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挂职干部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8 01:23:43

高校挂职干部总结

高校挂职干部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年轻干部 乡镇挂职锻炼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村的地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产生在中国农村的农民与土地之间的矛盾也俨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要想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国情,中国更多的年轻干部都应该充分认识中国乡镇经济发展的主要规律,认真了解中国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情况,因而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年轻干部赴乡镇挂职锻炼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意义的。尤其是中国乡镇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众多问题,因而,高效年轻干部赴乡镇挂职锻炼,不仅对于高效年轻干部自身发展,而且对于我国整体年轻干部综合素质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 选派高校年轻干部赴乡镇挂职锻炼的意义分析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年轻干部自身的素质与条件发展亟需前往乡镇进行挂职锻炼,中国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十分期待这些高校年轻干部的加盟与帮助,但这仅仅表明高校年轻干部前往乡镇挂职锻炼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选派高校年轻干部赴乡镇挂职锻炼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选派高校年轻干部赴乡镇挂职锻炼可以更好的锻炼我们长期处在高校环境气氛中的年轻干部,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又是我国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同时,没有经历过基层锻炼的干部们往往不具备比较开阔的工作眼见,导致我们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也不利于我国别的工作的全面展开,因此,只有将这些高校的年轻干部派到基层去进行挂职锻炼,才能更好地提升这些年轻干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其次,选派年轻干部,尤其是选派高校年轻干部到乡镇基层去进行挂职锻炼,也是我国实现人才强县的重要举措。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高校的年轻干部都是经受了十分全面扎实的理论学习的高素质人才,选派高校年轻干部到乡镇基层进行挂职锻炼,解决了乡镇对一系列急需人才的需求。再次,选派年轻的高校干部前往乡镇基层进行挂职锻炼,是促进我国高校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在乡镇基层的挂职锻炼中,高校年轻干部可以更好地摆脱学校书生意气的严重影响,对我国基层的社情民意进行更全面,更通透的了解和掌握,才会更好地将自己所学应用到改善人民生活,富强国家发展的实际中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个人的求真务实观念,更好地培养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培养驾驭复杂社会环境与局面的能力,提升其作为一个国家干部该有的能力与水平。

二、 选派高校年轻干部赴乡镇挂职锻炼的做法分析

选派高校年轻干部前往乡镇进行挂职锻炼是很好地提升我国干部能力与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件十分谨慎与浩大的工程,我们对于高效年轻干部前往乡镇挂职锻炼的选派是十分谨慎的。首先,在对挂职干部人员的确定上,我们一定要在高校年轻干部可以接触到的范围内张贴十分醒目的通知,在高校年轻干部们自愿参加的前提下,根据原干部对年轻干部骨干的推荐过程中,积极结合各个岗位的现实需要,选取适宜岗位需要的年轻干部下到乡镇基层去进行更好的锻炼,在整个高校年轻干部下乡镇基层挂职锻炼的过程中,一定是结合所涉及人的个性特点以及所挂职岗位的岗位特征决定的。其次,在将高校年轻干部派往乡镇挂职锻炼之前一定要对高校的年轻干部实现定点定量的培训,将所前往乡镇的基本情况告诉被派遣的高校年轻干部们,从而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明白派遣到乡镇的主要目的,这样的派遣活动才是更具有针对性的,也是对于高校年轻干部更具有深远的影响。再次,要对这些接受选派的高校年轻干部们的岗位进行全面的运行情况检查,这样做的目的无疑是有利于将这些岗位进行统一管理,从而也可以将这些参与岗位培训的年轻干部们在乡镇挂职锻炼的全过程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价和考察作为他们今后提升的标准之一。这样做的目的有利于这些参加培训的高校年轻干部们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与参与精神。也只有这样,这些被派遣往乡镇进行挂职锻炼的高校年轻干部们才可以在乡镇的挂职锻炼的过程中得到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最后,在被派往乡镇进行挂职锻炼的干部挂职锻炼结束后,建议所有参与挂职锻炼的高校年轻干部进行一个比较完整的后续交流会,这种小型的交流会有利于参与挂职锻炼的高校年轻干部们针对自身情况进行一个整体的检讨,在多方的相互交流中也可以更好地提升对自身工作的全面认识,也可以将这些经验更好地运用于其它的工作过程中。

三、 针对高校年轻干部赴乡镇进行挂职锻炼并取得成效的分析

在将高校年轻干部们抽调到乡镇进行挂职锻炼的过程中一方面无疑取得了更好地提升干部队伍素质的作用,另一方面无疑有利于进一步改善与完善我国现有的干部队伍,进一步提升了我国乡镇工作的效率和可行性。在被派往乡镇进行挂职锻炼的干部们被普遍认为进行比较好的自身素质,责任心和事业心乃至竞争意识都比较强,他们具有相对而言比较开阔的视野,具有比较敏捷的思维方式,在这些被派往乡镇进行挂职锻炼的高校年轻干部们一旦对乡镇工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熟悉和体验后,便开始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高素质、高责任感、高效率的特点,能对自己所分配的相对适合发挥自身专业能力的岗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思考,甚至可以更好地提出一些相对而言具有建议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得乡镇许多以前没有解决的难题得到了进一步的解决,使得乡镇许多并不属于常规化的工作进入正轨,提升了乡镇工作的管理水平与管理质量,为推动乡镇经济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更加长远的发展。同时,在将高校的年轻干部们抽调到乡镇进行挂职锻炼的过程中,十分有利于培养与挖掘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们,长时间的深入了解与讨论,这些年轻干部们自身的能力与特点都完全被人们所认同与熟知,同时,他们在面临新的突发问题时的应变能力与所作出的反应都是对他们自身能力的一个完整的交代与展示,对于增加我国后备干部的储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乡镇工作复杂、工作条件又相对比较艰苦,在对多种情况的体验与考察中,对年轻干部们各项能力的集中锻炼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大家都很清楚的明白21世纪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中国干部的能力大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因而将高校年轻干部选派到乡镇进行挂职锻炼不仅锻炼了中国干部的自身潜质与能力,也有利于中国未来的进一步更好更快的发展。最后,将这些高校的年轻干部们抽调到乡镇进行挂职锻炼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行政管理的透明程度,这是因为将一些年轻干部们选派到乡镇去进行挂职锻炼,由于他们对乡镇的情况不甚了解,需要乡镇各个部门之间的通力配合才能将乡镇的全面情况更好地展示给这些刚刚融入乡镇集体的新干部们,在整个乡镇情况的介绍管理过程中,乡镇的各个部门更需要更好更全面的配合,这样就有利于乡镇许多情况的公开透明,同时,将这些思想相对比较公平正义的高校干部们派往乡镇本身就对乡镇的许多工作是一个很好的监督过程,在对整个挂职锻炼的总结过程中,派往乡镇进行挂职锻炼的干部们也纷纷表示乡镇的工作还是比较公开透明的,这也是侧面反映了我们所强调的将高校年轻干部派往乡镇进行挂职锻炼还是十分有利于乡镇工作行政管理的公开透明的。

四、针对高校年轻干部被派往乡镇进行挂职锻炼的不足的解决措施分析

在将高校的年轻干部们派往乡镇进行挂职锻炼的过程中还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采用更加科学的方式进行改进。结合一些已经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提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一定要尝试着提升挂职锻炼工作的科学性,这主要体现在进行挂职锻炼的前期选拔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乡镇岗位的需求实际,要结合所选派干部们的自身实际实行分配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第二,一定要树立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主要是针对在挂职锻炼中表现比较突出的干部们进行一定程度的表扬与嘉奖,从而提升干部们对挂职锻炼的积极性。第三,一定要尝试着积极提升挂职锻炼的力度,经过我国干部管理办法的总结,挂职锻炼对于提升干部的素质队伍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的,因而,各个相关部门一定要采取更加科学的方式对选派干部队伍进行把关从而更好地提升干部素质,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文涛,年轻干部赴乡镇挂职锻炼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2】 蒋经纬,高效年轻干部现状浅析【J】,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高校挂职干部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干部;挂职锻炼;培养实践

从高校选派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担任一定管理职务的干部到政府机关、区县及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是深入实施科教与人才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发挥高校科研与人才资源优势、促进政产学研深入结合、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干部挂职锻炼工作不仅推进了学校和地方的联系与合作、更好地发挥了学校为社会服务的职能,而且为广大教师干部提供了难得的学习锻炼机遇及施展才华平台。

一、高校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的作用及意义

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既有利于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有利于干部的培养锻炼和学校事业的发展,对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能够有效保证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深入开展、收到实效。

1.开阔高校干部眼界,拓展干部培养模式。

通过有计划地选派高校干部到政府机关、区县及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能够使其扩大视野,增加阅历,提高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和宏观决策能力。高校干部在挂职锻炼过程中,能够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接触尖端的科研项目,提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驾驭复杂局面、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从干部培养角度来说,选派高校干部进行校内岗位轮换、校外挂职锻炼,是干部培养锻炼模式的创新和拓展,能够增加干部多岗位管理工作经验,拓宽工作领域,丰富实践经验,提升领导能力。

2.推动高端产业聚集,推进校地科研基地建设。

挂职干部促进地方和学校间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教育及人才优势,通过高校和地方合作建设政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应用基地、培训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等方式,积极有效地促进高端人才和高端成果的聚集,以优质平台和创新载体吸引人才、拉动项目,从而实现高端产业的聚集,推进校地双方人才建设、科技创新、政产学研联合发展平台建设。

3.促进校地合作交流,加速科技成果创新及转化。

高校挂职干部的重要任务是实现校企之间的无缝对接,不断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科研社会服务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校干部可以结合自己在高校的工作特点和特长,发挥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优势,主动与科技、经济综合部门和创新创业载体进行走访对接、洽谈合作、建立渠道,摸清地方的科技发展状况、人才需求情况及产学研情况,进一步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高校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合作,加速高校科研成果与联盟的集聚融合,全面促进地方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加快实现企业自主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孵化。

4.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培养科技人才服务地方。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1]地方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人才优势,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工程硕士班、引进国际国内领先的研发机构等方式,促使高校的科教资源与开发区产业资源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地方政府培养和打造一支懂科技、懂产业、懂经济、懂管理的人才工作队伍,推动人才本土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协同创新,共同发展。

5.创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挂职干部能够为学校和地方政府、辖区企业搭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通过联系举办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举办创业大赛、建立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等活动,促成地方政府与高校进行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的合作,率队组织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多个就业岗位赴高校进行专场招聘会,提供多种优惠政策吸引毕业生到地方就业,切实为高校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

