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期刊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3 19:41:52

建筑材料期刊论文

建筑材料期刊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行业进入了飞跃式发展时期,国家一度加强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从建筑工程的材料质量,材料规格,生产标准甚至是价格都有了一定的规定,在短暂的一段时期内,促进了整个建筑资料市场的规范化,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受到世界经济的冲击越来越大,市场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化,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各大建筑企业为了增强本企业的竞争力,使用各种方法降低成本,此刻,便开始出现了建筑材料的假冒伪劣,由于价格低廉,虽然明知道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但依然有许多追求暴利的企业不断使用各种劣质材料,使得建筑资料市场变得更加混乱,发展到今天,我国的建筑材料市场已经存在着巨大的材料安全隐患,各大部门不断利用先进技术手段从建筑材料的本身和管理方面,进行质量检测,并采取各种手段保证质量的可靠性,有力的促进了整个建筑材料市场的规范,但依旧需要诸多改进。

二,我国的建筑材料检测及其管理控制现状

1. 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人员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偏低。

对建筑材料实施质量检测和控制,不仅仅需要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更需要对相关的检测设备进行正确熟练的操作,减少操作失误,严格客观的记录检测数据,这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专业学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很多相关的工作人员,对相关建筑材料质量标准认识不清,缺乏一定的工程业务能力,不仅仅在对质量检测设备上操作不熟练,更因为一些人为因素失去了在质量质量检测工作中的责任心和最基本的工作道德,因而,对整个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产生了及其消极的影响,这也是我国建筑材料很多检测标准难以贯彻落实,使得建筑材料检测不规范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产品种类繁多,生产质量标准难以规范明确。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材料市场已经具有很大的规模,各种品牌的建筑材料,各种类型的建筑材料层出不穷,由于建筑材料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对整个建筑材料市场的管理比较松垮,同时,由于种类太多,品牌混乱,造成了即使是同样的建筑材料,但在生产中对质量的核定标准也不尽相同,各个建筑材料生产厂家,供应厂家,都有着自己本企业的质量标准,造成了整个市场统一的规范难以贯彻实施,形同虚设,质量检测实施困难。

3. 我国各地的质量检测方法标准各异。

实施科学严谨的监测方法,统一的检测设备,这是保证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标准,但我国目前的建筑材料检测市场上,每个区域,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质量检测工作程序,有着各自的质量评判标准,而且,每个地方研究使用的质量检测的设备机械和相应的质量检测方法,都有着各自的特点,虽然国家有统一的标准规定,但更多时候,执行的确实各地各区域,小范围的质量检测标准。标准的不统一,对整个质量检测的规范化管理带来了消极影响。

4. 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者缺乏质量判别能力。

国内很多建筑材料的使用者对自己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好坏缺乏一定的专业判别能力,千万种建筑材料日益更新,变化多端,大多数的消费者都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缺乏很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更多的时候是听取材料供应商或者生产商的引导,很容易被误导,当被误导且建筑材料出现了质量问题后,却选择忍气吞声,维权意识较差,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建筑材料市场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5.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方法落后。

虽然我国在建筑材料市场上采取了很多质量管理措施,但从整体而言,对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程度很低,质量检测的手段和方法传统而简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虽然有一定程度的采用,但很多区域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机构依然是人工操作,手工填写表格,工序缺乏严密性,且繁琐,失误较大,甚至是人为的修改数据,使得各种数据统计资料缺乏一定的客观性。

6. 建筑材料的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不科学。

目前,各种工程建筑的施工单位是建筑材料最大的消费主体,但很多建筑企业在材料采购的标准不够严格,从材料购买,缺乏一定的专业辨别能力。同时,在各种建筑材料进入施工区后,对不同的材料缺乏统一的分类和统一的分区堆放,造成很多材料之间互相侵蚀,材料生锈变质情况严重,严重的造成了建筑材料质量的变化,使得原本合格的材料失去了质量保障。

三.我国实施建材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1.这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

建筑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高品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不仅可以减少施工的中的失误,更可以延长整个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可以正常发挥出正常功能,有助于保证和维护使用者的合法权利。

2.这是促进我国建材市场规范化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发展尚不够成熟,其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建筑材料市场上,比如管理制度缺失,管理措施难以得到落实,市场竞争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促进我国整个经济市场的规范化合理化,必须从各个小市场开始促进规范化,建筑材料市场是我国重要的市场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对建材的管理监测,有助于保证整个建材市场的质量,有助于贯彻落实各种质量法规,有助于提高整个市场的规范化。

四,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案和措施

1.严格材料进入标准。

材料进场前应检查其规格、型号、产地、外观、性能指标、数量等参数是否与采购合同要求及样品一致。若不一致,应要求退回。而对于一些重要材料,还应该委派专人到现场进行监督,如商用混凝土就必须在生产现场检查水泥、砂石质量、配料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搅拌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等。就以建筑材料中钢筋的检测标准和为例,如图可知:

钢筋进入施工单位之前,要对其规格,型号等一系列基本的质量标准作出抽样检测并做好记录,通过图一图二可以分析可以得出,钢筋如果受到冷却发生弯曲,则需要核对相关的参数,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

2.做好质量的抽样检测,客观记录。

材料进场后应该按照检测规范进行见证抽样送检。见证抽样送检应严格遵守《建设工程质量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取样必须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督下进行,提供质量检测试样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对其真实性负责,检测报告中应注明见证人单位及姓名。

3.采用正确的方法保管建筑材料。

进场的建筑材料应按照平面布局堆放并设立标识,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由于大部分建筑材料在受潮之后都会变质,所以还要做好防水工作,防止水泥受潮、钢筋锈蚀等。在材料保存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取用时应先检测再使用。如水泥一般存放时间不超过3个月,若存放超过3个月需要取用时必须经过反复检测合格之后才能使用。

五,结束语

质量是一个工程建筑的生命和灵魂,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和管理,鼓励研发新的质量检测技术和设备,严格执行统一的质量检测标准,规范化操作,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程建筑材料基本常识,更要本着公正,严格的原则,科学客观做好各种检测数据的记录保存,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工作的道德水平,严格做好质量检测工作,并采取合适措施,促进整个质量检测市场的规范化,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春融 浅谈建材质量检测及控制措施分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19期

[2]杜善伟 韩业强 浅析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 [期刊论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8期

[3]郎广 浅谈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及控制 [期刊论文] 《技术与市场》 -2012年4期

[4]江陆 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及控制 [期刊论文]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 -2011年1期

[5]刘国强 于桂华 浅谈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7期

[6]李小光 谈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措施 [期刊论文] 《南北桥》 -2009年9期

[7]龙涛 关于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措施探讨 [期刊论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21期

建筑材料期刊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成本,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受到世界经济的冲击越来越大,市场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化,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各大建筑企业为了增强本企业的竞争力,使用各种方法降低成本。在进行建筑工程成本和造价管理过程中,材料的成本将是其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很大程度上都对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产生深远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建筑材料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最为主要是通过对建筑材料的供给,采购,使用等各个环节严格控制,规范使用,如此,让建筑材料用最为合理的数量和最为优质的质量来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需要,同时,也进一步促进建筑材料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二、加强建筑材料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措施探讨

1.加强建筑材料采购运输阶段的成本管理

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是有效降低材料成本的关键,其控制手段主要体现在材料采购、运输、储存的成本控制,只有降低材料采购价格、储存成本、运输费用,

才能确保实现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

(一)企业采购材料前,应严格遵循“同样产品比质量,同样质量比价格,同样价格比服务”的材料比价采购管理原则,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信誉的、价格合理的供应商作为定点供应单位,在此过程中,要严格选择采购地点,可以遵循就近原则,先考虑本地的供给单位,尽力做到就地取材,选择一些相对较为近一些的货源,通过对比各个供给单位的价格和质量,采取择优,价廉的原则,进行材料的采购,如此,既可以较好的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又能够使得建筑工程材料的成本得到控制和管理。

