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9 05:16:18

化学实训总结

化学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药学类;有机化学实训;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40-02

有机化学实训是药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实训课程,它的后续实训课程是药物化学实训、药物分析实训、药剂学实训等专业课。目前,在工学结合的推动下,药学各专业实训课都进行了很大的改革,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对有机化学实训课程的开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当前高职药学专业面临的问题,教学面临的问题

目前,高职高专有机化学实训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缺乏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主要问题有:首先,学校对实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有机化学实训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课程成绩主要由理论考试成绩来决定,使实训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作用不够明显,造成部分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其次,是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不适合高职高专能力培养目标。一方面,近年来,生源减少,高校扩招,导致大多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下滑,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实训理论及验证实训偏多,综合有机合成实训较少,几乎没有开设综合设计实训,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再次,部分实训教学内容和实训手段陈旧。这就致使与后续实训课程脱节,不适应现代科学的新发展。

二、实施工学结合有机化学实训教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药学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的岗位适应性,为临床药学、药品生产、药品检验、制剂等药学工作岗位第一线服务的技能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主要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以完成任务为主线,强调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要与企业岗位对接,使培养的学生走出校门后能更胜任工作岗位,这就要求我们在校期间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思维敏捷、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的新型人才。显然,目前有机化学实训教学现状难以达到这一目标要求。笔者所在的学校将“以提高综合实训技能为主线的模块化教学”应用于药学类有机化学实训课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工学结合下药学类有机化学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重视有机化学实训课程开设、优化课程结构,精选实训内容。目前,大多数高职药学类专业都把有机化学实训作为有机化学的辅助课程,课时往往是“68+20”式,即:理论课68课时,实训课20课时。从数据上看仅仅是帮助学习有机化学而开设的,难以完成当前教学培养目标。我校已将“68+20”式改成“58+40”式,即:将有机化学实训作为独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与有机化学同等重要,而且建立了一套独立的考核制度。这样不但形势上重视了该课程的开设,更重要的是切实加大了实践教学,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训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性质验证、有机化合物的制备等四个部分。为了优化课程结构我校把课程分成三部分:基本知识及操作、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和综合设计性实训。其主导思想是:精化基本知识和操作、删除性质验证实训、加大合成实训、增开设计实训。适当增开一些设计性实训,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为了优化课程结构,精选实训内容,使整个制备的产物不仅是各种有机化合物类型,而且是常见药物(如:阿司匹林、肉桂酸的制备等),这样可以兼顾到各种知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不但能巩固有机化学知识,学到实训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还能学到一些药物知识,实现知识、技能和兴趣的三重收获。我们讨论修订了原实训教学大纲,增开了药物合成实训,删减了性质验证实训,并与合成部分合并。其中有机制备实训是综合实训,需要基本的有机化学知识、基本操作能力、性质验证知识及有机化合物的鉴定知识,是学生有机实训操作技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体现.也是对实训水平的检验。如果在这一部分加强教学,可为后续课程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实课程验的药物合成、分离、提取及鉴定的操作能力打下扎实基础[1]。利用合成的产品进行性质验证,这样既节约了实训药品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技能的系统化,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如:改经典验证型的内容为应用型的内容,适当开设综合设计性实训。设计性实训由任课教师出题(如:乙酰苯胺的制备、水杨酰苯胺的合成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后,自选设计方案,经任课老师审阅后,再独立进行实训。这种实训方法和材料贴近专业,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与药学接轨,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探索知识、独立思考、灵活运用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实践表明:通过优化实训内容,既能促使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不断增强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实训兴趣,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综合实训能力,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2]。综上所述,我院有机实训课程作如下开设(表一):

2.完善教学模式,建立开放性的课堂,培养实训能力。根据三部分实训内容的特点,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首先,在基本知识及操作模块,这一部分安排课时较少,可采用理论教学、动手操作与软件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曾加基本知识的信息量,强化基本操作技能。其中动手操作练习可以选常见的基本操作如:沸点测定、熔点测定、减压蒸馏等以提高动手能力,以满足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实训操作的基本需要;其次,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模块是有机化学综合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运用部分,这一部分可以采用“四步走”模式:预习与问题操作与记录总结与思考再操作,在实训操作前提出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增强学生的实训兴趣,并记录作为考核参考;总结与思考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实训的成功与失败,并找出改进实训的方法,如:如何提高产率,如何提高纯度等;再操作阶段,可利用“开放性实训室”,即:建立课余时间开放的实训室制度,为那些一次实训不足,需要改进实训的同学提供弥补机会,也为那些追求完美、敢于探索创新的同学提供机会,而这些都记录作为考核依据,以鼓励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最后,设计实训部分,教师给出几个题目分组讨论,并根据设计有机合成路线总结组织实施实训总结实训成果及不足的步骤来检验效果。

3.细化考核,促进有机实训的高效开展。考核不是目的,考核是保证教学实施的方法和手段,而实训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平时的实训中进行。本着这个原则建立平时考核(60%)+期末考核(40%)相结合。其中期末考核分为期末实训操作知识考试和期末单项基本操作演示,成绩各占20%,考核的目的是促使学生重视实训,增强学生参与实训的动力和兴趣[4]。平时成绩要细化到以学生每次实训的预习报告、回答问题、操作规范、实训报告及学习态度、良好习惯、开放性课堂等来进行综合评分,涉及到实训教学的各个方面,这样既保证了整个实训教学的有效进行,同时也避免了最后一次操作技能考试的偶然性。因此这个考核比例分配是比较具有科学性和人性化特点的。

参考文献:

[1]黄耀峰,何彬,等.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时代教育,2010,(02):55-56.

[2]郑明,卢薇等.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2006,5(5):82-83.

[3]王丽君,景蕾,等.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有机化学实验体系[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2):60-61.

[4]王莉贤,王红,等.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方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2):81-83.

