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贸易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21:00:07

国际金融贸易论文

国际金融贸易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产业;集聚区;原生型;嵌入型

Native and Embedded: Two Models of Producer Services Area Formed in Shanghai

Tang Juelan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Shangha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Shanghai 200233, China)

Abstract: Native and embedded are two kinds producer services area formed models. The native model relies mainly on endogenous market forces, while the embedded model is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role of government.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Shanghai Tongji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eet and Lujiazui Finance and Trade Zone, we can make conclusion that the area which is able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endogenous market forces and government’s support can play the better role of gathering and radiation.

Key words: producer services; gathering area; native model; embedded model

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niel Bell)在其出版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一书中指出,“如果工业社会的定义是根据作为生活标准标志的商品数量来确定的话,后工业社会的定义则根据服务和舒适――保健、教育、娱乐和文艺――所计量的生活质量的标准来确定的”[1]。二战后,发达经济体普遍向服务型经济转变①。与此同时,生产业②成为了发达国家大都市发展最迅速的行业[2],并且越发展在空间结构上集聚的特点也越明显。

2007年3月19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到2010年,要求“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并提出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国内以“国际化大都市”为发展目标的相关城市,如何遵循国际化大都市的形成规律,大力发展生产业,形成生产业集聚区,更好地发挥城市总体功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产业空间集聚的相关研究

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经济学原理》中把产业集聚理解为“地方性工业”,并第一次提出了产业空间集聚的三个原因:劳动力市场共享、中间产品投入和技术外溢[3]。从此以后,经济学者和经济地理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产业集聚展开了深入研究。德国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首次提出了集聚经济概念,并把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企业仅通过自身的扩大而产生的集聚,这是集聚的低级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集中于某地,并引发更多同类企业的群落,这是最重要的高级集聚阶段[4]。英国的巴顿(K.J.Button)研究了产业集群与创新的关系[5]。竞争战略理论的创立者、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认为,产业簇群是指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6]。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认为导致工业集聚的最为本质的经济力量是收益递增[7]。可见,产业集聚一直是西方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但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服务业集聚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当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在寻求竞争优势时,服务业集聚可能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8]。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产业集群研究的成果颇丰③,对生产业集聚区的研究也逐渐兴起:一是对产业集聚动因的研究。仇保兴认为集聚能够为入驻企业带来利益,这种利益是集聚形成与发展的动力[9]。张凤杰等从企业内部规模经济以及集群的网络效应两个方面研究了促使生产业集聚的动因[10];二是分析了生产业对产业集聚区创新的作用。周明生等认为生产业对集聚区创新具有内部化合、中间搭桥,以及外部修正作用[11]。杨瑾研究发现生产业不仅在产业集聚区创新系统中起着积极作用,其自身也存在着大量根本性或渐进性的创新[12];三是研究如何推动生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何骏主张通过生产业集聚区的创新系统,推动中国生产业集聚区的发展[13]。高运胜从研究生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入手提出加强集聚区企业植根性的培养[14]。

可见国内学术界关于生产业集聚的研究,较多地关注集聚形成的原因、集聚所带来的效应。在如何形成生产业集聚区上,不少研究注重的是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甚至仅停留于政府优惠政策层面,缺乏对不同模式的比较研究。在实际操作中,确实也存在着不少地方政府秉承着构建“工业园区”的思想,一味打造“生产业园区”,而效果大多差强人意。本文将以上海为例,在比较分析集聚区形成模式的基础上,试图寻找集聚区形成中的共有规律。

二、生产业集聚区形成模式的比较研究

按照不同的标准,生产业集聚区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模式。Naresh和Gary在对英国包括伦敦、南苏格兰和英国西南部三个金融服务业集聚区进行分析时,根据不同的模式特征,提出了马歇尔式新产业区、中心辐射、卫星平台与政府主导等四种模式[15]。

根据形成阶段驱动力的相对强度,又可以分为原生型集聚模式和嵌入型集聚模式④。所谓原生型集聚区主要由区域内部市场力量或本地企业自发集聚而成;而嵌入型产业集聚,是指主要由区域外部力量或要素驱动而形成的生产业集聚区。

前一种分类方法侧重于模式的特征,后一种侧重于形成中的驱动力。对于上海在内的大多数国内城市而言,生产业集聚区还是一个形成中甚至是一个有待于形成的概念,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后一种分类方法,分析如何借助不同的驱动力形成生产业集聚区。

1.原生型集聚模式

原生型生产业集聚区主要是由区域内部的力量自发形成的。上海同济现代建筑设计街的形成与发展,是这一模式的典型案例[16]。

同济现代建筑设计街位于上海市杨浦区赤峰路上,西起密云路,东至四平路,并向南向北延伸,覆盖两侧的同济大学校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萌芽,到2007年,在环同济二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现总产出79.8亿元,其中研发和技术服务(主要是现代设计业)产出28.6亿元,占总产出的35.8%;2008年,区域内知识服务业及其配套企业近1,000家,总产出达到102亿元[17]。

上海市杨浦区同济现代建筑设计街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同济大学一些人开始把个人创业的设想付诸实践,在校内外出现了少量从事设计或科技咨询服务的企业。

起步期: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1990年的浦东开发开放,以及随之而来的房地产开发热,对建筑设计业产生了强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同济现代建筑设计街的雏形。同济大学边上原本静悄悄的赤峰路开始发生变化,大量建筑设计或与之相关的企业开始自发入驻。

调整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如果说前两个阶段是市场自发产生的成果,那么在这一个阶段,政府的积极引导开始发挥作用。

2000年7月,中共杨浦区委出台了《关于依托高校优势推进杨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如科技企业税收减免、企业注册一条龙服务、设立企业孵化器等等,为同济大学师生的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济大学周边迅速掀起一股企业注册热。

追根溯源,赤峰路建筑设计街是从同济校园经济逐渐演变而来的。改革开放后,同济大学师生曾经挂靠校办企业在校园里创办了大量的公司、工作室,但到上个世纪末,尤其是高校扩招后,教学房产资源日益紧张,校园已经很难让这些企业栖身了。杨浦区政府牵头置换空房,组建与同济科技园区相呼应的上海沪东科技经济园区,使同济现代建筑设计街渐渐成型。

发展期:本世纪以来的近十年中,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赤峰路及周边的环境状况大为改观。2002年,政府投资800万提升了赤峰路的形象,还通过多主体运作增加了商务办公面积,扫清了发展的障碍。到2002年底,在赤峰路沿线同济、沪东等科技经济园区的企业中,已经集结了5,000多名建筑创作设计人员,其中80%是同济大学的师生;80%以上的企业设计业务与建筑有关;设计企业80%以上的项目来自于上海以外的地区。这一区域在2002年创造年产值10亿多元人民币,同时也将赤峰路一条街变成了与同济大学浑然一体的建筑设计产业集聚区,变成了产、学、研结合的基地[18]。2003年2月13日,赤峰路被杨浦区政府正式命名为“同济现代建筑设计街”。2006年以后,在政府优惠政策与优质服务吸引下,一些大型的设计公司,如上海邮电设计院开始被吸引到这一区域,而一批成立较早的企业也在这一区域逐渐发展为中型企业。赤峰路形成了“孔雀型”的产业集聚区,“雀冠”是四大金刚――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规划设计院、上海市政设计院和上海邮电设计院,麾下的几十个中型建筑设计企业形成“躯干”,色彩斑斓的“尾屏”是近千个建筑设计事务所和工作室。

可见,同济现代建筑设计街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方面的资源禀赋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房地产热共同结合的产物,其最初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一种原生型模式(见表1),政府只是在该集聚区的进一步优化、调整上发挥了扶持作用[19]。

表1.同济现代建筑设计街模式的特点

驱动力 区域内部力量

区域内的主要活动 生产要素优化、组合,衍生新的产业,区域内存在创新的共识,形成创新性产业文化

技术特点 自主创新

产品特点 根据市场变化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

产业联系 本地相关企业之间联系强

对区域发展的贡献 有明显的“质的”贡献:技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家不断涌现

2.嵌入型集聚模式

嵌入型集聚主要指在本地产业一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的引导培育,引进外地或外资龙头企业进驻发展而成。这类集聚区较多见于金融、软件业、专业技术服务等为主的生产业。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形成与发展,是这一模式的典型案例。

在浦东开发开放之前,这一地方原来只是上海的一个郊区。浦东开发开放以后,金融机构快速集聚于此。仅一幢88层的金茂大厦就集聚了荷兰银行、道琼斯等上百家金融机构,是目前远东最大的“垂直的金融街”,投资100余亿人民币、高492米、共有101层的环球金融中心也已竣工,而“上海中心”将以创纪录的632米的高度矗立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至2008年末,已有504家中外资金融机构进驻这一区域,占上海市金融机构总数的73%⑤。小陆家嘴中心区的商务楼宇出租率高达98%,金融机构在小陆家嘴地区甚至一房难求。《上海浦东金融核心功能区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到2010年,浦东金融核心功能区金融机构数量力争超过600家;金融从业人员超过20万;金融业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8%的发展目标。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已成为全国金融投资机构、跨国公司总部、要素市场、各种服务中介机构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甚至成为了亚太新兴的国际“资本集聚极”[20]。

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政府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

(1)战略决策的产物。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后,在上海浦东设立的中国唯一以“金融贸易”命名的部级开发区。贸易区位于上海浦东,与浦西外滩一江之隔,为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和上海城市内环线所环绕,占地28平方公里。1991年春,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视察时强调,浦东开发开放应着重发展以金融贸易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和吸引以跨国公司投资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塑造以金融、商贸等第三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国际中心城市功能。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新飞跃”,而开发开放浦东的重点之一就是建设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2)创新政府管理模式。为适应浦东开发开放的需要,1993年1月1日正式成立了浦东新区管委会。浦东新区管委会虽然只是个准政府机构,但它却实行了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即“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机构与职位的设置实行精兵简政,行政管理层次实行“两级结构”,职能管理体系实行“系统综合”,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这一管理模式的推行,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重点转向了宏观管理和服务。

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浦东在全国率先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给予浦东在制度创新方面先行先试的优先权。这将进一步提升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软实力。

(3)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浦东开发开放提出后,在基础设施上重点解决浦东的越江交通、通讯、能源等问题,将浦东和浦西连成一体,这些都极大地带动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生产业的集聚发展。

为保证金融贸易区开发建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当初聘请了世界著名规划设计专家与上海规划专家合作设计了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其中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陆家嘴金融中心区的规划方案,集中了中、英、法、日、意等国规划大师的智慧,体现了当代规划设计的先进水平。根据规划,按功能布局,区内划分为若干重点开发小区:金融中心区、竹园商贸区、行政文化中心、龙阳居住区等。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按照“东西一体”和“国际一流、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要求,从1990年至200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3.52亿元,形成沟通东西、辐射长三角和全国的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框架,并逐步建设智能化的高级商务办公楼宇,完善的通讯设施和高速的信息基础设施。通过增强电子化国际商务中心区信息设施能力,搭建基础信息平台、交易服务平台和开发创新平台等手段,优化运行环境。在形态上和功能上为金融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平台和有效的空间载体⑥。

(4)政府政策扶持。1990年,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并在陆家嘴成立全中国首个部级金融开发区。在金融政策方面,当时规定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金融机构,必须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设办事处,因此陆家嘴是不少外资银行的总部所在地,其集聚效应进一步吸引了国内各银行纷纷在该地区设立总部或分理办事机构;在税收政策方面,向外商投资企业提供10%~15%的优惠税率,个别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还可以享受免税,并鼓励长续投资,对于把利润用于再投资的企业退还40%的所得税。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国家战略,上海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国银联等,这些关系到金融市场建设重要的机构都集中在上海设立,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上海支持的一面。

2009年4月14日国务院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可以说,《意见》的出台是继2005年浦东获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上海获得的最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必将对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建设,乃至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带来深远的影响⑦。

总体而言,与同济现代建筑设计街不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形成与发展是自上而下、通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干预和扶持,吸引相关企业大量入驻而成的,是一种典型的嵌入型模式(见表2)。只是随着贸易区内企业之间协同效应的产生,政府才逐渐向市场监管者角色转化[21]。

三、两种集聚区形成模式的启示

生产业集聚发展是现代城市功能发展的必然形式。但各个城市,或者在同一个城市内部的不同区域,甚至同一区域的不同时期,由于具体环境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的集聚模式。

1.原生型生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主要依靠区域内部力量的驱动,是在市场需求引导与区域要素禀赋结合基础上自发形成的,较好地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2.嵌入型生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主要依靠区域外部力量的驱动,是在政府引导与扶持下自觉形成的。这一模式地方政府颇为关注,认为它是一种能较好地借用外部力量实现本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模式。

3.只有能充分利用内生与外部两种力量的模式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在同济现代建筑设计街形成初期,政府没有对其明确的设想,基本上采取“任其发展”的态度;但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杨浦区政府积极介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解决集聚区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促使集聚区空间形态的进一步扩大、集聚与辐射功能的进一步增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政府政策推动的产物,但这一金融集聚区的形成,与上海这一座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基础⑧是很有关系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金融机构集聚区”向“金融核心功能区”转型的艰巨任务,而这不但需要政府的扶持,更需要市场的力量。因此,如果政府能充分认识并遵循产业集聚形成发展的规律,适度引导和扶持,完全可以在集聚区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注释]

①国际上一般认为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超过60%即为服务型经济。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率先向服务型经济转型,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在90年代初相继实现了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

②1975年,布朗宁和辛格曼在对服务业进行功能性分类时,最早提出了生产业(Producer Services)概念。但至今,还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笔者认为,“生产业”的概念是相对于“生活消费业”而言的,是市场化的非最终消费服务,即作为其他产品或服务生产的中间投入的服务,它根源于生产,最终服务于生产;在外延上,是指相关的具体产业与贸易,金融服务、专业服务(主要包括咨询、律师和会计服务等)、信息服务(主要包括通讯服务、计算机及相关服务、软件服务等)是生产的最为重要的部门。详见唐珏岚.国际化大都市与生产业集聚[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11):64-65.

