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规划设计范文

时间:2023-07-10 10:58:41

建筑规划设计

建筑规划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运动员村;构思理念;

Abstract: the demand for housing is one of the basic human needs,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is the main aspect of city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actual case of Guangzhou athletes' village, from the design concept, planning role of all-around analysis studies.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athletes' village; conception;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广州亚运城所位于的莲花山周边地区,拥有独特的水溶性丘陵地貌,周围的村落结合地形地貌,形成了簇群的生态居住模式。亚运城的规划以这种簇团式的自然形态为设计理念,将亚运城设计为一个由多个簇团形成的优美完整的簇群。运动员村在原规划的基础上,对这种建筑簇群进行了深化设计,既保持了设计过程的一致性,使原规划设计理念得以真正实施,又在建筑的层面对人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作了细致的考虑。

1、项目概况

广州亚运城选址于广州市的南部、番禺片区的中东部。亚运城运动员村居住区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亚洲各国运动员的居住地,在赛时能满足14730运动员居住,赛后能提供总居住人数达到12312人,并为他们提供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运动员村在亚运村清河路以南,次干道一以北,主干道二以东,次干道三以西,不含三涌两侧的滨水区域的地块。运动员的居住区是运动员村的核心部分,位于两条南北走向的河涌之间,分为四个独立的组团。运动员村居住区以支路一为界分为南区和北区。(如图1)

图1、亚运村居住区鸟瞰图

运动员村的规划目标要求为:(1)体现“绿色亚运,绿色广州”的理念,充分展示广州先进建筑技术及丰富的传统文化。(2)创造良好的赛时配套及生活居住环境与人文环境,塑造广州市未来居住社区的典范。(3)充分尊重和利用现有地形地貌,使得规划与现状自然环境融为一体。(4)使用清洁能源和材料,体现生态优先,环保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构思理念

1、深化原规划“簇团式民居”与自然的有机共生。根据原规划设计,保留四个生态组团(簇团)。并在原组团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在利用建筑、环境进一步强化簇团形态的同时,形成属于自己的秩序和形态,营造出优美独特的建筑群落。四个组团由五条城市次干道以及内部的环形自行车径围合而成,赛时向1.4万多运动员提供住宿及配套服务。根据簇团形态以及日照通风的分析数据,我们采用一梯两户住宅联排,村落式错列布局方式。满足良好通风条件的同时,形成自然的村落格局。在每个簇团的中央,都设置了较大的公共绿地,效仿岭南村落滨水围塘而建的手法。在簇团的边缘,建筑的拼接采用错拼及转角户型,使建筑与弧形的簇团边缘(自行车径)柔和相接,在保证建筑南北向的同时,形成完整的建筑围合感,使簇团的形态进一步强化;同时在簇团内形成新的建筑组互相呼应,深层次的诠释簇团的概念。从而形成,两栋建筑之间、组团与组团之间、运动员村与其它区块之间,有着共同的设计手法与理念。这样的统一手法,必将创造出富于时代感和地域性的大地景观艺术的杰作。

2、详规指导性建筑方案,住宅全部为12层一梯两户户型。我们采用76.15%11层一梯两户户型结合23.85%的14层一梯三户户型的组合,平均层数为12层。我们经过高度分析、密度分析以及参照相关规范后认为,全部12层一梯两户缺乏经济合理性:首先90㎡一梯两户12层很不经济,小户型大公摊;其次,用地有限,全部用12层一梯两户户型,建筑摆布非常拥挤,居住区空间感与每户均好性都不理想;而且,全部12层天际线单调,还必须做顶层复式,130㎡的复式同样存在经济性差的问题。所以,我们采用了14层一梯三户和11层一梯两户相结合的方式。将90㎡小户型大部分分配到一梯三户的户型里,提高经济合理性。同时,11层和14层的组合丰富了居住区天际线,形成大块公共绿地,改善了居住环境。

3、在四个组团的中央,设置了体能恢复中心、小餐厅和水处理站。(赛后的会所及幼儿园)建筑的构图和造型与住宅的条式分布相统一,使这幢建筑有机的生长在四个组团建筑之中,和谐的溶入环境。

在地块的西侧与四个组团一涌之隔的,是亚运村公共区建筑以及大型停车场。停车场簇团式布局溶合了大簇团的形态,强化了簇团的概念。公共区以多条相连的建筑手法与居住建筑相统一。同时巧妙的打散巨大的建筑体量,并与亚运村的入口形成很好的迎面角度,很好的担当起亚运村门户的角色。

图2居住区图3居住区环境

三、规划设计中岭南文化的作用

3.1建筑外立面的设计

小区以小高层住宅和商业相结合,建筑依照有机自然与景观的理念,通过地形地貌的综合分析和场地设计,使每户均有较好的朝向和风景。建筑间距在满足日照间距的前提下,更大程度的提高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使组团之间有更大面积的庭院空间。

在分析近代南方广府文化背景里著名建筑物的建筑立面构成方式,所包括的水平线条的展现、垂直线条的展现、灰砖墙与白墙结合的设计、中西合璧的构成手法以及满洲窗构造的建筑符号均是独特和丰富的。其中,窗的设计是广府文化里建筑形态的重要元素之一,极具特色的窗户分格和玻璃的处理对于广府文化建筑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本项目在高层建筑首层也增加(趟龙门,满洲窗),把广府文化的“窗”和“门”放大运用到建筑上。从心里上能缩小高层建筑的尺度感,也体现了广府文化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主体颜色采用灰砖墙与白墙结合的设计,适当点缀砖红色,通透的玻璃栏杆,抽象的体现广府文化建筑色玻璃的运用手法。体现出简洁实用的现代新东方主义建筑风格立面设计。

3.2居住空间的体现

运动员村居住建筑设计中坚持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平面布局充分考虑岭南地区炎热、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借鉴了岭南传统民居的通风体系的原理和经验,有效改善居住区内部自然通风条件,并确保在住宅户型设计中组织自然通风,使居所获得良好的通风效果,充分考虑夏季的遮阳需要。同时利用岭南东南季风的气候特征,营造生态良好、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商业街借鉴和创新了骑楼形式,并且更加适应居民购物的心理环境期待,使建筑与环境景观互相衬托,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

3.2首层架空的作用

首层架空俗称“干阑式”,近些年被广泛用于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中。而运动员村采用的就是高层塔楼为主,住宅首层架空的方式。岭南人更喜户外活动,但多雨的季节,又使此种活动受阻。因此,在亚热带地区首层设支柱层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既可解决首层住户阴暗、潮湿、通风不良之弊,又满足了日晒雨淋时邻里交往空间之用既可加强住宅区的通风条件,亦可改善地面视野的限制,同时结合岭南园林设计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3多元文化的融合

