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范文

时间:2023-03-10 05:06:20

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范文第1篇

(一)证券投资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是中国目前主要的机构投资者类型。证券投资基金在中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基本同步。1997年11月14日,国务院证券委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证券投资基金在中国开始得到真正的发展。在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基础上,证监会2000年10月8日《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开始发展开放式基金。

(二)社会保障基金

通常所说的社会保障基金实际上指的是社会养老保障基金。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是由三个支柱构成的,即所谓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目前所谓的社会保障基金入市主要是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中的个人账户部分进入证券市场进行投资。中国社会保障基金于2003年6月9日正式入市,全国社保基金与6家基金管理公司签订授权委托协议,开始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股票和债券,同时参与了一级市场的新股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购。

(三)保险公司

l999年10月29日,保监会了《保险公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允许保险公司通过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2004年10月24日,中国保监会、证监会《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保险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直接入市。为加快保险业发展,2006年6月26日,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深化保险资金运用体制改革,保险资金可以直接或间接投资资本市场、参股商业银行、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此外,为进一步规范银行保险业务的销售和管理行为,2006年7月3日,保监会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银行保险业务的通知》。

(四)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从2002年12月开始,我国试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2006年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放宽了QFII的资格条件和资金进出锁定期,增加了QFII开户、投资等方面的便利,完善了QFII投资监管体系特别是信息披露制度。

截至2006年11月底,已有52家境外机构获得了QFII资格,获准投资额度合计86.45亿美元;另有5家外资银行获准开展QFII托管业务。

(五)证券公司

《证券法》将我国证券公司分为综合类和经纪类两个类别,为我国培育和发展实力强大的综合类证券公司指明了方向。1989到1992年,证券公司处于萌芽状态;1992到1995年,证券公司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张,但市场容量小,业务有限;1996到2000年,证券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但证券公司“坐庄”进行投资操作在这一时期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2001年至今,证券公司投资业务的过度膨胀发展到了顶峰,并且由于市场行情的冲击而出现风险的集中爆发。

二、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分析

(一)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市场波动性影响的争论

对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波动的影响有两种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机构投资者非但无助于市场的稳定,反而会加剧市场的动荡。理由有二:1.机构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可能更甚于个人投资者,所导致的助涨助跌、加剧市场动荡的现象更加严重。2.机构投资者的“短视行为”对股市的波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并非从长远角度考虑公司的长远前景,而倾向于追求短期股价上涨的资本收益,所以导致机构投资者不断改变投资组合,加剧市场的波动程度。另一种观点认为,机构投资者是稳定股市的中坚力量。原因有三:1.机构投资者是理性投资者,具有比个人投资者更优越的信息资源,并且有着专业的研究人员和基金经理。这些优势使他们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股票的基础价值。2.机构投资者是逆向的趋势追踪者。因为股市经常出现的是过度反映,机构投资者的逆向去是追踪导致了股市的稳定。3.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数量远远大于一般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数量,因此他们不会频繁的改变投资组合,否则会引起价格的较大波动,增加交易成本。

(二)我国机构投资者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分析

在我国证券市场成立初期,由于证券市场处于试行的阶段,投资者对我国股市的发展前景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把握,而政府仍然保持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监管模式,经常对证券市场进行干预,使市场对政策和消息的反应极为敏感,造成股价经常大幅波动;此外,由于市场规模较小,容易受到庄家的操纵,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波动。个人投资者得不理也对证券市场的无序波动起到了放大的作用。中国股市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近年来管理层不遗余力的发展机构投资者队伍,其出发点就是希望机构投资者理性投资,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力量。国内机构投资者在1998年后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机构投资者,对稳定市场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因为主力机构的证券公司违规操作、基金坐庄操作行为事件的普遍存在,中国股市的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充分发挥其稳定市场的作用。

中国股市的机构投资者为什么没有充分发挥其稳定市场的作用?机构投资者是一种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活动的金融中介机构,它只是一个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进行博弈的市场普通竞争者,它的责任只能是努力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市场进行波动时,它会采取最自己最有利的行为,从而实现机构投资者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它没有必要“顾全大局、牺牲自我”,它能“唯利是图”。从这种意义上说,它既可能是股票市场中的稳定因素(当市场稳定符合自己利益的时候),也可能是市场不稳定的因素(当市场利益冲突时,它们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行为)。所以,要实现证券市场的稳定,只有通过严格立法和监管来规范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发挥其对降低证券市场整体波动性有帮助的一面。

三、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规范机构投资者行为的思考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其一,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而制度的创新就是人类这种双重动机均衡的结果;其二,人的行为是有限理性的,制度可以通过设定一系列规则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提高人们认识环境的能力;其三,人的行为机会主义倾向,而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机会主义行为。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是符合新制度经济学经济人行为假定的。但如果没有有效制度约束的话,机构投资者的机会主义倾向将更加严重;其次,如果没有有效的市场规则,则不利于提高机构投资者做出正确投资决策的能力,从而不利于机构投资者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最后,机构投资者同样具有追求财富最大化的动机,但是它同时也具有对非财富的追求,如贯彻国家稳定股市的一些政策。因此,通过制度设定可以提高机构投资者稳定市场的作用。机构投资者稳定市场作用的发挥不仅仅在于数量的多少,而且在于其行为是否规范,制度环境是否完善。总之,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是靠完善的法制和有力的监管来实现的,因此,制订规则、进行有效的市场监管,才能够推动机构投资者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发展机构投资者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推进证券市场走向制度完善的途径,只有通过内在的制衡机制和外在机制的共同作用,规范投资行为,保护投资环境,才能促进中国证券市场成熟健康发展。

就我国股票市场运作情况看,单纯依靠政府对不同性质且分散的机构投资者进行全面而具体的监管显然是不够的,因而建立一个集中、但非集权的机构投资者监管组织体系应是较为合理的选择。政府作为特殊的市场参与者,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包括机构投资者在内的市场参与者提供行为准则,即制定市场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必要时还可以成立证券市场发展咨询委员会,启用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以减少政府决策的失误和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同时,政府应将市场监督问责制,让中介机构承担保证发行者和交易者遵守法规的责任,充分发挥市场中介对机构投资者的监督作用。由于证券交易所是集中交易制度下市场的组织者,在推动市场创新和活跃市场的同时,能够对市场一线的违法行为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反应因此政府要在一定程度上将监管权限转归证券交易所等自律监管组织,进一步提升其自律管理能力,从法律及规章制度上给予自律管理支持,使之成为市场有效运作的最直接执行者和维护者。对机构投资者进行监管,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而需要建立行业协会以弥补政府监管的不足。

(二)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建议

1.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股“一股独大”成为普遍现象。这一方面使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无力与之抗衡;另一方面也大大打击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的存在,流通股比例过低,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同股不同权等问题的存在,也阻碍了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积极参与。这些问题不解决,机构投资者就不能有效地参与公司治理。因此,只有坚定地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推行国有股减持和股市全流通政策,才能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2.加强培育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律环境

机构投资者之所以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公司治理中,一个相对完善的成熟的法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我国关于机构投资者的立法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与基金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较,我国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法治建设方面应着重以下方面的工作:(1)在现行法律中明确界定机构投资者的概念,明确规定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2)对机构投资者的业务活动设施、投资范围、中介作用和活动范围作出明确界定,从内部治理、信息披露、组织架构等角度对机构投资者提出严格的监管要求;(3)对现行公司证券法律中关于累计投票、信息披露、股东提案权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细化。

3.放宽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限制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和规章制度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有严格的限制,这些限制从短期看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分散风险,但是从长远看,投资的分散使机构投资者没有激励和权利去过问公司经营和治理情况,表现为参与公司治理积极性不强,一味地追求资金的回报和流动。只有放宽这些限制,机构投资者才能由消极股东变为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关注公司的发展。从成熟的国外证券市场看,这种限制正在逐渐取消。

4.发展资本市场,大力扶持并培育多元化的、大规模的机构投资者。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险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加人WTO后,我国逐步开放了国内证券市场,引进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资金雄厚、参与公司治理经验丰富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活跃,对机构投资者参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产生积极影响和示范作用。

5.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机构投资者逐步参与上市公司治理。

目前国内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基本上是被动投资,主要靠炒作和联合坐庄等手段获取短期差价收益,很少通过以公司治理为导向的积极投资而获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应引导国内机构投资者分阶段逐步参与公司治理:先是涉及一般性的公司治理,主要是股权转让、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财务评价,代表广大分散的中小股东对公司进行集体诉讼或派生诉讼;然后是着重于监督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以及管理决策,如通过股东大会来行使权利、公开批评、解雇业绩不佳的经营者、发表公司治理指引等。