化学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训考核;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有机化学实训课程是高职化学制药、材料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验创新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其对学生相关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技能储备和规范养成的基础性作用。但目前的有机化学实训课主要采取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实验课题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制定以及仪器设备的组织准备等全部由负责实验的教师根据实验教材挑选完成,学生几乎都不参与,学生只需在实验时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即可,没有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依据实训中学生的表现和实训报告质量评判学生的实训成绩,因此未能很好实现机化学实训课程目标。只有充分重视实训教学、进行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一、有机化学实训考核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有机化学实训考核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考核内容层级单一。目前的有机化学实训以考核学生的出勤率和撰写实训报告为主,缺乏递进式的设计,考核项目的目标区分度不够,不利于发挥考核对循序渐进教学的牵引作用。基础好的学生会觉得实训内容过于单一,缺乏满足感,学习毫无动力;基础差的学生缺乏自信心,在实训中常常袖手旁观,错失实践机会。

(二)考核指标要素单一。缺乏多要素观测点的融合,例如缺乏文明操作的安全意识;遵纪守时、严肃认真的行为习惯;科学严谨的有机基本操作规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等等。有机实训评价指标大多偏向机械性的操作程序,教师很多时候凭印象打分,缺乏明确的考核指标要素,未能与实训目的紧密结合。

(三)考核过程形式单一。有机实训考核缺乏对高职学生的针对性,也没有引入竞赛机制,没有从自主设计和创新提高等角度来激发学生个体思考、团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训效果不尽人意。

(四)缺乏考核反馈机制,实训结束后,教师和学生缺乏及时有效的总结交流,实训反馈机制缺失,因此实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就得不到及时解决,削弱了教学效果。

其结果是:学生觉得实训内容过于单一,缺乏满足感,学习毫无动力;基础差的学生缺乏自信心,在实训中常常袖手旁观,错失实践机会,成绩也不理想。久而久之,此种传统的实训考核方式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训效果不佳,不能有效实现有机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构建指标完善、系统科学的“三阶六环”有机实训考核方案

(一)“三阶六环”有机实训考核方案构建的指导原则

1.将竞赛与考核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验安全知识考核,以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有机化学实训操作技能考核,以技能大比武形式进行;分别设立奖项和奖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评价主体多元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实训成绩的评价主体不再是由教师一人构成,而是由教师、项目组长、学生三者构成。在原有教师对学生考核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自评、项目组互评以及项目组组长对成员考评等方式。学生的成绩构成由小组得分和个人得分两部分组成,这种考核评价形式表现得更为精细化、人性化和合理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对实训考核结果进行总结反馈。通过实训考核分析反馈,让教师找出实训内容和考核方案的问题,改进实训内容和考核方案;让学生发现实训中的问题与不足,相应地调整学习策略和方式方法。

(二)“三阶六环”有机实训考核方案的设计

针对以往有机化学实训考核方面存在的考核内容简单、考核评价主体单一、考核方式单调、考核指标模糊以及缺乏实训反馈机制等与有机实训教学目标不匹配的问题,从“实训安全知识教育一有机化学操作技能练习一有机综合项目实训”三个阶段,以及从“安全知识调查、有机安全知识竞赛、有机操作技能大比武、实训方案设计交流评价、实训实施和成果评价和总结反馈修”等六个环节,构建内容丰富、系统科学(包含知识、技能和创新设计等)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

1.根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按照“安全知识教育一基本操作技能练习一知识技能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三个层次,将有机化学实训分为“实训安全知识教育一有机化学操作技能练习一有机综合项目实训”三个阶段来实施。实训安全知识教育阶段主要对学生开展实验室安全守则、实验室常见安全标识、有机实验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实验室安全急救常识等安全知识的教育,以培养学生实训中的安全意识;有机操作技能练习阶段主要让每个学生对有机实验中常用的操作技能(如蒸馏、回流和萃取操作等)进行集中训练,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实践操作,从而掌握和熟练这些基本的操作技能。有机综合项目实训阶段,以项目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师只给出实训题目(如茶叶中咖啡碱的提取与纯化、乙酸正丁酯的合成等),学生分组查找资料独立完成实训方案的设计,各组将实训方案交流修改后,按组进入实验室开展实训,得出实训成果。通过综合项目实训,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知识的获取和应用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

2.按照有机化学实训课程考核涉及的态度、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等多个指标,从“安全知识调查、有机安全知识竞赛、有机操作技能大比武、实训方案设计交流评价、实训实施和成果评价和总结反馈”等六个环节来设计指标丰富、评价方式多样的有机实训考核方案。安全意识调查,主要是对学生的实验室安全守则、实验室常见安全标识等方面实验室安全知识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机安全知识竞赛是以竞赛的形式对学生的危险化学试剂的使用和防护、实验室安全守则、有机实验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实验室常见伤害的急救常识等进行考核。有机操作技能大比武是对有机实验常用的蒸馏、回流和萃取等操作技能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考核。实训方案设计交流考核主要对学生设计实训方案的知识获取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等能力进行考核,有教师和项目组长一起评分。实训方案实施和成果评价主要对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知识和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行考核,由个人自评、组长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项构成。通过实训考核分析反馈,及时找出实训内容和考核方案的问题,改进实训内容和考核方案;发现学生实训中的问题与不足。

(三)“三阶六环”有机实训考核成绩评价指标量化表的设计

有机化学实训课程分为“安全知识教育一基本操作技能练习一知识技能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三个层次来实施,因此本门课程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安全理论知识进行“闭卷考核”(占20%),有机基本操作技能采取“技能操作现场考核”(占30%),有机综合项目实训主要实行“过程性考核”(50%)。从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创新设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等多个指标,设计安全知识竞赛试卷及标准答案、有机操作技能大比武考评量化表、实训方案设计评价量化表、实训实施和成果质量评价量化表。本课题设计了有机操作技能大比武考评量化表,以常压蒸馏操作和萃取操作两个项目为平台,从加料操作、仪器安装、蒸馏操作、水浴加热沸点凑数、装置拆除、装置效果、其他如保证实验仪器完好、检漏、萃取操作、组分收集、下层检验、其它如萃取过程不得漏液、文明操作十三个考核内容,设计了科学合理的有机操作技能考核评价标准。

