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计划书范文

时间:2023-03-07 00:48:31

高中计划书

高中计划书范文第1篇

《鲁般鲁饶》

作为《鲁般鲁饶》的总策划、总制作,这个名字包涵了关于周芳的所有关键词。故乡、家庭、记忆、梦想、坚持,她把所有的这些变成了《鲁般鲁饶》。“《鲁般鲁饶》注定是东巴文化上的一个里程碑,没有人这样做过。”在下一步,周芳想把《鲁般鲁饶》真正打造成丽江的品牌,“做一个特别棒的东西,大家来到丽江,觉得不带一点关于《鲁般鲁饶》的东西回去,就白来丽江了。这个东西不是靠价格来取胜,而是靠丽江这个名字。”

神话

“你痛苦的眼睛,来这里看一看草场上的鲜花!你疲倦的双脚,来这里踩一踩如茵的青草!”这是《鲁般鲁饶》中,爱神呼唤第一个殉情女子的章节。舞台剧的故事改变自纳西族流传千年的神话,术族企图盗取董族的太阳,为此,术族的王子安生米危被董族王子阿路所杀,双方开始了血亲间的复仇。不料,失去兄长的悲伤的公主和善良的阿路素未谋面便彼此有了好感。术族巫师想利用美人计,让不知情的术族公主以美色引诱,董族王子经不起公主的诱惑,最终中计并双双坠入爱河。然而两人的爱情抹不去双方部族血亲复仇的意念,两人只有逃离到没有战争、没有仇恨的雪山脚下,不想双方家族知道了公主和阿路在一起并在举行婚礼时强加阻挠,公主和阿路双双选择在雪山下殉情,结束年轻的生命期求爱情的永生。

自己

幼年时周芳便能将手呈兰花指状唱上几段折子戏,和姐姐、哥哥们曾被邻居们认为“周家的孩子很有希望成为‘文艺工作者’”;曾趁爷爷不能下地走路时邀小伙伴去“折腾”爷爷种的花儿;调皮捣蛋似乎是儿时周芳的“强项”。

长大了,懂事了,有了梦想,为了这个梦想而执着。然而,当梦想成为现实的那一刻,却哽咽着说不出话,只剩下激动的眼泪;转眼间又能乐滋滋地向朋友聊她的“东方《罗密欧与茱丽叶》”《鲁般鲁饶》。

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周芳真可谓性情中人!

周霖

周霖,纳西族著名国画家、诗人。六十年代初,他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了题为《金沙水拍云崖暖》和《玉龙金川》的两幅巨画,1963年9月,周霖成为首个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美术展的少数民族画家。周芳与她的爷爷周霖只有数年的缘分,在她年幼时爷爷就过世了,但爷爷对她整个家庭的影响却直至今日,“书香门第周家的小孙女”是儿时周芳的另一个名字。

十年

周芳第一次读到在《山茶》杂志上刊登的纳西族学者杨福泉写的《殉情的故事》,是十年前。后来有整整五年时间,她开始阅读大量纳西史诗,各方搜集资料寻找可以改变和突破的地方,并且请到自己研究东巴文化的哥哥和品正帮她将翻译资料。若不是身边朋友长期的鼓励与支持,怕是她娇柔的身躯承受不了那份沉重的悲情故事以及漫长的等待。

周芳拿着翻译好的《鲁般鲁饶》和详尽的计划书,四处寻找舞台剧投资人,一度柳暗花明却又不了了之,就在快要放弃的时候,她遇见了李亚鹏。不仅因为此剧商业上的可操作性,也因为周芳对理想的坚持并为之不懈地努力打动了他,李亚鹏决定投资了。老家、纳西族、东巴文化、梦想、执着、努力、感动,李亚鹏、张扬、霍昕、万素、婉苓、讴歌,这一切的词,这一切的名字,都见证了周芳为把民族文化让更多人看到所付出的艰辛、见证了《鲁般鲁饶》的诞生、见证了周芳对故乡文化的热爱。

2007年8月1日,丽江木府,《鲁般鲁饶》正式开演。

丽江

高中毕业之后,从昆明再到北京,周芳其实离丽江已经很远。可生活中总是有绕了一圈回到原点的故事因为《鲁般鲁饶》,周芳回来了。丽江是什么?曾经是家,是原点,现在也是真正属于周芳的梦想和事业的起点。

父亲

很想知道,父亲怎么看这么一个执着的女儿执着地放弃美术而报了表演系,执着地为一个梦想坚持十年。说起女儿和她的事业,这个名门之后、同样才艺杰出的男人只是微笑,沉默良久只两个字:“欣慰”这两字已足够重。

李亚鹏

《鲁般鲁饶》的投资人,几乎所有媒体在采访周芳时一定会提到的名字,也难免遇到捕风捉影、动不动就杜撰“爆料”的人。提到李亚鹏,周芳的语气有小心,但更多是坦然和诚实:首先是感谢。他是个有智慧,并且很真诚的人。

负面

她离开丽江十年再回来,还会为一些事皱起眉头。丽江缓慢的生活节奏曾是她记忆里的珍藏,然而回来做事业,周芳忽然发现在丽江很难找到高效做事的员工,所有人的步伐都是慢下来的。自己儿时的伙伴们仍喜欢呼朋唤友,常常聚会,周芳却不能感受那种“休闲”气氛,已经习惯“快”的周芳,忽然不太能适应丽江的慢生活。

变化

周芳仍然怀念最初的丽江,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与之紧密结合的生活方式。但丽江总不能只卖几种产品,在石头、茶叶、银器、围巾之后,我们还有些什么呢?周芳说,当然是文化,所以有了《鲁般鲁饶》。丽江变了很多,“现在的丽江像个码头,有点乱,有点奇怪,但很可爱”。

高中计划书范文第2篇

小学计划:学习与实践两不误

■出镜人物:青岛海利丰学校六年级(2)班 吴子昕

学习是我们学生的首要任务,严格按照“预习、上课、复习”的方法学习,培养科学高效的学习习惯。其次,在掌握日常学习的任务后,为了加强自身学习能力和提高部分功课的不足,还要做些专项训练计划。

学习篇:在课余时间背诵《论语》46则。温习五年级全年古诗31首。每天读书,写100字~300字的读书感悟。重读《福尔摩斯》。这次读书重点是读福尔摩斯对案件的推理过程,培养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其次,可以利用周末课余时间参加英语培训班。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实践篇:“一日当家”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体验父母当家的感受。其次,跟同学商讨成立“环保小分队”,利用节假日卖报纸,积攒零花钱,捐助读者林,保护母亲河。在新学年里我要摒弃一些不良的习惯,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点评:实践很重要,细节待完善

青岛海利丰学校副校长卢华丽对小吴的计划书进行了点评。对小学生来说,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吴子昕同学在保证常规学习的基础上,能利用课余时间安排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既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又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一日当家”可积累独立生活的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生存技能。另一方面,他开始对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责任进行实践,像“捐助读者林,保护母亲河”的行动。在他的计划中注重了知识的积累和习惯的培养,并融合了科学的方法,这是一则简单、实效的学习计划 。

