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建设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5:54

机构建设管理

机构建设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管理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161

[中图分类号]TP399-C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2

高校信息化即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高校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优化,以便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属于新型的教育方式,已经受到了各个高校的认可和重视。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属于实时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主要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其需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能力、教学环境和科研水平。

高校教育信息化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提供了理论支持,明确高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内涵,就可以让高校把握好整个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方向,将其纳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中。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只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重构管理模式,才能促进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1 现阶段高校信息化职能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的建设走过了起步发展、系统集成两个阶段,目前已经开始步入应用集成及信息集成阶段。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快,其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校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

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很多高校领导都没有从全局性的角度来看到信息化建设问题,信息化意识薄弱,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工作对于教育事业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也将重点放置在了硬件建设上,重视技术,忽视了后续的管理问题。此外,研究还显示,部分高校领导对学校的信息化职能机构缺乏必要的了解,更不会对其进行科学地定位,导致信息化智能机构的设置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不高,大多数的决定都停留在文件与会议上,口头上重视,实际上却常常忽视。从其他发达国家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成效来看,信息化不仅仅是提供技术和服务,更是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一种有效渠道,要改变现阶段的问题,必须要从思想上重视。

1.2 对信息化建设的角色认识不清晰

由于现阶段高校信息化机构工作人员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存在问题,不了解自己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技术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分工也不明确,技术部门认为信息化建设工作属于业务部门的职责,而业务部门则认为信息化建设属于技术上的问题,这就导致很多高校在投入之后,没有足够的实力进行维护,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调查显示,大多数的高校已经认可了应用系统、网络系统的建设作用,但是在教学资源、教学平台以及电子资源的推广上,还没有达到100%。这可以看出,各个高校对于信息化建设内容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没有将E-management、E-learnimg等作为整体方案纳入到其中进行分析。

1.3 学校信息化机构体制不完善

1.3.1 机构职能重叠、模糊

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很多高校在信息化机构的建设上,都缺乏明确的管理体制和领导体系,信息化机构设置了大量的部门,存在着条块分割、重复建设、职能交叉及多头管理的问题。在机构设置方面,除了设置教育中心和电教中心之外,部分高校还设置了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与信息中心,并成立了信息化管理小组等机构。由于部门和机构众多,导致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职能模糊,信息无法实现通畅地流动,既浪费了大量的资金,也无法充分发挥出相关部门的规划和战略职能。

1.3.2 现行的管理体制混乱

在信息化机构的设置方面,由于目前还缺乏现成的参考模式,一些高校在体制上对信息化机构的级别、职能、性质、归属问题缺乏系统的认识。不少高校忽视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经常随意调整机构的设置,长官意识泛滥。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目前高校信息化机构缺乏独立的建制,将其挂靠在其他的机构下,有些高校干脆将信息化机构挂靠到学校的宣传部和校办中心,更有甚者,将其设置在图书馆、教务处与计算机中心,管理体制非常混乱。

1.3.3 机构人员的地位与处境尴尬

关于高校信息化机构的定位问题,一直都存在较大的争议,就现阶段来看,国家并没有根据此来制定指导性标准。部分高校认为信息化职能机构就是学校的行政机构或者教学辅助机构,教育信息化工作人员沦为了教辅人员。还有部分高校甚至将信息化职能机构作为自己的后勤部门和技术服务部门,对工作人员的认同度不高,这无形中影响着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信息化职能机构工作人员职称评定难、待遇不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人才流动问题非常严重,因此改革现行的管理体系非常有必要。

1.4 信息化资源的配置不科学

一些地方性高校,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与资源配置方面,还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从行政隶属关系上面来分析,这些大学多属于地方政府的附属机构,经费多来自于当地政府的配置与大型企业的支持,因此,其发展会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限制。与教育部直属院校比较,他们的资金有限、地理位置偏远,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大,这也是制约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因素。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改善措施,但是成效并不大,信息资源的发展无法跟上学校的发展脚步。

2 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建设与管理模式的重构

2.1 转变对信息化职能机构建设工作的认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高校的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这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对人才培养模式和高校发展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信息化改革工作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高校信息化职能建设工作已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开始与制度、管理方面相关联,创新管理工作是高校建设信息化职能机构的必然趋势。鉴于此,学校领导需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从高校人才发展角度来把握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发展方向。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不仅肩负着推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任务,还要推进教学工作的改革,提升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高校决策机构需要提高自身的认识,对现有的信息化建设模式进行重新构建,改革传统的管理思路、管理方法与管理制度,让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走出混乱的局面。

2.2 科学认识信息化职能机构建设的内涵

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出自身的育人作用,学校领导、信息化机构工作人员必须要科学认识信息化职能机构建设的内涵,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任务,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的统筹协调。在未来,需要以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环境建设、组织建设为重点,提升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还要正确处理资源、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服务与维护工作的和谐发展。

2.3 优化整合高校信息化机构队伍

高校信息化管理体制的高效重组,必然要求各高校信息化机构做到“名副其实”,不能只“挂牌”而无“授权”,更不应因编制和岗位问题而长期处于“挂靠”地位。教育主管部门应从优化整合资源配置入手,及时制定出台相应文件、消除部门信息壁垒、改善机构人员的待遇、解决机构挂靠困局,最大限度地化解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 结 语

高校教育信息化机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在信息化建设中既要重视硬件建设,又要重视软件建设,既要提高运行服务水平,又要进行体制管理创新,努力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使高校信息化机构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中大展宏图,再创新绩。

主要参考文献

[1]孙强.高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8).

[2]丁青,吉翔.做好高校的CIO――对高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9(12).

[3]刘亚彬,田文馨.信息化校园服务机构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9(10).

[4]李逢庆,桑新民.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CIO角色研究及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9(1).

机构建设管理范文第2篇

为切实加强乡镇公共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整合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水平,根据《安全生产法》、《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市区实际,现就加强市区乡镇公共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目标要求

有效整合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提升乡镇公共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水平。

(一)组建综合机构。各区政府成立乡镇公共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区长任组长,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安监局、公安分局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安监局局长兼任。各乡镇政府建立“乡镇公共安全监督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乡镇综合监察中队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下设六个站,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站、交通安全工作站、消防安全工作站、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站和消费维权监督管理站。从乡镇实际出发,除交通安全工作站、消防安全工作站必须单设外,其他四个站内部可根据监管工作量实行合署运作。**开发区、太湖度假区管委会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

(二)明确工作职责。各区乡镇公共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辖区内乡镇公共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协调辖区内乡镇公共安全监督管理的日常事务。“中心”负责辖区内各项公共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下设的各站行政上由属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执法上由上级主管部门归口负责。工作职责既要与上级主管部门职责趋于一致,又要结合当地实际,细化、具体化并明确工作权限,理顺条块关系。

(三)落实工作人员。“中心”主任由乡镇政府分管安全的领导兼任;设两名副主任,一名专职副主任由乡镇国家公务员中层干部或优秀后备干部担任,另一名副主任由乡镇派出所副所长兼任。下设六个站的站长原则上由在编行政或事业人员担任;每个站原则上配备2人以上(消防和交通安全工作站人员配置按原文件精神执行),具体视乡镇的人口、区域范围确定。人员来源原则上从乡镇行政和事业干部中内部调剂解决(原则要求:大专以上学历,年龄50岁以下),不足部分面向社会招聘,但要体现精减原则,从严控制招聘数量。同时,在行政村(居委会)聘用信息监督员一名,实行多员合一,由村(居委会)干部兼任(支部书记、主任不再兼任)。

(四)落实工作经费。“中心”的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中心”中的行政或事业编制人员的工资,按原渠道执行;招聘人员的工资,按每人每年2万元的标准,由市、区财政各50%下拨至乡镇;办公经费及装备费用等由乡镇负责解决。行政村(居委会)聘用的信息监督员的工资,按每人每年3000元的标准,由市、区财政各50%下拨至乡镇,原则上不得超过信息监督员所在行政村(居委会)支部书记、主任的工资。

二、工作步骤

按照“统一部署、精心实施、规范运作、平稳推进”的原则,分三个阶段:

(一)准备酝酿阶段。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和制定建立“中心”的具体方案,细化工作内容,明确工作责任。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乡镇公共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各区和乡镇政府要落实“中心”办公场地、必需的办公经费和必要的交通等装备,做好“中心”工作人员选调配备和新增人员的公开招聘,组织“中心”工作人员上岗前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市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做到平稳有序推进。

(三)规范运作阶段。“中心”组建后,要尽快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组织开展工作,努力实现规范运作。要大胆实践,不断探索新时期乡镇公共安全监督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加强学习,着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发挥公共安全监督管理的作用;要着眼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三、工作机制

为有效推进乡镇公共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三项工作制度:

(一)建立中心运作制度。“中心”要强化内部管理,实行“人员集中办公、装备统一调度、资源共享共用”。要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各司其职、有分有合的工作格局。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二)建立教育培训制度。各主管部门要组织开展公共安全监督管理的教育培训工作,使所有的乡镇公共安全监督管理人员通过专业培训,做到持证上岗。要以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为重点,突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培训形式,严格培训考核,提高培训质量,并建立培训台帐。

(三)建立目标考核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和公共安全监管指标,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在全市创造工作经验、形成工作特色的“中心”,每年按照市区乡镇总数20%的比例给予先进集体表彰奖励。制定对“中心”工作人员的奖惩制度,表彰奖励先进个人,做到人员能进能出。

四、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乡镇公共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市长任组长,安监局、公安局负责人任副组长,组织部、人事局、财政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环保局、工商局、交警支队、消防支队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分级负责,建立领导机构,切实加强领导,积极稳妥地做好乡镇公共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建设的各项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社会各界要大力支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市区乡镇公共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建设,切实加强乡镇公共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机构建设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白蚁防治;资质;年检;市场竞争;公司化转轨

四川白蚁防治机构建设管理现状如何?本文就此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白蚁防治机构资质监管不到位和无法到位的问题,需要我们改进管理措施

资质监督管理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资质年检标准偏高影响了资质监管的到位。原有四川省白蚁资质管理办法中,以年度30万平方米的防治灭治面积为最低要求。[1]目前存在一些白蚁防治机构无法达到该面积的情况,一些机构为获得资质审批通过被迫提供虚假资料;个别机构因为达不到最低要求,干脆不按规定进行资质注册;而对于延期不申报的某些地方白蚁机构,在下次申报时应当如何处罚,省房协并未制定相关处罚措施。地方初审机构也往往忙于其他行政事务,难以为当地的白蚁防治机构资质年检提供真正的优质服务。