(二)要充分的做好各种建筑施工材料的采购和运输,如此,可以进一步的节约建筑材料的总体成本。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消耗量从总体而言是很大的,同时,材料的运输成本在整个建筑材料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尤其是一些相对特殊的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其成本和费用比起采购的价格要高很多,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材料的运输环节的成本和费用控制,对于降低整个工程建筑的成本造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做到降低材料运输费用一要合理组织运力使现存运力充分利用,二要力求运距最短,也就是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尽可能减少运输距离,尤其注意避免二次运输,三要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2.加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成本

(一)充分合理使用现场的边角材料,使材料消耗率降到最低水平,如钢材按

照现行定额规定有3%的损耗这部分钢材就可以用于支架等部位的制作。

(二)加强施工现场材料堆放的管理及时监督现场堆放材料的安全性、整洁性、废旧材料的处理和再利用。施工材料现场需派人专门负责监督管理,防止建筑材料到处散放,造成浪费、被盗损失。对竣工后工地的各种废旧材料要注意回收重新利用如各类钢筋、周转材料等,除对规格型号进行分门别类外,还应注意材质的编号,以利于再利用。

(三)提倡新工艺、新设备是施工过程中降低物资材料消耗的主要途径。建筑

型材、板材的合理使用、工艺水平的提高、新设备的采用,均能大大提高材料的

利用率,减少材料的工艺损耗。根据现场条件、实行材料集中加工,减少加工过

程中的工艺性损耗,加强对周转材料和低值易耗材料的维修保养;做到量材取料,

材尽其用。模板的规格要标准化制作工厂化,采用钢模代替木模以延长其使用期

限,提高使用效率;积极开展材料物资的综合利用和修旧利废活动,在保证工程

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采用代用材料。

(四)加强材料仓库管理工作。材料的管理工作,除严格入库前检验手续外,

还应加强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工作,过去由于管理不善,有些施工项目出现了施

工过程中经常缺料而竣工后又出现大量剩余材料的现象。

因此,为了改变材料现场管理不利的局面,第一,必须做好材料申请计划,

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对于设计变更、预算调整等原因而发生的超额领料必须以设

计变更、追加单等为依据,办理追补手续;第二,必须严格计量检验制度,健全

收发材料的手续,对于出、入仓库的各种材料进行严格计量检验,防止由于计量不准而造成的收发料差错。对于入库的材料,应合理堆放,做到布局合理、通道顺畅防止材料物资的破损、变形、霉烂、变质、老化、被盗等;第三,建立材料库存信息,使供应部门能根据材料存量状况及时采购材料,补充库存。

建筑材料的储存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储备过多,使大量的材料积压在仓库而不能投入生产就会造成浪费,延缓材料资金的周转,有些材料会因储存过久而失效。如储备量过少又不能保证生产,为了减少这样的现象出现,就必须建立材料库存信息,做到材料先购先用,以减少储存时间;第四,实行材料分类管理法对库存材料进行有效管理,即将价值高、用量大的材料归类为控制重点,确定最佳定货量,对库存材料进行适时监控,以达到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管理效率和效益的目的;第五,制定奖惩制度,建立全方位的风险激励制度,使施工管理人员树立材料成本意识,养成自觉节约用料的良好习惯,确保施工企业节能降耗、减废降损的指标层层落实。

3.加强材料的储备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深入市场,全面掌握和了解各种建筑材料的市场行情及供

应情况,了解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向,注意材料淡季与旺季的价差。分析材料的供

需情况,这样有利于施工企业灵活自如地运用资金,充分掌握市场的主动权。材

料是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没有材料任何工程

都将无法建设。掌握材料分类管理的基本方法,了解材料价格组成的主要内容及

对工程成本的制约关系,熟悉有利于降低材料成本的管理方法,警惕影响材料价

格安全的招标方式,通过比较和分析,选择最佳的材料采购方案和经济批量,把

握材料采购的有利时机,使建筑材料的采购成本与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加匹

配,最终达到提高基本建设资金效益的目的。

三、结束语

在进行建筑材料成本管理和控制中,材料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研究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建筑材料的采购成本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40%-60%甚至更大,因此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建筑材料采购的成本,有效地减少施工企业的整体成本,从而增强施工企业的竞争力。目前,由于市场体系还不完备,法治还不够健全,管理也还不到位,在物资采购供应上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足够重视并在不断地工作实践中加以解决,要不断地完善材料采购和管理费用的控制体系,加强和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探索和寻找降低材料采购成本的最佳方法,正确处理材料的批量采购与建筑成本的匹配关系,最终达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永生 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成本控制[期刊论文] 《科技资讯》 -2008年35期

[2]-张艳 建筑工程项目的物资管理与材料成本控制的关系[期刊论文] 《新财经(理论版)》 -2012年3期

[3]朱天宇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期刊论文] 《神华科技》 -2009年4期

[4]-陈明年 建筑工程材料成本控制[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33期

[5]-蔡晨晓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期刊论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年19期

建筑材料期刊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涂料施工 施工技术 发展策略 涂料施工发展方向 涂料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飞速发展,建筑工程规模和数量、质量要求都蒸蒸日上,各种建筑材料、工程涂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建筑涂料主要是起到装饰作用,并能保护和改善使用环境作出一定的贡献,涂料正常功能的发挥,主要是根据涂料的技术性能、施工技术、建筑基层情况和建筑环境条件等紧密联系的。涂料在建筑外表层,历经外部环境的风吹日晒,雨淋雪冻,在各种环境中需要发挥正常功能,经常是天长日久,涂料层开始脱落,既有损建筑物美观,同时也影响了建筑功能。

二.我国建筑工程涂料施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情况。

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内建筑物内外墙的装饰材料主要为石灰浆和大白粉。60年代中期,我国实现聚醋酸乙烯乳液的工业化生产,聚醋酸乙烯乳胶涂料应运而生,但由于我国当时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水平低,聚醋酸乙烯乳液涂料不可能在建筑物上广泛应用。70年代,聚乙烯醇水玻璃内墙涂料(106)和聚乙烯醇缩甲醛涂料(107)研制成功并应用于内墙装饰,并在80年代得到大量应用和发展;80年代,随着苯丙乳液的开发成功并实现工业化,苯丙乳胶涂料开始应用于内墙面的装饰,但由于性能不理想(如开罐效果、施工性、贮存稳定性等),再加上当时的经济和生活水平所限,乳胶类建筑涂料并没有得到大量应用和快速发展,直到80年代末,国外助剂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弥补了性能缺陷,乳胶涂料才得以广泛推广应用。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包油型多彩内墙涂料开始应用于内墙涂装并得以蓬勃发展,90年代末本世纪初,弹性外墙涂料开始用于外墙的涂装。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特别是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涂料产量和用量的快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我国建筑涂料的产销量为352万吨,比上年增长23.7%,占涂料总产量的36%左右,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建筑涂料消费国。随着我国建筑涂料产量的快速增长,该行业在产品结构、技术水平、应用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相比于先进工业化国家在技术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建筑乳胶涂料用的大部分助剂依赖进口;生产企业众多但生产规模普遍偏小,行业集中度低,大多数生产企业技术力量和产品质量监控手段薄弱,缺乏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低档次、性能较差的涂料品种仍占据较大的比例,高装饰性、高性能及功能性的涂料产品相对较少;内外墙找平腻子和底漆等辅助和配套材料的生产随意性大,质量不稳定。从整个行业层面看,我国建筑涂料无论是在产品品种、技术含量,还是在配套性、施工技术方面,均不能满足我国经济水平及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后对涂料性能的更高要求,仍需要广大涂料企业和研究人员不懈努力。

