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范文

时间:2023-03-21 12:02:05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式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能耗指标却没有达标,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快”可以用经济增长速度或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的“好”则指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快没有好,就会出现像拉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矛盾。我国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不仅仅是一个前后次序的变化,它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见图1。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GDP排名,中国以16493亿美元排在第七位。①到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元,约为2.26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4位。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计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德国,2020年左右超过日本,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表1列出的是中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之间经济增长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

1、消耗了大量资源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51797万吨标准煤,到2006年增加到24566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8%,高出年均GDP的增长率。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世界的54%。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重要资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的世界第二消费大国(美国居首位)。多年的粗放扩张,使我国资源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全国各地许多能源材料纷纷告急,煤、电、油、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国人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水荒”等资源短缺的苦涩。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普通老百姓的直接感受是,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

3、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0.1%,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只有32.2%,这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从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的GDP增长率都在10%以上,但第一产业的贡献率都在0.8个百分点以下,第二产业在5.3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在4个百分点左右。第一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而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过高。第二产业的发展,导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自2004年以来,我国钢铁、水泥和电解铝3个行业的投资增长像勒不住缰绳的奔马,不仅引发了这些产品的轮番上涨,加大了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还使得产业结构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由于市场供需矛盾,导致钢材价格上涨,致使钢铁产业盲目扩张,仅河北省就年产钢铁5000万吨,有钢铁厂205家,平均生产钢铁5万吨,这样的生产规模势必造成高投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效益低下。

4、引起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已经十分明显。我国甚至被国际上称为不平等发展最快的国家,改革已经不能够普遍提高各群体的“收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就有对中国的地区差距、贫富差距的描述。据国家统计局披露,内地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银行60%的存款掌握在10%的存户手里。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多年高速增长的成果未能被社会各阶层共享,而是聚集在少数人手里。在我们这个正在迈向小康的社会里,“丰裕中的贫困”依然触目惊心。

改革开放以来,在处理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关系时,压倒性的主流观点是“发展是硬道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毫无疑问,这种观点对计划经济下根深蒂固的平均主义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打开一个新的思维领域,实际上也符合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因此,有观点认为,适当的、阶段性的“不平等”、“不公平”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因而“利大于弊”。在这种认识下,一些原有的违背基本公平原则的政策迟迟得不到纠正,甚至一些新的还在陆续出台。比如,当前仍未被废弃的户籍制度就是一个带来更多不公平的制度。类似的制度性安排,造成的结果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了改革的成果,却没有或很少承担改革的风险和代价;而另外一部分人却承担了大部分改革的风险和代价,同时却未能或很少享有改革的成果。

三、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

1、优化经济结构,降低消耗

首先,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统筹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东部的率先发展与中部的崛起、西部的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相协调,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相适应,对外贸易全方位展开与国内需求的不断扩大相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经济结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结构全面优化,最终使经济发展的效率最大化。

其次,我国的产业结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从

一、

二、三次产业结构关系来看,我国的第三产业还比较落后,需要大力发展。从要素密集程度来看,我国的资本密集产业、知识和技术密集产业还不够发达,也需要大力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就是要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产业,以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发达的产业基础之上。

再次,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加快从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的转化。停止和限制高消费、高物耗、低效率、低产出的产业和企业的生产。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利用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来引导企业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2、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质是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而这关键取决于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可以改进产品、工程的设计;可以更新机器、设备,降低能耗,提高利用率,从而节约物化劳动的投入和使用。同时,科技进步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或者是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活劳动含量,节约活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此外科技进步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值,提高效益。总之,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为促进科技的进步,就要增加研发投入,完善创新载体,构建以自身企业为主体,科技人才高度集聚、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技改力度,强化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努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这样才能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目前我国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70%,这方面的潜力还很大。科学技术进步通常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自己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二是向其他国家学习和模仿。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上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具有后发优势,可以采用模仿、购买等手段实现技术的进步。同时,随着世界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发基地以及中国产权保护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些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3、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而且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即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循环经济的运行路线是“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这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价值取向,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新型发展方式,其根本特征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1/3、铜产量的1/2、纸制品的1/3来自于循环使用,水的循环利用更为普遍,一些发达国家在17个产业部类的生产中,水资源的消耗速率已达到“零”增长,有的实现负增长。国外钢铁企业采用高炉喷废塑料、余热余压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不仅减少了污染,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巴西的铝饮料罐回收率高达85%,日本为82.5%,美国为55.4%。近几年来,我国辽宁省在鞍钢、沈化等大型企业开展能流、物流集成和废物循环利用,形成生态工业链网,重点行业和主要产品的能耗、物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我们不妨学习国外和辽宁的成功经验,将循环经济的理念注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中,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的和谐发展。为此需要从三个层面人手:一是企业层面,打造循环型企业;二是区域层面,打造循环型区域或城市;三是社会层面,打造循环型社会。

