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员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00:45:12

建筑施工员论文

建筑施工员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途径

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壮大的生命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进行管理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在建筑施工中加强管理创新,是发展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科学、规范管理重要途径,对建筑施工企业合理配置管理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着建筑施工企业的科学发展。本论文主要从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安全管理三大方面对如何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新途径做了详细的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一、对建筑施工管理进行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建筑施工管理是保证施工按照计划按部就班进行的基础。当前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大多数工地都有大量来自其他省市的务工人员组成的施工小组,属于外聘的包工队,公司的管理制度管理不到位。第二,大部分建筑施工的工程量都很大,耗时较长,其中难免会出现材料漏报或者重复上报等现象。第三,施工安全是各个工地都在强调的重点问题,但是安全事故还是存在。这些问题都是在原有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上产生的,这意味着,对建筑施工管理进行创新性改善,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所必须的。

二、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途径分析

(一)使用现代管理理念对施工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管理制度是实施管理的基础,因此从管理制度入手进行改革也就是从施工管理的基础进行创新。大部分员工与建筑公司并没有长期的合约关系,因此大多数工地使用传统的分层式责任管理制度,即将管理责任按照工地组织层级划分。但是传统的分层式责任管理制度很难使来源不同的施工人员真正领会到施工管理的意义,因此,我们对工地施工管理的制度进行了创新。基于现代管理制度的“人本性”特征,我们将施工责任进行了全员划分,并将每个施工员工的责任与其绩效和工资挂钩。例如,泥瓦力工的施工责任是每日完成20m2墙面抹灰,然后由施工管理责任人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如果没有达到施工责任标准,则直接追究该工人的责任,而不追究施工小组的责任;同样,如果是由于施工小组组长管理不力造成的工期延误或者质量问题,则直接追究施工小组长责任,而不追究个别工人的责任。

(二)提高成本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为了使建筑施工管理能够更加精确,我们对成本管理进行创新,以确保施工管理的管理行为与管理责任匹配。大部分建筑施工的成本管理方法还是清单计价方式,这种方法虽然能够保证施工资金不被滥用,但是,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报销过程十分繁琐,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上一个施工步骤已经完成,下一步的施工材料费用尚在审批环节,这中间导致了施工空档,不仅自自浪费时间,还使得施工管理缺乏衔接性。针对这个问题,采用了精细化成本管理的方式进行了创新。首先,在施工之初,公司就根据施工报价以及图纸,将每个施工阶段的成本花销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三)从入职培训入手进行安全管理创新。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关键内容,安全管理体现了建筑施工管理对施工员工的重视,体现出现代管理的人本性。另外,安全管理还是减少施工纠纷,保证施工进度的关键。目前大多数工地进行的施工安全教育仅能为工人敲响安全问题的警钟,在应对突发的施工安全问题方面,工人仍缺少实际的行为能力。因此,在每个工人进入工地之前,我们都针对工人的工作内容进行施工安全教育,对工人进行施工安全培训,列举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和工人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法,采用现场模拟的方式使工人学会如何处理安全问题;为了使安全管理制度在执行力方面有所保障,还将安全检查责任与劳动报酬挂钩,将安全检查工作的效果作为工作绩效考评的内容。这样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使工人和施工队的工长对施工安全格外重视,零事故工地也因此形成。

三、在进行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保证管理方法体现出公平性的管理原则。在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管理方法能够体现出对参与施工员工的尊重、体现出施工管理的公平。有很多工地在进行管理创新时,对机械驾驶员采用“弹性工作制度”,但是却不允许力工在超额完成任务之后提前下班,这种管理创新违背了公平原则,使工地工人之间彼此攀比、对工作的积极性减弱,实际上是不利于施工管理效力提高的。

(二)符合工地施工实际。不同目的的建筑工地有着不同的施工管理特征,因此,在进行管理创新时,应考虑到是否与工地实际相符合。如果工地上施工的工程队都是成熟的,结构和人员是固定的,则过分重复地强调施工安全、过分苛刻地要求施工队按照管理制度进行施工,反而容易打消施工队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按照工地和施工人员的特点创新施工管理,是使施工管理问题解决、效力提高的关键。

四、结语

建筑施工员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建筑工程行业,建筑施工企业在确保满足质量、安全、进度的同时又要追求最大的企业利润。因此,只有加强建筑现场管理,才能实现盈利目标。文章从目前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并从人员管理、质量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些针对性措施,以供参考。

二、建筑施工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因为进行施工时要用到很多种建筑材料,在建筑施工现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材料的管理混乱,会出现建筑材料随处乱放,对建筑材料不能很好地进行归类等现象,这样在利用起来就会降低效率,有时会出现找不到材料的现象,有的材料因为存放不当,会降低材料质量,有的甚至会出现过期等现象。还有一些机械器具由于操作或其它原因,容易出现问题,再加上得不到及时地维修,使得机械器具早早损坏,无形之中加大了维修机械器具所带来的费用,利用率下降。

2.为了施工现场的安全,要设置一些围墙,但是有的施工现场出现了漏设的情况,这就起不到全面的防护。施工用的搅拌机,为了减少现场的灰尘,都要增加一些扬尘等器械的保护措施,但是这些设施有的严重不合格,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现场尘土飞扬,环境受到了污染,这样工人的身体健康难以得到保障;另外,由于天气等原因,施工现场的路面会坑坑洼洼,有的地方会有积水,再加上一些建筑垃圾未及时清理,这就使得施工现场更加混乱,污染也会变得更加严重。

3.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些工作人员安全帽的佩戴不正确,甚至没有佩戴安全帽;进行高空的作业的时候,有的工作人员没有佩戴好安全带;在施工现场为了安全,都要预留一些洞口的防护设施,但这些设施有的根本达不到标准,有的警戒标识一点也不显眼,这些难以保证安全;还有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网,有的地方是坏的,有的上面还有一些木块、钢筋等剩余建筑材料,这难以保证工人的安全;在施工现场都要一些安全警示之类的东西,但有的安全警示牌、安全警示标语等放的太少,放的位置也不太恰当。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策略探讨

