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习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01 20:26:20

化学学习材料

化学学习材料范文第1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素材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提供有趣的、具体的、富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如游戏),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

合理选择生活材料不仅要从知识系统出发,考虑前后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更要关注数学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重视创设问题情境,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准备状态. 但实践中,教师普遍关注的是材料的新(新颖)、奇(奇特)、趣(贴近学生,有趣味性),而往往忽视了学习材料的数学味,忽视数学的本质,在看似“热闹”的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们认为,选择生活化学习材料既要关注现实性,又要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既要体现适度的开放性,又不宜过分繁杂;既要关注趣味性,还应减少生活经验对数学思考的干扰和影响. 我们认为,选择生活材料:一是要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寻找适合学生的、能体现数学知识生活原型的学习材料,成为选择生活化学习材料时首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是要体现适度的开放性和挑战性. 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化学习材料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挑战性. 而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选择不当,学生或为复杂的情境所困,或在过度的开放和挑战面前束手无策,影响对生活现象的数学思考. 因此,选择生活化学习材料还应考虑适度的开放性和挑战性. 三是要处理好生活思考和数学思考的关系. 数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学习数学地思考. 但当学生面对现实生活材料时,往往习惯于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 如果学习材料选择不当,学生容易纠缠于生活经验思考,因而影响数学思考目标的达成. 因此,选择生活化学习材料还应处理好生活思考和数学思考的关系.

二、对生活材料进行重组与加工,凸现有效性

1. 加强生活材料的“应用性”

研究表明,当数学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儿童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同时,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发现的数学概念、形成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更能促进学生在以后遇到相关问题时自觉地运用有关的数学经验去思考、解决问题.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赋予数学知识以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的、应用性很强的学习材料. 主要体现在:(1)学习材料来源于生产、生活的实际,并为学生所熟知,即“从生活中来”.(2)应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及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到生活中去”. 比如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时,课前先引导学生到银行、商店去调查,了解关于存款、取款、利息、折扣等方面的一些知识,课堂上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有关利息和折扣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解答. 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既学会了知识,又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2. 注重生活材料的“针对性”

课堂教学毕竟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选择、再造生活材料的目的也是为了更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所以在选择、改造生活材料时不仅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应该考虑如何引起学生对“数学自身特点”的强烈关注. 应追求一种“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活动中生成数学,寓数学学习于实践活动之中的教学境界”,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设计、重组生活材料使之适应数学的教学.

3. 增强生活材料的“问题性”

选择和使用生活化学习材料,创设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 因此,增强生活材料的“问题性”是我们尤其应该关注的. 一方面,我们要剔除生活材料中的一些无关因素,创设适合于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综合多种信息,增强材料的“开放性”与“综合性”,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三、有效地运用生活材料,凸现思考性

化学学习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字化 学习绩效 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C-0008-02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数字化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数字化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绩效。因此,数字化学习绩效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影响数字化学习绩效的因素分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CNKI的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学习绩效”“因素分析”、数字化或网络为主题共搜索到论文72篇。于凌云(2006)认为影响网络学习者学习绩效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和网络学习环境;曹军(2009)提出影响远程学习绩效的主要因素为学生特性、课程特性、学习平台以及网络教学互动;金涛(2014)认为学习绩效的影响因素可归因为学习者、教师、学习支持三个维度; 而黄天慧(2011)则提出对网络学习绩效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对信息技术的态度、计算机自我效能感、过去的学习成绩,以及计算机焦虑程度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数字环境下的大学生学习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从而总结数字环境下影响学习绩效的主要因素,并明确各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

本次数据收集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到学生,数字化学习资源、教师、学习效果等几个方面。

(二)研究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河北省各高校在校生,采用网上调查形式,收回有效问卷126份,男生40人,女生86人,男女比例接近1:2。调查对象的所在学校一般本科院校占73.02%,一般专科院校占11.9%,高职高专占9.52%,重点院校占5.56%。

三、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一) 问卷设计

问卷严格按照编制原则设计,使用分半信度,即斯皮尔曼-布朗公式(Spearman-Brown formula):

r=2rh/(1+rh)(rh为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测试问卷的信度,以最大程度保证问卷的效度。

(二)数据收集

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1)数字化学习的目的、主观意愿及数字化学习的能力方面的数据,具体包括学生平时上网的目的,师生学习交流,数字化学习收获,网络使用情况,数字化学习的总体感受和自我评价;(2)数字化学习的硬件与软件资源方面的数据,主要是指学习的条件与环境、上网的渠道与校园网的建设、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情况、使用数字化学习资源所遇问题、校园网上的数字化资源和专业精品课程水平,以及数字化平台的优劣等方面的数据;(3)教师方面的数据,主要包括数字化学习过程中教师和与学生的交互情况,以及教师提供的学习支持情况等。

四、数字化学习中的因素分析

数字化学习的核心任务是学生能够通过数字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顺利实现既定学习目标,也就是使学习真正发生。因此,学习绩效是数字化学习的逻辑起点与终点。然而,经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数字化学习绩效不是很理想,影响大学生数字化学习绩效的因素主要涉及学生、学习资源以及教师这三个方面。

(一)学生因素

大学生在数字化学习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数字化学习意识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自制能力较差。

首先,数字化学习意识是数字化学习顺利进行的前提。数字化学习意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大学生虽然具有通过数字化渠道解决问题的意识,但还不习惯通过该方式进行学科的系统学习,这就需要学科教师积极正确地引导。

其次,自主学习能力是保证数字化学习顺利完成的核心能力。主要表现在及时转变的学习方法、具备协作、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较高的信息素养。大学生还不能摆脱传统学习方式的束缚而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数字化学习过程中不能及时采用适当学习方法;大学生在数字化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对于人际交互多数学生倾向于观望或者逃避,主要表现在数字化学习过程中,不善于与他人进行沟通,对于话题讨论多数同学不参与,对合作及协作学习方式表现得无所适从。因此,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数字化学习的状况,在学习心态与学习方法上给予及时的指导,精心设计学习活动,组织学习小组或学习社区,促进学生合作、协作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展开积极讨论,并经常对讨论问题进行总结,让学生体会到思想碰撞产生灵感的学习乐趣,从数字化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另外,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核心素质。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很多大学生不能快速地在网上搜索到准确信息,不能充分使用现成的优质数字化资源;使用网络课程资源时,不能积极构建内部心理结构,从而真正地完成系统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获取有用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深入加工处理的技能、技巧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获取大量的优质信息,将这些有用的信息进行整合,同化或顺应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最后,学生的自制能力是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之一,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自制能力较差,经常伴有其他与学习无关的行为或者学习过程中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造成机械学习,很难进行深层次思考;正常的学习进程容易被打断,扰乱学习思路,从而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发生迷航,或者游离了学习目标,不能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影响了数字化学习的绩效。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过程加强控制和监督,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目标完成情况,不能完全放手,不闻不问。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因素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问题主要包括硬件设施方面的问题和学习材料的教学设计问题。硬件设施是进行数字化学习的物质基础。各高校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硬件设施的建设,但通过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发现,校园网后期维护与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这需要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共同努力,重视校园网络的维护与管理,提高校园网上优质资源的利用率。

