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理念范文

时间:2023-09-26 10:22:32

规划设计理念

规划设计理念范文第1篇

1.1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元月1日起颁布实施)。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年4月1日起颁布实施)。3)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4)GB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5)《山西省村镇建筑日照间距技术规定》(襄建函[2013]1号)。6)《住宅设计规范》。7)《襄汾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8)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条件。1.2规划原则1)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满足安置的原则。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综合开发,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注重布局的合理性,明确各项功能的需要,满足居民安置的要求,满足日照、居住、安全、出行、康体的要求。2)坚持健康生态的原则。规划倡导居民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生态绿地的建设,强调庭院空间的景观塑造,使住户充分享受自然的气息。3)坚持近远期结合、完善配套的原则。规划充分考虑项目与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周期,统筹项目自身的建设时序,保证项目的建设与周边的配套设施同步进行,最大限度的保证居民的使用需求。

2设计指导思想

以小区规划和整体功能作为出发点,结合现状,前瞻未来,做到超前性和现实性的协调统一。强调实用性,完善小区的自身功能,充分与学校发展同步,使小区成为当地最精彩、最有活力的区域之一,户型成为居住发展的新典范。引入环境设计理念,注重公共活动空间的塑造,充分结合人工绿化和自然景观等资源,使居住环境多样性,创造一个有序和谐的居住空间,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居家、生活、休憩、颐养等各项功能要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使小区项目从单一的建设工作拓展开来,形成产业多样化、服务多样化,使小区有更强的发展力和生命力。

3规划结构与布局

以城市新区为主题,以历史文化景观为特色,以人文城市为内涵,以良好的绿化环境及新型建筑生态技术为技术保障,建设成为“绿色—生态—休闲”的复合型城市中心居住区。3.1规划结构利用城市道路形成的街区构建既相互独立又整体协调的大居住小区,形成“两轴、两点、三带”的结构形式。1)两轴。北大街在规划地块北部东向穿越,是重要的城市主干道。规划在北大街南侧形成规划地块最重要的南北向城市景观主轴,并结合以豁都峪涧河为另一景观主轴,打造成为北大街入口的标志性景观节点。2)两点。在地块中规划城市主干道北大街以南的区域,打造成规划居住区内的一个商业网点;沿豁都峪涧河河岸设置一条商业慢行街,从而将居住和商贸有机的结合。不仅增强了城市空间的联系,交通的联系,而且提升了整个地块的活力。3)三带。地块沿豁都峪涧河河岸设置一条休闲景观带;城市主干道北大街设置一条景观带;规划地块中部以步道及绿化环境南北向贯穿整个规划地块,形成规划区中部林荫道;规划地块南部以组团中心绿地互相联结,形成规划区游憩带。3.2空间布局根据规划地块的区位特点,其北为襄汾县司法局,西南为豁都峪涧河,东为丁陶尚都北院,同时综合北大街、丁陶大道、豁都峪涧河河岸的街道景观要求进行空间环境布局。整个规划区住宅以高层为主,在整体布局上明确“建设城市新区”的建设思路,打造良好的街道景观及开敞空间界面,在地块中心设置较大规模的开敞绿地及步行活动空间,将视觉景观轴线引入规划区内部。

4功能规划设计

1)用地及功能的定位。本区功能定位于中高档与经济型相结合的住宅小区,着重塑造家的温馨环境,加强人文环境的营造。住宅规划为18层高层住宅,布局合理,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资源。2)规划的设计构思。以人为本,研究人活动的心理、目标、方式,为人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用文化的手法、用环境的手段,营造一种尊贵、舒适、惬意之“家的感觉”,使居住其中的住户有一种身居“豪宅”的自豪感。3)商业配置。规划区的商业配置本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在北大街布置集中的城市商业中心和沿街商业,用于服务规划区。此外,在沿豁都峪涧河一侧布置了沿河休闲步行商业街。

5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对外交通与出入口。规划地块周边区域交通便捷,有北大街(道路红线50m,建控线距离19m)、丁陶大道等城市主次干道作为规划区对外的主要通道。为保证各区块交通顺畅及疏散安全的需要,规划区共设3处车行出入口。2)动态交通。规划注意协调机动车、自行车、人行三种交通方式的关系。机动车由东西侧两个入口进入小区,绕小区外环道路行驶。小区内景观道路基本无机动车通行,交通组织顺畅、安全。在绿地中设人行系统,既方便各楼宇的交通便利,又给居民提供活动的空间。3)静态交通。小区地下停车库主要结合小区中心绿地设置,共设置3个双向出入口。地面停车位主要结合建筑物之间的消极空间设置,地面铺设植草砖,车位间种植高大乔木,夏季既能为车辆遮阴避暑,又能最大限度减小车辆停放对小区景观的影响。由此,规划区车位总数为1575个,其中地上停车位120个,地下停车位1455个,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求。小区自行车集中停放于地下室自行车库,方便小区物业集中管理。4)步行系统组织。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力求建设完善的步行系统,并且以步行系统为基础组织社区居民休闲以及景观体系。规划区的步行系统是由景观步行道、休闲广场以及步行街区组成的。遍布全规划区的“线”状的景观步行道是步行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休闲广场是规划区“点”状的步行空间。步行广场就像串联在步行道上的明珠,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憩、交流的可驻留空间,还作为观景或活动的主要场所。商业步行街区则是规划区内“面”状的步行空间,主要位于规划区的南部和北部。

6园林、绿化、景观

绿化布置充分利用基地自然条件,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立体绿化系统。在小区节点以广场结合雕塑、小品、植物配置构成点状绿化系统,强化空间焦点与视觉吸引的力度,成为环境活跃的要素,营造出宜人的驻留场所空间;线状绿化结合道路、广场、地形变化形成景观带,中心景观轴线结合绿化广场,将中心资源区和各功能区串接在一起。中心区通过树种、花种色彩与季节的搭配,形成四季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1)园林与绿化相结合,互不分离,小区从中心区域向四周辐射,广场、绿化交相辉映,组成富有情趣的小区游乐园。2)灌木采用常绿灌木,团块状种植,用修剪的方式形成色差图案;楼门、道路两侧种绿篱。楼间前后布置廊亭、植物、草坪,配以石板小路,形成一个住客主题的小花园,美化住宅环境。3)平面绿化:除道路和功能场地外,均植草坪。4)“适地适树”,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根据土壤条件种植不同的乔木、灌木,做到植物配置比例适当,通过植物来改善环境。5)以“乡土树种”为主,采用树木原产区及生态条件相接近的栽培区树木,并适当驯化具有特色的边缘树种。6)创造“春花、夏荫、秋色、冬阳”的植物景观,绿化达到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色万紫千红、冬季有绿透阳的效果。7)树种以乔木为主,乔、灌、草、藤适当搭配,保证绿地景观质量,创造丰富的景观,乔、灌木比例为7∶3。8)速生和慢生相结合,常绿与落叶以1∶3的比例相结合的搭配,做到绿化远期与近期的完善结合。

7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区内公共设施主要为北大街一侧的集中商业、办公建筑和沿豁都峪涧河河岸一侧布置的商业,建筑面积为47298.72m2。根据规划区功能需要,小区内设置了社区物业管理用房,以及换热站、开闭所、垃圾收集点、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居住区内户外还设置了居民健身设施。

