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批评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3 05:46:35

建筑批评论文

建筑批评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文 母语 写作课 教法 探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8-0014-02

作者简介:孙新峰(1972―),陕西洛南人,文学硕士,宝鸡文理学院写作学教授,校陕西文学研究所所长,校高层次“优秀拨尖人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校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陕西文学文化批评。

笔者是一所地方高校文学院的写作课教师,所任教的学校不大,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与一些名校、强校一较高下。笔者的学生敢于操作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文体,而且写得有模有样;在全国90后学生普遍不读书、学风浮躁情况下,他们坚持文人基本品格,保持了对母语学习、文学写作的浓厚兴趣,作为一个长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笔者个人认为这就是最大的欣慰和成功。

作为写作课教师,笔者从“模仿”起步,先做“匍匐式”普及工作。在写作课堂上,不选那些名篇名作作为范文吓倒学生,而主要直接选取本校高年级学生发表的优秀习作供学生进行形神兼备的模仿。当学生看到经过自己的再思考、再创作,“美文”也能从自己手中产出的时候,就不自觉地爱上了写作。时机成熟时再做“眺望式”提高工作,贯彻“创意写作”思想,鉴赏名家名作,让学生知道要用思想、用心写出真正的好文章要走的道路还很漫长。同时借助学校“金笔杯”校园征文大赛,将一些写作出色者选,跟踪培养。在这些“写作苗子”的感召下,全体学生写作兴趣高涨,激励竞争、比学赶超成为主流。

一、懂得感恩,写好亲情、乡情、文化类散文

感恩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写好这类题材也是人之本分。这类文章主要有三个目的:一练学生眼力,看其生活储备,能不能从生活中选出有意味的连贯性意象;二练学生的话语逻辑感觉,看其能否纵深分析,横向拓展,使得未来的文章有层次感,结构清晰;三练学生思维,看其能否找到所选之象与所表之情的深度关联。

笔者鼓励学生以小见大进行选材,找准动情点,写好关节点(相对连缀的情节与细节,有时空的嬗变),靠真情动人;尤其在结尾部分,讲究回环,注意生活意象的意义提升和开拓。学生佳作有《圆圆的烧饼,满满的情》《烟斗情》《“木头”父亲》等。比如在《“木头”父亲》中学生写道:从那天起,我知道,父亲并不是一块“木头”,他是一个我必须用满满的爱真心回报的最爱的人。……爸,我决定了,下辈子不做您的女儿,我也要变成木头,变成一棵树,为您遮雨挡阳;变成一条板凳,让您随时歇息;变成一双筷子,让您尝遍佳肴美味……学生不仅学会了写文章,更学会了做人。学校为此专设“感恩堂”专栏,集中编发学生的优秀习作。在日前结束的教育部举办的全国感恩书信征文大赛中,笔者指导推荐的35篇文章,6篇获一等奖,笔者也被授予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乡情写作也是写作教学中一个重点。怀乡和恋乡类文章写作,最终的指向是怀古或惜今,或两情兼具。在教学中,笔者以著名作家刘成章的《关中味》等文章为范本,学生摹写出了《陕南味》《天津人》等充满着乡情和文化韵味的作品。如在《陕南味》一文中,学生以陕南腊肉为切口,指出陕南人就如同陕南腊肉,经受得了烟熏火燎,四季变换,形成了坚韧、执拗等人文品格,让人激赏。

二、会讲故事,会用“大象征”手法写小小说

小说写作主要培养学生会利用意象艺术地讲故事的能力,会用基本的抑扬法、对比、象征、反讽、隐喻、误会法,甚至欧・亨利法等,而这些技法其实都可化归在大的象征手法中。

在小说写作教学方面,笔者特别选择了徐光兴的经典小小说《枪口》、潘高鹏的《医“术”》《画“法”》、杨谭林的《神丸》等颇富象征意味的小小说作品,进行精细分析,深度摹写,曲笔写意。学生中涌现出了《井》《棋“术”》《海葬》等佳作。特别是2011级学生程丹的万字小说《牡丹枕》被有“小人民文学”之称的《延河》杂志在2012年第11期发表,其《贞节碑》小说亦出手不凡。2013年6月,学生李婕的小说《山神》一举夺得陕西省环保创意文学大赛一等奖。

三、酿造诗意,锻造诗味

由于传统诗歌文体教学重格律、章法,使学生望而生畏,仅有的一点诗情也快被湮灭了。

诗言志。笔者首先鼓励学生会自选合适意象,会用“简的意”,表达“深的情”,不管押韵和平仄,能写出诗意、诗味即可,诗思、诗趣、诗乐先不要想。在笔者的鼓励下,学生读诗、写诗成为风尚。如有学生写下了《我不想念》:我在流年里散步?筑不小心跌进了时光的店?筑于是,点了一杯想念?筑我把想念灌进喉里?筑喝进肚里?筑放在心里最柔软的地方?筑某年某月某日?筑某个阳光晴朗的午后?筑我把她拿出来晾晒?筑瞬间,思念爬满了心壁?筑我的心成了蓄满雨的云?筑只怕轻轻一触?筑就会泛滥出大雨滂沱。说不想念,表达的却是最深切的想念,多么真切、鲜活、形象的生活和艺术感觉!在有了基本的感觉之后,笔者和学生一道,开始品评舒婷、北岛等著名诗人的代表性作品,让学生体味当下文学真正风行的是什么样的诗歌,然后让大学生改写和摹写。诗歌文体教学收尾也颇具新意,笔者要求每个大学生以诗的形式谈自己对诗歌写作的认识,因为如哽在喉,有话想说,学生写作激情很高。

四、会做学院派评论文章

学院派批评已经成为当下文坛批评的主流和主导。大学生更是学院派批评新军,其文学感觉、批评素养直接影响着母语学科的长远发展。在写作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小题大做,精心“育苗”。如对学生程丹6000余字的短篇小说习作《贞节碑》的分析,笔者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一个角度撰写读后感,自己也撰写了将近8000字的评论文章示范,结果许多学生把读后感写得优雅、诗意、唯美,让人击节称赞。注意挖掘、培养学生对文学鲜活的第一感受是笔者的一贯做法,如果文学感觉死了,那文学研究之河自然也就干涸了。在全面激活文学艺术感觉的基础上,笔者向学生推荐了全国、全省文学评论界有一定影响的文学评论家风格多样的评论作品,让学生精读、体悟并分析文学评论和一般的文学读后感的异同,然后写成读后感进行课堂交流,并当场打分评议,并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评议进行质询,培养学生商榷、讨论、反批评的能力。认识清楚了,学生在以后写作文学评论就会游刃有余。

五、精读一个或多个作家的系列作品,养成长期研究意识

在提倡博览群书的前提下,鼓励学生阅读专人专书。精读自己欣赏的全国一流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主要集中在莫言等获得茅盾文学奖等作家的作品上,鼓励学生读书长智慧,出思想。笔者指导的本科学生席超的论文《论苏童近年短篇小说创作新变》被CSSCI核心《当代文坛》发表;本科学生赵文婷的论文《欲望的归属――浅析黑娥和白娥在〈秦腔〉小说中的影射作用》被《陇东学院学报》发表。

建筑批评论文范文第2篇

――法国新批评派

如今走时尚路线的杂志目不暇给,时装、汽车、奢侈品和谢顶肥肚的成功男士以及修长俏美的模特掺杂在一起,充斥在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的大开本精装杂志中。家具、居室和建筑自然和豪华手表、游艇、书籍艺术一样成为充实雅皮士们情调的最有品味的谈资。既可以表达自己的儒雅和新潮,也不会触及到不同阶层的切身利益。

建筑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像汽车、时装等那些时尚品可以随意移动,很难因为喜欢一个房子便可以花钱买到身边,于是带有优雅的建筑照片和帅气草图的建筑评论文章很受编辑们的欢迎,常常“坐落”在时尚杂志四分之三的地方,占领着十六分之一的杂志篇幅。

可是什么是建筑评论呢?我们杂志上的那些是吗?时尚杂志上的评论和专业的评论一样吗?当我们谈到建筑评论时我们指的是什么?中国的当代有建筑评论吗?

Criticism,中文意思是评论、批评,其希腊文词源的含义是分离、筛选、区别、鉴定。建筑评论自然是指对于建筑的分离、筛选、区别、鉴定,其中包含着主体对于客体的动作和态度,是人们对于建筑物的鉴赏和评判,实际上,也是人们对制造建筑的人及其作品的鉴赏和评判。

建筑是一种文化现象,既有其物质的一面,又有其超出物质的一面,是文化的载体,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也蕴涵着人们的精神,传达着人类对世界对自身的看法。这种传达使建筑具有一种“文本”(TEXT)的含义,要求人们去理解它、感知它,并且互相交流、互相认知。当人们表达和传达自己对建筑物、城市、人工环境的理解与看法时,建筑评论就形成了。

一般情况下,建筑评论为已有的建筑风格分类,解释建筑背后的东西,预示建筑的发展方向,为历史的建筑作出评价,为当代的建筑确定地位,为将来建筑设定道路,为文化和建筑之间寻找可以连接的话语。可见,建筑评论是人们对建筑的理解与看法的交流和表达。评论将隐藏在表面现象后面的意义揭示到前台来。使“不在场”(absence)成为“在场”(existence)。

我们可以把建筑评论理解为一种行为,有三方面的因素:评论者、评论对象(建筑物)、接受人群。像下图的三角形关系。

建筑评论需要建立在评论的标准(评论背景、评论系统)之上。这之中既有评论者自己的标准,也有评论者和接受人群共同的标准,包括审美、功能、形式、心理、地域等等。不同角度和标准,其评论结果也不同。

从这个角度来看,评论也可看成是类似符号学的应用。

关于语言生成的机制,乔姆斯基曾经指出,语言的产生是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化。同样,建筑语言的形成也存在这样的转化过程。这一深层结构正是建筑的功能要求(此处功能的含义是广义的),而建筑的造型形式则是建筑语言的表层结构。建筑所传达的各种意义正是建筑功能发挥作用的结果。建筑语言的深层结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四点:

1、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容器,它为人们的活动提供特定的场所。

2、建筑是气候的调节器,它创造出符合一定要求的环境空间。

3、建筑是文化的象征和记忆,它总是从属于一定的时代和地域。

4、建筑是对资源的利用,它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经济基础上的。

建筑形式作为建筑语言的表层结构,成为功能的表现者。建筑的应用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建筑师是信息的发送者,大众是信息的接受者,造型作为建筑符号正是通过空间这一渠道传播信息的。要使建筑的符号体系为公众所理解,就需要发送和接受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同的符号储备。正如平时人们总是用一座建筑或类似的客体来衡量另一座建筑那样,这种联想的意义获得方式称为“隐喻”,对一座建筑越不熟悉,人们越要把它和一座熟悉的建筑作隐喻式的比较,由此而获得对建筑符号的译码,当人们无法获得这种译码,或者对这种译码的对应性不太了解时,就需要评论来担当这中间的角色。这时发送者就是评论者,传达的是他所理解的建筑的信息。

这样,建筑评论就又可以理解为“解释”①,建筑评论传达很大的一部分是通过解释来实现的,对于建筑的解释过程也就成了建筑的评论过程。

伽达默尔认为,解释的问题是全人类过去和现在经历过的最普遍和最基本的问题。“理解和对本文的解释不仅仅是科学所关注的现象,而且它显然地组成了人类的整个世界经验。”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理解和解释,理解过程发生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人类的生活就是理解的生活。

传统的解释学主张,在理解作品时,解释者必须抛弃个人的成见,必须客观地不带任何偏见地理解作品的原来意义,要像作者一样去理解作品。解释者应该克服任何先入之见,忘却自己的个性,进入作品的个性。总之,认为成见只有消极的一面,解释者在理解过程中要消除成见。但是,伽达默尔却认为“成见”是理解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不是我们的判断而是我们的成见构成了我们的存在。……实际上,我们经验的历史性使成见在其字面意义上构成了我们全部经验能力的最初方向。成见是我们对世界开放的倾向性。它们是我们据以经验某事――我们遇到的东西据以对我们说什么的条件。”

成见是在一定历史和传统条件下形成的基本观点,即人们理解对象之前已经具有的理论框架或预先理解。合理的成见是理解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是理解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合理的成见”为基础,一切理解都是不可能的。人之所以具有成见决不是偶然的,是由于理解的历史性造成的,人是历史的产物,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中,每一个人都受到特定的环境和时代的影响,人的历史性决定了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观点,并且决定了一个人不可能随意抛弃自己的成见。“在解释者和作者之间有不可避免的差距,这种差距是由他们之间的历史距离造成的。”成见来源于传统,传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只保留旧的东西,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并流传下来其实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否则人们很难说明,为什么历史上有的东西流传久远,有的却早已烟消云散。传统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传统并不只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种先决条件,而是我们自己把它们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到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地规定了传统。”成见是深入理解的必要前提,首先,由于历史性和传统的作用,解释者在接触文本时,不可能不带有自己的先行理解,其次,在理解过程中,解释者决不是头脑空空的消极地接受文本的思想,而是带有自己的“期望”和“假设”,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去理解文本。

所以,这种望文生义的理解会和设计人初始的想法非常不一致,但是,难道这不是评论(解释)应该到达的位置吗?

2006年的北京在FM103.9广播中每天都不厌其烦地播送着这则广告:“库哈斯―板凳;安德鲁―水蒸蛋;赫尔佐格―鸟巢,XXX―桥;代表新北京。只有桥是用来居住的。XXX国际村,居住在前沿。”现在前三个建筑两个都竣工了,只有CCTV大厦还在紧张建设中,这个用自己理解给建筑起外号的广告让人们记住了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其实应该说是最有效的评论,不过是没有用大篇文章展开讨论而已。

类似的事情不止出现在中国,法国建筑师兼记者特莱蒂亚克在书名叫《应当绞死建筑师吗?》(Philippe Tretiack: Faut-il pendre les architectes? Seuil, 2001, Paris)的书中这样形容巴黎密特朗“十大建筑”:“一个立方体(大拱门),一个圆球(拉维莱特科学城),一张四脚朝天的桌子(国家图书馆)”,和我们的“板凳、鸟巢、水蒸蛋”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是说出来的语言不同、语调也不同,我们的中文自然压韵的多。

在我们设计的合肥市体育馆和游泳馆也遇到了这种情况。每个去参观体育中心的游客都会听到美丽的导游小姐这样介绍这组建筑:“这群建筑,设计师的灵感来于纸叠的飞机……”她们骄傲地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建筑师对材料和形式的探索善意地解构了。其实,在我们设计时更多的是考虑探索现代均质建筑材料的应用,通过褶皱和浅折叠痕迹来对材料反射的光影进行控制,以达到光色的丰富效果。再有就是通过屋面的褶痕解决内部空间的高度和雨水排放的问题。但是这些专业的探索问题是很难通过几句话来说清楚的,也没有“纸飞机”那么直观和有戏剧效果,其结果是居然我们中间的一个没有参加方案创作而只画过施工图的建筑师也误以为是纸飞机。可见“合理的成见”的力量。

人们对于建筑城市的理解和表达,对于建筑城市的解释便是评论,评论是解释的过程和结果。建筑评论既然是对于建筑这种本文的解释,这种解释是在成见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也在为别人对建筑的理解造成着成见。建筑评论既然是评论就必然依存于语言和文字,于是造成的文本和解释的分离就更加激烈,评论也就各有不同。所以造成如下的现象:

建筑传达一层意义,评论传达另一层意义。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建筑评论永远是词不达意的?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种“词不达意”,恰恰就是评论的本质

建筑评论对建筑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有社会的、功能的、空间的、心理的、情感的、历史的、技术的、政治的……作好建筑评论对于建筑创作的意义十分重大,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的建筑面貌和建筑传统。而且,建筑评论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型的评论,不同受众的评论,不只是语言文字的评论,还有通过建筑对建筑进行的评论,通过使用建筑对建筑进行的评论,通过建筑设计对建筑进行的评论,等等。

有趣的是当今中国建筑评论人虽然很少,但是类型很多:有专业理论评论人员,有职业建筑师,还有非专业人员。但是真正触及建筑评论本质的还不多,多数是围绕着果树的下面,低着头在努力寻找和捡拾自己以为是长在树上其实已经早就掉下来开始腐烂的果子,甚至拾到的根本就是树根下的蘑菇,而很难抬起头去看看树上是什么样子,去摘取树上新鲜的果子。

但是,每当我手里抱着厚厚的、印刷精美的时尚杂志,看着里面那些我也看不明白的建筑介绍和评论文章时,我就无比兴奋地想:

建筑评论的春天就要来了……

参考文献:

[1] [意]曼弗雷多・塔夫里著.郑时龄译.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1.9.

[2] [法]保罗・利科尔著.陶远华等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河北人民出版社,石家庄.1987.12.

[3] [意]艾科等著.柯里尼编.王宇根译.诠释与过度诠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1.9.

[4] 杨悦浦著.与历史同行――杨悦浦1994-1997年美术评论文选.湖北美术出版社,武汉,1999 .4.

建筑批评论文范文第3篇

李家军;李御娇-故事的形而上:王蒙本体论诗学奥蕴[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王蒙;为了汉字文化的伟大复兴[J];汉字文化; 、朱寿桐-探讨王蒙研究的学术理路[J];理论学刊; 、邵建;本体论:从阙失、错位到重建──对本世纪西方诗学格局的一点动议[J];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05期 、余海乐;冷嘲与热讽——钱钟书与王蒙的幽默艺术风格比较[J];广西师院学报; 、王蒙-读评论文章偶记[J];文学评论;1985年06期 、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J];文学评论;1985年06期 、王蒙;混沌的心灵场──谈李商隐无题诗的结构[J];文学遗产;1995年03期 、郭宝亮-王蒙文艺美学思想散论[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王蒙;语言的功能与陷阱[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晓文;在“传统”中寻找“现代”——浅谈汪曾祺“聊斋新义”系列小说对《聊斋志异》原着的改写[J];蒲松龄研究;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陈建新-李白艺术与人生的“现代性”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学”的建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路易·阿尔都塞,李迅;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续)[J];当代电影;1987年04期 、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J];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03期 、王蒙;极限写作与无边的现实主义[J];读书; 、李咏吟;故事的颠覆与重建[J];文艺评论;1995年05期 、李建军;写作的责任与教养——从《中国农民调查》说开去[J];文艺争鸣;【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汉;也为小学音乐教育讲几句话[J];人民音乐;1956年06期 、孙崎;“多品种”及其他[J];人民音乐;1961年09期 、赵淑忍;现实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谈创作曲剧《游乡》的体会[J];中国戏剧;1965年09期 、;歌德谈写诗[J];诗探索;1980年01期 、马烽;在现实生活面前[J];文艺研究;1981年05期 、梁星明;生活与《第二小组》[J];上海戏剧;1981年04期 、朱富扬,尼古拉·普拉东诺维奇·奥加辽夫;奥加辽夫诗二首[J];俄罗斯文艺;1981年02期 、李白坚;塑造“新人”首先得塑造“人”[J];上海戏剧;1982年04期 、;喜看“摄影热”[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5年04期 、陈雷;摆脱无聊的笼罩[J];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04期 张江华-现实生活中提出的有待解决的理由[A];民族学研究第九辑[C];1990年 、吴相洲-论平等传统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金勖琪-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对外报道题材[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房日晰-李杜诗反映现实之比较[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下)[C];1990年 、张凌燕-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试论塔吉扬娜·托尔斯塔娅的短篇小说《Река Оккервиль》[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群众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A];