③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群展开研究,并对其有不同的概念界定。例如,有的学者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见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3):47-54.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8):106-115.);有的学者认为产业集群是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见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1(11):22-27.);有的学者认为产业集群是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某一地理区域的集中(见慕继丰,冯宗宪.企业簇与企业竞争力[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89-97.);也有学者认为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有部分功能性重叠(见柳卸林,段小华.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政策含义[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6):55-61.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④也有学者主张分为原生型、嵌入型、外生性三类。原生型集聚主要是基于本地的要素禀赋优势,通过本地中小企业的自发聚集发展而成;嵌入式集聚主要指在本地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上,通过政府的引导培育,引进外资龙头企业进驻发展而成;外生性集聚由政府通过建立政策性壁垒限定特定对象的具体区位和活动范围,形成制度落差收益,从而诱发企业主体向预知收益高的地区移动和衍生,并伴随着若干核心企业发展,关联产业及相关机构逐渐向该区域集聚发展而成(详见姚莉英.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以上海服务业为例[J].广东社会科学,2006(4):50-53.)。但生产业集聚区形成的最初动力无非是来自于市场或政府,因此笔者主张按照驱动力的不同,区分为原生型与嵌入型。

⑤根据上海统计局:《2008年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有关数据计算得到。

⑥例如,2008年浦东新区一批金融改革试点项目取得重要突破,首批开展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为个人小额货币自由兑换提供便利;设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和科技金融服务公司,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新华社金融信息平台上海总部落户浦东,金融基础设施功能进一步增强;两家小额贷款公司首批获准,其中一家正式开业;成立陆家嘴金融审判法庭,金融法制环境进一步完善。

⑦2009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在地理空间上勾勒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布局:“一城”即陆家嘴金融城,“一带”即外滩金融聚集带,“一片”即一些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区和洋山保税港区等专业性的金融聚集区,“一面”即分散于本市各区的金融聚集区域,如南京西路金融机构聚集区域等等。

⑧1991年2月,邓小平同志在考察上海时强调:“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参见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参考文献]

[1]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2] 俞文华.战后纽约、伦敦和东京的社会经济结构演变及其动向[J] .城市问题,1999(2):58.

[3]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 [德] 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 [英]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6] [美]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7] Krugman , P. ,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91(99):483-499.

[8] Jay Kandampully,The dynamics of service clusters: A phenomenon for further study[J] .Managing Service Quality, 2001,11(6):373-374.

[9] 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0] 张凤杰,张 立,陈继祥.生产业集群化发展动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2):82-85.

[11] 周明生,王辉龙.浅论生产业对产业集群创新的作用机理[J] .南方经济,2005(10):68-70.

[12] 杨 瑾.产业集群环境下生产业集成创新模式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0):93-98.

[13] 何 骏.探索中国生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之路[J] .当代经济管理,2009(4):56-61.

[14] 高运胜.生产业集聚影响要素分析[J].消费导刊,2008(5):221.

[15]Naresh R Pandit,Gary Cook,The benefits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insights from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at three locations[J]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Marketing, 2003, 7(3): 230-245.

[16] 刘 强.同济周边设计产业集群形成机制与价值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61-66.

[17] 郭剑烽.设计服务去年产出过百亿[N].新民晚报,2009-04-19(A-1).

[18] 徐亢美.“知识经济”改写赤峰路[N].文汇报,2003-2-14(1).

[19] 李志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1).

[20] 姚莉英.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以上海服务业为例[J] .广东社会科学,2006(4):50-53.

国际金融贸易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壁垒;法律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含义及产生原因

(一)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含义。关于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含义一直存在争议,笔者认为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崔健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壁垒比较研究――以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为中心)中对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定义是比较合理的,即金融服务贸易壁垒是由于非自然原因,一国或地区政府采取的各种与金融服务贸易有关(直接或间接),且对外国金融服务提供者具有非激励作用的政策措施,包括直接或间接地使外国金融服务生产者或提供者增加生产或销售成本的政策措施。

(二)金融服务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当前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壁垒主要表现在控制境外金融服务商在本国境内设立金融服务机构,或在给予境外金融服务商市场准入权后,对其经营业务进行限制。由于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金融服务贸易壁垒,阻碍了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影响了各国的经济利益,只有减少金融服务贸易的障碍,才能实现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金融服务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为金融服务贸易壁垒提供了生存空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安全、稳定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它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核心指挥的作用,其通过货币资金的分配和组合、利率和汇率的调整、金融资产的选择、信息工具的提供等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因此金融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的成败。金融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不仅关系到金融行业和金融市场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一国经济稳定和发展。因此,世界各国都出于本国经济利益的考虑,在金融市场开放上都相应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对金融业的保护也更多地强调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安全。实际上,《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的许多免责和例外条款,可以视为适度维持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法律依据,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成员国可以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目标,适度维持一定范围的壁垒,逐步地开放本国市场。目的就是当成员国经济发展出现困难时,可以采取临时性、补救性的措施而不受协议的约束。

2、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存在有利于增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能力。金融服务业的开放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经济不稳定因素的爆发提供了机会,这需要金融业在法律的规制下充分发挥其功能,为经济社会提供货币支付机制和构建经济社会的信用体系,但这些都对金融机构在安全性、流动性与获利能力之间的适度平衡提出了严格要求,因此要尽可能健全、保护货币机制与信用关系。通过调整和规范金融业,进一步增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特别是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因为外资金融机构不仅具有逃避监管的意向和能力,而且它的进入也会加剧国内金融服务业竞争程度,所以各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准入都持谨慎态度。

3、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的存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金融服务贸易壁垒虽然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却能起到贸易保护的作用,并且这种阻碍与保护有的时候是相互交叉的,无法完全区分。对各国来说,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金融结构或多或少存有差异,比如英美等国家有发达的证券市场,投资银行(商人银行)力量很强,所以它们的银行业与证券业是分开的;欧洲大陆国家的证券市场就相对较为薄弱,所以它们多实行全能银行制,商业银行对企业有很大的控制能力。因而,在一些国家发展较快、竞争能力强的金融部门和金融市场,在另一些国家却可能发展较慢、竞争能力较弱。为了保护这些相对较弱的金融机构免受国外同行的冲击,各国通常也采取一些壁垒措施。而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金融业不发达,使其在面对国外金融机构的竞争时,不得不采取大量的壁垒措施,而且这些国家还把资本动员与资金筹集作为其主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对本国的金融服务业加以严格的保护与管制。

二、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

(一)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对我国的不利方面。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的进出口都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由于各国金融服务贸易壁垒本身存在着差异,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服务的竞争力没有得到一定削弱,在我国市场内相对于我国的金融服务同样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对我国金融服务的出口更是有很大的不利影响,由于发达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壁垒相对成熟,有的标准过于严格,我国较难适应。我国出口的金融服务应对性不是很强,导致我国的金融服务出口额度相对减少,同时也削弱了我国金融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二)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对我国的有利方面。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壁垒,使我国在WTO/GATT框架下的金融服务贸易壁垒更加成熟,不仅有利于维护我国金融服务的安全及在我国的竞争力,而且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质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从整体上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实力。

三、针对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应采取的主要法律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法律体系。一国的金融服务法律体系不仅是一国金融服务业开放的集中体现,更是顺利实现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实现本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保障。近年来,我国金融立法的框架已经基本建立,但不论从其系统性、协调性,还是开放性方面均与国际金融立法体系存在明显的差距,一些法律流于形式,得不到有效实施,这不仅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且还会被他国所利用,所以我们要根据WTO的规则和惯例,并结合具体国情,构建一个内容全面、体系规范的符合国际金融一体化的金融法律体系。主要制定了《对外贸易法》、《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外汇法》、《票据法》、《担保法》、《期货法》以及《信托法》等相关法律;通过行政法规或部委规章的形式,进一步制定各项具体实施细则;通过司法机关采用司法解释的方式进行完备补充;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废除和修改与WTO的金融法律规则相冲突的有关国内法律,使我国金融法律制度与WTO的法律制度保持一致,为公平合理的金融服务贸易提供行为依据。

(二)认真研究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多边法律体系、主要国家的金融贸易相关法律以及国际金融服务贸易争端典型案例。只有事先对国际社会及主要贸易国家的有关金融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主要有GATS、FAS、谅解书、部长决议、巴塞尔协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世界银行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欧共体相关金融服务贸易协定以及金融交易国际惯例等)加以充分细致的研究分析,求证其合法性与合理性,才能准确预见其行为后果,自觉地运用相关法律来规范在国际金融服务贸易中的行为,并采取相应对策。同时,要做到有选择、分阶段地参加签署多边协定,使我国对金融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有个渐进的适应过程。另外,由于GATT/WTO的案例具有判例法的性质,我们要深入研究GATT/WTO的有关金融服务贸易争端的典型案例,不断地总结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经验,避免金融服务贸易争端的产生和把争端控制在磋商阶段进行解决,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合作,尤其是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以及同贸易伙伴国的合作。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服务贸易问题上仍存在着较大分歧,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设置了一道道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我国应凭借自己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影响,利用各种机会与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阻止发达国家滥用贸易壁垒。加强国际合作,尤其与贸易伙伴国的合作,一方面有利于打破金融服务贸易壁垒,便于同各国进行交流,让世界各国了解我国,为我国在各条约中争取到有利的地位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能及时了解贸易伙伴国的金融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及时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提供相关信息,为增强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便利条件。

(四)培育我国金融业竞争力。金融行业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基金业等具体行业,其中银行业在金融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对银行业的监管基本上是实行对国内、国外金融机构统一管理的机制,监管权由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使,这种情况下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标准,推进银行业经营战略的转变,在银行中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经济主体。在对外资金融机构开放我国金融市场时,应为国内金融机构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逐步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另外,政府还可以根据经济状况运用行政手段提升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GATS第15条第1款明确指出:“谈判应认识到补贴对发展中国家发展计划的作用,并重视成员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成员方在这一领域中所需的灵活性。”所以,这为我国实施补贴提供了法律依据。

(作者单位:1.河北经贸大学;2.河北经济管理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邓杰.简析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与壁垒保护.法商研究,1997.1.

[2]杨德勇.金融业进入壁垒研究.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2.

国际金融贸易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国际金融SWOT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12-035-07

一、引 言

自从各国经济被全球市场联系起来以后,世界经济便产生了;有了跨越国境的世界经济,国际金融中心(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IFC )也应运而生。在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文献中,关于国际金融中心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不过多数学者都认同这样的说法:所谓国际金融中心,指的是国际金融活动发生的中心地;它既是各国金融机构高度集中的地方,也是国际金融资本的来源地和落脚点(Gilpin,1977;Dicken,1986; Roberts,1994)。Mainelli(2006)进一步指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8种共性:(1)拥有完备的金融机构和高度发达的市场体系;(2)日均金融产品交易额巨大;(3)国际金融中心所在国的货币是具有国际清算、国际借贷和国际储备等功能的国际货币;(4)执行灵活而富有弹性的金融货币政策,外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能够及时便利进入国内市场;(5)具备完善的法律监管制度和严格的执法能力;(6)高端、充足的金融人才资源;(7)拥有良好的通讯设施和发达的配套服务业;(8)长期的政府公信力与国际承诺。

经验表明,经济实力强大的主导国家一般都拥有至少一个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而这些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一般都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中心一旦形成,就将发挥其巨大的资本集聚和辐射功能,通过资金融通、资本运作来实现资源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并且,金融作为一种相对独立于其他产业的战略资源,能够持续带来金融中心所在城市及周边地区投资的繁荣,形成产业的扩张和交易的集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政府财政收入。

二、伦敦金融城集聚金融优势的国际经验

伦敦是首屈一指的国际老牌金融中心,她被称为“世界经济的强劲心脏”。伦敦金融城于2009年3月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指数,GlobalFinancialCentresIndex)显示,根据房地产价格、监管、税收、员工供给、政府反应速度、生活质量及其他因素进行评估,伦敦仍然是全球排名第一的金融中心,得分781分(总分1000分),美国纽约得768分。

(一)为什么是伦敦?