三、总结

化学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生互评” 教学法 实训课程 师范生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65-03

教学评价是教师将教学过程中所得到的信息数据进行筛选、重新组织、解释,以助于对学生做出决定和价值判断的过程,这类信息数据包括在课堂上收集到的任何质和量上的素材。依据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评价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其中,形成性评价又称为过程评价,它是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方面展开的评价,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成绩、情感、态度、方法等方面做出评价。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者Benjamin Bloom是一位“反馈―矫正性系统”坚定不移的支持者,他认为:“对结果进行评价,意味着终结;而对过程的评价,则暗示着还有改进的机会。”形成性评价是学生“掌握学习”的核心。传统的教学评价主体是教师,对结果的重视程度较大,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很好地贯彻形成性评价的要求。

“学生互评”是指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特定问题、任务,学生开展独立或分组思考、讨论、交流,展示解答成果,并由其他学生(或小组)按照一定的原则,对解答成果进行评定及点评的过程。学生互评,必须在学生具备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对其他学生的行为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对于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学生互评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是一种有效的形成性评价模式。

一、“学生互评”在高校教学法实训课程中应用的优势

学生互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通过互评过程强化和改善学生的自我意识。心理学理论认为,自我意识的完善包括“客观化”的过程,也就是说,自我意识的形成是需要外界条件影响的,个体只有在他人的评价中,才能丰富和健全自己的自我意识。

在高校教学法实训课程中,实施“学生互评”,可以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逐渐补充、矫正自己的自我意识,最终起到强化作用。2015年,Psychology Tech调查显示,正面的评价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强化产生积极作用比率为93%,负面的评价对个体自我意识的改善产生积极作用比率为78%。学生在接纳评价后,推动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最终内化为完善的自我意识。

(二)通过观察学习过程提升知识理解。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及,任何有机体观察学习的过程都是在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强化有机体包括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方式。

“学生互评”是重要的观察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实现社会学习理论中的强化效果:提出的观点即刻得到评价,从而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刺激,属于直接强化;其他学生通过听取学生观点和评价者的评价,决定自己的思维取向,属于替代强化;收到评价后,结合自身理解进行正面或负面的强化,属于自我强化。学生互评能为学生带来直接、客观的知识理解提升。

(三)通过团队活动提高合作能力。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推动力。实训课程对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他们必须对学习的材料、资源进行采集、整合――这一切都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因此,在每个小组当中,所有学生针对同一个问题,展开互助式的讨论,这对他们提出了分工合作的要求。能让学生学到在常规课堂中很少触及的团队化模式,而这种团队合作能力也是师范生未来的教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学生互评”为他们提供了团队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一个团队中明确自己的定位,加入团队讨论,让学生经历成功的团队合作体验。

二、“学生互评”在高校教学法实训课程中的实践

美国著名教育学、心理学家Jerome Seymour Bruner认为,事先为学习者安排学习的最佳经验,是一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起点。换句话说,为使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是每个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教师应当采用与学生交换意见的各种教学策略,使讨论变为课堂中的一种主要交流工具。

高校教学法实训课程,即以教学法理论知识为依托,进行自主或者分组的实践活动,达到进一步熟悉教学技能,掌握教学方法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

实训课程是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过程的实现载体。在Bruner定义的学习过程中,习得、转换和评价应当是同时发生的。因此,实训课程中不可或缺的讨论活动,能使学生有条理地将所学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加工,并对其他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评价,在交流互动中转换成自我的理解。实训课程及其包含的评价环节是三个过程的缩影,能实现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化搭建,并得以进一步完善。在实训课程中,除了学生实践活动外,学生互评环节也十分重要――实践活动只是学生从主动角度学会了怎么做,“学生互评”则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能否被其他学生接纳,达到完善自我意识的效果。因而,学生互评甚至比实践活动本身更为重要。

(一)包含“学生互评”的实训课程设计。在设计包含学生评价环节的实训课程时,应包括任务布置、组内讨论、分组展示与评价、师生总结四个阶段,在每个过程中均渗透学生互评环节,如图1所示。

图1 包含“学生互评”的实训课程设计课堂结构示意图

第一阶段:任务布置阶段。任务布置阶段的关键是将任务目标和任务完成方式具体化。因此,在任务详细规则的制定中,应通过学生共同讨论及互评后实现,并将其作为任务的执行细则。

第二阶段:组内讨论阶段。组内讨论阶段的关键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完成本组作品。学生在总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分工合作,收集必要的文本资料、搜索有价值的网络资源,最终整合成小组的作品。在组内讨论过程中,为达成一致的意见,往往会进行激烈的讨论、争执,也就将学生互评引入整个组内讨论阶段中。

第三阶段;分组展示与评价阶段。分组展示与评价阶段的关键是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评价别人的作品。这是教学法实训课程的核心阶段,任务布置与组内讨论均为这个过程服务,教师总结也是根据这个过程的实施情况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按照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教学作品,并按照任务布置阶段中设定的评价指标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公开的评价。

第四阶段:师生总结阶段。师生总结阶段的关键是进行客观、具有概括性的总结。这个阶段主要就实训课程中展示的作品本身和学生互评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包含“学生互评”的实训课程案例――“化学教学设计”。在“化学教学设计”实训课程中的四个阶段中均引入完整的“学生互评”环节。

1.学习目标。理解化学教学设计的各个要素的地位与设计步骤,掌握化学教学设计中教法、学法的合理运用,能按照要求完成分组教学设计,并评价各组的作品。

2.教学设计。在过往的“化学教学设计”实训课程中,往往采用学生完成教学设计、教师开展评价的方式进行实训活动展示。而这种个体的展示实际上无法实现全班同学的集体参与,即便是包含评价环节,也仅仅是部分学生比较积极,大部分同学都没能参与其中。这显然与实训课程的理念背道而驰。尤其对于“90后”大学生,他们的自我防御意识较强,与其他同学缺乏互动,容易在封闭的学习环境中闭门造车,未能在实训课程中切实提高自身的化学教学设计能力。

