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30 11:12:54

高校德育教育

高校德育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5日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在信息网络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很多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校德育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如何加强高校的德育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德育教育现状

(一)学校方面。在一份学校调查中,有57.6%的学生认为在大学生中学习成绩是最重要,25.5%的学生认为实践能力最重要,14.5%的学生认为道德素质应该排在首位。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教育部门评价一个大学的教育质量,多是依据学生的科技竞赛得奖情况、计算机水平、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学生考试成绩等,使得高校的教育以知识去向为主,忽视了德育教育。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德育教育常常受到排挤和冷遇,学校和教师都不重视德育教育,严重影响了德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学生方面。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西方文化中的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无时无刻都在挑战着我们传统的价值观。相关人员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只要能够满足个人的需求,牺牲一点集体利益或者违背一点社会道德是没有关系的”,调查学生对这句话的态度。结果显示,有54.6%的学生表示赞同,只有11.3%的学生表示不赞同。这说明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观念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只专注于个人利益。

(三)家庭方面。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父母多是经历了社会变迁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一些父母觉得他们小时候受了太多的苦,不能再让孩子也承受这些,所以很多父母专注于改善孩子的生活条件,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过度溺爱和宠爱,导致当前大学生多缺乏独立自理能力。另外,很多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导致当前很多大学生极端的自私自利,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控制能力。

二、高校德育教育有效对策

(一)强化德育教育,全员共同营造德育氛围。高等院校承担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推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评价人才综合素质重要标准。因此,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将德育教育放在学校工作和学习的首位,学校各级部门要将德育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居于主导位置,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德、智、体、美、劳缺一不可。

高等院校强化德育教育,一方面高校强化德育教育意识,积极改进德育教育方式,加强德育教育规范化教学,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大学德育教育讲堂,引导学生的德育意识;另一方面高等院校要将德育教育真正渗透和落实到生活服务、学生管理、专业课教学等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形成“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的综合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成为高校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为和共识。同时,高校要将德育教育纳入学校服务、管理、科研、教学中,组织多种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活动。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原则。德育教育本质上是塑造、培养学生道德品格的教育活动,应该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在德育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主导者,学生作为主体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德育教育活动,规划教育内容,整理教育思路,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德育教育的趣味性,使学生逐渐喜欢上德育教育课,在生活实践中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渐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实现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推动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三)以理论教育为基础,强化德育实践活动。高校德育教育不能仅仅依靠理论教育,还要强化德育实践活动,如果只重视德育理论教育,忽视德育实践,会使德育教育显得空洞、枯燥,很难达到高校开展德育教育的目标。德育教育要通过实践活动将德育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培养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应用德育教育,只有经过实践活动,才能将道德准则、道德思想转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而彻底改变高校德育教育脱离实际,纸上谈兵的现状。因此,当前高校的德育教育必须以理论教育为基础,强化德育实践活动,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在多种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体会和应用德育知识,使学生从学习德育知识到实践德育知识的转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巩固思想道德信念,强化思想道德素质,知行合一,充分发挥高校德育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

德育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高校要积极改进自身的问题,采取有效对策,切实发挥高校德育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推动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高校德育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教育;现状

我们于2013年4月到7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问卷经过了精心设计。调查对象为11所本专科院校学生,涉及近50个专业,其中包括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科技大学5所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以及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等6所高职院校学生。本次共发放问卷3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236份。我们对问卷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将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分析如下。

一、复杂社会环境的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西方文化相互渗透与交流,尤其是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在调查中,关于“你对‘只要能得到个人最大的满足,违背一点道德规范也没关系’这句话的态度是什么”的设问:有52.7%的同学表示非常赞同,36.9%同学表示比较赞同,只有10.4%的同学不赞同。这说明我们一直提倡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目前的社会环境已经让大学生更多的为个人利益着想。加之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将进一步诱发学生诚信意识淡薄、产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在受访的学生中,有51%的同学表示经常遇到考试作弊的现象,45%的同学认为是个别现象,只有4%的同学表示不会作弊。诚信是做人的起码道德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然而市场经济的效率优先原则却让许多人忽略了公平正义,这直接影响到身处社会中的大学生;同时,理论与现实的冲突也冲击着高校尚未完善的德育教育,使得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受到很大制约。

二、滞后的学校教育

在调查中,56.7%的同学认为合格的大学生学习成绩应排在首位,26.4%的同学认为实践能力排第一,只有13.5%的同学认为道德素质最重要。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这从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中可见一斑。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主要是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四六级过级率、计算机水平以及一些学术性学科性竞赛成绩等。这使高校教育更倾向于知识取向,而忽略了道德取向,导致德育教育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遭到冷遇和排挤,德育教师不受重视,德育课为专业课让路。由于政治理论课要求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一致,使其理论性强、缺乏趣味性,这与“90后”的学生追求新颖的特点形成矛盾。加之单一的说教形式和呆板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难以与学生形成有效互动,使得高校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受访的学生中,93.5%的同学表示德育课教学形式单一,也正是这一现状的真实反映。在各学校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条件制约几乎所有的高校都非常重视理论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时分配上,基本上是理论36课时,实践18课时,这与当前学生学习的多样性需求相背离,因此减弱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实践效果。

