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03 15:06:02

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机构改革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中共乌敦套海镇委员会

一、基本概况

乌敦套海镇位于翁牛特旗东南部,305国道穿越境内,东连玉田皋乡,隔老哈河与敖汉旗古鲁板蒿乡相望,南接赤峰市松山区哈拉道口镇,西与东庄头营乡相邻,北与那什罕苏木接壤。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24公里,呈不规则不长方形,行政区域总面积56.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2万亩(水浇地面积4.5万亩),林地18万亩,人工及飞播牧草保存面积13.3万亩,草地8万亩,森林覆盖率32%。

乌敦套海镇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61个村民小组,39个自然村,全镇总户数6191户,总人口23162人,其中少数民族1229人,非农业人口近4000人。2004年粮豆产量3000万公斤,牧业年度家畜存栏5.6万头只;2004年镇级财政收入4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全镇干部、教师、离退休人员、遗属、民政供养人员共780人,每30人供养1人,财政供养率极高。

二、人员编制及工资现状

全镇党政机关和事业各站所现有人员共135人。

公务员共39人(含财政所人员9人),其中男27人,女12人,平均工龄21年,公务员平均年龄40.8岁,其中50岁以上1人,文化结构为大学本科13人,大专12人,中专10人,高中4人,行政机构编制为29个,超编10个;党政配置领导职数8个,其中正科3人,副科5人。

事业单位设立12个职能相对独立的站办所,共有96人(含自聘人员9人)。其中男64人,女32人,平均工龄18年,平均年龄38岁,50岁以上4人。文化结构为本科8人,大专27人,中专40人,高中21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为62个,超编34个。事业单位人员中,有干部52人,合同制工人29人,全民工人6人,大集体工人2人,计生招聘3人,畜牧大集体2人,文化招聘2人。所有工人身份人员,由于镇政府背着1176万元的债务包袱,财政乏力,均未上交统筹保险,存在着严重的后顾之忧。

乡镇近几年来总的趋势是:人员逐步增多(2002年后主要是安置转业兵),编制基本不变,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工资有所上调,工资缺口越来越大。全镇行政、事业站所累计超编44人,2004年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缺口达52万元。

三、取消农牧业税之前,镇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哪些

取消农牧业税之前,镇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1)税费征缴;(2)公路会战;(3)生态建设会战;(4)专项推进种养业;(5)迎检达标软件(计生、党建、综治等)。

四、取消农牧业税后,哪些职能不存在了,哪些需保留,哪些需强化

取消农牧业税后,政府的主要精力不再是税费征缴、强迫种养和经济处罚,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不存在了,财政、计生等部门的职能弱化尤为突出。乡镇干部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建设和发展上来。

应保留的职能是:引导生态及公路会战,引导示范推广农牧业产业化。

应强化的职能是:(1)提高群众的全面素质,强化对农牧民实用科技、政策、法制的培训。(2)实施农田水利生态等基础建设项目。(3)农村教育、卫生、扶贫、广电、通讯等公益事业。(4)协调处理土地、林木、草场等群体性纠纷。(5)加强劳动保障,积极招商引资,实施项目拉动,发展镇村民营工业,培植财源。(6)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五、日常工作中,哪些工作是以旗县为主完成,乡镇配合,哪些工作是由乡镇为主完成;县乡事权如何划分?哪些工作本不应由乡镇承担而实际承担着,哪些工作本应由乡镇来做而未摆上工作日程

税收:应是旗县为主,乡镇配合,现在是职能倒置,改为以乡镇为主。

行政执法:乡镇无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权均在旗县政府部门,涉及到经济利益,乡镇只能回避。建议明确乡镇行政权和执法权,如宅基地审批、计生罚款、动植物检疫、林木采伐审批及处罚、农机违章处理等。目前,行政权、收费权上划,矛盾全部转移到基层。

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应做好哪些工作,在综合治理、文化、卫生、教育、民政、计划生育、广播电视等方面,乡镇主要承担哪些工作任务

目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应该是提供及时有效的公共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综合治理主要承担普法、民间纠纷调节工作,文化主要是当地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卫生主要承担计划免疫防疫宣传、农村文明建设工作,教育工作以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为主,全面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民政工作主要是扶贫救济、婚姻登记、优抚、低保救助,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是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宣传,人口管理和技术服务,广播电视主要负责政策、法律和农村适用技术宣传,

维护有线电视节目正常播出。

七、农牧民需要到乡镇办的事情主要有哪些,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能否满足农牧民需求,主要原因是什么

农民到乡镇办理的事项主要有:婚姻登记、宅基地审批、准生证办理、林木采伐审批等。而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因为最终审批权不在乡镇。

八、乡镇政府有无行政执法权,日常行政管理主要依靠什么手段

乡镇政府没有行政执法权。凡涉及收费、审批、处罚等比较直观的行政执法职能部门,都是垂直条管,如公安、工商、国税、地税、交管、电力等,把没有实际意义行政权利、人员多、收入少的部门放到了基层。因此,乡镇的日常管理手段主要靠做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协调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责成村委会按村规民约处理。

九、苏木乡镇事业单位与旗县业务主管局之间管理体制和职能划分情况

机构改革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在精简机构、减少编制、分流人员、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200x年的机构改革中,我们特别重视乡镇机构改革问题,并在改革实践中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这方面的改革还远远没有到位,我国乡镇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200x年乡镇机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根据《山东省乡镇党政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和《山东省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意见》,2002年3月,我县按照市委、市政府批复精神,组织实施了乡镇机构改革。这一次机构改革全面落实了省委、省政府的改革思想,改革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一)机构编制精简情况

乡镇党政机构由原来的99个精简为36个,精简64%;乡镇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由原来的114个精简为34个,精简70%。

乡镇党政群机关编制由原来的625人精简为389人,精简236名,精简比例为38%;乡镇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编制由667人精简为319人,精简348名,精简比例为52%。

乡镇党政领导职数由110人精简为94人,精简16名,精简比例为15%。

乡镇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精简分流351人(其中整建制转为自收自支的139人),精简53%。

(二)机构改革的成效

通过此次改革,解决了乡镇行政体制和机构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成效是非常明显的。

