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历史文化范文

时间:2023-07-03 10:58:19

建筑历史文化

建筑历史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长沙;历史建筑;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修缮

1 缘起

长沙有很多历史名区,有很高的历史与文化景观价值,形成了特殊的历史文化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要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或建筑群体进行保护,另一方面面对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城市化,长沙发展的速度和态势确实已经异常迅猛,一些历史文化建筑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消逝。发展与保留,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与历史积淀的碰撞所必须要选择的问题,追寻长沙历史文化建筑的足迹,以探究历史文化保护现状寻求保护对策是我们现阶段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2 保护历史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新的建筑是城市发展的必然,在建设新的同时,保持和维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新的发展阶段性的时间到来之时,长沙市已经认识到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逐步加强对旧城区的改造力度与传统文化的保护程度,在未来长时间内将加速旧城改造,实现文化保护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长沙是国内很有特点的文化历史名城,所以在日后的改造建设中要保持古城的传统特色。不能完全学习西方的风格进行改造,要将中国传统的文化特征和历史底蕴融合到城市建设中。在开发的过程中加强保护,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忘传承,凸显城市特色,发扬古城特点,最大限度的融合传统与现代文化。

3 保护历史文化建设的紧迫性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沙市的发展速度开始变快,并且长时间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建设主要以扩大城市规模和过度追求产值增长为目的,在建设的过程中拆扒了很多历史文化建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条件。但是另一方面却对一些传统历史文化建筑造成了损坏,这其中还包括一些历史文化遗产。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却以丰富的历史建筑文化积淀作为代价。历史文化建筑的消失,失去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古代建筑,其中包含了历史建筑所代表时期的深刻历史与文化传承,以及古老精神文化精髓对现代人的精神熏陶与培养作用。随着历史文化建筑的被消失,长沙这座古城已经不复“古老”,其城市发展的定位已经名不副实。所以说,为了避免历史文化建筑继续被破坏,我们要加强对其的保护和建设,这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4 长沙的地理位置及其建筑风格特色

长沙是国内有名的历史名城,素有“楚汉名城,革命胜地”之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影响,形成特殊的城市格局。长沙市西屏岳麓,东绕浏河,橘子洲横贯湘江中心,在古代就形成以山、水、洲、城为主要形态的城市格局。长沙市具有独特历史文化特色的区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这些区域都是具有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区域。长沙小西门在长沙的旧城区南部,太平街历史文化名街就位于小西门区。整体呈现出旧城区特点,区域街区布局比较完整。这里的历史名建筑像破予街,金线街,太平街,火宫殿,杜甫江阁等都充分的体现出了传统的风格。从小西门地区建成开始,就一直是长沙的重点商业区域,居民众多,在解放之后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变化中一些街区的历史形态依然有所保留,依然维持了一定的历史特色。太平街是目前长沙市比较有名的文化街区,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解放路口至五一大道湘江东岸。以太平街为轴线西侧的街巷有金钱街、孚家巷、马家巷等;东侧的街巷有大傅里、江宁里和细牌楼等。这个地带从古至今一直是汇聚人群的繁华商业区,在清代时期,政府为了保证货物和居民出行的畅通,与小大西门之间开了太平门,至此开始有了太平街。

经过历史的沉淀太平街已经不现往日的繁华、斑驳的街区,陈旧的历史,成为了他改造的必然原因。经过对太平街进行尊重历史实际情况的改造之后,它重新焕发出了新的魅力(如图4)。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核心区域是从沿太平街(北起长沙食品城,南至金线街口)、马家巷(东起太平街,西至卫国街)、孚嘉巷(东起太平街,西至长沙港务招待所)、西牌楼(西起太平街,东至三泰街)、太傅里两侧传统民居集中的区域。依据太平街的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以及主要的环境特点,现在将太平街的整体框架形成“五街三片一点”的结构区域划分,即以五条特色街道串起来的三片传统居住街坊(如图5)。

“五街”包括,太平街传统商业街、金线街传统风貌街、西牌楼传统餐饮街、马家巷和孚嘉巷传统居住巷。“三片”是说,马家巷孚嘉巷传统居住街坊:以马家巷、孚嘉巷为中心,东面到太平街,两面到卫国街,南到金线街的以传统居住风貌为主要特色的地块。三泰街传统居住街坊:此居住街坊位于太平街以东,西牌楼以北,三泰街以西。太傅里传统居住街坊:此居住街坊以太傅里位于太平街以东,西牌楼以南,西兴街以西。“一点”是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贾谊故居。

从太平街附近的古建筑历史特点到经历改革到现在的变化体现出来的文化风貌可以明确,一些历史建筑经过变迁改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过政府改造产生了相应的变化,长沙市其他区域也一样有很多改造性的变化。

5 长沙市历史性建筑及古城格局保护的现状

长沙作为国家第一批历史保护的历史名城,最近几年也提出了很多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工作方案,但我们不得不认识到,在加强保护历史文化中,既体现出了积极的效果,同时又有一些不足显现出来。

建筑历史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景观;再现与重构;虚拟技术

1历史文化建筑再现的基本内涵

历史文化建筑景观的再现是指利用影视、动画、虚拟现实等技术将其还原或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遗产的虚拟情景,通过视觉体验文化魅力,从而对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加以重视、保护和传播。近代以来,世界众多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因战争千疮百孔,更有大量被数量庞大的游客破坏,许多国家通过科技数字化技术极力保护。虚拟重构是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再现的核心环节,通过计算机算法等实现三维的虚拟空间重构,并通过感官切身体验和感受历史文化建筑景观环境所带来的震撼,同时在移动过程中,运用复杂的运算实现场景与人的三维交互模拟。这对于人类社会遗留下的历史记忆与文明信息具有深重而长远的意义,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历史文化建筑再现的内容

相较于传统文物保护中的发掘、整理、修缮、拓印、仿制、封存、重铸、典藏……等的实物呈现,新时代对历史文化建筑学习保护的总目标是再现虚拟场景不仅要尊重历史真实性,同时具备艺术性及可实现性。因此,再现过程中必须包括以下方面:

2.1建筑景观的空间与场景

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具有不同的时代背景与风格,因此在过程中不仅要实现三维立体空间,建筑空间所包括的建筑材料、色彩、纹理以及风格等因素也要加以重视,并具备多视角自由转换的特点,让观察者可以在现实无法企及的视角与高度中审视构筑物。而建筑场景则是在历史再现时充分展现时间与维度,同时四周包含历史景观,包括当时相关的历史人物及场景等,以增加建筑环境的系统真实性。

2.2建筑景观的历史

文化建筑景观是历史的,因此必须尊重史实,充分展现历史时间与历史环境。当前的历史再现技术主要运用于城市地段的虚拟中,通过数字模型对城市发展的样貌变化进行重构。不仅在仿真软件中实现当前历史文化建筑虚拟化,还通过物理参数编辑等方式再现历史文化建筑的真实性。例如,对受到风蚀的建筑表面进行调整还原、对建筑室内摆设进行透明度与反光度的调节等。

2.3信息精准,普查快捷

虚拟再现与重构加速了建筑景观文化的信息精准性与传播广泛性。在目前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网络、手机、电子产品等已然成为了社会主流,如何快速准确地传播历史建筑景观知识,延续建筑精神,充分运用它们绝对是明智之举。在我国,文物普查一直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已运用了虚拟数字化地图和数字导航,相信文物信息数字化指日可待,不仅便捷迅速,更具有永久保存性。同时电子产品查阅简洁,可在此基础上更新拓展知识,比如增加建筑材质、风土人情等内容,不仅加强了学习研究的兴趣,也使得了解深入浅出。

