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作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21 11:03:31

建筑工作管理

建筑工作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1 建筑工程管理的内容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而且,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建筑、零售销售等基本面情况总体保持良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增长的潜力很强。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面临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建筑工程行业具有劳动力密集、分工细、工序复杂、分散性、一次性等特点,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需采用动态循环的模式。建筑工程管理是指建筑工程项目开始后,经过整体规划、设计、工程造价、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房地产及其他建筑专业的管理过程。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目标控制,其目标涵盖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包括工程质量、工期、费用控制,而且要联系资金筹措、风险分析、使用维护以及与所在地经济、环境等。最终实现质量良好、成本低、效益高的工程建设目标。

2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这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健全的管理体制需要设立齐全的管理机构和部门,然后依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做好建筑工程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工作。但事实情况是,很多建筑工程为了节约成本支出,随意撤销管理部门,缩减工作人员的数量,这样一来这就导致管理部门以及人员的分配不足,甚至出现了一个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的不正常现象。第二,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虽然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逐渐加强了对建筑行业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并组织建筑行业的一些专家、学者、工程管理人员等共同研究制定了建筑行业管理制度,但是施工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只是敷衍了事,并没有把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这就导致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第三,管理形式不够科学。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形成了以承包企业为龙头、以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行业模式。这种组织模式的效果并不理想。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除去那些专业性较强的环节,绝大多数的施工任务都是由劳务队使用它们的自有机械和自供材料来完成的。由于我国劳务队伍的素质水平比较低,专业化程度不够,因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来对劳务队进行管理,而且往往管理的效果一般。这样一来,建筑工程管理中大量的资源被牵制甚至浪费,管理水平自然也就得不到提高。

2.1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1 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在2002年5月1日起施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该规范较为全面的、系统的总结了多年来我国学习借鉴国外先进项目管理模式、推行项目施工管理体制改格经验,对我国的建筑行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后期也相继颁发了与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许多建筑工程企业并没有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而相应的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也没有建立,导致了建筑管理部门的职责难以落实,不能依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开展建筑管理工作。

2.1.2 建筑工程管理的意识不足。我国的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建筑管理工程在建筑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诸多的建筑企业中,由于缺乏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没有意识到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势,存在重视技术轻视管理的问题,片面认为技术水平提高能够直接使企业获得较大经济效益,忽视了技术手段是需要专业团队专业人士来实施的,团队人员的管理更多是依靠行政手段来实现的。

2.1.3 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人才需求也逐步增多,而由于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还不健全,还没有在建筑行业内形成具有全国性、专业性的专业工程项目管理组织。而建筑工程管理缺少高素质的、高技术含量的复合型人才,制约了建筑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直接导致建筑工程管理总体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弱,不利于建筑管理质量的整体提高。

2.2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多变的系统管理工程,管理涉及的部门多、环节多,从政府审批、规划、设计、招标、施工、监理、验收等诸多环节,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因素,建筑企业投入建设与施工时需要考虑工程项目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以及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等。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加强对环境因素的利用和控制,及时消除不利于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开展。二是内部因素,包括人员、材料、机械等。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员的管理,人员包括建筑工程的组织者、决策者,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以及工程监理人员,这些人员综合素质与岗位职能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其质量安全是必须严格控制,此外机械水平也是建筑工程的质量的重要保障,需要先进的管理水平,才能提高机械的利用效率,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水平。

3 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对策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与进步需要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需要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原则,结合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对策,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总体管理水平,实现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3.1 建立健全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自1998年起就已逐步形成建筑法规体系框架,规范建筑活动的三大法律支柱包括《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后期又颁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以及大量部门规章,作为配套法规完善建筑法规的内容。在2011年4月22日通过了《建筑法》修订,通过法律对个别条款进行修改,自2011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和政府不断完善和加强法律法规,能够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法律依据,通过增加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能够严格控制和考核工程管理企业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不断发展,其管理内容和过程需要法律的约束和规范,才能保障建筑企业向着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才能保障工程管理实践过程中职责的落实,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

3.2 树立现代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一直以来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与国际管理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建筑企业需要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树立正确的现代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组织资深的建筑学科专家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制定符合中国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积极应用国际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

3.3 加强建筑工程的全过程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要想增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与质量,需要实施建筑工程的全过程管理,建筑企业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建筑工程管理要分析影响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以加强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投资的控制,加强对建筑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建筑工程在实践中遵循管理原则,落实各组织部门的职责,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

3.4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队伍的建设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是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必要条件,因此建筑企业要吸纳高素质的建筑师和专业工程师以及工程管理专业人员,提高建筑工程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技术含量,优化建筑工程管理队伍的人员结构,以保障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刘向敬.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重点和方法[J].建筑管理现代化,2011,(01).

建筑工作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施工管理;城市建设;管理现状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城市的规划管理更加的科学合理,对建筑施工的管理要求也更加的严格。然而,由于建筑施工企业与其他行业的管理模式有所不同,其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可变因素较多,所以,管理起来难度增加不少。本文针对目前建筑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参考性建议。

一、我国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

一般情况下,城市中的建筑施工对象都是高层建筑,这样的施工现场工作繁杂,人员的流动性强,很多工作需要联合作业。这些特点经常会使得触电、中毒、坠物等事故发生的几率更高些。然而,工人在其中工作的时候,其安全意识并不强。常常会忽视相应的安全性规章制度,而施工单位更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对相应防护措施则“能省就省”。这样一来,很多不符合安全制度的行为活动也就“见怪不怪”了,无形中,更是为“危险”提供了方便。

(二)施工管理责任不明确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多数建筑企业都具有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安全责任制度。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由于实际的施工过程,并不能按照事先的设想按部就班的开展,其中,会有很多变化。而制定的责任制度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一旦出现问题,想要在制度中找到与其对应的条款有些困难,这样就会导致施工的管理责任不明确,很多人因此有了推卸责任的理由。从而导致施工的质量严重下降,企业的经济损失无人负责。