机构投资者范文第2篇

从现代资产管理行业相关的角度,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对专业投资机构的培育。前不久,国务院公布了有关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国九条”,其中有一段话讲到壮大专业机构投资者。我个人理解,这实际上是指“上游机构投资者”,而在中国证券投资领域,目前大多数投资机构可以称为机构投资者,但仅有极少数可称为“上游机构投资者”。

所谓“上游机构投资者”,是指那些具有资产配置权、风险定价权和自营委托权的机构投资者。它们的投资理念、目标、风格、风险容忍度,都会通过其委托、理财要求或是产品选择导向,对资产管理行业的投资风格、投资模式、投资方法、投资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有一些数据可以说明专业机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麦肯锡公司2010年的统计数据,若将全球拥有资金的终端投资者分为家庭、机构投资者、银行和非金融企业、政府和相关公共机构四类,当年在全球范围内,这四类投资者持有的各类金融资产占总数比重依次为43%、26%、21%和10%;就美国而言,这四类投资者持有的各类金融资产占总数比重依次为46%、39%、10%和5%。

对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定义,以养老金为代表的各类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以商业保险为代表的保险基金、捐赠基金等,这三类机构投资者在全球持有的金融资产占比为26%,美国最高为39%,中国仅为5%-6%。如果把资产从各类金融资产调整为股票资产,结论差不多,全球范围占比36.5%,美国最高47%,西欧32.6%,中国还是5%-6%。

由此不难看出,在资本市场和股票市场中,中国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占比太低,这其中有政策准入等各方面原因,还有一点是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比如养老金体系本身处在发展初期,覆盖范围还比较有限。 专业投资机构何以弱小

中国的专业机构投资者不够强大,从它的生态环境来说,有四个基本方面:

一是政策环境。包括是否允许进入市场,进入哪类市场,投资限制以及由谁来决定。二是监管方式。以养老金为例,养老金的治理结构,更多是指其投资管理机构如何决定,养老金的投资战略、风险配置、投资运作由什么样的管理制度产生,与之相关的激励机制如何建立等。三是支持环境。主要是指专业机构投资者或者上游机构投资者运作时,除了自身外部管理托管,咨询机构及其他服务机构支持的广度和深度。四是市场环境。包括市场多层次体系、市场工具的发展和市场机制创新等。在这四个环境中,过去十几年讨论最多的是第一个问题,政策与监管对于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壮大作用。过去几年,我们的政策上对专业机构投资者有所放松,比如以社保基金理事会为代表,在资产选择、投资范围上已有所拓展,政策逐步放松社保基金对高风险资产、股票资产以及另类资产投资的限制,对企业年金分散化投资给予了一定空间,对保险资金相关的基础投资和股权也在放开。

总的来说,市场准入门槛太高,个人养老基金只能投资存款和国债,经过特殊批准变通的方式委托社保基金理事会,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一定的分散化,但显然这不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专业投资机构不发达以及投资限制较多,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因为我们处在人口老龄化过程,尚未完全老化,个人账户养老金是长期负债,正是市场最需要的长期资金主要来源。我们把它限制在存款和国债上,等到将来我们要提取养老金的时候,由于负债的变化,在投资上将没有太多其他选择。

对专业投资机构而言,即使有了更大的市场准入,在监管方面还有一个问题,我们采取了过多过细、按照资产类别划分的限量监管方式。这在一定意义上代替了机构的大类资产配置,可能有利于对某些高风险资产所承担的风险进行总体控制,但不利于机构投资者按照自身负债特性、资产属性、资金属性去优化配置结构,也不利于市场资源有效配置。本世纪以来,全球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养老金,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这种市场准入放开,监管更加弹性化,更适合和贴近资金本身性质,而不是简单地通过限量细化资产类别监管实现管控。

在政策与监管问题上,我们的监管过于偏重形式而忽视了实质。比如,个人账户养老金放开为什么走得这么慢,因为我们有一个看似合理的担心:如果放开,养老金、老百姓养命钱可能会有风险。基于这个合理担心,我们采取不太合理的处理方式,就是研究和等待。结果就是经过十几年的探讨,个人账户养老金管理到今天还是没有任何变化。

对于风险的担心可以理解,但这种处理方式远远不够。在等待过程中,我们可以研究创造条件,因为很多东西不是能够靠等待等出来的,必须互动、尝试,社保基金也不可能等市场完善了才建立。事实证明,社保基金和基金行业良性互动,不仅为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创造了一种新模式,也为资本市场机构规范运作提供了一种范式。

除了市场准入和监管政策,第二个问题就是养老金、或者说机构投资者的治理结构。机构投资者如果获得了市场准入,获得了政策监管的灵活性,是不是就已经成为专业机构投资者呢?当然不是。我们在市场准入和政策宽松与否上耗费了太多精力,以至于我们有理由担心,一旦放开以后,是否能够建立专业机构投资者?怎么才能使机构投资者成为专业机构投资者。

如果我们把重点放在如何建立专业机构投资者,有可能会使风险获得很大化解,有可能使真正担心风险的人,不仅仅是监管者、政府部门,还有这些机构管理者本身,他们应该承担更大责任。为此我们需要建立专业投资机构,更直接地面对市场,更直接有效地管控风险,这是监管条例本身做不到的,但是应该通过相关部门推进、加强。 如何培育专业投资机构

建立专业机构投资者需要注意:

第一,上游机构投资者成为专业机构投资者,要有明确的信托责任,成为能够独立按照受益人要求作出决策的机构,从而使它们真正对受益人最大利益负责,作出自己的决策。

第二,专业化管理,包括专业化管理团队、决策机制,建立专业化的流程。

第三,市场化运作,最大程度排除外部干扰。国际上养老金发展过程中,也有过类似现在中国的情况。2004年前我参加国际养老金大会,其中有几个主题讨论最多:养老金的治理结构、社会责任投资等,很多国家的养老金和地方养老金被中央政府或当地政府要求,用一定比例资金参与社会公共基础建设,但实践证明造成了大量养老金低收益甚至亏损。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这些问题讨论得越来越少,因为这些经验教训已经被很多人、很多机构所汲取,养老基金面对的主要挑战已经变成独立性、明确信托管理和市场化运作。

第四,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公司化、去政府化。上游机构投资者管理的是公共资金或者社会保险资金,由政府部门主导设立,但这样的机构应该是专业机构投资者,不应该是政府部门或者准政府部门,这样的机构不能机关化,而应该公司化,应该具有专业机构投资者所要求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至少应该考核评估专业化,以专业投资机构的方式衡量绩效,其薪酬激励应该靠近专业化和市场化方式,公司文化也应该是专业机构投资者的文化。同时,上游机构投资者和资产管理、咨询服务、托管业务等,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国际角度来看,上游机构投资者和证券基金业的关系也有一些变化。在中国市场上,随着相关专业投资者的发展,类似变化也会逐渐成为现实:

――在治理结构上,大量专业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地转向专业化和市场化取向,观察全球市场上最大的公共养老基金和财富基金前20名,我们可以发现过去十年它们在市场化、专业化上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变化。

――在资产范围上,这些上游机构选择越来越分散化、国际化的配置。

――在资产类别上,和十年前相比,不论公开市场还是私募市场,股权投资(PE)在整个组合中的占比明显提高。

――另类资产投资获得了比较长足的发展。2008年以来,整个上游投资机构或者说专业机构投资者中,除了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另类资产成为大家寻求解决方案的一个新焦点。

――在资产配置上,原来相对静态的配置越来越多地转向如何处理动态调整关系。

――管理精细化有更明显的表现,一是产品结构设计随着整个组合配置的分散化,二是这些机构、特别是大型机构,在自营能力或内部团队建设方面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上游机构投资者和管理人员需要借助外部管理人能力,全球国际化领域需要借助管理人能力,创新方面需要外部管理人,整个行业都需要更多个性化、有特长、有特点的专业管理人。在产品创新方面,上游的或者是专业机构投资者会有越来越多的想法和需求,只有那些有准备的外部管理人,可以捷足先登。

对于证券投资行业的咨询服务机构以及托管行来说,中国托管业务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如果有大量的中小型机构投资者出现,除了托管业务,大量中后台业务需要托管行支持,这是一个巨大市场。我相信,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将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当中,特别是在中国财富管理更加国际化的背景中,取得良好成绩。