一是推动了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通过改革,乡镇政府在职能转变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许多乡镇干部对乡镇政府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初步实现了政企、政事分开。撤销乡镇企管委后,政府直接从事企业经营活动或干预企业生产经营自的现象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收归政府机关行使,而技术性、事务性、服务性的工作则由事业单位承担,过去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职能交叉不清的现象有一定程度的改观。

二是优化了乡镇组织结构,精简了乡镇工作机构。通过改革,乡镇的组织结构得到优化,工作机构得到精简。机构设置凌乱、庞杂的现象得到初步解决。乡镇只设立四个综合办事机构和四个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即党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财税办公室。四个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即农业综合服务站、农村经济服务站、文化事业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另外,又统一设立了五个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

三是精简了乡镇人员编制,优化了乡镇干部结构和素质。在改革中,乡镇人员编制进行了大幅度的精简,一批年龄大、文化低、头脑不够解放的干部退出了工作岗位,干部结构和素质得到优化。市里对乡镇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实行总量控制,使乡镇一级人浮于事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与此同时,在改革中全面推行了竞争上岗,机关股级领导职务和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全部是通过笔试、面试两轮竞争才得以上岗,在职干部的结构和素质得到优化。

四是从长远看有利于减少财政开支,减轻农民负担。此次乡镇机构改革,由于人员分流暂时还不能全部到位,从目前看,减少财政开支、减轻农民负担的成效尚不明显。但从长远来看,乡镇行政事业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大幅精简,将对减少财政开支、减轻农民负担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乡镇行政事业体制和机构还存在诸多问题

机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乡镇行政事业体制存在的问题不能期望通过一次机构改革就彻底解决。目前,乡镇行政体制和机构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并未完全到位,干预农民和经济组织生产经营自的现象仍然存在,不尊重村民委员会和村民自治权利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二是事业单位的举办形式单一。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社会事业,实现举办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但当前乡镇事业单位过多地依赖政府举办,目前还没有事业单位转为经济实体。

三是事业机构行政化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乡镇事业单位并没有真正转变自己的角色,重管理、轻服务。加之乡镇事业单位不是一级独立法人,不能自主地开展活动,主要精力是中心工作,业务技术工作成了“业余”。

四是不少乡镇的人员精简和分流任务并没有真正落实。2002年机构改革时规定,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要在三年内与财政脱钩,但从当前的实际运作情况看,这个任务还很难完成。

五是对机构、人员精简和整合仍然不够,且重新反弹的压力依然存在。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虽然乡镇的机构和人员确实已经进行了很大的精简和整合,但现有机构和人员仍然偏多,还有进一步精简和整合的必要。

三、乡镇人员精简分流任务相当艰巨

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以来,我县党政机关的入口把关很严,只能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尽管乡镇党政机关人员编制进行了大幅度精简,目前乡镇机关基本没有超编现象。这次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重点是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从当前的实际做法看,人员分流的主要途径是内退,离职创办经济实体或从事个体私营经济活动的人员还相对较少。在2002年机构改革中,乡镇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共分流351人,其中内退39人,分流到经费自理的单位170人,整建制转为经费自理单位人员139人,辞职3人。机构改革后,人员分流的重点就转移到经费自理单位与财政脱钩问题上,从目前看,经费自理单位的人员全部从财政供养体制中分离出来还很难。

首先是难在认识上。不少人认为,人员问题是历史形成的,现在要一下子解决不好办。有些人员还抱着“进了国家的门,就是国家的人”的观念,存有依赖思想,宁愿拿几百元工资,也不愿到市场上去拼搏。

第二,难在经济基础薄弱。乡镇事业单位没有正式的法人地位,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为农业、农村、农民的服务中还不能养活自己。个体私营经济实力差,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缺乏吸引力。机关事业单位中很多人员没有一技之长,创业能力差。

第三,难在政策的不配套。现行的人员分流政策不足以吸引机关事业人员自动离开吃财政饭的岗位,他们在养老、失业、医疗等方面有后顾之忧。改革是要付出成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本的,但改革的成本过大,政府也将负担不起,怎样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一个难题。

四、进一步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几点建议

要对乡镇科学定位。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找到一条既能保持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又能进一步整合和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减轻财政压力和农民负担的新思路。

要建立编制管理与财政管理的监督协调机制。虽然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带来了重新增加机构和人员的客观压力,但如果编制管理和财政管理是完善的,就能从严控制机构和人员的增加。编制管理是控制政府机构和人员膨胀的闸门,然而,编制管理的法规建设却并不完善,要实现机构编制的法定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有效消除乡镇机构和人员反弹或膨胀的现象,必须要在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同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乡镇编制与财政管理的监督协调机制,堵住导致乡镇机构和人员反弹或膨胀的漏洞。

要赋予乡镇事业单位法人地位。乡镇事业单位自身发展壮大了,才有能力面向市场搞好服务、增强实力,实现与财政的逐步脱钩。要根据财力状况,核定站所经费基数,花钱补事而不是花钱养人。

要继续拓宽人员分流的途径。目前的手段,主要是以下几种,一是“转”,让有一技之长的工作人员领办企业,或搞科技示范点。二是“变”,将乡镇的涉农部门直接转变为经济服务组织,既分流了人员,又为农民提供了更直接的服务。三是“退”,到一定年龄的乡镇干部一律办理退休手续。四是“送”,将分流干部送到先进地区谋职锻炼,三年后自动与单位脱钩。以上手段都需要政府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

机构改革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一、乡镇机构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功能不全,权责错位

乡镇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对其所辖行政区域内的所有的行政事务负责,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文化生活负有组织领导、协调指导、服务等职责。但因多年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模式的影响,乡镇功能不全,权责错位。保靖县现行乡镇机构或部门驻乡镇机构可概括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国税、地税、工商等由上面垂直管理的机构。这一机构县乡两级政府都无实质性管理权,乡镇对其实质性监督权都没有。第二类是公安、司法等行政机关派驻机构、一般都是“人、财、物、事”全部由县级主管部门管理。第三类是广播、林业、国土等事业站所。由县直主管部门和乡镇双重管理,但事实上人、财、事等主要由县直主管部门管理。第四类是综治办、民政办等乡镇内设机构,一般都是由乡镇管理。以上前三类的机构因其“人、财、物、事”管理权全部在上级主管部门,乡镇实质上只是“一张皮”。县里布置一些如综治、计育等工作任务不能通过县对乡镇直接布置,而多是通过县政府对县直部门县直部门对站所,再由站所向当地乡镇“布置”,使乡镇对本地区工作不能整体安排,在调查中很多乡镇领导抱怨说:“现在不是部门围绕政府转,而是政府围绕部门转”。部门站所人员是“大使”和“饮差”可向乡镇“要价”和“讨价还价。”“部门站所有事政府必需牵头,而乡镇政府有事召开部门站所负责人会议都很难到齐。”人事权、执法权等权力在部门,乡镇权小责大,权责不相适应。