3历史文化景观再现的技术应用

历史文化建筑景观的虚拟设计已经是当前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的热点。它的实现和应用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例如,与人的交互式虚拟,历史场景虚拟以及历史剧情重演等等,都可以充分体验到历史文化的魅力所在。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分为现实中存在但不可直接接触的和现实中曾经存在的两类,这些文化建筑通过人类构造的方式实现人类体验,而这一体验的主客体之间需要的中介就是虚拟显示系统。例如,在2007年备受世界关注的“重生罗马”虚拟再现项目,就是利用再现技术展示了曾经鼎盛一时的罗马古城。现如今,古罗马只能看到些遗留的残垣断壁,但通过历史学者及考古学者们的研究、利用计算机及三维扫描技术,充分再现复原了当时的古罗马建筑群,我们可以通过相关软件和入口参观虚拟而详细的古罗马。这对于参观者来说,可以在现实无法启及的情况下全面了解曾经的辉煌;对于建筑学家、历史学家来说,又为推动历史文化及建筑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强大动力。例如,可以通过添加相应的数据对建筑通风、容量以及相应的声学问题等进行模拟实验和研究。

4结语

虚拟再现技术是历史文化传承的中心环节,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我们不仅能通过它如实还原历史文化建筑的场景、空间、人物及事件,更在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效结合中实现人机交互,让参观者及研究者们对历史文化产生更深入的认识,实现更深远的影响,树立更浓厚的文物遗产保护意识和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保护法.

[2]李先逵,城市文化的创新与保护[J].华中建筑,2008.

[3]李欣,虚拟现实及其教育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胡小强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5]周巍,谈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

建筑历史文化范文第3篇

第二条本市市区范围内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利用服从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规划管理工作。

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等管理工作。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历史建筑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历史文化街区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管理工作。

建设、财政、公安、工商、民族、宗教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领导,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第六条市、区人民政府设立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专项资金的来源是:

(一)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

(二)社会各界的捐赠;

(三)公有历史建筑或历史文化街区内其他公有建筑的转让、出租、举办展览等获得的收益;

(四)其他依法筹集的资金。

大力鼓励和支持社会捐助,开辟多种资金来源,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

第七条本市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认定、调整、撤销等有关事项的评审工作,为市人民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专家委员会由规划、建筑、土地、文物、历史、文化、社会、法律和经济等方面的专业人士组成,具体组成办法和工作规则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订。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义务,对破坏、损害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

对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确定

第九条本办法所称历史文化街区,是指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历史建筑、古建筑集中成片,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外部景观较完整地体现*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域文化特征,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村镇或建筑群。

本办法所称历史建筑,是指建成五十年以上,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体现城市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或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教育意义,且尚未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保护点的建筑物。建成不满五十年的建筑,具有特别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或具有非常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经批准也可被公布为历史建筑。

第十条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初步名录,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房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并征求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的意见,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一条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以及有关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市规划、房产、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推荐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建筑。

第十二条依法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不得擅自调整或者撤销。因不可抗力导致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灭失或损毁、确已失去保护意义,或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撤销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房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三条经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设立标志。

经批准公布的历史建筑,由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设立标志。

第十四条在城市建设中发现符合本办法第九条规定,但尚未被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建筑的,建设单位或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应当暂时停止拆除或施工,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立即向市规划、房产、建设、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房产、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评估论证,提出处理意见。对符合条件的,应当采取先予保护的措施,并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报批。

第十五条部级、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申报、确定及撤销,按照《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第十六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七条编制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符合国家有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规定;

(二)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

(三)注重保护和延续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空间格局,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

(四)适应城市居民现代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

第十八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街区的历史文化风貌特色及其保护准则;

(二)街区的重点保护区和传统风貌协调区;

(三)街区土地使用性质的规划控制和调整,以及建筑空间环境和景观的保护要求;

(四)街区内历史文化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的整改要求;

(五)规划管理的其他要求和措施。

第十九条历史文化街区内土地的规划使用性质不得擅自改变。历史文化街区内现有建筑的使用性质不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要求的,应当依法予以恢复或者调整。

第二十条在历史文化街区的重点保护区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对现有建筑进行改建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其历史文化风貌。

第二十一条在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协调区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时,应当在高度、体量、色彩等方面与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相协调。

第二十二条在历史文化街区的重点保护区、传统风貌协调区内进行建设的,建设项目的选址及设计方案有关部门在批准前,应先征求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涉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职权的,按照有关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对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不得进行影响其传统风貌的改建和装修。

经批准在历史文化街区内设置户外广告、招牌等设施的,应当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破坏建筑空间环境和景观。

第二十四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应当与所有人、使用人签订保护责任书,明确保养、维修责任。

第二十五条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当逐步降低人口密度,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保持原住居民的生活风貌。

第二十六条历史文化街区内根据保护规划确定拆除的建筑物,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的规定执行。

历史文化街区内根据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属公有的,由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负责统一修缮;属私人所有的,由所有人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自行修缮,或委托其他专业机构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承担。

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确需对居民进行搬迁的,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可以对居民依法实施搬迁,搬迁安置的标准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的规定执行。居民可选择异地安置、货币安置或回迁安置等安置方式,其中选择回迁安置的,回迁后房屋面积增加的部分,按照市场价格购买。

所有人、使用人不愿履行或无力履行保护义务的,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可依法予以搬迁。

第二十七条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应当逐步完善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道路、供水、排水、消防等配套设施。第四章历史建筑的保护

第二十八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房产、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和历史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根据历史建筑的具体情况,制定每处历史建筑的保护图则,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公布。

第二十九条根据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及完好程度,对历史建筑按以下分类进行保护:

(一)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平面布局和内部装饰不得改变;

(二)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和有特色的内部装饰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

(三)建筑的立面和结构体系不得改变,建筑内部允许改变;

(四)建筑的主要立面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

第三十条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保护图则的规定,将历史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书面告知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和有关物业管理单位,并与所有人、使用人签订保护责任书,明确其应当承担的保护义务。所有人、使用人转让或出租历史建筑的,应当将有关的保护要求告知受让人、承租人。

第三十一条历史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应当按照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负责修缮、保养历史建筑,并由所有人承担相应的修缮费用。

历史建筑的所有人未按照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及时修缮的,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修缮或者整修。

对公有历史建筑(含代管产、包租产),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法采用经济和行政手段筹集资金,用于该历史建筑的保护。

第三十二条历史建筑的所有人和使用人应当按照历史建筑的设计使用性质使用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因时代久远使原设计使用功能无法实现的,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为保护需要,在征得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后,可以作出调整其使用性质的决定。历史建筑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按照调整后的使用性质使用历史建筑。

第三十三条改建历史建筑的卫生、排水、电梯等内部设施的,应当符合该历史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

历史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和其他保护义务人,不得从事损坏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者危害建筑安全的其他活动,不得私自拆卸历史建筑的构件。

第三十四条历史建筑的外观不得擅自改变。严格控制在历史建筑上设置户外广告、招牌等设施。经依法批准在历史建筑上设置户外广告、招牌、霓虹灯、泛光照明,或者设置空调、遮雨篷等外部设施的,应当符合历史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并与建筑立面相协调。

第三十五条除因保护历史建筑需要必须建设的附属设施外,在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任何工程建设。

在历史建筑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的,应当在使用性质、高度、体量、形式、色彩等方面与该历史建筑相协调,不得破坏其原有的历史环境和风貌,不得影响历史建筑的正常使用。

第三十六条历史建筑因自然原因或者受到其他影响发生损毁危险的,建筑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应当立即组织抢险保护,采取加固措施,并向所在地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和指导,对不符合该建筑具体保护要求的措施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第三十七条历史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不履行或无力履行保护义务的,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可对其实施搬迁,并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的标准予以补偿、安置。搬迁安置的具体办法由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八条经搬迁整修后的历史建筑,在不影响其保护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使用功能,作为参观游览场所或经营活动场所。