1.建筑现场施工安全的科学管理

(一)人员因素是影响到项目工程安全管理控制的关键性因素。管理人员要有着安全施工的理念,重视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并做好各种安全管理的措施,技术施工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对各种机械设备规范操作的熟练度,避免因为操作失误而引起事故,同时,监督人员要监测全程监督的原则,对各种违章操作进行处理,加强对各种施工标准和规范的落实的监督力度。

(二)施工单位要制定科学合理施工方法和施工规范,制定各种安全防范管理章程,并在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的配合下,全面贯彻落实。其次,国家政府要加大各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法律法律的完善,并根据建筑行业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状况作出及时的制度规范更新。最后,社会群体要加大对施工单位各种安全管理措施落实的情况进行监督,促进施工的安全化,规范化。

2.现场施工质量的科学管理

(一)建筑工程一种庞大复杂的操作施工过程,其中无论是先进的设备还是纯人力劳动,手工操作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我国建筑业起步发展时间晚,对技术人员的系统培训尚不够完善,手工操作人员的手工操作能力相对而言有着很大的差距,操作不熟练,操作失误多,不利于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因此,要加强对施工员工的培训,提高其操作的熟练程度,严格执行操控标准,提高操作效率,保证整个项目实施中的技术水准。

(二)制定完善相关的施工技术标准,对所有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进行操作培训,从理论上深刻明白操控原理,从实践中进行现场操作演示,务必使所用施工人员都可以严格达到施工标准,操控熟练,能够满足工程技术相关规范,杜绝胡乱施工操作的现象。

(三)从全面控制的角度出发,找出产生误差或者失误的原因,分析制约每道工序质量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消除恶劣影响,减少制约工程质量的因素。严格执行每道工序的前后执行顺序,杜绝前后跳跃施工,尤其是时间急促,施工匆忙时期,要尽量减少多种工序的交叉,保证整个施工顺序的合理稳定。

(四)采用先进科学而质量可靠的机械设备,不仅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施工效率,更能很大程度上保证施工的高质量。使用质量稳定的设备,提高整个工程施工的自动化,更能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标准。同时减少了机械的坏损,节约了施工时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施工过程质量的提高。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成本科学管理

(一) 人工费控制管理。改善劳动组织, 减少窝工浪费; 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 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 加强劳动纪律, 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 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

(二) 材料费控制管理。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 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 节约采购费用; 合理堆置现场材料, 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 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 合理使用材料, 综合利用一切资源。

(三) 机械费控制管理。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 搞好机械设备的

保养修理, 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

加产量、降低机械使用费。

(四)项目部定期分阶段召开成本分析会,每道工序施工完后都应该要进行成本分析,明确该工序的盈亏情况,若发现亏损,应该立即查明原因,制订补救和改进措施,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加强成本管理。公司财务部门也应该通过审核各项费用的支出,平衡调度资金以及建立各项辅助记录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成本分析,并及时反馈到项目部管理层,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成本偏差。

4.加强施工现场进度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需要依据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目标来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执行期间结合工程实际进度对计划进行纠偏和控制,以求工程进度与预期目标相符。具体的说就是在工程项目实施期间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应进行施工进度计划及预期目标的制定;其次,依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并将工程实际进展情况与进度计划进行比较,找出二者之间的偏差,制定方案来纠正偏差;最后,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组织和协调,包括分包单位与总包单位、建筑施工单位与安装单位之间的进度上的搭接,空间与时间上的协调等。

四、结束语

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是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生死存亡大计的关键性问题。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切实地严把建筑施工的质量关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要前提,也是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宋明山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期刊论文] 《科技与企业》 -2012年3期

[2]刘刚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研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21期

[3]劳庆波 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期刊论文] 《建材发展导向》 -2011年7期

[4]甘福强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期刊论文] 《建材与装饰》 -2011年35期

[5]沈满春 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期

[6]关伟胜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的思考 [期刊论文] 《建材发展导向》 -2011年6期

建筑施工员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组织 项目化教学 实施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026-02

一、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传统教学的缺点

在“传递―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把掌握知识本事作为教学目的,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学生对于教材上的知识点,一方面觉得枯燥无味、抽象难理解;另一方面,由于学习的“功利性”很强,他们关心的是“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对于“学习什么知识”缺乏兴趣。所以只能依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被动地接受、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满足不了高职高专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项目化教学的优点

项目化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整合与重构;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究与合作学习;以真实情境为依托,帮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与体验;以过程和产品为参量,衡量教学目标的达成。它突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摒弃了以对或错为唯一标准评价成果的做法,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建筑施工组织》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其主要内容是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具有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综合性高、理论跨度大、技术应用性显著等特点。对该课程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实施项目化教学,将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从而适应岗位需要具有显著的作用。

二、项目化教学实施体系的构建

(一)基本思路职业岗位分析―知识能力分析―课程内容重构―项目设计―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教学评价

1.职业岗位与知识能力分析

通过岗位调研,确定本课程面向的主要岗位是施工员,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可将其对施工员(与本课程有关)的知识能力要求归纳如表1所示。

表1施工员的知识能力分析表

从上表不难看出,本教程的核心任务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重构课程内容

围绕“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这一核心技能,选取、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将原课程知识点解散并重构于施工组织设计的各个步骤中。

3.进行项目设计

根据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实际工作过程,将这一工作任务划分为6个模块。

4.教学设计

选取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等三种典型的结构类型建筑为载体,以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各项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领会知识的内涵和应用,即按“项目―模块―任务―问题―知识点”的思路实施教学,实现由“知识点―问题―任务―模块―项目”的完整学习。

5.课程实施

以完成项目任务为驱动组织教学,给各学习小组发放任务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主动获取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完成规定任务。

6.教学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化,采取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内容多元化,除了成果评价,更注重课堂纪律、职业素养、小组讨论等过程元素的考核。

(二)项目化教学实施体系的建立

以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为主线,建立本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实施体系如表2所示。

三、建议

(一)载体选择要典型且多样化

项目教学依托载体来完成,载体选择恰当,可以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课程以建筑工程中三种典型的结构类型的工程项目为载体,不同的学习小组完成不同结构类型项目的训练,各小组不仅能在复杂多变的实践情境中获得历练,还能在学习与观摩他组的成果中得到拓展与提升,可谓一举几得。

(二)任务划分难度要适中

任务过于简单,达不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任务难度过大,会让学生“知难而退”,导致项目化教学流于形式。因此在分解项目任务时,应遵循“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的原则,让学生在解决数量和难度不断增加的任务中提升能力和信心。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项目化教学以任务的完成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但如果长期以单一的方式进行,也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退,所以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任务形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永远保持“新鲜感”。

(四)学习小组划分要合理

项目教学主要以小组教学的形式来组织实施,分组方式、小组规模都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笔者主张教师按照“能力均衡”而不是“成绩均衡”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对于合作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组人数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关系,以4-6人为宜。

参考文献:

[1]王虹.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8).