4、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他们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力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主要途径。教育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还应加强劳动态度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为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

目前,我国对科技人才、教育及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偏低;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但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供的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率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生可以提高生产率43%,初中生可以提高108%,大学生可以提高300%。而我国人力资本资源是比较匮乏的,我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急需提高。

5、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

现在通行的GDP指标中,对资源的损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是忽略的,例如大肆砍伐森林导致的木材产出和进一步的产品加工都被计算进入GDP,但对植被的破坏、加工工业对空气的污染却没有从GDP中扣除。同时以GDP为核心的对地方官员政绩的选拔和考核标准,为无视资源环境条件,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开了绿灯,迎合了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绿色GDP指在通常的GDP中减去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挽回资源损失和修复生态平衡所需支付的经济投资。因此是一个反映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指标,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

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领导方式转变;济源

2010年12月5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济源调研时明确提出了“把济源建设成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的希望与要求。要早日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当前面临的复杂形势决定了济源必须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作为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来抓,而发展方式转变又迫切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领导方式,只有转变领导方式才能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领导方式转变是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近些年来,济源在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发展方式转变迟缓和不到位,有诸多原因,领导方式是关键。

1.领导方式转变是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前提。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领导方式的转变,有什么样的领导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式,领导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人,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既是“发展”的决策者,又是决策的具体执行者,改变领导干部的领导方式,将引导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使领导干部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从而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2.领导方式转变是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保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社会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转变过程中必然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关系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去协调,具体的工作也都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去落实。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领导方式做保障,转变将很难按照正确的方向持续下去。转变的成果也将很难维持下去。

3.发展方式转变的快慢、好坏是领导方式转变的试金石。发展方式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任务,而是一场攻坚战、一场持久战,它涉及到多个层面的问题。这个过程,领导方式转变的好、转变的快,领导水平就高,发展方式转变也就快,经济社会就可以稳定健康地快速发展。因此,发展方式转变就像一块试金石,能真正检验出领导者领导方式转变的成功与否。

二、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济源发展方式转变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抓住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关键和根本。这既是明确发展目的、保持清醒头脑的指向标,更是持续正确思路、改进方式方法的校正器。切实转变领导方式关键要强化“五种观念”。

(一)强化重发展,更重民生民心的观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是发展,其次是转变,转变是为发展服务,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人们不能只要发展不要转变,更不能只讲转变而忽视了发展。要做到在发展中转变,在发展中调整,在发展中提升,在发展中增效。紧抓发展不动摇,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强化机遇意识。“十二五”时期是济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济源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但总体看,机遇仍然大于挑战。只有不断强化机遇意识,尽快把思想观念转到抢抓机遇上来,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和机遇,乘势而谋、顺势而上,才能推动济源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二要强化创新意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沿用过去的老思维、老办法是很难行得通的。中共济源要建设“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其实有三层含义。一是济源要建设新兴中心城市,就是要求济源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中心城市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把思想观念从过去县域城市中解放出来,提升标准、拉高标杆:二是济源要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就是不要拘泥于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在“充满活力”上下工夫,做文章。要想“充满活力”就必然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地拿出新思路、找出新办法、走出新路子:三是济源要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重点在“中心”,就是要使济源在周边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中心”的位置,对周边地区产生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这就要求不能再局限于市域范围内,而是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定位和谋划。这对于济源的历史来讲都是全新的,没有实践经验可以借鉴。三要强化为民意识。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党和政府的权力是由人民群众赋予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民既要在思想上摆正自己和群众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地做。要多到人民群众中走一走,多听听人民群众的声音,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困难,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强化立足本职,服务服从大局的观念

任何一个部门都有着自己特定的职能。发挥部门作用的关键是要找准定位。各单位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分析确定本单位的工作切入点,立足本职,紧贴中心、服务中心,主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提升工作合力,促进科学发展。

要把济源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首先要把济源放在中原经济区和全省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和谋划。如果不顾周边,只顾自己,项目“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既有可能引发各自为战,也有可能造成产业结构趋同。其次要把本区域、本单位的利益与规划放在全市的整体利益和规划中去考虑。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把执政理念转到市域济源上来,把济源1931平方公里土地当作一个整体去思考和谋划,真正树立市域济源的大局意识,共同为济源的整体发展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三)强化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高度统一的观念

要做到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高度统一,一方面必须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另一方面还必须树立起正确的执政理念,做到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执政为民。一要注重学习和实践。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先进地区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勤思考、多研究。不断的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实际问题,倾听群众声音。并把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从而发现解决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二要注重探究把握客观规律。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就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敬畏科学,不能急功近利。开动脑筋,找准路径,不能一会儿一个思路,要用全