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租用历史建筑。

第三十九条依法确定的历史建筑不得擅自迁移、拆除。因重大公共工程建设需要必须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应当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十条经批准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应当在实施过程中做好建筑的详细测绘、信息记录和档案资料保存工作,并按照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将有关档案资料及时报送相关档案机构。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对从历史建筑上拆卸的构件进行鉴定。属于文物的,按照有关文物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处罚;没有规定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摘除或破坏历史建筑标志的,由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改变历史建筑的外观,或设置的外部设施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要求的,由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并可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改变历史建筑内部结构,或者改建卫生、排水、电梯等内部设施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要求的,由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历史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未按照历史建筑保护要求及时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养护的,由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建筑历史文化范文第4篇

(一)植入在医学上的解释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植入是‘用外科手术或穿刺方法,将材料放入生物体内预定部位(如皮下、肌肉、骨内、牙科组织)的过程。’通过概念能够理解“植入”的深层内涵是植入到预定部位的材料应当与预定部位的组织进行医学匹配,才能够有存活的生命力。

(二)植入在英文中的解释1.“植入”可以中译英为“embedding”,“embedding”可以英译中为“把…嵌(埋、插)入,扎牢;使深留脑中。”2.“植入”又可以中译英为“Implantation”,“Implantation”可以英译中为“使生效,履行,实施(用于动物学,物理学,生理学,胚胎学)。”3.通过汉译英与英译汉的转换,更加多元化的诠释了“植入”的概念,即被植入的环境是能够实施植入对象的。

(三)植入在物理学上的理解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植入的概念,我们可以引用物理学中的粒子植入。植入的粒子与被植入环境当中原有的粒子相互作用时,其中包括强相互作用的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引力相互作用;由于引力相互作用非常弱,我们可以忽略引力互相作用。由此推断:植入粒子并没有完全的被限制成原环境的粒子克隆;植入的粒子和被植入环境的粒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那么为什么植入对象没有打破原有环境的平衡?原因在于植入粒子与原环境粒子是相互融合、协调的。进而可以推断出:植入粒子可以不重复原环境的粒子组成;粒子的植入最终需要植入粒子能够被生效,履行,实施。

(四)植入在动物学上的理解用动物学的角度分析植入的概念,动物学中有一种动物被称之为悉生动物,又被称为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它是指在无菌动物体内植入一种或几种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并且这种生物存活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因此植入微生物的种类的差异并没有影响到整体的生长。最终能够使其具有存活的生命力,继而被实施。植入无论是对于医学还是对于其他学科领域,其涵义离不开一个模式,即物质的植入目的是植入的物质与被植入环境中的物质能够相互匹配,能够深刻的产生效应,能够存活,并有机的融合为一个整体。通过植入能够使被植入的原环境产生更强烈的生命力,而生命力的产生取决于植入物质是否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那么植入的物质是值得推敲的。被植入的环境是植入的限制条件,植入对象应与被植入的环境平衡协调,融合于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新的有机体得以生存,有更强的生命力。植入对象的形式不能仅重复原有环境的肌理,植入对象可以在符合原有环境限定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植入。以不重复原有环境的肌理进行植入的形式是一种变异植入,这种植入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最终能够使植入对象在被植入环境中有机生长。原有环境的容和即融合,是植入的前提也是研究植入方法的制约条件,并且这一条件能够引导植入对象以正确的姿态进行重新组合。即植入的对象与原有环境的融合度是新的组合是否能够与原有环境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历史文化名城内的植入建筑

(一)植入建筑将新建筑建于原有建筑的环境中,使新建建筑和谐统一于原有环境进而成为一体;新建建筑促进整体更加具有活力,具有社会存在的意义;新建建筑能够对城市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并能够融合于原有环境进而达到建筑环境有机再生长。这样的新建建筑被笔者称为“植入建筑”。如视植入建筑为点,那么被植入的街区就可以视为线,被植入的片区便可以视其为面。点线面为一体的构筑方式是植入建筑的最终目标。植入建筑在空间上融合于整体现状环境,协调并延续环境肌理。植入建筑的姿态应是以特殊条件为制约的,其被植入环境的地理、人文、社会背景能够使新的结合更加有生命力。

(二)历史文化名城内的植入建筑在古城特殊的环境当中,整体协调是古城发展的根本。植入建筑的空间序列应符合片区以至古城的整体流线,应充分的塑造与片区周边环境的整体性,使其有机的融合于古城当中,对古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并且适应古城变化。具有匹配度的植入是给古城注入了新的生机,创造新的肌理相比简单的仿造是使古城更具生命力的途径。建筑的植入应把握时代的变换,即传统与历史文脉间的深刻把握,承载地域主义的寓意。历史文化名城内的植入建筑应做到协调建筑与自然间的对话,建筑与传统间的对话,建筑与人之间的对话。

(三)相关概念的提出与植入概念的不谋而合,相关概念与思想认同的首次提出是1976年在内罗毕会议上的《关于历史地区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继而于1987年10月在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也明确的对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可理解为,在历史文化名城内植入新的元素或对现有建筑的修复都应当与现代生活的节奏相吻合,并且能够充分尊重现有的特定环境,以便能够在原有的空间增添生命力[1]69。

三、历史文化名城内植入建筑的背景限定及必要性

(一)背景限定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求对于古城核心保护区,建筑具有保护意义并且其特征具有独一无二的象征意义,不可复制也不可再生。在古城核心保护区建筑不可拆除也不可改变建筑的形式。核心保护区内建筑在和谐的人居环境当中占有主要地位,具有宣传的能力,维系了乡土建筑的情节,具有展览性的资源。[1]222由于古城保护的要求影响到古城的新建或改建建筑,因此对古城内植入建筑提出一定的建设控制要求,如建筑的退距,建筑的控制高度,建筑的形式协调等。对于古城建设控制区,增建建筑的高度,立面形式,平面组成及其色彩等均要求与古城肌理相符合;与古城的历史文化特征相联系并且满足古城发展的需求所需要的更新与再生。2.城市永续发展的需求历史文化遗产名城保护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永续发展的需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名城内的建筑具有精神价值,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对历史文化遗产名城的保护是维护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必要条件;是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二)必要性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需求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分区保护的需求。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建筑物必须采取抵抗和预防自然灾害及人为侵害的防卫性措施,并经常的维修与改善。2.符合古城更新发展的需求古城的发展需要古城的不断更新,因此具有当代特点的植入建筑只要在原有的特定环境内能够有机存活,能够产生深刻的效应就是受欢迎的;并且能够使该地区的建筑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古城的发展需要结合综合效益,在发展的同时,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能够取得双赢。由于古城内有着不断更新的需求,例如古城本身对交通的容纳能力减弱,因此在古城发展的同时,要使进入历史城市和地区的交通方便。“必须严格控制历史城市和地区内的汽车交通。”3.适度利用古城土地的要求历史文化名城内土地的利用应符合实际情况与古城发展的双重需求。因此,对历史文化名城内土地的利用应适度,新建筑应尽量保持原有地貌。

四、历史文化名城内植入建筑所处环境的限定条件

(一)古城环境的限定在历史文化名城的特殊环境下植入建筑时,古城的肌理延续是其应当思考的基本限定条件。植入建筑应延续古城的肌理同时传承古城的文化。植入建筑的设计还应严格遵守古城保护规划的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古城内植入新的建筑和新的系统设施也应得到进一步完善。古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环境以及现代建造技术环境对历史文化名城内植入建筑的实施提供条件和限制。因此历史文化名城内的植入建筑不仅应遵循当代建筑创作的原则,而且还应针对特定的环境而设计。

