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工作要点范文

时间:2023-03-20 20:20:06

经济工作要点

经济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一、主要工作思路

2014年街道经济发展走势总体上以新兴产业投资项目、商业地产、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业以及文化产业为主,侧重于新兴产业投资项目,重点扶持江科大服务外包园中园创建工作,协助推进学府科技创业园二期项目尽早落地开工,形成拥有30-50家科技型企业入驻的部级科技孵化器;全方位发展文化产业,跟踪服务好恒顺影视城、天正置业广场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做好规模服务业项目,积极为欧尚、大润发、恒顺商业街、锦江之星、展销馆楼宇、京城饭店楼宇等服务业企业提供服务;配合做好焦山路等城市基础项目建设。

2014年经济目标预计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25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亿元,规模服务业投资19亿元,新兴产业投资3亿元、新兴产业销售5亿元,技改投入8亿元。文化产业实现新提升。楼宇经济进一步巩固壮大,中心商务区日趋完善。

二、在手在谈项目安排

续建项目

1、山泽园

2、恒美嘉园三期

3、天正置业广场

4、焦山路

5、学府科技创业园二期

6、血糖仪

7、虫草和灵芝技术

新开工项目

1、京岘家园

2、光大亿伦“呼叫中心”

3、街道便民服务中心

前期项目

1、斯伊格地块商业开发

2、华龙地块商业开发

3、丹徒玻纤厂商业开发

4、老市政府商业开发

5、京友窗饰地块商业开发

6、江科大服务外包园中园

三、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情况

1、中网通信

2、怡通科技

3、大润发超市

4、锦江之星经济型旅馆

四、对策措施

为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实现,街道将落实四个方面措施:

(一)以提升商业业态为重点,加快推进服务业大项目建设

主动协调,积极服务。一是围绕古运河、鼎石山整治工程项目,利用独特的山水环境与地形特色发展城市旅游文化产业;二是围绕城中村改造项目,实施城中村拆迁改造,推进京岘家园安置小区建设,积极推进都天庙、苗家湾等城中村拆迁进程;三是围绕学府科技创业园二期项目,建设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和新兴产业,推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四是以欧尚超市、大润发超市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学府路城市购物、餐饮、休闲、商务、金融综合中心区,提升商业档次,提高业态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打造出规模适应,功能齐备,特色鲜明的新型商贸流通业态;五是按照中心商务街区的建设理念,狠抓招商引资工作,采取以商招商,项目招商的办法,引进更多商业连锁产业巨头进驻,增大城市消费的品位;六是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推进恒顺商业街、路商业街等街区建设。

(二)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富有特色的新兴产业集聚区

充分利用江科大、高专等高校科技资源和辖区服务外包产业,创建服务外包园中园,着力扶持和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依托金舟软件、现代造船、中网科技、怡通通讯、江大科贸、联盟电脑以及学府科技创业园的产业孵化,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项目;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帮助企业争取科技项目资金扶持,实现新兴产业的倍增发展。

(三)以丰富文化内涵为抓手,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产业

运用梦溪广场商业副中心、恒顺商业广场、天正置业广场、东宫、展销馆等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推进恒顺影视城以及各类综合文化产业项目。

(四)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经济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我区服务业发展和对外开放机遇,紧紧围绕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按照区委、区政府战略部署,着力构筑“一主引领、两翼齐飞、六区并举、多点策应”的服务业发展平台,推进项目建设,培育消费热点,改善流通环境,着力开拓境内外市场,加强内外贸融合发展,促进“三外”经济齐头并进,着力拓展服务领域,加强帮扶、协调,不断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努力促进全区商务经济在新的基础和平台上实现新发展。

二、预期目标

2012年全区三产服务业和开放型经济工作目标具体结合市对我区考核目标确定。初定主要预期目标为:

(一)三产服务业。三产增加值达到18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1年增加1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亿元,同比增长15%。

(二)开放型经济。实现自营进出口额21.8亿美元,同比增长12%;完成境外投资400万美元,实到外资1000万美元。

三、工作要点

(一)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不断夯实服务业发展基石。一是加速推进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增强工作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分清轻重缓急,仔细研究前期工作问题,对项目进行逐个梳理,缩短项目前期工作时间,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重点帮助做好废旧金属市场搬迁改造等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抓紧做好市区二环线外利用现有土地改造提升发展服务业的前期准备工作,全力推进城南工贸园区转型升级、鉴湖皋埠总部经济培育、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城区商贸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拓展空间。二是切实提高新建项目开工率。2012年,计划新建服务业项目12只,计划总投资24.0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8.2亿元,要重点抓好城西商贸中心、华盛商贸大厦、粮油批发市场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对列入建设计划的项目要逐项落实开工条件,加强与镇街、相关部门沟通,协调配合,跟踪服务土地、规划等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切实提高新建项目开工率。三是全力加快续建项目实施进度。2012年,续建项目11只,计划总投资34.4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8.1亿元。要继续抓好金帝海曼城、天宇名都大酒店等项目的建设,力争实现港中心作业区、天龙大厦、绿水清风大酒店、三象名府大酒店等项目竣工营业。四是落实完善重点项目责任制。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立健全重点项目责任制,完善项目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项目服务,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切实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促进项目早日建成并发挥预期效益。

(二)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不断拓展城乡社区商贸。一是全力提升社区服务业档次。进一步扩大“诚信一百”家政服务影响,做大家庭生活服务网络中心,整合服务资源,加强信息对接,争取成功对接1500对家政服务。进一步扩大“绿味”农产品社区直销网点,加快建设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鼓励扩大网点数量,更好的服务市民。二是大力推动社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继续由点及面开展区级商业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出台相关考核标准、奖励政策,激发社区参与创建的积极性,有效促进社区商业各项设施建设。配合做好书圣故里社区的商业业态引进,着力引入一批富有特色的休闲配套场所和一站式的特产、工艺品购物点。三是努力扩展农村消费市场。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启动对行政村连锁便民店的信息化改造,积极动员相关企业参与信息化改造工作。积极开展城乡统筹商贸示范镇(乡、街道)的创建,鼓励符合要求的镇街争创省城乡统筹现代商贸服务示范镇。继续做好家电下乡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补贴资金的审核、对家电网点的监管和对违规行为的处理,以促进家电下乡工作顺利实施,使国家的惠民政策真正惠及百姓群众。