建筑批评论文范文第4篇

李家军;李御娇-故事的形而上:王蒙本体论诗学奥蕴[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王蒙;为了汉字文化的伟大复兴[J];汉字文化; 、朱寿桐-探讨王蒙研究的学术理路[J];理论学刊; 、邵建;本体论:从阙失、错位到重建──对本世纪西方诗学格局的一点动议[J];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05期 、余海乐;冷嘲与热讽——钱钟书与王蒙的幽默艺术风格比较[J];广西师院学报; 、王蒙-读评论文章偶记[J];文学评论;1985年06期 、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J];文学评论;1985年06期 、王蒙;混沌的心灵场──谈李商隐无题诗的结构[J];文学遗产;1995年03期 、郭宝亮-王蒙文艺美学思想散论[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王蒙;语言的功能与陷阱[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晓文;在“传统”中寻找“现代”——浅谈汪曾祺“聊斋新义”系列小说对《聊斋志异》原着的改写[J];蒲松龄研究;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陈建新-李白艺术与人生的“现代性”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学”的建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路易·阿尔都塞,李迅;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续)[J];当代电影;1987年04期 、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J];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03期 、王蒙;极限写作与无边的现实主义[J];读书; 、李咏吟;故事的颠覆与重建[J];文艺评论;1995年05期 、李建军;写作的责任与教养——从《中国农民调查》说开去[J];文艺争鸣;【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汉;也为小学音乐教育讲几句话[J];人民音乐;1956年06期 、孙崎;“多品种”及其他[J];人民音乐;1961年09期 、赵淑忍;现实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谈创作曲剧《游乡》的体会[J];中国戏剧;1965年09期 、;歌德谈写诗[J];诗探索;1980年01期 、马烽;在现实生活面前[J];文艺研究;1981年05期 、梁星明;生活与《第二小组》[J];上海戏剧;1981年04期 、朱富扬,尼古拉·普拉东诺维奇·奥加辽夫;奥加辽夫诗二首[J];俄罗斯文艺;1981年02期 、李白坚;塑造“新人”首先得塑造“人”[J];上海戏剧;1982年04期 、;喜看“摄影热”[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5年04期 、陈雷;摆脱无聊的笼罩[J];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04期 张江华-现实生活中提出的有待解决的理由[A];民族学研究第九辑[C];1990年 、吴相洲-论平等传统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金勖琪-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对外报道题材[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房日晰-李杜诗反映现实之比较[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下)[C];1990年 、张凌燕-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试论塔吉扬娜·托尔斯塔娅的短篇小说《Река Оккервиль》[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群众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A];

建筑批评论文范文第5篇

笔者通过考察论说文与“时评”的历史,发现“时评”是我国近代报刊出现后,报刊言论发展到一定阶段且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报刊言论形式。与早前报刊言论不同的是,它是一种新闻性言论,即以新闻事实为评论对象。综观“时评”的发展史,可以分为酝酿阶段、诞生与确立阶段、发展阶段等几个历史阶段。不同历史阶段的“时评”,内涵与外延是不同的。

酝酿阶段的“时评”

春秋战国时期至十九世纪初,是“时评”的酝酿阶段。这一阶段,是我国古代论说文的萌芽、形成、发展和繁荣阶段,而萌芽时期的“时评”正是论说文的一种。

论说文萌芽于《尚书》、《春秋》,形成于诸子百家,发展于秦汉三国两晋,繁荣于唐宋元明清。论说文根据题材分为多种类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秦把那些“议论时局和现实问题”的论说文叫做“时评”③,笔者认为它们就是酝酿阶段的“时评”。

在我国历史上,文人政客撰写了不少“议论时局和现实问题”的“时评”,有许多至今还熠熠生辉。譬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论贵粟疏》、柳宗元的《罴说》、李贽的《李氏焚书》等。这些“时评”或评论“时局”,或批判“现实”。与那些远离现实的论说文相比,这些酝酿阶段的“时评”,无疑更接近现实,也更有现实意义。

总括起来,酝酿阶段的“时评”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议论时局和现实问题;有较强的现实性;文学味浓,新闻性不足;没有成为报刊言论。

需要弄清的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古代报纸――邸报的国家,为什么邸报上没有出现评论呢?这是由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决定的。我国封建社会在政治上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统治,在经济上实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文化上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因此,邸报自诞生到消失,内容一直没有什么改变,以“皇帝谕旨、皇室动态、朝廷的法令、大臣的题奏、中枢的奖罚任免”等事项为主。从严格意义上说,邸报上的这些内容只不过是官方文件的摘抄转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加之历朝封建统治者实行严厉的“言禁”,所以邸报上是不可能有评论作品出现的,更不会有评论新闻事实的“时评”。正如暨南大学曾建雄教授所说,“中国古代报纸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评论”④。

诞生与确立阶段的“时评”

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时评”的诞生和确立阶段。

1815年8月,由西方传教士创办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宣告诞生。此后一段时间,中国出现了一批由西方人创办的近代中文报刊。这些西方传教士一方面向中国人传播宗教,另一方面也给中国人带来了西方办报的模式与理念。从这以后,新闻、言论、广告成为构成报纸内容的三大块,从而结束了我国报刊无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无评论作品的历史。

从十九世纪初报刊言论诞生到十九世纪末,我国报刊言论品种几乎就是“论说”这一文体。“所谓论说者,论实事少,说原理多;论近事少,说远事多,何也?则对之曰……论说者,举国家之大问题,源源本本而演绎之”……⑤由此可以看出,“论说”以“设言解说、坐而论道”为特征,篇幅较长,在当时报刊版面小版页少的情况下,常常需分期连载。

这一时期产生过较大影响的“论说”作品有王韬的《论今时势》、沈毓桂的《论西学为当务之急》、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和《少年中国说》、汪康年的《中国自强策》、刘桢麟的《复仇说》、陈独秀的《论戏曲》等。

为什么在这一历史阶段“论说”盛行呢?因为这一阶段正是我国历史上的启蒙时期,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是当时办报者的主要历史使命,而“论说”这一文体非常适宜用来传播思想与观念,因此“开启民智”的使命自然落到了“论说”肩上。

失败后,国内形势跌宕多变,人们已不满足于接受空洞的说教,而是渴望了解时局和现实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会对社会和自己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而“论说”文不能对时局或热点问题迅速做出反应,为了满足民众新的需求,梁启超在《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上首创“国闻短评”专栏,专门刊登短论,对当前时局或热点问题发表意见,代表作有《伪政府三大政策》、《逆谋未息》等,而这些短评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由于《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都远在日本,很难对国内产生影响,因此,康有为与梁启超派狄葆贤和罗普到上海创办《时报》(日报)。《时报》“特置批评一门,凡每日出现之事实,以简短隽利之笔评论之”。⑥

“批评”乃“评论”之意,因其评论对象为“时事”(新闻事实),又叫“时事批评”;又因其篇幅短小,也叫“时事短评”,简称“时评”。《时报》的“时评”开了评论当天新闻之先河,时效性极强;而且说理“准”(准确)、“狠”(尖锐犀利),在当时颇受读者的欢迎。由于《时报》的“时评”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他报纸纷纷仿效设置“时评”专栏,刊发“时评”。因此,“时评”这一言论形式迅速普及开来,成为一种常见的报刊评论文体。

“时评”的诞生和确立,结束了“论说”一家独霸报刊言论的历史,为报刊增添了新的言论品种。由于“时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使得它在及时反映和影响舆论,干预社会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受“时评”的影响,辛亥革命前后的报刊言论都开始了“新闻化”。1911年4月底,广州起义失败,七十二烈士黄花岗遇难。《民立报》以“天乎……血”为题,连续三天(5月1、2、3日)发表社论,赞扬起义志士为国捐躯的壮举,抨击镇压起义的刽子手。社论论题非常具体,跟“时评”论题没有什么区别,且篇幅也与“时评”差不多。

总括起来,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报刊“时评”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以新闻事实为评论对象;就事论理;篇幅短小;一种新闻性言论文体。

发展阶段的“时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是“时评”的发展阶段。其中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是“时评”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时评”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此时,报刊评论体裁更加多样化,除论说、社论、“时评”(时事短评)外,还出现了诸如评论员文章、观察家文章、编辑部文章、编者按等多种新的评论样式。与此同时,评论体裁普遍“新闻化”,即都已转向评论新闻事实。原本就新闻性强的“时评”(时事短评)不说,连“文学性”强的杂文此时也出现了“新闻化”,即相当多的杂文以“新闻事件”作为议论对象,譬如鲁迅的杂文《崇实》(1933年1月31日)、《逃的辩护》(1933年1月24日)等。“新闻化”的杂文成为“时评”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时评”已不仅仅指“时事短评”,而是指一切以“国内外大事”为评论对象的报刊评论体裁。它包括了社论、评论员文章、观察家文章等新的评论文体。当然,这一时期也还存在着“非新闻化”的报纸言论,譬如一些随笔、杂感等,而它们自然不属于“时评”之列。

总括起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评”具有如下一些特征:评论国内外大事;就事论理,理从事出;形式多样,无篇幅限制;社论、评论员文章、观察家文章、时事短评等多种评论体裁的总称。

二十一世纪初,是“时评”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期。这一时期除了传统的报刊评论形式诸如社论、评论员文章、观察家文章等外,专栏“时评”蓬勃发展,著名的“时评”专栏有《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专栏、《人民日报》的“经济时评”专栏、《文汇报》(上海)的“文汇时评”专栏,《广州日报》的“今日时评”专栏等。而且,这一时期首次出现了专版“时评”,著名的“时评”专版有《南方都市报》的“时事评论版”、《新京报》的“时评”版等。专版“时评”也在短时间内蓬勃兴起。专栏与专版“时评”占据着二十一世纪初报刊评论的主导地位。

此一时期,报纸“时评”在表现形式上除文字外,还出现了漫画和图片,因此诞生了“漫画时评”和“摄影时评”。它们用漫画或图片承载新闻信息,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作评论,具有词略而意丰之效果。

新世纪初,“时评”的评论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外大事”,而扩大为一切新闻事实。任何一则新闻,都有可能成为“时评”的评论对象。譬如,可以评论一则社会新闻(《大学生当搓澡工不该成为新闻》2007年4月17日《新京报》),也可以评论一则体育新闻(《别怕吉利瞎叫唤》2001年12月19日“体育在线”),也可以评论一则娱乐新闻(《琼瑶女士相信什么?》2003年7月17日《南方都市报》)等。