因此,笔者将“学生互评”环节引入“化学教学设计”实训课程的四个阶段中:在任务布置阶段由学生讨论、评价后制定评分指标;在组内讨论阶段帮助、引导各组学生进行“化学教学设计”,指导学生互评;在分组展示与互评阶段,学生互相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在师生总结阶段,在教师和学生的总结阐述后学生进行相互评价。通过任务布置、组内讨论、分组展示与评价、师生总结四个阶段中的“学生互评”环节,实现实训课程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对“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解。图2为本实训课的具体教学流程。

3.实施要点。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任务布置阶段。在概括性描述“化学教学设计”活动要求后,展示一个设计案例作为参考。接下来让学生自主提出具体的评价规则,并通过互评修正到最佳。为了提高分组教学活动及学生互评的效率,学生通过互相讨论、互相评价后所制定的规则应当尽可能具体、详尽,为后续学生进行全面的互评提供必要依据。师范生虽然已对教学法相关理论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于互相评价的标准还缺乏必要的经验,这个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例如评分的参考标准及占分比例等。表1为本课程中经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后设计的评价指标。

第二阶段:组内讨论阶段。在“化学教学设计”组内讨论过程中,学生的互评较为繁杂,没有太多的精练性,但评论完全是来自每位学生思考后的结果,是真实的自我意识体现。学生被实训教学任务驱动,通过广泛的互评逐步形成学习观、价值观的统一,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的个体意识在团队中得以实现,也锻炼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因此,教师在引导组内讨论时应注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组内找到自己的定位,提出合理的见解。

第三阶段:分组展示与评价阶段。学生的讨论与评价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在逻辑严密性上略有不足,甚至有可能是盲目的。所以,教师应当对课堂中的讨论秩序进行合理的管理――尽可能将学生的某些偏离课堂主题的讨论引导回“正轨”上,但绝不能抢占学生讨论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做的仅仅是控制分组教学活动进行的方向,而不是用自己的意志和行为去替代组内、组间的讨论与互评。学生通过展示化学教学设计作品提升自己作为未来教师的自信心,通过学生互评完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到适合的自我意识定位,在团队中实现自我价值。

第四阶段:师生总结阶段。一方面,教师应将学生按照互评指标进行的打分统计出来,为学生展示分组活动的成绩;另一方面,应邀请学生代表就实训课程的全过程谈谈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在实训课中的收获。师生总结过程的顺利完成也代表着“化学教学设计”实训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学生在分组活动及互评中得到了知识理解、团队精神、个人意识的“三丰收”。

4.“化学教学设计”实训课程成效反馈。为确认学生互评环节的积极作用,笔者拟定了针对本实训课的调查问卷。其中,评分按照likert量表5分制进行,即很不同意1分、比较不同意2分、中立3分、比较同意4分、非常同意5分。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在“化学教学设计”实训课程中引入学生互评环节,在各方面都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学生对互评活动普遍持有积极态度,普遍认同评价对知识掌握的促进作用和学习兴趣的提升作用。学生对于考核互评这种新颖的模式十分认同,并对这种形式打出了满分成绩。这说明以学生为主体的互相评价模式在教学法课程中应用是有重大意义的。

三、总结与展望

通过“化学教学设计”的实训课程的实践,验证了“学生互评”能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合作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评价,促进学生信息交流,共同提高,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以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为主要出发点,如何深化学生互评,将其广泛使用于更多的课程中,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褚荣伟.新课程标准下学生自评与互评方式探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7-8)

[2]黄志毅.“学生互评”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构建研究[J]. New Curriculum Research,2014(2)

[3]黄静.基于学生互评的翻转课堂构建――以南通大学文献检索课为例[J].中国医药教育技术,2014(2)

【作者简介】陈 晟(1986― ),男,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药学系教师,研究方向:化学教学法,化学竞赛教育。

化学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一、培养良好的化学实训学习方式

对于中职类中职类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头痛的学科,实训课更是难之有难。怎么学?怎么样能学好。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在新学刚到校的最初几次课,教师就要为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学化学,为什么要上好化学实训课,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方式和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基本操作的培养

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授课时,可以从最基本的实训操作开始授课,反复讲解,讲练结合,多次示范。如玻璃仪器的洗涤、酒清灯的使用、酒精喷灯的使用与保养、75%酒精的配制等内容要反复讲练。对操作规范的学生,要用多种激励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习的集体程序

化学实训课是一种技能操作课,只有在熟悉掌握后才能对其它专业的化学相关技能做到举一反三。为保证课堂效果和质量,化学实训课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个体的学习方式和习惯,还要培养集体的学习方式和习惯。这种培养应该从新生入学到校的第一次化学实训课的时候做起。

2.1明确课堂纪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常需要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有张有弛的课堂中,安全、顺利地进行学习和操作。如本人就在上课前,和所授课班级的班主任取得联系,对该班学生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制定针对该班的实训室规则的提纲,在课堂上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引导学生制定出他们能接受的化学实训课十大规则。并以作业的形式将他们的成果展示出来,当场给出分数,这些举措,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并修订了他们的课堂行为准则,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2.2培养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化学实训课中,必然会有同学间的相互配合。怎么才能发挥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呢?这需要教师积极、有效地指导。

首先,划分实训小组。在新生入学的最初学习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选出组长。在分组活动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分工,让每 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动手操作的机会,防止一些学生被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全盘包办整个实训过程。其次,要激发学生合作探究,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与探究活动实现学生认识、理解、技能与态度上实质变化。再次,引导学生反思与总结。实训是实践活动,是感情思维和理发思维相互事例的过程。在实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实训操作的基础上,观察现象,分析产生实训现象的原因,深入反思实训条件和实训现象的变化,总结实训规律。例如溶液酸碱性的测定实训中,引导学生掌握常见药品、溶液的酸碱判断的规律,并将这些技能与专业生产中的应用联系起来。

