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预算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1 16:10:01

建筑预算实训总结

建筑预算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预算教学;职业能力;实践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216-02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要求学生学会独立编制单位工程预算。要达到这个目标,要求学生在课堂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践,了解各种各样的工程量计算方法以及计价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预算方法的理解。

目前,职业中专建筑类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学以学科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忽视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没有摆脱普通教育模式的影响;另一种是最近几年来在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主张,就是职业中专教育的目的是单纯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教学的方法就是通过大量的实训操作练习来强化这种职业技能。以上两种教育教学的思维与方向,目前仍争论不休。笔者多年来在职业中专从事建筑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结合当前中职学校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对建筑工程预算教学实训环节的设置进行一些尝试。谈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

一、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众所周知,职业中专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知识应用能力较差。尽管他们在学习建筑工程预算课程之前已经学过多门建筑类相关基础课程,但由于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都是孤立的,所以真正做预算时不能将房屋构造与识图、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建筑结构、建筑工程计量及装饰装修工程计量的知识联系起来,以形成对建筑物的整体感觉与认识。有些学生甚至连工程施工图纸都看不懂,所以在学习预算时无从下手。因此,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中最大的难点,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建筑工程预算课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专业课程。虽然我们教师很清楚该学科的性质,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会由于案例准备不够,或者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而使教学变为纯理论化。例如: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很细,条款也多,教师最容易、最省事的方法是将规则解释一遍,而缺乏直观的、具体的实例,给学生实训准备的预算实例又太过简单,缺乏代表性,结果学生学完预算后只是背诵了大量的计算规则,理论上的预算知识很丰富,实际做预算时无从下手,学校培养的学生无法与企业需求进行对接,导致职校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另一种预算教学倾向是将预算课程看成是单纯的技能课,在教学中只注重实训,而不注重教学理论中的归纳和总结。预算课程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课程,也是一门需要应用相关建筑知识的综合课程;它既要求学生在实践中会进行具体的计算,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换一句话说,如果教师一味地在教学中单纯地通过实训让学生去理解预算方法而不注重对方法的理解、归纳和总结,学生通过实训可能会做一份或几份简单的单位工程预算,但是如果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所接触的工程较复杂,这种教学方法很难使他们日后的工作中能做到举一反三,得心应手,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按照教学节点,每完成一个分部分项工程教学,马上模拟工作过程进行分部分项工程节点的实训,尤其显得很有必要。

二、实训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

模拟工程过程实训可以提高真实或仿真的工作场景,是对课程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在模拟工作过程中进行分部分项工程节点实训,可以使学生在每学习一个分部分项工程计算规则后,即在实训环节接受一种模拟于实际工作的现场培训,那么所学的知识能立刻看得见、模得着,从而很容易将教师所讲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知。这样十分有利于学生掌握岗位技能,提高实践能力,了解岗位的社会属性,进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

1.确定实训目标

实训目标应着眼于预算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说,工程预算能力有两个方面:一是计算工程量,即工程量计算能力;二是计算工程价格,即工程价格的计算能力。其中工程量计算是预算工作中最繁琐、耗时最多的工作,因此,工程量计算的内容就成为预算课程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成为工程量计算职业能力的关键。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工程量计算,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伴随课堂教学的进度,进行相应的分部分项工程节点实训,并把实训的目标确定为能够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运用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计算规则,对实际的工程施工图纸进行具体分部分项工程量的计算。

2.选择实训内容

实训环节要求学生应用计算规则去解决预算的实际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在实训中,如何看懂施工图,如何能在一堆图纸中找到工程量计算所需要的尺寸,这是实训的难点。因此,训练学生预算职业能力的关键不是进行大量的工程量计算训练,而是要训练学生面对施工图如何找到一个切入点,如何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去找图纸上的尺寸,再将它计算出来。

所以,分部分项工程节点实训围绕以下内容来开展:按照分部分项工程节点的计算规则训练学生识读与本分部分项工程计算规则有关的图纸,让学生看懂与本分部分项工程有关的施工图;能根据工程量计算需要快速而准确找出相关构件的尺寸,而不至于面对一堆图纸而茫然不知所措。

3.实训指导的策略

实训环节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明确学习目标,查询计算规则,实际操作,交流实训成果等。这就要求教师从思路、场地和时间上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实训指导书要详细且周全,指导教师要熟悉预算实务的工作流程,并且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从而最终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熟练掌握预算技能。

三、实训的实例

我们不妨用计算某一框架结构办公楼的“土石方分部分项工程量”为例子对分部分项工程节点实训过程作一简要叙述。

1.实训目标及内容

(1)实训目标:通过计算该办公楼的土石方分部分项工程量,掌握土石方分部各分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2)实训内容:对学生进行土石方分部分项工程量的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后,即进行土石方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的节点实训。土石方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的节点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根据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图纸和项目场地的实际情况来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②按工程实际计算挖沟槽、挖基坑的工程量;③根据基础垫层及基础工程量等计算基础回填土的工程量;④计算室内回填土的工程量;⑤计算土方运输的工程量。

2.实训实施

建筑预算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轨,达到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行业企业。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技术 实训项目 设计 预算 施工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够达到顶岗即上岗的目的,除了设置合适的理论教学外,更重要的是实训项目的设置及开发。实训项目的设置应该符合社会对于该专业人才需求。社会对于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水暖空调、建筑电气、消防系统等方面的设计、施工、预算,其次是对应这些系统的维护和调试等。

1 开设的实训项目归纳如下

1.1 水暖空调方面的实训。①供热系统、给排水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②空调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

1.2 消防方面的实训。①消防供水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②消火栓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③自动喷淋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

1.3 建筑电气方面的实训。①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②楼宇安防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③供热、给排水、空调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④建筑电气照明供配电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⑤应急照明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⑥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广播系统等);⑦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及调试。

1.4 设备的综合调试、维护等。

1.5 天正设计软件的应用实训。

1.6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

1.7 预算软件应用实训。

以上这些项目从第二学期陆续开始开设,开设的前提是必须要先学习了该实训项目所对应的相应课程。开设的地点在专业实训室。具体实训项目完成的顺序依次是设计、预算、施工、调试。

