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范文

时间:2023-06-15 10:59:29

建筑项目

建筑项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建筑项目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几大经济支柱行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随着西方建筑学的一些知识的传入,我国的建筑业对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逐渐增多,而且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很好地研究手段,在应用当中效果也不错,而建筑信息模型当中对于建筑项目管理的部分为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层的培训工作都发出了新挑战,对于建筑信息模型的研究在建筑领域是一个很热门的课题,本文对于建筑信息模型对于建筑项目管理带来的影响和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1.建筑信息模型的概念

建筑信息模型起源于上个世纪中叶,是在信息科技问世之后建筑企业逐渐引入对于信息科技的应用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方法,因此,建筑信息模型已经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并且已经比较完善,一般建筑信息模型都具备以下特点:(1)建筑信息模型中含有的信息是影响到或是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进行过程当中的;(2)给相关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帮助;(3)对于建筑信息模型当中涉及到的数据是能够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的,对于建筑信息模型是可以进行全数字化表示的;(4)对于目标建筑物来讲是用数字进行虚拟化来进行模型建构的;(5)对于建筑信息模型有不少图画形式的完整的报告。

2 建筑信息模型在一些建筑工程当中的具体应用的研究

2.1对于具体的建筑信息模型的研究

著名七星级酒店希尔顿酒店建于美国的亚特兰大市,希尔顿酒店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就进行了建筑信息模型的引用,加强了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对于酒店的建筑进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2.1.1对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引用和信息构建

对于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会有建筑师等绘制的各种图纸和建筑模型的相关信息,这些相关信息都要进行录入做3D的系统设计和信息收集整理,将建筑的设计和结构以及内部的版型都进行综合研究,这种模式更加有利于建筑工程的工作人员进行建筑模型的熟悉和进行相关的讨论,这样对于建筑模型在进行信息传递时能够减小误差,提高工作效率。

2.1.2 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项目管理

(1)建筑工程管理当中进行建筑信息模型的利用能够很快地进行信息的收集、搜索和分类,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时能够进行及时地查看和修补,对于建筑工程当中的一些设备和线路的设计问题都可以借助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分析和整改,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对于3D化的建筑信息模型对于建筑项目进行多方研究和商谈都是很好的参照物,能够使项目更快更早地进行决策和开展,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利用使得互相的交流和沟通都更加容易,对于建筑模型的研究也更加地有效率,资源信息共享更加快捷,能够得到更好地工程效果。

(3)建筑信息模型有助于进行模拟建筑实物,能够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人员、设备、线路的模拟和预安排,进行相关协调和管理,这样能够更好地将工程进行,使项目进行的更加顺利。

(4)在建筑项目接近完成之后,建筑企业对于建筑的雇主要进行建筑成果的建筑信息模型展示,以便能够使雇主能够更加客观仔细地看到建筑工程的完成效果。

2.2 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成本及利润

2.2.1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成本

对于建筑项目的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一般会付出成本80000美元—100000美元,其中雇主对于建筑项目的建筑信息模型的成本一般要负担50%。

2.2.2建筑信息模型的利润收益

(1)对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利用和错误的及时纠正能够节省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开支,同时能够提高效率,尽早完工也是对于成本的节省,这是另一种利润收益模式。

(2)进行建筑项目工程的进展过程当中,一些人对于建筑信息模型还是比较陌生的,在利用建筑信息模型进行沟通和研究时,对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好处是有所体会的,所以在对于建筑信息模型比较熟悉和掌握之后,能够更好地进行利用。

3 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项目管理当中存在的意义

建筑信息模型对于建筑项目管理能够进行比较集中化的模式管理,对于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问题能够进行很好地解决,对于建筑信息模型在项目管理方面起到的作用,就是能够充分地了解到建筑信息模型在运用的过程当中带来的一些问题,对于应用建筑信息模型对于管理过程、管理内容、管理模式、交流模式等方面带来的改变要有充分的把握,对于建筑信息模型带来的风险和带来的成本支出都要有清醒的把握,对于建筑信息模型的项目研究的人员变化也要有足够的掌握,这些都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要进行足够深入的研究,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来支持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时还要对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利用提高辨别力,在使用之前要分清利弊。

4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同时改革开放使得中西方的思想和文化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因此很多西方的思想和方法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其中对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引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随着西方建筑学的相关知识的传入,我国的建筑业对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实践应用逐渐增多,而且建筑信息模型能够作为一种很好的研究手段,在实际应用当中达到的效果也相当不错,而建筑信息模型当中对于建筑项目管理的部分为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层的培训工作都发出了新挑战,对于建筑信息模型的研究在建筑领域是一个很热门的课题,建筑信息模型能够很好地将建筑工程进行模拟来得到很多更加真实、客观、准确的结果,建筑信息模型是计算机领域在建筑行业进行广泛应用的杰出代表,对于建筑领域的很多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改变作用,本文对于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项目管理方面起到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在不久的将来,建筑信息模型的构建必定会更加地完善,建筑信息模型的相关理论会更加完备,相关实践步骤也会更加地成熟,作为项目管理者,掌握与之相关的技术和理论,对在未来更好地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必将带来巨大的推动。

参考文献:

[1] 杨宝明.建筑信息模型BIM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J].施工技术,2008,37(6).

[2] 李相荣.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于房地产项目管理信息化[D].北京交通大学,2011.

[3] 张文彬,韦文国.建筑信息模型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研究和应用[J].山西建筑,2008,34(28) .

[4] 裴以军,彭友元,陈爱东等.BIM技术在武汉某项目机电设计中的研究及应用[J].施工技术,2011,40(21).

[5] 陈彦,戴红军,刘晶等.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框架研究[J].施工技术,2008,37(2)

建筑项目范文第2篇

1.具有特定的对象具有特定的对象这是建筑项目最基本的特点之一。只有在明确具体的特定对象的情况下,才能够就此对象展开详细的、全面的规划,为构造最佳的建筑项目而努力。2.生命周期性任何一个建筑项目都具备其固定的生命周期,从建筑项目的提出到建筑物伫立在大地上,建筑项目的生命周期截止。3.有特殊的组织和法律条件项目的参与单位之间以合同作为纽带相互联系,并以合同为基准进行工作、职责、权利的分配和划分,从而为完成建筑项目而共同努力。

二、提高建筑项目经济效益的策略

我国建筑领域在发展的道路上前进到当下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和获得很多成果,但是相对外国建筑领域来说,我国建筑项目依旧存在很多的不足,其中以通过建筑项目所开发的建筑物寿命短而制约综合经济效益为主。这一情况长期存在于我国建筑领域中,不仅影响建筑领域的发展,也无法实现有效促进我国经济效益提升的目的。为此,应当开展有效的应对策略来优化和完善我国建筑项目,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1.提高建筑标准,完善建筑功能建筑物的使用价值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满足人们对舒适、实用、美观、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其二是符合当前经济上最优条件所制订的各项建筑标准。这也正是建筑企业所追求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在开展建筑项目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提高建筑标准,完善建筑功能,以此来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达到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为此,建筑企业需要进行的工作是:2.重新制定建筑标准重新制定企业建筑项目实施的建筑标准,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制定建筑标准的过程中一定全方位的、综合的、慎重的考虑和分析,进而具体的制定建筑标准,尽量避免出现标准过低或过高,影响建筑项目合理的实施。制定建筑标准的具体内容是以我国建筑方面的标准和专业标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建筑设计标准、建筑质量标准、建筑功能标准、建筑造价标准等等,从而提高建筑企业内控水平。按此标准实施建筑项目,加强了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竞争优势,促使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增加。3.完善建筑功能在开展建筑项目过程中对建筑功能进行完善是提高经济效益又一有效措施。完善建筑功能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增加建筑物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居民作为建筑企业所要服务的对象,从居民的角度出发,分析建筑物应当满足的居民何种需求,明确居民的建筑需求,完善建筑项目中的建筑功能,构建出功能齐全的建筑物,以此来吸引用户的眼球,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4.构建完善的建筑质量监督体系随着我国国民素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此种情况下,建筑企业在开展建筑项目过程中需要将提高建筑物的质量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执行。而有效的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应用到完善的建筑质量监督体系。因此,构建完善的建筑质量监督体系是提高建筑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此时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构建完善的建筑项目体系,而最佳的答案莫过于是对建筑物规划、设计、施工、维修、检查的全过程制定质量检查、验收、监督、评比制度,构建监督检查机构,根据建筑标准和质量检查、验收、评比制度,分析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以此作为依据构建健全的建筑质量监督检查体系。5.加强建筑项目管理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质量问题,最终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不影响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强化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严格的监督与控制建筑项目的各个方面,促使建筑项目的实施规范的进行。要想真正的做到强化建筑项目管理,需要加强建筑项目中各个方面的监管工作,如材料、设计、施工的方面监管,从相应的整个建筑项目的管理水平就随之提高。然而,如何提高建筑项目中各方面的监管工作是当下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一旦监管不善将无法达到加强建筑项目管理的目的。为此,针对建筑项目各方面进行严格、合理、有效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就以材料监管工作来说,首先构建材料供方的评价和重新评价程序,对材料的供货商和材做出综合的评价,确定符合施工要求后进行采购工作。其次,结合采购计划严格的进行材料采购工作,避免出现材料质量不佳、规格不符等情况。最后,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确定合格后方可运输到施工现场。所以,按照建筑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严格、合理、有效的对建筑项目各个方面进行监管,提高整个建筑项目管理水平,进而促使建筑项目的实施正规的、安全、合理的进行,才能够为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三、结束语