1.竞争优势观点。Reed(1989)认为所有的金融服务活动都倾向于在主要的全球城市集中,它们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国际金融网络体系,各个金融中心都必须具有发展的竞争优势,才可以锁定金融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如伦敦就是凭借着浓厚的语言、文化、区位和专业服务能力,在竞争中长期处于优势地位。伦敦国际金融服务局(2008)进一步归纳出10大竞争优势:深厚的全球贸易传统;高质量的金融和相关的机构和市场体系;有效、公平已经成为国际基准的监管机制;具有连贯性、政治中立的法律系统;汇集金融、法律、会计、管理咨询公司,强力吸引投资者、营运商和客户的集群效应;地处亚洲和美洲时间区,为中东和欧洲服务的纽带区位优势;广受尊重的专业支持服务;大量的世界级实质资产;为国际互动而设的金融基础设施。

2.贸易诱发论。Powell(1915)认为,17世纪末18世纪初,伦敦是英国的国际贸易中心,得益于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贸易发展所引起大量结算与融资需要,大小银行相继产生并有很大的发展,银行间货币市场由此兴起,利用国际汇票这一机制,伦敦迅速从起初仅仅服务于贸易融资的低级中心,发展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Allen(1988)赞同Powell的观点,他指出,商业和金融服务缩短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易成本,传送着财富创造、消费和信息,这些由全球贸易引发的复杂的货币流和金融业务必然推动时空集聚,而在特定时期和特点地点形成国际金融中心。

3.实力决定论。H.C.Reed(1981)则认为国力是全球金融中心形成的首要因素,资本的逐利性是推动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原因,金融中心的形成取决于金融服务的供求关系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和投资以及政府的政策。众所周知,英国的工业革命和美国股份资本导致国力强大,英国是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高质量的工业品和低廉的价格,率先成为世界的加工厂。随着价廉物美的英国工业品在世界各国不断渗透,英镑也就成为当时在国际贸易和资本输出中最普遍使用的货币。最终,作为英国的核心城市――伦敦无可争辩地成为位于经济体系最高等级的全球金融中心(参见表1)。

4.自然演进观点。Kindleberge(1974)从比较经济史的角度对伦敦金融中心的形成原因及过程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认为伦敦金融中心演进的途径是:经济增长(决定)金融市场发展(决定)金融制度变化(决定)金融供给变化(催生)金融中心形成;Susan Strange(1998)深化了Kindleberge的观点,她认为,由技术变革和金融服务的国家管制(及解除管制)改变了金融服务业的世界格局,影响了伦敦在内的金融中心制度变化,催生了国际金融供给,并最终促进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5.政府推动论。Mainelli(2005)认为对伦敦的金融业,政府并非简单地采取不干预政策以保持其活力,实际上,伦敦金融体系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是通过国家或地区有关部门的人为设计、强力支持而产生的,比如,在战争和萧条时期,伦敦金融城通过金融创新和优惠政策,推进金融资源集聚,又如,伦敦金融城和英格兰银行及时抓住欧洲美元市场机遇,形成巨大的国外持有的美元池,以金融业的国际化带动国内金融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产生互动效应,最终奠定了国际金融中心基础。

此外,国际金融中心漂移说、“轮式”演进理论、规模经济学派以及金融地理学派对伦敦金融中心成长加以关注,如Porteous(1995,1999)、Martin(1999,2000)等对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进行了研究,强调信息流是金融中心发展的先决条件;金融地理学者Gehrig(1998)利用市场摩擦理论和大量的实证分析,支持了国际金融中心漂移说的观点,证明了某些金融活动在地理上的集聚趋势与另外一些金融活动在地理上的分散趋势并存。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伦敦国际金融中心成长机制进行了阐释。

我们认为,伦敦金融中心的发展和完善是经济主体集聚金融优势的历程,她是近900年以来,在英国王室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企业和公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通过自然集聚优势和能动集聚优势、双向互动集聚优势三个方面运作的产物,其作用路径是:在战略、领导力、制度等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地缘、加工、贸易、投资、金融、知识、网络等经济联系,发现、挖掘、整合和高效利用区域内部优势资源,使区域内部优势资源之间、区域内外优势资源之间,在合作或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国际或国内的高效金融场、经济极,实现资源的远程集聚和全球集聚。

(二)伦敦金融城集聚金融优势的经验与做法

我们将伦敦金融城集聚金融优势划分为三个层面:

1.从自然集聚到自觉集聚:基于市场的观点

从金融地理角度看,伦敦处于纽约和东京时区之间,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可以形成一体化的24小时全球交易体系,担当全球贸易和金融的纽带。伦敦具有自然集聚的优越条件,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伦敦集聚了充足的金融优势资本。

(1)伦敦吸引了庞大的跨国金融机构。伦敦金融城集聚了近180家外国证券公司,几乎一半的国际股权交易额是在这里进行的,还管理着28290亿英镑的全球资产。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的数量(453家)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的交易所;全球外汇收入的三分之一在这里交易,而纽约只有16%,东京9%,新加坡6%。伦敦金融城承揽了全球36%业务量的场外衍生金融产品。近500家外国银行在伦敦金融城营业,经营着全球20%的国际银行业务(参见表2)。伦敦金融城拥有全球最大的黄金交易市场和有色金属交易市场。伦敦金融城还是世界保险和再保险中心,以劳合社(Lloyd’s)为代表的伦敦保险市场集聚了100家左右的跨国保险公司在此营业。

(2)伦敦凝聚了独特的金融中心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与金融自由化的深化,跨文化能力已上升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一种关键性资源。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特征在于集聚全世界的目光,打造文化品牌。伦敦就是这样一个城市,一旦提起伦敦,人们会想到,伦敦是一座驰名世界的旅游城市、全球重要的传媒中心和时尚城市。伦敦以她悠久的历史、斑斓的色彩、雄伟的风姿屹立于世界名城之林,使得外来投资者和金融家产生浓厚的向往和意愿, 也促使伦敦本地的居民和企业产生强烈的自豪和归属感。

(3)伦敦吸收了充沛的人力资源集群。伦敦金融城是知识经济中的“集群”,就像硅谷一样。聚集了欧洲顶尖金融人才的伦敦金融城,像磁铁一样吸引更多高级的人才。在伦敦,几乎世界上所有语种人才都能够在12小时内找到,类似于精算师、国际律师、高级财务分析师这样尖端人才,也可以及时为企业或个人提供服务。伦敦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学、学院、学校及学术研究机构,通过“产学研一体化”价值链整合,伦敦形成了面向全球的金融人力资源集群。

2.从被动集聚到主动集聚:基于政府的视角

“市场偶尔也会失灵”,这已是主流经济学的共识。在单纯依赖市场机制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人们就会把目光投向公共部门。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也始终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引导和监管。

(1)政商联合共建金融中心区

金融中心区(CFD,Central Finance District)是金融产业发展和金融活动的心脏带。伦敦金融城就是这样一个CFD,伦敦金融城拥有便捷的交通、丰富的信息、即时的通讯、高质的办公设施及良好的金融和商务运营环境,可以大大节约公司的管理和交易成本,能够促进知识型、信息型、清洁型和高附加值的金融产业的发展。为了在空间上给英国的金融发展提供必要的新空间,伦敦还将金丝雀码头区改造为新金融区,这里外表端庄厚重,具有深刻文化内涵,与整个城市风格协调,且功能性很强的楼群都是近20年内建起来的,规划更新,设计也更现代化。

(2)高起点制定金融战略规划

伦敦金融城具有公司和政府双重属性,对相关业务统一规划,商业化运作管理,工作重心在于协调、服务、宣传推介与调研支持。但是,伦敦金融城是服务于整个英国长远利益,具有全球战略属性,而不是局限于一城之耦。从政策制定、对外承诺到管理体系,具有长期连贯性,使得外界国家、地区和企业法人对在此地进行经营运作具有坚定的信心和稳定的预期(Mainelli,2009)。英国王室和政府赋予伦敦金融城独特的战略地位,职能权限具有很大的独立运作空间,在战略机遇出现时,伦敦金融城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灵活执行创新决策权。

(3)注重优质基础设施建设

伦敦具有国际金融中心所必须的优质基础设施条件。伦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灵活,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由政府负责立项和投资的公共事业建设项目;二是由私人投资的大型基础建设项目。伦敦聘请世界顶尖级的大师做城市发展规划,凸显城市的文化品位、艺术特色、生态标准、建筑质量。一方面,伦敦凝结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同时也是生态水平很高的建筑和绿化群体;另一方面,伦敦具有先进的公共服务能力,比如:治安、供电、供水、供暖等设备非常完善。伦敦还拥有非常强大的物流、交通以及国际信息交换能力,作为国际交通中心,你几乎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找到飞往伦敦的航班。

(4)兼顾国际准则的柔性金融监管

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历史看,一方面政府进行严格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又提供相对国内金融要宽松得多的金融环境。一个没有金融安全保证的金融中心是不会有长久生命力的。伦敦金融城有一个宽松而严格的法规体系,作为老牌金融中心,其监管都是国际标准,在制度设计上注重原则,而不是规则。海外投资者只要遵守一组基本原则,就能在伦敦创新。金融服务监管局(FSA)、英格兰银行和财政部三方常设委员会是伦敦重要的金融监管机构,此外,贸工部、工作和养老部、职业养老监管局、公平交易办公室、打击严重欺诈办公室、国家刑事犯罪情报局也可以根据需要参与金融监管。为了促进金融业发展,金融城的监管也在不断创新和调整。

(5)及时推动金融技术创新

国际金融中心高度集中的都是“高度秩序化”的金融和服务“前台”,这些金融服务机构需要传送金融资讯、咨询服务、转账业务、安全保障和数据处理等大量信息,其物质基础必须建立在大规模的科技投资之上,需要有尖端的计算机系统以及灵敏度和安全度极高的信息传播体系(参见表3)。伦敦金融城在历史上较早地应用了电报、电话、计算机以及芯片技术和卫星通讯等技术媒介,以科技创新来体现和保障金融服务业的高效和迅捷的行业特征(Strange,1998)。此外,为有效应对新技术,伦敦金融城在国际金融历史上较早开发出利率定价体系、AIM市场、私募基金平台和场外离岸交易等多种金融模式,进行金融方法创新,也取得显著绩效。

3.单向集聚到多向集聚:基于动态的观点

需要指出的是,伦敦金融城并不只是单纯汇集金融机构,打造良好的基础设施,选择合适的战略规划,她更多地是采取了走市场道路,执行集聚优势战略。

(1)金融单位的互动集聚

伦敦金融城的金融企业或机构通过金融家族的内外向型集聚,已逐步渗透到世界其他的国际金融中心内部。利用行之有效的全球化战略,这些金融单位已经能够融入所在地的经济文化圈,并对相关区域和国家的价值取向实施控制,根据专业财富管理咨询公司Scorpio Partnership估算,有超过300个资产在1亿英镑以上的超级富豪在伦敦开设了理财机构,对家族的财产进行保值增值,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左右世界金融局势;发源于金融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乃至世界超强金融垄断家族,他们和美国纽约华尔街金融业(如摩根财团、洛克菲勒家族)、瑞士日内瓦的金融业等保持密切联系。除了单一家族机构之外,伦敦存在着超过100个“家族联合机构”,由数个富有家族共同设立,通过分享信息来提高全球投资能力。在一定程度,这些家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国际金融价值链串联在一起的,具有庞大的超级金融实力。

(2)金融城市的多向联系

尽管伦敦金融城也承认,国际金融中心之间存在着国际税收竞争、运输和交易成本、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等挑战因素(Roberts,2002 )。但总体而言,伦敦金融城和其他国际金融中心保持了正向联系。一方面,伦敦金融城在主要的全球城市纽约、东京、法兰克福、瑞士、莫斯科以及上海都设立了办事机构,建立了联系的成效机制;另一方面,在亚洲的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的悉尼以及加拿大的温哥华等金融中心,由于这些金融中心都曾在一定时期隶属于英国管辖,所以原有的联系机制仍然具有活力。此外,所谓的离岸金融中心,如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巴哈马群岛、百慕大群岛、西萨摩亚、安圭拉群岛等,他们和伦敦金融城在业务联系、信息交流和历史沿革上,具有强烈的协同性,已经成为整个国际金融体系资本流通虚拟环路中的特殊节点。

三、上海集聚金融优势的可行性分析

我们通过SWOT分析,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尔后再根据分析结果,对金融资源结构及配置策略加以调整,以实现战略目标。

(一)优势

1.政府配合。一方面,中央政府审时度势,作出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决定,这为上海以及整个中国未来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和可能;另一方面,各级政府的通力协助,也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强力支持和重要保障。

2.历史人文。上海具有辉煌的金融历史,一度被誉为“远东国际大都市”,历经百年而凝成的“海纳百川”海派金融文化,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营造了独特的历史人文环境。

3.实体支撑。上海的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保持均衡发展。与发达国家的金融业状态不同的是,上海的金融业属于正在成长的“少年”,健康进取,整体创新还有巨大空间,所依托的实体――中国大陆拥有良好经济基本面。

4.市场体系。上海金融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基本形成了一个由股票、债券、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黄金、保险等构成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核心要素配置齐全,定价机制合理有效。

5.科教人才。上海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域内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和域外的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保持密切联系。科技创新能力雄厚,和中国科学院、中欧商学院等机构有着长期的战略合作。人才储备相对充裕。

6.监管制度。上海拥有相对健全而严格的监管制度。随着金融试点和人民币结算产品的创新,上海的金融自由度将有序增加,监管制度也将逐步优化改进。

7.基础设施。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打造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交通、通讯、能源、文化、娱乐和安全等公共项目,上海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核心的现代化金融贸易区更是环境优美、生活舒适、设施齐全、功能完善。

8.区位优势。中国时区必将形成由一个全球国际金融中心和多个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组成的新格局。上海具有连接欧亚大陆、辐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地域特点,相对于香港等地,太阳早升起1小时(张五常,2009),这些都为上海成为金融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二)劣势

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要求仍然相差很大。因为,从GFCI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14项指标来看,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差距很大。

1.后发地位。原有国际金融中心处于优势地位,具有“锁定”效应,这使得其他城市打破现有格局,发展超越成为国际级金融中心非常困难(Dicken,1986)。上海需要在优势集聚的基础上,创造爆发力,这需要以时间换空间。