(二)对无资质运营的白蚁灭治公司监管存在缺位现象。目前活跃于各地城市的无资质运营的白蚁灭治公司较多(以成都为例:成都地区无资质运营白蚁灭虫公司据统计不少于20家,而整个成都市已经取得资质的机构仅13家),但他们并未纳入行业管理范畴。

(三)白蚁防治在水利工程、核电工程、文物古建、交通通讯、农林果木和园林绿化等领域的覆盖率太低,不能充分发挥白蚁防治在防灾减灾和保障经济建设成果中的积极作用[2]。

比较典型的是水利堤坝领域的白蚁防治领域。这些无白蚁资质的本地的灭虫公司和在本地经营的外省白蚁防治机构无拘无束地在四川市场上开展业务,缺乏管理,导致超低价竞争,劣质防治。水利机构利用这种管理的空档和混乱进行压价操控,进而对当地具有白蚁防治资质的防治所和其他具有资质的正规机构造成了严重损害。这种状况割裂了市场,削弱了省房协的白蚁防治灭治管理,也无法真正提升本土白蚁机构的技术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最终可能被广东、湖北等白蚁灭治强省的产品和技术所替代。

对应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第一、既调整防治机构资审标准又严格处罚手段,确保资质监管到位。

建议改变资质审查标准,以年度收入作为资质等级的标准取代防治面积,避免部分机构难以达标而提供虚假资料或不愿参加评审。年度收入标准可确定为:1级白蚁防治机构年收入100万,2级白蚁防治机构年收入50万,3级白蚁防治机构年收入25万,暂三白蚁防治机构年收入不限。同时规定,对于超期不注册资质的机构进行处罚,取缔其资质且三年内不批准其资质,协会网站公示处理结果,必要时加大处罚力度。

日常资质管理中,省房协杨会长提出:简化办事程序,严格资质办理时限要求。各地授权协会在办理防治单位进行预审时,不得人为障碍。由于资质采用核准制,符合申报要求的,应尽快办理,对缺少要件的单位,应履行一次性书面告知义务。[3]针对目前存在一些授权的初评机构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配合开展白蚁防治机构申报资质的情况;建议省房协取消地方白蚁初评机构的授权,直接纳入省房协管理;将白蚁资质登记、推广统一由省房协审批办理;这样既减轻地方负担,又便于白蚁机构注册和入会。

第二、加强对无资质白蚁防治机构的监管。

一方面,通过专委会引导外部先进技术普及到防治机构,管控非资质机构扰乱市场的行为,支持行业内机构的法律维权,监督和处罚破坏行业违规行为。特别注意提高水利工程虫害防治机构应对水利部门的议价能力,避免价格恶性竞争。

另一方面,鼓励相关的虫害防治机构都办理白蚁资质并加入省房协白蚁专委会,实现行业自律;同时商请物业管理部门配合监管白蚁防治机构,规定物业服务企业禁止没有白蚁灭治资质的机构进入小区违法灭治,物业企业如果不履行的,由当地物业协会作不诚信扣分等处罚,直至降级处理,并与本会两年一度开展的物业企业诚信评级工作相结合。[4]协会还可加强与当地工商部门的年检工作配合,使无白蚁资质从事白蚁业务的机构在工商年检时受到相应处罚。

二、白蚁防治事业单位向公司化转轨的趋势需要我们顺应这一变革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目前事业编制白蚁防治机构将有可能转变为公司模式化运作,白蚁机构为民众提供公司化服务将成为必然之路。如果省房协不能顺应这一变革,不能跟这些白蚁防治机构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不能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那么将丧失他们参与行业协会的积极性,行业管理也将难以覆盖其身。

面对这一趋势,要求我们顺势改变工作方法:构建紧密的四川全省白蚁防治机构联系网,动员改制公司都加入省房协,成为白蚁专委会成员;入会后要让其在组织中充分享有权力,在专委会内具有发言权,动议权;专委会将拿出专项资金以案例的形式支持和保护会员争取合法白蚁防治利益,抵制和制裁不具有资质的虫害灭治公司扰乱市场,由省房协牵头追究非资质机构的法律责任,坚决保护行业成员利益,真正让入会机构感受到协会组织的维权力量和“娘家”的温暖。

三、白蚁防治人员参与职称评审动力不足启示我们必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布的《四川省白蚁防治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川建房发[2012]412号)要求加快实施职称评审工作,并提出如下规划要求:

1、各白蚁防治单位应当配备昆虫学、植保学、生物学、化学分析及建筑工程学专业人员。省会城市白蚁防治单位配备5-8名,地级市白蚁防治单位配备3-5名,县(市)级白蚁防治单位配备2-3名;上岗人员持证率力争超过95%;

2、开展全省白蚁防治施工技术人员技能鉴定,制订白蚁防治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技术标准[5]。

由于2013年以前未开展白蚁防治职称考评,所以在白蚁防治机构配备相关专业人员数量方面未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执行;全省白蚁技术人员技能鉴定工作也未全面展开。2013年1月四川省住建厅的川建人教发[2012]657号明确的启动了白蚁防治工程专业方向的职称评审,呼吁多年的白蚁职称评审工作终于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但至今却几乎无人问津。由于白蚁防治市场未完全放开,市场的灭治机构没有充分的参与申报动力,而白蚁灭治事业单位也缺乏参与规范化职称评审的压力。这一现状启示我们,白蚁防治人才管理与防治机构市场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放开人才和防治市场,才能激活人才成长环境和市场动力。在此基础上,我们的管理措施要及时跟上,并在适当时候启动强制要求防治机构人员参与白蚁职称评审的举措,规定凡是没有达到白蚁职称数量要求的机构,将取消其防治资质。以期提升四川省的白蚁防治人才技术水平。

四、《四川省白蚁防治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意见》任务艰巨,需要我们在工作开展中攻坚克难

(一)2013年全省白蚁危害地区机构设立情况统计数据表明:全省17个白蚁危害区的城市100%设立了白蚁防治机构,县(市区)覆盖率达85.05%。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川建房发[2012]412号)文件,在十二五期间要求实现新建房屋白蚁预防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为实现上述的发展规划目标,我们必须督促工作滞后的地方相关部门,鼓励更多的虫害企业进入白蚁防治市场。

(二)目前全省仅有3家一级机构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能开发出类似新一代饵剂产品;各地防治机构常用的防治药品均为毒死蜱、联苯菊酯、硅白磷、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戌菊酯等;而新一代诱饵似低毒氟啶脲等生物调节剂新产品,正在沿海等省份普及。建议省房协继续推动全行业认真履行POPs国际公约,禁用氯丹和灭蚁灵等高毒杀白蚁药剂;促进白蚁防治单位与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投入开展白蚁防治饵料、饵剂、粉剂或其他类型的药物及白蚁防治监测或诱集装置的开发和利用,促进白蚁防治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立。

(三)根据十二五规划[6]:地级城市白蚁防治单位标本室建立率达100%,质量检测部门建立率达85%;县(市)级白蚁防治单位标本室(柜)建立率达85%以上;各白蚁防治单位药物专用仓库和档案室(柜)建立率达100%;有科研职能的白蚁防治单位实验室建立率达100%。当前四川省各地的情况,除一级白蚁机构和部分二级白蚁机构建立了标本室,广大三级白蚁机构差距较大。建议省房协加强与各地市相关部门的合作,层层落实,加强监管,并根据四川省住建厅的安排,配合开展各地的工程质量抽检工作。

五、白蚁专委会的组织活力和影响力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一年一度的白蚁专委会的例会,一般主要完成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选评、白蚁防治专家的确认、行业协会成员的意见反馈等项议程。由于运作制度比较僵化,出现诸如:主要负责人变更就导致日常例会工作活动无法较好的开展的情况;缺乏技术层面的交流:论文交流主要以宣传普及,阐述年度工作为主;活动内容较为单一,无实例宣讲,最新产品推介;交流方式不灵活,很多行业问题不能在例会上得到提案或者解决;导致凝聚力不够,进而影响了会员单位的参与积极性。另外,经费不足也迫使白蚁专委会不能经常开展活动。改进白蚁专委会组织活动,增强活力,提升影响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改进白蚁专委会的管理运作制度。为了提高白蚁防治协会的凝聚力,及时反馈和协调白蚁行业协会成员的意见,建议可以采取更加具有会员参与性的模式:内部例会,会前广泛发出通知征询议题;会员可以在会议前提出议案,由专委会提前整理议案并分发到各个企业;会议上,提交进行审议,投票决议如果通过,就可以执行。对外活动的开展,可以由专委会成员提出议案;会议上通过后,由专委会予以组织和执行。这样不仅使会议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而且也使会员单位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二)用好资源弥补专委会活动经费的不足。白蚁专委会搭建技术流平台,供市场上其他生物公司为其产品针对白蚁防治机构的推销宣传;专委会充分发挥白蚁专家[7]的作用,随机抽取3名专家进行产品鉴定,实现对省内各种白蚁防治的药物或者药械的评审或推荐,并且以四川省房地产行业推荐产品之类的名誉颁发证书;活动中收取一定的费用,既解决了专委会开展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也增强了专委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看法】

参考文献:

[1]《四川省白蚁防治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2]四川省城市房屋白蚁防治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第196号令)

[3]2004年12月省房协杨燕会长在全省白蚁防治工作会上的讲话稿。

[4]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关于规范房屋白蚁预防工程质量管理的意见(成房发〔2012〕103号)

[5]《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30号

[6]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白蚁防治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川建房发[2012]412号)

机构建设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信息化机构;管理模式;CIO体制

一、引言

高校信息化,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1]。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在实施并推广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应根据自身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加强管理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水平、改善教学环境。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提出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发展的理论基础,明确了在高等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为高等学校全面把握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力求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步入一个科学规划、全面发展的良性轨道指明了全新的发展道路。但纵观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建设不完善与管理职能缺失所致。