(三)以管理升级为抓手,不断挖掘商贸服务业发展潜力。一是扎实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继续高度关注并加快推进昌安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工作,力争早日完工营业。继续增进与工商、行政执法、质监、卫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按照《区农贸市场管理升级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农贸市场的规范管理,在硬件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努力促进软件升级,进一步改善农贸市场的整体环境和经营秩序。二是大力促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努力做好家私市场的转型升级工作。继续推进富邦玛凯龙、世博红木楼、啄木鸟、金世界商贸综合体和昌丽二期等转型提升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启动并实施。适时推进永宁、青眼桥和市废旧金属三个市场整体搬迁提升项目,努力打造具备储存、集散、交易、运输、信息收集等功能,集实地交易、网上交易、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市场。协助做好星级文明示范市场的创建工作。积极引导鼓励各市场提升管理水平,对照星级市场创建标准寻找差距,帮助符合条件的市场积极申报争创星级。三是加紧探索商贸行业自主管理新模式。学习借鉴一些先进地区和协会(商会)好的运作经验与做法,探索组建专业市场联盟或商贸行业协会的形式,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督促依法经营,促进成员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在政府部门与市场主体之间以及各市场主体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繁荣城乡市场、搞活商贸流通服务。

(四)以提质转型为突破,不断促进进出口贸易稳健增长。一要实施出口品牌战略。以区国际商会组建为契机,扎实推进省级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品牌,通过自主品牌建设带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掌握出口主导权,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今年力争实现省级出口名牌零的突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着力提高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支持企业创新质量管理模式,开展出口产品国际认证,增强出口竞争力。二要致力开拓新兴市场。积极组织我区外贸企业参加国内外有关专业展览会,继续稳固中东、非洲等原有市场,不断开拓南美、东盟等新兴市场,努力抢占­­欧美等中高端市场,加快市场转型,今年力争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境内外展会300家次以上。进一步鼓励进口大宗资源性产品、先进技术和装备,引导企业用好用足国家的优惠政策,促进进出口贸易协调发展。三要加力实施“走出去”。加强与境内外行业协会、投资促进机构和中介组织的联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多渠道搭建区企业对外投资服务平台。重点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并购国外知名品牌、销售服务网络,到境外创建经贸合作园,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原材料开发基地、专业市场、营销网点,规避贸易壁垒,提高产品竞争力。

(五)以存量招商为载体,不断提高利用外资工作水平。一是加大存量资源推介。及时摸排镇街、生态园区内的空余标准厂房和楼宇资源,积极开展已批土地清理整顿,对空余标准厂房、楼宇和清理土地进行招商引资,编制《区对外招商项目目录》,积极拓宽利用外资渠道,不断提升招商成效。二是注重招商方式创新。突出节会招商、中介招商、展会招商、网络招商等新模式,深化“以外引外”,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结合市区二环线工业企业提转搬和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努力挖掘商贸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潜力。三是营造浓厚招商氛围。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强化镇街目标责任制考核,找准利用外资服务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在项目评估、产业准入、决策推进、跟踪督查等环节做深文章,通过深化跟踪联系、优化审批程序,实施限时办结等举措,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

经济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近年来,坚持工业化核心战略,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业经济依旧首位产业发展不强、要素制约普遍存在等问题。通过出台工业经济工作意见,对2020年工业经济发展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有利于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2020年工业经济工作要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抓发展规划,做实工业项目库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动家居制造、生态板材等首位产业及配套项目落户中部家居产业园、绿色板材工业园。统筹首位产业与主导产业发展,加快轻纺、材料与新材料项目向姚李工业园布局。二是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首位产业集聚。坚持以产业联动为导向,以质量提升为重点,加快培育两新产业,积极谋划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材料与新材料、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抓招商引资,拓展延伸产业链

一是突出首位产业招商。围绕定制家具、成品家具、门窗、家居板材等类别,重点引进投资额大、带动力强、成长性优的知名品牌项目。全力引进五金、门板、包装材料、线条、封边条等配套项目,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二是提升项目引进质量。紧盯与家居产业密切相关的数控加工中心、智能家居系统、材料与新材料等行业,建立健全“两新”产业线索项目库,争取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

(三)抓项目建设,做大工业总盘子

一是实施“积树造林”工程。建立签约项目库、落地建设项目库、投产达效项目库“三库联动”机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严格落实“七个一”制度,加快建成一批产业项目。二是加强项目建设调度。强化领导,压实责任,分类指导,精准调度,排出项目进度表,规划项目建设路线图,一个项目,一名区级领导,一月调度一次。

(四)抓龙头培育,打造行业小巨人

一是狠抓重点企业帮扶。立足中至信家居、科凡智造家居、冠特家居等现有企业,引进国内知名家居企业,着力打造家居企业“主力部队”。围绕丽人木业、东盾木业、伟杰板业、管仲木业等行业领先企业,打造板材企业“先头部队”。二是着力抓好工业企业递次纳规。开展企业递次纳规行动,对新纳规企业在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培育一批新增长点和龙头企业后备资源。

(五)抓转型升级,推动生产绿色化

一是引导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和考察活动,组织参加各类展会,走访行业领军企业,学习先进发展经验和现代化管理模式。引导本土企业家进一步开拓视野、解放思想,培育一支想转型、敢转型、会转型的企业家队伍。二是强化政策支持。鼓励传统板材企业“借船出海、借鸡下蛋、借壳营销”,通过与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合资建厂、贴牌加工、生产板材基材等方式,推进低附加值的建筑模板产业向高附加值的生态板、欧松板、木工板和木地板等产业逐步转型。

(六)抓创新驱动,增强竞争实力

一是推动技术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柔性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及软件著作权等专利申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现代化管理能力,引导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品牌影响力,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推进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

(七)抓运行调度,稳定工业基本面

一是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坚持做好工业运行精准分析预测工作,督促企业据实报送统计数据,及时发现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加大会商研判力度,加快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二是着力化解疫情影响。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级出台的减税降费、金融支持、设备补贴、就业补贴等扶持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兑现奖补资金,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八)抓主体培育,壮大工业生力军

一是着力实施返乡创业工程。充实完善在外人才信息库,开展主题招商活动,定期开办专题培训班,引导群团组织及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返乡创业工程,开展各类宣传和表彰活动,树立一批返乡创业典型。二是不断增强民营经济活力。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完善对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和服务链条,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九)抓营商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

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能简则简、能并则并、规范高效”原则,推行证照分离、先照后证改革,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二是深化“四送一服”帮扶。紧盯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人才等普遍问题和土地、办证等历史遗留问题,建立问题解决机制,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全力予以解决,破解企业发展后顾之忧。三是建立困难企业帮扶台账。严格落实困难企业鉴别推送、把脉会诊、分户包保、联动共治、实效通报五项机制,全年诊断帮扶困难企业10户以上。

(十)抓要素保障,提振信心解难题

一是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强化财政资金引导扶持作用,落实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降费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支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二是扎实做好用地保障工作。按照“确保重点、有保有压”的原则,针对项目建设需求,提前谋划争取土地、林地指标,加大报批力度,保障工业用地需求。三是着力破解人才瓶颈。线上和线下联动,多渠道企业用工信息。深入落实人才引进各项政策,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鼓励企业柔性引进人才。实施技能培训工程,帮助企业培养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的技术工人。