[2]陶双双.项目教学法应用中的体会与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建筑施工员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 施工 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现状

从目前来看,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建筑业的劳动力比发达国家更为密集,完成同样的工作量大概需要 2.5~10 倍的工人,事故的数量也比发达国家多得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注的大事,国家先后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等,建设部了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颁布了诸多的规定和条例,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贯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根本上保护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生命和社会财产安全,促进行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体现在运行机制和具体执行两个方面:

2.1 机制方面

从目前来看,我国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建筑安全的法令法规,但相比发达国家完善的建筑安全管理法律制度,尤其是在监督方面仍需要加强和改进。一是各个主体单位对应付的安全责任混淆不清,即使出现安全生产隐患也不能及时做出应有处理;二是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针对性不强,对安全检查中的违纪违法问题有时不能及时严厉地惩处,同时对安全生产、 文明施工的建筑企业,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缺乏有力度的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三是舆论监督力量不足,对安全事故的报道未能及时和客观,甚至还出现漏报、 瞒报、 小报的现象;四是市场规范机制欠缺,尤其是业主市场行为较严重的不规范现象,给建筑施工带来了安全隐患。很多业主拖欠工程款,要求承包商垫付资金;承包商由于不能及时拿到工程款,会在资金周转上遇到很大困难,从而影响对安全的投入;工人也会由于不能正常领到工资而在心理上产生对立情绪,诱发事故。

2.2 执行方面

据调查,随着各行各业对 “安全管理”的关注,建筑行业逐步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更多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再加上考虑到实施安全管理所要花费的高成本,许多施工单位只是口头上讲讲 “安全第一”,做表面文章,重生产、 轻安全,更注重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由于建设工程的行业特点,建设工程施工的特殊性,从业人员的构成及流动性大的特征,特别是安全文化的缺失,仍使建设工程业成为仅次于采矿业的重大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我国自上世纪 90 年代起,年平均生产安全投入仅占 GDP 比重的 0.7%,远低于发达国家 3%以上的水平,我国的用万人投入率比美国和日本低 3 倍左右,比英国低 5 倍左右。

三、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3.1 逐步加强职业教育,进而营造安全的文化环境

针对建筑施工企业要推进一线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新工人先培训后上岗,老工人应定期复训;一线作业人员持 “健康证”、 “安全基本知识合格证” 上岗;加强企业 “三类人员”、 安全监理和安全监督人员的专业培训考核等动态管理。试行一线班组长培训上岗制度。 培训的重点是法律法规、 班组安全质量管理和经济管理基本知识。通过培训考核,逐步规范建筑业“小包工头” 行为。开展建筑职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落实建筑业各工种等级工培训考核,实行专业技能资格证书制度;指导督促企业按标准配置班组等级工人数,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基本安全素质。在建设工地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利用农民工集中工作生活的场所搭建学习、 教育、 培训的平台,对进一步满足农民工技能培训、 安全生产、 健康生活和文化教育等需求,维护农民工群体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工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安全生产管理。

3.2 建立操作规范体系,对建筑施工进行定期安全检查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规范大型机械的管理抓好塔吊、施工升降机、 附着式脚手架安装之后的强制检测管理;监督检查塔吊、 附着式脚手架装拆作业单位资质情况,并将这些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配备、 技术方案纳入监督管理范围;实行 “一机一卡” 制度,将大型机械监管落到实处;开展大型机械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保障大型机械的使用安全。规范脚手架和模板支撑体系管理。推广悬挑式脚手架、 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标准及通用计算软件,指导企业合理组织施工;对大跨度、 高空间模板支撑体系,实行第三方专家认证制度;建立脚手架和模板支撑体系(含附着升降脚手架、 电梯井内脚手架、 操作平台等)搭设验收挂牌制度;组织针对性检查,及时消除钢管扣件、 脚手架搭设、 模板支撑体系隐患。

3.3 加强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安全网络体系

主干项目开工前,应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安全管理机构的安全人员参加,向参加施工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方案交底。各分部分项工程、 关键工序,专项方案实施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安全员、项目施工员和工长将安全技术措施向参加施工的施工人员进行交底。总承包单位向分包单位,分包单位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向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作业班组长应对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作业技术交底。

3.4 落实经费问题,实行目标安全管理

总的来说,根据建设部 《建筑安全现状防护、 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 对费用组成、 工程概(预)算编制、 招投标项目费用单列,以及对报价、 合同、 使用、 支付、 总分包管理监督检查等都有明确规定。因此, 建设、设计、施工、 监理等单位应当明确职责,确保安全文明专项措施费用到位。监管部门加强监督,查处违规行为,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费用落实。总包方以承包总费用的 5%为标准,建立了安全管理专项费用概算,安排了专制财务进行经费管理,并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要求严格按照财务计划开展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对于没有按时、 足额、 合格的完全经费使用的部门和个人将予以通报和绩效考核扣分的处罚,积极初始已落实的经费及时开支,从财务支持角度满足安全管理的需要。

四、结语

总而言之,工程安全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因此应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主动防护意识,并保证安全防护投入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魏安能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安全控制 [期刊论文] 《建筑安全》 -2006年2期

[2]罗建平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安全控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期

[3]赵通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安全控制 [期刊论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29期

[4]王建伟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安全控制 [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 -2009年31期

[5]黄绍勇 浅谈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安全控制 [期刊论文] 《科技致富向导》 -2011年15期