最后提点小建议,英语培训班可以参加,注意一定要选择好师资、好口碑、好课件、好方法的正规培训学校,学习目的主要是为了养成良好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更好地提高学习兴趣。再者“良好习惯”的内容很广泛,还应该包括强身健体的运动习惯、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培养等”。

温馨提示:长短计划结合,留有自由时间

智力相同的两个学生有没有学习计划,学习效果是不大相同的。合理利用时间,就要善于定计划。制订学习计划要注意:

1、学习计划要有个性。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生活习惯来制订;计划要全面。思想 、学习、身体是相互影响的。

2、学习计划要有可执行性。制订计划要从实际出发。制订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有些同学制订计划时满腔热情,想得很好,可行动起来,寸步难行,这是目标订得过高,计划订得过死,脱离实际的缘故。

3、学习计划要长短结合。长计划要实现的目标不容易达到,所以,有长计划,还要有短安排。长计划是明确学习目标,大致安排;短安排是具体的行动计划。把一较大的任务,分配到每周、每天去完成,使长计划中的任务逐步得到实现。

执行学习计划三不能:不能把计划做得太满,留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可避免拖延引起的恶性连锁反映;学习计划不能随时调整,订好了就尽量做到,免得产生惰性;学习计划不能半途而废,就像做事一样贵在坚持。

初中计划:加强弱科学习,做到劳逸结合

■出镜人物:超银中学市北校区2007级 王世琳

首先,在学习上,要多加强弱科数学方面的学习。上课认真听课,让自己的思维与老师同步。在复习时,要以课本为先,先将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然后多做专项训练,按层次补缺和提高。还应建立一本错题集,把在练习中做错的题目和尚未弄懂的题目及时记录下来。

其次,不能忽视其他科目,英语要多听多读,每天坚持听力训练并且读一篇英语文章;物理要活学活用,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多反思,用思维学习;化学是一门新的科目,在总结其他学科的基础上要多向老师请教。

在注重学习的同时,也要合理地分配时间,做到劳逸结合。除了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还要至少坚持30分钟的体育锻炼,以保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每天阅读30分钟的课外读物,了解国内外大事,提高习作水平,给大脑适当放松。平日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自己全面发展。

点评:细找问题症结,做好生物钟调节

作为世琳同学的班主任,青岛超银中学的钟老师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钟老师认为错题集是学习理科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希望能完善细化错题本。对于世琳同学说的薄弱学科,他觉得需进一步搞清楚到底是哪一个板块出了问题,问题的症结要找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从心理上仍然要有自信心,相信自己,当自己找到症结之后就很容易解决它了,不要给自己强加许多不利的心理暗示。另外,英语口语训练非常重要,要在班级、家庭中努力创造口语交流的环境;物理与化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勤学好问有利于细节成绩提高。

由于经历了较长暑期生活,学生的作息时间的调整非常重要,开学初要注意及时调节自己的生物钟,调整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坚持阳光体育运动,课余时间多看一些时事新闻、科技趣事等优秀的报纸与电视栏目。最后,钟老师相信世琳同学完全具备这个实力,只要坚持履行自己的计划,最终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温馨提示:心态平和,科学作息

钟老师认为,初中新学期学习生活计划是非常必要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身心健康调整计划。初中的学习节奏明显加快,随之学生的压力增大,很多学生表现出不适用,主要表现在生理与心理,如果不及时调整,学生的人生观会受到影响。所以学生要经常积极参加阳光运动,做到劳逸结合。学生心态要保持乐观自信,最重要的是加强学生挫折感教育,培养学生做任何事情都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学习目标的制订要切实可行,目标制订得科学合理,让自己在实施计划中能获得成就感,从而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

三、在学校与同学之间的交往需要有一颗宽容、感恩的心,去宽容你周围同学的小缺点,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这样就会时刻生活在同学们真诚的友情当中。在家里除了要制订有规律的作息习惯,科学饮食,另外真正做到尊敬感恩父母,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高中计划:目标坚定,细节周密

■出镜人物:青岛58中高三(2)班 刘弘珅

我梦想的大学是复旦大学。首先,我将以此来勉励自己,长久保持一种为之奋斗的激情。在复习过程中,每走一步都感觉离这个大学又近了一些 ,每取得一次成功都会给自己增添一份坚定与自信。

其次,我认为应该认真地分析总结前两年的学习情况,看自己在哪些科目上有优势,哪些科目比较弱,越具体越好。比如说我的语文、数学和英语成绩比较稳定,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我的物理学科相对弱一些,在高一、高二的时候总是在级部100名左右徘徊,我分析了原因,主要是基础知识方面有所欠缺,在高三的一轮复习过程中我会有意识地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争取到期末考试的时候,这一科的成绩能进入级部的前30名左右。我认为只有制订一个十分具体的计划才能有效地掌控自己的学习,计划应该尽量详细一些,可以到每科的哪几个章节或哪几个知识点。

在学习上应该最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广泛听取老师的意见。因为我们的老师都有多年的教学经验,跟着老师走可以使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

点评:目标明确,弥补措施待完善

关于小刘的计划,我们请来青岛58中高三(2)班老师、也就是小刘的班主任封强对小刘的计划做了简单点评。

首先他认为小刘规划比较合理,从小刘的计划中可以看出她对新学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其次,小刘的目标很明确,而且信心十足,这就为她新学期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她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分析得比较透彻,计划制订得比较详细。

最后,封老师认为她的计划中关于相对较弱的部分的拟补措施可以更详细一些,比如可以采取在该部分多做点习题,重点整理这一部分的错题等方法,在计划中体现这点也是非常必要的。

■温馨提示:三方努力 ,缩短调整周期

暑假结束,新学期即将开始,如何调整好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每一个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封强老师认为,家长、学生和老师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制订一个与学校生活同步的“作息时间表”,然后再注重一下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时刻了解孩子的真实学习情况,多鼓励孩子,增加孩子学习的信心。

其次是学生,一定要制订下学期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这样做可以激发自己内在的学习动力,有助于自己尽快从暑假的懒散状态中走出来。

高中计划书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文科专业;调查研究;现状探讨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文科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在信息社会里,个人对于信息的获取、表示、存储、传输、处理、控制和应用越来越成为一种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也被社会作为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21世纪是以工业文明为基础、信息文明为手段、生态文明为目标的高速发展的世纪,也是人类进入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时代的世纪,各个领域已经将计算机作为必备的工作。

一、调查情况

1.背景

我国各类高校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各个专业的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成为大学毕业生所必须完成的必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学新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日常教学中,文科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表现出来了参差不齐的水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进行全面调研,从而得出:文科计算机教育的实质是计算机应用的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教师为主导”,突出专业特色,发展学生个性。

2.文科新生计算机水平的现状

根据目前我校大学文科的计算机教育形势和教学目标的设置,笔者针对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各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研,得知以下现象:

(1)计算机已经相当普及。文科新生中计算机的普及程度跟我们所认为的程度持平,新生中有高达99.8%的人使用过计算机,并使用过Windows系统。

(2)使用过的操作系统都是Windows。2014级文科新生中有大约一半的人知道DOS和LINUX,但是使用过的人数为0,所有学生使用的操作系统都是Windows系统。

