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19:30:34

工作分析论文

工作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一.分析什么

通过工作分析,我们要获得以下5方面的信息:

1.工作的关系。这包括工作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内部关系涉及到上下级关系,即该岗位的直接上级和直接下级是谁,与公司内部哪些部门或岗位有合作关系。外部关系是指该岗位与哪些政府部门、企业机构或其他组织有联系。

2.工作职责。包括员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每项内容在整体工作中的重要性是怎样的,任务的负责程度等。

3.岗位的发展路线。这分为员工发展和自我发展两种。自我发展针对每一位员工,他们为了做好本职工作及本身的发展需要接受哪些培训;员工发展针对管理人员岗位,管理人员岗位需要对其下属做出什么样的培训安排。

4.工作条件与环境。工作环境包括工作的地点、有无噪音和有害气体、室内温度;工作条件包括该岗位完成工作任务需要哪些工具、机器和设备等,比如秘书所用的打印机、复印机、电脑、一般文具等。

5.工作对任职人员的要求。这包括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岗前培训种类、身体条件、心理素质、性格和特殊技能。特殊岗位还需要上岗证资格。

工作分析一定要在工作岗位已经明确的前提下才能做。如果组织结构比较混乱或是处理机构改革过程中,许多工作岗位还未确定的话,一定要在组织结构和工作岗位确定后,再行工作分析。否则,所获得的信息对企业几乎没有任何价值。

二.何时分析

许多事件都可能触发工作分析需求。比如,员工总觉得自己的工作任务不明确,人力资源部为了选拔和培训员工的需要,或组织机构调整后。更确切地说,一旦岗位发生变动,便是进行工作分析之时。部分发展良好的企业更是定期进行工作分析,以适应组织的动态发展,尤其是一些高科技公司。联想的工作分析是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让员工知道企业对自己的期待是什么,管理层知识下属需要做什么,有关工作职责和绩效考核标准的!误解和冲突就可减到最少。此外,工作分析结果还能促使管理层在招聘或解雇员工时,依据工作的职责和要求,而不是空口无凭地对待员工,因此可消除不公平用人现象,也帮助管理层避免因此可能带来的官司。

无论工作分析的动机是什么,在正式启动这项工作之前都应着重考虑几方面的关键问题。因为在收集、分析、记录工作相关信息时都要耗费时间、金钱、人力:

·公司高层是否明白工作分析的意义所在?他们愿意在这上面花费时间、金钱、人力吗?

·公司中层管理者是否明白工作分析结果出现后,可能会引起一些人员方面的调动?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些变动对其本人和下属的影响?

·如果公司过去已经做过工作分析,其结果如何?是不是没起什么作用?其原因何在?是不是影响了中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职业发展?如果以往的工作分析结果给企业员工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那么人力资源部再引入新的工作分析前一定要查明原因,找到对策。否则,很难提高他们参与工作分析的积极性。

·公司将会采用什么样的措施鼓励员工参与到工作分析中去?

三.由谁参与分析

为了保证工作分析的顺利进行,在开始工作前需要组织一个团队,其成员包括:企业高层领导、各部门经理、咨询公司的专业咨询师。这些成员包括:

1、总经理:

s确认工作分析需求;

s提出工作的原则、方向,以及召开中层管理和咨询人员的碰头会;

s确认工作时间计划;

s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冲突;

s提供持续的资金及管理上的支持;

s验收最后的项目结果。

2、中层管理人员角色

s贯彻工作分析计划;

s参与工作分析;

s与其下属就工作分析进行沟通;

s检查所辖部门内工作岗位的分析结果。

3、工作分析员的角色

s开发、指定资料收集的方法;

s收集所需资料,并分析结果;

s撰写工作说明书。

4、咨询师的角色

在工作分析中,咨询师可能扮演工作分析员的角色,其工作内容如前;他们还有可能需要:

s给高层管理提出做工作分析的建议,与他们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沟通;

s监督整个工作分析过程;

s与工作分析员一起工作或对他们的工作提出建议:

s数据收集和分析;

s撰写工作说明书;

s建立系统性的工作流程。

5、普通员工的角色

s提供工作信息

工作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思想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具体说来,人本管理的出发点是人,而不是物,它认为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人本管理的价值取向是充分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应该根据人的兴趣、能力以及个性特征等来科学地安排员工到合适的岗位上,并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人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人本管理的手段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通过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最终为达到组织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对组织中各项工作的性质、任务、责任、相互关系以及任职人员的知识、技能、条件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分析,以科学系统地描述做出规范化记录的过程,它的结果是产生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如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和录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职业生涯管理等,都是以工作分析为前提和基础。工作分析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许多企业花费大量人力和财力实施工作分析,效果却并不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企业组织本身的业务流程以及部门和岗位设置不科学,形成的工作说明书内容空洞,没有实际指导意义,或者工作说明书被束之高阁而没有被很好地使用等等。以上诸多现象的产生,都与企业在实施工作分析的过程中没有以员工的需要为出发点,没有以人本管理思想为指导有关。

一、尊重、理解和相信员工

员工的人格应该得到尊重,员工的权利应该被告知、被享受和被执行,不允许任何侮辱人格、损害人权的现象存在。理解员工就是要在了解员工的基础上,理解员工面对工作分析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的自然反应,如员工由于对工作分析目的、意义不清楚而抵触工作分析,由于以前的工作说明书没有实际指导意义而否认工作分析的作用等。相信员工就要充分相信员工在工作分析过程中承担其中一些工作的能力和责任感,善于和敢于把一些重要的工作分析工作交给员工去做。

因此,尊重、理解和相信每一个与工作分析相关的人员,就能够让高层管理者愿意为工作分析的实施和工作分析结果的运用提供更多的制度、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支持,如尽力提供工作分析的相关背景资料,积极参加工作分析动员大会,配给足够的工作分析资金、人力,制定与工作分析结果使用相关的配套政策、制度等。也能让工作分析人员积极投入到工作分析中来,如科学选用工作分析方法,认真细致地收集工作分析信息,撰写好规范的工作说明书等。

