率与质量偏低,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的提升。但是,在企业现有的经济管理环境下,实现经济管理方法的创新可谓是阻碍重重,计算机技术难以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得到有效运用。

1.3现有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目前,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自身现有管理制度的弊端与不足随之凸显,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于企业而言,要想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备立足的资本,就需要实现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完善,进而为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实现有序且高效落实奠定基础。但是,由于现有管理制度体系的不健全,使得企业在实际开展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难以实现经济管理目标的明确定位,相应经济管理职责无法得到明确落实,经济管理内部控制力度不足,进而加大了企业经营管理风险,阻碍了企业发展步伐。

二、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必要性与价值

2.1必要性。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经济管理中,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化时代下,运用信息技术于企业管理之中优势凸显,在当前市场激烈的竞争形势下,能够为企业创新管理模式与方法手段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尤其是很多企业在积极运用计算机技术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以实践证明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价值,因此,对于企业而言,需要抓住计算机技术给企业经济管理所带来的全新发展机遇[3]。与此同时,在企业全面推进管理改革步伐的过程中,实现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是企业创新管理方法与手段的基础,只有将计算机技术完善的运用于企业经济管理之中,才能够借助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提升经济管理的实效性。

2.2价值。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将计算机技术进行完善运用表现出了如下的优势与价值:第一,为企业实现经济的系统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借助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对于企业而言,能够实现对经营活动的动态化监管,进而为实现科学管理决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础。任何企业存在的价值都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的基础所在,而借助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企业能够实现有效的把控资金资源的状况,进而通过对资源的整合来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提升企业的经济管理质量与效率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企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保障。第二,以远程办公管理的实现为企业全方位掌控市场信息奠定了基础。对于企业而言,借助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为企业实现经营管理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而计算机技术作为企业实现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基础与关键,在经济管理中,以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可实现远程办公,打破了传统工作模式下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束缚,为企业全面掌控市场信息奠定了基础,以此来支撑企业制定科学的管理决策,及时规避市场风险,抓住发展机遇,提高经营管理的实效性。第三,以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来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并为日常管理工作实现高效且顺利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在实际开展这一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全方位把控资金与物资的动态变化,提升财务信息的质量,并实现财务信息的充分共享,进而借助经济管理透明化的实现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力度与市场竞争实力。另一方面,借助计算机技术在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的运用,能够降低人力资源投入成本并提升企业日常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够为及时明确问题并落实有效解决措施奠定基础[4]。

三、将计算机技术完善运用于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对策

3.1搭建基于计算机技术下的经济管理系统网络。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企业经济管理中,需要以完善组织结构体系的打造为基础,并实现权责的明确划分,打造良好的内部管理与控制环境,为计算机技术能够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得到充分运用并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此基础上,需要针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创新,结合企业当前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根据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需求,针对成本收益率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实现对组织结构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要想促使相应的组织结构能够与网路环境相适应,就需要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下,针对企业会计流程进行改造,促使企业能够借助这一网络化组织结构体系,实现各部门间的横向与纵向沟通,促使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能够为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效率提供保障。与此同时,还需要确保该网络管理系统具备良好的预防性,为企业针对经济管理风险实现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全方位控制奠定基础。通过一体化经济管理体系的搭建,有利于企业对信息及时、全面的获取,科学制定经营管理决策,为优化企业业务流程奠定基础,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利益。

3.2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有效识别与应对。对于企业而言,在实际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面对复杂的内外部发展环境,要想实现自身的稳健发展,就需要提升自身的风险管控意识与能力,为企业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稳健发展奠定基础。而基于潜在的风险因素较多且复杂,企业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以信息化经济管理系统的完善搭建为基础,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辨别并落实完善的风险防控措施。具体而言,则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对风险的评估与预测,包括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管理风险,在明确风险评估指标的基础上来实现风险模拟评估,进而以事前、事中与事后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风险防范措施的科学且完善制定,进而为企业实现经济管理活动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3.3注重细节改革以实现对计算机技术的灵活运用。在实际运用计算机管理技术的过程中,要求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实现对计算机技术的灵活运行,以确保计算机的运用切实能够充分服务于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开展之需,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与价值。在实际践行中,要求企业要积极更新管理理念,加大对计算机技术的重视程度,通过宣传、培训以及教育工作的开展,促使企业上下能够在重视计算机技术运用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信息化能力素养,为计算机技术在经济管理中实现有效运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此基础上,针对企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矛盾与问题进行解决,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变化,实现有针对性优化措施的落实,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计算机技术的沿用奠定基础。

总结

综上,对于企业而言,在实际开展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借助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来提升自身经济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并在规矩经济管理风险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以服务于自身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的提升。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必要性与价值,并以完善经济管理网络系统的搭建为基础,实现对经济管理风险的有效识别与控制,同时注重细节改革以搭建良好的计算机技术运用与发展环境,以此来充分发挥出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宏宇,柴宝芹.计算机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3,30:83.

[2]武心侠.计算机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07:92-94.

[3]薛佳.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电子设计工程,2015,15:47-49+53.

[4]林兆兵.关于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应用的相关思考[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11:12.