(3)大部分人使用过办公软件。文科新生中大部分人使用过办公软件,以WORD为主,POWERPOINT次之,EXCEL使用率最低。

(4)计算机的应用以娱乐和获取资料为主。文科新生使用计算机主要是为了娱乐和获取资料。其中,利用计算机上网查询、下载资料的占95.2%,玩游戏的占87.5%,听音乐的占85.3%,看电影的占70.5%,用于写作业的占62.1%,用于绘画的占29.7%。

二、造成文科新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

首先,计算机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还是一种独特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而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教学环节。虽然对于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已经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共识,但是从目前来看,对计算思维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理工科领域,所以相对理科学生来说,文科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弱。

其次,文科专业的学生普遍觉得,自己的专业受限,对于计算机运用能力的要求较低。由于高中时期文理分科,为了迎接高考,选择文科的学生就几乎中断了所有的理科课程,包括计算机学习以及操作。

最后,地理区域的差异和家庭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良莠不齐。

由于以上的原因,学生的基础不同,造成教师上课没有针对性,既不能只针对程度好的学生开课,也不能只针对基础非常差的学生设置教学内容。致使教师在课堂教学的难易把握方面左右为难,学生们计算机水平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三、解决方法

1.分组教学

在开学初期,我们会对新生进行一次摸底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摸清楚哪些学生的信息化程度较高,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哪些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这两类学生都是我们在分组时应该特别关注的,分组的时候将他们互相搭配。将小组人数定在4~6人,让学生自主选出组长和副组长。

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比例是2∶1。分组教学体现在上机实践教学环节,将小组成员的机位固定在一起,方便在上机的过程中随时讨论。

我们布置实验任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作业按小组来提交。布置实验任务时,由小组长来接收任务,然后召集自己的成员进行讨论,最后由小组长根据讨论结果分配各成员的任务,并做出一份详细的任务书。每个小组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由小组长提交,提交的内容包括任务完成情况和任务书。任务书由任务计划书、小组日志和结果分析组成。小组日志即详细地记录小组各成员每次讨论的时间、地点、目的、实施方案以及最后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任务书更重要一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每次任务完成以后,我们都会将各组的作品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小组之间会有比较和竞争,教师只是客观评价各个作品的优缺点,而真正打分的是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小组成员为了自己小团队的荣誉必定会全心全意投入到任务中。

2.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实用为主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其目的就是让大学生了解、认识计算机,能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文科新生来说,应充分考虑到文科类专业的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不需要太多的理论知识,以重操作、重实用为主,建议改革以下教学内容:

(1)计算机基本知识。作为文科新生只要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特点以及应用,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硬件的基本知识已足够。像传统教学内容中的数制、编码、原理等部分内容,建议舍去。

(2)操作系统。对于操作系统,建议全部选用WINDOWS7,以适应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要求。

(3)常用软件。汉字输入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的,特别是文科学生最好能熟练掌握,并尽量提高自己的打字速度。至于学生习惯用哪种输入方法,教材不应该强制,搜狗拼音也好,五笔输入也罢,只要能熟练掌握,从而提高文科学生今后从事文字工作的效率即可。建议选择OFFICE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作为教学内容,因为它们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易学,并且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办公应用软件,非常适合文科学生学习和掌握。

(4)网络安全及计算机安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与网络越来越密不可分,了解和掌握一点网络安全和计算机安全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文科学生需要了解掌握的知识点应该有:INTERNET的状况,基本网络知识,常用网络器件,浏览器的使用方法,电子邮件的操作等,应该注重防范计算机病毒。

四、结语

社会需要有较好计算机使用能力的高校毕业生,不分你是文科专业还是理科专业。要想使文科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理科学生持平,就要求文科新生的计算机教师因材施教,根据专业特色,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围绕计算机教学这个中心,及时掌握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改进和调整我们的教学工作,使学生们能够牢固掌握所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切实提高文科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许昌学院2014年度教学研究项目,02014054,02014010)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高林,鲍洁,王洪.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科学出版社,2006.

3.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J].中国大学教学,2010(9).

4.唐大仕,董晓晖.文科新生计算机水平基础调查与分析.计算机教育,2005(6).

5.张莉,黄达明.文科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计算思维培养探索――以计算机在文科专业中的应用为落点.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6).

6.宋君安.关于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7(3).

高中计划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分组教学;实践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已经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以超过人们想象的爆炸速度飞速发展。作为高校教师,如何使学生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将所学知识尽快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步入正轨,大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逐年提升。但是由于地理区域的差异,家庭经济水平的差异,学生性别、性格、兴趣的差异等许多因素,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良莠不齐。《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在大一上学期开设。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以及上机练习和期末考试中,表现出来了参差不齐的水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进行全面调研,采用“分组教学”的教学方法,对该课程教学进行探讨、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分组教学的意义

我们说的分组教学是基于传统的合堂大班教学模式下的分组教学。分组可以依据很多的因素,可以依据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强弱搭配分组,也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分组,还可以依据寝室分组。无论如何分组,应当使学生认识到:小组内部是协作关系,一荣俱荣;小组之间是竞争关系。

分组教学的意义在于:

一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授课都是采用传统的合堂形式,同时听课的学生人数比较多。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展开学习,可以快速有效地掌握个人情况,相对减少教师授课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小组中的成员都要参与到明确的具体作业和任务中,成员之间必须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成员为了提高自己小组的竞争力,也会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

三是小组之间的竞争可以促使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高度膨胀。竞争可以分层次性的,首先是小组合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其次是组长之间的比赛。组长是本小组中计算机水平最高的,除了团结协作的作品以外,可以进一步的临时加赛,即组长之间的比赛。目的是为了检验各个组长现有的计算机水平,又可以激发各个组长在现有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的学习热情。

四是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其含义就是告诉我们要集多人的智慧于一体,集思广益。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分享别人的观点,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观点能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协作学习能增进学生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人际关系。一个个任务的完成,会使学生有很强烈的成就感,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进而打消厌学情绪。

总之,分组教学是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一举多得。

二、分组教学的实施

1.如何分组

如何分组,是分组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开学初期,我们会对新生进行一次摸底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最重要的是摸清楚哪些学生的信息化程度较高,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另外,还有一些来自偏远地区和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他们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这两类学生都是我们在分组时应该特别关注的,分组的时候会将他们分散开来,互相搭配。采取教师指定和学生自愿相结合的方法分组。按照教育心理学的一般经验,我们将小组人数定在4~6人。分组完成以后,让学生自主选出组长和副组长。一般情况下,组长都是计算机应用水平比较高的学生。

2.实验任务的确定

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比例是2∶1。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理论教学环节依然以教师教授为主。分组教学主要体现在实验教学环节:在相应的实验环节中,将学生在机房的机位固定下来,让小组成员坐在一起,方便在实践的过程中随时讨论。其次,将少部分理论教学环节作为翻转课堂来进行学生分组教学的成果演示和经验分享。

我们布置实验任务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个人能力培养为目的的综合性实验;一类是以培养小组成员之间协作能力为目的的实验。第一类实验要求学生单独提交,第二类实验要求按小组提交。这就是分组教学的特色。布置实验任务时,由小组长来接收任务,然后召集自己的小组成员开会,讨论题目的要求、实施方案,制订计划,最后由小组长根据开会的讨论结果分配各成员的任务,并做出一份详细的任务书。每个小组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由小组长提交,提交的内容包括任务完成情况和任务书。任务书由任务计划书、小组日志和结果分析组成。小组日志即详细的记录小组各成员每次讨论的时间、地点、目的、实施方案以及最后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任务书更重要一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每次任务完成以后,我们都会将各组的作品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每个小组成员为了自己小团队的荣誉必定会全心全意投入到任务中。

