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想范文

时间:2023-02-23 18:44:09

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想

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想范文第1篇

我是1988年生人,“80后”的尾巴,与身边多数同龄人的喜好不同,我深爱象棋。棋力不高,却很执著,棋龄14年,从起初的水平不错,到现在的泯然众人,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因素。我学历不高,区区本科。专业也不是哲学文学,思维不严谨,语言也不犀利,却自诩是一名称职的棋迷,希望能觉察出象棋不景气的原因,还她昔日辉煌。

象棋与相声,都历经辉煌,饱尝落寞,这其中有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但更主要的需要我们剖析自身。旧社会象棋与相声都曾是街边“杂耍”,艺人以此糊口为生,在《广州棋坛六十年史》中我们常能看到类似描述。直到新中国成立,这些历经百年的艺术才最终得以“登堂入室”,步入辉煌!改革开放三十年沧桑巨变,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压力骤增,加之社会资源稀缺与分配不公,人们很难再闲暇下来,过着听段相声,下上几盘棋这样的慢生活。“我们走得太快,灵魂都跟不上了”——房子、车子、票子摧毁了人们安静的心,美丽的梦。象棋与相声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失掉了群众基础,而奥运战略也在此时阻断了象棋向上的路……

象棋复兴,与时俱进是关键。如何利用现代社会高科技的信息平台宣传推广象棋,已经有人在做,任重道远。象棋发展要扎根基层,重点发展青少年群体,这才是象棋永葆生机活力的力量之源!扎根基层、培养青少年群体就需要官方扶持、市场利导、群众参与。中象协作为象棋运动的全国性群众组织责任重大,同时也考验其能力与智慧。市场是象棋良性发展的保障,需要市场付出,同样也要给予市场回报,尊重市场、培育市场,才能实现象棋的可持续发展。象棋基础在民问,如何让象棋的发展更接地气,贴近广大群众的生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便是最好的注脚。

出版物是传播象棋的重要工具,在如此快节奏的今天如何让象棋爱好者花费并不算少的钱买本棋书,认真阅读,是很考验作者能力与智慧的事情,比起三四十年前更有难度。如今象棋出版物市场一定程度上充斥着一些作者、出版社为名利肆意拼凑、抄袭的低劣书籍,这些书籍的传播让棋迷失望,给原本脆弱的象棋带来的又是什么?象棋出版物不是“干货”,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去写,多些认真负责,少些急功近利,多为后世留下几卷经得起检验的经典。

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想范文第2篇

寒假过后,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同时也迎来了全国上下学习雷锋同志的新高潮。雷锋的名字伴随着国人度过了四十多年风风雨雨,每到三月,人们便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来纪念这位英雄人物。

雷锋,中国人民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班长,五好战士。1939年12月30日出生于湖南望城县安庆乡的一个贫农家庭。7岁就成了孤儿。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雷锋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一个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1960年参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前,他先后在乡、县当过通讯员,在农场当过拖拉机手,在鞍山钢铁公司当过推土机手,并多次获嘉奖。参军后,雷锋勤学苦练基本功,各项科目成绩都是优良。他克己奉公,助人为乐,为集体、为人民做了大量的好事:把平时积存的200元钱无私奉献给抚顺建设和辽阳灾区人民,用自己的津贴费给丢了火车票的大嫂补票,主动帮助外出老人,利用闲暇时间担任校外辅导员……雷锋始终“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愉快”。对自己他一向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生活上从不乱花一分钱。他认为“每一分钱、每一滴油都是人民的血汗,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1962年8月,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

几十年来,许许多多的榜样、模范,曾一个又一个走进中国人的生活,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树立起来,或短暂或长久,成为人们学习、模仿、怀疑、抛弃的对象;但没有一个像雷锋那样深刻地被注入这个社会。关于雷锋的先进事迹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从小到大我们一直都被教育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他毫不为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雷锋精神很博大,它是一种庄严的责任感和伟大的激情,它体现在人际关系、职业态度和志愿行为这几个方面。它为我们的社会开创了一代新风,它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一种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苦干实干、不计报酬、争做贡献的艰苦奋斗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生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因而有人担心和怀疑: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雷锋精神还能与我们同行吗?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十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发展经济,不仅要讲究效益、鼓励竞争,还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共同前进的良好人际关系。在经济活动中,我们要强调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在思想道德领域,则必须大力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热爱集体,扶贫帮困的美德,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雷锋以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同志、对待群众,孜孜不倦地实践“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奋斗誓言。雷锋精神表现了中华儿女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崇高思想境界,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不仅在四十年前闪烁着共产党人的道德光辉,而且在今天也完全适应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时代要求。

值得说明的是,在不同时期,雷锋精神的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应该有所不同。而在过去很多时间里,学习雷锋活动从百姓自发、主动的道德行为,慢慢变成了一种程式化的“规定动作”,结果出现了每到三月初,福利院、敬老院等公益场所便成了大家争抢去服务的尴尬局面。而在程式化的行动之中,雷锋精神的实质很难发扬光大,雷锋精神中那种生机勃勃的活力也因此有所减弱。

近年来,不少人开始呼吁丰富学雷锋的方式,提倡以日常的雷锋式行为,以富有时代特点的工作为主。有人甚至提出了“真正的雷锋在岗位上”这样的口号。的确,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学雷锋活动也要与时俱进,不断为学雷锋活动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要牢牢把握雷锋精神的实质,从实际出发,适应发展变化的时代需要。不能把雷锋精神简单地理解为扫扫地等做一件好事,雷锋精神是较高的道德境界,要把学雷锋活动与加强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从法律的角度看,目前社会上缺乏诚信、道德沦丧现象泛滥,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决这些问题,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同时,大力提倡雷锋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出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雷锋精神是推动我们社会进步的巨大精神财富,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全面理解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以饱满的激情、与时俱进地开展学雷锋活动,并将其代代相传下去。这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的呼唤,这也正是广大党员和群众共同努力的方向。