2 根据开设的实训项目,所开设的具体课程总结如下

2.1 供热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暖卫施工技术、通风与空调工程、安装工程预算。

2.2 建筑电气自动控制、电气照明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安防技术、网络与综合布线、智能设备测试、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电梯自动控制系统、建筑电气施工预算。

3 成绩评定

具体每一实训项目都是由实训教师布置实训任务、之后学生分组并按要求完成实训任务,通过实训方案的呈现、操作、答辩、问题的解决情况、出勤等方面来综合评定成绩。

4 实训设备的来源

4.1 依靠学院自身已有的设备进行实训项目的开发。

4.2 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由企业投资购买设备并提供部分实训指导人员、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提供教师和场地,通过这样的形式完成实训项目的开发。

4.3 根据企业行业的需要,把学生直接引入到企业行业、以企业行业的技术人员指导为主、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指导教师为辅,进行实训项目的开发。

通过该专业十几年的实训发现,如果只依靠本院的实训设备进行实训项目的开发,结果不是很令人满意,因为学院的资金有限,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专业的发展,除非学院投资力度很大,才能满足实训的要求。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是开发实训项目很可取的,首先是不用学院资金投入,只是提供场地和部分教学人员,而且企业提供的设备都是很先进的,基本能够满足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第三种把学生直接送入企业行业进行实训项目的开发,预期效果会很好,但就是很难找到愿意与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企业行业,因为企业行业有经济效益的驱动,有时不愿意接受我们的学生。要想做到学生能够深入企业行业进行实训或培训,就得从招生环节做起,把招收的学生大多数设置为订单式培养,和企业行业签订合同,既解决了学生实训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实训项目一旦开发出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调整。及时通过深入企业行业进行市场调研,并与企业行业的专家进行座谈后,汇总意见达成共识。依次为基础设置课程和实训项目,形如企业行业是用户,我们是生产厂家,根据用户的需要生产出合格优质的产品即培养出满足企业行业需要的设计、施工、预算、设备的维护运行及调试方面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根据近几年学生的分配情况来看,企业行业需要能够胜任预算、设计、施工、系统及设备的调试运行维护、资料整理方面的人才。根据这一可靠信息,我们要加大对应这些岗位的实训项目的进一步开发和设置,让学生从基本的实训做起。学会根据需求制定合适的设计方案,并能对实际的设计方案进行预算,之后进行施工,最后进行设备系统的调试维护等。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摇篮。根据实际的需要,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开发先进的实训项目,和企业行业联合并确立了明确的培养目标,最终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之路并非平坦,只要学院、教师,企业行业三方拧成一股绳,定能体现出高职院校的价值,那就是为社会培养出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标准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大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孙光伟.水暖与空调电气控制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张本昌.实用建筑电气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建筑预算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预算 实践技能 岗位技能 教学

一、建筑工程预算专业的实践技能是什么

实践技能就是从事实践活动的技术和能力,包括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两个方面:其中岗位技能是指直接上岗的能力,既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建筑工程预算的具体工作,而不用再经过二次培训;职业素质是指学生的综合素质,它是指为成功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带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迁移性的社会通用能力。如,学习发展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评判创新能力、信息应用能力、吃苦耐劳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职业素质的教育目标是“使人成为人”,而岗位技能的教育目标是“使人成为某种人”。

二、建筑工程预算专业岗位技能的特点

1、建筑工程预算专业岗位技能的综合性,是因为预算课程是建立在建筑类的相关课程(包括建筑识图、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施工与建筑材料等课程)基础之上的一门课程,需要学生具有综合应用上述课程的能力,学生要能看懂建筑施工图,对建筑结构构造要有较全面深入的理解,对建筑施工的过程、工艺及建筑材料能大致了解,才能准确地计算工程量及其费用。

2、建筑工程预算专业岗位技能的实操性,是因为预算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会独立编制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仅凭理论上学会预算方法是不行的,学习者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了解各种各样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方法、工程计价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并且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预算方法的理解。

三、建筑工程预算专业岗位技能教学的现状

1、教学理论化,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案例准备不够或者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而使教学理论化。如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很细,条款很多,教师最容易、最省事的方法是将规则解释一遍,缺乏直观地演示具体的实例,其次给学生实训准备的预算实例又太过简单,缺乏代表性。结果学生学完预算后只是背了大量的条款规则,理论上的预算知识很丰富,实际做预算时则无从下手。

2、教学变成单纯的技能训练课,在教学中只注重实训,而不注重教学中的归纳和总结。预算课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也是一门需要应用各种建筑相关知识的综合课程,它既要求学生在实践中会进行具体的计算,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单地说,如果教师只是在教学中单纯地通过实训让学生去理解预算方法而不注重预算方法的归纳、总结,学生通过实训可能确实会做一份或几份简单的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但学生就业后所接触的工程会很复杂,这种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变。

四、建筑工程预算专业岗位技能教学方法的探讨

首先,转变观念,从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能力培养为主;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从重理论轻实践转向理论实践并重、突出实践教学。

1、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增强学生的“建筑感觉”,学习预算课需要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建筑类的相关课程的能力,不是要求教师简单地复习建筑识图、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施工与建筑材料等课程的相关知识,而是要求教师能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此时在教学中给学生发一套他们很熟悉的建筑物的施工图,结合这套图纸,引导学生从建筑构造、结构、施工、建材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认识这个建筑物,这样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的同时,进行建筑相关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如果对自己所学知识能看得见,摸得着,那么就很容易将教师讲授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认知。