机构投资者范文第3篇

一、理论基础: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市场微观结构是指市场的交易结构,例如是连续交易市场还是定期交易市场等。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市场微观结构仅指价格发现机制,广义的市场微观结构是各种交易制度的总称,包括价格发现机制、清算机制、信息传播机制等诸方面。

在以往的金融理论中,交易制度被认为对价格形成过程无关紧要。这些理论一般假定一个结构无关紧要的完善的和无摩擦的市场,在这个理想的市场中,证券的经济价值和外部信息效应决定了交易的价格和价格变化,交易制度仅仅忠实的反映这些外部信息,自身并不对价格产生任何影响。而在对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过程中,Demsetz(1968)认为买卖价差由于买卖双方供求的不平衡而产生,它实际上是有组织的市场中为交易的即时性支付的加成;Stoll(1978)认为,做市商决定合适的买卖价差来抵消做市行为面临的风险而导致的成本;Ho-Stoll(1983)认为在存在多名做市商的情况下,对其他做市商行为的预期同样会影响买卖价差的设定;Glosten和Milgrom(1985)强调做市商的贝叶斯学习过程中,信息对价差的动态调整所起到的重要作用;Easley和O‘hara(1987)认为,做市商的定价策略会依赖于指令规模,数量比较大的指令往往以比较差的价格成交;Easley和O’hara(1992)又证明,交易的时间性会影响价格,并且交易间隔会影响价差大小。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大量研究表明,在一个非理想的市场中,作为市场微观结构的交易制度在金融资产价格形成过程中作用重大。一个非理想市场中的价格除了包含证券的经济价值和外部信息外,还反映制度方面的信息,如交易的成本、交易策略、效率等。同时,一般而言,设计交易制度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特定的交易制度只有对特定的投资者结构才能发挥作用,不可能适应所有的投资者结构。故充分了解市场微观结构与价格形成的关系及交易制度与投资者结构的关系,将有助于设计更合理的交易制度,以减少交易过程中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

我国证券市场设立初期,在交易制度上采取单一的电脑撮合连续拍卖方式,这对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来说,是完全适合的。随着中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超常规的培育机构投资者逐步改进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这种现状要求交易系统也要兼顾机构投资者的操作特性,毕竟机构投资者对交易量、即时行情、交易成本有着不同的要求。所以,实行多样化的交易制度,推行大宗交易制度将有利于发挥不同交易制度的综合优势,实现我国证券市场的全面发展。

二、价格形成:机构投资者的特殊要求

为什么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参加大宗交易?为什么不将大额订单分割成小额订单来分步执行?机构投资者显然是出于大宗交易特定的成本收益考虑的。

一般而言,交易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其中,直接成本包括佣金、手续费和交易税,其中主要是佣金。无论是佣金是否自由化,都可以在成交之前确定其大小。而且近年来,机构投资者拥金费用一直处于下降趋势。Stoll(1995)曾计算过,佣金费用在1982年大约每股17.8美分或市场价值的0.58%,是1992年的两倍。此外,由于相互竞争、低成本的交易设备的大量使用、经纪商在大宗交易中的返佣及手续费、交易税下降,大宗交易的直接成本下降。总的来说,直接成本的确定性及不断下降,使其在大宗交易的成本函数中不会占据主要的位置。

而间接成本则包括:①买卖价差:做市商的买进报价与卖出报价之间的差额。②市场影响成本:大额订单得到迅速执行后引起的超过买卖价差的额外成本。即大额买进订单的迅速执行会引起价格上升,大额卖出订单的迅速执行会使价格下降。订单越大,为达到成交,卖出者、买入者越愿意在价格上做出让步。③搜索成本:即发现最优价格的成本。搜索最优价格费钱费时,如果价格的边际改进收益小于额外的搜寻成本的话,投资者也许更愿意接受非最优价格。④延迟成本:即由于搜索而导致的交易时间的延迟而面临的风险所承担的成本。对投资者而言,交易执行延迟和信息延迟的风险在市场短期波动剧烈的情况下更加显著。

在间接成本构成中,散户进行小额交易极少会导致显著的市场影响力,并且如果交易是以单一市场指令执行的,则搜索成本、延迟成本也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散户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买卖价差,股票市场上最好的买卖报价经常就是个人投资者的最佳执行价格。但是,机构投资者的情况要复杂的多。首先,机构投资者的佣金成本往往已经包括在报价里面,而且价格经过讨价还价也与市场上的买卖报价大相径庭。其次,机构投资者的大额订单如分割执行,则市场的不断变化使得成本分析必须引入动态分析,那么市场影响力成本将十分惊人。第三,大宗交易的交易时间、交易间隔同样是机构投资者必须考虑的问题(Easley&O‘hara1992)。可见间接成本对机构投资者影响巨大,他们需要在大额交易引起的市场影响成本和进行小额交易的搜索成本、延迟成本之间权衡利弊,做出最优的交易策略。

同时,在对机构投资者的最优交易策略分析中,Easley和O‘Hafa(1987)、D.Seppi(1990)的研究证明,如果能够降低市场影响成本(包括买卖价差),考虑到无法消除的小额交易时间机会成本,大额交易将是机构投资者交易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由于机构投资者交易成本是不同于散户的,它的交易策略也差别于散户,故机构投资者的大宗交易不能通过正常规模的交易制度完成,而需要一个专门的大宗交易制度。也就是说,从价格形成机制来看,大宗交易制度有其产生的必然性。

三、信息披露:以降低透明度换取效率

除了价格形成机制之外,信息披露方式也是证券交易制度的核心。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大宗交易制度在信息披露方面要有特殊的安排,这是由于机构投资者对透明度、即时性、流动性有特别的要求。

一般来说,所有投资者都要求市场具有透明度,使其交易成本合理。但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交易的即时性、市场的高流动性却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每笔交易的数量很大,搜寻成本和延迟成本很高,所以机构投资者对价格反映极其敏感,需要更高的流动性。而在执行的过程中,由于每一笔买卖的数量很大,市场一时间无法找到相应的交易对手,如果市场对该信息予以即时披露,大额交易所引起的市场影响力和交易者的搜索成本、延迟成本之大是不难想象的。故机构投资者往往对大宗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有特别的要求。

大宗交易的信息可分为交易前信息和交易后信息。对于前者的披露,世界上各主要证券交易市场有三种做法:一是对大额交易的交易前信息不公开披露,即交易协议过程隐形化;二是对大额交易的交易前信息部分公开披露,即交易协议过程部分隐形化;三是对大额交易的交易前信息不作特殊规定,采用与正常规模交易相同的信息披露制度,即交易协议过程不隐形化。对于后者的披露,世界上有些证券交易市场建立了延迟交易报告制度,即允许大额交易在成交后不必像其他正常规模交易一样马上公告,只需在成交后规定的时间内对外公告即可。

显然,无论是交易前信息隐形化还是交易后信息延迟披露,交易所都是以降低透明度的方式来增强流动性,避免公布信息而造成的抢先委托以及大额交易冲击市场所造成的价格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从本质上说会使得市场价格不能反映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或者使得市场价格暂时偏离市场结清的均衡价格,最终影响效率。

同时,降低透明度并不一定会降低效率。理论上,一个市场的透明度越高,其各种机制的运行效率就越高,因此一个市场的首要任务是确保信息和交易的公开性和透明程度。但是,有研究表明透明性和市场效率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在到达某一点的时候,透明性可以改进效率,但是完全的透明性似乎是次优的(杨之曙2000)。尤其是在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日益增加的今天,意识到这一点更为重要。如果机构投资者必须即时公布他们的交易活动状况,参加博弈的其他交易者针对其公开的信息所采取的调整行为将会侵蚀机构投资者原来可以实现的利益,从而不利于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如果透明度过高,每个投资人的意向都被市场明了,知情交易者丧失了应有的利润,也就失去了发掘信息的动力。当所有的投资人都认为价格反映了公司的真实价值时,也就没有人从事信息的收集,其结果背离了价格发现机能的本质,导致市场流动性和效率受损。

四、效率与公平:以有效监管弥补制度缺陷

大宗交易制度的缺点是降低了交易的透明度,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有失公平。这反映了交易制度目标之间既统一又矛盾的辨证关系。