6.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校地合作落地生根。

高校挂职干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动高校与地方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本着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原则,围绕新兴战略产业、科技创新载体成立政产学研合作机构,通过建立校地双方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双方互访制度、资源共享制度等长效合作机制,高度整合科技和产业资源,促进校地产业、科技、人才合作更加紧密、通畅、有效,进一步拓宽政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二、高校干部挂职锻炼现存的主要问题

1.挂职干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高校在选派干部进行挂职锻炼过程中,存在挂职干部岗前培训、绩效考核、监督管理等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一是挂职干部岗前培训机制有待优化,对即将进行挂职锻炼的干部进行岗前培训,着重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领导艺术培养、工作角色转换方法等方面进行培训,请曾参加过挂职锻炼的干部进行经验交流,促使即将赴任的挂职干部提高认识、增长才干、提升能力。二是挂职干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对挂职工作有效开展、挂职干部工作积极性产生一定影响,亟待设置挂职锻炼干部在挂职期间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挂职干部挂职期间的工作进行科学评价,并根据考核结果建立明确的奖惩措施。三是对挂职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不够到位,由于高校挂职干部身份存在双重性,高校对其挂职过程缺乏跟踪管理,挂职单位对其短期挂职行为缺乏实质监管,形成了高校和挂职单位对挂职干部监督管理方面的盲点。

2.选派及接收单位配合不够紧密

在高校干部挂职锻炼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派出单位和接收单位间配合和衔接不紧密、权限和责任不明确的现象。从派出单位角度而言,高校在选派干部进行挂职锻炼的工作实践过程中,各学院、职能部门往往出于教学科研工作实际需要和单位人手紧张实际情况等考虑,对选派干部进行挂职锻炼工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为了应付选派挂职干部这项工作,推荐一些专业不对口、与挂职岗位不匹配的同志应付了事;从接收单位角度而言,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接收高校干部挂职锻炼的时间通常为一到两年,由于挂职干部短期内不能深入了解单位基本情况,因此无法让其分管实质性的工作,只能安排部分辅的工作任务,挂职干部较难得到切实有效的工作锻炼,影响了工作能力提升和工作潜能发挥。

3.挂职干部角色转换不够准确

部分挂职教师没有正确认识科技挂职工作的意义,存在自身科研实力不强、角色定位不够准确等问题[2],将挂职锻炼视作走过场的短期行为,不能迅速转换工作角色、融入工作氛围、打开工作局面。由于挂职锻炼工作和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有显著差异,需要重新学习业务知识,部分挂职干部思想上存在学习惰性,缺乏责任意识,无法有效开展工作并适应岗位。部分挂职干部面对新的工作岗位,与领导、同事及群众的联系不紧密,不能准确定位、摆正位置,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4.对挂职干部的关怀保障工作不够到位

校地双方存在对挂职锻炼干部关怀和保障不到位的情况,挂职干部一般都是到异地进行挂职锻炼,在当地人生地不熟,多数存在方言听不懂、生活不适应、工作不习惯等问题,挂职期间也兼顾不了家庭,无法及时解决家庭突况和实际困难,有后顾之忧。此外,现在的挂职工作没有充分考虑挂职干部的期满去向问题和建立健全挂职干部后备管理机制。[3]校地双方要从解决实际困难的角度出发,从日常生活关怀、挂职期满去向两方面入手,切实加强挂职干部的关怀保障工作,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挂职锻炼工作中。

三、创新高校干部挂职锻炼的实践思考

近年来,高校干部到地方挂职锻炼成效显著,但是距离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更加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尚有一定差距,亟待更新理念,积极拓展,扎实推进高校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向纵深发展。

1.高度重视,推进高校干部挂职锻炼常态化管理

从高校层面来说,一是建立健全挂职干部管理及考核机制,提高挂职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高校和地方对挂职干部齐抓共管的方式,提升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实效性。二是通过广泛动员和深入宣传,精心选派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教师及干部参与挂职锻炼工作,为挂职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人员保证。三是大力做好相关保障工作,精心搭建与挂职干部的联系平台,切实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支持,学校领导要深入干部挂职锻炼地区进行交流和慰问,高度关心支持挂职干部的工作,切实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四是积极做好引导工作,鼓励挂职干部将他们在地方挂职锻炼获得的知识和成果充分运用到学校工作中,在干部选拔任用时,将其挂职锻炼的成果及考核鉴定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2.举措得力,提升高校干部挂职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是高校党委通过挂职干部专题研讨会、挂职干部先锋论坛、实地调研、编写工作简报等形式,总结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的经验和成绩,交流挂职心得,深化挂职干部及校地三方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明确今后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的努力方向,促进干部挂职工作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二是通过切实有效的方式将关心挂职干部的举措落实到位,高校要与挂职锻炼的干部加强联系,在组织部网站专栏挂职干部工作新闻和动态,建立挂职干部工作QQ群、微信群,搭建挂职干部工作宣传、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及时展现挂职锻炼干部的工作动态和风采。三是大力支持挂职干部发挥高校和地方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发挥高校科技资源优势,推进学校与地方的全面联系与合作,更好地发挥学校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促进政产学研深度结合,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3.双向选择,促进高校干部挂职锻炼工作规范化发展

高校和地方政府不断探索干部挂职锻炼的新方法,通过运用双向选择的创新方式,既保证了高校教师学科和专业对口,又兼顾了挂职单位的实际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高校挂职干部和挂职单位的匹配度,显著增强了干部挂职锻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选派挂职干部之前,校地双方通过互访调研等交流方式,了解接收单位对挂职干部的专业需求及拟安排挂职锻炼的岗位要求,高校所推荐挂职干部的基本情况及选派意向,遵照专业对口、择优选派、适才适用的原则进行定向选派,将科研水平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高校干部选送到地方进行挂职锻炼,让高校干部的专长和实际工作需要结合得更加紧密。

4.求真务实,找准高校挂职干部的角色定位

挂职干部准确把握好自己是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实现自我成长的关键。[4]如何找准定位,一是要主动学习,熟悉业务知识,向领导、同事及群众虚心请教,迅速融入新的工作氛围;二是要脚踏实地工作,明晰工作职责,迅速、高效地投入挂职工作,顺利实现角色转换;三是要发挥纽带作用,认真实践,积极推动校地双方沟通联系,促使交流与合作常态化;四是要加强自我完善,提高工作领导力和执行力,善于总结思考,为校地双方的双赢发展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N]. 新华日报, 2010年11月18日,第一版.

[2] 李新荣,罗文.科技挂职: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工作的重要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09):26.

[3] 翟年祥,姜 婷. 我国干部挂职锻炼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求实,2011(02):21.

[4] 刘敏. 挂职干部如何快速进入角色[J].领导科学,2012(05):43.

高校挂职干部总结范文第3篇

刚才,市科教党委组织干部处副处长何劲松同志作了非常好的讲话,我也感到,通过这次挂职工作,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挂职工作的各项制度,推动区域人才合作上了新的台阶。实践证明,开展区校人才培养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区域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提升了青年干部队伍素质,加强了__实用人才集聚地建设。

借此机会,我想谈三点想法:

一、扎根基层,大胆实践,第*批市科教系统青年干部赴__挂职取得了积极成效

挂职干部在__一年的挂职锻炼中,融入__,扑下身子,扎根基层,取得了积极成效。刚才,马局长总结了挂职干部的四个特点,我想,综合归纳起来还有四个“好”。即:一是综合素质好。挂职干部来__后没有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而是深入基层和一线,体现了较强的吃苦精神。有的为了协助各挂职单位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经常加班加点;有的下基层访贫问苦,了解社情民意,结对困难家庭;有的为解决专项问题组织多次调研,撰写了一定质量的调研报告……他们不仅在专业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还培养了在地区工作的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协调能力,体现了良好的综合素质。二是把握节奏好。挂职干部从地区工作的“局外人”,到慢慢转变为“局内人”,从带教领导手把手地指导,到独立承担各项工作。大家能够把握好节奏,做到了勤皓同志在挂职干部入区培训上向大家提出的“一停二看三通过”的要求。大家以挂职岗位为平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通过一年的实践,不仅能熟悉基层单位全面的工作情况,而且在专项工作中创出了特色和亮点。三是处理关系好。挂职干部在工作中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各方面关系处理得很好。大家没有学者傲气,不因为知识层次较高而自觉高人一等,能够虚心向一线工作人员请教学习;没有书生文气,处理问题能够切合实际,决策讨论不理想化;没有领导脾气,作风比较民主,不以领导自居。挂职干部与挂职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他们还能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利用工作之余学习与挂职工作相关的文件和内容,有的挂职干部还在读研,但没有因此而影响工作,做到了学习工作“两不误”。四是发挥作用好。高校青年干部的到来,为__输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课题成果,拓展了挂职单位的思路;实事任务的完成,推动了挂职单位的发展;不断学习的劲头,为挂职单位营造学习型集体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总结规律,完善机制,推动区校人才合作上新台阶

基层挂职锻炼是我党培养青年干部的重要方式,对全面提高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结规律,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我们以后的工作。为此,我们要在总结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机制,以推动区校人才合作再上新台阶。回顾这两批的挂职工作实践,我认为以下八个方面既是我们挂职取得成功的经验,又是我们今后要继续坚持和完善的内容。

一是交流沟通。我感到挂职工作要取得成效,交流沟通很重要。今后,我们要继续加强与市科教党委、挂职单位、派出单位和挂职干部个人之间的协调、联系和沟通,通过交流,从不同层面听取并吸纳有利于挂职工作的各项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定期研讨。定期研讨是挂职干部了解基层、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探索挂职工作的有效载体,我们要结合研讨专题进一步完善调研方案,对全区及挂职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主题调研和座谈交流,并形成一定质量的调研材料,供区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为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打下扎实的基础。三是领导带教。为了使挂职工作做得更好,要继续严格执行挂职带教制度,全面落实由党政正职担任带教老师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带教计划,既要对挂职干部的各项工作进行不厌其烦的全程指导,又要大胆放手、敢压担子,不断提升挂职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四是跟踪考核。在挂职的全过程中,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挂职干部进行跟踪考核,认真听取挂职干部所在单位的意见,并及时与挂职干部进行反馈,真正开创“考核出实效、考核促工作”的良好局面。五是实事锻炼。要在“第一线”探索基层工作的特点,在“实战”中锻炼挂职干部队伍,通过与百姓的零距离接触,通过各单位压担子、给任务,在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中提升青年干部的战斗力和创造力。六是定岗轮岗。一年的挂职时间是有限的,为了使挂职干部 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够积极探索,挖掘专岗工作的“深度”,又能够一技多能,延伸多项多岗工作的“广度”,我们要让挂职干部分阶段在各单位多领域轮岗锻炼,广泛积累基层工作的经验,摸清地方工作的特点,形成整体、连贯、系统的工作思路。七是学习培训。要继续通过入区培训、列席“一把手”培训班、参加区高级专家理论培训班、__讲坛、__论坛等,进一步完善学习培训制度,使大家深切感受到__区对挂职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提升挂职干部的地方工作能力和水平。八是落实待遇。为保障挂职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体现“挂实职、出实效”的宗旨,区委组织部和各挂职单位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完善落实有关政治、生活待遇,还要对有具体困难的挂职干部给予关心,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三、发挥优势,不断进取,在奉献社会中展现人生价值