纵观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历程,我国建筑项目的实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建筑物使用寿命短以致经济效益,没能实现最大化。这一问题的存在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都是不利的。为此,应当通过提高建筑标准,完善建筑功能、构建完善的建筑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建筑项目管理等对策来优化和完善建筑项目,促使其能够规范的、合理的、有序的进行,建设耐用的、使用寿命长的建筑物,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建筑项目范文第3篇

近二十年来,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全国各地的建筑项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些项目不但多、大,更是慢慢呈现高、新、奇的特点,这就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工程建设管理的效率及效益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今,在建筑行业内企业问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力争多做项目、做好项目已经是每个建筑企业所遵循的生存方式之一。"严保质量、严控成本、严格管理"又是企业在项目中获取效益最大化的有力武器,而其中严谨科学的项目施工管理是核心,是项目本身成败的关键所在。在项目投标准备阶段一直到工程结束后所有服务结束这一阶段,所面对的诸如劳动力、工程物料、设备机械、资金、工程技术、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出现的问题,使之能够很好的顺应工程发展,从而形成一条为企业健康发展的链条。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项目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做了如下分析。

一、建筑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是彼此间相互独立的不同工程项目,把企业整体经营活动作为管理目标、以不同工程项目作为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每一个工程项目的成败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所以,工程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目标实现的基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管理者对项目进行管理的行为,是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到项目各项活动中,以实现或超过项目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和希望。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需要结合各项目的特点,进一步细化管理中的各项工作,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建筑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基点,是经济效益的源泉。工程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一个窗口,更是施工企业形象的体现,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最基层、最基本的管理,也是施工企业最基础、最核心的管理工作。鉴于建设项目的一次性,为了节约投资, 达到节能减排和建设预期目标的实现,建造符合需求的建筑产品,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

当前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工程项目管理技术落后、项目管理人才队伍缺乏规范化管理等,这些都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具体的建设项目或施工项目为对象、目标、内容,不断优化目标的全过程的一次性综合管理与控制。其内涵就是自项目开始到项目完成, 通过项目策划、项目控制,使质量目标、进度目标、费用目标和安全目标得以实现。

二、建筑项目管理内容

2.1、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合同属于经济合同,是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为了完成其所商定的工程建设目标以及与工程建设目标相关的具体内容,明确双方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它是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建设过程当中的最高行为准则,是规范双方的经济活动、协调双方工作关系、解决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合同管理则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等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制度,采取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合同关系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从而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处理合同纠纷,防止、制裁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合同条款实施的一系列活动。

合同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加强合同管理是进行有效项目管理的需要。任何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都是以签订系列承发包合同为前提的,忽视了合同管理就意味着无法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费用进行有效控制,更勿论谈及对人力资源、工作沟通、工程风险等进行综合管理。只有抓住合同管理这个核心,才可能统筹调控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运行状态,实现建设目标。

2.2、质量管理

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为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就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2.2.1、设置完备的监管机构

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企业内部应单独设立质量安全检查管理机构,明确规定企业专职质检量安全查管理人员数量,提高对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分离专职质量安全检查人员与项目经理的经济关系,保证质量安全检查工作的独立性;重视施工现场安全员的作用,独立指派人员担任。

2.2.2、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施工中每个环节、部位、工种、操作都应当有质量安全责任人,使得每项质量工作都有标准和专人管理。通过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专业负责人、生产调度、生产操作人的行为提供动力和约束力,强制建立健全上至负责人,下至班组长、普通职工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才会落到实处。同时,质量目标责任制需注意责任人责、权、利的统一。只有明确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以岗位论责,质量安全的责任分配才会清晰明了;给予每个岗位需要的权限,质量监督工作的执行才有保证;有一定的利益(奖励)作为激励,其提高质量的积极性更易被激发。

2.2.3、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

原材料是形成工程实体的要素,其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要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2.3、进度管理

现场具体做到坚持"两会制度"、抓住"七个关键环节":坚持"两会制度"即:项目部每周召开现场生产会例会制度,及时部署和调整施工组织方案;现场每天碰头会,保证问题不过夜,及时解决。抓住"七个关键环节"即:项目部前后配合总体施工布置的编定、分部分项工程计划的编定、制约进度的主要矛盾、工种工序的合理穿插配合、农忙期间劳动力的调整、形象部位的日落实及对分包单位的控制管理等环节。

实行工期目标责任制。根据工程项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编制季、月、周施工计划,将工期目标横向分解到部门,纵向分解到班组个人,逐层签定工期责任状,工期目标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实行奖惩制度,同时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计划交底,激发全体人员的干劲,使全员自觉实施进度计划,做到以工序保日、以日保周、以周保月,最终保证总工期的实施。

2.4、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成本,是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获取和完成工程所支付的一切代价,即广义的建筑成本。在项目管理中,我们更多接触的是狭义建筑成本的概念,即在项目施工现场所耗费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现场其他直接费及项目经理为组织工程施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之和。

狭义建筑成本,将成本的发生范围局限在某一项目范围内,不包括建筑企业期间经营费用、利润和税金,是项目经理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主要内容。确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项目责任成本,是做好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工程中标后,企业应立即组织项目评估部门和项目部的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总体评估,测算并确定项目的责任成本、上交费用和目标利润指标。

2.5、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永远都是一个重点,是工程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要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明确自身工作的内容,首先管理人员应该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保证安全生产活动。同时应该对于参加工程项目的设计机构、施工部门、建设机构进行全面的调查,对于审核的信息做好记录和报告,随时的监控施工现场情况。安全的施工管理现场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能够维

(上接第53页)

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国家和政府应当保证安全监理工作的经费投入,构建完善的安全监理体系,不能够对其进行剥削和压迫。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安全监理部门的权利,维护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总的来说,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来源于责任主体的不适当行为。要彻底的发挥管理工作的作用,必须要对施工单位进行强有力的监督管理,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标准来进行工作,健全相应的安全体系,实现自我控制。在企业内部要通过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将安全工作同经济效益联系起来,对于违章行为进行大幅度处罚,能够有效地保障施工安全。

2.6、风险管理

在项目实践中,建立科学经营决策机制,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提高施工管理的风险意识,加强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是降低建设工程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措施。施工企业应该预先对重大项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对可预见以及不可预见的风险逐项进行分析研究。企业领导应当避免武断,采用科学决策。要重视各部门及施工队的建议和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理性,最大限度地避免施工过程中可测与不可测的各类风险。

鉴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施工企业和业主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对等的现象,施工企业进入建筑市场进行经营时要作好充分的防预风险的准备,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社会信誉和合理报价等情况开展竞争,保证工程风险降至最低。

结语

随着建筑工程管理的专业化程度的增高,社会对其在质量及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对于促进建筑行业及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放,林巧.既有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性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9,(12).