三.建筑工程涂料施工技术的发展策略。

1. 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对人体、周边环境无害的健康、环保、安全、消防型建筑材料,国际上也称“生态建材”、“健康建材”或“环保建材”。绿色环保涂料作为绿色建材的一种,同样是对涂料“健康、环保、安全”属性的评价,包括对生产原料、生产过程、施工过程、使用过程和废弃物处置五大环节的分项评价和综合评价。

2.旧外墙面修补重涂技术

我国过去广泛使用的水刷石类、干粘石类、水泥砂浆装饰墙面类、清水砖墙类、旧涂料类和各种贴面材料(例如面砖、马赛克等)等旧外墙面,经多年使用已显陈旧,迫切需要翻新。采用各种建筑涂料(例如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溶剂型外墙涂料、无机外墙涂料和有特殊装饰效果的复层涂料、砂壁状涂料等)进行翻新涂装,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一些翻新涂装工程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对上海某框架结构、粘土空心砖作填充墙的九层综合办公大楼原白色面砖装饰的翻新涂装,使该建筑物由原来严重渗水的陈旧饰面变得焕然一新。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高层建筑最主要的结构形式,这类结构的外墙面的开裂、渗漏、钢筋锈蚀、混凝土脱落、外涂层损坏等现象也是常见的通病。对这类结构进行修补重涂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对原墙面损坏的原因分析、损坏勘察、检查与评估技术,混凝土修补材料、方法、设备的选用,施工规范的制订,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等内容。由某专业涂装公司对上海某商城外墙面饰面的翻新涂装,是这类高层建筑物采用修补重涂技术取得良好效果的实例。

3.施工机械智能化发展。

无气喷涂机械正向作业智能化、机型多样化、使用简单化和质量可靠化的方向发展,一些国外无气喷涂机械即具有这些功能。作业智能化是指有些喷涂机内设置有微处理器,能跟踪重要的工作细节,并显示在易分辨的LED(大电子显示器)显示屏上,清晰地显示喷涂作业细节,例如喷涂耗料量、喷涂形式(高产出喷涂还是精饰性喷涂)等,并能自动返流清洗,不需要拆卸即能清除滤渣和自动诊断与排除故障等。机型多样化是指对适用于喷涂同一类涂料的喷涂机,针对不同的动力情况配有不同型号的机型,例如以液压为动力的、以汽油为动力的和电动的等。同时,对于不同的工程情况配有不同的机型,例如特大型住宅建筑、特大型商业建筑、特大型工业建筑适用的机型;大型住宅建筑、大型商业建筑、大型工业建筑适用的机型和中型的工程适用的机型、小型工程适用的机型等。

4.国际化发展战略。

进入21世纪,将使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和全球经济潮流,我国建筑涂料行业应该充分利用国际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具体表现在:

(1)国际化有利于加快我国建筑涂料行业改革开放的进程。

(2)国际化有利于我国建筑涂料企业引进技术和外资,提高水平,扩大经营。

(3)国际化有利于我国建筑涂料企业结构调整。

(4)国际化有利于我国国内建筑涂料企业获得价格低、质量好、品种系列配套、售后服务到位的原材料,对增强企业竞争力是极为有利。

四.结束语。

当前,虽然我国的建筑工程涂料施工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收获了许多难得的工程经验,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着眼未来发展,要充实底层施工技术,通过落实工程技术标准和相关要求,踏踏实实走好涂料施工技术的发展策略,提高我国的工程涂料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龙春景 论建筑工程涂料施工技术的发展策略研究[期刊论文] 《四川建材》 -2010年1期

[2]余晓纲 Yu Xiaogang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的发展与实际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期刊论文]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1年3期

[3]朱传棨 ZHU Chuanqi通盘筹划我国建筑涂料的发展 [期刊论文] 《涂料工业》 ISTIC PKU -2000年7期

[4]沈志勤国内外建筑涂料的发展 [期刊论文] 《江苏建材》 -2002年3期

[5]徐峰Xu Feng 功能性建筑涂料的应用与发展 [期刊论文] 《涂料工业》 ISTIC PKU -2005年4期

[6]张心亚 汤凤 蓝仁华 陈焕钦ZHANG Xin-ya TANG Feng LAN Ren-hua CHEN Huan-qin氟树脂建筑涂料的发展动向 [期刊论文] 《功能材料》 ISTIC EI PKU -2004年z1期

[7]付少辉 卿宁 建筑涂料的发展方向[期刊论文] 《 涂料工业》 ISTIC PKU -2004年7期

建筑材料期刊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建筑工程行业,建筑施工企业在确保满足质量、安全、进度的同时又要追求最大的企业利润。因此,只有加强建筑现场管理,才能实现盈利目标。文章从目前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并从人员管理、质量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些针对性措施,以供参考。

二、建筑施工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因为进行施工时要用到很多种建筑材料,在建筑施工现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材料的管理混乱,会出现建筑材料随处乱放,对建筑材料不能很好地进行归类等现象,这样在利用起来就会降低效率,有时会出现找不到材料的现象,有的材料因为存放不当,会降低材料质量,有的甚至会出现过期等现象。还有一些机械器具由于操作或其它原因,容易出现问题,再加上得不到及时地维修,使得机械器具早早损坏,无形之中加大了维修机械器具所带来的费用,利用率下降。

2.为了施工现场的安全,要设置一些围墙,但是有的施工现场出现了漏设的情况,这就起不到全面的防护。施工用的搅拌机,为了减少现场的灰尘,都要增加一些扬尘等器械的保护措施,但是这些设施有的严重不合格,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现场尘土飞扬,环境受到了污染,这样工人的身体健康难以得到保障;另外,由于天气等原因,施工现场的路面会坑坑洼洼,有的地方会有积水,再加上一些建筑垃圾未及时清理,这就使得施工现场更加混乱,污染也会变得更加严重。

3.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一些工作人员安全帽的佩戴不正确,甚至没有佩戴安全帽;进行高空的作业的时候,有的工作人员没有佩戴好安全带;在施工现场为了安全,都要预留一些洞口的防护设施,但这些设施有的根本达不到标准,有的警戒标识一点也不显眼,这些难以保证安全;还有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网,有的地方是坏的,有的上面还有一些木块、钢筋等剩余建筑材料,这难以保证工人的安全;在施工现场都要一些安全警示之类的东西,但有的安全警示牌、安全警示标语等放的太少,放的位置也不太恰当。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策略探讨

1.建筑现场施工安全的科学管理

(一)人员因素是影响到项目工程安全管理控制的关键性因素。管理人员要有着安全施工的理念,重视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并做好各种安全管理的措施,技术施工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对各种机械设备规范操作的熟练度,避免因为操作失误而引起事故,同时,监督人员要监测全程监督的原则,对各种违章操作进行处理,加强对各种施工标准和规范的落实的监督力度。

(二)施工单位要制定科学合理施工方法和施工规范,制定各种安全防范管理章程,并在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的配合下,全面贯彻落实。其次,国家政府要加大各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法律法律的完善,并根据建筑行业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状况作出及时的制度规范更新。最后,社会群体要加大对施工单位各种安全管理措施落实的情况进行监督,促进施工的安全化,规范化。

2.现场施工质量的科学管理

(一)建筑工程一种庞大复杂的操作施工过程,其中无论是先进的设备还是纯人力劳动,手工操作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我国建筑业起步发展时间晚,对技术人员的系统培训尚不够完善,手工操作人员的手工操作能力相对而言有着很大的差距,操作不熟练,操作失误多,不利于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因此,要加强对施工员工的培训,提高其操作的熟练程度,严格执行操控标准,提高操作效率,保证整个项目实施中的技术水准。

(二)制定完善相关的施工技术标准,对所有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进行操作培训,从理论上深刻明白操控原理,从实践中进行现场操作演示,务必使所用施工人员都可以严格达到施工标准,操控熟练,能够满足工程技术相关规范,杜绝胡乱施工操作的现象。