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想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王琦瑶 城市 女人 上海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用近29万字的篇幅,浓缩了上海40年的岁月变迁,用细腻而绚烂的笔再现出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哀婉动人,跌宕起伏。这是从旧上海弄堂里走出来的王琦瑶的人生悲剧历程,她的一生与程先生、李主任、阿二、康明逊和萨沙等人发生一系列的情感纠葛,终其一生也没有找到理想爱情的归宿。她漫漫一生经历了旧中国的解体、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几个重要时期,但她始终生活在旧上海繁华的旧梦中,一生充满了孤独和悔恨,最后死于他杀,空留一曲绵绵不绝的长恨歌。

一、一座城市之歌

王安忆不止一次的说过:“长恨歌是一部非常写实的东西, 在那里面我写了一个女人的命运, 但事实上这个女人只不过是城市的代言人, 我要写的其实是一个城市的故事。”而这个城市就是作者本人的家乡——上海。王安忆选择以上海为背景,娓娓道来一段女人40多年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的上海与白先勇笔下的上海不同,白先生的笔下是泛黄陈旧的上海,蒙了纱般的忧愁;这个上海与张爱玲笔下的上海也不同,张爱玲的上海是单张独立的剧照,鲜明如戏般好看;而王安忆的上海是在缓缓流淌的,它充斥着让你实在透不过气来的琐碎。

王安忆曾经在谈到这个小说的时候说过“这个女人就是这个城市的影子,不是通过女人来写城市,而是直接表现城市”,因此小说中有许多游离于女主人公故事之外的对于城市的描写,比如对于弄堂、鸽子、闺阁、爱丽丝公寓、平安里的细致描写,使得这座城市在读者的面前立刻变得亲切可感——它就是一个乖巧美丽、追赶时髦又带着些日常琐碎、小温情小情调小算计小精明的女人。它从一个弄堂里的女孩子经由几十年的风雨,逐渐成为一个内敛含蓄可又不服老憋着劲儿追赶潮流的风姿绰约的女人。

“上海的弄堂形形种种,声色各异。那种石门库里弄是最有权势的一种,它们带有一些深宅大院的遗传,有一副官邸的脸面,它们将森严壁垒全做在一扇门一堵墙上。一旦开门进去,院子是浅的,弄堂也是浅的,三步两步便走穿过去,一道木楼梯在了头顶。上海东区的新式里弄是放架子的,门是镂空雕花的铁门,楼上有探身的窗还不够,还要做出站脚的阳台,为的是好看街市的风景。院里的夹竹桃伸出墙外来,锁不住春色的样子,但骨子里头却还是防范的,后门的锁是德国造的弹簧锁,底楼的窗是有铁栅栏的,矮铁门上有尖锐的角,一副进得来出不去的样子。西区的公寓弄堂是严加防范的,房间是成套,一扇门关死,墙是隔音的墙,房子和房子是隔着宽阔的地。但这种防范也是民主的防范,欧美风的,保护的是做人的自由,其实是做什么就做什么,谁也拦不住。”这就是上海的弄堂。王琦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声就发生在这样的弄堂里。

她对上海的观察和描述细致得让人惊诧,层层叠叠杂乱无章的东西被她说的淋漓尽致。她就象是当着你面前做画,一层层铺陈开来,过程长的让你有些烦,可渐渐的你就看进去了,原来这些层次是必须的,是实事求是的。在一丝不苟的描摹下,故事才有了发生的布景……繁华与破败并存的上海,飘着万国旗的小巷,幽雅的淮海路,高高的法国梧桐,患得患失的少女情怀,飘忽难测变化万千的女人心,喧嚣的家家户户,昏暗的灯光,黑影中依稀闪烁的窥视的眼睛……

二、一个女人之歌

王琦瑶的故事从片厂起步,经过程先生的摄影间,王琦瑶成为“沪上淑媛”,进而竞选上海小姐成功,成为三小姐。不久王琦瑶就依附了有权势的李主任。但繁华一梦很快破碎,李主任因飞机失事丧生,王琦瑶则带着伤痛离开上海来到邬桥,遇到了少年阿二。重返上海后,王琦瑶进入平安里以给人打针度日,开始了平淡的生活,康明逊、萨沙、程先生依次走入她的生活又离去。王琦瑶独自抚养与康明逊的女儿薇薇长大。到了20世纪80年代,王琦瑶与怀旧青年老克腊产生了一场畸恋,但老克腊最终离去,王琦瑶则死于青年长脚的抢劫事件中。这就是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的主要情节。二十九万字所诉说的,就只是这样一个女人的一生,那么的简单,却又那么让人沮丧。

她勤奋,一个人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那么讲究,有条理。她也幸福,一生付出、承受那么多的爱。她把一切看透了,透得潇洒,潇洒得什么都不在乎,不在乎别人争议的讨论,不在乎别人排斥的目光,任那议论久了,成了妒忌;看得多了,成了艳羡。她又太懵懂,懵懂地不知道收敛自己,单为自己活,她曾反对严家师母说“我偏要为自己活”,这种小女人的“自私”竟使得她身边的人,男女老少,都争着邀她的宠。

她孤独,命中注定的孤独,这样一个可人儿,却一生无依,她的情与爱一直在漂泊,真爱她的男人得不到她,她爱的男人她又无法得到,致使她的爱情一直不长久也不稳定。即使有真心爱她的程先生守在身旁,也终究脱不掉这孤独的长袍。

虽然社会的变革给王绮瑶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但她本人却对这种变化既不敏感也不关心,完全无视政治风云的存在。解放前王绮瑶享受着“三小姐”的称号,在爱丽斯公寓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因为解放,李主任才离她而去,而这对于她来说,不过是少了一个可依靠的男人。解放以后,她自食其力,靠双手吃饭,有时窘迫到卖衣服度日,可她仍能在平安里打麻将吃火锅,又牵出几段爱恨情仇。外界再大的变革她都毫不在意,她不懂,也不关心,只安心过她小女人的日子,把每一刻都过得有滋有味。

