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审美教育范文

时间:2023-07-10 10:58:41

艺术审美教育

艺术审美教育范文第1篇

1、审美教育的特点。美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种特殊手段,它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美育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情感交流为纽带,用美的事物或形象来激发人们的情感,引起共鸣,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在审美教育的全过程中,始终突出一个“美”字,以美诱人,以美动人,以美育人。这种特殊的教育手段,是感情与认识,感性与理性的高度统一,完全出自人们内心的意愿,而不需要外力的强制和规范,因而很容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并能产生广泛、深刻、持久的影响。具体说有四个特点:

①通过具体鲜明美的形象来感染人、打动人、教育人,即美育具有形象性、可感性的特点。这是由美的事物的特点所决定的,一切美的事物除科学美是抽象概念外,都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美只能在具体、生动的形象之中显示出来,它能让人摸得着、看得见,使人的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和触摸到的。因此人们在享受、感受各种事物的美,而产生美感的时候,总是以直觉的形式进行着。如观赏奇异秀丽的风光,或欣赏一首动人心弦的乐曲,或观看一场跌宕多姿的戏剧,都是以它的直接形象不假思索地感到它的美,并在观赏中获得一种精神愉悦,这就是美的享受。这种直接、具体、可感的形象化教育,就像做游戏那样令人愉快、兴奋,因而具有比单纯的理论教育有更大的吸引力,也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美育的这一特点,对于可塑性强、而抽象思维较弱的广大学生来说,很适宜他们的心理、生理要求,因而在青少年的教育中,美育会更好的发挥它的独特作用。

②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于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曾说:群众看戏看电影是要从中受到教育,感到愉快。通过典型化的形象表演,寓教育于其中,寓娱乐于其中。民间也有个说法:听书看戏劝人方。美育和理论教育目的是完全一致的,但在方式、方法上却有所不同。美育主要靠美的事物的感染、熏陶来激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并从中获得愉悦、美的享受。美育完全是出于内心的愿望和要求,对这浓烈的兴趣采取一种自由自在的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欢乐中结束。知美而不知其善,赏美而又不得其善,在愉快与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陶冶性情。因而人们乐于接受审美教育。从心理学上讲,人是一种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动物,让他去做快乐的事情他就会主动去做;若是痛苦的事情,他就会逃避。学习的规律不是咬牙硬挺,而是要在学习上找到快乐。学习就像砍树,用斧头一个上午顶多砍倒一棵树,若用电锯5分钟即可解决,这就是有无方法、技巧的区别。寓德育于美育之中,寓教育于娱乐之中,也就是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③倾心赏美,潜移默化,受教育于不知不觉之中。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人的情感作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美育通过审美主体的体验,产生对客观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从而得出道德上的判断。凡是美的事物都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情感,令人喜爱,令人陶醉,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现实生活中常有这种情况。有的人对一出戏可以看上几十回,对不同流派(如京剧中的梅、尚、程、荀;马、谭、杨、奚、麒等)的同一出戏,也都要浏览一番。有的人到电影院几次去看同一部影片,或废寝忘食的反复阅读一部小说,有的人不厌其烦地天天放那几首乐曲,有的人年年游览颐和园,也总是留连忘返,不愿离去。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什么?这就是倾心赏美的具体表现。的确,人们总是怀着浓烈的趣味去进行审美活动的。欣赏美是人生的一大乐趣。有时人们到剧院去观赏悲剧,明知看了要伤心流泪的,但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去观赏,这是因为悲剧中表现的道义上的胜利使人们会得到一种崇高美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美育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境界,但它不是通过强制性地灌输,而是通过美的事物的感染和熏陶。这种方式“润物细无声”,像春风化雨,入夜无声,受教育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

在我国诗经时代就有用诗进行教育的传统,“以风化下”或“以风刺上”,有助于“美教化,移风俗”。我们看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它以绝代佳人西施比天下胜景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单是以人比出了景的美,同时赋于景以丰饶的韵致。人们虽然不曾亲自一瞻西施的风采,但通过长期的历史传说和诗人作家的描写,已经俨然伫立了一个“天生丽质”的美的形象于想象之中,这想象之中的美的形象与实际生活中的西湖山水联系起来,人们对西湖山水美的体会,就仿佛升华到一种无比纯净的境界,西湖永远是那么年青,那么妖媚,那么亲切动人。把西湖比作美人,以西施比西湖,把自然山水人格化了。苏轼巧妙地利用西湖、西施的两个“西”字的关合,而且又巧妙地利用西湖属于越地、西施属于越人的地区上的联系,这具体“比”的西施也是历史上别的美女所不能代替的。根据记载,西施即使因病而捧心、因愁而皱,她也依然显得很美,这就如同西湖即使遇上天阴下雨,景色也一样迷人。诗人在借西施以展示西湖美景的同时,还给予读者以超出西湖美景之外更多的深刻的启示。诗人通过“欲把西湖比西子”,告诉人们,一要善于发现美,二要善于认识美,三要善于欣赏美。我们看这“美”就熏染、浸润于不知不觉中。

每个人都有经验,当别人强迫我们接受某种思想时,不管压力多大,如和自己的思想认识不一致,总要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抵制,而当我们阅读一部文艺作品,欣赏一尊优美雕像时,总是自觉自愿、兴味浓郁地在作品中徜徉、品味、思考、联想、想象,对作家、艺术家的创作进行补充、丰富、再创造,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感染,并从中享受到美。这种美的享受既是情感的愉悦,又是理智的满足。这是欣赏者并不自觉,却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作品中的真善美的内容,于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了教育。

④美育贯穿于人的终身,渗透到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孩提到老年都需要美育。美育是名符其实的终身教育。从横的方面看美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一切美的事物包括在活生生的生活里。美育既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又存在于创作中;既存在于大自然中,又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既存在于个人的生活思想中,又存在于人与人交往中;既存在于文学艺术作品中,又存在于科学技术中。总之,整个社会,我们的生活环境,都是进行美育的场所。感知和领悟美是进行美育教育的基础,是审美素养的核心。

什么样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行为和思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美的、好的?“美”在于“真”,失掉了“真”就无“美”可言。当然真的不一定都美,但是美的必须是真的。因为只有真实的东西才有审美价值,只有真情实感才能写出好文章、好作品来。一定的鉴别和欣赏能力,对青少年而言尤为重要。特别是对“八0后”出生的人来说,什么是“美”,什么是“美的艺术”?大有加强审美教育之必要。因为他们受“通俗”、“流行”冲击太大,几乎都是伴随着“通俗歌曲”、摇摆舞长大的,什么“追星”、“粉丝”,确实把一部分青少年搞晕、搞糊涂了,真假不辨、美丑不分。我们说,娱乐只能解决瞬间的快慰,提升精神境界才是永恒的。当人们消遣娱乐到一定程度时,总要想寻找一种新的境界、寻找一种精神慰藉、寻找人的生存坐标,而提供这一切、提升接受主体(观众、读者)文化品位的任务,只有审美教育才能完成。在作者、作品、观众(读者)三者之间,“作品”两端是两个“上帝”。“观众”是上帝,观众是衣食父母,比较好理解。作者也是“上帝”是因为“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应当像上帝在天地万物中—样,不可见,都无处不在。”(福楼拜语)

2、审美教育的性质。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或称美感教育。美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审美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培养审美理想的教育,它可以使人们变得高尚、纯洁,是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发展的教育。具体说,美育就是以美的观念、美的规律、美的内容、美的形式、美的力量,感染熏陶人们,纯洁人的心灵,规范人的行为,美化人的生活,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的理解和评价的能力,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形成健康审美情操,并通过实践去欣赏美、表现美、发展和创造美。加强美育教育很重要,是改造主观世界,实现人类自身美化的一条重要途径。美育的实施关系到一代人的培养,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未来。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移风易俗,美化人的心灵,改造社会不良风气,创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寓教于乐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各条战线都应加强美育教育。教育战线则尤为重要。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全面发展,就是品德、智力、体魄、审美的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的发展。钱学森曾多次谈到教育要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高科技需要高情感,经济科学的发展必须伴之以精神文化的和谐发展,教育要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

从人类思维系统的发展来说,审美意识、形象思维是最早出现的,曾对科学发展起过很大作用。抽象思维、理性思维是在审美意识、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审美教育的职能和主要方式。

1、审美教育的职能。是通过美的创造和美的欣赏,培养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和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美的感受,提高鉴别、欣赏、理解、评价、创造的能力,陶冶人的性情,树立高尚的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造就一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具体说职能有如下四个方面:

①帮助人们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人们的审美实践是受自己的世界观所支配的。审美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观在审美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使人们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使之在审美活动中做出科学的、正确的审美判断,这是审美教育的最重要的职能。为什么有些社会现象在一些人看来是美的,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则是丑的?关键在于他们的世界观、审美观不同。以对人体的雕塑美为例,威那斯是人类的一颗光彩明珠,但在历史上竟有人把她当成黄色的产物而割出,或把它当成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的象征,加以痛斥。这是一种愚昧无知的行为和左的表现,与他们的世界观、审美观有关系。若用正确审美观去欣赏就会发现威那斯那种蕴含的令人寻味的无限诗意和令人难以捉摸的含蓄的美。如果单纯追求感官刺激有些人眼中就会是一些格调低下的形象。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对于一个丑恶的灵魂来说,任何衣服和纱衫是挡不住他那卑鄙的眼睛的。”(《罗丹艺术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青年人分不清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为什么会这样?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审美观。而审美教育就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还可以《牛氓》为例加以说明。《牛氓》是以十九世纪意大利民族解放为背景,刻画了一个刚毅无畏富有牺牲精神的英雄形象。这一英雄形象在前苏联十月革命和卫国战争中,在我国解放后,都产生过极大鼓舞和教育作用。高尔基对这部小说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热情,给了很高的评价。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也有这样的描写。当保尔在医院忍受着剧烈伤痛时,医生问他为什么不?他说:您读一下《牛氓》就明白了。在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苏联英雄大都受到牛氓的教育和影响。在我国抗美援朝战争中,从一位英勇牺牲的烈士身上的口袋里小本子上就记着牛氓、保尔的字样。一部小说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深刻的道德影响呢?原因就在于它以美感的艺术形式与丰富理性内容的有机统一,把某种人生的理想和为实现这崇高理想的精神具体、生动、完整地树立起来,使读者通过感情的体验和生动的直观,做出审美判断,使人生理想找到了寄托,高尚的情操得到了肯定,从而自己也就受到了激励和鞭策,在现实生活中就必然变成意志行动。所以我们说,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健康的世界观,培养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自觉的用无产阶级的审美标准分辨美丑、善恶、是非,在不断的审美实践中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这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任务。