[2] 李荣金.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分析[A].中华民居,2011(2).

[3] 罗纯文.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几点看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0):55.

建筑项目范文第4篇

1英国建筑项目的专业评审体制简介

专门的建筑评价机构———CABE。英国的建设项目评价体系首先是建立专门的国家性的权威评估机构———CABE。CABE全称是建筑及建成环境委员会(Commis-sionforArchitectureandtheBuiltEnvironment),是官方的专业评估机构。它在建筑、城市设计、公共空间等方面为政府提供建议,它的口号是:“通过设计改善生活品质”。CABE机构与城市规划师、建筑设计师、设计师、开发商及项目业主们一起协同工作,为他们的项目方案提供指导建议。CABE现在设5个建筑设计专家小组,能为全英的大型设计提供非常专业的评估意见。这5个小组分别是:国内大型项目评价组(针对重大项目)、伦敦2012年奥运项目评价组、学校设计评价组、伦敦Crossrail铁路工程评价组及生态城项目小组(eco-towns)。CABE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1)为业主、工程承包商、建筑师、规划师提供建议;2)帮助公共机构在项目上获得优秀设计;3)为政府机构内部的设计专家提供支持,以使他们的水平得以不断提高;4)促进建成后的环境能提供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技术和职业;5)指导研究工作,操办设计业、建筑设计业的设计竞赛。CABE有较为严格、有效地组织机构。它在主席SirJohnSorrell及16位专家委员领导下运营。

2建筑设计专家小组评审工作

本文以学校设计评价组为例来说明CABE专业小组的评审工作。作为CABE5个建筑设计评估小组之一的学校设计评估小组是英国对教育建筑的把关者,因为英国对基础学校尤其是小学建设是非常重视的,甚至制定了一个叫作未来学校建设BSF(theBuildingSchoolsfortheFuture)的全国性学校更新计划。政府已承诺在未来15年内投资6000亿英镑,重新建立和翻新小学和中学,包括新的大学学院。为了保证这个计划实施规范合理,CABE特意成立了这样一个评审机构来对学校项目进行指导。

2.1学校设计评估小组

学校设计专家组是由CABE委员会的一位委员担任组长,40位专业人士组成的专家库。这个专家组还有6位小组成员担任副组长。针对每个申报的评审项目,由组长或副组长带领另外5位来自教育界、知名学校设计师、景观设计师以及其他专家组成评估组来评审。CABE对自己专家库的成员资历要求非常严格。成员不但在设计一线开展过设计工作,还可能担任过研发任务或者教学经历,在业内一般都是著名人士。

2.2设计评审等级的确定

CABE的学校建筑设计评价工作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的。它有自己的一套打分标准,每一个设计项目都是依据10条评判标准来对总体的设计质量打分,评定等级分为:“优秀”“良”“尚好”“及格”“不及格”五类。只有在总体上分值为“优秀”及“良”的方案才可以通过评审。

2.310个评判标准

CABE对学校建筑进行评价是依照10条标准进行的。当然因为每一个方案都因为建设地点、要求、背景的不同而各具自身特点,所以CABE也并不是教条的执行这10条标准,而是灵活的处理。1)学校特性及背景(Identityandcontext)。2)场地规划(Siteplan)。3)学校内各类场地(Schoolgrounds)。4)校园空间的布局及组织(Organization)。5)建筑物单体及组群(Buildings)。6)室内空间(Interiors)。7)资源条件(resources)。8)校园安全感(Feelingsafe)。9)长寿命以及宽松环境(longlife,loosefit)。10)成功的整体(successfulwhole)。

3专业评审的流程设计

CABE项目评价小组作为专家身份,协调各方的关系及设计过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从一开始就参与,这是保证项目不走样、不走形的重要条件。它的权威性也大于我国的专家评审团,参与性也比较强。本文以学校建筑评估为例。

3.1与当地主管部门(BSF项目的管理者)及设计团队的沟通会这是CABE建筑评价的最基础流程。CABE学校项目评价小组的成员会被委派到所评估的学校设计中,并且会在第一次评估结论前花费四周的时间来与各方进行交流沟通。目的是对项目的场地条件、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充分了解。反过来也使当地主管部门和投标人很好的了解CABE设计评价小组的工作方法,提前让投标人重视在评估时可能要重点注意的问题。CABE沟通的一些步骤也是本着科学、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的。沟通会包括两方面:1)前期与建设主管部门的沟通会及现场勘踏;2)与设计投标人的沟通会。

3.2设计材料的提交

在每次评估小组开展项目评价前,设计人必须提交说明性的设计文件来表达项目的背景,用图示的方式说明方案是如何对应CABE的10个设计标准的。CABE要求的提交材料是非常细致的:8张A1(横板排列)图纸、以上A1图纸的A3版、含8张A1(横板排列)图纸的光盘一张、设计方案的草模。

3.3评审过程

建筑项目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现状; 方案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the soul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t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economic source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level not only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and safety, but also directly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effect and cost, thu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project management usual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project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scheme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常规的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的管理通常使用一定的规律的,它反映了建筑设计者、施工者及材料商的投入。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就是根据施工技术要求以及合同要求,对项目进行过程中下一个环节所涉及到的企业和个人的职责或工作进行精确定义的过程。前言

建筑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灵魂,是建筑施工企业最根本的经济来源。建筑项目管理的水平高低不仅影响到建筑项目的质量和使用安全,也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效应和成本,因此在建筑项目中,项目管理通常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常规的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的管理通常使用一定的规律的,它反映了建筑设计者、施工者及材料商的投入。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就是根据施工技术要求以及合同要求,对项目进行过程中下一个环节所涉及到的企业和个人的职责或工作进行精确定义的过程。这种精确的定义和管理过程可以把项目承建者所承担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的程度,而业主则可以根据利益需求来选择新的设计队伍、新的承建商及新的材料供应商。一般,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专业性强、技术复杂、难度高,它涉及包括土建、金结、机电等在内的数百个专业领域,而且多个专业并行交叉作业比例很高,从而导致项目过程中技术协调十分复杂。这也导致项目管理系统信息庞大,其中组织指挥系统、经营管理系统、技术信息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结构复杂,交叉性很强,因此组织指挥协调难度极大。但是为了保证建筑项目质量,就必须要求项目管理系统做到既精干、高效,又灵活、畅达。

一、建筑项目管理及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1、 建筑项目管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中一般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其一,建筑市场管理制度目前还比较不完善,项目在进行过程中有很多会存在重质量、轻安全、最低价、包死价等问题。很多施工企业在中标后,可能会因为对成本预算的控制的不当,导致企业无法拿出多余的经费购置一些设备、器材、工具及宣传资料等一些安全管理所必要的设施,从而导致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极大地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二,施工工人缺乏必要的自身防护意识,目前我过建筑项目施工工人多为农民工,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法律意识很薄弱,违章作业现象严重。其三,项目进行过程中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很难到位。虽然目前建筑项目施工企业一般都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制定了保证项目安全施工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但这样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常无法切实的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和生产一线;企业安全监管人员常常因为得不到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大力支持而导致管理薄弱化。其四,在项目现场常常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重大危险源一般是指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且事故损失巨大的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

2、建筑项目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其一,项目施工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以技工、材料、机设资源的优势互补而进行运筹组合的,而是靠行政命令或领导的私人关系等因素进行运作,这样没有经过科学优化的项目施工组合使得项目工程在开工过程中专业队、技工缺乏储备。另外,一般的施工企业在招标的过程中只关注施工工人数量的多少,而常常忽略掉工人的素质,工人素质的较低水平也会使其经常发生安全事故。其二,资源不能有效地利用,造成资源和成本上的浪费。由于项目管理不当,对项目的固有资源不能做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常会有设备重复租赁,而本单位机械设备却闲置的现象,这就造成资源固化,得不偿失。其三,在管理上不能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的情况,而出现重速度轻质量、急功近利等违背施工安全管理的现象。