由于岭南地区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岭南传统城市在与海外的贸易往来中接受并吸取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不仅成为岭南城市文化的特色之一 ,也构成岭南城市文化的多样性特征,产生异彩纷呈的城市居住文化现象,孕育了岭南城市特有的居住文化形态,形成了多元化的岭南城市传统居住文化。因此,岭南城市居住文化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色。

亚运城运动员村的居住主体为亚洲各国的运动员门和教练,各种文化交汇于此,更应表现居住环境的包容开放与多元融合。现代的各国文化具有三个重要的特性开放性、非线性与交互性,强调能够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使所有需要和愿意接收的人开放并实现文化共享。以人与人之间的远距离交流与互动,促进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的多向交流。因此,运动员村依据运动员的工作特性,建筑设计上采用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处理,强调简洁流畅的体块和线条的组合,极富韵律感和感染力,给人以强烈的时代感和视觉印象。户型与环境的设计均强调交流和对话与共享空间的多样化、趣味化,为各国运动员提供一个开放、高效、文化共享的赛时居住区,为赛住区转创良好的邻里交往氛围与适宜的认知感受。

四、结束语

亚运城以岭南水乡风情为主题的建筑,广州亚运运动员村外观清新明快,很有岭南建筑特点,绿色低碳环保的设计无处不在,将散布在河涌两岸,传统风貌的亭台榭廊等民俗建筑小品作为游憩闲坐、散步远眺使用;传统特色的轩堂楼阁等民俗建筑作为茶饮、展示、小吃等使用;还有祠堂、民居、广场、水池、古树等建筑做主题公园,营造出一幅树影婆娑、炊烟袅袅的岭南水乡景色。

参考文献:

[1]黄捷.王瑜. 岭南城市居住文化特质的再现.[J].建筑学报.2009.

建筑规划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节能

一、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及环境优化的原则

对于一个由开发体系与环境构成的有机系统的建筑物,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最大限度地追求环境的最佳效益。在建筑物中,要充分体现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重。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到当地的人文历史,要保持当地文脉与历史特色。此外,还要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与材料的利用,减少对当地环境的污染。

(二)简单高效发展的原则

绿色建筑的环保性主要表现在对能源的节约利用。因此,建筑公司要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对太阳能、风能等。此外,还要优化智能化设计。广泛利用电子和信息技术,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在扩建与改造建筑时,把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结合设计。

(三)健康舒适的原则

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始终遵循建筑物的适用性与舒适性原则,考虑人们的健康,体现建筑的人文关怀,加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因此,绿色建筑要保证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增加自然照明,保证室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及声环境,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等。

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的要点

(一)合理地对建筑用地进行有效规划

合理地规划利用每一寸土地,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被提出,受到国家和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因此,要切合实际地保护、合理开发与利用土地资源,以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在国家必要建设,或是乡村建设用地时,要全面合理地规划布局,坚持把节约用地这一理念落实到位。在用地时,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利用劣地、坡地,不占用或是少占用农用耕地。从建筑的角度来讲节约用地,规划建筑用地,就是在建筑活动中尽量减少占地面积。节约用地,就是要在建筑用地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土地的利用率,不浪费每一寸土地。从建筑规划设计上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加强对多层建筑的改造与设计,以提高建筑的容积使用率,加强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从而使城市容量得到增加。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要求对土地进行规划设计时,最大强度地加强对土地的利用,保证城市环境,提高住宅用地的集中度。在城镇、乡村的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加强对集散地的利用;在进行土地规划时,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

(二)加强“绿色”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体现

1.加强对环境的绿化建设

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要加强居民小区周围的绿化建设。在小区中,尽量多种植高大的乔木,同时,可以扩充草坪面积的培植。在住宅小区中,要多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减少水泥砖铺地。

2.加强绿色立体墙体的设计

在对小区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加强对绿色墙体的运用。绿化墙体主要是指外表面覆盖着爬墙植物或者攀藤植物。适合垂直绿化的常见藤本植物有爬山虎、常春藤、凌霄、金银花、扶芳藤等。其中,墙体绿化广泛使用较多的是爬山虎。

3.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季风风向节能规划设计

在寒冷地区,建筑物布置在向阳的地方有利于建筑充分利用太阳能,建在避风处可尽量减少建筑物的热损失。在南方炎热地区,设计要考虑建筑群、街道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基本一致,以加强城市不同区域的热交换,促进热量流动释放。

4.对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的运用

绿化建筑规划设计是为了做好节能建筑规划设计,节能建筑设计是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的最好体现。整体环境规划设计是对建筑设计师综合设计能力的一种考验,在设计建筑时,要尽量根据建筑物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利用大环境来创设一种舒适节能的居住环境,从而降低生活对能源的消耗,适应自然规律。建筑节能规划设计就是要“降低太阳辐射、增强建筑的自然通风效果”,所以,建筑节能的设计重点在于朝向和间距。首先,要合理规划建筑朝向。设计之前首先要经过实地调查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处理好建筑朝向、建筑间距与主导风向、日照的相互关系。设计师应运用建筑空间构图原理和手法,将住宅、绿化、休闲娱乐区、道路等设施有机组合起来,达到道路、绿地、水面等因素都能为住宅区的空气流动服务、促进居民身心健康的目的。

三、总结

随着绿色建筑概念的发展,绿色建筑规划设计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做为一个规划设计人员,我们更要清楚地认识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做好建筑规划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陶任重,秦海福.基于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设计理论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6).

[2]董波.浅谈建筑节能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魅力中国,2008(27).

[3]初虹.城市建筑规划的实施管理社会效应分析[J].城市建设,2010(29).