二、当前高校信息化机构建设和管理存在的主要弊端

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经过起步发展阶段、系统集成阶段,目前在信息化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学已经开始与发达国家的大学信息化管理同步进入应用集成和信息集成阶段。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是:起步晚、发展快,跳跃大,与此相伴随的必然是:思想乱、障碍多、漏洞大[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学校主管部门领导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位

很多高校领导没有从战略高度去认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观念十分薄弱,并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服务、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不仅严重存在,而且非常普遍。如有的高校领导对信息化职能机构缺乏了解,对学校信息化机构的定位也五化八门;还有的主管领导和部门甚至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许多决定大多只停留在会议讨论和文件上,往往是口头上讲得多,实际上却做得很少。从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的经验看,信息化建设不仅仅只是一种技术,一种服务,更重要的是能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能够促进教育模式、教育观念的转变,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二)学校信息化机构体制不健全

1.信息化机构名称众多,机构重叠,职能范围模糊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信息化方面尚没有个明确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很多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机构部门众多,存在职能交叉、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等问题。“机构的设置,目前除电教中心或教育技术中心外,又有了信息中心、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等等,机构重叠,造成了不少浪费。[3]”学校各种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管理委员会等虚拟机构,更是层出不穷,山头林立,声势浩大。众多部门的存在导致机构职责划分不清,职能范围模糊,信息流动不顺畅,资金人才资源浪费严重,部门间协调统一困难,更谈不上具有战略研究、规划的功能[4]。

2.隶属关系复杂,管理体制混乱

在机构设置上,由于没有明确的教育行政主观部门或现成的设置模式可供参考,不少高校在体制上对“信息化机构”的职能、性质、级别、归属等问题,认识不一。许多高校忽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和实际状况,机构设置与调整随意频繁,领导主观意图明显,“长官意志”泛滥成灾。特别让人忧虑的是,当前高校信息化机构没有独立建制,挂靠在其它机构下的现象已经成为我国多数高等学校信息化管理机构普遍存在的事实,有的改名换姓,独树旗帜;有的干脆挂靠校办、宣传部;有的甚至设在教务处、图书馆、计算机中心等,五花八门,名目繁多。不同的机构设置方式实际上反映了对教育信息化不同的认识,不同认识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多头管理、多人负责”混乱局面,使得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被多方牵扯,利益被多方争夺,形成不了强大的凝聚力[5]。

3.机构定位不准,人员地位偏低,职称评定困难,处境尴尬

对高校的信息化机构的定位,多年一直存在许多争议,业已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目前,对教育信息化机构的人员配置尚没有指导性标准,很多高校把信息化职能机构定性为教学辅助机构或行政机构,教育信息化工作者为教辅人员;有些高校甚至把信息化教育机构看成是技术性的、后勤服务性的机构。定位不准,导致教职员工对教育信息化职能机构工作的认同度降低,同时也增加了信息化机构工作人员在编制上、岗位上、职责界定上的困难。许多机构人员的工作性质与学校规定的岗位考核内容严重不符,甚至冲突不断,这无形中给当前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增加了干扰,也严重影响了机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机构人员存在的职务晋升难、职称评定难、待遇低,地位低下,人才流失严重等现实问题,从某种程度又给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增加了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些问题是高校信息化现有体制下难以根除和解决的,它已经成为当今高校信息化工程的“切肤之痛”[6]。因此,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在机构人员的编制、地位及职称评定上,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及时出台我国高校信息化机构人员编制方面的指导性标准文件,这不仅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今后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健康稳定发展必然选择。

(三)对信息化建设扮演的角色和建设内容认识不清

当前高校信息化机构工作人员角色定位存在偏差,各自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应当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工作任务在认识上还不够清楚,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的分工协作还不够明确。业务部门认为信息化建设是本部门的事情,与技术部门无关,从而导致建设容易维护难,投入使用后没有技术实力去维护,半途而废;同样,技术部门认为信息化建设是技术部门的工作,一切都以“我”为中心,从而导致得不到业务部门的认可,落得辛辛苦苦建成却很难甚至无法投入使用。有调查表明,很多高校对于信息化建设应包括的内容,网络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的认可度达到100%,但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以及电子资源等建设的认可度不足80%,通过数据叫以清楚地看出各高校对信息化建设内容认识的片而性,并没有把E-learning,E-management,E-service等作为整体建设方案进行考虑[7]。

(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特别是人才资源配置极为有限

许多地方性高校,特别是地理位置偏远的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资源配置上远远不能满足教育规模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行政隶属关系上看,地方性大学一般都是地方政府的附属机构,其办学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大都来源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配置和企业的支持,所以受地方的经济发展和主管部门决策层观念的影响比较大。同教育部直属院校相比,大多数地方高校用于信息建设的专项资金还非常有限,加上地理位置的偏远,使人才的引进成为束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成为影响信息渠道的畅通、制约信息资源交流的瓶颈。目前,很多学校已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努力地在进行改善,但还无法从根本上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多年来高校扩招也使得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信息资源增长速度更难以跟上办学规模扩大步伐[8]。

三、构建我国高校信息化机构建设和管理新模式

当前学校各部处、院系涉及信息化管理的工作越来越多,单靠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信息中心等职能部门是很难协调和推进工作的。信息不畅通而造成的管理效率低下的现象在目前我国高校极其严重,出路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的机遇,完善学校信息化机构建设,改革现有管理体制,才能真正打破部门壁垒,使信息流动畅通,这是提高我国高校管理水平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目前国内明确建立CIO(Chief In-

formation Officer)体制的高校虽然只有北京大学等少数几家,但大多数高校都结合我国实际,选择了“信息化建设委员会”领导和管理模式。所以,为全面推进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迫切需要进行观念更新和体制创新[9]。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信息化机构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与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给高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交流等带来了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必将对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产生深远影响。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单纯的技术问题开始转向管理问题、制度问题。加强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在高校建立信息化职能机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主管领导和现有的信息化建设决策机构,应当从高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角度,全方位去把握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一般认为,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是负责制定实施并推广教育信息化的机构,它肩负着营造信息技术环境、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科研质量和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任,这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10]。因此,高校决策机构只有提高认识,重构适合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之路,改革和创新现有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才能使高校信息化建设走出目前“条块分割”“机构重叠”的混乱局面。

(二)明晰责任,正确认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内涵

高校信息化建设要健康发展,要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信息化机构的决策层及工作人员,就必须从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建设的内涵出发,明晰各自承担的工作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协调统一,步调一致,发挥合力。多年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就是要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就是要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就是要促进教育现代化。目前,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成绩斐然,但辉煌背后存在的问题仍然需要我们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去解决,否则,势必会对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产生干扰和影响。我们只有围绕以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资源建设、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建设,才能使信息化建设工作不偏离发展的轴心。同时,处理好环境建设、资源建设与组织建设是之间的发展关系,我们才能在今后工作中真正做到建设、发展、运行、服务、维护的和谐统一。

(三)优化整合,强化高校信息化机构队伍建设的质量和规模

目前高校信息化机构的“条块分割”管理,必然导致高校信息化建设队伍“支离破碎”。针对这一现状,一些有战略眼光的大学管理者借鉴国外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开始意识到,只有创建与数字化、全球化背景相适应的大学信息化管理体制,统一战略规划,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建立与完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才能提高大学在信息技术新环境中的决策、管理水平,由此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推动高校信息化管理体制高效重组,必然要求各高校信息化机构做到“名符其实”,不能只“挂牌”而无“授权”,更不应能因编制和岗位问题而长期处于“挂靠”地位。教育主管部门应从优化整合资源配置入手,及时制定出台相应文件,消除部门信息壁垒,改善机构人员的待遇,解决机构挂靠困局,最大限度地化解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教育信息化,人才要先行。高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一支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数字化校园的软硬件环境要求信息化机构人员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管理和教学。纵观我国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状况,同日益增长的校园信息化服务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本无法满足高校目前高校信息化发展速度和规模的要求。高校信息化队伍的质量、数量、规模、业务能力等参差不齐,东西部高校之间、中央与地方高校之间、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之间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特别是在信息化资源配置、人才竞争中发展极不平衡,管理体制与运行体制矛盾更为突出。因此,通过引进和培训,提高信息化人才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设一支包含用户服务人员、应用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备份管理员、机房管理员、系统操作员、部门信息员等多种角色的信息化运行服务队伍,是提升信息化校园服务水平,加强校园服务体系的建设的重要保障[11]。

(四)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增强信息流动共享

提高信息化决策层次,从战略高度来重视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从根本扭转和消除信息化机构间信息交流的壁垒,是当前我国高校信息化机构改革和建设的关键。从目前我国高校参与校园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情况看,多头管理、重复管理、职权分散的状况仍然占居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地位,这种落后的管理体制不仅严重制约着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进程,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校际间信息的交流、合作和共享,也不利于人才交流和观念更新。近几年,我国许多专家已经借鉴美国高校CIO的发展经验,对美国高校信息化进程中CIO角色和体制的进行研究,它给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带来重要启示。同时,我们也欣喜的看到,目前国内也有少数几家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明确建立了CIO体制,但选择的管理模式在沟通、交流、对话的机会上仍显不足,仍存在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这需要专家们一起来深入研究、思考[12]。但不管如何,提升高校信息化机构,特别是决策层的地位,从加强校际间信息交流共享、消除信息孤岛的角度讲,还是值得大力倡导和积极响应的。

四、结论

高校教育信息化机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纵深发展和对高校教育教学变改产生的巨大影响,人们对于信息化建设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也在逐步走向成熟,相信高校教育信息化职能机构建立也将随着信息化建设应运而生,并将逐步走向发展和完善,信息化机构的地位也将得到大幅提升。这就要求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决策层,应当从教育发展的全局和战略角度去看待发展模式、发展环境、发展理念。在信息化建设中既要重视硬件建设,又要重视软件建设,既要强化运行服务,又要强化体制管理创新,努力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使高校信息化机构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中大展宏图,再创新绩。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l3.

[2]南国农.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我国电化教育25年[J].中国电化教育,2003

(9):22-25.

[3][4][9][12]李逢庆,桑新民.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CIO角色研究及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9(1).

[5]丁青,吉翔.做好高校的CIO——对高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3):8-11.

[6]刘小娟,汤益芳.高校信息化职能机构边缘化现象及对策研究[J].福建电脑,2008(4):

189-190.

[7]孙强,樊仰月,李欢欢等.高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

10-12.

[8]刘锡禧.信息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及媒介素养教育[DB/OL]..