二、建筑施工及项目管理改革和创新方案

1、严格规范建筑项目管理制度。针对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规定分拨安全保障所必需的经费,未建立安全保障经费制度的施工企业,将不予发包工程。同时还要做到经费的专款专用,确保安全管理投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连同项目授权的安监机构还要严格审查及监督对安全管理经费的拨付和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管,对安全管理投入不足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行政处罚或暂扣施工许可证,直至达到要求后才能继续进行生产作业。其二,针对施工工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问题,要按照规定对于新录用的作业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准许上岗。一般培训内容包括:劳动保护意识和责任、义务的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法规、政策、规范、标准、规程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工程基本情况、施工特点、现场环境、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其三,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无法落实到位的问题,主管部门要严格依法加强监督,对检验不达标的企业采取暂扣、停工、罚款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各种行政处罚措施加以解决,并依法进行责任追究。其四,针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的问题,对多发性事故开展专项专门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减少事故发生。

2、 管理新技术创新――4D模型技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水平日新月异的提高,4D模型技术的提出和研究为实现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动态模拟和跟踪管理提供了极大的可能。4D模型是在3D模型基础上,添加了时间的因素,将模型的形成过程以动态3D形式表现出来。这种4D模型技术一般应用于建筑项目施工领域,是以建筑物的3D模型为基础,以施工时间进度计划为变量,将工程的进展情况和现状形象地展现出来,形成动态的项目建造模拟过程。4D模型不仅作为一种可视的媒介存在,可以使用户形象的看到项目施工过程的图形动态模拟,而且还能对整个项目进行过程进行自动优化和合理控制。4D模型建立建筑物建造过程中各结构构件之间、施工工序与结构构件之间、结构与材料之间、施工工序与场地布置之间等诸多复杂的依存或继承关系,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施工效率或结构安全的影响,动态模拟相应的变化过程,最终实现优化控制和相应的资源管理。

三、建筑施工及项目管理中的协调管理

无论是民用建筑、工业建筑,还是公共建筑,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项目要求不仅在工程技术、还是施工管理的角度,做好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的。在任何一个建筑项目中,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协调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项目建成后的质量与品质。很多建筑物,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处理得不尽人意。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由于这些问题,往往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消费,影响工期,有的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还会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四、结束语

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动手,综合治理,常抓不懈;设置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生产专职管理人员,完善各项生产管理制度,建立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增加施工安全系数,工程开工前要想到管理,工程施工中要注意管理,工程竣工后要检查管理。这样才能将整个建筑企业及建筑项目管理提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平台上。

参考文献:

[1]田月华.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M].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2]李冬瑾.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过程控制[M].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3]胡世琴.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质量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建筑项目范文第6篇

Abstract: Design-Build pattern is widely used in foreign countries, while it is not common when applied to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 As an advanced project management pattern, Design-Build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is paper reviews Design-Build from five typical topics and concludes that Design-Build pattern has big advantages on schedule management and cost management. However, there is still some disputes about quality management. What's more, Design-Build patterns show numerous classifications. Two stage method considering the best value shall be used to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patterns. 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risk management level, overcome three obstacles containing law, owners and contractors, and adopt whole process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 which is beneficial to promote Design-builder projects.

关键词:建筑项目;DB模式;业主;承包商;文献综述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Design-Build pattern;owners;contractors;literature review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7-0225-04

0 引言

DB模式(设计―施工总承包)是广义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一种,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Design-Build(DB)总承包模式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被证明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工程建造模式,尤其在国际工程项目中发展十分迅速。文献[1]指出,DB总承包模式已经成为了国际工程承包的主要实施模式。我国DB总承包模式起步晚,起初主要分布在冶金、电力和石化行业,建筑项目实施DB模式的市场份额还比较小。据研究统计,在我国只有大约10%的项目采用DB模式。DB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对于提高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提高我国大中型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张尚(2014)[2]通过对查阅大量的文献分析了国外DB模式的研究进展情况,发现1990~2009年间的DB文献最多,以期刊论文为主;对DB模式的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案例分析法,最关心的主题是绩效,最关注的参与方是业主,最重视研究的项目类型是公共工程项目。但是我国对DB模式的研究起步晚,现阶段我国对DB模式的研究侧重于某个单方面,而没有全面系统性地对建筑项目DB模式进行研究。对DB模式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后可以得知,国内外学者比较关注DB模式特征与差异性、DB模式分类与承包商选择、DB模式风险控制与管理、DB模式质量管理、DB模式推广障碍等,这五个方面的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旨在通过系统性的理论综述研究为我国建筑项目DB模式提供发展思路,提高我国建筑项目DB模式的管理水平。

1 DB模式研究主题

1.1 DB模式与其他管理模式差异性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DB模式在国际建筑工程市场上出现之后,国外学术界对其开始研究,并在工程项目中逐渐采用DB模式承担工作。开始阶段部分学者主要针对模式自身的特性,相比其它相关承包模式所具有的优劣势进行研究,l现DB模式最显著的优势为节省工期、降低成本。

Victor Sanvido与Mark Konchar(1998)[3]收集了351个美国项目的数据,从质量、费用、工期三方面系统性地对美国的DBB模式、DB模式、CM模式,进行实证对比研究,结论表明使用DB模式能够节约6%成本,减少12%施工时间,全寿命周期时间减少了33%。Gransberg(2003)[4]也指出,DB项目的成本增长率比传统项目少2%,时间成本节约21.1%。Pramen(2012)[5]采用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方法从工期和成本两方面对比了DB和DBB模式的绩效,发现DB模式在建造速度和项目移交速度方面有显著优势,在成本以及工期变更导致的成本变化方面无显著差异。

由于我国模式引进相对较晚,对模式制度特征研究并没有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而是在引入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介绍性阐述及简要分析。

张水波(2003)[6]指出恰当地用设计建造模式,能使项目在工期、费用和质量方面比传统模式项目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胡晓军(2006)[7]从组织结构与执行程序两方面对比了DB模式和传统DBB模式,并分析了DB模式的制度优势。石林林,丰景春(2014)[8]着重分析DB模式和EPC模式在项目的承包范围、设计工作内容、风险分担、索赔范围、适用范围等方面的主要差异,指出DB模式的总承包商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其主动权也相对较小,而EPC模式的总承包商在承担更大风险的同时,具有更大的主动权。

我国建筑项目DB模式一般采用三元体管理体制,具有非常严格的控制机制,与传统DBB模式、CM模式、EPC模式差异性既体现了DB模式的优势,也反映出了DB模式的劣势。DB在可变总造价合同的约束下,其造价和进度控制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是DB模式的合同结构实施单一的责任制,减少了协调与索赔纠纷,其次是设计与施工无缝搭接,施工效率高,能有效缩短工期,最后促进设计优化,从而降低成本。但是DB模式采购与设计、施工的分离也使得业主对建筑项目的控制力不够,同时DB模式对于质量控制和不可控因素导致的成本与进度变化的控制力不够,DB模式的质量和设计成本缺乏有效的保证。对比分析DB模式与其他模式的差异性,通过分析比较结果为业主和总承包商在建筑项目DB管理提供参考价值。

1.2 DB模式分类与承包商选择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复杂,差异性分布比较大,因此,不同类的建设工程项目实现DB模式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我国学术界对于DB模式的分类分为组织结构层面和操作层面两个层面。学术界对于DB模式在组织结构上的分类均已达成了共识,分为五类。此外,从DB模式操作层面对其进行分类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不同时期不同的学者从操作层面也就是根据业主在选定承包商之前所承担的设计比例大小对DB模式进行分类的研究分类各不相同。DB模式分类如表1所示。