2.制度瓶颈。上海是中国的一个城市,必须依托国家行使制度选择权。在法律支持上,英美的法制体系居于国际标准地位,显示了相当的生命力;在外汇政策上,中国资本项没有开放,上海和伦敦在资金自由流动上尚不具可比性。

3.管理水平。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对管理者能力也提出了严格要求。和伦敦等国际级金融中心相比较,上海还处于初级阶段,经验相对不足,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

4.外部联系。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构成了一个网络体系,相互交联。上海和其他金融中心的联系还处于发展阶段,合作缺乏战略深度和制度保障,信息交流和共享有待进一步加强,人员学习、培训和互换亟需推进。

5.金融生态。在GFCI指标中,商业环境指标体系中就有经济自由度、透明指数、腐败指数等,在这些指数测算中,上海得分很低,在市民素质、文化传承和工作态度等方面有待提高。

(三)机遇

上海市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最适合上海发展的战略路径,消除自身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的束缚,上海市完全有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1.金融“危”中有“机”。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一个金融中心洗牌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美国纽约、英国伦敦等全球金融中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给上海带来发展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2.国际资本转移。发达国家金融界大规模的裁员降薪,为上海获取相对廉价的高端人才提供机遇。金融危机冲击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资本回报率急剧降低,不少企业需要进行战略转移。这使得上海成为“资本避风港”,广泛吸收海外溢出资本。

3.2010年世博会为上海金融助力。“世博景气”效应对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世博会所带来的直接、间接商机,将成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力而持久的推动力。

4.空间扩展。上海通过将原南汇区和浦东新区“两区合并”,形成了“新浦东”,这样可以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本,拓宽区域发展空间,为上海金融中心的金融核心区建设提供有效载体。

5.政策机遇。随着中央战略的确立,上海在国内率先进行人民币国际结算的试点,随着这一试点的扩大,未来上海将可能发展成区域性的人民币清算中心,这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

(四)挑战

上海已有做法都是正确的,但是仅此还不够。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仅是一步之遥,但是由于各种挑战的存在,上海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很多。

1.制度。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和相关市场制度的缺失,导致金融秩序的混乱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这对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构成挑战,具体包括:相关市场制度主要涉及自由创业、自由定价、要素自由流动等制度,在金融领域主要涉及市场准入、利率市场化、金融管制的放松、健全的金融监管体制、监管有效性的提高等制度变革和创新。

2.国内竞争。现行的行政区划与干部制度,导致地方政府各自为政与地区间经济的分割和恶性竞争,使得产品、要素、资金、信息的跨地区流动面临众多人为的限制。香港、北京和重庆等城市就有限的中央金融资源展开无序竞争,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各自发展定位不明确。

3.国际竞争。所有的金融服务活动都倾向于在主要的全球城市集中,各个金融中心存在着激烈的资本竞争,比如,伦敦和欧洲大陆的巴黎、柏林以及瑞士在金融监管协调上,曾发生过冲突;香港、新加坡以及日本的东京就亚洲的金融资本也曾展开过激烈的争夺,因此,上海必须打造出强大的竞争优势,才可以取得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SWOT分析,可以运用专家评分方式,结合问卷调查,整理指标体系和战略矩阵,以得出相关结论。我们认为,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打破常规,实现跨越式发展(Strength and Opptunity development) ,要在高度利用自身要素禀赋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和运作符合国际开放要求、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高端资源,勇于消除无形的、不合理的内部或外部制度束缚,积极升级自身体系势能,增量发展,有序地提高自身金融实力,进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第一,以功能建设为先导,建设金融优势集聚的基础平台。功能建设比形态建设更为重要。伦敦金融城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著名的金融市场,除了特定的历史渊源外,关键在于其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和政策环境能够充分满足金融服务的需要。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全国唯一以“金融贸易区”命名的部级开发区,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已远远超过伦敦金融城的面积,相邻的外滩金融区在形态建设上也已经具备规模。今后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完善功能建设上,从而增加自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由于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发挥聚集效应,摊子过大反而会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第二,以政策协调为保证,提供金融优势集聚的战略保障。国际金融中心几乎都是在国内金融中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英国各主要的金融监管机构如英格兰银行、英国金融服务局等均位于伦敦市内,这使得她不仅是一个金融交易中心,而且也是一个金融决策中心。这种安排使得金融资源的配置更有效率,更容易发挥金融中心的整体集聚和辐射作用。由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既要上海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得到国家层面的战略支持。上海应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的作用和优势,应继续争取并落实中央政府在机构设置、业务创新、金融监管、干部调配和法制建设等方面对上海的指导和支持。

第三,以对外开放为动力,开拓金融优势集聚的发展远景。全方位打破壁垒,宽领域扩大对外开放,加速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和跨国金融机构入驻。与其它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伦敦金融城的国际化程度或开放度是最高的,上海可以适当借鉴伦敦市场的经验,仿照劳合社的市场组织形式,设立固定的保险交易场所。鼓励和吸引大型跨国集团的总部或地区总部、国际著名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落户上海,以完善国际金融中心的服务功能。上海要全力打造人民币金融产品中心,积极发展开放型、多层次的直接融资体系,要引入更多的商业金融债、企业债、商业票据等,推动债券跨市场交易,培育机构投资者流动性管理、风险管理能力。

第四,以金融创新为突破,创造金融优势集聚的裂变单元。金融创新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不竭源泉。上海应该加快“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SHIBOR)建设,管理层可以借助SHIBOR与上证指数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促使SHIBOR及早广泛进入各类金融产品的定价,如金融债、企业债、短融券、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票据转贴现与回购、同业借款与存款、商业银行内部转移定价等等,运用利率手段调控股票市场,改善和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使其真正成为中国的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伦敦同业拆借利率)。

第五,以人才资本为根本,加大人才优势集聚的规模效度。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针对目前上海金融人力资本发展现状,管理者有必要多元化、全方位集聚人才优势,大力引进包括专业外语人员、高级商务师、国际反避税师、顶尖跨国精算保险分析师等高端紧缺人才。此外,还要增强管理者自身的能力建设,加大和国内外顶尖的金融领导者交流互换,充分塑造良好的人力资源集聚体系和环境。在战略上始终做到高度重视金融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促使上海及早发展成为一个海内外知识型人才优势的聚合创新体。

注:

1.本文的研究得到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批准号:2008044035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09YJC790087),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得到英国伦敦金融城Mainelli教授、卫报Elliott先生、英国杜伦大学张志超教授等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2.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卡斯商学院和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等以及伦敦周边的牛津和剑桥都是英国的著名院校。

3.按照目前伦敦金融城与金丝雀码头的发展规划,到2016年,将有超过20万个新职位在该地区落户。而在伦敦金融城老区域,到2016年,办公面积将增加2500万平方英尺,从业人员将增至40万。

4.伦敦金融城政府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对影响伦敦金融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组织调研,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免费提供给有关部门和企业。如2007年就组织了25项调研报告,其中关于全球金融中心竞争力的调查报告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

5.比如为了推动伦敦码头金融区的开发,英国投入了大量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和平整土地、环境整治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巨资兴建了35公里的无人驾驶轻轨系统和伦敦城市机场。伦敦还在建设金丝雀码头金融区的新的地铁站、环城公路。

参考文献:

1.黄运成,杨再斌.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设想[J].管理世界,2003,(11).

2.刘明康.上海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与差距[J].中国经济周刊,2008,(25)

3.于永达、王浩.集聚金融优势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研究 [J].新金融,2009,(06)

4.潘英丽.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沪港的目标定位与分工[J].世界经济,2003,(08).

5.袁宜.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对驻沪金融机构的问卷调查[J].上海经济研究,2005(05)

6.吴晓求,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资本市场:战略目标与政策重心[J],经济导刊,2008年,(03)

7.光.人民币汇率问题:升值及其成本一收益分析[J].经济研究,2005,(5).

8.Michael Mainelli and Mark Yeandle, "Best Execution Compliance: Towards An Equities Compliance Workstation" , Journal of Risk Finance, Volume 7, Number 3, pages 313-336,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June 2006).

9.Mark Yeandle and Michael Mainelli, "Cooperation During Crisis: The Future Of Financial Centres", Washington Times, pages 1-2, Special Report: The Cayman Islands (22 December 2008).

10.Michael Mainelli, "The Wicked Problem Of Good Financial Markets", Journal of Risk Finance, Volume 9, Number 502-508,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December 2008).

作者简介:

李亚敏 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

国际金融贸易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在东亚(包括东盟和中日韩)区域 经济 一体化不断加强、区域经济关联度不断提高的情形下,加强东亚货币合作。构建东亚单一货币区是大势所趋。文章对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条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东亚货币合作机制和我国的对策。

亚洲 金融 危机 警示了东亚各国加强区域性的经济和金融合作共同抵御金融风险的必要性,区域性的货币危机需要区域性的货币合作来防范已成为共识。同时加强货币金融合作本身在区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形势下也是增强自身经济实力的必然要求。

一、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分析

最优货币区理论最早是由蒙代尔于1961年提出的,其目的是为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 指导 ,该理论最初关注的是成立最优货币区的标准问题,蒙代尔、麦金农、彼得凯南、伊格拉姆分别提出了确定最优货币区的单一标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经济开放程度、低级产品的多样化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随着实践进程的发展,单一标准的理论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于是,后来的 经济学 家将该理论作了发展,克鲁格曼对参与的 成本 和效益作了模型解释,博弈论者则提出了俱乐部理论,这些进展使该理论的研究重点转移到参与最优货币区的成本和效益分析上。

参与最优货币区的成本主要是:各成员国会损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会丧失巨额的铸币 税收 入,同时要支付较高的货币转换成本,会使其 财政 政策 不可避免地受到牵连,进而会影响到其国内经济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而参与最优货币区的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减少交易成本,降低汇率风险。单一货币区建立后,区域内货币交易被取消,这将节免货币兑换的成本,可以节约大量 人力 财力,有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而且货币交易的取消还能避免短期国际资本的冲击,因为单一货币会使最优货币区内的货币规模巨增,致使投机者无力制造差价实现套利。二是减少外汇储备成本,节约外汇储备。三是货币一体化可以有效地降低各成员国的通货膨胀率和通货预期,稳定成员国国内的宏观经济 环境 。四是货币一体化还将扩大各成员国的国际影响力,并且为各成员国接下来的深层次 政治 合作打造平台。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条件分析

从长远看来,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间贸易、 投资 、金融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再由于受国际趋势的影响,东亚地区构建单一货币区是势在必行的。但就目前而言,需要分析东亚货币合作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按照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构建单一货币区的成员国应当符合的内部条件有:各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高;各国经济的关联程度高;各国经济的发展水平趋同;成员国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强;各国政策的协调一致性强;所建货币区内拥有核心国和核心货币。

从东亚国家和地区目前的现状看来,在各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方面,东盟、亚洲四小龙和日_本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较高,

三、东亚货币合作的机制分析

打造第一平台:扩大东亚货币互换。2000年5月6日在泰国举行的东盟10+3财长会议上,就东亚地区加强 财政 和 金融 的合作问题达成了“清迈协议”,其中涉及多项金融合作的内容,最主要的是货币互换。货币互换是指一国货币在陷入流动性危机的时候在不需要担保品的情况下就可以本币购买对方国家的可兑换货币,待渡过危机后,再按协议条件,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刻,按照购买时所使用的汇率,用已购买的可兑换货币购回本币。货币互换是获得紧急 融资 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成员国提高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清迈协议是东亚货币合作的一次实质性进展,但只是属于危机解救机构,要加强东亚货币合作就应该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货币互换,由双边扩展到多边;而又因为东亚国家具有相似的 文化 背景,各自的体制也不乏相似之处,彼此之间相互了解各自的国情,在 经济 金融贸易方面又都具有高储蓄率、较高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较高的外汇储备等特点,在如上所说的扩大了的东亚货币互换的基础上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等组织也是有可能的。当然,这其中需要搞好跟imf、美国和欧盟的博弈。

国际金融贸易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美元贬值,在各国经济都受到很大损失之时,中国的经济却没有受到很大影响,这些充分说明了人民币国际化是顺应国际潮流的,同时也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的。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人民币自由兑换 人民币国际化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口

(一)经常项目下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指人民币持有者可以自由将其兑换成另一种货币,政府不对这种兑换做任何限制,包括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目前,我国已完成了经常项目下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二)资本项目下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人民币国际化必须推动资本账户开放,但同时要考虑到资本账户开放的风险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在资本账户下开放的条件已经成熟。

1.抵抗外部危机的能力大大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竞争力得到大大提高,这对我国参与经济金融全球化奠定了良好基础,而且,我国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这些都使我国抗击外部冲击的能力得到提高。

2.以货币进行对等资本账户开放,不存在外部风险

货币进行对等资本账户开放的含义是两国允许对方使用本国货币进行结算、投资,双方银行可开立、接受对方货币的保函、信用证和对外担保,不必使用第三方货币。在国际上,如果允许货币在双方进行贸易结算、投资股票和债券,就可以避免美元的使用,这样就可以推动本币国际化,实现资本账户开放,而且,又没有风险。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视点

(一)创立离岸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市场,又称欧洲货币市场,使非居民在筹措资金和运用资金方面不受所在国国内的外汇限制和金融法规的约束,从而进行自由交易的一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可以促进本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从而提高本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间接的推动了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目前,我国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条件已具备:

1.我国有明显的地理优势

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海陆空交通便利,融资环境良好,且我国是地处亚太地区的主要经济大国,是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很大潜力。

2.经济实力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放程度高,在国际金融市场获得了一席之地,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从而抵抗外部市场冲击的能力大大增强,降低了遭受风险的可能性。

3.我国金融制度和金融机构不断深化,国内聚集越来越多的有经验的金融人才,促使我国国内市场日臻完善

(二)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

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简单的说,就是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发生业务时以人民币结算,而无需采用国际储备货币进行结算。中国顺应这次危机的潮流,把握契机,为人民币国际化走出了重要的一步棋子―实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

1.以人民币周边化推动人民币区域化

中国首先在东盟邻国推行人民币的举动是很明智的,越南、柬埔寨等国的资本市场都欠发达,无论是美元、欧元还是人民币,对他们来说都很难对冲货币风险,况且在金融危机到来之时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同时中国与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向来友好,这就使人民币在这些周边国家推广多了一个筹码。当前中国经济态势运行良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完全可以抵消人民币尚未完全自由兑换的劣势。

人民币周边化是人民币区域化的基础,我们以同心圆的方式扩大人民币的结算范围,加强同周边地区的金融贸易合作,以人民币周边化推动人民币区域化。

2.以人民币区域化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对中国来说,人民币区域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由之路。首先,中国虽是经济大国,但还没有成为像美国那样的经济强国,还不能实现一步到位,主观上要求区域化;其次,加强与区域里的各经济体之间的合作,可以增强本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从而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经济地位和威望,客观上要求区域化;最后,人民币可以通过区域化对最终实现国际化进行探究,避免因盲目国际化而遭受外部冲击。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选择

(一)美元式路径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取而代之的是信用货币制度,美国在国际中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使其获得了霸权地位,美元凭借美国这一霸权地位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中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因此说,美元的国际化是由其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二)欧元式路径

欧元是一种几乎与美元相提并论的国际货币,欧元是典型的按照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演进这一过程发展而来的,是当时欧盟在欧共体范围内发行的一种共同货币,之后在国际范围被普遍接受。

(三)日元式路径

日元的国际化是相当曲折的,是通过货币可兑换的若干阶段实现其国际化进程的,是由日本国内的经济基础和地域经济所决定的,大部分新兴国家正在按照这一路径完成其货币的国际化。

以上这些国际货币的演进过程值得我们借鉴,任何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取决于一国经济国际化水平程度,虚拟经济最终还是依赖于实体经济,脱离经济国际化而谈人民币国际化是不切实际的。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是漫长的,我们要不断为其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努力缩短这一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李长江.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道路.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2]杨素芳.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3]毕颖娟.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与途径选择.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

[4]贾辉艳.离岸人民币市场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国际金融贸易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失业率高、薪水降低、大学生就业难等等。同时它也淘汰了一部分比较弱小而能力不足的中小企业,使他们更清楚地认识当前经济现状从而调整战略整合市场,相信那些通过风浪洗礼生存下来的公司会进一步发展壮大。然而金融危机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有如此之大的破坏性?面对来势汹汹的金融海啸,我们又该如何准备、如何对待呢?

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探讨,主要介绍了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对世界各国的国家利益乃至各行各业的影响,由表及里地对当前我的经济情势与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同时指出国内经济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最后提出了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第一章 金融危机概述

1.1 金融危机的概念

金融危机 (the financial crisis) ,是指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期间里,一个国家或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的经济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恶化,经济呈现出不断收缩的负增长的趋势。

1.2 金融危机的一般特性及表现

经济危机是指该经济系统消费需求严重不足,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其一般特征为: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自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后,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资本主义国家就会发生一次经济危机,随着世界各国经贸联系日益紧密,文化相互渗透,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此时此刻,经济危机影响的波及范围,不在单是资本主义国家而是所有国家。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及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人们基于对未来经济悲观的期望,整个区域内货币值将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经济总量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规模收缩,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具体表现为:大量的企业倒闭,失业率提升,股市疯狂下挫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会引起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动荡。

第二章 2008年金融危机的成因

2.1 导火索,由美国房地产泡沫促成的当前的金融危机

2008年秋,奥运会圆满落幕,当我们还沉浸在奥运经济丰硕的成果的喜悦之中,突然两个不太熟悉的名词传入我们耳中——房利美和房地美。然而,大家却没有注意到一场检验我国市场经济的严峻的考验已经开始了。

房利美(fannie mae),创立于1938年。2007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由于夸大资产发放次级债而债台高筑。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于2008年7月身陷700亿美元亏损困境。3月美联储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迅速联手出击,对美股的稳定起到一时的效果。然而好景不长,市场信心危机仍然使其借贷成本猛增,同时推动抵押贷款利率提高。股价由前年市值389亿美元下滑至33亿美元。最终,美国政府9月7日宣布,从即日起接管陷入困境的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房利美和房地美危机爆发后,美股下挫带动欧洲、亚洲等地的股市大幅下跌,并进一步冲击已受重创的国际金融市场,导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2.2 直接原因,从次贷危机到信用危机主要是次贷的坏账

次贷危机(subprime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海啸。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引起美国次贷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出现违约的可能,造成银行贷款的收回困难,坏账累积增多,因而保险业因亏损理赔遭受损失,全世界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也受到严重影响。即:

美国:利率+房产降温次贷股市银行业保险业各国相关行业

2.3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社会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次贷危机的根源是大量的资本无法创出利润,所以,资本家鼓吹贷款,甚至贷款给那些次级贷款人来产生虚假的消费需求,刺激生产,导致虚假繁荣。从本质上说,经济危机的根源是劳动分配的不公平。市场体制具有两极分化的弊端,自由竞争自由分配不但会提高生产力,也会导致劳动成果的不均衡分配。

第三章 金融危机对世界金融体系的影响

3.1 全球经济构结带来严重危害

大多数国家经济呈现下降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表明,2009年世界经济的增长幅度仅为2.2%,世界银行的报告称,全球gdp增长率将从2008年的2.5%下降到2009年的0.9%。2008年全球共有707,19亿美元外资从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与中国 台湾 等市场撤出。在我国,受经济危机影响,外商撤资现象在山东、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省份均有抬头。

2009年,美国第三季度gdp环比下降了0.3%;英国经济在同期下降了0.5%,欧元区经济在2008年第二季度也是萎缩的;日本gdp也已经萎缩了两个季度;中国gdp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具体表现为:

根据搜狐财经提供的数据

3.2 超级大国美国金融体系遭受严重破坏

3.21 金融业

股市动荡,跌破市值,由于对市场经济信心严重缺失,不少的人采取“白抛”的措施。五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相继被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而剩下的高盛、摩根斯坦利也因形势所迫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

3.22 it、教育、民航、零售业等行业

遭受严重打击,消费信心和去杠杆化严重。美国金融危机迅速蔓延成全球金融危机并演化为实体经济危机

3.23 商业贸易方面

美国商务部2008年12月4日公布报告称,10月份工厂订单下滑5.1%,高于此前预期,是自2000年7月份以来的最高跌幅。

3.3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由于外部经济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对全球化适应性严重不足,导致巨额的国家利益瞬间流失。2008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情况:经济增速放缓,出口下滑,企业利率缩水,a股市场低迷。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9年1月19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为14000亿美元,比2007下降了21%;跨国并购下降近28%。相关产业的直接的影响表现为:

3.31 金融业因对外投资而造成的损失

中国对外股权投资直接损失超过2000亿元;中国持有“两房”3760亿美元债券 ;当前的经济危机对全球国际直接投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数据显示,截止到2008年10月,我国持有美国国债6529亿美元,较9月份的5870亿美元增加659亿美元。

3.32 国际资金逆向,对中国股市、房市构成严重影响

1. 房地产:危机影响购房者预期。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平均销售价格环比仅上涨0.3%。

2. 股市:2008年熊市来临时,股市持续低迷。据国内媒体的最新调查,截至12月28日,在参加调查的投资中国a股的25万中国股民中,在股市中亏损幅度超过70%的被访者多达60%;亏幅在50%至70%的被访者有22%;至今还有盈利的股民仅占6%。老百姓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意愿,比上个季度下跌了10.8个百分点,降到了16.8%,基本回到2006年牛市启动前的水平。

3.33 出口加工业

外向型经济受到冲击,贸易顺差缩小,贸易壁垒增多。因为不少海外合同和订单被注销,引起企业产过于求,产品积压,运营成本增加,资金周转不灵,劳工失业,不少对外出口的中小企业倒闭。

3.34 服务业消费、旅游业

经济危机对工业和服务业从业人员薪资造成影响。据国家统计局ine调查数据显示,工业部门劳动力成本增加为1.1%,而建筑行业的劳动力成本增加保持在4.3%。 国内游受到一定的冲击,经济危机形势下,大家首先削减的开支就是奢侈品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

3.35 中国经济危机的恶性循环

受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本次美国对我国的出口轮胎进行制裁,将使我国有数十万的人面临失业。2009年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中国轮胎扰乱市场为由,建议对中国输美轮胎连续3年加征关税。9月11日,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依次为35%、30%、25%。

3.4 金融危机创造出的契机

2008年全球fdi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21%;然而发展中国家fdi整体上升4%,国际并购上升16%,“金砖四国”即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fdi均有所上升。

促使我国有实力的企业,发展“走出国门”海外战略。利用很多新兴市场的资产价格将大幅度缩水进行海外并购以加强自身优势弥补不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依靠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促使各国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各国商贸官员频频互访,呈现出国际协调合作的新气象。即便存在各种利益冲突,也必须求同存异,团结度过危机。

留学政策放宽,带来的新一轮留学契机。自从去年金融危机以来,留学热潮没减反而尽显高涨。各国政府也借此推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高质量的教育及移民的宽松政策,再次吸引了中国留学生的目光。

第四章 现阶段国际金融环境与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4.1 现阶段国际金融环境: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放缓

世界银行在首尔发表的《2009年全球发展金融》报告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世界经济将负增长2.9%。 报告还说,今年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仅为1.2%,远低于去年的5.9%和2007年的8.1%。报告预计,如果不包括中国和印度,今年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下降1.6%,失业和贫困人口将进一步增加。

4.11 总体表现:危机后全球经济企稳回升,多数经济体扭转下降趋势

1. 美国触底反弹

2. 欧共体经济区缓慢恢复

3. 日本经济大幅下降后逐步增强

4. 发展中国家恢复效果差异明显,但总体趋向好转

4.12 其他表现:

1. 大部分国家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 全球初级产品价格高位震荡,通货膨胀压力上升

3. 国际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

l 国际贸易急剧萎缩,下降势头得到初步抑制

l 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骤减,扭转势头仍需时日。

4.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加强。

各国推出的保护主义措施约有78项,其中47项已付诸实施。这些贸易保护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关税、实施贸易禁令、出口补贴、滥用贸易救济措施以及多种形式的非关税贸易壁垒。

4.2 我国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有针对性地出台了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大科技投入、改善民生、稳定出口等多项政策等,遏制了经济快速下滑,稳定了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促进了经济稳定回升。

中国国务院总理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2009年中国经济的若干关键数据财政收入6.85万亿元,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实际增长9.8%和8.5%。

4.21 内需回升明显

投资与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前三季度,资本拉动经济增长7.3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拉动4个百分点,内需共拉动经济增长11.3个百分点,内需增长速度高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平均9.8%的增长速度。

4.22 投资高速增长。

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9243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5038亿元,其中,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工程、社会事业投资占44%,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占16%,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占23%,灾后恢复重建占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1%,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4.23 工业生产加快

1-9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幅达到12.3%。发电量呈逐月回升态势,1-9月份,发电量累计增长1.9%,特别是8、9月份发电增速回升至9%以上。自5月份以来,货运周转量增速稳步回升,1-9月份货运周转量由1-5月的增长1.8%回升到5%。

4.24 物价下滑得到遏制 ,经济逐步企稳

受总需求相对不足的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都出现同比下降的走势,1-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下降1.1%,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6.4%。但自7月份以来,我国价格下降的势头开始遏制企稳,8、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了0.5%和0.4%,工业品出厂价格已连续6个月环比上涨。通货紧缩得到抑制,有助于强化企业和居民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

[1月价格]ppi涨幅首超cpi

1、cpi温和上涨,ppi涨幅首超cpi。1月cpi同比上涨1.5%,ppi同比上涨4.3%,涨幅自去年以来首次超过cpi,工业原材料正代替食品成为通胀的主要推动因素,企业生产成本出现压力。

中国网 .cn

时间: 2010-02-26

4.3 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

据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经济信息绿皮书)的09年主报告信息:在相关政策的带领下,预计2010年gdp可以增长8.5%左右,但中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深层矛盾,即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经济内生动力不足,产业结构调整面临重重压力与困难。

1.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但仍有后劲 。

2.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保持平稳增长

3. 外贸出口有望小幅增长但外贸顺差继续缩小

4. 工业生产增速略有加快

5. 价格水平将温和回升

第五章 当前我国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与政策建议

5.1、 现阶段的总体社会经济问题

5.11 整体经济结构失衡,导致经济发展缺乏内动力,存在硬着陆的极大可能性。

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政策拉动。社会投资由于受到市场信心、国外需求、融资约束、市场准入限制等影响,增长乏力,尚未出现由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的增长动力转换趋势。结构性矛盾: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有些行业仍在重复建设