三、家庭教育和学生自身的影响

当前高校学生都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都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家庭教育中,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家庭教育的环境更为宽松,父母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更加重视,由于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道德情操教育,使一些大学生集体观念淡薄、以自我为中心、怠于关心他人等等。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2.6%的同学在家从不帮父母做家务,34.7%的同学是父母要求做家务才做,只有12.9%的同学是经常主动做家务。在能否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这个问题上,33.1%的同学选择会积极参与,56.7%的同学有时参加,8.4%的同学从不参加任何活动。独生子女在较为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们享受着长辈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在“舔犊情深”的家庭教育背景下,独生子女为主的大学生往往特立独行、喜欢彰显个性、希望自己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这些都与我们的高校德育教育发生着碰撞。现实情况往往是“五二零”效应,即学校教育的五天,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道德情操天天好转,家庭教育的两天使教育成果几乎全部归零。

四、养成教育缺少必要的氛围

大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不仅要靠思想教育,而且必须辅之以必要的行为管理和德育生活熏陶,把德育生活融入大学生的行为养成中去,逐渐培养他们的道德习惯和意志力。但是,目前高校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中,有些制度虽已制定但由于执行不严或操作性不强而只能流于形式。调查显示,有51.9%的同学认为大学里的“课桌文化”和“墙壁文化”是可以理解的,只有15.7%的同学认为课桌和墙壁属于公物不能乱涂乱画。对于见义勇为行为,有43.8%同学认为自愧不如,21.4%人觉得可敬但不可学,甚至有7.8%的同学勾选了傻帽。可见养成教育氛围的缺失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道德认知。现实生活中,有人把摔倒的老人送进医院却被反过来讹诈,在好事做与不做之间徘徊的已经不是自己的道德良知,而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势必会减弱高校德育教育成果。也正是因为缺乏一种良好的互相推崇和模仿的德育学习氛围,在学生的心理上才出现了许多矛盾和疑问,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给予学生思想上以正面引导。

五、高校德育教育对策

首先,强化德育教育的首位意识,在高校形成全员共建的德育氛围。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工作的核心任务,其中人才的首要素质是思想品德的健康合格。因此,德育教育的首位意识应深入到高校的各级工作部门,坚持德育首位,优化育人环境,把它作为当前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德育工作置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 德育为首即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德、智、体、美诸育缺一不可,正如我们常说的“有才无德是次品,德才兼备是合格品”,德育应居于主导和统帅的地位。强化德育教育的首位意识要求高校一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德育课程建设,发挥德育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把德育渗透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专业课教学、管理、生活服务各方面都体现育人的宗旨,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综合教育应成为所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自觉行为”。同时,应该把高校德育教育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之中,将学校的各种校园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联系,比如把我们河北省正在建设的“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生活中,从而形成全员共建的德育氛围,全面营造高校德育教育的立体、综合的育人环境。

其次,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者的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很多时候我们都强调德育是培养人、塑造道德人格的活动,同时又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学生成为被动接受道德灌输的对象。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的教师没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仍然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往往考虑最多的是“今天我的教学任务是什么”,而不是“学生今天想要学习的是什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就要教育者改变这种情况,把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转变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重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整理教学思路、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学习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课上爱上德育课、课下想上德育课,生活中能够自觉的按照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自觉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成长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再次,以知识教育为基础,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

知识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如果仅仅注重知识教育而忽略了道德实践,在德育教育中理性说服和灌输教学就会占据主导地位,教育过程不乏显得过于空洞。德育教育本身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论必须要通过学生的道德内化转化为道德实践,而且道德实践要比道德知识的教授和获得更为重要。只有通过实践,社会的道德理想、道德准则才会转化为道德品质,学生的道德素养才会得以提高。只有强化德育教育的实践环节,才能改变德育教育“纸上谈兵”、脱离实际的现状。因此,当前的高校德育教育应在传统的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着力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积极开展与德育目标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并一以贯之,充分发挥大学生关注社会的特点,将德育教育目标和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实践活动,实现知识教育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强化道德内化、巩固道德信念,做到知行统一,提升高校德育知识教育的实践效果。

最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

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水平。高校可以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稳定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工作薄弱环节,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改善和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一条重要途径。每一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都会传达出个人的思想和价值取向,进而使学生受到影响。作为传递道德价值观念的德育教学,学生受教师的影响更深。因此高校德育教师要发挥人格示范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要注意培养师德和敬业精神,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通过自身的人格示范作用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态度,使自己成为学生尊敬的老师、崇拜的对象、可以信赖的朋友,从而达到成功传递科学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的德育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韩传信.德育原理教程[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3]聂松竹.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9)

[4]王爱云.高校德育的现状与思考[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2).

[5]刘志山.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和出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6] 李永臣.对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高校德育教育范文第3篇

高等学校的所有的管理岗位包括后勤部门都与学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与教学管理直接相关的部门和后勤管理部门的教职员工,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表现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岗敬业的态度、热情周到的服务、耐心细致的咨询,会向学生们传递正能量,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爱校如家的情怀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相反,倦怠的工作作风和焦躁的工作情绪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为此,要强化学校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各部门的德育渗透功能,强化教职员工的育人意识,明确自身不仅是管理者,更是德育工作者,牢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宗旨,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严谨的敬业态度为学生树立榜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二、春雨谈心活动是高校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新环境的不适应、授课方式的改变、人际交往不适、独立生活能力不强、新目标的缺失和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迷茫,都会给同学们带来或多或少的思想变化。尤其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一般性心理问题和因为竞争压力所产生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也随之增多。但所有问题的产生,一定会有其主客观原因。解决这些问题,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其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春雨谈心”活动。春雨谈心运用了心理学的谈话技巧,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落脚点,帮助他们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探讨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的方案。通过开展耐心细致的春雨谈心,针对个性问题具体分析、细心疏导,将积极健康的认知方法传授给他们,挖掘其自身的潜能,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德育教育功能。实践表明,高校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的春雨谈心活动是解决学生学业、人际交往、就业择业、情绪情感等多方困惑和问题的最基本而有效的手段。