对建筑项目DB模式进行分类比较,确定其适用的范围和界限,从而为业主选择最合适的DB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为DB承包商进行项目决策提供参考。尽管DB模式种类众多,但是无论是从组织结构层面,还是从操作层面对我国建筑项目DB模式进行分类,都需要严格履行DB建设项目O计与施工的责任,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严格控制。

DB承包商的选择直接关系到DB项目的目标实现至关重要。由于在DB项目招标阶段其设计工作并没有全部完成,故业主选择DB承包商的时候不能借鉴传统DBB模式的价格竞争策略,而是要多方面综合考虑承包商的DB项目经验和实力、DB投标方案等非价格因素。对DB承包商选择的研究主要包括选择过程、选择方法以及承包商评价指标等内容[15]。

美国采用的是二阶段选择DB承包商法,研究报告指出美国89%DB交通项目采用了两阶段的招标方式。Bourne等(2006)[16]研究结果证明了两阶段的承包商选择过程是DB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夏波(2006)[17]总结了除了美国二阶段选择方法之外的几个典型承包商选择方法:新加坡三阶段选择承包商方法、英国的四步投标法以及日本的四步投标法,并分析了我国DB承包商模式选择受到法律程序的制约。

影响承包商选择的因素主要有价格、资质和最优价值。不同的选择因素对DB项目的绩效影响也不同。Molenaar(1998)[18]通过构建预测模型,分析出综合考虑价格和资质的承包商选择对业主项目目标实现最有利。也有研究表明采用最低价选择方法的DB项目成本增长率最高,而采用最优价值方法是保证DB项目质量的有效途径,其中美国90%的公路工程DB项目均采用最优价值选择承包商。对DB承包商评价指标包含多个因素,其中价格因素比重大,但是逐年降低,DB承包商和团队成员的资质重要性却在逐年增长[19]。

因此,我国的DB项目要结合国情选择最适宜的DB模式,并优先采用两阶段法,考虑最优价值来选择最适合的DB承包商。

1.3 DB风险控制与管理方面的研究

对于每一个工程,无论采用何种建设模式,风险总是不可避免地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国内外学者对DB风险研究主要从DB模式建造过程的所有风险分析,风险承担等方面进行研究。

Richard J. Coble(1999)[20]分析了DBB模式下项目风险分配的弊端,然后引出DB模式下项目风险分配在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风险分配的优点,指出DB模式较于DBB模式,减少了项目的风险分担纠纷,使得项目能够更加成功完成。Ahmet Oztas(2004)[21]分析了不同合同形式下DB项目业主和承包商的风险分担大小,并采用Monte Carlo模拟法对土耳其一个DB项目进行了进度和成本风险分析,指出在选择DB模式前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张二伟(2004)[22]详细分析了DB项目中业主和承包商面临的风险因素。陈娜,瞿秋凤(2009)[23]认为DB项目的业主与总承包商之间不能合理分担风险,阻碍了项目资源优化甚至导致项目失败。并建立了风险分担的激励模型,分析影响业主风险承担的因素,从而指导业主在具有争议的风险问题上进行合理分配。王勇(2010)[24]认为DB总承包模式的管理风险相对较大,主要包括业主风险,设计管理风险,分包商合约管理风险及工期延误风险。彭占青(2013)[25]界定了DB模式的类别,从合同结构方面论述了DB模式的属性特征,并对DB模式与常用工程承发包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识别并剖析了DB模式的社会风险、自然风险及业主、总承包商、第三方监理等项目主体行为风险,通过归纳整理,建立了建设项目DB模式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文章比较了常用风险评价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引入可拓评价方法创建了建设项目DB模式的风险评估模型,并以深圳地铁5号线项目为实证案例,分析验证了评估模型的可行性。

建筑项目DB模式风险控制与管理的研究集中于对DB模式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国外学者大都以实际案例为支撑,定性或定量的分析研究了影响DB模式实现项目工期、质量、费用目标的风险因素,而国内学者对DB模式风险的探讨更多的表现为对风险因素定性的阐述及在风险分配方面研究,少量的学者进行DB模式的风险评价与评估方面的研究,而对大型DB建筑项目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研究。我国的建筑项目体量大,复杂程度高,协调性要求高,而其中不确定的风险因素也很多。因此,在我国建筑项目中实施DB模式就必须对其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1.4 DB模式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根本内容,DB模式能显著的节约成本和工期,但是对DB模式的质量管理研究甚少。与容易定量比较的成本和进度指标不同,质量管理指标具有复杂性,很难进行定量比较与分析。此外,我国部分业主担忧DB模式的质量问题,这也是限制DB模式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26]。因此,DB模式质量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绩效水平和管理方法上。

Bennett(1996)[27]指出DB模式能够很好地满足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Warne(2005)[28]也指出DB模式能获得与传统模式相近或更好的质量。Gransberg(2004)[29]从业主角度出发,提出了六种保证项目质量的方法,其中最关键的是选择最有竞争力的承包商和审查DB质量方案。张尚(2015)分析了国内外学术研究成果,从DB项目各个阶段出发,分析了DB项目的质量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并在另一篇文献[30]中从项目全过程角度详细地分析了DB质量管理的方法,包括DB项目的规划质量管理、采购质量管理、设计质量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保修质量管理,对我国DB项目质量管理具有指导意义。Cox(2002)[31]也指出DB承包商从全寿命周期角度保证项目的质量,能够在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中提供更好质量的激励机制。

1.5 DB模式推广障碍

DB模式尽管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推广过程中需要克服很多挑战和障碍,包括客观障碍和主观障碍。

Oliveira(2003)[32]分析了DB模式推广中存在的文化、法律、教育、技术以及资金障碍。很多学者认为政府的竞标资格制度和法律障碍从采购管理上限制了DB模式的发展,很过国家的法律要求公共项目采用最低价中标,而DB项目采用的是最优价值采购方式,故现有的法律制度不能M足DB项目的采购流程、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方法。Asmar等(2010)[33]也认为,DB模式应用的最大障碍在于采用最优价值的采购方式。

也有很多学者分析到业主对DB绩效管理理念存在偏差,业主对DB项目控制力不足,导致业主在质量、风险方面对DB模式和DB承包商缺乏足够的信任。因此,这种新型项目管理模式推广转变纠正业主的管理思维,寻求更科学的DB模式保障机制。

我国推广DB模式不仅仅受到法律和业主障碍的制约,还受到承包商的制约。DB项目对承包商的资质、组织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财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企业DB竞争力还有待提高。

2 结论

DB模式在国外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发展,DB模式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但在国内缺乏对DB模式系统的研究,而且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业主和承包商接受度也不够,这就阻碍了DB模式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DB模式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①DB模式在建筑项目中是一种先进的工程管理理念,能够对进度和造价进行优化控制,但是在质量和变更方面不具有其他管理模式的优势,同时承包商对建筑项目的约束力弱。②DB模式在建筑项目中分类众多,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界限,业主可以结合建筑项目的特点从中选择最适合的模式,并优先采用两阶段法,考虑最优价值来选择最适合的DB承包商。③DB模式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还不能够满足我国建筑项目DB模式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加强对风险管理控制方面的研究,为我国建筑项目DB模式的推广奠定基础。④DB项目全过程质量管理对于我国DB项目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⑤DB模式在我国推广过程中主要存在法律、业主、承包商三个方面的障碍,克服这些障碍势必提高我国DB项目的发展水平。

此外,还可以从合同、运作机制等方面对我国建筑项目DB模式进行深入地研究。我国建筑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大对DB模式的研究和运用,推动我国建筑项目DB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BE. Design-Build Continues to Grow in Popularity Blueprint[J]. 2002 (1): 1.

[2]张尚,任宏,Albert P.C. Chan.设计-建造总承包管理的国际研究进展(一)―基于文献统计与分析[J].建筑经济,2014,35(10):13-17.

[3]Mark Konchar, Victor Sanvido. Comparison of U.S. Project Delivery System[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998,124(6): 435-444.