从低端到高端产能、从内需到外需产能、从传统到新兴产能均不同程度面临过剩问题。据统计,2008年底我国粗钢产能6.6亿吨左右,目前实际需求为4.7亿吨左右,1.9亿吨左右产能出现闲置。水泥行业总产能达到17-18亿吨,而市场需求量大约为14亿吨,存在3-4亿吨过剩产能。

5.12 经济危机的后续问题,经济泡沫仍然严重,严重危及国内商业银行体系安全

日益趋高的房价以及供求关系的不足等问题还没有解决。银行大量的房贷加剧了未来坏账增加的威胁性,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泡沫令人担忧。国际金融市场隐患仍存。一是全球银行系统恢复尚需时日。在过去的20多个月内,部分大的金融机构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和次级债券相关的不良资产核销,但引发的损失额度大。

5.13 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衡等社会矛盾突出

贫富差距大,就业问题,社会法制建设不健全等一系列民生问题有待改善

5.2 有助于现状问题解决政策建议

5.21 社会经济政策方面

在现有经济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并及时出台符合当前国际形势且适合中国国情的相关政策。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惠民生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积极的财政政策兼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优化信贷结构。

5.22 推动改革进程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改革。推进垄断行业市场准入改革。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相结合,加强法制建设,从立法层面上对金融危机进行防范。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

5.23 环境变化与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

应对危机的措施不单单是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刺激,同时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关注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发展绿色经济。国务院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增强信心深化合作实现共赢》的演讲,提出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并重。中国在2008年底,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直接用于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资金就有2100亿元。

5.3 危机防范方法与现阶段采取的具体措施。

5.31 危机防范方法:

必须居安思危,提高风险意识,做好充分准备。以预防为主,危机情境中必须及时从实际出发从新调整企业战略。加大监管力度,虽然监管无法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但防范体系的建立可以使我们做好更为充分的准备。即便短期内政府与投资者会小心谨慎,一旦恢复发展,更需要的是及时警示。

5.32 具体措施:

l 我国短期战略性投资对策:

1. 注重政策的力度与节奏,

2. 总体投资稳步增加,投向社会发展薄弱环节

3. fdi产业结构高级化。把握经济危机中的契机,加速中国fdi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积极引导外资进人服务外包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中心等领域。

l 扩大消费市场需求

促进消费品市场销售上扬。标本兼治的措施:挖掘农村庞大的市场,同时减小城市化与工业化脱节。给予更多机会,进城务工定居,缩小与城市人均收入的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削弱两极分化,缩小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差异

l 稳定民生方面

1. 政府支持就业和创造就业机会,个人提高自身能力

2. 稳定房地产市场,供应更多房源,防止“地王囤房”,多建经济适用房

3. 健全社会保障系统,保障民生

l 金融贸易方面

面对美国华反倾销的保护主义,从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三方面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一方面以减少出口商品遭到的反倾销,另一方面可提高企业应对反倾销的能力,扭转中方应诉中的被动局面,使中美贸易顺利、稳定及健康的发展。

第六章 结语

这次之所以选择这个论题是因为在经济联系紧密的今天,金融危机会伴随全球化的趋势,它深入每个国家,有形无形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我希望可以好好了解这个如此冲击世界经济的金融海啸,于是开始着手调查。

在整个论文设计制作过程中,我查找了很多类型的资料,并不断的发现问题与耐心的解决问题。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情势概况与对策分析的论文终于完成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总结,我对金融危机有了一个更深刻更系统的认识。对待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影响更注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而在这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最初我对金融危机概念模糊的态度到最后能够对该命题各个方面都有了较为清晰而深刻的理解,我体会到知识在不断累积的快乐,学习是一个漫长而有意义的事情,我会好好努力并一直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 郑新立,《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

[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经济信息绿皮书)

[3] 唐风,《中国大趋势: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突围》

[4] 搜狐财经

[5] 中国网 .cn

国际金融贸易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离岸市场;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的运动越出国界,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层次上自由兑换、流通,进而在国际贸易、金融投资、储备以及国际市场干预中发挥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储藏手段的职能,并最终成为国际货币的经济过程。货币的国际化需要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二)人民币国际化所具备的内、外部条件[1]

1.经济实力:《2015亚洲》报告称,201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达到11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比例将达到近五分之一。

2.贸易规模:2015年3月数据,中国在全球出口中所占的份额持续增长。而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今年7月出口进口总值同比双双下降,低于预期。但是中国的贸易规模在全球贸易中仍然影响巨大,经常账户交易的近四分之一以人民币进行结算。

3.货币币值的稳定性: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总理表示,人民币汇率已基本保持稳定,不希望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刺激出口。

4.金融市场规模:来自Bloomberg①统计数据,2014年中国股市规模约为3.4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五。Credit Suisse②预计到2030年,中国公司债发行量将激增10倍,且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将超过英国和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

5.稳定的政局和较强的政治地位:中国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国家实力的增强使自身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也给中心区国家、边缘区国家等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二、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

原本各国的金融机构只能从事本国货币存贷款业务,但是二战之后,各国金融机构从事本国货币之外的其他外币的存贷款业务逐渐兴起,有些国家的金融机构因此成为世界各国外币存贷款中心,这种专门从事外币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活动称为离岸金融。

(一)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在跨境人民币投融资[2]中的归类

1.境外机构离岸市场融资,到境内投资;

2.境内机构在岸市场融资,到境外投资;

3.境内机构离岸市场融资,到境外投资;

4.境内银行在岸市场筹资,向境外提供信贷融资:(1)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2)跨境人民币项目贷款;(3)跨境人民币账户融资和同业拆借。

(二)跨境人民币贸易的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是资金所有权与资金使用权分离的产物,融资成本的实质是资金使用者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报酬。由于企业融资是一种市场交易行为,有交易就会有交易费用,资金使用者为了能够获得资金使用权,就必须支付相关的费用。而跨境人民币贸易的融资成本实际上包括两部分:资金使用费和融资费用。资金使用费通常是融资所支付的利息;而融资费用指融资过程引发的一切费用,企业在贸易融资中兑换外汇的费用和汇率损失,也属于融资费用。

此外,一般企业融资的成本还包括:抵押物登记评估费用,担保费用,风险保证金利息等。

(三)人民币汇率浮动引发的附加融资费用

当人民币升值时[3],意味着兑换外币数额的能力增强,以人民币支付国际贸易款项时能避免汇兑损失。当人民币汇率呈现强烈的贬值预期时,持有外币可以对冲汇率风险。如果企业可以自由选择人民币或是外币的支付方式,能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跨境贸易融资成本。

三、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

在中国大陆资本账户没有完全开放的状态下,持有相关业务牌照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为国际投融资者提供境外人民币投融资平台。

(一)离岸金融市场的类型[4]

1.内外一体型.主要是资金的出入境不受限制,高度开放。这类市场要求所在地区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完善的金融市场、较高的服务水平,以及成熟的宏观调控机制、丰富的市场调控经验、货币完全自由兑换。

2.内外分离型。通过政策导向,在利率、汇率管制、税收政策等方面几乎没有限制,但与国内在岸市场隔离。离岸市场的金融机构必须通过离岸业务专用账户进行交易。

3.避税型。没有实际资金交易,不需要纳税,只起到账户簿记的作用。这类市场管制更加宽松、税收更加优惠。

(二)当前人民币离岸市场情况

中国通过双边互换协议支持人民币国际化,与32个国家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定,总规模超过3.1万亿元人民币。建立了香港、台湾、新加坡、伦敦、卢森堡、德国、法国、多伦多等多个离岸人民币市场。

1.香港。香港是全世界最发达的金融市场之一,早在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就与香港金管局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关于香港个人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合作备忘录》,香港可以进行人民币清算业务,中银香港成为清算行。2004年,香港可以开展人民币存款、兑换、汇款等个人业务,为人民币留存海外开放了窗口。2009-2010年上半年,随着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渐渐消散,香港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的受益地区。2014年,香港作为第一大人民币离岸中心,整体人民币支付量的市场占有率为72.4%。

2.新加坡。2014年,新加坡取代伦敦,成为第二大人民币离岸中心,更多中国企业利用新加坡与东盟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新加坡占整体人民币支付量市场的6.8%。

3.上海。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差不多两年了,上海将成为中国境内的离岸人民币中心。上海自贸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建设意味着人民币资金进出更加便利,鼓励区内企业在自贸区进行跨境贸易时用人民币结算;未来开放力度如果进一步加大,境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区内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用于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

四、自贸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如何改变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模式

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如果国内的进口企业与国外的出口企业进行商务买卖时,需要申请融资(如跨境延期付汇),那么国内的金融机构不能跟国外公司直接开展付汇业务,而需要通过离岸或海外金融机构开展融资业务。如图1所示。

离岸或海外金融机构跟国内的进口企业A与国外的出口企业B签署跨境贸易融资合同,受让B享有的对A的应收账款,而后A执行贸易融资的付汇模式有两种。如图2所示。

如果在自贸区建立新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注册在自贸区内的金融机构可以跟A和B签署跨境贸易融资合同,根据B为A核定的信用额度,由该自贸区金融机构为A或B提供融资。这样的新模式的形成,不但为国内企业解决了跨境贸易中的融资需求和信用风险担保问题,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成本。

图1

图2

图3

五、结论

促进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首先需要让持有人民币的企业可以融出人民币,获得相应收益,尤其解决中小企业跨境融资难的问题;其次需要解决的是,让流出境外的人民币可以流通和交易[5]。因此,在人民币尚未完成国际化之前,要努力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使流到境外的人民币可以在离岸人民币市场上进行交易,这样才能保证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顺利进行。

在自贸区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对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具有重要的意义;反过来对人民币发展成为具备国际结算、计价、国际投资及国际借贷职能的国际化货币也非常重要。从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发展路径来看,上海自贸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将成为下一个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

参考文献

[1]刘仁伍.人民币国际化:风险评估与控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P15~P25.

[2]张琦.跨境人民币投融资新布局[J].金融贸易,2015年第1期.

[3]宫宇燕.均衡汇率与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屠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研究[J].金融论坛,2011年第12期.

[5]李豫.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J].上海金融,2011年第1期.

作者简介

高晶(1985.4.16-),女,籍贯天津;三井住友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信审经理助理;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课程在读,金融学方向。

注释

①Bloomberg:全球商业、金融信息和财经资讯的领先提供商。

②Credit Suisse:全球第五大财团、瑞士第二大银行。

The significance of RMB offshore market in

国际金融贸易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货币合作可行性机制叶策

[论文摘要]在东亚(包括东盟和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区域经济关联度不断提高的情形下,加强东亚货币合作,构建东亚单一货币区是大势所趋,有必要对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条件进行分析,进而明确东亚货币合作机制和我国的时策。

现今作为区域货币合作典范的欧元已经成功启动,美元合作在美洲的强势发力业已引起普遍关注,这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东亚毫无疑问是个刺激。而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也郑重的警示了东亚各国加强区域性的经济和金融合作共同抵御金融风险的必要性,区域性的货币危机需要区域性的货币合作来防范已成为共识。同时加强货币金融合作本身在区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形势下也是增强自身经济实力的必然要求。

一、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分析

“货币一体化是指各国在货币方面的融合、结合、整合的行为、现象和趋势。根据区域内各国货币合作的程度,可以将货币一体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区域内货币政策协调;二是区域货币联盟;三是单一货币区,又称最优货币区,是区域货币合作的最高层次。”“最优货币区,具体说来是指由一些彼此间商品、劳动力、资本流动比较灵活,经济开放程度和金融一体化程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相近,经济政策较为容易协调的国家与地区所组成的货币区。

最优货币区理论最早是由蒙代尔于1961年提出的,其目的是为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该理论最初关注的是成立最优货币区的标准问题,蒙代尔、麦金农、彼得凯南、伊格拉姆分别提出了确定最优货币区的单一标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经济开放程度、低级产品的多样化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随着实践进程的发展,单一标准的理论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于是,后来的经济学家将该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使该理论的研究重点转移到参与最优货币区的成本和效益分析上。

参与最优货币区的成本主要是:各成员国会损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会丧失巨额的铸币税收人,同时要支付较高的货币转换成本,会使其财政政策不可避免的受到牵连,进而会影响到其国内经济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而参与最优货币区的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一)减少交易成本,降低汇率风险。单一货币区建立后,区域内货币交易被取消,这将节免货币兑换的成本,可以节约大量人力财力,有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而货币交易的取消,“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汇率波动对贸易和物价的不利影响及由汇率波动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特别是能避免短期国际资本的冲击,因为单一货币会使最优货币区内的货币规模巨增,将致使投机者无力制造差价实现套利。(二)减少外汇储备成本,节约外汇储备。货币一体化,可以通过集中各国的外汇储备和协调成员国彼此间抵消贸易差额来实现区域内外汇储备的节约。(三)货币一体化还可以降低各成员国的通货膨胀率抑制利率的不正常上升.稳定成员国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川。(四)货币一体化还将扩大各成员国的国际影响力,并且为各成员国接下来的深层次政治合作打造平台。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条件分析

从长远看来,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彼此间贸易、投资、金融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以及受国际趋势的影响,东亚地区构建单一货币区是势在必行的。但就目前言,需要分析东亚货币合作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按照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构建单一货币区的成员国应当符合的内部条件有:各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高,各国经济的关联程度高,各国经济的发展水平趋同,成员国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强,各国政策的协调一致性强,所建货币区内拥有核心国和核心货币。

