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统计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1 07:26:18

环境统计工作计划

环境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们统计局机关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年初,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研究部署今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狠抓落实,明确责任,树立自觉维护安全稳定的意识,确保各项综治目标任务的完成。一是成立了县统计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小组,并确定由局长亲自抓,纪检组长分管综合治理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二是按此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与局机关及各股室负责人签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状,制定综合治理工作计划;三是建立股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度,以促使群防群治,层层狠抓落实。四是积极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确保无事故、无案件,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工作,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切实搞好本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

二、分类推进强化细则

结合统计工作实际,我们制定了相关细则,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牢固树立统计数据是公共产品的观念。在统计工作中,不仅按时及时公布了统计成果,而且依托社情民意调查服务中心千方百计满足不同用户的特殊需要。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了一系列老百姓关心、政府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难点调查,并形成相关调研报告。

(二)继续加强基层统计工作,加强部门、镇(乡)“五个有”(即:有机构、有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统计人员有统计上岗证或统计从业资格证、有统计工作制度和统计台帐)检查。

(三)加大统计执法,以真实的统计数据,丰富的指标,对全县经济运行、社会发展进行全程监测,为县委、县政府进行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提供决策参考。

(四)建立统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制定统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把统计基础、统计业务、统计法制作为考核重点内容。

(五)建立报表考核和管理制度。以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为重点,建立对工业、农业、投资、能源、综合和服务业统计报表报送时间、报表规范、数据质量的考核制度,对镇乡(街道)政府专业统计人员进行考核,进一步在“及时、准确、有效”上下功夫。

(六)建立全县统计工作例会制度。分管领导分析研究经济运行情况,部署落实统计工作任务,加强对全县统计工作的指导与协调。

(七)健全统计调查项目和统计调查报表审批、备案制度。尽力避免重复统计、数出多门,减轻基层负担。

(八)建立部门年报审核制度。加强对部门年报数据的逻辑审核。

(九)建立镇乡(街道)“一个口子出数字”的运行机制。从源头和机制上确保数据质量。

(十)建立统计工作巡查制度。组织开展对全县26个镇的统计基础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全面巡查,提出整改意见,以书面形式进行反馈,并督促抓好落实,促进一些突出问题的解决;在此基础上,建立统计工作巡查领导小组,提出对重点镇和部门进行统计工作巡查的意见,形成统计工作巡查、统计业务稽查和统计执法检查三位一体的统计工作监督管理机制。

(十一)加强统计分析预测,立即预警预报。利用丰富的统计材料,提供市场动态、经济走势、警示预防、决策参考等方面的信息和统计分析产品,全部发扬统计的整体功能。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环境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年来,xx乡计生委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与领导下,在县计生委的指导下,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及计生政策法规,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做为今后工作的核心,扎扎实实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一年来,我们严格遵循统计制度,按照计划生育统计基本任务,对全乡育龄群众的婚姻、生育、节育状况及有关社会活动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提供可靠的统计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真正起到了参谋助手的作用。经过一年的统计工作,有以下几点总结:

1、认真做好统计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做到“摸实情、讲实话、报实数”,以微机指导工作,提高统计准确率,使今年的报表统计质量有明显提高,统计数据能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如实反映全乡人口形势,使我乡的统计工作上了新的台阶。

2、强化统计制度和报表统计新口径及相关法规的学习。各村包村干部与统计、微机人员熟悉统计制度与统计口径,严格按照事实报数据,按照新统计口径做报表,不弄虚作假,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3、加强统计管理,巩固提高统计质量。现代代微机管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让统计人员从纷繁杂乱的数字中解放出来,方便快捷的查询系统不仅减轻了统计工作量,而且将失误减到最低,准确、可靠的统计信息及统计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充分有力的参考依据。

4、充分利用微机统计的科学性与可靠性,通过常规统计,收集和整理有关计划生育资料,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信息,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生育工作计划,指导我乡的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5、运用微机管理,提供有效的统计分析,对育龄群众进行科学管理,使他们有计划的生育子女,采取避孕节育措施,以促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6、微机管理使信息的传递便为迅速快捷。建立的个人信箱,每月的报表及各种文件已可以通过网络传输。

总之,一年来我乡的统计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微机管理的科学性使统计数据更加准确,真正成为乡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虽然今年我们的统计工作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许多地方还有待进一步充实完善。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更加巩固统计工作基础,提高统计质量,做好统计工作,使我乡计划生育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xx乡计生委

环境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年来,xx乡计生委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与领导下,在县计生委的指导下,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及计生政策法规,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做为今后工作的核心,扎扎实实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一年来,我们严格遵循统计制度,按照计划生育统计基本任务,对全乡育龄群众的婚姻、生育、节育状版权所有况及有关社会活动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提供可靠的统计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真正起到了参谋助手的作用。经过一年的统计工作,有以下几点总结:

1、认真做好统计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做到“摸实情、讲实话、报实数”,以微机指导工作,提高统计准确率,使今年的报表统计质量有明显提高,统计数据能如实反映全乡人口形势,使我乡的统计工作上了新的台阶。