三、《2020年工业经济工作要点》的主要发展目标有哪些

经济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一)激发创业热情,推进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形成“人人想创业、能够创成业”的局面。积极组织青年参与“中国梦?创业行—青年在行动”活动,参加“青年创业大赛”、“挑战杯”比赛等省级创业相关赛事。联合邮储银行举办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举办皖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市人社局、团市委牵头,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财政局配合)

(二)放宽准入条件,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放宽企业经营范围登记,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国家工商总局、省政府的安排下,推行“先照后证”工作,公司注册资本由实缴制逐步改为认缴制。推进“个转企”工作,力争引导3000户规模以上个体工商户转制为私营企业,对“个转企”后的企业进行升级补贴。(市工商局负责)

(三)加强创业孵化基地载体建设,提升已有创业孵化基地服务水平,积极创建市级大学生创业园和农民工创业园,鼓励创业载体吸纳民营创业企业入驻。全力扶持小微企业成长。进一步强化各类创业服务中心创业服务功能,采取“一站式服务”。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多渠道筹集担保基金,解决初创企业融资困难。(市人社局牵头,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团市委配合)

(四)消除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隐性壁垒,贯彻落实国务院两个“36条”相关实施细则,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扩充民间投资项目库,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或参与重点产业、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性事业。落实《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完善建立民营资本参与重大项目招标工作机制。(市发改委牵头,成员单位配合)

(五)以突出产业链为纽带、存量企业为载体、兼并重组为手段,通过外引内联,大力推进企业结构调整、资源整合、机制再造,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品牌提升、规模升级、做优做强。制定促进全市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推进县水泥行业转型升级规划方案的实施,推动无为县电线电缆行业、全市非煤矿山等行业的整合优化。(市经信委牵头,市国资委参加)

(六)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的通知》(皖政办〔2013〕29号),鼓励市、县探索实行一站式收费或一费制管理。(市物价局牵头,市监察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配合)

二、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七)促进民营经济集聚集约发展,坚持产业引领、项目支撑,坚持做大做强支柱产业,聚焦发展首位产业和新兴产业,实行“一个园区、一个专班、一个规划、一套政策”,集中要素资源,加快培育形成5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农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委、市环保局配合)

(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落实好推动企业创新政策措施,集聚创新要素,实施“一企一新”示范工程。出台《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认定办法》,今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0户,认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户。申报一批市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重点培育产值500万元—2000万元的成长型小微企业,推动中小企业上规模上台阶。(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统计局、市总工会配合)

(九)推进项目提质提效,引导民间投资投向通用航空、工业机器人、新型显示、循环经济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推动传统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实施,确定一批工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引导企业高强度投入。(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农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配合)

(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开展以职工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培育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实施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指导企业建设工业设计中心。鼓励和指导企业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和名牌创建。推进产学研合作,支持各载体单位围绕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开展1--2项行业性或专题性的产学研合作。(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经信委、市农委、市质监局、市工商联、市总工会配合)

(十一)推进民企“引进来”和“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对外投资合作。以推进展会改革为重点,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投洽会、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境内外经贸活动,对民营企业境内外参展展位费和人员费给予补贴和支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与国际战略伙伴合资合作,推动民营企业到境外投资,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和境外营销网络,参与我国、我市企业领办的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工商联配合)

(十二)促进产销衔接,组织参加产品“全国行、江淮行、网上行”活动,推动装备制造业、建材、纺织、家电、汽车、食品等产品进西部、出国门。加强民营企业与市内钢铁、水泥等行业、项目的产销对接,推动大宗产品直供销售。发挥大企业大集团“龙头带龙尾”的作用,组织中小企业与其协作配套,实现抱团发展。(市经信委牵头,市财政局、市商务局配合)

三、着力缓解融资、土地、人才等突出问题

(十三)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探索设立由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入股农村银行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指导商业银行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推出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工作,加大中小企业信用培植力度,着力降低融资成本。(市金融办牵头,市经信委、市人行、市银监局配合)

(十四)加大对小微企业新增贷款的考核力度,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力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信贷“两个不低于”。(市金融办牵头,市人行、市银监局配合)

(十五)支持中小企业通过上市、发行私募债、集合债、扶持债、短期融资券、集合票据、集合信托等方式直接融资。培育直接融资后备资源,抢抓IPO重启、创业板上市财务门槛降低、“新三板”扩容以及首发在审企业先行发行公司债等政策机遇,推进更多的民营企业实施直接融资。加快构建区域股权投资基金中心,研究开展股权质押融资、发行私募债券、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为民营企业提供综合融资服务。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与再担保体系,进一步增强融资担保服务能力。(市金融办牵头,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人行、市银监局、市民强担保公司配合)

(十六)运用经济手段、市场机制调节土地使用成本,鼓励集约节约用地,大力提高多层标准化厂房使用率,盘活用地存量,让有限的建设用地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各县区政府将民营企业用地纳入年度计划,对投资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的大项目,优先统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市经信委、市住建委配合)

(十七)组织参加全省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工程和新生代培养“”,举办“企业管理大讲堂”系列培训,开展分类梯级培训。(市经信委牵头,市人社局、团市委、市工商联、市妇联配合)

(十八)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加大就业技能培训、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力度,加快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建设。促进校企培训对接,组织职业(技工)院校面向民营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职工培训。对民营企业新录用人员实施技能培训的,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市人社局牵头,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参加)

(十九)鼓励大中专、技工院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在户籍准入、社会保险、人事档案管理、职称评定等方面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促进人才自由流动。对民营企业引进市外“两院”院士、“”、“百人计划”、“”人员和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给予资金补助。(市人社局牵头,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工商联参加)

四、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二十)拓展延伸企业帮扶工作,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芜政〔2014〕30号)第一条规定,设立覆盖全市的企业服务中心,改进企业服务受理、转办、督办、反馈工作体系,建立以县区为主体、市直各部门相互联动的企业帮扶呼叫中心,做到企业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市经信委牵头,成员单位参加)

(二十一)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企业法人基础数据库,通过建立“一企一户一网页”,实现企业帮扶工作全覆盖,提高服务企业效能,打造具有特色的企业服务品牌。(市经信委牵头,市信息办、市财政局参加)

(二十二)深化民企合作,继续加强与全国知名企业的对接,做好光彩事业“六安行”签约项目的调度和跟踪服务,促成一批合作项目落地,发挥合作效益。(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工商联参加)

五、加大政策宣传贯彻力度

(二十三)市主要媒体通过开辟专栏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重点宣传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宣传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重点宣传一批特色鲜明、产业竞争优势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民营企业和创业致富带头人、优秀民营企业家,形成尊重、支持、善待民营企业家的良好社会风尚。对阻碍民营经济发展、侵犯民营企业及企业家合法权益、干扰民营企业合法经营活动的典型事例及时予以曝光。(市委宣传部牵头,市经信委、团市委、市工商联配合)