(二)机构臃肿,人员过多

过来,机构设置由于受“上下对口”,“因人设岗”的影响,乡镇机构经历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过程。我县乡镇所在地主要设有农业综合服务站、林业站、水管站、计划生育办、计划生育服务所、广播站、畜牧站、经管站、国土所、卫生院、预防保健所、学区、中学、文化站、财政所、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和乡镇内设机构以及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的派出机构。这些站所除乡镇自设的机构外,都是按主管部门的意愿核定的编制,又因其“四权”多在主管部门,少数单位为了部门利益,集中权力,设片站或中心所,这些人员游离于县乡管理之间,造成“县里管不好,乡镇管不了,百姓找不到”。机构之间、职责难分、重房叠床、人员无所事事。

(三)财政压力大,农民负担重

保靖县是中央扶贫的贫困县,财政每年入不敷出。乡镇大多数事业站所,仅有人头费而无事业费,为拓展业务,提高收入,不得不向社会收费,或利用行业优势变相收费。极少数站所人员,还有“放水养鱼”的想法,即对村民违法事件不加预防,或视而不见,待违法事实已经构成再去处罚(多为罚款),而增加本单位收入,从而加重百姓负担,无形中成为“多一个站,百姓肩上多一块砖”。在收取税费中,由于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分别去收,在百姓中造成“送走国税,来地税,走了地税,来工商税。最后怨恨政府和村委会”的结局。影响干群关系。在调查中,干部群众纷纷反映乡镇机构改革有必要进一步深化,不改将有损政府形象,影响干群关系,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二、乡镇机构改革的方向

鉴于上述存在的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认为乡镇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完善功能,理顺关系,明确权限。按照“简政放权、权责统一”,“小政府,大服务”的原则,把该下放给乡镇的权力全部下放给乡镇,并通过

有权立法或有权解释法律的机关将在县直部门的执法权适当下放给乡镇,赋予乡镇实质性监督权,以便其对垂直管理的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驻乡镇人员执法行为进行监督,使其依法征收税费。公安派出所、司法所除上级部门管理业务和人事调动外,其余各权应全部下放给乡镇。财政所、林业站、广播站等单位“人、财、物、事”管理应全部下放给乡镇,由乡镇管理,明确乡镇管理职责,县直部门只管业务指导和依法监督。使乡镇管理事的管得住人,管人管事统一。第二,精简机构,裁减人员。一是精简地税、国税、工商机构,将其驻乡镇站点合为一体,各种税费由统一的税征人员收取,集中入库后再从帐上分列,这样既可精简机构,也可减少人员,更可防止自收自用,杜绝特权腐败现象发生。二是精简乡镇机关机构,实行党政领导职务互兼,减少领导职数。全县所有的乡镇都不再设五个内设机构,统一设综合办公室。每个乡镇统一设事业后勤编制1名,实行聘用制干部管理。三是撤并事业站所,整合资源。乡镇设2个事业站所。即:涉农服务所。将农、林、水、畜牧、经管等职能并入;社会事务服务所,将计育、建设、环保、广播、文化等职能并入。同时将计育业务手续及相关医疗划入卫生院。

第三,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应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对垂直管理部门的监督应制定《监督办法》,对县乡共管的公安、司法部门应制定《人事调动任免征求意见程序规定》,对竞争上岗人员应制定《竞争上岗实施办法》,对聘任制人员要规范《聘任合同》等,逐步使乡镇机构、编制、人员管理制度化,法制化。

机构改革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近年来,我县编办从我实际出发,按照“抓重点、创特色、争一流”的工作目标,突出机构编制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建设,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调查研究,为事业单位改革做好准备工作,进一步开创了机构编制工作的新局面。现将我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及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调研情况交流如下:

一、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事业机构个,其中,全额事业单位个;差额事业单位个;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个;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个,全县共有事业编制名,其中,全额事业编制名;差额事业编制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名;企业化管理事编制名,实有在职人员人,其中,全额拨款人;差额拨款人;自收自支人;企业化管理人,全县事业编制空编名。

二、存在的问题

⒈事业单位机构庞大,人员过于臃肿。我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占全县财政供养人员的,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与此同时,随着事业单位职能的弱化,一些事业单位人员整天无事可做,在编不在岗、混岗现象时有出现。本文出自网

⒉事业单位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一定程度影响了我经济、社会的发展。如:县卫生系统,在这一两年中,虽然通过面向社会招聘、经验交流等方法,使医资、医技、医质有所提高,但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旧比较突出,全县卫生系统,工勤人员就有人之多,占全系统在职人员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缺乏,培训不足,有些卫生院中防保人员为非专业人员,使各项预防保健任务的落实受到影响,给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隐患。诸如向卫生系统一样,县教育系统、文体系统以及各乡镇事业站所,也都因缺乏专业教师、专业演艺人员及技术人员等原因,使本职工作开展被动,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不高。

⒊部分事业单位政事不分。一些单位名义上是成立了事业单位,但其实是一个单位的内部科室,需要用事业单位的名义就用,这种现象以党政机关所属居多。如计生局下属的计生指导站、城建局下属的规划室等,以及一些大单位系统的培训中心(培训科)等,这些部门单位即以行政面孔行使行政权力,对社会进行干预,又以事业单位的名义进行经营,因其附属于不同政府机构的性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行政性垄断,导致市场分割和资源浪费。