2、强化统计制度和报表统计新口径及相关法规的学习。各村包村干部与统计、微机人员熟悉统计制度与统计口径,严格按照事实报数据,按照新统计口径做报表,不弄虚作假,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3、加强统计管理,巩固提高统计质量。现代代微机管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让统计人员从纷繁杂乱的数字中解放出来,方便快捷的查询系统不仅减轻了统计工作量,而且将失误减到最低,准确、可靠的统计信息及统计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充分有力的参考依据。

4、充分利用微机统计的科学性与可靠性,通过常规统计,收集和整理有关计划生育资料,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信息,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生育工作计划,指导我乡的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5、运用微机管理,提供有效的统计分析,对育龄群众进行科学管理,使他们有计划的生育子女,采取避孕节育措施,以促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6、微机管理使信息的传递便为迅速快捷。建立的个人信箱,每月的报表及各种文件已可以通过网络传输。版权所有

总之,一年来我乡的统计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微机管理的科学性使统计数据更加准确,真正成为乡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虽然今年我们的统计工作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许多地方还有待进一步充实完善。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更加巩固统计工作基础,提高统计质量,做好统计工作,使我乡计划生育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xx乡计生委

环境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年来,xx乡计生委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与领导下,在县计生委的指导下,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及计生政策法规,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做为今后工作的核心,扎扎实实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版权所有

一年来,我们严格遵循统计制度,按照计划生育统计基本任务,对全乡育龄群众的婚姻、生育、节育状况及有关社会活动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提供可靠的统计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真正起到了参谋助手的作用。经过一年的统计工作,有以下几点总结:

1、认真做好统计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做到“摸实情、讲实话、报实数”,以微机指导工作,提高统计准确率,使今年的报表统计质量有明显提高,统计数据能如实反映全乡人口形势,使我乡的统计工作上了新的台阶。

2、强化统计制度和报表统计新口径及相关法规的学习。各村包村干部与统计、微机人员熟悉统计制度与统计口径,严格按照事实报数据,按照新统计口径做报表,不弄虚作假,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3、加强统计管理,巩固提高统计质量。现代代微机管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让统计人员从纷繁杂乱的数字中解放出来,方便快捷的查询系统不仅减轻了统计工作量,而且将失误减到最低,准确、可靠的统计信息及统计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充分有力的参考依据。

4、充分利用微机统计的科学性与可靠性,通过常规统计,收集和整理有关计划生育资料,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信息,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生育工作计划,指导我乡的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5、运用微机管理,提供有效的统计分析,对育龄群众进行科学管理,使他们有计划的生育子女,采取避孕节育措施,以促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版权所有

6、微机管理使信息的传递便为迅速快捷。建立的个人信箱,每月的报表及各种文件已可以通过网络传输。

总之,一年来我乡的统计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微机管理的科学性使统计数据更加准确,真正成为乡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虽然今年我们的统计工作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许多地方还有待进一步充实完善。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更加巩固统计工作基础,提高统计质量,做好统计工作,使我乡计划生育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xx乡计生委

环境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第一条为加强环境统计管理,保障环境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环境统计的任务是对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环境统计的内容包括环境质量、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环境管理及其他有关环境保护事项。

环境统计的类型有:普查和专项调查;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定期调查包括统计年报、半年报、季报和月报等。

第三条环境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务院统计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对全国环境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制定环境统计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工作计划,组织开展环境统计科学研究,部署指导全国环境统计工作,汇总、管理和全国环境统计资料。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辖区的环境统计工作。

第四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环境统计能力建设,将环境统计信息建设列入发展计划,建立健全环境统计信息系统,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本部门及其管辖系统的统计机构,提高环境统计信息处理能力,满足辖区内环境统计信息需求。

第五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环境统计任务和本地区、本部门的环境管理需要,在下列方面加强对环境统计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一)将环境统计事业发展纳入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机构;

(三)安排并保障环境统计业务经费;

(四)按时完成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规、规章规定布置的统计任务,采取措施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不得随意删改统计数据;

(五)开展环境统计科学研究,改进和完善环境统计制度和方法;

(六)建立环境统计工作奖惩制度。

第六条环境统计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如实提供环境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第二章环境统计机构和人员

第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置专门的统计机构,归口管理环境统计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司(办、局),负责本司(办、局)业务范围内的专业统计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确定承担环境统计职能的机构,设定岗位,配备人员,负责归口管理环境统计工作。

第八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以下简称环境统计机构)的职责是:

(一)制定环境统计工作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归口管理环境统计调查项目;

(三)开展环境统计分析和预测;

(四)实行环境统计质量控制和监督,采取措施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收集、汇总和核实环境统计资料,建立和管理环境统计数据库,提供对外公布的环境统计信息;

(六)按照规定向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环境统计资料;

(七)指导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调查对象的环境统计工作;组织环境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八)开展环境统计科研和国内外环境统计业务的交流与合作;

(九)负责环境统计的保密工作。

第九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机构负责其业务范围内的统计工作,其职责是:

(一)编制业务范围内的环境统计调查方案,提交同级环境统计机构审核,并按规定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收集、汇总、审核其业务范围内的环境统计数据,并按照调查方案的要求,上报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口的相关职能机构,同时抄报给同级环境统计机构;