二、重视与员工的沟通

企业内部良好的信息沟通,就是要让员工与企业之间相互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增强情感交流,企业这样做可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从而使企业在确定目标、制定政策方针、做出决策、执行计划等各个方面与员工达成共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持续的沟通,工作分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活动之一当然也不例外,沟通贯穿于工作分析的整个过程之中。

在工作分析实施之前,一要与高层管理者进行沟通,向他们说明清楚企业工作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需要他们哪些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二要与普通员工沟通,向他们讲清楚工作分析的目的、意义等,让员工知道工作分析不在于了解现有的任职者水平,而是确定岗位职责、改进工作方法、规范工作内容等。

正式开始工作分析时,首先通过与员工沟通,了解将要分析的工作的一些概况,员工的基本情况,员工的主管对于工作分析的态度等,以便做好选取适当的工作分析信息收集方法,合理地安排信息收集的时间和地点等工作。其次,在工作分析信息的收集阶段,本身就是与员工沟通的一个过程,如采用访谈法收集信息就是与员工面对面的交流,通过沟通了解相关工作情况,获取有用信息,这是编写工作说明书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再次,整理、分析工作分析信息时,要与员工沟通,让他们对收集的信息做出补充和修正。草拟工作说明书后还要请员工审查,提出意见,再进行修改,完善工作说明书。

在工作分析结束后,还要保持与员工的沟通。工作说明书在指导工作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地方,期望得到他们的意见反馈,及时修改工作说明书。另外,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引起企事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从而引起组织结构,工作构成、人员状况等处于不断变动之中,通过与员工沟通,期望他们对工作中发生的新变化及时报告,这有助于更新已有的工作说明书,使其更具有实用价值

三、鼓励员工参与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在进行工作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所分析的工作的任职者及其同事(主管人员和下属),工作分析的管理者,工作分析人员的相互配合。因此,为了保证工作分析工作的顺利开展,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工作分析,需要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首先,需要高层管理者的参与,高层管理者可以从战略的角度把握工作分析的总体方向符合企业的发展目标,还能为工作分析的开展给予各方面的帮助与支持,另外高层管理者的参与使工作分析更具有权威性,让员工更加确信工作分析的目的和意义,也能增强员工对于工作分析的认同感。其次,要鼓励普通员工积极参与到工作分析中来,有助于加强他们的归属感,让他们把工作分析当作自己的一项工作,尽心尽力地去完成,从而保证工作分析的顺利开展并收到良好的成效。在工作分析的过程中,工作分析人员与员工一起来讨论工作分析的工作计划,认真听取员工对于工作分析的看法,积极采纳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员工的参与会使工作分析计划更加趋于合理,并增强了员工投入工作分析的积极性。收集工作分析信息时,可以让员工在了解工作分析的计划后,自己选择适合于他们的信息收集方法,甚至自己去收集相关的信息。整理分析信息时,要让员工参与信息的审核,因为只有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是最了解的,所以他们可以对相关的信息进行补充和修正。还可以让员工参与到工作说明书的撰写中来,主要是对工作说明书提出一些修改意见,这样编写的工作说明书不仅更加切合员工的工作实际,而且在以后指导工作实践的过程中,员工更能认同和执行工作说明书,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制定的东西。

四、加强对员工的激励

人本管理以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以激励为管理的核心内容,而人的行为动机,是由生存需要的物质生活和发展需要的精神生活而产生的,因此,在人本管理过程中,要坚持激励原则。科学地运用激励的手段,能激发的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发挥人的潜力,调动员工积极性,维持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保持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在工作分析中,要学会用激励的手段来激发和维持员工参与工作分析的热情。一要贯彻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目的是调动员工的需求、责任感和个人荣誉感,以激发员工的成就感。如向他们宣传工作分析所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切实满足员工的需要;让员工承担工作分析的责任,把工作分析当作他们自己的工作,顺利完成工作分析就如同圆满完成他们自己的工作任务一样。二要贯彻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让员工参与工作分析的全过程是对员工一种最好的精神激励,因为这会让员工觉得组织很重视他们的意见,信任他们;也可以成立专门的奖项奖励那些积极参与或密切配合工作分析工作的员工,或者以此作为优秀员工评选的一个条件,或者作为优先提升的条件等。对于参加工作分析的员工还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由于参与工作分析或提供工作分析的支持而影响工作的员工应该照常享受正常工作时的待遇,甚至可以给予另外的工作报酬;对于在工作分析中表现优秀的员工也可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规范员工的行为

约束机制的建立是确保人本管理方向的一个重要方面。制度是一种有形的约束,也就是企业的法规,是一种强制约束。企业管理以人为本就应该依法治企,以制度约束员工,规范员工的行为。有些企业认为,人本管理就是人情管理,就是对员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甚至放任自流,一提到对员工从严管理,建立规范的企业法规制度,就会压抑员工的工作热情,因而忽略了规章制度的约束力。其实尊重人,开发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最佳方式就是建立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员工的行为。

在工作分析中渗透人本管理思想也要发挥约束机制的作用,要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员工在工作分析中的行为,保障工作分析的顺利开展。首先要规范工作分析人员的行为。工作分析人员是工作分析的主体,他们工作的水平、态度直接影响着工作分析的成败。要严格规定工作分析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其在工作分析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遵守的纪律,以及他们进行工作分析所要取得的成果的要求。其次,要规范所分析工作的任职者及其同事(主管和下属)的行为。要明确规定员工应该提供的信息内容,提供信息的时间、地点、方式,对于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的保证要求,参与工作分析的程度,对员工在工作分析中的表现的奖惩制度,执行工作说明书的要求等。同时,也要规范工作分析管理人员的行为。工作分析管理人员负责工作分析的整个组织工作,要为工作分析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还要协调工作分析人员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并制定相关制度约束其行为。

参考文献:

[1]冉斌.工作分析与组织设计[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35-39

[2]袁俊昌.人的管理科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67-69

[3]朱卫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12:32-34.

[4]肖莉.人本管理驱动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4,2:27-30.

[5]王镌.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工作分析[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2-24.