二、培养良好的课堂纪律

纪律问题纪律是困扰化学实训课堂的主要问题之一。课堂上,教师在声嘶力竟地讲解、示范,而有些学生却在交头接耳、玩手机。组织小组活动时,表面上学生在积极参加,但实际上有很多学生却在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良好的课堂秩序是高效课堂的保证,只有做好课堂纪律管理,课堂教学才能有序进行,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当然要求学生自始自终安安静静地听课是脱离实际,但一味喧闹又会令学生过度兴奋,难以安心下来学习、操作。因此化学实训课堂气氛应当避免两个极端。既不刻板,死气沉沉,又不能像乱糟糟的菜市场。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应当动静结合,一张一弛,相得益彰。

化学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手段;教学考核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时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实现“任务驱动确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高”。

一、教案、讲稿和教材

[JP+1]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工学结合,教学内容的组织必须处理好平衡与非平衡、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应用三大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教案是教师将教学内容更好地传授给学生的实施方案,是教学方法、教学安排、教学效果上的设想与构思;讲稿是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它侧重于教学内容上的选择与撰写;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所使用的教学材料,是教案与讲稿的直接依托。所以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我们使用校企合作的自编教材,注重物理化学内容的实际应用,强调讲稿、教案、教材的相互配套,同时建立了规范化的试题库,从而使得这一整套的物理化学教材和教学资料为学生更深入、更丰富地学习和掌握物理化学知识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完善了物理化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二、多媒体课堂

为了实现可视化教学,物理化学教学团队结合教案、讲稿和教材,将多媒体等现代化的先进教学手段引入教学,将物理化学改造成基础理论与企业实操紧密结合的新课程,使物理化学的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实践课堂和网络课堂

实践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科研素养、技能和水平。物理化学教学的实践环节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实训完成。目前,物理化学实训课程建设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并进入了新的教学境界。

同时,为了提升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学习,也为了适应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通信W络的发展,适应理论联系实践的要求以及校企合作的必要性,物理化学课必须建设网络资源,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科学素养。网络资源建设包括网络ppt、网络视频、网络动画、师生网上互动、网络趣味实验等。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应用物理化学知识的能力,而且能巩固和加强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可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LL]

四、教学考核

[TP闫碧莹tif,BP]

教学考核评价

物理化学课的教学考核采取期末成绩、实训成绩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形式综合考虑给出(如图1)。课程总成绩满分为100分,期中期末成绩占50%,实训成绩占40%,平时成绩为10%。教学考核总成绩=平时成绩×10%+实训成绩×40%+期末成绩×50%=100分。期末成绩以考试答卷的形式体现,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平时成绩通过出勤、迟到、旷课、请假、课堂表现和学生素质等方面给出。实训成绩通过实训操作和实训报告来评价。由于实训成绩部分是在学生每次的实训操作过程中现场给出的,为了保证学生成绩的真实性、合理性,课程组教师要遵循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实训出勤、实训操作、数据分析和实训报告书写等,每次实训都会给出详尽的成绩评价。

参考文献:

[1]闫碧莹,魏凤琴,董丽坤.论《物理化学》在化工专业高职教学中的地位[J].人才资源开发,2014(10):190-190

化学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制剂工艺;实训设计;典型工作任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237-02

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工艺生产与质量控制技术是药物制剂专业的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能力,其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技能训练都是围绕这个专业核心能力进行设计和展开的。该专业核心能力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理论紧密结合实践,灵活性大,具有持续的创新潜力。在教学计划中可安排两周左右的专业实训教学环节,通过现场教学,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系统整合,一般安排在大部分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这是在专业建设中,引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以后,药物制剂专业在设计实践教学过程时,推动以项目来驱动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药物制剂生产为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的一种实践教学环节和情景式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非常好的实践效果。

一、药物制剂专业实训的目的

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可设计为课堂实验、课程实习、专业实训、生产实习四个环节,每个实践环节技能训练的内容不同。实训是将相关专业课程的所学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进行理论与实践整合的教学环节,也是一种综合性过程教学课程,其过程需要多位教师协作完成。设计实训环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围绕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着力实现:①巩固、深化、扩充和运用已学过的各种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②具备进行制剂处方与工艺设计的能力;③能够运用制剂工艺技术,解决一般性工艺问题的能力;④学会使用制剂工艺设计所必需的药物辅料、技术资料;⑤学会撰写及编制工艺技术文件;⑥能熟练操作工艺加工设备;⑦熟悉各工艺环节的质量管控措施;⑧能借助标准、规范制订质量标准和操作检验仪器;⑨熟悉新制剂的安全评价试验规范及过程。

二、药物制剂专业实训环节的设计

可以采取的方式是以某类制剂设计为典型工作任务,将任务分解为若干工作情景,前后顺序进行,相互联系,各指导教师分工合作实施完成。挑选一个制剂形式来模拟新制剂研制过程,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如不稳定的某种药物的注射剂模拟开发与安全性评价,或功能性的复杂片剂的模拟开发与有效性评价等综合性实操项目,以最终生产出合格制剂为项目导向完成工作任务。着力实现:①能够阶段性操作,便于集中搜集材料、开展讨论、设计过程;②能够在短时间内对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价;③预知用来模拟的药物制剂的各技术关键环节,能把握可能出现的错误,能及时指导和启发修正;④具备现场教学的一套程序和规范的操作指导书及参考资料;⑤参与者集中分析评价本项目完成的情况,给出考核结果。

三、药物制剂专业实训环节的实践过程

我们设计了以安乃近注射液的开发为典型工作任务,设定了若干阶段性过程为现场学习情境,每个情境承上启下,环环相扣,难易适中,内涵丰富,任务饱满,学习时限共两周。

1.情境一:接受工作任务、调研与准备。学生可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各自分析给出的安乃近药物的化学结构,运用物理、化学、药物化学知识,分析此化学物质的溶解性特别是水溶性以及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性现象和影响稳定性的因素,查找资料,写出影响处方设计的各种因素,以及制剂处方的设计思路,开展讨论并咨询,拿出安乃近注射液的处方设计方案。以此了解各种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并加以提高;学会对技术资料的合理运用;以及学会撰写及编制工艺技术文件。学习时限为1天。