挂职干部都是从高校中经过层层选拔的优秀人才,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表现都很突出。在__挂职,大家没有被跨地区、跨行业、跨岗位的困难所吓倒,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地方的发展献计献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想这也充分说明一点:一个人的才能,不仅表现在是否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具备一定的技能上,而且还表现在是否有求真进取的精神,是否能把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发挥出来,是否能够实实在在地解决各类具体问题。人才的价值,只有在奉献中才能得到实现,也只有在奉献中才能得到社会的肯定。

各位挂职干部在__的挂职实践即将结束,有的同志要继续回到原校工作,有的要留在区里工作,在此,我向各位挂职干部提点希望,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注重“三个结合”: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只有在一线工作,直接面对百姓,才能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了解百姓和社会最真切的需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有针对性地把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逐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大家的专业水准,展现青年干部执政为民、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等方面的优良素质。

第二,高校与社会相结合。高校青年人才要取得发展,就要把高校与社会相结合,打破学校与社会之墙,走出象牙塔,多接触社会,多经历事情,多磨炼,甚至遇到点挫折,通过反复摔打,逐渐锤炼意志、增长见识,提高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我们要努力掌握群众工作方法,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统筹协调和狠抓落实的能力素质。

第三,社会贡献与个人价值相结合。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但是,只有那些把自己的价值实现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能更好地走好人生路。大家要充分利用所学和掌握的知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从理性思考到工作实践,不断提高从全局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找准定位,更加勤奋地工作,在奉献社会中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各位挂职干部,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一年来,大家融入__,在扎根基层中展露才华;一年来,大家谦虚好学,在携手并进中体现风格;一年来,大家勤勉敬业,在__变样中贡献力量!不少同志依恋__,我们也与大家难舍难分,当然干部会有留有回,希望留者高兴,回者愉快,再来不难!我深信,__的经历,大家会珍藏;__的收获,将是大家走向未来的宝贵财富!无论你们今后走到哪里,__都将为你们的每一个进步而骄傲,为你们的每一次成功而喝彩,__是你们永远的家!我们也衷心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关注__的发展,继续支持__的发展,继续为__的发展贡献你们的智慧!

高校挂职干部总结范文第4篇

一、挂职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是周密策划,抓好起步。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工作协调办提前两个月下发征询岗位意见表,落实各部门岗位人才需求。市科教党委根据__人才挂职岗位需求,在有关高校进行了挂职干部选拔,并召开座谈会进行思想动员;区人才工作协调办专程赴各高校党委组织部门走访听取意见,与挂职干部见面。为了让挂职干部尽快熟悉区情、进入角色,在挂职工作开始之际,区委组织部组织了为期3天的入区培训。培训期间,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勤皓亲自为挂职干部作动员,并以“责任心、方法论、历史感”激励挂职干部珍视挂职机会,以“一停、二看、三通过”指导挂职干部做好挂职工作;培训期间,挂职干部还听取了区情介绍,与第一批挂职干部座谈,并参观了城市工业园区、罗店中心镇等。培训班的举办体现了区领导对挂职工作的高度重视,加深了挂职干部对挂职工作意义的认识和区情的了解,为挂职工作顺利启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领导带教,岗位育才。实践表明,挂职干部要能取得良好的挂职成效,必须建立规范严格的带教制度。为此,区委组织部出台了《关于高校中青年干部到我区挂职管理工作的意见》和《挂职干部带教制度》,明确规定,凡挂任党务方面职务的,由党委(组)书记担任带教老师;凡挂任行政职务的,由行政正职担任带教老师。在挂职初期,挂职带教老师根据挂职干部特点和岗位要求,制定了周密的挂职带教计划。一年来,各挂职单位按照带教计划,根据“挂实职、干实事、出实效”的要求,具体明确了挂职岗位和任务要求,有的具体分管一块工作,有的是多岗位锻炼,促进了挂职工作的开展。

三是拓宽载体,定期研讨。为了让挂职干部更深入地了解__,融入基层,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工作协调办着力探索有效的工作载体,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结合挂职单位的工作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制定了挂职干部定期参观调研方案,确定了10个研讨专题,内容涉及区域合作、园区建设、街镇发展、基层党建、人才开发、和谐社区构建等,明确了实地参观、街镇(局)情介绍、主题发言、交流研讨等调研内容。各位挂职干部深入实际,认真调研,精心准备,提出了一批具有独到见解的研讨报告,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工作协调办、高校党委组织部和有关单位领导参加了每次研讨活动,听取挂职干部的交流发言,掌握挂职干部的思想、工作及学习等情况,有效地提升了挂职成效。

四是创造条件,提高能力。为了提高挂职干部的大局意识和工作能力,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工作协调办及各挂职单位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安排挂职干部参加或列席本单位的党委会、党政班子联席会、行政办公会以及中心组学习活动等,并在办公条件、住宿以及交通等方面提供便利;此外,还组织挂职干部参加区“高级专家理论培训班”、“副职培训班”以及__讲坛、__论坛等活动。这一系列的安排使挂职干部拓宽了视野,创新了思路,提升了能力。

二、挂职干部的主要特点

在这一年中,挂职干部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体现了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第一,角色定位较准,适应环境较快。挂职干部能够比较准确地定位挂职角色,注意在实践学习,较快地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和新的工作任务,及时打开了工作局面。钱峰同志挂职担任大场镇党委副书记,分管统战工作,并随各条线副镇长熟悉政府工作,他在不同的岗位上不断适应新要求,能较快地上手开展工作,他细致深入的工作方法赢得了大家的好评,大场的统战工作在20__年度全区特定目标考核中被评为A级;朱惠军同志挂职担任顾村镇镇长助理,参与了城市建设与管理等多方面工作,主持开展了镇《市容环境卫生专业

规划》、镇《河道污染治理规划》的编制和评审,并多次下村和基层单位调研,参与制定了《顾村镇农村家庭自办酒席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

第二,务实作风较好,吃苦精神较佳。挂职干部到岗后,并没有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等活干,而是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工作一线,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体现了较好的务实作风和较强的吃苦精神。赵瑞平同志在长兴挂职党委副书记期间,克服交通不便的困难,工作、生活在海岛,毫无怨言;两岛划转后,他挂职担任区人才办主任助理,先后参与完成了《__区“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区域人才工作指标体系及个案研究》等课题研究,参与组织了__论坛、__讲坛、高级专家理论培训班等各项活动,经常加班,有时通宵未眠,不辞辛劳;杨军同志挂职担任淞南镇镇长助理,重点参与了镇公共环境网格化管理的工作,在淞南镇的多次环境整治中,进行协调和总结,他还对都市经济进行分析和调研,撰写了多篇材料,为推进该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专业水准较高,团结协作较好。挂职干部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谦虚好学,踏实肯干,与挂职单位同事团结协作,融洽相处,展示了较高的学识和水平。石纯同志在学校从事的是环保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挂职担任区环保局副局长。她运用专业知识,牵头主持完成了《高境镇环境保护规划》等课题,并多次赴基层调研,编制了《__区“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与第三轮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被誉为质量最佳的区县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之一;张雪伟同志挂职担任__工业园区主任助理,他发挥自己在城建规划方面的特长,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参与协调完成了《__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_工业园区和罗泾镇水系调整规划》等工作;许建丽挂职担任通河街道主任助理,挂职期间编制了《通河街道“十一五”发展规划》,同时以自己法律专业背景和律师的身份,为街道处理了诸多法律事务,在街道涉及的行政、民事、经济、人事等诉讼中担任人,维护挂职单位的合法权益,多次深入社区作普法讲座,结对贫困学生,为构建和谐通河作出了积极努力。

第四,综合素质较强,整体形象较优。挂职干部来到__挂职后,能把高校工作与地方工作的优势互补,为地方党政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展示了新时期高校青年干部的优良素质和形象。吴忠同志挂职担任杨行镇镇长助理,把自己在学校的科研成果与挂职单位的工作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多次深入镇、村调研,并积极借鉴外区的成功经验,对杨行镇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设想和建议,得到了镇领导的高度重视;戴蓉同志挂职担任海滨街道主任助理,他参与了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在拆违整治工作中勇挑重担,冲在第一线;他还制定完善了海滨新村城市网格化管理文件,参与海滨街道社区“一门式受理”试点工作,负责街道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街道领导的肯定;段洪涛同志担任友谊路街道主任助理,挂职期间完成了《友谊路街道社区发展规划》,参与制定了《友谊路街道“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开展了社区基层党建等多项调研工作,参与了街道第二批先进性教育的组织工作及街道20__年总结回顾画册的制作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好评。

三、挂职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挂职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第一,完善了区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高校干部挂职是发挥高校和地区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合作的有效形式。在总结第一批挂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本次挂职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区校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一是丰富了挂职内容。本次挂职干部在挂职单位担任副职或主要领导的助理,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负责或者全程参与具体工作,做到挂实职、做实事、出实效。二是强化了过程管理。本次挂职工作严格执行了“一把手”带教、参观调研等相关管理制度,开展了中期和全年考核,并及时向挂职干部反馈考核情况,促进了挂职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加强了交流沟通。挂职工作组织单位、挂职单位、派出单位及挂职干部之间保持了经常的协调、沟通和联系,形成了挂职工作的合力。四是拓宽了选才渠道。通过挂职,培养了人才,拓宽了地方政府、科教党委和高校的选人、育人、用人的渠道,促进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第二,提升了青年干部的能力素质。挂职是面对社会、面对基层、面对一线的工作。青年干部通过和百姓接触,通过做基层工作,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挂职实践中锻炼思想、丰富阅历、增强才干。一是提升了认识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挂职是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工作,挂职干部打破了校园与社会之墙,直观地认识社情民意,提高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二是提升了沟通能力。挂职干部要把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工作思路,要面对百姓做群众工作,这就要经常和领导、同事及基层百姓沟通,通过挂职实践,提升了他们的沟通能力。三是提升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高校青年干部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他们将理论应用于挂职实践,提高了分析概括问题、开拓创新工作的能力。四是提升了组织协调能力。挂职干部都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通过挂职实践, 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在领导决策、统筹协调、组织推进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高校青年干部的到来,为__输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思维和工作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一是为挂职单位留下了一批成果。挂职干部发挥专业特长,深入实际,理性思考,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和水准的课题成果,这为推进挂职单位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创造性地完成了一批实事工作。挂职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工作,为地方政府建言献策,为__建设添砖加瓦。三是营造了学习型干部群体氛围。挂职干部具有广博而又专业的知识、勤奋好学的精神、谦虚谨慎的品质,这些都深深地感染着挂职单位的同事,为构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社区提供了榜样,增强了__干部队伍的活力。