小组之间会有比较和竞争,教师只是客观评价各个作品的优缺点,而真正打分的是每个同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分数公布以后,可以根据情况追加比赛,即组长之间的临时比赛。由老师当场出题,组长当场解答,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3.追踪任务,教师辅导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教师应该全程追踪任务完成情况,认真追踪小组活动动态,及时给予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参与小组讨论、观察上机情况、共同讨论难点、查阅小组日志等方式来完成任务的追踪。在追踪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对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遇到的困难,要及时提供咨询和教授知识,并且要适时地纠正学生活动的偏差。

4.考核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体现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学生的实际应用、动手操作的能力上。因此,应建立起实践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结合起来的考核模式。考试方式为笔试+机试,笔试用于评估理论水平,机试用于评估实际操作能力。从本学期开始,我校引用了更为先进更加符合考试要求的新系统。学生们平时可以利用新系统练习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这个新系统有数量巨大的试题库,学生们可以将理论水平测试和实际操作测试结合起来,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平时练习的时候又要找纸质的练习题,又要上机练习操作题。本学期结束,期末考试的时间,就关闭系统的练习版面,开启考试版面,这样的好处就是,学生不会因为对考试系统的陌生而影响正常水平发挥。

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取大班内分组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更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所提出的想法已经在本人所任教的班级课程中进行实验,教学效果比之以往有较高的提高,更加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认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主要是实验任务的制定和分配问题,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既要考虑学生有能力完成,又要考虑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有任务。针对这个问题,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邬丽华.初探分组教学在计算机基础中的实践应用.课程教育研究,2013(12).

2.陈士磊.艺术类院校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的探讨.科技资讯,2009(21).

3.刘艳.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的分组教学探索.职业教育研究,2005(11).

4.王涓广.实施分层教学提高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西轻工业,2011(6).

5.刘海林.浅谈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运用分组教学法的体验.琛科技致富向导,2012(22).

6.李丹.浅谈分组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4(2).

(作者单位:1.河南省许昌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高中计划书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学;国家身体教育标准;上海协和国际学校;美国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1-0084-06

Opportunity, content and method: three elements in “American style”

high quality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aking Concordia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Shanghai for example

CAI Hao1,WANG Xiao-ling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China;

2.Concordia International School Shanghai,Shanghai 201206,China)

Abstract: The second edition of National Standard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abbreviated as NASPE) revised and issued by the United States in 2004 put forward an important objective: every student in grades K1-K12 in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receive high 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While high 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must include such there elements as equal learning opportunity, meaningful teaching content and suitable teaching method. Among many international schools in Shanghai, Concordia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Shanghai, which is famous for high quality teaching, is striving to realize this objective. It has a lot of new ideas and specific approaches in K9-K12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in terms of student learning opportunity and right assurance, curriculum teaching content selection, teaching method and mean application etc, which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American high quality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o a certain extent, while this is exactly the link that is relatively weak in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and needs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National Standards for Physical Education;Concordia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Shanghai;the United States

教育改革是促进教育深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一直是国内外社会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纵观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历程,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即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优质教育公平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相继出台的一些教育改革文件都围绕着优质教育公平的策略实施[1],这标志着美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优质教育公平的发展阶段。为了加强对体育课程的宏观调控,1995年美国国家运动与体育协会颁布了“面向未来:国家身体教育标准”(Moving into the Future:National Standards for Physical Education,NASPE)[2],并于2004年重新修订颁布了第二版[3],明确了在美国包括所有K1―K12年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机会接受高质量体育教学的重要规定。其中,高质量的体育教学必须包括公平的学习机会、有意义的教学内容、适宜的教学方法等3大要素,并在学生健身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中承担着独特的角色,能有效地发展学生健康相关的体能、技能、认知、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态度[4]。

上海协和国际学校(Concordia International School Shanghai)创立于1998年,是一所由美国LCMS(路德教会)系统所创立,并通过WASC认证和我国政府部门批准的一所专门招收外籍人士及港澳台子女的教会学校,在上海众多的国际学校中以高质量的教学而著称。该校以美国基础教育办学理念、课程标准、教学管理制度为主导进行办学。其中K9―K12(以下称高中)体育课程教学在学生学习机会和权利的保障、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等方面与我国目前高中体育课程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异。学校提出的“授予学生不断更新发展的,适合他们的,关于运动、健身和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有能力做到保持终身健康。并强调团队合作和运动员精神鼓励学生健康竞争”的教学理念、特色较为鲜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美国高质量高中体育教学特点。

德国教育家施奈德(Friedrich Schneider,1881-1974)曾经指出:通过对教育的比较研究,可以明确本国教育的缺点和落后面,其结果就会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5]。因此,了解和研究上海协和国际学校高中高质量体育教学特点,目的是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和改革方面的经验,从而促进我国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高中体育课程及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 公平的学习机会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海协和国际学校受到学校管理层和各科教师的普遍重视,这种重视不仅体现在学校为体育学科提供了大量的高质量设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认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机会是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权利,涉及到教育公平的问题,必须予以充分保障。为此,上海协和国际学校提出了“学校必须提供给每一位学生接受高质量的体育教学机会”的口号,在最大程度上予以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同等的地位与尊重。

1.1 学生体育学习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

根据NASPE“小学阶段每周教学时间不少于150 min;中学阶段每周不少于225 min”的相关要求,上海协和国际学校采用较为独特的“四天一轮”排课制度来落实相应的课时安排。所谓“四天一轮”排课制度,是指每4天为一个单元,每一个单元中的3天每天安排一节60 min的体育课,逢节假日体育课顺延(不停课),体育课的上课时间并不完全固定。这种排课制度与我国常见“五天一轮”固定式排课制度有很大的区别,其最大的优点是课程间隙周期短、课程出现频率高,当遇到节假日时,不会因放假停课而导致某一阶段内没有体育课,保证了体育课的频率,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运动技能和体适能水平的消退。同时也避免了我国常见的由于节假日等特殊原因停课而造成体育课程在一个学期中计划课时与执行课时差距大的弊端,体现了“美式”教育对体育学科课程的尊重与公平,并从技术层面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学生体育学习的机会(见表1)。

1)在同为周二、周三、周五有体育课,遇到周二、周三为国定假日情况下,“中式”排课在本周内只能上一节体育课;而“美式”排课至少能上2次体育课。

1.2 间隙式开课提供广阔的自我锻炼空间

上海协和国际学校为了提供和保障每位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机会,要求每个学生在9年级和10年级各需要完成一学期必修且不可选择内容的体育课程学习;而11年级和12年级,可在任何学年选择完成两个学期的可选内容体育课程,达到规定的2个学分高中方可毕业[6]。