②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的爱好和兴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主要指感知、体验、认识和评价的能力。从人类的审美生理和机能来看,这种能力是有某种先天的因素,但决定性的因素则是后添的教育、训练、锻炼获得的。因此审美教育的又一职能,就是按照时代的要求,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的感受能力。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上)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发现美的眼睛,感受音乐的耳朵,使人们不仅具有简单初级的审美能力,如一般的色彩、线条、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而且具有较高的多方面的审美能力。对作品的鉴赏、评价,对人的道德倾向、赞赏等。笔者认为,现在我国一些好的文学艺术作品,并没有很广泛地进入广大读者、观众的审美视野,这除了作品本身缺乏更大的艺术震撼力和思想穿透力外,也和时下的文化环境有关系,最重要的是如何培养起健康的阅读风气、欣赏能力。广大人民群众审美能力的高低标志着一个民族精神文明所达到的程度。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是审美教育的最基本任务,是人们提高对美的鉴赏水平和创造能力的前提。

③提高人们对美和美的事物的鉴赏水平。人们对美和美的事物的感受力毕竟只是一种表面的感知,不是对美、美的事物的审美价值本质的深刻认识。因此审美职能的另一任务,是培养人们对美、美的事物的鉴赏能力、鉴赏水平,造就一代具有懂得艺术、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鉴赏能力,主要指审美主体凭自己的审美感受、审美情趣、和审美经验、文化素养,主要指艺术修养,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审美对象进行观察、体验、品味、判断和评价的一种能力。一般说,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缺乏艺术修养的人是很难欣赏音乐、绘画的。时下,对当代青少年进行艺术美教育十分必要。我们应看到许多青少年由于受流行歌曲、通俗文化的、追星的“冲击”;再加上中学阶段过早结束了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教育,对什么是艺术,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知之甚少,可以说少得可怜。至于对反映社会本质的某个事物和人的崇高境界的认识,就更需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鉴赏能力。所以说提高人们的鉴赏水平应从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思想水平、智能水平和艺术修养入手,还要推动人们经常参加鉴赏活动,总结鉴赏经验,使人们的鉴赏能力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得到发展。目前教育部决定将我国京剧一些名唱段纳入中小学音乐课来学习,对于学习、继承、弘扬民族文化,是一大胆有益的尝试。

④培养人们按照美的规律,从事美的创造能力。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这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本质。审美教育各项功能的最终实现,都要落实到人们表现美、发展美、创造美的社会实践中来。这种美的创造活动,不只仅限于艺术领域,而应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实美的创造应该是人们首要的美的创造,艺术美是现实美的集中和概括。艺术美的创造也是最集中的美的创造,它为人们美的创造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这一作用不可忽视。现实美的创造包括对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的美化,对环境的美化,人们心灵的美化,人际关系的美化以及对自然的美化等。

总之,不论现实美的创造和艺术美的创造,都是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肯定和发扬。通过审美教育就是要使人们的审美才能充分发挥运用到包括艺术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自觉的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2、实施审美教育的方式。要实现审美教育的职能,使审美的目的意义变成事实,必须要有一定途径和实施的方式。通过学校、大自然、社会、家庭来实施美育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式。

①通过学校实施美育。就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而言,在理解上还存在浅表化与功利性的问题。如缩短学生在校时间,改为“早九晚五”的作息制度;素质教育等于“传统教育”加“唱歌跳舞”;更有甚者,有些学校把凡是考试成绩上出现不如意时,把责任都推到开展素质教育上,这太不公平,岂不知“素质”的“教育”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当然审美教育也是其中重要一环了。我们看课堂教学,许多课程如语文、音乐、美术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如数学中的志趣意识,和谐感、对称感和黄金分割率;物理学中的物质结构、形态、色彩以及光学性能;生物学中关于动物的外观、结构的美等。社会科学中涉及社会美学、人伦美学、行为美、生活美等。这不都是素质教育吗!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室布置,正常生活制度等。契诃夫说:“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在大多数情形中,都是由环境培养出来的。”世界名牌大学,包括我国的北大、清华等,都十分注重校园的建设和修饰。那么在学生念书的地方,他无论走到哪儿所看见的,都不应当是别的,而只是强壮的、宏大的优雅的东西才对。求上进不要让他瞧那瘦冷冷的树木,七零八落的窗户,灰色的墙照着破破烂烂的门才好。更不能让网吧、娱乐场所、吃喝杂摊等包围学校,污染环境。

艺术美对青年的审美教育是巨大的。在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上有着特殊的价值。由于艺术集中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美,所以它能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通过表现感情来打动人的心灵,培养人的品格。艺术在审美教育中地位很重要,艺术通过艺术家灵活的艺术眼光将现实生活中朦胧不怎么显露的美发掘出来,帮助人们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与丑。如久住江南水乡的人,对自己生活中那黑瓦粉墙,翠竹掩映,小桥流水的淡雅之美也许感受不到,而画家、摄影家却把它作为艺术题材,通过艺术手法把它们的美,集中在绘画、影片之中,这就使人较为真切地感受到了美。同时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还因为在艺术中所描写的一切,反映了作家、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评价,倾注了他们深厚的审美情感。因此艺术最能以情动人,引起读者和观众的共鸣。古罗马美学家朗基杻斯谈文章作用时说:“文章不仅打动听觉,而且打动人的整个心灵。”所以把人品修养本来就有的那些文辞、思想、行动以及美与和谐的印象鼓动起来,通过文字本身声音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把作者的情感传到听众的心里,引起听众与作者的共鸣,使我们受到心醉神迷的文章中那种所写出的崇高雄伟以及其它品质的潜移默化。所以在人类文化史上艺术魅力是经久不衰的。贝多芬的交响曲,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音乐能启人智慧。现代神经学家经过研究认为,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有些科学家也称右脑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关联。左右脑平衡发展,是智力良好发展的基础,多听优美的音乐,有利于左右脑的互相协调,促进智力的发展,并能促使人体内释放更多的乙酰胆碱和一些有益的化学物质,从而改善与发展大脑的记忆功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曾说过:音乐启发了他的智慧。他每当在科学研究工作中遇到难题时,就欣赏音乐,从中获得启迪。爱因斯坦的好友、曾跟他同住德国的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也说过:“音乐可以启迪人的想象力。”当然,音乐之所以成为薛定谔和爱因斯坦的亲密伴侣,是由于他们不仅从音乐中获得高尚的娱乐,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诱发灵感的音乐中,凝聚了自己的科学构想,使思维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梳理,激发了大脑的兴奋点。可以这样说:在这个时候音乐同他们的科学创造已融会成一体。巴金的《家·春·秋》在三十年代曾激励过无数青年追求过未来。现在读来也激动人心弦。因巴金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对封建家长制的深切痛恨反映在作品里,青年们追求幸福、自由的热情和渴望美好生活的心情反映在作品里,就在人们的心头点起了为实现理想生活的火燃。

“处事要代人作想,读书须切己用功。”我们处事的时候,要多替别人着想,看看是否因为自己的方便而使人不方便。读书却必须自己切实地用功。因为学问是自己的,别人并不能代读。现在在一些大学生中,花钱僱人写作作业、写作论文,甚至代己去听课,岂不怪哉!那还能学到什么呢?可以说,读书读得好的人,也不仅在手文章美妙,而主要在于他道德高尚,品行美好。看来,我们高校确实应该大大加强德育、审美教育,忽略或重视不够,出废才则不可避免。

②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无比壮观的宇宙,如锦似绣的河山,生气勃勃的生物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扩大人的视野,丰富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信念和思想品质。自然美无论是否经过人工改造,都具有重要的美育意义。空气清新,景物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人们娱乐、休息的好场所,可以调节人们的精神,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同时千姿百态的自然美会激发人们热爱生活和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式。我国历来的爱国志士仁人都是把爱国主义的激情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大自然美的赞叹联系在一起的。辛弃疾的词“玉古台下京乡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表达了词人的忧国之情。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满怀激情地赞美祖国大好河山。问【沁园春·雪】更是气壮山河。的确,大自然审美教育提供了无比丰富的题材,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课堂。

投身到大自然中,加深对自然美的认识。到大自然中去常常会有心灵无负荷、无牵挂、无名利的一种轻松、舒畅、淡泊的心态。这种人的主体心情,一旦同客观景物“天人合一”的适应吻合,便产生一种“与时俱化”、“与道为一”的愉悦惬意,而激活了情境交融的美。这种美,乃是休闲的追寻与极致。东晋陶渊明《饮酒》的“悠然”、唐朝柳宗元的《江雪》的“独钓”、北宋程颢的“余心乐”,表明了他们主体心态的超脱、宁静与愉悦。这种“自得之”的心情,又与“采菊东篱下”、“山气日夕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云淡风轻”、“傍花随柳”的时空相交融组建。因此这种“境由心造”与“心随境迁”在辩证交流中相得益彰地流溢出一种恬淡之美,对生命注入了美感质地。由此看来,休闲并非是“石壁”、“躺卧”的静态凝固,而内中含纳着一种主体和客体中介之动态。如前三首诗中突现的“采”、“钓”与“过”。这就如美学家莱辛在其名著《拉奥孔》中所说的“化美为媚”,因为媚“是一种一纵即逝而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老作家孙犁有言:“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雁排长空、驼走大漠,这是它们的极致。”而人所要寻求休闲美之极致,也需在一种自我所求而又无害于人的动态中呈现,如临窗阅读的“读书有味身忘老”、与老友聊天的“推心置腹无所忌”、在傍晚漫步的“遐想幽远开心扉”,都是一种休闲之美!