三、有效的载体建设,是提升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

德育的渗透性教育方式,注定要通过依附一定的载体方可实现。高校的德育渗透工作要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创新性地根据德育教育目标设计、策划相关主题活动或教育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得到熏陶和感染,并内化到自身的行为之中。这是一项细致、复杂、艰巨且永无止境的工程,需要广大德育工作者们创新思维、精心设计、共同努力。

(一)大学文化的德育渗透功能

大学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因素。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主要指校园中主导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校风、学风、作风等。“入则增长知识和才干,出则服务祖国和社会”“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哈佛大学看重的是培养的学生是否有为国家服务的品德。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既体现了所有大学都应该具有的一般精神,同时体现了自身理工科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既体现了大学的一般精神,又很好地体现了重点培养教师的特殊性。这些校园文化一旦被师生认可并形成共识,便会对他们的行为和理想起到不可估量的引导作用,体现出一定的规范作用,从而成为学校师生的认知和行为标准。同时它又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只是在学校期间,甚至于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校园文化活动对德育渗透的潜移默化影响

高校校园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针对性地、有计划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活动之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学术类型的报告或讲座,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创新潜能和求知欲望;各类学科竞赛、发明创造等科技类创新活动,会培养学生们缜密的思维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各类参与性体育活动,增强了大学生的体能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征文、影评、作品欣赏等活动,培养了大学生文学修养并陶冶了情操;演讲、辩论等活动,培养了大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拓展知识体系;社会调查、各类参观等实践类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人生阅历,还能够促使他们走出校园,亲身体验,有助于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奉献社会的良好品质和道德风尚;志愿服务类活动,是学生们的自主行动,没有任何报酬且具有一定的利他性,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提供了很好的体验平台,对于社会的和谐进步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近几年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例如:各类文体赛事、三进社区、敬老院、儿童村等志愿服务活动,学生们在奉献中收获快乐,促进良好的道德形成。

(三)重视环境的隐性德育渗透功能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自觉的培育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因而,要着力建设高校育人环境,从校园的建筑布局到满足广大学生活动的场馆设施;从校园的花草树木到景观设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例如,“上善若水”“求实创新”等校园内各种文化石;某些高校的院士墙;美国耶鲁大学校园那座独立战争时牺牲英雄的雕塑,这些蕴涵道德追求的校园景观,对人们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激发人们产生某种道德追求,并内化于心,去约束或规范自己的行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一旦转化为个人的情感需要,就能成为每一位大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道德教育既是一个道德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道德主体实践内化的过程。因而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与未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增强渗透性,将德育渗透寓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赋予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生活、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强化道德认知,然后经过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自我批评、自我改造等方式,主动将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道德,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并在推进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高校德育教育范文第4篇

高等学校的所有的管理岗位包括后勤部门都与学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与教学管理直接相关的部门和后勤管理部门的教职员工,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表现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岗敬业的态度、热情周到的服务、耐心细致的咨询,会向学生们传递正能量,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爱校如家的情怀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相反,倦怠的工作作风和焦躁的工作情绪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为此,要强化学校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各部门的德育渗透功能,强化教职员工的育人意识,明确自身不仅是管理者,更是德育工作者,牢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宗旨,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严谨的敬业态度为学生树立榜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二、春雨谈心活动是高校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新环境的不适应、授课方式的改变、人际交往不适、独立生活能力不强、新目标的缺失和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迷茫,都会给同学们带来或多或少的思想变化。尤其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一般性心理问题和因为竞争压力所产生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也随之增多。但所有问题的产生,一定会有其主客观原因。解决这些问题,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其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春雨谈心”活动。春雨谈心运用了心理学的谈话技巧,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落脚点,帮助他们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探讨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的方案。通过开展耐心细致的春雨谈心,针对个性问题具体分析、细心疏导,将积极健康的认知方法传授给他们,挖掘其自身的潜能,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德育教育功能。实践表明,高校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的春雨谈心活动是解决学生学业、人际交往、就业择业、情绪情感等多方困惑和问题的最基本而有效的手段。

三、有效的载体建设,是提升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

德育的渗透性教育方式,注定要通过依附一定的载体方可实现。高校的德育渗透工作要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创新性地根据德育教育目标设计、策划相关主题活动或教育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得到熏陶和感染,并内化到自身的行为之中。这是一项细致、复杂、艰巨且永无止境的工程,需要广大德育工作者们创新思维、精心设计、共同努力。

(一)大学文化的德育渗透功能

大学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因素。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主要指校园中主导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校风、学风、作风等。“入则增长知识和才干,出则服务祖国和社会”“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哈佛大学看重的是培养的学生是否有为国家服务的品德。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既体现了所有大学都应该具有的一般精神,同时体现了自身理工科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既体现了大学的一般精神,又很好地体现了重点培养教师的特殊性。这些校园文化一旦被师生认可并形成共识,便会对他们的行为和理想起到不可估量的引导作用,体现出一定的规范作用,从而成为学校师生的认知和行为标准。同时它又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只是在学校期间,甚至于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校园文化活动对德育渗透的潜移默化影响