(三)从全面控制的角度出发,找出产生误差或者失误的原因,分析制约每道工序质量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消除恶劣影响,减少制约工程质量的因素。严格执行每道工序的前后执行顺序,杜绝前后跳跃施工,尤其是时间急促,施工匆忙时期,要尽量减少多种工序的交叉,保证整个施工顺序的合理稳定。

(四)采用先进科学而质量可靠的机械设备,不仅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施工效率,更能很大程度上保证施工的高质量。使用质量稳定的设备,提高整个工程施工的自动化,更能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标准。同时减少了机械的坏损,节约了施工时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施工过程质量的提高。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成本科学管理

(一) 人工费控制管理。改善劳动组织, 减少窝工浪费; 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 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 加强劳动纪律, 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 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

(二) 材料费控制管理。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 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 节约采购费用; 合理堆置现场材料, 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 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 合理使用材料, 综合利用一切资源。

(三) 机械费控制管理。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 搞好机械设备的

保养修理, 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

加产量、降低机械使用费。

(四)项目部定期分阶段召开成本分析会,每道工序施工完后都应该要进行成本分析,明确该工序的盈亏情况,若发现亏损,应该立即查明原因,制订补救和改进措施,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加强成本管理。公司财务部门也应该通过审核各项费用的支出,平衡调度资金以及建立各项辅助记录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成本分析,并及时反馈到项目部管理层,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成本偏差。

4.加强施工现场进度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需要依据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目标来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执行期间结合工程实际进度对计划进行纠偏和控制,以求工程进度与预期目标相符。具体的说就是在工程项目实施期间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应进行施工进度计划及预期目标的制定;其次,依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并将工程实际进展情况与进度计划进行比较,找出二者之间的偏差,制定方案来纠正偏差;最后,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组织和协调,包括分包单位与总包单位、建筑施工单位与安装单位之间的进度上的搭接,空间与时间上的协调等。

四、结束语

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是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生死存亡大计的关键性问题。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切实地严把建筑施工的质量关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要前提,也是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宋明山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期刊论文] 《科技与企业》 -2012年3期

[2]刘刚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研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21期

[3]劳庆波 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期刊论文] 《建材发展导向》 -2011年7期

[4]甘福强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期刊论文] 《建材与装饰》 -2011年35期

[5]沈满春 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期

[6]关伟胜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管理的思考 [期刊论文] 《建材发展导向》 -2011年6期

建筑材料期刊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光触媒薄膜 活性炭 污染 处理 原理

一、室内污染气体成分分析

新装修房中含有甲醛、苯、氨、TVOC等

1.甲醛

目前装修中最大的装修污染就是甲醛,甲醛可引起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的疾病出现咳嗽、咽痛、胸闷、头晕恶心、四肢无力、呼吸困难、嗜睡等症状。更为严重的诱发鼻癌、、咽喉癌、皮肤癌和白血病等癌症发生。

2.苯

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沸点为80.1℃,甲苯、二甲苯属与苯的同系物,都是煤焦油分馏或石油的裂解产物。目前室内装饰中多用甲苯、二甲苯代替纯苯作各种胶油漆涂料和防水材料的溶剂或稀释剂。因为苯具有易挥发、易燃、蒸气有爆炸的特点。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溶度的甲苯、二甲苯,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轻者有头晕、头痛、恶心、胸闷、乏力、意识模糊,严重者可致昏迷以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如果长期接触一定溶度的甲苯、二甲苯会引起慢性中毒,可出现头痛、失眠、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样症候群。苯化合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3.氨

氨的来源:① 建筑材料中的混凝土外加剂:冬季施工常常在混凝土墙体中加入以尿素和氨水为主要原料的外加剂对混凝土进行防冻保护。这些添加剂在墙体中会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被还原成氨气并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造成室内空气中氨浓度的增加。② 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添加剂和增白剂:采用含有尿素组分胶粘剂的木制板、以氨水作为添加剂与增白剂的涂料。

氨的危害:① 以气体形式吸入肺泡,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② 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使组织蛋白变性,使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③ 长期接触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④ 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并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4.总挥发有机化合物 T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世界卫生组织对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定义是指沸点范围在50~100℃到240~260℃之间的化合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为芳香烃、卤化烃、氧烃、脂肪烃、氮烃等,多达900多种,其中部分已被列为致癌物,如氯乙烯、苯、多环芳烃等。

TVOC的危害:由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并非单一的化合物,各化合物之间的相加、相乘作用不够清楚,且不同时间地点TVOC的组分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有所变化,大体的危害如下: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头晕、头痛、无力、胸闷等症状;感觉性刺激,嗅味不舒适,刺激上呼吸道及皮肤;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怀疑性危害:局部组织炎症反应、过敏反应、神经毒性作用。

5.有害气体的综合作用

由于新装修房屋和新置家具会释放大量高浓度的甲醛、苯、氨、tvoc等有害气体,若不经过有效处理, 对人体伤害是不可小觑的。

二、活性炭处理原理简述

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是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很大(1500m2/g以上)、吸附能力很强的炭。是以煤、木材和果壳等原料,经炭化、活化和后处理而得。按外观形状可分为粉状活性炭、颗粒活性炭、成型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

活性炭吸附的实质是利用炭吸附的特性把低浓度大风量废气中的有机溶剂吸附到炭中并浓缩,经活性炭吸附净化后的气体直接排空,其实质是一个吸附浓缩的过程。并没有把有机溶剂处理掉。是一个物理过程。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的含炭物质, 它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构造, 碳纤维的多孔结构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积,能与气体(杂质)充分接触,从而具有了特有的吸附性能,使其非常容易达到吸收收集杂质的目的。就象磁力一样,所有的分子之间都具有相互引力。正因为如此,碳纤维孔壁上的大量的分子可以产生强大的引力,从而达到将有害的杂质吸引到孔径中的目的。但不是所有的碳纤维都能吸附有害气体,只有当碳纤维的孔隙结构略大于有害气体分子的直径,能够让有害气体分子完全进入的情况下(过大或过小都不行)才能达到最佳吸附效果。

三、综述

室内装修污染的处理方法具有多样性,将光触媒薄膜和活性炭二者有效结合,是一种最完美、最有效的处理方法。以其高效、无污染等优点,光触媒薄膜和碳纤维的结合必将成为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浩, 张吉光, 苏有亮 建筑装修材料与室内空气质量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期刊论文]2003,22(5) .

[2]余江, 李伯灵, 王军义, 刘建泉 装修居室内空气质量及其健康影响的卫生学调查 环境与健康杂志 [期刊论文]2005,22(2).

侯燕 浅谈木质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中国科技博览[期刊论文] 2011(29).

[3]田世爱, 于自强, 张宏, TIAN Shiai, YU Ziqang, ZHANG Hong 室内甲醛污染状况调查及防治措施 洁净与空调技术 [期刊论文]2005(1).

[4]王俊, 张景义, 陈双基, WANG Jun, ZHANG Jing-yi, CHEN Shuang-ji 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的污染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期刊论文] 2002,16(3).

[5]梁宝生, LIANG Bao-sheng 关于我国氨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标准的建议 中国环境监测 [期刊论文]2005,21(4).

[6]梁宝生, 刘建国 关于我国苯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标准的建议 三峡环境与生态 [期刊论文]2003,25(12).

[7]张胜军, 姚晓青, 蒋欣 室内装修后苯、甲苯、二甲苯和甲醛污染调查 中国环境监测[期刊论文] 2004,20(4).

[8]黄昱, 刘赐敏, 李少茵, 周金森, 刘钰钗, 龙军标 室内装修危险因素对装修工人影响研究 实用预防医学[期刊论文] 2007,14(2).

[9]宫菁, 刘敏 甲醛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及控制 环境与健康杂志 [期刊论文]2001,18(6)落志筠 我国室内装修污染的现状及其法律原因分析 现代物业 [期刊论文]2011(2).