③通过社会实施美育。社会生活天地广阔,随时随地都对人们起着有形无形的美育作用。因此有目的有意识的利用公共设施,如剧院、影院等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审美教育。

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美,人们穿衣也并非只为禦寒,饮食也不只为充饥,住房也不只为遮雨避风,而且要讲究美观、大方、舒适。日常生活养成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审美心理、趣味同样有影响。一个人工作、生活的环境是否整洁、井然有序,也具有审美因素,它不仅使人们工作学习时舒适,而且能鼓舞他们意气风发的创造生活的情趣。

任何的劳动产品,都有式样、花纹、色彩等特征,这些产品美不仅增加使用价值,而且增加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有组织的集会、活动,也蕴含着美。

④通过家庭实施美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装饰,摆设艺术化,人际关系和谐友善,家长的自我教育,对子女采取适当方式启发教育,最好到大自然中去,不被孩子发觉,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人们追求富足的物质生活,无可非议,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对房屋进行雍容华贵的装修,安放上大屏幕彩电、空调、高级组合音响、电脑……亦是可以、应该的。一个大款家中的小孩,小轿车接送上学,穿名牌,吃肯德基,但精神到荒芜家中连一本书也没有,连孩子学习的字典、词典也找不到,那你照样会变得一贫如洗。所以说,光有物质,没有精神那是跛子、瘸腿;光讲精神,不讲物质,那是空谈,自欺欺人。只有物质、精神齐抓共管,两方面都丰收了,那才是真正的富有。

参考文献:

《艺术特征论》汪流等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6月版

《马克思与美学问题》董学文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9月版

《美学基本原理》刘叔成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美学与艺术理论》(德)玛克斯.德索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文艺学.美学与现代科学》钱学森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4月版

《美的结构》孙绍振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6月版

论文关键词:美艺术美审美美育教育形象思维完美人格理想健康审美观审美教育性质特点职能方式

艺术审美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素质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受到了愈来愈多的高校教师的关注,对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地被提及。审美教育是教育者借助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教育形成的良好的审美素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思想品格的提升,而且有利于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性格的健全。本文主要立足于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分析了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概念界定

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作品和相关的艺术理论知识,运用艺术鉴赏和创造的规律,去影响受教育者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受教育者的感知能力、想象力、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渗透性和典型性的特点。[1]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专业艺术院校培养的是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方面的人才。从广义上说,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上的职业和分工不同,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的人,都会涉及到艺术,他要么阅读小说,要么聆听音乐或者观赏舞蹈活动等等。因此,无论是广义上还是狭义上的艺术教育,都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原理知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鉴赏和批评,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鉴赏美的能力。

审美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修养,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因此,审美教育中教育者运用的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另一方面,审美教育的目的,以采取多种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受教育主体参与审美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促进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2]

二、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1、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但审美教育不只是艺术教育。首先,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核心,这是由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只有突出了其审美的本质,艺术教育才能够塑造出美的灵魂,才能培养出受教育者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滕守尧认为,艺术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能的教育,而归根到底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置身于审美活动之中,获得审美愉悦体验,体验到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

2、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主要途径

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有许多种,其中艺术教育是其最主要、最根本的途径,也就是说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审美修养、人格品质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正如前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所说的:“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可以这么说,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艺术教育,就没有审美教育,更说不上审美修养的培养。

3、美育是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

虽然艺术教育与美育在根本目标、具体任务、实现途径等方面不同,但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养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这和美育的目标非常符合。素质教育是现代普通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审美修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人类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也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

首先,美育以塑造鲜明而感人的形象为物化手段。在美的实践环节中,美的欣赏、美的创造都不能离开形象,因为美的事物具备动人可感的个别形象。离开了艺术形象,美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所。著名的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描写了英雄人物保尔•柯察金,作品中保尔的奋不顾身的斗争精神,而且顽强的革命意志塑造了主人公崇高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深深地受到教育和感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苏联青年和中国青年。

其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由于艺术教育培养着受教育者的感知、洞察与想象能力,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教育成为了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美的形态有很多种,其中艺术美是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在创造和欣赏美的能力的培养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艺术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最后,审美教育的最终功效是陶冶人的情操,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能够对他们健康的心理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审美教育中,大学生可以根据美的形象的塑造,增强情感的交流和人际关系沟通的能力,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审美修养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2]赵.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研究[D].2011:12-16

艺术审美教育范文第3篇

(一)对影视审美教育性的理论分析

人们在影视审美中所要满足的“教育”需求,更直接地说就是人们对“价值”的一种需求。影视审美和教育的结合,也就意味着人们进行影视审美的过程和实现自己价值追求的过程是一致的,二者的结合其实是对美的本质内涵的一种体现。从美的本质属性上讲,美是永远无法摆脱功利控制的,也就是说没有不承担任何功能的纯粹的美。审美对象在形成人类的审美评价、审美经验的时候,依赖于它们与人类自身需求、目的、理想的复杂关系。也就是说,审美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它实际上是依据人的需要来判断对象的审美价值的。所以,作为人类生存发展一种本质需求的“教育”需求,必然就会体现在人们所进行的所有的审美过程中,不论是在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审美过程中,还是在对类似影视艺术形式等新兴的艺术形式的审美过程中,都会体现出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在这里我们就为影视审美中人们的“教育”需求找到了理论上的依据。不过,影视艺术作为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样式,融合了诸如文学、绘画、音乐、建筑、摄影、雕塑及光、声、色、电等一系列的艺术因素与科学技术成果,因此在审美过程中所具有的教育性体现出了与传统艺术不同的特点。一方面,影视审美中的教育性具有现实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影视艺术既具有艺术的各种门类的特质,又囊括了现代技术,特别是现代高科技因子,表现出来的声音世界,色彩世界、情感世界都充满了真实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比如长镜头的使用,就在表现真实的生活状态,情绪化的瞬间产生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具有强烈的现实震撼力。同时,在影视艺术中,大到天文地理,小到人的喜怒哀乐无所不包,仿佛是百科全书一样,给人们的视野提供无限的延伸,让人们不仅能清晰地审视自己周围的事件及形形的人等,同时也可以通过荧屏的表现洞察那些无法接触到的生活与自然的课题,从而充实自己的经历和生活经验。比如战争题材的影视片早给人们带来历史重温的同时,引致人们获得更多的思考与警惕,引发人们对和平的呼唤,避免战争,尝试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人类的争端。灾难片的题材则给人们展现了曾经有过的或未来可能会遇到的来自人类和大自然的种种突发的灾难,像山洪、疾病、劫难等,为人们培养应变的智慧和能力,为生存多储备一些本领。另一方面,影视艺术的教育性还具有启发性的特点。无论影视艺术多么真实,也不过是再造的时空。影视艺术的媒介本身就具备了制造艺术环境,创造特定氛围的机制,它们所再造的时空使观众在对作品内容的感知和了解的基础上,心灵被感动,情感被调动,情绪被感染,由此为媒介所叙述的内容所吸引,进入与作品创造所期待的审美相应的情感状态,跨越时空,形成对影视艺术创造的梦幻般境界的沉迷和陶醉,从而由影视艺术被直接的接纳,进而引起观众情绪乃至情感的感染与触动,被再造的时空中的图景与情形带进审美的境界,在影视视听的综合演进过程中,被鼓励和激发,深入进去阅读和理解,使感性的接受逐渐演变为理性的读解。因此,影视艺术中的教育性完全不依靠理性的说教,凭借媒介的强烈感染,观众的情感自觉的介入,在强烈的心灵震撼中达到审美的理解和领悟,从而与艺术作品的深刻宗旨和高尚内涵在精神上得到统一。

(二)对影视审美教育性的例证分析

影视荧屏上,特别是电视屏幕上的众多的新闻类型的节目、科教类型的节目、纪录片等大多是以传授信息和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像《的诱惑》、《望长城》等一些优秀的记录片都既具有了丰富的知识内容有包含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给观众以美的感受。但是,影视审美文化中所蕴涵的教育性不仅仅是体现在电视大学或电视上所作的以传授知识为单一目的的节目中,更多的是经过含有意味性的或娱乐的形式变换,以唤起观众自觉的共鸣和潜移默化的接受。一方面,与文本文化不同的是,影视文化凭借其声画并茂,不断运动,变化着的画面的有机组合,来显示事件的发生、发展,暗示结果或暗示“应该如何”。例如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推出的法制节目《今日说法》、《拍案说法》,二者都将节目内容的重点放在讲清案件的来龙去脉上,并通过借助演员的表演真实地再现案发的全过程,由于所涉及的案件全都是真人真事,加上节目还邀请到司法界的权威专家针对案件的审理、判决全过程进行点评,完全没有说教,观众在观看后自然就会从中得到启示,受到教育。通过这样的节目形式,观众既爱看又能在看的同时满足自己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当然能受到观众的喜爱。另一方面,影视文化应该说是一种最感性,最通俗,也最具感召力的大众文化,说它“最具感召力”,一是表明了影视文化作为大众文化具有广泛的普及性,另外也表明它极大的缩小了影视作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通过作品和观众之间所做的近距离的平等的交流,自然就能给观众以思考和启迪。以中央电视台的访谈节目《艺术人生》为例,栏目邀请一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德艺双馨”的演艺人士到演播现场,以聊家常的方式和观众一起共同分享他们所经历的人生故事。这些知名的演艺人士常常就活跃在影视荧屏上,本身就十分地具有亲和力,对观众来说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熟悉,通过他们对自己人生酸甜苦辣的回忆和讲述,观众也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得出一些对人生真谛的感悟,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们人格魅力的感召,获得心灵上的净化。从时间上来讲,影视审美中的教育性更多的表现为长期的对人心灵的渗透。无庸置疑的是当今影视艺术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诸如小说、散文、诗歌等语言艺术,完全地融入到了人们的世俗生活中,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观看影视节目已经成为人们习惯性的生活方式,进行影视审美实践,感受影视美中的教育性内涵也便成了人们一种长期的反复的习惯。但是,影视审美中的教育性为什么说更多的以渗透的方式进入人的心灵呢?那是因为影视美的内容不仅仅是教育,观众在审美过程中的需求也不仅仅是教育,更多情况下,不可能以单一说教的方式强行灌输到大众的思想意识中,只能是对大众的意识的长期渗透。

也就是说,除了教育性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和教育性因素一起共同承载着影视美的内容,观众在进行影视审美的过程中除了要满足教育需求外还有别的需求需要满足,这个因素或者说这个需求就是下面所讲的娱乐性因素或娱乐需求。

二影视审美的娱乐性

先来看一下美国学者E.卡茨列出的包括电视在内的由五种大众交流媒介来满足的基本需要:1.认识的需要:需要信息、知识和理解。2.感情的需要:需要感情体验和审美经验,爱情和友谊,渴望着美的东西。3.人格的综合需要:需要自信、稳定、地位、安心。4.社会性的综合需要:需要加强和家人、朋友和其他人的联系。5.紧张一放松的需要:需要逃避和消遣。①M.德福勒和S.鲍尔-罗基齐则指出了三种需要类型:1.需要理解一个人的社会世界。2.需要在这个世界中有意义地和有效地行动。3.需要有一个从日常麻烦和紧张中逃避的幻想。②从二者的研究结论来看,不论是E.卡茨的五条需求还是M.德福勒和S.鲍尔-罗基齐的三种类型,都共同指明了观众希望通过大众交流的媒介去满足对外在世界的欲知欲,从而获得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能量。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E.卡茨和M.德福勒等人不约而同地都在最后指出了观众对大众交流媒介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需求:娱乐需求。看来,在影视审美过程中,是否具有娱乐性也是能否产生美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对影视审美娱乐性的理论分析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走进电影院,打开电视机一般都是出于娱乐的目的。虽然说娱乐不是艺术的目的,但是没有娱乐艺术的目的就不能实现。按照西方传统美学观点来讲,艺术之所以包含娱乐性,是因为艺术结构中具有游戏的因素。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

①转引自[美]约•费斯克、约•哈特利.《电视功能论》.任生名译.《电视艺术》1990年第5期.