(一)大宗交易制度与市场效率

从交易机制角度来看,证券市场的效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信息效率,也称价格效率。②价格决定效率,即价格决定机制的有效性。③运行效率,即交易系统效率。在三者中信息效率对一个证券市场来讲是最重要的,后两种效率是信息效率在不同层面的表现形式。对一个市场来说,由于摩擦的存在,研究市场微观结构各部分对价格形成的影响就是要降低摩擦所导致的,这不仅包括直接成本,还包括落后的技术、过时的规则、较差的信息传导机制、不合适的金融工具,以及缺乏参与者等所产生的成本。所有这一切都将影响市场的效率和价格的形成。成本最可能的影响是使得交易价格不能完全、立即地反映所有可能获得的信息,此外,成本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股票的均衡价格和预期收益。因此,从信息和操作的观点来看,一个较低的交易成本是股票市场有效率的标志。大宗交易制度的建立可以降低成本,所以它可以提高市场效率。

(二)大宗交易制度与市场公平

大宗交易制度的场外议价交易和针对不同投资者设定不同的信息披露规则降低了透明度反映了作为交易制度制定目标的效率和公平两者之间的矛盾。

事实上,大宗交易制度并没有彻底牺牲公平,各交易所在以丧失部分公平为代价换取市场效率的同时,都以有效监管来弥补制度缺陷。如,尽管许多证券交易所允许大额交易可以事先在场外协商,但都规定交易必须在场内执行;大宗交易一旦成交必须立即向交易所报告所有的交易详情;尽管交易前信息不对外公告,但所有的交易委托过程都可以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及时监控,从而保证交易委托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采用延迟交易报告制度,尽管交易后信息不及时对外公告,也具有相似的规定。

此外,从现实和交易制度的政策目标来看,解决这两者的矛盾还需要扩大证券监管的范围,并统一监管标准和方法。在监管方法上,必须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尤其是实时清算系统在金融监管中的运用,促进证券机构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和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证券交易的趋同,将推动各国证券监管体制,监管内容和监管模式的趋同。这就要求证券监管的国际合作要不断加强,特别是证券法规监管、行业约束和市场约束方面的结合。

五、结语

本文从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入手说明,交易制度影响价格的确定,针对不同市场主体结构,需要不同的交易制度;接着从成本、策略、信息披露入手说明,机构投资者需要不同的交易制度——大宗交易制度。最后说明,这个交易制度虽然可以提高市场效率,但是它同时也会影响到市场公平,对于这个缺陷,要予以有效的市场监管以作到兴利除弊。所有的分析都表明,实施大宗交易制度对于目前市场主体结构中机构投资者比重日益上升的现实来讲,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深圳证券交易所,2002:《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实施细则》,《中国证券报》2月26日第4版。

2屠光绍等,2000:《交易机制:原理与变革》,上海人民出版社。

3伍海华、李道叶,2001:《股票市场系统动力学分析:以上海股票市场为例》,《当代经济科学》第6期。

4杨效东,2001:《中国股票市场供求关系研究》,《当代经济科学》第5期。

机构投资者范文第4篇

1.从投资者资金量大小来进行定义,将机构投资者定义为:资金量大到其交易行为足以影响一段时期某只股票价格的投资者,其中包括个人大户。(注:赵涛、赵祖玄:《信息不对称与机构操纵》,《经济研究》2002年第7期。)

2.从投资者身份或组织结构出发,将机构投资者限定为与个人相对应的一类投资者即法人,(注:庄序莹:《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理论与实践》,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年版,第313页。)具体体现是开设股票账户的法人,包括三种类型:(1)按照《证券法》和相关法规,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从事股票交易权利的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2)按照《证券法》和相关法规,可以参加股票交易、但操作受到限制的“三类企业”,即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公司和上市公司;(3)在能否参与股票交易及参与股票交易的方式上缺乏明确法律规定或权利义务不具体的法人,如“三资”企业、私营企业、未上市的非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社团法人,等等。

3.在2002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中,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定义为:符合有关条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投资于中国证券市场,并取得国家外汇管理局额度批准的中国境外基金管理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其他资产管理机构。

对比上述关于中外机构投资者的各种含义,中外机构投资者的差别最明显地体现在业务活动的专门性上,即国外强调机构投资者的主营业务应主要集中在证券投资活动方面,而我国几乎未能对此加以关注。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外的机构投资者隐含有在金融领域尤其是证券投资领域有丰厚的理性判断能力和操作技巧等先决条件,而我国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则是比较模糊的。

二、中外机构投资者运作实践的比较

从运作实践的角度来进行考察,中外机构投资者的差别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1.机构投资者的起源是基于完全不同的原因。在西方发达国家,作为最典型的机构投资者——证券投资基金,其始祖是1868年诞生于英国的“海外和殖民地政府信托”。18世纪末英国由于经历了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而出现资金过剩,使得许多人将资金投资于海外以谋取更高的资金报酬,但国际投资知识的缺乏以及投资国证券市场风险的不时爆发,致使这些投资者中有相当一部分遭受到比较大的损失,这样就产生了由政府出面组建基金的市场需求,在此背景下推出的基金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也就顺理成章。紧随其后发行的几家基金,如1873年苏格兰人创立的“苏格兰美洲信托”、1926年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金融服务公司设立的“马萨诸塞州投资信托公司”等,都是基于市场需要的原因而发展起来的。由此不难看出,机构投资者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市场投资者的需要,是一种市场的自发行为。

反观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产生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都是由政府出于自己的某种需要而推动的,是一种明显的政府行为。这些需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证券市场迅速扩容相适应,期望机构投资者扩容带来市场资金的迅速增加。如深圳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分别于1991年、1993年作出允许机构投资者入市的决定,1999年准许三类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等,都是基于上述原因。另外,认为行情低迷、需要市场资金进入也一直是管理层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原始动力。早在1994年7月,针对市场情况,管理层作出的三大政策中最核心的就是:“发展共同投资基金,培育机构投资者,试办中外合作的基金管理公司,逐步吸引外国基金投入国内A股市场”。在当时市场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管理层出台这类措施,很明显地表明了其希望借此刺激市场的意图。另一方面,希望机构投资者能够达到稳定和规范证券市场发展的要求,且这种意图在有关的法规中都有非常明确的表述,如1997年11月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证券投资基金“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是其宗旨之一。为达到稳定和规范市场发展的目的,管理层对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比较优厚的政策待遇,其最主要表现在新股申购方面,如在2000年5月18日前新股发行时可以单独向基金配售,其后基金可以作为战略投资者或一般法人投资者申请预约配售等。

2.机构投资者的运作环境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国外机构投资者的产生本质上是金融创新的产物,而且其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两者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而在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基本上是由政策推动,缺乏适应的生存空间,以致于“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成了揠苗助长的产物。

首先,国外机构投资者不仅有规模足够大的国内市场供其运作,而且在投资组合理论扩展到国际范围的背景下,可以不断将其他国家市场特别是一些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纳入其投资组合,从而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规避单个国家证券市场的风险。如在英国资产管理业中,对国外投资占其总比例的20%。反观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其能够投资的范围基本局限于国内,我国资本市场情形发展的势头即股票市场发展迅速而债券市场发展相对缓慢使其运作空间十分有限,而且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呈现出的“数量多、流通盘小”的特征进一步制约了其投资运作。其次,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比较普遍地使用金融衍生工具,以获得更广泛的投资机会,并提高风险管理的效能。如欧盟国家61%的养老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直接或通过外部基金管理者使用衍生工具,其中75%使用衍生工具是为了有目的的资产配置,50%是为了规避现金风险。(注:李季、王宇编著:《机构投资者:新金融景观》,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而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系统性风险占据了总风险的大部分,甚至达到80%左右,分散化投资对于风险规避的作用十分有限,而能够规避系统性风险的股票指数期货和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不能按照市场的要求推出,致使机构投资者抵御风险的能力十分薄弱。

最后,国外机构投资者运作空间的日益扩展,为投资者提供了不断创新的投资对象。仅以投资基金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基金业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品种,主要包括:(1)个人股票计划(PEP)和个人储蓄账户(ISA)。PEP和ISA都是可以享受一定免税优惠的个人储蓄和投资计划;(2)伞型基金与分割资本投资信托(SPLITS)。伞型基金主要通过运用“雨伞”架构来满足投资者不同的投资需求,其下可设立多个子基金,每个都有特定的投资目标和特征,投资者可以方便且低成本地在各子基金之间转换。而分割资本投资信托则是投资信托中的一个种类,通过发行对资本增长和收益具有不同权利的股份来满足投资者不同的投资需求偏好;(3)风险投资信托VCT,主要包括创业板VCT、高科技VCT和一般VCT三种类型。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一种创新的基金品种,即“交易所交易基金或一揽子股票转托凭证(XXDR)”在近期获得了迅速发展。ETF的投资者既可以在交易所像封闭式基金一样转让ETF,也可以要求赎回ETF获得其所代表的股票,因而ETF兼具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优点,成为颇具生命力的被动投资品种。同样,曾经是专门针对富人的对冲基金,也被纳入普通投资者的组合。(注:陈少波,《香港证监会批准发行三只零售对冲基金》,人民网2002年11月8日。)而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能够供投资者购买的基金品种十分有限,不仅缺少在国外市场非常完善的三大基金即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中的货币市场基金,同时债券基金也极其稀少,而且即使是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的股票基金也有很大缺陷,集中表现在这些基金公司操作模式雷同,没有形成各自的独立风格,无法得到普通投资者的认同。

