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6 11:28:22

规范化管理论文

规范化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1一般资料

手术间的空间是有限的,整理好这个空间,更好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这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1.2目的

通过组织品管圈活动,提高术毕手术间整理完备率,推行精细化管理。

1.3方法

1.3.1组圈:手术室腔镜组取九名护士组圈,投票选举的方式产生一名圈长,八名圈员,护士长任辅导员。通过圈会讨论圈会为每月一次,每月具体时间待定,品管圈活动时间为2016年7月~2016年12月。1.3.2活动主题:以头脑风暴的方式征集活动主题,再以投票的方式确定活动主题为提高术毕手术间整理完备率。1.3.3现况调查:利用查检表调查四周的不完备例数,统计结果。见表1。1.3.4活动目标: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术毕手术间整理完备率,推行精细化管理,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1.3.5原因分析:根据统计数据,圈员采用鱼骨图的方式对手术间不完备率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主要原因在于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和其他因素。1.3.6根据分析要因,拟定相关对策。(1)制定手术间物品放置的标准,统一各手术间物品的摆放位置;(2)把手术间整理纳入手术人员岗位培训内容;(3)落实书面交班制度;(4)建立完善的房间整理标准,及时主动更新学习;(5)加强责任心教育。1.3.7对策实施与检讨(1)根据完善的手术间整理标准进行操作整理,把标准放入每个手术间的操作流程本内,护士按照整理标准进行整理,护士根据归位标识将各类仪器设备、物品进行整理;(2)新护士进行全面培训,人人掌握手术间整理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切合手术间最便捷有效的手术间整理培训制度;(3)交接班者以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专科组长不定期抽查手术间,积极落实书面交班制度,每次交接班,交接者最后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4)组织手术间管理护士学习物品补充标准,并加以实施,将手术间特殊物品进行归类整理,实施个性化整理措施;(5)认真学习晨会中强调的物品补充整理的重要性,时刻自我提醒,专科组长每天术毕后不定期督促巡查,互相监督,明确个人职责,认真做好物品整理工作。

2结果

术毕手术间整理不完备例数统计结果。见表2。QCC活动后,我科的手术间整理不完备率由每周平均300例下降到到100例,通过现状调查表分析得出,手术间整理不完备率有明显改善。

3讨论

通过QCC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提高术毕手术间整理完备率,还制定了手术间整理标准化,这样更有利于护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另一方面,在活动的过程中,使成员的自身价值得到最佳体现,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责任感,发挥团队精神,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在工作中获得满足和荣誉。护士不再只做传统上医生的“执行者”,应针对问题不断提出解决的方式方法。在本次的实验中,护士不断丰富着自身的职业内涵,也更深程度掌握了PDCA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升护理工作打下基础。

作者:刘秀琳 单位: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潘海燕,颜波儿.品管圈活动在ICU医护人员手消毒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0):2154-2155.

[2]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0-23.

[3]王玉琼,郭秀静,雷岸江,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1).

规范化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实施农电用工规范化管理的动因

1.1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实行农电用工规范化管理是企业健康运营的价值所在立足供电所现有人员结构和业务分工实际,结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依法科学规范农电用工管理,对促进公司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有利于防范劳动用工风险。农电用工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和政策背景,统筹考虑现行法律法规、国家配套政策等现实条件,依法明确用工主体,理顺用工关系,建立健全农电用工各项管理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范和化解用工风险。其二,有利于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农电用工人员数量多,生产服务作业点分散,管理难度大,供电所业务委托工作的实施,为规范农电用工管理创造了条件,研究和分析农电用工规范化管理,必将为供电所业务的专业化分工、社会化运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其三,有利于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受各种因素制约,农电用工劳动待遇相对偏低,缺乏归属感,影响了农电用工队伍和谐发展。供电所业务委托实施后,使农电用工成为光明公司的企业员工,建立健全其薪酬标准制度体系,完善农电用工权益保障机制,增强农电用工企业归属感,有利于农电队伍持续稳定。其四,有利于推进依法治企工作。随着依法治企工作的不断深入,农电用工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逐渐增强。基于此,县供电企业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完善各类组织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适合农电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将业务委托工作做实,切实维护企业和农电用工的合法权益。1.2综合农电用工的现状,加强农电用工规范化管理是企业提质增效的当务之急年龄结构偏大。临朐县供电公司现有农电用工407人,平均年龄为46.19岁。由于年龄问题部分人员已无法参与线路架设等高处作业,加上农电用工知识层次和综合素质偏低,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很难完成集抄设备运维工作,直接影响到农电管理工作的开展。管理基础薄弱。虽然实行了业务委托,但部分管理机制仍沿用老办法,在劳动组织管理方面难以操作,开展农电用工岗位测评、规范光明公司的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不好把握;在人员入口方面,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关闭各类形式农电用工大门,人员后备不足甚至面临断层;在职业发展通道方面,因集体企业性质限制,农电用工的上升空间和作用发挥依然有限。考核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考核标准过于笼统,绩效指标与实际考核不尽一致,考核主要与供电所效益、员工岗位等因素相关,对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等难以量化因素考核较少,造成只要是岗位、岗级相同,收入差别就很小。由于激励方式主要是薪酬激励,短期效果明显,表面矛盾化解快,但从某种意义上助长了农电用工对薪酬调整的期望周期和期望值。培训管理缺乏针对性。各类农电用工培训项目未能充分考虑农电生产特点,普遍存在培训内容更新慢、不系统,与业务调整不吻合等问题;农电用工培训不分年龄、文化程度,同样的一套培训体系,“通吃”的做法达不到“通吃”的效果,培训形式大于内容,重过程、轻质量,致使部分供电所对送培工作积极性不高,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

2规范农电用工管理的探索

2.1加强定员定额管理,促进农电用工管理标准化以定员指导用工。将各供电所配电线路、配电台区、配电变压器、营业户数等设备台账数据导入人力资源管控系统劳动定员模块,进而生成各供电所测算定员,以测算定员为依据进行供电所人员调配,为开展劳动定额管理奠定坚实的人员配置基础。以定额促进定员。采取经验估工法和工时测定法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供电所抢修、维修项目以及工作环境、施工路程等综合因素,详细制定接户线更换、计量表箱更换、催费等农电用工标准作业项目的工作限额标准和责任分工表,逐人进行工作任务核实核定,形成农电用工工作任务分解到标准作业项目、标准作业项目责任到人的工作模式。以管理优化定额。根据各供电所实际业务需要,明确每名农电用工的常规和机动工作时间,健全周派工管理工作例会制度,细化日工作任务,合理安排工作计划;以关键绩效指标的设定与分解、绩效评估与考核、绩效沟通与反馈等为主要着眼点,建立健全涵盖安全管理、集抄运维、营销抄核收业扩及GIS建设、优质服务、劳动纪律等方面内容的农电用工绩效考核体系,提高工作业绩和效率。