工作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许多新思想、新问题不断出现,社会的负面影响抵消了学校德育的正面教育。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德修养。这就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学的德育工作。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和部分人心目中的德育定位落后于社会变革中的学生的教育要求。长期以来,部分人的心目中,德育工作被视为“虚功”,可有可无,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致使德育工作投入多而产出少。开放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当代中学生在社会、家庭环境中耳闻目睹的是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而在学校接受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前途教育,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受到的是愉悦的道德情操的熏陶。因此,当学生一旦接触社会或走向社会时,他们就会深深地感到学校和老师灌输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学校苦心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在社会现实面前显得那么单薄和脆弱,这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持之以恒,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二、要求和道德行为重合成为现实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首要的地位。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德育的外延扩大了,德育与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更密切了,但如果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单纯地理解为搞一些活动,进而用这种所谓的“素质教育”取代学校德育工作,那么,学校德育就有可能被淡化。德育教育是中学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用科学的原理分析,道德知觉就是人们对道德的整体认识。这种知觉的结果表现为道德意识的形成。它不仅包括一定的道德知识、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同时还包括对于道德精神的理解以及道德感情和道德习惯。道德知觉是引导行为道德化的心理机制的基础,具有内在驱动力和行为指向的双重功能,道德知觉的形成是遵循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道德反映过程。道德倚同,即随着道德知觉的深化而产生内心确信。道德倚同表明了道德目标和价值,已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从而使道德的知觉变成人们内在驱动力,并从道德的目标和价值实现中而获得满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提高中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目标价值的认同感,增强中学生实践道德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强化中学生道德同化过程。要使中学生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道德规范,并将其纳入自身价值的组成部分,作为指导、协调、评价行为的客观依据,从而使中学生思想行为与道德要求和道德行为重合成为现实。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在活动中,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没有各项活动,学校德育就只剩下了空洞的说教,根本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爱因斯坦这样认为。所以,必须重视并切实组织好各项活动。开展各项活动,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有可行的计划和步骤,凡是学生自己能独立完成的,要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最好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活动。活动后,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赋予新义、避免流于形式、长期坚持下去。成功的学校德育,必须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学校德育工作要相机寓教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融会贯通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学科教学离开了德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学科教学也就不可能真正搞好。脱离了各科教学这一土壤,德育工作就丧失了根基,成了空中建楼阁。优秀的教师,总是把教书和育人和谐地统一、融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学科知识,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政治素质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推动中学德育教育向纵深发展

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是教师自身道德的建设。我们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以加强师德建设为前提,必须长抓不懈。一方面,教师队伍在不断的送旧迎新,新同志有待加强师德建设,另一方面,中老年同志有不少也在师德方面程度不同的存在着不能同历史发展相适应的地方。这两方面,我地近两年来是有深刻的教训作佐证的,而且,随着目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师德建设的内涵和标准也在不断升华。

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道德教育融于中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落实在中学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去,从而增强道德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具体说,一是道德教育要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每个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德育观,把传授知识作为德育的载体,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道德因素,掌握德育教育的方法,寓德育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二是德育教育要与人格教育相结合。人格是人的性格、气度、能力等特征的总和。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的特点,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要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三是德育教育要与道德实践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各种道德实践活动的教育引导作用,不断改进德育教育工作方式,采取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德育教育的时代感、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德育教育更加生动活泼。要把德育教育软任务硬指标化,建立健全一整套德育教育和道德实践的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中学德育教育向纵深发展。

【摘要】中学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的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必须重视并切实组织好各项活动。充分认识传统教学中的某些弊端,摒弃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中,实施中学德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形势学校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俊春.加强德育教育构建和谐校园[J].黑龙江教育,2006.

[2]张延琪.实施德育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7.

工作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机械维修,并非一种简单的零部件更换的重复劳动,而是通过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使机械达到、恢复和保持其技术性能及可靠性、耐用性,使之发挥最大的机械效能的重要手段。工程机械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在工程机械上的普遍应用,使机械的整体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这种科技含量的增加,给维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应针对工程机械使用的特点,在配置上、措施上全面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维修机制。

高等级公路建设施工,在北方地区受气候条件的限制,每年仅几个月的施工期,给野外作业环境恶劣的工程机械在点多、面广、线长的情况下增加了作业难度。为有效减少无效的作业台时,减少机械的故障频次,应有针对性的在施工计划安排、人员配备、机械配件的供应保证、检测手段的完善、保养作业时间等方面给维修保养工作及技术保证合理的组织。

由于受季节性影响,在施工淡季,往往会对技术状况下降的施工机械视情进行恢复性维修(我公司习惯称机械冬修,以下简称冬修)。冬修不同于施工现场的抢修保养,它是辅之以厂房设施,工具仪器设备等由具有一定维修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人员予以完成。这些集中进行修理的工程机械因机型复杂、结构不同难以实现流水作业,往往采取就车修理法。这种修理方法,要求维修人员技术相对全面,却对维修质量的保证或提高带来不利因素。来自技能的、责任心的、机配件的、工艺装备的诸多影响,客观上把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应通过强有力的组织手段形成有效的质量检验体系,严格技术规范,利用先进的修理手段,改进作业方式并不断总结加以完善,以达到实现维修质量目标。这一维修质量的要求与通常所说的质量没有本质区别,但就工程机械而言,使用条件的苛刻,应该说在程度上更为严格。

2机械维修工作原则

维修工作不是简单的通过各自的技术劳动,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而是需要不同类别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解决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并拿出最佳方案,以最经济的方式予以解决。

机械维修工作原则应从原则规定和技术(具体)要求两个层面理解。首先,所规定的维修原则必须能保证工程机械通过维修达到使用要求,且可靠性、耐用性达到标准要求;同时,必须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较短的时间消耗达到这一要求。从以上两方面看,第一个方面主要是维修工作应达到的目标;第二个方面是讲经济性的问题。制定机械维修原则,不仅要考虑应达到的目标,而且必须考虑其经济效果,这不仅有利于机械维修工作的开展,也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束缚,机械维修工作偏重维修技术,忽视经济管理,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机管部门大胆探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先后出台了《机械维修成本考核办法》及《机械统计核算细则》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通过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就如何强化机械管理,加强薄弱环节工作力度,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收集整理的原始数据为开展企业的经济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机械设备管理,倡导以经济效率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力求减少机械寿命周期费用的投入,在施工中对机械进行合理的技术使用,并提高维修工作的经济性。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生产条件,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在定期维修的基础上,推行状态监视维修,努力提高维修质量与效率。