规划设计理念范文第2篇

1中国现代景观园林未来发展趋势

1.1求新中国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的创新,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思想观念的创新,怎样把传统的景观园林设计理念和我国现代文化理念有机结合到一起,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怎样利用好中国的园林设计历史资源和我国卓越的自然景观资源,这是我们在园林景观设计创新方面必须解决的问题。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低碳环保,这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建设生态环保[2]。利用现代化兼收并蓄发展方针,努力做好中国传统的园林建造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原有的园林景观设计观念并不是在低碳环保等背景上提出;大多的思想还是依托于原有的自然景观资源,往往是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是对我国优秀自然景观资源的破坏。因此,在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的上面来说的话,在低碳环保上的创新与发展就变得很重要。1.2求变求变不只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变得还要更注重我们要去重新认识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不能还是拿着原来的旧思想去做事,传统文化想要传承,但是现在最重要的是发展,和外国的建筑设计理念相比的话,差距变得越来越大。原本我们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基础,但是这反而成为我们进步的障碍。我们的思想总是拘泥于原有的条条框框,这就是我们的问题,在以后的很长时间内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是我们找到自己创新道路很关键的一个部分,既然是创新的话不能是照搬,不能是照葫芦画瓢,最主要的是要将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两者发挥最大的效用变得最大[3]。我国的景观设计学科研究方面的变化虽然很多,但是,我国传统的学科大多是古板的并不活泼,机构设置相对落后、在学科教学方面的创新较缺乏,改革迫切需要。首先,在学科知识结构方面的创新对于我国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学科方面的创新发展,才能够给我国培养更多的这方面人才,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教育投资,多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念上的创新方面的缺失与不足。其次,在创新方面人和自然的统一,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也是我们不容忽视创新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点,还有就是要去深度挖掘我国传统园林文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这需要我们我们去深思,在传统文化上找到新的灵感,新的创作思维。最后,就是以前人们的思维主要是停留在旧的观念里面,要把建筑融入人的感情,不能只停留在物质层面,要更深地挖掘它的精神层面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2总结

在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景观设计方面的缺点和不足的前提下,改变和创新是我们现在最应该考虑的问题,在借鉴外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要把我国的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和外国文化结合,从中找到我们新的发展之路,同时也不能摒弃我国优秀的景观规划设计文化历史,将三者相结合才是我们要走的发展改革之路。在求新求变的过程中也要加强生态环保理念,把它根植于我国景观规划设计的新思想当中去,只有这样我国的景观规划设计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才会是可持续发展的,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作者:孙久阳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

规划设计理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趋势

我国现代景观园林是由古典景观园林演变而来的,在古典园林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融入多种元素,使现代景观园林变得更加注重时尚、环保、舒适,把景观欣赏与休闲娱乐紧密结合到一起,更加完善景观园林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现代景观园林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现代城市建设中,纵观我国现代景观园林现状,未来现代景观园林发展趋势,也成为学术界正在研究的课题。

1我国现代景观园林的发展现状

1.1设计观念相对落后

近年来,虽然我国现代景观园林发展速度比较快,但主要是通过学习其他国家比较成功的景观园林设计案例,更有甚至直接拿来引用,没有体现出中国特有的风俗文化,其作品缺乏独立的设计理念,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其次,在创作时没有吸取古典景观园林的养分,只是一味追求新元素的运用,导致其作品缺乏特色。设计师通常把焦点放在建筑物等一些硬件上,而忽略了同样相对重要的软件,如草坪、花卉、山水等的设计,设计师的这种偏好往往会导致景观园林与自然环境相分离。当下,设计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使其作品更加成熟,设计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大众喜爱的作品。

1.2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学科需要新鲜血液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在国内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属于探索性的前进状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水平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其设计理念也在不断进步与发展,规划设计出的作品不断呈现出新的风貌。任何一个行业欲不断发展壮大,都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人才的引入,国内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同样也少不了专业的人才供给,因此,若想促使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水平和理念进行创新,必须培养专业的景观园林设计型人才,从高校的教育抓起,积极促进现代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和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相融合,积极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格局的形成。

1.3规划设计理论结合实践,共同发展

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研究,在积极促进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水平进步的同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进行理论的总结与研究,并将总结和研究的成果及时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应用的过程中,正确的理论研究能够得到很好的印证,若是存在缺陷的理论成果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及时被发现并改正,从而更好地促进现代景观园林的进步与发展。

2创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现阶段的国内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积极促进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之间的融合,在此基础之上,完美结合我国不同的地域特色,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风格。这是一项长期又艰苦的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2.1大地景观方面的创新所谓的大地景观就是指景观园林场地的自然条件,包括土地、地形地貌、本土动植物、气候和光线等,在大地景观方面的创新指的是在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同时,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此外在进行景观园林设计尤其是在植被的选择方面上,要充分考虑植被随气候变化而呈现的不同的景致,切实做到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具有较好的层次感并凸显出地域特色,提高景观园林的观赏价值。2.2视觉景观方面的创新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必须重视观赏价值,给进入其中的人们以视觉上的享受。在进行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从观赏者的角度周密考虑,包括传统文化氛围对中国人思维模式、价值观、认知模式等方面的影响,还要充分考虑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对于人们审美观念的影响等。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考虑观赏者视觉感触这项工作具有相当的难度,需要对人群做充分的调研,方能做到景观园林与自然之间、景观园林与地狱人文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除了对大地景观和视觉景观方面的创新外,在精神景观方面、使用功能方面还要进行创新规划设计,本文不再一一列举。

3中国现代景观园林未来发展趋势

3.1求新

所有新鲜事物的产生都是先从理念上进行创新,不断的试验改善之后方能实现新事物的诞生,所以,现代景观园林的“求新”之路首先进行的就是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如何将传统的景观园林设计理念与现代景观园林的设计理念完美融合是首要问题。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历史资源和自然景观,是在进行创新设计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现代人们的加之趋向偏于低碳环保,在“求新”路上,还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保证在低碳环保的基础上进行“求新”。

3.2求变

“求变”不仅是设计规划理念上的变化,还要求广大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对目前景观园林的现状有充分的认识,只有充分认识现状,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新的、更适应时代需求的变化。在“求变”的过程中,不能对外界的尤其是国外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模式生搬硬套,要经过全面的分析考虑,“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将适合国内环境需求的景观园林模式积极引入,与本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最后,就是以前人们的思维主要是停留在旧的观念里面,要把建筑融入人的感情,不能只停留在物质层面,要更深地挖掘它的精神层面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4结语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关注的重点开始倾向周边的生活环境,因此,加快现代景观园林的理论和实践进程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且迫在眉睫,在如此的大格局之下,作为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应积极钻研景观园林理论研究,并积极将先进的理论概念引入实践中,进一步指导实践工作,争取早日形成据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新局面。

作者:柴荣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黎花,钟尧根.基于中国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的综述[J].中华民居,2011(10)

2李黎,兰志鹏.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

规划设计理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园林规划;园林设计;基本理念;生态园林;植物物种选择

1.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基本理念

1.1园林规划设计的艺术性

园林规划设计应从审美的角度出发,结合生态、科技、景观等创作手法,园林规划设计既要充分考虑园林景观的使用功能,还要考虑园林景观的艺术性。

1.2园林规划设计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扬弃

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创作基础坐落在历史的、文化的、传统的、人文的基座上,否则就不可能成功。在园林规划设计上既要结合优良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还要以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进行创造设计,以促进既有中华民族艺术特色又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园林规划设计。

1.3园林规划设计的前卫性

作为园林规划设计师,必须把握住相对稳定的园林规划设计元素,并能接受前卫的设计元素,如新理念、新材料、新手法,始终站在时展的前端。对一个好的园林景观设计,其形式新颖性很重要,如果没有对未来发展的展现,很难成为打动人心的艺术佳品。

1.4园林规划设计的意境创造

意境美是园林规划设计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中国园林景观外形设计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通过这种意境美的创造,以空间、文化、寓意所传递出的信息,是现代规划设计中基本而重要的工作。

1.5人性化设计理念

以设计出使人愉悦的园林景观为重要目标的设计理念就是人性化设计理念。当这种愉悦感升华为一种审美意象时,则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思想。园林规划设计以人为中心,把行为艺术、心理学等学科引入到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研究不同人、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互补关系,延展园林规划设计的内涵。

1.6生态性设计

尊重自然发展和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生态原则要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让环境与居住最大限度地融为一体的园林景观设计,充分考虑到园林景观环境对人心情的影响力,注重实用、生态、功能、观赏性紧密联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2.园林规划设计中的适用原则