我以为,虽说“王绮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但上海人再相似,也不会再出一个王琦瑶,这个聪明过头、爱慕浮华、看破人生、善解人意、乖巧可爱、自私自利、爱恨交织的王琦瑶。在她身上,爱即是恨,恨即是爱。她能对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产生影响,却都又伤害了他们,让人“今天说要忘了你,明天却又想起你,念你念你在梦里,问此情何时已?”就这样,一生一世都搭进去了。在剪不断,理还乱的爱与恨间,王琦瑶糊里糊涂地成了个不朽。她总有别人没有的、不敢有的、没权利有的爱、勇气、魅力、品质、俗气、直白……

就是这样一个旧上海的小女子,在一种温柔婉转的气氛中为我们展开了她沧桑的人生画卷。她的人生确实值得我们把盏玩味,更让我们唏嘘感叹。

【参考文献】

1、《长恨歌》 王安忆著 南海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

2、《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温儒敏、赵祖谟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3、《生长的状态——论王安忆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王雪瑛 《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2期

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想范文第4篇

列宁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共中央在《爱国主义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诚如梁启超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少年爱国情感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树立起自己的成才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的观念。因此,历史教师一方面担负着历史知识的传授,一方面又肩负着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教书育人的最最基本的教育,也是最重要的思想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我在教学中曾经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在学习《长征》一课时,播放《强渡大渡河》视频的时候,学生看到有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爬着铁索掉河里了,居然笑了。这个时候我就先把课停下来,利用四环节教学,让孩子讨论红军为什么要强渡大渡河?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战士,你会怎么做?又有什么心理感想?假如我们的爸爸妈妈等亲人是当时过河的红军战士,你会笑吗?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刚才自己行为的不当,更加深刻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件事让我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急迫感。而初中历史教材思想性强,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材料,在历史资料中,有很多历史名人值得我们学习,这些都是教育学生的丰富素材。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历史教学的核心地位。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据,抓住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通过历史课堂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线。

下面本人就十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谈谈心得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我国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优良的历史传统,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自信心,树立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的最好教材。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即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创造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形成了以杰出的历史人物为脊梁、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为源泉、以丰富的文化遗产为特征的精神财富和物质文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如我国是人类祖先最早发源地之一,同埃及、印度、巴比伦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拥有文明世界的陶瓷、丝绸、四大发明,世界奇迹万里长城和秦兵马俑,这些宝贵遗产,直到今天还被世界各国人民交口称赞。通过大量丰富的史料学习,引导教育学生在祖国优秀的文化宝库中不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及其对整个人类的卓越贡献,同时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确立学生对祖国的自尊、自信、自强的进取心,学习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最终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古人云:“人无志不立”,我国古代汉朝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班超投笔从戎,功在边疆的远大志趣;南宋的岳飞从青少年起就有“精忠报国”之志,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众口皆碑的抗金将领而名垂史册。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特别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应该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历史,不忘国耻。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起,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帝国主义列强肆无忌惮地撕扯这块肥沃而又贫穷的土地,镇压敢于抗争的人民,中国人民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我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物资丰富,职工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走向小康。近年来,中国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中国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等事实均证明了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济等方面已处于世界前列,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正逐渐被世界所认识和接纳。实践证明: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坚定学生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培养他们对祖国政治经济发展前途的关切感、使命感,今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做贡献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四、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

祖国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各族人民从古到今都为这一主流和不受外来侵略,进行着长期的英勇卓绝的斗争。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虽然有过诸侯林立,有过三国鼎立,但统一是大趋势,搞分裂是不得人心,注定失败的。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史。在凶恶的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面前,如果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如果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强团结和英勇反抗,中国在侵略者的屠刀宰割下,就会完全陷入殖民地的深渊。正是历史上源远流长的统一和团结形成一条坚韧牢固的纽带,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联系起来,最终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野心。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以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高瞻远瞩地提出对台湾、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的构想。目前香港、澳门问题已得到了解决。香港、澳门的回归是洗刷民族百年耻辱,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事件。港、澳回归之后,解决,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突出地摆在中国人民面前。通过这些历史和现实的联系教学引导学生明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任何制造“两个中国”或“”的图谋必将受到中国政府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祖国和平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不久的将来,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从而在他们的心中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塑造一代新人的坚强灵魂和崭新形象。引导他们为维护民族团结保卫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想范文第5篇

1949年10月至1952年8月的贸易、商业机构

我是1949年随、邓小平领导的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11月重庆解放,12月到重庆,分配到西南军政委员会贸易部工作,从此我就进入了商业领域。1950年春,中央贸易部通知我们要开全国贸易计划工作会议。会议是6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的,西南大区的代表团由西南区贸易部部长王磊带队,我和吕扬炬处长带领西南区各个区公司的计划室主任参加。会议根据1950年3月14日政务院的《关于统一全国国营贸易实施办法的决定》所授予中央贸易部的职权,讨论制订了新中国第一个商业计划制度《贸易部1951年编订国营贸易计划暂行办法》。

在参加这次会议期间,我对中央贸易部的情况作了一些了解。中央贸易部的渊源要追溯到1948年,那年5月,原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边区政府开始联合办公,5月17日至6月27日召开华北解放区工商业会议,讨论了有关商业政策问题。9月26日成立华北人民政府,董必武为政府主席兼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薄一波、蓝公武、杨秀峰为副主席,姚依林任政府工商部部长。1949年7月中旬,在华北人民政府工商部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央商业处。10 月31日,华北人民政府奉中央人民政府命令结束工作,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办理移交。