建筑施工员论文范文第5篇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正经历着空前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建筑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对专业人员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象山分校(以下简称“象山电大”)作为象山唯一的高等教育学校,立足象山本地,培养了许多建筑类人才,目前设有建筑施工与管理(专)、工程造价与管理(专)、土木工程(本)三个专业。其中土木工程(本)为宁波电大系统独有的专业,已毕业8届240名学员,在校学生近400人,招生形势良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土木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性,该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理论知识运用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是提高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关键途径和手段。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计16学分,由中央电大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不得免考。这些实践教学环节是学员接触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从目前情况来看,相对理论教学的质量管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由于环节的多样性及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质量管理的难度较大:一是开放教育下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无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目标监控有困难;二是由于实践教学变数多,教学过程随意性大,对整个教学过程和结果尚未形成规范的检查程序,加之地方电大学员大多来自工程一线,工作流动性很大,集中组织实践教学到课率较低,实践教学效果差,三是实践教学环节缺乏信息反馈机制,也导致了其质量得不到保障。为此,象山电大在宁波电大及象山县教育局、建管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尝试对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模式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地方电大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模式探索

(1)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和行业发展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关键在于师资。开放教育全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首先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与能力、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因此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素养。从象山电大学校层面来讲,一要积极引进优秀的专业教师作为教学主力军;二要有相应的培训计划、激励机制及考评措施,鼓励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在职教师去高校进修,同时通过安排教师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组织考察学习等多种方式提高在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三是与高校建筑专业教师签订长期聘用合同,形成稳定强大的教学后备军;四是积极与企业合作,在企业中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骨干,尤其是具有国家注册执业资格人员,比如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师、注册造价师等,参与实践教学,创建“校企合作”,与学校教师联合指导各种实践环节教学。开展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还需要一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比如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课程就需相应的实训和实习基地。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是落实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物质保证。多年来,象山电大一直十分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目前,学校与当地职高共享县教育园区内建筑类专业教学与实训基地,建立了工程项目管理实训室、建筑施工员实训室等6个实训室,添置了一批有关建筑材料、建筑测绘等演示教具。同时,学校还与当地20多家建筑企业合作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有效地保证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计算机远程协助技术的实验教学手段已可以实现远距离的“面对面、手把手”的实验教学。在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可尝试采用计算机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既体现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也使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好的避开工学矛盾。比如,毕业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教学环节,是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但实习时间有限,学员在实习过程中不可能接触到各个施工环节,更无法学到高新技术。为了让学员学到先进的施工管理知识,学校收集典型工程资料和相关视频,通过网络让学员学到更多、更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特殊性,每年招生时学校优先录取建筑类大专毕业生或在建筑类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学员。据统计,该专业95%以上的学员是建筑类大专毕业生或来自建筑类企事业单位,85%以上学员拥有一定的建筑基础,不少人表示自己正在准备考取建造师、施工员、质检员等五大员证书,希望电大的学习对他们提供帮助,这些有助于提高学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无形中也使本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土木工程实践环节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课程的选题和实施,要求来自实际施工现场案例,要求“真题假做”,并提倡“真题真做”。比如,毕业设计(论文)是学员在校期间进行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该环节要求学员将大学所学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并运用到毕业设计(论文)中去,其目的是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首先在选题上,指导老师应考虑与工程案例的结合,如设置《灌注桩施工质量事故的预防及分析处理》、《公路桥梁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后压浆技术在地基施工中的应用》等题目。其次,在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指导老师要求“真题假做”,并提倡“真题真做”,即希望学员结合工作中的工程案例,在查阅前人理论、相关规范资料等基础上,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理论分析,解决具体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问题。以人为本、以学员为中心、方便学员、为学员提供支持服务是开放教育的办学理念。根据地方电大土木工程专业学员多数来自工程一线的实际情况,使学员结合工作过程完成实践教学成为可能,同时也将很好地缓解学员的工学矛盾。比如,针对学员不同的工作环境,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实施教学:一是依托学员工作单位进行实践教学。学校与学员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专业基础、工作性质及承担的具体任务。在实施过程中,聘请学员所在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作为指导教师,保证了教学指导及时有效。而生产实习环节,主要依托学校的专业老师和企业专业技术骨干来完成。由于学员边工作、边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得到很好结合,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也得到同步提高。同时因为实践过程不影响工作,也得到学员工作单位的充分支持。这时,教学地点不局限于学校教室,而是在工程一线。二是采用相对集中,以小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课程设计课程中,指导老师根据学员实际情况,分为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建设监理五大类,用相对集中的时间,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督促、检查学生的课程设计进行情况。最后学员提交设计内容,并写明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为确保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此,学校建立了由教学主管部门为主体、以相关指导教师为个体的教学督导小组,并制定了《象山电大土木工程本科课程设计实施细则》、《象山电大土木工程本科生产实习实施细则》、《象山电大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等实践教学文件,明确规定了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学校严格的工作制度、明确的工作程序,对规范师生在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认真进行事前培训,帮助指导教师正确理解实践环节教学的要求,使指导教师充分认识到实践性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第三,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学校安排专人负责检查和督促分阶段任务的进展情况,以切实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最后,建立和完善实践环节教学和生产实际之间的反馈制度,为此学校组织调研队伍定期调查研究工程实际中对新技术、新知识的需求,动态调整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和要求,力求保证实施目标和社会需求的一致性。在土木工程招生和教学过程中,学校尝试推行“双证”实践教学评价,在毕业时,学员既拿到毕业证,又拿到建筑五大员或建造师证书。如县建管局与象山电大举办过多届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双证班”,在对学员进行土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教育的同时,由建管局和学校联合对学员开展施工员、质检员等五大员考证培训。通过这些针对性的培训,学员既深入理解本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又掌握了施工管理、质检管理等现场管理岗位的各种实务知识,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得到很大提升。(本文来自于《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三、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模式改革实施效果