2.2规范人员配置管理,促进农电用工管理人性化加强岗位异动管理。针对部分供电所人员老龄化和超缺员情况,有选择地将相邻相近供电所的农电用工配置到缺员供电所,实现人员补充。对于班组长、专责人等岗位的数量进行严格限制,连续2—3个年度考核排名靠后的下降1个岗级,并重新进行公开竞聘,打破农电用工固有待遇“不会降”的观念。强化岗位公开竞聘。根据农电用工岗位职责与任职资格,结合绩效情况,实施岗位动态管理,采用竞聘上岗、选聘等多种方式优化人员配置,实现人岗匹配、人事相宜。农电用工人员配置可以采用分层管理模式,供电所内部的岗位竞聘可由供电所自行组织。通过公开竞聘、择优选拔等方式,选取部分优秀农电用工充实到相关技术、管理工作岗位。拓宽农电用工职业通道。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四级四类”人才管理理念,探索建立农电用工人才管理机制,区分运检、营销、综合等专业开展优秀人才评选,每年或者每2年一届,根据情况设置若干级别,相应的级别对应一定的优秀人才补贴。鼓励并推介优秀农电用工参加地方各级政府组织的优秀人才、首席技师评选,提高农电用工的社会地位。

2.3加快薪酬制度改革,促进农电用工管理科学化合理确定岗位岗级。通过开展工作分析,将农电用工岗位确定为“两大类、六小块”,两大类为光明公司农电用工岗位和供电所农电用工岗位,每个大类又可细分为三小类,并根据情况设置见习岗,每一类岗位对应不同的岗级,相邻岗级之间设置一定的差距,同一岗位内部根据业务技能、熟练程度设置3个薪档。合理确定农电用工工作量。将所有班组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统一的系数折算,对运维的用电村个数、服务户数、服务半径、管控的指标数量等进行量化,最后根据农电用工实际工作量及管理难易程度等,确定出个人工作量系数,再根据月度工作量工资总额,测算出农电用工个人工作量工资。完善工资保障和增长机制。建立农电用工工资调整机制,实施农电用工最低保障工资标准,农电用工的最低保障工资不得低于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农电用工薪酬每年依据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变动、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岗位变动、技能水平提高等因素进行调整。

2.4着力提升人员素质,促进农电用工管理职业化完善培训机制。编制农电用工培训大纲,开展岗位动态培训,因势利导对农电用工的技能缺陷进行培训,建立农电用工年度标准化技能提升机制,各类培训考试成绩与绩效工资挂钩。考试内容可设置为基础知识、实操技能、安全风险意识防范等方面,按照考试的结果及年度积分,在基础工资中予以体现,以此激发农电用工学习基础知识、提高操作技能的积极性。开展差异化培训。坚持因人制宜,素质类培训要向年龄偏大的农电用工倾斜,注重培养农电用工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持续提高其安全意识;年轻农电用工要注重技能方面的培训,让其学习掌握新知识、应用新技术,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更好地适应农电运维管理,成为供电所的中坚力量,促进农电管理水平提升。开展岗位练兵。建立以业务部门为主导的专业培训机制,根据供电所专业化管理要求,采取“班组大讲堂”集中学习、送培训下基层等方式,开展技能比武、专项竞赛等活动,传授其专业管理与服务技能,激发农电用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农电用工创业有环境、工作有动力、展示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规范化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美沙酮为阿片μ受体激动药,服后起效缓慢且作用时间长,尤其是抑制吗啡成瘾者戒断症状的时间较长,适用于慢性疼痛及阿片、吗啡、海洛因成瘾者的脱毒治疗。该药属于品,又系高危药品(单剂量初次100mg顿服可有生命危险;用药过量时可引起失明、下肢瘫痪、低血压、右束支传导阻滞、呼吸困难、昏迷乃至死亡),为国家管制药物,应按《品和管理条例》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进行管理和监督使用。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但若流入非法渠道则成为,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危害。为认真贯彻执行品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做好美沙酮门诊的治疗和管理工作,我中心门诊开展了药品使用与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品使用与管理制度的培训。培训对象为执业医师、药学专业人员及护理人员;专题培训每年进行2次,每次16课时;培训方式为授课、参加短期培训或外出进修学习。培训内容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品和管理条例》、《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戒毒治疗中使用品和有关规定的通知》、《处方管理办法》、《品、第一类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和《医疗机构品、第一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2)美沙酮门诊药品使用与管理的各项制度;(3)美沙酮不良反应的防治。我中心美沙酮门诊根据其开展工作的需要,组织相关人员外出参加由部级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组举办的美沙酮门诊药品使用与管理知识等内容的学习及美沙酮门诊业务工作短期培训与进修。我中心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是安徽省美沙酮示范门诊和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培训中心,负责承担安徽省各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进修工作,根据省内其他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开展工作的需要确定培训内容。

2制订门诊岗位职责,完善和规范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

2.1门诊岗位职责

门诊专为医、药、护人员制定的岗位与相关工作职责有:《门诊医师岗位职责》《门诊药师岗位职责》《门诊护士岗位职责》《服药处工作职责》《资料录入管理工作职责》等。职责明确可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发挥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美沙酮门诊药品的使用与管理技术水平。我中心门诊严格相关人员的资质和准入,其人员相对稳定。3名执业医师均具有主治医师职称并有品处方资格;药品由2名熟悉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管理制度和工作经验较丰富的药学专业人员负责管理;护理工作由护理专业人员担任。

2.2完善和规范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

门诊专为美沙酮使用与管理制定的制度有:《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治疗登记报告制度》《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药品使用制度》《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美沙酮管理制度》《美沙酮仓库管理制度》《美沙酮进货验收制度》《美沙酮出库复核制度》《美沙酮储存保管制度》《美沙酮药品发放制度》《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服药处工作流程》等,同时将相关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上墙张贴,营造出药品重地的氛围和环境。

3加强药品各环节的规范化管理

3.1药品购进、验收及入库管理

药品购进前先填写《美沙酮口服液申领表》,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购药计划,报省级工作组审批,得到省级工作组批复后,再由省级工作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药厂专车负责配送到美沙酮门诊药库。美沙酮口服液送到后,由2人及时负责验收,严格审查药厂及药品配送人员的相关资质、美沙酮口服液灌装装量记录表等,经验收合格后留存归档,并做好登记后方可接收药品。由美沙酮口服液生产厂家配送人员、进货单位经办人及相关管理人员当场清点美沙酮口服液的数量,核对美沙酮口服液的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每批检验报告及厂家配送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等。我中心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将加盖红印章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品、第一类购用印鉴卡》《美沙酮口服液申领表》复印件及采购人身份证复印件交给供货厂家。美沙酮口服液进行逐桶验收入库,对药品批号、数量、包装标签、外观质量、有效期、毛质量等进行检查。根据随货同行联对照实物逐桶称量,检查无误后才可入库,做好入库登记,登记记录清晰完整,便于可能出现意外时查找原由,并通知录入人员将信息及时录入至我中心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管理系统。对所有美沙酮药桶编写连续桶号,库存药品批号应少于3种,新旧批号药品分区存放。