建筑规划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 规划 设计 方向

国家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城市形象的提升。城市的形象与建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筑规划与设计不但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居民住房环境的方法,也是树立国家的国际形象,提高国家软实力国际地位的需要。我国的建设已走过了相当长时期的路,尤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简陋、破旧不堪的低层楼房都变成了高耸、美观的现代楼房,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城市各公共设施,娱乐休闲场所一应俱全,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能得到精神的愉悦。这些都是我们建筑取得的伟大成绩。我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多成就,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时候我们注重的只是经济效益,而忽略建筑规划设计。

一、建筑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建筑规划与设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实施困难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

(1)建筑规划的空间实体没有在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逐一落实。

在不发达城市中就常有这种现象,在城市新区中建筑规划了公共设施(如:公园、电影院等)用地,但区中住宅和工厂等都建了好几年了,公共设施还未建起,居民需跑到老远的旧市中心去消遣或购物。这是因为经济计划部门忽视建筑规划设计的要求,而城市建筑规划部门则没有或不可能提出规划实施的时限。

(2)市民对建筑的规划与设计缺乏认识,甚至由于私人利益而阻碍规划的实施。

这在发展较快的城市较普遍现象,例如在某机场路扩建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种,因触及了一部份居民与集体的利益而遇到了很大阻力,最后由市长命令强制执行才解决。这一问题,暴露出市民对法制观念有着淡薄的意识。

(3)建筑设计在规划行业中的具体工作未取得共识。

仅从设计这个概念分析,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含意是比较广泛的,也是模糊的,在城市建筑规划行业中没有得到确认和普遍使用。国外对城市建筑设计质量的六个评价标准(历史保护和城市改造;人行区综合使用;文化传统;环境关系;建筑艺术)是比较全面、准确的。

(4)建筑规划管理部门的职能尚待完善。

建筑规划设计与各专业规划设计存在不协调的状态。其中,建筑规划设计实施困难的问题与规划部门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中的权威不足有关。然而造成权威不足的原因主要是规划管理部门的职能尚未完全确定,有些城市甚至在几年内作了多次调整。主要是在建设规划管理、土地管理和房地产行业管理的问题。

二 我国建筑规划设计发展的方向

(1)建筑规划应该顺应建设行业的发展,与城市环境相适应。

建筑的建设因为本身收到地域性、气候性和各种人为的因素而朝不同的方向发展,各地方的建筑规划应该顺应建设行业的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城市特定的资源和条件,发展特色的城市建筑规划。例如:某地区因水得名,那么各种水资源的利用可以为建筑规划添分加彩,这也可作为建筑规划设计的一大特色之一。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色。北方的平原城市与南方的山地城市,建筑规划肯定会各有特点,这不仅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影响,同时也是由于地质特征的不同,建筑的高低层次不一样,与城市自身的环境相和谐,与建筑的内在秩序相结合,与建筑整体结构相联系,最终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的格局。

(2)建筑规划应该要注意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古代高超的建筑水平和建筑艺术值得我们去借鉴,这也是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特色的一张明信片。苏州的园林,丽江的古镇,开封的古街等都是我国的建筑珍宝,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建筑的现代化发展不应该是以牺牲古建筑为代价、侵占古建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获得建筑的发展空间。在建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这些历史建筑应该得到特别保护。政府要高度重视古建筑以及其周围的建筑规划。古建筑的发展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要做到古今、中外的完美结合,才能使古建筑的生存不仅只是在保护的层面上,还要面向国际、面向未来。一个城市需要古建筑来加强城市的历史特色和文化底蕴,提升建筑发展的魅力。

(3)建筑规划应该突出地域特色,避免盲目跟风。

建筑规划是可以代表一座城市,是一张十分有特色的明信片,并且体现了该地域建筑的整体形象。建筑规划设计的意义在于能够提前预知规划的效果,指引建筑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在目前中国建筑发展盲目跟风、普遍抄袭的状况下,建筑规划难以突出特色,并对于提升建筑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建筑规划定位准确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建筑的历史特色、文化特色、地域特色、经济特色和政治特色。

三 结语

建筑规划设计,不仅要从建设本身特点考虑出发,也要从建筑规划设计方法上深入分析,用心设计。建筑的种类繁多,但总体来讲其占地相对较大,鉴于各地建筑密度的不断增加,人口密集程度的不断加大,建筑的选址应从整体建设出发,力求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不同的建筑在噪声、污染、运输等方面对地域的影响不同,应根据不同的要求,灵活选址。并在建筑的单体建筑功能性和建筑造型风格等方面有所考虑,力求与民用建筑浑然一体,和谐共存。

建筑规划设计不但涉及到人民生活,居住的切身利益。它的社会效应,文化效应,环保效应也会得到相应体现。建筑规划是一个方向标,引领者建筑的健康、有序发展。建筑规划设计还担负着协调建筑用地和耕地的矛盾。

参考文献:

[1]李明,饶永.浅议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J].安徽建筑,2005,(05).

[2]宋光辉.论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节能策略与实践[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05).

[3]李东明.建筑规划设计节地措施的开展研究[J].科技资讯,2008,(l7).

建筑规划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旧城改造;规划设计;理念

1旧城改造现状及建筑规划设计概述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逐渐加快,旧城改造如雨后春笋般“袭来”。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甚至于县级市,旧城改造已经成为各大中小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内容之一。不可否认,旧城改造对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旧城改造而爆发的一系列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这对我们的旧城改造“工程”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其中,建筑规划设计不科学、不合理就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地方政府、开发商等利益相关者为了谋求政绩或者是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在旧城改造中往往不考虑建筑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盲目地增加楼座、加盖楼层,忽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或者是盲目地投入巨资,导致旧城改造工程问题频频出现。实践中,旧城改造首要的就是要做好建筑规划设计,绝对不能单纯的为了“造城”而进行旧城改造,否则,旧城改造就极易“迷失方向”。

2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策略分析

2.1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

旧城改造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这就决定了“人”必然是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以人为本,开展建筑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居住环境、交通便利、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景观环境、空间尺度等要素的影响,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需求,这样才能够确保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赢民心、顺民意,旧城改造的目标才能够顺利的实现。另外,旧城改造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还必须要考虑到环保与节能规划设计要求,宏观层面,建筑物布局尽量采取常规的南北朝向布置,尽量不要采取“一梯四户”的布局设计;微观层面,要充分考虑主要功能房间(比如,卧室、客厅)的采光要求,控制好开窗面积,这样既能够满足居民居住环境的需求,也能够有效地降低“生活”能耗。