三、对我国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几点思考

中国加快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展开:

1.推出适应市场并且已经成熟的基金品种。我国目前已经允许国外合格的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现在需要相应地推出合格的国内机构投资者进入国际市场的相应制度,即QDⅡ。QDⅡ的原理大体与QFⅡ相同,是在资本项目下未完全开放的国家,容许本地投资者往海外投资的投资者机制。在这一机制下,任何向海外资本市场投资的人士,均须通过这类认可机构进行,以便于国家的监管。在我国居民调整个人金融资产结构和对外投资的欲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既符合货币管制原则,又能疏通国内居民投资海外资本市场渠道的机制,显然QDⅡ机制的推出顺应了这种市场需求。其次,在上市公司国有股、法人股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不在二级市场减持的背景下,场外市场将成为国有股减持的主要战场,在国有股最终可能上市流通的预期下,投资国有股必然可以成为一个获利非常丰厚的选择。实际上,现在一些民营企业特别是在近期成立的一些投资公司大肆吸纳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其最终的预期在相当大程度上就包括转让国有股甚至是直接上市流通以获取超额利润。基于此,可以顺应客观形势需要,推出针对市场公开募集的国有股、国有法人股减持基金,吸纳对此有着强烈预期的资金。最后,风险投资基金和期货基金也可以适时推出,以适应一些追求比较高的风险收益的投资者的需要。

2.进一步扩大市场。首先是扩大目前的股票市场的规模。在今后一段时间,要特别将大型蓝筹股的发行放在重要地位,以全面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使得机构投资者有比较充足的投资对象。其次,要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包括可转换债券市场,为机构投资提供一个比较安全的市场。最后,要加快建立完整的证券市场体系,特别是要加快创业板市场推出的步伐。虽然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全球创业板市场发展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实际上是提供了更多的经验和教训,为小国创业板市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充分的借鉴作用。

3.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全面引入做空机制。在目前的中国证券市场上,只存在被动性做空,做多与做空难以形成良性发展,致使市场风险越来越大。而且,现存利益格局有进一步加强这种不平衡的趋向,主要是因为:(1)券商及其他中介机构基于收取更高佣金的想法会诱使投资者做多;(2)上市公司为了维护市场形象、通过配股及增发新股筹集更多资金也有引导投资者做多的意愿;(3)管理层希望股票市场上涨以表现国民经济良好发展的动向,以及股市上涨会带来更多的印花税等原因,也有维持市场向上的政策意向;(4)几乎所有的投资者也只有在“牛市”的大背景下才能获得比较丰厚的利润,因而内心也希望市场呈现持续的“牛市”,而一旦市场出现不同的声音时往往会表现过激的反应,以至于提醒市场风险的言论经常受到恶意的攻击。(注:笔者认为,2001年下半年以来,“海归派”受到市场各界的强烈批评,可能是这个问题最明显的表现。)改变这种状况,降低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给予机构投资者良好的发展空间,必须全面引入做空机制。在目前做空机制的引入已经具备基本条件的市场环境下,最大的问题在于一些错误的观念还主导着市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看法是,做空机制的引入可能导致市场进一步下跌,从而导致市场风险的进一步增加。实际上,因为这种想法的存在而反对引入做空机制,本质上就是认为,目前的市场本身就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市场价值仍然处于被高估状态,因为做空机制的有效实施只能在价值高估的背景下进行。

机构投资者范文第5篇

----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多了,正符合管理层年初以来“超常规培育机构投资者”战略构想。机构投资者充当投资主体正是国外成熟市场的常态,种种益处无需赘述。然而,我们更想冷静地提醒市场上的方方面面,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上的作用其实有正力也有负力,特别是中国市场情形特殊,“此机构绝非彼机构”,不应一味祭概念的大旗,无视中国机构投资者的那些制度性缺陷。否则,基于理论的理想很容易被现实击碎。

----与国外市场很相似,中国的机构投资者也是指的券商、证券投资基金,还有即将大步涌来的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等等,但这只是形式和名称的相同。中国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最大不同,在于我们的机构大都姓公、姓国,产权归属同一。在这种产权框架之下,多数公司内部既无具产权约束力的法人治理结构,又无严格的内部监管机制。在目前违规流行、寻租普遍、腐败从生而且监管力度欠强的大环境中,很难想象这些机构们都能够洁身自好,自觉守法守规;更难想象这些机构中的能人们都能够两袖清风,只考虑“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所以,机构投资者对于中国市场规范、稳定和健康发展的作用未必仅是正面的,在许多情形下,其负面作用很可能更大。

----眼前的现实就无法使人乐观。市场上人都承认,当前的股市大多数股都有“庄”,庄家主要是一批实力雄厚的大机构,好听些说法叫“主力”。不少主力做庄时违规操作,其建仓、洗盘、拉升、出货的全过程,无论是“长线”还是“短线”,每每通过与上市公司联手完成。制造假情报、事先买消息的内部交易比比皆是,在操盘中为自己及亲友创造机会的“五轨搬运”屡见不鲜。这些主力动向和主力做庄的办法,在市场上不仅不是秘密而且被视之当然,甚至堂而皇之地登在各类官方媒体上,毫无愧色也不畏查处。这样的情形,与黑金政治影响下的台湾股市其实已经非常相似,所不同的倒是人家时有监管当局“扫黑”、时有大众媒体“扒粪”,而我们却极少见动静、一派祥和。在如此市场现实面前,仅仅为机构入市欢呼实在太过简单了,所需要的还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当然市场的发展总不可能全无暇疵,阴暗和曲折都包含着必然。但因为市场对于中国改革至关重要而且已经风险奇高,正视市场中的阴暗,正视中国机构投资者的缺陷便格外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当谈到对于机构投资者的培育乃至“超常规培育”时,就应当包含两个方面,亦即热情的、鼓励型的培育,以及严酷的、管束性的培育。具体而言,对机构投资整体应当更强调多种所有制结构,严格内部监管,并支持其改革内部机制,肯定管理层持股的方向;机构投资者所处的外部环境也需要法制意义上的严峻性。严格监管、持法不阿、信息公开、舆论充分缺一不可。中国证券市场在过去十年中已经历了太多的风雨,走了太多的弯路,现在走出的每一步,都须兼顾方方面面,在正本清源上更具力度。

机构投资者范文第6篇

2011年市场的下跌幅度有多大?这个问题从上证指数、深圳成指、中小板指数三个维度来解读,将得出完全不同的感受:全年上证指数下跌608点,下跌幅度21.68%;深圳成指下跌3539点,下跌幅度28.41%;中小板指数全年下跌2533点,下跌幅度37.09%。

不难看出,由于有大蓝筹的低估值支撑,上证指数的跌幅明显小于中小板指数。这也恰是2011年从公募基金到私募基金的多数机构投资人“折戟”的关键所在――2010年的A股市场尽管整体表现并不佳,但却存在着“二元化”的行情分化,代表新兴产业的中小盘股票涨幅较大,提供了结构性的机会。

在既不存在整体趋势性机会,也不存在结构性机会的2011年,机构投资者面临着持续的煎熬。在我们的采访调查中,亦有部分私募基金坦承2011年的市场杀伤力甚至强于2008年,因为2008年可以看到整体高估值的风险,但2011年的市场在低估值区域的杀跌风险往往出现在不经意间。

从这个角度上说,2011年的市场更具有“大浪淘沙”的效应,能够在2011年实现正收益或排名前列的机构投资者,用实力展示了它们投资理念中值得尊敬和学习之处,而这,或许正是我们关注“最佳”排名的深层次意义所在。

公募基金五佳:

东方、新华、兴业全球、博时、建信

公募基金方面,我们采用了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公布的“基金公司旗下平均股票投资主动管理收益率”作为排名标准,这一标准衡量了某一公募基金公司旗下多只股票投资主动管理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相对于仅以单一产品进行排名,采用这一标准的好处在于,它基本避免了基金公司通过刻意打造某个产品的收益率来获得排名靠前的可能。