从东亚国家和地区目前的现状分析看来:在各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方面,东盟、亚洲四小龙和日本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较高,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占GDP的比重也是在逐步上升,加人WTO后更加明显,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高了,则对汇率波动就会敏感,东盟和亚洲四小龙更是如此,这将促使各成员国就汇率产生共同的需求,他们需要进行货币合作,实行汇率联动;在各国经济的关联程度方面,东亚各成员国之间相互投资和贸易往来占该区域投资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这也为他们进行货币合作提供了现实的经济基础;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同性方面,东亚各成员国参差不齐,人均GDP高低不一,经济发展水平大相迥异,这与最优货币区理论建立单一货币区所要求的条件差距较大;在成员国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方面,就人力而言,人力资本跨国流动性由于受种种因素影响譬如历史、文化、宗教等显得较弱,其中的人力价格因素进而导致物价因素也差异较大;就资本而言,像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由于金融自由化程度较低,金融管制较严,在资本的可自由兑换方面尚未完全放开;在各国货币政策的协调一致性方面,就金融体制而言,东亚各国大都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制这点是相似的,但各国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却会增加实施共同盯住篮子货币乃至建立单一货币区的操作难度,自然会增加推行统一货币政策的难度;在所建货币区内是否拥有核心国和核心货币方面,东亚的新加坡、韩国虽富,但由于国家小,总国力规模尚不够强。日本具备成为核心国的条件,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东亚大多数国家对其持不信任态度,而且近十多年来日本经济一直低迷.显然它并不适合担当这一角色。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币也已经成为周边国家的主要结算货币,但是由于总体经济规模还不够大,目前也不适合成为核心国,所以东亚尚没有核心国和核心货币。

从外部条件看,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东亚国家强烈要求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要求大国之间进行有效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为东亚的货币合作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可是,时至今日,美国、欧盟、日本为了争夺国际货币的垄断地位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际货币政策协调要想达成一致任重道远。

综上所述,就目前而言,东亚地区建立单一货币区的条件尚不成熟。但是,建立次区域的单一货币区尤其是建立以人民币为核心的包括中国大陆、港澳甚至台湾省在内的大中国经济圈,目前的条件已趋向成熟(注:朱芳,东亚次区域货币区建立的条件分析,当代亚太,2003.12),而人民币货币区的建立也会为最终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供宝贵的经验。同样,东盟十国也可以尝试成立类似的次区域单一货币区。

三、东亚货币合作机制分析

打造第一平台:扩大东亚货币互换。2000年5月6日在泰国举行的东盟10+3财长会议上,就东亚地区加强财政和金融的合作问题达成了“清迈协议”,其中涉及多项金融合作的内容,最主要的是货币互换。货币互换是指一国货币在陷人流动性危机的时候在不需要担保品的情况下就可以本币购买对方国家的可兑换货币,待度过危机后,再按协议条件,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刻,按照购买时所使用的汇率,用已购买的可兑换货币购回本币。货币互换是获得紧急融资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成员国提高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清迈协议是东亚货币合作的一次实质性进展,但只是属于危机解救机构,要加强东亚货币合作就应该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货币互换,由双边扩展到多边;而又因为东亚国家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各自的体制也不乏相似之处,彼此之间相互了解各自的国情,在经济金融贸易方面又都具有高储蓄率、较高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较高的外汇储备等特点,在如上所说的扩大了的东亚货币互换的基础上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等组织也是有可能的。当然,这其中需要搞好跟IMF、美国和欧盟的博弃。

打造第二平台:建立东亚汇率联合浮动机制。东亚国家己具有建立汇率联动机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川,在经济上,东亚国家彼此之间具有较高的贸易相关度和投资相关度以及较高的外汇储备,这都为汇率联动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经济基础。在技术上,大多数东亚国家采取的仍是或相当于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东亚汇率联动机制不需要对汇率制度进行根本变革,转换成本相应的就小。同时,根据最优货币区的理论,所建货币区的规模越小,其经济发展的一致性就越强,货币一体化的成本也就越低,也就越有可能发展成为单一货币区。因此,在东亚货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先局部后整体的分步走思路进行汇率安排,先选择次区域,建设次区域单一货币区。就目前看,可以选出二个:东盟十汇率政策的总体协调,建立盯住共同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即在各国和大中国经济圈(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乃至台湾省)。汉而后,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次区域间联合,从而将汇率联动机制扩展到整个东亚地区。打造第三平台: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因为“只有单一货币区才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和明确的制度约束,这是汇率联动机制所无法比拟的’心三,而且伴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彼此间的利益枚关度越来越高,所以东亚作为不可分割的一个经济体,建立单一货币区是早晚的事。当然,这需要各国拿出巨大的勇气,克服多种困难.包括意识形态和历史问题,其中加强政治对话和合作尤为重要。

四、我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对策分析

按照最优货币区理论,货币一体化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一、货币区成员国之间货币可自由兑换;二、资本可自由流动;三、汇率可自由浮动。而根据“蒙代尔三角”学说,资本的自由流动,汇率的自由浮动和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三者只能同时实现其中的二者,这就意味着,我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要有所作为.需要放弃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但是这涉及到一个国家的,作为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复杂国情的世界政治经济大国,就目前而言.这是不能做到的,这也构成了中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一大困难。然而,伴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中国参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是势在必行的,中国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必须进行有效的政策调整,这包括:(一)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切实加强货币篮子的选择,合理确定各自比重。(二)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国内的各类金融机构,广泛培育市场,努力加强国内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建设。(三)尤为紧迫的是,虽然我国已经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但是,我国要进行区域货币合作就应当同样逐步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其实,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能真正管得住的只有少部分的资本项目,其他很多的资本项目往往通过采取各种非法的手段实现了人民币的可兑换”二,政府不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四)加强我国企业的管理制度改革,努力完善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倡导自主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竟争力,积极倡导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企业对外投资,有力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五)积极倡导和通力合作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等组织。(六)加强政府间对话,强化政府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七)加强汇率联动机制建设,首先要领导建立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甚至台湾省在内的“大中国经济圈”的次区域单一货币区的汇率联动机制建设。

综上所述、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东亚各国的贸易相关度和投资相关度日趋紧密,在东亚区域进行货币合作势在必行。作为世界政治经济大国,我们要果断参与其中,有效调整各种政策,在确保国内经济稳定的基础上,通力加强与各成员国的合作,努力承担起在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的历史重任,从而在这个互惠共赢的历史机遇中全面增加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周颖,纪振强.东亚货币一体化:理论基础、可行性及前景瞻望仁月.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3,(9).

[2]朱芳.最优货币区理论:欧元的启示与东亚货币区的设想〔J.南方金融,2003,(7).

[3]刘力臻,焦百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与我国的参与对策〔J〕.东北亚论坛,2003,(3),

[4]李勇辉,昊朝霞.区域货币一体化下的亚洲货币合作机制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5]钟伟.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三个层次(J〕.经济研究参考,2001.(47).

[6]李晓,丁一兵.东亚区域货币体系的构建:必要性、可行性与路径选择[J〕.国际经济研究.2003,(4).

国际金融贸易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在东亚(包括东盟和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区域经济关联度不断提高的情形下,加强东亚货币合作,构建东亚单一货币区是大势所趋,有必要对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条件进行分析,进而明确东亚货币合作机制和我国的时策。

现今作为区域货币合作典范的欧元已经成功启动,美元合作在美洲的强势发力业已引起普遍关注,这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东亚毫无疑问是个刺激。而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也郑重的警示了东亚各国加强区域性的经济和金融合作共同抵御金融风险的必要性,区域性的货币危机需要区域性的货币合作来防范已成为共识。同时加强货币金融合作本身在区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形势下也是增强自身经济实力的必然要求。

一、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分析

“货币一体化是指各国在货币方面的融合、结合、整合的行为、现象和趋势。根据区域内各国货币合作的程度,可以将货币一体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区域内货币政策协调;二是区域货币联盟;三是单一货币区,又称最优货币区,是区域货币合作的最高层次。”“最优货币区,具体说来是指由一些彼此间商品、劳动力、资本流动比较灵活,经济开放程度和金融一体化程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相近,经济政策较为容易协调的国家与地区所组成的货币区。

最优货币区理论最早是由蒙代尔于1961年提出的,其目的是为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该理论最初关注的是成立最优货币区的标准问题,蒙代尔、麦金农、彼得凯南、伊格拉姆分别提出了确定最优货币区的单一标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经济开放程度、低级产品的多样化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随着实践进程的发展,单一标准的理论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于是,后来的经济学家将该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使该理论的研究重点转移到参与最优货币区的成本和效益分析上。

参与最优货币区的成本主要是:各成员国会损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会丧失巨额的铸币税收人,同时要支付较高的货币转换成本,会使其财政政策不可避免的受到牵连,进而会影响到其国内经济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而参与最优货币区的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一)减少交易成本,降低汇率风险。单一货币区建立后,区域内货币交易被取消,这将节免货币兑换的成本,可以节约大量人力财力,有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而货币交易的取消,“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汇率波动对贸易和物价的不利影响及由汇率波动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特别是能避免短期国际资本的冲击,因为单一货币会使最优货币区内的货币规模巨增,将致使投机者无力制造差价实现套利。(二)减少外汇储备成本,节约外汇储备。货币一体化,可以通过集中各国的外汇储备和协调成员国彼此间抵消贸易差额来实现区域内外汇储备的节约。 (三)货币一体化还可以降低各成员国的通货膨胀率抑制利率的不正常上升.稳定成员国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川。(四)货币一体化还将扩大各成员国的国际影响力,并且为各成员国接下来的深层次政治合作打造平台。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条件分析

从长远看来,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彼此间贸易、投资、金融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以及受国际趋势的影响,东亚地区构建单一货币区是势在必行的。但就目前言,需要分析东亚货币合作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按照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构建单一货币区的成员国应当符合的内部条件有:各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高,各国经济的关联程度高,各国经济的发展水平趋同,成员国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强,各国政策的协调一致性强,所建货币区内拥有核心国和核心货币。

从东亚国家和地区目前的现状分析看来:在各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方面,东盟、亚洲四小龙和日本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较高,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占gdp的比重也是在逐步上升,加人wto后更加明显,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高了,则对汇率波动就会敏感,东盟和亚洲四小龙更是如此,这将促使各成员国就汇率产生共同的需求,他们需要进行货币合作,实行汇率联动;在各国经济的关联程度方面,东亚各成员国之间相互投资和贸易往来占该区域投资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这也为他们进行货币合作提供了现实的经济基础;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同性方面,东亚各成员国参差不齐,人均gdp高低不一,经济发展水平大相迥异,这与最优货币区理论建立单一货币区所要求的条件差距较大;在成员国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方面,就人力而言,人力资本跨国流动性由于受种种因素影响譬如历史、文化、宗教等显得较弱,其中的人力价格因素进而导致物价因素也差异较大;就资本而言,像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由于金融自由化程度较低,金融管制较严,在资本的可自由兑换方面尚未完全放开;在各国货币政策的协调一致性方面,就金融体制而言,东亚各国大都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制这点是相似的,但各国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却会增加实施共同盯住篮子货币乃至建立单一货币区的操作难度,自然会增加推行统一货币政策的难度;在所建货币区内是否拥有核心国和核心货币方面,东亚的新加坡、韩国虽富,但由于国家小,总国力规模尚不够强。日本具备成为核心国的条件,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东亚大多数国家对其持不信任态度,而且近十多年来日本经济一直低迷.显然它并不适合担当这一角色。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币也已经成为周边国家的主要结算货币,但是由于总体经济规模还不够大,目前也不适合成为核心国,所以东亚尚没有核心国和核心货币。

从外部条件看,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东亚国家强烈要求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要求大国之间进行有效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为东亚的货币合作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可是,时至今日,美国、欧盟、日本为了争夺国际货币的垄断地位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际货币政策协调要想达成一致任重道远。

综上所述,就目前而言,东亚地区建立单一货币区的条件尚不成熟。但是,建立次区域的单一货币区尤其是建立以人民币为核心的包括中国大陆、港澳甚至台湾省在内的大中国经济圈,目前的条件已趋向成熟(注:朱芳,东亚次区域货币区建立的条件分析,当代亚太,2003.12),而人民币货币区的建立也会为最终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供宝贵的经验。同样,东盟十国也可以尝试成立类似的次区域单一货币区。

三、东亚货币合作机制分析

打造第一平台:扩大东亚货币互换。2000年5月6日在泰国举行的东盟10+3财长会议上,就东亚地区加强财政和金融的合作问题达成了“清迈协议”,其中涉及多项金融合作的内容,最主要的是货币互换。货币互换是指一国货币在陷人流动性危机的时候在不需要担保品的情况下就可以本币购买对方国家的可兑换货币,待度过危机后,再按协议条件,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刻,按照购买时所使用的汇率,用已购买的可兑换货币购回本币。货币互换是获得紧急融资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成员国提高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清迈协议是东亚货币合作的一次实质性进展,但只是属于危机解救机构,要加强东亚货币合作就应该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货币互换,由双边扩展到多边;而又因为东亚国家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各自的体制也不乏相似之处,彼此之间相互了解各自的国情,在经济金融贸易方面又都具有高储蓄率、较高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较高的外汇储备等特点,在如上所说的扩大了的东亚货币互换的基础上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等组织也是有可能的。当然,这其中需要搞好跟imf、美国和欧盟的博弃。