2.2加强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总体控制

“总体控制”是旧城改造中建筑规划设计的重中之重,只有做好建筑规划的“总体控制”,旧城改造的预期目标才能够得以实现。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总体控制关键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城市功能分区设计。旧城改造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发展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一般而言,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建筑物(包括居民住宅、商住房、办公房屋等等)、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等,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必须要符合城市功能分区设计要求,绝对不能为了“增收”而盲目地提升容积率,否则,旧城改造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比如,目前,部分城市旧城改造并不是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而是盲目地提升城市的“美观度”,所以建设了一座座高楼,但是,绿化、配套设施、建筑质量、交通规划等配套服务却远远滞后于居民生活需求,严重的甚至于成为一个个“烂尾楼”。(2)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也是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一部分。宜人的景观环境设计有助于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因此,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景观的整体规划设计与局部规划设计的“衔接”,确保旧城街区的空间尺度、景观设计等与整座城市融为一体,这就需要将旧城改造的景观规划设计纳入到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来,讲景观与建筑物进行整体设计。(3)配套服务设施规划设计。配套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建设是旧城改造中规划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旧城大多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道路交通设计、市政供水排水管网设计等等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现有场地条件的限制,这就对建设部门的配套服务设施建筑规划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考虑好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优化建筑规划设计,尽量地完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居民生活、居住的满意度。(4)做好建筑物规划与设计。建筑物规划、设计是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对象”。旧城改造中的建筑物规划设计要尽量符合改造区的“特色”,比如,现有的建筑物的风格、建筑外墙颜色以及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等等。在符合城市发展整体规划设计的前提下,能“修建”的尽量不拆除“重建”,能“改建”的尽量不要“扩建”,即使需要扩建、拆除重建的也尽量不要改变原有的空间景观特征,确保现有的历史建筑物以及其它特色建筑物能够被正常使用。另外,旧城改造区域内的建筑物规划、设计,还必须要考虑到与外环境建筑物的“衔接”的问题,这样才能够确保整座城市建筑“浑然成为一体”,满足居住、审美的“双重”需求。

2.3注重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

旧城改造不是要否定现有的一切,而是应该在综合评估、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实施旧城改造。一般情况下,旧城区都不同程度地承载着现代城市“新陈代谢”进程中保持特定的生活习惯、维持原本的文化风格的“功能”。因此,旧城改造在赋予其新的“名片”、更为全面的功能的同时,还必须要保留其固有的、鲜明的“特色”———历史文化、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地标”,是这座城市的“品牌代表”,这就要求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要注重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尽量保持“历史风貌”的相对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运用现代化的、先进的设计“手法”来规划设计“新城”,达到与现有历史文化、物质遗产相互映衬的目的,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具体的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保护旧城的整体历史格局、挖掘“本土特色资源”,尽量与片区、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格调”相符。

作者:彭嘉敏 单位:江西省萍乡市规划局安源分局

参考文献:

[1]刘宣.旧城更新中的规划制度设计与个体产权定义———新加坡牛车水与广州金花街改造对比研究[J].城市规划,2009(08):18-25.

[2]陈文龙,汤海舟,贺祖爱.浅析旧城改造中的建筑设计原则———以绍兴旧城布局和城市建筑风格为例[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9):161-162.

建筑规划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发展趋势

【 Abstract 】 As China's first "1025 plan" starts, the level of people's life in China has undergone earth-shaking change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eople living environmen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fe and improve,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s to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our country modern residential planning basic requirements of design, discussing modern residential planning design development trend.

【 Key Words 】 modern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化的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我认为就是要与时俱进,要符合时代社会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符合地方民族的特色和人的心理需求,总的来说我认为高质量的住宅建筑就是要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建设部科技司编制的《2000年小康型城市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城市示范小区规范设计导则》中指出:“小区规划要以科学为先导,提高住宅功能质量和居住环境水平,推动住宅产业化、现代化。”同时还指出:小区应具备超前性、先导性、示范性,规划设计应具有创新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建设具有二十一世纪生活水准的文明住宅建筑创造基础条件。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第“十二五规划”的启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而提高。住宅建筑是人们居住环境的综合体现,建设什么样的小区,怎样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居住要求呢?那就是要建设现代化的住宅建筑。

一、我国现代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城市各有其不同的状况和自然条件。现代化的住宅建筑规划应能反映地方特色,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气象条件、经济条件、符合当地生活方式,保持其应有的地方特色,充分考虑这些地方特性进行规划创意。如在气象条件方面南北方有较大的差异,北方冬季较长受寒冷气候的影响,在住宅建筑设计中,日照便成为主要问题,如在规划中争取南向住宅,阻挡寒风,形成小区的内部气候。

在规划设计中注重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特色的创造,创造现代化的生活环境,引导居民的生活,充分解决邻里之间、老年、儿童等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根据自然条件通过规划设计使日照、通风等条件得到充分利用,有效控制垃圾、噪音等不利因素。形成良好的小区内环境和小气候,做到节能、节地。

二、现代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1、人性化住宅建筑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传统意义上的住宅建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个性化、以人为本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成为了现代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重要方向。针对小区业主工作性质、生活习惯、年龄的不同设计适合业主生活居住的环境是现代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例如:现代大型社区建设根据业主需求的不同将小区开发用地按照功能需求的不同进行分区,针对年轻人积蓄较少、单身生活等特点设置单身公寓,并对其分区内绿化等按照年轻人的特点进行设计。同时还要根据三口之家对居住环境的需求进行楼宇设计,并对其公共绿地的规划注重儿童休闲娱乐场地规划。针对老年业主对绿地休闲以及居住环境需求,其居住区内应更多的为老人提供休闲锻炼的场地等。通过针对业主各年龄段需求不同进行的分区、规划与设计来满足住宅建筑业主对住宅环境的需求。

2、节能生态型住宅建筑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脚步的不断加快,住宅建筑小区也正在向着节能环保方向发展。现代建筑研究发现,住宅建筑建筑耗能占经济发展所需能源的 35%左右,其作为高能耗建筑项目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要求我国建筑工程必须紧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脚步,以节能型建筑为基础,科学的进行现代住宅建筑规划设计,构建以节能为目的的住宅建筑其规划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利用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中新技术、新能源应用促进住宅建筑的节能,同时利用小区楼宇间规划设计以及小区综合规划达到节能的目的。现代住宅建筑节能型规划设计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我国建筑工程能耗消耗治理的关键,是推进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世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我国生态保护工作的脚步正在不断加快。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型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应用对改善城市综合居住环境,提高城市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将现代住宅建筑作为一个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相对稳定平衡生态环境进行规划建设,能够改善小区居住生存环境。提高居住业主的身体素质,对促进我国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住宅建筑是以适应小区所在地域生态环境, 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建筑,还有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低污染、无毒、无害、延长建筑物寿命等优点的现代化住宅小屋规划设计理念,通过,人性化设计,通风和良好采光,运用科技手段寻求现代居住环境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使住宅建筑小区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通过生态规划与设计还能够使小区达到提高绿化率、解决土地资源、节约水资源、有效自然能源等目的。提高绿化率不仅是简单的花草栽种,而是通过科学的生态学、生物学、规划设计等学科提高住宅建筑生态环境,促进小区内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的统一,利于业主的身心健康。生态型住宅建筑还能够有效的节约土地资源,通过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对小区内部的环境进行整合优化,利用楼宇的坐落、小区内道路的规划等在有限的土地内提高小区土地使用效率。生态型住宅建筑还能够通过规划与设计以及植物的选择等减少小区内绿化的灌溉用水,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另外生态型住宅建筑还通过对建筑结构设计、楼宇规划设计、绿化设计等方式使小区内的能量流动具有可操控性,有效利用自然能源减少能源消耗。例如:利用墙面种植植物在夏季减少墙面受阳光直射面积,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而在冬季墙面植物还能够有效达到保温的目的。