[4]D. Gransberg. Design/Build in transportation:From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J].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2003,3(3):133-141.

[5]Pramen P.Shrestha et al.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Large Design-Build and Design-Bid-Build Highway Projects[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12,138:1-13.

[6]张水波,何伯森.工程建设“设计建造”总承包模式的国际动态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3(3):30-36.

[7]胡晓军,黄志平.设计施工总承包(DB)与传统承包模式比较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2):67-68.

[8]石林林,丰景春.DB模式与EPC模式的对比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4(6):81-85.

[9]夏波,陈炳泉.我国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的分类研究[J].建筑经济,2008(S2):1-4.

[10]David E.L. Janssens. Design-build explained[M].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1991: 34-48.

[11]Masterman J.W.E. Introduction to building procurement systems[M]. London and New York: SPON PRESS, 2002.

[12]Jeffrey L. Beard, Edward C. Wundram E.C. Design -build -planning through development [M]. US: McGraw Hill, 2001.

[13]刘长江,方启军.D-B模式下的总承包类型分析[J].工程项目总承包,2006(5):13-15.

[14]韩美贵,.建筑工程DB模式分类及适用范围探析[J]. 建筑经济,2012(11):24-27.

[15]张尚,任宏,Albert P.C. Chan.设计-建造总承包管理的国际研究进展(二)―基于研究主题的文献综述[J].建筑经济, 2014,35(11):5-10.

[16]J. Bourne,S. DeWitt,P. Drennon. Ensuring quality is built into the request for proposal process[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Washington,D.C.,2006.

[17]夏波.DB模式应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18]K.R. Molenaar, A.D. Songer. Model for public sector design-build project selection[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1998,124(6):467-479.

[19]B. Xia,A. Chan,J. Zuo,K. Molenaar. Analysis of selection criteria for design-builder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equests for proposal[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2013,29(1):19-24.

[20]Coble R J, Blatter R L. Concerns with safety in design/build process[J].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1999,5(2): 44-48.

[21]zta A, kmen . Risk analysis in fixed-price designCbuild construction projects[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4,39(2): 229-237.

[22]张二伟,李启明.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3):8-11.

[23]陈娜,瞿秋凤.DB模式下风险分担模型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9(06):544-546.

[24]王勇,余强,张勇,等.香港政府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与运营风险[J].施工技术,2010(10):77-81.

[25]彭占青.建设项目DB模式的风险评价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26]张尚,任宏,Albert P.C. Chan.设计-建造项目业主的质量管理研究(一)―基于质量管理的特殊性与质量影响因素[J].建筑经济,2015,36(3):35-38.

[27]J. Bennett,E. Pothecary,G. Robinson. The industry today: Design and building a world-class industry[R]. United Kingdom: Center for Strategic Studies in Construction, 1996.

[28]T.R. Warne. Design build contracting for highway projects: A performance assessment[M]. LLC: Tom Warne & Associates, 2005.

[29]D. D. Gransberg,K. Molenaar. Analysis of owner'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approaches in design/build project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2004,20(4): 162-169.

[30]尚,任宏,Albert P.C. Chan.设计-建造项目业主的质量管理研究(二)―基于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方法[J].建筑经济, 2015,36(4):44-47.

[31]D.O. Cox. Contract administration:technology and practice in Europe[R]. Report FHWA-PL-02-0xx,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Washington, D.C, 2002.

[32]J. Oliveira. Design-Build method viewed by public agencies in Southern Nevada compared to Arizona and Utah[D]. Las Vegas: University of Nevada, 2003.

建筑项目范文第7篇

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能否得到合理控制将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能否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将工程交付给业主使用,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建设单位的效益能否顺利实现。第一,当建筑工程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工期延长,施工企业及建设单位的管理成本就会大大增加;第二如果不能按时交付使用,施工企业形象会大打折扣,不利其发展;第三工期延误会造成建筑运行延后,从而引发建设单位一系列损失。当前建筑项目工期延误现象普遍,而造成建筑项目工期延误的因素也比较多,主要有: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施工图纸的完整性、施工现场环境、物资材料的供给、建筑工人技术水平的高低等等。若建筑工程建设方以及施工企业对于这些影响进度的因素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就会造成一个因素影响另一个因素,形成“共振效应”,使得工期难以控制。而部分建筑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未到位,或未制定合理的应急计划,一旦施工中出现问题,就会手忙脚乱,造成工期滞后。

二、影响建筑项目工期的因素

第一,业主方面的因素。业主方投资建筑项目是为了其运行使用。由于早用早受益,部分业主投资方会对工程的工期最大限度进行压缩,造成工程进度控制的被动和先天不足。同时,业主对建筑工程准备工作的完善情况也会对工期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施工图纸本身的完整性和适用性。如个别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图纸设计深度不足或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需进行较大范围的补充或变更,造成施工计划被打乱,工期大大加长。第二,施工企业方面的因素。施工企业是建筑项目建设的关键主体,它对于进度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人员水平不够、施工计划不完善、施工设备材料组织滞后、施工工艺技术落后、管理水平有限、资金状况不佳等。第三,施工环境方面的因素。建筑施工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天气环境、施工工地现场交通环境等。这些环境因素中一部分非常多变,而一部分无法改变。因此,施工工期计划应根据环境因素来制定且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否者就会导致工期延后。

三、建筑项目工期控制措施

(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的前期工作主要有项目的决策阶段与设计阶段的全部工作和施工阶段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前期工作是建筑工程工期控制的重要阶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

1、提前决策并落实资金

当前很多地区都要求建筑工程在立项时提供资金落实文件,且在初步设计审批的时候将资金完全落实。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很多建筑项目即使在开工后资金仍没有全部落实或落实不彻底,造成施工中资金投入跟不上建设进度,工程建设减缓甚至停顿。《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通用条款有约定由于发包人资金原因致使施工不能正常进行的工期相应顺延。当建设工期延误后,还会引发施工企业索赔问题,造成建设成本增加。因而,业主应该在建筑工程早期就进行可行性论证,并加大筹资力度,落实建设资金。对于施工企业而言,资金的落实同样十分重要。建设单位虽按进度支付部分工程款,但施工企业仍需垫付相当大的资金,因而施工企业资金保障也是建筑项目顺利施工的必要条件之一。

2、完善设计阶段的设计成果

建筑项目设计的完善性是其顺利施工的基础,设计做的越完整适用对于项目工期控制越有利。以学校建筑项目为例,为完善设计阶段的设计成果,在设计招标文件和设计任务书编制阶段就应向学校各部门各院系尤其是建筑的使用和管理部门征求意见,充分了解他们的使用需求。而在方案设计阶段也应向相关部门征求对平面功能布局的要求、立面效果的意见,并根据合理的意见进行设计调整。初步设计阶段,了解各使用部门水、电、气、通风等需求,并统筹设计,避免出现“打架”或重复现象。“磨刀不误砍柴工”,完善设计阶段设计成果,可以避免由于设计不足引发的较大变更,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同时提高建筑项目的适用性。

3、抓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在建筑工程开工前,应制定完整的施工方案确定整个项目的施工进程、设备和建材的需求、施工人员的组织和布置等。施工方案设计得当,施工进度就会很快,施工方案设计不合理,施工进度就会滞后。现场环境、施工和管理水平、资金能力等都是施工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只有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在做好施工方案设计的同时,也应重视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工作。

4、抓好材料、设备准备工作

施工企业应以施工总进度计划为依据,做好材料、设备的准备工作。一些大型的设备,施工企业应提前购买或租用。而部分新型材料、定制材料则应该提前计划,及时订购,以避免因施工设备、材料无法及时到位而造成停工待料。

5、施工人员准备工作

人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决定因素,施工人员的组织培训,特别是技术工的培训是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的有效措施。建筑施工工种众多,首先应确保技术工人按计划组织到位,其次以不同阶段不同施工情况为依据,对施工人员进行调整,确保建筑工程顺利完成。