局的眼光、战略的思维,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谋划和推进工作。三要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可能遭到一些人的误解和反对。因此,要转变发展方式,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把党的形象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放在第一位,正确处理主人与公仆、权力与责任、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局部与整体这四对“关系”,真正做到着力民生、着力民心。

(四)强化重工作思路,更重工作效能的观念

领导干部要做好本职工作,必须能够谋划出清晰正确的工作思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用工作中展现的实际效果检验思路,适时纠偏,使工作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思路需要具体工作去落实,思路再好,不能得到很好落实也不行。要真正落实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能,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一是要强化服务意识。项目建设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抓手。要把济源市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区域性新兴中心城市,必须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动摇,这就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转变政府职能,抓好服务作为领导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向之一。围绕重大项目推进,提升各级各部门的服务水平,促使重大项目的落地生根。才能保持济源的发展活力,才能有利于把济源早日建成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二是要务实重干、求实求效。建设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关键在实,关键在效。要把工作做实出效,就必须转变以会议落实会议,靠文件落实文件的文风会风:就必须切实提高干部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就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清晰、运转高效、协调有力的长效落实机制;就必须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真正把精力放在抓具体、抓基层、打基础上,把各方面工作尽可能转化为具体项目,真正做到决策快、指令传递快、落实快。三是要注重运作。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种理念和要求,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重点在运作。首先要摸透政策。只有摸透了政策,将其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才能够把政策用足用活用好。其次是要有方法。按照卢书记提出的“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坚持抓具体、抓基层、抓基础、抓项目,把各项工作都具体到一个个项目上,把项目作为一切工作的总抓手,围绕项目建设形成合力。最后是要敢于主动沟通协调。既要加强对上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又要注重和同级、下级的沟通协调。

(五)强化踏踏实实做事,更要有勇于负责和担当的观念

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公路经济 发展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公路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需要,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加快公路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有着它自身独特的优点,与传统的铁路运输相比,公路运输方式显得更加灵活、便捷、高效且其成本相对低廉。因此,公路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使用十分广泛普遍。就我国公路发展现状而言,公路发展在许多方面已经获得了良好的成就,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只有加快公路建设与发展才能适应现今时代的需要。因此,探究加快公路经济发展的方式尤为重要。

二、现状分析与问题探究

(一)观念与意识的欠缺

许多问题出现在公路经济发展转型当中,需要我们去摸索和解决。在现阶段,我国管理层普遍缺乏采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加快公路经济发展的意识。许多单位普遍存在对于目前公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没发现、不重视的情况,更没有去对公路经济进行整改与创新。只满足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却没有意识到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而且大多数公路管理部门缺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认识,更没有领会到公路经济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样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二)缺乏合理完善的转变方案

一个完善合理的转变机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当下,许多公路管理部门缺失科学合理的转变机制,使得利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加快公路经济发展的方法难以高效开展。从相关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国在公路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当中,存在着步骤混乱、利益混乱与工作方式混乱等一些问题。由于转变机制的不完善,许多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好,监管不严格,因此工作效率往往较低。由于缺乏针对地区的经济转型方案,在实际的地区经济发展中缺乏相应的指导方向,在实际经历转型过程中容易发生调查研究不足而引起的发展不匹配甚至是阻碍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

(三)发展不平衡

现阶段我国的公路经济发展当中,存在着公路建设重心不明确、各项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国家的公路建设大多以建设与经济上的投入为管理工作的重心,而对于后期的运营管理、经济收入管理以及后期维护都缺乏重视,因此发展很不平衡。而发展上的不平衡当然就会使得整个公路经济的转型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在这一问题上必须加以重视,这样才能够实现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加快公路经济发展的

目的。

三、解决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对经济转型的重视

现在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经济发展方式停留在过去较为落后的不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速度慢,直接影响了公路的经济发展,因此想要推动公路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加强对经济转型的重视。首先需要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类型进行调查研究,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类型、数量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作出的具体贡献,并研究相关的经济发展方式与公路发展建设之间的关系,将这种关系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明确各种经济发展方式对公路建设发展的作用以及公路建设发展推动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更加适合现在社会发展情况的优化发展方式。加强地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推动地区公路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解决以往存在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不科学导致的发展动力不足同时引发公路经济发展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问题。

(二)制定专业的经济转型方案

国内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靠第一产业而对其他产业的重视程度较少,这就导致了国内的经济发展方式单一同时相对落后的问题,而现在的地区相关部门也没有针对现有情况来制定详细的经济转型方案,因此必须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作出改变。首先需要考察当地的主要经济发展类型和发展情况,同时结合当地的公路发展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存在的资源情况、公路发达程度以及实际开发程度来制定相应的经济转型方案。经济转型的方案需要当地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制定,避免由于单一部门制定经济转型方案而导致方案的不全面性和不客观性,也需要根据地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来不断修正相关方案,保证经济转型方案能够符合实际情况并发挥作用,并对相关方案影响当地公路建设发展以及相应的经济增长作出相应研究,保证相关方案能够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整体实力的