⒋具有事业单位身份却不具备事业单位资格。目前我县有部分事业单位缺乏独立法人资格,投资主体单一,不能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只能依附于行政主管部门,靠吃财政饭生存,尤其突出的是乡镇各事业站所。××年,乡镇党政机构改革进行完后,各事业站所合属分为五大办公室,由一个乡镇的分管理领导具体负责工作,没有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由乡镇分管领导兼任,造成行政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财务不分、人员混用、办公地点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事业单位的社会化进程。

⒌事业单位缺少活力。事业单位本来是人才、知识、信息,最集中、最活跃的地方,但实际上没有焕发出应有的生机,没有显示充分活力。根源在于事业单位很大程度上是在靠行政化运作,政府各部门对事业单位控制死,管得过多过细,管理方式和手段单一,致使事业单位没有市场竞争力。同时,因事业单位附属于政府机构,使得大量事业单位代行部分政府职能,造成政府职能不清,效率低下,财政负担繁重。

为此,我们认为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势在必行。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高度,深刻认识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这项改革。

三、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难点问题

⒈牵涉面广。事业单位兼具了“行政机构”与“企业”两种属性,要对其进行改革,复杂性、艰巨性都在政府机构改革和企业制度改革之上。

⒉如何科学设置事业机构的问题。由于事业单位门类太多、差别很大、范围太广、专业太复杂,划分上有一定难度,再加上历史遗留事业单位的种种弊端,使事业单位设置和布局分布不尽合理,部门、区域和学科分割,各自为政,各自为战,职能交叉,资源浪费严重。因此,科学设置事业机构,是一项科学性、政策性、难度性很强的工作。

⒊人的出口问题。机构臃肿,冗员严重,改革过程中的富余人员哪里去,今后的解聘人员哪里去,“出口”渠道狭窄,加上事业单位改革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公务员制度改革之后进行的,其接受了大量上述改革的“包袱”,而大学生分配、干部分配时不去企业,机关编制满了,又大多往事业单位里挤。这样相当多单位不具备自我消化的能力。

四、几点建议

我们认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有力切入点。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需要,通过事业单位登记这一管理制度的建立,为实现政事分开,推进社会化进程的目标,提供了法制保障,是落实事业单位离开主管部门的襁褓,走向市场,进人社会,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实现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结合我县实际,我们对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为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做好准备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⒈进一步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登记工作。确认事业单位具备与其法人资格相适应的开办资金、从业人员、办公地点、经费来源、独立核算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确立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主体的地位,使之取得受法律保护的“身份证”。清理不符合具备事业单位资格的单位,做好统计工作,为下一步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事业单位的富余人员分流提供准确参考数据。(截止目前,我县已登记事业单位家,登记率占全县事业单位的,占全县具备事业单位资格登记单位的。)

⒉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动态管理,加大监督力度。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职责、人员、工作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原定的编制、经费等渐渐不适应实际情况的发展需要。做为事业单位管理部门,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对事业单位的动态管理和监督力度。通过年度报告制度,实现对事业单位的“跟踪”管理,为建立科学的动态管理机制创造有利条件;通过证书悬挂、公告和查询等登记管理手段,将事业单位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为公众监督事业单位提供必要条件。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早日走向市场,更好地为社会、群众做好服务工作。

⒊积极探索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办法,促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对事业单位改革要坚持分类管理原则,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按事业单位不同性质、职责和任务,明确事业单位类型,找出最为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分类办法。

⒋做好新时期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去认识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自动摒弃“铁饭碗”的陈旧观念,开拓创新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逐步走入市场化,为改革后事业富余人员的安置、消化在市场化内做好准备。

⒌规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加强登记管理队伍的建设。要借这轮事业机构改革之机,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登记管理局的职能作用。要通过实践和培训等多种形式来提高登记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执法水平,也为事业单位的改革提供一个人力优势。

机构改革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近年来,我县编办从我实际出发,按照“抓重点、创特色、争一流”的工作目标,突出机构编制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建设,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调查研究,为事业单位改革做好准备工作,进一步开创了机构编制工作的新局面。现将我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及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调研情况交流如下:,

一、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事业机构个,其中,全额事业单位个;差额事业单位个;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个;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个,全县共有事业编制名,其中,全额事业编制名;差额事业编制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名;企业化管理事编制名,实有在职人员人,其中,全额拨款人;差额拨款人;自收自支人;企业化管理人,全县事业编制空编名。

二、存在的问题

⒈事业单位机构庞大,人员过于臃肿。我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占全县财政供养人员的,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与此同时,随着事业单位职能的弱化,一些事业单位人员整天无事可做,在编不在岗、混岗现象时有出现。本文出自网

⒉事业单位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一定程度影响了我经济、社会的发展。如:县卫生系统,在这一两年中,虽然通过面向社会招聘、经验交流等方法,使医资、医技、医质有所提高,但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旧比较突出,全县卫生系统,工勤人员就有人之多,占全系统在职人员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缺乏,培训不足,有些卫生院中防保人员为非专业人员,使各项预防保健任务的落实受到影响,给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隐患。诸如向卫生系统一样,县教育系统、文体系统以及各乡镇事业站所,也都因缺乏专业教师、专业演艺人员及技术人员等原因,使本职工作开展被动,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不高。

⒊部分事业单位政事不分。一些单位名义上是成立了事业单位,但其实是一个单位的内部科室,需要用事业单位的名义就用,这种现象以党政机关所属居多。如计生局下属的计生指导站、城建局下属的规划室等,以及一些大单位系统的培训中心(培训科)等,这些部门单位即以行政面孔行使行政权力,对社会进行干预,又以事业单位的名义进行经营,因其附属于不同政府机构的性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行政性垄断,导致市场分割和资源浪费。

⒋具有事业单位身份却不具备事业单位资格。目前我县有部分事业单位缺乏独立法人资格,投资主体单一,不能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只能依附于行政主管部门,靠吃财政饭生存,尤其突出的是乡镇各事业站所。××年,乡镇党政机构改革进行完后,各事业站所合属分为五大办公室,由一个乡镇的分管理领导具体负责工作,没有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由乡镇分管领导兼任,造成行政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财务不分、人员混用、办公地点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事业单位的社会化进程。