因此,有学者认为,在新世纪,“时评其实就是最狭义的新闻评论,即对新闻的评论”。那么,为什么人们更多地用“时评”而不用“新闻评论”呢?“这是因为多少年来的新闻评论实践、新闻评论品种体裁的多样化、复杂性,以及传统社论、评论员文章的空泛化、官样化,已不足以概括和界定那种直接评论和判断当下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文体了。当然,重要的原因还在于,长期以来这种评论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席。”⑦

总括起来,二十一世纪初报纸“时评”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以新闻事实为评论对象;对新闻事实进行判断;形式多样,无篇幅限制;以新闻事实作为评论对象的各种评论体裁的总称,包括传统的“时评”体裁和新出现的“时评”体裁等。

比较二十一世纪初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评”,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两者都以新闻事实作为评论对象;两者都就事论理;两者都无篇幅长短限制;两者都是多种评论形式的总称。

然而,它们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前者的评论对象有了更大的拓展,由“国内外大事”扩展为一切新闻事实;前者更强调事实判断(这件事怎么样),后者更强调价值判断(这件事有什么意义);前者包括的评论形式更多样,除传统的“时评”形式外,还增添了新的“时评”形式(“漫画时评”、“图片时评”等);前者的“时评”向着“平民化”和观点的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是后者所不曾拥有的现象。

总之,“时评”是一种发展变化的文体,它经历了酝酿、诞生与确立、发展等几个历史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内涵与外延是不一样的,我们一定要区分开来,不能混为一谈。

注释:

①⑦马少华:《时评的历史与规范》,《新闻大学》,2003(3);宋祖华:《时评的源流与规范发展》,《新闻爱好者》,2004(1)。

②赵光瑞:《为市委书记重视时评叫好》,人民网・观点・政经时评,2004-02-06;王地:《谈时评的力量缺失:时评不应使自己成为易碎品――浅析当下时评市场上的“力量缺失”》,千龙网・传媒,2005-05-27。

③胡文龙主编:《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6页。

④⑤曾建雄:《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近代部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版,6页、228页。

⑥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商务印书馆,1955版,151页。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建筑批评论文范文第6篇

钟文凯:继华筑网之后,博客成了你的又一网上阵地。在你的博客上有一个醒目的标题,三结合――实践、理论、批评。对于任何个人来说,这都是一项雄心勃勃、值得尊敬的计划。在此之上可能还要加上“教育”,因为你已经开始在香港大学任教了。但是人毕竟没有三头六臂,记得有一次我们聊起这个话题,你提到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侧重点会有所不同。能否谈谈你的近期计划,或者在你的工作中如何处理这些不同领域之间的关系?

朱涛:哈姆雷特勤于思考“to be or not to be”,但疏于果敢的行动,堂・吉诃德总在不停地行动,但从不静下来好好思考。关于“实践、理论、批评三结合”的说法,不是宣称自我有“三头六臂”,要“通吃”不同的领域,而是要追求一种思考和行动之间的互动关系。或者更简单地说,作为一个建筑师,我希望能实现一种“思考型的实践”或“实践型的思考”。

近期而言,我选择在香港大学教书,一方面是对香港的种种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特征感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在这样个特殊环境中好好整理自己的思路。目前在我的教学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是准备从下学期始开设一门课“二十世纪建筑史”。如何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反思上个世纪的建筑发展?如何在一个极其关注现在、但历史意识淡漠的环境中讲述历史?如何在一个多文化碰撞的地方讲述“世界”建筑史?更进步,如何能在香港――大陆之间的微妙距离间设置一种“批判性的张力”?而这种“张力”将导致什么?我完全没有答案,但被这些问题深深地吸引。

钟文凯:十多年前,屈米在哥伦比亚大学倡导的“无纸工作室”曾经推动了一场设计方式和建筑形式的变革;而你的导师,同在哥大任教的弗兰普顿则是建构学的理论泰斗,他强调的恰恰是建筑的物质性,以及建造本身的诗意。两者都可能对你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它们之间存在矛盾吗?或者有内在的联系吗?

朱涛:屈米1990年代中期在哥大建筑研究生院提出的“无纸工作室”的说法带着那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当时大家都普遍沉浸在对电子计算机技术――经济发展的乐观期待中。人人都在说从建筑到城市到人们身体的感观,所有从前曾依托在社会物质基础上的事物都可以进入电子空间被“虚拟化”。MIT的Willam J.MitchelI的《比特的城市》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太过幼稚不值一提。就连斯蒂文・霍尔这样靠“实打实”建造出身的建筑师都曾打算放弃自己事务所的模型制作环节,只在电脑里“生成”建筑!但很快,在哥大设计课上,评图的教授们发现要想真正深入评判学生的设计作品,与其让学生们在投影屏幕上闪现一些令人目不暇接的花哨图片,不如让他们老老实实把图打印到――纸――上,贴在墙上,可以看得更“真切”一些。再后来,教授们为了督促学生关注建筑的尺度感和建造性等,开始陆续恢复对学生做模型的要求,“无纸工作室”变得越来越费纸,直到今天这个词已基本不复存在。“数码”一词在理论说法上再也不单单指向“虚拟空间”,而是指在抽象数据和物质材料之间可以来回转译的一种信息媒介。今天,越来越多的青年建筑师对数据化的制造技术和建筑的建造性感兴趣,而不再单纯沉溺于抽象的数据或影像化的“虚拟现实”中。我本人从1998年开始在哥大,亲身经历这样一场设计文化的变迁,深受启发。

如果视野再放宽广些,我认为,9・11应是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巨大转折点。在双塔楼轰然坍塌那一刹那,当无数人意识到那不是好莱坞电影里的“虚拟现实”时,人们应该同时清醒地认识到,不管理论上宣称人类文明有多少元素可以“虚拟化”,社会总是需要由一整套稳固的社会关系和坚实的硬件设施来支撑。其硬件设施既包括能源等物质性的原材料,和各种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等设施,还包括城市和建筑――物质意义上的城市和建筑――来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载体和庇护所。

弗兰普顿所提倡的建构学,旨在强调建筑学――有区别于其它各种图像艺术――是关于建造的艺术。它一方面有着文化表现的维度,另一方面无可避免地有着物质性维度。我认为,建构学的立场不光能使我们对18-20世纪的建筑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以有别于从“空间”和“形式”的视角读解的历史,同样也为我们理解今天电子技术对建筑学的影响、理解今天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等等问题提供一定的思想穿透力。

钟文凯:你正在写的博士论文应该能反映你在理论研究方面的兴趣所在,能透露一点内容吗?

朱涛:某种意义上说,我在写的博士论文恰恰是想连接你上个问题提到的两方面。论文正标题有点怪:Catenary TrajectoH(悬线轨迹)。副标题则很疯狂Geometry,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Form from Galileo to the Present(从伽利略到今天的几何学、建造和建筑形式)。简单说,我的论文是尝试循着一个特定主题,切开欧洲建筑史的一个纵剖面,从17世纪科学革命、18世纪启蒙运动、19~20世纪现代主义运动、一直到今天的建筑发展,在这样一个纵剖面中考察几何学、建造和建筑形式三者间关系的演化。

钟文凯:你写过一些颇有份量的评论文章,关于建构、关于张永和、关于建筑师作为知识分子所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等等,针对的都是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且观点鲜明、文锋犀利。你认为中国目前的建筑批评和西方的建筑批评的差别主要在哪里?

朱涛:差别在于中国尚没有建筑批评――我指独立的建筑批评体系。不错,有些人在写评论,但总是依附在建筑师的言论上,尚没有形成系统的、独立的思考。

钟文凯:近年来,几位西方“大师”在中国陆续设计了一些“前卫建筑”,它们一方面构思新颖、造型独特,另一方面也往往耗资巨大、与周围环境缺乏联系。你如何评估这些作品对中国年青一代建筑师的影响?

一些西方明星建筑师在中国得以实现标新立异的建筑物不是偶然现象。它一方面是得益于今天全球化时代中技术力量的空前强大。今天尖端的建造技术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横向移植,以保证“高端”建筑师们实现许多前人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只要业主愿意花足够的钱;显然在另一方面,该现象还得益于中国目前的“”的经济一文化氛围;在整体社会基础,如居住、教育、医疗等等,仍相当薄弱的状况下,政府和一些业主宁愿把大量资金集中到少数形象工程上,以追求浮夸的文化表现。不错,从专业角度来说,一些西方明星建筑师在中国的作品可以开启中国年青一代建筑师的创作思路,但从大的文化氛围上来看,大多数作品其实并没有构筑出与中国社会实质性的现代化进程之间的积极关系。换句话说,这里我还不是指那些作品与具体的周围环境之间“缺乏联系”,而是指它们仅仅作为单个作品孤立地存在,在建筑质量上或好或坏,但都未能在文化意义上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建立起内在、有机的联系。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对中国建筑师的影响――如果有的话――仅仅局限在专业技巧上,或者肤浅的文化时尚上。

钟文凯:你设计的深圳文锦渡长途汽车客运站也是一个造型独特的作品,请谈谈这个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朱涛:如同很大都市中心的综合项目,深圳文锦渡长途汽车客运站有异常丰富的内容配置:复杂的、三维叠加的人、车、物流和商业、办公、居住设施等。在极其狭窄的用地中,面对周边芜杂的、毫无特征而言的城市环境,我试图以一种有力的姿态达到对城市周边环境的重组。该建筑显然不想消极地融入周边城市环境的紊乱中,同时它也不是一个任意的、与城市文脉无关的孤立“物体”。我追求的是通过对周边环境的仔细分析,通过一个具有高度整合性的体量,既能对内有效地容纳多样的空间和功能,又能对外建立起一种可识别性,并与周边城市环境间产生一种高强度的张力关系――但不是矛盾,最终能生发出新的城市空间秩序。一句话,在都市紊乱中,该项目旨在以种不妥协的姿态建立起新秩序。

钟文凯:华存希望小学是你为数不多的另一建成作品。两年前的夏天,我们曾经一起去看过,新校舍和旧校舍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可能是当地修得最讲究的房子。课室宽敞明亮,附近的农民趁着暑假在里面晾玉米,把课室的白墙都映成了金黄色,而老教室却阴暗、潮湿,课桌都发霉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入口楼梯处的大雨蓬和直纹曲面的屋顶,混合的结构体系融入了当地工匠的智慧。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对于希望小学这样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尽管存在着造价方面的制约,你并没有满足于仅仅解决经济实用的基本物质问题,而是保持着对形式的关注?