2、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教学,在进行理论教学时,结合这套施工图举例讲解各分部分项和各个构件的具体计算方法、计算规则和计算内容,同时编制这套施工图的单位工程预算进行实际训练,各部分理论完成后,这套施工图的预算也同时完成;这样使学生边学边练,在学习理论过程中知道这些知识实际用于什么地方,在练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自己实践的过程中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预算课程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学和练为主导,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提示及归纳总结上。如在讲解墙体工程量的计算时,先将墙体工程量计算的基本方法讲解给学生:墙体工程量按体积计算,应扣除柱、梁、板等砼构件所占体积及门窗洞口所占体积。在学生练习时遇到了具体的问题:柱、梁、板的体积和门、窗体积怎样扣除?这时教师便引导学生结合施工图和实际建筑物分析结构类型、墙体构造,如框架结构柱、梁、板在整个墙体高或长度方向是通长的,而门、窗洞口在墙的高度和长度方向都不是通长的,就像一个大的四方板上挖了一个小洞。这时学生很直观地看出:计算墙体净高时可由层高减去梁板高度得出,而墙的净长可由墙体轴线长度减去柱尺寸即可,墙体按净长、净高及墙厚计算出体积后,最后再扣除门、窗洞口所占体积。这样学生便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实际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了,比教师直接讲解具体的计算步骤效果要好得多,并且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筑预算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排水设计;预算;安装;综合实训;教学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190-03

为满足建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企业对岗位的要求,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在教学中推行“教、学、练”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道德能力,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团队协作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能力,教学团队将设计、预算、安装结合在一起形成综合实训教学。

这种综合实训教学正处于尝试阶段。是以一个单体(卫生间)为设计对象,分别设计室内给水系统、室内排水系统、室内采暖系统,通过电脑出图;根据设计图完成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采暖系统的预算;最后在“教、学、练”教室完成各系统的安装。综合实训教学是在完成建筑给排水工程、供热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等专业课程结束后进行。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综合实训教学的设计:以室内排水系统的设计、预算、安装综合实训为例(见表1)。

1.4.1 安装顺序

排出管――底层排水横支管――底层器具支管――隐蔽管灌水试验及验收――立管――各层排水横支管――各层器具支管

1.4.2 安装过程

(1) 排出管安装:采用比量法下料将其预制成整体管道,待达到接口强度后穿越基础预留孔洞安装,立管与排出管用2个45°弯头连接。注意管道要有坡度。

(2) 底层排水横支管安装:多为直埋或地下室顶板下或地沟内。下料长度是以各卫生器具安装中心线及管道上斜三通45°弯头承口内侧为准。坡度要符合要求。

(3)底层器具支管安装:下料长度是先定出横管标高(根据设计标高和排出管三通口的水平标高及横管坡度定);量尺:尺头对准横管上垂直向上管件承口内侧,量尺到一层地面得尺寸基数,支管长度=尺寸基数(或蹲便10mm)。器具支管一端与三通连接,另一端接卫生器具排水口。

(4) 立管安装:指从一层检查口到通气管的垂直管段(分层预制,自上而下逐层安装)。楼板上预留孔洞,弹出整个立管安装中心线。确定各立管下料尺寸,通气管(延伸出屋面0.7m,顶部设铅丝球通气帽)。立管按要求设伸缩节。管道采用粘接,用管卡固定。

(5) 灌水试验: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灌水的高度不低于低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其检验方法是灌满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水观察5min,液面不降、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6) 通球试验:排水立管做通球试验,通球直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2 综合实训教学的总结

虽然综合实训选用小的系统,但涉及内容广泛,软件要求高,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办公软件EXCEL,辅助设计软件CAD以及广联达预算软件;遵循教学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模拟到真实,逐步发展,教学体系逐步完善。能帮助学生实现所学知识的整合与综合职业技能的掌握,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李社虎.管道工[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建筑预算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预算;教学;探讨

《建筑电气工程预算》是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教学内容较多,课时量少,且课程学习单调枯燥,导致在教学方面,教师和学生都存在一定的难度。根据笔者在建筑电气预算教学方面的经验,分析该课程目前教学现状,提出合适的教学方式的改革调整,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的效果,培养出适宜社会发展的专业电气预算技能人才。

1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1内容多、课时少

对于高职造价专业,建筑电气工程预算一般安排在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加之有综合实训等课程,建筑电气工程预算安排的课时量在40学时左右,而课程的讲授包含照明、动力、防雷接地、弱电等方面的图纸的识读、工程量的计算、定额的套取、相关费用的计算等等。要在较少的课时内深入理解如此庞杂的内容是比较困难的。

1.2教材难选

目前市场上建筑电气工程预算书籍版本多,但质量却参差不齐,内容更新速度跟不上规范的变化[1],很多书籍是以地方规范编写的,具有一定局限性。而能作为教材,适用高职教育特色的就更为匮乏,导致很多教师只能选用培训教材或岗位考试书籍作为教材。没有合适的教材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很好的与学生形成共通,教学质量达不到要求。

1.3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在建筑电气工程预算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教师和学生。教师方面:建筑电气预算的师资较为匮乏,很多教师对土建造价方面很专业,但对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方面较陌生,而对安装施工较熟悉的教师,对造价方面较弱。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己先学习甚至一边学一边教学生,耗费大量精力且不能保障教学质量[2]。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基本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课程的实践性。学生方面:高职造价专业包含的方向较多,但很多学校把教授核心都放在土建预算方面,导致学生对建筑电气工程预算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再加上该课程识图、算量、编制清单、套定额等繁杂枯燥的内容,让学生望而却步,没有学习兴趣。消极对待,从而使教学效果降低。

2教学方法的改革

2.1模型与多媒体教学

要学好电气预算,识图是关键,而要能很好地识图,就需要对建筑电气系统、设备和施工有所掌握。在讲解电气设备系统时,可适当运用模型进行教学,把搬到课堂上的小型模型作为工具配合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官上一目了然,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师讲解也轻松。对于一些无法用模型展示的,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及一些三维软件建模图直观展示整套系统,将电气工程中设备的位置、线路的敷设、走向等图文并茂、动态的表达,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电气系统,更有利于学生在脑中形成三维图示,对施工图的识读形成直观印象。而且图片、动画、视频及三维建模动态的效果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课堂丰富多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点,提高教学效果。