学生与学习材料的良好交互是学生学习真正发生的前提。经调查可知,现有的网络课程中的学习材料内容形式比较丰富(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但缺乏良好的交互性,不利于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怎样才能使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产生良好的交互呢?这就需要学科教师与教学设计专家共同对数字化学习材料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自发地、积极地与特定的学习情境产生交互,将学习材料的内容与各种真实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学习内容简单地堆砌,更不是教材的搬家。这样才能使学习材料具有交互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数字化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满足感。

(三)教师因素

数字化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台前转到了幕后,教师的责任与劳动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任务变得更繁重了。在高校中,教师的角色由原来单纯的教学内容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材料的设计者、提供学习支持的辅导者,以及为学生提供问题咨询的学科专家等等多种角色。工作在信息环境中的高校教师要意识到并且完成角色的转变。新的教学模式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学习可以使教师从部分简单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但是要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指导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模式、做好学习情境的创设、设计学习活动及提供及时的学习支持等方面,有一处工作不到位,就会影响数字化学习的学习绩效。因此,在数字化学习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具备新的思想与理念,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自主学习的策略以及合作学习的理念融入到学习材料的教学设计中,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活动,从而促使学生完成真正的学习。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教师是数字化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经过对数字化学习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的梳理发现,教师在数字化学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教师是否具有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能否迅速进行角色转变,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数字化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决定了学习材料的教学设计质量以及数字化学习过程中提供的学习支持的质量。教师的适当引导会改变学生选择学习模式的倾向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学生及时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另外,学生的自控能力作为影响数字化学习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通过合理的监控和管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控能力。由此可见,教师的素质与水平对数字化学习绩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影响数字化学习绩效的核心要素。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青年指导项目网络环境下河北省在校大学生学习绩效研究(课题编号SZ201142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于凌云,谢艳梅.应用知识管理提高网络学习绩效初探[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6,(2).

[2]曹军. 初探网络学习绩效的影响因素[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5).

[3] 金涛.高校数字化学习平台学习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及有效策略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

[4] 黄天慧,郑勤华.学习者数字化学习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1,(7).

化学学习材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高中化学 学习策略

研究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策略水平,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丰富化学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在倡导学会学习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有效学习,即教给学生学习策略。

1.化学学习策略的分类

1.1注意策略

注意策略是帮助学习者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对有意注意的分配进行调节控制的一种心理机制。学习者学习常常要在复杂的环境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首先必须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筛选”,选择那些最有必要进行加工的信息,然后加以注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选择性注意”。研究结果显示,一个选择性注意强的人会把注意集中于目标刺激。

1.2记忆策略

认知学说的核心是如何获得、操纵、改变、应用及储存知识,简而言之是人类如何对知识的加工。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按层次要求不同,我们可以把记忆策略分为识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1.3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

化学知识博大精深,化学问题各式各样,学习者如果只顾埋头解题,而不探索解题方法,那么势必会一头扎进化学题海中而不能自拔,也就谈不上解题效率的提高,更谈不上化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增强。所以,学习者有必要了解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策略。化学问题解决分为审题、析题、解题和验题四个思维环节,每个思维环节都有相对应的思维策略。

2.化学学习策略的影响因素

2.1学习者的智力水平和原有的知识背景

学生原有知识背景中有两种知识:策略性知识和非策略性知识。这两种知识在学生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中都有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学生具有良好的已有知识基础时,精加工提问是最有效的策略。丰富的知识背景可以为化学学习策略的形成提供基础,并促进化学学习策略的应用。

2.2学习材料

学习材料的难度是影响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的重要外在因素。其与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也就是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紧密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学习材料完全或基本上是陌生的,就说明材料具有一定的难度或难度太大,这时无论是生成表象策略还是回答策略都不会有助于记忆成绩的提高。

2.3教师的教学方法

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教师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教师的策略教学经验和他们对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明确不同的学习任务,使教学能突出其个性化的意义。具体可以实施有指导的个别教学,设计不同水平的可以自主选择的练习,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策略指导,让每个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有差异的提高。

3.高中化学学习策略教学的途径

3.1实现愉快学习的教学策略

当学生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参与学习时,学生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都可以得到强化和巩固,而且能增强记忆效果。愉快学习环境的构建,要求教师首先改善师生间的地位和关系,营造活泼、民主和自由的学习氛围,教师不能压制学生个性的张扬,应当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倾听他们的意见,不简单地肯定和否定,把教师的权威定位于学生思维开发性的培养上。由于在新课程的总体框架下,学生在科学领域还有相当宽松的选择空间,化学共同基础课的教学,尤其要注重愉快教学策略的使用。

3.2实现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参与、组织交流等活动,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和谐平等的交往场景,以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适当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在现代化的环境中学习。通过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开发,为学生营造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在信息网络教学中,学生由传统教学的单纯听讲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转变为自主学习与积极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

3.3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策略,就要从化学实验教学入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和合作实验。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教学策略,就是让学生以类似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在实验中探究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创新意识,突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初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化学学科的鲜明特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化学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4坚持群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在群体教学中,教师可在化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渗透学习策略的教学训练;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结合化学教学内容,采取专题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教学训练。在坚持群体教学的同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让学生选择适应自己年龄特征和能力、兴趣、气质、性格等个性特点的学习策略。在进行学习策略的个别指导中,教师要特别关心后进生,可采用诊断治疗的方式,在帮助学生具体分析影响自己学习效果的学习策略因素基础上,找出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指导作用,从而发现学习的乐趣,越学越轻松。

参考文献:

[1]刘丽.高中化学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策略[J].成功(教育),2013,18:66.

化学学习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优化措施 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与实施,追求优化数学课堂越来越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数学实施轻负高质指通过课堂40分钟教学,切实提高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高质量地完成既定的知识传授和能力提高等任务,减轻教师和学生过重的教学负担,使学生思想、文化、身体及心理等素质得以全面提高。我结合近几年一线数学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实施优化课堂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重视发挥小组合作与动手操作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实施优化课堂教学,要特别重视发挥小组合作与动手操作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并且依据不同需要变换合作形式,而且在学生理解困难的时候恰当引入动手操作,使两种形式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实现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但是合作探究前,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并且每个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分工,都应担任特定的角色。也就是说,学习任务已经落实到个人,在小组成员的合作下,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教授《量长度》一课时就让学生分组测量,于是他们有的做指挥,有的手拿铅笔做记号,有的用尺子量……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地投入数学学习。此时小组合作学习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不仅学会如何测量,还锻炼动手操作能力,更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二、设计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

我在实践教学中体会到学生非常喜欢教师设置有趣的和与生活接近的教学环节,这样会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并且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不会感到数学陌生。我在教学中会经常设置一些有趣的教学环节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积极投入教学活动。当教师选取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这节课所学数学知识解决这道问题,就会感觉非常有成就感,教师教学质量得到提升,而且学生在今后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问题会想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