几年来,通过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模式改革,使学员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培养了专业技能,为今后独立工作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多年来,象山电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在学校对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中,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电大开放教育注重培养学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毕业生质量比较高,对电大毕业生的评价为工作业绩“优良”占100%、专业知识“优良”占85%、业务能力“优良”占72%。自2010年秋季县建管局与象山电大举办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双证班”开班以来,由于学员在毕业时既能拿到本科毕业证,又能在学习期间考到施工员、质检员等五大员证书,报名一直十分踊跃,同时带动了我校建筑类专业的招生。目前土木工程(本)、建筑施工与管理(专)已成为我校的特色专业。由此可见,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强,考虑到企业、学校与学生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性,需要学校根据学员已具备一定建筑业实践基础的特点,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进行探讨和研究,包括改善实践教学基础、改革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质量控制、改革实践教学成效评价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建筑施工员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071-03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专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面向施工、建设、中介、建设主管部门等企事业单位,具有工程管理综合职业能力,具备工程管理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能够从事建筑工程项目承包及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给职业教育提出新课题,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在教学体系、内容设置、方法途径、基本建设和教学管理、质量评估等方面都给高职院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一直是教改讨论的重点,长期以来在高职教学上我们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课堂传授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教学的内容主要偏重于理论方面,从而没有真正体现职业型、技能型的培养方向,同时也由于职业教育在培养对象、人才培养目标上均不同于普通的本科生教育,因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的要求,实践教学的实施已成为建筑工程专业化整体教学方案中的重要环节。

一、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基本思路

我校目前建筑工程主要设置了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两个专业。以建筑工程技术为例,在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做了如下设置

1.课程体系设计思路:根据对建筑行业企业的市场调研确定工作岗位,对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确定职业能力及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对接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的方案。按照教育规律以基于工作过程和项目导向方式重构知识、能力、素质以形成专业课程体系。如对施工员工作任务分析如下:

2.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教学实习与校外实训接轨。根据施工员的培养要求,建立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立与拓展,为在校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培训空间与锻炼机会,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熟悉工作流程及业务,迅速上手。因此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目前我校在建筑工程技术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分认识实习、教学实习、校外实训、毕业实习即顶岗实习四部分。(1)认识实习主要的目的一是通过参观实际建筑,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建筑知识、建筑施工以及建筑材料的认识,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二是通过参观在建工程及阅读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识读工程图的能力。三是通过实习,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熟悉房屋构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应用。(2)教学实习,按照教学大纲和实训指导书的要求,以教师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验室试验教学,并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如建筑工程制图,建筑图纸抄绘、节点大样的绘制,建筑材料中水泥、砂浆、混凝土等材料的实验室试验,施工测量仪器的使用等均在利用较内实训场地进行训练,各个环节都要求学生在之后写出实训报告。(3)校外实训,是到各企事业单位、建筑公司、房地产公司等等进行实地训练,根据教材实训大纲的要求全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施工实训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把实训内容以实习指导书的形式下发给学生,将学生分散到施工现场的各个的分部分项工程中或各不同的工种中,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给予现场指导,校内老师全程带领随时解答,使校内课堂内容应用到实践当中,通过现场实习得出答案,为此也形成了学生的实习报告。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劳动的观点,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为今后从事建筑工程技术工作奠定基础。(4)毕业实习,主要推荐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通过这个环节实习使学生对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房地产开发、工程监理、招投标公司等等各岗位有较详细的了解,学生毕业后能够零距离的胜任建筑工程企业技术岗位的工作。学生这顶岗实习这段时间,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毕业实习的计划进行,指导老师定期去实习单位辅导,并要求学生写周记。顶岗实习结束后,每人要交实习论文、实习单位鉴定,还有每人必须的论文答辩。来保证实训效果。

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措施

1.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设置。建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模块化课程设置,其核心内容是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分析其所需能力。为配合模块化课程教学的实现,我们在教学课程内容环节上,除了课堂传授,还充分利用学校电子书包教学资源广泛推广,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把老师课堂讲述的知识和内容课后进行下载复习,并进行习题测试,通过博客与老师和同学随时进行交流互动。这种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性。

2.实现“双证制”,加强职业能力考核。在加大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实践教学体系中引入“双证制”,即在获取文化素质证书如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证的前提下,学生毕业前还应获取士建施工员、土建预算员、材料员、质检员等专业管理、建筑技能上岗证。为毕业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并且往较短时间内能够顶岗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部分实践能力的培养来源于校企合作单位,目前我们先后与近十家企业建立和拓宽了长期、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

3.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致力予学生应用能力考核。多年来高职教育单一的考试形式,造成很多学生考试时只会生搬硬套或是一味的背笔记,难以适应目前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为逐步改变这一情况,我们在考试内容上增加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部分,除了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以外,还采用了综合题开卷、课堂讨论、考查、论文写作及现场测试等形式,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及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4.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高职尤其是工科高职教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总结实践,我们主要有以下措施:(1)招聘引进,优化结构。(2)进修和内部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素质。这些既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真正成为了“课堂能讲授、设计能出图、工地能施工、项目能管理、师德水平高”的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的高职教师。目前已占专业教师总数的60%。

通过社会调研、市场调查并结合我校专业特点,我们在实际运行中使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课时比例为1∶1。根据专业岗位群的需要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岗位及工种,在实践教学方面的考核,我们采取集中与分散考核相结合,主要以现场考核为主,考核标准上以专业上岗证和专业技能等级证为考核标准。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工学交替的办学特色。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

[2]解宝柱.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1).

[3]张悠荣,杨建林.高职建工专业施工技术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1,(3):32-33.

建筑施工员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安全;安全管理;施工安全;工程项目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city project construction,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need more and more high quality requirements. In the pursuit of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at the same time, China is also vigorously investment funds and manpower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period of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 mode, either the city or township is in the period of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fas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me and society, the human demand and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connotation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tself has been from the low level to the high level achieved leapfrog development, make "safety first, prevention first" runs through the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objectives smoothly.

Keywords: construction safety; safety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safety; engineering project

中图分类号: TS95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我国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首推选的是建筑业,尤其是现代建筑的发展更是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指标,各种大规模的建筑项目不断的应运而生,譬如奥运会的主体育馆,超高层的建筑大楼,随着我国对建筑行业的工程质量和工程设施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对的对其建筑前的设计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绝大多数建筑施工人员都来自农村,流动性较大,文化素质也相对的较为低一些,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安全意识较差,这都是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因素。