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简称中央贸易部)在原中央商业处的基础上成立并开始办公,办公地址在东交民巷13号八国饭店。实际上是部长们和办公厅在这里办公,其他各司局分散找民房。经济计划司在东城的一处平房里,我去过。部内还设有国内贸易司,司长是郭今吾,国外贸易司,司长是王文波;还有人事司、运输处、财务处、会计处、秘书处、总务处、商标局(1950年8月移交给中央私营企业局)等。还陆续建立了十几个专业总公司。

中央私营企业局当时是中财委(全称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由陈云副总理兼任)的一个所属机构,局长由中财委秘书长薛暮桥兼任。1952年12月3日,政务院批准将中央私营企业局改为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

对于中央贸易部的职权,政务院多次发文予以明确。1950年3月3日,政务院公布《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其中指出:各地国营贸易机关的业务范围的规定与物资调动,均由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统一指挥。每日售得的现金必须逐日解缴国库,不得挪用延缴。各地贸易机关除经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批准者外,不得向国库支取贸易金款。一切部队、机关,不得经营商业。1950年3月10日,政务院第二十三次政务会议又通过《关于统一全国国营贸易实施办法的决定》,3月14日,明确全国的国营贸易、合作社贸易与私营贸易的国家总领导机关为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各大行政区及中央直属省(市)人民政府的贸易部门受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及当地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双重领导。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在政务院授权下,负责管理全国重要商品的价格。

全国性的商业行政系统很快形成,各大行政区设立了贸易部,省(市)设立了商业厅(局),专区和县设立了商业科或工商科,受上级商业行政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的双重领导。各专业总公司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在大区、省、专、市、县设立了区公司、省公司、分公司、支公司,由总公司与当地商业行政部门双重领导,以总公司领导为主,即对所属公司全部业务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主要是通过建立贸易金库制度和商品统一调拨制度来实现),形成了全国性的商业企业管理系统。

这个时期实行的是资金大回笼、物资大调拨的高度集中的商业管理体制,尽管其本身带有一定的弊病,但在当时情况下,使中央贸易部能够集中力量打击投机、控制市场、稳定物价,对于调整工商业和公私关系、活跃城乡物资交流、促进轻工业的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

为了促进合作社商业的发展,国家从货源、价格、贷款利率、税率、运输费用等方面给予扶助和优待。对于合作社商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遍布广大农村的独立的专业组织系统,成为国营商业的有力助手、城乡商品交流的一条重要渠道,在调剂城乡供求、稳定市场物价、满足群众需要、巩固工农联盟、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建立初期,粮食产需、供求矛盾十分尖锐,市场粮价剧烈波动。各地按照中共中央和政务院的统一部署,加强公粮征收,积极在市场上收购,集中进行调运,与投机势力进行了反复较量,全国物价趋于稳定,国营经济开始掌握了领导市场的主动权,国营粮食商业逐步发展壮大,取得了粮食市场的主导地位。为适应当时形势任务的需要,国家对粮食机构的设立,采取了粮食管理机构和粮食经营机构分别设立的做法。

1950年3月24日,政务院《关于统一国家公粮收支、保管、调度的决定》,其中规定:为加强国家公粮管理,中央设粮食管理总局,受中央财政部领导,大行政区、省、专区设粮食管理局、粮食局、粮食分局及中央公粮区库,受上级粮食局和同级财政部门双重领导,县设中央公粮分库。国家公粮支出只限于部队及区以上政府机关团体的人马食用粮、公立学校供给制教职员和公费生的食用粮、救灾粮、优抚粮、婴儿保育粮、参战的民工食用粮及部分治河粮;其余应尽先拨充贸易粮,以调剂民食,回笼货币。1950年8月5日,中央财政部发出《关于建立全国粮食管理系统,将粮食处改为粮食管理总局令》,决定在财政部粮食处(前身为战勤供应处)的基础上成立财政部粮食管理总局,该局一方面是中央财政部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各大行政区及中央直属省(市)粮食(供应)局的业务领导机构。

中央贸易部所属的中国粮食公司成立会议是1950年1月下旬召开的,会议确定粮食公司的职权是掌管全国粮食经营。各大区、省(市)公司,省(市)以下的分、支公司也相继成立。公司经营的粮食,最初只限于财政拨交的贸易粮,以后又经营一部分地方事业粮及机关部队节余的粮食。

到1952年8月为止,粮食部门这两大系统在运用不同手段,完成各自担负的任务的同时,双方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在稳定粮食局势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机构设置重叠,环节手续繁复等等,各地不断提出合并机构、统一管理的意见。

1952年8月至1957年的商业机构

为适应即将开始的有计划经济建设和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从1952年下半年起,国家对商业管理体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关于调整中央人民政府机构的决议》,决议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对外贸易部、中央人民政府商业部。9月3日,中央商业部、中央对外贸易部正式成立。关于商业部的职权,中共中央在1954年7月13日的由陈云起草的《关于加强市场管理和改造私营商业的指示》中再次予以明确:“中央商业部应该成为全国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和私营商业的统一领导机关,负责制定商业各部门和各地区商品流转的主要计划,掌握公私经营比重,确定商品价格方案”。“城乡市场根据国、合分工负责的原则,划分经营范围。即大中城市和工矿区的市场归国营商业负责;集镇和农村的市场归合作社商业负责;一般县城及大的集镇,由各省委根据不同条件,划归国营商业或合作社商业单独负责,或由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双方共同负责”。

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按照宪法的规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设立35个部、委,八个办公室,其中第五(财、金、贸)办公室负责掌管财政部、粮食部、商业部、对外贸易部、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并负责指导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工作,李先念副总理兼任五办主任。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中财委)工作宣告结束。国家主席根据这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组成人员人选的决定,任命曾山为商业部部长,章乃器为粮食部部长。国务院总理随后任命姚依林、王磊、王兴让、吴雪之、曾传六、刘卓甫、张雨帆为商业部副部长,陈国栋、陈希云、喻杰为粮食部副部长。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是在1954年7月召开的中华全国合作社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由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改名的。大会选出了总社全国委员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程子华为理事会主任,曾山为监事会主任。原属合作社联合总社的消费合作社移交给国营商业,信用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另建组织系统。国营商业在农村的采购机构(除粮食机构和农产品接运机构外)同时移交给供销合作社领导。