(二十四)应用信息化手段,发挥经信委网站、中小企业信息网的作用,及时为民营企业免费提供政策信息、技术信息、行业资讯等综合信息服务。(市经信委负责)

(二十五)细化、实化民营经济“55条”配套政策,强化政策的跟踪问效、考核评估,建立健全政策落实长效机制。(市经信委牵头,成员单位配合)

六、强化统计考核机制

(二十六)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各县区和市有关部门定期报送民营经济信息,年底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总结,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整理后报市委、市政府。(市经信委牵头,成员单位参加)

(二十七)督查民营经济专项扶持资金使用情况并进行评估问效,结合绩效考评结果,优化2014年市民营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分配方案。(市财政局牵头,市经信委、市监察局、市金融办参加)

(二十八)健全民营经济统计报表制度,完善民营经济监测、预警机制,开展民营经济政策知晓率、执行率专题调查,定期分析、通报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组织参加2014年度全省民企百强评选。(市统计局、市工商联牵头,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地税局、市国税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参加)

经济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国务院关于支持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实施,着力促进深度开放,加快培育我县产业集群,促进开放型经济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二、工作目标

(一)招商引资

1.实际利用外资:确保增长11%以上,完成8678万美元以上,力争增长12%,完成8756万美元,完成现汇比25%以上,现汇进资2189万美元;引进注册资金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5家。

2.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确保增长15%,完成29.08亿元,力争增长16%,完成29.34亿元;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国内500强或央企1个。

(二)对外贸易

实现外贸出口:确保增长9%,完成1.03亿美元,力争增长10%,完成1.0427亿美元;新增外贸经营者备案登记企业2个以上、出口业绩企业2家以上。

(三)口岸通关

实现本地报关(检)进出口货值增长5%以上,完成1.15亿美元;新增本地报关(检)进出口企业2家。

三、工作措施

(一)创新招商模式。积极参加“香港招商活动周”、“会”、“珠洽会”等重大经贸活动,通过参加重大招商和经贸活动、举办恳谈会等形式,对接、签约一批重大项目。组建专业招商队,针对重点产业、瞄准重点地区实行专业招商队。创新招商方式,推进市场化招商,委托商会、协会、招商咨询机构招商,开展以商招商,推进网络招商,吸引籍客商回乡创业,设立招商信息专项奖励资金,鼓励全民招商。

(二)推进招大引强工作。紧盯世界500强、央企和大型民企等目标企业,引进行业领军企业、产业链“链核”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重点围绕珠三角、长三角及厦漳泉地区,着力引进技术含量、附加值、财税贡献率高和低碳型产业项目,并带动发展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

(三)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年”活动。推进2013年赣港经贸合作、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省与北京市国有企业对接洽谈会、中国光彩事业行、央企入赣投资合作洽谈会、中国国际商会投资恳谈会、2013(深圳)现代服务业招商会等七大重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的落地。力争到上述活动举办一周年,签约项目注册率达80%以上,进资率达60%以上,开工率达40%以上。

(四)加快升级转型。坚持以扩规模转方式为重点,加快外贸转型发展,扩大出口总量。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有效手段,努力引导县内出口企业在我县办理、注册自营出口业务,确保我县外贸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积极引导县内龙头企业实施科技兴贸、品牌建设和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奖励扶持高科技产业。积极争取国家、省里和市里支持我县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和资金,为发展加工贸易提供有力的组织、经费和机制保障。

(五)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围绕引进大型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策划、包装对接一批重点项目。依托新型电子商务等新兴增长点扩大消费,推动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发展,尽快出台发展电子商务的优惠政策。

(六)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专业展会,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企业在国外投资办厂和申报境外经贸合作区;帮助企业取得对外承包工程资质;规范外源劳务市场。

(七)继续抓好招商项目开发工作。围绕我县优势产业链条延伸,加强招商项目开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国家宏观政策、行业规划调整,充分发挥《若干意见》政策优势,重点在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开发、包装、储备一批项目,对外推介。

(八)优化招商安商环境。进一步落实商务秘书全程代办制度;安排县非招商部门挂点企业重点安商;简化办事流程,实行一站式审批办结制;加强环境督查,重点查处破坏环境的人和事。

经济工作要点范文第6篇

一、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和政策研究

1.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加强经济运行监测。结合国家宏观政策动向,对全市经济运行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及时提出对策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建立全市经济形势分析联席会议制度。

2.强化调查研究。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争取形成一批针对性强、质量高、有分量的调研成果。

二、继续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

3.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加快推进列入省"861"行动计划项目建设,市重点管理项目确保完成投资280亿元。做好2012年度省"861"项目申报和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编制工作,争取2012年我市列入省"861"项目个数、总投资、年度计划投资比上年增加20%以上,力争项目结构质量和项目体量进一步提升。加快推进已列入省"861"行动计划的238个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古井产业园、江淮安驰、修正药业等一批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加快推进蒙城、涡阳秸秆发电,谯城、涡阳风力发电和三县垃圾发电项目。继续推进古井配套产业园、谯城时代医药城、蒙城国家粮食储备库、涡阳烟草物流等项目建设。加快涡北选煤厂、信湖煤矿、板集煤矿、煤制乙二醇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园、杉杉服饰产业园、雨润食品工业园和丝网纱门产业园,确保古井产业园制曲、酿酒、灌装生产线按时投产。

4.加强项目谋划工作。重点谋划推进一批大项目,确保年内谋划储备项目1000个、总投资2500亿元,谋划一批投资超10亿元、30亿元、50亿元的大项目,力争有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投资计划。

5.强化项目服务和管理。加强对重点项目的协调跟踪服务,积极衔接有关部门,做好项目审批、用地、融资等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从制度上保障重点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目标化、责任化、经常化和规范化,加强督查调度,坚持"月调度、季观摩、重点帮扶、年终考核"的项目推进机制,加强"861"项目和市重点项目日常督查管理,实行项目进度月度通报制度和重大项目周通报制度,抓好年度计划落实工作,确保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加强中央投资项目的管理,加大督查力度,对未在规定时限内开工建设的,督促项目单位尽快开工建设,确保中央投资项目顺利实施。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发挥新医药创投基金和农业产业基金的作用,大力培育成长性企业。

6.加大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力度。认真研究国家投资政策,把握资金投向,及早准备,提高项目成熟度,落实条件,完善资料,积极衔接国家和省发改委及有关部门,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7.着力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产业,突出培育产业龙头,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产业整合,着力打造千亿元现代中药产业集群和500亿元白酒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煤电化工基地,皖北文化旅游中心和汽车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8.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扶持培育生物制药、绿色照明、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秸秆发电、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研究制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办法,继续申报国家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基地。

9.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强化服务业发展的举措,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促进服务业大发展。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康美()华佗国际中药城、古井配套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产业。推动服务产品和方式创新,重点发展经纪、人才中介、法律、财务、调查、咨询等商务服务业。