如下面一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8,7,6加几》

我在这节课中设计了“小兔乖乖跳啊跳”的游戏,教师先出示7+7=14,要求小兔子们先算出得数,然后迅速计算下面这些算式的数,如果比14大的就竖起耳朵跳一跳,如果比14小就乖乖地坐在那儿。明白游戏规则后,教师出示速算卡:8+6;7+4;6+5;4+8等,并提问:“小兔乖乖请选择,”学生马上判断做出相应动作。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非常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与幼儿园游戏活动比较是单调和枯燥的,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需要教师营造良好课堂氛围,通过设置好玩的猜一猜和比赛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省时高效、轻负高质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玩中学、学中玩,玩得高兴、学得主动。

三、采取学习材料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

数学学习材料是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的基本载体,是小学生感受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价值、形成正确数学观的重要资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习材料的多样化、典型化是实现省时、有效和优质学习的基础和保证。

比如,“找规律”学习材料。教师创造性地改编教材内容,注重课程资源开发。以艺术节为主线,安排“布置会场――眼力测验――填入场券――找生活规律――创造头饰规律”等情境,构成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这些情境中猜一猜、摆一摆、画一画、做一做,感受规律、创造规律。

在具体材料组织上,首先,舍弃教材中的联欢会主题图,因为主图都是两个一组的规律,比较简单且内容重复。而是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通过学校艺术节布置会场的四幅图(尺子、树、气球、花盆的排列),用多媒体呈现出两个一组、三个一组的规律;有颜色的规律,也有形状的规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其次,在填完开幕式入场券后,用表扬学生的掌声引出生活中的规津。再次,很好地利用奖励学生的头饰(3只猫6只兔子),把原先没规律的变得有规律,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个规律记下来,将它加工成开放性学习材料。既利用生成材料,又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出教学的层次性。

四、结语

改进教学管理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促进轻负高质学习的保障。学习不仅牵涉课堂教学问题,更多的是课外因素,如作业安排、教学管理、立德教育等。总之,要树立为学生优化学习而教的观念,创建有利于学生数学优化学习的环境,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预设基础上促进轻负高质生成,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样的“教”与“学”才能在师生交往互动过程中真正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钱岳新.关注扎实有效与轻负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12).

[2]舒国萍.立足课堂,激发兴趣,还孩子一个快乐童年――小学数学轻负担、高质量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版),2010,(7).

[3]陆军裔.小学数学“轻负高质”的思考与实践[J].读写算(教师版),2011,(14).

[4]徐修富.我的学习我作主――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学习的一些体会[J].素质教育论坛(下半月),2011,(2).|

化学学习材料范文第5篇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表象性,他们的学习需要通过操作学习材料,自主建构认知结构来完成。也就是说,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操作是学前儿童形成经验结构和智慧结构的主要方式。因此,学前儿童掌握抽象的符号与概念必须伴随具体的经验与活动。金斯伯格(Ginsburg)认为,将幼儿数学活动建立在具体实物和操作行动上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缺少具体实物和其他特殊经验,幼儿可能把数学活动看成无趣也无意义的活动。给儿童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是实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目标特别是数学活动目标的前提。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将会提高教育质量和儿童的学业成绩。与此同时,教师介入幼儿的学习对于幼儿认知的建构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通过观察幼儿与学习材料的互动可以了解幼儿的学习并作出积极的回应。教师对幼儿学习的回应是使教学充满生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下面以大班集体数学教学活动“小老鼠买米”为例,探讨教师应该如何依据教学情境灵活地选择和利用学习材料,随机应变地调整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支持和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建构。

【案例】

名称:小老鼠买米(大班)

目标:乐意探索,尝试用米做实验,感知容量守恒现象。

过程:

第一个环节:教师创设老鼠去米店买米的情景,激发幼儿思考,同时引导幼儿讨论是高而细的罐子里的米多还是矮而粗的罐子里的米多,并说出理由。幼儿通过目测各抒己见,说出了几种不同的答案。教师提问:“可以用什么好方法比一比两个罐子里的米?”并让幼儿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

第二个环节:教师提供操作材料(米、形状不同容量相同的容器2套、大罐子1个、杯子1个),先让幼儿观察。然后提出问题:“观察这些罐子后,你发现了什么?你想用哪些罐子来比一比呢?怎么比?”在幼儿与教师和同伴交流后,教师让幼儿操作材料,用自己的方法去比一比,看看结果会怎么样。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在解决问题时运用的策略,给需要帮助的幼儿提供适当的指导。

第三个环节:幼儿相互交流操作方法和比较的结果,教师记录其操作方法并进行梳理和小结。通过交流,幼儿在感受“一样多”的同时体验探索方法的多样性。教师小结:虽然瓶子的外形不同,装的米看起来不一样多,但实际上它们装的米是一样多的。同时,引导幼儿思考其原因。

延伸活动:教师在活动区投放圆圆的和方方的两罐米,让幼儿想办法比一比这两罐米是不是一样多。

一、通过观察和倾听,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提供学习材料

观察和倾听是教师对幼儿学习作出有效回应的前提。幼儿认知的建构是建立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教师首先要通过观察和倾听了解幼儿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选择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学习材料,而且最好是幼儿熟悉且能体现数学知识生活原型的。幼儿生活在数学的世界里,数学教学活动如果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或者以生活情景为素材,对幼儿的学习就会更加有意义。在案例中,教师将空的可乐瓶和矿泉水瓶修剪成大号和中号的“米罐”,把一次性纸杯当成最小的“米罐”。这些简单且幼儿熟悉的学习材料与“小老鼠买米”这个生活情景结合起来,能帮助幼儿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从而在操作过程中感悟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

幼儿能在与学习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学习材料的开放性和结构性。如果学习材料的结构性过高。就容易限制幼儿的想象和操作;如果学习材料过于开放,就容易使操作流于形式。不易达成学习目标。在案例中,教师提供给幼儿的学习材料具有适度的开放性,既让幼儿在操作学习中获得数学经验和知识,又不限制幼儿的操作思路。同时,这些学习材料也具有一定的结构性,能够让幼儿通过操作揭示知识的本质,经过探究理解问题的内部表征,从而使探究活动深刻且具有目的性。此外,学习材料的数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在案例中,适量的学习材料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果学习材料过多,就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也有可能导致幼儿一筹莫展或者因思路混乱而盲目操作,反而干扰了学习;如果学习材料过少,也就无法满足每个幼儿的学习需要,可能降低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

二、回应不同层次幼儿的学习要求,充分利用学习材料引导幼儿深入学习

在案例中,教师把全体幼儿分成2人一组,给每个幼儿提供装满米的两个罐子,再加上白色的宽而矮的罐子1个,高而窄的罐子1个,以及小罐子1个(如图)。幼儿可以自由猜想到底哪个罐子里的米多。教师鼓励幼儿利用这些材料。把米从一个罐子倒入另一个罐子。从而验证自己的猜想。幼儿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大脑感知、注意、分析、比较、理解和整合学习材料的过程。在动手操作学习材料的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多种感觉通道的学习,增加感性认识的渠道和拓展认识的角度;他们通过比较、排列、分析、组合等建立事物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形成新的图式。