2.2现场实践教学

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各种电气系统设备。讲解配电系统时,结合教学楼的电井、配电箱,让学生认识总配电到层配电再到分配电的系统,通过观察配电箱,学生更能直观的了解其构造、开关设备、接线及安装等。由于电气系统中大多数的管线都是隐蔽的,利用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效果会更好。结合学校的建筑电气实训基地,将实训楼(实训楼中电气管线设备已安装但未隐蔽)的整套电气图纸发给学生识读,学生对照图纸,参观实训楼中电气设备、管线敷设及安装,就像在实际施工现场一样,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利于学生对图纸深刻理解,掌握图纸识读、系统组成和安装工序等知识也相对容易很多。

2.3任务驱动教学

建筑电气工程预算课程中的图纸识读、工程量计算、清单编制及组价等内容仅仅靠教师讲授,学生听讲并不能很好的掌握,要想掌握这些知识,需要通过一定的实际训练才可以,因此在课堂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结合知识点的讲授,在适当的时间设计课堂实训任务。比如:给学生某房间的电气图纸及任务书,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识读、工程量计算、清单编制等工作,并提交成果表。小组成员通过互相配合讨论、将不懂的搞懂,把电气预算中容易出现的工程量计算数字错误、清单编制不完整[3]等问题都得以解决。任务完成后,还可组织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在完成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方法等,为以后的学习积累经验,打下坚实基础。通过一个房间的小任务到一层楼一个厂房,最终到一栋楼,这种从简单逐渐到复杂的任务驱动,帮助学生将知识点分散,各个击破,针对性强,综合性强,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建筑电气工程预算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就业做好准备。

3结语

建筑电气工程预算的编制是一项枯燥繁琐却要求细致的工作,这对本课程的教学也产生很大的影响。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质量,尝试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是必不可少的。怎样改革、如何加强教学实践性都是值得探讨的,只有不断努力深入,才能找到一套适合电气工程预算的教学方法,才能将学生培养成具备综合性预算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乔慧萍与顾海燕,建筑设备教学方法改革探讨.山西建筑,2015(23):第248-250页.

[2]康清,吴渝与白先梅,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高教学刊,2016(10):第239-240页.

[3]郭林丽,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相关问题分析.山西建筑,2015(28):第225-226页.

建筑预算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BIM实训室;教学

1.BIM概述

随着建筑产业的飞速发展,新材料的相继出现,工艺复杂的建筑物层出不穷,工程造价行业的业务规模和需求也相应的迅速扩大,提升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等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从根本上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工程造价行业准备好了充足的技术保证。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的模型,并可以用于设计、建造、管理、造价的数字化方法[1]。它具有参数化建模可视化和虚拟施工等强大功能,并通过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促进了建筑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进程。BIM技术的应用给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2.我国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现状

2.1造价管理模式

我国长期以来采用动静管理相结合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模式,即由各地区的主管部门统一编制工程预算定额,分阶段的调整市场价格,定期公布指导性系数,然后由各地区的工程造价机构编制、审查和确定工程项目的造价[2]。这种管理办法基本适应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制约着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2.2算量计价手段

在计算机未普及之前,工程造价人员根据图纸、预算定额和计算规则手工计算工程量,然后根据市场行情编制出预算报表,形成工程造价文件,这样的工作方式效率较低且劳动强度较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与逐步走向成熟,广联达、神机妙算等计价软件的可自动套价,使造价人员在工程量计算上所花费的时间大大减少。专业技术人员开始进行三维算量软件的研发与应用,使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进信息化时代[3]。

3.BIM实训室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课程体系主要由工程技术类课程,经济类课程和管理类课程组成。由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加上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往往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教学效果不佳。尹贻林教授在《世界工程造价学科发展报告》一书中指出,在学科教育和具体应用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刚毕业的学生无论在知识方面还是在能力上,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再学习再培训才能适应工作岗位[4]。其根本原因是在课堂教学中未能为学生创建一个能模拟真实工作过程的情境。以BIM实训室为平台,侧重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对改变相关课程体系实践环节薄弱的局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在校两年时间内先后学习《CAD 制图》、《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安装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等课程,现进行改革,加入BIM实训室操作环节。《CAD 制图》课程结束后,用4课时时间,练习建模。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建筑设计软件绘图,在电脑中绘制出符合拟建建筑的施工图形,包括平、立、剖、局部造型等图样以及尺寸标注,同时应辅以装饰装修材料说明,形成完整的建筑施工图。《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完成后,用4课时时间,练习土建工程算量。利用土建工程软件对工程施工图进行建模,快速准确计算土建工程量(包括建筑、结构和钢筋等),与手算结果对比。《安装工程预算》课程完成后,用4课时时间,练习安装工程算量。利用建筑的BIM关系,将土建计量的模型或建筑设计建模和结构设计及分析建模的模型,导入安装工程计量软件中,在模型中进行管线和设备建模,以保证计算的准确和模型的完整,通过软件计算分析,得到安装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量,与手算结果对比。《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完成后,用4学时,练习计算工程造价。在土建或安装工程分部分项的工程量的基础上,利用造价计算软件将工程量数据进行对应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消耗进行分析计算,辅以相应的单价、管理费、利润、税金等,就可以得到分部分项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消耗和工程造价。学生顶岗实习前,用4周时间练习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建筑物的工程造价,能够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

在BIM实训室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教师介绍学习目的,呈现学习内容,提出任务。(2)学生识别问题、分解问题、制订问题解决计划。(3)学生分组解决问题。(4)教师进行整体性评价[5]。

4.结语

在BIM实训室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BIM的特点,将真实复杂的预算项目引入课堂,通过在BIM平台上创建学习共同体,使得学生能进行协商与互助,通过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能更加真实全面地评价学生。BIM实训室的创建较好地解决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从实际操作环节落实学校实训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教学,培养出了既符合国家发展要求,又与社会实践相接轨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关培.BIM在建筑业的位置、评价体系及可能应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3).

[2]孟森,刘欣,张世洋.浅谈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管理[J].工程建设,2012,44(5):74-78.