四、强化载体建设

10.扩大提升工业园区。继续推进五个省级开发区扩区升级,确保年内15平方公里扩区目标的实现;做好芜湖现代产业园区协调服务工作。加快推进现代中药、食品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抓好省级开发区扩区报批工作,抓好工业园区"十二五"发展研究课题成果的应用,出台工业园区建设发展考核办法,提升园区管理与服务水平。

1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城建项目的实施,主动衔接、跟踪落实,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12年中心城区政府投资项目计划,主动协助有关单位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主城区实施续建项目52个、年度计划投资28.7亿元,新开工项目66个、年度计划投资34.2亿元。配合交通部门做好城区外重大交通项目的前期推进与协调服务工作。

五、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2.加快乡镇建设发展。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乡镇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规定,开展年度乡镇建设和发展考评工作,引导乡镇科学发展。加强对扩权强镇试点镇工作的协调指导,督促县区落实相关政策,加快扩权强镇试点镇建设步伐。鼓励各乡镇依托自身优势,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集镇。

13.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鼓励县区探索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积极配合配合公安等部门做好改革方案制定实施和协调服务工作。

六、强力推进节能减排

14.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年度任务。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日常监管,及时进行分析、预警,采取强有力措施淘汰落后产能,严控高耗能行业企业,坚决关闭污染严重企业,严禁新上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关停拆除各类粘土砖厂,推进水系和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

七、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改革

15.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围绕"进一步健全全民医保制度、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三大重点任务,加大改革力度,统筹推进医改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新院、市精神病医院、谯城区人民医院、华佗中医院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

16.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配合相关部门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见措施,并做好推进实施工作。

17.大力发展养老事业。会同民政等部门,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项目,争取年内一批项目建成。开展市老年人活动中心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八、强化重大事项的协调服务

18.着力抓好几个重大项目的前期推进工作。积极推进涡河航道升级、机场、引淮济涡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亳宿铁路、S202改建等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完成亳宿铁路立项审批工作。积极配合交通部门开展可研报告支撑性文件编制,争取茨淮新河、涡河航道改造升级纳入国家规划,并争取资金支持。加快编制引淮入亳工程输水线路规划和环评,争取引淮济涡项目早日立项。争取机场项目前期突破性进展。

19.提升结对合作水平。把与芜湖市结对合作作为我市加快发展的机遇和动力,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结对合作文件部署,主动作为,落实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完善合作推进工作机制,不断将合作推向纵深,着力抓好亳芜现代产业园建设发展,在既有合作成果基础上,争取在产业经贸合作、社会事业合作和人才交流合作等取得更大成效。

20.抓好与央企、省企合作事项。加强签约项目跟踪落地、项目谋划推介、投资环境宣传等工作。配合有关方面着力做好与央企、省企沟通衔接,推进板集电厂、童庄煤矿、涡北循环经济工业园、旅游开发及涡北新城开发等重点项目合作。

九、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21.突出招大引强和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抓好新兴产业招商中心工作,力争项目引进个数、引资额和项目质量较去年有较大提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突出引进大客商、大项目,完成年度招商引资任务。

十、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22.进一步提升效能。着眼于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抓好制度建设,夯实各项制度基础。健全项目资金申报、审批公示、人事任免、财务管理、考勤请假、学习等各项制度。制定市发改委工作绩效考评办法,实行限时办结制,简化办事流程,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机关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保证机关高效运转。

23.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抓好党的十精神的学习贯彻。扎实开展各项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认真落实公开承诺事项。推进"五型机关"党组织建设,与精神文明创建有机结合,推动机关管理引入新理念。进一步转变作风,增强干部公仆意识、责任意识,通过强化党建工作,把机关建设成勤政、务实、廉洁、高效、团结、和谐,具有较强战斗力的团队,为推动发展提供思想和组织保障。

2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巩固基础,扩大效果,完善预防腐败的体制机制,开展各种警示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全委干部防范廉政风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5.加强干部学习培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能力素质,重点学习中央、省市领导的重要讲话和发展改革业务知识技能,坚持激励机制,提高学习效果,着力提升干部工作谋划能力、协作落实能力和协调服务能力。

经济工作要点范文第7篇

一、主要预期目标

(一)民营经济预期目标:

1、实现增加值92亿元,增长15%;

2、民营经济实现税金14.95亿元,增长15%;

3、营业收入333.5亿元,增长15%;

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1.65亿元,增长15%;

5、全县民营经济单位达到20050个,千人拥有民营经济单位个数达到42.65个。其中民营企业个数达到1000个,千人拥有企业个数达到2.12个;工商户数达到19050个,千人拥有工商户数达到40.53个。从业人员90000人,增长7.14%。新增纳税10万元以上民营大户100个,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民营项目100个。

(二)工业经济预期目标:

1、全县规模工业实现总产值125亿元,同比增长25%;

--2、全县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41亿元,同比增长24.2%;

3、实现规模工业利税17亿元,同比增长21.2%;

4、万元GDP能耗1.33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9%。

二、工作重点

(一)全力推进工业聚集区建设,打造县域经济发展“主引擎”

一是加快推进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南城区飞机制造项目厂区通往飞机场道路建设、南五十家子220千伏变电站及相应电力设施建设、南城区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内完成河西工业组团工业二路—环城路大桥路段、河东工业组团平铁线通往长城化工道路建设,提高聚集区承载能力。二是按照聚集区功能区划合理摆布产业。河西工业组团,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及新能源产业。全力抓好舒适公司三期扩能、年产5000吨玻璃钢制品等项目建设工作,同时积极引进机械加工类项目。河东工业组团,重点发展化工、食品产业。着力抓好长城化工公司氟化铝二期的达产达效工作,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合,组建化工研究所,建设多功能中试车间,重点开发含氟涂料、油漆等含氟涂层产品及氟硼酸等油田含氟添加剂系列产品、氟苯、氟制冷剂等产品,加快推进全县氟化工产业实现由初级产品向终端产品的延伸。食品产业重点发展以食品、饮料为主特别是以食用菌为重点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重点实施山庄老酒文化产业园建设和东水泉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工程。南城区工业组团,重点发展通用航空高新技术产业,积极与航空建设单位和航空院校联系,推进航空城建设,大力发展空中观光旅游、飞行员培训、通用飞行器制造、无人机生产等项目;同时将原铜矿区域规划为多金属综合利用科技产业园,积极向市里申报审批。综合服务组团,加快推进生活居住、行政办公、科技研发等聚集区配套设施建设。商贸物流组团,主要依托高速公路发展现代物流及商贸服务,依托中盐高密度板实施家具生产园区和新型木塑产业化项目。三是创优服务环境。完善县内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上级土地、财税、贴息等政策支持,为入区企业或项目提供“一条龙、保姆式”服务,加快聚集区发展步伐。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各乡镇、部门谋划的工业项目,除资源型项目外,原则上都要入驻工业集聚区或园区,年终一并考核,不断推进聚集区管理规范化。同时,依托绿色能源、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家具生产、航空航天科技五个专业招商组,大力开展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加大项目引进力度,提高项目落地成功率,力争全年入驻工业聚集区企业达到148家,实现总产值80亿元、利税14亿元。