2.情境二:确定制剂处方与生产工艺路线。将各学习小组初步写出的处方进行归纳、整合,通过初步试验优化出科学合理的处方设计,选择稳定性好、成本低、便于生产的处方组成。进一步讨论生成可控的注射液生产工艺方案。特别是在优化处方组成时,要综合考量各种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利用优选法设计好各种影响因素的组合,合作完成处方的筛选,确定优化的处方组成。强化对药物制剂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基本要求的认识。学习时限为2天。

3.情境三:模拟生产。制剂生产实训室有整套的注射剂生产设备,按工艺流程逐步实施。进一步熟练各种注射剂生产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调试和使用。通过仿真实践,熟知质量管控的关键点以及出现质量问题时的解决措施,学会撰写及编制工艺技术文件。特别是配置、过滤设备的选用和使用前的处理。安瓿灌装封口也是影响质量的关键环节,各种不合格现象会陆续出现,要及时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训练技能。还有注射用水的制备以及质量监测方法的练习。学习时限为2天。

4.情境四:模拟制定质量标准。将生产的合格产品进行质量评价,借助药典、规范模拟制订质量标准,熟练检验仪器的操作、维护等。安乃近的含量测定是滴定法,这是一个基本的化学测定的技能,涉及到了许多职业素养是否有了充分的积累,是否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加专业。学习时限为2~3天。

5.情境五: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按照药理学试验规范,进行安乃近的解热镇痛实验,得出制剂的有效性评价。另外进行安全性试验,这些实验都要用到实验动物,要学会如何筛选实验动物以及给实验动物分组,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明白热原的危害、污染的途径以及各个工艺环节中是如何除去热源的。学习时限为2~3天。

6.情境六:集中考评。实训操作结束后,所有的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指导教师汇集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讲解。学生要按照任务的要求,以及实训的目的,将每一个环节或阶段设计的方案、实施过程、现象、结果等记录整理,形成实训报告,得出评价结果。还要写出一份有分量的总结体会,要针对实训全程进行全方位的讨论和总结体会。集中考评时限为1天,可给予学生一周时间写出报告和总结。

四、实训教学的总结与讨论

1.专业实训调动的人员、教学场地、教学设施等资源多,且相对集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就要提前准备、安排、布置各项工作的开展,专业负责人要事先将设计好的实训环节及实施过程通过会议进行沟通,制定出实训规划,明确各节点责任,清楚各学习单元的衔接点和时间,从而做到有序推进。

2.专业实训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性总结的过程。它涉及到之前所学过的许多课程知识和技能,还要将这些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和熟练。事先做好准备非常必要,让学生提前准备相关资料如物理、化学、药物化学、小动物解剖、生理、病理、药理、仪器分析等专业应用基础课程方面的资料,以及制剂工艺、药物检验、设备运行维护、药物制剂新技术等骨干专业课程方面的资料。在制剂处方与制备工艺设计阶段,就要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这时候指导教师的悉心辅导尤为重要,启发和帮助学生学会总结和运用知识与技能,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衔接,能按照任务要求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3.专业实训是专业核心能力的集中展示和凝练的过程。实训是基于制剂专业以后的工作过程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要将本专业的核心能力通过实训设计的实施过程,逐步显现出来并能够强化。药物制剂专业的核心能力体现在处方设计、工艺生产、质量控制技术以及保证安全有效四个方面,实训过程要围绕这四个专业核心能力进行设计和实施。设计一个综合性强的目标任务是关键点,需要反复讨论并结合实际条件来确定,合适的实训场景或实训基地是重要保障。通过分阶段的情景式推进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可以实现前后情景的有序衔接,有利于人员、资源的调动和有效利用。

4.专业实训是强化学生专业素养的有利时机。实训中涉及到专业资料运用、方案设计、物品及辅料选用、实验室基本操作、仪器设备操作等技能会集中表现,每个环节都彰显着极强的专业能力。能主动或自觉地按照规范进行实操,能将在课程中学到的专业技能正确而规范的示范,包括言语与书写都能运用规范的专业词汇等,我们将此归纳上升为专业素养,其体现着职业的明显特征。指导教师此时的耐心和教导是不可或缺的,只要是与专业能力有关联的都要给予提醒和总结,如关于液体物质取用中的精确量取、准确量取、量取的描述所表达的取用量具是什么;关于固体物质取用中的精确称取、准确称取、称取的描述所表达的取用量器是什么等,越是易被忽略或轻视的越是需要不断地发现和矫正。

5.专业实训最后的集中考评是具有提升特性的辅导、总结与考核。可分为三部分来进行:首先,由所有指导教师进行全方位点评,包括各个学习情境的方方面面,学生对照检查自己,分清楚正确的和不足的,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客观评判,按照指导教师的指点,更高层次地规范专业技能。其次,学生要提交完整的实训报告,按照注射剂开发的要求规范内容,得出最终评价。再次,要写出深刻的实训体会,感悟实训的收获与不足,为自己即将开始的生产实习活动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必要的准备。

化学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本文旨在对燕京理工学院等应用型高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训进行了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从教学理念、师资团队、实训内容、实训形式、实训考核方法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产教融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

1燕京理工学院产教融合背景

“产教融合、校企一体”,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所谓的产教融合,“产”是基础,“教”是目的,“产”不是单纯的工业生产,而是必须与教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达到学生学到真本领,教师教出真水平的目的。燕京理工学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200多家优秀企业合作,为学生搭建了实习与就业的平台;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先后与北美、亚洲、欧洲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在加拿大投资建设了“海外课堂”学习实践基地;与合作企业搭建挂职锻炼平台,学校组织了教职工赴京津冀地区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学校实行“集团+学校、学院+公司”的产教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学院和合作公司能够形成“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相结合,教学与企业的实际案例相结合,专业教师与企业员工相结合,专业综合实训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学生实习与企业岗位相结合”的体系,这个体系能够极大的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能力,提高办学质量。