四、挂职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年来,挂职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感到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是挂职工作的顺利开展,得益于各方的密切合作。挂职工作是一项牵涉面较广的工作,需多方合作才能做好。在挂职工作实践中,我们形成了密切合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区委组织部、市科教党委组织干部处总负责;区人才工作协调办牵头,统筹安排挂职干部在挂职期间的各项管理、服务及协调等工作;各有关挂职单位分工负责,具体落实日常带教、工作安排、后勤服务等工作。各方密切配合,有效地促进了挂职干部的选拔、挂职工作的推进和挂职成效的提升。

二是挂职工作的顺利开展,得益于组织部门的周密安排。要做好挂职工作,必须周密策划,精心安排。挂职干部来__后,我们安排了入区培训、定期调研、理论培训、每月讲座等多项工作和活动,有效地保障了挂职锻炼工作的顺利推进和预期成效。在日常工作中,挂职单位循序渐进地给挂职干部压担子,遇到困难及时指导,为挂职干部全身心投入挂职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挂职工作的顺利开展,得益于挂职干部的积极努力。挂职干部的主观努力是挂职工作圆满成功的关键。挂职干部是通过层层把关、严格选拔产生的,他们十分珍惜挂职机会,勤勉好学,谦虚谨慎,踏实肯干,用实际行动促进了挂职工作的顺利开展。他们没有临时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挂职工作中去;他们没有镀金思想,把挂职真正看作一次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他们没有客人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挂职岗位的工作任务,迅速融入到新的工作集体中去。

高校挂职干部总结范文第5篇

一、挂职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是周密策划,抓好起步。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工作协调办提前两个月下发征询岗位意见表,落实各部门岗位人才需求。市科教党委根据××人才挂职岗位需求,在有关高校进行了挂职干部选拔,并召开座谈会进行思想动员;区人才工作协调办专程赴各高校党委组织部门走访听取意见,与挂职干部见面。为了让挂职干部尽快熟悉区情、进入角色,在挂职工作开始之际,区委组织部组织了为期3天的入区培训。培训期间,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勤皓亲自为挂职干部作动员,并以“责任心、方法论、历史感”激励挂职干部珍视挂职机会,以“一停、二看、三通过”指导挂职干部做好挂职工作;培训期间,挂职干部还听取了区情介绍,与第一批挂职干部座谈,并参观了城市工业园区、罗店中心镇等。培训班的举办体现了区领导对挂职工作的高度重视,加深了挂职干部对挂职工作意义的认识和区情的了解,为挂职工作顺利启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领导带教,岗位育才。实践表明,挂职干部要能取得良好的挂职成效,必须建立规范严格的带教制度。为此,区委组织部出台了《关于高校中青年干部到我区挂职管理工作的意见》和《挂职干部带教制度》,明确规定,凡挂任党务方面职务的,由党委(组)书记担任带教老师;凡挂任行政职务的,由行政正职担任带教老师。在挂职初期,挂职带教老师根据挂职干部特点和岗位要求,制定了周密的挂职带教计划。一年来,各挂职单位按照带教计划,根据“挂实职、干实事、出实效”的要求,具体明确了挂职岗位和任务要求,有的具体分管一块工作,有的是多岗位锻炼,促进了挂职工作的开展。

三是拓宽载体,定期研讨。为了让挂职干部更深入地了解××,融入基层,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工作协调办着力探索有效的工作载体,围绕全区中心工作,结合挂职单位的工作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制定了挂职干部定期参观调研方案,确定了10个研讨专题,内容涉及区域合作、园区建设、街镇发展、基层党建、人才开发、和谐社区构建等,明确了实地参观、街镇(局)情介绍、主题发言、交流研讨等调研内容。各位挂职干部深入实际,认真调研,精心准备,提出了一批具有独到见解的研讨报告,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工作协调办、高校党委组织部和有关单位领导参加了每次研讨活动,听取挂职干部的交流发言,掌握挂职干部的思想、工作及学习等情况,有效地提升了挂职成效。

四是创造条件,提高能力。为了提高挂职干部的大局意识和工作能力,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工作协调办及各挂职单位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安排挂职干部参加或列席本单位的党委会、党政班子联席会、行政办公会以及中心组学习活动等,并在办公条件、住宿以及交通等方面提供便利;此外,还组织挂职干部参加区“高级专家理论培训班”、“副职培训班”以及××讲坛、××论坛等活动。这一系列的安排使挂职干部拓宽了视野,创新了思路,提升了能力。

二、挂职干部的主要特点

在这一年中,挂职干部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体现了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第一,角色定位较准,适应环境较快。挂职干部能够比较准确地定位挂职角色,注意在实践学习,较快地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和新的工作任务,及时打开了工作局面。钱峰同志挂职担任大场镇党委副书记,分管统战工作,并随各条线副镇长熟悉政府工作,他在不同的岗位上不断适应新要求,能较快地上手开展工作,他细致深入的工作方法赢得了大家的好评,大场的统战工作在2005年度全区特定目标考核中被评为a级;朱惠军同志挂职担任顾村镇镇长助理,参与了城市建设与管理等多方面工作,主持开展了镇《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镇《河道污染治理规划》的编制和评审,并多次下村和基层单位调研,参与制定了《顾村镇农村家庭自办酒席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

第二,务实作风较好,吃苦精神较佳。挂职干部到岗后,并没有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等活干,而是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工作一线,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体现了较好的务实作风和较强的吃苦精神。赵瑞平同志在长兴挂职党委副书记期间,克服交通不便的困难,工作、生活在海岛,毫无怨言;两岛划转后,他挂职担任区人才办主任助理,先后参与完成了《××区“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区域人才工作指标体系及个案研究》等课题研究,参与组织了××论坛、××讲坛、高级专家理论培训班等各项活动,经常加班,有时通宵未眠,不辞辛劳;杨军同志挂职担任淞南镇镇长助理,重点参与了镇公共环境网格化管理的工作,在淞南镇的多次环境整治中,进行协调和总结,他还对都市经济进行分析和调研,撰写了多篇材料,为推进该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专业水准较高,团结协作较好。挂职干部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谦虚好学,踏实肯干,与挂职单位同事团结协作,融洽相处,展示了较高的学识和水平。石纯同志在学校从事的是环保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挂职担任区环保局副局长。她运用专业知识,牵头主持完成了《高境镇环境保护规划》等课题,并多次赴基层调研,编制了《××区“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与第三轮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被誉为质量最佳的区县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之一;张雪伟同志挂职担任××工业园区主任助理,他发挥自己在城建规划方面的特长,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参与协调完成了《××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业园区和罗泾镇水系调整规划》等工作;许建丽挂职担任通河街道主任助理,挂职期间编制了《通河街道“十一五”发展规划》,同时以自己法律专业背景和律师的身份,为街道处理了诸多法律事务,在街道涉及的行政、民事、经济、人事等诉讼中担任人,维护挂职单位的合法权益,多次深入社区作普法讲座,结对贫困学生,为构建和谐通河作出了积极努力。

第四,综合素质较强,整体形象较优。挂职干部来到××挂职后,能把高校工作与地方工作的优势互补,为地方党政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展示了新时期高校青年干部的优良素质和形象。吴忠同志挂职担任杨行镇镇长助理,把自己在学校的科研成果与挂职单位的工作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多次深入镇、村调研,并积极借鉴外区的成功经验,对杨行镇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设想和建议,得到了镇领导的高度重视;戴蓉同志挂职担任海滨街道主任助理,他参与了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在拆违整治工作中勇挑重担,冲在第一线;他还制定完善了海滨新村城市网格化管理文件,参与海滨街道社区“一门式受理”试点工作,负责街道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街道领导的肯定;段洪涛同志担任友谊路街道主任助理,挂职期间完成了《友谊路街道社区发展规划》,参与制定了《友谊路街道“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开展了社区基层党建等多项调研工作,参与了街道第二批先进性教育的组织工作及街道2005年总结回顾画册的制作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好评。

三、挂职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挂职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第一,完善了区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高校干部挂职是发挥高校和地区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合作的有效形式。在总结第一批挂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本次挂职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区校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一是丰富了挂职内容。本次挂职干部在挂职单位担任副职或主要领导的助理,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负责或者全程参与具体工作,做到挂实职、做实事、出实效。二是强化了过程管理。本次挂职工作严格执行了“一把手”带教、参观调研等相关管理制度,开展了中期和全年考核,并及时向挂职干部反馈考核情况,促进了挂职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加强了交流沟通。挂职工作组织单位、挂职单位、派出单位及挂职干部之间保持了经常的协调、沟通和联系,形成了挂职工作的合力。四是拓宽了选才渠道。通过挂职,培养了人才,拓宽了地方政府、科教党委和高校的选人、育人、用人的渠道,促进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第二,提升了青年干部的能力素质。挂职是面对社会、面对基层、面对一线的工作。青年干部通过和百姓接触,通过做基层工作,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挂职实践中锻炼思想、丰富阅历、增强才干。一是提升了认识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挂职是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工作,挂职干部打破了校园与社会之墙,直观地认识社情民意,提高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二是提升了沟通能力。挂职干部要把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工作思路,要面对百姓做群众工作,这就要经常和领导、同事及基层百姓沟通,通过挂职实践,提升了他们的沟通能力。三是提升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高校青年干部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他们将理论应用于挂职实践,提高了分析概括问题、开拓创新工作的能力。四是提升了组织协调能力。挂职干部都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通过挂职实践,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在领导决策、统筹协调、组织推进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高校青年干部的到来,为××输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思维和工作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一是为挂职单位留下了一批成果。挂职干部发挥专业特长,深入实际,理性思考,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和水准的课题成果,这为推进挂职单位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创造性地完成了一批实事工作。挂职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工作,为地方政府建言献策,为××建设添砖加瓦。三是营造了学习型干部群体氛围。挂职干部具有广博而又专业的知识、勤奋好学的精神、谦虚谨慎的品质,这些都深深地感染着挂职单位的同事,为构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社区提供了榜样,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活力。