(二)项目区位环境的限定古城中建筑按照时间分类无非两类,传统建筑与新建建筑。传统建筑即旧建筑,旧建筑包含传统意义的历史遗产保护建筑和随着时代与外来文化的历史沿袭下来的一般性的建筑。保留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最直接的方法是将街区风貌定格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虽然此种方法能够暂时较好地解决新旧区域的协调,但受空间发展与资源所限,不能够全面实施。古城内植入建筑应与特定片区建立整体联系;植入建筑所在区域的周边建筑特征及此区域性质是植入建筑设计的依据。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区应保持原有风貌,不允许新建建筑;古城建设控制区所植入的建筑应保持古城基本肌理风貌,其周边建筑现状是植入建筑姿态的依据。因此植入建筑受相关片区的环境限定。

五、历史文化名城内植入建筑与一般新建建筑的区别

历史文化名城内植入建筑与一般新建建筑对建筑所持有的姿态不同,新建建筑包括协调环境文脉的建筑或是特立独行的建筑。而植入建筑的姿态强调环境文脉的协调。历史文化名城内植入建筑与一般新建建筑的价值观不同,植入建筑的价值应符合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的综合需求。新建建筑的目标是达到相对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去满足社会效益,而弱化了文化效益。六、历史文化名城内植入建筑的设计目标城市发展的目标是以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来确定的。因此对古城需求与限制应提出问题,并予以解决,使得古城的植入建筑的设计能够促进古城的永续发展。真正的建筑设计来源并不是建筑师单独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伟大的人类用时间塑造出来的环境依据。建筑的最终“基因”是地域适应性和社会需求的共同产物。历史文化名城内植入建筑应考虑古城特殊的背景条件及相关环境的限定,以此作为设计的依据。综合分析古城本土肌理、历史文化以及古城的现状,并从中提炼设计元素。

历史文化名城内的植入建筑的设计目标是:首先,保证新建筑与古城文脉的协调,又要具有植入建筑本身的独立性;能够使植入的建筑与古城特殊的文化以及地域性相互融合,使植入建筑有机的生长、存活,并满足古城发展的需求;能够使植入建筑富有不重复性,能够有机再生。基于植入建筑与古城文脉、基地周边环境的协调,历史文化名城内植入建筑的设计应设定具体规划原则,使得植入建筑在规划布局上能协调古城的整体肌理以及周边建筑群的肌理,并且能够流线畅通,空间肌理和谐。即古城植入建筑的形式应与古城的传统建筑形式相匹配并且与建筑群体的风格相匹配。本文所提到的匹配并不是完全的照搬模仿,而是对建筑形式的精简化,使其符合使用功能并且能够具有相当的生命力存活于古城当中。把握古城传统建筑生命产生的“基因”,使植入的建筑能够服务于城市,做到与城市化的步伐相当,同步实现古城的未来发展目标。本文引入“植入”的概念,浅谈笔者对历史文化名城内植入建筑的思考。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探索能够对历史文化名城内植入建筑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建筑历史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私有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利用

历史文化建筑有一定的法律概念,我国2008年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它把历史建筑明确定义为经市或县人民政府确定的有一定保护价值,反映一定的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筑,从法律意义上给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私有历史文化建筑和历史建筑的法律定义又有一些区别,它通常是指所有权归私人的有一定文物价值的建筑古迹。

一、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特点介绍

(一)所有权方面,私有历史文化建筑遗产归集体和个人所有。此类建筑古迹在法律上有明确的所有权证明,比如,一些持有土地使用权和房产证的个人和集体所建造的建筑,因为最初的建设多是由私人完成,它们与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产权登记有着明显的区别。(二)文物特征方面,私有历史文化建筑有一定的文物价值。这类历史文化建筑大多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从建筑方面来说,其在建造和工艺上有一定的审美和艺术价值,从人文方面来说,很多历史文化建筑因居住过历史人物或发生过较大的历史事件从而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不过是否就此认定为文物还需要一定程序的确定认证。

二、私有历史文化建筑保护面临的困境

(一)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意识不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建筑的生存面临极大的挑战,比如前几年非常火的一个新闻,梁思成故居被拆,社会舆论反应很大。此类事件也从侧面反映了,政府工作中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意识的欠缺,而近几年虽然公民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客观条件制约,公民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能力上稍显不足。

(二)经济开发和历史文化建筑的冲突。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建设对保护历史文化建筑也造成一定影响,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导致一系列历史文化建筑以各种理由被拆除,政府保护的弱化和商业化的过度开发导致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工作举步维艰,大量的文化建筑惨遭破坏,历史文化遗产也无法得到传承。(三)相关部门的管理缺乏。在众多历史文化建筑被拆迁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常见到文物保护部门的身影,他们权力有限、人力物力缺乏、或者说没有相关法律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只能看着他们在那里呼吁号召,没有什么实际保护措施。政府部门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意识相对薄弱,资金投入力度不足,也导致众多的历史文化建筑得不到保护。

三、如何更好的保护私有历史文化建筑

由于私有历史文化建筑具有一定的文化、人文、和社会价值,对它进行合理的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对私有历史文化建筑进行保护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政府部门方面。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保护法规,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是一个较为宏大的工程系统,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文化、文物保护体系。建立文化保护立法政策、文化遗产相关法律、完善相关的文化遗产权利保护法制度,只有做到有法可依,相关部门才能在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工作中做的更好。同时,提高相关部门的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意识也是关键,对一些不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作为实行问责制,政府部门在保护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树立大局观念,城镇化建设和保护历史文化建筑有机结合。(二)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单位应加大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历史文化建筑保护意识深入人心。正确引导舆论,提高民众的历史文化建筑保护意识,促进开发商对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民众要有主人翁意识,历史文化建筑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需要我们共同的保护,积极参与到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活动之中,同时,监督政府保护工作的实施。

四、保护方法方式的选择

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做到因地制宜,它不同于文物保护单位,对文物的保护要求非常严格,外观和内在都不能有所改变。历史建筑的保护相对灵活,外部尽可能的保持其历史原貌,而建筑内可以根据合理需求进行改动,但是这种改动需要在保护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否则也很容易对历史建筑造成破坏。

五、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利用

私有历史文化建筑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历史和科学等价值,同时他还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对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利用都显得尤为重要,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利用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一)发挥其原来的作用。这种一般适用于保存较为完好的建筑,其作用一直没有改变沿用至今,这种利用方式是使用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首选,能较为完整的保存其原始风貌。(二)作公益类用途。可以作为博物馆、纪念馆等使用,这种历史文化建筑一般保存也较为完好,且这类建筑通常本身有很高的文化、艺术、美学、教育等价值,将其最为城市文化展示的场所,对城市形象的树立有很大的帮助。(三)发展旅游业。越来越多的私有历史文化建筑成为旅游热点,它既能展现自身的文化内涵,又能拉动当地经济增长。

结语

文化历史建筑具有不可再生性,也体现了它的珍贵价值,它承载了宝贵的历史信息,也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等价值。所以,对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它又不同于文物的保护,对私有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有其自身特性,应从自身特点出发,因地制宜的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保护和利用策略。

参考文献

建筑历史文化范文第6篇

西楚霸王火烧阿房宫,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让世之珍宝的宫殿、园林建筑在地球上从此消失,给国人留下了无限的伤痛。如今人为纵火的现象是少的,但由于管理不当导致失火的却屡见不鲜,这不得不引起高度注意。地方政府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使用具有监管责任,绝不能出现假公济私行为。云南巍山县的明代古建筑拱辰楼与传统文化南诏古乐的结合,是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有意之举,是为了让历史文化建筑与传统音乐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建筑与古典音乐文化。但是,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措施,结果演变成了经营性的私人会所。一场大火烧毁了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拱辰楼,也烧醒了政府职能部门的不职称,但历史悠久的拱辰楼已不复存在了。位于福建省的林觉民和冰心故居,曾因妨碍当地的房地产项目开发,许多人都建议将故居拆除后异地重建,当时在福建担任领导,得知此事后到现场察看,召开协调会,果断决定优先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将林觉民和冰心故居原地保护并加以修缮。这两件事给我们足够的警示,地方政府的观念和作为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传承和保护是多么重要。