[10]李连山, 马春莲, 陈寒玉 室内甲醛污染的分析调查 环境科学与技术 [期刊论文]2002,25(3).

[11]杨士建 室内装修的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环境科学与技术 [期刊论文]2004,27(2).

[12]迟欣, 石玉琴, 颜进, 付承红, 张本延, CHI Xin, SHI Yu-qin, YAN Jin, FCheng-hong, ZHANG Ben-yan 室内装修后苯系物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期刊论文]2006,17(6).

[13]宋召强, 于文霞, 马娅, 孙自平, 孟斌, 高梅兰 室内装修污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现代预防医学 [期刊论文]2003,30(6).

[14]刘赐敏, 黄昱, 李少茵, 周金森, 刘钰钗, 龙军标 室内装修作业环境检测结果分析 中国热带医学 [期刊论文]2007,7(4).

建筑材料期刊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预算管理超预算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用户们对自己的住所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也有了新的需求,许多新的项目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断地出现,工作人员也完善和加强了项目的地址勘探工作,但体现在预算编制中的地址勘探的支出却还是很少。在进行造价预算编制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往往难以全面的考虑到工程项目中涉及的多种工程的造价支出内容,发生工程预算中的漏项现象非常严重。

二.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原因分析。

建设工程项目由于施工周期长、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环境复杂、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大,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动,都会影响到预算造价。综合起来,造成工程超预算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建筑材料是项目中耗资最大,造成造价超预算的重要因素。市场价格变化受市场供求机制的影响,价格变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可能确保所编制的工程造价预算当中所预计的材料价格与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之处的材料价格相吻合。此外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不规范的施工以及工程项目的变更,都会导致建筑施工材料的浪费,由此将导致工程建设实际的材料用量将超出工程造价预算当中对工程建筑材料用量估计,进而导致工程建筑施工材料造价超标,致使工程造价超预算情况发生。 

2. 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存在本身不够完善。工程造价容易受到环境、市场、建设周期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所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工程之初所做的概预算虽然对材料价格波动、市场风险等情况做出了预测,并对预算留有余地,但还是不能完全做到准确无误,概预算的编制,需要的是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将概预算编制的不合理性降到最低,所以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工程造价很可能出现超预算。 

3. 送审资料不完整、真实性不高 。 工程结算的送审资料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工程结算失去了审核的有利条件,也缺乏做好工程结算审核的基础。保证工程结算审核所需的资料的完整和真实需要从以下材料入手:收集整理合同(对招投标项目还包括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工程预算资料、竣工结算书、图纸会审记录、各种签证资料、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书和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等。  

4. 工程造价受到环境、市场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所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工程之初所做的概预算虽然对材料价格波动、市场风险等情况作出了预测并对预算留有余地,但是还是不能完全做到准确无误,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工程造价很可能出现超预算。

5. 概预算编制不合理。某些预算编制人员对工程情况调查、研究得不够深入、详实,所编制出的造价预算出现缺项、漏项等差错,无法全面反映和正确预测工程实施的费用支出情况。由于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造价预算在实际工程中丧失了应有的指导作用,为了要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超预算行为成为建设单位迫不得已的选择。

6. 工程造价受到环境、市场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所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工程之初所做的概预算虽然对材料价格波动、市场风险等情况作出了预测并对预算留有余地,但是还是不能完全做到准确无误,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工程造价很可能出现超预算。

三. 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对策。

1. 工程造价的预算编制。在进行工程造价的预算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便是工程造价的预算编制,其科学的编制是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工作。为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工作,就要注意一下一些内容:1.工作人员在进行综合的实地考察之后,才能合理的进行对预算的编制工作。例如收集施工设计图纸、工程勘查报告、地形测量图等相关资料,进行施工工程的深入勘察,充分了解预算的收费和定额,制定统一的价格预算。2.熟悉施工的材料运作和应用,并对工程的造价进行精确地的计算。结合充分的各项施工工作,准确的对预算编制进行分项,防止重记、漏记现象的发生。3.在进行造价预算中,要对价格的波动偏差留有一定的余地。工作人员要对建筑材料的规格、品质、用量等内容进行充分的掌握,结合市场的经济变动,合理的对工程的造价进行预算,并随时做好调整的准备工作。

2. 招投标阶段的投资控制 。要实现招投标管理的公平竞争,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招标前,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避免“特级企业投标,一级企业转包,二级企业进场”等不正常现象,这对项目投资控制非常不利。同时要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造价管理人员应收集、积累、筛选、分析和总结各类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鉴别、预测、分析、评价,然后编制招标文件。对招标文件中涉及费用的条款要反复推敲,尽量做到“知己知彼”,以利于日后的造价控制。其次是做好开标、评标、定标工作。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开标、评标、定标工作,评标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招标人应当采取措施,保证评标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干预,影响评标过程和结果。 

3. 重视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预算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它既是招投标工作的延伸同时也是合同的具体化过程。经研究表明,建筑工程的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约为1O%,在这个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不少建设单位忽视了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其实,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施工浪费投资的可能性非常大,造成工程造价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受造价控制人员无法控制或较难控制的因素影响(如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受施工组织失误、技术限制、合同变更等人为因素影响(此类造价上升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造价预算控制人员要切实落实合同造价预算的内容,将其作为控制的重要一环。并从经济、技术、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做好现场签证工作,对原合同价格中主要费用进行正常计量、严格结算程序,派专人随时监督,保证各项费用如期、正常地发生,防止超前过量支付。当出现超支现象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作出反馈,研究对策进行适当处理,力争把工程造价损失降到最低。应该说,通过实行工程有效签证、监督、预结算审核等措施,是能够使建筑工程项目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的。

四.结束语

工程造价的预算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政策性、知识性、专门性,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因此,就要要求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素质,掌握相关的预算知识和法律、法规,对资控还要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对专业的知识进行扎实的掌握,能够实事求是的进行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所以,在造价预算的控制工作中,相关人员要对控制问题高度重视,深入体会控制预算的重大意义,并对造价预算控制的重大问题进行合理的探究,运用新方法、新途径,依据实际的建筑项目的施工,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地预算,使建设目标得以顺利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王卿卿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 -2013年4期

[2] 何磊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2013年23期

[3] 吴萍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12期

[4] 何令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期刊论文] 《建材与装饰》 -2013年8期

[5] 史飞飞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2013年21期

[6] 李磊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7期

建筑材料期刊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建筑材料;材料质量;质量检测;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一个工程建筑项目质量安全的保证,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可以说是整个工程管理系统的基础。我们知道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效益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建筑工程的安全则是整个工程顺利进行的保障,而建筑材料的质量与工程质量有直接联系,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具有决定性因素,所以在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中加强建筑材料检测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必要环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材料市场逐步发展起来,其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所以在建筑材料市场上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的情况也是层出不穷的,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检测程序也逐渐的趋于完善,所以加强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因为建筑材料质量而引起的建筑工程事故近几年频繁发生,甚至出现了一些刚刚建好的建筑因为建筑材料质量问题而直接强迫拆除,所以这样对于建筑行业的建筑材料检测而言还是存在许多挑战的,其检测方法也存在许多的不足,需要我们不断的完善,相信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探索我国建筑行业建筑材料检测质量会大大的提升。

二.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1.可以优化工程材料的选择

通过试验检测,可在众多同类合格产品中优先选择综合费用低的原材料。可以科学地评定建筑用各种原材料及其成品、半成品材料的质量好坏。

2.有利于选择新材料、新工艺 。

通过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试验检测,可以鉴别其可行 、适用性、有效性、先进性,对于推动施工技术进步,提高工程进度和质量等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可以优化材料的配合比设计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方面,多做几个试配方案,以便有选用控制成本主要材料用量比例合的经济方案。通过配合比试验检测可以选择合理经济的材料配合比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

4.可评定各种原材料质量好坏

通过必要的试验检测,对于任何一种材料均可通过对其规定性能的相关检验,从而评定其产品是否合格。这对于合理地应用材料,提高工程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三.影响建筑材料质量优劣的主要因素.