四、挂职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年来,挂职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感到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是挂职工作的顺利开展,得益于各方的密切合作。挂职工作是一项牵涉面较广的工作,需多方合作才能做好。在挂职工作实践中,我们形成了密切合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区委组织部、市科教党委组织干部处总负责;区人才工作协调办牵头,统筹安排挂职干部在挂职期间的各项管理、服务及协调等工作;各有关挂职单位分工负责,具体落实日常带教、工作安排、后勤服务等工作。各方密切配合,有效地促进了挂职干部的选拔、挂职工作的推进和挂职成效的提升。

二是挂职工作的顺利开展,得益于组织部门的周密安排。要做好挂职工作,必须周密策划,精心安排。挂职干部来××后,我们安排了入区培训、定期调研、理论培训、每月讲座等多项工作和活动,有效地保障了挂职锻炼工作的顺利推进和预期成效。在日常工作中,挂职单位循序渐进地给挂职干部压担子,遇到困难及时指导,为挂职干部全身心投入挂职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挂职工作的顺利开展,得益于挂职干部的积极努力。挂职干部的主观努力是挂职工作圆满成功的关键。挂职干部是通过层层把关、严格选拔产生的,他们十分珍惜挂职机会,勤勉好学,谦虚谨慎,踏实肯干,用实际行动促进了挂职工作的顺利开展。他们没有临时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挂职工作中去;他们没有镀金思想,把挂职真正看作一次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他们没有客人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挂职岗位的工作任务,迅速融入到新的工作集体中去。

高校挂职干部总结范文第6篇

通过走访挂职单位和日常考察,我们发现挂职单位对10位青年干部评价很高,一致认为市科教党委选派了非常优秀的干部。10位挂职干部融入**,表现出了极其认真的态度、谦虚的品质、踏实的作风、较强的能力、奉献的精神。大家看到的《沐春**》一书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它汇集了大家在**这片热土上努力实践、发展成长的历程。

刚才,市科教党委组织干部处副处长何劲松同志作了非常好的讲话,我也感到,通过这次挂职工作,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挂职工作的各项制度,推动区域人才合作上了新的台阶。实践证明,开展区校人才培养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区域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提升了青年干部队伍素质,加强了**实用人才集聚地建设。

借此机会,我想谈三点想法:

一、扎根基层,大胆实践,第*批市科教系统青年干部赴**挂职取得了积极成效

挂职干部在**一年的挂职锻炼中,融入**,扑下身子,扎根基层,取得了积极成效。刚才,马局长总结了挂职干部的四个特点,我想,综合归纳起来还有四个“好”。即:一是综合素质好。挂职干部来**后没有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而是深入基层和一线,体现了较强的吃苦精神。有的为了协助各挂职单位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经常加班加点;有的下基层访贫问苦,了解社情民意,结对困难家庭;有的为解决专项问题组织多次调研,撰写了一定质量的调研报告……他们不仅在专业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还培养了在地区工作的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协调能力,体现了良好的综合素质。二是把握节奏好。挂职干部从地区工作的“局外人”,到慢慢转变为“局内人”,从带教领导手把手地指导,到独立承担各项工作。大家能够把握好节奏,做到了勤皓同志在挂职干部入区培训上向大家提出的“一停二看三通过”的要求。大家以挂职岗位为平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通过一年的实践,不仅能熟悉基层单位全面的工作情况,而且在专项工作中创出了特色和亮点。三是处理关系好。挂职干部在工作中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各方面关系处理得很好。大家没有学者傲气,不因为知识层次较高而自觉高人一等,能够虚心向一线工作人员请教学习;没有书生文气,处理问题能够切合实际,决策讨论不理想化;没有领导脾气,作风比较民主,不以领导自居。挂职干部与挂职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他们还能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利用工作之余学习与挂职工作相关的文件和内容,有的挂职干部还在读研,但没有因此而影响工作,做到了学习工作“两不误”。四是发挥作用好。高校青年干部的到来,为**输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课题成果,拓展了挂职单位的思路;实事任务的完成,推动了挂职单位的发展;不断学习的劲头,为挂职单位营造学习型集体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总结规律,完善机制,推动区校人才合作上新台阶

基层挂职锻炼是我党培养青年干部的重要方式,对全面提高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结规律,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我们以后的工作。为此,我们要在总结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机制,以推动区校人才合作再上新台阶。回顾这两批的挂职工作实践,我认为以下八个方面既是我们挂职取得成功的经验,又是我们今后要继续坚持和完善的内容。

一是交流沟通。我感到挂职工作要取得成效,交流沟通很重要。今后,我们要继续加强与市科教党委、挂职单位、派出单位和挂职干部个人之间的协调、联系和沟通,通过交流,从不同层面听取并吸纳有利于挂职工作的各项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定期研讨。定期研讨是挂职干部了解基层、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探索挂职工作的有效载体,我们要结合研讨专题进一步完善调研方案,对全区及挂职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主题调研和座谈交流,并形成一定质量的调研材料,供区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为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打下扎实的基础。三是领导带教。为了使挂职工作做得更好,要继续严格执行挂职带教制度,全面落实由党政正职担任带教老师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带教计划,既要对挂职干部的各项工作进行不厌其烦的全程指导,又要大胆放手、敢压担子,不断提升挂职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四是跟踪考核。在挂职的全过程中,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挂职干部进行跟踪考核,认真听取挂职干部所在单位的意见,并及时与挂职干部进行反馈,真正开创“考核出实效、考核促工作”的良好局面。五是实事锻炼。要在“第一线”探索基层工作的特点,在“实战”中锻炼挂职干部队伍,通过与百姓的零距离接触,通过各单位压担子、给任务,在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中提升青年干部的战斗力和创造力。六是定岗轮岗。一年的挂职时间是有限的,为了使挂职干部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够积极探索,挖掘专岗工作的“深度”,又能够一技多能,延伸多项多岗工作的“广度”,我们要让挂职干部分阶段在各单位多领域轮岗锻炼,广泛积累基层工作的经验,摸清地方工作的特点,形成整体、连贯、系统的工作思路。七是学习培训。要继续通过入区培训、列席“一把手”培训班、参加区高级专家理论培训班、**讲坛、**论坛等,进一步完善学习培训制度,使大家深切感受到**区对挂职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提升挂职干部的地方工作能力和水平。八是落实待遇。为保障挂职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体现“挂实职、出实效”的宗旨,区委组织部和各挂职单位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完善落实有关政治、生活待遇,还要对有具体困难的挂职干部给予关心,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三、发挥优势,不断进取,在奉献社会中展现人生价值

挂职干部都是从高校中经过层层选拔的优秀人才,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表现都很突出。在**挂职,大家没有被跨地区、跨行业、跨岗位的困难所吓倒,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地方的发展献计献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想这也充分说明一点:一个人的才能,不仅表现在是否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具备一定的技能上,而且还表现在是否有求真进取的精神,是否能把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发挥出来,是否能够实实在在地解决各类具体问题。人才的价值,只有在奉献中才能得到实现,也只有在奉献中才能得到社会的肯定。

各位挂职干部在**的挂职实践即将结束,有的同志要继续回到原校工作,有的要留在区里工作,在此,我向各位挂职干部提点希望,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注重“三个结合”: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只有在一线工作,直接面对百姓,才能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了解百姓和社会最真切的需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有针对性地把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逐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大家的专业水准,展现青年干部执政为民、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等方面的优良素质。

第二,高校与社会相结合。高校青年人才要取得发展,就要把高校与社会相结合,打破学校与社会之墙,走出象牙塔,多接触社会,多经历事情,多磨炼,甚至遇到点挫折,通过反复摔打,逐渐锤炼意志、增长见识,提高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我们要努力掌握群众工作方法,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统筹协调和狠抓落实的能力素质。

第三,社会贡献与个人价值相结合。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但是,只有那些把自己的价值实现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能更好地走好人生路。大家要充分利用所学和掌握的知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从理性思考到工作实践,不断提高从全局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找准定位,更加勤奋地工作,在奉献社会中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各位挂职干部,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一年来,大家融入**,在扎根基层中展露才华;一年来,大家谦虚好学,在携手并进中体现风格;一年来,大家勤勉敬业,在**变样中贡献力量!不少同志依恋**,我们也与大家难舍难分,当然干部会有留有回,希望留者高兴,回者愉快,再来不难!我深信,**的经历,大家会珍藏;**的收获,将是大家走向未来的宝贵财富!无论你们今后走到哪里,**都将为你们的每一个进步而骄傲,为你们的每一次成功而喝彩,**是你们永远的家!我们也衷心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关注**的发展,继续支持**的发展,继续为**的发展贡献你们的智慧!