提升。

(三)加快公路建设

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公路发展,为公路的建设提供了建设的条件和资金,同时公路的建设也会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在地区经济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公路建设也会同步推进。加强公路建设需要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制定,如地区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可以加强相关区域的公路建设来发展地区的旅游业与服务业,对于传统的第一产业进行转变并提供发展的条件,同时交通的便利为地区发展新的产业并提供相关的资源、科学技术以及资金提供了可能,可以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计划来作出有效的指引。地区的发展不仅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动力,有效地改善地区经济发展产业模式不科学的问题,同时公路的建设也为地区的人民生活提供了便利。建设地区公路并利用带来的优势和实际利益进一步推动公路的建设,在公路的实际使用中创造更多的公路经济收益,为公路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动力。

(四)地区发展实例

陕西省西安市某一地区长期以来依靠种植业与畜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维持地区经济发展,但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类型与速度都已经跟不上时代需要,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为了摆脱现有的经济发展情况,该地区对现在经济形势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于2014年修建了高速公路,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而以传统农业为辅的经济发展新形势,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该地区经济转型为公路的使用提供了推动作用并促进了公路经济发展,最终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四、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地区的经济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在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对公路建设的重视程度并在推进地区经济转型中发挥公路建设的重要作用,将传统的低产能不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更为科学有效的方式,确保地区的经济和其他方面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为国民经济不断发展、早日实现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为青州市公路局)

参考文献

[1] 周雪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公路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16(4).

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公路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54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路经济,就是与公路有关的经济。其内涵包括公路与经济相联系的各个方面。近年来,安徽公路经济发展,加快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统筹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工业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加工、专业市场和其他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日益显现出公路经济巨大的生机和活力。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他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到来和发展,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作为服务与社会化生产的交通运输业,以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立足于社会。它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极大地提高整个运输业的能力和工作质量,改善国家各经济区之间的运输联系,安全迅速,经济合理地组织旅客和货物运输,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国防建设对运输的需求。另一方面,公路运输又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因为优良的公路运输和通信联络,对于充分开发,利用各地区潜在的资源,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能起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1 公路经济的作用

公路经济,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公路具有集聚效应和热地效应。依托公路,带动中心城市、城镇、乡镇的建设改造,再使之成为公路网络上具有辐射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作用的经济网点,城镇对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得以充分体现,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盘活了城镇土地,繁荣了城镇商业。特别是各县区依托公路建设、积极实施旧城改造,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多方聚集旗县区城人口,为城市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路经济,提高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公路交通的发展,缩短了当地与外界的距离,增强了非公业主的信心,带动了专业市场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商贸流通创造了条件,沿公路的各类专业批发市场不断涌现,出现了各类特色产品“大市场”蓬勃兴起的喜人景象。

公路建设,极大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就业。公路建设可直接带动40多个产业共同发展,最为密切部门是:建筑材料、石油化工、机械设备制造。公路建设投资1个亿,平均增加就业机会1900个,钢材用量950吨,水泥10750吨,沥青1300吨,可产生9.38亿元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公路的需求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公路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促进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推动我国公路经济的发展,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2 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2.1 转变意识不强,观念落后

我国公路经济的发展需要转变公路经济的发展方式。但是,我国公路经济的发展却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特别是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意识不强转变观念落后。转变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路管理者没有认识到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没有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较多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公路管理者没有对公路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产生了诸多的问题。除了转变意识不强外,观念落后也是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观念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路的管理者思想守旧,一直是遵循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愿意创新;其次,公路的管理者没有放开眼界去借鉴国外的公路经济方式;最后,公路的管理者没有与时俱进了解当前公路经济在与建筑工程方面的共同发展形式。

2.2 转变措施不合理

我国公路经济发展转型还存在着转变措施不合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转变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人们群众的利益,忽视了对人们群众既得利益的保护;其次,相关人员在促进我国高速公路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中没有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来进行,这就使得高速公路的经济发展转型存在着比较混乱的问题;最后,我国高速公路经济转型还存在着管理与建设部协调的问题,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应该要站在公路经济发展的整体角度来考虑经济建设的发展问题。

2.3 转变机制缺失

我国公路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型还存在着机制缺失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没有建立起高效的公路经济发展转型管理机制;其二,没有在现代企业的发展模式中寻找到符合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运行机制;其三,没有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路经济发展思路和监管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存在着诸多问题。