东方基金以-15.34%的平均收益率排名第一,新华基金以-16%的平均收益率排名第二,而在2010年的排名中,这两家公司都没有跻身前十。排名第三的兴业全球、排名第四的博时基金,以及排名第五的建信基金,其业绩差距则十分微小,分别为-21.46%、-21.76%和-21.88%。这一方面说明了公募基金之间业绩竞争的激烈,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下跌市道中,各基金公司投资策略的趋同性。

相对于排名居前的私募基金而言,即使是排名居前的公募基金也没有取得绝对收益,表明在市场系统性风险释放阶段,追求相对收益的公募基金难以完全回避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即便如此,公募基金之间的差距依旧惊人。排名落后的三家基金公司金鹰、华商、华富亏损幅度都在35%以上,落后排名第一的东方基金20个百分点。意味深长的是,金鹰、华商却又是2010年表现出色的基金公司。如何保持业绩的持续性,是值得基金管理人深思的问题。

私募基金五佳:

呈瑞、倚天阁、思考、泽熙、景良

私募基金方面,由于目前私募基金的利益机制下,基本不存在旗下不同产品收益率差距过大的问题,所以排名仍以单一产品的收益率作为排名标准。

呈瑞投资的芮?以31.31%的年度收益率夺冠,获得亚军的是倚天阁投资的唐伟晔,收益率为23.38%。季军是思考投资的岳志斌,收益率为14.18%。

可喜的是,进入私募基金排名前十的私募基金经理,在2011年都取得了正收益。相对于公募基金来说,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在下跌市道中展现出了仓位控制和投资策略上的灵活性。

并且我们可以看到,排名靠前的私募基金经理具备鲜明的特色。比如排名第二的唐伟晔,其管理的“西部信托・信合东方”是以“量化投资”和“对冲”为核心对冲基金。无论对于国内投资界还是私募基金界来说,这都是新兴投资理念在风险控制和追求绝对回报方面的典范。

又比如排名第五的景良投资的廖黎辉,其投资风格被描述为“在趋势投资基础上,独创的能量选股智能操作”。这与公募基金几乎一致性的以“价值投资”作为投资理念的表述大不相同。

排名变化:谁是长跑冠军?

如果再翻阅2010年各机构投资者的名次,可以发现2010年排名居前的机构投资者已难以在2011年的“前十”中找到身影。

其中,以隆圣投资的王贵文具有代表性,隆圣投资在2010年以63.1%的年度收益率排在私募基金的第二位,但是到2011年,隆圣投资却遭遇滑铁卢:2011年12月29日,隆圣投资宣布将旗下全部4只产品清盘,根据公布的截至2011年12月9日的净值数据,隆圣1号、隆圣2号、隆圣3号和隆圣4号的单位净值分别为0.7453元、0.6918元、0.6373元和0.6656元。

这种变化是令人震惊的,同时也提示我们应该以更为理性的观察来看待“年度排名”――在充满风险的资本市场中,成为“明星”固然难得,但成为“寿星”和为投资人创造持续正收益则更应该成为各基金经理追寻的目标。

2012投资模式之变

在采访调查中我们发现,名次的变化背后,更多的是机构投资者投资模式之变,业绩差距正是在市场的不断演进中产生,而寻找更为符合市场变化的投资模式,或将成为决定2012年胜负的关键。

东方基金的庞飚从市场参与资金的角度解读这种投资模式之变,他认为:在2005年之前,(公募)基金占整个A股流通市值的70%左右,而现在基金份额已下滑到19%甚至更低的水平。A股市场博弈的主体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小非、产业资本、其他理财产品将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2012年之后从产业资本、从绝对价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更有意义,这也意味着旧有的投资模式将面临挑战。

机构投资者范文第7篇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 控制性股东 公司治理

一、引言

根据清华大学的宁向东教授在《公司治理治理》一书中的描述,现代公司的治理问题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型公司治理问题和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其中型公司治理问题针对的是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公司中,投资者数量众多,股权高度分散,经理人常常会成为公司重大决策的实际控制人,于是,也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问题,即:他们会利用投资者的资金为自己而非股东利益服务。美国经济学家Jensen和Meckling发表于1976年的《企业理论:经理行为、成本和所有权结构》一文是这一领域的开创之作。而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则是针对控制性股东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中,随着最终控制性股东投票权和现金流权的偏离程度的提高,控制性股东就可以用较少的现金流来实现对目标公司实质性控制,从而产生向控制性股东个人公司及家族企业进行利益输送的强烈动机。大量文献指出:控制性股东通过各种手段侵占资金,剥夺非控制性股东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如何防止控制性股东的剥夺行为,保护非控制性股东及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改善公司治理已成为各界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

我国自1998年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以来,机构投资者发展迅速,对资本市场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2006年,证监会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随后我国的资本市场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将不可流通股变为可流通股,这一改革也有助于作为最大流通股股东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性质不同,是外部中小投资者与内部股东之间的第三方力量,无论是在资源、规模还是专业能力上都较个人投资者有优势。那么,作为资本市场的新兴力量,机构投资者是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地位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即“用手投票”,还是采取“搭便车”的消极投机行为,即“用脚投票”?国内外学者对机构投资者是否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有效监督控制性股东行为提出了不同观点。

二、两种不同观点

(一)机构投资者“用手投票”。

“用手投票”的治理体现为:股东通过投票选择董事会,再由董事会挑选经理人员,将日常的经营决策委托给经理人员。当经理人员作出有损公司价值或股东利益的行为或者使公司经营业绩下滑时,股东可通过董事会更换经理人员,从而实现监督和制约经理人员的目的。

与中小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具有专业和信息优势以及理性的分析判断能力。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加,机构投资者的话语权也随着增加,其参与监督的收益远远超过其监督的成本,这就使得他们具有能力和动力来监督上市公司的控制性股东,努力扮演好积极股东的角色,充分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去,即“用手投票”。机构投资者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可以防止控制性股东利用自身的绝对控股地位侵占资金,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从而引导上市公司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而有利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此外,根据Grossman和 Stiglita(1990)等研究提出的信息经济理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向市场传递了有关公司的信息,引发市场的关注,诱发“羊群效应”,影响该公司股价,从而起到“威慑”作用。

目前在国内外有不少学者通过经验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有参与公司治理的意愿;相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机构投资者较易取得公司信息且具备专业知识,因此,监督成本也会降低。因而,机构投资者比起中小投资者,更能有效地监督公司控制性股东行为,提升公司价值。在国外研究文献中,Shleifer和Vishny(1986)表明小股东由于过于分散无法从成本昂贵的监督中获利,而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发挥监督职能,使公司价值增值。Boyd和Smith(1996)认为,机构投资者能够保持外部独立性,可以代替更为严格的内部治理,既解决了中小投资者治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又制衡大股东内部控制的缺陷。Drucker(1991)发现机构投资者是强有力的外部投资者,可以确保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行。Rubin(2007)认为机构投资者作为高端和专业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相比具有理性分析判断能力和信息优势。

在国内的研究中,虽然在我国一股独大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很难对控制性股东起到强有力的监督作用,大多数是被动参与治理。然而一些学者的研究中也肯定了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王斌和袁琳(2002)认为和小股东相比,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成本和收益相匹配。肖星和王琨(2005)研究证明机构投资者参与了公司治理,起到了促进公司业绩改善的作用。王永海(2007)实证表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度显著正相关。高雷(2006)认为机构投资者可以有效抑制控制性股东的掏空行为。王奇波(2005)提出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减少控制性股东私人收益及其对中小投资者的剥夺,形成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刘志远和花贵如(2009)实证检验证明机构投资者具备股东积极主义的动机与能力,能抑制大股东资金侵占行为,客观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唐清泉(2005)提出机构投资者能降低上市公司的“隧道挖掘”,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吴晓辉和姜彦福(2006)证明机构投资者能促进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

上述国内外研究分别从机构投资者对股权制衡、董事会制度建设、对控制性股东行为进行有效监督等不同角度表明了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完善以及中小投资者保护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机构投资者“用脚投票”。

机构投资者拥有公司大量流通股股份,当其无法通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制约经理人或控制性股东行为时,通常会抛售公司股票,使股票出现短期大幅下跌,从而在股票市场上产生负面影响,间接影响公司的治理。