(三)开展环境统计分析,对本部门业务工作提出建议。

第十条环境统计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环境统计工作。

环境统计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环境统计职责是:

(一)完善环境计量、监测制度,建立健全生产活动及其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核算制度;

(二)按照规定,报送和提供环境统计资料,管理本单位的环境统计调查表和基本环境统计资料。

第十一条环境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在环境统计工作中依法独立行使以下职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或者阻挠:

(一)统计调查权:调查、搜集有关资料,召开有关调查会议,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提供环境统计资料,检查与环境统计资料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要求更正不实的环境统计数据;

(二)统计报告权:调查人员必须将环境统计调查所得资料和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如实地向上级机关和统计部门提供环境统计资料;

(三)统计监督权:根据环境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对环境统计工作进行监督,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十二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统计人员应当保持相对稳定。

变动环境统计人员的,应当及时向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做好环境统计资料的交接工作。

第三章环境统计调查制度

第十三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定环境统计调查项目,必须事先制定环境统计调查方案。

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应当包括项目名称、调查机关、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对象、调查方式、调查时间、调查的主要内容,供调查对象填报用的统计调查表及说明、供整理上报用的综合表及说明和统计调查所需人员及经费来源。

环境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可以定期调整。

第十四条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经审查批准后实施。

统计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内的,应当经本级环境统计机构审核后,由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批,报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应当由本级环境统计机构审核后,经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同意,报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中重要的,报国务院或者本级地方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编制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凡可从已有资料或利用现有资料整理加工得到所需资料的,不得重复调查;

(二)抽样调查、重点调查或者行政记录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制发全面统计调查表;一次性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进行经常性统计调查;年度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按季度统计调查;季度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按月统计调查;月以下的进度统计调查必须从严控制;

(三)编制新的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必须事先试点或者充分征求有关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的意见,进行可行性论证;

(四)统计调查需要的人员和经费应当有保证;

(五)地方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其指标解释、计算方法、完成期限及其他有关内容,不得与国家环境统计调查方案相抵触。

第十六条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环境统计调查表,必须在右上角标明统一编号、制表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及有效期限。

未标明前款所列内容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环境统计调查表属无效报表,被调查单位和个人有权拒绝填报。

第十七条环境统计调查表中的指标必须有确定的涵义、数据采集来源和计算方法。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全国性环境统计调查表,并对其指标的涵义、数据采集来源、计算方法和汇总程序等作出统一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地方环境管理需要,补充制定地方性环境统计调查表,并对其指标的涵义、数据采集来源和计算方法等作出规定。

第十八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按照批准的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开展环境统计调查。

环境统计调查中所采取的统计标准和计量单位、统计编码及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未经批准机关同意,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变动。

第十九条在环境统计调查中,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应当按照自动监控、监督性监测、物料衡算、排污系数以及其他方法综合比对获取。

第二十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制度,加强对重要环境统计数据的逐级审核和评估。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现场核查、资料核查以及其他有效方式,对企业环境统计数据进行审查和核实。

第二十一条国家建立环境统计的周期普查和定期抽样调查制度。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全国污染源普查,并在普查基础上适时校正污染物排放统计数据;周期普查外的其他年份,组织开展环境统计定期抽样调查,并根据环境管理需要,适时开展专项调查。

第四章环境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

第二十二条各部门、各单位提供环境统计资料,必须经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审核、签署或者盖章。

第二十三条环境统计资料是制定环境保护政策、规划、计划,考核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依据。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开展各类环境保护考核,需要使用环境统计资料的,应当以环境统计机构或者统计负责人签署或者盖章的统计资料为准。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机构使用环境统计资料进行各项环境管理考核评比,其结果需经同级环境统计机构会签。

第二十四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日期内,将其组织实施的其业务范围内的统计调查所获得的调查结果(含调查汇总资料及数据),报送环境统计机构。

前款所述的环境统计调查结果应当纳入环境统计年报或者其他形式的环境统计资料,统一。

第二十五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统计资料定期公布制度,依法定期公布本辖区的环境统计资料,并向同级人民政府统计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环境统计资料。

第二十六条环境统计机构应当做好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工作。

提供《统计法》和环境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外的环境统计信息咨询、查询,可以实行有偿服务。

第二十七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执行国家有关统计资料保密管理的规定,加强对环境统计资料的保密管理。

第二十八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建立环境统计资料档案。环境统计资料档案的保管、调用和移交,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

第五章奖励与惩罚

第二十九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有下列表现之一的环境统计机构或者个人,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一)在改革和完善环境统计制度、统计调查方法等方面,有重要贡献的;

(二)在完成规定的环境统计调查任务,保障环境统计资料准确性、及时性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三)在进行环境统计分析、预测和监督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

(四)在环境统计方面,运用和推广现代信息技术有显著效果的;

(五)在环境统计科学研究方面有所创新、做出重要贡献的;

(六)忠于职守,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表现突出的。

第三十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对全国环境统计工作进行评比和表扬,每5年对全国环境统计工作进行专项表彰。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分或者行政处罚:

(一)未经批准,擅自制发环境统计调查表的;

(二)虚报、瞒报、拒报、屡次迟报或者伪造、篡改环境统计资料的;

(三)妨碍环境统计人员执行环境统计公务的;

(四)环境统计人员、的;

(五)未按规定保守国家或者被调查者的秘密的;

(六)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关于统计规定的行为的。

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环境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第一条为加强环境统计管理,保障环境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环境统计的任务是对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环境统计的内容包括环境质量、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环境管理及其他有关环境保护事项。

环境统计的类型有:普查和专项调查;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定期调查包括统计年报、半年报、季报和月报等。

第三条环境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务院统计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对全国环境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制定环境统计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工作计划,组织开展环境统计科学研究,部署指导全国环境统计工作,汇总、管理和全国环境统计资料。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辖区的环境统计工作。

第四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环境统计能力建设,将环境统计信息建设列入发展计划,建立健全环境统计信息系统,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本部门及其管辖系统的统计机构,提高环境统计信息处理能力,满足辖区内环境统计信息需求。

第五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环境统计任务和本地区、本部门的环境管理需要,在下列方面加强对环境统计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一)将环境统计事业发展纳入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机构;

(三)安排并保障环境统计业务经费;

(四)按时完成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规、规章规定布置的统计任务,采取措施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不得随意删改统计数据;

(五)开展环境统计科学研究,改进和完善环境统计制度和方法;

(六)建立环境统计工作奖惩制度。

第六条环境统计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如实提供环境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第二章环境统计机构和人员

第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置专门的统计机构,归口管理环境统计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司(办、局),负责本司(办、局)业务范围内的专业统计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确定承担环境统计职能的机构,设定岗位,配备人员,负责归口管理环境统计工作。

第八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以下简称环境统计机构)的职责是:

(一)制定环境统计工作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归口管理环境统计调查项目;

(三)开展环境统计分析和预测;

(四)实行环境统计质量控制和监督,采取措施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收集、汇总和核实环境统计资料,建立和管理环境统计数据库,提供对外公布的环境统计信息;

(六)按照规定向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环境统计资料;

(七)指导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调查对象的环境统计工作;组织环境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八)开展环境统计科研和国内外环境统计业务的交流与合作;

(九)负责环境统计的保密工作。

第九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机构负责其业务范围内的统计工作,其职责是:

(一)编制业务范围内的环境统计调查方案,提交同级环境统计机构审核,并按规定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收集、汇总、审核其业务范围内的环境统计数据,并按照调查方案的要求,上报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口的相关职能机构,同时抄报给同级环境统计机构;

(三)开展环境统计分析,对本部门业务工作提出建议。

第十条环境统计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环境统计工作。

环境统计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环境统计职责是:

(一)完善环境计量、监测制度,建立健全生产活动及其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核算制度;

(二)按照规定,报送和提供环境统计资料,管理本单位的环境统计调查表和基本环境统计资料。

第十一条环境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在环境统计工作中依法独立行使以下职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或者阻挠:

(一)统计调查权:调查、搜集有关资料,召开有关调查会议,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提供环境统计资料,检查与环境统计资料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要求更正不实的环境统计数据;

(二)统计报告权:调查人员必须将环境统计调查所得资料和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如实地向上级机关和统计部门提供环境统计资料;

(三)统计监督权:根据环境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对环境统计工作进行监督,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十二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统计人员应当保持相对稳定。

变动环境统计人员的,应当及时向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做好环境统计资料的交接工作。

第三章环境统计调查制度

第十三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定环境统计调查项目,必须事先制定环境统计调查方案。

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应当包括项目名称、调查机关、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对象、调查方式、调查时间、调查的主要内容,供调查对象填报用的统计调查表及说明、供整理上报用的综合表及说明和统计调查所需人员及经费来源。

环境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可以定期调整。

第十四条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经审查批准后实施。

统计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内的,应当经本级环境统计机构审核后,由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批,报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应当由本级环境统计机构审核后,经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同意,报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中重要的,报国务院或者本级地方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编制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凡可从已有资料或利用现有资料整理加工得到所需资料的,不得重复调查;

(二)抽样调查、重点调查或者行政记录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制发全面统计调查表;一次性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进行经常性统计调查;年度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按季度统计调查;季度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按月统计调查;月以下的进度统计调查必须从严控制;

(三)编制新的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必须事先试点或者充分征求有关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的意见,进行可行性论证;

(四)统计调查需要的人员和经费应当有保证;

(五)地方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其指标解释、计算方法、完成期限及其他有关内容,不得与国家环境统计调查方案相抵触。

第十六条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环境统计调查表,必须在右上角标明统一编号、制表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及有效期限。

未标明前款所列内容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环境统计调查表属无效报表,被调查单位和个人有权拒绝填报。

第十七条环境统计调查表中的指标必须有确定的涵义、数据采集来源和计算方法。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全国性环境统计调查表,并对其指标的涵义、数据采集来源、计算方法和汇总程序等作出统一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地方环境管理需要,补充制定地方性环境统计调查表,并对其指标的涵义、数据采集来源和计算方法等作出规定。