3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公路经济发展

3.1 增强转变意识,改变转变观念

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公路经济发展,首先应该要增强转变意识。为此,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是要使公路管理者认识到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应该要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较多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公路管理者要对公路经营中村中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避免在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产生诸多的问题。除了要增强转变意识外还应该要改变转变观念,为此,应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公路管理者的思想不能过于守旧,不能一直是遵循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要积极进行创新;其次,公路的管理者应该要放开眼界去借鉴国外的公路经济发展方式;最后,公路的管理者应该要与时俱进了解当前公路经济在与建筑工程方面的共同发展形式。

3.2 完善转变措施

在实现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应该要完善相关的措施。为此,应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在转变的过程中应该要考虑到人们群众的利益,不能忽视了对人们群众既得利益的保护;第二,相关人员在促进我国高速公路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应该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来进行,这就不会使得高速公路的经济发展转型存在混乱的问题;第三,在促进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还应该要处理好管理与建设相互协调的关系,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应该要站在公路经济发展的整体角度来考虑经济建设的发展问题。

3.3 建立转变机制

为了促进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应该要建立比较合理的转变机制。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解决:首先,要建立起高效的公路经济发展转型管理机制;其次,要在现代企业的发展模式中寻找到符合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运行机制;最后,要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路经济发展思路和监管机构。只有这样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才能稳步高效的发展。

4 结束语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只有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促进我国公路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带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腾飞。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促进我国公路经济的发展,才能推动我国公路经济向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才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增强转变意识,改变转变观念,完善转变措施,建立转变机制等措施对于进一步加快公路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人员要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职能,促进我国公路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长舜.论加快我国西部开发和发展的战略性选择.中国软科学.2011,(07).

[2] 张树升,周伟等.论公路网合理密度.中国交通工程.2009,(03).

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制约因素;转变途径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01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国家的实力得到提升,但在国内外形势不断变化、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以及国际竞争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经济想要获得长期快速的发展则面临着重大的挑战。通过对一些经济发展研究成果的分析可知,为了确保我国经济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快速持续发展,需要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做出积极的调整与探索,制定符合时展潮流的经济发展战略,更加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我国经济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济发展方式未得到转变,从而引起资源的浪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产生矛盾等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其强调的是经济发展要协调、经济发展要全面、经济发展要科学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替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社会、经济、自然、人类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明确我国基本国情与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阶段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中,经济发展阶段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最为突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发展条件不同,从而造成经济发展方式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也不同。当经济发展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时,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一经济发展阶段的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难以满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而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发展方式主要依靠廉价与充足的生产要素。随着经济水平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不断提升,经济发展阶段得以提升,技术与资本得到了充分的积累,从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的条件也逐渐成熟,从而完成经济发展方式向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转变。

2.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

经济结构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较大的制约性。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求结构不均衡,在经济发展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下降,投资与出口需求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上升,造成经济整体结构需求失衡,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速度;二是产业结构发展失衡,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减缓了经济发展中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三是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的投入不合理,过多的物质资源的投入造成资源的浪费,缺少技术与创新造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速度过于迟缓;四是区域化经济发展的差距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整体性转变。

3.经济体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

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中,经济体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速度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经济体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经济市场主体的企业缺乏自主创新且企业制度不完善,从而限制企业发展,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造成一定的制约;在市场经济调节的过程中,市场的激励与竞争体制不完善,从而影响国家经济整体的提升,进而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不利影响;经济体制中的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的完善性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也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不同程度的制约。

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途径

1.改革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利保障。在经济发展中,经济体制决定经济的运行机制,进而通过运行机制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快慢程度,因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体制方面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工作:一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企业制度的改革;二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进而缩小不同人群的收入差距;三是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力度,扩大社会救助的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同时引导大众加强消费的意愿。

2.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发展中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须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以需求为引导,推动发展先进产业、新兴产业和实体经济产业,同时也要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扶持服务产业与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应用;二是调整城乡结构,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对城市布局与规模进行合理规划,并通过法律制度等手段科学引导城乡结构的调整;三是调整区域结构,支持东部率先发展,推进西部的大开发战略,加快中部的崛起战略,最终实现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

四、结束语

通过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途径分析可以发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确保经济科学持续的有利保障。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一些因素对其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用,基于此,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须进一步落实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优化等工作。

参考文献:

[1]周肇光.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1,25(11):71-76.

[2]段先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家能力思考[J].求实,2015(2):51-58.

[3]陈坚.浅析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5,1:1.