不少学者认为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只是扮演消极股东的角色,倾向于“用脚投票”。一方面,根据利益冲突假说,认为机构投资者可能也存在着问题,与被投资公司存在其他业务往来,可能会因自身利益而支持管理者或控制性股东的计划,使得监督职能受限。另一方面,根据战略合作假说,机构投资者的本性是逐利的,他们发现和管理层的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因此,机构投资者由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当有利益存在时,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短视”行为,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案而不顾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对高管人员及控制性股东的侵害和剥夺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而导致公司治理水平下降。

在国外的研究中,Holderness(1988)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持股集中度和公司业绩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性。Daily(1996)认为机构投资者只是持股,只做出参与者的姿态,对公司业绩的改善没有任何意义。Pound(1988)认为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可能存在两种理论,即利益冲突假说和战略合作假说,利益冲突假说认为机构投资者本身存在委托问题,会因自身利益支持高管的计划,导致监督职能受损从而公司价值下降,战略合作假说认为机构投资者发现与高管合作更有利于自身利益,从而放松对高管的监督,损害其他投资者利益。

而在国内研究中,吴超鹏等(2006)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发挥议价的能力,未能起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作用。蔡明生、白东文(2002),常巍、贝正新(2002),唐正清、顾慈阳(2005)认为我国机构投资者缺乏公司治理经验,只能定位于消极股东的角色。姚颐、刘志远、王健(2007)的研究证明了当存在巨大的利益诱惑时,机构投资者与公司之间存在战略合作,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三、结论

自1998年以来,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十分迅速,成为了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新兴力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机构投资者凭借自身的信息、专业和资金优势,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话语权日益增强,通过对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及控制性股东进行监督,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然而,由于其逐利性,机构投资者也会与高管及控制性股东进行合作,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从而降低公司的治理水平。

因此,如何在公司治理中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的积极作用,防止其与上市公司合谋,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从而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增加信息的透明度,防止各项损害公司的交易行为。其次,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独立性的约束,使其为公司的有效治理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最后,改革我国的股权结构,改变控制性股东一股独大的局面,加大对控制性股东的监督,促进资本市场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宁向东.公司治理理论.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

[2]高雷,张杰.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8(9).

[3]姚颐,刘志远.机构投资者具有监督作用吗?[J].金融研究,2009(6).

[4]祁斌,黄明,陈卓思.机构投资者与股市波动性[J].金融研究,2006(9).

机构投资者范文第8篇

基于上述观点,本文通过过往的研究,探讨投资者关系管理与机构投资者持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路径,以期发现新的研究点。

一、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效果

机构投资者积极治理是指机构投资者持续持有公司股份,对公司业绩积极关注,并通过行使投票权、提案权等方式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会随持股比例的上升而逐渐增强,目前衡量机构投资者积极治理的变量也普遍采用持股比例或其增量。

国内的大部分研究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市场价值等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降低上市公司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司治理。

从本质上来说,机构投资者的本质是代为理财,从中获益,具有很强的逐利性。如果获取的收益不能高于成本,那么机构投资者是没有动力“用手投票”,进行积极治理的。因此,对机构投资者积极治理的研究仍需从影响其行为的动因上入手,创造条件降低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成本,使其与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从市场机制上推进机构投资者积极治理。

二、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动因――信息披露的视角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信息披露是其了解公司的最主要途径,也是其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虽然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更易于获取决策相关的信息,但是信息搜集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仍是其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成本构成。关于信息披露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的研究,普遍认为信息不对称程度低的公司更吸引C构投资者。

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倾向投资交易量较大、股价波动较少受交易量影响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较好的公司可以减少股票交易对其股价的影响,故机构投资者会选择信息披露质量较好的公司投资。

另一方面,信息披露影响了机构投资者投资盈利的机会,如果更多完善准确的信息披露出现,可以有效地减少机构投资者收集公司信息的成本,增加机构投资者获得盈利项目的机会。

三、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作用与效果

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全美投资者关系管理协会定义其为:是公司的战略管理行为,运用金融和市场营销学的方法,与投资界进行沟通交流,促进投资界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在实际工作中,公司通常以设置相关部门和人员、电话邮件联系及走访投资者、网站建设等方式来实施投资者关系管理。可见,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一种信息披露的方式,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同时投资者关系管理又有其独有的特点。

首先,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一种自愿性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自主实施的,根据投资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信息披露,不仅限于法律法规规定披露的信息。其次,相比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更强调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互动,即向投资者充分披露相关信息,也收集来自投资界的反馈信息。

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投资者关系管理可以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成本,最终带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公司价值的效果。公司的目标是提升价值,而机构投资者趋向于获得更多经济与社会利益。投资者关系管理既为公司带来了利益,也降低了机构投资者的信息收集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与机构投资者目标的统一。

四、投资者关系管理对机构投资者的影响

上市公司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中需披露大量信息,通过这种方式为机构投资者打通了一个便捷的沟通渠道,获取大量有用信息。并且,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一种更加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信息披露方式,通常需要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做出解答。这些可以大大降低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成本,进而促使机构股东积极治理。

近年来,投资者关系管理与机构股东持股的作用路径和效果方面,国内外学者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Kirk和Vincent(2014)研究发现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会增加分析师跟踪,吸引机构投资者、提高股票流动性和市场价值。Bushee和Miller(2012)研究发现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加机构投资者的所有权,使得之前不关注公司的投资者开始关注跟踪公司。高丽,马连福和陆新(2011)以国阳新能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认为投资者关系管理为股东积极监督提供了良好的渠道,降低了机构股东的信息搜集成本。

五、结论与展望

从上述观点与文献的梳理来看,本文认为:

第一,国内外已经对机构投资者积极治理有很多研究,但其中的动因和路径并不清晰。如果希望机构投资者能够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那么仅通过政策引导和约束是不够的,需要从其内在动机入手,寻找市场机制来促进机构投资者进行积极治理。

第二,投资者关系管理以信息披露与互动沟通为主要内容,为机构投资者持股并参与公司治理搭建了一个桥梁。从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搜集成本的角度来看,可以吸引机构投资者持股。

第三,目前学术研究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和投资者关系管理二者联系起来,探究其中的机理与效用的。因此,从学术角度来看,探究投资者关系管理在吸引和稳定机构股东持股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也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Kirk.P.M&Vincent.D.J.Professional Investor Relations within the Firm[J].Accounting Review,2014,(4):14211452

[2]Bushee.J.B&Miller.S.G.Investor Relations,Firm Visibility,and Investor Following[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2,(3):867897

机构投资者范文第9篇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套利;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影响

引言

作为投资行为中的一项证券重要内容,证券投资行为目前市场上广泛流行。早在1997年,政府便已经颁布了有关管理证券投资行为的规定,这标志着机构投资者正式开始出现在了市场中。经过一年时间的发展,到1998年,我国上海深圳两地已经开始在网上发行证券投资基金,这标志着证券投资基金的正式设立,自此之后,证券投资基金便开始在市场上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一、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状况及套利行为特征

证券投资基金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得以与政府对这一投资行为的支持,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影响力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同时也一跃成为了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除了政府的扶持之外,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与个人投资者的支持与选择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随着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不断增多及其对投资行为理解的不断深入,大部分人都认识到了个人投资是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的,而通过证券投资基金这一方式来进行投资,则可以有效的规避上述风险,对其自身收益的提高具有着十分重大的价值,因此,相对于自身投资来说,目前个人投资者也开始逐渐倾向于选择证券投资基金这一投资行为。调查显示,从2005年到2007年,我国证券投资的账户总数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从125.7万增加到了2582.51万,共增长了近20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份额与资产净值增长状况如图所示:除此之外,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市场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大。一方面,我国个人投资者出于对投资收益提高的需要,会理性的对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方向及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对其进行理智的购买。另一方面,私募基金以及保险基金等领域的投资者也会对证券投资进行进行了解。上述两方面共同作用,为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影响力的提高提供了基础。套利行为主要包括跨期套利、跨市套利、跨商品套利以及基金套利等很多种,不同的套利行为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总的来说,这一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市场波动。

二、机构投资者套利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不利分析

机构投资者套利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市场稳定性以及市场价格的影响与投资者的短视行为三方面,以下文章主要将三方面不利影响展开来进行了分析。

(一)机构投资者的流动性增加了证劵市场的不稳定性

以开放式基金为例,首先,根据开放性基金的要求,基金的投资者在需要对基金份额进行赎回时,可以自行的完成交易,而资金管理者对于这一行为只能被动的接受。在证券市场价格对于投资者较为有利时,投资者便会增加所持有的基金份额,而一旦证券市场价格对于投资者不利,投资者便会适当的减少基金份额,此时,为了使自身的利益能够得到保证,基金管理者通常会改变投资战略,这对于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十分不利,因此可以说,机构投资者的流动性是会增加证券市场的不稳定性的。