(二)狠抓开放项目工作,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一是谋划项目抓创新。紧紧围绕工业聚集区建设、骨干企业升级、特色产业链条延伸、优势产品扩能等谋划项目,确保全县年内谋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00个以上、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0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以上,每个乡镇、重点企业谋划工业项目3个以上,其中50%以上的项目要达到项目报告书水平。二是前期项目抓落地。强力推进15万KW光能发电、风力发电等16个重点工业生产性项目的前期工作,明确专人盯办、跑办,力争年内有3个以上项目落地开工。三是计划实施项目抓开工。20兆瓦光伏发电、金领国际家具博览中心、石灰石综合开发等24个计划新开工项目,相关乡镇和部门要全力帮助企业完善核准备案、环评、占地等各种手续,解决好供电、供水等实际问题,千方百计落实项目建设条件,力促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年内计划完成投资9.5亿元。四是在建项目抓投产。通过实施重大项目包保、现场办公、强化督导等措施,集中力量抓好舒适公司迁址入园、金海利扩能、同汇生物可降解等19个结转工业项目,迅速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4.6亿元。五是竣工项目抓达产。冀东水泥及财源包装、齐圣矿业、静华矿业等11个新经济增长点项目,相关部门和乡镇要积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项目运行中的各种问题,促使早日达产达效,确保年内新增产值9亿元、利税1.8亿元。六是现有企业抓技改扩能。重点抓好希翼二期、晨光变压器扩能、铁选企业综合扩能等项目建设,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9亿元。

(三)强力实施“4416”计划,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培育发展四个新兴产业。航空科技产业:重点对航空科技产业园进行规划,谋划包装通用飞机制造、会展中心、航空救灾网络建设、宾馆酒店等服务设施项目,加快推进河北席奥总投资40亿元、年产200架直升机生产组装制造项目建设,争取年8月竣工投产,力争整个行业实现产值3亿元、利税0.4亿元。新型建材产业:全力抓好四海建材等企业的达产达效,加快金盛科技、广聚新型建材等项目建设速度,争取早日竣工投产,力争整个行业实现产值8亿元、利税1亿元。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总投资2.5亿元的青山锂电池生产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年投产达效。积极落实开工条件,全力推进天津泰达生物质发电、大东宇能高倍聚光光伏发电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力争整个行业实现产值6000万元、利税900万元。家具制造产业:重点推进和实施总投资22亿元的华北物流家具生产园区、新型木塑产业化等项目,力争整个行业实现产值1.5亿元、利税0.3亿元。二是做强做优四个主导产业。矿冶产业:以润丰、日强等企业为主,重点抓好铁精粉、煤炭、粗铜、钼精粉、金精粉等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和加工。着力抓好宝海、金亿达、金海利技改扩能和润丰多金属开采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年铁精粉、粗铜冶炼、钼粉、原煤产量达到600万吨、1.2万吨、600吨、40万吨,整个行业力争实现产值60亿元、利税12亿元。食品产业:以山庄、森源、润隆、太平洋等企业为主,重点抓好白酒、酒精、食用菌、杏仁饮品等系列产品的生产扩能和提档升级,积极争创全国、全省名牌。力争全年酒精、饲料、白酒、食用菌、杏仁露产量稳定在10万吨、10万吨、4万吨、20万吨、10万吨,整个行业力争实现产值45亿元、利税4.5亿元。化工产业:以长城、橡院等企业为主,重点抓好氢氟酸、氟化铝、硫酸等产品的生产和扩能。力争全年氢氟酸、氟化铝产量达到1万吨、3万吨,整个行业力争实现产值13亿元、利税1.3亿元。机械和装备制造产业:全力抓好涡轮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二期工程、舒适公司年产6000万件园林工具等项目投产达效,力争整个行业实现产值12亿元、利税1.38亿元。三是加强企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通过关键生产技术的引进吸收和自主攻关,实现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铁精粉下游产品综合开发、风电设备、生物能源、食用菌精深加工等领域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突破,鼓励骨干企业建立自主技术研发机构或与科研院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

(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进全民创业步伐

一是贯彻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步伐,助推全县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二是推进全民创业。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发动,鼓励社会各类人员自主创业,鼓励各类能人领办、创办企业,培育做大本土能人经济。三是加强中小企业创业扶持。放宽市场准入和经营条件,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除国家明令禁止的外,所有领域一律对民间资本开放,不对民间资本设置任何附加条件。实行“零成本”注册;完善落实税费减免、信贷支持、创业培训、提高税收起征点等各项政策;加快推进创业辅导基地建设,在完善2个省级创业辅导基地的同时,力争年内新增2个省级创业辅导基地。县全民创业服务中心要对服务主体实行保姆式服务,在全县形成良好的全民创业环境。