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第6篇

【关键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产力

可持续性

一、为什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旧的经济指导方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生产要素投入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方法。根据功能性质和稀缺程度确定生产要素的不同投入量和组合.经济增长会呈现不同的方式。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即从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优化生产要素质量、配置方式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不足

既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党的经济发展政策的指导方针.其作为一种政策必然有其实际在经济发展所能调整的范围。从以上定义得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多是从微观层面上来提高单个经济体在生产过程中如何优化配置资源和提高生产效益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就宏观层面调整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存在着以下方面的不足: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调具体经济组织内部生产要素质量、配置方式和提高利用效率;而无法从宏观层面调整国家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例如,一家生产企业虽然其通过资源优化的配置和提高生产效益;但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不符合市场的需求或者过多资金流入同一生产部门,造成产品供过于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便无法调控市场的供求平衡:最后可能是生产过剩,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利用使生产要素得以优化配置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而缺少关注企业自主性的科技创新和管理经验;更多地是引起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得企业的核心技术过份依赖于国外的经济组织,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更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如何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以及保护企业技术专利等方面,将需要补充新的经济政策的指引。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关注经济运行的生产环节,侧重于强调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则只是经济运行一个环节。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运行全过程包括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方面。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只强调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忽视了交换、分配和消费等方面对生产的影响,无法对交换、分配和消费对经济发展层面的影响予以指导。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言,无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过份谋求经济增长过程中,甚至会偏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最终不利于国家经济的长期发展。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忽视了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要求单个经济体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依赖于通过科技创新和应用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而不关心企业是在东部发达城市还是在西部落后的农村。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不衡问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无法解决的。

(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能够促进有效配置资源和节约资源.但其并不关注资源的可持续性以及生产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只是强调在资源的利用率上有个相对的数量比较。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无需也无法计算由于企业生产而付出的资源和环境的成本。如何能够合理的调整生产、资源和环境三者的关系,使得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来换取生产的最大化,并使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性发展,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所无能为力的。

(三)目前经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消耗型产业仍占据主要地位,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突出。第二,劳动者素质不高,科技创新能力弱,过分依赖国外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第三,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第四,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未形成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协调带动经济增长,国际经济风险较大,不利于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第五,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第六,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制约经济整体发展。

(四)小结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微观层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政策指引作用,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仍将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的丰富,着重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二、什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内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巨大的经济工程,要求全面、系统地将过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具体内容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但有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依据总书记在十七报告中所论述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动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告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内涵

(1)主观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不仅仅具有实践中政策指引作用,更是作为全党、国家机关和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思想指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应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客观上要求在具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上转变旧的发展方式.同时也需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者在主观上转变旧的思想方式和思想观念.发挥主观对客观的促进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辩证法和方法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转变”二字.此转变不是一时的转变.也不是一方面的转变,其蕴涵的意义包括持续的转变和全方面的转变。“转变”意味着否定现在,不断转变就是“否定之否定”。发展是指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产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求消灭旧的经济发展方式,产生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为生产力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经济发展方式是包括了经济制度本身以及除经济制度之外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和制约的方方页面.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全面”

转变而非仅就经济方面的转变。因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辩证法。

当我们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来思考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发生的问题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成为方法论。

(2)客观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即解放生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要转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形成新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条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标准来衡量是否要“转变”以及如何“转变”的问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在于解放和发展劳动力。随着世界经济由工业化时代迈向了信息化时代,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经验使生产要素更加优化的组合和配置.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财富;因而生产力发展重心在于劳动者素质提高,不再像工业化时代以体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逐渐被机器设备所取代,脑力劳动将成为操控生产的主要劳动形式。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脑力劳动的创新活动将是世界经济发中取胜的关键。如何发展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将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如何再生产创新型脑力劳动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所关注的重点。劳动者的创新行为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的表现。马克思曾系统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异化及人的异化问题.劳动者成为了一种毫无主观意识的活的死工具,机械性劳动使人不成为人,失去了作为人所具有区别动物的最根本的本质。所以要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就要求我们不断建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防止陷入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模式。我党认识到劳动者创新能力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而要求转变旧的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强调转变分配和消费方面对我国劳动者发展形成障碍的生产关系,确实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主人翁的地位,充分解放劳动力,发展劳动者创新能力,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终极目的:人的全面自由和发展、人的可持续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指导方针。我国是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即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党的方针政策,是为中国共产党的共产主义理想所服务的。因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从生产单方面提出转变,还从分配、交换、消费等多方面提出转变.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人类最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发展!