高校校园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针对性地、有计划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活动之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学术类型的报告或讲座,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创新潜能和求知欲望;各类学科竞赛、发明创造等科技类创新活动,会培养学生们缜密的思维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各类参与性体育活动,增强了大学生的体能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征文、影评、作品欣赏等活动,培养了大学生文学修养并陶冶了情操;演讲、辩论等活动,培养了大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拓展知识体系;社会调查、各类参观等实践类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人生阅历,还能够促使他们走出校园,亲身体验,有助于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 、奉献社会的良好品质和道德风尚;志愿服务类活动,是学生们的自主行动,没有任何报酬且具有一定的利他性,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提供了很好的体验平台,对于社会的和谐进步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近几年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例如:各类文体赛事、三进社区、敬老院、儿童村等志愿服务活动,学生们在奉献中收获快乐,促进良好的道德形成。

(三)重视环境的隐性德育渗透功能

高校德育教育范文第5篇

1.科技道德教育。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信息基础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科技、信息的创造和使用,将成为社会生产的最主要形式,但是以人为载体。人不仅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也是道德的主体。人不仅要掌握经济发展的科学知识,更要具备能够保证知识经济发展的科技道德。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道德的约束,良好的科技道德素质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高科技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高科技犯罪亦将有所增加,如电脑“黑客”盗窃电子货币,运用高科技手段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所以,知识经济时代应加强科技道德意识的教育。

2.创新教育。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灵魂。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科技是知识经济的生命,而创造性是高科技的生命。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要经历从未知到已知的探索过程,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科技史,就是不断发现、创新的历史。郭沫若说:“科学是讲究实际的,但同时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既要异想天开,又要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一个人仅仅知识渊博,缺乏创新精神,是不能给社会创造出新东西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中的主体人所具备的宝贵品质,也是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生命之源。创新教育应包括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环境道德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环保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人类在应用科学技术时,也会给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如煤和石油的开发导致了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汽车工业的发展导致了对城市大气的污染,制冷产品对臭氧层构成了破坏作用,核武器带来的核战争是人类文明最直接、最明显的威胁。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致力于培养人们的环境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使人类能正确地认识自然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是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的。

4.经济伦理教育。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但法律并不能包罗万象,仍需强化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伦理道德有自己影响市场经济的渠道,市场经济则有自己的道德尺度。正如同志所倡导的那样,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制文明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法制是硬约束,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道德是软约束,具有感召力和引导力。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不失去正确的目标并有正确的行为规范。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异常激烈的竞争,更需倡导经济伦理教育,以规范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行为。

5.协作教育。知识经济时代团队协作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作为在知识经济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高科技,正向着多学科、微观粒子和浩瀚宇宙、地壳深部和广裹海洋进军,任何单一的知识已显得十分无力,必须是多学科相互渗透才能奏效。在知识社会里,受过教育的人仍是知识的载体,但管理和开发社会也不是个人可以独立承担的工作。当创造知识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关键时,知识会成为集体劳动的结晶。在知识社会,合作将是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要素。协作精神实质上是知识经济赋予集体主义以新的内涵。

二、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德育教育对策

1.科技道德的培养。(1)要培养学生求知的科学精神,如怀疑、求实、进取、严谨、崇尚真理等精神。(2)要帮助学生树立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信念,以理性的目光正确地审视和判断科学的价值,反对迷信和伪科学。(3)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构建人类在知识、技术运用活动中的行为导向,正确对待科学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便运用科学为人类造福。在教学中,如讲到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实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当代国际竞争等内容时,应融入科技道德的教育。

2.创新教育的对策。(1)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一种追求进取、创新的性格特征、精神状态和心理取向。创新意识不完全是主观想法,还应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宽厚的人文底蕴、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高校应该创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文化氛围,让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如建立实践中心、学生文化活动中心,经常请专家、学者介绍前沿学科的发展现状及热点问题等。(2)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人们在运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运用思维功能,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高级思维过程。高校应开设有关创新思维方法的课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能力、改变习惯性的收敛思维,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求异性,使学生由学习兴趣向科学研究转化。(3)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表现为实践动手能力,为此应加强实践动手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思维发散、将知识融会贯通。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的一言堂,让学生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资源,发明创造,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既有社会价值又有经济价值的成果。

3.环境道德意识的培养。(1)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抛弃以人为中心、唯我独尊的观点。(2)构建环境道德的新观念,在学生中进行“良知自律”的教育,使人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源的潜能,节约资源,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一定的资源力。(3)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界有序性的责任感,教育学生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如植树造林、固土治沙等。教学中,如讲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间题,尊重客观规律与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要点时,可渗透环境道德的教育。

4.经济伦理的教育。(1)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一方面应有资源优患意识,在生产活动中节约资源和能源;另一方面,在生活中提倡适度消费、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切莫盲目攀比。(2)要有公平、平等的意识,洛守经济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原则。(3)要有惜时高效的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可结合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按照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反对不正当竞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建立国际新秩序等内容,贯穿经济伦理道德的教育。

高校德育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生存教育;高校德育教育;应用

1前言

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深,在高校教学改革下,我国的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与社会压力。在生存面前,很多大学生表现出消沉、抵触的情绪,甚至有的大学生由于受到家庭成员的溺爱,常常无法适应校园与社会的反差,而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诱发各种暴力、自残、交通事故等不良事件,影响到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德育教育,尤其要强化生存教育,帮助大学生完成心理的过渡,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