⒌事业单位缺少活力。事业单位本来是人才、知识、信息,最集中、最活跃的地方,但实际上没有焕发出应有的生机,没有显示充分活力。根源在于事业单位很大程度上是在靠行政化运作,政府各部门对事业单位控制死,管得过多过细,管理方式和手段单一,致使事业单位没有市场竞争力。同时,因事业单位附属于政府机构,使得大量事业单位代行部分政府职能,造成政府职能不清,效率低下,财政负担繁重。

为此,我们认为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势在必行。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高度,深刻认识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这项改革。

三、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难点问题

⒈牵涉面广。事业单位兼具了“行政机构”与“企业”两种属性,要对其进行改革,复杂性、艰巨性都在政府机构改革和企业制度改革之上。

⒉如何科学设置事业机构的问题。由于事业单位门类太多、差别很大、范围太广、专业太复杂,划分上有一定难度,再加上历史遗留事业单位的种种弊端,使事业单位设置和布局分布不尽合理,部门、区域和学科分割,各自为政,各自为战,职能交叉,资源浪费严重。因此,科学设置事业机构,是一项科学性、政策性、难度性很强的工作。

⒊人的出口问题。机构臃肿,冗员严重,改革过程中的富余人员哪里去,今后的解聘人员哪里去,“出口”渠道狭窄,加上事业单位改革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公务员制度改革之后进行的,其接受了大量上述改革的“包袱”,而大学生分配、干部分配时不去企业,机关编制满了,又大多往事业单位里挤。这样相当多单位不具备自我消化的能力。

四、几点建议

我们认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有力切入点。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需要,通过事业单位登记这一管理制度的建立,为实现政事分开,推进社会化进程的目标,提供了法制保障,是落实事业单位离开主管部门的襁褓,走向市场,进人社会,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实现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结合我县实际,我们对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为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做好准备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⒈进一步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登记工作。确认事业单位具备,与其法人资格相适应的开办资金、从业人员、办公地点、经费来源、独立核算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确立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主体的地位,使之取得受法律保护的“身份证”。清理不符合具备事业单位资格的单位,做好统计工作,为下一步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事业单位的富余人员分流提供准确参考数据。(截止目前,我县已登记事业单位家,登记率占全县事业单位的,占全县具备事业单位资格登记单位的。)

⒉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动态管理,加大监督力度。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职责、人员、工作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原定的编制、经费等渐渐不适应实际情况的发展需要。做为事业单位管理部门,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对事业单位的动态管理和监督力度。通过年度报告制度,实现对事业单位的“跟踪”管理,为建立科学的动态管理机制创造有利条件;通过证书悬挂、公告和查询等登记管理手段,将事业单位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为公众监督事业单位提供必要条件。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早日走向市场,更好地为社会、群众做好服务工作。

⒊积极探索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办法,促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对事业单位改革要坚持分类管理原则,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按事业单位不同性质、职责和任务,明确事业单位类型,找出最为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分类办法。

⒋做好新时期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去认识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自动摒弃“铁饭碗”的陈旧观念,开拓创新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逐步走入市场化,为改革后事业富余人员的安置、消化在市场化内做好准备。

⒌规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加强登记管理队伍的建设。要借这轮事业机构改革之机,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登记管理局的职能作用。要通过实践和培训等多种形式来提高登记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执法水平,也为事业单位的改革提供一个人力优势。

机构改革调研报告范文第6篇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误区与对策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问题及应对

菏泽市明确事业单位改革任务目标

淄博市临淄区编办做好推行权力清单工作

德州市食药局推进行政审批改革

郯城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现状及问题分析

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的思考

惠民县编办“三举措”优化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环境

临朐县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滨州市编办强化职能配置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关于发挥政府部门责任清单作用的思考

青岛市城阳区以机制创新推动编外用工规范管理

关于环保和文化事业单位编制标准制定的思考

无棣县编办多举措加强环保监管执法力量建设

济南市积极破解街道办事处事业单位体制难题

以两局合并为契机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苏州市吴中区巧用“加减乘除”深化简政放权

公益类事业单位管办分离体制改革研究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高青县着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坚持依法统筹推进市县政府机构改革

准确把握事业单位改革政策的基本精神

日照市东港区设立财务记账员

李庄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初探

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和机构编制的调查与思考

着重处理好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三方面问题

山东省部署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工作采访实录

烟台市深入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工作

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以滨州市为例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

关于非警务活动占用警力问题的调研报告

枣庄市山亭区编办实行五项制度提升机关效能

槐荫区编办积极配合做好干部安置工作6

省级政府部门五项职责检查评估报告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履职评估调研报告

关于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问题的思考

沙河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效与启示

做好县级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几点认识

昆仑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实践与思考

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全民创业助推经济升级

济南高新区市场综合监管体制改革的做法及成效

淄博市淄川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实践

构建治理保障体系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的调研报告

关于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的调研报告

机构改革调研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机推广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078

1 砀山县农机技术推广站农技人员基本情况

1.1 人T结构

共有编制20人,实有19人。现有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6人,普通技工2人。年龄结构:50~56岁的2人,36~49岁的共有16人,38岁以下的1人。

1.2 工作经费

砀山县农机推广站人员工资由县财政供给,基本办公经费由县农机局供给,县政府没有安排专门的农机推广经费。

2 针对基层农技人员的扶持倾斜政策落实

由于多年以来没有进新人,基层农技人员也没有享受到扶持和倾斜政策,基层农技人员的职称评定还是只靠填写几张表,几个评委说一下就可以了的事,没有真的和能力接合起来。

3 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1 人员不足

3.1.1 人才出口分流严重

主要的方面是编制部门没有给基层增编计划,前些年的几次乡镇机构改革,基层农技体系都是改革的重点,人才出口分流严重。

3.1.2 不平衡的观念

次要的方面是基层技术人员的地位不高,待遇不高,常年工作在农村条件艰苦,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认为没有前途,宁愿去大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再进农门。

3.2 缺乏必要的考核手段和激励措施

基层人员面对的是千家万户,工作层面上不容易出成绩,造成基层政府对基层技术人员有偏见,认为工作没有做好。好多基层农技人员在乡村都干几十年了,每年都一个样,干好干差也都一个样,考核手段跟不上,激励措施也没有,人员状况多年不变,时间长了不免产生人浮于事的情况。基层农技人员缺少上进的动力,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 针对砀山县农机推广体系建设情况发展提出建议