(三)施工工序不科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施工单位凭借着一些有利条件经常会在同一段时间内得到很多工程,而其并没有那么多人员以及设备进行施工,其就将工程转包给一些小型的施工单位,而这些小型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经常抢进度,不依照科学的工序进行施工,从而导致部分建筑因施工质量问题出现各种安全隐患,甚至于建筑倒塌。

(四)分包模式带来的协调管理困难

在目前管理体制下,建筑施工企业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企业对工作范围很难得到很明确又具体的划分。各企业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往往是希望相关的企业负责更多的责任。从而在工序上经常出现纰漏,这些都是人为的因素造成,使协调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化。另外,各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不健全,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样各个专业的施工中协调起来非常困难,也是导致劣质工程和安全事故经常发生重要原因。

二、施工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 健全施工管理组织体系

在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尤其是小的建筑单位,施工管理组织不健全的现象尤为严重。在建筑业实行总分包的体制下,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总包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工作,属于总包把握全局,各分包处细管的格局,这就意味着在施工过程中不仅仅有总包内部的交流沟通,往往还涉及到各分包单位的协同配合,还要与平行承包单位作技术上的沟通和必要的衔接,因此,建筑施工技术组织管理体制从广义上说,一般都是以工程承包合同结构所确立的管理关系,建立起以总包为核心、总分包密切合作、总包指导分包、分包依托总包联动运行的技术工作机制。但是,经常会出现一些施工单位在总包与分包之间将一些重要的信息渠道丢失,这样会导致各行其是现象严重。因此,要建立起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有效的防止原材料储存以及堆放缺乏合理性等问题,从而促进工程的总体速度提升以及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二)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及工人安全意识培训

建筑施工管理安全工作的关键是提高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是直接关系到现场施工的安全工作在整个工程进程实施,但是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建筑企业及人员尚未能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意识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之上,也不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性。因此必须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及人工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建筑的法律、法规、文件、规范等深入学习,不断提高工人员安全生产知识,人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安全第一”的观念。

(三)做好建筑施工监理工作

“建筑施工监理是确保工程进度、控制工程造价、监督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是否要变更原来的设计或者对在建工程做出变更的时候,监理工程师经常能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做出正确的选择,在这方面许多建筑施工企业代表往往因其技术、经验等方面的条件制约而无法做到的。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业主和承包商双方因各自的观点、所在立场不同,有时候会出现一些阻碍施工正常进度的情况。监理单位作为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桥梁,代表着公正的第三方,在施工过程中会有效地协调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关系,来确保施工工程正常进行,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保障。

(四)密切监督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场情况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配置是否合理、是否都按时在施工现场组织施工,是关系到工程是否能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内安排项目管理工作人员进场并要求与投标时的人员保持一致,明确在整过施工过程中各负其责,确保工程施工按时按质顺利完成。密切监督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场情况,在各个施工流程中可以明确安全责任,对那些有违反安全操作的行为施工人员给予严厉的处罚,可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 做好施工管理当中的协调工作

协调工作在施工管理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对此,施工单位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有充分的认识。要能够灵活地运用不同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发现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问题,并从技术和人事制度上找出合理的、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技术协调工作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实现技术协调,既能够避免部门职责的交叉重复,提高按照图纸施工的准确性;也能减少因技术操作失误带来的协调问题。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施工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技术管理结构。在对管理机构的设置上,要成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等一系列相关部门。建立各部门整合机制,例如对市场合同部而言,要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有机的整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保证合同的控制作用在管理中的约束机制,而且还能够克服合同管理和资金有效管理、成本有效降低之间的脱节。

(六)掌握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范围和重点

在整过施工过程中关于质量监控的范围是比较广的,从原图纸的设计、原材料的采购到部分工程施工,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容出现漏洞。对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所涉及的范围和重点能够熟悉并监控,一旦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可以事前采取措施,保障建筑施工质量处于可控状态。在通常情形下,“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分部、分项工程按规定、规章施工是质量控制

的主要环节。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控制的重点,预防和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

(七) 建立奖罚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施工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难免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单纯的依靠道德规范以及思想觉悟要求其积极工作,认真负责基本上是不太现实的。因此,有效奖罚制度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建立奖罚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用以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的激励政策。其能够有效的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提升管理效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促进建设行业的繁荣发展。

三、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国内的建筑行业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促进下,也逐渐的形成了集团化与规模化的发展道路。这对于建筑行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都具有推动作用。但是,毕竟其只是出于该类模式的摸索阶段,在施工管理方面仍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为相关的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参考文献:

[5]柳林.论建筑施工企业发展之路[J].市政技术.2009(02)

[6]雷振霞.关于现场施工管理的浅见[J].硅谷.2009(09)

[7]宋慧秋.浅谈现场施工管理[J].才智.2009(13)

[8]钟胜华.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J].建筑设计管理.2009(06)

建筑工作管理范文第3篇

在建筑施工中所采用的材料均要提供材料质量保证书或材料合格证;材料验收入库后,应按类别、规格型号分类别堆放。如若送检的材料需要监理见证取样的,监理必须见证取样;替换钢筋之后,要对其强度及最小钢筋百分率进行换算,核定其是否符合建筑要求。.在建筑施工进行混凝土浇注时,应先纵向后水平浇注,将柱混凝土浇注到板底,当柱混凝土砼强度达到百分之七十五之后,再对建筑的楼面及面板进行混凝土浇注工作。在施工过程只能,振动棒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严格控制振动时间,避免振动时间过长。在对建筑楼板进行混凝土浇注时,要铺设操作平台,保证钢筋的受力体系不受到破坏。

在建筑模板工程开始施工前,承包商需向建筑施工的监理工程师提交《模板设计》施工方案,通过专家的审核批准后才可以开始模板施工;在模板施工时,使用的模板及模板支架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与此同时模板的支撑部分还必须有充足的支撑面积;与混凝土接触应及时进行清理,并采取防止粘结措施。在对模板进行浇注前,质检人员应将使用的钢筋与施工图纸进行逐一核对,确保钢筋的规格型号及数量符合施工要求,对于相同截面及其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柱类构件应控制在百分之五十内。建筑工程质检工作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高质量的保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从多方面及不同层次进行质检工作,从而有针对性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质检工作竣工管理