2.1建设生态园林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如物种多样性、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竞争等作用)为指导而建设的绿地系统。在此系统中,乔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相得益彰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植物种群相互协调,其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形成一种和谐有序、互惠互利的关系,由低等植物、草本、灌木、乔木、动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综合而组成的人工植物群落,形成了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发挥了吸碳制氧、调节温湿度、除尘消噪、杀菌保健、吸收有害气体、防风固沙、水土保持、防震避灾等生态功能。

2.2园林规划设计

2.2.1园林规划设计应考虑绿化的功能。不论是公园绿化、校园环境、厂区绿化,还是住宅小区、城市街道绿化,其主要功能均不同。应合理选用、科学配置绿植材料。

2.2.2提高园林绿化的艺术品味。通过点线面的合理运用及不同植物材料的四季特色的变化,使园林绿化巧夺天工,再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似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有较高的艺术品味。

2.2.3应有历史文化内涵。如何将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紧密联系起来,是设计人造景观应注重的事项。历史文化内涵的合理运用,能起到画龙点睛,使历史、人文景观与周边环境或其他方面有机协调,以迎合人们的审美情操及心理要求,被人们自然接受。

2.2.4认真计算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绿化设计中的人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立体绿量、植物多层次配植、水土保持、有害气体、灰尘有效吸收量及生态效益等绿化指标需分短、中、长期认真计算。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绿植是单选草坪还是乔、灌木与草坪相结合,使树林与草坪合理配植、相得益彰。

2.2.5树种选择的论证。不同植物配植在一起应考虑相互间的影响能力、生长速度、阴阳性,观叶、枝、花、果、树形树态的层次感,病虫害的交叉性,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旱耐湿性等都是树种选配的重要因素。

2.2.6科学估算园林绿化的建设成本及管理费用。在设计中既应考虑高档次、管理要求高的绿化景点,也要探索设置大众化、低成本、低配置、低维护的绿地。有利于绿化单位以有限的资金达到更好地绿化效果。

规划设计理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汽车营地;生态;规划设计;营位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045-04

1 引言

自2003年我国加入世界汽车露营总会以来,汽车营地迅速发展,我国汽车运动联合会露营分会确立了“三圈两地”汽车营地建设重点,房车露营产业也已列入国家鼓励发展项目。北京作为我国汽车营地建设规划的重点区域之一,其营地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经笔者多方调查,目前北京市现已建成并正常运营的汽车营地有46座,但营地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多数营地缺乏特色,定位、规模、功能、景观设计趋于一致;大部分营地存在汽车营位设计不合理的现象,无法真正满足人们露营的需要;一些营地配套设施不完备,难以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完善的汽车营地规划设计应基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笔者以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为例(表1),针对营地建设现状,从主题营位、营地设计方法、场地特色等方面,基于生态设计理念,对汽车营地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

2 场地分析

龙湾国际露营公园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地处北京东部发展带。公园总面积180万m2,东西最宽约980 m,南北最长约1200 m,距离北京城区80 km。妫河北部水系在此汇聚而成金牛湖,营地依托金牛湖而建,是典型的湖畔型汽车营地。

I地始建于2013年,是北京地区最受欢迎的汽车露营地之一。2015年,享有国际房车露营“奥林匹克运动会”盛名的第80届世界汽车房车露大会在此举办。

3 主题营造

3.1 靠水而居

“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水体作为一个重要的景观要素,不仅可增强人们居住的舒适感,而且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可以调节温度,净化空气。水的形态、声音、气势蕴含着无穷的诗意、情意、画意、丰富了空间环境,给游人以美的享受。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选址于生态环境优美的金牛湖畔,以水为特色,是典型的湖畔型汽车营地。金牛湖穿园而过,各个营区沿湖有序的分布开来,水景篷房区更是滨水而建,点缀于水景之间,使露营者享受绝佳的湖滨居住体验。园内沿湖建有10 km长的健康环湖步道,上架汉白玉石桥四座。道旁遍植花果树,使人不仅能近距离欣赏湖面美景,还能呼吸到清新的绿色空气。营地以金牛湖为核心,加强亲水空间营造,优化滨水景观,丰富滨水地带活动,创造了一个人与自然亲近、和谐共生的亲水空间。

3.2 贴近原始的生态环境

随着雾霾等环境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体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与此同时,人们对露营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然、无污染的露营地受到大家欢迎。北京国际汽车露营公园在充分利用山水资源的同时,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加强对自然景观保护,力求保留原始的生态环境。场地北部的百年杨树林景观予以保留并加以利用,成为帐篷露营绝佳之处,场地西南角留出了一定的生态用地,以促进营地可持续发展。营地采用生态型滨水景观设计,在使人们享受湖滨美好景色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金牛湖水生态环境的破坏。

3.3 融入场地的营区平面布局

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的规划布局,充分考虑场地文化记忆,尊重场地的环境特点。营地依金牛湖而建,湖水将场地一分为二,湖东区域毗邻城市道路,营地主入口设于此,人流量相对较大,是园区主要活动区。房车营位区设在入口附近,方便房车进出。围绕房车营区设有烧烤观影区、儿童游乐区,为露营者提供丰富的露营活动。移动木屋区沿园区主路,依S型自南向北排布于园内,将东侧的主会场和西侧的绿林区隔离开来,形成动静分离的休息空间。湖畔设有水景篷房区,使露营者享受绝佳的湖滨居住体验。湖西区域相对较为私密,建设密度降低,原始生态性强。次入口设于园区西北部,建有园区服务中心龙湾阁,从次入口进入,道路直通帐篷营位区。西南角是园区的生态用地,起到调节园区生态环境的功能。滨水活动区修建健康步道,引导游客有序地进行亲水活动,为人们创造一个亲近自然、和谐共生的亲水空间。

4 汽车营地设计方法

4.1 汽车营区类型分析

从停靠车辆类型来分,汽车营位类型可划分为拖挂式房车营位、自行式房车营位、自驾车营位,帐篷营位,根据龙湾国际露营公园的现状条件,以及人们多元化的露营体验需求,除了上述类型营位外,龙湾又增设了移动木屋区、水景篷房区、木屋别墅区。为露营者提供多种露营选择。

从功能来分,汽车营地又分为停靠时汽车营地和休闲式汽车营地两大类。龙湾国际露营公园处于延庆妫河流域,环境优美,游客络绎不绝,但京郊游的特点决定了游客基本只停留1~3 d,时间较短且流动性大,因此营地以休闲式汽车营地为主,以满足露营车娱乐、游憩、补给的需要。另外,由于营地经营的多元化需要,公园设有少数停靠式房车营地。

从使用者类型分,汽车营地可划分为家庭式、团体式等类型。由于场地限制和市场需求,龙湾公园营地设计以家庭式营地为主,团体式营地为辅。

4.2 营地容量分析

4.2.1 生态容量

生态容量是指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值,关系到景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后期维护管理。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总规划面积180万m2,其中45.6%为金牛湖水域面积,不能作为营地建设用地,剩下适宜建设汽车营地的平地或缓坡面积约有33万m2,依据汽车营地建设生态容量标准,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标准营地生态容量是400~450个。

4.2.2 生活环境容量

生活环境容量是指汽车营地承担露营者基本生活需求的能力,主要考虑的是用水量。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饮用水是北京市给水管网,水供给量有保障,因此,生活环境容量对营地没有绝对限制。

4.2.3 心理容量

心理容量主要由营位平均占地面积来衡量,根据中国汽车露营分会的《汽车露营地建设规则》(2006试行)根据规定,汽车营地所需面积=停车数量×(80~120 m2)(1辆车所需的场地面积)×2(保持自然环境和开放空间的系数)×2(场内道路管理中心卫生设施等系数) 。按照以上公式的数据只是在平地的情况下发挥出最大效率的标准数据,如果是起伏不平的场所则需要更大的面积。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总用地面积180万m2,适宜建设露营区的缓坡面积约33万m2,如按上述公式计算,可容纳营位750个左右。

可见,生态容量是确定汽车营地容量的最小值,因此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最多可设营位400~450个。在项目实际规划过程中,综合市场需求、场地条件、设计等因素,最终确定营位数为 405个。