同时,生态型住宅建筑还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调节地区气候环境减少污染等功效。通过生态型住宅建筑的规划与设计,能够在小区所在区域内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保持城市生态环境多样性、保持城市物种多样性等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够为城市物种的繁殖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型住宅建筑还能够通过有效利用墙面、阳台以及小区绿地中植物的种植达到吸碳制氧,净化城市水体、调整温湿度,改善区域气候的功能。同时还能够减少城市噪音、吸尘。通过生态型住宅建筑能够营造出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总之,现代住宅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发展正向着节能、环保、绿色、合理利用土地等方向发展。以人与环境的思考、住宅建筑建设对我国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影响、自然环境的模拟制造等为基础开展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以此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营造现代城市良好的居住环境,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城市气候环境的改善等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川,张雷,邓嘉萍. 关于高层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思考与实践[J]. 城市建筑, 2007,(01) .

[2] 王智. 浅谈当今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路[J]. 现代农业, 2009,(06) .

[3] 李斌. 住宅建筑的节能及规划设计的思考[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10) .

建筑规划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字: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关系

建筑是组成城市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的主要象征,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大兴土木的热潮,一大批各种类型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争奇艳,使城市的景观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城市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使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三者之间关系处理的好坏对城市的形象有着很大的影响。

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

2正确处理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2.1科学对待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根据阿普尔压德(D·APPLeYard)的观点,城市规划设计内容日趋综合,方法包容性更强,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必须强调“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汁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在我国一般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经批准后,要执行十年以上,在批准城市规划设计时一定要采取科学认真的态度。

2.2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

美国城市规划师伊·沙里宁曾经说过:“通常做设计是要把它置于一栋房子中;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建筑创作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快速发展中,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对人文的关注、对环境的关注显然不够。一味追求“新、奇、特”而不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例如北京的长安街,虽然每栋建筑单体都采用了中国最好的设计院和最优秀的建筑师的作品,而且在建筑造价上也毫不吝啬,就其艺术价值本身而言,仍然是业界人士批判的焦点。究其原因,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造型,而在于对周围环境的忽视,以及强烈的个体表现欲所造成的整体不和谐。再例如希腊的爱琴海上有一座叫伊特拉的小岛,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尤其是摄影家和画家,被称为“艺术家之岛”。整座岛上布满了十分简单的希腊式的民居,连警察局、医院、饭店都化整为零,成为民居式建筑尺度。几百年来,岛上的居民始终恪守一个规则:所有建筑均不超过三层,所有外墙均为白色。这种热爱自然、相互协调的观点,已经形成了一种设计理念。可见,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注重周围环境的协调,即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2.3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建筑规划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旧城改造的现状以及建筑规划设计

旧城改造,虽然是对城市中的旧城、旧区和城中村进行改造,但是,实质上是要让城市更具有时代感,将城市的文明程度彰显出来。通过改造和更新,使得城市的功能、城市的品味提高到较高的层次。当旧城改造工程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由于建筑规划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就会造成城市改造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经过改造的城市中会存在盲目拆迁、建设的现象,使得建筑物的数量增加了,楼层增加了,配套服务却不够健全。一些建筑盲目性地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工程质量却令人担忧,各种施工问题的产生,为工程埋下了隐患。旧城改造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规划设计好建筑,而并不是简单地让城市的旧貌换新颜,否则,旧城改造就失去了意义。

二、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的基本策略

(一)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要从人的角度出发进行建筑规划设计

旧城改造旨在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予以改善,通过改善居住环境体现出来,只有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符合人的要求,才能够使旧城改造具有现实意义。在城市中,人是重要的构成元素,从人的角度出发进行旧城改造,随着人的居住环境的改善,城市交通更为通畅,各种配套服务设施更为齐全,就会使得城市的舒适程度越来越高。城市的空间环境以及景观效应,都需要通过建筑规划设计之后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所以,在对城市进行就旧城改造的时候,建筑规划设计是重要的内容,不仅要顺应民意,还要符合民心,才能够确保旧城改造工程顺利展开。在旧城改造中,首先是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以维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对保护环境以及降低城市的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都成为了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以某城市的小区为例。该小区为可持续发展的自持社区落实旧城改造中的一项重要工程。该工程以可持续发展为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实现了跨越式创新。比如,为降低能源消耗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小区的设计上要求步行即可解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从小区的配置上来看,90m2户型独立配套,从超市到洗衣房、咖啡厅等一应俱全。从小区的总体布局来看,工程的地理位置在某路以南,在东部有生态景观。整个的建设场地为平地,四周的周边四点标高差距在300m~500m之间。

对于小区的建筑设计,根据工程的地理位置及小区所在区域的地形特点,同时对主要户型的布局以及景观朝向方面的考虑,建筑形态以南北通透为主,拥有大面积的凉台,垂直绿化设计,为小区的居民塑造了舒适的居住环境,而且生活上也更为便利,可谓是“城中的绿色之城”。图1为建筑室内的南北通透设计。

(二)在旧城改造中要对建筑规划设计全面控制

在旧城改造中,只有对建筑规划设计全面控制,才能够实现旧城改造的目标。在旧城改造中,对建筑规划设计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根据城市的功能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要做到分区设计。旧城改造的目的是促进城市更好地发展。城市的主要构成就是建筑物,包括城市居民住宅、城市中的商业用房以及单位办公用房,城市的基础设施也是建筑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的各种配套设施、城市的公用设置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等等。对于一个城市而言,设施旧城改造的目的并不是创造经济效益,而是要在保留城市固有的价值的情况下,促进城市更好地发展。尽管如此,在一些城市的旧城改造中,会由于改造中存在盲目性,导致旧城改造失去了改善民生的本意,而是过度地追求成为的美观,过于强调改造中所获取的经济利益,导致城市的建筑规划设计中,大量的现代化建筑物被建成,各种配套服务却没有跟上,结果建筑物存在质量问题,建筑规划中没有与交通规划相结合设计,没有对城市环境绿化予以重视等等问题。