除了上述分析的建筑工程质检工作之中施工监督控制和质量的控制之外,在具体的建筑工程实践中加强对其的竣工管理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竣工时期的质检工作,根据竣工时期的工作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此时期的建筑工作质检工作质量,从而最大程度的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根据建筑工程竣工时期的工作特点,我们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对竣工时期的建筑施工进行严格、规范的质量检验工作,同时我们要加强竣工时期关键点施工质量的质检工作。首先,对于该时期的工程施工,我们必须对其所使用的建筑原材料、工程设备予以严格的把控,杜绝劣质的原材料以及工程设备对建筑质量造成重大影响;其次,加强对建筑物施工完成部分的质检工作,诸如公共烟道、通风管道等,避免这些重要的公共设施质量出现问题,进而影响了建筑物的质量。提高对于已经竣工建筑物的质检工作力度,确保该建筑工程符合设计要求,明确设计的工作是否符合相关需求,明确功能性是否出现变化,同时如果设计项目出现变化还应当对变化的出入情况进行细致的检查。具体来说,该阶段的质检工作主要针对建筑物所处的地基承载情况进行质检,确保竣工的建筑物的重量对于地基承载符合设计标准。最后,我们应当依据竣工的建筑工程具体情况以及其用途开展有效的质检工作,保障建筑物重要的基础设施、公共设备等的质量达到建筑工程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可以符合交付使用标准。

同样对于建筑工程质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建筑文件的管理。我们不仅要确保相关文件签订符合国家、行业的规范,同时也必须在文件中明确质量验收标准和相关施工规范,针对施工建设合同文本之中的设计文件进行细致的研究,同时还应当对竣工文件的准确性、设备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等进行集中性的分析,以保证工作的健全和完善。我们简单的来看,建筑工程也只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不同的是,建筑工程由于具有工作内容众多、施工程序繁杂以及施工人员广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文件的规范,对建筑工程不同阶段的施工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最后,我们必须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交流,促进监督管控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各部门严格依照施工文件的要求,对自己的施工流程、材料质量进行自检,确保达到施工文件所规定的。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得益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速,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出现在城市之中,社会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广大建筑工程建设者予以高度的重视。作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工作,建筑工程质检工作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控制。通过上文笔者关于建筑工程质检工作管理现状的论述,并就此结合自己多年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的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了对于加强建筑工程质检实施的建议,以期能够推动建筑工程质检工作水平的提高,并最终实现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大提升,为我国高速增长的经济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建筑工作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检工作;管理实施

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有直接关系,近三十年来,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规模由小到大,工作类型由单一到综合,检测市场化概念已经形成,从只能检验砂石、水泥、砖瓦、钢材发展到市政工程材料、地基基础检测、主体结构检测、幕墙检测、钢结构检测、建筑工程结构可靠性检测、建筑节能检测、室内环境检测、建筑智能检测.建筑企业试验室属于第一方试验室,即企业为了保证自身承包的工程质量而设立的试验室,由于其自身性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使其在经济实力、检测能力、规模和技术力量等环节处于劣势,在检测市场所占分额很小。但是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企业的试验室正在逐步分离出来, 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检测机构。辽宁省内相当一部分企业建筑工程检测试验室已经分离出来, 成立了独立法人资格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建筑工程检测机构由于有了行业上的优势,依托政府背景,虽然成立时间短,但通过垄断检测任务的形式很快在规模和检测能力上占据了优势,成为目前建筑工程检测市场中主流检测机构。但是长期处在政策保护下,相比其他检测单位效率低下,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意识差,自身竞争能力差。这种情况是我们国家特有的, 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还或多或少的在代替政府,行使一部分政府职能,例如区域性质的产品认证,抽检、建筑主体结构验收、新产品推广应用等.相信这种状态还会持续下去。

二、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对策

1、建筑工程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在施工前需要落实许多准备工作,想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首先,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机构需要对相关建筑工程文件进行透彻掌握,对建筑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再根据户主的要求为建筑工程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明确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对建筑工程体系制度进行相应完善,制定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规范。另外,需要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为建筑工程提供相应的机械设备,为建筑工程的后续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保证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需要加强审查工作,加强对承包单位质量监督体系的审查。承包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与否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整体施工效果,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进入到现场施工之后,需要对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进行严格审查,明确投标文件是否有现场工作人员是否相符;除此之外,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查制度与质量水平考核制度进行相应检查需要注意潜在的问题,对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改造,解雇不符合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

2、建筑工程在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严格控制作业技术交底,承包单位保证单位技术交底工作能够进一步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质量管理人员对技术交底工作进行相应检查能够明确作业活动质量的高低,通过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交底工作使得建筑工作人员能够充分掌握质量标准以及相关工作内容,继而针对不同的建筑工程,采取不同的质量控制方式,避免出现盲目施工现象。其次,对建筑工程的现场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材料,材料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整体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控制好现场材料的质量,使得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建立健全完善的材料控制体系。从上述角度来看,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机构需要根据材料进场的要求以及材料特征制定出相应的规范,不管是成品还是半成品都需要对技术进行相关说明,认真审查相关要求。在质量管理人员确认好材料合格之后使得材料进入到建筑施工现场中,没有经过检测的材料一律不能蛴τ玫较殖∈┕ぶ腥ァ

3、建筑工程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质量慢慢新形成,且能够从后期时间的发展中观测到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状况。从上述角度来看,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注重对质量工程的严格控制,避免出现烂楼状况。

三、结语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还有许多的地方亟待改善,这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合力共同推进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强质量宣传、严格进行监督,所有的施工单位能够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相关专家学者引进推广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共同使我国工程质量管理水平迈入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周海波,孙昌礼.关于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阐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4(13):8749-8753.