2生存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高校在德育教育中,通过生存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存能力的重要,树立人与社会与自然的正常观念,让学生能够在社会压力面前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来摆脱当前的困境,有效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2.1强化应急教育

在高校的德育教育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生存教育的重要作用,将生存教育有效融入到德育教育中,而不是单一课程与单以系部中,让大学生提高对社会生存能力的认识。由于各个行政职能及教学部门有着相互交融性,因此,高校要动员全体教职工,融合全方位的师资力量,在教学全程中,向高校学生传达生存教育的思想,将生存教育课程资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融合[1]。特别是应急教育,高校更是要将保卫处及后产处调动起来,并适当引官兵联合形式,组织防灾救灾、应急疏散等演练活动,让学生在大规模聚会时,掌握突发事件的自我保护方法,以防止踩踏。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还可以将宿舍管理也利用起来,开展各种文明用电规范,以免发生火灾,并开展火灾紧急疏散、灭火救援活动,让校园各部门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

2.2加强心理教育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还不完善,主要以三种模式,即党政机关、基层工作、直属机构模式为主,并以党政机关作为主流模式。由于党政机关模式,主要认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延伸[2]。因此一般在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将其直接纳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畴。导致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趋于形式化,没有专业教育作为支撑,且教师的工作性质与角色倒位,疏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整体预防。所以,在高校生存教育中,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特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并讲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掌握生存技能,能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并掌握学习能力、社交能力、求职择业能力、恋爱交友能力,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3]。

2.3加强校外生存教育

在高校生存教育中,可以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适当增强校外生存训练,进而有效拓展学生的野外生存技能,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同时,高校也要增强校外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利用校外实习的机会,有计划、有目的、有任务地完成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校外实习,深入到社会生产第一线,在实习过程中亲身参与、亲身实践,从而在实践与体验中得到生存技能的提高。同时,高校要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主动融入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关注民生,了解国情,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心系社会,通过组织社区服务活动、志愿者活动来达到学生教育的目的。

2.4强化生命教育

高校生存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在教学中,让大学生学会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并将生存意识融入到大学生的一生中。因此,在高校德育教育中,还要强化并延续生命教育,通过德育课程设置,加强对大学生生命价值的教育,让大学生从人生哲学、道德、宗教方面领会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规律。并在生存教育过程中强化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大学生的生命审美教育,让大学生学会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并体验到生存的意义。

3结束语

在高校的德育教育中,要充分利用生存教育,让学生领会到生存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够从容面对社会压力。同时高校要注意将课堂教学、社会体验、认知教育、社会实践等融入生存教育中,让大学生更好的感悟生活,并学会在各种困境面前理性分析,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1]翟春,张洪涛.大学生生存教育的德育价值[J].现代教育管理,2014,(10):105-109.

[2]李礼,李超民.论高校微信德育平台的构建[J].学术论坛,2014,10(8):162-166.

[3]吕卫华.文化再制视阈中的高校德育解析[J].江苏高教,2015,(4):102-106.

高校德育教育范文第7篇

青年时期的心理发展是人第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既独立又依赖、既自觉又叛逆,各种矛盾在他们身上交错。特别是步入高校,学生身心各方面才开始趋于成熟、稳定,逐渐跨入成人行列。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可概括为“四性”、“四高峰”:社会性:心理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社会环境。时代的高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他们对社会信息的接收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广泛,反映到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就是自我意识的高速发展,对父母、老师不再是迷信、依赖甚至是依恋,他们开始独立思索,用自己独特的的见解和行为方式传达自己的独立意向。闭锁性:不再像高中学生那样单纯、幼稚、一切外露了,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不再轻易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情感也开始有了一定曲折和文饰的特点,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动荡性:青年时期学生的情绪、情感两极性十分明显,容易激动,时而热情似火,时而冷若冰霜,所以容易出现冲动行为。敏感性:处在身体、视野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他们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对人、对事、对社会现象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智力发展高峰:与生理发展,特别是与神经系统发展的成熟相适应,逐渐达到智力发展的高峰。据研究,若以100作为智力发展的最高水平,初中的知觉能力即可达到100;初中到高中,记忆能力从95逐渐达到100;比较、判断能力,初中时为80左右,到高中时达100;动作及反应速度也从初中时的90左右发展到高中的100。社会需求高峰:青年处于富于理想、充满追求的时期。对知识的求索、对人的思索、对理想的追求、对各种情感的向往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及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需求都急剧上升。创造高峰:青年是创造性充分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一生中最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时期。他们拒绝保守,勇于探索和实践,智力又处于发展的高峰。古今中外,大凡有作为、有成就的人,都无不从青年时期起打下坚实的基础。综上可见,青年时期是人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一阶段能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其身心得到平衡,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体育舞蹈与德育教育

1.德育教育

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的总称。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1.2现状。

社会、学校、家庭三大因素构成了德育教育系统,而在这三个因素中,社会的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在诸多思潮的激荡中彼此渗透,对青少年的成长很难带来稳定而持续的正向影响;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和留守学生,又使得家庭教育面临真空的沉默。基于此,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得不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不得不承载更多的家庭教育,不得不为学生的三观形成担负责任。面临违法犯罪低龄化的趋势,面临厌学生队伍日益扩大的问题,面临理想的缺失和诚信的不足,面临传统美德观念的淡薄,使得学校必须在德育工作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