其二,旧城改造中建筑规划设计要做到整体与局部的有效衔接。旧城改造往往是对城市中较为陈旧的建筑进行改造,因此,属于是局部改造。但是,旧城改造属于城市规划内容,因此,局部的改造中要对城市的整体环境充分考虑,以通过景观设计使得城市品牌形象逐渐提升作为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的最终目标。因此,在进行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就要控制好城市的局部规划与整体规划的衔接度,在保留旧城街区的空间的同时,通过景观设计将改造的旧城融入到城市的整体景观中,使得建筑物与城市景观融合为一体。

其三,旧城改造中要重视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配套服务设施所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城市和谐环境的塑造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旧城改造中进行建筑规划设计,配套服务设施是重要的规划内容。旧城多是具有社会发展历史的城市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功能越来越多,人口数量也越来越多,城市原有的道路交通规划、给排水管道设计等等都存在着限制,实施旧城改造,就是要提高配套服务设施的应用能力,因此要做好规划工作,在保留现有的配套服务设施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设计,使得所有的基础设施更为完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

其四,旧城改造中要对建筑规划设计合理定位。在旧城改造中,对于城市中国原有的建筑尽量保留,做到以修建为主,改建为辅,尽量不要扩建或者拆除。如果一定需要扩建或者拆除,也要将原有的空间特征保留下来,还要恢复原有的景观。因此,要对建筑规划设计合理定位,才能够将城市固有的文化保留下来。比如,城市老街^是城市文明的集聚地,这里的建筑所传达的是城市发展历史的信息。将城市老街区的建筑通过旧城改造加以保护,有助于维持城市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结语

综上所述,在旧城改造中,主要的改造对象就是建筑规划设计。旧城改造要保留旧城的特色,从时代的角度出发,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进行建筑规划设计,以突显城市的文化特色。在这样的城市环境中,城市居民的生活更为舒适而便利,这也是旧城改造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建筑规划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住宅公共建筑;建筑设计;规划设计

Abstract: the residential area of public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and design, residential area of public building design specification is on the history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design specification and the comparison of new and old. Mainly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sent residential desig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ent of the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supporting facilities, etc.

Keywords: residential public buildings; Architectural design;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4文章标识码:A

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个区域的发展水平和和精神面貌,其公共设施的规模也反映出居民的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是衡量当地文明及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规划设计

1.1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住宅区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对居住区用地、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配套设施、道路红线、建筑线等的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的设计。

1.2住宅区规划设计的目的

对住宅区的规划设计主要是为了确保居民的基本居住生活环境,科学、合理的进行使用土地和空间,以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通过对住宅建筑的规划建设成为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开发建设组织有序,配套设施完善,环境舒适优美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现代社区。对住宅区的设计主要是能体现经济、环境与技术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充分发挥建筑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深入考虑对空间的合理利用,对建筑外在形式及内在功能等因素的考虑,使之能够符合住宅建筑发展的方向。创造一个符合发展潮流的高素质、新时代居民建筑。商业设计也要符合现代商业模式,并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及空间,营造一个具有亲和力和人文特色的商业环境。交通的设计要以适合居民环境为主,必须满足人们对小区环境、交通流线及停车方便之间的关系。另外居住区的配套设施,也要与人口规模相对应,可以根据人口及建筑结构类型进行灵活的安排。

1.3住宅规划设计原则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要符合人本原则及自然规律的发展。居住环境主要是满足居民的居住要求,满足城市建设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符合城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的原则,并且商业购物、绿化环境、配套设施必须与居民的生活融为一体,合理设计居住生态环境及生活空间,以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及环境质量,整体上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对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要综合考虑当地气候条件、民族习俗、及传统风貌等特点,充分考虑建筑的通风、光照、防灾、管理等条件,利用当地优势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环境优美、安逸雅致的生活居住空间。

居住区规划设计除了方便居民居住外,还要考虑工业化生产、基础设施、建筑群体、社会化、智能化管理等条件,以满足居民的生活及安全要求。

1.4住宅区规划理念

住宅区规划设计要符合三个理念,第一,要加强绿化景观的设计,引入生态景观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清新、舒适的安逸环境,让居民感觉到真正接触到大自然的享受;第二,在规划设计中要满足功能多样化及多元交往的空间,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和活力的空间环境;第三,强调人与空间环境的协调,注重绿化景观的设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居住空间。

1.5用地规划

住宅区的规划设计主要是考虑地块周边的环境和总体布置,在设计中首先对用地环境、建筑功能、配套设施及综合布局进行考虑;其次就是住宅区的生态景观环境和环境品质。

住宅区的功能分为商业功能区和居住功能区,商业功能区的设计主要是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形成与周边经济区共同发展的经济活力,成为具有商业中心的标志性建筑群体。居住功能区的设计主要满足建筑的朝向应处于最佳位置,要使整个建筑群体形成错落有序的空间序列,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特点。

道路的总体布局要以交通便利为主,满足车辆穿行畅通,主次道路分明,即便利使用方便及消防需要,方便车辆的出入,还要营造安静、舒适的小区环境。

建筑规划设计

2.1建筑设计主要包括建筑层高、阳台、平台、过道、跃层住宅、走廊、地下室等的设计。为保障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提高住宅的功能质量,建筑设计应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的要求。建筑设计应符合相关的规定,遵循环保节能的原则,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创造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空间。

2.2建筑设计原则

建筑设计应按照招标要求,其设计应符合现代化的建筑特色。建筑设计的功能使用是设计中最基本的因素,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居民的使用要求,主体建筑要具有突出性和代表性,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要符合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提高生活居住质量和生活品味。

2.3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主要是对户型的设计、配套设施及地下停车场的设计。建筑设计中户型的设计是最主要的设计因素,房间设计的尺寸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和心理学,从功能上,保证交通路线流畅,减少户户之间的视线干扰,确保每个房间的采光和通风条件。控制好客厅、厨房及卧室的面积,确保建筑有良好的朝向和视觉。

公共配套设施包括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金融等设施。居住区的配套设施必须符合人口规模,并根据居住区的结构类型,采用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的布局,以充分发挥设施使用功能,更便于管理。地下停车场的设计应采用两侧布置使用的方式,以提高使用空间。为了安全起见,地下停车场应安装自动报警器和灭火系统。