第十八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按照批准的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开展环境统计调查。

环境统计调查中所采取的统计标准和计量单位、统计编码及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未经批准机关同意,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变动。

第十九条在环境统计调查中,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应当按照自动监控、监督性监测、物料衡算、排污系数以及其他方法综合比对获取。

第二十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制度,加强对重要环境统计数据的逐级审核和评估。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现场核查、资料核查以及其他有效方式,对企业环境统计数据进行审查和核实。

第二十一条国家建立环境统计的周期普查和定期抽样调查制度。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全国污染源普查,并在普查基础上适时校正污染物排放统计数据;周期普查外的其他年份,组织开展环境统计定期抽样调查,并根据环境管理需要,适时开展专项调查。

第四章环境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

第二十二条各部门、各单位提供环境统计资料,必须经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审核、签署或者盖章。

第二十三条环境统计资料是制定环境保护政策、规划、计划,考核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依据。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开展各类环境保护考核,需要使用环境统计资料的,应当以环境统计机构或者统计负责人签署或者盖章的统计资料为准。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机构使用环境统计资料进行各项环境管理考核评比,其结果需经同级环境统计机构会签。

第二十四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日期内,将其组织实施的其业务范围内的统计调查所获得的调查结果(含调查汇总资料及数据),报送环境统计机构。

前款所述的环境统计调查结果应当纳入环境统计年报或者其他形式的环境统计资料,统一。

第二十五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统计资料定期公布制度,依法定期公布本辖区的环境统计资料,并向同级人民政府统计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环境统计资料。

第二十六条环境统计机构应当做好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工作。

提供《统计法》和环境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外的环境统计信息咨询、查询,可以实行有偿服务。

第二十七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执行国家有关统计资料保密管理的规定,加强对环境统计资料的保密管理。

第二十八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建立环境统计资料档案。环境统计资料档案的保管、调用和移交,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

第五章奖励与惩罚

第二十九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有下列表现之一的环境统计机构或者个人,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一)在改革和完善环境统计制度、统计调查方法等方面,有重要贡献的;

(二)在完成规定的环境统计调查任务,保障环境统计资料准确性、及时性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三)在进行环境统计分析、预测和监督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

(四)在环境统计方面,运用和推广现代信息技术有显著效果的;

(五)在环境统计科学研究方面有所创新、做出重要贡献的;

(六)忠于职守,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表现突出的。

第三十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对全国环境统计工作进行评比和表扬,每5年对全国环境统计工作进行专项表彰。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分或者行政处罚:

(一)未经批准,擅自制发环境统计调查表的;

(二)虚报、瞒报、拒报、屡次迟报或者伪造、篡改环境统计资料的;

(三)妨碍环境统计人员执行环境统计公务的;

(四)环境统计人员、的;

(五)未按规定保守国家或者被调查者的秘密的;

(六)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关于统计规定的行为的。

环境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矿业统计;矿业管理

现代社会已处于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科学的飞速发展使信息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广泛认识。随着现代矿山管理的发展,矿业统计管理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作为矿业管理体系的信息交流枢纽,其作用正在被管理者重视。矿业的科学决策应当建立在充掌握矿山生产建设的各种信息基础上。矿业统计专业性强,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各种信息的可靠性,影响矿业经营决策水平,因此,统计工作在矿业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统计数据的性质

1.1统计信息要有可信度

矿业统计指标在矿业质量控制及成本核算中占有重要的比率,统计信息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我们的产出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报表的准确性。不准确的信息将直接误导决策者及相关职能科室的决策,对矿业的规划建设及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大中型矿业企业实现了网络化管理,联网后的计算机不同于单机运行,录入并储存的原始统计数据来源于各个分散的工作站,原始资料收集过程因此就会出现由于操作人员网络操作失误而引起数据错误或丢失等情况,这就要求统计工作者明确统计工作的整个环节,每个统计项目都要遵守相应的统计方法、统计标准、统计起止时间等要求,对随机出现的问题:如基层统计人员因对某问题理解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填报情况,输入操作员出现的手错等,都要求统计工作者有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对原始数据认真核对,努力减少原始性差错,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可信度。

1.2统计数据要真实、及时、全面地反馈信息

各类统计数字均来源于矿山生产一线,统计工作者直接深入现场,把好各类统计数据的第一关,并依据目前的统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建立健全矿业综合信息台账,包括地质、人事、财务、设备、科研培训等,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反馈给决策者和上级主管部门,使信息科真正成为管理者的“信息库”。

二、开展和拓宽统计工作职能

2.1全面开展统计工作,加强矿业质控工作

矿业统计的工作主要是以围绕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构成整体开展的,这个指标体系说明和研究矿山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完整的矿业统计指标对实现矿业宏观调控、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矿业企业经济运行质量有重要意义。矿业统计的质量水平高低反映了矿业企业总体管理水平,根据矿业企业制定总的经营管理目标,把炸药、雷管、轮胎、钢、铁球、衬板消耗等物耗指标;柴油、汽油、电力、水等能耗指标;钻机、汽车、电机车、破碎机、磨机等设备运行指标分解到各生产单位,矿业统计定期通报。密切关注质量指标、工作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动态、及时反馈执行情况,为企业决策者以及各科室提供相关业务信息服务,并根据年终或季末统计结果进行考核或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