人是机械维修的行为主体,因此在机械维修原则中涵盖的主要内容是人的因素,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人是第一位的,围绕维修对象——机械,核心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要通过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使维修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维修技能适应现代化机械的维修要求。

3机械维修制度

在公路施工企业中,工程机械维修制度长期实施的是“计划维修制”,基本内容是工程机械在使用中按照预定计划的间隔时间(或里程),规定保修项目,逐级增多,更长时间的定期工作则划入修理的范畴。这种在“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根据机械损坏和零部件磨损的规律制定的制度,在几十年的施行过程中,对工程机械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延长使用寿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具有指导意义的维修制度。然而,科技进步,大大加强了工程机械的发展进程,使得工程机械的制造水平和使用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进而机械的周期使用寿命延长了,可靠性、耐用性提高了。但是原有制度规定的保修类别和间隔周期的一程不变,使得保修周期与机械实际状况不相一致,影响了机械的使用效能,增大了修理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近年来,被广泛宣传的“预防检修制”的基本思想是“定期检查,按需修理”。它是通过预防性检查这一环节(技术手段)来确定保养和修理。它的核心是“按需修理”,也就是按照维修对象的实际技术状况,而不是按照实际使用时间来控制的维修方式。这种制度较好的解决了“计划保修制”中僵化的强制性修理,但也要注意避免漏拆漏检导致失保失修。有关资料表明,两种制度都在不断的自我完善。“计划保修制”正在发展故障的早期诊断技术;而“预防检修制”也提出根据维修记录资料,找出机械的磨损规律以确定修理周期。由此看来,这两种制度有很强的互补性,对工程机械而言,两种制度没有先进、落后,高级与低级之分,总是在于对某机件视情最适用、最有效、最经济。所以,面对两种制度要认真结合实际,根据人员构成,维修能力强弱,维修机具装备及机械的自身技术状况一并考虑,即要做到最大限度追求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又不会有漏保漏修的现象出现。

以上是对工程机械的维修工作中几个主要方面提出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不是从工程技术角度而是从组织管理角度加以阐述。我们在今后实践工作中将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不断完善,加速机械维修工作的现代化步伐。

论文关键词:机械;维修;制度;探讨

论文摘要:结合目前工程机械维修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工程机械维修工作的性质与特点、原则与方法、维修制度等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提倡“预防检修制”的工程机械维修制度。

工作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基层残疾人工作是指县以下(含县级市、区)行政区域内的残疾人工作,直接为残疾人服务和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因而是改善残疾人状况的重要环节。由于残联是一个新型的事业团体,组织建制时间短,所以过去我们在重视自身服务及其岗位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等方面化了很大功夫,创立了一个崭新的事业,然而却忽视了服务整个系统的有效链接,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服务缝隙,只重视共同需求服务,忽视了个性化服务。江苏省太仓市残联从工作的本质功能定位入手,切实团结教育残疾人,努力为残疾人服务,在工作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树立服务理念,从理念、体制、体系、制度等四个方面积极构建服务型工作部门,用诚信、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提高服务品牌和延伸服务内涵,成效显著,获得了江苏省“九五”期间残疾人工作先进市光荣称号,这是充分注重个性化服务的良好结果。

二、工作环境因素——有形展示

残联的工作职能是“代表、服务、管理”,是按照“弘扬人道主义,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工作宗旨开展工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基层残联的整个单位是“窗口单位”,直接面对残疾人,为残疾人服务,所以基层残联的工作环境因素十分重要,工作环境的有形展示它直接体现了工作的水平与工作能量,这对于残联组织这样一个新型事业团体来说尤其重要。太仓市残联在积极构建服务型工作部门的工作中,将有形展示的表象性扩展到服务内涵的人文性,这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工作内涵拓展。该上墙的上墙,该公示的公示,工作环境醒目了然,办公区就是服务区,让残疾人一进入就感觉到是到了“娘家”一样,工作的成效就必然会令各方面满意。

三、主体因素——人员的素质与工作过程

在残联工作的人员是残联服务的主体因素,工作人员担当着服务表现与宣传残联事业的双重任务,因此对工作人员的甄选、培训、情绪、举止等方面要求尤为重要。工作的精简高效是个基本工作原则,但在工作中工作人员的表情愉悦、专注和热情是一个重要的工作要求。我在一年多的残联工作中深有体会:到残联来要求解决的问题许多都是很难解决的;有的残疾人到残联来压根就不是来要求解决什么问题的,他只是有些困惑或者说是有话无人讲而到残联来“聊天”的,把残联当作可以说说知心话的一个“家”;当然也有个别人是提出一些无理要求的。凡此种种,只有用热心、细心、耐心、爱心的工作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愉悦的表情、专注的眼神和热情的说服可以减轻来访者的不耐烦情绪,这样,不能解决的问题当事人也理解了、来“聊天”的转化为送上门来的“调查研究”、提无理要求的也在工作人员的热情中放弃了固执等等。太仓市残联用统一原则强调服务的自觉性,比如,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实行桌卡、胸卡制度,挂牌上岗、亮证服务,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有效地解决了一个工作态度问题;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制和“一条龙”服务管理,简化程序、减少环节、加快节奏、方便办事,有效地解决了一个工作效率问题;全面推行限时限次办结制,在公开承诺的时限内,实行“立即办”工作方式,同时对所办事项必须一次性明确告知必备的材料、手续、时间,并热情引导和帮助完备,不得让办事者多次往返,努力为残疾人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有效地解决了一个工作责任问题等等。太仓市残联工作实施一体化策略,独创了服务结构扁平化、服务终端个性化、服务关系互动化的基层残疾人工作模式,收到了极好的工作效果。