2.高校体育舞蹈在德育教育中的实施

德育教育的核心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成长规律出发’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结合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必须是全方位的教育。目前我国在体育锻炼上仍保持着长期不变的内容与结构,这种僵化的方式不能持久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满足不了学生多层次的锻炼需求。而高校体育舞蹈集文化、体育、音乐等艺术素养为一体,是一项综合课程,其所传达的文明向上的精神也符合时展的要求。在节奏明快、旋律悠扬、热情奔放的音乐节奏下进行高校体育舞蹈训练’不仅具有强身健体、塑造完美体形、培养良好气质和增强乐观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的功效’同时它还能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平衡’疲劳得以消除’体质得以增强’学习精力和效率得以提高。由此可见’高校体育舞蹈在学生德育教育中显示出的重要的作用。追求美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内容,高校体育舞蹈可以使学生在运动的同时产出各种审美的心理效应,从而得到精神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升华。

3.高校体育舞蹈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3.1有利于强身健体

随着独生子女这一社会现象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孩子的身体健康对家庭的意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环境污染、食品卫生、学习压力等又使得疾病低龄化趋势愈加明显。高校体育舞蹈的适时推出,为高校学生的强身健体提供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运动形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所谓的&宅’人的生活方式。加之其负荷量不强,节奏有规律,避免了高强度对抗性运动中容易造成的创伤,使其健身的作用更易实现。加拿大学者利格曾对进行高校体育舞蹈的健身效果进行长时期追踪,发现参加高校体育舞蹈活动的学生心肺系统明显好于不参加的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加速了新陈代谢,机体的运动技能得到提高,衰退机能得以延缓。这一研究结果更好的表明了高校体育舞蹈强身健体的功能。

3.2有利于心理健康

高校体育舞蹈是一项全身性娱乐运动,对参加者的身心很有好处,有明显的心理学价值。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注意力是有指向性的,在舞蹈过程中,人的注意力指向舞曲,人的注意是受指向性刺激制约的。在舞蹈的过程中,人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舞曲、节奏和舞姿上,而注意力的集中使得其它部分机体得到调整与放松,所以高校体育舞蹈具有缓解机体疲劳、消除心理障碍的作用。高校体育舞蹈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身体形态,对于正在发育中的学生,更容易得到自信心的提升。这种自信又会使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保持积极地情绪,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有助于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力。有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人的舞蹈技能会有所提高,而随着舞蹈技能的提高而产生的骄傲和愉快的情绪能促进自尊心的发展。

3.3有利于提高交往能力

高校中的独生子女比例较高,这些孩子从小生活的环境单一,性格形成期的主要交往对象是父母或其他长辈,上学后由于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在交往中始终没有成功的范本或模式可供参考,无怪乎报端屡屡出现由于交往障碍造成的高校惨案。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商很高,情商很低。而舞蹈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情感表达上具有其他艺术形式不能取代的作用。学生们在体育舞蹈的过程中必须要尝试与别人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出现摩擦与不适也只能依靠自己来解决。可以说,在这项运动中,每个人对于如何与人合作交往,如何通过舞蹈表情达意都是初学者,而共同探索的过程就是在一次次的交往和调整中完成的,这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大学生的交往能力。

3.4有利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主阵地的大学校园,对于良好素质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必须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增进精神文明建设,这就要求开展既能丰富业余生活又能建设思想阵地的文娱活动,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体、寓教于智、寓教于美’形成宽领域、高品味、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氛围。我国的学生学习压力、竞争压力之大居于世界前列,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转型,又使得学生也处于迷茫中,这就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更新的标准和要求。纵观所有文化建设形式,高校体育舞蹈的参与面广、形式活泼,更容易丰富校园文化,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意志品质得到锻炼,切实起到了健身文明建设的作用。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标语、黑板报、校园广播都可以作为宣传媒介,为学生展示体育舞蹈所带来的正能量,引导他们形成和完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小结

德育教育究其实质就在于重视人才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才个性的发展,重视人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高校体育舞蹈可以增强学生体质,陶冶良好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坚毅品质,增强社会交往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这也就决定了高校体育舞蹈在实施德育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德育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钢琴;德育;高校;教学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209-02

一、德育教育的意义

我国自古就重视人的德行,《易经》云:“君子进德修业”,“君子以厚德载物”。德,涵盖了温良恭俭让和仁义礼智信等美好的品行操守,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要。国民有德,则国家有德;国家有德,则政通人和。

中国古代哲人,很重视道德在国民养成中的地位。孔子就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即对人进行道德教育。

目前,我们的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经济力量的崛起,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国民素养的的提高和发展,对国民道德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所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种道德素养的教育要求,在高等院校中尤其需要重视起来,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也为高校道德教育提供了足够的空间。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中,这种要求也迫切起来。音乐教育的层级展开过程中,很多人都很重视音乐技巧的培养,对音乐教育中蕴含的道德养成不够重视,这必然导致音乐教育对“人的教育”的偏差。

二、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音乐具有修身养性、教化民众的作用,所以,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认为在教化民众方面,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先秦原儒的思想中,达成礼制成为核心观点,而音乐重在内在修养,礼仪则重外在行为,音乐对人的影响是内在的,它能使一个人从内心深处发生彻底的改变,从而形成一种美好的内在质量。借助音乐的教化,外在的礼制才有达成的可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的道德教化功能虽已不复不在是音乐的主要功能,但因为两者天然的联系,其在德育教育方面仍有不容小觑的作用。