②转引自[美]约•费斯克、约•哈特利.《电视功能论》.任生名译.《电视艺术》1990年第5期.

游戏是充分自由的表现,不能不自由的游戏。而自由是艺术的精髓,正式在自由这一点上,艺术与游戏是相通的,因此把他诗歌看成想象力的自由游戏。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发挥了康德的游戏和艺术同时不带实用目的自由活动的思想,提出艺术的产生正是由于游戏的观点。他认为游戏的冲动是一种脱离物质束缚、不计较利害关系的自由活动,正是因为这种游戏的冲动使得美本身就成了人追求的目的,推动了美感和艺术产生。落实到影视审美的过程中,正是因为影视艺术中所包含的游戏因子,使得影视艺术具有了娱乐性,同时,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视听审美艺术,影视艺术不仅更加强调其中的娱乐性,同时也使得影视艺术的娱乐性具备了其个性化的特点。作为“声画合一”的艺术,影视艺术比起其他的艺术样式对受众有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听觉冲击,带给观众无法拒绝的视觉奇观和听觉享受。一方面,通过高科技的拍摄手法,使观众能更加容易的从影视艺术作品的画面和表现手法上获得愉悦享受。影视作品中经常采用多机拍摄手法,并通过不同景别、拍摄角度的选择使画面富于变化和运动感,给观众应接不暇的视觉享受。同时还有大量的特写镜头,特别是特定情景中的特写镜头,给观众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观众注意力的集中,刺激观众的视觉神经,或填补感觉上的“饥饿”或空白,得到感官上的满足。另一方面,影视艺术在听觉上也能给观众愉悦的审美享受。悠扬的音乐旋律,精彩的人物语言都能给人以娱乐享受。影视剧中人物的对话、旁白、画外解说等不仅是剧情设计的主要元素,同时,还有重要的娱乐功能。精彩的语言在发挥自身叙事功能的同时,也能使观众从中领略到或智慧或幽默或哲理的因子,获得审美的。特别是在这些声音和画面配合作用的时候,影视艺术的娱乐性被完整的发挥出来。观众视觉上赏心悦目的同时,加之各种听觉元素的融合,使二者相得益彰,观众便可以从中获得极佳的视听享受。

(二)对影视审美娱乐性的例证分析

影视审美中的娱乐性,其本质体现的是一种游戏的心态,而且这种游戏的心态是一种大众化的游戏心态,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世俗大众的取悦,对大众口味的迎合。1998年湖南经济电视台推出的电视连续剧《环珠格格》在全国刮起了一阵收视狂潮,创造了大众文化的奇迹。这部电视剧不仅拥有大量的少年观众,成人观众的比例也明显“超重”。男女老少,大江南北都被“小燕子”的顽皮和恶作剧弄得捧腹大笑,戏里戏外热闹非凡。当劳累一天的广大工薪阶层回到家中,除了吃、喝、休息以外,这样的娱乐电视剧所带来的开

怀一笑,也可以算作是给自己一种松弛、欢娱的回报了。但是对大众的取悦和迎合又并非这样的一个“玩”,一个“闹”能够解决。观众对制作商快马加鞭拍摄的《环珠格格》第二部就不买帐了,大多观众都对“小燕子”一如既往的无理取闹产生了反感,恶评如潮。其实,《环珠格格》第一部的成功不仅在于“小燕子”频频爆出的笑料,更重要在于将古代宫廷生活与现代的平民生活相叠印,用娱乐的方式演绎爱情、亲情、友情和手足之情,赋予了娱乐剧丰富的内涵,即一种有“味道”的娱乐。近年来电影界所流行的贺岁片如《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腕》、《手机》等虽然游戏成分都十分浓郁,但实际上都是以一种调侃,解嘲的方式去解读现代人的生活状况,绝对不是单纯的“玩戏”和“闹戏”。拿《手机》来讲,虽然故事的情节、对白、表演都是以取悦观众为出发点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影片实际上也真实地反映了由“手机”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比如个人隐私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等等,观众在被逗趣的同时实际也搀杂了对这些社会问题的反思,感受到的是具有回味的娱乐,自然会在欣赏影片的同时感受美的愉悦。娱乐性,还具有消遣的意味,包含着大众对情感的释放和宣泄。而这种感情释放和宣泄的方式除了用喜剧幽默的方式实现外,还可以是悲剧伤感的。以最近的韩剧热潮为例,影响比较大的像《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美丽人生》等都是以凄美曲折的爱情故事为主要内容,配合以优美浪漫的画面和动人心弦的音乐,赚足了观众的眼泪。这类电视剧用唯美的方式处理着人与人之间感情,唤起了每个观众内心深处对爱情、亲情、友情最原始的最理想的回忆,这种回忆实际上并不是痛苦的,甚至也不感伤,反而将人们积压的情感恣意的宣泄,甚至可以说仍然是一种游戏的继续。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有已经有了这样的感受:娱乐性是不能单独承载影视美的内涵的,总是要在和教育性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美感。而在前文对“影视审美的教育性”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影视审美教育性因素中所包含的娱乐性因素。二者在影视审美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呢?

三“教”与“乐”

“教育性”和“娱乐性”应该说是影视审美中不可或缺的两种因素,而且二者是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因此在影视作品的创作实践中不能企图以任何一方来代替对方的位置。一方面,既不能用教育来代替美,像时期的八亿人民八出戏,每出戏都是《沙家浜》式的教育观众具备一种没有性别没有年龄的无产阶级革命激情,其中的人物没有温情的两性生活,男人与他的妻子无关,女人从来也不思念她的丈夫,他们从来不恋爱,女人的唱腔常亮如洪钟,时时做出刀枪交撞的金石之声,完全教条式的进行理论说教和精神承诺。现在除了饱含着对那段时光的记忆外,毫无美感可言。另一方面,也不能走像另一个极端:用娱乐来代替美。这种现象在当今的影视荧屏上比较普遍,有泛滥的趋势。以台湾的综艺节目为例,像现在台湾收视率比较高的综艺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天才GOGOGO》、《快乐星期天》等完全不涉及政治、思想、文化内涵,甚至表现出一种对政治、思想、文化的强烈排斥,其包含的内容仅仅是请上时下的流行明星以饱观众的眼福,大肆地对明星的私生活进行调侃,以及几个主持人胡乱地搞笑。节目吵吵闹闹,庸俗不堪。一部作品是不能没有一定的思想内涵的。娱乐虽然有益但却是短暂的,只有拥有引起普遍共鸣的意义指向,才能使艺术作品有其独到的生命力。如果仅仅为结构而结构,为感性而感性,拒绝经典,拒绝思考,极易将人有通俗走向庸俗。所以,在影视作品中教育性和娱乐性必须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即通常所言的“寓教于乐”。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而言,要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并不是容易的。首先,就表现在对“教”和“乐”的理解上。什么样的内容才能使观众受到教益呢?又是什么样的内容才能使观众感受到娱乐呢?就拿开篇所举的小品例子来说,邯郸学步的滑稽不一定就能娱乐观众,流着眼泪说的煽情话也不一定就能教育观众。“教”和“乐”都必须建立在对世界、人生真实的感悟上。以《康熙王朝》为例,电视剧从康熙少年时的玩劣轻狂,到青年时代的简单率直,再到中年时的雄才大略,功于心计,再到老年时一代明君的感世伤怀,为我们塑造的了一个比较真实、完整的帝王形象。通过这么一个伟大历史人物的一生,往往可以更加真切地显示出对世界对人生更深刻的终极关怀,所以观众在看《康熙王朝》的时候,心态肯定是更加严肃的,所获得的教育是更加深刻的。不仅如此电视剧还真情地描述了康熙和祖母孝庄皇后的亲情,和容妃的爱情,和明珠的兄弟情,和索额图的君臣情,以及作为父亲对子女的父爱,连贯了许多具有真实情感的温情小故事,对康熙有了更加人性化的刻画,增加了电视的趣味性,所以深获观众好评。当然,也不是说任何影视剧都必须将观众引向对人生终极性问题的思考才算得上“教”。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通过对张大民一家的家事:住房拥挤、婚丧宴庆、生老病死、下岗失业……再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面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所塑造的“张大民”形象以及“张大民”对待生活的态度使观众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例如:“张大民”的生活是不是幸福的?“张大民”算不算得上生活的强者?“张大民”所体现的精神是否就是“阿Q精神”?这些,都促使人们去认真思索,思索自己该怎样面对生活的坎坷,该怎么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从平凡中见出不平凡的道理,也是对观众有教育意义的。其次,要做到“寓教于乐”还难在对“教”和“乐”度的把握问题上。北京有线台的《欢乐总动员》栏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1999年初,《欢乐总动员》初次亮相荧屏,男主持人红发冲冠,女主持人奇装异服,主持人互相嬉笑打闹,手舞足蹈,热闹非凡,完全忽视节目的内涵。明显出现了对“教”和“乐”在度上没有把握准的问题,结果是让观众大倒胃口,观众讽刺批评声不断。可贵的是,在观众的批评声中,节目的主创人员很快的吸取了经验教训,从内容下手,推出了一系列既有教育作用又有娱乐性的栏目,像“明星学校”栏目,让现场嘉宾跟“师傅”学表演,既出了笑料,又了解了文艺知识,增强了节目的文化含量,提高节目的文化品位,形式上又常变常新,由于把握好了“教”和“乐”的尺度,很快就吸引了观众,获得观众的好评。再比如,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推出的益智娱乐节目《开心辞典》一经播出就深受观众好评,原因就在节目在“教”和“乐”的度上把握得比较好。节目在名称上将“开心”和“辞典”结合,清楚地表明了节目“寓教于乐”的宗旨。节目采用主持人和参与观众一问一答的竞猜方式,问题涉及政治、历史、经济、地理、科技、文学等各个方面,知识涵盖面比较广,观众能从中汲取到各个方面的知识。而且由于题目都相对比较简单,还涉及到一些生活小常识,调动了观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增强了节目的趣味性。同时,节目的主持人一个偏向知识性,一个偏向幽默风趣,这样的搭配将整个节目中“教”和“乐”的气氛也融合得恰到好处。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要把握好影视作品中二者的度就要求作品的创作者要具备比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品位,不仅如此,还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对观众需求的敏锐触觉,结合作品的具体定位具体实践,才可能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