由于供销合作社既要负责农村供应和对农村私商的改造,又要受国家委托办理农副产品的采购,任务繁重。1955年7月30日,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决定设立农产品采购部,负责除粮食、油料、生猪以外的主要农产品的采购。任命杨一辰为部长。9月,该部正式成立,接收了原来由商业部主管的棉花、麻类、烟叶和对外贸易部主管的畜产、茶叶业务。农产品采购部的任务是:负责这些商品的收购,进行必要的加工,并且负责按照计划分配调拨给有关部门。但由于农产品产区分散,季节性强,单独经营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上不好安排,经济上也不合算,为了更好地统一这项工作,1956年11月16日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一次会议通过撤销农产品采购部,将棉、烟、麻、茶叶、畜产的采购业务交由供销合作总社办理。

这次人大常委会还任命陈云兼任商业部部长,杨一辰为城市服务部部长,免去曾山的商业部部长职务。12月1日,城市服务部正式成立,主管副食品的收购和供应,并对饮食业、服务性行业(旅馆、理发、澡堂、洗染、照相等)和城市房产工作进行领导和管理。商业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将相关公司和局移交给城市服务部。

为了使水产品的产销统一,以利于产销计划结合、掌握价格、领导市场、对私营渔商渔贩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统一安排进出口和国内市场供应,国务院于1955年10月23日作出决定,将全国水产生产、加工、运销企业划归商业部统一领导。商业部在这年12月成立了中国水产供销公司,并准备成立中国海洋水产公司。1956年5月12日,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决定设立水产部,统一管理水产的养殖、捕捞、加工和运销等工作。许德珩被任命为水产部部长。水产部于1956年5月30日正式成立。从此以后,水产业务就再也没有归商业部门管理。

这样,国家商业部门划分为六个部:商业部、外贸部、粮食部、城市服务部、水产部和供销合作总社。在当时实行计划经济的条件下,绝大部分生产资料不进入商品流通领域,由国家统一调拨分配。1952年,中财委在计划局物资分配处的基础上成立了物资分配局,后移交给财政部物资管理总局。1956年5月12日,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决定设立物资供应总局,主管全国物资(主要是生产资料)的供应、调度和平衡的工作,并且管理国家的物资储备。1960年5月,改为在国家经委内设立物资管理总局,1962年11月22日与商业部就物资经营管理上的分工和配合问题发了文件。1963年5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国家物资管理总局。1964年9月,改称物资管理部。

1958年至1978年的商业机构

1957年12月12日,商业部下达通知,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商业管理体制的规定》,商业部所属10个专业总公司,自1958年1月1日起,改组为专业贸易局。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将专业公司改组为商业厅(局)内部的专业局(处),各县公司一般都改组为县商业局的经理部。这样改组以后,一是取消了专业公司系统上下之间的领导关系,二是各级商业行政部门成为“政企合一”的机构。商业部门所属企业也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规定进行了下放。

中央商业部门也进行了调整合并。1958年2月11日,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调整国务院所属组织机构的决定》,将商业部改为第一商业部,城市服务部改为第二商业部,任命杨一辰为第二商业部部长。2月24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同城市服务部合并为第二商业部(挂第二商业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两个牌子)。从此,各省、县级供销社相继与同级国营商业部门合并,基层供销合作社暂未变。

同年9月11日,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1次会议决定将第一、二商业部合并为商业部,任命程子华为商业部部长。1960年2月18日,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任命姚依林为商业部部长。

在“”和化运动中,各种管理权限、规章制度一再下放、废止或修改;农村财贸管理体制实行“两放(下放人员、下放资产)、三统(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流动资金的管理)、一包(包财政任务)”的同时,基层供销社与国营农村商业企业合并,成为农村的供销部;供销合作社自有的公积金、调剂资金中的流动资金部分,与国家拨给的资金一起移交给人民银行。这样,供销合作社从上到下全部机构和人员、经营利润和资产,由集体所有制完全转化为全民所有制,与国营商业合并成了一条商品流通渠道。全国的商业网点、人员也有较大的撤并和精简。加上合作商店升级过渡到国营,集市贸易实际停止,商品流通渠道就基本上只剩下国营商业一条了。

“”时期,由于在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犯了“左”的错误,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出现了严重失调现象。中共中央从1960年下半年起,在工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上,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商业方面,中央和国务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市场供应情况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好转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962年5月5日,国务院《关于商业部系统恢复和建立各级专业公司的决定》。专业公司在总的管理体制方面仍然实行上级业务部门和当地商业行政部门双重领导的制度,在具体的组织机构设置和领导关系方面则可分为业务上以总公司领导为主、由总公司和地方商业厅(局)分级领导、由地方商业厅(局)领导三种类型。经过几年的恢复和调整,到1965年,商业部共设有五金交电、化工原料、煤建、石油、医药、中药材(1963年7月由卫生部划归商业部)六个一类专业总公司,纺织品、百货、糖烟酒、食品四个二类专业总公司。三类专业公司如民族贸易、蔬菜、饮食业、服务业、劳动保护用品、仓储运输等只在地方设立,商业部不设总公司,只设有关专业局。商业部门根据中共中央1961年1月20日发出的《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的精神,对商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也相应地做了调整。