首先,在选择学习材料时,教师应该考虑到让每个幼儿都能经过探索解决问题,真正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和发现者。这就需要教师把握不同发展水平幼儿对学习材料的需求。不同层次的学习材料可以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能产生认知冲突,有效地理解学习内容。因此,教师要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材料。在案例中,教师给每组幼儿提供的学习材料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隐含了层次性。因为对罐子的不同选择和选择的罐子数量不同以及操作步骤不同体现了不同的学习过程。换言之,幼儿对罐子的选择、组合以及操作程序体现了学习材料的层次性。

其次,把教学目标和内容隐含于探索学习材料的过程中,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学习材料发现数学关系,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在案例中,幼儿需要验证两个不同形状的罐子里的米哪个多,就必须把其中一个罐子里的米倒入另一个罐子,再比较两个相同形状的罐子里的米是否相等。幼儿在操作学习材料的时候,重要的不是得出正确答案,而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习材料的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观察幼儿操作是否成功。还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思考有利于发展幼儿相互性、恒同性、逆反性三种逻辑运算的协调,真正理解守恒。

学习材料的有效性体现在对学习材料的利用程度上。即使是最简单的材料,只要充分利用就能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价值。在案例中,幼儿在操作学习材料的过程中自主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他们相互交换罐子,反复操作,相互交流,分享各自的操作结果。许多研究显示,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刺激幼儿的省思能力,对知识的建构有益。幼儿在合作学习中能够比在单独学习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应变。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允许幼儿合理、灵活地处理学习材料,鼓励同伴间的合作,这样能使幼儿更加投入地学习,更加有效地达成学习目标。教师甚至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支持幼儿同伴之间的合作和学习,如可以在观察的基础上适时介入幼儿的学习,通过提问和提示的方式引发幼儿间的合作。

三、为幼儿学习搭建鹰架,及时增减学习材料以支持幼儿学习

教师对于幼儿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运用策略为幼儿搭建鹰架,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学会学习。相比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儿童,学前儿童的学习更需要成人的介入与支持。

在案例中。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不同的验证方法,但是由于教师没有提供记录纸,所以在分享操作结果的时候,大部分幼儿只是表达了当前的操作结果。这给整个教学活动留下了遗憾。在反思这一教学活动时,我们认识到及时增加学习材料的重要性。改进的措施就是。教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学习表现,及时提供记录纸,以利于幼儿利用符号表征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帮助幼儿注意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反思”和“内省”自己的学习过程。

材料的增减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艺术,体现了教师在为幼儿学习搭建“鹰架”。在案例中,教师的预设是幼儿利用三种型号的罐子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但在实际活动中,所有幼儿都没有用最小的罐子。如果用最小的罐子来验证两罐米是否一样多,需要幼儿用小罐子测量两罐米的数量,然后进行比较。用测量的方式来验证两罐米一样多对幼儿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幼儿具有用数字表征数量的能力。而且要求幼儿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在熟悉的情景中,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幼儿倾向于选择简单而熟悉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具有情境性、内隐性和不可控性的,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增减学习材料来支持幼儿的学习。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及时发现这个问题,并且给幼儿提供二次操作的机会,那么在拿走大号罐子和中号罐子,只留下小罐子的情况下,就可以促使幼儿去思考如何用小罐子来证明两个罐子里的米一样多。

四、鼓励幼儿进行多维思考,生成学习材料

教学活动是幼儿与教师、学习材料等互动的结果,每次教学活动都是教师与幼儿的智慧进发的过程;教学是一种行进,沿途有许多“出乎意料”的精彩。有效教学是“充满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教师预设的教学固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在教学中发生的情况、新事物或生发出新的教学资源,也是“充满着不可预知的附加价值和有意义的衍生物,是教学活动得以提高和升华的生长点和脚手架”。教师要精确地把握教学内容和幼儿学习的实质,把学习材料看成是活的载体,根据新情况生成新的学习材料。在案例中,教师预设了几种幼儿操作的结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幼儿的学习结果大大出乎意料。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学习成果,根据幼儿报告的学习结果,随机应变地用记号笔在白纸上画下了幼儿的学习结果,并且让幼儿比较教师预想的学习结果和自己在操作学习中得来的学习结果的差异。

教师在这个教学情景中不仅正确判断出幼儿学习生成的内容的价值。而且利用生成的学习材料引导幼儿通过比较、分析进一步理解不同的学习方式。幼儿通过比较、分析,初步理解和感知了虽然两个罐子的形状不同,但是两个罐子里的米还是一样多。可以说,幼儿的学习不仅仅是“个人头脑中的符号操作”,也是“同环境、他者‘协调’。‘构筑’知识的行为”。学习需要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也要求与他者进行互动、磋商、讨论。数学虽然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它仍然需要以语言为基础,用规则来表达。在语言交流和沟通中,幼儿分享了他人的探索过程,相互交换了知识,拓展了思维,提升了认识。

五、拓展学习材料,引导幼儿迁移学习经验,以内化知识概念

幼儿学习的目的不是将某种经验牢记于心。而是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迁移已有的学习经验来解决各种问题。研究表明,幼儿要内化某种概念必须有大量的实物操作和实践经验。守恒对于幼儿来说是个知识难点,需要反复的练习和操作才能逐步内化为图式结构。因此,要通过拓展学习材料来引导幼儿迁移学习经验,最终达到内化知识概念的目的。

数学是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数学不仅要讲究逻辑性,还要讲究系统性。在选择学习材料的时候,教师不仅要考虑其是否承载了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也要考虑其对幼儿后续学习能否产生重要影响。后续学习材料的运用是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是一种变式的练习。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活动区提供了其他形状的罐子,幼儿可以通过操作来验证罐子的形状改变了,但是两个罐子里的米还是一样多。这种变式的练习给幼儿提供了迁移学习经验的机会,让幼儿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织,从而获得新知识方面明确而稳定的意义。影响幼儿数学学习迁移的外部因素有教学环境的差异和学习材料的特性等。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很容易与幼儿已有的经验发生联系;而后续学习材料的操作又使幼儿原有的知识发生了意义上的变化。

化学学习材料范文第6篇

一、根据学生学习起点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

教材设置的教学起点比较强调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强调知识结构的循序渐进和完整性,以及儿童智力发展和生活经验的普遍性。而对于学生个体而言,由于受生活环境、认知经验、思维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其学习起点有着特殊性,学生的学习起点往往会高于或低于教材设置的教学起点。这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制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以保证学习的实效性,对于学生学习起点低于教材设置的教学起点的内容,可适当降低教学目标;对于学习起点高于教材设置的教学起点的内容,则可适当提高教学目标。

二、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优化学习材料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对学习材料进行一定的加工,以适合学生的学习起点,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一)学习材料要有利于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学生主动构建认知结构