(二)机构投资者的羊群效应加剧了证劵市场价格的波动性

羊群效应也称为从众效应,机构投资者的羊群效应指的是机构投资者迎合市场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去进行投资。总的来说,羊群效应对于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首先,在羊群效应下,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往往会跟随决策者来进行,而不是理性的对市场经济进行分析,这就使得决策者的行为会从整体上影响投资行为,从而加剧了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其次,羊群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夸大了市场信息,如果市场信息较为良好,投资者一定会受羊群效应的影响而追加所持有的证券,反之则会造成投资者的恐慌,这对于市场价格稳定性的保证十分不利;最后,羊群效应会导致市场上变化过大,此时对于一部分缺乏经验的经理人来说,很可能会受其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影响证券市场价格的平稳运行。

(三)机构投资者的短视行为

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所使用的并不是从买入到持有的投资策略,而是会选择选择调整金融工具组合的构成,这就会导致证券市场上需求的不断变化。总的来说,机构投资者的短视行为主要体现在对证券市场趋势的追踪以及对动量交易的了解两方面。首先,对于市场趋势的追踪来说,如果能够在完善的证券市场的基础上来实现,是可以进行的,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证券市场并不是十分完善,因此,投资者的这一行为必将会对证券市场造成影响。

三、机构投资者套利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有利分析

(一)机构套利方面

作为证券市场上主要的套利者,机构投资者手中所持有的证券量十分巨大,而一旦发生交易,其数量也一定要相对较大,这对于证券市场流动性的增强十分有利,除此之外,套利交易还会使得市场参与这的套期保值成为可能,而作为衍生金融市场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保证,套期保值的出现对于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是十分有利的。

(二)对证劵投资基金的作用

机构投资者在对大量的证券进行抛售会买入的过程中,一定会使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得到增加,因此可以说,机构投资者的套利行为会增加证券投资基金的流量,进而也就会增加其收入。

结束语

通过上述文章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随着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出现,我国的证券市场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总的来说,机构投资者套利行为对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积极与消极两方面,首先,套利行为可以有效的提高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增加证券投资基金的流量,但同时也会使造成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对其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对于机构投资者套利的行为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这是需要金融行业人员必须加以重视的。(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李珂.机构投资者套利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C].郑州大学,2011(04).

[2]韩超;位华玲.机构投资者对证券投资基金的套利行为及其市场影响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09).

[3]周焯华;黄珂.行为金融视角下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策略研究[J].技术经济,2009(11).

[4]陈国进;张贻军;刘淳.机构投资者是股市暴涨暴跌的助推器吗?———来自上海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0(11).

机构投资者范文第10篇

机构投资者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有一个很漂亮的借口,即“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其实,无须这个借口,机构投资者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的问题还是可以名正言顺地提出来的。毕竟目前的机构投资者已经持有二级市场近一半的流通股筹码。因此,为切实保护机构投资者的自身权益,机构投资者在持股达到一定比例的情况下,也存在着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要求。实际上,欧洲一些成熟的股市就采取了机构投资者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做法,股神巴菲特就当了好几家上市公司的董事。

欧洲一些成熟的股市采取这种机构投资者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做法无疑是可行的。一方面是由于欧洲成熟市场的股权集中度相对较低,机构投资者集合了中小投资者的力量,对大股东可以起到制衡的作用,在董事会决策中有良好的发言权。另一方面,由于欧洲股市的成熟,市场的投资行为相对理性,股价的泡沫较少,适合于中长期投资。因此,在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是有利于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稳定,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的。

但在我国股市里实行机构投资者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做法,条件显然并不成熟。这种做法不过又是给上市公司多安上一只聋子的耳朵而已。因为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中,大股东往往都是一股独大的。虽然近年来,我国股市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但股权分置改革并未给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大股东一股独大的局面根本就没有被触动。大股东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少则百分之五六十,多则百分之七八十。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即便是进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也丝毫不能对大股东的行为起到制衡作用,也难以获得相应的话语权。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实际情况,所以尽管巴菲特担任着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尽管巴菲特一度持有中石油H股达到23.48亿股,持股比例超过10%,持股时间长达七八年,但巴菲特并没有进入中石油公司董事会,而是满足于做中石油公司纯粹的财务投资者。因为巴菲特很清楚,在没有话语权的情况下,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也是有名无实,既然如此,与其跟大股东“争权”,那还不如做上市公司及大股东的“朋友”。

中国股市本身的不成熟也是机构投资者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条件不成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是上市公司的质量差,绝大多数公司缺少必要的投资价值;另一方面是市场的投机炒作现象严重。投资者难以从上市公司那里得到必要的投资回报,于是只好通过对股票的炒作来获取股票的差价收入。而就是在这种投机炒作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大大地被高估,不适合长线投资。因此,就是投资基金这样自称是“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对股票的投资也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些投资基金频繁地买卖股票,年换手率甚至超过600%。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短线操作行为,如果允许机构投资者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话,那上市公司董事会还不因此而频频换人?如此一来,上市公司董事会又如何正常开展工作?这种频频变更的结果不是要把上市公司搞乱套了?所以,机构投资者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不仅公司治理结构未必能够优化,相反,上市公司董事会还有可能被搞废。

有一种观点认为,让机构投资者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有利于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是中小投资者的福音。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机构投资者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只能维护其自身的权益。在经过了许多的事情之后,机构投资者不再是中小投资者的代言人,并不代表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机构投资者尤其是投资基金,确实曾有过“流通股股东代言人”、“中小投资者的代言人”之美称。那还是在2003年的“招行转债事件”的时候,但投资基金这种中小投资者代言人的身份并没有持续多久,一年后,在“宝钢增发事件”中,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完全站在了投资者的“对立面”。当时宝钢股份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表决增发50亿股新股事宜,其中因涉及关联交易,大股东宝钢集团回避相关议案的投票表决,而出席临时股东大会的机构投资者及中小投资者合计持有股份约8.3亿股,结果有7.2亿以上的股份投了赞成票,支持率达87%以上,另有部分机构投资者投了弃权票,而由新浪网等媒体公开征集投票权的600多万股份都投了反对票。因此,“宝钢增发事件”表明,以宝钢增发为标志,机构投资者已与中小投资者分道扬镳。

而从2005年开始的股改,进一步证明了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并非利益的共同体,他们完全是两条道上跑的车。虽然时至今日,股改基本上已经结束,但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在上市公司的股改中,大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所支付的对价是严重不足的,这也正是造成股改并不彻底,大股东一股独大局面丝毫都没有改变的最根本原因。但面对大股东股改对价的支付不足,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在与大股东的讨价还价谈判中,在获得了自身利益的保障后,置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反对于不顾,纷纷投出赞成票,使得上市公司的股改方案得以顺利过关。不仅如此,作为机构投资者重要组成部门的保荐机构(也即券商),更是积极为大股东出谋献策,尽可能推出少对价的股改方案,损害广大流通股股东利益。

当然,如今的打新股政策更是把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弱肉强食暴露得淋漓尽致。机构投资者不仅独享网下配售的新股份额,而且在网上的新股发行中形成绝对的垄断,将最大量的新股份额收入囊中,而最广大的中小投资者则很难从新股申购中分得一杯羹。因此,在当今情况下,再称机构投资者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代表者是不合适的,在很多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就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侵害者。

虽然监管部门让机构投资者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的本意是好的,是为了优化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但正如上文所述,此举未必能够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相反,还有可能给公司治理以及上市公司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实际上,在目前中国股市并不成熟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问题还真是不少。

首先是于上市公司的发展不利。公司董事会决定着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如果机构投资者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会造成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动荡不安。不仅如此,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的成员,更多地应该是企业经营管理以及产业方面的人才,而机构投资者中更多的却是投资方面的人才,把一些投资人才安插到上市公司的董事会里,这对于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又有什么帮助呢?更加令人难以放心的是,这些投资方面的人才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后,会引导上市公司不务正业,而把有限的资金转移到投资方面来。

其次是于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不利。目前的中国股市,真正适合长期投资的股票不多。如果为了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而让机构投资者长线投资,那么,很有可能让机构投资者失去良好的买卖股票的机会。如果因此导致机构投资者投资亏损,这不仅不利于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而且作为投资基金来说,还是一种对基金持有人不负责任的行为。

上一篇:投资报酬率范文 下一篇: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