1962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分工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合商业的第四次分工,这次仍然按照城乡分工和商品分工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划分,大体上恢复到1957年以前的分工状况,同时做出了一些必要的调整。这个《决定》指出:国营商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领导力量,供销合作社是国营商业的有力助手。1962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供销合作社几个问题的通知》,决定恢复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从7月1日起,同商业部分开办公。总社成立了棉烟麻局、日用杂品局、农业生产资料局、果品局、土产废品局等业务局。中央批准调潘复生任总社主任。

1962年9月27日,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商业工作问题的决定》,指出商业工作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在交换过程中,正确处理同农民的关系问题。我国存在着集体所有制的农业和集体所有制的工业,同这种生产制度相适应,应该存在着合作社的商业。否认合作社商业的必要性,不充分发挥合作社商业的应有作用,是错误的。

到1962年底,全国基层供销社达到33000多个,省、县各级供销社联合社全面恢复。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农村集市贸易也相继恢复和开放。城乡市场出现了繁荣活跃的景象。

1966年开始的“”,使全国陷入之中,国民经济严重失调,商品流通领域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商业机构大精简、大合并,管理权限层层下放,严重地影响了工作的正常进行。

1967年10月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商业部、粮食部、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派驻军事代表,从领导运动到领导业务,将原来的业务司局大大压缩精简。剩余的大批干部、职工则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锻炼。

1969年9月15日,商业部、粮食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合署办公。1970年6月,国家机关正式进行大精简、大合并,由以上四个单位组成了商业部革命委员会,中央任命范子瑜(原商业部军代表)为商业部革命委员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75年1月17日,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任命范为商业部部长)。四单位正式合并组成商业部,对原有办事机构作了相应调整,只设15个组。到1972年5月,各业务组改称局。在精简机构的同时,管理权限层层下放,再次重复“”时期的做法,而且做得更加过头,严重地影响了工作的开展,造成一片混乱局面,并持续了很久。

根据总理的提议,中共中央决定恢复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并于1975年1月11日任命陈国栋为供销合作总社主任。这次恢复后的总社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总社”。

商业部则设了包括商业、粮食、工商在内的19个局级单位。部长一职由范子瑜担任到1977年9月调回到总后勤部工作为止;王磊接任商业部部长,1978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得到正式任命。

1978年7月,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成立,商业部医药局的中西药业务及机构均划给该总局。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成立了中国药材公司、中国医药公司、中国医疗器械公司、中国医药工业公司等机构。

1978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成立,商业部工商管理局的业务随之转出。

1979年以来的商业机构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的总方针。根据这个总方针,中国商业体制开始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实践,商业机构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1979年6月12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决定设立粮食部,任命陈国栋为粮食部部长,免去他的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职务,同时任命牛荫冠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后因陈国栋调上海工作,1980年2月12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任命赵辛初为粮食部部长。这样,原合并的商业部又重新分成了商业、供销、粮食、工商行政管理四个部门。

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原则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初步方案;将商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粮食部合并,设立商业部,任命刘毅为商业部部长,免去王磊的商业部部长职务、牛荫冠的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职务、赵辛初的粮食部部长职务。国务院管理供销合作事业的行政机构同商业部合并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这一群众组织仍然对内外开展必要的活动。商业部设置行政机构16个,专业公司16个。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商业体制改革精神,实行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加强和扩大商业部行政管理的职能,商业部于1984年12月19日发出《关于撤销商业部各专业局的公司名称等问题的通知》。商业部将所属石油局(公司)及其直属单位成建制地划归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公司以后,组建成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销售公司(简称中国石化销售公司)。

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任命为商业部部长。10月15日,国家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商业部“三定”方案》。按照职能转变的要求,商业部设置了司局级行政管理机构13个,专业管理机构11个。

1993年3月,根据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商业行政管理机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撤销原商业部、物资部,组建国内贸易部,任命张皓若为部长。

国内贸易部的成立,也标志着以“商业”命名的政府机构名称自1952年8月成立商业部以来,经过了四十年的时间,到这次商业部撤销而告终止。但“商业”二字仍在企业和非政府机构中使用,如1994年5月成立的“中商企业集团公司”,2001年4月重新组建的“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商业联合会当时由国家经贸委直接管理,是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综合性行业组织,并接受委托代管40余家行业协会(如: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等)及管理中国商报社、中国商业出版社、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等事业单位。

至于国内贸易部,也处在变革之中。1995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任命陈邦柱为国内贸易部部长。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其中国内贸易部改为国家国内贸易局,由国家经贸委管理,国务院任命杨树德为局长。2001年2月,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国内贸易局等9个国家局被撤销。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5年2月27日做出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决定成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由国务院领导。1995年5月,正式恢复成立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这样,供销合作总社就脱离了国内贸易部的管理。2000年9月,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

1999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粮食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指出: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粮食储备局改为国家粮食局。

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等机构被撤销,组建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务部是主管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这次机构改革,还将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为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立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务院国资委),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特设机构。原国家经贸委的职责分别划入了发改委、国资委和商务部。

几点感想

(一)四十年的脉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两者对立统一的发展中,中国商业及商业行政管理部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起伏变化。大体来说,新中国成立后最初的三年,私商普遍存在,实行公私兼顾,市场繁荣、物价稳定。只有一个中央贸易部统管全国。1953年以后,开始实行计划经济。商业国营化,独家经营,加上物资匮乏,主要生活资料实行统购统销、凭票凭证供应,生产资料实行统配部管,连农贸市场都取消了,市场死滞。行政部门越分越多,专业公司越建越多。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商业首先放开搞活。私营商业大量发展,国营商业逐步改变体制。1983年商业部、粮食部、供销总社三部合一变成新的商业部。1993年,商业部与物资部又合并为国内贸易部。不久,改为国内贸易局,随后又实行内外贸合一建成现在的商务部。