打造第二平台:建立东亚汇率联合浮动机制。东亚国家己具有建立汇率联动机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川,在经济上,东亚国家彼此之间具有较高的贸易相关度和投资相关度以及较高的外汇储备,这都为汇率联动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经济基础。在技术上,大多数东亚国家采取的仍是或相当于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东亚汇率联动机制不需要对汇率制度进行根本变革,转换成本相应的就小。同时,根据最优货币区的理论,所建货币区的规模越小,其经济发展的一致性就越强,货币一体化的成本也就越低,也就越有可能发展成为单一货币区。因此,在东亚货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先局部后整体的分步走思路进行汇率安排,先选择次区域,建设次区域单一货币区。就目前看,可以选出二个:东盟十汇率政策的总体协调,建立盯住共同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即在各国和大中国经济圈(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乃至台湾省)。汉而后,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次区域间联合,从而将汇率联动机制扩展到整个东亚地区。

打造第三平台: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因为“只有单一货币区才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和明确的制度约束,这是汇率联动机制所无法比拟的’心三,而且伴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彼此间的利益枚关度越来越高,所以东亚作为不可分割的一个经济体,建立单一货币区是早晚的事。当然,这需要各国拿出巨大的勇气,克服多种困难.包括意识形态和历史问题,其中加强政治对话和合作尤为重要。

四、我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对策分析

按照最优货币区理论,货币一体化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一、货币区成员国之间货币可自由兑换;二、资本可自由流动;三、汇率可自由浮动。而根据“蒙代尔三角”学说,资本的自由流动,汇率的自由浮动和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三者只能同时实现其中的二者,这就意味着,我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要有所作为.需要放弃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但是这涉及到一个国家的,作为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复杂国情的世界政治经济大国,就目前而言.这是不能做到的,这也构成了中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一大困难。然而,伴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中国参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是势在必行的,中国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必须进行有效的政策调整,这包括:(一)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切实加强货币篮子的选择,合理确定各自比重。(二)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国内的各类金融机构,广泛培育市场,努力加强国内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建设。(三)尤为紧迫的是,虽然我国已经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但是,我国要进行区域货币合作就应当同样逐步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其实,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能真正管得住的只有少部分的资本项目,其他很多的资本项目往往通过采取各种非法的手段实现了人民币的可兑换”二,政府不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四)加强我国企业的管理制度改革,努力完善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倡导自主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竟争力,积极倡导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企业对外投资,有力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五)积极倡导和通力合作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等组织。(六)加强政府间对话,强化政府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七)加强汇率联动机制建设,首先要领导建立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甚至台湾省在内的“大中国经济圈”的次区域单一货币区的汇率联动机制建设。

综上所述、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东亚各国的贸易相关度和投资相关度日趋紧密,在东亚区域进行货币合作势在必行。作为世界政治经济大国,我们要果断参与其中,有效调整各种政策,在确保国内经济稳定的基础上,通力加强与各成员国的合作,努力承担起在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的历史重任,从而在这个互惠共赢的历史机遇中全面增加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周颖,纪振强.东亚货币一体化:理论基础、可行性及前景瞻望仁月.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3,(9).

[2]朱芳.最优货币区理论:欧元的启示与东亚货币区的设想〔j.南方金融,2003,(7).

[3]刘力臻,焦百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与我国的参与对策〔j〕.东北亚论坛,2003,(3),

[4]李勇辉,昊朝霞.区域货币一体化下的亚洲货币合作机制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5]钟伟.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三个层次(j〕.经济研究参考,2001.(47).

[6]李晓,丁一兵.东亚区域货币体系的构建:必要性、可行性与路径选择[j〕.国际经济研究.2003,(4).

国际金融贸易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在东亚(包括东盟和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区域经济关联度不断提高的情形下,加强东亚货币合作,构建东亚单一货币区是大势所趋,有必要对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条件进行分析,进而明确东亚货币合作机制和我国的时策。

现今作为区域货币合作典范的欧元已经成功启动,美元合作在美洲的强势发力业已引起普遍关注,这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东亚毫无疑问是个刺激。而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也郑重的警示了东亚各国加强区域性的经济和金融合作共同抵御金融风险的必要性,区域性的货币危机需要区域性的货币合作来防范已成为共识。同时加强货币金融合作本身在区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形势下也是增强自身经济实力的必然要求。

一、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分析

“货币一体化是指各国在货币方面的融合、结合、整合的行为、现象和趋势。根据区域内各国货币合作的程度,可以将货币一体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区域内货币政策协调;二是区域货币联盟;三是单一货币区,又称最优货币区,是区域货币合作的最高层次。”“最优货币区,具体说来是指由一些彼此间商品、劳动力、资本流动比较灵活,经济开放程度和金融一体化程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相近,经济政策较为容易协调的国家与地区所组成的货币区。

最优货币区理论最早是由蒙代尔于1961年提出的,其目的是为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该理论最初关注的是成立最优货币区的标准问题,蒙代尔、麦金农、彼得凯南、伊格拉姆分别提出了确定最优货币区的单一标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经济开放程度、低级产品的多样化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随着实践进程的发展,单一标准的理论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于是,后来的经济学家将该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使该理论的研究重点转移到参与最优货币区的成本和效益分析上。

参与最优货币区的成本主要是:各成员国会损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会丧失巨额的铸币税收人,同时要支付较高的货币转换成本,会使其财政政策不可避免的受到牵连,进而会影响到其国内经济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而参与最优货币区的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一)减少交易成本,降低汇率风险。单一货币区建立后,区域内货币交易被取消,这将节免货币兑换的成本,可以节约大量人力财力,有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而货币交易的取消,“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汇率波动对贸易和物价的不利影响及由汇率波动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特别是能避免短期国际资本的冲击,因为单一货币会使最优货币区内的货币规模巨增,将致使投机者无力制造差价实现套利。(二)减少外汇储备成本,节约外汇储备。货币一体化,可以通过集中各国的外汇储备和协调成员国彼此间抵消贸易差额来实现区域内外汇储备的节约。(三)货币一体化还可以降低各成员国的通货膨胀率抑制利率的不正常上升.稳定成员国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川。(四)货币一体化还将扩大各成员国的国际影响力,并且为各成员国接下来的深层次政治合作打造平台。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条件分析

从长远看来,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彼此间贸易、投资、金融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以及受国际趋势的影响,东亚地区构建单一货币区是势在必行的。但就目前言,需要分析东亚货币合作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按照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构建单一货币区的成员国应当符合的内部条件有:各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高,各国经济的关联程度高,各国经济的发展水平趋同,成员国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强,各国政策的协调一致性强,所建货币区内拥有核心国和核心货币。

从东亚国家和地区目前的现状分析看来:在各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方面,东盟、亚洲四小龙和日本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较高,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占GDP的比重也是在逐步上升,加人WTO后更加明显,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高了,则对汇率波动就会敏感,东盟和亚洲四小龙更是如此,这将促使各成员国就汇率产生共同的需求,他们需要进行货币合作,实行汇率联动;在各国经济的关联程度方面,东亚各成员国之间相互投资和贸易往来占该区域投资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这也为他们进行货币合作提供了现实的经济基础;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同性方面,东亚各成员国参差不齐,人均GDP高低不一,经济发展水平大相迥异,这与最优货币区理论建立单一货币区所要求的条件差距较大;在成员国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方面,就人力而言,人力资本跨国流动性由于受种种因素影响譬如历史、文化、宗教等显得较弱,其中的人力价格因素进而导致物价因素也差异较大;就资本而言,像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由于金融自由化程度较低,金融管制较严,在资本的可自由兑换方面尚未完全放开;在各国货币政策的协调一致性方面,就金融体制而言,东亚各国大都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制这点是相似的,但各国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却会增加实施共同盯住篮子货币乃至建立单一货币区的操作难度,自然会增加推行统一货币政策的难度;在所建货币区内是否拥有核心国和核心货币方面,东亚的新加坡、韩国虽富,但由于国家小,总国力规模尚不够强。日本具备成为核心国的条件,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东亚大多数国家对其持不信任态度,而且近十多年来日本经济一直低迷.显然它并不适合担当这一角色。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币也已经成为周边国家的主要结算货币,但是由于总体经济规模还不够大,目前也不适合成为核心国,所以东亚尚没有核心国和核心货币。

从外部条件看,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东亚国家强烈要求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要求大国之间进行有效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为东亚的货币合作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可是,时至今日,美国、欧盟、日本为了争夺国际货币的垄断地位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际货币政策协调要想达成一致任重道远。

综上所述,就目前而言,东亚地区建立单一货币区的条件尚不成熟。但是,建立次区域的单一货币区尤其是建立以人民币为核心的包括中国大陆、港澳甚至台湾省在内的大中国经济圈,目前的条件已趋向成熟(注:朱芳,东亚次区域货币区建立的条件分析,当代亚太,2003.12),而人民币货币区的建立也会为最终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供宝贵的经验。同样,东盟十国也可以尝试成立类似的次区域单一货币区。

三、东亚货币合作机制分析

打造第一平台:扩大东亚货币互换。2000年5月6日在泰国举行的东盟10+3财长会议上,就东亚地区加强财政和金融的合作问题达成了“清迈协议”,其中涉及多项金融合作的内容,最主要的是货币互换。货币互换是指一国货币在陷人流动性危机的时候在不需要担保品的情况下就可以本币购买对方国家的可兑换货币,待度过危机后,再按协议条件,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刻,按照购买时所使用的汇率,用已购买的可兑换货币购回本币。货币互换是获得紧急融资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成员国提高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清迈协议是东亚货币合作的一次实质性进展,但只是属于危机解救机构,要加强东亚货币合作就应该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货币互换,由双边扩展到多边;而又因为东亚国家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各自的体制也不乏相似之处,彼此之间相互了解各自的国情,在经济金融贸易方面又都具有高储蓄率、较高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较高的外汇储备等特点,在如上所说的扩大了的东亚货币互换的基础上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等组织也是有可能的。当然,这其中需要搞好跟IMF、美国和欧盟的博弃。

打造第二平台:建立东亚汇率联合浮动机制。东亚国家己具有建立汇率联动机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川,在经济上,东亚国家彼此之间具有较高的贸易相关度和投资相关度以及较高的外汇储备,这都为汇率联动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经济基础。在技术上,大多数东亚国家采取的仍是或相当于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东亚汇率联动机制不需要对汇率制度进行根本变革,转换成本相应的就小。同时,根据最优货币区的理论,所建货币区的规模越小,其经济发展的一致性就越强,货币一体化的成本也就越低,也就越有可能发展成为单一货币区。因此,在东亚货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先局部后整体的分步走思路进行汇率安排,先选择次区域,建设次区域单一货币区。就目前看,可以选出二个:东盟十汇率政策的总体协调,建立盯住共同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即在各国和大中国经济圈(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乃至台湾省)。汉而后,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次区域间联合,从而将汇率联动机制扩展到整个东亚地区。

打造第三平台: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因为“只有单一货币区才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和明确的制度约束,这是汇率联动机制所无法比拟的’心三,而且伴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彼此间的利益枚关度越来越高,所以东亚作为不可分割的一个经济体,建立单一货币区是早晚的事。当然,这需要各国拿出巨大的勇气,克服多种困难.包括意识形态和历史问题,其中加强政治对话和合作尤为重要。

四、我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对策分析

按照最优货币区理论,货币一体化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一、货币区成员国之间货币可自由兑换;二、资本可自由流动;三、汇率可自由浮动。而根据“蒙代尔三角”学说,资本的自由流动,汇率的自由浮动和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三者只能同时实现其中的二者,这就意味着,我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要有所作为.需要放弃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但是这涉及到一个国家的,作为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复杂国情的世界政治经济大国,就目前而言.这是不能做到的,这也构成了中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一大困难。然而,伴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中国参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是势在必行的,中国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必须进行有效的政策调整,这包括:(一)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切实加强货币篮子的选择,合理确定各自比重。(二)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国内的各类金融机构,广泛培育市场,努力加强国内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建设。(三)尤为紧迫的是,虽然我国已经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但是,我国要进行区域货币合作就应当同样逐步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其实,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能真正管得住的只有少部分的资本项目,其他很多的资本项目往往通过采取各种非法的手段实现了人民币的可兑换”二,政府不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四)加强我国企业的管理制度改革,努力完善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倡导自主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竟争力,积极倡导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企业对外投资,有力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五)积极倡导和通力合作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等组织。(六)加强政府间对话,强化政府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七)加强汇率联动机制建设,首先要领导建立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甚至台湾省在内的“大中国经济圈”的次区域单一货币区的汇率联动机制建设。

综上所述、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东亚各国的贸易相关度和投资相关度日趋紧密,在东亚区域进行货币合作势在必行。作为世界政治经济大国,我们要果断参与其中,有效调整各种政策,在确保国内经济稳定的基础上,通力加强与各成员国的合作,努力承担起在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的历史重任,从而在这个互惠共赢的历史机遇中全面增加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周颖,纪振强.东亚货币一体化:理论基础、可行性及前景瞻望仁月.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3,(9).

[2]朱芳.最优货币区理论:欧元的启示与东亚货币区的设想〔J.南方金融,2003,(7).

[3]刘力臻,焦百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与我国的参与对策〔J〕.东北亚论坛,2003,(3),

[4]李勇辉,昊朝霞.区域货币一体化下的亚洲货币合作机制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5]钟伟.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三个层次(J〕.经济研究参考,2001.(47).

[6]李晓,丁一兵.东亚区域货币体系的构建:必要性、可行性与路径选择[J〕.国际经济研究.2003,(4).

上一篇:英语专业范文 下一篇:国际贸易流程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