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学习起点,选择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相联系的学习材料。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一位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是这样的:四种杨梅的价格是早大种每筐43元,水晶种每筐36元,粉红种每筐39元,荸荠种每筐47元,老师想挑选其中两个品种的杨梅各买一筐,请你来做我的小参谋,可以怎么买呢?这里老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感兴趣。同时不同的买法中既包括了学生已经学习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也包括了即将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接下来让学生先解决不进位加法,再尝试解决进位加法,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二)学习材料要具有思考性,能促进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发展

“无论什么都无法弥补在一个主要领域里荒废了的东西,这个领域就是思考。”学生首先应该在思考领域里成为劳动者。学习材料的思考性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认知策略。

首先,我们应从儿童现有的起点去理解学习材料的思考性。如在教学9+3时,教材中要求学生用9根小棒和3根小棒去探索算法。结果多数学生都是采用把9根和3根合在一起数一共有多少根的方法。而整数计算的基础方法是凑十,凑十蕴含着满十进一的思想,是以后多位数加法的基础。那么学生为什么不能主动地去思考凑十的方法呢?教师应理智分析一下学生的思维起点:在学生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接触过凑整计算的思考方法,也没有接触过把接近10的数假设成10的思考方法,所以学生不容易主动地想到去凑十。可以把学习材料进行了这样的改变:把小棒改为学生熟悉的10支装的钢笔盒和钢笔。在钢笔盒里放上9支钢笔,在盒子外面放3支钢笔。这里10支装的钢笔盒就是对学生起到一个搭建思维桥梁的作用,学生在10支装的钢笔盒的暗示下,就很快地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把盒子外面的1支钢笔放入盒子里凑成十,再和盒子外面的2合起来是12。在这个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从外面拿1支放到盒子里面,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凑成十和怎样凑成十的道理。这样的学具才真正变成了学生思维的载体,这样操作不仅仅是为了得出结果,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发展了学生数学思维的载体。

三、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顺应新知识的过程。这里的知识既包括数学知识,也包括相关的生活经验。

(一)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把新知识同化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去

学生的学习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认知的基本方式。小学数学中许多知识都是将新的数学知识纳入到己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即同化的过程。在教学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如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是以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一位数乘一位数为基础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整十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一位数之间建立起联系,引导学生利用旧知主动进行新知的学习。

(二)激发认知冲突,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

新知识的学是依托已经掌握的旧的知识,如果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善于在新旧知识之间制造一些认知矛盾,激发学生对认知冲突产生争论,推动他们主动去思维,在辨析中重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一个分数为3/9,分子减去2后为1,要使这个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减去多少?”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就认为分母也要减去2,得到了1/7这个分数,细心的学生马上发现不对劲:分数大小发生改变了。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对“分母该怎么办”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一步步引导学生在矛盾中思考,逐步揭开面纱,找到答案。这个过程正是在矛盾中构建新知的过程。

(三)重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对新知识学习的推动作用

儿童的经验就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起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对学生的经验予以足够的关注,并尽量在经验与所学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我充分利用小学生“比赛掷石块”的游戏与“长度单位”建立起联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掷石块的游戏中,确定谁掷得远的方法是用一截同样长的树枝去量掷出的距离,这里一截树枝的长度其实就是一个长度单位。因此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长度单位,为什么要建立长度单位,进而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

化学学习材料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经历 建构 概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从而获得自己所理解的概念。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而具有自我的特质,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也就是说,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是以自己的经验背景为基础,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建构自己的理解。基于学生个体经验的不同,前概念就有所不同,科学概念形成的过程、方式、途径就会有所不同。因此聚焦经历,让教师成为学生已有经验的唤醒者,学生亲历经验和知识的引导者,新旧知识交接的平衡者,这样方能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概念。

一、唤醒经验,从“无”到“有”,初步感知概念

在数学概念的学习中,教师往往会创设一种真实或模拟生活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架起连接学生新旧知识的桥梁,减轻学生认知负荷,增加自我效能感,从而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学习。

【案例1】“加法的认识”教学片段

在教学一上“加法的意义”时,笔者请小朋友说说,生活中遇到过用“3+2”能解决的问题吗?

生:我原来有3个发夹,妈妈又给我买了2个,现在有5个发夹。

生:我原来有3辆玩具汽车,爸爸又给我买了2辆玩具汽车,现在有5辆玩具汽车。

……

没有一个学生举例说到“左边有3个XX,右边有2个XX,合起来是5个XX”。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加法”的理解并不是与成人理解的“一共有多少”对接的,学生对于“3+2=5”的理解是基于数数基础的,分步数数过程。他们认为“原来”有一部分量,又增加了一部分,“现在”比原来多了,就是继续往下数,这时候用加法表示。

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体验等直接经验,来帮助学生获得最初的加法概念理解。倘若我们硬生生地告诉学生求“一共有多少”就用“加法”计算,必定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加法概念的建构割裂开来,学生加法概念的建构也一定是片面的 、不完整的,没有生长性的。

其实加减法运算问题的基础知识就是部总知识。我们需要合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将他们经验描述中“原来”“现在”与加法定义中“部分数”“总数”建立联系,“原来的玩具汽车是一部分,爸爸又买了2辆是另一部分,现在有5辆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把两个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通过问题情境创设,从动态分步理解,到静态整合关系理解,逐步形成“将部分数合起来就是相加”这一概念。

二、亲历过程,从“有”到“全”,加深理解概念

数学回归生活,目的是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原发力,有更为夯实的基础。在初步形成概念的基础上,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生长过程,从而更加全面、精准建构概念。

(一)创造性使用学具,丰富概念内涵

“玩中学”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我们应当遵循儿童“操作感知―建立表象―成概念”这一认知规律,合理有创造性地使用好数学学具,建立感知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完成概念建构从感性认识向抽象理解跨越。

【案例2】“有趣的等式”教学片段

在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对于“等式”概念的建立相当片面。学生认为的“等式”只是一种形式化的判断,就是含有“=”的式子,对于“等式”的意义,往往一知半解。而“等式”又是数学学习中出现最为频繁的概念之一。为了帮助一年级学生建立“等式”的概念,我们尝试运用学具小立方体(如右上图)上一节数学活动课,在操作中感悟等式的内涵。

首先,教出示长方体(如图1),请小朋友再找一找与老师手中长方体一样长的学具。

生操作后,师提问:“你怎么知道它们一样长?”

生:放在一起比一比。(演示) 图1

生:老师的长方体有4个立方体,我的长方体也有4个立方体。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等号表示什么?

生:左边的积木与右边的一样长。

师:两个数相等,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

生:我还可以用两种颜色积木拼起来,黄色+红色的也是跟你的一样长。

师:是吗?来比一比。如果黄色+红色两种积木拼在一起,真是一种好方法,可以用什么数学方法来表示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3=4。

师:如果交换积木的位置,它们还一样长吗?你会怎么表示呢?