2燕京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对于燕京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训这门课程来说,通常是由多个固定的实验项目组成,同时过去常常以这些固定的实训项目进行教学。但是,以学生的简单分组来进行实训,依据操作情况和实训报告来评定考核,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各个关键操作分开,会造成学生缺乏对工艺的整体把握。基于以上问题,同时鉴于学校始终坚持校企产教合作,坚持能力培养为主线,那么如何在学生进行综合实训的过程中使企业生产的产品,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如何缩短知识学习和企业实践之间的距离?如何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了解企业生产的产品及工艺?就成了关键性问题。笔者针对以上问题,针对目前我国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特点,进行了一下几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1)加强产教结合,改变实训教学理念实训的教学大纲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能够真正的体现教学内容、学习要求与学生实习、就业相融合。同时在实训的过程中融入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策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工相关企业文化,熟悉企业运作,实习或就业时则能很快适应新岗位、新环境。对于打算在化工领域创业的同学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2)加强产教结合,培养技能型综合实训师资团队目前我校综合实训教师以校内专业教师为主,虽然我校教师队伍的学历已经符合要求,但是真正熟悉企业生产线并能将企业的实际生产及工艺运用到教学当中的教师较少,特别是有些专业老师刚毕业走出校门就直接走上讲台,虽然知识功底足够,但是缺乏实际的企业锻炼,指导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训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方法等要求较高,并且专业发展迅速,一些老工艺老设备已经满足不了现在化工企业的需要,所以作为专业教师,必须不断的进行知识的更新和能量的提高。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是培养“双师型”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产品、先进的工艺、先进的设备,与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交流,可以迅速的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将企业的优秀案例和相关设备、工艺的图片应用的化工综合实训的教学过程中,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更加有画面感,学生在做实训的过程中更能深入的了解各个设备和工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校教师也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解决相关的难题。通过产教结合,学校每年都会从企业聘请技术水平高、企业经验丰富、知识广博的专家到学校做报告,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很好的实现高效和企业的对接,提高师资团队的实力。

(3)加强产教结合,改革实训内容化学工程与工艺综合实训安排在大三,学生进行综合实训时已经学习了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学工艺学、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能课程,具有一定得理论知识,如何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成一条线通过综合实训来锻炼成了关键所在。过去我校综合实训只有化工方面的专业实训,我校实行产教融合后将化工仿真实训加入综合实训当中,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通过仿真实训能对化工的单元操作、反应设备、工艺流程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另外笔者建议建立化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库,该库包括多个化工实训项目,每个项目都包括化工各种综合能力的实训。

(4)加强产教结合,改革实训形式为了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在综合实训时成立实训小组,有些实训项目是让学生以项目小组的形式查阅资料、拟定方案、教师通过学生答辩的方式对方案进行可行性评定、完成实际操作并分析数据。

(5)加强产教结合,改革实训考核方法综合实训项目、实训形式都进行了改革,相应的实训考核方法也要创新。根据产品项目实训各个环节建立涵盖不同的内容来制定相同的考核标准。考核的内容具体分为资料查阅、项目答辩、实际操作、实训结果、仿真实训得分、综合实训总结几部分,同时也要考察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对小组中的每个成员根据在实训中的差别进行成绩考核,然后综合评分。

综上所述,通过产教融合,使燕京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训得到了根本性的改革,通过改革实训的教学理念、师资团队、实训内容、形式、考核方式等,使产教结合的比较成熟,再逐步向“产、学、研”发展,应用型高校会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薛鹤娟.“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J].职教探索,2014(8):145-147.

[2]甘聃.加强校企产教结合,改革生物化工专业综合实训[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4):213-215.

[3]苏文平,薛永毅.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1):121-124.

[4]孙晓红.中职水化学实习课产教结合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99(2):99-100.

化学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化学反应工程学是人类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而它的理论又离不开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检验。对于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学科来说,实训是学生参加实践获取知识所必需的学习途径。我们把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理论教学阶段、仿真实训阶段、项目实训阶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入案例,提出问题,讲解案例在国内外的研究背景,工业用途,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聘请企业工程师,做为课堂主讲教师,将一个综合项目分解成若干任务,做为课堂教学内容实施的载体,将企业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融合到课堂的教学与管理中。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之下,对学生分组。学生根据任务查阅资料,提出设计方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课堂上讲的一些理论知识,在实训中得到验证。归纳总结,教师在审阅学生的实训报告后,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以及每个实训小组采用的实验方案进行点评、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用途有所了解;同时用所学概念、原理对案例进行剖析,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在此阶段教师需要的是引导。推行过程评价激励机制,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一环,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随着项目驱动教学法的逐步实施,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过去一卷定成绩的评价方式也必须随之改变。学生从方案设计、设备组装到结果分析,包括理论课程考试、实验室安全管理,每一步内容的得分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教师根据任务完成情况给出客观评价或得分,促使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找出自己的差距,看到自己的优势。

2仿真教学在项目教学中的作用

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化学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作为实践环节的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是学生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经费,设备有限,学校实验室中容易出现盲目操作和“走过场”现象;在顶岗实习中,企业为了安全和效益等因素一般不允许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仿真软件的开发,仿真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采用仿真技术,可以将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虚拟化,在计算机上动态再现整个反应过程及每一步变化特征。而且仿真实训还具有无消耗、无污染可重复操作等优点[7]。在现代化工企业中大部分已经采用了DCS控制系统,技术员主要在控制室通过电脑操作控制生产过程[8]。因此在《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中,我们穿行四周仿真实训。通过化工生产中具有代表性实训项目如醋酸装置仿真、乙烯装置仿真、常减压装置仿真等过程的模拟,加强学生对化工单元操作、化学反应、过程控制、能源综合利用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仿真让学生掌握正常生产操作、停车操作、故障处理操作等实训环节,了解化工反应过程中工艺和控制系统的动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操作中的异常现象的能力,为日后在企业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仿真实训是项目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3结束语