4.3 营位类型配置分析

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拥有自驾车营位、自行式房车营位、拖挂式房车营位、移动木屋营位、木屋别墅营位五大类型营位,以家庭营位为主,团体营位为辅。经环境容量和市场需要的综合考虑及计算,最终得出各营位的配比如表2。

4.4 营位设计

4.4.1 营位组织方式

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汽车营位组织方式主要有环形组团式和联排式两种。

(1)环形组团式。自驾房车营位和小汽车营位按环形组团式分布。以景观绿岛为核心,营位布置绿岛周边,呈环形排列。营位局部形成小型公共活动空间,适合团体使用(图1)。

(2)联排式。拖挂式房车营位按联排式分布,由于拖挂式房车尺寸较长,需要较大的空间以方便出入,设计安排其沿主路布置,呈联排式,根据旁入式的位置方向和交通流线,有效利用道路的线性空间(图2)。

4.4.2 营位组成结构

设计合理、设施完善的汽车营位是健康露营的基础。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汽车营位单元主要由车位和生活区两大部分组成。营位均配备活动账台、户外座椅(带遮阳伞)、遮阴树、活动草坪,满足人们活动需要。另外根据营位类型的不同,分别提供水、电、排污接口。营位与营位之间保留适当的距离,并用0.8m高的黄杨绿篱进行隔离,加强了房车营位的私密性。

5 场地特色分析

5.1 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

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有较为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以更好地为露营者服务。营地不仅提供房车、自驾车露营所需的必要设备,更要满足游人生活、娱乐、休闲的需要。

5.1.1 多元化的住宿设施

营地除了房车露营、帐篷露营等传统露营形式之外,为充分提升房车露营功能和舒适度还为游人配备了一定量的的房车、高品质移动木屋、木屋别墅、海景篷房、集装箱等多样的住宿设施,使游人拥有多元化的住宿体验。

5.1.2 休闲娱乐设施

营地为游客提供了多样的户外娱乐设施,如儿童游乐园、冰雪乐园、健康步道、索道、真人cs等。另外,作为湖滨型汽车营地,营地充分利用金牛湖这一天然优势,在保证尽可能不污染湖水的情况下,开发了划船、滑冰、钓鱼等水上活动。

5.1.3 卫生服务设施

根据5A级汽车露营地的要求,营地周围设有卫生间、洗浴间、洗衣间以及医疗急救等公共服务设施。园内还配有观光电瓶车和自行车租赁点,方便观光游览。本着“生态保护、绿色生活”的原则,营地设立了垃圾分类、雨水收集等环保设施,减少对自然的污染。

5.2 优美的生态环境

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地处环境优美的金牛湖风景区,营地滨湖而建,以湖为特色,打造独一无二的亲水景观。营地周边远山环绕,湖水清澈,满目苍翠;园内古木参天,溪水盘桓,宛如绿色氧吧,是天然休闲游憩避暑之地。园内建筑设计精巧,布局吸取千年园林精华,精心雕琢亭台楼阁、回廊水榭,形成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季季有景的游园情趣。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湖泊、良好的生态环境无一不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露营需求。

6 结语

欧美国家汽车营地已有百年的发展史,我国的汽车营地建设则刚刚起步,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作为全国首家符合国际标准,并结合国内游赏需求和市场需求的五星露营公园,目前作楸本┮匀国最具号召力的汽车营地之一,必将为北京地区汽车营地发展奠定优良基础学摹本。本研究从场地分析、主题营位、营地设计方法、场地特色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抛砖引玉。随着汽车营地的不断发展和国民休闲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国汽车营地的建设内容和形式将不断丰富。

参考文献:

[1]李 景.房车营地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2]罗艳宁.汽车营地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以南京大石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为例[J].中国园林,2008,24(6).

[3]李 晶.我国房车旅游的发展态势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8~10.

[4]毕志强.85%的受访者愿意参加房车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1-02-23(04).

[5]邓 敏.我国汽车旅游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1) :5~6.

[6]李 丽.论中国房车旅游状况与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2(3) :283~284.

[7]田艳平.我国房车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发展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2(4) :140.

规划设计理念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要注重园林景观的艺术性、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并突出园林规划设计的前卫性,重视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及生态性设计等基本理念。同时,在设计中要考虑经济合理性的原则,以最少的投入创造出宜人的的景观环境。

园林景观的美学功能和艺术性是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之一。当景观设计解决了园林景观的技术课题与使用功能,艺术便成为其永无止境的追求。当园林景观在其功能基本一致时,园林景观的艺术设计风格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这种园林景观就能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人们在心理上对这种设计形式的接受,以便实现设计师在经济、道德、大众审美等方面的影响,强化所设计园林景观的社会认同感。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强调基本理念在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性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园林规划设计的艺术性

园林规划设计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以实用功能为目的再创造。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纯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艺术家们吸取了电影、电视、戏剧、音乐、建筑、自然景观等的创作手法,创造了媒体艺术、行为艺术、光效应艺术、大地艺术等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而这些反过来又给其他艺术行业的从业者以很大的启发[1]。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而对园林规划设计中影响最大而且稳定不变的主观因素是人类的感官对园林景观的感觉。因此,自然景观也好,文学绘画也罢,对于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以三维空间为主的园林景观视觉毕竟是其核心基础。从现代艺术早期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到后来的极简艺术,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因此,园林规划设计既要考虑园林景观的使用功能,同时还要考虑园林景观的艺术性,我国园林规划设计艺术正是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综合。

2园林规划设计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扬弃

园林规划设计离不开生活,并与历史和文化相联系[2]。一个国家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都是以本国的民族文化底蕴作为背景的。对于园林景观的艺术创作,如果没有传统的、历史的、文化的、人文的东西,就不可能成功。中国园林是世界三大古典园林之一,对世界园林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我们还要接受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结合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进行创造,以促进中国具有世界性、有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园林规划设计学科的迅速形成。

3园林规划设计的前卫性与多变性

园林规划设计既然是艺术,就要有一定的时代性。在最近的半个世纪中,艺术设计从一开始就扮演着前卫的角色。园林规划设计发展至今,无论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城市的发展,园林规划设计都起着先锋的作用[3]。因此,作为园林规划设计师,必须把握住那些相对稳定而不变的园林规划设计元素,并能接受新的设计元素,包括新理念、新材料,紧跟时代的发展。事实上,要设计一个好的园林景观,不管其形式有多么新颖,如果没有传统的精华,没有未来的展现,就很难能成为打动人心的艺术珍品。

4园林规划设计的意境创造

园林规划设计的意境美是指通过园林景观的结构、图案和文字所反映的情意使消费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园林景观的意境产生于园林景观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给予游客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当然,不是所有园林景观都具备意境,更不是随时随地都具备意境,然而有意境更令人耐看寻味、引兴成趣和深刻怀念。所以意境是我国多年来园林规划设计的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中国园林景观外形设计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4]。通过这种意境的创造,在空间物质化的表现与无限的联想之间,以空间、形体、文化、寓意所呈现出的信息载体,它涉及这样一种理念:即存在着一种超越个人理解力并能借助于一种中间媒介达到的群体共通的普遍的状态。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来寻求、创造、组织、表现这些中间媒介,这是工业规划设计中最为基本而重要的工作。

5人性化设计理念

人性化设计理念就是以人为中心,设计师从关注园林景观转移到关注到园林景观的使用者上来,以设计出更人性化、使用更便利、使人愉悦的园林景观为重要目标的设计思想。使人愉悦是人性化设计的审美原则,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感受到设计的精巧而产生愉悦感,同时,将这种愉悦感升华为一种审美意象,从而真正体现出设计为人、以人为本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思想。园林规划设计其主题是人本身,设计的使用者和设计者也是人本身,人是园林规划设计的中心和尺度。因此,把心理学、行为艺术等学科引入到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研究设计的目的与人的行为在不同人、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互补关系,扩展园林规划设计的内涵。分析现代成功的园林规划设计实例,不管无心还是有意,所有的设计大都取自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印象,取自历史上由于完全不同的社会原因创造出来的园林景观。6生态性设计

由于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劣,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促使人们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景观行业,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人本身来自于大自然、属于大自然,只不过是由于生活和工作将其强行分开。人是需要回归自然来放飞心情、解除疲惫、张扬个性的,户外园林景观是居住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只有可参与性的景观才能让环境与居住最大限度的融为一体。因此,充分考虑到园林景观环境对人心情的影响力,注重实用、生态、功能、观赏性紧密联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5]。正如斯坦利•怀特所阐述的那样,“如果我们的设计能含纳草地、森林和山,那我们能占据的景观将富含原土地之奥妙。景观特征应被加强而不是被削弱,而最终和谐应存在于一个复合体上,这些人为化的景观是最动人、最可爱的,只要景观的结构和灵魂能被保留,我们就会感到快乐和兴奋。”

因此,园林规划设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项目条件,把所设计的园林景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当地的民族信仰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恰当地融入现代元素,同时注重成本,从而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优美动人的园林景观。

7参考文献

[1]张冰,王小平.浅谈园林艺术民族风格的形成[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6(3):78-80.