[2]对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思考王春生,王淞,刘宁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25

建筑工作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管理水平

1、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1安全管理

1.1.1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职工的安全教育应作为施工企业中一项必修课程长期坚持下去。安全教育要具有针对性,计划性。特别是新来的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更是不能忽视,这样从开始灌输安全思想,时时提醒,达到有效的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安全教育,要结合实例,适时、适地,内容合乎情理,方式大众化,让职工喜欢安全教育课,自觉遵守安全教育制度。只有这样,施工管理人员的班组管理工作开展才会越顺利,越有效果。

1.1.2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要合理分工,责任到人。其中,项目部要在负责人的领导下,成立安全小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管理人员的配置必须具备以下要求:具有专业安全知识和管理技能,善于发现安全隐患,并能在紧急情况下冷静处理相关问题;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强;具有大公无私的服务精神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只有拥有这种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才能做到安全保障,安全施工。

1.1.3做好现场安全考核工作

施工项目部还要建立考评小组,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对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考核内容包括:岗位职责的履行情况、安全目标的落实情况等。通过这种形式,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奖罚制度。对于工作先进的管理人员,可在会议上表扬宣传。这样,不仅能激励和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而且增强了班组的竞争意识,最终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1.2项目管理

建筑项目是一次性的,所以管理方法要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这样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和预算的费用下完成施工,提高项目质量。作为项目负责人,应提前做好管理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项目管理,最终的目的是实现项目目标。在任务下达之前,企业应算出工程计划成本和利润,这样为工程的进度提供了依据,也为施工材料的选择提供了样本。同时,也可以针对工程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制定相关的施工方案,以便在施工过程中“灵活应变”。

在项目施工前,企业还要根据实际,对各工种进行对应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技能,施工的原则等,从而保证技术人员在施工中准确的应对各种情况。同时,企业还有组织人员检查验收项目,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1.3质量管理

1.3.1建立高素质的施工团队

一个好的施工的团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人力条件,也是工程按时交付的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体制逐渐完善,市场化的诱惑,也导致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因此,我们在选择施工队伍时,一定要秉承“宁缺毋滥“的原则,公平公正的选择施工人员,保证施工队伍的精良。

1.3.2选择优质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实现工程进度控制的前提。因此,我们要严格把好材料关,确保工程项目的优质性。选择材料,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材料供应商时,以材料质量作为评审条件,并建立档案,以便日后合作;(2)完善材料的管理和运输方面的制度,避免材料变质,对施工造成一定的损失;(3)严格检查材料质量,不使用不合格或者是淘汰的材料,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成品和构配件等质量过关,保证项目顺利交工。

1.4技术管理

1.4.1图纸管理

图纸设计出来后,需要审查合格后才能正式运用到工程中。这个环节由项目经理部主任工程师负责。拿到图纸后,负责人需要召集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有经验的老员工)进行自审,并记录,同时还要组织内部会审,针对自审发现的问题及建议进行讨论,弄清设计意图和工程的特点及要求图纸自审完毕,记录发现的问题以及有关建议;以便图纸会审时提交讨论解决。

工程项目开工前,图纸会审是保证整个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内业技术人员、质检员及其它相关人员是图纸会审的参与人员,目的是了解设计意图,明确施工要求,提前发现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专业之间的矛盾等,并作出相关补救措施,做到“万无一失”。

1.4.2设计施工管理方案

在进行此工作时,要严格严格遵守国家现行和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及交付使用期限。方案要具有先进性和针对性,具体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同时内容简要、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图文并茂和醒目易懂。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其次,采用网络计划技术、计划协调技术和系统分析方法安排施工进度,大力提倡计算机的推广和应用,以计划为依据,保证施工活动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另外,还要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案,确定施工顺序、施工流向、施工方法,劳动组织,技术组织措施等。

1.4.3总结施工技术

为了达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标准,建筑企业应在设计的前提下,结合实践,总结技术经验。总结就是简要的介绍工程概况,在文字叙述的基础上,附加图表。总结技术,实际上就是总结施工方法,其中包括方案的选择,采用的技术,达到的效果;工程中运用的先进技术,与国外相比,先进程度;施工人员的组织情况,准备工作,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技术经济效益等。

2.关于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2.1 施工现场树立良好氛围

2.1.1 虚心听取意见,及时纠正问题

在创优检查中,检查组针对工程的实体质量和内业资料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施工技术人员及时逐项进行研究分析,追根溯源,分析问题,制订纠正措施,确定整改责任人和完成时间,按时跟踪复查整改结果,并形成文字记录,使之将问题消化,从而使施工管理人员水平得以提高,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方法。

2.1.2 坚持自查与改进相结合

优质工程的检查从一定程度上能促使项目建立较为完善的自查制度并严格落实。如拆模后,及时组织检查结构的节点、阴阳角、预留洞口等结构面层有无漏浆、蜂窝、气泡、跑模、错台和冷缝等质量问题,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改进模板和混凝土浇筑振捣操作质量。

2.2 增强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2.1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在工程建设初期,项目部必须明确规定相关的质量职责,各参建单位要依据项目部的规定,结合所承担的工程建设任务和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从而形成一个专业配套、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了使工程的建设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建筑企业的领导也应该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情况,召集项目部各管理人员及参见单位项目经理问情况、听汇报,检查各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及时指出工程实体上存在的缺陷和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召开质量管理推进会,增强各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保证各级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

2.2.2严格的施工技术管理

在技术管理上,把不同专业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管理所用表格汇编统一,使创优工程建设达到了标准统一、表式统一、方法统一、资料统一的“四统一”管理模式和要求。其次是企业积极协助项目部制定、审批基础、主体、装饰、安装等各分部分项工程重大的技术方案。并且在审批施工方案时突出重点抓关键,仔细审核施工方案中质量措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这些方案是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施工作业的指导性文件,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创优中能起到很好的技术支撑和保证作用。

2.2.3坚持工程实体与资料同步抓,是创优的组成部分

工程资料是施工活动的纪实,是工程实体竣工验收的凭证,是质量评估和备案的依据,是创优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工程建设一开始,就要把资料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会同各参建单位按照分工,落实责任。还要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协调搞好各参建单位合同文件及施工范围和造价情况,明确各相关人员责任。

参考文献:

[1]许一飞.《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与工程创优实施目标实用手册》..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6.10.