3.2药品在库管理

美沙酮库房实行专库、双人双锁管理。库房安装了监控系统,定期进行防控系统的安全性检查,保安24h值班,每天进行安保检查。24h开启空调和日光灯,设定温度为20℃。库房配备防盗、防火、防潮、符合安全要求的照明设备。美沙酮库房按“五专”管理的规定,建有美沙酮口服液专用账册,实行药品实库存管理,要求账物相符、账账相符。药库与治疗门诊相连,发药处工作人员领药的路径与患者服药的路径不交叉,以保证安全。库房药品管理人员负责美沙酮口服液的管理工作,定期检查药品的效期和质量,药品质量管理负责人对美沙酮口服液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3.3药品出库管理

药品出库采用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一次出库当天药量,发药处登记所领药品的批号、桶号、复称毛质量,相符后双人签名。药品领出后暂存发药处备用,发药处配有保险柜,由两人保管,两人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每日要将剩余的药品退回药库,称空桶质量,并须办理相关手续。

3.4药品使用管理

美沙酮门诊医师根据美沙酮入组受治者的诊断情况(如受治者的吸毒量、身体状况等)确定受治者的首剂量,开具品专用处方传递给计算机录入处人员录入处方医嘱、服药情况表等有关数据,将处方传递给发药处工作人员,发药处工作人员接到处方后,认真审核每位受治者的治疗卡和处方及服药剂量,填写每日受治者服药记录。每日门诊工作结束后统计当日所有剂量卡数量,与数据管理人员进行核对,核对准确无误后,通过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管理系统将剂量信息上传。美沙酮口服液只准在本门诊使用,不得转借、挪用或调剂使用。截至2014年6月,我中心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入组总人数441人,在治人数110人,日均治疗人数66人次,平均每日美沙酮口服液总用量3690m(l含美沙酮3690mg)。美沙酮维持治疗属于长期治疗,因而使受治者能长期依从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受治者出现的药物副作用,治疗医师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对每位受治者用药情况和身体状况均做了详细的病程记录,以消除受治者的疑虑,提高受治者用药的依从性,巩固治疗效果。

3.5药品专用账册管理

药库建立美沙酮出入库专用账册,记录内容包括美沙酮口服液批号、接收编号、入库量、入库时间、出库量、出库时间、退药量、库存量,双人签名。专用账册的保存期限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发药处建立“每日用药一览表”明细账,记录内容包括美沙酮口服液领用日期、所使用药桶的顺序号、规格、单位、批号、当日领用量、损耗量、备注项,双人签名,其保存期限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数据均与中心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管理系统数据一致,做到账、物、卡相符,有据可查。

3.6药品专用处方管理

美沙酮专用处方现场打印,统一编号。处方项目填写完整,减少人为差错,做到无论何时每位受治者口服药实际用量均有据可查。美沙酮专用处方按日整理归档并定点存放,废弃的处方统一留存。处方保存期为3年,到期处方办理相关手续后按照规定予以销毁。

4门诊受治者的准入与发药处的规范化管理

4.1受治者的准入

门诊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受治者应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年以上阿片类药物成瘾未脱瘾者,其户籍不限,外籍受治者需有本市暂住证。

4.2发药处的管理

发药处为美沙酮门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药处设立“每日受治者服药签字表”,其内容包括姓名、治疗号、常用量、当日处方量、服药时间、受治者签名、发药人签名、备注项。发药时应仔细查看其姓名、治疗号、常用量、处方量、服药时间,做到准确无误,防止差错。医务人员应严格按入组问诊体检符合条件受治者确定剂量调整剂量心理行为干预抽检尿检的诊疗程序工作,杜绝冒名顶替、外带药品的现象发生。门诊对受治者首次入组治疗时须对其拍照,登记其姓名、治疗号、美沙酮的常用量,将受治者的相关资料信息录入至中心门诊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管理系统中。发药人员平时用心记忆受治者的姓名、治疗号、体貌特征,熟悉各受治者的常用量。在发药时呼喊受治者的姓名、治疗号、处方量,准确无误后才可让受治者服药。每位受治者在工作人员监督下服药,服完药后立即喝水咽下,并张口说话,防止受治者将药品带出门诊,最后回收服药后的空药杯,以便今后核对。发药处于当日下班前称量药品“剩余量”,统计处方量,与门诊录入系统中的信息核对无误后随即填写“每日用量一览表”。对每日使用中出现的药品损耗,经相关人员核对后填写并签名,装订处方。

5药品规范化管理的相关事项

5.1药品容器、包装材料及服药杯的处置

在美沙酮口服液使用过程中,其容器及包装材料上可能会残留少量药品,因此对美沙酮容器和包装材料应该进行严格管理。每个包装的美沙酮口服液使用完后,其空药桶必须及时送返专用库房。空药桶及服药杯定期交由门诊专人按规定负责销毁。

5.2药品意外情况的报告与记录

门诊存放、使用美沙酮口服液如发现外包装破损、泄露或出现质量问题等意外情况,必须立即填写意外情况记录并及时报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监督下销毁并做好记录,同时上报省级和部级工作组。如发生美沙酮口服液丢失和被盗的意外情况,应立即报告市公安局查处,并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级工作组备案,及时填写意外情况记录。到目前为止我中心门诊尚无意外情况发生。

5.3药品库房的人员进出规定

药品库房只准发药处药品存取、药品库房管理、药品质量管理、药品监督管理、药品配送等相关人员进出,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对非门诊工作原因如库房内设备检修等进出库人员进行登记并签名,以便发生问题时查找原因。

6结语

美沙酮口服液应用量大,需长期服药,且针对特殊的使用对象,在门诊工作中如使用不当、疏于管理,就会发生流弊,危害社会治安。为使美沙酮口服液安全、合理、有效地应用于海洛因成瘾者,避免其通过非法渠道流向社会,我中心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对美沙酮进行了科学、规范的管理,各项管理留下了原始资料,保证都有记录可查。由于管理措施得力,我中心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自开诊以来,未发生美沙酮被盗、包装破损、泄露、质量问题、冒名使用、外带药品等现象,门诊药品管理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本中心美沙酮各项管理制度的要求。我中心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使用与管理工作井然有序,促进了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了药品质量和受治者用药安全。