2.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各地方的文化地理。有着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加入WTO后,为建筑工程建设产业更是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和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当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时期,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并加快发展城市化进程,这已是当今我国发展模式的一个共识,城市化的支柱、主力产业是建筑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被提到了社会主义战略发展的重要议程,相继的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众所周知,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在这种模式下,科技不断发展,而所出现的问题也日益显著。其中,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更是日益突出了很多问题,其中,主要源于我国建筑施工人员没有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而企业对于建筑施工安全这一方面也不够重视,通常是事后控制,没有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实在施工当中,没有认清安全施工与企业经营的效益带来的反应,主要根据不同的建筑施工工程,建立不同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保证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顺利的实施,并未?为企业带来效益,提高企业的品牌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带动建筑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实践与落实当中,但按实际的标准来讲,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相对表现的不是很成熟,这源于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还不高,并且在基础建设中信息化的发展速度也相对较为缓慢,在建筑施工安全工程管理中表现的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缓慢,这也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表现最为核心的一个产业环节,也就使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在现实中落实的不到位,资金回转不到位,使企业在实施后没有得到相对较多的经济效益;在政策上,我国也没有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提出有利的保障,使得企业不敢大胆的去尝试、探索。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发展对建筑工程管理来说是日趋重要,因此,我国应大力的提倡、尝试、发展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式,充分的、必要的去重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应用与发展。

3.如何加强建筑安全管理

建筑安全施工是建筑企业提高效益、增强社会影响力并谋求长远发展的必备条件。如何将安全施工落实到实处,是每个企业建筑施工前必须要考虑的一项主要因素。只有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做好,才能让建筑企业在社会上树立威信,提高企业品牌效益,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3.1加强对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建筑工程在施工之前,必须要对上岗的作业人员进行建筑施工安全教育和必要的技术培训,务必要使每一个作业人员经过考核后方可上岗工作,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建筑工程项目顺利的实施,也是对每一个作业人员自身安全的保证。

3.2安全培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离不开企业的监督与管理,进行培训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可以将其培训大致的分为理论与实操,在前期的培训中,主要给作业人员灌输一些安全理论。通过培训让作业人员掌握新的工艺、新的方法以及新的技能,在后期阶段主要让作业人员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将前期所培训了解到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切实的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3.3.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素质及安全意识

企业应从多方面考虑,不仅仅是从自身的长远发展来谋求利益,不顾安全。企业应加强文化建设,将“必须安全”从根本上改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科学的管理建筑工程项目,提高建筑施工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是避免发生建筑工程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赢得社会效益,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3.4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工作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将安全管理体系完善,有利于企业将安全施工管理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落实,从而减少了建筑施工安全隐患的发生。企业必须要重视安全工作,全员参与,重在落实,防止出现事前“万事大吉” ,而事后却“马后炮”的局面。完善体制,有利于企业的全面管理,从而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3.5提高建筑企业的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树立品牌效益,赢得社会效益,提高社会地位,为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等等,这每一个目标的体现都离不开建筑企业的项目内施工安全水平。可见,只有切实的提高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水平才能为企业谋求长远利益,长远发展。

3.6对建筑施工安全区域分区管理

将建筑施工场地进行分区管理,全面的监督管理,将安全工作落实。将工作场所分区管理,每一个区域都指定一个最高管理者,企业赋予其最高管理者相对的权利,做到谁出问题谁负责。这就无形之中加强了最高管理者的责任心,提高安全工作的态度,保证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顺利的实施与实现。

3.7对建筑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为主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将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最好消除在萌芽中,以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有序的进行,端正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的态度。针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前采取最佳的处理措施,从而真正的做到事前控制。建筑安全施工不仅仅是为了施工作业人员,往更深层次剖析,更主要的是为了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企业加强自身安全的管理,同时提高作业人员的自身安全意识,减少安全隐患。更重要的还在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树立企业品牌效益,提高企业社会地位,提高企业的社会竞争力,从而从根本上适应国内外建筑市场的形势,奠定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基础。

4.结束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将安全管理切实的实施到项目管理范围之内,以最大的力量去减少和防止建筑施工安全隐患的发生,从而在根本上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步的发展,不断的提升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质量。对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培训及安全教育,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适时的将政策落实,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及安全意识,才能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从而抓出实效、创出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超壮.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分析[期刊论文]《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4期

[2]王中庆,黄磊.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期刊论文]《技术与市场》

建筑施工员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施工现场;优化管理

引言: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除了对施工计划安排、进行施工质量管控、安全管理和成本管理等必要工作之外,对整个施工过程影响最大的是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是以施工过程和施工资料应用为管理对象的最直接的管理活动,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管理行为的实施,保证现场秩序,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

1.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

1.1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发展

传统的施工现场管理主要的工作方式是施工管理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的运动式观察和管理,能够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解决问题,使施工现场保持秩序,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十分浪费人力和物力。随着现代管理学的发展,许多先进的管理手段也被施工现场管理所借鉴,如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绩效管理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等。

1.2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已经有所发展,但是,施工现场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进展是瞬息万变的,简单的天气变化足以影响施工进度,材料运输路线的变动也可能影响材料的摆放和不同工种施工之间的衔接。因此,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始终处于管理效力不足的状态,这是目前施工现场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优化施工管理,增强施工管理效率,减少管理资源的应用,成为施工管理活动发展的重要议题。

2. 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的方向

2.1 提升现场人力资源管理的力度

施工现场管理是对参与施工的人力、物资、机械技术应用等活动的综合管理,在这些管理内容中,施工员工管理是中心。施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决定了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而正是因为员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缺乏测评的客观标准,因此,现场人力资源管理也成为管理中的难点之一。要优化施工现场管理,必须首先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进行优化。观察当前施工现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模式,分析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对施工员工的影响,分析其中的问题所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提升现场人力资源管理力度、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效力的途径之一。

2.2 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效力

要进行质量较高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就必须动用到许多管理资源,其中包括了管理者自身的精力、管理工具以及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等。从表面看来,现场管理四管理者的流动监督,但流动监督的背后却是大量资源的调用和耗费。要优化现场管理,应以减少管理资源的消耗为突破口,以提高现场管理的效力为目标。管理者有必要对现场管理中的各项管理内容进行管理效能分析,即计算管理资源应用与管理结果之间的线性关系,发现其中的问题,对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等进行创新。

2.3 发展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

施工现场管理效力的展现,与管理工作人员本身的能力直接相关。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能够将管理工作的条例理顺;能够够主动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方法;能够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必要的创新;能够对管理问题进行客观地分析,对管理规则进行变通,在最短的时间里解决现场问题。这些管理能力并不是每个现场管理工作者都拥有的,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管理,应以管理工作人员职业能力的发展为基础。