4.1 探索公益性推广机构和社会性推广机构相结合的推广体系模式

农机推广和农艺推广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一家一户的小农机时代已过去的现在,推广对象主要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推广对象相对集中,公益性推广力量也要相对集中,过去的体制设置证明如果每个乡镇1~2个人也很难发挥作用。建立县、镇、村3级推广体系,力量配置要合理,县级推广站技术力量应该在10~12人,在中心镇设立区域站,辐射周围镇,每个区域站技术力量应该在6人左右,村级推广力量以社会推广力量为主,主要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县镇村3级推广机构的职能不同。

4.2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

4.2.1 颁布奖项

对于省、市推广先进集体和个人,应重奖。如:先进集体可奖1~3万元,先进个人可奖3000~5000元。

4.2.2 考评改革

考评体系应由单位考评和服务对象测评组成。单位考评应由:工作完成情况、考勤、单位内部互评和单位负责人意见等几部分组成。建议单位考评占80%,服务对象测评占20%;单位考评:工作完成情况占60%,考勤占10%,单位内部互评占20%,单位负责人意见占20%。

5 结束语

基层优秀人员也可以在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之间流转,给有能力的人提供晋升的机会,吸引大学生人才从农技基层做起,使他们的前途更光明,成长得更快。

参考文献

[1]金晓鑫.新型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6(02):41-42.

[2]赵志华.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调查[J].农机科技推广,2012(10):28-29.

[3]单巍.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J].南方农机,2013(06):

15-16.

机构改革调研报告范文第8篇

一、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1、分类推进事业单位工作。严格按照省、市编办工作部署和要求,做好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稳妥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

2、认真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做好行政审批牵头抓总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在承接好省、市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对照省市行政审批清理结果,进一步清理我县现有行政审批事项。

3、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按照省市机构改革工作部署和安排,做好我县政府机构改革有关准备工作,重点稳步推进食品药品、工商、质监、卫生、计生管理体制改革。

二、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4、加强机构设置管理。适应县委、县政府“三大战略、五项重点工作”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需要,坚持“撤一建一”原则,适当调整机构设置。

5、规范人员编制管理。一是严格执行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5年计划和年度计划,坚持按编制按计划补充人员,对职能弱化或工作任务明显减少的事业单位适当减人减编;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职能增加的,适当调剂增加编制。二是全面推进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要求,在全县推广使用新版实名制管理系统。三是规范人员调配程序。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出现工作异动或辞退、辞职、调出等情况,及时办理编制转移或核销手续。

6、强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一是推进事业单位实地核查。二是有序推行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工作。三是强化事业单位日常登记管理。认真做好事业单位年检年审、变更、新设单位登记等日常工作,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7、继续推进政务和公益域名注册管理。巩固我县政务和公益域名注册覆盖率,加大对网络红页的指导运用。

三、加强监督检查

8、深入开展干部人事和机构编制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严格治理“三超两乱”,重点整治在编不在岗、“吃空饷”、违规借用人员以及临聘人员管理等问题,规范干部人事和机构编制管理。

9、完善综合督查协调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纪检、监察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联合督查机制,全年将对《县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县关于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若干规定》及“三定”规定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加强考核评估,维护机构编制和干部人事管理的严肃性。

四、强化自身建设

10、加强学习。建立和完善机关学习制度,实行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坚持每月集中1天学习,每次学习选定1-2个课题,由专人授课辅导;个人自学,须做好1万字以上的学习笔记,并撰写学习心得,使机关工作人员理论、法规政策,业务知识水平有新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服务和创新能力有新提升。

11、加强调研。树立“调研立办”思想,坚持调查研究,开拓创新,积极发挥参谋作用。一是明确任务。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各股室根据各自的职责,精心拟定课题,进行调研,全年撰写2篇以上调研报告,6篇以上调研信息。二是实行考核。将调研信息任务纳入个人岗位责任目标,未完成任务的不予评先评优。对被县以上各级采用的调研报告、信息材料分等次给予适当奖励。

机构改革调研报告范文第9篇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讨交流今年完成的机构编制工作调研课题,总结今年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调研工作,安排今后一个时期的调研任务,对当前我市机构编制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作出部署。会上,宣读、交流了部分优秀调研文章,大家听后颇受启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近年来,我市机构编制工作坚持服务大局、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为党委、政府做好参谋助手职能作用,不断加强前瞻性研究,调研工作每年都有新亮点,每年都有新突破。从20**年开始,每年都召开了调研成果交流会,集中展示了全市编制系统干部职工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成果。在这里,我谨向获得今年优秀调研论文奖励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同时,也借此机会,向北湖区委编办的同志们为此次会议所做的工作表示诚挚的谢意。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近三年来调研工作的简要回顾

近三年来,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调研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认真研究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机构编制工作的新路子,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领导重视,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势。市县两级编办的领导都十分重视调研工作,把调研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定期进行研究部署,经常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并亲自撰写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文章。有的文章在全省编制系统调研论文评选中获得了奖励,有的在中央、省、市报刊杂志公开发表。这些都为推进全市机构编制调研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年,全市机构编制部门开展了“机构编制调研年”活动,广大干部职工热情高涨、行动积极,紧紧抓住机构编制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超额完成了任务。

夯实基础,建立健全了调研网络。市县两级编办都成立了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专门的信息调研员。同时,以各部门各单位政工(人事)干部为机构编制调研联络员,以相关部门为调研协作者,建立了上下贯通、范围宽广、反映灵敏的机构编制调研网络体系。为进一步提高信息调研员的素质,市委编办综合科充分发挥牵头、协调和指导作用,不仅注意经常保持与各级信息调研员的联系,还定期与作者商讨调研文章的修改,有力促进了广大信息调研员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同时,采取加强督促检查,有效促进了县(市、区)编办和市直单位调研工作的开展。总的看,我市机构编制调研网络的作用发挥得越来越好,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工作格局。