规范化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全市各储备粮承储库树立规范化管理理念,遵循“按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的工作思路,对企业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修订和补充。为确保规范化管理取得实效,各储备库积极推行全员百分考核办法,先后组织有关县(区)和储备库负责人到新疆、云南、江苏和省内有关粮食企业参观学习,借鉴兄弟储备库制度建设的经验,健全和完善了企业粮油出入库管理、储存实物管理、设施设备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管理制度。目前,基本建立起了符合规范化管理要求和企业实际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并制定了各项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同时将各项制度汇编成册组织员工学习,将各岗位职责、相关制度悬挂上墙,使每个岗位、每个员工都有章可循,做到执行有制度、行为有标准、工作有考核、责任有落实。

二、积极创新,推动仓储科技全面进步

储粮技术是保持粮食品质的关键因素,各储粮企业始终树立“绿色储粮”和“生态储粮”理念,一是在地方储备粮承储库中重点推广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测控等储粮新技术,确保粮食的储藏品质和食用品质。二是在有条件的粮库积极推广使用无公害保鲜储粮技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充分利用当地冬春季空气干冷的气候特点,科学地利用离心风机、轴流风机以及自然通风等降温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入库粮食温度偏高,水分不均匀的问题。三是南充火车东站粮食储备库加大粮库信息化建设,投资250万元安装了信息监控系统,对库区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四是投资近3000多万元在川东北公司、蓬安粮食物流园区及高坪国家粮库新建或改造升级原粮和成品粮低温库,仓容达10.7万吨。五是建成了南充市地方储备粮粮库远程监控系统,实现粮食主管部门实时监控市级储备粮的收购、储存、轮换及销售等情况,减少日常人员巡视工作量,指导承储企业管好管住粮食库存,为政府调控粮食市场提供物质保障。全市已在10个市级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存储企业及3个市本级储备粮存储企业建立了电子远程监控系统,通过网络传输,实现远程实时监控。

三、抓管理规范,确保库存粮食安全

为切实管住、管好各类库存粮食,该市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工作方针,狠抓仓储管理各项基础性工作。一是严把粮食质量关。粮油质量管理实行全程监控,狠抓源头质量管理,严格入库粮食的质量。对每批次入库储备粮油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满仓后做好质量鉴定,确保入库粮食质量合格;在粮食储藏期间,对粮食储存品质实行动态监控。每年进行两次质量检验,对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的粮食,每年进行一次储存品质鉴定;出库前必须委托有资质的质检机构进行储存品质鉴定;储备粮油轮换实行储存品质和储存年限“双控制”。对“宜存”粮油库存按正常轮换计划适时轮换,对“不宜存”粮油及时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尽早安排轮换出库。把粮食质量管理作为评价和考核储粮管理的重要指标,严格控制粮食入库质量,强化日常储粮和出库质量检查,将粮油质量监管贯穿于工作始终。二是严格管理流程。严格执行粮油出(入)库、粮情检测、仓储作业等标准化操作规程,坚持做到严格责任、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三是抓好日常仓储工作检查。检查中坚持有记录、有分析、有整改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一切储粮安全隐患。四是强化原始资料管理。对粮油出(入)库质检单、抽检单,粮情检测记录、仓储作业记录及货位卡等原始资料的管理,做到资料真实、装订有序、管理规范。五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带班、巡查制度;定期检修仪器设备、消防设施;严格落实储粮化学药剂各项管理规定、操作规范,坚持零库存管理,有效防范和杜绝发生安全事故。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近年来,全市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一是每年从区县和各粮库中选调领导干部和不同岗位职工到党校、大专院校、省粮校进行脱产学习。二是每两年举办一次粮食职业技能大赛,组织粮油保管、质检人员积极参加,对前三名推荐参与省局比赛,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三是引导和鼓励职工多渠道、多形式参加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四是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适当引进高学历专业人才充实职工队伍,改善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对仓储、统计、财务、质检等关键岗位的专业人员,要求全部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五、积极争取资金,改善粮油仓储设施条件

全市通过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资产存量增量上做了大量有益于壮大发展的工作,为发展粮食现代物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几年,该市抓住新一轮国家建设粮食仓储和物流项目的机遇,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市局主要领导亲自抓项目建设,积极主动争取国家和省发改委、粮食主管部门对项目的支持。通过不懈努力,川东北粮食物流中心项目、粮油中心市场检验检测两大系统项目、高坪国家粮食储备库迁建项目、南充先知粮油有限公司粮食储备库建设项目、顺庆国家粮食储备库食用油脂储备库项目等一批粮食项目先后落户南充,共争取到国、省项目资金补助3566万元,建设仓容30万吨,油罐2万吨,大大改善了全市粮油仓储设施设备条件。2013、2014年,全市积极向省级有关部门争取“危仓老库”补助资金,县级政府配套资金,对24个粮食收储企业62个库点的仓库进行了维修改造,涉及仓容35.1万吨,三项功能提升77.5万吨,大大改善了该市粮油仓储设施设备条件和粮油物流条件。

规范化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低保工作最初是以手工管理为主的,在2002年我国民政部门颁布并实行的低保管理体系,基本上分为六个层面的建设。并随着低保软件的普及,现阶段基层的工作人员也已在对应单机或是局域网上面展开了低保对象申请、审核以及复查等;各民政部门利用低保数据库,及时的了解低保对象资金来源以及发放状况,以呈现各级各类报告的形成及管理。这样低保工作不止是形成了纸质类文件,还形成了电子数据库,进而呈现了低保档案纸质及电子数据并存。

二低保档案规范化管理意见

(一)强化城市低保档案基础建设

建设城市低保档案时,要注重建设并健全城市贫困居民的收入评价以及申请承诺和协查联签、公示监督的体制档案,并合理结合各个地区与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与本地状况相适宜的实行细文类文书档案。在建设城市低保档案规范化的管理体制时,要构建完善的收发记录以及归档立卷、案卷解读和库房管理等规范的体制,紧抓实际状况及各类体制的落实与监督,以便于保障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并分层次、类别来构建对应的档案管理体制。应依照各个级别管理原则来构建整体精确低保档案及台账,务必统一上下,为动态管理提供方便。市与区要构建对应的城市低保整体档案,以下各个级别管理部门也应构建全面的档案管理体制,务必要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对象谁以及资料全。档案构建一定要从最低的生活保证待遇申请开始,将申请人基本状况均列进档案中,并由立档健全体制,强调档案管理。将本地的各类低保数据集资料进行仔细的整合,以便于构建完善的城市低保档案数据。运用城市低保档案监管低保运行,基于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务必做到尊重人民的知情权以及参与权与监督权,做好各类相关工作。运用档案凭证以及监督作用,严格的把关城市低保户申请、审核、复批的全过程。不接受虚假信息、数据与材料、

(二)强化城市低保档案动态管理

动态管理需要强调的是,被纳进城市低保档案管理之后,这并不意味着进入了保险箱,能永远接受低保待遇。档案管理部门要密切的配合民政部门使用多类策略,随时的对低保户的生活情况进行调查,以持续健全档案的内容。对应的保障对象以及补助的水平转变现象应即刻公示于社会,来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三)强化低保档案规范化管理