[2]耿贺明.《建筑创优工程细部做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工作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探析

1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管理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基本上都是进行露天高空作业,所以安全管理问题是进行工程管理的关键。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每年都会频繁发生,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还严重限制了建筑工程整体行业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建筑施工中诸如触电以及高空坠落和机械伤害等等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其原因包括人为的操作失误以及环境的危险性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比如违章操作以及违规作业等。一部分技术操作和管理人员缺乏安全作业的专业意识,相关管理制度滞后,监督管理部门也没有贯彻落实安全管理的法规和政策。

1.2 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在目前的建筑行业中,首先是对市场准入制度的管理并不科学,还是存在一定的疏漏。市场准入管理的松懈,导致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存在不真实的资质较高能力相对较低,甚至是只有资质没有施工能力的现象,更有甚者在施工的过程中缺乏合法的施工证件以及超范围进行建筑工程的承包,严重降低了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其次就是缺乏有效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我国目前的工程质量的管理体制,是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上进行了部分的改善,还是存在一些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子,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不完善,管理力度欠缺,造成了一种封闭管理的尴尬局面。同时监督体制也不能发挥其关键的作用,影响了工程质量制约机制的执行力度。

1.3 工程进度管理问题

由于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和成本具有紧密的联系,在某一方面来讲,加快工程进度的基础就是提高工程的成本,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施工中,建筑企业不能将三者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合理的分配,使三者之间失去平衡。在注重质量的同时忽视了工程进度,或者是在加快工程进度的过程中忽视了工程的质量问题。加之制约工程进度的因素较多,往往缺乏对这些因素的管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影响其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工程管理以及施工环境的管理和施工计划的变化等等,于此同时还会存在物资的供应问题以及风险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一些施工企业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缺乏有效的解决对策,一般情况下就会因为一个因素的处理不合理而导致整个工程进度变慢。

2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

2.1 工程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主要就是对工程中的施工人员以及物资和环境进行及时的监管和控制,其本质就是一项动态的管理工作。工程的安全管理的水平是企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和关键,同时它还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进行安全管理首先就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筑企业的法人代表以及工程项目的经理要对安全作业直接负责,同时还要求工程项目经理要在积极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管理素质。

提高工程项目经理的专业管理素质是实现工程安全管理的关键,首先要建立工程项目经理的资格认证制度,对项目经理的专业素质进行严格的资质认证,要进行严格的考试与考核,保证人尽其才。其次就是对项目经理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对项目经理相关资料的收集,掌握其全面的管理水平,同时科学的利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不断提高项目经理的专业管理水平。最后就是在进行工程项目投标和承包施工的过程中,要对项目经理进行专业知识的问答,由建筑专业的专家根据招标工程的主要特点以及需要进行问题的设置,然后根据项目经理的表现和回答,确定项目经理的人选或者承担施工的企业。

2.2 工程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对于工程质量的管理是建筑领域的重要因素。要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首先就要对质量管理的内涵和质量管理的实施步骤进行了解和掌握。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其次就是要安排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和控制,最后就是要引入良性的竞争机制,不断的提高工程质量。

对建筑工程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在进行建筑原材料的采购时,要配备专业的检验人员对原材料的品种和数量进行严格的检验,然后安排技术质量的检验人员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最后就是技术操作人员对材料的规格进行检验。对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对施工工序进行质量管理主要就是发现工序中存在的偏差以及影响其质量的不利因素,确保每道施工工序的质量合格。

对施工工艺的质量管理。工程施工的工艺主要就是施工的相关技术标准,我国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中手工操作还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实现操作人员的技术交流就非常重要。同时施工工艺的相关执行水平是影响其质量的关键,所以要对施工工艺的标准进行严格执行限定和检验的力度。使用科技水平和质量水平极高的机械。质量可靠的机械和设备是提高施工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的重要举措,质量水平较高的机械不仅可以减少机械的返修时间,还可以提高施工的质量水平。

2.3 施工进度管理

进行施工进度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实现预期的工程目标,施工进度管理主要包括:施工计划的制定和施工过程中施工计划的调整。施工进度的计划主要就是在对整个工程中的施工工艺以及质量要求和施工技术标准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制定出来的施工计划的目标。在进行施工进度控制的过程中,对施工进度的管理是重中之重。

利用网络图进行施工进度的管理和检查。施工进度计划的修改和调整属于一种周期性的循环管理,也就是进度计划的编制、执行以及检查和调整偏差。在整个过程完成之后,再进入下一个循环。在进度管理中,主要就是利用网络计划进行偏差的调整。在施工进度比进度计划落后时,要对赶工的成本以及工期压缩的可能进行充分的考虑,严格制定相关工序的工期压缩,在赶上计划进度的基础上实现工费的控制。

利用好横道图进行施工进度的管理。在施工的进度计划审批通过后,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同时把进度计划进行细化分类,将细化后进度计划贯彻落实到施工的班组,同时进行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的合理调配。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施工进度中出现问题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记录,及时地了解和掌握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合理的手段进行施工工作的协调,实现施工进度的科学管理。

2.4 工程成本管理

施工工程中成本的管理主要就是指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建设中通过科学的技术以及管理手段,对各项生产消耗的资金进行计划以及实施监督控制,是对工程项目建设中发生的费用的收支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复核,促进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的实现水平。要真正的实现成本管理,就要对施工工作的过程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控,保证不同成本管理的措施以及成本的计划目标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在制定施工方案的过程中,要对施工项目的不同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比如工程的规模和性质等等,然后制定几个不同方案,在进行对比和分析之后,选择科学经济的方案,同时还要及时的进行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的改进和更新,对施工的设计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的消耗。同时要把工程成本的计划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对人工费以及材料费和机械设备费进行严格的控制,实现工程成本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树峰.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民营科技,2012,(08).