四、社会因素——公共关系

工作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企业管理

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了,一方面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企业整体经营状况,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提供准确依据,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性证据;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各方准确认定企业经营成果,为企业与各有关方面进行有益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地更新档案管理观念,勇敢探索和尝试新的档案管理手段,以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整体发展状况和经营成果。档案管理成果同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决定了该企业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决定着企业的商业版图和未来发展,对于实现该企业经营战略,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档案管理工作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是立足于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档案管理工作研究成果,不断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指导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达到逐步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历史责任感感和使命感,进而激发广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热情的目的。

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淡化,很多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再加上一些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就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没有积累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因而不能充分认识到档案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和实际意义。工作中存在失位现象,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不够,档案管理无用论在本部门滋生蔓延到整个企业。不利于形成企业管理层关心、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氛围,整个企业的档案意识进一步弱化。从而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在管理方式新旧更替的历史进程遇到新的障碍,在整个企业发展进程中有边缘化危险。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不断深入档案本身也发生了转变。首先档案本身在数字化的冲击下其形式由原先可视记录识别型转变依赖机器识别的代码型(电子档案)。档案管理模式也从传统手工模式不断发展,历经单机数据管理模式、网络信息管理模式到知识管理模式,并且随着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其管理流程、手段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前基于手工的档案管理流程需要针对电子档案管理特点相应调整。20世纪对档案管理理论影响最大的就是档案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档案生命周期理论将档案形成到销毁或转化为档案看做是一个整体过程、档案整体运动过程由于档案价值形态的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档案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和管理方式之间具有内在的对应关系。档案生命周期理论为档案的阶段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档案生命周期理论准确揭示了档案运动阶段的前后衔接和相互影响,为实现档案一体化管理、为前端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缺乏运用办公自动化对档案管理方法进行更新改造。目前,一般档案管理都是采用一台微机一套软件的管理办法,档案管理与提供利用远远适应不了档案网络化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手段的落后,给档案工作带来消极后果,主要是落后的档案管理技术跟不上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求。造成档案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部分领导缺乏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足够认识,财力投入少;二是一些单位虽然购买了不少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但由于档案管理人员操作不熟练,导致先进设备没有起到先进作用。三是,领导重视不够,虽有微机和档案网络,但档案并没有录入电脑,还按手工在进行工作。档案工作缺乏制度化的管理程序当前企业档案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档案收集不规范。在收集过程中,制度形同虚设,想交就交,不想交就不交,档案收集考核不明确;二是档案整理不规范。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新档案人员不断进入,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在立卷过程中有的没有按照卷内文件目录顺序进行排序组卷,卷内目录与实际整理文件不相符,卷内资料漏失现象比较普遍。此外,在立卷时间上,有时会累积起来一次立卷,既不符合事毕立卷要求,又不利于查找利用;三是档案综合管理力度不够。由于现在综合档案管理室以一个班组存在,在行政上无法对各大部进行管理,在进行这项工作时,须向主管领导汇报,但主管领导一般都是兼任,本身的各项工作时间都较紧张,档案人员要想向领导说明一项工作较为困难,各项工作开展起来也较为困难,现在某些部门自设资料库,给档案的综合管理也造成困难。四是档案利用不规范。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借阅内松外紧,借出的档案没有按期归还。

企业档案工作缺乏长期性、连续性的发展规则企业档案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进行了档案的达标升级工作。但达标工作作为一项运动,一次考试在进行,整个过程加班加点,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达标以后,就出现后力不足,没有长期性和连续性,再由于部分干部对档案综合管理的参与程度不够,对档案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不足,甚至有部分还认为档案室就是资料没有地方存放了就放的地方,档案室在某些人眼中成了废纸仓库,造成了档案工作有领导、无计划;在任务、无落实;有形式、无效果。档案工作缺乏应有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的发展规则。

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上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其实,档案管理工作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是立足于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档案管理工作研究成果,不断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指导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达到逐步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历史责任感感和使命感,进而激发广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热情的目的。本文采用例证分析的方法,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结果发现:与传统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相比,电子文件的管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优势非常明显。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可以不断地提升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做好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不但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身价值,而且可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工作分析论文范文第7篇

责任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源动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责任心是任何事业获得成功的一种宝贵品质,能促使人追求工作尽善尽美,因而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出类拔萃地完成任务。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寄托了全部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班主任,如果没有高度的责任心,怎么能带好班,教好学生?怎么能对得起家长对我们教师的殷切期望?因为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未来的影响,是任何一位普通任课教师无法企及的。

每次接班,笔者总是深入了解,仔细观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举个很小的例子:新生入学,基本上是今天拿到学生的材料,明天学生就到校报到。而就在这不到一天的时间内,笔者把班级中一半以上的学生姓名和主要特点已经牢记在心,第二天学生到校时,直接叫出姓名,学生感到奇怪,家长感到欣慰。“这个班主任有责任心,很关心我们的孩子,孩子在这个班级很好,我们很放心”这些话是每次接班时家长们讲得最多的。笔者听了以后也非常欣慰,这说明家长是认可笔者的工作的,这也为以后更好地和家长配合教育学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换位思考

现在的孩子很难管理、很难沟通,因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比较容易冲动,情绪化,很容易对立,以至于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和原来的做法一样,很容易把小孩推向另一边。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笔者经常换位思考。所谓换位思考,其实就是换一种立场看待问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冲突,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做出与平时惯常思维下不一样的行为。