为了实行城市低保,各个地区也均构建了地方性财政投入的资金筹集途径。档案管理部门要尽量的配合各地民政、财政以及审计等,严格把关资金的转向管理,做详细的资金核算,并有效的发挥档案的监督功能以及凭证意义,呈现专款专用,禁止挤占挪用等现象,能够让居民们清晰地参与到相关城市低保工作中,发挥档案的作用来管好困难居民的救命钱,以保障每分钱都能发放到困难居民的手中。

(四)强化城市低保人员档案信息化管理

各个地区、城市应用现代化技术,革新管理模式,并对城市相关低保人员的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构建准确的数据库,并依据困难户的特点来构建合理有效的情况库与资料库。并再依据对应信息库的输入内容,推行微机检索,不断的提升档案的服务成效。

(五)强化建设城市低保档案人才培养

以城市的社会保证领域进步趋向前景来讲,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急需构建政治思想及专业性强的团队,其甘于寂寞、奉献的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团队。目前对应的城市要根据领导、民政、部门以及基层等方面的诸多需求和要求,构建完善有效的城市低保档案管理人员培训体系,分计划、程序、层次深层面的掌握城市低保相关政策,掌握城市低保工作的各个流程和档案操作方式。这些都是需要相关管理人员能够打破常规,以激发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创新性,并对其展开典型的业务培训,促使其了解对应的法律规章。

(六)运用档案进行城市低保政策宣传

构建有效的城市低保体制,以便于降低贫困差距,推进社会公平与和谐,这是现阶段最关键的工作。相关档案管理部门要不断应用各类档案信息,来促进其服务现实以及维护、保障贫困居民各种权益的重要意义,并在全国大力的宣传构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的现实作用,利用各类宣传工具,促使人民群众能认识到这是一项关系国家及全社会的大事,是中华儿女几千年人人无饥寒的美好追求。

(七)严格把关城市低保档案规定

城市低保档案是要及时的进行分类整合并定期存档的,根据年度来整理存放;对应的保管期限是城市低保相关审批资料是该低保对象停止低保之后的三年,其余与城市的医疗性救助档案短时间内不能销毁;各上级部门由于工作或者是办案的需求,可随时借阅相关低保档案,各个查阅流程和范围是市或区级的民政局来确定的。

三、结语

我国对档案管理的认知与意识非常薄弱,低保档案是新兴起的档案类学科,并在诸多方面的探究还不够深化,并没有对应的统一管理规定,导致低保部门对于低保档案部注重,在管理工作实施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对城市低保档案管理所提出的管理策略,希望能推进我国的低保档案规范化管理逐渐趋向于科学发展轨道。

规范化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一般资料。分别选取感染科15名在职护士、5名医生、5名工勤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0~45岁,平均30.4±7.5岁;护龄1~24年,平均8.6±3.2年;中专5人,大专7人,本科及以上3人;主管护师2名,护师1名,护士12名;护理管理前后人员无明显变动。医生中男4名,女1名,年龄28~52岁,平均40.5±13.5岁。工勤人员均为女性,年龄31~48岁,平均38.2±9.3岁。为提高手卫生的规范性,科室自2014年起对以上工作人员实施规范化管理。

2.规范化管理的方法2.1全员培训。将手卫生作为每次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的重要内容,重新修订医院手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和工勤人员学习《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将手卫生列为三基考试内容之一,提高临床重视度。开展手卫生宣传活动周,将手卫生知识以展板、视频、有奖知识问答和操作等形式进行宣传,内容包括对不同岗位人员手卫生知识的要求、手卫生的定义、洗手的重要性、洗手的方法、注意事项、消毒方法等知识[3],将制作好的“七步洗手法”的光盘发放到科室,并示范讲解。组织进行七部洗手法的现场操作演练,推动医务人员树立手卫生新概念。将手卫生培训的成绩与绩效考核成绩挂钩。2.2完善洗手设施。在科室水池旁张贴规范的洗手步骤,以提醒医务人员勤洗手、正确洗手。配有合格的洗手设施,增加快速洗手消毒设备,配速干手消毒剂,无菌皂液以及清洁干燥的擦手纸,采用一次性洗手刷。在病房走廊、治疗室、换药室等地点配备消毒剂的基础上,在病历车、护理车和治疗车也配备消毒剂。增加科室内洗手池的数量,将水龙头开关从手触式改为非手触式、提供洗手液和改进干手的方式等,每季度对手卫生产品的领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反馈。2.3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将手卫生管理纳入医院日常规范化管理中,建立手卫生的监督管理机制,从管理层面提高思想认识,规范化、科学化的进行手卫生管理。发挥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作用,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规定的手卫生指征、方法,设计统一的表格和观察方法,对手卫生的监督、监测、检查、指导与反馈[4]。院感科定期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抽样监测,每个月公布检查结果和监测信息,促进手卫生管理措施的落实,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设置监控系统,不定时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自觉性、洗手流程的规范性,手表面细菌监测、记录洗手效果达标情况等进行考察,奖惩分明。

3.观察指标。比较规范化管理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以及洗手情况。(1)手卫生的依从性:根据洗手情况来判断医务人员的依从性,包括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以及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的洗手率。采用隐蔽式观察法,由1名接触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于每天的固定时间,对医护人员的洗手情况进行观察。(2)手卫生情况的知晓率:对作为科室研究对象的医生、护士及工勤人员进行考核,采用结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科室实际情况制定手卫生知识的考核试卷,内容包括:手清洗的指征、手消毒的指征、手卫生的概念和自我防护知识,共30个问题,满分为100分。(3)洗手情况:依据医护人员实际洗手的规范性(七部洗手法)、洗手时间达到15s的比例、手卫生后监测的合格率以及手卫生消毒方法等来评价。其中手卫生监测的合格情况通过监测医护人员的手指带菌数来评定,以细菌菌落数≤10cfu/m2为合格。实施前后各观察50例次。

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数据统计软件,计量资料(x-±s)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规范化管理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比较。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无菌操作、体液暴露后等洗手率高于实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规范化管理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得分以及质量比较。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医生、护士、工勤人员的手卫生知识知晓率高于实施前,洗手方法、手卫生消毒、监测合格率等高于实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讨论