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应该理解为人的全面自由和发展的应有之义,没有人的存在,就谈不上发展。因而“可持续性”自始自终都应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题,不论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有何差别,“可持续性”是一切的原点。“可持续性”是发展的出发点也是发展的目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可持续性”,正确处理人、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是一切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条件,也是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衡量的标准。

三、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所谓“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分为形式和实质两个层次来理解。形式层面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党的政策如何具体得以实施。实质层面是指旧的经济发展方式变革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一)形式层面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党的指导方针要得以实施.需要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由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途径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作用于实践活动当中,指导个人和组织选择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行为活动,微观上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实现经济展方式的转变。

(二)实质层面

既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从旧的发展方式转变为新的发展方式,那么转变的前提就是要求分清“什么是旧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什么是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只有研究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才有转变的目标,也就有分清了旧的经济发展方式才有转变的对象。

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第7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一书,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目标和措施。该书的总报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若干问题研究》,着重阐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创新和重大意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及内在联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长期目标和政策措施。该书的14个分报告,分别由14个地方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研究提出,抓住了各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同样具有全局性借鉴意义。我认为,学习和研读本书,对于进一步加深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内涵和战略意义的理解,将大有裨益。

首先,本书深刻阐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内涵,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在经济理论上,本书突破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研究局限,从总体上界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基本内涵和三种实现途径,分别从需求结构、供给结构、生产要素结构三个方面指出了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方向,而且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社会和谐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多学科融合,使我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本书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目标,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性。本书以为基数,为转变新起点,围绕“三个转变”提出了2015年、2020年的中期和长期目标:第一个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贡献率从35%,逐渐提高到2015年的40%和2020年的45%,相应投资贡献率从45%逐渐下降到40%和35%,而净出口贡献率保持在20%不变;第二个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第一产业贡献率从3%,逐渐下降到2015年的2.5%和2020年的2%,第二产业贡献率从52%逐渐下降到49%和45%,而第三产业贡献率则从45%逐渐提高到48.5%和53%;第三个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本书选择了四个指标作目标,即科技贡献率从的46%,逐渐提高到2015年的53%和2020年的60%,公共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从4%逐渐提高到4.7%和5.5%,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从1逐渐下降到0.8和0.6,而主要排放物总量每五年减少10%。这三个转变,第一个转变和第二个转变互为因果,第三个转变是核心和关键。这些重要阐述,使我们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任务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最后,本书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政策措施,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造性。本书总报告提出了10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措施,包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促进内需结构合理化;适时调整外贸外资政策,提升对外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促进新型工业化的转型;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快资源要素价格的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体制条件。可以说,这些措施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本书14个分报告分别针对具体情况和问题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规律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是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对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

1.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是以耗竭资源能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沉重代价的,造成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一定程度上就是简单地把增长当做发展。“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而言的。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内外需结构不平衡,国内需求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是转变增长方式提出多年而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必然会成为发达国家或跨国公司最便宜的“加工工厂”或“生产车间”。这就必然带来投资、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而这些又必然带动消耗高、排放多的投资品生产的扩张及其投资扩张。加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又必然主要依靠附加值底而占地多、消耗多、排放多的生产方式来实现。因此,单纯转变增长方式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必须从本源上抓好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对解决深层次矛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3.全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惬意的环境等。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一些地区不顾自然规律竭泽而渔式地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整体退化,水资源严重短缺,环境污染加剧,越来越多的区域已不适宜人类生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确定更全面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方针。因此,实现经济又好有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是我们党的发展观,是从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高度出发,总结我党执政经验和汲取世界各国发展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的有意成果,而得出的科学理论。

二、全面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含义

中央提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同我们以往所讲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虽然把“增长”改为“发展”,但含义却大为不同。经济增长主要是指数量的增加,即GDP或者人均GDP的增加,而经济发展不仅要求有数量的增加,而且要有结构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保含经济发展,单纯的经济增长不能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一切经济发展的首要物质条件,但不是惟一的条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包括的内涵要丰富,方式更为复杂。经济增长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指数量的增加,如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的增加;而经济发展方式要复杂得多,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要涉及到诸如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经济效益、质量的提高和优化,摆脱贫困、公平分配,以及增加社会福利等。因此,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当经济增长积累到一定量的程度后,就不能一味地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更应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注重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相互协调,注重社会公平分配与和谐发展。现在我们需要的发展不单纯是数量的增加,而是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也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要实现“四个转变”

1.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为核心,要更加注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要把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包括内外需结构、内需中消费与投资结构在内的整体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的问题提出的。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大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问题而提出的。

4.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经济增长中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而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大的问题提出的。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

[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

[3]洪银兴孙宁华:《发展经济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

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第9篇

20世纪50年代以前,经济理论研究中一般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视为同一概念。之后,经济学开始把二者区别开来:将经济增长定义为产出的增加,并认为这是发达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将经济发展定义为结构的改变,并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其实二者是不可以完全割裂开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即又好又快地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地进行,也就转变成了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没有一定幅度的经济增长,也就不会有经济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现状,已不能简单地只求经济增长,而是要更加注重经济协调发展。

1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在概念上的差别

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的概念,主要指由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它的核算常采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三个指标。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更广泛、更深刻,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所以,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转换,不仅仅是从“增长”到“发展”两个字的简单调整,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产生重大导向作用。