[2]周武忠.中西古典园林艺术风格比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90-94.

[3]朱建宁.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意义[J].广东园林,2005,28(2):6-13.

[4]张蕾.对我国传统园林认同危机的再思考[J].中国园林,2006(9):61-63.

规划设计理念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要注重园林景观的艺术性、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并突出园林规划设计的前卫性,重视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及生态性设计等基本理念。同时,在设计中要考虑经济合理性的原则,以最少的投入创造出宜人的的景观环境。

园林景观的美学功能和艺术性是园林规划设计的目的之一。当景观设计解决了园林景观的技术课题与使用功能,艺术便成为其永无止境的追求。当园林景观在其功能基本一致时,园林景观的艺术设计风格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这种园林景观就能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人们在心理上对这种设计形式的接受,以便实现设计师在经济、道德、大众审美等方面的影响,强化所设计园林景观的社会认同感。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中,强调基本理念在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性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园林规划设计的艺术性

园林规划设计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以实用功能为目的再创造。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纯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艺术家们吸取了电影、电视、戏剧、音乐、建筑、自然景观等的创作手法,创造了媒体艺术、行为艺术、光效应艺术、大地艺术等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而这些反过来又给其他艺术行业的从业者以很大的启发[1]。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而对园林规划设计中影响最大而且稳定不变的主观因素是人类的感官对园林景观的感觉。因此,自然景观也好,文学绘画也罢,对于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以三维空间为主的园林景观视觉毕竟是其核心基础。从现代艺术早期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到后来的极简艺术,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因此,园林规划设计既要考虑园林景观的使用功能,同时还要考虑园林景观的艺术性,我国园林规划设计艺术正是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综合。

2园林规划设计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扬弃

园林规划设计离不开生活,并与历史和文化相联系[2]。一个国家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都是以本国的民族文化底蕴作为背景的。对于园林景观的艺术创作,如果没有传统的、历史的、文化的、人文的东西,就不可能成功。中国园林是世界三大古典园林之一,对世界园林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我们还要接受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结合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进行创造,以促进中国具有世界性、有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园林规划设计学科的迅速形成。

3园林规划设计的前卫性与多变性

园林规划设计既然是艺术,就要有一定的时代性。在最近的半个世纪中,艺术设计从一开始就扮演着前卫的角色。园林规划设计发展至今,无论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城市的发展,园林规划设计都起着先锋的作用[3]。因此,作为园林规划设计师,必须把握住那些相对稳定而不变的园林规划设计元素,并能接受新的设计元素,包括新理念、新材料,紧跟时代的发展。事实上,要设计一个好的园林景观,不管其形式有多么新颖,如果没有传统的精华,没有未来的展现,就很难能成为打动人心的艺术珍品。

4园林规划设计的意境创造

园林规划设计的意境美是指通过园林景观的结构、图案和文字所反映的情意使消费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园林景观的意境产生于园林景观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给予游客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当然,不是所有园林景观都具备意境,更不是随时随地都具备意境,然而有意境更令人耐看寻味、引兴成趣和深刻怀念。所以意境是我国多年来园林规划设计的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中国园林景观外形设计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4]。通过这种意境的创造,在空间物质化的表现与无限的联想之间,以空间、形体、文化、寓意所呈现出的信息载体,它涉及这样一种理念:即存在着一种超越个人理解力并能借助于一种中间媒介达到的群体共通的普遍的状态。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来寻求、创造、组织、表现这些中间媒介,这是工业规划设计中最为基本而重要的工作。

5人性化设计理念

人性化设计理念就是以人为中心,设计师从关注园林景观转移到关注到园林景观的使用者上来,以设计出更人性化、使用更便利、使人愉悦的园林景观为重要目标的设计思想。使人愉悦是人性化设计的审美原则,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感受到设计的精巧而产生愉悦感,同时,将这种愉悦感升华为一种审美意象,从而真正体现出设计为人、以人为本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思想。园林规划设计其主题是人本身,设计的使用者和设计者也是人本身,人是园林规划设计的中心和尺度。因此,把心理学、行为艺术等学科引入到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研究设计的目的与人的行为在不同人、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互补关系,扩展园林规划设计的内涵。分析现代成功的园林规划设计实例,不管无心还是有意,所有的设计大都取自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印象,取自历史上由于完全不同的社会原因创造出来的园林景观。6生态性设计

由于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劣,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促使人们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景观行业,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人本身来自于大自然、属于大自然,只不过是由于生活和工作将其强行分开。人是需要回归自然来放飞心情、解除疲惫、张扬个性的,户外园林景观是居住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只有可参与性的景观才能让环境与居住最大限度的融为一体。因此,充分考虑到园林景观环境对人心情的影响力,注重实用、生态、功能、观赏性紧密联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5]。正如斯坦利•怀特所阐述的那样,“如果我们的设计能含纳草地、森林和山,那我们能占据的景观将富含原土地之奥妙。景观特征应被加强而不是被削弱,而最终和谐应存在于一个复合体上,这些人为化的景观是最动人、最可爱的,只要景观的结构和灵魂能被保留,我们就会感到快乐和兴奋。”

因此,园林规划设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项目条件,把所设计的园林景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当地的民族信仰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恰当地融入现代元素,同时注重成本,从而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优美动人的园林景观。

7参考文献

[1]张冰,王小平.浅谈园林艺术民族风格的形成[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6(3):78-80.

[2]周武忠.中西古典园林艺术风格比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90-94.

[3]朱建宁.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意义[J].广东园林,2005,28(2):6-13.

[4]张蕾.对我国传统园林认同危机的再思考[J].中国园林,2006(9):61-63.

规划设计理念范文第8篇

关键词: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特征是基础的影响因素,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背景等地域特征进行体现。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在风景园林景观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发展,在信息化以及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过程中,西方的园林设计思想和我国园林设计思想发生了碰撞,各种新式园林风格在不断的出现,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只有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风景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

一、园林景观特点

现代园林景观工程考虑最多的是人性化空间,以“人”为本,经常见到大家提,真正运用到实际的园林景观工程当中很少。各大城市都有广场,广场很大,人不能留足,原因树很少,城市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家具少(座椅少),草坪大,不让人进。园林景观工程中的雕塑很大让我们窒息,比例关系和控制范围考虑不足。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多注重尺度“宜人、亲人”,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文脉。不能违背自然而行,不能违背人的行为方式。所以我们的园林景观设计应符合人的行为方式。既要继成古代文人、画家的造园思想,又要考虑现代人的生活行为方式,运用现代园林景观素材,形成鲜明的时代感。

二、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意义

(一)是城市文化的综合体现 园林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的代言,可以充分展示城市的风貌和文化。在园林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融合城市问题以及地域特点,唤起市民的归 属感。

(二)是社会经济进步的体现 园林建设和经济进步存在互相依存的关系,园林的设计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进步,而城市经济的进步可以通过园林来体现。