3. 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途径

3.1 建立人力资源成本与人本化的双重管理模式

针对现场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需要,建议在施工现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采用成本管理与人本化管理结合的双重管理模式。将人力资源作为生产成本是建立在知识经济形态基础上的一种成本管理理念,此管理理念重视员工的个人价值的发挥,并将组织为员工支付的工资、福利等算在生产成本之内,以成本管理的方式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目的。虽然建筑施工现场不是建立在知识经济形态基础上的,但是,建筑单位确实为参与施工的员工支付了工资和相应的福利,这些都被计算在建筑成本之内,因此,现场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与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环境是一致的。在进行现场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可以从工人成本价值实现的角度去评价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这能够客观地显示出施工人员的实际价值,避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公平现象,也更容易被员工所接受。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模式在员工个人需要满足方面存在欠缺,因此需要以人本化管理来补足,除了从成本价值实现角度去开展管理工作之外,管理者还应该重视员工的诉求,为那些积极主动参与建筑工作、在施工现场业绩突出的工人提供弹性工作时间、额外绩效工资等优厚待遇。

3.2 实施施工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施工现场的管理效力由管理资源的应用和管理结果两方面共同构成。现场管理的结果指向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施工效率,而管理资源的应用则指向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实施。现场施工管理制度越复杂,管理实施过程越繁琐,花费的管理资源就越多。因此,管理者有必要创新管理莫斯,将复杂的管理制度简化,将模糊的管理活动和管理结果精细化,应用一套管理方法,实现施工现场的全过程控制。建议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将施工现场每个步骤的施工质量责任和施工进度责任分摊到每个参与施工的员工头上,使员工对自身的工作行为有清楚的认识,使每个细节性的施工步骤都能够可观察、可测评。以土建施工为例,应该事先将土建施工的日工作量、施工顺序和施工技术进行全面梳理,将每个细节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时间进行精确估计,并使参与当日土建施工的员工对施工安排进行全面的了解,以日工作进度和工作效率作为施工人员绩效考核的标准。这样一来,土建施工的全过程管理就能够更精确、施工效率能得到根本保障,而且,参与施工的员工需要遵守的管理制度是固定的,没有过多的条款和规则,管理资源的消耗也减少了许多。

3.3 建立施工现场管理监督反馈机制

负责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并没有许多时间去参与管理培训,职业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是不断总结管理经验,然而,来自于管理者自身的工作经验总结是片面的,为了更好地掌握施工现场管理的效果、发现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应该建立施工现场管理监督反馈机制,以监督促进管理,以反馈作为获得管理经验的主要途径。首先,应该针对施工管理工作建立监督机制,负责监督的可以是高级管理层,也可是是工地的工长,他们能够从客观的角度评价现场管理工作;其次,应该允许参与施工的各工种工作人员向管理者提供建议,无保留地进行管理结果反馈。只有这样,现场管理工作人员才能真正了解到管理工作的问题之所在。

4.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管工作已经成为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要进一步优化现场管理,就需要从管理的各个角度寻求突破和创新。相信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必然能够使现场管理的效力完全发挥出来,为建筑施工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珊珊.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优化管理[J].现代物业(上旬),2013(08):105-106.

[2]华玉峰.论如何实现施工现场的多角度管理[J].江西建材,2014(04):115-116.

[3]魏 鑫.轮土建施工现场的优化管理[J].科技展望,2015(02):120-121.

[4]翔.5S管理在某建筑施工现场的应用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2月:10-12.

建筑施工员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屋面 结构构造 防水 施工技术

引言: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建筑施工工作量越来越大,建筑行业从业门槛相对不高,加至建筑施工企业改制基本完成,解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但建筑工程质量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一些大型的房地产公司包括一些上市公司开发的楼盘质量不尽人意,网络媒体上常有报道所谓楼水水现象,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原先的具备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陆续走上了领导岗位,新生代的现场管理人员普遍的现场经验不足,造成部分建筑物屋面渗漏,影响到业主与物业的关系,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创建,

一、工程概况及防水做法要求

我省某商业小区工程,建筑总面积约120000平方米,本工程由五幢十三至二十四层的高层住宅及多幢小型商业建筑及大型地下车库组成。本工程屋面防水面积较大,工期紧,质量要求高。屋面防水的施工要求:坡屋面采用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保温层采用35厚挤塑聚苯泡沫塑料板;平屋面采用35厚SBS沥青防水卷材,保温层采用35厚挤塑聚苯泡沫塑料板。

二、施工技术要点

(一)施工准备

1.施工之前,首先熟悉图纸理解设计意图,对屋面结构所有出屋面的预留管井及洞口以及高出屋面的机房、构架全面梳理,对可能出现的构造薄弱点进行分类分项。

2.对出屋面的烟道洞口位置进行优化,以确保相关的构造防水处理方便可靠。

3.召集木工、钢筋工、砼工、水电以及防水施工专业班组进行相关的详细的技术交底,现场施工员、质量员等管理人员均参加,要求大家形成共识。

(二)施工顺序及方法

1.模板制作与安装

在模板制作与安装过程中,要求各木工班组在安装屋面层结构时,对所有临边女儿墙出屋面处要高400,外侧梁侧模板一次性安装到位,竖向木方背方一次达成,在钢筋工绑扎屋面梁板时,在木工制作间准备400宽的模板,用于屋面处女儿墙内侧吊模。同时在外面定位轴线确定后,取消屋面平面模板放线用吊线孔,除输送泵管孔外,尽可能减少屋面结构二次吊模浇筑的点数。

2.钢筋工绑扎屋面梁板钢筋

在绑扎板底筋后,对屋面顺排水坡度方向的梁上方加设反U形构造钢筋,设置不小于¢10的二级钢筋,并沿梁长方向设置两根¢10的通长构造筋,并将此部分构造钢筋点焊到梁箍筋侧面(用于确保板上层架立钢筋遇梁处的有效高度,防止梁高沿排水坡向上口未垫到位,板筋上部保护层偏大,造成虽采取砼板面找坡,反而造成砼板上表面保护层过大而形成裂缝)在板面管线予埋后,绑扎相应的板上层架立钢筋,板筋采用的双层双向拉通设置,顺排水坡方向用不同高度的马凳垫设上层板筋;对于高出屋面的机房层,均在相应处一次钢筋扎高400,或设置400高200宽的钢筋混凝土挡水坎,有剪力墙处按图纸施工,无剪力墙处设置反U形的构造筋,钢筋选材¢6的@200,宽度亦为200,出屋面的烟道同样绑扎超出屋面面层400高的构造钢筋。