2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渊源、产生条件不同

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约束,要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方式。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较小,资本、技术、制度等要素比较稀缺,土地、矿产、水、环境等要素的稀缺问题还不突出。当时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本和技术与尽可能多的自然资源相组合,注重经济增长方式。但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生产要素的稀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对经济发展进行调整,强调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在指导思想、推动力上的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思想,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它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又好又快增长、以人为本、“五个统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构建和谐社会等均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都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力是制度创新、知识自主创新、扩大公众福利、循环经济、经济结构优化等。在制度创新上,要界定政府干预的经济领域,明晰产权,制定有效率的法规与政策,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制止腐败;在知识自主创新上,要明确自主创新的路线与定位,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创新回报的社会环境,建立知识创新体系;在扩大公众福利上,要确立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并重互动的发展思路,强化公共财政意识,加大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不断提升公众社会福利水平;在发展循环经济上,经济活动要严格执行资源利用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生、再开发和多种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三次产业间循环、工业园区循环、社会循环;在经济结构优化上,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

4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在理论基础、侧重点上的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主要是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侧重于以物为本的单一线性的生产要素研究;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依据是全面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科多元化(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资源环境学等)和立体性地研究经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

5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衡量指标、实现路径上的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主要是要素投入的数量及配备比例、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的时间、人均GDP的数量。它是在增长中求发展,增长以快、多为先为重,发展为后为轻。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外,还包括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发展指标、环境指标等。它是在发展中求增长,发展为先为重,增长为后为轻,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使社会结构得到改善,相反,会出现高增长下的“有增长无发展”和增长不可持续等问题。所以,必须从发展中求增长,即经济发展方式。

6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在取向目标上的不同

经济发展方式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国民经济 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123-02

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经济建设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又提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而提出的重要方针,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确定的重大战略。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基础并不落后,制约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新机制。在新形势下,振兴老工业基地经济,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新突破,形成奋发向上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机制,保障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率并重,从而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从哲学的角度理解这一方针的理论基础,对深入理解和贯彻十七大提出的这一重大战略,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黑龙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理论基础

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是,如何处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质量与数量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这方面我们曾经付出过巨大的代价。改革开放30年来,在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不高、体制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破解了这一难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是质和量的统一。所谓质,就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内在规定性,而量则是标志质的范围和等级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质和量构成事物发展的两个方面,并贯穿事物发展变化的始终。但在不同时期,由于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会对事物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要想促使并保持事物发展和运行的良好状态,必须正确处理好质与量的辩证关系。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用这一哲学原理来分析同样适用,在国民经济运行发展中也要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问题。经济发展是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数量与质量的统一。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大都是依靠GDP总量来体现,而衡量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标准则是投入与产出之比,当然这其中还应包括环境、资源和社会成本的计算,注重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少投入多产出。单纯强调任何一方,都会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现偏差,甚至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发生混乱。所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务必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又好又快发展方针的提出,表明我国政府对发展中质量与数量的关系有了正确而又清晰的认识。“好”与“快”是统一的整体,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首先,“好”是“快”的前提,坚持在“好”中求“快”,“快”要服从“好”。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从这两个字的顺序也能看出其中之意,强调“好”,就是质量优先。其次,“快”是“好”的必要条件,如果“好”而不“快”,发展也将无从谈起。只有把握好经济发展中“好”与“快”的辩证关系,才能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所以,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时候,必须从单纯重视经济效益转到重视环境效益、资源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来。用又好又快的发展代替又快又好的发展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二、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又好又快发展。十七大报告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哲学层面讲,就是抓住了我国经济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着的双方的对立和统一,但是矛盾双方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矛盾的两方面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另一方面是次要的。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而那些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主要矛盾解决得好,也会为次要矛盾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十七大报告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好”放在前面,把“快”放在后面,这不是“好”与“快”简单移位,突出“好”,就是突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快”与“好”发生矛盾冲突,“快”应服从“好”,为了“快”而忽视“好”,将来想“快”也“快”不起来。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生产力水平整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的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可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高增长、效益比较好、活力比较强的良好经济运行态势。但在快速增长的背后,还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三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四是农业投入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五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另外还有城乡收入差别过大、出口结构不合理等等。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都与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密切相关。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抓好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断增强消费需求、服务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重大方针的提出,正是为了着力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主要矛盾而提出的。可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钥匙”。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我国在经济效益、经济质量、经济结构、科技水平、企业素质、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并不算强,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国际经济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十七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目的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应对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并在竞争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确保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中也充分显示出巨大的现实意义。只有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解决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问题,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才能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社会,才能推进并真正实现黑龙江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竹正.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基于我国30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9(1).

[2]何雄浪,杨继瑞.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5).

上一篇:现代物流发展范文 下一篇:钢铁企业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