1.生产厂家的因素

由于生产厂家追求高额利润而进行的违规生产,是造成了工程材料质量低劣的最直接因素。

2.试验检测程序的因素

(1)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工程材料质量检测频数测定。产品检测取样的频率在工程材料的质量标准及一些质量验收规范中都有明确的规定。由于种种原因,监理人员应并没有保证承包商的取样频率合乎规定要求。

(2)不合理的材料取样程序。在工程材料质量检测中,取样材料的没有代表性也是影响取样可信度的一个因素。

(3)不真实准确的材料检测报告数据。

四.科学的建筑材料检测的原则

建筑材料质量好坏是建筑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建筑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在进行材料检测时坚持合法的检测原则是必须的,在具体的材料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必须坚持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检测样品的(抽)采样必须规范合理。

2.样品的检测方法必须正确,误差必须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注意检测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因为检测环境中的温度以及湿度都是影响材料检测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

4.材料质量检测时注重规范要求,如加荷速度、人员、仪器等要求。

5.检测时试件尺寸以及精度要求等。

五.提高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具体措施

1.减少检测误差。检测结果会受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材料的匀质性、设备仪器、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其因素差异,都会造成检测出现误差。因此,要严格按规范、标准、规程规定进行检测。

2.对数据处理精确的处理。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同组试件测试时得出的数据结果离散 较大。因此,只有对材料的测试结果规定标准的取舍要求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必须符合数据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在数据的处理上要认真对待,找出出现不良现象的原因,并及时进行再次测试评定。

3.严守建筑材料三证关,加强对材料的检验是保证材料质量的重要环节。制定和完善各项设计标准和检测标准是检验的重要保障。故用于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等必须要符合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

4.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的制度的产品,要有许可证编号和安全认证标志,在选购这样的产品前需对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及安全认证标志原件进行检查,当材料到达施工现场时要按照该资料进行检查。

5.在较为重要的设备、仪器验收时也需要甲方去现场检查监督生产过程。因为这项工作是甲方最容易忽视的环节,一定要严守验收环节,才能首要保证工程质量。

6.必要的强制性检测根据相关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项目检测,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才能根除工程中的质量通病,防止伪劣材料进人工地。

六.结束语

我们知道建筑工程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之中,建筑企业都会用到建筑材料进行施工,所以说建筑材料质量检测问题是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问题,建筑企业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而言,建筑材料检测工作时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的必要环节。建筑材料的检测是通过对建筑材料实施抽样检查实现的,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对建筑材料的各种数据和规格进行检测和控制,只有符合规定要求的建筑材料才可以使用,所以这样说来建筑材料的检测质量则是整个材料检测工作的关键,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检测人员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建筑材料实施检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在现实的工作中虽然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是十分复杂的,但是只有一个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其检测质量一定会大大提高的。

参考文献:

[1]龙涛 关于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措施探讨 [期刊论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21期

[2]蒋杰 邱林锋 关于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措施的探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2期

[3]还娟 提高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可信度方法探讨 [期刊论文] 《世界家苑》 -2011年6期

建筑材料期刊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态住宅 设计技术 策略 趋势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近年来, 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们知道,住宅建筑可以说是人和自然环境相互关系中的重要因素, 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 所以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清新优雅的自然环境成为了人们追求的趋势,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回归自然, 来享受轻松舒适的生活。近几年, 我国建筑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建筑行业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已经进入了生态建筑时代。所以就如何真正做到保护生态环境、节能节地已经成为了当前建筑设计关注的焦点问题。由此“ 生态住宅” 的新概念就产生了。以下就结合新江湾九里以及宁波•卡纳湖谷的生态住宅项目作简要的分析。

二.背景项目

2011年6月 - 2012年4月:华润置地新江湾九里

项目描述:华润新江湾九里延续“九里系”的高品质内涵,法式建筑,结合宫廷园林设计,讲究十字对称的仪式感和尊崇感,产品均以160-300平米左右的大平层为主。华润新江湾九里从规划到设计,从地块到户型,均致力于为“生活充满传奇“的城市精英们打造一个符合他们居住梦想的“家”。

2012年4月 - 今:华润置地宁波•卡纳湖谷

项目描述:华润•卡纳湖谷 总占地面积为487亩,内拥稀缺至极的90亩内湖和70亩天然山林,整体项目规划约300余户,也是目前宁波最大的纯别墅社区。华润•卡纳湖谷采用地中海式风格,立面结构敦实、质朴、大方、浪漫,展现纯粹的坡地原生庄园世界。

其在具体的工作中主要运用的是生态学原理,在设计时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平衡的原则。也就是要遵循综合系统效率最优的原则。在设计和组织建设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主要是指使得物质和能源在建筑系统中能够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规律,这样就可以达到一种无污染、高效、节能的生态平衡建筑环境。我们在这里的所说的环境不仅包括住宅区的自然环境, 比如土体、水体、空气、绿化、能源以及动植物等, 还包括住宅区中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系统环境。在这种的设计理念下,住宅建筑的建设和发展始终都会保持以生态平衡为中心,使得住宅生态环境保持在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三.项目设计原则

所谓的生态住宅设计, 就是指综合的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人工环境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来设计和建设住宅建筑, 这样可以把住宅建筑打造成为一个小的良性的生态系统, 能够为居住者提供比较健康、节能、环保、高效、舒适的生活环境。如下图所示:

图一:住宅示范房

图二:规划设计绿化用地

图三:减轻居住区环境污染

1.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所以在追求高效节约的同时不能降低生活质量,如果以牺牲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代价这是毫无意义的。

2.设计时要做到生态化。生态住宅首先必须要遵循的原则就是生态化,也就是节约能源、资源,做到无污染以及可循环。

3.在规划设计时要做到因地制宜。在进行绿色生态住宅在设计时要了解当地气候、地形、水文、植物以及当地的经济、人文、历史、习俗等条件, 再结合一些健康的建筑材料和环保的施工技术作出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

4.坚持整体设计的原则。在住宅设计时应该强调“整体设计”的思想, 要结合气候、经济、文化等许多因素进行了综合的分析, 不能盲目的追求先进生态技术,所以不能只着眼于局部而是要顾全整体。

5.要减轻居住区的环境污染。在生态环境建筑设计时减轻污染是一个必要的环节。所以要尽可能的使环保的材料和设计方法,争取做到零污染, 做到资源的再生、循环使用。

四.存在的问题

1.很多人认为占地大, 容积率低才能建设生态住宅。所以片面追求住宅区大规模、低容积率、绿化空地大、楼宇间距宽, 忽视绿色住宅区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要求。

2.有些人把建造生态住宅区等同于建高档豪华住宅小区。事实上,高档豪华住宅并不等于绿色生态住宅,房子建的再高档, 如在开发时不注意自然生态保护,甚至为追求高档装饰使用有放射污染的装饰材料或在住宅中装氟里昂空调, 就背离了绿色消费的真谛。

3.一些人认为洋建筑就是绿色的、生态的。不少新开发的住宅崇尚欧式、澳式风格, 并将此作为楼盘的卖点, 生搬硬套, 而不考虑当地的实情, 结果建起来后只好看不好住, 造成了新的浪费。

4.有些人认为生态住宅就是多种花草、树木的绿色园林式住宅。这比过去只管建房, 不顾环境的做法是一大进步。但生态住宅除了自然景观, 还有环境保护, 实行防污、排污、治污, 甚至使用无毒、无污染、节能的建筑材料。

5.一部分人认为生态住宅只能到空气比较清新、生态环境良好的新城区或城市郊区开发建设。其结果是在这些规划相对滞后和基础设施不够配套的地区, 涌现一个个规模大、封闭式、小而全的新住宅, 形成了发展商因建大住宅而办起了小社会的现象。