3.安装专业出屋面透气管套管高度按屋面建筑做法厚度加250高设置

在钢筋绑扎成型后即进行安置并点焊于相邻板筋上,便于将来屋面防水施工时收口高度处理,女儿墙侧排落水口在安装侧面模板在浇筑砼之前一次性予留到位;侧排落水口底部高度尽可能与屋面结构面持平。

4.出屋面部分400高构件吊模安装

对所有出屋面的女儿墙以及烟道、机房相邻处止水梁墙均安装400高等同于墙厚或200宽,所有出屋面吊模均按屋面排水坡向0.5%安装,安装吊模下方不允许用木条支撑吊模,支立时可先用木条临时支立模板有效高度,在屋面钢筋绑扎成型垫设相应的坡度的马凳钢筋后,去除木条,在原木条处垫设相应高度的钢筋马凳;所有模板安装均采用钢管及相关的步步紧进行固定,以便有效控制模板的刚度及尺寸。

5.屋面结构砼浇筑

本项目均采用布料机进行外面混凝土浇筑,为确保安全浇筑砼,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采取尽可能坍落度适中的混凝土,并组织责任心较强的管理人员跟班作业监控,同时主动邀请监理公司旁站监督配合控制,组织双倍钢筋工配合并及时调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有可能变形钢筋,以确保钢筋位置的准确,在混凝土浇筑时要避开高温时段,确保温度适宜,避开雨天施工,砼面层采用原浆压光,磨光机磨平,边角处人工三次压光,确保屋面结构面层无裂缝。

6.屋面砼结构养护

在正常气温下混凝土施工,项目部采取砼浇筑完后24内覆盖淋水养护,养护7天,在养护期间养护工人要对400高吊模处混凝土的浇水养护,吊模拆除要在充分养护4天方可实施, 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三、屋面防水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屋面防水施工的注意事项: 1.严禁在雨天进行卷材和保温施工。 2.卷材防水层的找平层要符合质量要求,达到规定的干燥程度。 3.在屋面拐角、天沟、水落口、屋脊、卷材搭接、收头等节点部位,要仔细铺平贴紧、压实、收头牢靠、符合设计要求和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在屋面拐角、天沟、水落口、屋脊等部位要加铺卷材附加层。 4.卷材铺贴时要避免过度拉紧和皱折,基层与卷材间排气要充分,向横向两侧排气后用辊子压平粘实。 5.卷材搭接宽度和铺贴要顺直,同时要严格按照基层所弹标线施工。 6.铺设保温层时要保护好防水层。

四、结语

本工程屋面结构构造防水的施工,经实际施工淋水检验及后续拆模后再次淋水检验以及历经五年的考验,无一渗漏,屋面施工质量的可靠。事实证明,一个工程的屋面防水的效果,最初的结构构造防水十分重要。但后续的施工管理以及施工方法、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也是至关重要,作为施工单位不要一味地迁就房地产开发公司或业主,为降低成本,随意地降低设计要求,减少防水的道数以及降低保温层的厚度的标准,作为施工管理认真做到以上几点,严格落实施工规范要求,定能确保屋面工程的防水施工及屋面施工质量的可靠。

参考文献:

[1] 李英军,冀文政,潘水艳,文高原. 排水技术在地下防水改造工程中的应用[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防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3

[2] 高宝安,董恒颢,赵顺增,刘立. HCSA膨胀剂在天津春和仁居住宅小区地下建筑中的应用[A]. 恭贺游宝坤教授70华诞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全国膨胀剂和混凝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3] 徐辉,陈健,刘兴荣,李克亮. 超长混凝土防水结构防裂措施与工程应用[A]. 2007’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07

[4]李彦洲,周建发,赵莉,韩杰. 污水处理厂粗格栅与细格栅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A]. 混凝土膨胀剂及其应用――混凝土裂渗控制新技术――第四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6

[5] 肖华锋. 基础底板、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技术[A]. 第十七届华东六省一市建筑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8

建筑施工员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本文就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1.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

首先,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质量检查制度。其次,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控制点设置原则,主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

2.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现实分析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主要特点是施工周期较短,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项目多、杂,这些给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一定难度。然而,一个施工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是保证该项目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最根本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是直接制约企业自身一些业务发展的。如何把我们负责建设的工程质量与企业的命运相联系,如何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是我们在新的建设现状下面临的新课题。实践证明,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2.1质量控制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的关系。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是进行建设项目管理的三大重要控制目标,这三个管理目标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以较少的投资,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指标的建设项目。然而,单纯的过高的质量要求会造成投资的加大和进度的延长;相反对质量要求过低,将会导致质量事故剧增,严重的也会拖延工期,造成投资费用增加,且对整个项目的产出质量造成严重后果。

2.2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影响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因素很多,我们常说的五个大的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参与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人员主要来自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项目建设所用材料也种类繁多,有时受特殊环境制约甚至使用非标材料和设备;施工用机械的设备性能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者的管理思路、设计方安、施工组织等方式方法。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对策

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监控的难点,控制应达到的效果是:全面、实时、有效。要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务必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控,并在控制过程中适时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措施。为减小由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质量偏差带来的损失,必须以事前控制为工作重点。

3.1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3.1.1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

3.1.2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人选,因为在实践中承包商出于节约管理费考虑,常会有质量员与施工员、材料员与收料员相替代的情况。但这两类工作责任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十分不利于质量控制的实施。

3.1.3两个制度的建立,即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监控中人及材料因素的控制犹为重要,这些问题的控制难点就是面广量大,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是难以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

3.2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3.2.1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4个作用:第一,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第二,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第三,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

四、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工序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监理工程师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为杜绝大范围返工做出必要的工作;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3.2.2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

3.2.3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应对承包商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确保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杜绝质量失控情况的发生。

3.3加大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主要工作是: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工序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于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实践证明了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的解决了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提出的难题。

4.结语

上一篇:交通工程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建筑工程监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