艺术审美教育范文第4篇

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在处理教材方面,目前全国在“一纲多本”思想的指导下,编写了多种版本的中学美术课本。这些课本保持了各自的地方特色,但又在总体上体现了大纲的精神,注意到了美术的基础文化教育作用,涉及造型艺术的各个领域,又突出了审美教育的主线。这些新编教材的特点,是打破了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上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传统,强调了以艺术观和修养教育为中心线贯穿全教材的指导思想,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

必须纠正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的错误观点。艺术固然比较集中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但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并不限于艺术。“自然美、社会美,特别是社会美,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其作用是不应低估的。”(陆广智《基础美学》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共同纳入美育的范围,把三者结合起来;而艺术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担首当其冲的作用。

由此,我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体育和美术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但光靠这几门课是不够的,这个任务的完成应该由各门课的教学来共同承担。而音乐、体育、美术,特别是美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并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的整体。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二、三岁至十八、九岁之间。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属于少年时期,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开始步入青年时期。处于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年期富于幻想、可塑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已出现了青年的某些年龄特点。他们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体力和意志还不太强,易于冲动,缺乏克制能力,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而容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乏辨别能力。这些身心特点,都说明了初中学生教育的艰巨性。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我们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有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条文进行剖析,并结合上节所叙中学美育的任务,可将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内容作如下概括:

1.形式美感的培养。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每个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人只分辨红、橙、黄、绿、青、紫、黑、白等简单的色彩,而画家和经过绘画训练的人就能表现出事物的丰富色彩的色彩变化和色彩与色彩之间的互相关系。在美术课中我们通过讲解、观察、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在图案课里,则让学生了解诸如均衡、对比、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形式法则,并通过图案组织规律的训练,系统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

2.审美情趣的培养。梁启超曾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趣味教育与教育的趣味》),国外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如一次家乡风景的写生和校园风光的描绘,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征服过不少人,许多人从中受到了爱美情操的感染。舍科特尼科夫绘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涩。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摩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

3.审美理想的培养。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4.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像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像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像使它有形。”孩子们充满幻想,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丰富的想像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逐渐形成的想像力为前提,又以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所以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中学美术课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像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美术不限于绘画。随着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美术的触角已伸向了商品经销、印刷工艺、建筑装饰和服装设计等广泛的领域。培养未来劳动者素质的美术教育,理应在上述这方面发挥作用。新编美术教材中,列入了诸如纸盒包装,广告招贴、标志设计、壁挂设计、服装设计、折纸建筑等内容,都是为了教给学生实用美术的知识,并训练其进行实际设计的初步技能。这些课题内容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成为将来的设计师(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其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愿望和追求。

艺术审美教育范文第5篇

艺术教育面对同一审美对象,由于审美能力不同,人们获得的审美感受也不同。审美创造并不只是专业的艺术创造,而是有着广泛的内涵;审美创造活动能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二、审美意象的观念构思

对审美意象的观念构思,在我国古代文论中早就有过大量论述。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他还把意象神思视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在谈到“神思”这个观念构思时,他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这显然是说作家的心灵构思正在于“神与物游”,是一种内在的艺术创作活动。

审美意象的观念构思既然是艺术的内在生产,那么它的艺术性及其审美属性是什么?我们认为,它的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审美意象结构的和谐。审美意象结构越和谐,内在生产的艺术性越高,因而就越具有审美属性。可以说,审美意象结构的和谐度是内在生产的艺术性高低、优劣的标志之一,也是其审美属性强弱、大小的标志之一。

审美意象结构的优化是由两个互相联系而最终合二为一的意与象组成的――一个是“意”要选取最佳的“象”,一个是“象”要最佳地符合“意”。换句话说,审美意象结构,应建立在艺术生产的主体对客体的审美感受和深刻理解的统一基础上。主体缺乏具体的审美感受,意象趋向概念化、公式化;感受基本停留在现象上,意象趋向自然主义。只有审美感受能具体、形象和深刻地理解事物的本质,意象才能具有感人的艺术美,获得高的或较高的艺术性。倘若审美感受是具体的,而在理解上却出现片面性,甚至理解错了,那么,意象就会不统一,也就损害艺术性及其审美属性。我国古人说:“夫意象应日合,意象乖日离,是故乾坤之卦,体天地之撰,意象尽矣。”这即是说,意、象结合体现了艺术规律、美的规律;意、象分离违背了艺术规律、美的规律。

如上所述,在作为艺术内在生产的审美意象的观念构思中,内在生产的艺术性就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了,因而这种艺术性的审美属性也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正如内在生产艺术性不能排斥在整个作品艺术性之外一样,这种内在艺术性的审美属性,也不能排斥在整个作品艺术性的审美范畴之外,而应该在艺术性审美范畴之内。

三、审美意象的观念构思和内在生产的艺术性及其审美属性

艺术家的审美意象的观念构思和内在生产的艺术性及其审美属性,在未能提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之前,它只是艺术家头脑中的观念形态,只有当艺术家头脑中的审美意象体系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传达出来,才能算正式生产出具有审美作用的实际作品,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艺术的外在生产、外在生产的艺术性及其审美属性。所谓艺术的外在生产,简言之,就是指审美意象传达的完美,是外在生产的艺术性及其审美属性的集中表现。艺术家在审美意象的物质传达中,意象传达的完美程度是外在生产的艺术性高低、优劣,以及艺术性的审美属性强弱、大小的标志。为了增强意象传达的完美度,首先要做到传达意象的得体。意象构思与传达意象的载体,彼此是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载体要适合于意象的传达,而意象构思时,又受一定载体的各种因素的制约。英国美学家鲍桑葵在谈到艺术媒介(即艺术载体)时认为,“任何艺人都对自己的媒介感到特殊的愉快,而且赏识自己媒介的特殊能力。这种愉快和能力感当然并不仅仅在他实际进行操作时有的。他的受魅惑的想象就生活在他的媒介的能力里,他靠媒介来思索,来感受,媒介是他的审美想象的特殊身体,而他的审美想象则是媒介的唯一特殊灵魂。”鲍桑葵深刻地道出了审美意象与传达载体的密切关系,处理好它们之间互相制约的关系,就可以让艺术载体恰到好处地、完美地传达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的物质传达,作为艺术的外在生产,具有实践性的创造活动,是内在生产的继续、深化和检验,而不是对意象构思的原封不动的、被动的传达。因此,要恰到好处地、完美地传达意象构思,还必须在传达的过程中,继续创造性地进行更具体、更准确、更周密的审美意象构思,甚至改变原来不恰当的意象构思,使构思与传达逐步趋向吻合,达到完美的统一。郑板桥画竹的实践经验,说明艺术家的意象构思与载体传达的辩证统一关系。他指出“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是说意象构思是一种观念性的艺术创造活动,注入了画家的情思趣味,是一次质的飞跃,从自然形态飞跃到观念的意象形态,起了质的变化。接着,他又指出“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并且在落笔之间,“倏作变相”。实质上,这是说意象传达是一种实践性的创造活动,经过画家的手,同时也通过画家的脑,不仅运用了物质材料和艺术手段,而且在物化过程中继续进行意象构思、深化,甚至改造了原来的意象构思,即经过实践性的物化创造,造成“变相”。其结果,把观念形象的审美意象物化成作品形态的艺术形象,这又是一次质的飞跃。

结语

文学创作中的审美意象传达也不例外,虽然它具有语言艺术的特性,但它仍然遵循着意象构思支配意象传达,意象物化过程中艺术实践又深化、检验和改变着意象构思的艺术规律。总之,在审美意象构思和语言载体传达的辩证统一的创造活动中,应尽可能增强意象传达的完美度,塑造出具有高度艺术性及审美属性的艺术形象,而意象传达完美度高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在意象传达好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意象传达的巧,才能更好地追求艺术的形式美。

参考文献:

[1]陈育德.画形于无象 造响于无声――论音乐与绘画之通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2]洪拓青.风景油画中色彩的情感表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

艺术审美教育范文第6篇

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专业艺术院校培养的是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方面的人才。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世界上的职业和分工不同,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的人,都会涉及到艺术,他要么阅读小说,要么聆听音乐或者观赏舞蹈活动等。审美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因此,审美教育中教育者运用的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另一方面,审美教育的目的,以采取多种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受教育主体参与审美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促进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但审美教育不只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能的教育,而归根到底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教育。这种形式使得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各种心理能力“既能共存,又能相互配合;每一种能力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但又兼顾到整体,以不损害整体的有机统一为限”。

(一)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主要途径

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有许多种,其中艺术教育是其最主要、最根本的途径,也就是说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审美修养、人格品质的主要内容和途径。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只有突出了其审美的本质,艺术教育才能够塑造出美的灵魂,才能培养出受教育者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滕守尧认为,艺术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能的教育,而归根到底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教育。一方面,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因此,审美教育中教育者运用的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另一方面,审美教育的目的,以采取多种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受教育主体参与审美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促进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