[10]张辉.美国著名高校信息化机构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技术研究,2011(1):74-77.

[11]刘亚彬,田文馨.信息化校园服务机构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2009(19):7-9.

机构建设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可持续建筑 项目管理 LEED 项目集成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1.绿色建筑及可持续指标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对绿色建筑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本文认为,该定义尚有不足之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对节约资源的定义“最大限度”很难确切理解,什么样的节约程度称为最大限度?举例说明,一个没有安装任何电气或者其他用能设备的建筑,能否称为绿色建筑?绿色建筑首先应当满足人们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需求。本文认为“可持续”一词,更能体现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概念(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最先在1987年发表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 在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未来时代人类的需求的一种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又有两个重要的概念:(1)“需要”的概念,特别是世界各国贫穷者的需要应当被考虑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上;(2)限制的思想由技术的状态和社会组织在环境的满足现在和将来的能力上影响。该报告首次清晰的全面的开放的定义了可持续的概念。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发表了经过讨论认可的在全球范围几乎达成共识的可持续指标(SI)。图1中举例说明了一些典型的广义可持续指标,可以看到可持续指标不光有气候,节能,环保等常规的环境概念,更有生物多样性,贫穷,医疗获得等社会概念。经过对其中和建筑生活有关的指标,可得到粗略的可持续建筑指标系统,该系统提供了提取可持续建筑指标的一种有效途径。

图1可持续指标SI系统

2.可持续认证系统与LEED认证体系

随着可持续建筑的发展,人们经历了单纯的以节能为目的的节能建筑转向了追求多个可持续指标,提高人们对建筑的不同体验,并减少各类资源使用的全面可持续建筑发展的目标上来。系统的对可持续指标(Sustainable Indicator)的界定和目标进行归纳和量化评估成为了重要的工作内容。该内容主要由各国的绿色建筑协会(Green Building Council)完成。在我国可以接触到的有实际案例的,有好几种,本文主要介绍LEED认证体系。

LEED的全称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即能源和环境设计先锋。该认证体系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发起并完善。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是被誉为LEED之父的罗伯特·瓦松(Robert K. Watson)创建。1998年8月份,LEED v1.0正式问世,标志着第一个系统的分类定义建筑物的可持续指标及其评价目标的认证体系产生,从而令可持续建筑有了系统的,可比较的评价度量工具。

LEED认证体系到2012年已发展为涵盖所有房屋开发和建筑过程,成为美国绿色建筑分级认证最具公信力的标准。

3.基于LEED体系的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组织体系构建

项目团队的组织形式。LEED体系为代表的可持续建筑相比传统建筑增加了各类复杂的可持续指标SI,这些可持续指标大部分都是面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因此有必要调整组织结构为适合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形式。

对于可持续建筑的项目管理,传统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需要改良。传统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如图2。

图2传统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

以LEED体系为代表的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在项目管理的任务上和传统项目不同,主要有三点:

1)管理的目标不同。传统的项目管理有工期、费用、质量和安全等控制目标。可持续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目标增加了可持续指标集合(Set of Sustainable Indicators)这一新的目标集合增加了项目管理的复杂程度。

2)管理的周期不同。传统的项目管理侧重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和施工阶段。而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是一种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不光关注设计和施工,还包括运营阶段的调试和持续改进。这一点也由于上述项目管理目标的区别。可持续指标如节能等的管理周期跨度远远大传统项目管理的工期范围,在费用上也扩展为全生命周期的费用管理。

图3传统的项目管理的阶段分工

3)管理的业务流程不同。传统项目管理分阶段分专业分步骤按部就班的进行管理,而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则在任务上高度集成,在传统项目中后期出现的设备和材料供应商,往往在策划阶段就要介入项目,因为影响可持续指标的因素必须在前期完成策划和设计,各专业需要高度协同,以配合跨专业、跨阶段的可持续指标实现。

根据图2和图3,传统项目管理方法对可持续项目管理产生诸多问题。由于组织的分散,不同组织在项目管理阶段会产生3个以上的信息移交界面,每个界面都意味着潜在的信息丢失。可持续项目由于加入了许多的可持续指标作为目标,这些可持续指标并非设计、施工单位的常规任务范围,因此很容易在信息转移过程中被忽略或扭曲。值得注意的是,图2中在项目策划阶段和项目运营阶段,虽然都由建设单位负责管理,但实际上这些任务是由建设单位内部不同的单位负责,例如资产投资管理部(Asset Investment Management)、工程管理部(Project Management)和设施管理部(Facility Management)负责,当设施管理部获得项目最后的建造信息时,由于项目信息在界面中的遗失以及项目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变更,其信息甚至不能和最初的项目策划阶段比较。由于不同的目标,周期和业务流程,应当对项目管理的组织和职能做一些调整。

传统管理模式中,业主方(运营方)管理组织设计往往以项目建设为导向,导致在项目决策和实施阶段不可能系统性地对运营目标进行分析,往往造成建设目标和运营目标的相互脱节,不可避免地发生两者之间的矛盾;运营方及委托的物业管理咨询单位往往在动用准备阶段甚至项目竣工后才介入项目,其服务是被动性的,不利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目标的实现,为此,何清华等提出的LCIM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1]或许是项目组织的改进方向。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解决了项目管理短期目标和建筑运营长期可持续目标的平衡。

图4 可持续项目的LCIM管理组织

图5 LCIM管理组织

经过改进,该项目的各阶段管理结构如图3-3所示。建设单位LCIM管理团队的构成见图5。表1说明了各个角色的权利与任务。在这种新的模式下,有如下优点:

(1)设计,施工等不同的承包商之间不再移交信息产生信息传递界面,作为服务供应商只对项LCIM目管理团队负责,减少了信息的丢失和不同阶段的冲突。

(2)LCIM管理团队不仅仅着眼于短期的工程项目目标,更着眼于长期的运营目标,团队不再只着眼于项目完工,从而增加破坏长期目标的风险。以长期目标为导向的可持续建筑指标得以在良好的决策环境下实现。

(3)业主项目经理和各专业工程师在同一个团队对整个项目管理流程负责,对设计和施工有总体的规划和把握,减少了由于项目不同阶段产生的设计和施工中的冲突。

(4)可持续目标项目经理的设立,让着眼于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指标有了全程管理的中心,避免了以往由工程项目经理兼管的弱势地位,让顾问公司有了完美的沟通平台,在顾问公司这样的外部资源转化为了LCIM管理团队内部的沟通点。

(5)SC项目管理决策委员会的出现也确保了整个决策体系着眼于长期的全生命周期利益,避免了传统工程项目的短视。

表1 LCIM形式下各角色的权利和任务

角色 工作说明

项目决策委员会

Steering Committee 项目团队的最高权利机关,由集团领导,项目管理部领导和工厂领导,投资决策领导等组成。一般仅负责重大项决策。

业主方工程部项目经理

EPM 向项目管理委员会SC汇报,负责项目常规目标即工期、费用和质量的整体控制等任务。

业主方可持续项目经理

SPM 向项目管理委员会SC汇报,全生命周期可持续目标管理的核心,全面协调各方面资源,关注可持续指标的实现、调试和运营阶段的纠正。直接管理可持续顾问公司,对顾问公司提出的意见协调集团其他资源论证和达成。间接管理业主方工程师团队和设施管理部团队。

业主方设施管理部经理

FM 向项目管理委员会SC汇报,负责办公室运营阶段的管理工作。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提出在项目运营阶段的需求,配合工程项目经理和可持续项目经理从运营角度提出建议和要求。是实现全生命周期可持续目标的重要角色。

业主方项目工程师PE 向工程项目经理直接汇报,管理整个项目全过程的设计和施工及运营维护的技术信息,是项目技术信息储存的核心。项目工程师包括土建,暖通,给排水和造价等专业工程师。

设备和维护工程师FE 向设施管理部经理直接汇报,从工厂运营角度对设计和施工信息进行监督,及时反馈。

可持续顾问公司SC 对可持续指标SI的实现提出建议和方案,并且提供顾问支持。

施工总承包单位 GC 在工程项目经理和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施工

设计总承包单位 DC 在工程项目经理和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

4.结论

LEED认证项目管理出现了很多标签建筑, 很多通过LEED认证的项目节能性能甚至还不如一般的传统建筑,或者很多建筑由于申请绿色认证抬高了不少成本,并造成项目管理流程和组织的困扰,影响了正常的建设项目管理进程。平均来说,LEED认证的建筑从每平米能耗指标来说大约比传统副本节能18-39%,但是,28~35%的LEED认证建筑比传统副本能耗更高。因此有必要探索可持续建筑的项目管理方法,确保项目管理团队着眼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目标的实现,确保LEED等可持续认证体系所设定的可持续目标的真正达成。本文通过LEED体系在实际项目中应用的分析和研究,不但为基于LEED认证体系的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提供经验,更可以令其他类型的可持续建筑项目管理借鉴,加快可持续认证建筑项目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加速可持续建筑项目的实施,让可持续认证项目不仅仅停留在设计认证阶段,实现真正的可持续运营,推动全国绿色建筑项目管理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清华, 陈发标.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的研究[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1, 23(4).

[2] DiSano J.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uidelines and Methodologies[J].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ThirdEdition,New York, 2007:11-14

[3] 施骞. 工程项目可持续建设与管理[M].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4] 仇保兴. 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J].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7: 1-11.

[5] 卢求. 德国 DGNB——世界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估体系[J]. 世界建筑, 2010 (1): 105-107.