五.生态住宅设计技术策略

1.住区物理环境与能源系统设计, 包括建筑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等, 同时又与绿化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息息相关, 是当前生态住宅设计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生态住宅中的住宅物理环境设计, 指的是按人体舒适要求及当地气候条件,进行可持续建筑设计的系统方法。其实质就是合理调节与处理各种影响住区物理因素使局部环境朝有利于人体热舒适方向转化, 从而提高居室内外物理环境的热舒适质量以满足适居性要求。

2.绿化系统及绿色材料系统。绿色生态住宅的绿化系统应具备“ 生态环境、休闲活动、景观文化” 等三大功能。因此, 其建设的重点除应满足绿地率、种植保存率与优良率、植物配置的丰实度、植物种类等指标要求外, 更应注重绿化系统的防晒、防尘、降噪、通风、水土涵养、空气保湿等生态功能的建设, 应减少硬质铺地, 加强垂直绿化。在建设绿色生态住宅中, 对于材料、用品的选用要强调两点: 一是要提倡使用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的材料; 二是要选用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有益人体健康的材料和产品,并充分贯彻执行“节能、节水、节地、治污” 的方针, 强调可持续发展原则, 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3.水资源的节省以及废弃物处理。节水的技术策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节水设备的使用; 二是住宅中水处理。值得指出, 生态住区里处理的是中水而不是生活污水, 不能为简化水系统的设计、节省投资而把二者混在一起处理, 这是水资源的节省中应该注意的。由于生态建筑是一个宏观概念, 因此在考虑能. 循环、材料再利用、废弃物处理时, 不应停留在单体建筑和个体住区的尺度上, 而应将其置于区域乃至城市的大环境中来全盘考虑。污水、垃圾、废弃建材的分散化处理势必造价昂贵、效率低, 不符合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要求。需格外指出的是, 不应追求垃圾在住区内无害化就地降解处理。因此, 集中处理住区废弃物才是生态住区设计中的明智之举。

4.智能化住区, 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讯自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自动化以及家庭智能化等。采用高科技自动化将住区内所有的物业、家务、服务设施、生活及工作设施连接起来, 从而有效地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讯自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自动化以及家庭智能大化等。

5.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对传统民居的积极保存和再生, 并运用现代技术使其保持与环境的协调适应。继承保护城市与地域的景观特色, 并创造积极的城市新景观, 保持景观资源的共享化。保持居民原有的出行、交往、生活习惯, 让居民参与设计方案的选择。

六.结束语

本问结合新江湾九里以及宁波•卡纳湖谷的生态住宅项项目,对生态住宅设计技术策略作了简要的分析,首先分析了设计原则和理念,在介绍了在设计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并就结合这些问题作了简单的策略分析。当前生态住宅环境已经成为了建筑发展的一种趋势,所以通过这个案例对我国的住宅建设生态设计策略作了简单的介绍,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明、饶永 浅议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 [期刊论文] 《安徽建筑》 -2005年5期

[2]马会军 节能住宅设计中的技术策略 [期刊论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10期

[3]张敬民 试论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20期

[4]王钲日 浅谈生态建筑理论与建筑住宅设计 [期刊论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2期

[5]黄茂英 官斌 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 [期刊论文] 《民营科技》 -2012年4期

[6]刘玉苗 竺昱 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住宅设计中的运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2期

[7]童志勇 李晓丹TONG Zhi-yongLI Xiao-Dan解析21世纪生态住宅[期刊论文]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5年1期

建筑材料期刊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材料 检测 取样 质量 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好坏不仅仅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而且对人民的生命安全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为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建筑材料的质量就必须从加强对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开始,谨防因为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所导致的工程项目的质量事故的发生。

1 影响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的因素

造成建设工程的材料存在质量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一些企业为了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或者防止材料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就以较低的价格大量的购进一些建筑材料,造成大量建筑材料的挤压,或者将不同的建筑材料混堆、不进行标记识别。另外,对工程材料的管理不到位,造成水泥、钢筋等工程材料长期处于日晒雨淋的条件下,从而对建筑材料造成腐蚀,严重的影响其性能,大大的缩短了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二是在一些企业的管理中,因为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工作人员会产生一定的不负责的情况。不能及时的检测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性能,甚至直接漏检。例如将劣质的材料当作合格的材料进行使用,这些都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三是因为施工过程中存在对建筑材料及时的检测、控制,从而不能有效的发挥建筑材料的性能。例如钢筋焊接工艺水平较低时,就会对钢筋原材料的力学性能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四是一些混凝土普通砖等建筑材料的半成品构件在没有检测的情况下就直接使用,这样造成质量安全隐患。

2 常用建设工程材料的检测

2.1 水泥、砂石的检测

水泥、砂石以及外加剂等是最基本的建筑工程材料,同时也是建筑工程建设中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以前对这些基本材料的检测仅仅局限在对产品的强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常规性技术指标。目前对其的检测除了基本的检测以外,还检测水泥、砂石的放射性。(1)水泥的进场验收。在水泥进场时,需要进行的验收项目主要包括出厂日期、品种等,同时对安定性、强度以及一些技术指标进行验收,质量要达到国家相应规范标准。如果水泥的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或者在使用过程中对质量产生怀疑就需要对其进行复验,使用的情况按照复验的标准进行。(2)砂石的取样方法。在料堆抽样时,需要首先将料堆的表面铲除。然后,取样时要保证取样部位的均匀,需要从料堆的不同部位均匀的取8份样组成一组样品。对砂石送检时,要检验砂浆配比,其报告同水泥、砂石的报告同时出示。在第一次使用配合比砌筑砂浆时,要留置一组标样。配合比的验证依据是相对湿度为90%,温度为20+/-30℃。另外,还需要根据砂浆配比对搅拌的砂浆的水泥用量、砂的粒径、搅拌时间等进行检验。

2.2 钢筋的检测

(1)钢筋的进场验收。在钢筋进场之前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规范标准对钢筋抽样的力学性能等进行检测,质量必须要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具体的验收方法是要严格检测产品的出厂检验报告、进场检验报告以及产品的合格证。钢筋在进场检验时,需要对所有规格的钢筋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测。同时对于有抗震设计要求的结构,还需要对其纵向受力钢筋进行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检测,检测的结果都需要符合相关的规定。(2)取样方法。对于热轧钢筋在取样组成批次时要按照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在每批的重量不大于60吨时为一检验批次,实行现场见证取样。试样要分为冷弯试件两根、拉伸试件两根,在切去试样时要将每根钢筋的端头截去500mm后再取试件。实验室小规模的检测时,要至少保证弯曲试件一个、拉伸试件一个。对于冷拉钢筋应该进行分批验收,同一等级、同一直径重量不大于20吨为一个检验批次。

3 提高建设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措施

3.1 取样检测

取样检测的准确性是保证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前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对建筑工程材料所选取的样品进行质量检测才能够生成相应的检测报告,而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取决于所取样品的规范性,因此,在样品取样时要保证取样的科学性、规范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检测人员准确的检测材料的性能。另一方面代表性取样是质量检测的关键,取样部位的偏差以及取样方法的偏差都会对检测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差,从而影响工程材料整体的质量。因此,在工程的取样过程中一般采用代表性取样的方式,从取样方法以及数量等方面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代表性取样一般是从同一批材料中的不同部位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但是,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会存在取样数量达不到标准以及取样没有代表性、取样方面不合规定等现象。所以在代表性取样方面一定要严格把关,保证抽取的样品严格达到相应的要求。

3.2 加荷速度检测

加荷速度及荷载对检测材料的强度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一般是在常温下进行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检测材料的强度比材料本身的强度值要高。同时,不同的工程材料在抗压测试时,因为加荷速度等的影响,检测的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例如,检测混凝土时由于加荷速度过快使得材料裂纹的扩展速度慢于荷载的速度。因此,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材料的标准来进行加荷速度的选取,尽量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取最小值。