(二)做好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工作

施工过程中,随时对项目进度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调整对建筑项目工期的控制十分重要。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在现场检查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进度计划的检查主要包括:工作完成量;实际进度的记录;资源储备与施工计划匹配情况;前次检查提出问题的处理情况;进度保证措施的落实情况等。检查时,简单的问题管理人员应当时帮助解决。如由于两工种间的配合造成工期滞后等情况可立即协调解决。而对于较复杂的问题,进度检查之后应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形成进度报告,便于高层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管理人员了解情况并做出决策。进度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进度执行情况的描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进度计划实施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进度执行情况对质量、安全和成本等的影响;进度保障措施和对未来计划进度的调整等。建筑项目的建设是各单位各工种协调配合的过程,想要做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百分百相符是十分困难的,施工时总会受到各种原因影响。只有经常进行进度检查,全面的进行分析,有针对的进行进度计划调整,才能最大可能的保证工程总工期满足合同要求。进行进度计划调整时还应注意尽量把握原进度计划精神,当发现实际进度与设计进度存在偏差时,要及时找出原因进行局部调整,并加强进度保证措施。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工作伴随着施工的全过程,越早发现问题及时微调进度计划对建筑工程的进度影响就越小。

(三)加强参建各方的沟通工作

施工企业是建筑项目进度实施的主体,建设单位要想实现进度的合理控制,应加强与施工方的沟通,共同做好建筑项目的管理工作。施工企业应熟读图纸,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如施工图不详或与实际不符等问题时应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尽量留足处理时间,避免工程延误。同样,当建设单位对工程有变更或需要临时停水停电等情况时,建设单位也应尽早提前告知施工企业便于其工作的安排调整。当个别施工管理人员出现消极应付、不积极配合的状况时,建设单位工作人员应及时与其进行沟通,了解情况,找到问题根源,共同克服困难。沟通无效时,可要求施工企业对项目人员进行调整,并加强管理,恢复正常施工,必要时可对其造成的不良后果进行索赔。

建筑项目的形成是各单位参与,各工种配合,各材料设备保障的综合建设过程,而工期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前期准备工作阶段还是施工阶段,各参建单位都应该加强沟通,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工期,从而保证建筑项目按时按质完工。

建筑项目范文第8篇

如何让施工单位对图纸进行了解、如何让施工人员熟悉每一设计节点的做法,是考验建筑师在施工阶段对项目的掌控能力。

1.1组织施工单位对施工图纸交底及沟通

我国改革开放至今也就30多年时间,而建筑行业真正有新工艺、新思维的应用也就10多年的时间。而大量由图转形的工作都是由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来完成的,所以在施工前与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交底及沟通,是为项目工程平稳有序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1.2施工异况的判断及协调

在最初的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项目中建筑物的安全,这就需要对地块及周边地质勘测情况的分析报告,或许地块的地质构造比较稳定,或许比较杂乱,这就会导致在施工中会有预计不到的状况发生,而如何处理异况的发生就考验对项目管理中的应变能力及分析能力。下面简单举例来说明:某工地在土方开挖中已严格按照审查通过的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中的降水方案进行施工,但仍然碰到了局部地下水丰富无法及时将水位降至预定目标的情况;应会同降水方案设计单位再次核实是否已完全掌握地块内地下地质分析、是否在降水方案中有对地下水量计算的失误,进而可判断出是否有异况;是否应于局部周边采取降水、是否应再加大降水能力等等措施即刻也有理论基础作为支持。

1.3查验最终施工情况

对于项目管理来说,每一个项目建筑师在设计时心中已有对项目的预计,而实际完成后又如何,应进行现场实样查看,对设计中应用概念的检验。对施工工艺的检查。国内现在的施工单位良莠不齐,虽有较高施工资质但未必能有较高的施工工艺,这其中当然有诸多因素影响。比如,施工负责人员和质检人员自身修养问题、项目成本预算问题、工程进度安排问题等等。所以及时安排现场查看,不断积累对施工工艺查看的评核水平,也不断丰富自身对施工单位施工的掌握,以期在日后避免再次发生同样问题;而不断总结也可帮助自己对不同施工企业的情况进行熟悉,对项目管理中参与招投标评审积累工程实例,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对设计中应用概念的检验。每个项目会采用不同的外在形式及内在布置进行阐述。外在的形式比较好理解。俗话说的好“人靠衣服马靠鞍”,对于一个建筑项目而言是否给人深刻印象主要是靠外在的形式。说到长城人们就想到高高墙体及绵延不绝的气势,说到故宫人们就想到宏伟的体量和对称严谨的布局,而说到“鸟巢”人们就想到大尺度的钢构件和不规则的立面分隔。所以从艺术角度来说,一个建筑是否是美的主要靠外在形式来决定。所以为能实现好的项目管理,建筑师对建筑本身的构想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而外在形式是否能完美与自然及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就需要在现场查看中得出结果。而对于平面功能布局最真实的检验也在现场的查看中可得出结果:动静的划分是否合理、净污的区分是否妥当、主次的关系是否合理等等。

2后期服务工作

上述对项目管理过程中技术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简单总结,而对于一个合格的项目管理人员来说,应该也具备职业的操守。这其中对项目设计、施工完成交付使用后的保修期服务就显示出对职业操守的理解。服务期限理解。就实际而言,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比较晚也比较慢,这其中也有很多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设计工作内容的不同、收费标准的不同等等。但以多个项目实际操作的情况来看,项目管理应包含保修期内的专业服务。如最普通的例子,新建的住宅可能在使用了一两年后出现了结构缝隙、漏水、饰面掉落等等情况,而翻出相关竣工验收资料均显示合格,这其中就需要考虑有材料与环境相容合理期的因素了。所以以质量和责任来讲,项目管理就应有合理的保修期约定。现时业界较为合理的保修期一般为竣工验收后2年,采用这个时间段主要考虑:1)结构件受力状况的合理稳定期;2)饰面材料的性能稳定周期;3)机电设备的合理磨合期;4)建筑配套设施的合理了解期等等。配合到建筑物适用性及经济性,以期吸收世界先进项目管理经验,使我国对项目管理工作更进一步,提高世界管理领域竞争能力。

3体会及感悟

就个人而言,在经过多个项目的实践后,更加明白项目管理其中内容的博大精深和重要作用,也促使自己不断学习和积累,提高自身能力。总而言之,我国在项目管理方面仍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项目管理人员科学文化水平和修养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项目管理会更上一层楼。

建筑项目范文第9篇

建筑管理项目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建筑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管理项目控制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就目前来看,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招投标管理方面的问题;二是缺乏较强的信誉观念;三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法人制亟待完善;四是资金短缺导致建筑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招投标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当前很多地区与行业的保护观念十分严重,各种造假情况时有发生;二是承包与发包价格缺乏合理性导致竞争极其恶劣;三是随意压价导致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偷工减料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各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很多建筑管理企业过分的注重经济效益,因而不惜在合同中出现违约,而在建筑管理信誉观念方面较为缺乏,也就是不注重企业的社会效益,使得企业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站稳脚跟,最终走向被市场所淘汰的结局。随着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投资与运营主体逐步趋于多样化,使得一些建筑工程项目的筹资建设与运营还贷的主体不同,以及当前一些国企负责人的不固定性,使得建筑管理水平低下,这都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法人制度亟待完善所导致。面对当前竞争日益恶劣的建筑市场和低价中标以及合同签订的不合理等乱象,导致很多建筑管理企业陷入资金短缺的局面,各种费用的不足和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导致建筑管理陷入更加困难的局面,加上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的任意分包与层层转包,都给建筑工程的竣工造成重大的困难。