[3]张利歌.基于BIM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研究[J].建筑科学,2013,18:247.

[4]黄华.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理论依据[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8(4):61-64.

建筑预算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造价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

中图分类号: TU723文献标识码: A

职业院校作为承上启下的层级,培养人才的目标应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及综合能力,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一文当中明确指出,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为解决高职教育发展中所遇到的上述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明确的行动方向。

为适应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在充分学习和借鉴经验的基础上,我院近年来在部分造价班中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这是一种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科学地分解、组合成若干教学模块。教学安排在有专业教学设备或教学软件的专业教室里进行, 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任务。

一、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前提

(一) “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结构的准备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职业能力,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课程设置不能围绕学科,而是要围绕职业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应用能力。

以造价专业为例:在具体实施时,首先,通过行业调研分析造价员岗位所需要的核心技能,然后比照现有教学大纲找出需改进之处,根据职业需求制定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同时,成立由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全程参与课程的建设和督导,以保证课程内容先进、实用。在进行课程结构调整时采用的程序如图1所示,形成岗位能力分析表,详见表1。

图1 课程结构调整程序图

表1 工程造价专业岗位能力分析表

专业对应的岗位 岗位应具备的技能 技能所应掌握的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所对应的课程

造价员

建筑、装饰、安装工程工程量的计量与计价及软件应用能力 识图的能力 准确识读施工图纸 房屋构造与识图、建筑制图与识图、

造价的基础知识 建设工程费用组成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定额原理

工程费用全过程控制

手工算量及计价的能力 建筑工程造价确定 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

装饰工程造价确定

安装工程造价确定 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

算量及计价软件的应用能力 图形算量软件的应用 造价电算化

钢筋算量软件的应用

工程计价软件的应用

安装工程算量软件的应用

(二)“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内容的准备

1)建筑制图与识图

基本要求: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熟悉国际现行制图标准;掌握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图示方法与识读方法;能熟练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措施:通过上一阶段分析岗位的核心能力发现,作为造价岗位主要要求能够识读本专业工程样图,而对于建筑施工图及结构施工图的绘制能力要求其实并不高,而“教”跟“学”都要为“做”做准备,因此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应适当降低施工图绘制的要求,加强施工图识读能力的训练。

2)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

基本要求:掌握建筑及装饰工程造价组成及计算程序,掌握分部分项工程及措施项目费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熟练使用定额,要求学生进行能够进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措施:该课程在讲授时首先是理论教学,重点讲解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套价准则,参观实训基地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然后为案例实训,将由学生们亲自手算完成施工图的预算,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随时观察学生学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3)造价电算化

基本要求:根据所学建筑及装饰装修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基础理论知识,利用造价软件,结合具体工程图纸,进行软件算量和造价计算,并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造价软件的应用等内容。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措施:鉴于目前概预算对软件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院及时增加了电算化这门课程,课时也由最初的一周两节调整为一周四节,并配备了专门的实训周。该课程更注重学生的“做”,但学生“做”之前离不开教师的“教”。先由老师讲授相关知识并演示软件的操作方法,然后布置任务,再由学生自己利用软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教、学、做在一堂课当中穿行,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做”一体化师资的准备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最有效的办法是给课程配备学校老师和企业导师,形成教学团队。但这样做成本太高,并且人员紧张,目前还难以做到。因此,将学校老师培养、锻炼成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是一条捷径。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老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很少经过实践锻炼。针对这种情况,近几年来,我专业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第一 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提高专业能力,积累实践经验

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轮训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时间到行业企业或生产一线实践,教师在这些企业学习的不仅仅是技术,而且感受到了技术最前沿的信息和观念。

第二 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

例如:担任《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老师必须取得造价员证书,担任《造价案例分析》课程的老师必须取得造价工程师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等。

第三 积极从企业一线引进培训教师

聘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对本专业教师进行现场培训,进而全面提升教学团队整体素质。

(四)“教学做”一体化实训教室的准备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不再将理论讲授的教室和实训室分开,而是合二为一,因此对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求更高。

近年来,我院加大了对工程造价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目前我院造价专业校内实训场地可以开展工程计量与计价、会计模拟操作、CAD绘制、钢筋绑扎等模拟仿真施工现场的实训项目。并且在实训场地内配备了“教学做”一体化实训教室,不仅装配了相应的计价软件,还配备了相关的规范、图集、定额等实际预算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工具,以方便教学和学生获取信息。

上课时,老师在实训教室先讲授理论知识,然后带领学生进入实训场地实地参观,有了实训场地真实的接触,原本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容易接受了,接下来由老师布置任务由学生在实训教室完成。这样的集知识传授、实验验证和技能操作于一体的一体化教室,实现了边教、边学、边做、边交流、边反思、边提升,有利于学生工作过程观念的生成和专业工具的使用,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一)理论知识讲授

教师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教学方法讲解,明确知识点,理清易混淆概念。以《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程当中的现浇混凝土板这一节为例。讲解有梁板、无梁板及平板之间的区别及其各自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并熟悉定额子目。

(二)参观实训基地

参观实训基地,在建筑实物里让学生分辨有梁板、无梁板及平板,并指引学生观察板在计算工程量时具体的范围,掌握计算板的工程量时与梁、柱的分界线。有了实地的参观,之前的理论知识更加形象直观,掌握情况良好。

(三)构建小组,分配任务

根据完成任务的需要,构建学习小组。比如找出相关项目的施工图让学生计算现浇混凝土板的计量与计价,并分解任务。

(四)实施学做,交流讨论

学生亲自动手进入实际操作环节,认真审阅图纸并查阅图纸当中涉及到的图集或规范等资料,然后进行图纸当中板的工程量的计算并从定额当中选取对应的子目,套取价格并调整相应的价差,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随时观察学生学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记录,提示学生纠正,观察学生的变化过程和结果。