(三)园林设计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当前,由于城市大力发展经济,很多废水、废气、废渣随意排放,严重污染城市环境。大力发展园林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居民在良好的环境中,可以更好地生活,进而推动城市进步。

三、当前景观园林在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缺乏整体感

由于当前我国园林设计受到经济以及思想影响,设计缺乏整体感,很多设计对阐述城市文化意义的作用不明显,而对园林的功能和人民的需求没有充分考虑,设计师片面追求美观效果,甚至破坏了生态环境。由于部分城市缺乏园林规划经验,只是把景观园林作为附属品,没有从园林的功能以及对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进行考虑,因此,园林起不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城市风貌的作用。

(二)园林设计没有新意

观园林对设计的要求不只是大方整洁、美观实用,还要充分发挥园林的规划作用以及景观作用。可是当前的园林在设计上基本都采取相同的风格,缺乏创新意识,让人们非常失望。园林设计要具备地方特色,在设计时融入地方文化,不能使用相同的设计理念,从而忽视了地区特点、人文属性等。景观园林设计如果只是模仿其他的园林风格,容易造成弄巧成拙的情况,不但贻笑大方,还浪费了资源,给国家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三)景观园林设计不合理

科学合理的景观园林设计可以有效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城市发展提供帮助。但当前大部分景观园林在规划设计上都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很多景观园林没有经过规划就进行施工,而有的设计师甚至为了迎合领导,而不是以园林整体为设计出发点,经常出现设计不合理的情况,比如在树木的选择上,只选择经济效益高或者外观好看的树种,从而忽略了园林的使用价值。

(四)园林设计师整体水平不高、综合素质不强

当前大部分城市在园林设计方面存在困难,出现问题后,设计师不能有效解决,只能通过更改设计,然后重新施工。这种情况是由设计师的水平不足以及责任心不强导致的,在对施工现场没有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就盲目地讲求设计创新、景点丰富,然后按照固定模式进行设计。

四、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创新

(一)引进新材料、新技术

随着经济市场的日益发展,园林景观设计可能运用到的新型材料呈现繁多、杂乱的特征。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对于新型材料的运用便需要充分考虑是否具备合理性。例如:陶瓷透水砖、金属材料以及纳米材料等新型材料有非常高效的利用价值,便可以充分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去。还有一些新型材料是可以增强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的,例如:玻化砖、玻璃制品等。对于该类新型材料也可以充分利用。另外,对于引入新技术也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国外先进园林景观设计技术的引进,能够更好地将我国传统元素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去。例如:为了实现物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便可以利用再循环技术。

(二)设计理念的创新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便是“美化环境,让环境具备日常使用功能”、“体现美学价值,推广美学文化”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等。对现代园林景观进行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审美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等。因此,想要让我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出合理性与科学性,便需要对设计理念有深刻的认识。对设计理念有深刻的认识,便能设计出优化的方案,进而让园林景观设计达到完美的效果。

(三)吸纳国外园林中的自然美设计经验

在世界其它国家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有许多为人称道的独特的景观设计类型。如我们熟知的日本的“和式园林”和英国的“自然式风景园林”,都是极好体现自然美的典范之作,它们的成功经验和设计手法值得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学习、借鉴和吸收。再如德国城市的生态规划实践也堪称世界园林史上的一种典范。众所周知,德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工业国家,但是到德国旅行的人几乎看不到它的工业区,眼见所及的是大片的的草地和森林,以及点缀其中的具有通话色彩的乡镇、城堡与教堂。德国的任何一座小城镇和乡村,都是一幅妙不可言的风景画。德国最令人赞叹的景观是穿城而过或环绕城市的河流―――质朴自然、幽静唯美的河流:它的两岸没有被大量商业或民用建筑占据,也没有大量的娱乐设施或者园林小品,它所有的是大片茂盛的绿林和点缀着各色的鲜花的青青草地。德国之所以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卓有成效,这与他们注重对乡村景观进行保护和对生态性的强调与保证。这些理念和做法,也是我们应当认真借鉴和吸取的。

(四)充分重视色彩表达

对于园林景观的色彩设计,并不是单一化的,而是多样化的。也就是说园林景观的色彩设计是在不断地进行变化的。尤为显著的就是园林景观植物会跟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出不相同的季相特征。因此,充分重视色彩表达便显得尤为重要。充分重视色彩表达便需要对四个季节中园林色彩与色调的变化进行分析,进而使园林景观设计得到优化。普遍情况下,组成园林景观色彩有三种,分别是自然色、半自然色与人工色。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便需要对这些色彩进行充分考虑。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与自然影响因素进行考虑,使我国传统元素能够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出运用自如的良好效果。

(五)精神景观的创新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创新的重点要放在精神景观上,也就是要将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作为一门艺术来进行创新,从中国传统园林、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中寻找精神景观创新的要点。简单来说,精神景观的创新囊括了我国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所有要点,要在各个要素中寻找到最佳切合点。从美学角度来说,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要利用空间虚实景物形成具有高观赏价值的景观环境。从生理学角度来说,阳光、气候、水、植物、动物和人工材料必须有机统一。

(六)大地景观的创新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要充分利用大地资源,从土地的利用、地形的利用、动植物的利用、气候光照条件的利用上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大地景观的设计中要形成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的景观,在季节的更替中可以形成不同质感的景观,让人们在不同的季节里欣赏到不同的景色,提高景观园林的观赏价值。

结束语

风景园林景观作品要对地域特征进行尊重,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背景等地域特征进行重视,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特征以及人文特征,使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具有地域特色,同时,保证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田姣.我国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2,02:143.

[2]马兰.关于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讨论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8:142-143.

[3]李黎,兰志鹏.实景感悟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与实践[J].陕西林业科技,2009,02:141-143.

[4]詹志友.现代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方法[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8:37-38.

[5]姚江鹏,李春华.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问题探讨[J].现代园艺,2014,08:83.

规划设计理念范文第9篇

关键词: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S757.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不断地对自然绿地进行开发利用,导致城区边缘或近郊区的自然景观减少甚至破坏。为了保护自然风景资源,各国相继设立了郊野公园来加以保护,并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利用,将其作为自然生态保护地和提供人们郊野游息、追寻自然野趣及进行自然科学教育的场所。

1 郊野公园特点与定位

2.1 郊野公园特点

(1)靠近市区, 交通便利

地处市区边缘或近郊, 区位条件比较优越, 市政道路直接连接公园入口, 游客可以搭乘城市公共交通到达, 出入便利; 在附近的居民更加方便, 日常时间都可以进园活动。

(2)注重保护为主, 利用为辅

成立郊野公园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然景观区域, 所以建设郊野公园主要是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 旨在保护自然资源, 改善生态状况, 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城市居民提供科普教育和游览休闲的户外场所。

(3)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偏低

郊野公园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人为干扰甚至破坏较大, 相比于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风景资源略差些。

(4)具有自然和野趣的风格

郊野公园一般选择在自然风光区域筹建, 旨在对这些自然生态区域进行保护, 将这些地方控制起来, 以减少城市扩充对其破坏, 以期达到改善城市气候进而改善城市气候的目的, 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郊游的场所, 在风格上比城市公园更注重自然和野趣。

如何突出郊野公园的特色是规划设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防止在建设过程中失去自身特色, 应尤其注意处理好与城市园林景观的关系, 使其与城市生态园林紧密地结合, 并采取有效的规划技术措施保证郊野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2 郊野公园的定位

2.1 性质定位

郊野公园的定位是规划设计的前提, 若定位不准确则与森林公园、城市公园或主题公园没有区别, 难于发挥优势, 也失去郊野公园的特色。其性质定位应该是以保护生态用地为目标, 以郊野自然

景观为特色, 营造开展户外活动、游览休闲、运动健身和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开放性公园。

2.2风格定位

郊野公园一般选择在山地、湿地、山川、田园、河流、溪谷、水塘、湖泊、海岸等自然风光区域来筹建, 所以所营造的景观应是自然的、具有野趣的, 人工添加的园林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外观颜色都应该是朴实的, 这更有利于与大自然的协调, 形成自然美。