(五)着力实施二次创业工程,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支持县内重点企业二次创业。山庄集团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积极推进酒精、饲料下游产品开发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山庄老酒文化,加快建设酒文化产业园;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影响力,推动产品市场由省内向省外扩张,品牌由区域名牌向全国名牌升级,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二次跨越。泉力集团要在完成煤矿整合的基础上,改进工艺,扩产扩能;加快开发油田含氟添加剂、氟笨、聚四氟乙烯等氟下游产品,推动氟化工产业实现由初级产品向终端产品的升级,将氟系列产品打造成集团新的增长极,将我县打造成全省重要的氟化工产业基地。二是引导外来投资企业二次创业。引导外来投资企业特别是铁选企业由资源开发向下游产品加工迈进,实现产业延伸发展;支持资源开发企业向其他产业项目开发迈进,实现跨行业发展。对没有投资非资源产业项目的资源开发型企业,一律不批准技改扩能等项目,不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和支持,并在能耗总量上给予控制,年内确保新增资源开发企业实现跨行业投资达到3家以上。三是推动农业龙头企业二次创业。积极寻求与大集团、战略投资者合资合作,或进行行业内合作重组,迅速扩张规模,提升企业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六)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各乡镇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切实把这项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按照目标责任书要求,严格落实各项目标责任,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是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继续抓好工业燃煤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绿色照明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推行合同用能管理,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机制,倒逼企业积极发挥节能减排主体作用。二是深入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坚决取缔集中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行水质定期监测长效监控机制,确保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定期重点河流水质状况公报、预警报告,不断增强水环境质量状况透明度。加强县城排水管理处的运行管理,增加收水管网覆盖率,确保并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中水回用率达到95%以上。鼓励企业使用节水设备,增强企业节水意识,确保各类企业废水“零排放”。提高水资源保护区项目审批门槛,执行新上项目水资源前期论证制度,重点发展无水工业。三是深化大气环境整治。加大集中供热网未覆盖取暖设施治理力度,实施餐饮业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控制餐饮业油烟污染;严格执行尾气排放标准,开展对超标机动车的治理和监控工作,对超期服役机动车施行强制报废制度。年,城区空气质量达到或者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35天。四是深入开展整治违法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加强对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的污染防治和监督管理,对不能达标排放的污染源实施限期治理,确保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完善食用菌、山杏、玉米、秸秆、工业废弃物等5个循环经济链条,积极拓展蔬菜加工、生物质能源两个循环经济链条。利用我市列为国家尾矿综合利用基地的有利条件,鼓励支持尾矿选磷、制砖等项目建设。抓好新型墙体材料和利废建材产业化示范工作,形成低消耗、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七)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强化企业管理。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要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引导企业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自我约束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要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科研技改,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积极开展企业上市工作,年内力争1-3家企业取得实质进展;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工作的落实,凡是未按要求完成相关工作的企业,将在用电指标、土地供给、金融信用、财税政策等有关方面严格控制,企业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且拒不整改或整改后达不到相关要求的,坚决予以停业整顿;要督促企业严格履行法定义务,依法合规诚信经营。企业要创新管理模式、管理技术、用人制度,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突出抓好成本管理,重点在节能降耗、压缩非生产性开支、挖潜增效上下功夫,要从形成产品成本的原辅材料采购、运输、生产各环节严格控制支出,在原辅进料采购等方面实行公开招标,千方百计降低原辅材料采购成本,实现外延经济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要抓好财务管理,贯彻执行《企业财务通则》,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强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责任追究,有效防范经营风险;要加强质量管理,加快建立以产品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为主体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要主动承担起自身应负的社会责任,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不忘造福社会。二是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全面推行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精心抓好酒精、山庄白酒、蛋白饲料、杏仁露、食用菌等争创省、国家名牌,“润隆”、“森源”牌食用菌、杏仁露等产品申报河北省著名商标和国家驰名商标工作。活性炭企业协会要牵头制定全国果壳(核)活性炭产品统一标准,强力推进活性炭产品标准化建设。三是深化企业对标活动。围绕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技术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结合企业各自实际,确定一项或几项关键性指标开展对标,切实提高企业整体水平。四是加强和谐企业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加大对养老、工伤、医疗等各种保险的推进和覆盖力度,从法律、法规和维权机制建设上探索切合实际的职工民主管理渠道。

(八)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工业企业安全发展

一是严格落实两个主体责任,执行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积极推进企业“三项制度”建设,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企业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不断完善安全诚信机制建设,切实肩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负有监管职责的乡镇和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加大对重点行业领域的联合执法力度,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同时,健全对负有监管职责的乡镇和部门的调度、督查、考核工作机制,促进监管责任的落实。二是深入推进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在确保监管全覆盖的前提下,不断拓展检查深度、广度,确保安全。三是强力推进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进程。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为目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岗位操作规程,分行业、分类别、分步骤推进企业标准化工作。四是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教育工作力度,确保高危行业企业全员培训率100%。创新安全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九)加强软硬环境建设,推进民营和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强化政策支撑。贯彻落实《县工业聚集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相关政策,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对年确定的重大项目,成立重大包保项目工作组,明确分包县级领导、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和具体工作人员,进行点对点包保。二是强化要素供给。土地方面,要用足用好现有土地政策,推进土地整理,加大废弃地复垦开发,盘活闲置土地资源,鼓励开发利用未利用土地,努力在盘活存量、内部挖潜上下功夫。要严把土地审批关,认真贯彻落实《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加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管理,建立工业用地报批的“绿色通道”。同时通过加大跑办、争取力度,更多的争取项目用地指标,确保建设需要。电力方面,重点实施茅兰沟110KV双回路输变电工程、王土房35KV输变电站、5条10KV低压线路改造和40km低压村网改造工程,为民营与工业经济发展提供用电保障。资金方面,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政、银、企联系制度,及时重点项目需求信息,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破解融资难题;扎实推进村镇银行建设步伐;加强企业信用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完善激励政策,激活民间资本,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三是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好《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引进高科技人才,有计划、有选择的招聘大学生补充人才,实现引进项目与引进人才有机结合。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全年培训民营企业人才达到10000人次以上,每个企业开展培训2次以上。四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信部门要努力改变信息化工作基础薄弱的现状,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信息化应用为重点,以软件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服务业为突破口,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信息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全县信息化水平。要重点围绕社会服务领域,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加速建设中小企业技术管理咨询平台和市场开拓平台。认真落实《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注重提高全县通信网络安全保障整体水平,增强网络安全事件预防保护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发生。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快民营与工业经济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现实需要,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撑,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民营与工业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认识加快民营与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民营与工业经济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全县掀起新一轮民营与工业经济发展的热潮。

(二)加强组织领导。县级包保领导和各乡镇、各部门领导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谋划民营与工业经济发展。继续执行县处级领导和部门干部包扶企业制度,对项目建设及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执行一事一议、一厂一策、特事特办,及时为企业解决问题。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到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现场办公4次以上。充分发挥民营与工业经济工作指导委员会作用,坚持例会制度,遇有重大问题随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切实为民营与工业经济发展办实事、服好务,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同时,要研究制定加强对企业组织管理办法,让企业及时掌握并贯彻县委、县政府的方针、政策,更好地服从全县经济发展大局。

经济工作要点范文第8篇

1、统筹海陆资源,构筑规划体系。

编制县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县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实施意见。在总规和实施意见的引领下,协调相关单位,加快编制和完善我县的港口岸线开发保护规划、海岛开发保护规划、临港工业发展规划、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构筑“1+X”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体系。

2、深化课题调研,制定发展政策。

按照省、市海洋经济发展总体要求和我县加快建设省海洋(海岛)综合开发试验区的工作目标,重点就海岛开发、财政扶持、融资平台搭建、用地保障及产业培育、项目推进等制订相关政策,形成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3、加强对上衔接,拓展发展空间。

要紧紧抓住省、市建设海洋强省、海洋强市的有利时机,加强规划对接和工作对接,力争成为省海洋(海岛)综合开发试验区。要按照加快构建临港新装备、海洋新能源、滨海休闲旅游和海洋新兴产业等四大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工作要求,争取省、市的政策扶持和产业支持,求得发展的更大空间。

4、搭建招商平台,推进产业发展。

协调相关部门,加强资源和项目包装推介,充分运用浙洽会、广交会等现有的招商平台,争取功能性大项目落户。提升第七届中国海洋论坛举办水平,争办首届海洋投资洽谈会,充分展示我县海洋资源优势,拓展招商引资渠道。