(五) 检查评价,反思完善

学生完成学习报告、小组评价,教师根据岗位要求和学生的现场表现进行总体评价,并对知识点进行总结。

结束语

总之,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我院工程造价专业2009级和2010级学生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实现学生“零距离” 就业,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希望我们的实践总结,对类似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落实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严希清.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职业教育研究 2009.4

【2】余浩,余静.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课程设计.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建筑预算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学院;课程实训;成绩评定办法

实践性教学是独立于理论教学之外的一个教学环节,主要是指实习、实验、实训等教学活动,它通过学生直接参与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活动,来验证和深入领会基础理论知识,从而掌握实际工作岗位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达到掌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目的。

课程实训是高等职业学院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而精心组织安排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一般情况下是各专业主干的专业课程在理论教学阶段结束后所进行的一项解决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技能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以我院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为例,其课程实训环节见下表:

如此多的课程实训环节,要想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达到预期的实训目的,指导教师在实蘸的前期必须要作好课程实训的任务书和指导书,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并对实训内容做全面的了解,可能的情况下还应该提前操作,作到胸中有数,重要的还是要有一套适合本专业特色的对实训课程进行评定的办法,以督促学生更好的完成实训任务。

课程实训的成绩评定,决不应该像学院的考试或考查课程采用笔试答卷或平时成绩综合评定的方法,因课程实训是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所以成绩的评定办法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动手操作方面进行考核,要体现其操作过程的参与程度,体现其操作成果的质量,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是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的一种手段,对引导学生参与实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衡量指导老师教学方法是否合适的重要依据。因此,课程实训的成绩评定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是提高实训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何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怎么评价实训成果的优劣,笔者在近几年来所完成课程实训的教学任务时,总结出一套客观、公正、透明、可操作的成绩评定的办法,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一、有效引导,考核办法明确

课程实训教学应与企业实践工作内容相结合,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略。这就要求课程实训指导教师要具有“双师素质”,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最好是有参与企业工作过程经历,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能力,同时要有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在课程实训第一天布置实训任务的时候,指导教师根据事先编写的任务书和指导书下发给学生,同时还要将课程实训的目的、内容、要求以及实训成绩的评定方法直观的告诉学生,使学生在实训开始,就已经能够意识到指导教师是有目的的引导、组织学生在校内完成理论知识和实际岗位工作内容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模拟性的参与企业实践工作活动,让学生在校内接受岗位工作培训,激励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参与的意愿,也能够明确成绩考评的办法。

我专业上述几个课程实训项目的考核办法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课程实训成绩评定办法如下:从课程实训开始直至结束,根据学生每天完成的课程实训的进度、出勤率、实训独立完成情况、实训态度、纪律等方面进行全过程动态评定,共结果占实训总成绩的2 0%,(如果实训属于分组进行的,此项评分可按10%赋分,各小组组长应对组员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价,为每个成员打分,在总分中占10%。);课程实训结束后,根据学生最终上交的实训成果评定成绩,其结果占实训总成绩的的40%;最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实训质疑答辩,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场确定成绩,其结果占课程实训总成绩的40%。上述三个方面的成绩综合在一起即为学生课程实训的综合成绩。

二、实训全过程实行动态考核

指导教师在课程实训指导的全过程中,一方面要抓好实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包括安排实训的场所、实训资料的印刷、实训的动员、学生的准备情况等工作,另一方面还在承担实训的指导工作,解答实训过程中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记录每个学生每天实训操作的进展情况,分组协作情况、出勤情况、是否独立完成实训操作、实训完成的质量等情况,通过动态观察,做到心中有数,为实训后期的质疑答辩、实训成果的评审、最终合理地确定每个学生课程实训的终评成绩,积累第一手资料。

三、“一对一”答辩

因为整个实训过程的时间安排较长,每个指导教师除了担当指导工作外,还要承担某些课程的教学或其他工作,不可能与学生实训的时间全部同步,而且,参加实训的学生平时在学习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有必的要对其进行“一对一”的答辩。因为有了这一环节,学生在平时实训时也会因此而有紧迫感,能有效督促其实训的自律性,确保其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课程实训中,以保证实训任务的圆满完成,完成的质量得以保证。由于指导教师和实训学生接触的时间较长,学生在质疑答辩中不会有畏惧心理,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

质疑答辩时,教师根据实训期间所掌握的每个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疑问,如果整套实训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学生一定能作出正确解答,指导教师给予肯定;答错了,指导教师应及时给予纠正,耐心讲解,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怎么做是对的,在质疑过程中老师能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及时总结经验,寻找教训,为下次实训提供依据。

四、批阅实训成果

实训成果是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综合反映,是指导教师进行课程实训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如建筑企业会计课程实训,其实训成果: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内容;建筑工程概预算实训成果是建筑工程概预算书;房屋识图与构造的实训成果是学生亲自动手绘制的建筑图或结构图等,指导教师应严格细致的批阅,对每个学生都应作出正确的评价。批阅过程可以让学生参与,面对面的完成这种批阅过程,当面指出学生的错误之处。如果学生不参与批阅过程,指导教师要对实训中的错误做出一些符号,并附上简要的批语,给出正确的点评。这样,会使学生对自己课程实训的结果有着更清楚的了解,“批阅”的过程既是“改错”的过程,也是“教学”的过程。

五、实训总结分析

实训总结分析是考核体系最后环节,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使教师能清晰了解学生实训效果及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为本课程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提供参考资料。

每一个课程实训结束后,指导教师应该及时召开一次课程实训总结会。对课程实训的质量及学生完成情况、容易错误的地方进行分析和总结,表扬先进,鼓励后进,肯定成绩,指出问题。为学生今后丰富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本领鼓劲。

建筑预算实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工程素质

随着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一些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花费巨资建设实训基地,紧跟人才市场发展变化,加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培养力度,期望培养出动手能力强、掌握最新工程技术的企业和社会急需人才。各高校的出发点都非常明确,期望值也很高,但是,实训基地如何构建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高额投资能否达到建设初衷,如何避免实训基地摆样子、走形式,如何充实实训内涵、提高实训质量,如何科学评价实训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训基地如何为其他院校同类专业提供实训服务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是确定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就业岗位群、课程体系等内容的纲领性文件。我院建筑工程系(以下简称我系)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多次研究、讨论,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等形式,制定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新型工业化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实施与质量控制、施工组织与管理、成本控制等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建设行业一线高素质技术管理人才,主要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测量员、资料员等岗位就业。