经济管理基础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农业种植;机械化;经济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呈现出长期性与系统性的特点,通过各项管理工作开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在先进理念指导下推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发展,在优化经营管理模式基础上提高农业发展的综合能力。要想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则应该重视经济管理的重要价值,在明确促进作用基础上把握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在重点内容把握基础上提高经济管理的综合水平。这样能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农业经济发展与管理的综合能力。

一、立足农村经济管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对国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探索得知农村经济呈现出二元化发展态势,城镇与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大差异,不利于社会发展水平的稳定提升。在进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获得科学管理的支持,在把握时展特色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发展方案,通过各项资源运用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在构建完善工作制度基础上推动经济管理有序开展,在制度保障基础上提高经济发展与综合发展能力的稳定提升。通过各项经济管理工作落实可以革新陈旧的工作思维,立足多种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参与农业种植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助于种植群体更好掌握现代化生产技术,能推动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如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或者是种植技术培训班等活动开展提高农民群体对农业种植的理解程度,关注先进技术对农业生产产生的促进作用,围绕实际数据和种植案例进行现代化种植的教育指导,在提高农民群体综合素质基础上推动农村经济创新发展,在革新陈旧种植思维基础上推动农村经济高效发展。同时立足经济管理也能减少农业经济的损失,重点是围绕市场发展态势与演变趋势进行针对性的经济管理方案,严格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制定科学的农产品销售方案与推广方案,围绕具体质量检验标准开展农产品的生产与市场销售管理工作。在生产过程中确保农副产品可以根据市场要求进行加工生产,在巩固基础生产的同时推动农业经济的转型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在保障农产品生产质量基础上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此推动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通过先进管理方式与工作思维的运用优化更高层面的工作机制,立足经济管理给农村经济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在岗位职能发挥基础上提高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通过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在提升农产品种植与市场推广能力基础上保护农民群体的合法权益。

二、推动农村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

基于时展特色与农村经济呈现出的发展态势,农业部门需要对农业生产、多种类型农产品加工与市场销售等活动进行管理,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开展保障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在提高农民参与农业种植基础上推动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知识经济是21世纪的发展特色,各行业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实现快速发展,在结构更新基础上推动农业生产的创新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也呈现出现代化的发展特色,通过各项技术的运用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在分析农业经济发展时应该关注到经济管理的作用,在先进理论知识与科学技术支持下构建更高水准的经济发展平台,在知识经济指导下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这样能通过信息技术建设推动农村现代建设的有序开展,通过开展教育培训等活动提升农民群体对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学习与实践探索能力,以此推动农村经济的创新且多元发展。立足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农业部门对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的综合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农业发展情况,围绕数据分析掌握市场发展对农产品提出需求,在市场价格波动分析基础上对农业生产情况进行监督,立足科学监测给农业生产提供更高层面的数据分析支持。农业部门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农产品市场变化情况进行把控,将农业市场与各项管理工作进行紧密结合,围绕具体数据分析制定科学管理规划。通过对农业市场进行数据分析能获得更加精准的产品需求,围绕数据波动制定科学的农业生产与管理方案,在科学监测基础上制定更加科学的工作方案与发展计划。如结合市场波动对下一年的农产品种植计划进行多个层面探索,围绕农作物市场价格波动预测后续的价格变化情况,在数据分析基础上给农业生产提供更精准的数据分析和技术指导工作。通过多种举措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在获得更多经济发展效益基础上推动农村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

三、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农业部门应该分析通过哪些方式提高经济管理的综合能力,在把握农业经济发展特色基础上制定科学发展方案,围绕行业发展特色进行多样化的教育管理。本文认为要想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则应该关注到经济管理的重要价值,在明确促进作用基础上把握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在把握重点内容基础上提高经济管理的综合水平。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提升人才管理的综合能力,在组建高素质工作人员基础上让先进技术和农业经济发展进行紧密结合,在提高人才质量的前提下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样能在人才优势发挥基础上制定更加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方案,在把握时展特色基础上构建更高层面的农业经济管理与创新发展平台。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应该关注到优秀人才培养的价值,通过多种方式吸收更多高素质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在高素质人才支持下革新之前的工作方案与执行思维,立足人才培养推动经济管理的有序开展。在优秀人才吸纳与管理过程中需要关注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价值,围绕国内外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与优秀管理方式的运用价值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分析先进技术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围绕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工作计划,围绕多种因素分析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在坚持常态化发展基础上推动人才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这样能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农业经济发展与管理的综合能力,在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上推动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让经济管理更加具备活力。同时,应该在时代特色分析基础上制定奖惩方案,在明确部门岗位工作责任与执行方案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探索,围绕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方案与创新计划。重点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将日常经济管理工作和农业部门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与岗位晋升进行挂钩,围绕常见的工作问题和农村经济管理价值明确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承担的责任,通过明确责任的方式制定更加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案。这样可以在先进理念指导下推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发展,让农业工作人员将更多先进生产模式与机械操作等内容进行传播,有利于引导农民运用先进的生产理念与技术开展更高质量的农业生产与市场竞争。

四、结论

研究指出农业部门应该对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创新,重视在部门协调基础上推动农村经济的优化发展,需要在把握重点内容基础上提高经济管理的综合水平。本文认为通过各项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可以革新陈旧的工作思维,立足农民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参与农业种植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农民更好掌握现代化生产技术。通过各项技术的运用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此外,也能在组建高素质工作人员基础上,让先进技术和农业经济发展进行紧密结合,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英杰.试论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2(04):56+58.

[2]试论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村实用技术,2020,12(05):33.

[3]程建娟.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9(13):206.

[4]房丽丽.探究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山西农经,2020(01):66+68.

[5]林振球.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09):5.

[6]王少明.试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8,38(10):142-143.

上一篇:技术创新机制范文 下一篇:油田通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