高校挂职干部总结范文第7篇

1.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当前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不能适应新形势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要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往往缺乏针对性。培训的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存在理论性较多,针对性、实用性和创新性不足,不能满足干部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内容缺少前瞻性,不能较好培养干部具有现代开放意识、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很少使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能与学员互动的形式进行教育培训,进而影响了干部学习的实效。

2.优质培训资源不足。

当前,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师资严重不足,缺少专职的高水平主讲教师,培训教师大多是高校专家教授和党政部门的领导干部,少数班次能请到省市委党校的专业教师。学校缺少有实践经验、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专职培训教师。同时,高校在干部教育培训经费、配套设施等方面与当前大规模培训干部需求相比难堪重负。

3.管理机制不健全。

当前,部分高校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尚不完善,缺乏对高校干部教育培训规律的研究,培训规划缺少全面性和系统性;没有健全的培训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培训过程或多或少存在流于形式、管理缺乏约束等问题;没有建立有效地学用结合机制,多数学校没有把干部的教育培训与选拔任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4.工学矛盾比较突出。

由于高校干部大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往往造成在培训时间上统一起来比较困难。在实际组织过程中,有的干部因上课冲突,或者在外地出差,因其他不可推卸的事情不能参加培训,使培训工作组织起来很难,影响培训效果。

二、提升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的途径

1.完善培训内容体系。

要以培训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和完善培训内容体系。掌握干部培训需求是增强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也是提高干部培训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在培训前应摸清掌握干部真正需要什么,在培训时我们就培训什么,真正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训什么”,找准“供”与“需”的结合点,切实增强干部参训的主动性和研究性,更好地激发干部学习的积极性。要不断完善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和党性教育相互结合的内容体系,选择适应当前本职岗位急需的培训内容,以提高干部引领学校科学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是增强干部教育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首先,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干部的特点和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所需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对新任职的干部要全面系统进行培训,重点开展党性、党风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以提高政治坚定性和敏锐性;对中层正职干部要突出领导科学、管理知识和领导艺术的培训,提高其引领本单位科学发展的能力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其次,要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法,增强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在理论教学上,要注意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灌输与答疑、讲授与研讨、读书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还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科学手段,尝试现场教学法、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新方法,增强教学针对和实效性。在实践教学方面,可采用社会调研、参观考察、素质拓展等生动而富有吸引力的培训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

3.拓宽教育培训渠道。

一是高校党校组织的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党校不仅担负着教育培训党员的责任,而且有干部教育培训的责任。高校应加强党校建设,加大对党校工作支持力度,通过举办专题式培训和研讨班等形式,分层次、分类别对广大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二是外派干部挂职锻炼培训。干部外派挂职锻炼,是干部教育培训创新的有效形式。一方面可以开阔挂职干部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提升挂职干部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可利用挂职干部自身的专业、特长等帮助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此外,沈阳工业大学还探索了外派干部挂职锻炼新途径,即选派中层干部赴985、211院校进行随岗挂职锻炼。选择985、211院校挂职,是为了学习高水平大学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手段,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对照实际寻找差距,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三是建立干部在线学习培训。干部在线学习是指开辟网上学习课堂,推行干部自主选学相关知识。干部在线学习是中央对干部教育培训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干部教育培训重要任务。以沈阳工业大学为例,学校在2010年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联合建立了“沈阳工业大学干部在线学习中心”培训平台,方便学校科级以上干部在职自学。实践证明,干部自主选学有效扩大了干部在教育培训中的自,同时满足干部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4.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就是要以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通过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逐步实现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创新,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保证教育培训工作高效运行。第一,健全日常管理机制。建立干部培训计划生成机制,每年要有计划、分批次、分类别对干部进行培训。可以将组织调训、单位内训、外派挂职和在职自学相结合,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提高培训计划的科学性和透明度。第二,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严格执行干部教育培训日常考核和结业考核制度,全面考核干部学习态度、表现、掌握运用理论知识、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等情况。对于上级组织调训干部在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应对干部进行考核并作出鉴定,向干部所在单位反馈。对本单位组织内训的干部,加强日常考核工作,建立学习情况档案,如实记录干部学习培训情况。对外派挂职干部,本单位和挂职单位加强沟通了解,全方位、全过程做好干部培训的考核评价工作。第三,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完整的干部任用、考核、培训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对积极参加干部教育培训、学习情况较好的干部,给予鼓励和表彰;对学习积极性不够、学习情况很一般的干部要进行批评教育,在干部年度考核中,要把参加教育培训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干部选拔任用时要充分考虑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把干部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依据。

高校挂职干部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部属高校,定点扶贫,路径

[作者简介]杨树东(1975―),男,副研究员,博士,东南大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党委统战部副部长,丽江永胜县副县长(挂职);(江苏南京 210096) 于 虹(1965―),女,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副局长、大理州副州长(挂职)。(北京 100816)

[基金项目]教育部定点扶贫滇西专项研究课题(201405)

感谢滇西57位挂职干部和所在地政府在问卷调查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一、引言

贫困是一种与人类发展进程相伴生的社会现象,能否处理好贫困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特别是随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实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从2000年底的9422万减少到2010年底的2688万,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2.8%。[1]

经过多年的扶贫实践,在取得巨大扶贫成就的同时,我国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定点扶贫模式,尤其在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参与扶贫工作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相当一部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积极参加定点扶贫工作,承担了相应工作任务。高等院校作为事业单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整体规划的定点扶贫工作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取得积极成效,而且优势突出,潜力巨大,具有辐射和示范效应。

根据2011年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新纲要”)关于“国家重点科研院校要积极参加定点扶贫工作,承担相应的定点扶贫任务”的精神,2011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定把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未来十年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予以重点帮扶,确定了部委定点联系片区的工作机制,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教育部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工作方案》(教发函〔2012〕108号)、《教育部关于做好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教发〔2013〕3号),制定了滇西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到2017年,将滇西建设成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改革先行区、教育开放试验区和人力资源开发扶贫示范区。”围绕这一目标,明确直属高校参与定点扶贫要立足自身优势,结合定点帮扶县实际,有针对性地为帮扶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挥出高校扶贫的最大功效,重点在教育扶贫、人才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信息扶贫以及专业扶贫六个方面开展工作。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简要的样本描述和数据处理说明;第三部分对滇西的贫困现状、贫困群体和致贫因素进行分析,为高校找准援滇的路径奠定基础;第四部分分析了定点扶贫滇西的问题和困难,明确了定点扶贫的路径;最后是结论和政策建议。

二、样本及数据处理

考虑到视角的不同,分别制作了面向挂职干部和地方政府的“部属高校滇西对口支援路径研究调查问卷”。调查中,向第二批57位挂职干部和所在挂职地分别发放调查问卷。其中,挂职干部调查表回收52份,回收率为91.2%,地方政府回收48份,回收率84.2%。调查问卷数据全部录入Excel数据库,剔除无效数据后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三、滇西地区贫困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滇西地区贫困类型和特征

滇西边境片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涉及云南省10个州市61个县市区,是毗邻国家最多、边境线最长、边境贫困问题最为严重的片区,是少数民族种类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为集中的片区,是全国、也是云南省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集“老、少、边、山、直、穷”为一体。

滇西4/5的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城镇化率仅28%,1524万人中农村贫困人口近800万人,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的深度贫困人口88万人。[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1%和55.9%,农民收入水平低、来源单一,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所占比例不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4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613元。[3]相当部分群众还存在着住房、出行、饮水、就医、上学等困难问题。因病、因灾返贫现象突出。部分地区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简称“直过”),社会发育相对滞后。15个特有少数民族、8个人口较少民族、3个特困民族聚居滇西,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人口较少民族、特困民族基本处于整体贫困状态。至今尚有72个乡镇未通沥青(水泥)路,20372个自然村未通公路,5612个自然村不通电,207.43万户饮水困难。

科技教育卫生尤其落后,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3.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8.6个百分点,人均受教育年限5.2年,比云南省平均水平少2.4年,教育设施落后、师资短缺。20%的行政村没有合格的医务人员,每万人仅有病床22.8张,每万人医疗卫生人员仅16.8人。

整体上,滇西贫困面广程度深、基础设施瓶颈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不足、特色产业发展缓慢、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根据贫困的成因,滇西贫困具有普遍性贫困、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和素质型贫困等贫困类型,见表1。通过向挂职干部和地方政府问卷调查,在备选的八项选项中,比例较高的前四位致贫因素依次是: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思想观念导致贫困,如“读书无用论”、“重男轻女”、“小农经济思想”;除农业收入以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在致贫因素的主观判断上,挂职干部和地方政府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见图1。并且两者的主观判断与现实中滇西的贫困状况类型基本吻合,都认为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是滇西致贫因素中的首要因素,说明滇西素质型贫困问题突出。

(二)滇西地区贫困群体构成

贫困群体是相对的、也是动态的。2011年,国家调整扶贫标准: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以下视为贫困人口,标准的提高使贫困人口较以前相应增多。扶贫开发纲要提出2011年到2020年的总目标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这个总体目标标志着我国关于贫困的外延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承认单纯的“物质贫困”转而承认“物质和权利”的综合性贫困;贫困外延的大幅拓宽也导致贫困群体的增加。

通过一年的实地观察和走访调研,本文认为目前滇西贫困群体可以分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和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具体而言:

1.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群。其致贫原因可以细分为以下四种:一是由于在致富途径上的缺乏,即使自己想脱贫,但是苦于机会限制;二是临时陷入贫困,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遭遇天灾人祸而导致破产,另一种是由于收入的不稳定引起的间歇性贫困;三是自身拥有的农业生产资料的匾乏,即使努力耕作也难以脱贫;四是自身对于脱贫完全失去信心,对于脱贫不再做出任何尝试。

2.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群。也可细分为以下三种:一是鳏寡孤独,即丧失劳动能力,丧失生活来源,丧失赡养人的老年人和残疾人;二是因重大变故而丧失劳动能力,造成常年生活困难的特困户;三是一些因特殊原因需要救助的人员。

(三)滇西贫困的影响因素分析

1.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外部因素或客观条件是影响滇西贫困的重要条件,影响滇西贫困的外部客观条件很多,本文认为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不同地域空间上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将导致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与自然地关系,从而影响社会发展。贫困状况与自然环境状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产生深刻影响,而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的束缚,并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因此,一定程度上,贫困是人与自然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滇西大部分位于横断山区南部和滇南山间盆地,48个样本县的山区面积平均都高于95%,区域内山高谷深,存在着一些贫困人口集中,扶贫难度大的高寒山区、石山区、干热河谷地区、滑坡地段。部分地区具有一些导致贫困的共同自然环境特点: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农业发展困难大;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贫瘠,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方式封闭而落后;山高坡陡和位置偏僻,基础设施发展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基本丧失。

经济社会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是影响贫困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制度因素、民族习俗和社会形态发育程度。滇西地区大部分为农业县,以样本县为例,第一产业占比过高,产业结构的高度决定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另外滇西“直过”民族的社会形态发育程度以及与之相伴的民族习俗,使得这些地区基本没有现代市场经济存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础,甚至连存在的社会意识基础都没有(山区老百姓卖鸡蛋就是很好的例子:只会一个一个的卖),要改变产业结构就更是难上加难。同时,滇西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基础设施投资额度大,回报率低,基础设施供求严重失衡,因而比较薄弱。如县乡公路等级低、质量差,3.7%的乡镇和72.6%的行政村不同沥青(水泥)路,32.2%的自然村不通公路;小微型水利设施缺乏,基本农田中有效灌溉面积占比仅为58.5%,22.2%的行政村未完成农村电网改造,7.3%的自然村不通电。

2.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内部因素又称内因,是事物的本质。就贫困的成因而言,贫困人口自身的特征才是其贫困的根源所在,外部因素只是加剧了其贫困的程度而已。贫困人口自身条件主要指其个人的素质,包括个人的人力资本状况也即教育程度和思想观念。