5、统筹各方力量,加快项目建设。

建立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储备和实施协调机制,统筹各方力量,解决项目洽谈、引进、落户和建设过程中用海、用地、融资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6、建立考核机制,狠抓任务落实。

经济工作要点范文第9篇

一、发展目标

1.成长工程:全县培育15家成长性中小企业加速成长,确保5家进入规模企业行列,力争年内新增主营业务超亿元企业2家、税收超2000万元企业2家。

2.能人创业:净增个体工商户0.12万户,新增民营企业100家,力争全县个私企业总户数突破1.36万户,从业人员增长10.7%。

3.融资担保:全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要为300家以上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完成2亿元融资余额外负担的担保。

4.认真抓好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政策引导,努力创造加快发展的社会环境

1.强化贯彻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认真开展全县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活动,全面把握民营企业的政策期盼和环境需求,研究制定促进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为全县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2.制定促进规模以下企业发展机制,民企局正以县人民政府名义草拟《关于促进规模以下企业加快发展意见措施》,现已上报至县政府,《措施》主要从引导和帮助小型微型企业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考虑,推动全县小型微型企业加快发展。

3.推进全民创业。依托赣州创业大学平台,大力引导创业人数智慧创业,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项目推介会、创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大力培养本土创业者和企业家,努力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促进我县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强规模培育,抓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实施

1.推进企业成长。以工业项目建设为抓手,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切实把高成长性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纳入到成长工程进行重点培育,重点扶持一批主业突出、成长性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创新企业诊断方式,加强工作调度,找准并解决制约和影响企业快速成长的突出问题。

2.加大资金扶持。要举办多期金融对接会,协调金融部门进一步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规模;引导信用担保机构着力帮助成长性民营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建立政银企长效对接机制,推动银企合作,动员金融机构在信贷合作中,考虑将企业的开工率、提供的订单合同纳入考核范围,尝试推行商标权抵押、应收款质押、库存商品质押等方式,使资金及时到位,让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三)强化创业措施,引导能人创办企业工程

1.进一步营造创业氛围。针对民营创业者面临的共性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建设一个有利于能人创业的舆论环境、文化环境、法制环境和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激发能人的创业激情,不断激活民间资金的创业投入。

2.积极开展创业辅导。做好年度创业大学培训方案,分初级、中级、高级和沙龙四个层次下达企业培训计划,选送培训生源,着力培育催生新的市场主体。

3.设立创业资金。争取省和国家专项资金支持,设立创业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和无偿资助两种方式,扶持各类能人在本县范围内创办企业。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对各级“全民创业”绩效的考评,突出“四率”考核指标,即创业成功率、就业带动率、创业稳定率和创业比重率。

(四)强化平台建设,完善小企业创业基地工程

1.积极做好园区整合和“退城进园”工作。为解决现有工业园发展空间不足问题,我县正在规划实施工业园区调区和扩区方案,并经省里同意将现有工业发展平台,即省氟盐化工产业基地(盐产业基地、县九二工业基地)、台商创业基地和县西江工业小区调整到工业园区范围内,对原燕子窝工业园区实施“退成进园”,扩区后园区规划总面积达到26410亩,小企业创业基地内企业也于燕子窝工业园区企业同步实施“退成进园”。

2.做好小微创业园申报工作。积极做好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园申报工作,把民营小微企业“一园一基地”建成标准化、规模化的民营小企业孵化发展的平台。

(五)强化融资担保,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1.积极推进设立政府出资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引导发展以法人资本、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设立的商业性担保机构;要以担保机构为载体,协调金融机构扩大抵押、质押的范围,缓解成长性企业贷款抵质押不足的矛盾。

2.积极争取服务平台建设资金。结合实际修编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规划,精心策划和包装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服务平台建设资金,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六)强化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鼓励产业集群。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由单纯生产加工向研发销售并重转变,主动融入主导和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扶持一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特做优。抓住苏区振兴规划的机遇,坚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2.鼓励节能减排。积极引导企业走投入少、产出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集约型的内涵扩大再生产路子;积极引导企业节约资源、能源,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努力使非公有制企业主要行业的物耗、能耗、环保和安全指标基本达到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

(七)强化企业管理,转变企业发展方式

1.突出企业文化建设。引导有条件的中小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规范化的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交流,引导企业积极参加社会化公益活动。

2.突出企业人才建设。积极选聘大学毕业生,充实到企业管理和技术岗位。开展各类企业培训,继续实施银河培训计划,举办企业总裁研修班,搞好非公有制经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和评审工作,提高企业管理和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八)强化组织领导,在推进民营经济工作上有新作为

1.落实责任,形成发展合力。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行一对一帮扶制度,及时研究、适时决策,解决好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完善民营企业管理局职能、机构和人员配置,强化管理和服务功能。

经济工作要点范文第10篇

全面落实四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现有产业,突出发展重点,针对产业链关键环节,实施重点招商。加强项目包装,积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抓好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做强主导产业,做多中小企业。保持增速,提升规模,推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二、主要目标

1、工业总产值计划完成130亿元,增速30%,力争135亿元。

2、工业增加值增速计划实现20%,力争22%。

3、技改投入计划完成10亿元,力争15亿元。

4、进规企业计划完成10户,力争15户。

三、工作重点

(一)突出比较优势,加快产业升级

1、聚力发展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培育发展精细化工,玻纤基布二大主导产业集群。

一是筹建精细化工产业园。成立精细化工产业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完成园区规划论证。配合金路公司召开项目推荐会,力争3户相关企业签约入园建设。

二是推进7000吨特种玻纤纱技改扩能项目建设进度。深度开发以玻纤基布为主的相关产品。引进关联产业,制定可行的项目推荐计划。

2、协调发展传统产业。立足传统优势,抓好花生园区建设,确保帝宝酒业、金富公司建成投产,推进农产品加工精深化。借力企业扩能,督促万豪重锻等6户企业加快入园建设进度,力争年内投产。

(二)狠抓企业培育,扩充工业规模

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机制优势,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小微企业围绕新兴产业和骨干优势企业的产业产品链延伸拓展,发展配套协作和下游深加工。鼓励企业扩能入规上台阶。

(三)注重技术改造,提升竞争能力

认真研究产业政策,积极贮备和包装产业项目,指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完成以兴煌光电为代表的20个技术改造项目。争取国家、省、市项目资金支持。

(四)做好要素保障,满足企业生产

一是要认真抓好煤、电、气、油、运等要素的协调保障工作,充分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二是完成金山110KV变电站建设,启动金路树脂220KV变电站项目。三是完成经开区、花生产业园中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确保企业尽快入驻,顺利建设,尽早投产。

(五)强化企业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决定》,成立推进工业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县级领导和部门联系企业制度,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建立工业企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基金,出台系列支持企业发展和优化服务环境的相关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四、主要问题

(一)园区供地紧张,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

(二)御营片道路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企业建设进度,造成企业损失较大。

上一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范文 下一篇:班主任工作要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