(二)机构合并要五湖四海

解放初期,小平同志主持西南工作时曾一再强调:要搞五湖四海。我深受启发,认为机构合并也要从大局出发,团结各方,切忌搞山头。商业、粮食、供销合并是个进步。1983年合并时退休的一大批部级、局级干部,经中央组织部批准,成立了商业政策研究会,有八位退休部级干部和二十几位司局级干部分别担任正副会长和会员。其中,由原供销总社副主任郭月斋担任会长,我则被任命为秘书长,后被加选为副会长。当时我还兼任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在我的推动下,两会共同建立了一个商品流通论坛,不定期召开座谈会,论坛到今日一直在开展学术活动。

(三)商业行政部门下一步怎么改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写过一篇文章:《商业行政改革的意见》,有大中小三个方案:小方案是商、粮、供合一;中方案是内外贸、烟草、盐业等都合一;大方案是像中央贸易部那样,把工商行政、物价还有海关都统管起来。当时的国家体改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安志文专门找我单独谈过这个问题,我向他做了详细汇报。现在,我基本还是这些看法。美国只有一个商务部,中国也有一个商务部,英文用的都是commerce(商业),作为政府政务的一部分来讲,叫做商务部也合适。将来中国进一步机构改革,可以由商务部,像20世纪50年代初的贸易部一样,统一管理全部市场。

(四)“商业”是会长期存在的

“商业”一词源于先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吴慧老先生主编的五卷巨著《中国商业通史》中,就详细记载了上起远古下至清末的四千年来中国商业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历代商人、商业组织的活动进程,记录了商业政策和商业思想的演化变迁。所以,“商业”实为一个古老又现代的行业,也是一个古老又现代的名词,它在当下这个市场经济社会里更焕发出勃勃生机。

虽然“商业”作为新中国政府机构的名称(商业部、商业厅、局等)只存在了四十年,仅占中华商业历史长河的百分之一,但是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最基本也是不可或缺的行为活动,商业和商业经济学是不可替代的。现在全国有3000多万个商业企业,小至商店、商场、商厦,大至商业街、商业城;1亿多从业人员经商、从商,是不可能强行抹掉“商业”以“流通”代之的。因为“商业”主要是指商品流通,而“流通”还包括货币流通、资本流通、物资流通、信息流通等。

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想范文第6篇

监事会主席李国华先生在大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答谢辞,他表示,将全力以赴、全心全意服务宗亲,为社会福利事业献出爱心,与众董监事携手并肩,开创更美好、更进步、更和谐的李氏宗亲会。这位一生结缘钟表的专业人士,在事业之余,一直热心于社会福利事业,在国内外,他留下诸多爱心举措。

结缘钟表 铸就成功

李国华先生在香港读书毕业之后,便捷足先登在上世纪70年代进入钟表行业,并且一路稳健地走过了几十年。这种一帆风顺的创业史的确较少见,但也表明李国华先生经营有道,创业有方。

其实,香港在上世纪70年代,钟表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没有其它热门行业的前景可观,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踏入上世纪80年代,港产钟表外销迅速增长,很快成为世界上出口钟表最多的地区。以数量来计,当时香港手表的出口仅次于瑞士和日本,居第三位。钟的出口仅次于西德和日本,亦居第三位。自1978年起,香港钟表的出口数量一直居世界首位。钟表业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逐年提高,成为最富有活力的工业之一。1985年,出口总值超过66亿港元,为香港带来颇为可观的外汇收益。

李国华先生就是在钟表市场的初级发展阶段涉足这一行业,并在钟表外销迅速增长的时期自主创业的。他介绍说:“1974年,我跟同学一起学做钟表生意,1986年,在香港开办新世界时计国际有限公司,以外销出口为主。”

上世纪60年代中期,香港只有25间钟表厂,经过20年时间的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增到1500间,成为当时香港五大制造业之一。此时大陆改革开放,香港和内地交往日渐频繁,香港许多任务厂北移,到内地投资办厂。李国华先生没有错过这个大好时机,他也把工厂移到深圳的沙头角。

1990年,香港新世界时计国际有限公司的工厂北移到深圳,李国华先生的事业也开始了新的起点,几十年来他一直沿用以接收国外订单、生产、出口的传统贸易方式,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其中,美国也占一部分。在钟表的王国里,他以勤奋谨慎的工作作风和诚信品格赢得客户的认可和信赖,公司一直平稳地向前发展。

踏足业界数十年,李国华先生无疑是业界的资深专业人士,纵横商海几十年,他一帆风顺,期间并没什么大起大落,也没受到环球经济气候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在钟表王国里打造出一个不败的神话。寻找他成功秘籍,他澹然一笑:“成功向来没有标准,难以定位,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里有不同涵义。”通往成功的道路有机遇更有挑战,但他以勤奋谨慎的态度稳步前进,铸就成功事业。

勤勉诚信 精心经营

李国华先生几十年的精心经营,无不以诚信为企业的立足之本,他始终把诚信作为企业的中心元素,经常向员工们倡导企业的诚信理念。古今中外,每个成功的企业无不把诚信视为企业的生命。李国华先生也一直秉承这一优良传统。他视诚信为立足之本,认为真诚为客户服务是企业的生命。他介绍说:“公司所有员工都是聘用内地的人才,经常给他们进行不定期的培训,也常派员工到各地区去培训和学习交流。”

自从进军钟表行业,李国华先生将产品一直销往日本。“日本人在产品质量上要求很严格,做事严谨认真。这一工作作风对我们公司的管理影响很大,我们也一直要求员工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每一件产品。”李国华先生说。作为公司的领导者,李国华先生更是严以律己,在公司作出示范榜样,他秉持“勤为无价宝,慎乃护身符”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勤奋和严谨的个性,为他赢得客户的信赖和认可。他笑着说:“一定要真心对待客户,保证质量,如此才能通过客户的认可和通过。”

他对信用管理非常重视,把信誉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上,注重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的信用风险意识,并以此加强信用管理、防范信用风险。他笑道:“几十年来,我在事业上一直风平浪静,并没遇到什么困难,唯有一两次遇到客户失信,给公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信用管理、防范信用风险很重要。”