生:一样长,4=1+3。

师:看来如果式子与数相等,也可以用等号连接。

生:我还可以用2个橘色的积木拼起来,也就是2+2=4。(板书)

教师将积木摆在一起,引导小朋友发现,这些积木长度都相等,所以还可以写成:4=1+3=2+2。

小结:看来等号还可以连接式子与式子。那是不是所有的式子都可以这样用“=”连起来?

……

概念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概念的形成是概念获得的方式之一,也就是从一类对象中抽取本质属性的过程。为了建立完整的等式概念,教师利用“搭积木,使两组长方体一样高”这一任务驱动,分步操作,分层感悟,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内涵,逐步抽象,从数=数,到式=数,再到式=式。在教师不断设问引导下,学生从操作中逐步感悟“等式”所涵盖的基本要素。

(二)改变学习材料呈现方式,拓展概念外延

学生自主建构概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具有指向性、层次性,能够引发学生思考,那么概念的自主建构就完成了一大半。基于学生学习基础与学习效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合理改变“材料”的呈现方式,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案例3】“平行四边形的认识”高的教学片段

第一稿,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之后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高,教师请学生再次操作,拉一拉平行四边形,并提出要求“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发生变化。随后教师利用微课视频向学生讲解“高”的定义。

从形式上看,教师在采用微课的方式呈现概念,并且也尝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但事实上,在这种方式下平行四边形“高”的建立依然是被动的,以致在练习中尤其是在变式练习中学生画高困难重重。

第二稿,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高时,教师同样请学生再次操作,拉一拉平行四边形,并思考“发现了什么”,学生依然得出高发生变化。

师:老师将平行四边形变化的过程拍下来,并画在格子纸上。我们先研究第一个,按照你们的理解,请你画一画1号平行四边形的高。

学生操作―实物投影反馈―引导思考:你能画几条?能说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吗?学生得出能画无数条高(这里的无数条高均在平行四边形的“内部”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高,并认同“高就是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这一观点。

教师并不急于评价,出示2号平行四边形:“再来试试,这回你能画几条高?”

生:只能画1条了。

生:平行线可以无限延伸,上下底边之间的都可以的。(展示学生作品)

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讨论,深入理解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最后课件出示完整的高的概念。

概念教学特别需要变式的运用,通过变式的辨析不断拓展外延,丰富表象,从而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概念、理解概念的内涵。在平行四边形高的概念教学中,教师改变了原来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借助学具、点子图等具可操作、有层次性、能够引发思考的学习材料,分步骤,让学生在两次画高的过程中,逐步感悟高的本质属性,丰富其表象,完善概念外延,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在整个操作活动中学生亲历“高”的构建过程,深入理解知识。

(三)设计结构化的学习材料,强化概念要素

“结构化”学习材料是指教师精心设计,有一定呈现顺序,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学习材料。同样在“有趣的等式”教学中,我们尝试改变学习材料的结构,从每组一样的学具设计,到每组不同的材料,希望在多元的学具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出不同的结果,形成交流的需要。

如在“寻找与老师同样长的长方体”这一环节中,有2组不同的学习材料。A组,有跟老师同样长的长方体,一眼就能辨认。B组,没有同样长的长方体,但是可以通过“拼”的方式得到同样长。这样通过生生交流,感悟“等式”更为丰富的内涵,使学生初步发现“等式”的关键要素是两边的结果大小一样。

三、对比反思,从“全”到“深”,完善认知结构

反思,是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概念中重要的一环,它是学生对自身学习活动的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概念特征的反向思考。不仅是学习过程的回顾,更是知识体系的完善,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通^反思,将学生学习的数学概念纳入到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中,理解过程更具有整体性、思辨性。这是“人的发展”所需要的重要素养。

【案例4】“平行四边形”教学片段

在平行四边形教学的结束环节,教师指着之前因有争论而放在黑板一边的长方形,提问:“现在你觉得它是平行四边形吗?”

生:是的,因为它对边平行,也相等,对角也相等。

师:真棒,能利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来判断。还有补充吗?

生:因为它符合了平行四边形的所有特点,所以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师:你说它特殊,特殊在哪里?

生:因为长方形不仅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而且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教师予以肯定,并用韦恩图表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教师继续引导正方形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问题串进行“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关系”的辨析与反思,逐步深入,建立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学生个体将概念中最本质、最基本的要素关联在一起,重新修正、重新构思,从而对图形的概念赋予新的更深入的意义。

综上所述,提升概念教学有效性,应当遵循“建构主义”理论,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唤醒经验”“亲历过程”“对比反思”,从“初步感知”到“加深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而“完善认知结构”,以此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概念理解过程与知识网络,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个性化学习道路。

化学学习材料范文第8篇

【关键词】学习材料 数学教学 学习潜能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

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价值、形成正确数学观的重要资源。教学中,组织不同的材料或对相同材料的不同组织,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就截然不同。学习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往往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能力的形成,还直接影响学习潜能的发挥。我们的教学内容大部分来自于教材,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选择,努力寻找那些现实的、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材料,科学地进行教学加工,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学生会产生很多新的想法,有的是对的,有的是错的,但不管怎样,这些想法都是他们个性化思维的结果,都是不可忽视的学习材料,如果能及时把握,就可以把这些鲜活的富有个性的课堂信息变成帮助全体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最佳材料。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中有价值的“生成”,并根据“生成”及时创设新的教学活动主题。

比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把两个棱长是8厘米的立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求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师:“根据题目意思先画一画图,然后再想一想怎样计算。”

学生们在我的激励下,独立思考,随后有了各自的探究结果。

生1:我画了图后,从图上看出长方形的长是8×2=16厘米,然后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列式为:(8×8+16×8+16×8)×2

生2:我从图中看出这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其中的2个面是正方形,其余4个面面积相等,所以列式为:8×2×8×4+8×8×2

生3:我是把长方体竖起来看的,展开4个侧面,就是侧面积加上2个底面积,列式为:(8×4)×(8×2)+8×8×2

生4:我的想法是先算出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然后乘2,再减去重叠的两个面,列式为:8×8×6×2-8×8×2

生5:我认为还可以这样列式:8×8×10

各种想法呈现出来后,教学便进入自由评价阶段。

生6:我想问问生5,你能解释算式中10所表示的意义吗?

生5到讲台上指着黑板上的图说:10代表10个面积是8×8的正方形,前、后、上、下共8个面,再加上左右2个面,刚好是10个正方形。

教室里响起了一片赞同声。

生7:我认为生1说的是一般求法,想这样特殊的长方体,其中2个面是正方形,另4个面又是正方形的2倍时,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它的特征,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根据这种长方体的特点,乘正方形的个数,就是用每个正方体有6个面,再乘拼成的正方体的个数2,减去重叠的2个面的方法更简便,列式为:8×8×(6×2-2)。

利用这些刚刚产生的资源,教师主动把讲台交给了学生,继续生成新的课堂结构环节,引导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达到互相融合理解,让学生获得新的体验、新的认识。

新课标提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助探索的机会。”实践证明,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和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来研究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在不偏离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教学中适当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例如四年级下册有这样一道题目:量出下面每个图形中各个角的度数。

师:同桌两人合作动手测量,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测量,纷纷发言。

生1:我发现了这里同一个图形中每个角的度数都相等。

生2:我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

生3: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六边形的内角和是720°。

生4:我还发现这里每个图形都比前一个图形多了一条边,所以内角和就比前一个图形多180°。

师:如果不用画图,也不再用量角器测量,你能知道七边形、八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吗?