2历史文化建筑的创新与发展

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实质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历史文化建筑如今是越来越少,尚存的也由于历史车轮的辗压已是风雨飘摇。如今只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创新和发展思想观念,在保护中利用和发挥它们应有的价值,在利用中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2.1将历史文化建筑融入到人文、生态旅游协调发展的大环境中

通过游客的参观游览,传扬建筑文化价值,创造经济价值,赢得修缮建筑结构和构件、完善基础设施的资金。北京的故宫、山西的平遥古城、湖南的凤凰古城、云南的丽江古城、安徽的西递、宏村,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游客络绎不绝,旅游收入相当可观,既为古建筑的修缮和改造赢得了资金,又为历史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作用。在我国民间广泛分布着传统建筑村落。这些古老的建筑各具特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情,所处的生态环境相当优美,但它们大多是百姓的居住和生活用房,不能向广大游客完全开放,修缮和修复又需要较高的费用,地方政府财政扶持的力度又相当有限,如何突破管理、传承和发展的瓶颈已相当重要。对此应将历史文化建筑群的保护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合理、科学、有序地推进人文与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人文与生态协调发展,积极创新,将政府扶持与村民自主筹款相结合,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创新管理模式,完善配套的设备设施建设,更加科学有序地发展历史文化建筑群。

2.2深度挖掘历史建筑的文化精神

利用历史文化建筑所蕴涵的文化精神进行创新和发展,实现历史文化建筑在利用中发展,在发展中进行有效地传承和保护。文化精神是历史文化建筑的核心和灵魂,没有文化精神的历史建筑存在的价值会大打折扣,没有历史文物的文化精神虚无缥缈。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中,湖湘文化精神是重要的一脉。湖湘文化精神的核心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湖湘文化精神是千百年来湖湘人前仆后继,用智慧和生命凝结而成,代代相传,一直到现在。那么这种精神通过什么传承到现在?文化的传承一是通过文字记载,二是保存下来的文物。文物是最有力的证据,是对文字记载的补充、完善和佐证。文字性的文献保存在图书馆、博物馆供科学研究用,很难普及传统文化。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和发扬好中国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文物。如果历史文物没有保护和发展好,后人就很难想象到原来的情景,也就不利于文化精神的普及和传扬。如果没有炎帝陵、舜帝陵,没有屈子祠,没有湖湘名人贾谊、周敦颐、张南轩、王船山、魏源、曾国藩、等的遗存故居及活动场所,那么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廉洁正气,王夫之的“经世济用”的思想主张,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超前理念,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献身精神,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与担当,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他们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在后人的记忆里日益淡化,那么,湖湘文化精神也就失去了振奋人心的源动力,失去了赖以传承的载体。传承、创新和发展好这些祠堂、故居及他们曾经生活、活动的历史文化建筑是多么重要。

2.3大力弘扬历史文化建筑所蕴涵的文化精神

历史遗存下来的文化建筑,有的经过多次修复和修缮,有的经过多次迁建,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为何还要保护和传承?这是由于这些传统建筑蕴涵精湛的建筑工艺,巧妙的构思设计,迷人的文化魅力,博大的文化精神。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是省历史文化名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里风景秀丽、人文荟萃。唐朝永贞元年,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因参加朝廷革新,失败后被贬至永州长达十年之久。永州的许多景点都有他的足迹,他曾写下《永州八记》、《捕蛇者说》、《江雪》等著名诗文,柳子文化是永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时期的永州人民为纪念柳宗元就修建了柳子庙,其蕴涵着柳子思想和文化精神,柳子庙现在已是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有许多永州人对柳宗元很不了解,也没有去过柳子庙,更谈不上弘扬柳子文化精神,创新和发展历史文化建筑了。这正是当今人文知识和文化精神的缺失,也是政府对历史文化建筑和文化精神的重视、宣传、保护和利用不到位的显著表现,这也是零陵这座历史文化古城的人文旅游产业没有得到利用和发展的原因所在。由上述事实可见,当代教育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倡导和传授是不够的,政府、民间团体、社会媒体等应从从多角度、全方位采取以历史文化建筑、名人故居、名胜古迹为题材举办地方人文知识竞赛或系列文化活动,提高人文内涵,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文化精神。

2.4地方政府对历史文化建筑的态度和监管力度严重影响到历史文化建筑的发展

历史文化建筑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任重而道远,短期内对地方经济GDP的增长是不显著的,甚至还有可能拖累经济发展,因为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修缮和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许多当地政府把历史文化建筑看成一种包袱,而追逐房地产项目开发,甚至不惜对名人故居、历史文化建筑、名胜古迹采取任意损毁和搬迁等粗暴方法。云南巍山县拱辰楼失火、凤凰古城失火、丽江古城失火、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失火,表面上是普通用电起火,实质无一不暴露出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和相关管理人员监管的严重缺失。一是地方政府没有必要的资金投入,消防设备设施的缺失或不完善,大环境消防严重不达标;二是管理人员疏忽大意,未能及时检查和更换消防设备,防患于未然,火灾发生时出现无水现象,手脚无措;三是这些传统建筑的经营者和使用者不规范用电,随意拉线,使用劣制用电设备,经营场所消防不达标,消防处理整改不到位。就这样,一座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建筑永远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由此可见,只有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创新和发展的眼光来弘扬历史建筑文化,进行必要的资金投入,加强监管力度,历史文化建筑才会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3结语

中国历史文化建筑是关系到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这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时代痕迹和脉络。如果中国没有万里长城,没有故宫,没有十三陵等历史文化建筑和文物古迹,中国的古老文明定会大打折扣,暗然失色。当然,我们不能只守望祖辈给我们的遗产,而应在此基础上传承、创新和发扬光大,让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泽及后代子孙,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影响全球。

建筑历史文化范文第7篇

第一条为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城市建设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市区范围内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利用服从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规划管理工作。

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等管理工作。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历史建筑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历史文化街区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管理工作。

建设、财政、公安、工商、民族、宗教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领导,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第六条市、区人民政府设立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专项资金的来源是:

(一)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

(二)社会各界的捐赠;

(三)公有历史建筑或历史文化街区内其他公有建筑的转让、出租、举办展览等获得的收益;

(四)其他依法筹集的资金。

大力鼓励和支持社会捐助,开辟多种资金来源,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

第七条本市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认定、调整、撤销等有关事项的评审工作,为市人民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专家委员会由规划、建筑、土地、文物、历史、文化、社会、法律和经济等方面的专业人士组成,具体组成办法和工作规则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订。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义务,对破坏、损害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

对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确定

第九条本办法所称历史文化街区,是指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历史建筑、古建筑集中成片,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外部景观较完整地体现杭州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域文化特征,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村镇或建筑群。

本办法所称历史建筑,是指建成五十年以上,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体现城市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或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教育意义,且尚未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保护点的建筑物。建成不满五十年的建筑,具有特别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或具有非常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经批准也可被公布为历史建筑。

第十条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初步名录,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房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并征求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的意见,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一条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以及有关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市规划、房产、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推荐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建筑。

第十二条依法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不得擅自调整或者撤销。因不可抗力导致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灭失或损毁、确已失去保护意义,或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撤销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房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三条经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设立标志。

经批准公布的历史建筑,由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设立标志。

第十四条在城市建设中发现符合本办法第九条规定,但尚未被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建筑的,建设单位或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应当暂时停止拆除或施工,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立即向市规划、房产、建设、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房产、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评估论证,提出处理意见。对符合条件的,应当采取先予保护的措施,并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报批。

第十五条部级、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申报、确定及撤销,按照《*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第十六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七条编制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符合国家有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规定;