机构建设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机构库 机构库评价 能力成熟度模型

[分类号]G203

1 引言

知识的有效管理与高度共享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梦想,历史上无数学者对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进人数字科研时代,基于传统出版模式的学术交流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科研活动的要求,在传统出版模式下,出版商取得了对科学信息交流的控制权,其为了追求利润的扩大化,不断提升期刊价格,对电子资源则实行许可控制,导致学者所需求的信息远远大于可以获取到的信息,形成了信息需求与信息获取之间的失衡。为此,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放存取运动(Open Access Movement)在全球兴起并广泛发展,而机构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正是实现开放存取的重要途径之一。

诞生于21世纪的机构库至今已有十年历史,在此期间,国内外学者对此展开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绩,据OpenDOAR统计”,全球已有超过1600个开放存取库,其中主要为机构库。但通过文献调研发现,大多学者关注与机构库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机构库应用技术软件分析、图书馆的应对策略以及机构库实践建设经验总结等问题,而对机构库的评价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对机构库中数字资源或软件的评析或某一个具体的机构库进行述评。有鉴于此,本文在阐述机构库评价意义的基础之上,分析机构库评价的影响因素与难点,并提出从成熟度的角度出发,构建机构库的评价模型。

2 机构库评价的意义

在机构库蓬勃发展的今天,开展机构库评价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具体来说:

开展机构库评价研究,有助于拓展国内机构库研究的新视角,推进机构库理论研究的丰富与发展,进而对有效解决数字学术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与利用、完善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开展机构库评价研究,对国内机构库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与参考价值。通过构建数字科研时代机构库综合评价模型,可以明确机构库建设中的关键成功因素,为机构库建设的软件选择、资源共享、成本控制以及数字资源管理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开展机构库评价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国内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目前国内图书馆的数字信息资源以购买的商业数据库和自主开发的特色数据库为主,而对网络上大量免费的高质量数字学术信息资源重视不够,通过机构库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精选优质机构库,将为图书馆对现有数字信息资源与机构库资源进行整合、进一步丰富数字信息资源提供基础。

开展机构库评价研究,有助于缓解科学信息获取与信息需求之间的失衡状态,为学者快速、准确地获取免费的高质量数字学术信息资源提供指导,拓展学者在信息搜集中的途径,满足学者对科学信息的需求,从而对弥补当前学术交流体系的缺陷、推动科学知识交流具有实践意义。

3 机构库评价的影响因素

要对机构库的发展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需要确定其影响因素,即评价机构库,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笔者认为,机构库评价主要考虑机构库系统软件、学术机构成员、机构库资源、机构库管理与政策、机构库建设经费等五大方面:

3.1 机构库系统软件

机构库系统软件评价是对机构库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般来说,评价机构库的系统软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系统软件的功能。如是开源软件还是商业软件、系统是否接受多媒体文件、是否支持搜索引擎或全文搜索功能、用户的认证与管理、系统的可扩展性、速度以及可靠性等;②系统软件技术。如技术特征、元数据标准、系统配置、互操作技术以及用户界面等;③系统软件服务。如技术文档等;④系统软件费用。

3.2 学术机构成员

学术机构成员是影响机构库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目前机构库发展的实践表明,机构库能否成功,关键不在于技术因素,而在于人文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机构成员对机构库的了解与接受程度。因此,对机构库进行评价,需要考虑学术机构成员对机构库的了解度、接受度、支持度、满意度和利用情况等。

3.3 机构库资源

机构库的价值集中体现在机构库资源之上。故需要对机构库资源进行评价。机构库资源评价一般包括资源的数量、资源的全文可获取性、自我典藏情况、资源的类型、资源的新颖性、资源提交人员信息等。

3.4 机构库管理与政策

这也是影响到机构库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评价机构库的管理与政策,主要应考虑机构库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机构库相关政策、尤其是自我典藏强制性政策的制定情况,版权管理,机构库宣传推广与营销等多个方面。

3.5 机构库建设经费

机构库建设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便是“建设一个机构库需要花费多少”的问题,当然这也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机构库的建设经费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人员和设备费用等。

4 机构库评价研究的难点

从文献调研来看,国内外机构库评价研究不多,并且主要是集中在对机构库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如刘机构库系统软件、机构库资源等,少有学者对机构库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对机构库进行全面系统评价,存在着不少的难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评价指标的构建缺乏理论基础

从现有研究来看,目前机构库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基本上为作者自行确定。如Kim H.H.与Kim Y.H.确定的机构库综合评价模型包括内容、系统与网络、用户及提交者、管理与政策四大方面,虽然该评价模型经过了实证,但因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而使其说服力不够强。事实上,机构库的建设涉及到技术、人员、经费、文化、资源等方方面面的因素,评价时确定选择哪些指标、舍弃哪些指标并非易事,而若没有合适的理论作指导,将会大大降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4.2 评价指标权重不易确定

如何合理地确定机构库评价各指标的重要程度,也是对机构库进行综合评价中的一个难点,现有研究一般选择通过德尔菲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甚至部分研究只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而回避了权重的确定。这就使得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科学性都大打折扣。

4.3 评价指标值难以获取

这是机构库评价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机构

库的发展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部分指标,如机构库成员态度、机构库对学术交流的影响、机构库的资源管理等多个指标,均难以量化,因而评价指标值也无法获取,

由此可见,要对机构库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需要有相应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克服评价指标权重不易确定和评价指标值难以获取的难题。笔者尝试引入成熟度理论,从成熟度的视角构建机构库评价模型。

5 能力成熟度模型

5.1 能力成熟度模型简介

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以下简称CMM)是由美国卡耐基一梅隆大学(Carnegie Mel―Ion University)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最初主要用于评估软件承包商能力并改善软件质量,同时CMM也是评估软件能力与成熟度的一套标准,它侧重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及能力的提高与评估。

CMM的实质是软件过程改进(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的系统方法,它通过履行一系列的关键过程域(Key Process Area,KPA)中的关键实践来达到改进软件过程的目的:CMM建立在好的软件过程是产生好的软件质量的假设前提下,通过改进软件过程达到最终提高软件质量的目的。

CMM分为5个成熟度级别: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优化级。其中除了第一级之外,每个成熟度级别又由一些关键过程域组成,这些关键过程域用来描述欲达到某个成熟度级别需要执行的关键活动和主要工作,如表1所示:

5.2 基于CMM构建机构库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CMM结合20多年来的成功实践,对软件业的成熟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给其他领域的评估与改进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框架,最为典型的就是企业知识管理领域,Siemens、Infosys等不少知名企业均基于CMM构建了知识管理评估模型。笔者认为,基于CMM,从成熟度的角度构建机构库评价模型确为可行:

CMM作为一个指导性框架,已是被广泛认可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并末明确确定评价指标,而是提供一个包括了等级和KPA的指导性框架。该框架为组织提高过程能力而设计,从低到高分成五个等级,尽管上下等级的目标之间存在包容关系,但CMM不提倡跨级评估。而从结构模型分析,每个等级都是实现更高等级目标的基础。该模型多年来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知名企业以此为基础构建知识管理评估模型并取得成功,让CMM更是被广泛认可与接受。以此为基础,构建机构库评价模型,可较为准确地传递信号,使学术机构可以有意识的不断提高机构库建设的过程能力。

基于CMM构建机构库评价模型,有助于明确机构库建设的现状,做到有的放矢。基于CMM的机构库评价模型可以很好地发现机构库建设的实际情况,对于对机构库进行管理的学术机构来说,没有比知道机构库建设所处阶段更为重要的事了。有了该评价模型,学术机构可以了解自己所建设的机构库与优秀的机构库相比差距在哪里,该如何改进。通过比较可以及时纠正路径,少走弯路。

通过应用基于CMM的机构库评价模型对已有的机构库建设水平进行评估,找到机构库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准切入点,克服这些弱项,这是解决目前机构库在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最好途径。

基于CMM构建机构库评价模型,可为机构库建设指引方向,确立发展目标。基于CMM构建机构库评价模型,不仅可以作为机构库建设成熟度的评估手段,为机构库建设项目提供切人的工具,还可以为提升机构库成熟度明确道路和方向,为实现机构库建设的持续改善提供参考,使学术机构在建设机构库时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机构库建设是一项持续完善的过程,基于CMM的机构库评价模型并不只是将学术机构定位在哪里,还要给学术机构指引一条提升机构库建设水平的道路,不断进步和完善。通过评估,学术机构可以从与标竿的比较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调整机构库的建设策略并确立下一步发展的目标。

基于CMM构建机构库评价模型,有助于解决现有机构库评价的难点问题。现有的机构库评价面临着指标权重不易确定,指标值难以获取等多方面的难点。基于CMM,构建机构库评价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所构建的评价模型并非是一个完全定量化,而是一个介于定性与定量之间的评价模型,该模型主要通过KPA的方式来评估机构库建设所处的现状,并且为机构库的发展指引方向,这就可以有效地解决指标数值难以获取的问题。

6 结 语

机构建设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PPP模式 养老机构建设 老龄化社会

采取公私合作方式进行养老机构建设是PPP模式的主要形式。公共管理部门与私营机构以合同的方式签订公共服务关系,实现利益与风险的公共承担,保证长期的合作关系。与传统模式相比在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上更加具有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不足等情况。能够实现公共管理部门、私营机构与个人三方的满意局面。PPP模式应用于养老机构建设中需要不断的进行研究完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使其更加适合社会养老发展。

一、PPP模式应用于养老机构建设的必要性

(一)我国养老机构实行存在的问题

1、养老机构床位不足

我国具有养老资格的机构在40000个左右,并且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数量持续的增大。床位在300万张,养老床位在养老机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养老机构床位不足情况严重的制约着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我国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供给量不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补充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养老机构服务供给模式不合理

养老机构服务供给模式缺乏科学的指导规划,这样就直接造成了养老机构发展不均衡。将会出现床位不足或者床位闲置等情况。养老机构供给的突出性结构矛盾在城乡地区差异较为明显。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入住率较高,将会出现床位不足情况,同时价格过高或者条件较差的养老机构同样会出现床位闲置情况。规模小、服务质量差等都会造成养老机构床位闲置情况。

3、专业化程度不高也是制约养老机构服务发展的重点

养老机构要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的发挥人才的作用。专业养老服务人员缺失是养老机构专业化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并且会最终影响到养老机构服务供给质量。服务较差的养老机构不能够满足老年人对于生活质量的需求,同时也是造成床位不足或者床位闲置的主要原因。

(二)PPP模式引导下养老机构建设思路和优势

1、养老机构建设引入PPP模式发展思路

公共管理部门与私营机构签订合同,形成PPP项目。并且作为载体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在这种合作关系下,公共管理部门为私营机构提供政策等方面的优惠,私营机构负责资金投入与技术创新管理。在PPP项目建设过程中逐渐的形成共有产权,并且针对养老机构的情况实现不同层次的需求。私营机构主要负责运营和管理。这种PPP模式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双方的优势,实现互补发展。实行PPP模式能够满足老年人对养老要求,同时也能够为私营机构带来经济效益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缓解老龄化问题提供重要的借鉴经验。