[2]罗丽芬.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科学之友,2011,(04).

建筑工作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管理是个大的系统工程,要通过抓重点、抓要害,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使整个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需要结合各项目的特点,进一步细化管理中的各项工作,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保质保安全地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1 建筑项目现场管理

1.1 概述

施工现场管理就是组织好施工生产,是在一定时间空间等约束条件下对劳动、设备机具、建筑材料等有限资源进行动态管理和优化组合。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施工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经营状况。因此要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把推行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作为发展壮大建筑业、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加快产业结构布局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施工现场管理上升到法规的高度。

1.2 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1.2.1 编制科学施工设计施工现场设计是实施施工现场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因此必须紧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认真加以编制,对整个工程的现场布置、人员安排、施工进度计划表、平面布置图等要经过严谨的计算和合理的安排。施工组织设计一旦经建设单位领导批准后,就必须要严格执行,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确保整个工程都是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

1.2.2 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负责制是建筑施工管理制度的一项改革措施,是全面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需要。整个项目施工过程具体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是项目经理,他对整个工程项目负责,该制度能有效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监督并落实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措施。必须重视选拔和使用项目经理,注重培养教育那些懂专业技术、有施工管理经验、有一定政治素养的人才,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丰富他们的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1.2.3 提高认识,建立体制施工企业必须提高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认识,提高职工的管理意识和业务水平,同时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定期检查和抽查制度,落实施工现场管理责任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重视总结施工现场管理规律和管理经验,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各方紧紧围绕施工现场管理开展各项工作,从而不断推动施工现场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

2 进度管理

2.1 概述

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根据合同的工期要求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用来衔接工程项目各建设阶段的工作内容、程序、时间等之间的关系,并且以此作为进度控制的目标,同时要注意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付诸实施,如果出现偏差,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保证工程顺利竣工,交付使用。进度控制的目的是保证项目进度目标计划的实现,合理安排资源供应和节约工程成本。项目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和质量控制都是项目施工的重点控制内容。

2.2 进度管理的措施

2.2.1 制定合理的进度计划制定的进度计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因此它是进度管理中的重点工作。

2.2.2 规范操作,科学管理现代社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要做到人尽其才,把能否顺利实现项目目标作为团队成员的最高目标。

2.2.3 及时调整项目进度计划项目计划不仅包含了施工单位的工作,还包含了业主的工作、设计单位的工作、监理单位的工作,所以要充分考虑与施工密切相关各项工作对建筑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影响。建设方应根据各方计划,合理制定项目工程总计划给各方实施,并及时听取各方意见,如有不合理的地方,应及时协调并对进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如气候条件、人为因素、物资供应、地基情况,一旦影响到工程施工进度,应及时调整计划,做好计划,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

3 施工安全管理

3.1 安全生产责任制

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对各级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3.2 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常抓不懈

企业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严格现场安全管理。通过各项制度的执行,确保安全生产秩序正常运行;二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责任追究,提高各级人员责任心;三是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对野蛮生产,违章作业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3.3 加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控制和降低事故危害后果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管理核心,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应该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才能确保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措施正确。

4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4.1 概述

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任何问题,都会给整个工程带来严重的后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靠质量处信誉,靠信誉争市场,靠市场增效益。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甚至企业存亡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质量管理程度的强弱。

4.2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4.2.1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实施施工质量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起层层负责、道道把关、人人参与的质量保证体系。必须建立起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定各部门的工作标准与质量计划,确定各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任务、职责与权限。只有这样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才能使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达到质量管理的目标。

4.2.2 提高人员素质人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任何一个好的制度和方法最终还是要由人去执行,否则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成为摆设。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和管理人员培养,根据激励与约束的原则,充分发挥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能动性。首先,必须在施工人员中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加强施工队伍的责任意识。其次,通过各种途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充分挖潜其潜能,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到自己在企业中存在的价值。建立员工激励制度,对工人要奖罚分明,从物质和精神上对员工进行奖励,培养员工的凝聚力和风险精神。

4.2.3 确保材料质量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特别是某些特定的工序,必须将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有必要从材料计划的编制、采购到进场后的验收、复检等,各个环节必须要进行严格限制和管理,认真执行材料验收、发放、退料、回收制度。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要严格按设计要求选材,要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测,如遇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另外的分析、检测和鉴定。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材料坚决不予采用。

4.2.4 严格执行工程验收规范工程质量验收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是工程项目建设转入使用或投产的标志。通过对施工过程中质量的验收来控制工程质量,每道工序完成后必先先有作业班主自检,有关施工人员和技术员对上下工序进行交接互检,完成后必须经有质检员或监理工程师验收,若质量不符合要求,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建设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其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仍然不少,特别是一旦出现工程质量事故,就会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提高工程施工管理对于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变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裴国忠.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11,(19).

[2] 董文营.建筑施工管理的分析[J].城市建设,2009,(03).

[3] 朱保建,陈书利.施工项目进度控制[J].山西建筑,2010,(11).

建筑工作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实践

管理创新是企业研究的主要体现,是以企业项目为目标,以管理为手段的经营活动。在建筑管理工作中因为影响因素很多,需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管理现状和管理意义,从顺应时展潮流的前提下进行工作,从而充分发挥管理作用,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建筑管理概述

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是保证现场生产安全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管理新策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新结构、新材料以及各种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这些管理方法越来越无法满足时展需要,要求对这些管理方法和策略进行创新与优化。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概念

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指的是在工程中采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组织、控制和管理的活动总称,所以在工作中,项目管理也就是采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工作,其工作目的在于保证项目能够严格按照建设目标和建设理念进行,为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2、建筑管理意义