按照“美式”4天1轮的排课制度,以每学期18周计算,上海协和国际学校每学期的体育课总学时大约在68学时左右,而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每周为2学时,每学期的体育课为36学时,两者相差较大。相对于我国高中体育课时的比重而言(见表2),上海协和国际学校体育课时占学期总课时的12.6%,远高于我国的5.71%;体育课总时间68 h,是我国体育课总时间24 h的2.83倍。另外,从整个高中阶段来看,上海协和国际学校高中4年体育课总时间累计达到272 h,我国高中阶段体育课时间只有144 h。基于以上分析发现:上海协和国际学校高中阶段开设体育课的学期课时量集中,体育课时总量也偏高,且年平均体育课时量也比我国高。对于这种大容量式的体育课时安排,在一定层面也反映了他们对于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重视。而间歇式开课方式,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对体育教育的“弱化”,但事实并非如此,未开设体育课的这一学期,学校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学习、自主锻炼的自由空间,这恰恰是“美式”教育最为推崇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将先前所学会的健身基本知识与技能,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锻炼,使学生的健身意识和运动技能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同时,学校还将通过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加各单项体育俱乐部的活动与校际体育竞赛,以保证必要的体育运动量及运动能力的提高。上海协和国际学校目前有各类体育俱乐部11个,仅足球俱乐部便有5支足球队。全年有3个校际竞赛的赛季,参加各类校际竞赛的学生占全校学生的50%以上。所参与的课余体育竞赛的成绩和经历,可以在未来申请入读北美等一些国家大学时作为重要的申请条件之一。基于此,课余体育俱乐部活动受到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1.3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让一个学生失去体育学习机会

上海协和国际学校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上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机会和权利,关注到了因健康原因等而暂时失去学习机会的学生。在上海协和国际学校学生因为生病或其他原因缺席体育课,必须提供来自医生、学校护士或教师、校长的书面证明,并规定在回到学校后的一周内补上体育课,补课的形式是由学生自选某天放学后,在学校健身房健身锻炼1 h(抵消一次缺课)。并需预先填写个人健身锻炼计划书,详细列出健身锻炼的内容安排与时间分配,其计划书须提前交给任课教师,经任课教师审定修改后实行,并由健身房管理员签名确认后予以销假。如因严重受伤或疾病等情况造成缺课6节以上,该学生须写一份3~5页关于自己伤病的研究报告交给体育教师,如:该伤病因何原因造成、有何帮助恢复的方法、后期如何具体落实,方可使缺席课销假。上海协和国际学校严格规范缺课学生的管理,体现了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高度重视,体现了高质量体育教学的精神,即:把握每一个学习机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2 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发展”[7],它是为了达到课程教学目标而选用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上海协和国际学校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身体、精神和社会、情感的发展,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主要提供的教学内容包括运动技能与健身两个方面。其中运动技能主要是指基础运动技能和运动项目技能。而健身则是上海协和国际学校体育教学最为重要的内容,其主要围绕着健身参与、提高与健康相关的生理指标与体适能、健身运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展开,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2.1 教学内容丰富,体现时尚文化元素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教学目标也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内容才能得到实现。教学内容基本面主要有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组织[8]。上海协和国际学校注重将项目文化与时尚文化元素引入到课堂中来,使得教学内容既丰富,又带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例如在高中4年分别开设的“个人体适能锻炼”、“拍类运动”“团队运动”“个人运动”、“户外运动”、“休闲运动”(见表3、表4)5大类课程内容,涉及20多个项目[6],除常规运动项目以外,其力量训练(器械)、动感单车、拳击、匹克球、攀岩、飞碟、高尔夫、保龄球和经典草坪游戏等世界流行项目均是在我国高中体育课程中较少开展的。另外在教材的选择与分类上与我国传统的单纯以竞技项目来分类有很大的不同,其关注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的结合度,如以“个人体适能锻炼”、“团队运动”“个人运动”等来分类,突出体育与健身的多方面价值,使学生明确个人在体育活动中的角色与地位,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获得和保持提高健康水平的体适能、在体育活动中能尊重自己和他人,表现出对个人和社会行为的责任感,并懂得体育活动能够提供健康、快乐、挑战、自我展现和社交的价值[3],达到高质量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2.2 提供学生特殊阶段的需求,彰显差异化教学特色

随着年级的不断递增,当学生进入高中高年级阶段(K11、K12),上海协和国际学校的学生即将面临着学术能力考试(即SAT考试)和大学申请,学生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化课程学习上,精神压力明显加大,在此特殊阶段,学校依然关注学生体适能水平的提高,除提供活动量较大的常见教学内容以外,还推出了趣味性强,旨在放松学生精神、调整心态的休闲运动模块(见表4)。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状况在5大模块中任选择其中一个模块进行一个学期的学习。同时,为了提供较为充分的选择项目、选择教师和选择上课时间的自,学校允许学生在K11、K12两个学年4个学期中任意选择两个学期来完成体育课程的学习。这种安排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有效地应对临近升学考试特殊阶段的困难局面,凸显了上海协和国际学校体育课程差异化教学和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关怀特点,受到了高年级学生的极大欢迎。这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潜能。

2.3 周三“体测日”,体现体适能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上海协和国际学校规定高中年级凡是周三的体育课为“体测日”,对每个班级来说一学期大约有12次课,其中前11次作为练习或预测,最后一次则为达标考试。每学期开学初,每位学生必须提供医院的健康证明,凡体检合格者均需参加“体测日”课程,内容有:1英里跑、20 m往返跑、平板支撑、屈臂垂挂、坐位体前屈、靠墙蹲下坐。

“体测日”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有氧运动和力量练习,上海协和国际学校非常重视发展学生的有氧运动能力和力量素质。因为现代医学已经证明:现代社会一些常见疾病,如肥胖、心血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频发、早发都与不良生活方式,缺乏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有关[9]。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贯彻“达到并保持健康的体适能”的身体教育目标,并安排大量的6~13 min定时跑、1英里跑、20 m往返跑及力量练习,同时还为每位学生制作一份练习档案,由学生本人详细记录每次练习时间、次数、距离、心率水平(通过“心率表”),详细了解个人锻炼的基本状况,教师对每次练习的心率数据进行评价,学期末计入学生的成绩。这种教学安排最大的特点是练习频率高、强度大。一般一学期较大强度的有氧练习(指中长跑)在12次以上,并能精确监控每次练习,防止学生偷懒的同时,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学校开办16年从未发生过重大体育伤害事故),使学生的有氧运动能力和力量素质普遍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锻炼的能力。

3 适宜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有效组合[7]。作为一门主要教授运动和健身技能的实践性课程,在课堂上不仅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更要让学生学会和掌握应用各种体育手段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方法。上海协和国际学校在课堂教学中非常注重教学方法和锻炼手段的创新,注重教学的实效性。