比如说,在比较炎热的夏天,笔者便站在学生这个方面去考虑:是否很热而影响听课效率;是否很困而影响听课效率;教师应该采取各种方式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听课效率。笔者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告诉学生,他们非常理解,也非常地支持和配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再比如说,有个学生经常迟到,笔者也尝试了很多方法进行教育,可是效果不是很明显。于是那天早晨他再次迟到,笔者只是过后和他一起坐在办公室里,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他:假如我是你,家离学校这么远,早上又想多睡一会儿,我也会迟到的,不迟到好像有点困难;假如你是我,看见班级的同学早上经常迟到,肯定也会很生气;假如你是班级的同学,看见有人经常迟到,为班级的荣誉摸黑,肯定也会看不起这个人。这次,笔者看见这个同学的面部表情和以往不一样,非常有悔意。第二天,这个同学给了笔者一张纸条,上面的内容非常令人感动,“老师我错了,我辜负了您以前的教育,昨天你和我的谈话没想到是这样的,放心吧老师,我以后再也不迟到了,再迟到的话太对不起您了……”。果然,这个同学再也没有出现迟到这种现象了。

有一次我们(7)班的生活委员在收取一个月的饭钱和水费时,人比较多,钱又要找进找出,到最后缺一百元。生活委员非常着急,回忆了很多场景,就是想不起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个生活委员笔者是很放心的,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一般来讲,这个一百元是不可能找回的,笔者也是基本不抱任何的希望,准备自己拿一百元补齐算了。这时候班长站了起来,对着全班同学讲“同学们,大家想一下,生活委员很不容易了,每个月都要收取饭钱,很辛苦的,假如你是她,也许你每次都要出问题,我们大家不妨换位思考一下,我建议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时同学们都议论开了,都在积极地回忆,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这时有一个同学说,他好像看见小李同学交钱的时候,生活委员少拿了一百元,应该是这个所导致的。而这时候的小李同学也说了,好像是这么一回事,交钱的时候人比较多,生活委员那里钱又比较多,可能弄错了。于是立刻把钱包拿了出来,一看,立刻叫了起来,“哦,是我少交了一百元”。我看到这里,很欣慰地笑了,这些学生真好,平时没有白教育。

教育中的换位思考,要求学生跳出自我本位意识,从教师、从同学、从集体等多个角度,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让学生、教师变换惯常的角度看问题。它有利于走出自我,与他人融洽相处,使集体团结、和谐;有利于开阔心胸、开放心态;它有利于班集体建设和更有效的管理。

三、激励机制

激励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满意感,它表现为学习带来的愉快;学习上的成就感;由于良好的成绩而得到奖励;对自己将来学习的一种期望等等。由于激励因素的积极作用,笔者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制定激励制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利用外部因素,如社区资源、社会实践活动等等,更重要的是用精神鼓励等内部因素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尽量多的同学得到成功的乐趣。于是笔者就多搭舞台,多创造激励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使得学生走向成功。

在日常的管理中,笔者把管理分割成若干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笔者也达到了自己的管理目的。比如班级大扫除,笔者并没有说今天我们要大扫除,而是说今天我们来体验一下小组协作的乐趣。于是笔者把班级分成若干地方,同学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在自己的所属领地愉快地和同学们一起劳动,又快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同学间的协作得到了锻炼,同时也获得了成功,而笔者也达到了目的。以前笔者曾带过一个班,有部分同学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笔者便在班级里搞了一个活动,让全班同学评比作业,评出几个名次过后给予奖励和表彰,并号召其他同学像这些同学学习。很自然地,作业马虎的同学便像这些同学学习,作业有了一定的改观。

激励的形式有多种多样,班级表扬、学校大会表扬、同学介绍学习经验、升国旗、各种荣誉的表彰等等。在班级管理中,笔者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好的一面的机会,笔者也非常注重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

班级管理都由一些琐碎的事情所构成,可是我们绝对不能马虎。班级管理的精髓是“理”而不是“管”。“管”只能管事,只能治标,但是“理”要理人,能够治本。在班级管理中,只要精于“管”,重在“理”,我们就可以更有效地管理班级。笔者还是信奉那句话“在所有的主任中,权力最小的是班主任;责任最大的还是班主任”。

参考文献:

[1]张金秋.管理得法才有效[J].基础教育参考,2008(8).

Abstract:Innewages,itishardtocarryouttheworkofstudents’ideologicaleducation,especiallyfortheworkofteachersinchargeofclass.Teacherinchargeofclassisorganizer,educatorandguiderofclasscollectiveandthetieofconnectingschool,societyandfamily.Theworkofteacherinchargeofclassdeterminesthequalityofschools’moraleducation.Startingofffromtherealityofclassmanagement,thispaperexpoundshisreflectiononthework,hopingtotheworkofteachersinchargeofclassisofeffectivenessanddirection,thustoachievebettereffect.

Keywords:teachersinchargeofclass;management;responsibility;perspectivetaking;stimulation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学生的思想工作比较难做,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同时也是联系学校、社会、家庭的纽带。班主任工作同时也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本文从笔者班级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阐述了其中的体会,旨在使班主任工作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作分析论文范文第8篇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实现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个激励,对家长也是个触动,容易在教育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家访的重点要放在学生身上,通过与家长谈话,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社会交往情况,以及在家庭做家务中的具体表现情况;同样,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窥探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了解学生的全部生活内容,发现学生的特长,班主任就可依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也让家长注意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进取心。

2充分准备,制定方案

班主任进行家访,首先作好家访的准备工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如开学初,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初步制定家访实施方案,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家访,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则按计划进行。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学校与家庭的学习、表现情况,自行申请教师家访,使自行申请与整体安排相结合,既体现了家访的灵活性,又体现师生之间的和谐、民主、平等关系的新型师生关系。

2.1家访前期准备:在家访前,我们必须要了解掌握学生的一些基本素材,如学生的爱好、优点、缺点与不足,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家长在哪些方面配合,如何应对哪些生成性的家访问题等。准备有关学生表现的各种材料,材料要真实、齐全,这是做好家访工作的首要条件。老师通过准备材料,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具体表现,要将学生在学校、年级、班级中所处的位置进行正确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避免在家长面前对学生简单地作出“好”与“坏”的主观评断。准备好后,就要先与家长预约,看双方在时间上有无冲突。并且,家访一定要让该学生知道,不然学生会认为你偷偷摸摸的家访,或去告状、或有目的可求,这会失去学生的信任,也会减弱家访的效果。转