建筑批评论文范文第7篇

>> 播音主持批评对象备忘 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初探 播音主持如何掌控电视新闻播音之技巧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播音主持专业日常教学评价研究 播音主持语言评价问题研究 播音主持高能素质能力培养研究 英语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创新研究 非播音主持专业背景下播音主持课程教学初探 广播播音主持素养及主持技巧研究 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体系的探讨 播音员主持人评优方法初探 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初探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播音主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播音员主持人多角色播音主持的应变能力研究 播音员与主持人之区别 当代广播传媒播音主持风格“雅俗”之辩 挑战金话筒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播音主持基本功之普通话训练 关于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艺术实践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播音主持批评研究之体系初探 播音主持批评研究之体系初探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王秋硕")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播音主持的理论现状与实践发展显现出播音主持批评研究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本文从学术发展、实践需求、媒介变化的层面分析了播音主持批评的可能性,从学科自身及相关学科的层面探讨了批评的可行性,从本体、功能、主体、客体、方法、标准等六个具体方面论证了如何构建批评的系统性,以期对播音主持批评研究体系提出基本的框架布局。 关键词:播音主持批评;可能性;可行性;系统性 中文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7-0052-02

一、引 言

播音主持是“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等传媒所进行的传播信息的创造性的活动”[1]。但“播音主持批评”并非只局限于对实践活动的批评,而是从主体、作品、现象、理论、思潮等层面对播音主持所涉及的整体系统进行阐释、分析、判断和评价。播音主持作为媒介与艺术体系内一门新兴的艺术活动,随着传媒事业的大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文化景象,但播音主持的理论研究与其实践活动相比却略显苍白,而播音主持批评研究更是鲜有人问津。展开播音主持批评的理论研究对于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完整、创作实践的匡正与规范、艺术接受的拓宽与升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播音主持批评研究的可能性

(一)学术研究发展的需要

播音主持的学术研究大致经历了空白期、零散期、探索期、发展期、成熟期等五个阶段。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展开播音工作,这一阶段的理论发展几乎全部来自于实践经验,学术研究处于空白期。20世纪50年代,随着《苏联播音经验汇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地方台播音员经验汇编等三本相关参考书籍的问世,播音主持的理论研究进入了零散的发展阶段。1963年9月,北京广播学院中文播音专业正式招生,播音主持的学术研究迈进了理论的探索期。20年代80年代,随着《播音基础》《播音发声学》等学术理论著作的相继出版意味着研究体系迈入了发展阶段。90年代,《中国播音学》的问世标志着一个新学科的真正诞生。进入新世纪以后,播音主持的学术研究与理论构建逐步跨进了成熟阶段。

但是,相比于纷呈的播音主持活动,理论研究的发展推进仍旧略显缓慢。播音主持批评就是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却被忽视的课题。长久以来,虽然有不少经典的评价性文本,但缺少系统的批评学术研究,更遑论“批评学”的学科建设。批评长期落后于创作实践,尚未走向自觉已成为显而易见的理论困境。批评理论能够指导实践、预见趋势、指明方向;但是在播音主持学术研究中,播音主持批评研究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播音主持学术研究自身的发展呼唤着肩负着重任的播音主持批评研究。

(二)播音主持实践的需要

播音主持是一门实践性的专业。但是这种实践不是盲目的、无序的,而应有正确的理论作为基础和指导。“实践需要理论,理论归于实践,当实践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对其进行理论高度的梳理与整合便成为实践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性条件。[2]”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代表的热火朝天的业务研究,到1993年开始评选的金话筒奖,播音主持的实践活动也在不断发展进步。

当下,播音主持的实践活动在时代环境、媒介环境的影响下风生水起、炙手可热,却又好似陷入山穷水尽、四面楚歌的尴尬之境。严肃节目娱乐化、娱乐节目低俗化,播音主持模式化、肤浅化、冷漠化、私欲化。面对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面对播音主持的实际境况,受众困惑,播音员主持人同样困惑。从专业教育的角度来说,应当让播音主持批评成为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因为对播音主持进行学理层面的批评,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运用播音主持批评理论的观念和方法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更能为他们将来走上播音主持岗位指明方向。播音主持的实践呼唤着播音主持批评的出现。

(三)传播媒介变化的需要

一方面,社会经济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传播媒介的具体形式。传统媒体对于信息的需要前期的设计规划。就广播电视而言,时间顺序、编排意图、受众效果、广告效益等因素都会影响传统媒体的媒介行为。但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应用对于信息的是随时、快捷、简洁、个性化的,同时几乎是无成本的;另一方面,新媒体消解了传统媒体中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边界,使得传播状态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每个人都掌握了传播的主动权。“自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在“关注”与“被关注”的关系下,人人都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客观上造就了一大批业余“评论家”,这些评论用或朴素或夸张的方式表达个人化的情感。尽管这些评论是只言片语、不成体系的,但社会的需要也是催生播音主持批评的重要动力。

此外,新媒体的出现完全依赖于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则得益于社会的发展。因此,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便显得尤为重要,中西文化的碰撞,域内外文化的差异,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对立,需要坚持正确的创作观、需要坚持坚实的立足点,也呼唤着播音主持批评的出现。新形势下,播音理论的研究只有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才能打开新局面、迎接新气象。

三、播音主持批评研究的可行性

(一)本学科层面

批评是一种理论活动,其在基础理论之上对批评对象进行提升。播音主持自身的学科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完善,业已初具规模、走向成熟,给播音主持批评提供了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此外,当下的一些评论文章,或由于缺少批评理论支持,或由于缺少批评职业素养,呈现出随意化、模式化、个人化、功利化等“伪批评”状态。尽管播音主持批评的展开活动虽未蔚然成风,却也有片光零羽,播音主持批评研究大有可为。

具体到播音主持批评的学科话语构建,应该是在坚持基本的学科标准、审美标准以及评价标准的批评模式下,对本学科范畴内的相关的业界动态、学术现状、现象思潮、学科融合、理论前沿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科学性、归纳性的分析、阐释、判断、鉴别,用严谨地思想观点和学术立场、正确的价值定位和情感取向进行清晰明确的理论阐述,形成科学化、复合化、专业化的批评路径。

(二)其他学科层面

媒介批评、电视批评等专业批评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论著也不甚丰饶,但其与播音主持密切相关。一般来看,播音主持多为其批评对象的一部分。由于批评主体对此缺少专业认识,批评显得不甚专业和深入,有待播音主持专业批评的补充和完善。文学批评、文化批评、艺术批评等伴随人类历史几千年的发展,理论较为成熟、体系较为完善,多有可供借鉴之处。值得注意的是,现下与播音主持相关的评论文章大多从艺术批评的角度出发。诚然,艺术性是播音主持的重要属性,但绝非本质属性,切不可枝附叶从、失去自我。由此亦可见,播音主持批评理论研究的出现已迫在眉睫。

另外,音乐、美术、设计、雕塑、建筑、影视等具体艺术门类的批评有的方兴未艾,有的根深叶茂,它们有着各自的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这些亦可作为播音主持批评的参照。

四、播音主持批评研究的系统性

播音主持批评理论研究的系统构建应是全面的、整体的、开放的、发展的,而不应是零碎的、局部的、封闭的、静止的。因此,明确播音主持批评的系统性成为展开播音主持批评研究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播音主持批评的系统性可以从本体、功能、主体、对象、方法、标准等六个具体方面进行考量。

第一,播音主持批评的本体论。阐释什么是播音主持批评、批评的内涵是什么、如何进行批评的分类。以此为基础,深入到批评的具体范畴,理清播音主持批评的内在含义、本质属性和外在特征。

第二,播音主持批评的功能论。批评的功能并非局限于对理论研究以及学科前沿的补充与创新,更在于对相关文化现象、实践创作、艺术接受等环节的指导,体现为理论构建、填补空白、督导创作、匡正标准、审视现象、推动传播等具有指向性的功能。

第三,播音主持批评的主体论。哲学意义上的主体,一般指的是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批评人员成为批评主体的集中表现。互联网时代,批评人员的范围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人士,而是以一种批评泛化的趋势使得大众群体逐步成为批评的创造者。但是正在从事播音主持批评事业的主体理应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学术定位,具备丰富的阅历、广博的专业知识、睿智的艺术判断能力、高尚的理论人格魅力。

第四,播音主持批评的客体论。客体即对象,包含播音主持作品、播音员主持人、播音主持理论、文化现象、相关学术思潮等。明确播音主持批评对象的指向性、厘清对象的类型与特征是展开具体的、细致的、深入的批评活动的重要结点。

第五,播音主持批评的方法论。方法是一种指导创作、引导接受的现实方式,必须强调其自身的有效性、及时性和创新性。不同社会环境、审美标准、消费趋向,以及不同的学术视域、表现对象、作品形式,都会产生不同的批评方法。同时应当警惕方法的局限性,要以开放语境接受各种具体的批评方法。考虑到播音主持学科的特殊性,民族化的批评方法理应是研究的重点,必须强调批评方法在形式、标准、内涵等具体路径上的民族特征。

第六,播音主持批评的标准论。批评标准的确定是批评活动的关键问题之一。不同的批评标准会催发不同的批评结果。播音主持批评的标准界定必须依托于政治、文化、艺术、媒介等社会环境,没有相对统一的衡量标准就难以对不同的批评对象进行把握。

播音主持批评的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又分工明晰,紧紧围绕着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音声性”特征,在“美学的、历史的”宏观框架之下,追求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和谐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标准,可以形成较为完善的播音主持批评体系。