3.1 普遍使用可视式心率表,监控手段科学化

上海协和国际学校极其重视体育教学的科学性。为此,学校添置了大量的高质量体育器材与设备,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普及使用可视式心率表。在开学初学校专门开设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率表的功能以及使用与评价方法,并配有专用教材[10]。所有高中年级体育课中个人体适能锻炼及团队运动都必须携带可视式心率表,并根据学生体质状况设定了每分钟135~175次(70%~85%的MHR)的目标心率[11]。心率表能自动记录每节课学生心率达到目标心率的累计时间,并根据学生的有效心率时间给予评价,最终按一定的比例计入学生学期体育课总评成绩。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心率表即时自我监控。这种普及使用心率表手段给体育教学带来了诸多益处:(1)客观检测运动强度,反映其体育课负荷的分布,为体育教师提供一系列参数指标,以协助教师更为科学地对体育课教学和学生的体育学习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估;(2)反馈机体对运动的适应情况,有效判断学生运动是否超量或不足,便于科学地调整运动负荷和运动量,避免意外发生;(3)通过即时的监测让学生随时观察自身运动的心率变化,更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激发锻炼的激情;(4)心率表与教师的计算机软件同步记录学生的活动量,当家长们想了解自己孩子在校体育课的表现时,可以通过软件给出详尽的数据表或数据图,使家长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体育锻炼情况(在上海协和国际学校,经常有家长来了解自己孩子在校体育锻炼的情况)。

3.2 “个体化”热身运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在我国,体育课开始阶段由教师或体育委员组织学生一起做热身运动,已成为一种惯例。上海协和国际学校的热身运动与我国的做法差别较大。每次体育课开始前,任课教师在一面小白板上写出本次体育课热身运动的内容(通常这些练习学生已学过),一般3~5个内容,放置在体育馆内,上课时间一到,每位学生即开始各自的热身运动,内容通常有跑步、拉伸运动以及徒手力量练习或能够快速提高心率的跑跳练习。整个热身运动给人一种紧凑、连贯、运动强度较大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活动时没有任何的组织语言与行为,只是在一旁观察、监督。这种学习方式在教学理论中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以直接感知和实际训练为主的“个体化”学习,在活动中不与他人进行直接的交流,每个学生根据自己身体状况,来决定活动的频率、速度及节奏。这种“个体化”热身运动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有助于提高活动对于活动者的适应,了解和熟悉热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学会自我控制活动量,培养学习的自律性,逐步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

3.3 “要领式”教学,体现了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上海协和国际学校每学期体育课一般要完成4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每个单元大概为12~14个学时,有一项主教材。但在课时分配侧重点上与我国传统体育教学差别显著。一般开始新教材教学,首先是“粗略掌握动作阶段”,他们只安排2~3学时,教师主要讲授该运动项目的基本活动方法,包括基本动作概念与要领,让学生对该项运动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并进行基本动作与技术的学习。在此阶段,教师虽讲授动作技术的基本方法,但不拘泥于动作细节的掌握(而我国的传统教学却恰恰相反,尤其注重动作细节的掌握),其教学目的只是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大概”,在此,我们把这种教学方法且称为“要领式”教学。然后进入第2阶段,即“改进阶段”,这阶段大约有4~5学时的课,在这阶段中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练习方法,强化练习,改进和熟练动作技术,其最明显的特征是练习密度和强度较大,教学活动一气呵成,真正地体现了“精讲多练”的原则,旨在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该项目的基本技术与技能。进入第3阶段即“巩固与运用阶段”,大约有5~6学时,在此阶段教师安排大量的各种形式的竟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尝试运用各种基本技术与技能,以赛代练,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与兴趣。从技术层面看,该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动作技术练习的连贯性强,课堂教学的节奏紧凑,课堂练习密度大,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并容易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该项运动的爱好;从教学理论层面看,它体现了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即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了学生的兴趣与发展需要,提倡个人自由和自我表现,反对传统教育中将学生看成被动的接受者[12]。

4 给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上海协和国际学校在努力实现高质量体育教学的同时,不断进行着探索和创新,他们对体育学习机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3大要素方面独具匠心的思考和实践,体现了“美式”高质量体育教学的特色,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就体育学习机会而言,近年来,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现实,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与规定,旨在保证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时间和机会,但在具体落实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学校领导和学科教师受升学率的影响对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视程度仍显不足,导致一些学校高中学段的学科课程占用体育课时有发生[13],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短斤缺两”,排课时段的“边缘化”,依然无法保证学生体育学习的机会与权利,教育不公依然存在。

就体育教学内容而言,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提倡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但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仍显老套,一些学生喜爱的具有较高健身价值的传统或流行项目,基于多方面的原因依然没有进入课堂;许多学校缺乏先进的现代体育健身设备。

就体育教学方法而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指导与监控,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积极倡导改进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提高体适能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相脱节,体育教学注重形式,学生日常体育运动量仍然不足[14];教学方法和手段成旧,体育锻炼的监控手仍然停留在几十年以前的水平,没有突破与创新,学生的体质状况尤其是高中生的体适能状况依然没有根本的好转,这应当引起我们深思。

当前我国正处在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时期,我们不仅要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教学理念,还要在体育教学实践层面吸收他们先进做法,并结合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际,解决一些长期以来一直未能根本解决的核心问题。

首先,应从全社会层面继续开展对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大讨论,使社会、学校、家庭达成共识,共同关心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以及学科教师要给予体育课程应有的尊重与地位;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的督查力度,并逐步形成常态化;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学生体育学习机会和权力。

其次,进一步改变教学理念,大胆改革和引进新的教学内容,尤其要注重体育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提升教学内容的健身性、趣味性和时代性;大力提升学生日常体育活动量,着力提高高中生的体适能水平。

再次,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提倡教师的指导必须基于学生的活动[14],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量;努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健身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兴趣和能力;引进先进的体育锻炼器材和监测仪器,强化体育教学的日常监控,切实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体育教学,使我国高中生在学业水平和体质健康两方面得到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晨. 美国基础教育优质教育公平发展改革措施述评[J]. 学术界,2011(8):209-217.

[2]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Moving into the Future:National Standards for Physical Education:a guide to content and assessment [S]. 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 and Dance.Rston,VA,1995.

[3]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Moving into the Future:National Standards for Physical Education:a guide to content and assessment (2nd.ed)[S]. 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Physical Education,Recreation and Dance. Rston,VA,2004.

[4] 冯红静. 对美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5] 阎智力,金玉光. 中美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比较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1):37-40.

[6] Concordia Internatjonal School Shanghai. High school PE syllabus for 2013-14 of concordia international school Shanghai[EB/OL]. http://www.concordiashanghai. org/

academics/high-school/physical-education,2014-07-25.

[7] 钟启泉. 课程与教学概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1.

[8] 丁念金. 课程论[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86.

[9] 许浩,邵慧秋,黄晖明,等. 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对中老年人体适能的影响[J]. 体育与科学,2009,30(3):63-69.

[10] Deve Swaim Sally Edwards. High school healthy hearts in the zone[M]. 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2003.

[11] Concordia International School Shanghai.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heart rate monitors by Concordia International School Shanghai[EB/OL]. http://www.concordiashanghai.

org/academics/high-school/physical-education,2014-07-25.

[12] 刘昕. 现代国外教育思想与我国体育教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13] 郭强. “重视学业”不应成为体育课被占借口[N].中国体育报,2014-07-12.