2.2家访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帮、勤、细、激。

(1)对生活贫困生家访要“帮”。生活贫困生是班级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一些生活贫困生学习情绪极不稳定。这些学生就易成为令人慨叹的“辍学生”。因此,班主任老师如果能够经常地家访生活贫困生,就可以有效地调节他们的情绪,对稳定班级控制学生的流失有着重要作用。班主任老师家访生活贫困生要做到三帮:一帮解决难题、二帮鼓舞士气、三帮激发热情。

(2)对行为极端生家访要“勤”。所谓行为极端生是指班级中那些纪律和行为习惯极差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复杂,是班级中不安定的因素,是典型的“问题生”。如果对他们出现的问题不及早解决,往往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行为极端生的家访是班主任老师家访的重中之重。面对此类学生进行家访,不能当学生有问题时才去家访,应该在他们各方面表现好的时候进行家访或许效果会更好。老师在家访时,应尽快找出他们出现问题的“病因”,及时对症下药,使他们逐渐进步成为守纪律的标本、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楷模。

(3)对性格内向生家访要“细”。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由于性格内向生的成因比较复杂,他们中大多存在孤独、多疑、偏执等不良心理,在班级中经常表现为不合群、认死理和好顶牛等现象。有时,如有不慎,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出现极端行为,以致发生偶发事件。因此,对这些学生进行家访前就首先对他们进行细微的观察与了解,充分掌握准备家访的信息资料,同样,在进行家访时对他们家庭进行细访,也仍然显得尤为必要。

(4)对优生家访要“激”。品学优等生是指班级中思想品德与学习成绩都比较优秀的学生。他们在班级中不仅大多受到老师、家长的青睐和信任,而且也多为班级干部,是班集体建设中的骨干和核心。正因为是班中的“精英”,所以就更容易出现骄傲自满,不图更大进步,固步自封现象。“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优秀的学生也有缺点和不足,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应根据这些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选择的进行家访。在家访中,互相的交流合作应起到极大地调动品学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品格的锻炼,而且还应该起到及时地帮助他们消除骄傲自满、惟我独尊等不良行为习惯,使之更好地促进品学优等生的更快发展和健康成长。

3做好家访记录,及时反馈

每次家访后,班主任要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把家访过程、家访达成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行为表现,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及时反馈,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4家校通信畅通,随时监督学生的情况

虽然,上门家访是我们今天谈论的主要话题,但通过手机电话、网络交流沟通所起到的快捷作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仍然显露出不可替代的作用。电话的交流仍然是班主任和家长联系的方式之一,在这里,家长往往充当家庭交通警察的角色,与班主任共同采取教育措施加以疏导。班主任也可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点滴进步,通过打电话的方式随时告知家长,家校共同配合教育、督促。如在交流中发现学生存在了问题,老师与家长就亮红灯,分析原因、寻找对策、采取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取得点滴进步,老师与家长就亮绿灯,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长期这样,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总之,在家访中,教师既能向学生家长面对面地宣传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宣传实施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又能就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行为表现,思想动态等等,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同时,教师通过家访能及时掌握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全面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积极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自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好家访工作,是因材施教全面搞好教学管理和班级工作的重要手段。

【摘要】家访能够让班主任老师切身熟悉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以及家庭教育状况,只有通过有效的家访,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认识、分析与理解,真正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目的;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达成共识,最后实现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

工作分析论文范文第9篇

近几年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丰富多样,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1.时代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时展对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把握时代的特点,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发展和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时代性的鲜明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要积极适应我国的国情,要积极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式,以此为出发点,来构建新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体系。

2.科学性。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和总结,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适时变更自己的活动方式方法。在工作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真话、讲真理,尊重工作对象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率和有效度。

3.主体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校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更要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始终着眼于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

4.权威性。在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性更加突出。学生心目中的政工干部要有较高的权威性,即要有高尚的政治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很强的科学分析形势、获取思想信息、有效宣传鼓动、善于个别谈心、广泛组织协调的能力,既要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专才,又要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贯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通才。这样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5.社会性。在当今时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单一的社会组织体系和人际交往方式的打破,社会的横向联系迅速发展,与此相适应,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方法运作上,必将呈现出社会性的特点,是一个面向社会的开放式体系,而且是多渠道、多层次的,既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高校内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高校与家庭、群体、社团、社区交互贯通,政策法规、图书报刊、广播电视、文学艺术等相关领域整体联动,政工干部、专家教授和社会化教育机构的力量互相配合。这不仅有助于消除“盲区”和“空白点”,而且会形成共向合力,实现全方位的引导。

6.科技性。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先进的手段,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方法上必将依靠科学技术发展自己。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充分利用,一方面能够建立起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渠道和网络,另一方面,可以把互联网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这一新的载体使大容量的、内容健康的、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信息迅速得到传播,扩大积极影响,抵御消极影响,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7.务实性。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必须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讲求务实性。要从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和与他们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他们的心坎上。工作要有目标、有规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落实,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

二、探索和寻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

1.课堂传授的方法。即以“两课”教育为主渠道,专业教学为渗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通过“两课”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坚持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坚持寓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结合专业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道德教育。

2.党团活动的方法。即通过学校的党团组织在开展各种活动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学生学习小组、业余团校、学生干部培训班、学马列小组、学生“邓研会”等为载体,使党团的思想教育覆盖比较广的层次和群体。党组织抓紧抓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把重点放在教育培养上,精心做好入党前后的教育培养工作。

3.第二课堂活动的方法。作为高校课堂教学有益补充的第二课堂活动,既是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以学生自愿组织参加的各类社团为依托,采用各类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方式以及举办艺术节、学术研讨、知识讲座、读书活动、演讲、影视评论等形式,既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又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功能。

4.社会实践的方法。社会实践是培养高校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有效教育方法。即通过参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考察、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军政训练、挂职锻炼等各种社会实践,使学生通过实践对理论知识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使之真正转化为他们的认识和信念。

5.环境熏陶的方法。环境可陶冶人,环境可规范人,环境可感化人。这一方法就是要力求创设一个具有时代气息、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如:校园的绿化、走廊文化、橱窗画廊、电视广播、社区管理、校园环境卫生、生活设施和条件的改善等,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6.现代科技的方法。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新的科技手段开始不断进入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同样应当关注大众传播媒介、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以及心理测验与咨询等现代心理科学技术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影响。积极开发这些科技手段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发挥其长处,提高育人实效,这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就心理咨询而言,目前已在全国很多高校中蓬勃展开,各类心理咨询机构相继成立,咨询人员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补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要完成好这一课题,特别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研究新情况,把握新特点,采用新方法,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实践探索,总结新经验,探索和寻求新方法,并将其寓于工作之中,体现在效果之上。

参考文献:

[1]张德宁.提高职业院校德育实效性的探索[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4).