(二)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

(三)注重保护和延续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空间格局,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

(四)适应城市居民现代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

第十八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街区的历史文化风貌特色及其保护准则;

(二)街区的重点保护区和传统风貌协调区;

(三)街区土地使用性质的规划控制和调整,以及建筑空间环境和景观的保护要求;

(四)街区内历史文化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的整改要求;

(五)规划管理的其他要求和措施。

第十九条历史文化街区内土地的规划使用性质不得擅自改变。历史文化街区内现有建筑的使用性质不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要求的,应当依法予以恢复或者调整。

第二十条在历史文化街区的重点保护区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对现有建筑进行改建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其历史文化风貌。

第二十一条在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协调区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时,应当在高度、体量、色彩等方面与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相协调。

第二十二条在历史文化街区的重点保护区、传统风貌协调区内进行建设的,建设项目的选址及设计方案有关部门在批准前,应先征求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涉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职权的,按照有关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对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不得进行影响其传统风貌的改建和装修。

经批准在历史文化街区内设置户外广告、招牌等设施的,应当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破坏建筑空间环境和景观。

第二十四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应当与所有人、使用人签订保护责任书,明确保养、维修责任。

第二十五条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当逐步降低人口密度,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保持原住居民的生活风貌。

第二十六条历史文化街区内根据保护规划确定拆除的建筑物,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的规定执行。

历史文化街区内根据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属公有的,由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负责统一修缮;属私人所有的,由所有人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自行修缮,或委托其他专业机构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承担。

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确需对居民进行搬迁的,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可以对居民依法实施搬迁,搬迁安置的标准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的规定执行。居民可选择异地安置、货币安置或回迁安置等安置方式,其中选择回迁安置的,回迁后房屋面积增加的部分,按照市场价格购买。

所有人、使用人不愿履行或无力履行保护义务的,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可依法予以搬迁。

第二十七条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应当逐步完善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道路、供水、排水、消防等配套设施。

第四章历史建筑的保护

第二十八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房产、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和历史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根据历史建筑的具体情况,制定每处历史建筑的保护图则,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公布。

第二十九条根据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及完好程度,对历史建筑按以下分类进行保护:

(一)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平面布局和内部装饰不得改变;

(二)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和有特色的内部装饰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

(三)建筑的立面和结构体系不得改变,建筑内部允许改变;

(四)建筑的主要立面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

第三十条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保护图则的规定,将历史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书面告知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和有关物业管理单位,并与所有人、使用人签订保护责任书,明确其应当承担的保护义务。所有人、使用人转让或出租历史建筑的,应当将有关的保护要求告知受让人、承租人。

第三十一条历史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应当按照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负责修缮、保养历史建筑,并由所有人承担相应的修缮费用。

历史建筑的所有人未按照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及时修缮的,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修缮或者整修。

对公有历史建筑(含代管产、包租产),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法采用经济和行政手段筹集资金,用于该历史建筑的保护。

第三十二条历史建筑的所有人和使用人应当按照历史建筑的设计使用性质使用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因时代久远使原设计使用功能无法实现的,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为保护需要,在征得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后,可以作出调整其使用性质的决定。历史建筑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按照调整后的使用性质使用历史建筑。

第三十三条改建历史建筑的卫生、排水、电梯等内部设施的,应当符合该历史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

历史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和其他保护义务人,不得从事损坏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者危害建筑安全的其他活动,不得私自拆卸历史建筑的构件。

第三十四条历史建筑的外观不得擅自改变。严格控制在历史建筑上设置户外广告、招牌等设施。经依法批准在历史建筑上设置户外广告、招牌、霓虹灯、泛光照明,或者设置空调、遮雨篷等外部设施的,应当符合历史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并与建筑立面相协调。

第三十五条除因保护历史建筑需要必须建设的附属设施外,在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任何工程建设。

在历史建筑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的,应当在使用性质、高度、体量、形式、色彩等方面与该历史建筑相协调,不得破坏其原有的历史环境和风貌,不得影响历史建筑的正常使用。

第三十六条历史建筑因自然原因或者受到其他影响发生损毁危险的,建筑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应当立即组织抢险保护,采取加固措施,并向所在地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和指导,对不符合该建筑具体保护要求的措施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第三十七条历史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不履行或无力履行保护义务的,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可对其实施搬迁,并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的标准予以补偿、安置。搬迁安置的具体办法由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八条经搬迁整修后的历史建筑,在不影响其保护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使用功能,作为参观游览场所或经营活动场所。

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租用历史建筑。

第三十九条依法确定的历史建筑不得擅自迁移、拆除。因重大公共工程建设需要必须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应当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十条经批准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应当在实施过程中做好建筑的详细测绘、信息记录和档案资料保存工作,并按照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将有关档案资料及时报送相关档案机构。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对从历史建筑上拆卸的构件进行鉴定。属于文物的,按照有关文物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处罚;没有规定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摘除或破坏历史建筑标志的,由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改变历史建筑的外观,或设置的外部设施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要求的,由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并可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改变历史建筑内部结构,或者改建卫生、排水、电梯等内部设施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要求的,由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历史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未按照历史建筑保护要求及时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养护的,由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规划、房产、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使职权,或者、、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七条各县(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且未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保护点的古牌坊、古桥梁、古码头、古驳岸、古井等构筑物的保护管理,可参照本办法关于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八条位于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建筑的修缮及日常维护管理由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负责,但涉及翻建、改建和居民搬迁等重大事项的,应征求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建筑历史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建筑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剧增,兰州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对城市历史及文脉的保护,导致相当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兰州位于我国陆域版图几何中心,是甘肃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是黄河上游最大的城市,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有丰富的地方文化和历史文化遗产。

兰州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确定的首批先建的四个重点城市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布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建国60年来,兰州土地面积增长到13085.6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的面积从16平方公里增长到221平方公里,已扩张了将近14倍,市区人口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万增加到现在的210万人。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兰州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和环境改造。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被眼前的利益所左右,忽略了对城市历史及文脉的保护,导致相当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已经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

一、兰州(建筑类)历史文化遗产现状

综合考虑保护兰州(建筑类)历史文化遗产现状,可以从城市环境风貌、城市格局、文物古迹、建筑风格和发掘历史文化内涵五个方面,在全市范围内划出十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九片自然风景及文物古迹比较集中的环境风貌保护区,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有影响近代建筑、园林、名镇、名街等的保护范围。

现在全市范围内,部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有四处:①鲁土司衙门②兰州黄河铁桥③明肃王墓④永登红城感恩寺;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共14处;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共9处;市级待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共87处。

二、兰州(建筑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对于兰州来说,兰州(建筑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古城的历史格局被破坏,各个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类)未形成有机联系,布局形态呈分散特点

目前,根据对兰州中心城区主要历史文化遗产节点的现状调查和从上表可以看出,兰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系统,孤立和缺乏连贯性的保护使得历史文化遗产节点互不联系,使用效率低下。查询城建资料可以发现:在《兰州市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1954-1978)》、《兰州市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第二版(1978年~2000年)》、《兰州市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0)》中涉及到兰州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较少。

作为省会和特大城市的兰州没有专门的“兰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没有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打好基础。兰州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城市规划中基本处于无序的状态。这种散乱的分布格局为城市空间的高效率使用带来了很大困难,也为今后的开发和利用造成较大障碍。

(二)由于解放以来未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界定而被挤占,不加甄别地拆迁,使历史街区风貌荡然无存