三、德育教育在高校钢琴教育中的体现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与小提琴、古典吉他并称“世界三大乐器”。钢琴的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变化丰富,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或阳刚或阴柔,或急促或舒缓,均可表达得恰到好处。自18世纪诞生以来,钢琴深受国外民众的喜爱,成为影响力最大的乐器。钢琴史上诞生了许多大师级的人物,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柴科夫斯基、李斯特等等,他们不仅创造了一座座音乐高峰,更是影响了整个世界。19世纪,钢琴传入我国,在我国也掀起了学习钢琴的热潮。弹钢琴和欣赏钢琴演奏,曾是优雅和高贵的象征。这股热潮至今未退,钢琴仍然不减其王者之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习钢琴的孩子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借助钢琴教育进行德育教育,是我们教学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为国家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需要。

高校钢琴教育中国的德育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通过钢琴教学的德育教育

钢琴既然有“乐器之王”的美誉,那么要想学好钢琴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钢琴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乐器之一,要想真正地学好,必须从小开始,而且要持之以恒,不怕吃苦,能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坐得久板凳。

在钢琴教学中,要着意养成学生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的习惯,要建立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态度,要倡导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精神,要培养高尚美好、与人为善的情操,更要树立积极健康、坚韧不拔的品质……

钢琴本身的教学要求,就能培养学生很多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习惯,从自制力、毅力、注意力到自信心、耐心、主动性等,无不是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入高校之后,钢琴教学等于具备了相当的根基,这时候,从之前长期的技巧磨炼中,可以关注到音乐技法之外更多美的教育,并从审美教育中开启德育的功能。

(二)通过钢琴大师的德育教育

钢琴发展史上曾诞生过无数影响世界的钢琴大师,他们不仅创作了影响世界的钢琴名曲,更留下了影响后世的人格魅力。

在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大师,无论他们的音乐、技法还是人格力量,都成为教学的内容,他们的人生履历,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德育教育的案例,而他们创作的音乐作品,在分析和讲解的过程中,也都有成为启发美感,养成道德素养的良好素材。

被称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的波兰钢琴大师――肖邦,6岁就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十分出名。他的一生都在创作,虽然39岁就英年早逝,但创作了两部钢琴协奏曲、三部钢琴奏鸣曲、四部叙事曲、四部谐谑曲、二十四首前奏曲、二十七首练习曲、十八首波兰舞曲、四首即兴曲等,为世界留下了精彩的华章。他通过一些钢琴曲,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抒发了痛彻心扉的亡国之恨。他时常通过演出为同胞募捐,有时甚至拒绝为贵族演出。他严词拒绝了俄国沙皇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他的音乐就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一个声音――“波兰不会亡”。

钢琴教学中,如果只重视肖邦钢琴曲的高难度和华彩的音乐篇章,注定是失败的。很多关于高校音乐教育的批评也正是集中在高校音乐系学生重技巧而轻思想的趋势之上的。如果能结合肖邦音乐中深刻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人格情操,技能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领会,也是一次深远而层次感极强的德育养成。

这些钢琴大师身上所体现的热烈的爱国情怀和坚强的生活毅力,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无不产生巨大的影响。巨人的力量是无穷的,真实的人物故事,胜过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教。

(三)通过钢琴作品的德育教育

每一首钢琴曲都有作者的情思在里面,都表达了特定的主题,有的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有的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有的表达了对多舛命运的不屈。有的钢琴曲充满激情,激发人的力量;有的钢琴曲舒缓平和,陶冶人的情操;有的钢琴曲恬淡静美,净化人的灵魂。通过演奏、体会钢琴曲的主题内涵,就能进行生动的德育教育。

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是在作者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写的,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第一乐章表达了作者刚到乡村时的愉快心情,第二乐章描写了溪边恬静的美景,第三乐章写乡村聚会的欢乐,第四乐章写暴风雨的猛烈,第五乐章是牧人之歌,表达了暴雨后的舒畅心情。整首曲子充满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画面映上心头,使人对大自然充满喜爱和感激。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曲子所表达的内涵,可以培养学生向往自然、喜爱自然、感激自然,从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必须采用贴合实际的教学方式,高效有力地贯彻好德育教育,“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柏拉图)。

参考文献:

[1]晓慧.高师钢琴教学的有益探索――“全国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研讨会”综述[J].中国音乐教育,2000.

[2]任淑华.适应素质教育提高钢琴教学水平.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

[3]肖玲嘉.论高师钢琴课音乐审美素质的培养[D].西南大学,2007.

[4]郭佳.谈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的有机结合[J].黄河之声,2011.