[2]张书欣,许振兴.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考评机制的创新[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4).

[3]陈红梅.浅谈高职院校“两课”教育与专业的融合[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07).

【摘要】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特点,探索和寻求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符合规律性、富有时效性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

工作分析论文范文第10篇

当年列宁办《火星报》时,就亲自做过通讯员工作。他的名言是:要把机关报办得生动活泼,生气勃勃,不仅需要5个从事领导和经常写作的著作家,而且需要500个、5000个非著作家的工作人员。同志也提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这充分说明了通联工作在报刊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新形势下加强通联工作,是报刊工作的特性所决定的。特别是专业报刊受行业的局限,信息来源大多靠专职人员,肯定是难以及时准确地将行业各个角落的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出来。这就更加需要广大社会群众为报刊提供报道线索,为报刊撰写新闻。说到底,报刊的竞争,是新闻信息的竞争。谁能得到独家新闻,谁就能占领有利的竞争地位。而新闻信息的来源,需要千千万万人的帮助。而联系千千万万人的纽带,就是通联工作。因此,通联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加强通联工作,是报刊编采工作改革的需要,是了解读者的重要途径。通过广泛搜集广大读者对报刊的意见,为进一步推进报刊编采工作的改革提供必要的依据。可以经常性地调查和研究读者的心理和需求,检验报刊改革的成果。离开了通联工作,报刊和读者之间的沟通就会产生障碍,读者与报刊的关系就会疏远,报刊的编采人员就很难摸到读者的脉搏,所有的编采工作就难免会带有盲目性。通联工作的削弱和不力,报刊就难以得到读者的监督和鞭策。报刊的改革也就会缺少真正的动力。

二、专业报刊通联工作的重点

在新形势下,专业报刊通联工作的重点是由报刊工作的新发展、社会前进的新变化和通联工作对象的新特点所决定的。笔者认为,目前的通联工作重点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广泛收集读者意见,为报刊改革提供依据。我们专业报刊主要是办给业内读者看的,行业内读者同样需要了解更多的他们所关心的信息,这就需要通联工作者去研究读者,分析读者,了解读者的接受能力、信息需求和阅读心理。掌握了这些情况,为报(刊)社提供了读者的求知信息,使报(刊)的改革工作有较强的针对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努力发现报道线索,为报刊报道提供参考。通联工作除了要协助报(刊)社做好一个时期宣传报道计划外,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与读者、作者接触机会多的优势发现和收集那些鲜活的新闻线索,为记者、编辑提供采编工作的支持。特别是专业报刊的作者大都来自于第一线,身边的事最直接最准确。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他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来源。

3、积极组织各类稿件,为报刊版面丰富内容。发动行业外人士写稿,体现群众办报方针是专业报刊通联工作的职责。专业报刊会根椐不同时节,拟定每个时期的报道重点,因此通联工作要研究报刊的报道风格,及时向作者、读者发送报道动态,沟通作者、读者与报(刊)社的联系,不断向报(刊)社组织更多更好的稿件,促进报纸刊物的质量提高。

4、广泛发动多方力量,为报刊经营多作贡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埋头办报刊是不够的。专业报刊更是如此,订阅数量、广告数量的多少都直接影响着报刊的生存和发展。显然,通联工作更要为报(刊)社的经营管理服务,要通过与读者与社会联系紧密的关系搞好报刊的发行经营工作,使报刊在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为报(刊)社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基础。三、加强和改进专业报刊通联工作。

怎样加强和改进专业报刊通联工作,如何落在实处?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看法。

1、把通联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上。调查中发现,目前许多报(刊)社普遍存在着对通联工作不重视的现象。个别单位对非专职人员能否胜任报(刊)社交办的任务产生了怀疑,原有的通讯员队伍几乎名存实亡。以往过年过节,报(刊)社都忘不了和通讯员联谊,每隔一段时间给他们寄发报道提纲,经常评选优秀通讯员或优秀稿件。如今一些报(刊)社坚持多年与通讯员联系的做法几乎消失,导致通讯员队伍呈散兵游勇、各自为阵的现象。通讯员队伍分布不均、覆盖面窄,年龄老化,素质提高缓慢等,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2、强化通联工作职能,提高为通讯员服务的能力。通联部是报(刊)社的群众工作部门,是报(刊)社的窗口。通联工作要配备专人负责,工作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还要有良好的公关能力和业务素质。报(刊)社领导应从新的思维、新的观念给通联部一个定位,并在各方面给予支持,调动通联部工作人员积极性,以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架起通讯员与报(刊)社之间的桥梁。通联工作还要拓展服务领域,走出去,虚心向外界同行学习,提高工作能力。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通讯员进行异地采访,扩大媒体影响力。

3、通联工作也要现代化。在新形势下,通联工作要体现迅速、及时、有效的特点。要建立通讯网络,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保持与广大读者的密切联系。通联工作中还要积极开展对通讯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通讯员的业务素质,为党和新闻事业培育和输送人才。

实践证明,通联工作是新形势下报刊工作的生命线,什么时候报刊的通联工作做好了,报刊就办得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反之,没有行之有效的通联工作,报刊就不能有真正的发展。在目前激烈的竞争中,惟有赢得读者,特别是赢得广大通讯员的大力支持,方可真正赢得市场。摘要本文分析了专业报刊通联工作的意义、作用,以及工作重点。

上一篇:运输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个人管理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