二十世纪50年代期间,兰州市地面古遗址和古建筑曾经大面积被损毁,主要人为原因和城市用地两个方面,至少有30余处古建筑在这个阶段消失,曾经一次性拆下的古建筑部件建成了今天白塔山的三台阁。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就是发生在1952年10月6日的“万里金汤”事件,该事件在当时轰动全国,兰州古城池代表性建筑“皋兰门”在人为的一场火灾中化为灰烬。“皋兰门”位于现今南关什字,是古兰州城内城正南门,因正对皋兰山而得名,是明清两代内城最大的城门,门口高挂的匾上写着“万里金汤”,寓意兰州城池固若金汤。据史料记载,在当时的城市规划中,本保留“皋兰门”并拟建兰州城观礼台,但却遗憾的从此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三)不注意对文物古迹周围历史环境的保护,有些文物建筑被高楼围合,失去了存在的环境,影响了环境风貌

兰州市文物遗存经历的另一场灾难就是时期,据不完全统计,五泉山卧佛寺、西北4大清真寺之一的西关清真寺、兴隆山整个道教建筑群、兰州古城墙上的所有建筑、金天观部分古建群其中包括著名的壁画“老子七十二画”等都被人为的毁掉,兰州古城墙也仅剩内城南城墙(今庆阳路)、西城墙一段和东城壕一段。

21世纪初期,随着城市道路的扩建,南城墙北侧的一大片传统民居被拆除,著名的明朝兵部尚书彭泽故居就在其中。近年来,庄严寺、文庙、五泉书院等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迁建保护,其中还包括世界闻名的工业遗产甘肃制造局。城市用地和文物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文物遗址和古建筑在无保护措施的拆除下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四)拆毁了一些尚未列入保护等级的遗迹,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一些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甚至也遭到损坏或迁移

兰州因为人口密度高而平地少,在人与古建筑争取空间的过程中,许多的文物遗迹逐渐的消失,仅剩的古建筑也都“生存”在天井中,被高楼大厦所包围(如兰州市静宁路附近的白衣庵、白衣寺塔等)。

三、兰州(建筑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兰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

第四版城市规划期限拟定为2011-203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应该以此为契机,加紧城市地下空间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兰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状况,并且将兰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纳入到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之中,这样才能避免城市建设与兰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矛盾的情况,使得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可以协调发展。

(二)将旅游产业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

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由于西北地区文物分布较为分散而经济相对落后,资金投入上应采取适当倾斜的政策,降低群众出资比例,特别是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市级及以上文保单位,应由政府全额投资进行抢救性保护。至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更是要突出重点,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公共政策支持

在21世纪初期,兰州市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保护兰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文件和规划:《兰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已经2007年9月29日市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予以公布。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2007年11月29日,《兰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通过专家评审;2008年7月,省政府正式批准兰州市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今后,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历史文化街区恢复性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届时将对区域内核心保护建筑物、构筑物采取分类保护措施,使兰州这座有着独特黄河文化、厚重传统历史文化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昂扬的姿态向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挺进。

总之,兰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应遵循客观规律,符合(将要完成的)兰州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更要和与兰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相结合,这样的兰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现代城市才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第2版)――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3)

[2]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志第六卷(城市规划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建筑历史文化范文第9篇

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导向的规划方法:规划对古镇山水格局进行整体保护,理山顺水———村落的空间关系,保证古镇所依托的外部环境与古镇相协调,同时对古镇的原始空间形态加以控制,避免破坏古镇生态环境和整体风貌,体现“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挖掘传统空间元素,构建文化古镇入口空间.规划范围内,复原传统文化古镇元素,如山水格局、特色建筑、园林、文化景点、米市码头、河道空间、牌坊等,通过挖掘古镇的传统文化元素,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以体现历史文化古镇的地域特色.

2古镇历史建筑保护与传承

实践证明,正确的保护理念与科学的保护方法是历史建筑保护和传承的前提与保证.历史建筑重在永续利用,只有充分发挥和利用历史建筑的空间价值,才能体现出历史建筑的核心价值.另外,历史建筑面广量大,应该根据其不同的现实情况,制定不同级别的保护与利用措施.从以往古镇保护案例中吸取经验,从规划层面的空间要素、天际线等角度,以及建筑角度对建筑细部、建筑立面类型、环境要素等多方面深入思考.历史文化建筑改造应保证其形式、高度、体量、饰面材料以及建筑色彩、尺度、比例上与古镇建筑风貌协调.旧建筑的适应性改造再利用,不论其空间价值如何,历史记忆价值的保留和营造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出发点.许多时候,这种历史记忆价值远远大于空间使用价值.

3案例分析

为深入探索和了解建筑理论的实践性,以运漕历史文化名镇综合开发项目实践为例,探讨古镇历史文化建筑规划与保护设计的特点.

3.1古镇概况

项目选址于马鞍山市含山县运漕镇,项目规划用地位于裕溪河畔北,地块范围内包含运漕酒厂原址以及酒厂东侧至幸福街西侧的部分民居.方案主旨:一方面以保护历史文化为根本,改善古镇人居环境为基础,以提升功能为导向,力求将项目打造为安徽省旅游名片,成为体验“最安徽”传统文化的代表,成为安徽的“城市会客厅”.另一方面提升古镇环境品位和城市美誉度、关注度,打造特色的古镇名片,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3.2总体规划

3.2.1古镇“梳式”规划格局运漕古镇民居,从单个民居来看,显得有些拥挤和凌乱,但从总体看,却又显得错落有致,协调统一.古镇鼎盛时期,全镇有36条大街、72条小巷,与台、楼、庙、阁、坊等建筑交相辉映,构成“过街木楼石板街,青砖小瓦马头墙”的优美画面.粉墙、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等和谐组合,构成了运漕古镇建筑的基调。

3.2.2总体规划布局本地块原始街道由幸福街、湾巷、五福和巷、徐家巷、以及横向的西大街和沿河路组成了独具风格的“梳子形”街巷文化.经过前期调研、分析,本区域西大街、幸福街、保留的老酒厂建筑之间基本保留了原有村落纵向街道的“古镇梳式肌理”.以保护古镇的肌理为核心,新建街巷尺度服从古镇的肌理,形成协调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参照运漕古街巷的布置原则,结合运漕老街原有的尺度与空间格局,保持原有街巷的尺度感与空间感.重要节点位置,通过“情景再生法”恢复本地块原有的五福和荤馆、洪义泰等代表性商号,将其打造成运漕古镇的标志性启动区域。作为古镇的主要展示面———街巷空间景观,是由建筑、街、绿化、水等元素,结合古镇生活、社会交通等功能而形成.规划设计的着重点是反映建筑风格、地域特色的历史街巷以及古镇原本的空间肌理.空间肌理:不仅是古镇历史文化风貌的视觉关键性因素,也是古镇空间组织及构造形态的体现.空间肌理的理解有两个方面:

(1)空间肌理在建筑布局上,可理解为图底关系;

(2)空间肌理在空间尺度上,可理解为各个元素组成的空间结构.传统小尺度街巷与组合院落式样建筑群,因内部单元的属性变化的组合变化形成了街坊构成特点:内部巷道曲折,而陆续加建的房屋,较为自由,平面肌理带有自由化倾向.与建立丰富的动线相伴而生的策略就是开放空间.在旧建筑中,其原本的空间特征、结构逻辑、材料肌理等均需要在开放的空间内明确呈现,故在设计中,设置多景观广场,以保证空间具有足够的开放度,植入休息、展览等功能.空间视线:传统古镇街巷中,人们在运动中观察景物的要求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隔景”、“对景”“、障景”“、夹景”、“框景”等建筑和景观手法多有运用,不仅增加了街巷的趣味性,而且加深了空间的内涵感,体现了“空间增值”的特点,古镇村落曲折的街巷空间,造就了街巷空间的光影变化,给人以美轮美奂的空间想象.轮廓线:坡屋面、马头墙、斗拱翘角、装饰木构件等,在构成街巷空间景观中,这些元素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坡屋面与马头墙的轮廓线,在视觉中具有非常强烈的层次感、节奏感、韵律感.古镇整体凭借坡屋面与马头墙的交相辉映,一个完整的古镇印象基调由此确立。