(二)美育是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

虽然艺术教育与美育在根本目标、具体任务、实现途径等方面不同,但艺术教育直接目标是培养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这和美育的目标非常符合。素质教育是现代普通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同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基本一致的。

二、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人类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也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

首先,美育以塑造鲜明而感人的形象为物化手段。在美的实践环节中,美的欣赏、美的创造都不能离开形象,因为美的事物具备动人可感的个别形象。离开了艺术形象,美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所。著名的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描写了英雄人物保尔•柯察金,作品中保尔的奋不顾身的斗争精神,而且顽强的革命意志塑造了主人公崇高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深深地受到教育和感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苏联青年和中国青年。其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由于艺术教育培养着受教育者的感知、洞察与想象能力,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教育成为了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美的形态有很多种,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因此,审美教育中教育者运用的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审美教育的目的,以采取多种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受教育主体参与审美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最后,审美教育的最终功效是陶冶人的情操,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结语

通过审美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能够对他们健康的心理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审美教育中,大学生可以根据美的形象的塑造,增强情感的交流和人际关系沟通的能力,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审美修养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艺术审美教育范文第7篇

①远足工作的系统构建首先是选择恰当的主题和任务,因为主题不同幼儿活动的兴趣和内在动机不同,那么幼儿在远足活动中的心理反映就不同。主题是一个活动的灵魂,它决定了整个活动的性质,通过任务引导幼儿参与进来,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定向,心理进行激发,才能最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是对远足活动内容、形式、方案设计的策划,舒适安全第一,人性化教学第二,因材施教第三。通过精心的设施、材料准备,适当的感官刺激,知识点的准确穿插,以求最终达到教学与环境相结合,活动与生活相结合,时间与环节相结合的目标。最后,远足活动是教育的持续,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吸引儿童参加活动还不足以保证教育的效果,只有从旁边获得评价有益的结果才能带来满足今后并诱发今后的行动。因此,教师应该在远足活动结束后对幼儿进行记忆强化,在活动以后的教学中时时帮助幼儿回忆,最终提升幼儿的经验认识。

②街头艺术激发审美情趣的必要性研究幼儿在幼儿园的审美情趣主要来源于传统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培养,所接触的大多是画纸画布上的艺术作品,种类大多为油画、国画、水彩画等,作画的材料多为各类颜料、水彩笔和油画棒。容易让幼儿在脑中形成固定思维,认为美术就是这个样子。而街头艺术打破了这种思维定性,无论是在创作地点、创作材料还是表现形式上都给幼儿带来全新的感受,不仅极大丰富了幼儿对艺术形式的感知,更大大拓展了幼儿的艺术想象空间。只有打破了艺术表现形式的单一性,激发审美情趣的多元话,才能使幼儿在艺术创造力上天马行空。

③街头艺术激发审美情趣的可行性研究以美感人,以情动人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激发审美情趣的主要手段。在街头艺术的活动中,幼儿因为自身的兴趣始然,同时又在观察、触摸和联想中获得了自我享受。街头一件件表现方式各异的艺术品,老师的循循善诱,幼儿的全身心投入,激发了幼儿在审美中的喜悦感、自由感、质疑感、惊异感等,调动了审美潜力,产生了审美激情。

于是,街头艺术在激发审美情趣的可行性上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提供的审美素材丰富而且角度各不相同,好比同样是雕塑,其作者的创作构思和表现手法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幼儿其实也是有各自喜好的,他们总会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艺术作品,主动地激发自己的审美要求。二是街头艺术的审美中出现的闪光点多。美是通过媒介展示出来的,而这些媒介往往具有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局限性,在户外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直观媒介更多一些。因此,在远足活动中,当幼儿更贴近自然,更贴近生活,那么审美过程中的闪光点也会更多。

二、具体研究过程通过对本园幼儿三个月一系列远足活动的总结,课题组准备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细化总结,主要从审美价值的不同角度,幼儿在不同街头艺术中的不同表现在以及审美情趣培养中的细节把握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审美价值

1、“街头艺术”和幼儿的成长相结合

(1)静态“街头艺术”的欣赏教育如:雕塑、涂鸦墙、广告牌、橱窗艺术等等都属于静态的“街头艺术”。欣赏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从自然环境中发掘美好事物,了解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是欣赏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学生丰富了他们的美感经验,才能提升他们的审美评价能力。如何从不同角度、不同元素、不同心情去“读”懂美术作品中的美感和内涵是欣赏教学的重要方法和策略。幼儿的感官主要来自于色彩、线条和形状,而意境则需要老师去启发,如从马风驰电掣的奔跑图画解读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从欧陆风情建筑群解读外国的文化;从斑点狗群去解读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等等。

(2)涂鸦审美教育涂鸦墙在南汇惠南镇的街头时常可见,而幼儿正是一个喜欢涂鸦的最广泛的群体。4岁左右的孩子在涂鸦的时候往往没有顾虑,创造性很强,我们把这一时期寓为创作的黄金时代。他们喜欢随心所欲地去画,不愿意接受技法的限制,没有比例空间的概念,为了表达自己的意思,可以随意夸张某一部分。涂鸦是一种原始表达愿望的潜意识体现,在涂鸦中帮助孩子们保持主观的意志和夸张的手法,并借助外景色启发他们自由思索,大胆想象,最终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孩子间互相交流彼此对涂鸦墙上面图形的各自看法,主动参与实际的涂鸦绘画中,对审美教育效果来说会更好。

(3)动态“街头艺术”的人生观启发街头献艺、街头表演、行为艺术等等都属于动态的街头艺术。远足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贴近生活,而贴近生活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幼儿大多都是好动的,而让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进表演中去,不但增强了幼儿的体力和脑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老师适当的表扬,让孩子们在街头表演中获得成功的经验,对于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非常有帮助的。让他们认识到世界的美好,对这个世界充满爱心,不正是审美情趣的最高要求吗?通过街头献艺的活动,孩子们用自己的汗水创造了社会效益,老师帮助孩子们认识到奉献的意义,乐于帮助他人是种美德等等,让幼儿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2、街头审美的人文价值很多的雕塑、建筑、图画都是以文化为载体,浓缩人类文明,包含丰富的礼仪形式。它们所体现的对春天的期盼,对自然的亲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对家庭的热爱,对天伦之乐的享受,对先烈的缅怀,对亲情的寄托,对友情的珍视,对情绪的宣泄,对人性的回归,对和谐的追求,它们所具有的伦理道德、文化审美内涵,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具有潜在的人文生命力。远足的本身就是自然和人浑然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街头审美则是自然与社会、人与伦理秩序相得益彰,艺术与道德的合理结合。这正体现文化即人化,意味着自然的人化,人自身的人化。通过街头艺术实现人文氛围的浸染,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传播,促进幼儿良好人格、气质、修养等稳定内在品格的形成。

(二)幼儿在街头艺术活动中的表现

1、群体表现(分为:高、较高、一般、不高)

街头艺术类型兴趣集中度注意力集中度活泼指数相互交流程度

雕塑较高较高高高

店面招牌一般一般不高较高

涂鸦墙高较高较高较高

各式建筑一般不高一般较高

橱窗艺术较高一般较高较高

根据上图的数据进行分析,在街头艺术的活动中,不同种类的街头艺术其优势具有很大差异。综合来看,雕塑和涂鸦墙最能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究其原因无非两点一是幼儿的爱模仿,二是幼儿的表现欲。雕塑的生动形态往往能让幼儿在模仿中增强物质的形体认识,同时幼儿的涂鸦欲望仍然很强,如果在街头艺术中将幼儿引入实际的涂鸦活动中,可以更加广泛和迅速的调动起幼儿审美情趣。同时,我们还发现,无论是哪种街头艺术,幼儿之间的互相交流都明显要比在幼儿园多一些。这就说明,幼儿在街头艺术活动中产生了沟通欲望,而这一时期正是幼儿语言教育的关键时期,《幼儿园教育纲要》强调“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街头艺术锻炼了幼儿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下使用不同语言的能力,也对艺术性语言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一定程度也促进幼儿审美能力提高。

2、个体内在精神表现和意志品质表现(积极的方面)

内在精神表现:①愉快②热情③求知④个性⑤专注⑥自由⑦放松

意志品质表现:①热爱生活②互助③理解④独立⑤坚定

【静态街头艺术】内在精神表现意志品质表现

雕塑①③⑤⑥⑦①④

店面招牌①③⑥⑦①

涂鸦墙①④⑤⑥⑦①②③

各式建筑①③⑥⑦①

橱窗艺术①⑤⑥⑦①

【动态街头艺术】

街头献艺②④⑤①②③⑤

街头表演②⑤①②③⑤

行为艺术④⑤①④⑤

根据上图来分析,内在精神方面,静态街头艺术活动中,幼儿们内心相对放松,并且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兴趣盎然,普遍感到愉快;而动态街头艺术中,幼儿相对感觉到拘谨,由于过于专注或者紧张,并未表现出太多的愉悦感,但是他们却在意志品质上获得了提高,因为通过活动中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幼儿学会了相互理解,并慢慢懂得坚强和独立。我们也欣喜的发现,无论是静态街头艺术还是动态街头艺术,幼儿都会更加热爱生活,理解生活。

(三)审美情趣培养中的细节把握

1、动作和语言上的把握街头艺术的形体模仿是促进情趣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把“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形式引入到去街头艺术的审美中来。如观看海螺雕塑的时候,老师此时就拿个道具放在背上,然后弯着背模仿海螺的缓慢移动,然后询问孩子们:海螺是怎么走路的呀?孩子们争相模仿的时候,就再进一步提问:海螺为什么要背这样一个重重的东西呢?让孩子自己讨论,最后再揭示答案:海螺是为了要保护自己。在整个过程中,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形体把孩子们仿佛带进了海洋世界,让孩子们不但增长了知识,也形成了更加形象主观的思维习惯。

2、艺术上的“突然进入”孩子们的注意力往往很难集中,在课堂上如此,在户外更是如此了。老师应该周密的作好前期安排,就如同话剧表演的舞台布置一样,给孩子设置引人入胜的“艺术跳入”环节,通过对孩子的感官产生刺激,迅速吸引他们的眼球和耳朵。例如在瓦罐喷泉的艺术审美上可以实现让喷泉的管理单位将水关闭,让孩子们在喷泉旁边观看的时候突然让喷泉展现出来。用一种“突然进入”的视觉或听觉美感去提升孩子们的审美情趣,老师这个时候只需要当好一般导游的角色就行了,让孩子们自己多看、多听、多想,用心去感受艺术的真谛。