2、PPP模式引导下养老机构建设优势

(1)PPP模式的应用能够解决养老建设中资金投入。建设资金不足一直都在困扰着我国养老机构建设水平的发展,是影响养老机构服务发展的主要问题。资金不足将会使我国养老机构服务供给量质量水平不高。但是实行PPP模式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到养老机构的建设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财政预算,同时扩大民营经济效益增大。实现双方的共赢。

(2)优化养老机构服务供给结构。私营机构参与社会发展主要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因此,私营机构参与到养老机构的建设中能够根据老年人的需求进行服务创新,并且根据不同层级提供更为优质的养老服务。这样能够实现养老机构服务供给机构的优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床位不足和床位闲置的矛盾。使老年人更加满意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能够推动养老机构利益的最大化。养老机构在引进PPP模式过程中需要提升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先进专业人才,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实现养老机构服务专业化发展,保证优质的服务供给质量。

基于上述原因在养老机构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引进PPP模式很有必要。也是未来养老机构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PPP模式应用于养老机构建设中的应用条件

(一)民间资本的大量闲置

民间资本的闲置为我国养老机构建设提供重要的资金基础。我国城乡基础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不断地提升,城乡居民储蓄额已经发展到历史最高时期,并且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我国大量的民间闲置资金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在经济快速发展下实现资金的保值增长,需要民间资金的高效回报。同时养老机构建设也是民间资金利用风险较低的投资渠道。在养老机构建设中应用PPP模式将会为公共事业建设提供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政府与民间资金的合理的收益分配,风险分担。这是符合民间资金应用特征,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措施。将民间资本应用到养老机构建设中能够解决养老机构在资金投入不足情况,并且为民间资本提供可靠的投资发展渠道。

(二)公私合作经验

公私合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已经迅速发展起来,这种发展趋势为开展养老机构PPP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借鉴,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PPP模式在我国应用范围不断的扩大,并且已经形成了成功案例。如深圳沙角-电厂、北京奥运主体育场等,当然也有一些失败的案例,如深圳梧桐山隧道。但是在我国养老机构建设中应用PPP模式属于初期发展阶段。但是在一些地区已经对PPP模式应用到养老机构建设中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构想,同时小范围的进行尝试。这些都会PPP模式更好的应用到养老机构建设中进行了探索,为PPP模式的应用提供了借鉴的经验。对PPP模式的发展完善具有现实的引导意义。

(三)PPP全能模式应用型人才的发展

在PPP模式应用人才的建设上要坚持职业性与专业化的有效结合,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这对于我国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能够保障我国养老机构可持续发展。在推动养老机构社会服务水平发站内的过程中应该将提升人才培养作为发展的重点,要将专业技术创新与操作水平结合在一起,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PPP全能模式应用型人才的发展能够带动就业,为养老机构提供专业的服务队伍。

(四)行业评估和后评价机制的不断完善

养老机构的健康发展需要有行业的监督和评估。公办养老机构的融资行为、经营和管理行为、养老服务的质量等需要人大等部门来监管,但是PPP模式建立的养老机构除了需要政府部门监管之外,还需要第三方专业机构的评估,不仅要考虑新增养老机构的床位张数,而且还要考虑绩效指标和人性化指标,还要加强项目运营的后评价机制。PPP模式建立养老机构,是中国养老事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使我国老龄人口 “老有所养”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重要途径。成立养老服务行业协会是促进PPP模式建立养老机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协会一旦成立,可以对养老服务进行管理和规范实现规范化的管理,原来主要由政府承担的养老机构的建设、运营、监管及纠纷处理等工作,均交由行业的协会来承担。但是PPP模式建立养老机构还缺乏一种能够自发成立行业协会的直接动力,可以通过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的方式建立,一旦成功运行起来后,这个行业组织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功能,积极寻求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之间的平衡。对于建设期完全结束,已经进入稳定运营期的PPP项目的实际运营状况,要建立后评价机制。主要包括效益、效率、风险分担、伙伴关系、监管体系等方面全面而客观的分析,确定项目是否在预期状态和可控范围,通过有效的信息反馈,为PPP项目的实际运营提出改进措施,从而达到成功实施公私合作项目的目的。此外,最重要的一点,还要考虑到PPP项目和普通项目的区别,要对项目特许经营期结束转移给政府运营后的情况进行评价,比较移交前后的项目效益、对各参与方的影响等方面的评价,要重点观察PPP项目移交前和移交后的长期收益的变化。

三、结束语

对于PPP模式在养老机构建设中的必要性进行分析,PPP模式在我国养老机构建设中已经具备应用条件。我国养老机构建设中应用PPP模式很有必要,能够实现我国养老机构组织架构的优势,实现对利益的有效分配,保证对风险的控制。PPP模式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养老机构发展建设的主要趋势。

参考文献:

[1]陈菲.J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与分配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2

[2]刘峰,邹鹰,黄峰梅,杨文俊.试论我国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作用[J].社会工作,2014(12)

[3]徐霞,郑志林.公司合作制(PPP)下利益分配问题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2,3:104-106

[4]张鹰.民间资本参与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的路径与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9

机构建设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学术性机构 研究所 科研团队 学科建设

1 引言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高等学校作为国家知识创新的主要平台,无论开展科学研究还是技术创新,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所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图书馆是学校三大支柱之一,与学校的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和校园文化紧密联系。作为学术性机构它又是学校科研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文献信息、专业人才和现代化技术的优势,积极开展文献信息利用与服务工作,基本满足了教学科研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文献信息中心”的职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但在学术研究方面,包括科学研究、科研队伍建设、知识创新服务等与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定位的“学术性机构”还存在着显著的差距,高校图书馆“学术性机构”建设已成为学术界与学者们探讨的焦点。

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在学术性机构建设方面坚持以突出优势、整合资源、服务高校和承担项目、融通外资、服务地方为原则,积极整合图书馆资源,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加大学术性机构建设的投入,创新管理制度,着力打造具有自己优势和特色的一所(信息资源研究所),一点(情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一队(校级信息资源管理创新团队),搭建了图书馆服务创新和知识转化的学术平台,学术性机构的职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笔者根据多年图书馆管理与科研管理工作实践,结合学术性机构建设和同行的相关研究成果,就地方高校图书馆学术性机构建设展开研究。

2 以研究所(室)为基地,推动学术性机构建设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目前有一些高校图书馆没有很好地发挥“学术性”的作用,仍然停留在简单的借还阅的传统服务层面上,这无疑制约了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

地方高校图书馆最终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担负着文献信息组织与管理,信息资源的挖掘与整合,信息资源成果的产出与转化任务,承担着组织学术研究团队、创新学术管理机制、推动学科建设、促进学术性机构建设和发展的重任。要想建设好“学术性机构”,地方高校图书馆就必须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要汇聚科研团队的智慧,充分发挥馆员的作用,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科研优势,开发研究项目,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提升创新力。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首先应进行学术性机构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创造条件,积极组建研究所(室),为馆员提供研究平台,推动学术性机构的建设。

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在研究所组建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收效甚佳。按照学校的科学研究管理条例,经校方批准,2004年图书馆组建了“信息资源研究所”,以研究所为学术研究基地,聚合科研团队,凝练研究方向6个,即经济信息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经济数据挖掘与整合、企业竞争情报、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等。研究所按照既定目标走内涵式、规范化发展道路,着重围绕文献信息服务、信息网络化建设、图书情报人才培养等产出标志性的成果,努力提高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竭力扩大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影响力,精心培养了一支具有较强科研能力,较高素质的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队伍。

研究所根据研究方向和任务,分工合作,形成特色,产出了一些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成果。以信息资源研究所为研究基地,2004年至今,共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项,省级各类项目12项,80余篇,出版著作1部,获省级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研究所紧密围绕既定目标展开研究,现已成为山西信息资源研究的汇聚地,2005年研究所申报并获得情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研究所科研团队被学校批准为校级“信息资源管理创新团队”。

3 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拉动学术性机构的建设

学术性机构是以科研团队承担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出版研究著作、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判断的标准。而现阶段有些图书馆并没有意识到它的作用和意义,也有一些图书馆在起步阶段,且多为承担项目临时组建项目研究组,随着项目的结题而解散,而更多的图书馆是馆员个体在做某些方面的研究,这些都没有形成合力,没有精心组建成科研团队。因而地方高校图书馆要对学术性机构建设和科研团队建设做整体与长远规划,保持科研团队的生命力,以实现学术性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一个项目组的核心为项目负责人,一般而言,项目负责人均为学术带头人,对科研创新的指向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学术带头人,还是团队成员都要求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和深厚的学术积累,高素质的研究人才是图书馆实现学术性机构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关注人才的培养和学术潜力的挖掘,积极组织科研团队,开展学术性机构建设,采取“抓重点、抓亮点、带动全面”的策略,大力推进项目立项,尤其是科研团队的项目、高层次项目,强调标志性项目的产出,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比较中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和空间。一是挖掘馆藏特色资源,培育并承当省级项目。图书馆收藏有明清以来山西票号与晋商的文献资料及山西旅游文化等文献资料和多媒体资源,为了能使这些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组织承当了省科技厅《山西票号与晋商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和《山西旅游、晋商文化数据库》项目,成果直接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于社会用户。二是积极整合校内资源,吸引外资,开展研究。学术研究团队承担了山西省科技厅《山西财经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山西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管理与利用机制研究》等项目,获项目经费100多万元,成果主要是为山西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三是融合校内信息人才和技术优势,开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应承担的任务,它可以使图书馆学术性机构的职能得到进一步延伸。在分析本馆文献信息、人才队伍和现代化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整合校内资源,组织科研团队密切关注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主题,积极申报承担项目,进行集体攻关。几年来先后承担了山西省科技厅《山西不锈钢竞争情报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软科学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基于数据挖掘的山西煤炭企业信息化研究》、《山西煤炭企业危机预警机制研究》、《山西文化强省战略研究》等项目,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引导团队成员关注重大研究项目。图书馆以申报高层面项目为目标,目前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云计算在图书馆的应用》和《基于技术融合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服务机制研究》等项目。

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拉动全馆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加快科研团队的建设,强调标志性项目的产生,打造自己的特色和发展空间。图书馆科研项目的研发紧扣服务高校、服务社会主题,密切关注学校和社会经济建设重大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2004年至今承担科研项目14项,获项目经费资助158万元,科研项目的研发,进一步加快了学术性机构和信息资源管理科研团队的建设。