高校德育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高校 德育教育 探索

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成效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高校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在高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个别教师甚至认为德育工作是形式主义。在这种教学理念指引下,往往片面注重专业和技能教育,而忽视德育教育,单纯从专业技能的优劣来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而在德育工作中则重形式而轻实际,给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阻碍了德育工作的发展。随着问题不断涌现,社会对高等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由此可见,为了提升高校的德育教育教学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索高校德育教育的对策,对当前高等德育教育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以增强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一、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缺乏现实针对性,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负面效应对高校德育教育带来较大的冲击。大学生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新的道德问题层出不穷,如高校学生利己主义现象和金钱至上等观念不断盛行。大学生思想形态尚未成型,可塑造性较大,易被不良习气所侵蚀。这就要求德育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更新,更加贴近生活,不断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教学方式陈旧、僵化,德育教育缺乏感染力

首先,教育形式缺乏多样性。对各种衡量教育质量硬性指标的过分重视,致使高校对德育教育关注不足,造成了德育教育形式的单一。

其次,教育方法缺乏灵活性。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课堂,这使得高校德育教育主要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的。德育教育采用讲授式方法虽然具有可控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但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实现教—学互动,表现为传统的“填鸭式”的说教和书面考试,其方式、方法过于单一。

(三)高校德育教育队伍总体素质亟待提高

德育教育人员参差不齐,自身存在许多问题。一是高校德育教师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社会、企业、甚至教育机构也都受到价值规律的支配,这就使得有些高校德育工作者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价值,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所降低;二是德育教育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部分一线教师理论修养存在欠缺。且高校缺乏合理的德育教育考评机制,使得部分德育工作者提高自身德育理论水平的动力不足,导致他们难以应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造成德育教育的效能低下;三是部分德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欠扎实,教学感染力不够,不能寓教于乐,只停留在说教的层面,课后也缺乏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未能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教育指导,所以达不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启迪学生心智的效果;四是有的教师教学没有针对性,不能针对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及实际需要来传道、授业、解惑;有的教师授课没有重点,泛泛而谈,语言索然无味,缺乏感情投入,不能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有的专业教师授课内容缺乏逻辑性,层次不鲜明,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二、坚持科学发展,创造性地开展高校德育教育工作

(一)改革高校德育体制

1.坚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教育理念。只有三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建立起高校德育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体系,才能动员、协调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2.坚持德育课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在课堂教育中,应密切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高校学生自身实际,加强道德修养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进一步消除高校学生自我认识偏差,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正确定位人生的目标,使学生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高校学生道德理论的整体水平。

(二)创新和改进高校德育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充实高校德育内容,适应时展的步伐。其次,创新德育教学方法,优化德育教育环境,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三)寓教于乐,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传统的德育工作中,方式往往过分单调,索然无味,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新的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大胆革新,改变传统的方式和方法。网络的普及也更广泛、更直接和更深入的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网络是一个高度开放的自由空间,在网络上,人们可以摒除很多约束畅所欲言,所以在网络上行更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状态。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非常崇高的事业,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加强高校的德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时展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保持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只有不断探索,改革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取得实效,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可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张红梅.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2011,(5);9-10

[2]鲍春燕.浅析当前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新课程:教研版,2010,(7);137-138

[3]曹金荣.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1,(6);158-159

高校德育教育范文第10篇

(一)高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大高校也竞相以就业率作为竞争的手段,盲目加强学生市场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高校德育教育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帮助学生全方面综合发展的作用。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第一,高等学校投入更大资本在教学、科研方面,忽视了学校的德育工作;第二,高校没有形成对德育教育的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于教师德育工作开展没有考核标准,会极大地打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第三,高校德育教师师资力量和结构都有待完善,主要是高校德育工作者普遍存在年龄比较大、学历比较低、对德育教育认识不到位的现象,在知识、专业、教学方面与高校德育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德育教育理论与现实脱节严重

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长期发展以来只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性知识的传授,实践教育由于受到社会现实、教育资金、风险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实际中并没有受到高校的过多关注。这样的教育模式脱离了大学生的客观实际,导致学生对于德育的理解掌握仅仅止于理论概念上,在实际生活过程中并没有转换成自己内心的行动指南。与此同时,高校德育教育内容相对滞后,枯燥乏味、教条化且没有实际价值,缺乏时代性的教育内容,加上德育教育模式太过单调,对于学生的教育目标实行统一化,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实行层次化、区别化对待,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收效甚微。

(三)德育方式和手段单一化

为了应付教育部对于高等院校下发的教育指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目的性极强,因此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德育工作者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了对于大学生的关注,这样导致了高校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模式的单一性,单纯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理论知识教育,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因此学生德育情况不是很理想。其次,高校开展德育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践活动中的德育教育功能,将学生困囿在课堂之内,采取传统的应试德育知识学习,不仅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于学生实际综合素质的提高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二、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模式的创新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德育思想观念

高校要开展德育教育模式的创新,首先要进行德育教育思想观念的改变和创新。最主要的就是要求高校德育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不但要善于教育、引导和理解学生,还要切实维护学生的利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才能引起高校对德育教育地位和功能认识的转变,以适应大学生德育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

(二)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高校开展德育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基础,高校作为大学生接收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其文化教育氛围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模式创新中,高校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与环境。首先,高校要加强德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认真做好教师的遴选工作及后续相关培训教育;其次,加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能够在德育氛围浓厚的校园内进行学习;最后,高校还要注重校风建设,发挥德育工作在实践中的示范作用。

(三)探索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方法

高校探索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方法对于德育教育模式创新具有重大又深刻的意义。其一,要激活大学生的道德需要,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理论知识的教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接受外界社会道德影响的自觉性,从而内化为自身的品德;其二,加强实践中的德育,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将学到的德育理论知识加以运用,而且能在实践中加深体会;其三,在大学生当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德育模范,通过他们的典型事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学习。总之,高校德育教育模式创新是一项艰巨又复杂的工作,它需要在思想观念、方法理论、外部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努力,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到教育模式的创新,进而推动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上一篇:劳动教育实训范文 下一篇:中医基础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