教育程度。教育在贫困的分析中具有双重性:一是教育匮乏造成收入低下,二是教育本身就是能力贫困的主要表现。在现实中人们能够感觉到:教育匮乏――就业困难――收入低下――贫困――教育更匮乏,这样的恶性循环过程在滇西的广大山区尤为明显。因此,所有的挂职干部和地方政府有了对教育程度是导致贫困首要因素的一致认识,素质型贫困特点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劳动力受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教育对滇西贫困群体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首先受教育程度影响贫困群体的就业和职业选择,而且还直接影响他们的收入水平,更为重要的是教育会影响贫困的代际传递。

思想观念。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行为,思想观念是劳动者素质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它会影响劳动者其它素质的发挥,一个没有思想或思想观念落后的劳动者,在现实中是无法形成生产力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影响贫困。而在滇西地区尤其是山区,存在一些陈旧落后的思想,并且代代相传,严重影响发展。如“读书无用论”、“重男轻女”、“小农经济思想”等思想观念导致贫困,对挂职干部的调查也发现,认为思想观念是贫困的影响因素达到69.2%,从东部地区来到滇西挂职一年,更有切身感受。此外,部分山区少数民族好吃懒做、喜好等习惯也减少了劳动参与率,影响脱贫致富。

四、部属高校滇西定点扶贫路径分析

(一)定点扶贫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教育部第二批滇西挂职干部赴滇西工作一年来,各自结合本单位自身优势,快速熟悉挂职地的情况,结合帮扶县实际,有针对性地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工农业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实实在在地帮助当地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具体所做工作见表2。

从挂职干部一年来所做的工作看,各定点扶贫单位干部充分利用本单位契合当地需要的资源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口支援。对于以上所做的工作,对挂职干部“从派出单位的角度,您对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满意吗?”的问题,回答“满意的”26.9%,“基本满意”占51.9%,“不太满意”的占19.2%,“不满意”的占1.9%。面向地方政府“县里对教育部当前的定点扶贫工作成效满意吗?”回答“满意”的占85.4%,“基本满意”的占14.6%,没有“不满意”的。可见挂职干部和地方政府对目前开展的工作总的持肯定态度,地方政府满意程度较高。

(二)定点扶贫路径的特点

根据第二批挂职干部4个季度的总结资料,可见第二批挂职干部在经过调研后很快找到工作切入点,对口支援路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立足自身专业优势。从调查来看,52名挂职干部中,专业包含理、工、文、管、农等多个学科门类,并且学历层次较高,其士占30.77%,硕士占51.92%,两者超过80%。高学历的挂职干部在滇西专业优势明显,并且都能结合自身专业开展工作。

2.立足自身单位的资源优势。第二批57名挂职干部中有47名来自高校,8名来自教育部直属单位,2名来自教育部。教育相关资源优势明显,形式多样的教育帮扶是具体体现。

3.立足当地最容易、最方便对接的项目。教育和医疗方面的帮扶基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涉及其他部门,没有太多的中间环节,实施起来相对容易。问卷调查的结果也说明了对口支援的这个特点。调查中,对于“在定点扶贫工作中,您主要做了哪些工作?”结果见表3。

表3中,教育是定点扶贫中出现次数最多,而且排位第一的比率达73.1%。

4.立足当地最基础、最急需的要求。滇西具有“老、少、边、山、直、穷”的特点,素质型贫困特点突出。在面向地方政府“您认为以上六个方面能契合当地的需要吗?”,认为“基本不能”的占2.1%,认为“不能”的没有,认为“大概能”的占25%,认为“能”的占72.9%,可见地方政府对挂职干部开展的六个方面的工作持肯定态度的占97.9%。将面向挂职干部“在定点扶贫工作中,您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和面向地方政府“在教育部定点扶贫工作中县里最需要的是?”两个问题对比分析,结果见表4。

从表4看出,挂职干部主要做的第一位和二位分别是教育和智力扶贫,地方政府最需要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分别是科技和教育,可见对口支援最契合的是教育,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基础也是最急需的需求。六方面主要工作到底匹配契合如何呢?我们将表4的数据以图的形式直观展示,如图2。

从图2可以看出,挂职干部所做的六方面主要工作中,地方政府在科技、信息和人才方面的要求较高,地方需求超过了挂职干部所做的工作,尤其是科技方面有强烈的渴望。但是挂职干部所做的工作中,科技方面没有一次排在第一,这提示高校的科技优势还没有对接到地方对科技的强烈需求,说明高校县级瞄准中,科技工作没有合适的对接平台;在教育、智力、专业方面,挂职干部所做的工作能够契合和满足地方政府的需求。

(三)定点扶贫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教育部第二批滇西挂职干部开展工作一年来,立足优势,找准对接点,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1.挂职干部派出单位的职责还需完善。教育部牵头定点扶贫滇西后,从派出挂职干部的单位性质看,目前有“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的直属高校、承担专项任务的直属高校、派出干部的直属高校和教育部及直属单位”四类。定点扶贫直属高校和专项任务直属高校承担的任务有明确表述,但派出干部直属高校和教育部直属单位的任务没有明确,相应的挂职干部职责只能参照定点高校的任务,详见表5。

2.对挂职干部的认识定位存在错位和偏差。以滇西地方对挂职干部的认识定位为例:教育部各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的挂职干部到云南省报到时,云南省委组织部、教育厅、扶贫办的主要领导参加并介绍云南省的相关情况,从组织形式和培训方式以及教育部的相关文件来看,各挂职干部应该是承担着定点扶贫的任务。但是实际情况是州市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把挂职干部送到挂职县后,县里组织部、教育局、扶贫办既无相应的介绍对接,也无挂职中间的沟通交流,县里各部门及主要领导对挂职干部的认识定位与教育部和云南省的认识定位出现了断层与偏差,甚至有人认为挂职干部来县里就是“镀金”。从挂职干部分工来看,就更加说明这种认识定位的错位与偏差,直接参与分管教育的挂职干部仅占13.46%,直接参与分管扶贫的仅占3.85%,其他的都是协管相关工作。

3.扶贫规划还需加强顶层设计。面向挂职干部“您的单位与挂职县有无签订帮扶协议?”回答“已签”的占53.8%,“未签、已制订”占7.7%,“未签、正在制订”的占9.6%,“没有制订”的占28.8%。定点扶贫滇西两年来,还有近一半的挂职单位没有签订帮扶协议,当然这个问题与派出挂职干部单位性质有关,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的高校签订协议的比率较高。在面向挂职干部和地方政府“目前的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认为存在问题的比率详见表6。

对存在问题的认识,挂职干部和地方政府都认为“缺乏针对县域经济特点的可持续扶贫战略规划”排在第一位。其次排序略有不同,地方政府认为“扶贫资金投入的比较少”其次重要,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容易理解。还需要指出的是挂职干部和地方政府都认为存在“基层贫困群众的参与度比较低”和“重视经济轻文化建设”的问题。对于以上的问题,都需要双方在帮扶上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方能解决,以避免挂职干部孤军奋战且低效的开展工作。

4.定点扶贫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面向挂职干部和地方政府“最需要在哪些方面改进帮扶工作?按你认为重要的程度排序”,结果统计见表7。

从统计结果看,对于挂职干部而言,认为“省―州市―县―高校间缺乏协调途径”和“学校―县―挂职干部之间缺乏有效联系机制”两项内容选择的最多,并且“省―州市―县―高校间缺乏协调途径”排在第一的比例最高,达51.2%。地方政府选择“省―州市―县―高校间缺乏协调途径”这项内容也是最多,排在第一的比例也最高,达45.5%。统计说明在实际工作中急需建立各层次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对口支援的效率。高校之间如何在专业、人才扶贫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至少在一个州市层面形成分工合作、加大优势资源辐射,也需要在州市―高校―县域之间形成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

(四)部属高校定点扶贫路径选择

定点扶贫路径选择的基本思路和要求简单概括就是:充分发挥部属高校的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科学瞄准,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帮扶规划和实施方案,与其他扶贫主体开展协同扶贫,推进定点扶贫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

调查表对于“你觉得以上六个方面能发挥出教育部(学校和直属单位)定点扶贫的功效吗?”挂职干部认为能的占96.2%,认为基本不能和不能的分别占1.9%。地方政府对挂职干部开展的六个方面的工作持肯定态度的也占97.9%。说明从挂职干部和地方政府的角度,高校滇西对口支援的六个方面:教育、人才、智力、科技、信息、专业发挥了高校的优势,应继续成为滇西扶贫的切入路径。同时,要积极拓宽路径并打通各条路径,形成协同发力、立体交叉的快速便捷的路径网络。

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在总结前两批挂职干部对口支援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解决、克服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按照定点扶贫路径的基本思路和要求,坚持目前对口支援路径的四个特点:立足自身的专业优势,立足自身单位的资源优势,立足当地最容易、最方便对接的项目,立足当地最基础、最急需的要求,积极寻找帮扶中新的契合点,推动滇西地区更好更快发展。

五、结论与建议

作为社会力量的高校参与扶贫工作,既有定点扶贫工作的共性特点,又有其自身特色。高校的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这也应该成为高校扶贫的优势。但是高校的行政事业拨款性质和严格执行的预算制度限制了高校在筹集规模较大项目扶贫资金上的能力,同时也不具备较大盈余财力直接用于扶贫。在新一轮的定点扶贫工作中,研究如何做到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如何对接扶贫县的需求,探索部属高校扶贫工作的长期性、系统性、可靠性和制度性基础。主要结论和建议如下:

1.滇西的致贫因素既有外部的自然环境因素、经济社会因素也有内部的教育程度和思想观念因素,复杂的致贫因素使得滇西贫困类型特征明显,素质型贫困是滇西发展的突出问题,教育部定点扶贫滇西契合当地的主要矛盾。

2.高校滇西区域瞄准的机制也即“高校―县域”的瞄准方式可以发挥高校扶贫的优势,但还有改善的空间,目前高校的科技优势还没有对接到地方对科技的强烈需求,说明高校县级瞄准中,科技工作没有合适的对接平台,建议教育部可以适当调整扶贫瞄准到州市级的比例。

3.建议明确挂职干部派出单位的职责,统一认识,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扶贫规划,建立“省―州市―县―高校”以及“学校―县―挂职干部”间的高效沟通协调机制,提高对口支援的效益。

4.挂职干部要继续立足自身的专业优势,立足自身单位的资源优势,立足当地最容易、最方便对接的项目,立足当地最基础、最急需的要求,按照“教育扶贫、人才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信息扶贫、专业扶贫”六方面的对口支援路径,积极寻找帮扶中的契合点;“派出高校―省―州市”间形成有效协调机制,拓宽、打通各条路径,形成优势互补的快速立体路径,以推动高校滇西扶贫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2011.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2011-11-16.