几点关于加强建筑管理项目控制的相关建议

首先确定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计划,从而确定建筑工程项目的总进度与分进度控制目标,以便于更好的编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计划,并将控制计划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全程实施,根据实际施工进度与施工进度计划相比较,一旦发现偏差,以便于及时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并注重多方的协调,尤其是与施工进度相关的建筑管理机构与与施工团队之间的关系。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的所有工作进行控制,强调的是加强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按照业主方的需求和企业与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建筑工程项目的准备极端的质量控制目标,并不断优化施工设计方案,尤其是做好图纸审查、技术交底以及技术培训工作,因而作为建筑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工序与技术以及各种风险的规避意识,确保人力资源的配置得到不断的优化。施工之前,要把企业的技术部门获得的施工组织设计报给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而对于那些比较重要的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相关单位应该提前一个星期给出详细的施工方案、技术的保证措施以及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审核,请有关工程师进行审批。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就是要求建筑管理企业应该根据相应的指导书组织所需的部门和质量的保证措施,同时要同施工人员交底,将交底和具体的作业指导书发放到施工班组。工程中的所有原材料和半成品要有材质证明或者检查报告也可。对于隐蔽的工程记录,需要经过相关的验收单位认可签字,才可以在相应的组织下进行施工。此外还要依据企业的相关规定,定制出符合自己施工项目的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奖罚办法,在认真完成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重要工作部位的复核。在施工过程中,除了根据质量标准给出的检查复查的内容进行检查和复查外,还要在重要的工序实施之前对相应的项目进行非常严格的审核,避免严重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建筑项目范文第10篇

1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必须提高规划质量,建立适应发展的城市规划体系

规划是建设的先导,是建设遵循的依据,没有高质量的规划,就没有高质量的建设。因此,提高规划质量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提高规划质量上要注重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城市规划体系。一是要强化标准规划,保证建设质量。只有不断强化城市规划的高标准,坚持用新区建设的高标准拉动旧城改造的高水平,靠高标准的小区规划指导建设,才能提高建设质量,提高建设水平。二是要靠强化风貌规划,保证建设质量。城市风貌规划是实行单体造型控制和保持城市单体建筑风格优化的重要依据,一个不合乎风貌规划要求的建筑,很难称得上是高质量的建筑,即使是国家优质工程,也难以摆脱因影响协调而被拆扒或改造的命运,那么,高质量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强化风貌规划,指导城市建设,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三是要靠强化功能规划,保证建设质量。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是城市整体建设质量的综合反映,强化功能规划,对于提高建设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注重功能规划建设,严格坚持全方位统筹规划原则,突出规划的超前性,由地上规划拓展到地下和空间,注重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特别是在地下规划上,坚持供水、排水、电力、电讯、供热、燃气同步规划,保证了各类建筑管线安装的一步到位,避免改造建设,为提高工程质量奠定了基础。

2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必须优化建筑设计,建立工程起步的设计保障体系

从微观上看,建筑设计是一个建筑工程质量的第一关。高标准的设计是造就高质量建筑的决定因素,要想提高建筑质量,必须以优化建筑设计为前提。一是要优化建筑造型。每一个建筑造型都是体现一个城市风貌的基本单位。在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的指导下,优化单体建筑造型,不仅可以保持城市的整体协调,而且可以使城市风貌规划得以实施和深化,形成单体建筑形式、建筑艺术风格,反映一个城市的单体风貌和建筑特色,客观上实现了以单体建筑造型的优化来促进整个城市建设质量提高的目的。二是要优化建筑结构。建筑结构的科学合理,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关键,又是降低建设成本的关键,因此,要把优化建筑结构作为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造价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好,力求经济合理,要以优化建筑结构为手段,采用新型建筑材料,调整建设布局,提高科技含量,使之以最优的建筑结构,创造最高的建筑质量,运用价值工程,以最低的工程造价,创造最大的建筑面积。三是要优化使用功能。使用功能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直接体现建筑的设计质量和设计水平,功能的多少,功能是否完善、优化,直接涉及建筑使用是否方便、舒适,影响着使用水平和效率的提高。特别是现代建筑设计上,要从使用功能优化着眼,供热、燃气、电力、电讯、空调等必须健全,给水、排水、门窗等是否灵活,使用空间是否合理等功能必须保证。因此,提高建筑质量,必须优化使用功能的设计。

3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必须强化调控招投标管理,建立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体系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体系是建筑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一项基础工作。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市场主体形为必须有效规范,队伍的资质必将受到严格的审查,工程造价将得到有效控制,客观上从优化管理方法、优化队伍素质和科学测定指导价格上,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要强化宏观调控,积极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加大建筑市场管理力度,规范建筑市场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创造先决条件。重点要强化五项管理:一是要加强工程项目报建管理。工程项目报建是工程建设的首要环节,通过对立项文件审查到建设规模的审批,能准确掌握建设项目的计划、资金来源、建设单位的建设能力,避免盲目建设及资金缺乏造成粗制滥建,从而,把住影响工程质量的第一关。二是要加强队伍资质审查管理。建设、施工队伍素质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要把加强队伍资质审查管理作为建立规范有序市场体系的重点,认真依据建设部的《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加强对各类建安企业的全面审查与管理。建设单位要按资质条件配齐基建班子,以职定责;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要由注册建造师担任,在项目经理的指导下,配齐一长五员,持证上岗。三是要加强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把建设工程承发包推向市场,按建筑市场的规划来规范承发包行为,使整体实力强、队伍素质高的建筑施工企业占领建筑市场推进建筑工程质量的全面提高。四是要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为了避免无根据的“一口价”造成工程造价过高,施工企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影响工程质量的弊端,在工程造价审定上,要认真落实量价分离,控制量,指导价,动态管理,差别利润率,优质优价等管理措施,通过施工图预算等科学方法,科学合理地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测定指导价格。五是要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要全面推行工程合同审批备案制度和统一合同文本,严格合同审查,坚决纠正合同签订中高估冒算,不合理压价,附加不合理条件等违法违章行为,有效规范建筑市场行为,保证承发包双方合法权益。建筑施工企业是建筑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者,以人为本,造就一支能征善战的干部职工队伍,是赢得市场、抓好管理、提高质量、发展企业的根本。因此,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增强队伍素质,强化质量管理,深化企业改革,建立起适应建筑业发展和建筑工程质量提高的企业运行机制。

4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必须严格监督检测,建立全方位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高质量的建设,应有如下标准:一是主体结构优化。牢固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达到科学、经济、合理,以最优的结构创造最高的质量。二是观感效果良好。从大面到细部暗处都达到规范化标准,并且使人看了有十分舒服的感觉,使每座建筑成为献给人间的一曲凝固的音符。三是使用功能齐全。具有供水、排水、电力、电讯、供热、燃气等适应生产、生活需要的多项功能,并达到使用方便。实践证明,实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和管理,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强化施工小班子建设。施工单位必须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一长五员组成的施工小班子,并全部坚持持证上岗,达到资质要求;建设单位必须组建有能力承担管理工程的基建小班子,监督和配合施工企业努力从各个环节上提高工程质量;监理部门要配备齐各工种的监理人员,服务于建设单位和工程项目。从而形成三方齐管的班子,健全全面负责的工程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另一方面,要强化过程质量管理。一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在实施监督、检测和管理上要同步进行,坚持监督、检测、管理并重的工作方法,实施以监督为龙头,以检测为龙尾,以管理为龙身,首尾呼应,一以贯之的一条龙监测战略,高起点、快起步、全方位强化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与管理。二是施工单位要坚持样板起步、挂牌施工,以内业促外业,强化施工管理,各道工序严格质量标准,采取有效措施,消灭质量通病,杜绝质量事故,强化安全文明施工。三是监理单位要积极协助建设单位强化工程质量监理,分项分部验收,上一工序不合格,坚决不进行下一工序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关。四是要强化竣工验收。工程竣工实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验收,共同签署意见后报质量监督部门验收。工程验收不合格不得使用,工程未经验收不得使用,禁止不合格工程按照合格工程验收。五是要完善群众投诉回访保修制度。开发建设和施工单位要认真执行竣工工程质量回访保修制度,按规定对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工程定期回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质监部门要监督检查开发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质量回访行为,保证工程质量的提高,维护用户的权益。

上一篇:数字文化培训范文 下一篇:银行投资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