2.2深化拓展统计工作,靠拢矿业管理

时代在发展,矿业也在发展、改革,我们的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以往的矿业统计工作中,统计工作主要将矿业工作完成情况搜集、整理、汇总,进而为矿业管理者及各科室提供数据,处于一种被动服务、数据滞后的局面。但是现在矿业的改革发展趋势要求统计工作从单一的日常报表等常规工作向多元化、专题化方向发展,扩大统计对象范围,运用统计方法为矿业的管理、科研和发展提供及时、动态的反馈信息,并加强信息预测职能,提供有预见性的数据,为矿业制定各项计划、政策提供可行性依据。

2.3统计信息可指导矿业管理者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

统计信息可以利用统计数字、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反映矿业生产活动和经营管理情况,同时作为矿业信息来源的主体,不仅要掌握矿业的纵向发展,还要对国外矿业发展动态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据此来确定重点发展方向,对重点科研和薄弱科室要有意识地加强,以此分配现有的人力、物力和有限的财力,以达到最佳的资源优化配置,为矿业创造更佳的效益,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三、建议

环境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第二条环境统计的任务是对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环境统计的内容包括环境质量、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环境管理及其他有关环境保护事项。

环境统计的类型有:普查和专项调查;定期调查和不定期调查。定期调查包括统计年报、半年报、季报和月报等。

第三条环境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务院统计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对全国环境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制定环境统计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工作计划,组织开展环境统计科学研究,部署指导全国环境统计工作,汇总、管理和全国环境统计资料。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辖区的环境统计工作。

第四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环境统计能力建设,将环境统计信息建设列入发展计划,建立健全环境统计信息系统,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本部门及其管辖系统的统计机构,提高环境统计信息处理能力,满足辖区内环境统计信息需求。

第五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环境统计任务和本地区、本部门的环境管理需要,在下列方面加强对环境统计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一)将环境统计事业发展纳入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机构;

(三)安排并保障环境统计业务经费;

(四)按时完成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规、规章规定布置的统计任务,采取措施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不得随意删改统计数据;

(五)开展环境统计科学研究,改进和完善环境统计制度和方法;

(六)建立环境统计工作奖惩制度。

第六条环境统计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如实提供环境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第二章环境统计机构和人员

第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置专门的统计机构,归口管理环境统计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司(办、局),负责本司(办、局)业务范围内的专业统计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确定承担环境统计职能的机构,设定岗位,配备人员,负责归口管理环境统计工作。

第八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以下简称环境统计机构)的职责是:

(一)制定环境统计工作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归口管理环境统计调查项目;

(三)开展环境统计分析和预测;

(四)实行环境统计质量控制和监督,采取措施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收集、汇总和核实环境统计资料,建立和管理环境统计数据库,提供对外公布的环境统计信息;

(六)按照规定向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环境统计资料;

(七)指导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调查对象的环境统计工作;组织环境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八)开展环境统计科研和国内外环境统计业务的交流与合作;

(九)负责环境统计的保密工作。

第九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机构负责其业务范围内的统计工作,其职责是:

(一)编制业务范围内的环境统计调查方案,提交同级环境统计机构审核,并按规定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收集、汇总、审核其业务范围内的环境统计数据,并按照调查方案的要求,上报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口的相关职能机构,同时抄报给同级环境统计机构;

(三)开展环境统计分析,对本部门业务工作提出建议。

第十条环境统计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环境统计工作。

环境统计范围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环境统计职责是:

(一)完善环境计量、监测制度,建立健全生产活动及其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核算制度;

(二)按照规定,报送和提供环境统计资料,管理本单位的环境统计调查表和基本环境统计资料。

第十一条环境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在环境统计工作中依法独立行使以下职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或者阻挠:

(一)统计调查权:调查、搜集有关资料,召开有关调查会议,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提供环境统计资料,检查与环境统计资料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要求更正不实的环境统计数据;

(二)统计报告权:调查人员必须将环境统计调查所得资料和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如实地向上级机关和统计部门提供环境统计资料;

(三)统计监督权:根据环境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对环境统计工作进行监督,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十二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统计人员应当保持相对稳定。

变动环境统计人员的,应当及时向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做好环境统计资料的交接工作。

第三章环境统计调查制度

第十三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定环境统计调查项目,必须事先制定环境统计调查方案。

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应当包括项目名称、调查机关、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对象、调查方式、调查时间、调查的主要内容,供调查对象填报用的统计调查表及说明、供整理上报用的综合表及说明和统计调查所需人员及经费来源。

环境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可以定期调整。

第十四条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经审查批准后实施。

统计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内的,应当经本级环境统计机构审核后,由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批,报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应当由本级环境统计机构审核后,经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同意,报同级统计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中重要的,报国务院或者本级地方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编制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凡可从已有资料或利用现有资料整理加工得到所需资料的,不得重复调查;