构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及能力体系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加强内涵建设,突出职业岗位需求,积极完善“双证书”制度,以造就建筑企业一线需要的“精施工、会管理、懂设计、通经济”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工学结合的“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一”指搭建一个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校企共建的合作平台;“二”指构建毕业证和上岗证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三”指通过三阶段工学交替,实现三级能力递进,达到“零距离”就业。三级能力指基本能力、综合能力、顶岗能力,如图1所示。

(一)基本能力

通过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了11门学习领域课程,每一门学习领域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代表一个专向能力,因此形成11项专项能力:施工图识读与会审、建筑材料监测与应用、建筑施工放线、施工安全预防与监控、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施工、现浇结构主体工程施工、建筑防水与装修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资料整理与归档等。

(二)综合能力

按照行业和职业岗位需求,以真实的建筑工程项目为依据,创立专业综合实训,包括工程招投标训练、施工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程预算、项目实施监控、技术资料归档、工程质量验收等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综合实训,努力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和教学情境,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顶岗能力

通过在真实工作岗位上顶岗训练,使学生具备顶岗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

实训基地建设要求

11门学习领域课程都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需要真实工作任务的实训室或教、学、做一体化教室,需求见表1。

综合能力培养需要建设的实训室有工程招投标、技术资料归档、工程质量验收、施工建造实训室。为培养学生的顶岗能力,需要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一批校外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于是,形成以下建设思路:(1)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结构模型;(2)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材料检测中心;(3)将施工建造实训中心建设成为砌筑工、抹灰工等工种鉴定中心及施工员等资格认证中心和企业的职工培训中心。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我院作为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既要考虑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要控制建设成本。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形成以下建设方案:

(一)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模型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建筑结构拔地而起,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实例。通过利用大型的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强大建模功能,能建立起全面逼真反映建筑结构的模型,还可通过设置不同的材料、实常数、单元类型等参数,快速、有选择地展现所要观看的构件或细部构造。

通过编制apdl程序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模型,能达到如下的预期目标:完整地、全仿真地建立整个建筑的结构模型,包括基础垫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等;真实地显示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各种钢筋的形状、弯勾位置的定位、钢筋弯弧内半径、钢筋的锚固、钢筋的层次关系等,都必须与真实的结构完全一致;能确定钢筋的下料长度;能统计混凝土的体积;能统计不同种类钢筋的体积;能显示施工缝的位置等。

建筑工程有其独特性,不仅受季节、场地限制,而且技术含量高的还属隐蔽工程,施工完毕后多为不可见。数字式三维仿真建筑模型是以真实的建筑工程图纸为蓝本,进行1∶1的全真建模;可设置混凝土为透明的而钢筋则为彩色非透明;可随时随地、身临其境地进行实训或进行建筑翻样。

仿真建模系统将提供一个巨大的仿真演示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施工、预算等功能,使建筑视图与施工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明白。

(二)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我系已与武汉广益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土木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该中心定位于在石家庄周边承揽检测任务,同时为我系在校生提供实习实训服务。该中心成员以武汉广益公司的试验检测人员为主,同时由我系教师指导配合,以后实行以我院优秀毕业生为该中心的主要技术力量,我系教师为指导的模式,同时兼顾教学与业务开展。并且可以聘请广益公司的技术骨干来我系进行授课与实训指导,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长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同时也为我系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服务社会开拓了渠道。

建设目标与实训服务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学生专项技能训练需求。该检测中心建成后可方便我系在校学生开展建筑材料检测与验收、力学性能试验等专项技能实训项目,包括水泥基本性质检测、混凝土基本性质检测、砂浆拌和物基本性质检测、常见建筑材料力学性能试验、钢材拉伸、冷弯试验及钢筋焊接试验等检测内容;能够满足本系建工、造价、监理、钢结构、建装、室内六个专业相关课程实践教学需要。(2)强化施工生产性实训环节。按照建筑施工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以及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开设与之相适应的施工建造实训项目。利用该检测中心开发施工建造取样与成品检测、工程质量与施工现场检测等实训项目,确保学生通过技能训练熟练掌握职业岗位需要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工作任务的高度融合,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该合作项目已经开始实施,我院提供了600m2的场地,武汉广益咨询公司已投入了近100万元的设备,设备调试已完成,建筑工程等专业学生将于近期在此中心实训。

(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在建设数字化三维结构、生产性检测中心的基础上,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建设测量、施工、管理三类方向的综合实训中心,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心主要实训室建设方案见表2。

校内实训基地不仅要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要成为技能鉴定、就业培训的多功能基地。我院是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已在建设厅指导下开展施工员、资料员、预算员等行业资格鉴定工作,因此,我们力争将建筑工程管理实训中心建设成为施工员、材料员、资料员、预算员等建设行业职业资格鉴定基地。与质监总站合作将建筑工程检测实训中心建成质检员、取样员等职业资格鉴定中心。与石家庄市就业服务局合作将建筑工程施工实训中心建设成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再就业培训基地,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

以培训基地为依托,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2008年,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在我院设立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该基地旨在形成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学校共同建设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平台。该基地于2009年2月成立了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委员会,召开了基地建设委员会一届一次会议,参加企业达38家。

校企双方在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在各委员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聘请成员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学院将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导下,进一步扩大基地成员企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成员企业达到100家,以保证专业建设的需要。