4 以情报学学科建设为驱动,带动学术性机构的建设

学科本身是一个知识体系,学科是一种知识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独立和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它是人们对知识对象进行分类,以达到学习和传播已有知识,探索和研究新知识的目的。

高等学校教育的结构就是以学科为基础的一种系统结构。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根本和核心,是高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科建设促进了学校的科学研究,同时也带动了图书馆学术性机构的建设。

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和“学术性机构”,在履行“保存”与“传播”文献信息的同时,根据教育部和学校的教学要求,开展文献检索课教学。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校图书馆面向全校开设了文献检索课,教学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0多年的教学与研究为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尤其是近年来,研究生的招聘与引进,图书馆人才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书馆也逐渐从简单的文献信息服务转向知识利用与创新,学科建设和学术性机构建设正式列入议事日程。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信息资源为平台,以研究所(室)为基地,以科研团队为支撑,凝练学科方向,开展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拉动学术性机构的建设。

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学校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社会需求,开展情报学学科的建设,打造情报学教学和科研团队,集中有限资源进行重点突破。2005年在学校的鼓励与扶持下,组织了情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并获得国务院学位办的批准。随后又参照学科体系要求,突出重点,体现特色,优化结构,做好学科内涵建设,努力使情报学学科形成自己的优势特色,提升学科的学术影响力。

情报学学科有清晰的研究方向,有教学科研团队,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与团队相结合,学术研究与学术性机构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激发了导师团队的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后劲。导师们先后承担了《情报学研究生教育模式研究与创新》、《基于质量管理的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绩效评价研究》、《经济信息检索与利用对大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等3项省级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项目研究汇聚了团队的智慧,培养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促进了情报学学科建设,带动了学术性机构的建设。今后将以情报学学科为抓手,以科研团队为支撑,以学术性机构为重点,着力打造具有财经特色和优势的情报学学科,尤其是以情报学学科建设和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为研究内涵,进一步激发团队的合作精神,增强情报学学科的发展后劲和竞争力,带动学术性机构建设。

5 以管理制度为保障,完善学术性机构建设

对于地方高校图书馆而言,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术管理制度的核心是要客观摆正图书馆在学校教学改革和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位置,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完善学术性机构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图书馆要保证学术性机构的建设按照既定的计划完成,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这些制度包括学校和图书馆两个层面。

在学校层面,先后制定出台了《山西财经大学科研振兴行动计划》、《山西财经大学科研管理办法》、《山西财经大学科研成果奖励与项目资助管理办法》、《山西财经大学科研团队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实现了科研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学校还根据实际,不断改进和完善科研管理工作机制,并重新修订了科研工作奖励办法,实行科研经费配套政策,即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1:1配套,并给予项目主持人4万元的科研补贴奖励;省级项目给与项目主持人0.5万元的科研补贴,调动了馆员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校级信息资源管理创新团队完成学校的科研任务也能得到学校30万元的经费支持。

机构建设管理范文第9篇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基础建设和提高供养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快建成以乡镇人民政府兴办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为主,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网络,基本满足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供养需要。2012年,完成新建和改扩建敬老院7所,新增床位700张,集中供养率达到20%以上;到2010年集中供养率达到25%以上;到2011年集中供养率达到30%以上。

二、基本原则

(一)依法管理,规范建设

严格按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法规文件规定,在选址布局、建筑设计、设施设备等方面做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认真组织实施,加强工程管理,保证机构建设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二)因地制宜,讲求实效

立足本地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数量,科学确定机构建设的区域布局、床位规模和配套设施,合理整合、利用乡村闲置基础设施资源,坚持新建、改建、扩建并举,充分发挥建设资金的最大效益。

(三)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将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有重点、有选择、分步骤组织实施,不仅要建设好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还要建立保障机构运转的长效机制。

(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进一步加大对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捐助或兴办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多种所有制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并存的格局。

三、项目要求

(一)布局

原则上乡镇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临近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或集中居住区,交通便利,环境安全、卫生,且尽量靠近医疗卫生、体育健身、文化娱乐、商业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较完善的区域。

(二)建筑

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各类建筑应当根据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生活需要进行设计,室内地面应选用平整、防滑材料,台阶、楼梯、扶手等设计要考虑供养对象生活安全的需要。50张(含)以下床位的,主体建筑以单层为宜;50张以上床位的,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单层或多层。建筑设计使用年限按30年计。合理控制门厅、走郎、楼梯间等辅助面积,使用面积系数不低于60%。建筑层高不低于2.8米,

(三)规模

项目设计要高起点,高质量建设,功能齐全,达到院容环境园林化、设施设备人性化、服务管理现代化。50张床位的,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含辅助用房)以上;100张床位的,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含辅助用房)以上;150张床位的,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含辅助用房)以上;200张床位的,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含辅助用房)以上。各类用房建筑规模,按照床均建筑面积14平方米(包括生活用房床均建筑面积10平方米和辅助用房床均建筑面积4平方米)。院内将设置办公室、厨房、餐厅、储藏室、活动室、健身房、娱乐室、医疗室、浴室和公厕等辅助用房,配备必要的农副业生产基地。

(四)设备

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要做到“四通”,即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配备必要的膳食制作、文体娱乐、医疗卫生、洗浴、消防及办公管理等设备。居住用房要配备床、桌、椅、柜、被褥等生活必备用品。

四、项目实施

(一)规划设计

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应采取统一规划、逐步推进、分工负责、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年度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对项目建设单位的指导督促,稳步推进机构建设工作。

(二)项目申报

由乡、镇政府组织项目申报,申报时要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筑标准、资金筹措、工程进度等作出说明。建设项目要明确乡(镇)人民政府是项目承办单位,单位的法人代表对项目建设负总责。

(三)项目审批

县级民政部门负责制定本辖区内的敬老院建设布局、审批本级资助项目,并负责审核申请省、市级资助的项目。县发改委、县建委、县环保局等单位在项目立项、建设规划和环审方面予以支持,并减免相关费用。

(四)资金管理

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经费来源于省、市、县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和省、市、县级福彩公益金安排的资金及其它用于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的资金等。根据各乡镇承担的新增五保集中供养任务数,按平均每张床位8400元予以项目资助。具体测算补助标准为:每张床位建筑面积14平方米(生活用房床均建筑面积10平方米、辅助用房床均建筑面积4平方米),每平方米建设造价(含土建、装潢、供电系统和给排水系统等)600元。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经费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县级财政专户实行项目报账制。县级财政部门按照工程进度拨款。工程启动时拨付资助额的50%,土建工程完成后拨付资助额的30%,五保供养对象入住后拨付资助额的20%。项目资金实行专账核算,必须保证专款专用,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截留。

(五)项目实施

坚持项目管理的建设方式,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有关程序进行。乡镇人民政府项目建设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项目申报、实施、质量、资金管理负责。按照规定通过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委托监理单位进行施工监理,县建设部门要对工程实施单位进行全程监督。建立健全设备材料质量检查制度,督促施工单位和监理机构履行职责。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采购都要依法订立合同,明确质量要求、履约担保和违约责任,加强对施工各环节的质量监控,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在项目实施,特别是附属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水务局、农委、林业局、供电公司等单位要予以支持。

(六)项目监管

要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健全项目申报、实施、验收、管理等制度,建立完整的项目建设档案。要加强资产管理,确保项目建成后用于农村五保供养,设施不浪费、不流失,机构能生存、能发展。项目资产处置由乡镇政府向县政府申请,必须经县民政部门审核,县政府批准,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对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资产进行处置。县民政部门要联合财政等部门对资金拨付与使用情况,以及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情况等进行跟踪检查。对发现存在突出问题的单位,要及时进行整改并予以通报批评。

(七)项目验收

项目竣工后,项目承办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组织项目验收。县民政局参与项目验收,并对验收合格、投入使用的项目,发放“中国福利资助省民生工程项目”的醒目标识(标识式样附后)。

(八)舆论宣传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利用各种新闻媒介,通过召开新闻会、成果展示会等各种方式,宣传“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工程”进展与成效,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及时总结推广,大力表彰,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树立“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工程”关爱民生的良好社会形象,促进福利发行和福利金使用的双向互动,为农村五保供养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几点要求

(一)进一步加快工程进度

敬老院建设工程是省政府二十八项民生工程之一,落实得好不好,能不能按时完成,全县人民都在关注。各乡镇要根据全县年度计划,结合实际,想办法加快推进。确保6月底前开工、10月底前完工、年底前入住。

(二)千方百计提高入住率

各乡镇要按照省、市集中供养率20%要求,以愿进全进为目标,组织好现有敬老院五保对象的入住工作,新改扩建工程竣工后,立即动员五保供养对象入住。

(三)切实搞好配套服务建设

要做好选人用人工作。要真正把善管理、懂服务、爱老、尊老的同志选拔到敬老院院长的岗位上来。同时,要认真筛选一批有责任心、有爱心、有一定文化基础、身体健康的工作人员。要促进敬老院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建立健全院长、服务人员职责、岗位责任制、院民守则、学习制度、卫生制度、财务制度等规章制度,成立有院民参加的院务管理委员会,逐步形成民主管理,自我约束的良性管理机制。

(四)落实敬老院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办公费用,不得挤占和挪用敬老院供养经费

敬老院的管理工作人员,应按照院民与工作人员10:1的比例配备到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应采取公开招聘的形式,聘用有文化、懂管理、对服务对象有爱心的、年龄在55岁以下的同志到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任职,不断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工作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按照月人均不低于500元执行,每所敬老院每年的水、电、煤、基础设施维修、办公经费、院民常规病治疗等费用,按年人均不低于600元列支。以上管理机构经费,必须纳入乡镇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从2012年起,凡不落实的乡镇,年终由县民政局按各乡镇实有五保对象的15%测算两项费用,县财政统一代扣。以后将逐年适当调整提高比例。