3、消除影响老师要十分注意审美对象的两面性,一方面审美对象可能促进审美情趣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可能对孩子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老师要权衡利弊。因为孩子知识经验有限,辨别是非能力差,而又喜欢模仿。孩子欣赏艺术作品时,尽量避免提及那些消极元素。幼儿的自制力普遍较差,还不完全具备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能力,因此老师要懂得对幼儿的习惯培养,景区内出现的例如乱扔东西、践踏草坪、折花攀枝等行为,要及时作为反面教材对幼儿进行教育,消除外来影响。

三、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

1、创设环境引导感受

通过一系列活动,我们已经对主题策划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发现在街头艺术活动中创设环境元素能引发幼儿更加直观地对美产生一种认识和反映,包括场地选择和划分,优美作品的选择,整个氛围的营造,主要是环境中的背景和音乐。

2、和谐交流激发爱

人与人之间和谐友爱关系时能产生的一种愉快心理体验,交流的和谐感对人的心理情绪影响是十分重要的。除了教师对幼儿的关心和爱护外,在街头艺术活动中,一旦发现幼儿之间相互友好、帮助的行为时,老师应及时地让幼儿知道,这种表扬可以激发幼儿彼此间的互相理解,为审美情趣的健康形成奠定群体基础。

3、从评价美到表现美

审美情趣的真正提高,不应仅仅停留在欣赏层面,应该让幼儿在感受美、理解美的基础上,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并通过言行表现出来。评价美是幼儿与幼儿间,幼儿与老师间的互动,而表现美是幼儿和自己,幼儿和这个客观世界的互动,幼儿要健康成长就必须战胜自己,融入世界。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利用幼儿评价美的基础,积极为他们创造表现美的平台,例如举办服装表演、涂鸦大赛等等,激发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原始动力。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空间上的局限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目前远足活动都是学校附近的街头艺术,很多都是幼儿经常接触的东西,出现了审美疲劳,审美材料的缺乏也影响了实际效果。

艺术审美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儿童;美术;欣赏;审美体验

一、美术欣赏对儿童审美培养的重要性

对儿童审美艺术的培养,是提高儿童在审美活动过程中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对儿童进行审美兴趣、审美能力的教育。不仅仅指借助音乐、美术、文学等形式进行的审美素质教育,还包括以大自然环境、人的言行等为审美对象的素质教育。美术教育的重要价值便是能培养儿童的审美创造力,而创造贯穿于儿童美术欣赏的全过程。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美术欣赏活动常是一种说教的、灌输的方式,教师急于把和美术欣赏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填鸭式地教给儿童,而忽视了儿童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在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更应注重培养儿童的审美创造力。

1.美术欣赏对审美能力的培养美育是一种感情教育,促使人格高尚、完善

其中美术作品欣赏的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培养学生认辨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敏锐的审美感知,可以让学生们感到风景画、花鸟画中也有着自然与人的生命的存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才会以更大的热情追求美、创造美,成为有健全人格的人。

2.美术欣赏审美活动能培养儿童集中的注意力

美术欣赏活动的最初阶段是审美注意,此时各种心理因素都应指向并集中于欣赏对象的形式。由观察到表现,这是一个有思维参与的知动协调一致的心理活动过程,观察能力是人类智力活动的门户,没有观察能力做基础,就谈不上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美术教学活动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因此,在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应逐步引导幼儿把注意力集中到审美对象的形式和结构上去,从而增强其审美注意力的自觉性和稳定性。

3.让儿童从熟悉的事物中发现特别、新奇的东西

儿童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也喜欢观察熟悉的事物,如果能进一步通过美术欣赏活动,启发他们看出某一美术作品在形式、色彩、造型、表现手法上与众不同的地方,并以此作为创作的切入口,那将不失为一种增进儿童审美创造力的有效办法。因此,美术欣赏活动作为以美为研究对象的艺术学科,很自然地成为学校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4.让儿童用自己的想法去表现,培养创新的能力

已有很多事例表明,在幼儿期就有浓厚的审美活动兴趣并经常参加审美活动的幼儿,他们上学后即使是在有固定知识结构的学习中,也往往具有感悟力强、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动作灵敏协调、感情充溢等特点。一个人通过对艺术的接触,会唤起内心很多的感受,甚至是一些灵魂深处的东西。因此,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儿童会发表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想法去表现。

二、儿童审美艺术教育及心理发展的特点

艺术智慧的发展不同于一般智慧的发展,它并不一定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缺乏恰当的教育,早期的艺术潜能会随着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认识世界方式和学习任务的改变而削弱和消失。儿童审美心理的研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儿童具有发展审美能力的生物学潜质。研究表明,儿童的审美能力来源于遗传得来的普通感知能力。其标志是对优美的事物特征发生审美感性,产生美感体验,并有初步的审美偏爱和选择事物的审美标准。这就是幼儿最初的审美心理结构的雏形。二是儿童感性的思维方式占主导。儿童的年龄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在儿童阶段,感性思维是他们的主要思维方式。三是儿童的审美具有阶段性特征。以陈鹤琴的儿童绘画理论为例来论述儿童的审美心理具有阶段性特征,我们在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时,要根据儿童自身的发展来定,而不是依据成人的要求来定。因此,成人在儿童2-12岁这一艺术潜能发展的黄金时期向儿童进行良好的艺术教育,是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可以使脑的潜能不失时机地得到发展。

三、美术欣赏教育的艺术体现

美术欣赏审美艺术教育对儿童而言具有着特殊性,是与他们感知事物的方式以及小肌肉动作发展等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儿童通过艺术作品交流时,使得自己的视界包括儿童理解的角度、能力和所面对的画面与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历史视界之间实现了相互融合,其结果是形成一种新的认知世界,而这种新的认知世界又将成为儿童理解新的艺术作品的出发点。因此需要教师作为中介来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和艺术作品进行问和答。而为儿童选择艺术欣赏作品应遵循高度艺术性与儿童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要用名人名作,或者是为社会公认的、有艺术欣赏价值的作品。同时,又要考虑儿童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使之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

我们必须把对象很直观地呈现给儿童,让他们形象地、直观地去接触各种各样的美。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必须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这种预期,他们仍然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而且作为引导者还必须鼓励儿童不要拘泥于教师的解释,甚至不必拘泥于创作者原有的创作意图,而是通过对话,根据自己对作品所传达的信息的体验和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两种视界的融合,生发出对话双方意想不到的新的理解。

儿童欣赏美术作品,不仅要获得对作品的内容、主题、题材等的认识,更重要的还要逐渐养成能够透过画面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内容,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潜伏在具象中的抽象形式和意味的习惯和能力。引导者可引导儿童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在儿童的美术欣赏过程中,教师宜引导他们运用边体验、边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让儿童通过自己充分的、感性的体验后,再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而这种感受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多样性的,如语言的、表情的、身体动作的等等。

例如:学习线条的变化,以其新鲜与多变的特点吸引儿童的好奇心和注意,可让儿童试验不同动态的线条(直线、曲线、螺旋线、断续线、连续线、重叠线),再让他们欣赏梵高的作品《星夜》、马蒂斯的《舞蹈》、蒙德利安的《红黄蓝构图》等非具象的、无定形的作品,符合幼儿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追求,容易为孩子所接受。如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壁画都是世界著名的史前洞穴壁画。原始人所描绘的野牛、野马、野猪、麋鹿等动物,有的在追逐奔跑,有的则带伤挣扎。在欣赏这些壁画之前,教师曾与儿童简单讨论有关原始人和原始社会生活的问题,如原始人生活的时代、原始人的样子、原始人的生活情形等,既开阔了儿童的视野,也为儿童理解壁画打下了基础。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动物的各种姿态和作品生动有力的线条,讨论画面及画面以外的种种问题。如在欣赏“拉斯科洞穴的马头”时,孩子们提出了不少疑问:“马头上有一根根像刺一样的线条,这是动物的鬃毛还是射中它的利箭?原始人为什么用弯曲的线条画了一匹行将倒地的马?为什么只刻画动物而不太画别的东西?他们为什么要在幽深黑暗的洞穴里画画?”通过讨论,孩子们了解到这一切都与原始人以狩猎为主的生活有关,是原始人重视食物的反映。原始人认为,画出被击中或被捕获的动物形象,就等于是击中或捕获了它所描绘的那种动物本身,而且描绘得越逼真,显现的魔力就越大。通过欣赏,儿童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体验,而且加深了对原始人和原始社会生活的了解。

再如:学习几何形状的安排,可先让儿童用彩色纸剪贴出各种几何形状,再让他们欣赏抽象派大师蒙德里安的后期作品。这种由自己操作而获得的欣赏经验非常有助于学前儿童对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的理解。儿童对光更为敏感的时候,已不满足于最初的表达方式,开始努力设法用蜡笔将光芒涂得又厚又浓。当幼儿的这些表达方式不能表现内心的冲动与感受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幼儿欣赏相关的优秀艺术作品:《快乐的房子》(亨得奥瑟)、《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修拉)、《太阳的崇拜者》(米罗)。教师尽可能让他们用自己的以视觉器官为主的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当引导儿童欣赏作品需要帮助时,教师才可以用启发的方式、提问题的形式给予他们以线索启迪,引导他们观察、体验、想象。他们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初步的抽象思维。因此,他们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画面中的图案做出相应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这也为儿童的审美表现提供理性思考的空间,从而使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加科学严谨。之后更进一步引导他们体验的方法来理解作品的意义。教师请儿童闭上眼睛,把自己假想为进入画面的人物,然后跟着教师所说的话想象,“我躺在这片嫩绿的草地上像在我们周围的公园里,我的身体很放松很快乐,这里他们都很轻松地踏着同样的节拍……这是快乐的一天。”通过这样的感受,儿童可以对作品所蕴含的意义有所理解。教师在引导儿童进行形式思考以后,还要帮助儿童总结,以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进一步加深体验,同时这也是学习如何观察、如何比较等形式分析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语言都应该是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要让儿童能理解。

美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尊重儿童独特的表达方式,在把握审美欣赏与表现的关系时,欣赏是第一位的,无论是欣赏自然环境还是艺术作品,都能使幼儿产生强烈的美感,激发表现美的欲望。而美的欣赏能力比美的创造能力更重要,一个对美不会欣赏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创造出美的事物来。

参考文献:

[1]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

[2]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对话法.南京师范大学.