手是医院病原菌传播的主要途径,医护人员的手频繁的接触患者,污染严重。经手传播引起的直接和间接性感染是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传播方式之一。做好卫生洗手的消毒、监督、管理工作,是控制医源性感染的主要措施。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越高,则医院感染率越低[5]。医院感染科是对手卫生要求更为严格的科室,护理人员职业特殊,每天直接接触各类感染性疾病患者,提高感染科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执行率显得十分重要。笔者所在科室自2009年开始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但手卫生的依从性并不理想,尤其是医生、实习生以及医护工的执行率较低,手卫生设施的配备也不完善。有研究报道,医护人员的主观因素、硬件设施和管理策略都是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6]。要实现手卫生的提高和理念的转变,需要通过改进以上措施来完成。为了提高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和合格率,自2014年以来实施规范化管理,主要措施有实行全员培训、完善洗手设施、改进监督管理机制等,结果显示,规范化管理后,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显著提高,有关洗手知识、洗手方法、手卫生消毒、监测合格率均显著提高。规范化管理通过全员培训,进行知-信-行的教育模式,帮助医务人员树立了提高手卫生的意识,落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实际行动[7]。完善手卫生设施,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更好的洗手条件,在每个治疗车、洗手池等放置快速消毒剂,每月统计考核科室内的洗手液、手消毒剂、干手纸的使用量,纳入质控检查项目。监督机制的完善,将手卫生的监测结果与医务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提高了人们的自觉遵守,强化了手卫生的依从性。规范化管理实施的过程中,注重细节的量化、环节的控制和全程互动,强化每个环节管理,充分发挥了监督管理的作用,增强了科室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总之,影响手卫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单纯的教育方法只是暂时的提高医护人员的自觉性,规范化管理通过提升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规范手卫生行为,完善洗手措施以及监督管理制度等关键环节,可以有效提高感染科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确保患者的就医安全。

规范化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摘要:加强财会工作规范化管理,对提高财会核算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防止和杜绝结算事故、经济案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在财会工作中加强规范化管理。

0引言

财会部门应该以质量管理实施为契机,进行财会规范化管理,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明确的岗位职责、量化的考核标准,以任务目标、责任目标、素质品德目标和学识能力目标,严格要求财会人员,充分调动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把质量管理“过程控制”、绩效管理的“考核意识”和规范化管理的“结果管理”有机结合,以质量管理深化财会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财会规范化管理水平。面对新的形式需求,财会规范化需要进步高效管理。

1当前财会规范化管理存在的主要新问题

1.1业务学习不深入,实际操作不认真。部分学习流于形式,有关操作规程中明确规定的新问题仍然把握不准,以至在操作的时候造成差错。

1.2思想熟悉不到位,达标创优标准低。有的行对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熟悉不到位,思想没有压力,工作缺乏动力,不能按照“严、细、实”的要求操作业务,缺乏敬业爱岗,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1.3有些人员在规章制度执行中不能一如既往、认真坚持,不能按业务操作流程办理每一笔业务,存在事后补办的现象,存有检查前突击整改的情况,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改进和加强财会规范化管理的思路

2.1健全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质量考核监督机制。合理分解目标,将任务量化并落实到人,使各尽其职,人尽其才;理顺工作关系,体现既分工又协作的工作程序和整体意识,克服各自为政的现象;落实质量考核责任制,树立正气,克服老好人的思想,建立包括出勤、学习、交接、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在内的各项考核制度。在工作实践中把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和每个人的工作效果统一起来,把贡献和报酬结合起来,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和操作程序,以促进财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2.2加强监督检查。充分发挥日常监督职能,明确坐班主任的职责和工作权限,重点理清一线员工的思想动态,抓好组织纪律,岗位练兵工作,协助主管领导处理好工作中的疑难新问题,做好业务协调和重要业务的审核工作,主要应把握好微机操作、进出人凭证、人员业务交接、出库人库等“四个关口”,认真填写日志。强化坐班主任事前、事中检查监督,按月(季)开展自查工作,发现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上级联社定期不定期地对下级联社进行检查辅导,帮助排疑解难,促进不断整改。四是在具体工作中,采取对照财会工作规范化标准逐条自查的方法,找出不足,尽快纠正。通过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保证各项制度、办法的贯彻执行,杜绝违规操作和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2.3加强学习,把握规范化标准。因此,实现财会工作规范化管理,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习,熟练把握规范化标准。财会人员要把学习规范化标准和学习规章制度结合起来,弄通标准和规章制度的内在联系,加强对新问题的理解;把学习规范化标准和工作实际相结合,找出差距,明确今后努力方向;把学习规范化标准和个人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克服惰性和旧习,建立严格按标准、规范化运作的工作程序。

2.4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多内容的业务培训活动。要围绕着财会工作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加大业务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力度,加快培养专业技术骨干,全面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对现有从事会计出纳人员情况进行一次普查,弄清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类别和业务水平,然后制定分层次的培训规划。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要求在培训内容、培训进度和培训时间上应有所区别。培训工作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干什么、学什么、懂什么、专什么,学以致用,立竿见影,以此尽快地适应本职岗位工作。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全面的业务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开展互查观摩学习活动,及时交流总结经验。要有组织、有目的的召集基层负责人和会计出纳业务骨干,围绕财会工作规范化管理主体进行互查,通过观摩学习,总结交流工作经验,讨论加强财会工作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具体新问题和工作难点、疑点,统一工作方法,达到相互帮助共同促进的目的。

2.5组织考核评选。由上级抽调县联社的会计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组织开展考评验收工作并实行奖励和处罚,通过此项工作,既考评了被查单位的工作,交流了经验,又培养壮大了考评队伍,使参加的人员进一步从感性熟悉提高到理性熟悉,从实践到理论上明白财会规范化管理的目的和要求,为促进财会工作上台阶、上等级打下基础。

2.6关心基层行会计出纳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基层信用社的会计出纳人员处在工作第一线,工作任务繁忙,责任重大。因此,各级联社领导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关心职工生活,为职工办实事结合起来,作为基层行实现财会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好。单位领导要经常和财会人员开展谈心活动,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认真听取财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关心他们成长进步,解决他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充分调动广大会计出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财会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以质量管理深化财会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财会规范化管理水平。

质量管理、绩效管理和规范化管理的结合是我行一个创新点,也是推进规范化管理深化完善,适应改革和发展形势的需要,为此,财会部门以市分行组织实施的质量管理为契机,把总分行制定的财会规范化管理和实施的绩效管理相结合,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明确的岗位职责、量化的考核标准,将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设定为数字化的任务目标、责任目标、素质品德目标和学识能力目标,和财会人员工资相联系定期考核兑现奖惩,充分调动了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把质量管理“过程控制”、绩效管理的“考核意识”和规范化管理的“结果管理”有机结合,以质量管理深化财会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了财会规范化管理水平。

规范化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1.1严重缺乏档案征集的意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前我国档案工作人员仍然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重视收集、轻征集”。一些工作人员缺乏主动征集档案的意识,不愿主动走出去拓宽征集渠道,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制约了档案征集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由于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宣传,导致社会群众及一些单位的领导对档案征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不愿配合或支持这项工作。