围绕重点,精心选题并抓好成果转化。年初,市委编办根据全省人事编制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下发了《20**年全市机构编制工作调研方案》,确定了4大块18个重点调研课题,各县(市、区)也根据实际合理设置了自己调研主题和内容。这次的调研文章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决策性调研,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建设性观点、建议。例如,市委编办机构编制管理科自去年下半年来,深入各事业单位调查摸底,撰写了《我市事业单位基本情况及改革思路》,提交市委主要领导参阅。资兴市委编办围绕如何控制机构编制、防止改革后机构编制再度膨胀,撰写了《资兴市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建议》。汝城县委编办针对个别单位职能划分不清影响政府作为现象,撰写了《关于理顺县经济局和商务局管理体制的汇报材料》。宜章县委编办抓住乡镇如何转变职能、创新工作机制、调整组织机构、整合事业站所等关键,撰写了《关于乡镇机构改革的思考》,等等。二是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对策性调研。针对市直机关人员超编及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问题,市委编办机构编制监督科先后联合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开展了几个月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撰写的调研报告数据准确、翔实,提交了市委、市政府及市委编委会领导审阅。苏仙区、北湖区、临武县、永兴县针对机构编制监督工作问题、事业单位登记问题、官多兵少问题分别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供有关领导参阅。三是围绕工作创新,开展经验性调研。推行编制实名制管理是近几年机构编制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安仁县委编办在此项工作中由于措施得力,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肯定,他们撰写了《推行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实践和探索》,进一步总结经验,提升水平。资兴市在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方面作了有关探索,他们撰写了《依托审计做好管理文章》,进一步推介自己的经验。其它县也根据各自不同特点,撰写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近三年来,全市共收到调研文章100多篇,文章内容涵盖了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机构编制管理、机构改革、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等各方面工作,有的转化成了领导决策的依据,有的调研成果及时转化成了机构编制管理措施,有力推动了我市的机构编制工作。去年,市委编办将全市优秀调研文章及时汇总,经过修改整理后,发往中央编办中国机构网,被连续采用20多篇。同时,我们编辑印刷了《20**年调研论文选编》,赠送给市直机关各单位、各县(市、区)编办、省编办及各市(州)编办进行交流,进一步扩大了成果交流,提高了我市的知名度。

强化措施,完善了调研工作机制。市、县两级编办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调研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统一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办法,将调研课题落实到各分管领导、各科(组),强化了对调研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市委编办健全了调研工作监督考核机制,将调研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各地各单位申报机构编制事项、事业单位登记的审批参考依据,作为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评先评优的考核指标,基本做到年初有部署,平时有检查,年底有考核;各县(市、区)编办也都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度、定期研究调研工作制度以及调研成果奖励制度,有效促进了调研工作的开展,每年基本按时筛选了至少2篇以上优秀文章上报市委编办参加全市年度评选。

回顾这几年的调研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做好调研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编办领导只有真正把调查研究当作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身体力行,发挥示范作用,才能使调研工作得以有效开展。二是做好调研工作,队伍建设是基础。各项工作归根到底,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要发挥资源优势,增强调研工作的战斗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调研工作队伍,才能提高调研工作水平,使调研工作不断创新、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做好调研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根本。调研工作一定要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特别是机构编制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调研工作才有生命力,才能达到服务和推动工作的目的。四是做好调研工作,健全机制是保证。健全的制度,良好的机制,可以使工作正常有序地运转,并不断规范化。科学完善的制度和严格有效的管理是确保调研工作扎实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各地调研工作存在不平衡现象。有的地方对调研活动安排还欠合理。平时深入基层一线调研不够,调研文章有临时抱佛脚,闭门造车,甚至有从网上下载之嫌。二是调研文章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今年收集到的文章来看,大部分文章具备了一定水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是也有一些文章存在视野不宽、偏重微观、就事论事等问题。有的文章分析问题较多,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却过于草率。有的文章逻辑思维不严谨,语法不通时有出现。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进一步做好机构编制调研工作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目前,中央正在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启动前,机构编制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加强调研,为新一轮机构改革作好准备。机构编制工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和管理方式,从繁锁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重大举措、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

1、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在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上实现新突破。一要强化认识。要强化对调研工作的认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贯彻群众路线、实现科学决策的一大法宝。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任务,调研工作开展得不好,就发现不了工作中的亮点、找不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重视调研,学会运用调研来开展工作,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要继续高度重视调研工作,切实把调研工作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来抓。二要围绕中心。党的“十七大”吹响了我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号角,我们要通过调查研究,切实找准机构编制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科学定位,提出机构编制工作服务大局的途径和办法,不断提高为全市中心工作服务的水平,充分发挥好为市委、市政府的参谋服务作用。三要突出重点。突出重点开展调研是我们调研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根据每个阶段的机构编制工作重点任务,积极开展好调查研究。每年上半年,市委编办要根据全省人事编制工作会议精神,结合郴州实际,筛选一批机构编制重点调研课题。通过对这些重点课题的突破,推动一批问题的落实与解决,从而促使我们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转变作风,改进方法,在提高调研质量上取得新突破。一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求真务实,是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离开了真和实,调查研究就是自欺欺人,一钱不值,甚至有害无益。新的形势下,机构编制部门面临许多棘手的问题长期无法解决,如,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问题、上级部门干预下级部门机构编制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深入实际、问计于基层、求教于广大干部群众,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从事调研的同志,要敢于说实话,报真情,做求真务实的模范。要从加强作风建设的高度来抓好调研工作,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做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表率。二要把握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形势在不断发展,我们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也要注意不断改进。我们党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基本的工作方法,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蹲点调查”、“解剖麻雀”等方法。我们要继承和运用好这些优良传统。同时,还要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的调研方法和手段。比如,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法等。多进行量化分析和典型剖析,以全面、系统、准确地研究揭示问题,增强说服力,避免出现以偏概全、以好遮丑、以小夸大的毛病。三要切实改进文风。撰写报告是调查研究的重要环节。调查再全面,研究再深入,报告写不好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写文章要有新观点、新思路、新办法,看了以后给人以启迪,并且能够在工作中得以应用。要写短文章。领导同志和决策机关日理万机,很难有时间读长篇大作,因此,调研报告应力求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3、发挥作用,拓宽渠道,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上实现新突破。一要充分发挥作用。要努力发挥好三面“镜”的作用。一要做“广角镜”。要重视调查研究的广度,关注机构编制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大局,抓住主流与本质,为领导实施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二要做“显微镜”。调查研究必须深入具体,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精心提炼,把深藏于形态各异、错综复杂的大量现象之中的带有根本性、规律性的东西揭示出来。三要做“望远镜”。调查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对以往情况的研究上,不能只盯着目前状况的分析上,还必须要有超前意识,眼光要放得远一点,思维要想得更深一些,使调研具有前瞻性。只有做到了以上几个方面,才有可能拿出较高质量的调研成果,才能提高参谋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二要拓宽成果转化渠道。做好调研工作,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因此,决不能把调研活动仅仅停留在认识事物的阶段上,而要及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决策、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思路,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一个好的调研成果有着多方面的应用价值,除了可能转化政策法规性文件外,还可通过多角度的开发,转化成理论文章、讲话、言论、经验、意见建议等。