(二)抽样调查、重点调查或者行政记录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制发全面统计调查表;一次性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进行经常性统计调查;年度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按季度统计调查;季度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按月统计调查;月以下的进度统计调查必须从严控制;

(三)编制新的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必须事先试点或者充分征求有关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的意见,进行可行性论证;

(四)统计调查需要的人员和经费应当有保证;

(五)地方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其指标解释、计算方法、完成期限及其他有关内容,不得与国家环境统计调查方案相抵触。

第十六条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环境统计调查表,必须在右上角标明统一编号、制表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及有效期限。

未标明前款所列内容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环境统计调查表属无效报表,被调查单位和个人有权拒绝填报。

第十七条环境统计调查表中的指标必须有确定的涵义、数据采集来源和计算方法。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全国性环境统计调查表,并对其指标的涵义、数据采集来源、计算方法和汇总程序等作出统一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地方环境管理需要,补充制定地方性环境统计调查表,并对其指标的涵义、数据采集来源和计算方法等作出规定。

第十八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按照批准的环境统计调查方案开展环境统计调查。

环境统计调查中所采取的统计标准和计量单位、统计编码及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未经批准机关同意,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变动。

第十九条在环境统计调查中,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应当按照自动监控、监督性监测、物料衡算、排污系数以及其他方法综合比对获取。

第二十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制度,加强对重要环境统计数据的逐级审核和评估。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现场核查、资料核查以及其他有效方式,对企业环境统计数据进行审查和核实。

第二十一条国家建立环境统计的周期普查和定期抽样调查制度。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全国污染源普查,并在普查基础上适时校正污染物排放统计数据;周期普查外的其他年份,组织开展环境统计定期抽样调查,并根据环境管理需要,适时开展专项调查。

第四章环境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

第二十二条各部门、各单位提供环境统计资料,必须经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审核、签署或者盖章。

第二十三条环境统计资料是制定环境保护政策、规划、计划,考核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依据。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开展各类环境保护考核,需要使用环境统计资料的,应当以环境统计机构或者统计负责人签署或者盖章的统计资料为准。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机构使用环境统计资料进行各项环境管理考核评比,其结果需经同级环境统计机构会签。

第二十四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日期内,将其组织实施的其业务范围内的统计调查所获得的调查结果(含调查汇总资料及数据),报送环境统计机构。

前款所述的环境统计调查结果应当纳入环境统计年报或者其他形式的环境统计资料,统一。

第二十五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统计资料定期公布制度,依法定期公布本辖区的环境统计资料,并向同级人民政府统计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环境统计资料。

第二十六条环境统计机构应当做好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工作。

提供《统计法》和环境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外的环境统计信息咨询、查询,可以实行有偿服务。

第二十七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执行国家有关统计资料保密管理的规定,加强对环境统计资料的保密管理。

第二十八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建立环境统计资料档案。环境统计资料档案的保管、调用和移交,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

第五章奖励与惩罚

第二十九条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有下列表现之一的环境统计机构或者个人,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一)在改革和完善环境统计制度、统计调查方法等方面,有重要贡献的;

(二)在完成规定的环境统计调查任务,保障环境统计资料准确性、及时性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三)在进行环境统计分析、预测和监督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

(四)在环境统计方面,运用和推广现代信息技术有显著效果的;

(五)在环境统计科学研究方面有所创新、做出重要贡献的;

(六)忠于职守,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表现突出的。

第三十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对全国环境统计工作进行评比和表扬,每5年对全国环境统计工作进行专项表彰。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分或者行政处罚:

(一)未经批准,擅自制发环境统计调查表的;

(二)虚报、瞒报、拒报、屡次迟报或者伪造、篡改环境统计资料的;

(三)妨碍环境统计人员执行环境统计公务的;

(四)环境统计人员、的;

(五)未按规定保守国家或者被调查者的秘密的;

(六)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关于统计规定的行为的。

环境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医院;统计管理工作

现代社会已处于信息时代,医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科学的飞速发展使信息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广泛认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病案统计管理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作为医院管理体系的信息交流枢纽,其作用正在被管理者重视。医院的科学决策应当建立在充分掌握院内的各种信息基础上。卫生统计专业性强,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各种信息的可靠性,影响医院经营决策水平,因此,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医疗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要加强管理,促进自我生存和发展,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必须充分发挥统计职能,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统计信息。只有依据科学的统计信息资料,才能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从而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一、利用统计信息,可有效检验医院的管理效果

医院管理是一门融合多学科、多知识的综合管理艺术,需要医院管理者综合各种统计数据来帮助实现医院的有效管理。医院统计工作的有效实行,更是需要医院统计人员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方法和观念,改革和完善工作方式,使统计工作由繁重的简单劳动向信息数据的自动采集和生成方向转变。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医院统计工作的有效进行就能够准确反映出医院的运行状况和管理效果。一般来讲,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门诊量、住院人次、手术例数、医院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等指标不断增多,病床周转次数加快,平均住院日缩短,好转率、治愈率提高,则说明管理有效;反之,则说明管理有失误、有漏洞。要使统计数据发挥应有的效果,统计工作人员就应强化自身的参与意识,针对工作数量、质量及运营中的问题,作好统计分析,做到反映灵敏、反馈及时、分析透彻,以准确及时的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分忧解难,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医院发展。