生:按照刚才的规律,七边形的内角和是720°+180°=900°,八边形的内角和是900°+180°=1080°。

生:我又有新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180°×2=360°,五边形的内角和是180°×3=540°……

在以上教学片断中,我们看到学生在测量后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已经有了丰富多彩的发言,可以说完成了测量和有关的发现,实现了这道练习题的教学目标。但是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通过追问“如果不用画图,也不再用量角器测量,你能知道七边形、八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吗?”将学生的思维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学生有了前面的发现,说出七边形和八边形的内角和已是水到渠成。然而更精彩的是继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入:180°×(边数-2)=多边形的内角和。这样由教材中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延伸到七边形、八边形,再到任意多边形,拓展了教材资源,使教材在“无中生有”中变厚了,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总之,教学材料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关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动机以及对数学抽象与应用过程的理解,而且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潜能的发挥,决定学习活动能否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只要我们真正转变观念,开动脑筋,大胆探索,精确把握教材精髓,合理利用教学材料,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自己的理念渗透在教材中,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去捕捉一幅幅令他们心动的画面,挑选一个个为他们乐于接受和思考的学习材料,赋予教材鲜活的“生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从来就不是书本上枯燥的学问,那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谢东艳 . 小学数学学习材料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0(01)

[2] 徐晴. 如何有效利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非预设生成资源 [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09(12)

化学学习材料范文第9篇

人与动物的基本区别之一就是人的高超学习能力,作为一种概括化和熟练化的活动方式,学习能力可以从一门学科迁移到另一门学科,如语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他的阅读与理解能力较强, 外语学习一般不会差,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他的运算与推理能力较强,物理成绩一般不会低。对某门学科适合的学习方法,对类似的学科也会适合。化学学科的学习一般要求学生既要有较强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也要有较强的运算与推理能力,还要有观察事物与动手实验的能力。学习能力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随着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的不同表现出不同层次的化学学习能力。

一、化学知识的感觉统合能力

当化学学习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时,要被学生知觉为有意义的东西,学生不仅要具备完备的听觉、视觉或动觉,能够接受外界传入的信息,而且要能把这些信息统合起来,变成有学习意义的材料。例如,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学生要有良好的视觉,将教师完整的演示实验解释为视觉输入,通过大脑加工,要能与教师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叙述即听觉统合起来,并能进一步自己动手实验。如果学生不能把教师的叙述当作是有意义的学习材料来知觉,仅是凭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是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由于学生的视觉、听觉、动作功能的失调而造成学生在学习化学中听讲解、观察实验、阅读课文和计算等方面的能力低下,就会产生学习中的感觉统合失调障碍。对于这类障碍学生,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通过语言的艺术表达训练学生的听觉分辨能力,通过手势动作的夸张训练学生的知觉动作能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训练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化学中的各种感觉统合起来。

二、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能力

一旦现有的感觉信息与过去的信息或经验进行比较,就会产生理解,化学知识就会被同化于现有的结构中,变成系统化的知识。尽管初三化学是一门新开设学科,但学习化学的现有知识结构已初步具备,这些知识结构除了语文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和数学的运算与推理能力外,还有小学自然课中学习的知识和自己生活实践中的一些化学常识。当然,以后的化学知识也会被以前的化学知识同化,例如,以后的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 原理 、装置和收集方法,完全可以被以前的氢气、氧气实验室制法的 原理 、装置和收集方法同化。知识同化的同时,只需找出知识结构中的差异,就可以掌握新的知识。如果不能同化,学生就会尝试改变现有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的学习材料,这一过程就是理解与记忆的过程,也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原子、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一个学生现有的知识构成,决定了其理解水平的高低。理解和记忆失调的学生,虽然能学到化学知识,但不能对化学知识进行理解和进行有意义的记忆,他们在整理、加工和思考化学知识方面出现了理解和记忆失调障碍,表现为对较为抽象的化学知识难以领会。对于这类障碍学生,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将学生学习时遇到的难点加以分析,将其分解为更简单的、细小的、易理解的分项知识点,然后将这些分项知识点根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教授给学生,最后将这些分项知识合成完整的化学概念。对于能够同化的新知识,教师可以选用比较教学法,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同化,对于不能同化的新知识,教师可以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和描述,将理解知识的起点降到他们能够达到的高度。

三、化学知识的学习策略

化学学习材料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二文科生;认知策略;测验分析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1–0024–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高二文科学生大多物理和化学学习不够理想,对科学课程的兴趣不大,但他们大多数仍要学习“化学与生活”模块的知识(针对江苏省而言)并要通过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该模块内容覆盖面较广,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注重实践应用性。而当前,针对文科生化学学习的认知策略研究相对较少。为此,笔者以“化学与生活”模块知识为载体,通过测验和发声思维等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以了解文科生认知策略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1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1.1 理论基础

加涅(R. M. Gagne,1977)认为,认知主要是指人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如对信息的编码、转换、储存。认知策略则是学习者用来调节自己内部注意、记忆、思维等过程的技能,其功能在于使学习者不断反省自己的认知活动,是一种处理内部事物的能力[1]。

温斯坦等(Weinstein, et al.,1983)将认知策略分为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等。复述策略(rehearsal strategy)是指为了在记忆中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的策略[2]。对于某些简单任务,直接进行几次口头重复即可,这是机械复述方法。而对于某些复杂任务,往往需要采用关键词复述、位置复述、联系复述、理解复述和组块复述等意义复述方法[3]。

精加工策略(elaborative strategy)是一种更高水平的更精细的信息加工策略,是对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是在意义理解基础上的信息加工策略[4]。根据已有研究,精加工策略主要包括概括法、类比法、比较法、质疑、扩展与引申和先行组织者等。施米克和格罗夫(R. Schmeck,E. Groue)的研究表明,成功的大学生比不成功大学生更常常回答出一些精加工的事例,如“我能说出两者的异同”,“新概念通常使我想到类似的概念”[5]。

组织策略(organizational strategy)是学习者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通常有列提纲、画网络图(或概念图示)等方法[6]。应用组织策略可以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加工,进而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相对于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更侧重于对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的建构。

在学习过程中,不同层次的认知策略的实际应用并不是割裂的,而往往是联合使用,从而达到对学习材料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处理。

1.2 测验设计

结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化学)》,参考了高峰《高中生化学反应原理知识认知策略的研究》等,编制了“高二文科生化学认知策略应用情况测验卷”。测验卷分为四部分(见表1)。