高校挂职干部总结范文第9篇

今年,共青团xx省委安排高校团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我有幸到xx市xx团县委挂职学习。从1月初报到至今已接近半年的时间了,在xx挂职学习期间,受到了xx市团市委和xx县各位领导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从工作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使我在思想、学习、工作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到xx挂职学习以来,我虚心求教、学习中体会、充实中完善、广交朋友,真正开阔了眼界。在先期学习的基础上,很快的了解了挂职单位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积极与xx县有关部门联系,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调研,同时还深入到学校、社区进行了走访,参与到挂职单位的具体工作与活动中去,亲身感受了xx县“让民得实惠,让党得民心”的执政理念给xx的改革和发展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触颇多,很受教育。另外,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注意维护挂职干部的良好形象。

一、摆正位置,实现角色转换

到挂职地工作以来,较快的实现了自身角色的转换和定位。认识到,在这里不错位重要,有作为也重要,但是,不越位更重要。原来在高校里,在实际工作中习惯了的思维和定位必须要改变。原因也显而易见,自己初来乍到,周围的人不熟,情况不了解,机关文化有差异,理应做好配角,首先争取和新领导配合好,做好参谋,进而有机会实现两地资源的有序,有效嫁接。当然,这种角色的转变,也恰好为自己提供了潜心观察,静心学习的机会。自己可以借机虚心学习地方共青团一级组织是如何开展工作的,有哪些优点,哪些在回去后能在工作中加以利用。同时,也实现了自身情感角色的转换,那就是我已经是挂职单位的一分子,自己是真的来了,真的要在这里生活、工作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工作是我的工作,同事是我的同事,要尽快完成从客到不是客的转变,尽快培养与人、与物的感情。

正是有了这种认识和铺垫,到xx工作以来,和团县委的领导、同事相处融洽,有效的参与到团委的各项工作中去,实现了“身心落地”。

二、主动参与,不做旁观之人

到xx工作以来,我争取不做旁观者,不当局外人,以主人翁的姿态,按照工作安排与分工,积极参与到xx团县委的各项工作中去。在xx团县委,我分管宣传部、学少部和网络建设。在宣传工作方面,我利用自身条件联系齐鲁晚报、xx新闻网、xx商报、新华社xx分社等媒体,积极宣传xx团的工作;在学少工作方面,重点是开展了xx胜利希望小学和xx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合作共建工作,现在两个学校间的接洽已完成,并顺利签约,开展工作。

三、牵线搭桥,促进校地交流

高校和地方各有自身的优势。高校的优势体现在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等方面,地方的优势方面体现在区位、管理和财政等方面,两者唯有有效的结合,才能相互促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调研的基础上,我分别向xx县和学校的领导递交建议,建议双方开展合作,实现发展共赢。由于很好的抓住了校地间工作的契合点,所以校地合作的建议得到了学校和xx县领导的肯定,目前已经进入合作协议文本征求意见阶段[莲山课件 ]。

四、严于律己,维护自身形象

高校挂职干部总结范文第10篇

孙冰心系复旦大学团委副书记,2013年9月-2014年9月挂职于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先后任学校部部长助理,副部长,兼任全国高校赴新疆挂职团干部工作队队长。这篇回忆挂职岁月的文章,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新疆对我的意义,或许可以用“返程”和“启程”来总结。

“返程”,是心灵的回归,新疆教会我淡然的坚强,勇敢的热情,新疆团干部让我知道什么是责任和担当,客观和包容。

“启程”是人生的前进,未来的日子里,新疆仍然会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让我带着新疆人民的情意一路前行。

为什么而去?

作为内地来的40名挂职干部里为数不多的5位女同志之一,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我常被问起:为什么要来挂职?

2013年8月,第一次踏上阿克苏的土地,站在克拉尔气田的中心,我发现自己是那么渺小;在黄沙漫天的乡村道路上,一位皮肤黝黑,身着迷彩服的基层干部蹲在路边,告诉我,他已经三个月没有回家,而家中幼子刚出生两个月在新疆工作的日子,我无法忘记广阔土地带来的震撼,无法忘记那位乡镇干部坚守岗位带给我的感动。

我希望看看真实的中国,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希望有一段自我完善的旅程。

一年的工作顺利完成后,我常常自问,是否圆满了初衷?

做了什么?

2013-2014年是新疆事件频发的一年,也是团干部力量奇缺的一年。许多挂职干部在岗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00万字的文稿、3000多场的活动,20个创新的品牌,近1110万元的经费引进,40个校地长期合作项目,都是点滴积累起来的。

一年里,我主要负责学校战线大型活动组织、挂职干部管理、团干部培训、学校工作的考核指导,以及学生动态调研、部门的文稿起草工作。我曾先后组织实施自治区大中专学生纪念“12・9”运动诗词诵读大赛、“共同的校园、多彩的舞台”自治区大中专学生文化艺术节、自治区高校戏剧展演、“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新疆赛区比赛、“挑战杯-彩虹人生”中职高职创新创优创效比赛、“新疆学子百村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覆盖师生近万人次;在上海团市委和母校的帮助下,先后策划组织全区高校团委书记、青年教师赴上海、武汉参加团务知识、创新创业培训共40余人次;在自治区团委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建立新疆高校学生动态调研员队伍,在“5・22”事件后进行了广泛调研,报告获得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批示;2014年4月起筹划组织复旦大学社会实践“新疆专项”,积极促成复旦和新疆的高校、地州、厅局合作,围绕公共卫生、基础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内高班学生成长路径等5个方面组建了由专业老师带队的5个项目团队分赴新疆各地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调研。

回想那一年的工作,孤身在外,困难是有的,但来自各级团组织和母校的帮助,来自挂职单位领导的指点一直支持着我。工作中,我总是谨记自己身上共青团干部的烙印,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勇担工作重任。曾经3个星期内连续通宵五六个晚上,就为了一个其他人都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9个学校参与,1000多名学生的活动,连续三场大型展演,两个工作人员。我不愿意放弃,因为我不想辱没了母校的期望和团干部的使命。

得到什么?

新疆一年的工作中,我的工作对象由高校学生变为背景各不相同的青少年,工作内容由引导学生就业指导变为围绕民族团结开展的各类工作,视野进一步扩展,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最珍贵的,是我感受到了一段关系,一种使命。

一段关系,是在新疆感受到的个人和祖国的依存关系,和各民族同胞休戚与共的血肉关系,和这篇土地的人民的共情关系。我曾经用四个词概括这片土地和人民:孤独而热情、抗争并舞蹈――个体的新疆人豪爽淳朴,而作为整体的新疆人却偏向孤独;他们生活在颇为严峻的形势下,但依旧坚强乐观,伴乐起舞。

“5・22”之后的维稳誓师大会上,满载着武警官兵的车辆在面前开过,“维护法律尊严,保护人民安全”的口号在耳边响起,人群里处处都是响亮的掌声,偶尔伴随着沉默的哭泣。

一位老妈妈把手举过头顶,持续不断为战士们鼓掌。我和一个维吾尔族阿姨并肩站着,一起鼓掌,一起流泪。泪水和掌声让我知道,和平对于新疆人民而言,是内心最深沉的渴望,这种渴望不分地域、年龄、民族的任何界限;暴力恐怖事件,是新疆人民最刻骨的苦痛,尤其对于维吾尔族而言,更加深重;祖国是各民族同胞最有力的依靠,而这个依靠决不可缺位。后来,我和挂友一同撰写联名信《我们和新疆在一起》时,这样写道:“我们要向全国各地各民族兄弟姐妹发出呼吁,请大家关心新疆,理解新疆,帮助新疆!新疆的安定与和谐,关乎你我!新疆的发展和未来,有我有你!”

在这里工作,内心的使命感更甚。从新疆干部们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共青团事业的坚定,对于新疆长治久安的责任感。因为这样的使命感,新疆的干部对思想引领工作义不容辞,为求当地稳定,不计得失地默默奉献。因为这样的使命感,他们才能成就两种能力――在冲突中寻求共识的能力,在偏见里保持客观的能力。新疆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干成一件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冲突、偏见和阻力是不可回避的,但是他们用担当、智慧和胸怀去化解。他们成为我人生的导师,成就了我所期待的自我完善。

这段关系和这种使命会融入我的血肉里,变成精神的力量,让生命丰满,让心力强大。

留下什么?

2014年10月上海挂职干部的出征仪式上,领导对大家嘱托,要留下当地群众满意的实绩,留下深情厚谊,也要留下自己终身难忘的青春印记。我反观一年的工作,问我自己怎么样才算是实绩?我有三点总结,挂一漏万,仅供参考。

在工作完成面上覆盖时,注意点的突破。这主要在服务团员青年和团干部培训方面,服务团员青年是面,团干部培训是点。找准了点,找对了方法,就能辐射更大的面。我在组建高校学生调研队伍时,通过规范调研流程、强化实操训练,手把手培训调研员,经过两个月,团队中就出现了能独当一面的调研小组负责人。

注重让新疆干部走出去,同时也重视内地青年引进来。我做过两期新疆高校团委书记和老师的业务培训,分别赴北京、上海和武汉。后来在领导的提点下,我明白如果内地就读的新疆学子能学成归乡建设家乡,如果内地人更加了解新疆并以实力支持,那么新疆的发展会更快更好。复旦大学去年派遣了由专业老师带队的社会实践队伍等实习项目,共计80人,尤其注重项目中年轻辅导员和在内地就读的新疆学生的参与。

做好阶段性工作的时候,要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这个感悟缘起于一件小事。前一阵子,前新疆同事问我某项工作的细节问题,我想不起来。我让她翻阅我留下的工作任务分工和文件,问题就解决了。制度设立,流程规范,为团干部讲授团课。这些工作业绩不显性,但是许多挂职干部都在坚持做着。所以我想,我们不是来这里放烟花的,看的时候挺高兴,然后呢,观众们还得清理一地烟花屑。我们要留点盆栽,不能雪中送炭至少也锦上添花,如果力所能及,再建设一下苗圃,播下点种子。

2014年9月底,我又一次回到新疆,做一次经验的分享,为新一批挂职干部鼓劲。

上一篇:社区挂职锻炼总结范文 下一篇:挂职锻炼单位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