2.3功能定位

(1)保护功能

成立郊野公园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日益减少的自然地, 确保自然资源的持续发展。如香港的郊野公园 , 其最初设立郊野公园的目的是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并向市民提供郊野的康乐和教育设施, 为做好保护工作, 1976年香港行政局颁布5郊野公园条例6, 为保护、管理郊野公园提供最基

本的法律保障。

(2)恢复功能

郊野公园一般是位于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自然生态环境受人为破坏很严重, 因此需要恢复, 以构建自然生态的环境。

(3)旅游功能

设立郊野公园的另一个目的是开展生态旅游, 向市民提供郊野的康乐和自然教育活动。

科教功能:在郊野公园为广大市民提供享受郊游乐趣的同时, 培养市民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习惯, 增强环保意识和增加认识自然的机会, 发挥科教功能。

3规划设计原则

3.1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

郊野公园的景观环境是自然的环境,要求规划建设的景观是自然的景观,应保持其完整的自然地形地貌,营造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改善现有植被结构,防止水土流失。关闭破坏严重的采石场、退果还林,合理安排公园的园林服务建筑、园路和服务管理设施,并使其融于自然环境之中。

3.2生态优先、突出山林野趣特色的原则

以自然山体为骨架,保护山水林泉和动植物形成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让游人于游憩中了解自然、享受自然、自觉保护自然,并获得生物学、地质地貌学等相关知识,提高市民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3.3以人为本的原则

公园内的各类公用服务、管理设施和游览道路的开辟等项目,均应方便游人利用,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的游人的需求,开创人性化的活动空间。

3.4可持续发展原则

公园建设与自然资源利用应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持续发展为前提,永续利用为目的。尤其是郊野公园的建设,更应立足于生态、加速用于生态恢复的人工林向自然生态风景林的演化。严格控制游人量使环境容量不超过生态承载力的极限。

3.5安全性原则

公园内的道路、观景平台、风景建筑、服务与管理设施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与规范,防止地质灾害发生,防止森林火灾发生,以免危害游人安全,此外,路口应设置路标。

3.6滚动发展原则

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使公园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公园设施逐步充实与完善。

4规划设计理念

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是通过感觉来实现的。佛教中称人有“五法”,又名“五境”,即“色、声、香、味、触”,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所缘之境。人与自然的交流通过这五种感觉来达到、体验并升华至“意识”的境界。

现代人在高楼大厦混凝土森林中生存日久,感观的灵敏度大大降低,难以感受自然灵性。充分利用自然的绿色景观,发掘人的感悟能力,增强人与自然的交流,成为郊野公园总体设计方案的理念。设计理念如表1所示。

表1 郊野公园设计理念

5规划技术要点

5.1 功能分区

郊野公园功能分区是根据风景资源的属性、特征及其分布进行合理分区,将郊野公园划分为生态游览区、生态保护恢复区。将生态景观环境良好、风景资源系统相对较为丰富的用地划分为生态游览区;将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林地和坡度大、植被少、水土易流失的区域等划分为生态保护恢复区。其中公园管理服务区分布在生态游览区内。

(1)生态游览区

设计将生态环境良好、风景资源相对较为丰富的用地划为生态游览区。又根据地形地貌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完整性,保持景观及环境特色,便于进行可靠的保护和管理。

(2)生态保护恢复区

保护恢复区范围内不适宜作为景区建设的用地,主要是保护性地恢复地带性森林植被,提高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

5.2总体布局

郊野公园的布局形态,主要考虑景观要素、用地组织、功能关系、交通组织的整体空间形态,反映郊野公园的功能分区、结构、地域、环境等内在联系与特点。郊野公园布局结构形态是以主要山脊线和山谷为骨架的块状结构形态,道路系统主要沿山谷与山脊布局;景区以山谷与山脊两侧用地划分、景点是以资源特点和游憩需求而布局;生态恢复区则以生态敏感度与景观敏感度、果林分布、资源特点而确定。

6 结束语

总之,郊野公园以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景观为主, 所以规划设计构思应以自然、朴实、野趣为原则, 在公园内设置生态核心区来保留原生态, 对被破坏的区域进行生态恢复, 开拓郊野游览区来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发挥其优势, 规划特色公园。通过性质、风格和功能定位, 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易澄. 浅议生态园林与郊野公园[J].中国林业,2002(05A):42-43

[2] 吴桂萍 张良 孟伟庆;郊野公园作为城市自然保留地的价值分析[J];四川环境;2007年05期

规划设计理念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城市市政广场;规划设计;新理念;研究

文章通过阐述城市市政广场的定义与分类,探讨其发展规律和趋势,同时,分析我国市政广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归纳总结出市政广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即人性化理念、生态化理念、景观特色化理念、功能特色化理念等等。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黄石市人民广场的改造与更新设计,总结该市政广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市政广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来指导该市政广场改造和更新设计。

1 研究背景

在人类所创造的无数优秀文化成果中,城市也许是人类自身接触最密切、最频繁的成果。城市中的市政广场作为城市形象的代表,被喻为“城市的客厅”,已经成为城市中最具魅力的公共空间,在城市建设与市民心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城市市政广场在提高原有场地空间质量及城市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感觉和印象,甚至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与行为模式。

当前我国的市政广场建设存在不少问题:如广场尺度过大,场所感不强;缺乏人文关怀,对人的心理、行为研究有所欠缺;广场景观缺乏个性,地方特色缺失;广场绿化效果不佳,生态效益较差等。究其原因,还在于规划设计理念问题,没有准确把握现代市政广场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因此,通过分析研究现代市政广场的规划设计理念,从人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出发进行规划设计,为现代市政广场建设提供有益的建议,这也就是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之所在。

2 城市广场概述

城市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狭义的城市概念是指建筑形态及其组合和城市空间的总和,即城市是建筑与城市空间的组体。从文化角度上说,城市是人类文化的集中场所,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复杂的聚居形式,它综合地反映着社会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水平。

广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与城市相同的历史。古今中外,关于广场的定义众说不一。凯文·林奇认为“广场位于一些高度城市化区域的核心部位,被有意识的作为活动焦点。它应具有吸引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城市规划》一书中则把广场定义为“城市广场即为城市中由建筑物、道路或绿化地带围绕而成的开放空间,是城市公众社会生活的中心,是集中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面貌的公共空间”。

今天,城市广场广泛存在于城市空间的各个层面,其形态与类型已远远超出传统的模式,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来分分类,大致可分为: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休闲娱乐广场、建筑物附属广场等。按城市广场的平面组合方式分类可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两类。

3 我国市政广场现状与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设施条件得以普遍改进,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活空间质量已成大势所趋。于是,全国兴起了建设城市市政广场的热潮。从城市领导到普通市民,对此均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市政广场热”已成为当前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热点。但是在这股热潮中我们发现我国的市政广场建设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3.1 尺度过大,空间围合感不强

目前,国内地县一级城市的市政广场,有许多在规划阶段就没有科学地界定过广场的尺度,导致尺度过大,并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造成人力、物力及资源的浪费。

3.2 广场景观缺乏个性

不少城市在建设市政广场时,不考虑城市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特色,盲目攀比,一味模仿,使景观设计趋于雷同,成功之作被毫无节制地复制、翻版,决策人或业主常把现成的作品作为范本,重“榜样”、不重创新,功能单一,设施简单,违背了城市环境建设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3.3 广场绿化问题不少

近年来,由于缺乏对人的行为、环境本身、广场生态等问题的考虑,我国的市政广场绿化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以大草坪为主的现象,例如大连星海广场。

3.4 地方传统文化缺失

目前一些市政广场建设者只是照搬外地成功的广场形式,而没有结合本地方的实际,对地方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挖掘明显不够,市政广场规划设计缺乏文化理念、设计素材和规划根据,使得市政广场的内容远看似有、近看却无,从而失去地方特色。