主试在进行认知策略介绍时,主要通过举例说明相关策略类型。对于复述策略的介绍,以对某些内容作下划线、记住关键词、与生活实际联系等方法来加深记忆为例进行说明。对于精加工策略,主试先告知学生有类比法、比较法、质疑、扩展与引申等策略并简单阐述概念,随后以扩展与引申策略为例,主试从“疏松剂如小苏打,能使食品酥脆、疏松”出发,扩展到“疏松剂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气体”,“气体可以使食品内部形成均匀致密的海绵状多孔组织”,从而引申出“疏松剂受热分解产生气体而使食品酥脆、疏松”这一扩展与引申就加深了我们对“疏松剂”的理解,把“知其然”深化为“知其所以然”。对于组织策略,主试先告知学生组织策略的概念及列提纲、画网络图等具体策略,并以北美五大湖为例,包括Huron(休伦湖)、Ontario(安大略湖)、Michigan(密歇根湖)、Erie(伊利湖)、Superior(苏必利尔湖),采用提纲式(或金字塔式)取其第一个字母组合为“HOMES”来完成材料的组织,完成对五大湖名称的记忆[7]。

1.3 调查实施

进行大范围测验前,先做了小样本测验,并根据测验结果对试题的数量、表达形式和提问方式等进行修正。然后采用了整体抽样的方法,选择了江苏省四所高中的高二文科学生作为测验对象,这些学生的教学进度和教材相同。共发放测验卷206份,回收有效测验卷202份。

1.4 测验分析与数据处理

试卷回收后,批阅与复述策略和精加工策略相关的试题,实行采点计分,即学生根据试卷所给阅读材料,能正确复述或分析出一点,计1分。对两类试题分别计分,并根据认知策略类型对学生所回答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对于组织策略应用的试题,则根据学生对试题材料所采用的不同组织方式进行分类统计,测试结果均采用SPSS 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随后,根据统计结果选取部分典型个案(涵盖不同选科类型,男女生各20名)进行发声思维,以探查学生应用认知策略的思考过程。例如,对阅读材料“工业碳酸钠法脱硫技术”进行发声思维时学生进行精加工的思维行为图(见图1),笔者用“[1]”表示题给信息,用“(1)”表示学生从认知结构中提取的信息,用“①”表示加工后的信息。

从图1可以看出,该学生首先从材料中获得信息“减少煤燃烧时向空气中排放SO2”、“专题1中讲到‘石灰石法脱硫’”,推断出“脱硫的目的是防止SO2污染环境”、“可以用多种方法对煤进行脱硫处理”,再结合材料中信息“碳酸钠法脱硫的反应原理”,同时从已有认知结构中提取“石灰石脱硫的反应原理及反应产物”、“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等知识,进而推断出“石灰石脱硫是将硫元素氧化为石膏”、“碳酸钠法脱硫考虑吸收剂的循环使用”和“要综合考虑工业成本和经济效益”等。

2 探查的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的复述策略以意义复述为主

心理学家谢切诺夫曾说,“记忆是心理发展的奠基石……如果人类没有记忆,那么感知就不能留下痕迹,人将永远处于新生儿状态”。复述是记忆的初始环节,成功的记忆必须是在正确理解、掌握并善于运用识记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

艾宾浩斯(H. Ebbinghaus)和肯斯雷(Kingsley)的研究也恰恰揭示了意义复述在记忆的数量上、精确性上以及时间的节省上都大大优于机械识记。根据意义律提高记忆效果,要促使新知识与旧知识取得联系,促使学习内容与已有经验进行联系。一方面,只有当新知识纳入旧知识的系统与网络中,新知识才真正被理解;另一方面,新知识也只有固定在旧知识的“桩”上,才不会成为孤立的、零星的、易被遗忘的知识点[8]。

但是在测试中,也发现学生在复述策略应用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他们没有自觉地采用组块策略。所谓组块策略,就是将零散的构件组成有意义的单元。例如,可以通过两种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对缓冲溶液构成进行初步组块——都是两种互不反应的分别呈现弱酸性和弱碱性的溶液混合,从而完成对缓冲溶液概念的深化记忆,但学生仅是以两种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来复述而已。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组块是人对信息进行组织或再编码。可以说,要想增加阅读的容量,提高阅读教学的材料加工效率,组块策略的应用很关键[9]。

2.2 对信息的精加工以“概括”和“扩展与引申”策略为主

以“工业碳酸钠法脱硫技术”为测验材料,分类统计学生的信息精加工结果。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进行了精加工处理,仅约5%的信息未经加工。在此基础上,笔者对部分学生进行发声思维,以了解学生进行精加工的思维过程和具体策略应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学生首先会采用画线法和笔记法对材料进行初步加工,对自认为重要的信息进行画线,如在“石灰石法脱硫”、“碳酸钠法脱硫技术”下画线,在空白处进行某些注释,如写出石灰石法脱硫的化学方程式,等等。在对材料的精加工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概括法、类比法、比较法和扩展与引申等精加工策略(见表3)。概括法是在思维上对某些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从中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并能推广到具有这些属性的其他事物,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认识。比较法则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有区别的相关事物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精加工方法,通过对易混淆的相关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不仅能揭示不同事物的关键特征和差异,而且能更容易地掌握新知识的内涵[10]。

扩展与引申策略又分为求同引申和求异引申两类,如“两种脱硫方法均能够在脱硫的同时讲究工业经济效益”是求同引申策略,而“石灰石法是气-固相反应,物质易于分离;而碳酸钠法是气-液相反应,需要其他相应操作进行物质分离”则是求异引申策略。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进行扩展与引申是深化学习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思考程度增加,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与外延,也更易与已有认知结构建立连接。

随后,笔者根据结果对部分学生进行发声思维,结果显示85%的学生能较为清晰地根据提纲对所给材料信息进行重现(重述信息达到约70%以上),有15%的学生存在较多疏漏。可见,高二文科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能较好地应用组织策略来分析材料的结构,使材料变得更有系统性、组织性、形象性,结构更加明确,使材料的内容简化、精炼化,从而更好地把握材料,形成知识的结构网络,提高认知结构的清晰度和可利用性。

温斯坦和梅耶(C. E. Wainstein, J. Mayer,1996)就提出了两种有用的组织策略:列提纲(outlining)和画地图(mapping),认为科学应用组织策略将新的、零散的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整合组织构建一个意义结构,能显著帮助学习者进行复杂知识的学习,也可以让教育者和学习者本人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12]。

3 结语

笔者的研究表明,高二文科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能较好地应用意义复述、概括、扩展与引申、列提纲等认知策略,同时还存在一定问题,如组块策略、知识网络图等策略还有待提高。目前,学术界已普遍认为认知策略作为一种内隐的认知技能是具有可教性的,是可以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加以揭示,并形成可供传授的知识体系进行教学的[13]。教师可以通过实施学习心理、学习动机的积极影响和特定的策略训练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策略的掌握和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2][4][6][7][1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65~166,249,252~261.

[3][8][10]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60~62,114~118,139~152.

[5][9]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39~240,267~271.

[1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18~224.

上一篇:学生学习材料范文 下一篇:纪律作风剖析材料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