4、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在推进调研工作上水平上实现新突破。一要继续强化责任。调研工作开展的优与劣,成效大与小,与领导对调研工作的重视与否有着密切关系。要切实把调研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实行“一把手”责任制,继续推进领导带头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发挥好调研网络以及信息调研员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全体机构编制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有效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在全系统形成“人人抓调研、人人会调研、人人出成果”的“大调研”工作格局。二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机构编制工作繁忙,如果没有制度作保证,调研工作很难深入开展。因此,要继续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来保证调研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要进一步完善调研定题制度、奖惩制度。对于措施不到位,工作拖沓,调研工作开展不好的单位要给予批评。三要切实提高机构编制干部的调研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是每一名干部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机构编制部门必须把提高干部的调研能力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机构编制干部要注重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参与调研工作,虚心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特别是专门负责调研工作的同志,要注重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练好基本功。要加强对编制法规、行政管理体制、市场经济知识及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机构编制工作的需要。

三、用“十七大”精神指导推进机构编制工作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当前,各级各部门都在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前段时间,我市机构编制部门在党委、政府统一安排下,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取得了初步成效。就后阶段学习贯彻工作,我再讲几点意见。

1、进一步掀起热潮,精心组织学习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系机构编制工作全局,关系机构编制工作能否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新局面,关系机构编制工作能否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证。全市机构编制部门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热潮,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讨论、办班培训等多种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要重点学习和领会十七大报告,系统钻研和理解贯穿其中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要认真学习修正后的《中国共产程》,通读全文,全面领会其精神实质。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联系我市改革发展大局,联系机构编制工作实际,联系个人的思想和工作,确保十七大精神入脑入心。在学习过程中,编办机关党支部要牵头组织,中心组要示范带动,党员干部要带头坚持。同时,要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科学安排学习时间,自觉撰写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

2、要突出重点,进一步理清机构编制工作思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同时,对我国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划,提出了具体任务。比如,“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等。对于十七大提出的这些规划任务,有的我们已经在探索试行,有的正在调研,有的则尚未列入议事日程。十七大后,我国即将进行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此,我们要正确把握机构编制工作的走势和重点,理清思路,切实掌握工作主动权。要继续加大调研工作力度,按照《关于开展机构编制调研活动的通知》(郴编办[20**]59号)文件要求,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澄清我市机构编制底数,为新一轮改革作好准备。

3、要联系实际,认真做好当前机构编制工作。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坚持边学习边贯彻,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十七大的部署和要求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今年,我市机构编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市委编委会的领导下,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管理,取得了新的成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等条例、法规的宣传贯彻工作有声有色,机构编制管理日趋规范,机构改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有创新,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下阶段,我们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振奋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一是坚决维护“冻结令”的严肃性。要坚决贯彻执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冻结全省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湘办发电[20**]108号),在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启动前,对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实行冻结。二是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基础工作,搞好自身建设。扎实搞好民主评议机关作风活动的扫尾工作。按照人事编制系统“三强四好”创建活动要求,组织全市编办系统机构编制目标管理年度考核。抓好机构编制制度建设,规范各单位进人用编管理,明确用编审批程序。创新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方式方法。加强事业单位管理,组织筹备好郴州市第三届优秀事业单位法人和法定代表人表彰大会。

机构改革调研报告范文第10篇

2010年5月份,由于组织调整,我被安排到县编办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我力求做到“三个坚持”。

一、坚持完成工作任务。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积极的思想指导有作为的行动,两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县编委的领导下,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全面完成了县乡政府机构改革任务,进一步理顺了政府部门职责关系;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成了全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编工作;建立了机构编制使用审核制度,圆满完成全县61个机关单位,539个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核查工作;调整完善了涉及民生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监督管理,使全县事业单位登记率达到98%以上、年检率信息公开率达到100%,基本上实现了全县中文域名全覆盖,圆满完成了省市“五项”检查工作任务。

二、坚持提升工作站位。刚到编办,正赶上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从业务上说,我还是一名新兵,面对人手少、基础差、底子薄、任务重的现实,只能是拉下面子从“零”做起,先是与分管领导、主要领导汇报,其次是向业务上级请示,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白天深入基层去调研,晚上回来整理资料,写调研报告,一有空就学习《机构编制法规政策汇编》。有付出就有回报,经过扎实的工作,2011年4月20日,全县23个工作部门、17个镇办的“三定”在全市率先出台,不但圆满完成了县乡机构改革任务,而且采取了让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参与到机构编制核编到岗,核岗到位,预留编制在全县范围内按层级统筹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党委、政府机构设置、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的社会矛盾,提升了社会效益,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上级的充分肯定。

三、坚持依法行政。机构编制工作的核心就是就是依法办法,从严管理。在机构设置方面,坚持“三个一”审批制度,不开口子,从严从紧把好审核关,坚决杜绝因事设岗、只批不管理的现象。在编制核定上,坚持用编审批原则,坚持标准,从严从紧。在人员管理上,坚持用编申请审批制度,超编单位只出不进,满编单位先出后进,余编单位事前申报,择优录用。两年以来,所有的机构编制事项,均按程序提交编委会集体研究。两年来共引进专业技术人才326人,补充公务员队伍28人。在人员管理上,结合组织、编制工作的连续性,结合机构编制工作的形势和要求,在全市编办主任会议上,提出新任干部编制试用期制建议,“干部使用,编制先行”做法,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作者系中共巨野县委组织副部长、县编办主任 E:YWJ

上一篇:市场销售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健康服务调研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