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主要是对工程项目投标制进行管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筑业管理机制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科学、完整的管理策略,为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工程项目管理越来越深入人心,已成为建筑业界人士研究的重点。根据工程实践分析得出,建筑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决定着施工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因此,在目前工作中研究项目管理也就是研究企业管理制度,是以市场经济、科学技术和工作理念为一体的工作。而项目管理创新则是在原来管理工作上纳入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提高质量的管理思想,将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施工效益作为主要的管理策略,从而保证建筑施工质量。随着生产程度的不断提高,建筑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因此做好建筑管理创新不容忽视,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关键。

二、建筑管理工作创新要点

1、开阔管理思路

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筑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大力完善和更新,逐渐形成了以顺应时展潮流为宗旨的管理新模式。在工作中,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审时度势、开阔思维,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理念来优化管理策略,从而达到保证管理效果的目的。在施工中,从施工现场到企业内部再到市场是一个综合、系统、全面的工作,必须要从这些范围的工作特点入手,还有针对的开展管理工作。伴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公平、公开和公正的管理原则,这也成为当前建筑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2、实现管理机制的多元化

建筑管理工作的企业内部起着重要作用,而实现管理体制多元化,对管理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进行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可以激发建筑企业的积极性与活力,从而增强经济实力、创新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可以将四大机制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即实现竞争机制、约束机制、监督机制以及激励机制一体化,以使得管理机制多元化。为适应发展需求,新的管理工作机制应依法制定,重新规划各部门的职能标准,将各部门相互之间的管理关系处理好,才会得到最好的效果与质量。建立符合建筑企业发展新形势的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赏罚分明以及职责明确,营造以制管人、以规管事的优良气氛,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

3、建立高素质的建筑管理队伍。

重视素质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是国家一直提倡的优良传统,拥有一个高素质的建筑管理队伍,是建筑管理工作的首要条件。在建筑业里,建筑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代表着整个建筑管理工作的水平,所以必须要求建筑管理人员具有高素质,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并且能跟上现代化的脚步,在电子信息化时代,能够高度的适应,是新形势下对建筑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4、采用新手段,强化安全文明

施工。在建筑行业,安全问题一直是管理者考虑的首要因素。建筑行业也因较差的安全管理状况出现低效率。低质量的工作水平。施工企业应始终落实安全第一方针,努力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发生,也应该不断完善质量安全体系。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场的各部门及部门领导应与安全部门实现一体化管理,有利于对于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及处理。安全管理是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工作,是需要不断改进和变化的,才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适应工作需求。施工区和环境区的卫生管理工作必须保证落到实处,从开始组织到制定过程,都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施工方案,其中包括有完善的岗位分配制度以及施工指挥系统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最完美。

三、结语

建筑管理工作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中各个管理工作部门的融合是关键。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在新形势新环境下需要不断的创新以适应环境要求,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及管理水平,才能为国家与企业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探索和研究适合现代化的建筑管理制度与形式,依靠各种先进技术,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探索各种适合的管理模式,都是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只有在探索中,才能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 陈卓,刘靖寰. 关于建筑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 经营管理者. 2010(18)

[2] 何士堂,郭毅. 管理创新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 科技风. 2010(02)

建筑工作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涉及面十分广泛的工作,贯穿于建筑工程实施的全过程,这给工程承办单位和安全监管部门带来了重大的责任,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的飞速增加,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越来越大,如何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保障建筑工程安全,应主要从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安全风险着手。

一、建筑企业安全概论

(一)、具有社会性

人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现对人的尊重与价值的文化,因而,他是人与人根据一定的规律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产物。安全问题渗透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也包括平常生活的所有方面,伴随员工生活的所有空间,体现在工作环境的各个领域。

(二)、以人为本

建筑施工安全文化是以员工的安全文化为素质基础,以人为管理重心,以保护企业员工的健康安全为服务宗旨;

(三)、具有超前性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重点在于防范,防患于未然,注重采用控制论、风险论与安全目标论,控制事故发生率,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存在的安全隐患。

(四)、具有独特性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在生产活动中形成,根据企业性质不同,形成不同的安全文化。不同企业之间的安全文化也不尽相同,具有独特性。

(五)、具有目的性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与意识,实现员工安全生产生活,同时保护企业经济不受损失,对国家、企业的经济发展建设进行有力的保护。

三、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一)、增强了对建筑安全施工的行业管理

法律的设立和执行是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建筑行业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国家已经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制定了多部法律,有效地抑制了事故的频繁发生,近年颁布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已经对在全国建立系统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的决定做了明文规定,这意味我国对建筑安全施工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

(二)、建立了建筑安全施工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行业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行业安全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保障体系格外重要,我国在2012年11月一日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这对企业在安全方面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要求、整治施工过程不规范因素、以及群众对建筑安全监督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逐步完善了安全检查机制

安全检查是对法律设定的实践,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能有效减少施工违规,加强对施工安全的控制,通过对施工工地的突击检查、不定期检查,坚决维护安全法规的权威,对维护我国施工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四、建筑企业安全建设策略

建筑企业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机器等客观因素,可能发生事故与伤害。这中间不含人为因素而引发的物的不安全因素。也就是指人为操作违备了物的本质安全,而埋下的安全隐患。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建设包括物的安全建设与人的安全建设。

(一)、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是起点

提高安全意识,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起点和基础,只有所有人都树立了正确的安全意识,才能真正自觉地去维护施工安全。加强施工安全实施培养,不仅限于工作在第一线的工程作业人员,还包括工程管理人员,只有管理人员清楚地意识到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才能在工程管理和监督过程中重视安全问题,将安全建设作为工程各项作业的目标。施工单位一方面应建立规范的安全管理准则,健全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将安全管理明确到个人;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安全的重视程度。

(二)、施工安全措施的改善

要加强安全施工的管控,谁出问题谁负责,严格落实安全施工的责任制,设立由技术人员组成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对安全施工的管理力度。在编制施工计划时,要根据建筑施工法规和大量现场勘测资料及技术条件制定施工计划,并根据施工计划严格进行施工,保证建筑施工安全。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现场设置一些安全警示牌,给施工人员传递安全提示,加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经常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测,定期对施工设置进行检查,防止设备在施工中出现意外。施工现场会设置临时建筑物,因为在结构上和标准上要求不高,要经常对临时建筑物进行安全排查,这样可以确保施工员的安全。及时给施工人员发放安全防护设备,并不断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宣传,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三)、建筑施工企业物质安全建设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投入安全,是物质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建筑施工企业的物质安全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工程设备的安全建设