高中计划书范文第6篇

深化综合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积极探索首都基础教育发展新模式

2012年,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涉及基础教育的七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稳步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如特色实验班、学校自主排课等改革试验,在探索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上迈出新步伐。各区县积极探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东城区实现学区化管理全覆盖,西城区、丰台区、石景山区积极推动集团化办学,昌平区发挥校际联盟优势促进学校共同发展,燕山地区推进“燕翔行动”,促进一校一品建设。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改革进入深水区,突破了三个难点: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幼儿园收费政策、制定北京市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方案、完成高考加分政策调整工作并制定《2012年北京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我们认真落实中央要求,经过科学论证、系统设计,保证了这些牵涉面广、舆论关注高、社会争议多、改革难度大的政策平稳出台。我们的改革形成了三个亮点:在义务教育阶段,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办学多样化为主题,分别组织初中和小学走进区县和学校系列活动,开展了16个区县上千所学校参与的大规模展示交流活动,树立了典型,推广了经验,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新建15所城乡一体化学校,实行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模式,成为首都基础教育创新管理模式的新亮点;高标准建设的北京数字学校成为创新首都教育公共服务方式的新举措,提供义务教育阶段全科数字化名师授课资源,开启了首都基础教育云建设的新探索。

加强制度建设,推动科学决策,持续提高首都基础教育管理水平

2012年,面对首都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新要求,面对财政管理和项目实施的新要求,面对中央对首都维护稳定、平安校园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加强了五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

一是从规划编制入手,制定了中小学建设、德育工作、融合教育、体育卫生等多个行动计划,增强工作前瞻性,科学规划、统筹能力得到提高。

二是从经费管理入手,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和项目审计,加强了各类工作项目和研究项目的统筹管理,重大工程都有专项管理办法。

三是从风险防范入手,建立起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和舆情监测制度。目前,全市已经建立起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状况监测、学生减负监测、学业水平监测、教育工作满意度监测等多项监测机制。

四是从督导检查入手,专项督导持续跟进,重视先行先试,先后开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殊教育等专项督导以及教育执法检查,开展高中教育督导调研,首次启动校外教育专项督导,开全国之先例。

五是从党建工作入手,重视理论学习,推进作风建设,建立基础教育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组织全市基础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注重内涵发展,提升育人质量,着力培育体现“北京精神”的首都青少年

2012年,我们更加关注学校内涵发展,拓宽学生发展平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是市、区县积极落实育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召开了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行动计划,实施工程。我们大力弘扬和培育“北京精神”,学雷锋主题活动贯穿全年,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着力培养体现“北京精神”的首都青少年。

二是学校更加注重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我们成立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研究会积极发挥作用,推动各区县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全市大力推动主动减负、科学减负、创新减负和系统减负,东城、西城、海淀、大兴、顺义等区县涌现出一批“轻负担,高质量”的优秀典型。

三是学生发展平台更加宽广和丰富。目前,全市不仅形成了翱翔计划、雏鹰计划等创新人才培养平台,还有金帆艺术团、金鹏科技团等艺术科技发展平台,更有普惠所有学生的社会大课堂。2012年,“学生教育计划书”的制定、资源联盟的建设和2亿元经费的投入,有力地推动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体育艺术“2+1”工程大力推进,阳光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国际学生北京夏令营等数个国际交流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动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大幅提升首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质量

2012年,我们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成东城区等首批11个区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研究制定推进首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意见,在推进首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上又上新台阶。

一是千方百计保障经费投入进一步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2012年学前教育投入2.3亿元用于农村幼儿园建设,基本解决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地区儿童入园问题,逐步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服务网络。投入4000万元为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更换生活用车130辆。义务教育阶段四类寄宿学生伙食补助由每人每月160元提高到240元。市级投入5.2亿元保障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二是千方百计保障随迁子女以公办学校为主接受义务教育。2012年公办中小学接收随迁子女36.6万,占比达74.7%,比上年提高3.8%。

三是千方百计保障特殊教育、民族教育、专门教育健康发展。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建设,制定《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全力做好内高班管理工作,保障50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在京的学习生活,13个接收内高班学生的区县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稳定做出重要贡献。开展专门学校调研,研制专门学校语数英等八个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增加教育投入,加快资源建设,实现首都基础教育从“一个都不少”到“人人都学好”的教育跨越

2012年,国家和北京市加快落实教育经费4%的目标,新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和地方教育附加两项教育经费来源,全市生均教育经费继续在全国领先,有效保障了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城乡一体化学校建设等一批重大工程的顺利启动和实施,也带来了首都基础教育发展三个方面的积极变化。

一是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大为改善,特别是城市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全面收官,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在主要项目上实现全部达标。完成北京市少年宫和新盲校建设,推动7所学校利用中央公益金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

二是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持续加大。继续实施“春风化雨”“绿色耕耘”等工程,实施北京市特岗计划,实施“名师、名校长教育家工程”和“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推动了国内访学计划,开展了多层面的干部教师培训,涉及学前教育、民办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和专门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

三是入园难、入学难得到有效缓解。2012年新增入园名额2.4万个,全市优质幼儿园达到477所,比上年度增加53所。14万小学新生如期顺利入学。

回应百姓诉求,规范办学行为,树立首都基础教育发展新形象

2012年,首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受到了社会、公众和媒体的持续关注。我们没有回避问题,而是积极回应,召开了中断多年的全市中小学校长大会,拿出了切实举措,树立了首都基础教育的良好形象。

一是与升学挂钩的“奥数热”得到有效遏制。我们加大力度治理与入学挂钩的奥数问题,全面叫停与升学挂钩的奥数竞赛培训,对全市所有中小学校进行全面检查,集中查处与奥数竞赛和培训挂钩的入学行为,对各种培训机构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城六区的30所重点学校向社会做出庄严承诺。

二是围绕择校费等开展的教育乱收费治理力度继续加大。我们落实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下发的《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和《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接受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对北京市教育收费情况检查。稳步实施基础教育入学、升学、考试、学籍管理等工作,完成《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管理办法》修订工作。

2013年:尊重规律,推动首都基础教育科学发展

突出教育主题,把握发展主线,全面推进首都基础教育更加科学发展

2013年,首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各项工作任务依然非常艰巨:适龄儿童小学入学高增长的态势将延续,需要进一步加快建设力度、增加学位供给;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方案正式开始实施,择校问题、收费问题将继续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教育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五个行动计划和多项建设工程要推进实施。这更加考验我们的决策智慧和执行能力,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使命,推动首都基础教育持续向前发展。

2013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就是:突出“一个主题”,把握“一条主线”,围绕“两个基本”,实现“两个转变”。

1.突出“一个主题”,即突出素质教育主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013年,将深入实施德育行动计划八项工程,推进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每月有主题、全年成系列。继续实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以博物馆月、公共服务周、学生教育计划书、资源联盟建设等为抓手,推动社会大课堂建设和应用常态化。推进阳光体育活动,丰富学生在创新探究、艺术科技、社会实践、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平台和载体。

2.把握“一条主线”,即把握改革发展的主线,以部级教育体制改革项目为抓手,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推进体制机制的突破

一是“让亮点更亮”,丰富和完善北京数字学校服务种类和功能,打造首都基础教育新品牌,在更新义务教育阶段同步课程的基础上,录制高中阶段名师课程,推进“点对点”深度融合应用。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支持30所一体化学校建设,深入推进“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改革。加大展示和宣传,推出更多“百姓身边的好学校”。