3.3 试件尺寸及精度检测

建筑工程材料所使用的试件都必须在标准的尺寸之内,并且形状也要达到标准的要求,只有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才能够将试件看作标准试件。例如,混凝土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是边长为150mm的正方体。

3.4 误差检测

建筑工程材料在检测过程中存在误差是无法避免的情况,这是由设备仪器、材料的均质性、检测人员的熟练程度以及环境条件等多方面所决定的。为尽可能的降低在检测过程中造成的误差,检测人员在对工程材料进行检测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以及规程来检测。一般而言,主要存在两个主要的检测误差:一是平行检测误差,即使用同一个仪器对同一种材料进行分段检测时造成的误差;二是同组试件误差,这主要是由检测人员的熟练程度造成的。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检测过程中要尽量的减少误差。

结论

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在很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安全。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一定要抓好对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来进行检测。为降低检测的误差,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操作人员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要不断的总结经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同时,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赵巍. 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探析[J]. 科技资讯.2009(9)

[2] 周鹏.浅谈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期刊论文]-技术与市场 2011(6)

[3] 王燕萍.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措施田[J].科技咨询报,2007(7)

[4] 刘小玲.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措施[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1)

[5] 王卫.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措施[期刊论文]-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7)

建筑材料期刊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工程,施工,材料,质量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迅速,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此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一些材料质量问题,对工程的质量和效益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对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迫切性。

二、做好采购环节的质量控制

1、材料员根据采购标准和施工需要,通过对供方提供的产品的质量、价格进行比较,选择合格的供方。

2、对供方供货能力,质保能力的评审,并必须有同类产品二项以上作平行比较。物质供应方评价内容;供方的施工能力;供方的技术、工艺水平;供方的价格水平;供方的销售服务; 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等情况。

3、采购计划

项目部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施工图编制项目物资采购计划,经批准后实施采购。

4、采购实施

材料员根据批准的采购计划,按照采购技术标准在合格供方中选择供方并进行采购。向合格供方采购时,应签订采购合同或采购协议,明确质量要求,技术标准,验收条件,违约责任及期限。

5、采购产品验证

组织材料员、质量员对采购产品进行检查,验证,内容包括:所购产品的品种、数量、等级、规格、型号等,是否符合采购文件要求;所购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供方的发票、说明书、质保书是否齐全等。经检验合格的采购产品,方可由仓管员办理入库手续。

三、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措施

1、施工材料的领用

在施工材料的使用上,要严格做到按照施工进度发放施工材料,并将详细的施工材料发放情况进行记录,并做到发放与领用都有人签字确认。现场管理人员要对施工材料的使用进行监督,避免造成浪费现象。而对于施工材料中的易燃易爆物品,则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严格实施发放手续。此外,对于单价较高的施工材料的领用上,必须由上级相关负责人同意并办理书面手续后方可领用。最后,材料发放人员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材料现场发领统计表格,每周或每月对施工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统计,从而将施工材料的状态真实地反映于书面之中,相关负责人可根据统计表对施工材料的用度计划进行合理调整。

2、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

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工作是对施工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施工材料进场后,要设立专门的存放地点,并落实专人进行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首先对进场的每一批施工材料进行详细登记,收集保管好材料的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合格单等各类资料,以备工程监理进行材料抽样检查时使用,然后分类对其进行存放,并在显眼位置对存放的施工材料进行标记。对于有需要的施工材料,如黄沙、水泥等,则要按照工程的要求,分类放置于规定的存放地点并搭建简易设施进行保管,以便于它们随取随用。与此同时,对于一些关键部位或是易腐蚀的施工材料,则要求材料保管人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施工材料进行保养,以确保施工材料在使用时的质量完好,合理降低施工材料的损耗率。

3、施工材料的保管人员

在制定施工材料的保管制度基础之上,将专门的材料保管人员定为施工材料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将责任落实。对相关保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培训内容包括路桥工程施工材料的重要性、新型施工材料特点、先进的施工材料保管方法等各方面,使施工材料保管人员从根本思想上树立质量为先的意识,而后借助现代化的施工材料管理方法对其所保管的材料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

4、施工材料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严密、精确的计算与统计功能同样适用于在施工材料的管理之上。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施工材料进行统筹的管理,并建立相关的资源库,将相关的施工材料供应商、施工材料的供应时间、现场质量检验情况、材料现场领用及使用情况等进行有机结合,同时直观地显示出来,以供相关管理人员对工程现场的施工材料的总体情况进行有效控制。

四、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案和措施

1.严格材料进入标准。

材料在进场之前要对其规格、型号、产地、外观、性能、数量等参数进行严格的检查,重点查看其是否和采购合同要求以及样品一致。如果产品不一致,就必须退回。对于一些重要材料,要委派专人到现场进行监督,比如商用混凝土就一定要派人到生产现场检查水泥、砂石质量、配料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搅拌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等。以建筑材料中钢筋的检测标准和为例,钢筋进入施工单位之前,要对其规格,型号等一系列基本的质量标准作出抽样检测并做好记录,如果受到冷却发生弯曲,则需要核对相关的参数,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

2.做好质量的抽样检测,客观记录。

材料进场之后要根据检测规范的要求进行抽样送检。见证抽样送检必须遵照相关的规定,取样要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督下进行,提供质量检测试样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对取样的真实性负责。

3.采用正确的方法保管建筑材料。

进场的建筑材料要根据平面布局进行摆放并设立标识,对于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必须分别堆放。大部分建筑材料在受潮之后非常容易发生变质,因此,在保管的时候还要做好材料的防水工作,以防水泥受潮、钢筋锈蚀等。材料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保存之后使用的时候,要经过前期取样检测待合格之后才能使用。比如水泥,常规的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要是超过了期限,就要经过反复检测合格之后才能使用。

五、几种主要材料的质量监管措施

钢筋、水泥

如果材料的来源源头和渠道很多,对进场的每批材料,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批次、归根结底品种进行堆放和存储,还要出具出厂合格证。在这个基础之上,对每一批的钢筋进行机械性能的检测,特殊部位的钢筋还要做另外的化学成分的检测。水泥需要进行强度和安全性能的测试,在现场进行监督取样。没有经过检验合格的材料,是坚决不允许在工程中使用的,对于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也要清退出场。

2.钢筋焊接样品

钢筋要保证在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在施工中进行加工使用。在施工之前,要求施工单位提供相应的质量保证管理体系、技术措施交底和质量监控程序等相应文件。进行焊接人员必须具备焊工的上岗资格证,坚决禁止没有资格证的人员进行焊接操作作业。对于品种不同、焊接工艺不同的钢筋接头,要先选取焊接的试件进行试验,焊接试验通过之后才,才能进行大范围的焊接。质量检查的重点是对焊接成品的监管,不但要对焊接试件检验,还要对焊接的成品重点进行检验。

3.混凝土

混凝土在工程的使用时最为普遍的。它的质量与各种原材料的质量关系紧密,还对建筑物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材料的计量、配合比、搅拌、运输、养护等各个环节都必须要有专人负责。比如在进行利民小区34#楼浇筑底板混凝土项目的监管工作中,甲方的管理人员进行了浇筑42个小时的跟班蹲点之后,又对后台上料、搅拌、出料质量等安排了专人管理,严密组织,层层把关,一旦发现问题,就要马上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六、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是整个施工的基础,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对确保工程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要不断的提高管理水平,严格遵守材料质量检测标准。

参考文献

[1]李小光 谈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期刊论文] 《南北桥》 -2009年9期

[2]龙涛 关于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措施探讨 [期刊论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21期

[3]周洁 浅析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8期

[4]李艳 加强施工期间材料质量管理[期刊论文]《质量管理》—2010年

上一篇:建筑成本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市政工程施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