建筑批评论文范文第8篇

到1995年,美国已经有800家左右学生编辑的法律评论,每年总数为5000篇左右;在参加美国法学院联合会[AALS]的153所法学院中,每所法学院至少有一家法律评论,哈佛法学院目前有9种学生编辑的期刊。[2]如今,“法律评论”或者“评论”已经成为学生编辑的法律刊物的代名词。区别于法律评论的另一类刊物是“专家法律刊物”——教授、法官、律师主办的专科性刊物,如: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主办的《法学研究杂志》[TheJournalofLegalStudies]、美国法学院联合会主办的《法学教育杂志》[TheJournalofLegalEducation],这一类刊物共计187家。然而,代表美国法学最高研究水平的,恰恰不是“专家法律刊物”,而是学生编辑的法律评论。在1991年,只有一家“专家法律刊物”——《法学研究杂志》——列入引用最多的20家美国法学杂志中,其余都是学生编辑的法律评论。[3]

一百多年来,无论是兰代尔、安曼斯、庞德这样一批代表哈佛法学院声誉的教授,还是霍尔姆斯、沃伦、波斯纳这样名声显赫的法官,他们,无一例外要受法学院2年级和3年级学生编辑摆布,他们是否曾经被退稿无从一一查考,但,可以断定:他们都按照学生编辑的要求修改过文稿。哈佛法学院的兰代尔图书馆至今还保留着1942年10月15日庞德带着几分愠怒给《评论》主席的信:“为了将文章限制在你要求的篇幅之内,我已经按照建议进行了删除;对于你提出的改变文章风格的要求,我部分采纳,部分抗议。但是,我按照原稿,恢复了被你们修改的某些句子,我必须坚持:应按我最后改定的文本付印。”[4]

《评论》编辑对美国法学的影响,远远不止是他们对作者来稿的生杀予夺大权。几十年来,他们制定的“蓝皮书”——法律文献引用规则——一直是统治美国法律界的基本学术规范,无论教授、法官、律师,只要想,就不能不遵守学生制定的这部文献引用法典。[5]美国法官常常引用法律评论文章论证判决的正当性。1986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19811983年,联邦最高法院作出了551个判决,引用法律评论文章多达760次;平均每100个判决引评论论文138次。[6]1990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联邦最高法院引用的论文,25%来自5个所“精英评论”。[7]除了论文质量之外,“精英评论”论文引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原因是:联邦最高法法官的助手大多具有担任法律评论编辑的经历。[8]1991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联邦巡回法引用法律评论论文大大少于联邦最高法院,11个联邦巡回法院的1200份判决仅仅引用法律评论文221次,平均每100个判决引用评论论文18次。[9]但是,所有研究评论引用率的报告一致明,“精英评论”论文的被引用率大大超过一般评论。

对于绝大多数美国法学教授来说,法律评论是他们的唯一园地,取得终身教授资格通取决于的质量和数量。尽管这不是明文规定,也有个别教授在获得终身资格之前没有表过任何论文,但,法学院的终身教授委员会通常将论文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因此,学生编辑在定程度左右教授晋升。

法律评论在美国法律界引起的争辩不亚于堕胎、种族平等、惩罚性民事损害赔偿等热门话题边是激烈的批判:从学生编辑法律评论的传统制度、稿件选用程序,到法律评论的文体、文风,无受到尖锐抨击。这些批判文章充满嬉笑怒骂,落笔淋漓酣畅,与一本正经的法律评论文体成为鲜对比。[10]另一边是辩护和反批评:法律评论代表了敢于开拓和创新的美国文化,其对法律教育律职业功不可没。[11]自从Rodell教授在1936年首次发表批判法律评论的文章以来,法律评论直在非议中发展。如今,法律评论人数比Rodell时代增加了5倍。批评法律评论的专家承认一事实: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法律评论已经深入美国法律制度,法律评论的缺陷是美国法律制度本的缺陷,因此,只要整个法律制度没有实质变化,改革法律评论几乎是没有希望的。[12]

1991年,斯坦福大学的4名学生就法律界如何评价法律评论进行书面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的一个有趣发现是:尽管对法律评论的批评不断,接受本次调查的人认为:法律评论在多方面建树卓著。在律师、法官和法学教授中,主张维持现有体制[学生编辑、学生定稿]的意见占压倒优势。大多数担任过评论编辑的人,从两方面高度评价他们的这一经历,一是提高了技能,二是增强了就业的资力。雇主录用雇员的时候,相当重视担任过评论编辑的求职人,雇主不只是看重评论编辑表彰的精英身份,更看重它蕴涵的教育价值。”[13]

在纪念《评论》诞生100周年的一篇回顾报告中,曾担任哈佛法学院院长的GRISWOLD教授写道:“对于让学生主持、编辑这样一份重要的美国法学杂志,有人至今感到担心。这确实是不同寻常,但是,它就是这么开始的,它的茁壮成长来自它自身的力量,它对我们的法律和法学教育的贡献大大超过了发起人最初的期待和希望……‘既然东西还没有损坏,何必操心如何修理?’”[14]

学生发起、管理和编辑号称世界一流的法律刊物,学生修改和决定是否刊登教授、专家的论文,这不仅使外国人感到困惑,连美国其他专业的教授也感到不可思议。法律评论如何成为一种制度化事实?学生如何编辑和定稿?学生参与法律评论的动因是什么?法律评论对美国法律教育产生哪些影响?1996年访问哈佛法学院期间,我和教授、学生、律师讨论了这些问题,阅读了40多篇关于法律评论的报告。本文目的是向读者提供一个包含真实信息的、能够从一个侧面折射中美两国法律教育和法律文化差异报告,让读者通过比较,发现和思考一些问题。

二、作为制度化事实存在的《评论》

[一]《评论》的组织和管理在初创时期,《评论》的组织形式是“哈佛法学评论基金”,该基金是为了在麻州剑桥出版法学杂志而成立的一个合伙。1902年,基金改组为一个非营利性法人社团——哈佛法学评论社团[以下简称:社团],该组织形式一直延续至今。社团成员分为有表决权成员和无表决权成员,全部现任编辑为有表决权的成员,非编辑的托管委员会成员和已经离任的编辑为无表决权成员。社团决策机构是托管委员会,托管委员会与社团之间是信托关系,社团是受益人,托管委员会是受托人。托管委员会成员由《评论》主席、《评论》司库、现任哈佛法学院院长、2名教授和社团司库组成。社团司库由托管委员会选举产生,社团司库根据托管委员会授权对社团的全部财产拥有法律上的占有权,并得以社团名义受赠、获益、投资、抵押、处分财产。200美元以上的开支必须由社团司库批准。此外,社团设有监事会,《评论》前任主席和某些无表决权成员担任监事,修改社团章程和选举托管成员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监事会的批准。[15]

[二]《评论》编辑的选拔早期,《评论》并无严格的编辑选拔程序。1887年的首卷《评论》编辑是15名3年级学生,[16]多半是追随发起人的志愿者。1920年,《评论》确定了按照学习成绩排名先后,择优录取的规则,这一规则推行了近半个世纪。1969年,《评论》开始用成绩排名和写作竞赛综合计分方式选拔编辑:成绩排名占70%,写作竞赛得分占30%.如今,全部编辑人数84名,二年级、三年级学生各占一半,因此,每年要通过竞赛更换42名编辑[美国法学院的J.D.学位学制三年].

每年5月或6月开展的写作竞赛是一次无人监考的、为时8天的课外书面考试,出题、评分、录取全部由学生编辑负责。凡是一年级学生都有资格应试。1996年6月,共有212名一年级学生应试[全部95级本科生是550人],42人最后当选为编辑。

竞赛内容分为两部分:案例评论和文章修改。案例评论通常是选自前一年或者当年联邦最高法院判决,要求应试者将500页左右的参考资料整理成不超过20页的案例摘要、分析和评论。一个案例评论通常有一半是注释,一半是正文。案例评论的难点是写出摘要,应试者不仅要从500页左右的案情报告中筛选出关联内容,而且要将关联内容浓缩成短短几页摘要,这只有在仔细阅读全面思考,对法律争点、事实问题胸有成竹之后,才能开始动笔。文章改错要容易一些,主要是纠正语法、文体错误,删改冗长、累赘的文句、段落。案例评论占写作竞赛总成绩的70%,文章改错占30%.应试者可以在家里完成竞赛,但是,只能使用编辑委员会发给的材料,不允许利用图书馆或者电脑连网系统查询。为了保证竞赛的公正性,编辑委员会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在竞赛前半年,编辑委员会指定两名学生编辑负责选择案例、准备参考资料。在案例和参考资料交给应试者之前,只有这两名学生编辑知道考试内容;其二,案例只能选自前一年或者当年联邦最高法院的判例因此,在竞赛期间还不存在可供参考的学术评论;其三,考卷上只记载号码,在交卷之后、试卷到达阅卷人之前,由学生编辑先后聘请教师将所有的考卷先后两次重新编号,因此,即使应试者和阅卷人串通,事先让阅卷人知道试卷号码也无济于事。在哈佛法学院,抄袭和考试作弊是最严重的违反校规的行为,一旦发现,或者开除或者终生记入档案,从而对今后一生的事业产生严重不利。因此学生一般都非常谨慎,很少有人铤而走险。[17]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评论》是男性WASP[白种盎格鲁撒克逊清教徒后裔]的封闭俱乐部,总共只有3名黑人学生担任过编辑;到1955年,才有《评论》的第一位女编辑。[18]60年代兴起的民权运动唤醒了少数民族和妇女的权利观念,人们争辩说:种族或性别平等不止意味着同一条件之下的机会均等,而且,应当努力消除种族或性别歧视的后果,因此,那些因为种族、性别歧视而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士,应该在升学、就业方面得到优待。如今,在升学、就业方面优先录用少数民族或者妇女的措施被称为“优抚”[affirmativeaction]——一个旨在淡化敏感问题而选择的、字面意义完全脱离内在含义的新名词。作为美国民权运动的回应,《评论》也在1982年采用“优抚”政策:评论主席和另外两名编辑组成一个3人委员会行使录用8名编辑的自由裁量权。要求获得“优抚”待遇的申请人,不必委托法学院向3人委员会披露成绩单。[19]波斯纳法官对“优抚”政策持批评意见。他在一篇书面发言中谈到:优抚政策不仅动摇了《评论》编辑拥有就业优势的合理性,而且是造成评论危机的表面上的、但并非无关紧要的原因。[20]作者在考察中注意到:尽管《评论》对“优抚”对象严格保密,除3人委员会之外,《评论》内部没有其他人知道谁享受了“优抚”待遇,[21]但是,进入编辑部的少数民族学生仍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享受“优抚”的嫌疑。