(五)广开渠道筹集资金

机构建设管理范文第10篇

智能建筑(IntelligentBuilding),也称智能化楼宇,智能楼宇,是建筑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现代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特别是其中的现代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IntelligenceTechniques)与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Technol-ogy)的结晶。与许多信息时代的新发明一样,智能建筑的概念也是在20世纪后期诞生于信息时源地的美国。1984年,美国联合技术建筑系统公司(UnitedTechnologyBuildingSystemCorp)在康涅狄格州(StateofConnecticut,U.S.A)州府哈特福德市(CityofHartford)修建的都市大厦(CityPlace),因其实现大厦的办公自动化、设备自动控制和通信自动化,而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1-2]。自从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建成之后,智能建筑这种信息时代的新兴建筑类型就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我国建筑界也随之积极开始研究和建设智能建筑。在2000年,中国建设部就颁布了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并给出了智能建筑的权威定义:“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自动化设备BA、办公自动化OA及通信网络系统CA,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3]。随着中国智能建筑的进步,中国建设部又于2006年修订了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按照修订的国家标准的定义,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4]。大力发展智能建筑,对于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但是必须承认,我国发展智能建筑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有些工作是有现成的国外先进经验可以学习的,而有些工作则是没有国外现成经验,需要我国智能建筑产业自行探索的。

2构建建设项目供应链对于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的意义分析

2.1我国智能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客观上需要构建供应链按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中的定义,供应链(SupplyChain)就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组织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就是“对供应链涉及的全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5]。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构建供应链并实施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应对空前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的重要选择[6]。英国著名的供应链专家克里斯托夫(Christopher)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曾深刻地指出:“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7]。对于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来说,按照现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构建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供应链,客观上已经成为推进我国智能建筑产业发展和智能建筑项目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工作。必须承认的是,目前国内外将智能建筑和供应链这两个新兴发展领域结合起来所进行的相关研究,还完全处于一片空白状态。对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进行深入而全面地研究,无论是对于促进智能建筑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还是促进智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为现实的实践价值。

2.2构建供应链将是降低智能建筑建设成本的有益探索作为一种新型的、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目的的管理创新方式,供应链管理已经在诸多方面显现出自己独特的价值。在这众多的价值中,降低生产成本或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的价值,可能是其中最鲜明的价值。国外定量的研究已经表明,构建供应链并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方法。加拿大著名供应链专家本迪纳(Bendiner,J)于1995-1997年间,通过对90家离散型制造企业(DiscreteManufacturingEnterprise)和75家流程型制造企业(Flow-BasedManufacturingEnterprise)的供应链管理效果所进行的为期两年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在使用供应链管理方法后,被调查企业的总成本下降了10%[8]。离散型和流程型这两个概念最初都是用于分析制造业企业的。离散型生产企业主要是指大类机械加工企业。它们的基本生产特征是机器(机床)对工件外形的加工,再将不同的工件组装成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由于机器和工件都是分立的,故称之为离散型生产方式。如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电子企业和服装企业等[9]。流程型生产企业是指被加工对象不间断地通过生产设备,如化工厂、炼油厂、水泥厂、发电厂等,这里基本的生产特征是通过一系列的加工装置使原材料进行规定的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最终得到满意的产品。由于生产过程是24小时连续不断的,人们也称此类生产为过程型或连续型[10]。虽然本迪纳的研究只针对制造业企业,但从产品形成过程的类似性来看,建设项目完全可以看成是一种离散型制成品,因此,西方离散型制造企业构建供应链并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完全可以应用到我国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供应链构建和管理过程中。如果通过构建供应链并实施供应链管理,能够达到本迪纳所调查制造业企业的平均水平,也就是使总成本降低10%,则必然极大增强我国智能建筑在建筑市场的竞争力,使智能建筑在整个国内建筑市场的份额显著扩大,并将有助于提升我国智能建筑在世界智能建筑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我国智能建筑建设项目构建供应链并实施供应链管理,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我国智能建筑建设项目降低成本的有益探索。

2.3构建供应链是推进我国智能建筑各方加强合作的必然选择从完整供应链的角度看,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供应链必然包括如下单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单位(开发商或政府指定的机构)、智能建筑的技术集成单位(通常是大型复合设计单位)、智能建筑常规建筑部分的设计单位、智能建筑智能部分的设计单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常规建筑部分的总承包单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常规建筑部分的分包单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常规建筑部分的监理单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智能部分的监理单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常规建筑材料的供应单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常规建筑设备的供应单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智能设备的供应单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常规建设施工机械的供应单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信息网络的运营单位等。可以看出,与常规建筑建设项目相比,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天然就复杂。这既是智能建筑供应链管理的直接劣势,也是智能建筑供应链管理的潜在优势。将直接劣势转化为优势的关键,就在于智能建筑建设项目能够构建有效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进行有效管理。而国内学者(刘桦,赵雪勤)的研究也表明,制约我国智能建筑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就是我国智能建筑行业未能形成合作开发机制。我国的系统集成商、设备供应商、电信网络运营商和建设单位等往往各自为政,其产品的性能技术不成熟、技术标准不统一,甚至未形成标准,抑制了智能建筑企业的成长,也妨碍了行业的发展[11]。在那些已经构建供应链并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生产经营领域,相关研究已经表明,构建良好的供应链合作关系,必然能够给供应链上的各方带来实质的共赢关系,确保各方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1991年,斯科特(CharlesScott)和韦斯特布鲁克(RoyWestbrook)经过研究发现,构建供应链并形成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链管理,给制造过程带来如下四项好处:(1)能够节约相当多的工作准备时间;(2)能够实质提高面向过程的设计水平;(3)能够大幅度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4)能够加强供应链各方之间信息交换等[12]。1994年,斯图尔特(Stuart)和穆勒(Muller)经过研究发现,构建供应链并形成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链管理,可以使产品质量得到持续改善[13]。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一旦供应链上的各方建立了良好合作伙伴关系,产品的设计水平必将不断提高,而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必将得到持续改善。对于智能建筑建设项目来说,构建供应链并实施供应链管理,将是推进我国智能建筑各方加强合作的必然选择。

3可供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备选的供应链模式分析由于目前智能建筑仍然只是一种探索性的建筑模式,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供应链模式还处在探索过程中。

3.1智能建筑建设建设项目供应链模式选择的考虑因素由于智能建筑建设项目更可能是一种大型建设项目,因此,大型常规建设项目所构建的供应链,必然是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构建的备选模式。此外,智能建筑建设项目构建供应链还必须要体现智能建筑发展的特殊要求。这样,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的备选模式,就需要考虑两个基本因素:一是大型常规建设项目供应链的构建模式,二是体现智能建筑建设项目殊要求的供应链构建。

3.2常规大型项目的供应链构建模式常规大型建设项目供应链的构建模式,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刘玉明副教授曾进行了相关研究,他设想了常规大型建设项目的两种供应链备选模式,即“代建单位供应制+第3方物流”和“总承包商供应制+第3方物流”这两种供应链模式[14],如图1、图2所示。这两种供应链模式的特点是,无论是“代建单位供应制”还是“总承包商供应制”,本质上都是指由建设项目的相应机构(即实际上的总体负责机构)作为建设项目所需物资全过程供应的责任主体,然后由第3方物流机构负责具体的物流服务工作。对于智能建筑建设项目来说,这两种供应链模式必然是备选模式,其优点是充分体现了大型建设项目供应链构建的基本要求。但是这两种大型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模式的缺点在于,无论是建设项目的代建单位,还是建设项目的总承包商,都并不具备对智能建筑的全面掌控能力。当然,要想使上述两种供应链模式发展成为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供应链模式,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造,简而言之,就是将一般的大型建设项目的机构或总承包商改造成为能够构建智能建筑供应链并实施有效管理的智能建筑的机构或总承包商。此外,一般的第三方物流机构也必须改造成为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专业物流公司。

3.3体现智能化发展功能要求的供应链模式构建对于智能建筑建设项目来说,除了上述两种供应链模式之外,还需要设计能够体现智能化发展功能要求的供应链模式。本文设想了“智能建筑技术集成机构全供应链主导+专业物流公司物流服务”的供应链模式。在“智能建筑技术集成机构全供应链主导+专业物流公司物流服务”这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供应链模式中,掌握了“智能化发展功能相关技术”的智能建筑技术集成机构作为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全供应链的主导者,负责全供应链的全面构建,而整个供应链运行过程中的物流工作,则交给专业物流服务机构负责。这种供应链的构成如图3所示。这种供应链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使集成智能建筑核心技术的机构发展成为整个供应链构建的主导力量。当然,这种供应链模式也有缺点,这就是没有全供应链管理经验和能力的技术集成机构,难以独自担负起构建并管理全供应链的重任。

4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的构建过程分析由于上述3种针对智能建筑建设项目所构建的供应链还都是设想中的供应链,因此,还需要研究上述3种供应链的构建过程。

4.1“智能建筑技术集成机构全供应链主导+专业物流公司全程物流服务”型建设项目供应链的构建过程构建这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模式的第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育“智能建筑技术集成机构”掌握大型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能力。对于智能建筑技术集成机构来说,应该积极介入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整个开发过程,全面锻炼自己对于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项目管理能力。构建这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模式的第二个核心任务就是培育能够完成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全过程物流工作的专业物流公司。如果上述两个任务能够完成,“智能建筑技术集成机构全供应链主导+专业物流公司全程物流服务”型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就大体构建完成。

4.2“智能建筑项目代建机构全供应链主导+专业物流公司全程物流服务”型建设项目供应链的构建过程构建这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模式的第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育“智能建筑项目代建机构”掌握大型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能力。对于智能建筑项目代建机构来说,应该积极学习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技术,全面锻炼自己对于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项目管理能力。构建这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模式的第二个核心任务也是培育能够完成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全过程物流工作的专业物流公司。如果上述两个任务能够完成,“智能建筑项目代建机构全供应链主导+专业物流公司全程物流服务”型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就大体构建完成。

4.3“智能建筑项目总承包商全供应链主导+专业物流全程物流服务”型建设项目供应链的构建过程构建这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模式的第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育“智能建筑项目总承包商”掌握大型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能力。对于智能建筑项目总承包商来说,同样应该积极学习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技术,全面锻炼自己对于智能建筑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项目管理能力。构建这种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模式的第二个核心任务也是培育能够完成智能建筑建设项目全过程物流工作的专业物流公司。如果上述两个任务能够完成,“智能建筑项目总承包商全供应链主导+专业物流全程物流服务”型智能建筑建设项目供应链就大体构建完成。

5结论

上一篇: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范文 下一篇:网络经济的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