二、利用统计信息,可强化医院质量控制工作

医院的统计信息是医院医疗效率的综合反映,全方位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水平、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医院统计工作人员对全院的门诊、病房、医技等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和处理,使医院服务过程的优劣一目了然。根据医院的统计数据,医院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医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和补救。具体可以根据医院制定的总的管理目标,把床位周转次数、出入院人数、平均住院日、病死率、治愈率等质量控制指标分派到各个科室,使其明确各自的指标任务,然后医院定期分析指标完成情况,根据分析数据找到未达标意见,帮助各科室更好地完成工作计划。在分期考核的基础上,再对分期统计结果进行年终考核,与各科室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可有效强化医院的质量控制工作。

三、利用统计工作,可加强医院质控工作

卫生统计的工作主要是以围绕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构成整体开展的,这个指标体系说明和研究医院医疗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完整的医疗统计指标对实现医院宏观调控、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医疗效益有重要意义。医疗质量水平高低反映了医院总体医疗水平,根据医院制定总的质量管理目标,把床位周转次数、出入院人数、诊断符合率、平均住院日、无菌切口感染率、临床初诊与临床确诊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等质量控制指标分解到科室,医院定期通报。密切关注医疗质量指标、工作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动态、及时反馈执行情况,为各科室提供相关业务信息服务,并根据年终或季末统计结果进行考核或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

四、利用统计工作,可强化医院管理

时代在发展,医院也在发展、改革,我们的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以往的医院统计工作中,统计工作主要将医院工作完成情况搜集、整理、汇总,进而为医院管理者及各科室提供数据,处于一种被动服务、数据滞后的局面。但是现在医院的改革发展趋势要求统计工作从单一的日常报表等常规工作向多元化、专题化方向发展,扩大统计对象范围,运用统计方法为医院的医疗、管理、科研和教学提供及时、动态的反馈信息,并加强信息预测职能,提供有预见性的数据,为医院制定各项计划、政策提供可行性依据。

五、利用统计信息,可指导医院管理者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

医院的管理者一定要掌握医院的服务半径、所辖区域人群的疾病分类结构和变化趋势。统计信息可以利用统计数字、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反映医院医疗活动和经营管理情况,同时作为医院信息来源的主体,不仅要掌握医院的纵向发展,还要对院外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据此来确定重点科室、重点科研和薄弱科室要改变发展的客观趋势,以此分配现有的人力、物力和有限的财力,以达到最佳的资源优化配置,为医院创造更佳的效益,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环境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一、有利于社会各方面更迅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统计工作。对社会公众而言,统计信息工作除了能够使公众了解统计工作之外,还能促使公众逐步接受统计工作,转变到最终支持统计工作。特别是一些小的社会调查,其调查对象往往是普通群众,只有在填报对象充分了解、信任统计的基础上,才能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对领导而言,有利于增进其对统计工作的了解,能够随时掌握统计部门的日常工作内容,同时知道统计工作的方法、程序、步骤,知晓统计数据的由来及其背后的付出,从而更加理解、支持统计工作。

二、有利于改善统计工作的外部环境。统计信息工作最终是为了扩大统计工作的影响面,创造统计工作开展的外部有利条件,提高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加大对统计的投入和保障,降低统计调查的难度,提高统计的地位,树立统计数据的权威。

三、有利于统计工作的回顾、总结。通过统计信息工作不但加强了宣传,同时也使统计工作留下了痕迹,增加了统计工作的积累,这是一项最直接、最实际的意义。比如:在进行年初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年末工作总结的时候,这些都是重要的参照资料,使每年工作相互连贯、循序推进。又如:在统计年鉴上如果要通过大事记的形式反映本地区当年统计工作的重要事件,这又是主要的资料来源。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区统计局也采取了一些办法和措施:

一、明确、规范了信息报送流程,建立长效机制,局长亲自抓。统计信息主要有两类:局本部的信息和各镇、街道、*工业园区统计办公室的信息。要求将能够反映本科室或本统计办公室的当前主要工作、建设性的工作、重要的工作动态等形成文字信息加以报道。信息报送流程是:各科室、统计办公室作为信息报道的第一责任单位及时形成文字信息,部门负责人初审后交由局办公室主任进行审核,审核后交由局长做最终核定并确定渠道,有关人员对信息进行和统计记录。

二、将信息报道列入区镇两级统计部门考核内容。对局内各科室,根据各科室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信息报道数量作为考核目标,并与年终考核挂钩。对各镇、街道、*工业园区统计办公室,也制定了相应的信息报道考核目标,列入镇级统计办公室年终考核的总框架。

三、加强培训,切实提高统计写作动笔能力。*区统计局、区统计学会于8月6—7日举办了统计业务知识培训讲座。区统计局及部分委办局、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统计干部,以及区统计学会部分团体会员、各经济小区统计人员近20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其中,特别邀请了市统计局网管中心和《*统计》编辑部有关负责人分别作了统计信息、分析撰写和统计新闻写作讲座。

上一篇:人才统计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建筑业统计工作计划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