3.3建筑设计

历史文化建筑街区的建设采用原始街巷尺度复原,整体上以民居建筑尺度为基调,聚合的小体量的采用,历史街巷空间肌理的缝合,以错动的建筑手法强化建筑空间肌理,使之向整个古镇空间肌理平缓过渡,相映相融。立面控制街巷空间重点从三维立面出发,以再现古镇历史风貌及生活氛围.主要体现在:各个节点的空间肌理设计和古镇街巷基础设施以及一些装饰木构件上.修复街巷空间,维护组成古镇传统历史文化风貌的各种要素,如坡屋面、马头墙、沿街立面、水体、驳岸以及装饰构件等,以保证各种元素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注重建筑第五立面———屋顶设计屋顶改造采用古徽州传统的四水归堂形成,采用四边坡屋面向中心倾斜,采用轻巧的屋面瓦以及轻钢支撑以减轻屋面荷载.历史文化街区力求与原有建筑群相似,自然融入到整体环境中,坡屋顶以古镇民居重叠往复的屋顶为原型,进行错动变化,采用折线连续的坡屋顶,形成与古镇空间肌理一致的屋顶景观。

4结语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在古镇居民的社会生活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仍旧保留历史印记并兼顾未来发展的、且生生不息具有活力的空间,不仅记忆着过去的历史发展轨迹,而且不断向时代传播着历史文化气息.通过对对古镇历史文化建筑规划与保护设计的探讨,充分重视文化空间的人文信息和历史街区的特色内涵,实现情(文化空间)和境(物质空间)高度统一.通过科学的规划,积极的保护,合理的发展,最终实现古镇历史文化建筑的再现及古镇的复兴。

建筑历史文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校园3D打印;局限性;3D打印实践;教育作用;社会价值

1引言

3D打印(3Dprinting,又称三维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形技术,它以数字化模型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构造物体。3D打印技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出现,[1]由于其在制造工艺方面的创新,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生产工具”。同时,2013年版的《地平线报告》首次将3D打印的教育应用列入了“待普及”的新技术清单,并对3D打印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报告的编纂者认为,该技术将会在4-5年内普及。[2]2014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航空航天部林宗棠部长倡导的“中国3D打印创新培育工程”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计划在全国青少年中播种10万颗3D打印创新种子,并专门成立中国3D打印创新培育工程组委会。[3]显然,3D打印技术在教育领域拥有无法代替的创新潜力和广泛应用的前景,但是在距离“中国3D打印创新培育工程”项目启动有一年多时间的今天,校园3D打印的普及情况如何呢?3D打印的意义和价值是否能被学生所认知?为了探索这些问题,上海海关学院的3D项目团队进行了一次打印海关历史文化建筑的实践探索,并且在此次实践的基础上对校园3D打印这个新的教育应用进行分析,挖掘3D打印背后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

2校园3D打印的环境氛围调研

本研究选取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的150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16份。问卷统计结果如下:通过调查数据发现,81%的在校本科生没有使用过3D打印机,53.1%的在校本科生反映其身边只有少数人使用3D打印技术,而又27.4%的在校本科生反映其身边完全没有人使用3D打印技术,在表3的阻碍个人使用3D打印技术的因素统计中,认为因学校没有3D打印机的约占30.1%,认为因不懂三维制图的约占33.6%,认为因打印技术不成熟的约占28.3%。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3D打印技术在高校的推广仍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同学对3D打印只是停留在听说和了解的阶段。当前3D打印仅仅是试水教育行业,国内仅有少数高校配备了3D打印机,未达到在教学活动中创新应用的层面,3D打印技术在高校的推广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阻力:①3D打印机的配备代价高昂,目前全球热度最高的桌面级打印机MakerBotReplicator2的售价在2万到3万之间。②国内的开放性3D打印社区很少,专业的三维模型素材库以及模型共享平台也有所缺失。③入门级3D打印机的工作效率很低,一个不太复杂的小物体都要数小时才能打印出来。[4]④建模软件的学习对于非工科专业的学生有一定难度。在整体上,3D打印机在学校的普及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我国在3D打印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推动新技术的学习,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企业和学校共同努力。

33D打印的实践探究

3.1三维建模

通过扫描仪获取对象的三维数据,并且以数字化方式生成三维模型、也可使用3dsmax、Maya、AutoCAD、ZBrush等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三维数字化模型。下图为项目组成员利用3dsmax软件所建的江海关大楼模型的一部分的布线图,转换为stl文件格式之后就可以进行打印了。

3.2分层切割

将3D模型stl文件输入电脑中,通过打印机配备的专业软件,我们将江海关模型切分成一层层的薄片,每个薄片的厚度由喷涂材料的属性和打印机的规格决定。[5]

3.3打印喷涂

加热头把3D打印材料(ABS树脂、PLA)加热到临界状态,呈现半流体性质,以层层叠加的形式,每层在计算机的控制之下,根据分层切割中每层的二维图形所形成的运动轨迹,喷头将材料挤压出来,凝固形成薄层,然后在这一层的基础上进行新的一层的打印,层层堆积,形成三维实物模型。

3.4后期处理

模型打印完成后表面一般会比较粗糙,需要抛光、修整、上色等等,才能完成模型的制作。

4本次实践探究活动的总结

4.13D打印对学习的积极作用

第一,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6]3D打印分为3D建模阶段和3D打印阶段,建模阶段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无论是创新的构思还是有现实参照的模型构建,均需要学习者在脑海里先形成立体的模型,然后在脑海里进行模型分解,再一步步通过建模软件构建出来。在建模过程中,学习者的空间想象能力、设计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第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据收集能力。在江海关建模的准备过程中,我们除了进行实地考察、图片收集,还从谷歌地图上对江海关大楼进行了尺寸测量,利用江海关大楼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在3dsmax上面进行建模操作。在后续的3D打印阶段则需要学生的实践操作,其中可能进行多次的模型修改和打印调试,整个建模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据收集能力和动手能力。第三,激发学习热情。在江海关的建模过程当中,学生除了对3D建模技巧的学习与熟悉,还对江海关的建筑外形和结构也有深入的分析与学习,在一步步将海关大楼各个建筑结构实现的过程中,也是这个学习过程的不断的自我突破,通过一次次建模挑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23D打印的社会价值

第一,形象、直观地表现一种文化。如通过本次海关3D模型的展示,我们可以对具有海关历史文化底蕴的关徽、海关大楼等形成立体的认识。第二,创新文化宣传模式。采用3D打印技术,把海关文化中相对应的实体打印成为物件,让观众一开始就能看到产生了解的兴趣,用客观事实代替主观想象,可以使社会公众中各阶层人群对海关文化有更多层次的认识和体会。第三,有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此次实践探索过程中,项目小组成员多次对海关历史建筑进行考察,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填补了网络上的这部分历史文化资料的空白,同时将历史遗留的文化建筑进行3D重建后进行保存,有利于后人地对海关历史文化有更好的认识和探索。

参考文献:

[1]Walters,P.&Davies,K.3Dprintingforartists:researchandcreativepractice[J].JournaloftheNorwegianPrintAssociation,2010,(1):12-15.

[2]NMC.NMCHorizonReport:2013HigherEducationEdition[EB/OL].2013-O5-22./pdf/2013-horizon-re-port-HE.pdf

[3]解艳华.3D打印走进北航[N].人民政协报,2014-12-03(11).[4][5]李青,王青.3D打印:一种新兴的学习技术[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6]Kostakis,V.,Niaros,V.,Giotitsas,C.(2014):Opensource3Dprintingasameansoflearning:AneducationalexperimentintwohighschoolsinGreece.In:TelematicsandInformatics[Z].

上一篇:施工劳务管理范文 下一篇:数学培训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