2.4住宅建筑的立面设计

建筑设计中,应全面考虑建筑的本身特点及周边的建筑元素,将建筑的美感有机的融入到整个环境中,充分体现建筑的独特性,并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整个建筑的活泼、轻盈的现代风貌。

住宅建筑设计的立面设计是通过装饰和材料的结合要素组合起来,呈现出一种新的建筑方式。从而达到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目的,给人们带来亲切的美感。

2.5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住宅室内环境设计应满足日照、采光及通风的相关条件,每套住宅中应满足获得日照的条件,卧室或起居室应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风。住宅建筑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保证室内保温、隔热,冬季保温取暖,夏季隔热凉爽。住宅的卧室、起居室是用来休息的场所,因此,其设计必须满足隔音的效果。电梯等有噪音的设备不应与休息室紧邻,如果受条件限制必须紧邻的,要采取隔音、减振措施。

总之,随着社会不同时期的变化,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始终按照以人文本、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打造。因此,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应满足居住功能多元化,住宅建筑设计精品化,住宅设计规划要有超前性和弹性,并应满足多样化的设计方式。

结语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配合,并遵循人与自然共生的原则,在规划设计中创造出更加舒适、便捷、文明健康的人居环境,创造一个科技环保、健康舒适的宜人社区居住环境。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设计单位和相关人员不但要实现住宅小区的整体规划与设计,而且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全面促进住宅小区绿色环保的目的,并且达到住宅小区科学利用自然能源降低能耗的、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的目的。为了满足人们对住宅建筑环境全方位的需求,为了使小区住宅达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协调统一,我们必须对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有更高层的突破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凯.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探讨.江西建筑.2011-12-30

[2]于富昌.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创作与节能.住宅科技.2005-05-20

[3]李文辉.建筑节能与规划设计的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09-01-11

[4]肖宁.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设计.科技致富导报.2013-02-25

建筑规划设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 文明 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设计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区域划分,只有真正体现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才能实现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和谐统一,建筑也变得像资本一样越来越不甘于在幕后指挥,它总试图用最个性的发行来吸引目光并发出最响亮的呐喊。最终达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良好效果。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建筑规划设计师建筑师需要认真思考这些社会问题,通过认真而又负责任的设计并不能从归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至少能够减少自身设计对城市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危害。

一、 建筑规划设计原则

建筑规划设计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考虑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城市特色、文化背景、民风习俗,根据整体环境和具体需要来综合设计,充分体现国家人居战略目标最基本的发展需求,符合相关规划设计规范。具体而言,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完善建筑群空间布局艺术性、避免单一呆板兵营式的组群布局,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建筑形式和空间规划应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和风格,居住社区环境设计应体现对使用者的关怀。要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活动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社区服务设施,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同时注重居民的精神生活,通过对物质形态精心规划设计以及对住户组织活动特性的研究创造更多积极空间,促进住户之间的相互交往,提高其防范性和睦邻性。

2 满足多元化要求

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适应家庭结构的多元化、小型化、人口老龄化、住宅商品化、住区智能化、及私人汽车进入家庭的转变提供满足各阶层各经济水平住户需求的多类型住房,如别墅、花园住宅、多层跃层、小高层、高层、错层、宾馆式住宅。 最大限度满足住户使用功能,在安全性、私密性、舒适性原则下,应广泛满足诸如单身、两口之家、三口之家、两代居、老年人居等多种户型结构:丰富建筑造型,使立面新颖,色彩搭配协调,细部装饰美观多样统一。

3 突出生态质量,提高文化品位

低容积率,高绿化率;设置大面积绿地(生态性),分散组团绿地(可达性):应当关心绿地率,并非绿化率。绿地率指小区绿地与组团绿地占小区总用地百分比,不包括宅前或公建绿地(此两项分别属于住宅用地或公建用地)。而绿化率指空地(也可包括平屋面)绿化百分比:增加文化设施、交流场所,尊重历史文脉,建设艺术学校、画廊、图书馆、电影院等,形成一种风格、一种个性、一种特色、一种品位。

二、建筑规划设计意义

随着经济活动的开展,城市的功能骤然繁多了,不同功能的建筑物出现了。建筑规划设计与城市的关系就像水滴之于江海,树木之于森林。

1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规划设计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城市功能布局进行全面安排。城市规划设计结合城市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实际情况来进行。在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提出城市整体建设的具体实施计划,把城市整体建设活动进行有序的编排,实现建筑建设活动能够按计划进行。避免了人们直接以城市规划设计去指导微观的项目建筑设计,导致环境品质下降的现象发生。现在城市规划设计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改善人们的生存的环境质量。

2促进城市整体建设工作的稳步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涉及到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人文、治安等诸多方面,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中将各项工作具体化,有效保证促进整体建设工作的稳步进行。

.3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作用。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作用是多方面的。建筑规划设计控制了科学文化发展的进程,一个有代表性的建筑凝聚了一个时代的科学艺术文化成就。世世代代的影响后人。这时的建筑所代表的意义也已超越了一般建筑师所讨论的范畴。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文化建设的调控过程,实现了不同城市不同时期的合理规划。

4 是不同阶段的文化体现。建筑虽然不会成为社会进步、建筑变化的先锋,但是它会随着设计人的思想的变化而变化。最终形成时代所赋予的鲜明特征,精神及文明上的传承和影响却是长久存在的, 但是最后都改变不了被湮灭的结果,所以建筑设计在文化和哲学上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三、建筑规划设计方法

1.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保证现代居住生活设施和质量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能耗,采用适用技术,提高居住社区自身环境自净能力,从而减少其所在城市周边地区对其污染治理的压力。保证环境质量,在营建过程中,特别在社区管理领域,积极提倡公众参与,采用各种形式,使住户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从而加强居民长久居住的意愿,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新城市主义”设计手法的运用

目前我国城市多层住宅区的容积率为1.5以上,而城市中心区采用更高的标准,迫使房地产开发商只有建高层住宅,这些指标远远超过花园城市、新城市主义的建设要求。因此花园城市以及新城市主义的很多具体的设计原则和做法,对中国而言并没有多少实际操作意义。我们需要借鉴的,是其以人为本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如何在高居住密度的限制下通过规划设计实现以下目标: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与用地位置和特征相适宜的分区;能将自然环境与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的整体的功能化和艺术化的走廊。

3“实用主义”设计手法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在现今的规划设计项目中,我们更多地感受到市场的选择和经济的制约对设计中自由发挥“形式与空间”的羁绊。以功能性为主的“实用主义”设计手法,在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设计手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合理性。