二是“让难点破冰”,继续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实验,深化人才培养体制、学校办学体制、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引导民办中小学教育健康发展。完善具有首都特色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探索对部门办园、民办园的支持保障机制,设立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务(职称),建立市级骨干班主任制度等。

3.围绕“两个基本”,即围绕把更多的办学自还给学校、把更多的发展选择权还给学生的“基本内涵”,围绕以学校文化、内涵发展为主的学校“基本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2013年,市级将更加注重给区县和学校搭平台、建机制、出政策、投经费,通过学前教育、德育工作、中小学建设、融合教育、体育卫生等五个行动计划,加快基础教育学校各项建设,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继续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供“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使全市幼儿园总数达到1530 所左右,公办园占比达65% 以上,新增幼儿园学位2.4万个,新建43个早教基地。制定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标准,指导尚未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5个区县落实各项任务,多种方式推动优质教育辐射和共享。继续实施学校文化建设工程,以百年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引领,带动中小学文化特色建设与内涵发展。继续支持70所高色校建设,促进高中有特色、多样化发展。启动民族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加快特殊教育支持中心和融合教育示范区创建,新建17个学前特教基地。

4.实现“两个转变”,即实现教育发展方式和育人模式两个转变,落实治理教育乱收费等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持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一是教育发展方式由重投入、重建设向重管理、重提升转变。2013年,将进一步做好课题立项、科研规划、成果转化、对外交流等工作。借助建设世界城市的有利契机,扩大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大督导检查力度,保持治理教育乱收费、奥数与升学挂钩等问题的高压态势,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二是育人模式由工作管理向提供服务转变。依法落实教育经费4%目标,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把不断增加的教育投入更好地惠及到广大中小学生,让他们更直接地享受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成果。继续开展创新项目评选,推进创先争优常态化。深化党的十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市政府的实施意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改进文风、会风、作风,更多地倾听教师、学生、学校的声音和诉求。

尊重教育规律,规范办学行为,构建首都基础教育发展良好生态

当前,基础教育领域还存在一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办学行为和现象,如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择校、抢生源等。这些现象主要根源来自于教育系统自身缺乏尊重规律、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办教育的追求。今年,要进一步强化尊重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规范办学行为的基本要求,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1.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一直是困扰基础教育发展的顽症。我们要深刻反思,不能以延长学生学习时间、增加学生负担、牺牲学生健康和兴趣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质量的提升。

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确保开足开齐课程。一部分学校在课程开设方面仍然存在短期的、功利的、片面的倾向,体现在总课时超标,特别是语数外课时超标,以及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没有得到保障。

学校必须要有底线意识,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控制课程总量;优化课程结构,鼓励开发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课程。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时规定,全面提高体育课和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实效性,力争实现“三升一降”,即使学校体育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学生耐力、柔韧性、力量等体能素质明显提升;体育后备人才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学生肥胖、近视发生率明显下降。

要提高课堂实效,实现增效减负。教师要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深入“三个研究”,要研究教材,吃透标准和要求,认真备好课;要研究学生,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特点因材施教;要研究教学方式,灵活运用不同方式,提高教学针对性。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选择权、发展权和健康权,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人、学校的主人、课堂的主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

要加强作业研究,实施有效作业。从全市情况看,对作业尤其是有效作业的研究还很不够。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成为学生课业负担最外显的原因,同时,机械重复性的、惩罚性的无效作业和低效作业大量存在;教师给家长布置作业的现象也屡屡发生。

要实现减负,必须在作业环节有所突破。在量上按照规定,严格控制。在质上大力提倡有效作业。教师要做到备课的同时备作业,要关注个体差异,增强作业层次性、针对性;要创新形式,增加开放式、实践类作业;要强化作业批改,力争做到全批全改,面批面改,加强作业反馈。提倡校长、干部进课堂,听课的同时关注作业、检查作业。

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评价方式。评价问题根本上是教育追求问题,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改进和促进发展的功能,杜绝以生源竞争为目的的简单评价、依据单一分数对学生和教师排队等功利作法,使教育回归尊重生命、服务发展的本质要求。

人类的教育价值追求经过了注重知识、发展智能和尊重生命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也可以说“为生存而教”“为发展而教”和“为享受而教”。三个阶段的评价标准分别为学业成绩、学生身心发展的充分程度和学生的“幸福感”。我们要以“幸福感”,即生命发展和社会人文素质的提高作为评价的根本标准。

2.以健全公平规则为基本保障,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目前我们的教育发展环境并不宽松,择校等不规范办学行为严重扰乱了健康有序的入学秩序和发展环境。2012年,国家和北京市相继出台了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文件,市政府即将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的意见》,对规范办学将会提出更加明确的工作要求。

要严禁假期大面积集体补课。假期补课,尤其是假期集体补课、上新课、赶教学进度的现象在我市屡屡发生,侵害了学生正常的休假权利。今年寒假,各区县和学校,除个别学生补课外,禁止出现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上新课现象;不鼓励、不引导、不允许推荐学生到校外机构补课;严禁出租出借校舍供培训机构使用;严禁公办学校教师有偿补课。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假期生活,把愉快的假期还给学生,把生命发展的自和选择权还给学生。

要进一步规范招生入学工作。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各区县合理划定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禁止区县以双向选择为由,助推学校择生、学生择校现象。在小升初推优环节,严格按照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正规程序录取。坚决禁止学校采取或者变相采取考试、测试、面试等形式选拔学生;坚决禁止公办学校单独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严格网上录取,严格规范学籍管理,建立控制跨片流动的审核制度。

要优化“三个环境”。首先,加强个体自律,优化人际环境。教育工作者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营造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干群关系。其次,强化行业自律,优化教育内部环境。提高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淡化分数竞争、生源竞争、资源竞争等不良竞争,力戒学校建设中的铺张浪费和形象工程。加强督导和纪检监察,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包容的环境。再次,坚持民主开放,优化教育外部环境。加大主动宣传力度,加强学校和家长、社区的沟通与协作,自觉接受监督,积极听取意见建议,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3.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有力支撑,提高教育质量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教育质量,不会超过教师的质量”。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我们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

目前,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数量上,师资缺口不断扩大,部分区县短缺严重;质量上,一些地区还存在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的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现象;结构上,教非所学的现象时有出现,需要进一步优化。针对这些问题,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全面提高教师师德水平。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这是需要有良心、责任心和事业心的职业。要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落实国家关于严禁公办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的要求,严禁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凡是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的,一律取消当年评优、评奖、晋升、职称评选等资格,并按照有关规定在年度考核中予以追究,引导和鼓励教师专注本职工作。

要扩大供给,积极应对生源高峰。加大师范生培养力度,拓宽来源渠道。通过职前培养改革、入职培训、在岗轮训等一系列培训培养措施,缓解师资储备不足。各区县尤其是生源增加明显的区县,要有紧迫感,加强对生源增长趋势的研判,在教师编制问题上要有通盘的考虑,尽快拿出应对方案。

要大力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完善标准体系,建立以教学基本功标准为重点的各级各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加大培训力度,开展面向全员、分层分类的培训;重点倾斜农村,面向农村地区定向培养音、体、美、史、地等紧缺学科教师;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干部教师向普通学校流动的意见》,促进师资合理流动。

上一篇:商业策划书范文 下一篇:销售计划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