在1996学年担任编辑的42名95级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15人、女生14人,其构成与1650名在校J.D.学生的种族、性别比例大体一致

[三]《评论》的工作机构《评论》全体编辑被称为“组织”[orgnization].设主席、事务主管编辑、执行编辑、论文编辑、短文编辑、案例评论编辑、初审编辑等职能和级别不同的职务。《评论》的组织结构如下:

主席:主席是《评论》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公司的执行总裁。现任主席是一位来自牙买加的黑人学生DAVIDPANTON.主席在章程规定的权力范围之内对一切事务具有最终决定权。

司库:司库负责《评论》的一切商务活动,协调每年一度的选拔编辑的竞赛,承担主要的行政管理工作。执行编辑:6人,他们既是稿件终审编辑,又是文体专家。

基层编辑[primaryeditor]:5人,所有论文、评论、评注和书评的编辑程序由基层编辑控制,《评论》和作者之间的联系由基层编辑负责。

书评编辑:6人,选择读者感兴趣的书籍,约请编辑之外的作者就当前争议的热点问题撰写书评,书评比论文短,不要求严格的注解。

评注编辑:7人,负责编辑学生撰写的评注[note].《评论》将专家文章称为“论文”[article],学生撰写的文章称为“评注”。

法律动态编辑:《评论》设有法律动态栏目。6名2年级编辑在3名3年级编辑的指导之下,就某一个专门问题作一年左右研究,撰写评注,这些评注发表于每年5月出版的《评论》。最近几年的评注主题包括:“面临科学证据的新挑战”[卷108]、“雇佣歧视”[卷109]、“非营利公司”[卷105]、“家庭暴力”[卷106]等。最高法院判例评析编辑[SUPREUMCOURTOFFICE]:6人,每年11月发行的《评论》是最高法院判例评析专集,通常有一篇教授撰写的论文和25篇学生撰写的评注。学生常常对最高法院判决提出批判性的、有时是非常挑剔的意见。

此外,《评论》还有负责内部事务的协调室、出版室、图书室、社交室、新编辑接待和培训委员会、纪律委员会和商务办公室。3年级编辑负责《评论》的日常工作,所有办公机构的成员都是3年级学生。因此,3年级学生在观念上和正式文件中被称为“官员”。2年级学生在“官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每名2年级的学生编辑可以发表不超过6页的书评、最新案件或立法评议;3年级学生编辑可以发表不超过18页的评注[NOTE],通常是关于某一个法律问题的实质性研究。如果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3年级编辑合写一篇评注,可以超过18页的篇幅限制。《评论》具有一个在全国独一无二的传统,学生编辑发表的评注历来不署名,其理由在于:尽管作者个人对评注倾注了许多精力,但是,撰写评注是每一个编辑的本职工作,将它作为集体成果更为妥当。

位于哈佛法学院南侧,马萨诸塞大街东侧的GANNET楼是《评论》专用的办公楼,这是一座建立于19世纪的、希腊风格的白色建筑,学生有时戏称为哈佛法学院白宫。《评论》是美国唯一的拥有独立办公楼的学生杂志。

除了每年11月的最高法院判例评析专集之外,其余7期《评论》,每期至少包括一篇论文。《评论》每年收到大约1000篇论文稿件,每年能够发表的论文在8篇到11篇之间。因此,对论文的筛选和编辑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学生编辑的工作。《评论》处理稿件的程序可以按照时间先后分为筛选程序和编辑程序:

筛选程序筛选程序的第一个阶段称为“转盘”。论文编辑把稿件分发给2名2年级编辑初读。每名2年级编辑每周至少要读一篇稿件。初读编辑必须在5到6个工作日读完论文,撰写两页左右的初读评论,简要说明论文的内容和优缺点。初读编辑负责给论文打分,分数分为1分到5分。初读完成之后,论文连同初读评论,一起交给论文编辑。论文编辑委员会集体决定论文能否进入筛选程序的第二阶段——先行审读。除了少数例外,2分以下的论文一般没有希望进入第二阶段。

所谓“先行审读”[preemptioncheck],系由1名编辑审读论文,评价论文是否在某一专门领域具有原创性贡献。论文和审读编辑的评价将交给《评论》选择的1名教授进行评议。评议人未必是哈佛法学院教授,尽管哈佛法学院教授通常有较多的机会充当论文评议人。从理论上讲,教授评议只是具有参考、指导作用,筛选程序不能因为教授较低的评价而终止。但是,教授评议意见将在全体编辑公决会议[officeread]公布而影响与会编辑的决定。

公决会议决定是否录用论文。凡是对论文感兴趣的编辑都可以获得一份复印件,凡是读过论文的编辑都可以参加公决。在公决会议上,首先由论文编辑公布教授的评议意见,然后,审读编辑发表他对论文的评价。接着,与会编辑进行辩论。最后,与会编辑就是否选用论文进行表决,获得多数支持的论文就进入编辑程序。

[二]编辑程序基础编辑是编辑程序的主导角色。基础编辑先后将自己对论文的两次评论交给作者,获得作者对评论的回应。

引证校核[citecheck].这也许是最为繁重的编辑工作,一个由2年级学生组成的编辑小组负责对每一个引证进行校核。在引证校核阶段,《评论》主席将阅读论文,并提交他对论文的评议和修改建议。

基础编辑将经过引证校核的论文和主席评议[P-READ]交给作者。作者或是接受建议,进行实质性修改;或是提出异议而与编辑进行磋商。

2年级编辑负责论文的技术编辑:对每一个引证再次进行实质校核[如:引用者是否误解或曲解作者的原意],对论文进行语言、文体方面的编辑。在作者阅读了经过技术编辑的文稿之后,基础编辑的工作就到此结束。论文交给执行编辑。

执行编辑审读全文,确保论文在文体和技术方面一致,并符合《评论》的范式。

交付印刷之前,至少将经过两轮逐字逐句的审校。

正如《评论》工作手册结束语所说的那样:“有时候,你也许会觉得:你的工作在最终成果里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点,但是,没有每一个编辑的勤勉工作,《哈佛法律评论》就不可能出版。这是一个团队的努力。”[23]

[三]名人效应、机构性权威和盲审

无论是商业杂志,还是学术杂志,都面临如何对待名人稿件的问题。商业杂志借名人招徕读者,名人借商业杂志自我宣传,两者相得益彰。但是,学术杂志如法炮制则事与愿违。追求名人效应或者名人追求自我膨胀,最终可能使学术杂志、作者和读者三方面都感到失望。名人在诸多杂志追捧之下抛出的应景作品,往往比非名人的伪劣作品更为糟糕,因为,在名人效应烟雾笼罩下,读者需要更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发现名人作品中的纰漏。名人自我膨胀到一定程度,就会希望自己的文字、声音、形象经常占据传播媒介,于是,发表成为一种经常需要得到满足的欲望,以至早先追捧名人的杂志都会被名人接二连三的稿件所困扰。另一方面,如果学术作品发表机会与作者名气大小存在某种联系的话,那么,学界新人的作品即使大大超过名人,也会湮没无闻。

编辑垂青那些有权威性学术机构作为背景的作者,冷落教育和职业背景不那么显赫的作者,这也是凡人难以摆脱的人情势利。我想,名人效应和机构权威性的影响是一个不会因为文化背景而产生实质差别的问题。因此,每次和《评论》编辑面谈,都想了解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真实态度。

我的印象是:《评论》认真地作出了努力,防止作者身份和所在机构对编辑产生先入为主的影响,但是,我难以断定这种努力是否产生实质性效果。编辑告诉我,在进入公决之前,只有主席、评议教授知道作者的身份,分发给初读编辑的论文是经过仔细处理的,作者姓名和可以辨认作者身份的内容均从交审稿件中删去。尽管不能排除作者对主席施加影响的可能性,但是,众多编辑参与的公决在一定程度上销了这种影响。一些局外人的看法则有所不同,他们认为:哈佛法学院教授对《评论》具有不容否认的影响,在《评论》上无疑有利于获得终身教授资格,学生编辑未必有勇气完全无视本校教授的要求。[24]

四、关于法律评论的论战

[一]学生是否适宜编辑法学刊物?对法律评论的主要批评意见之一是:学生编辑缺乏评价专业论文的学术水准。在学科划分越来越专门化的时代,谁也不能成为横贯整个法学领域的“全能通才”,声称学生编辑能够从跨越全部法学领域的稿件中挑选出具有原创性贡献的佳作,纯粹是无稽之谈。批评者经常提出的质疑是:为什么其他学术领域都是教授和同行专家编辑学术刊物,法学界却要独辟蹊径?既然学术刊物主要是教授和专家的园地,由他们自己去编辑和出版更符合他们自己的趣味和利益。[25]

波斯纳是激烈反对学生编辑法律刊物的人士之一,尽管他本人当年曾经担任过《评论》的主席。他认为,学生编辑法律评论的主要问题在于:[1]年轻学生缺乏识别论文优劣的经验,缺乏担任杂志编辑、管理者和监督者的经验;[2]学生担任编辑的时间不到两年,编辑班子不断变动,从而妨碍学生积累经验;[3]评论缺乏自我改善所必不可少的市场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编辑没有任何报酬,他们既不会因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而受到市场奖励,也不会因为增加成本、推出质量低劣的产品而受到惩罚。波斯纳对改革评论持悲观态度。他认为:评论的缺点植根于不可改变的体制性结构,改革评论是毫无希望的——任何试图推动改革的人,都无法在任期内看到改革成果,从而缺乏发起改革的动力;只有形成市场力量之后,评论或许会在竞争的压力之下出现转机,越来越多的专家编辑的法律出版物或许将会构成这样一种市场力量。[26]

一些教授一面对评论进行尖锐批评,一面对“推倒重来”的激进意见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评论的弱点并不是致命的和不可改善的;尽管法学论文的传统模式存在许多缺点,但是,仍然有许多理由要遵循这种模式,至少应当作为一种选择而保留;此外,传统的评论模式有难以替代的优势,例如:编辑和出版的成本较低。[27]