3.5 交通与广场的关系处理不善

这主要是针对一些位于道路交叉口的市政广场而言的。这种类型的市政广场对交通干扰严重,且忽视步行化问题,其复杂的路网结构及混乱的车流、人流给人以强烈的心理压力,让游人缺乏起码的安全感,难以产生愉悦、亲切的感受。武汉的洪山广场就是其中一个的典型例子。

4 我国市政广场规划设计新理念

4.1 市政广场规划设计的人性化理念

在今天,提倡“以人为本”是人类对自身价值和地位的重新认识和觉醒,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与飞跃。现代市政广场是实现人们交往、休息、娱乐、观赏等活动的重要城市开放空间,其规划设计的目的是使人们更方便、舒适地进行多样性活动,要特别注重人在市政广场上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创作出不同性质、功能、规模、各具特色的市政广场空间,以适应不同年龄、阶层、职业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4.2 市政广场规划设计的生态化理念

城市生态化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市政广场布局中应着意于全面安排园林绿地的内部构成与种植结构,力求提高植物覆盖率;注重体现生物多样性原则,扩大植物种类选择的范围;并对一些植物的抗污能力进行研究,以获得最大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水资源缺乏和蒸发量大的城市则应尽可能减少消耗型的水景,尽量利用地形,采用自然水景。

4.3 市政广场规划设计的景观特色化理念

每个城市都有其地方特色和历史文脉。在我国现代市政广场建设中,除要借鉴国外市政广场建设的优秀经验外,更应立足本国文化和实际情况有所创新。在设计中,应该充分尊重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城市特有的空间形态、结构特征,努力创造具有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市政广场。

4.4 市政广场的功能多样化理念

随着市民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市政广场的功能要求也相应提高。广场应该适应不同群体对公共活动场所的要求,特别是市政广场和综合性广场更是要求能成为多元文化的载体,提供多项活动支持。

5 案例分析:黄石市人民广场的改造与更新设计

5.1 人民广场的区位和概况

黄石市人民广场(图1)位于黄石市团城山开发区核心地段。广场北靠杭州东路,与市政府、市委、新人大政协办公楼为邻;西临桂林南路,与中国银行、人民银行等相邻。广场总面积约为14.84hm2:其中水面1.73 hm2,山体面积1.3 hm2,硬质地面和游路面积3.44 hm2,绿地面积8.37 hm2。

5.2 人民广场改造与更新的背景分析

在黄石市创建部级园林城市的大背景下,人民广场的改造和更新便成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在人民广场增加广场绿量、完善广场使用功能、提高广场生态功能以及突显广场人文特色,不仅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需要,而且更是广场自建成以来广大市民的呼声。

5.3 人民广场现状分析

黄石市人民广场前期规划布局合理,基础硬件设施的施工水平较高,达到了设计预期效果。广场南侧小山的原生态林植被保存完好,生态效益较高,成为广场完美的背景天际线。部分高大乔木移栽后逐渐显现出其景观效应。

与此同时,人民广场在以下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

(1)广场空间过度开敞,绿地草坪比例过大。

(2)广场绿地缺乏特色鲜明的区域性的植物景观空间,影响了广场的整体景观效果。

(3)广场北面绿地的乔、灌木稀少,极大地影响了广场的生态效益。

(4)广场景观特色不鲜明,对地方历史、文化底蕴挖掘不够,未能突出本土传统文化特色。

(5)广场植物品种多以常绿树种为主,缺少植物四时的季相色彩变化。

5.4 人民广场改造与更新设计目标

人民广场改造与更新设计设计的目标为:

(1)创造恢弘大气、又具人性化尺度的“都市绿色客厅”。

(2)塑造一个具有亲和力和多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休闲生态空间形态。

(3)展示黄石历史文化以及改革开放成就。

(4)塑造一个既能够体现黄石地方特色,又具有时代精神的空间环境。

(5)成为能够体现植物季相变化、调节区域小气候的,生态功能健全的城市“绿色皇冠”上的明珠。

5.5 人民广场的改造与更新构想

5.5.1 广场功能分区的细化和完善。这次改造与更新设计将广场的功能分区细化(图2)为以下几个部分。

(1)中心活动区。以广场雕塑为中心的硬质铺装场地,在保持原有硬化场地不变的前提下增添移动式种植容器,发挥其可移动的优点,根据广场不同活动的需要,分隔出各种不同的空间围合的形式。

(2)生态林荫区。位于广场北面、临杭州路的两块绿地。作为广场主入口侧绿地,由于现状乔、灌较少,缺乏广场入口的屏障效果。改造与更新设计沿游路种植高大乔木合理搭配灌木、地被植物,增强绿地的生态效益。

(3)阳光草坪区。位于广场东南角。本次设计除了增加一定量的乔、灌以及地被植物外,还特意将这块区域划分,组合成人们可进入的草坪区域。允许市民进入草坪区并开展活动、游憩,以增添广场绿地的生气和活力。

(4)小山探幽区。即位于广场西南角的原生态自然山林,现仅用几条登山小路组织游览线路。本次设计在山体的合适区域布置亭、台等园林建筑,补充大量的休闲坐椅,使其成为市民寻幽揽胜的天然氧吧。

(5)滨水休闲区。位于广场东面,有人工湖与磁湖相连。原设计有茶室和浮雕墙,但由于缺少休闲设施,缺乏人气。本次设计在此区域增添商业元素和音乐露天茶座、水吧等,为此区域聚集人气。

5.5.2 广场绿地生态植物群落的补充与丰富。人民广场现有绿地的乔、灌木稀少,绿地缺乏层次,生态效益较差(图2)。本次规划以大规格乡土植物为主,以观赏花木与遮荫乔木的季相变化相结合,形成以常绿植物为基调的绿化空间、层次变化的乔灌草复合植物群落栽植,季相变化的色彩设计。结合引进优良品种、特色品种,科学合理配置开花地被和花木,构成植物品种多样、群落结构多层、景观空间多变、季相鲜明的绿色景观(图4),营造优美宜人、富有个性的植物群落景观,完善广场的生态、游览、观赏功能。

人民广场所需增加的乔木量,按照疏林草地每100m2栽植3株乔木的密度测算,广场8.37 hm2的绿地应栽植乔木约为2500余株。现有乔木约1000株,此次规划共增加胸径20cm乔木树种15种计950余株,小乔木570余株大灌木及球型植物870余株、花灌木及观花地被 13000m2,石头桩景12处。

5.5.3 地方人文精神的弘扬和体现。

黄石作为我国传统的重工业城市,无论是其作为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冶炼基地之一的铜绿山古矿遗址,还是其近代以钢铁冶炼为龙头的金属冶炼加工业,无不体现黄石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金属冶炼城市的地域文化特征。人民广场的中心雕塑“过去与未来”正是采用青铜器和现代工业的一些抽象符号来体现地域独特的文化背景。本次设计将广场与人工湖之间自然落差的挡土墙改造为浮雕墙,以成组浮雕的形式展现冶炼业从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现代工业的转变历程,增强广场的人文、教育、游览的功能。同时,在绿地中增加青铜器抽象符号的坐凳(图5),以及刻有黄石本地文化名人诗词的景石,使广场 增添厚重的本土文化底蕴。

6 结语

现代市政广场的价值和功能越来越趋向于综合化、多样化,从而对市政广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对市政广场规划设计理念和实例的探讨与分析,对设计建造成功的市政广场总结出如下优点与特色:符合城市规划要求,选址合理,通达方便,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规模适当,尺度宜人,不求最大,只求最佳;适应市民对公共活动场所的人性化需求,具有为人所实用、为人所体验的人性空间;景观生态化是广场发展的重点方向;具有反映地域性和时代性的文化内涵,个性鲜明,景观艺术创作精良,元素构成得当。

事实上,市政广场建设只要切合实际,抓住了市政广场的发展趋势,方法正确,思路合理,“市政广场热”再“热”一些亦未尝不可。当然,这需要领导者、设计者、建设者以及使用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凯文·林奇著,项秉仁译.城市意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 王珂,夏建,杨新海.城市广场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 王建国编著.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

4 刘滨宜编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电商课程设计范文 下一篇:总包项目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