4活力型”社区的设计

多样化的、混合的设计,避免僵化的、绝对的功能分区,倡导功能多样化和完善,以及混合使用;创造多样化的住宅类型,提供多元选择:利用商店、公园、学校等服务设施在步行可及的范围内增加住区交往的多样性和促进邻里关系的发展。

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居住区品质,防止社区环境老化。坚持在专家的指导下,公众参与社区建设,体现综合环境优先的原则,保持居住区生态平衡。应该避免长期以来由于资源利用效率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失调,生态资产萎缩,城市生态服务功能不足,而对城市环境的破坏。

建筑规划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规划、策划、工程、管理等多方面的合作来完成。以上是笔者对居住区设计的一些思路,这些思路不可能涵盖目前所有的有创新意识的设计思路,需要规划师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探索,来不断创新、完善。相信如果规划师们都来关注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发展,我们的居住区环境一定可以达到一个更理想、更舒适、更优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李方良,杨勇.和谐社会中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J].中外建筑,2007,(5).

2仇如英,郭煜.气象对建筑的影响[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1,(4).

建筑规划设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学校建筑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学校的建设意义和教育意义有着相同的重要性,一间设计合理,建设水平高的学校可以让不但学生。教师队伍、家长留下美好的印象,而且合理的设计可以增添学习上的便利性,甚至有很多优质的学校建筑规划设计成为当地附近的地标,经得起历史磨练的设计,更可以让学校成为著名景点。学校的建筑群体是一个丰富的多层次的物质世界,是广义的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的各类型建筑、雕塑、绿化等建设应该以学生为主,围绕着学生学习建设,使其发挥自身应有作用。学校的建筑形象,不但反映当地文化风俗,而且更和现代化文明建设息息相关,以及现代气息相融合,达到建筑文化与教育的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建筑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人文环境潜在的影响、教育、培养学生的功能。

一 学校的建筑

建筑是一门结合了科学和艺术的有思想传播了的学问,学校的建筑主要是要引导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所以学校的建筑很多都会带有深远教育味道又有文化教育意义的建筑。优秀的校园建筑可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国家栋梁,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都激励着无数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学校建筑设计的吸引力

如果有优秀的学校建筑设计,高中、大学校园非常漂亮,估计入学率肯定暴涨。有人可能认为,对于学校而言,虚华的外表并不重要,但是,这不能成为校舍乏味、死板和无聊的理由。但是,以其创新的设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成为学生们引以为豪的光荣学校建筑。毋庸置疑,至少在青少年们眼中,这些建筑成为了他们向往入读该学校的最大原因,更有机会成为当地地标性建筑物。有漂亮的学校建筑,是极具意义的。

三学校建筑规划设计要以人为中心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项技术水平都了不同的发展。建筑业当然和以往有了很多的不同,但是优秀的建筑、名留青史的建筑都有着同样的特点,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优秀的建筑都会为使用者作出细心的设计,学校的建筑设计更加要以人为中心来设计,因为学校每日都有众多师生共同生活,合理而又细心的设计,会令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有便捷感,从而对教和学的工作更加全身心投入。如果设计上没有注重使用者的感受,只会成为失败的建筑。最后以人为中心,人的安全才是至关重要,没有安全的建筑,一切都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设计合理之余,有好的工程质量是学校建筑规划设计的根基。

四 学校建筑对校园和教学的作用

校园的规划就好像一幅画的构图一样,要认真研究校区周边的环境,熟悉校园布局的规范和要求。首先是要体现以人为本。学校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方, 要让师生有充足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其次是科学和谐。学校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三区分开,区内的设施相对集中,布局规范合理。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教工宿舍区要与校园分开规划,避免房改后对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规划上要合理安排一切的通道和安全问题,通道的设计和楼梯的设计对学生日常学习有着重大的影响,要准确估计人流量,以免造成安全事故,对楼梯的高度和宽度要合理安排。应对火灾、地震等灾祸是有报警和灭火系统,减少意外带来的损失。校园中,也要有无障碍设施,对一些可能运用到这类设施的人打开方便之门,作出更人性化的处理。

规划后的任务在总体上以串行任务方式执行,但每一个过程都涉及到总体与局部的协同并行.总体规划与结构选型的耦合, 在设计的初期就考虑到了建筑学与结构间的关系,避免了传统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发现建筑设计不合理而引起的设计大返工,既保证了设计质量又缩短了设计工期;另外一个大的耦合集包含了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以及其它的设备设计,这一规划过程以多个小的具有信息反馈的设计回路代替原先整个设计过程混乱的耦合状态,即以小的局部反复与迭代来克服传统设计过程中的大的反复与迭代,体现了并行设计所倡导的产品及其相关过程一体化设计的本质。

五 学校的建筑规划设计要和绿色环保紧密结合

现代化绿色环保技术当今使用日渐广泛,学校的建筑也要在引入绿色环保的概念。一方面可以节省材料,减少经费,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更加可以培养出学生的环保素质,令他们更加注意爱护环境,保护地球。让学校不但言传、而且身教,积极从自身出发,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学校,将学生公民意识提升一个层次,响应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号召。同时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建筑艺术美的最根本精神功能在于陶冶人的心灵,激发人的聪明才智。

六 高校建筑规划设计包容东西文化和传承

历史脉流高校建筑设计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 特别突出一条中轴线。整个高校校区建筑按功能分区形成组团式建筑群,并且以建筑群之间功能的亲疏远近为纽带依次形成有序的空间结构。西方古典建筑不太注重群体布局,刻意追求单体建筑的高大与完美,而高校建筑以“群”来体现和谐之美,似传统而非传统,在单体设计中又打破了传统的“对称”、“方块”的设计格局,以全新的视角和审美情趣把“对称”与“方块”融人到各组群的布局中,从而形成一个个园落。在高校建筑设计中注重“瘦”、“透”、“露”、“皱”的自然风格和特点。它讲究一个“变”字、“活”字。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古老的记忆和文化基因,代表着当地民众普遍的心理认同和风俗传习,是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结晶。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是造福一方学子、服务地方百姓、贡献社会的千秋伟业,也是谋求教育发展多元化,力创一流艺术高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2l世纪建筑学的展望[J].建筑学报,1998(12).

[2] 任致远.21世纪城市规划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 马齐飞.中国建筑与传统文化关系思考[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9).

上一篇:艺术审美教育范文 下一篇:境外投资法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