另一些教授则认为,学生编辑的法律评论已经和整个美国法律教育融为一体,它是学生进行自我强化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法律评论的错误不是来自学生编辑,而是来自我们自己。”[28]应当受指责的,不是学生编辑,而是那些向评论投稿的教授、律师和法官。另外,他们对专家刊物能否避免学生刊物的局限性,专家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是否能够比学生更为负责地承担编辑工作也表示怀疑。

1991年,斯坦福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支持学生编辑法学刊物的意见在法律界占压倒多数。

支持学生继续编辑法学刊物的理由大致是:学生尚未陷入法律职业的一体化世界,因此,能够从新的视角去进行评价;学生本来就“干得不错”,杂志本来就是属于学生的;评论最主要的任务是训练学生,而不是刻意追求高质量的论文。[30]

支持学生继续编辑法学刊物的理由大致是:学生尚未陷入法律职业的一体化世界,因此,能够从新的视角去进行评价;学生本来就“干得不错”,杂志本来就是属于学生的;评论最主要的任务是训练学生,而不是刻意追求高质量的论文。[30]

设定终身教授,本来是为了保障学术自由——如果教授常怀失业之忧,他就不得不顾忌自己的言论是否会冒犯雇主;一旦言论受禁锢,大学教育就会变成落后的、封闭的、失去任何活力的教育。可是,当教授在法律评论上的质量和数量,成为获得终身教授资格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条件之后,终身教授制度就偏离了它的宗旨——论文泛滥和教职贬值成为困扰教育的另一个问题。“为了找到一个真正的学者,带进了一打半滥竽充数的仿冒货;为了找到一颗钻石,带进了一堆莱因石。”[31]一些文章认为,法律评论是造成或者加剧弊端的原因:其一,学生通过取舍论文而获得了选择终身教授的权力,然而,学生并不具备择优选择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其二,学生编辑难以抗拒本院教授要求的压力,学生行使取舍权,不可避免地导致“开后门”。[32]

建筑批评论文范文第9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出席省部级领导干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专题研讨班结业式时这样说。

2、 “不清不楚一滴香,清水变高汤。”

――中国疾控中心食品与营养所副研究员张柬波说,成人1天吃进八九十种添加剂,滥用现象相当严重。

3、从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灌石鸡等事件看,大凡食品安全事故背后,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点:监管缺位、执法失语。

――新华网发表文章认为“牛栏关猫”式的食品监管往往是事后诸葛亮,疲于救火,疏于预防。

4、“标准过严才导致猪肉丸添加剂超标。”

――深圳小肥羊被曝超精猪肉丸“复合磷酸盐”不合格。小肥羊在官方微博发表声明辩称,因检验标准过严才导致猪肉丸添加剂超标。他们已向广东省卫生厅提交申请,要求修改过严的企业标准。

5、“我们有5000年的历史,却少有50年的建筑。很多建筑不是倒在爆破工手上,而是倒在对政绩工程和GDP盲目追求的某些人手上。”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柏乃感慨地说。

6、“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建面积达20亿平方米,使用了世界上40%的水泥、钢筋,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30年。”

――5月11日《中国青年报》旧话重提,再说中国建筑短命一事,引用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的话。

7、“小商贩并不是城市的累赘,容得下小商贩体现城市的胸襟,也是城市情怀的充分体现,无疑使城市的人文底蕴更加厚实。”

――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近日提出,尊重小商贩的合法地位,并为其提供合法经营的场所。

8、“患者到医院是看病,不是去享受宾馆。”

――针对全国90%县级医院负债,且平均每家欠2600万元的现状,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洪宓说,医院大搞建设,高楼大厦盖起来,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反而凸显了。

9、“几乎是全中国每人每天给他们交6毛钱。”

――连日来,三大石油巨头先后公布了去年财报,数据显示,去年一年,三大石油商利润总额高达2649.91亿,折合每天净赚7.3亿元。三大石油巨头引以为傲的“喜报”,引发了网友热议。一位网友发帖质疑,三大石油商如此巨额利润对老百姓来说到底是喜还是忧?

10、“5%的通胀水平将成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常态,随着工资大幅度上涨,中国通胀将出现一个长期的、结构性的上涨。现在问题不是通胀水平过高,而是市场对通胀的预期偏低,政策制定者对通胀的预期偏低。”

――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如是说。

11、“我们不要理想主义的道德标准,只要有能守住底线的道德,就能涵养出更高的道德。而这个道德的守护者,不是高晓松等精英人物的所谓表率作用,而是执法机关对每个公民一视同仁的严格执法。”

――《青年时报》发表评论文章《我们和高晓松一样要救赎自己》,其中这样写道。

12、“我以前一直以为喝酒能给人自由,最后却因为喝酒失去了自由…… ”

――音乐人高晓松说。

13、“现在的主流批评家,做的是文学按摩师的工作,无论是作家、出版商还是某个相关机构,只要有订单,就做按摩,而且时常是超值服务。”

――清华大学教授肖鹰批评,当下的批评家群体丧失了自主,也失去了真正的立场,在商业大潮的裹挟下随波逐流。

14、“一些大学没有办好,没有含金量,就得倒闭!”

――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如此警报,他说,生源危机,是中国高等教育新陈代谢的一次机会。一方面,适龄高中毕业生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过去一些年大学建得越来越多,毕业证书的含金量越来越低。

15、“我对慈善有点过于急躁了。”

――5月8日晚,陈光标出现在央视《面对面》栏目中,在回顾了自己13年的慈善之路后,首次对“慈善注水”风波引发的质疑做出了反思。面对镜头,陈光标首次坦言:“我对慈善有点过于急躁了。”

16、“会做事,不会做戏,会被人骂!会做戏,不会做事,也会被骂!既不会做事,也不会做戏,绝对被骂!只要你是人就一定会被人骂!”

建筑批评论文范文第10篇

先抱拳说一声客套的祝贺。祝贺当中更多的是感谢,感谢在这物欲横流、回黄转绿的时代,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瞻远瞩敢于不惜人力物力的巨大投入,为振兴中国建筑创作,办起这么一个杂志,而且顺顺溜溜居然出了一百期。其中让多少院领导加上主编、编辑,包括作者们为杂志、为版面、为稿子去废寝忘食、焚膏继晷、千里奔波、风餐露宿,那肯定是一言难尽的,而且是无人知晓的。作为曾经担任《东阳建筑》杂志主编整整十年的我,倒是深有感受和体会。这岂止是一件为人做嫁衣的事情啊 同时还是一种有苦无处说,有委屈无处诉,颇有些低三下四的工作啊!辛辛苦苦修改刊发的稿子是作者的专利,编辑们不管花去多少九牛二虎之力,都不愿而且也不会去署第二作者的名字;大胆一点的、前卫一点的文章发出来,特别是较为尖锐的评论文章,难免会让某些人不愉快于是就会招来莫名的批评,甚至是严声训斥,为了某篇文章能够尽善尽美,一而再再而三地联系作者补充插图、照片或资料,作者因为忙、因为烦、因为说不明白的理由没有及时配合,弄得编辑心急火燎,或者某一期印刷出了点问题、版面有了点错差其补救之急难,不亚于救人于生命攸关之时,真是千言难尽啊,因为整整出了100期了,我们的《建筑创作》。

接下去再抱拳道一声钦佩。我由心底深处发出的钦佩,不光是钦佩《建筑创作》100期来愈办愈好、愈办愈精、愈办愈漂亮,更多的是钦佩《建筑创作》杂志社在办好杂志的同时,为中国建筑设计的繁荣,为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播,为中国建筑历史的延续,为中国建筑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做了大量重大而有意义的工作。每年中帮助建筑师们推出五六十本著作,成功地参与筹备召开第二届著名建筑师与著名作家与诗人的盛大聚会,重走中国营造学社当年走过的调研之路等等,然后还有为“申遗”的大运河之行,还有配合奥运工程报道的建筑摄影等等,直是项目多得吓人,意义深远得无比!这可能是所有杂志社不敢想不敢做、独步天下的所为,旷古绝伦的所为。所以我在这里说一百个钦佩,都无以表达我的钦佩之情啊。这方方面面的业绩肯定在《建筑创作》100期庆典之际有很多人写文章大书特书,我仅举一例说明做好其中的一件事,他们花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2005年为了配合中国第三圣地――浙江省磐安县榉峰乡榉溪村孔氏家庙破格申报部级文物保护单位,杂志社决定与我合作出版一本新书。我的任务是提供研究成果、撰写文字稿,杂志社是拍摄彩色照片作为附图,指派美编康洁女士负责版式设计。为此他们在百忙当中派出建筑摄影师刘锦标等人到处在深山冷坞中的榉溪村,那时候正是酷暑季节,白日里我们穿街走巷、翻山越岭、涉水过河、顶着烈日,光着脊背忙碌;到夜晚散了架似的身子不断地遭遇蚊子围攻,然后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睡着了又被此起彼伏的狗叫声、鸡鸣声吵醒。真是难言的苦辛、难言的狼狈不堪呀。最后新书《沉浮榉溪》出版了,这个改写中国文化史上“北孔曲阜、南孔衢州”定论为一个“北孔”、两个“南孔”的榉溪孔氏家庙,在罗哲文、谢辰生、吕济民三位老人的极力举荐之下,于2006年6月2日获得国务院的正式批准。你说这种事情,有多少重要就有多少重要,你说有多少意义就有多少意义。但是杂志社是赔钱的买卖,榉淫村要了六百本书。因为实在太穷了,至今连三万元钱的折价书款都没付。

金磊们就是这样一班人,认准了该做的事情,不管有多忙有多累有多苦,不管是不是有经济效益会不会赔钱,认准了就没半点含糊――干!可贵的精神!这次会议上金磊主编悄悄给我透露了一个想法有些事知道是赔钱的,但是我们得到是不可再生的资料――说不定几年之后在大建设中会消失的资料,到那时,我们手里掌握的便是无价之宝。好一个精灵鬼!如果中国的同仁们,业外的有能力的人都能这样想这样做,挽救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损失,重构我们民族传统的辉煌,就指日可待了。

上一篇:土建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建筑理论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