结语

实训基地建设是三级能力递进培养体系中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我院三维数字化建筑结构模型软件、校企合作生产性检测中心以及工程测量实训中心等三个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虽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基本上满足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能力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建筑预算实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学生取得预算员、造价员资格等社会职业资格考试的主要内容,也是今后考取建造师、造价师等职业资格证的主要考试科目之一。在以往的教学目标中比较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将能力培养列为课程主要的培养目标。而且本门课程独有的专业性与实践性、政策性和时效性都十分突出,涉及建筑工程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同时也融入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教学内容多,学习难度大。不少学生就因为基础知识薄弱或部分专业课程未学好而产生为难情绪,也有不少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重点是建筑结构设计或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从而轻视了对本课程的学习[1-2]。

2 现状

目前,计量与计价这门学科的课程设置不是很合理。笔者调查发现:该课程内容远远偏离学科发展前沿方向,有些内容陈旧而且过时,而对于高职教育来说,这门课程教材的地方性较强,授课时应该重点突出其地域性;教学方法大多限制于书本教学,不能从实际工作出发总结教学方法。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造价工作岗位距离较大,难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学生的动手能力差,不能与企业接轨[3]。

3 课程改革研究

3.1 结合岗位需求,调整课程体系

在计量与计价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理论教学往往是教师的主要手段,实践教学在实践阶段往往难于实现。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目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开设有待调整,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偏少,前置课程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工程认识,导致本门课程在实践时难于实现。第二是本门课程的实训内容比较系统,若是内容过于细则时间安排不够,或是内容粗则达不到实训效果,所以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只能被动的“照本宣科”,过多的强调课本上的内容,而学生也只能被动接受。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厌学情绪上升。对学生来说这是残忍的,也无法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的,无法满足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所以教学方法应该是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线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与岗位零接口就业,除了充分掌握课本知识外,还必须分析企业的需求。因此在进行授课前,我们要充分调查相关的房地产企业、建筑施工企业、造价咨询公司、招投标公司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掌握企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通过这个调查,可以得到学生的第一就业岗位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2 案例教学为主,与实际工作接轨

计量与计价这门课程的另一个特点便是课程的案例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中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紧,而计算量大,在课程上一般难以实现整个计算过程。但案例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课程的重要性,调动学生主动计算的积极性。在制订《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时,要考虑到本门课程的特点适当增加实训课课时,同时适当压缩理论课课时数。由于本门课程实训的特殊性以及延续性,建议在课程理论课程授课完后增加适当课时用于集中安排实训环节,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实际操作时间的不足,而影响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熟练度,学习能力的形成都可以通过实习教学环节来培养。在课程实训环节,采用“任务驱动法”指导实训教学,以实际工程造价的编制为例,模拟真实的职业岗位情境,要求学生把在校期间学到的专业课知识都调用起来,编制一份完整的施工图预算书[4]。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高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实训,缩小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与造价工作岗位距离,以适应就业市场需要,真正实现顶岗就能上岗。

3.3 启发示教学,调动学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建筑工程量计算过程中,实际规范条文计算规则相对呆板,记忆起来比较烦锁、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程图纸是千尽相同的,每个工程都有各自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深刻的理解计算的规则,找到最恰当的计算方法是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在建筑面积的计算这一教学过程中,同一个图形可以有不同种算法,计算的顺序也可以不同,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做答,没必要全班都是一种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出方向性指导性的意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选择自己理解和认识的方法进行大胆的尝试。最后再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让学生修正自己的认识与理解的不足,最后教师再对其进行总结讲评,使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解决方法。经过笔者实践,这样教学方式既可以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5]。

3.4 小组式学习方法,加强学员团队合作能力

建筑类职业岗位要求团队合作能力强。这是因为今后的工作是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任何一个项目,无论多小,都是一个团队来完成的。所以在这方面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尽量加强学员这方面的培养。笔者在所在的工作单位做过试验,笔者将建筑1班分为10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6-8人,每组由组员推荐二位组长,要求组长在自己掌握所授知识后,带动组员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特别是带动后进同学,这增加了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团队意识。经过一学期的教学,笔者所教的建筑1班的学习成绩与动手能力,明显高于同是笔者所教的建筑2班。这是因为小组式学习方法有利于加强学员自学能力,并且学员通过与同组同学的交流,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认识,自我改正这个途径,真正的掌握学习知识。同时,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某些认识的差距,有一些可能教师认为很简单的细节问题但对于学生来说却很关键的知识没有讲解到,从而导致了学生的认知跟不上进度。而通过小组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就不会存在此类问题,因为小组成员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认识能力大致相同。

3.5 改革考核模式

据笔者调查发现,大多高职院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大多采用闭卷考试。受限于形式,考试时间一般只有二小时,且本课程大量定额不可能记忆,所以闭卷考试只能考核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概念、问答题、简单理论计算题。这样的传统考试方式比较死板,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作业容易出现大量抄袭现象,不注重实际应用,分数高,但是能力低。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可以把该课程考核成绩采用平时考核+小组考核+实训考核+笔试考核的形式。其中平时考核占10分,主要考察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小组考核占10分,考核方式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实训考核占30分,主要考核学生实训环节的成绩;笔试考核占50分,采用开卷考试,题目选取难度适中一套小型单层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做为试题,考试时间为8小时,主要考核学生编制工程预决算的能力。这种考核形式能考核学生对本门功课的基础知识,还能通过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使学生掌握整个预算书涉及工程量计算计价计费部分数据相辅相成。考核重点不在某个单一的知识点、单一的概念,而是需要学生掌握读图算量查找量套价计费全过程[6]。

四 结论

作为培养土建类专业职业核心能力之一的专业课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课程改革有待进一步深究,我们要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岗位需要,调整课程体系;加强案例教学,深化与企业无缝对接;启发示教学,调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式学习方法,加强学员团队合作能力;改革考核模式,建设“要以就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把学生培养真正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利娟.中职《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教学变革实践与反思[J].中国建设教育,2009.8,(52)

[2] 翁其能.工程学科精品课程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与教学论坛,2012,(37)

[3] 翟丽. 如何改进《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课程教学[J]. 考试周刊. 2008, (36).

[4].朱平.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效果[J].考试周刊. 2009, 4.

[5] 王英春. 高职院校《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职业技术. 2013, (1): 29-29

上一篇:建筑力学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智能家居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