1.2缺乏完善的档案征集机制

新时期下,随着相继出台《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同时一些地区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档案征集工作的发展。但由于缺乏完善的档案收集、征集方面的法律制度,部分相关法律法规存在模糊不清的状况,缺乏健全完善的相关组织保障体系,从而严重阻碍了征集工作的发展进度。

1.3档案征集方式较滞后

当前我国各级档案馆为了确保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档案征集工作方面花费的很大的精力,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由于受到经费、库房等方面的限制,档案征集方式仍然以主动宣传、被动接受为主的方式,没有采取新的手段,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征集渠道,也不能与民间、市场相联系,不能全面了解档案资料情况。

2.对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探讨

为了对档案工作加强规范化管理,档案工作人员必须采取措施,严格规范档案征集工作中的各个工作步骤和工作流程,制定相关的规定和制度,作为档案征集工作管理的依据。只有从源头上规范化了档案的征集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2.1制定合理可行的工作计划

在档案征集工作的整个流程中,提前制定合理可行的工作计划对整个征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是评估和鉴定征集对象的重要依据之一。一般来说,档案征集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征集的方式、原则、标准及范围等,档案工作人员应该熟悉并明确每个阶段的征集目标,包括明确征集的重点以及整个征集过程的各项经费预算等。征集的档案应交由征集人员进行分类归档管理,由本单位的财务人员实行对档案的接收。档案工作人员应根据征集对象的评估报告、征集档案的审批表、持有人签订的征集协议、征集过程中的经费支付凭证、专家鉴定回忆的会议记录及档案点交记录表等方面对档案进行归档。

2.2提出征集意向,做好档案评估

在档案征集前,应由两名以上的档案征集人员以书面的形式提出征集档案的意向,并准备好相关的征集材料,主要包括档案征集意向书、档案征集申请表、征集对象原件及相关材料。通过上交档案征集意向书,可以确认征集对象的持有人是否完全自愿地出让征集对象,为了更好的提出意向,必须认真记录清楚征集对象的基本情况描述和持有人所提出的要求,将征集对象的名称、所属年代、出产地及数量等基本情况明确记录在案,对持有人所提出的要求包括对所有权的分配情况等也应一并记录。除此以外,为了确保档案征集的后续工作有序的进行,工作人员还应登记持有人的有效联系方式并请对方确认签名。档案征集表的准备,一方面便于征集人员提出征集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也便于更好地确定评估专家。

2.3召开专家鉴定会

档案工作人员负责准备好专家鉴定会的材料,主要材料包括档案征集的意向书、申请表、征集对象的图片和资料及征集对象的评估报告。从档案征集专家库中抽取此次鉴定会的鉴定人员,最后以专家对征集对象的鉴定会会议纪要形成文件,其中应包括对征集价格方面的建议。由档案整理人员将归档所需要的资料移交给业务档案管理部门。在移交资料的时候,应将征集对象的图片和相关资料、档案征集申请表和意向书的正本、征集对象专家鉴定会会议纪要及征集对象评估报告正本等按照程序移交给业务档案管理部门。

3.结论

档案征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相对于档案工作中的其他环节来说,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政策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上文简要的对档案征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出了不成熟的建议,希望能对档案工作的整体规范化管理起到一些作用,更好地便于档案征集人员按照既定程序有效的开展档案征集及档案管理工作。

规范化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一)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偏低。一般来说,企业只注重经营这一个“一线”业务,却忽视了档案与后勤这一类型的“二线”业务,档案管理人员往往是由企业其余的人员兼职,而档案设施与库房等准备也不够齐全。

(二)管理水平无法跟上发展要求。由于企业档案制度健全度偏低,缺少档案管理方面的有效措施,使得档案人员无法及时掌握法规规范;甚至出现部分企业未进行各个部门资料的收集整理,也就无法涉及档案的规范整理与利用。

(三)繁多的档案门类,制约管理效率。在《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中,企业的档案管理分为专门类、科技类、管理文书类等方面,又设置有一级类目十个,二级类目若干个,但是各种档案立卷归档的方式有所差异,因此,很难掌握新门类档案的归档问题。

(四)档案人员素质跟不上档案工作提出的要求。总体来说,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都属于“半路出家”,绝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都达不到档案管理业务水平的基本要求,更谈不上高水平管理。

二、办公室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有效途径

面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现状时,提出以下几点措施,能够让相关的人员认识到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提升办公室档案管理效率。

(一)规范档案管理程序。管理程序化是档案管理规范化最明显的特征。对于档案的立卷、存档以及调档等档案工作开展时,需要制定相匹配的工作流程,并且在实际环节严格地遵守程序要求,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能做到真实、准确,并且还有专门的负责人监督。另外,尽可能简化档案管理程度,在满足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的前提下,简化工作程序,避免管理人员花费过多的精力与时间在档案管理上。

(二)紧跟时代步伐,完善档案管理设施。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会受到档案管理设备的直接影响。无论是任何企业,都应该认识到只有投资才能有所回报。目前,档案管理逐渐朝着数字化信息管理的模式前进,这不仅能提高档案的安全性,同时也避免纸质档案的过渡消耗,并且相比传统的管理模式,更加的高效、便捷。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时,应紧紧贴近时代潮流,引入最新的管理方法与设备,在培养人员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提升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力,确保工作人员将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对于企业而言,只有认识到档案管理运转效率提升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能够及时地更新工作设备,才能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是为了合理地运用信息,最大化信息作用。当今社会强调智能化管理,这也是社会发展大势所趋。在有限的财力之下,审时度势、深入调查,确保信息化建设最核心的部分能够得以有效运转,确保硬件设施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保持最大程度的贴合,如此才能迎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企业发展奠定物质方面的基础。

(三)注意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做好信息的反馈与收集。开展档案管理是为档案的利用服务。在做好管理的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还应调整原本被动的服务方式,转变成主动出击,完善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可以编写《机构沿革》《大事记》等档案,利用定期的分析、汇集相关的参考材料,以便领导和相关部门在工作决策是有一定的参考依据。此外,重视档案利用信息的反馈与收集。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档案人员从事了大量的工作,而成果的利用、信息收集作为档案工作的延伸,也能够成为最佳的工作成效证明,因此,注重信息开发利用,就成为档案管理的核心。

(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档案管理规范化工作的开展与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提高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就能规范化档案管理工作,同样,在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开展的进程中,也能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是专业素质与技术能力水平,同时,档案工作责任重大,涉及到企业的机密,思想品质也是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持档案管理人员过硬的技术、高度的政治可信度也成为企业规范化档案管理必备条件。

三、结语

在国内企业的档案管理中,办公室档案管理规范化是核心任务,而规范化管理又具备积极作用。当然,档案管理并非是档案部门人员努力就能提升效率的,档案管理需要企业各个部门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确保企业档案可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规范化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科学考察船;组织结构;人员配备;管理制度体系