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涉及大量的数学模型、公式推导以及工程方面的问题,对于这些理论性和抽象性都很强的课程,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知识学习的引导者。这一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的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直接用于实际工作中,减少了学生适应社会的时间。同时由于分组的出现和考核方式的改变,组与组之间存在竞争,这样大大激发了组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团队竞争与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五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项目驱动教学法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让学校的教育更贴近企业需求,为企业缩短人才培养期,为学生成功融入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化学实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综合实训 药物化学 实训 考核

中图分类号:R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179-01

高职药物化学是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1]。药物化学实训是为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严格认真的工作态度,为学生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药物化学实训课引入了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将综合实训纳入到实训考核中,以期更好地实现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培养出“走出去,用得上”的人才。

药物化学实训主要包括三部分:合成实训、性质实训和综合实训,综合实训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必要途径和方法,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必要手段[2]。笔者以综合实训未知药物的确证为例,通过考核的方式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及动手操作能力。

一、合实训在药物化学实训考核中的应用

1.综合实训考核的对象

14级三年制药学专业学生,共119人

2.综合实训的选择

选择综合实训作为药物化学的考核项目是因为综合实训能够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课题组老师通过与行业企业专家进行研讨,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就业综合考虑在内,最终选取“未知药物的确证”为药物化学实训考核的项目,考核学生学会鉴别已知范围内的未知药物。

3.综合实训的考核形式

“未知药物的确证”的考核采取分组考核的方式,考虑到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学时等的原因,采用3个人一组共同来完成。考试采取百分制,包括两部分:动手操作和口试,其中动手操作部分是80分,鉴别对一个药品是10分,8种药品一共是80分,考试时采取闭卷分组设计药物鉴别流程图,学生根据药物的结构自主设计鉴别方法。口试是围绕本实验当中的具体药物设计相关问题,考核学生对药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的情况,口试要求每个人都要回答,回答2个问题,每个问题回答正确是10分,一共是20分。学生通过考前预习,自主完成实训操作的整个过程[3]。

4.综合实训的考核结果

采用题库抽题,闭卷的方式考试,统计成绩,结果见表1。

表1 综合实训考核成绩

5.对于综合实训考核方式的问卷调查分析

制作综合实训考核方式的调查问卷,对该考核方式进行评价,问卷采取当场发放当场收回的方式,发放119份,收回115份,有效回收率为96.64%[4]。调查的结果见表2。

表2 学生对综合实训考核方式的评价

由表2可见,综合实训的考核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了职业氛围,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考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综合实训运用到药物化学考核中存在的问题[5]

1.三个人分组测试不能够完全体现出学生的水平,部分学生有充数现象

由于三个人以小组,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有依赖别人的现象,最好能够单人单考,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真实水平。

2.由于条件有限,无法119人同时进行测试,这样就会造成漏题现象,对先考试学生不利

由于实训室及监考老师数量有限,无法让学生同时进行测试,我们是分两天进行测试的,这样就造成第二天考试的学生得到问题的内容,有失公平。

3.监考老师应该统一标准,一视同仁,避免人为因素造成误差

人为因素通常会影响考试的公平性,所以,在考试过程中,监考老师的评分标准应该统一,提的问题也应该经过讨论,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

三、讨论

将综合实训纳入药物化学考核中,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了职业氛围,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对每个学生的考核,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在今后考核的过程中也会逐步的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葛淑兰,惠春.药物化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杜利月.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综合实训的探讨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3,32(12):36-37.

[3]金根中,吴雄彪,成军.基于实训过程的考核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05-106.

[4]杜利月.基于“结构-性质-应用”三位一体的药物化学教学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4,13(3):254-256.

化学实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化学反应工程学是人类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而它的理论又离不开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检验。对于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学科来说,实训是学生参加实践获取知识所必需的学习途径。我们把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理论教学阶段、仿真实训阶段、项目实训阶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入案例,提出问题,讲解案例在国内外的研究背景,工业用途,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聘请企业工程师,做为课堂主讲教师,将一个综合项目分解成若干任务,做为课堂教学内容实施的载体,将企业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融合到课堂的教学与管理中。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之下,对学生分组。学生根据任务查阅资料,提出设计方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课堂上讲的一些理论知识,在实训中得到验证。归纳总结,教师在审阅学生的实训报告后,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以及每个实训小组采用的实验方案进行点评、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用途有所了解;同时用所学概念、原理对案例进行剖析,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在此阶段教师需要的是引导。推行过程评价激励机制,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一环,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随着项目驱动教学法的逐步实施,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过去一卷定成绩的评价方式也必须随之改变。学生从方案设计、设备组装到结果分析,包括理论课程考试、实验室安全管理,每一步内容的得分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教师根据任务完成情况给出客观评价或得分,促使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找出自己的差距,看到自己的优势。

2仿真教学在项目教学中的作用

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化学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作为实践环节的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是学生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经费,设备有限,学校实验室中容易出现盲目操作和“走过场”现象;在顶岗实习中,企业为了安全和效益等因素一般不允许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仿真软件的开发,仿真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采用仿真技术,可以将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虚拟化,在计算机上动态再现整个反应过程及每一步变化特征。而且仿真实训还具有无消耗、无污染可重复操作等优点[7]。在现代化工企业中大部分已经采用了DCS控制系统,技术员主要在控制室通过电脑操作控制生产过程[8]。因此在《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中,我们穿行四周仿真实训。通过化工生产中具有代表性实训项目如醋酸装置仿真、乙烯装置仿真、常减压装置仿真等过程的模拟,加强学生对化工单元操作、化学反应、过程控制、能源综合利用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仿真让学生掌握正常生产操作、停车操作、故障处理操作等实训环节,了解化工反应过程中工艺和控制系统的动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操作中的异常现象的能力,为日后在企业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仿真实训是项目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3结束语

上一篇:工地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电算化实训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