[3]徐春艳.谈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审美教育.

[4]高蕾.情感・艺术・生态式艺术教育――试论儿童情感教育的审美模式.南京师范大学.

艺术审美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社会责任理论;绘本艺术;创作应用;审美教育引导

当代社会发展迅速,大众对知识的掌握量和来源也越来越广泛,有时会呈现一种亚审美状态。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我国有很多的平台媒介给绘本爱好者提供创作平台,并浏览他们的作品,但其质量却好坏不一。因此,对于绘本艺术创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审美培养教育势在必行。本文旨在尝试通过社会责任理论的角度,为绘本艺术创作提供新的理论研究思路,通过社会责任理论和其他相关理论的交叉研究,丰富对绘本艺术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创作者丰富设计知识,较可能地促进中国绘本艺术的创新与对创作者和大众的审美教育发展。

1概念及界定

1.1社会责任理论

社会责任理论(social…responsibility…theory)是一种规范理论,用媒体行业和公共责任心取代媒体的完全自由和外部控制。[1]是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社会责任理论的一个理论基础来源为社会契约论。约翰•密尔就曾在解释社会契约理论时指出:“虽然社会并非建筑在一种契约上面,但每个人既然受着社会的保护,每人对于社会也就该有一种报答。”[2]也就是说,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参与着社会契约的行为。因此,无论出于责任还是道德都要对社会尽义务。[3]

1.2绘本

绘本的英文单词是Picture…Book,在我国早期的时候是被称为“图画书”,真正出现绘本这一词是从日本传入中国被我们大众所熟知和使用的。在日本被人们称之为“日本绘本之父”的松居直先生在《我的图画书论》中认为:绘本不仅是“文加图”,更应该是“文乘以图”。[4]成人绘本一般是用较童真的形式语言,强调绘本艺术实用性或者内容的深度;儿童绘本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色彩艳丽的精美图画,用拟人化的手法和站在儿童的角度上尽可能地还原孩子们眼中的童真世界。本文所研究的绘本艺术既包括成人绘本也包括儿童绘本,这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但两者的界限并不是特别的明确,有的绘本能得到成人和儿童的双重喜爱,并且也可以学到知识。

2当前绘本艺术市场分析

当前处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但我国绘本艺术市场上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其包括传播者和传播媒介在观念、人才培养与营销思维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值得我们去深思。但与此同时,其中也不乏好的作品、好的绘本艺术作品。

2.1低劣绘本

首先便是内容低俗、不健康的绘本。例如,在有的绘本中,创作者描绘了在大学中有趣的事情,虽在一部分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但是会发现,有的地方有一些不文明用语和流行的网络用语,如“我擦嘞”等带有低俗意味的用词。绘本是面向大众的读物,尤其是当面对未成年人时,会造成一定的恶劣影响。再如,在一些绘本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黄色小段子和猥琐的笑话等,画面和内容不堪入目。如果这些低俗知识进入到未成年人的阅读圈里,势必会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造成比较大的伤害,使得其审美能力下降。

2.2优质绘本

在当下,有的绘本作品还是很不错的,如几米的作品《星空》《地下铁》等,给人传递出的是一种正能量,创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强烈。又如在绘本《星空》中,小女孩在得知爷爷去世的消息后,冷静而坚强的表现,使观看的读者也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正能量。再如,高木直子的绘本,用最真实而简单的线条以及自身迸发的正能量感触进行的绘制,及带有她个人特色的幽默和自我调侃,使读者看后有很大的共鸣并回味无穷。

2.3应该提倡的绘本

绘本艺术应当是能够提高大众审美的艺术品,然而当下由于个别人对利益的向往和审美的缺失,有时候就失去了自身的艺术独立性,从而使作品缺少了审美表达的价值追求,成为对日常生活所不满的一种低俗文化。因此,对于我国的绘本创作者来说,应当肩负起社会责任,使创作出来的绘本作品能够做到雅俗共赏,适应现代人们精神所需求的正能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寓教于乐。

3社会责任理论下的当代绘本

我国绘本艺术的发展是属于外来带动发展,如日本和台湾绘本对大陆绘本的刺激,而且是成人绘本先行得到重视和“火”起来,儿童绘本后续紧跟并越来越受到儿童和家长重视。另外,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赋予了很多创作者和媒介很大的自由度,公众对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也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应当规范其大众传播中的绘本艺术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

3.1表现内容

3.1.1题材激励型题材:通过阐述生命意义、哲学及透析生活意味来表现人们的内心世界,并通过这些温馨的小故事和生动朴实的绘画语言表现读者生活的经历,使得读者精神上有一种提高。这样的绘本艺术会使得社会受众群体产生向上和积极的精神力量。叙事型题材:主要指的是以图为主要的绘制和表达手段,讲述一个个不同或相似的小故事,故事内容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通过读者对绘本中图像表现的事物形象、故事情节、情感发展等故事主题,产生一定心理上的心理认知。内容到最后一定是健康向上的,才是一个好的叙事类绘本。治愈型题材:主要是创作者用一个个温暖心灵的小故事,能让读者感受到一股暖流,使其能够在舒适温馨的心境下阅读,治愈人们在生活中受伤的心灵,并指引人们向美好的生活进发的一种状态。3.1.2主题成长主题:成长主题在儿童绘本中是比较常见的,在里面既有儿童特有的童真语言,又能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在其中。例如,绘本《一棵会唱歌的树》就是讲述了一棵小树,遇到大风等挫折,但是依然坚持成长的故事,从而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和思索。生活主题:生活主题大多体现于成人绘本中,其中的内容大部分是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与思索。例如,高木直子的《一个人在东京》等一个系列绘本,以她自己独自生活在东京的日常故事为切入点,非常的有趣、生动,读者看到后或许会有情感上的感悟和共识,能够从她的故事中得到一些启示。情感主题:无论是在儿童还是在成人绘本中,情感主题都是一个常见的创作主题,总是给人以特别美好的感觉。对于儿童绘本来说,情感的抒发总会以儿童的视角进行表现。例如,儿童绘本《小黄和小蓝》就是讲述友情的故事,到最后的哲理令人深思和回味,并能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

3.2表现形式

3.2.1文字文字是绘本中最直接的表达方式,绘本虽然是以图画为主,但文字的补充也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在低幼儿的绘本中,因为考虑到读者认知水平有限,字就设计得非常少,或者没有文字,是无字书。在儿童绘本中,文字是要非常浅显和容易理解的,还要有童趣和充满想象力;而在成人的绘本中,文字的表达须要有一定的品位,要有一定的文学高度,能使读者在之后引发思考和共鸣,如几米的绘本会经常有诗一般的文字表达,既能够看到字的表面涵义,深究下去,还能得到更深的启发。3.2.2图示构成绘本主要就是靠着无数的图画来进行表现和叙事的,除了必须需要用文字才能够表达的特定时间、人物对话等,其他都是需要各种图画来向我们进行一一展示的。图画是绘本进行传达的主要方式,是关键部分,不同特点和主题会有不同的画面表达,不同的色调和构图呈现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如封面图画、角色塑造和版式设计方面等。创作者在绘制图画时应该本着自我社会责任意识,创作出积极向上和有活力的图画,为广大读者创造一个健康的绘本阅读环境。

4审美教育引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也逐渐呈现出亚审美化的一个特点。亚审美化是只包含部分和片面审美因素的一种流行的社会心理状态。一般来说,它排斥崇高、悲剧这一类需要巨大人格力量参与才能出现的审美形态,对优美、喜剧这类审美形态也采取一种调侃或摇滚式的态度……亚审美化谈不上明显、确定的价值判断,有时甚至表现出排斥或拒绝价值判断。本文是对于绘本创作者的审美教育引导。笔者认为,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政府规范绘本艺术的文化传播,优化大的社会责任意识的价值观教育环境;完善相关的绘本创作的制度和法律政策,以法律的手段来规范绘本所传播的内容;要积极地扶持和发展正确的绘本艺术文化,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指导受众读者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性;加强对创作者和媒介的道德自律建设,应当规范其大众传播的绘本艺术内容。其次,应当优化学校对于绘本的审美教育环境。对于审美教育来说,学校的教育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对于提高学生对绘本的审美欣赏能力和对真善美的判断识别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学校要通过其他艺术的领悟能力和解读能力等措施,提高大学生真善美等审美意识的提升。另外,应当提高创作者自身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质。如果创作者对事物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修养的话,那么他就会重视真善美,就会自发地去寻求真善美,并且按照真善美的要求去塑造完美的品行,创作出来的绘本作品也必然会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和正能量。最后,注重增强网络媒体的审美教育指引和引导作用。网络传达具备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对于绘本艺术的传播来说,应当加强网络媒介的社会意识,关于绘本艺术作品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5结语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绘本阅读已经成为一种盛行的阅读状态,然而各种绘本作品在品质上却有好有坏。因此,增强创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不可忽视的,对于什么样的绘本是美的,创作者应该有清晰、深刻的认识。同时,绘本创作者和出版者的社会责任源自当前社会需求,并通过社会需求来显示它的社会责任,所以对于绘本创作者不仅要促进大的社会责任意识价值观的构建,还要有审美教育进行引导。对于我国的绘本创作者来说,应当肩负起社会责任,使创作出来的绘本作品能够做到雅俗共赏,适应现代人们精神所需求的正能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寓教于乐,使读者在享受绘本艺术所带来的精神娱乐的时候,也能得到心灵上的净化,并且还能感受到正能量的鼓舞,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使得绘本艺术成为推进社会全面发展和审美教育强有力的艺术助动器。

参考文献:

[1]…斯坦利•巴兰(美),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03.

[2]…约翰•密尔.论自由[M].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81.

[3]…郎玉林.图书馆社会责任理论基础研究[J].图书馆,2014(2).

[4]…赵寒琪.中国儿童绘本的设计现状研究(2008-2012)[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5]…郑苏淮.论亚审美化——当代流行社会心理的描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4-77.

上一篇:茶文化专业范文 下一篇:建筑规划设计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