0引言

近年来,我国新建造各类科考船多达30余艘,约是2008年之前拥有量的1.5倍。但整个行业对科考船的管理相对混乱,船舶管理中有的个别事项多部门重复管理,有的方面却无人问津;并且船员配备问题也难以解决,即使管理经验丰富的单位也存在该问题,造成船员晋升困难,存在船员人才流失的隐患。因此,对科考船进行规范化管理的研究和建设应该同步推进。

1科考船管理现状分析

科学考察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洋调查船术语》定义为:用于海洋科学调查、应用技术研究、测量或勘探等船舶的统称[1]。目前世界上50多个国家拥有自己的科考船,科考船总数不低于500艘。由于国外海洋科考事业发展较早,国外对科考船的管理也比较完善、规范。其中美国不仅科考船的所属单位对科考船的管理比较完善、规范,全国还建立了美国大学—国家海洋学实验室系统的科考船队管理机制对科考船队进行统一管理。我国海洋科研事业起步晚,科考船舶主要归属于国家海洋局、国土资源部所属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以及教育部等国家机关、教育、科研单位和地方海洋研究机构等。这些单位的管理机制均发展自计划经济时代,面对新的海洋环境需要对其做出更科学、规范地改进。因为这些单位的管理情况大致相同,下面只选用两家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实例分析。1.1A单位科考船管理现状分析A单位是一个北方的涉海科研单位。自2005年以来,A单位拥有一艘620总吨的近海调查船,现又在筹建一艘4000吨级综合调查船,由于船舶吞吐量限制远远不能满足自身海洋调查的需要,所以其每年均需要租赁非自有船舶开展科研调查工作;并且对于科考船的管理及船员配备,该单位一直是委托专业船舶管理公司实行委托管理。换言之,该单位并没有船舶管理的组织结构、人员配备标准和管理制度体系等,再加上后勤、安全、调度和装备等部门也都参与船舶相应的管理,导致各部门权限和责任界定不明确,增加了船舶运营及维护成本。随着新船的建造、下水、运营和后续船舶的再建,上述问题将更加凸显。1.2B单位科考船管理现状分析B单位是一个南方的涉海科研单位,有比较丰富的船舶管理经验,现拥有5艘科考船,整个船舶大队配员180人,其中高级船员占88人,船长12人,轮机长13人。然而,B单位在科考船的人员配备上暴露的问题,从表1(不含学历要求)和现有的船员人数可知,B单位的高级船员在职务晋升上将会出现无岗可派,职务晋升慢,待遇无法匹配等诸多问题。(表1)由表1可知,一艘船舶(不考虑最低配员和多配等情况)只需要8名高级船员,B单位目前拥有5艘船舶,因此40名高级船员即满足配备要求,即使按照双套班子配备也只需要80名高级船员,而B单位至少配备了88名高级船员,这就势必造成有些高级船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上船工作,从而影响他们的晋升时间和工资待遇等。另外,从表1中还可以看到三副/三管晋升到二副/二管最快只需要18个月相应船舶的资历,然而这些船舶的高级船员配置已处于满编状态,即原有的二副/二管还在该职位上,同样道理,二副/二管,大副/大管的职务晋升都会遇到这些问题。这样势必会影响船员正常晋升和发展及工资待遇等,更严重的将会造成人才的流失,这也是科研单位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2科学考察船规范化管理措施分析

通过对A、B两单位进行实例分析,本文提出科学考察船舶的规范化管理的措施:组织结构建设,人员配备,制度体系建设。组织结构建设可以使船舶的管理统一,岗位、职责分工明确,从而避免了混乱管理等问题;通过对人员的科学配置可以对船舶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益,拓展人员发展空间,从而推进科考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度体系建设可以使船舶的运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2.1科考船管理的组织结构建设

科考船的组织结构分为岸基和船队建设。组织结构在管理学上又涉及到管理层次,如图1。管理层次[2]与管理宽度有关,宽度较大意味着层次较少,宽度较小则层次较多,其可分为扁平结构和直式结构。所谓扁平结构,是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结构;而直式结构的情况则相反。二者的各自优势(见表2)决定了其适应于不同的情形。单调、枯燥的困难,有利于组织结构的最高管理者与各个职能部门人员交流工作,上下级关系密切,被管理的船员和科学家充分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基本组织机构如图2,相关部门的主要基本职能概述见表3。图2的组织结构不是唯一标准,而是根据科考船自身对管理的层次结构设计要求,加上个人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对很多科研单位科考船管理经验的总结分析提出的基本构架,图中的安全生产、机务、物资和综合管理室可以不是独立的部门,但应该配专业人员负责相关的业务职能。通过图2和表3可知,有了管理组织结构和岗位基本职能,科考船将会管理清晰,分工明确,工作协调、执行能力加快,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成本降低等。

2.2科学考察船人员配备

这里讲的人员配备主要是岸基人员配备和船员配备。本文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科研单位的实际情况分析提出对船舶中心的人员配备应按照差额配备的方法,岸基人员按照各部门职能配备1~2位专业人员;科考船的工作时间约为6个月,考虑船员轮休和靠港情况,高级船员按照船舶数量进行3:2的配备,每艘科考船的高级船员既能满足工作要求,又能满足船员的正常轮休,同时所有的职务都存在很大的晋升空间,不会出现长时间的职务降级使用和无法正常晋升等人员拥堵的情况;普通船员则通过人才公司进行人才派遣配备。这样就可使单位的船舶专业人才得到良性循环发展。

2.3科学考察船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科考船舶制度体系主要包括船舶安全管理体系(SMS),国际海事组织(IMO)相关公约和本单位自己的相关制度。船舶安全管理体系(SMS)是能使单位人员有效执行单位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结构和相关文件体系。包括:安全管理手册、船舶安全手册、航海日志、法定的其他海事文件和证书、航行文件、甲板操纵、机仓操纵、应急程序、防污染措施、通讯程序、船舶与机器维护计划、安全设备表、船员训练计划等。IMO相关公约如IMO/公约/ILO等;单位的相关制度如考核制度,配件、物料申请制度,作息制度等等。通过科考船制度体系的建立,向本单位和相关的海事管理部门申请审批通过、领取有关的资格证书。

3结论

本文通过相关科研单位的科考船管理现状分析得出科考船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首次对科考船的规范化管理提出组织结构建设、人员配备、制度体系建设三方面的措施。本文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不仅使科考船管理清晰、分工明确,降低管理成本,还能充分发挥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自主性;差额的人员配备则不单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还解决了船员晋升发展的难题;而制度体系建设则使得对科考船的管理与社会接轨,合法、合规。然而,本文未对科考船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进行研究,以后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科考船的管理也将会在这三方面的基础上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作者:王兆国 彭波 龚奇勇 单位:1.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和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2.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7391-200.海洋调查船术语[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上一篇:财务会计制度论文范文 下一篇:现代农业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