建筑施工生产过程多是高空,露天以及交叉作业,工程机械众多,同时设备又具有流动性,由机械设备引发的安全事故,占建筑行业安全事故很大的比重。因此,需要在设备采购与租赁的过程中,必须符合工程机械设备要求;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特殊工种必须做到持证上岗,保障使用安全;定期检查维修,排除安全隐患;对陈旧设备及时更新,确保使用性能。

2、施工环境的安全建设

施工环境安全建设主要是指,企业根据安全生产之需要,创造安全的人工环境,需要企业确保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包括:施工现场的围墙建设、工程标识牌的配备、原材料的安全堆放、现场场地与道路设施、粉尘控制、噪音控制、对现场卫生的改善等。环境安全会对工人情绪造成直接影响,甚至威胁人身安全,加强环境安全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四)、建筑安全防护建设

建筑工程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是减少事故发生的有力保障。安全防护工作,要从安全防护设施与个人安全的防护设备着手。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工作,是对机械设备自身存在安全隐患的有效补充,在安全防护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要求安装安全网,防止人与物的坠落。其次,加强塔吊、起重机机等物料运送机器的安全运行。最后,加强楼梯口、通道口、电梯口、预留洞口以及临边位置的防护建设。这些地方在建筑工程中危险系数最高的部分,不加强防护,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五)、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行为建设

引发事故的原因,大多是员工缺乏安全知识与意识,缺乏安全行为习惯。发生安全故事的主要因素,是不安全为的人与物,然而在物的不安全状态大多也是人为失误而造成的。如何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控制,这是建筑施工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强安全行为建设必须得端正态度,一个人的做事态度,决定其行为方向,态度决定行为。行为与态度相辅相承,态度与行为互相影响,必须保持一致性。

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它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安全事故是偶发事件,然而它的发生根源在于施工安全管理不力,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要不断地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 蒲小平.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2.

建筑工作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建筑管理 现状 对策

1.我国建筑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我国的建筑管理体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尤其在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建筑业在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取得了重大发展。例如建筑业工程项目在投资和建设方式上就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发展趋势,各种外资、合资以及私人投资等项目逐渐增多,政府直接投资建设的项目则不断减少,国内的建筑业在组织模式上更多地采用国际方式。谈到建筑业的发展成就,就不能不提建筑法体系化和建设管理不断信息化这两大成就,建筑业的这些进步不仅降低了工程成本,更实现了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然而我国仍然存在很多落后的体制限制了建筑业的发展,因此为了实现建筑业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对建筑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式的改革。我国存在的限制建筑业发展的问题包括,地方保护、职责不明、多头管理以及条块分割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建筑业和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2.建筑管理工作创新的措施

2.1开阔管理创新思维,适应时代趋势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管理工作也应不断发展,以适应时代趋势。掌握着管理工作的管理部门,必须审时度势的开阔管理创新思维,做好以不变应万变的准备。从施工现场到企业内部再到市场,都是建筑管理工作的工作范围,如何做好以实现良好的市场需求,也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建设市场的繁荣发展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是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

2.2实现管理机制多元化,增强企业经济实力

建筑管理工作的企业内部起着重要作用,而实现管理体制多元化,对管理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进行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可以激发建筑企业的积极性与活力,从而增强经济实力。创新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可以将四大机制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即实现竞争机制、约束机制、监督机制以及激励机制一体化,以使得管理机制多元化。为适应发展需求,新的管理工作机制应依法制定,重新规划各部门的职能标准,将各部门相互之间的管理关系处理好,才会得到最好的效果与质量。建立符合建筑企业发展新形势的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赏罚分明以及职责明确,营造以制管人、以规管事的优良气氛,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

2.3建立高素质的建筑管理队伍

重视素质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是国家一直提倡的优良传统,拥有一个高素质的建筑管理队伍,是建筑管理工作的首要条件。在建筑业里,建筑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代表着整个建筑管理工作的水平,所以必须要求建筑管理人员具有高素质,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并且能跟上现代化的脚步,在电子信息化时代,能够高度的适应,是新形势下对建筑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2.4采用新手段,强化安全文明施工

在建筑行业,安全问题一直是管理者考虑的首要因素。建筑行业也因较差的安全管理状况出现低效率、低质量的工作水平。施工企业应始终落实安全第一方针,努力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发生,也应该不断完善质量安全体系。在整个管理工作中,现场的各部门及部门领导应与安全部门实现一体化管理,有利于对于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及处理。安全管理是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工作,是需要不断改进和变化的,才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适应工作需求。施工区和环境区的卫生管理工作必须保证落到实处,从开始组织到制定过程,都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施工方案,其中包括有完善的岗位分配制度以及施工指挥系统,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最完美。

2.5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建筑管理的科技水平

现代化建设要求必须加强科技创新,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目标。建筑管理工作不是单向性工作,其贯穿于整个建筑工作的全过程,将其实现为现代化管理,将各部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对于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管理工作不仅仅需要有高水平的施工技术,还必须有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以协助整个管理工作。其中,电脑的合理利用,是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现达的网络技术下,在管理工作过程中,运用电脑网络协助管理工作,对管理水平的提高、工程质量的保障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全面的实现管理现代化。

3.结语

建筑管理工作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中各个管理工作部门的融合是关键。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在新形势新环境下需要不断的创新以适应环境要求,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及管理水平,才能为国家与企业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探索和研究适合现代化的建筑管理制度与形式,依靠各种先进技术,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探索各种适合的管理模式,都是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只有在探索中,才能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何士堂,郭毅.管理创新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0(2)

[2]招伟鹏.浅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J].广东科技,2008(2)

上一篇:建设监理项目范文 下一篇:科技与经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