在选择人才上,李国华先生也以严谨的态度选拔人才,进入新世界时计国际有限公司的人都要经过他的精挑细选,通过培训和考核才能正式上岗,他认为,选择人才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慢慢观察和培训。在公司管理的每个环节上,他都以认真谨慎的态度对待,使得他的事业一帆风顺,稳健前进,达至成功,从而使得公司成为业界的一个口碑载道的老字号。

李国华先生深深懂得,“真诚守信、质量第一、客户至上”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营哲学,始终秉承这个服务宗旨,让他所向披靡,在他的钟表王国里战无不胜。在全球经济瞬息万变的今天,尽管踏足钟表行业近四十年,他在生意场上极少受其影响,这可谓是商海里的一个奇迹。

关注教育 热心公益

新世界时计国际有限公司在李国华先生的领航下,一直稳步向前迈进,对未来发展前景他仍然信心百倍。他坦言,现时事业稳定,并不打算扩大公司规模,如今缺乏的是人才而并非资金。因而他更乐意走贡献社群、关注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的爱心之旅。他认为财富取之于社会,应当回报社会,每个人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社会才会趋于和谐美好,李国华先生既有这份心也有这份力,并把这种心力付诸于行动。

事业之余的他,同时担任多项社会公职,在教育医疗事业上,在参政议政的道路上,他都走得同样精彩,既留下多处爱心举措,并荣获诸多美誉称衔。早在多年前,经朋友介绍,他曾跑到偏远的内地去考察。看到当地落后贫困的学校环境,小孩子们都没有一个安定的学习环境,这种情形深深触动了他,他认为,作为祖国的一份子,尽己所能献爱心是每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理当承担的职责。通过实地考察之后,他先后在内地投资建立了6所学校,并改善了当地教学环境。“看到孩子们都没有一个安定宁静的学习环境,我觉得自己不能袖手旁观。”他澹然一笑。他也是香港光彩明天OSJ儿童弱视基金会创会副会长,该会主要帮助治疗内地的弱视儿童,给这些儿童做免费治疗。“该会至今已帮助治疗好三千多名儿童,我每年都会到内地去看看他们。”李国华先生介绍说。

除此之外,他也是中国北京工商大学和西江大学的客座教授,通过学校这个平台,他积极参与内地学校的交流和建设,关注教育医疗,热心公益事业是他爱心举措最集中的体现。李国华先生祖籍广东新会,他也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关注家乡的发展,而广东省四会市政协委员的身份让他更好地参政议政。

慈善事业是现时支撑他另一个光辉亮点,他高兴地说:“不久前,在四会市捐建了六祖寺,现已经竣工了。”2000年,他在内地捐建一所医院,此等善行善举意义非凡,无不彰显出一个成功商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发之于内心的那份诚挚。

其实,奉献于李国华先生而言并没有地域、国界的限制,在多年前,他就走上了爱心奉献的旅途,并跨出国界,在海外留下他的处处屐痕和个个爱心的印记,他并荣获得多个国家的奖项和嘉许。本世纪初,他多次踏足海外,支持儿童的扶贫工作,并被册封为马尔他圣约翰(大司令级)爵士(2000年)、康斯坦丁公爵(2007年)、德国条顿(大司令级)爵士、副统领、西班牙皇家军团荣誉将军等多项称衔,这些封衔加爵无不是当地国家政府对他多年所做贡献的嘉奖褒扬。问及李国华先生面对众多殊荣,有何感想呢?他只淡淡一笑:“没什么特别的感想,平常心而已。”

“平常心是道,道是平常心。”这是李国华先生面对生活中一切荣辱得失的心态,也是他的处世哲学,他坦言,要常怀一颗平常心,认真做事,真诚待人,做好自己的工作。个性内敛稳重的他,闲暇之时喜欢看书,听音乐,并以此怡情,以此为乐。如今,他的儿女们都长大成人,并各自发展他们的事业,但李国华先生每天依然忙碌,他穿梭于香港和深圳盐田区之间工作,生活简单而充实。回馈社会,奉献爱心之旅上,他将会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并且希望能在祖国各地走得更远!

【人物简介】

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想范文第7篇

张明,1915年生于江苏南通一个破落的大家庭。1933年毕业于当地女子最高学府——南通女子师范,为第十七届毕业生。嗣后任吕四初级小学教员,又曾调到刘海沙小学任教。1936年经老师介绍到淮南煤矿子弟学校任教。1937年抗战爆发后只身离家,随煤矿家属撤退到大后方。以后应聘进入新闻界,先后任贵州《中央日报》采访记者和文艺副刊《前路》编辑,重庆《中央日报》采访记者。其间曾进入中央政治学校新闻事业专修科进修并获毕业。1945年抗战胜利,她复员回到南京,就任上海《申报》驻宁记者。1949年旅台以后,即加盟台湾新生报社,一干就是25年,先后出任采访主任、副总编辑,又曾主编该报的《新生妇女周刊》、《新生副刊》等。同时独资创办《今日妇女》半月刊,并长期主持台湾画刊社的工作。1975年从新生报社退休后,仍任台湾画刊社社长,并主持台新水泥公司“台新新闻奖”。1976年从台湾画刊社退休后,一直在家养病。

长达近四十年的经历,使张明跻身于资深记者的行列。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就曾这样谈论过她:“在写作或记者圈里被称为‘张大姐’的张明,在抗战胜利后,是少有跑政治新闻的记者,可说是女记者的前辈了。”(见林海音《说不尽》,载《剪影话文坛》,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版)但是因为两岸睽隔久远,资料难觅,对她的新闻工作实绩无法作具体描述,只能从她给亲友的信函以及自己的回忆文章里,略知一二。如抗战时期,她曾受贵阳《中央日报》之委派,赴重庆采访宋氏三姊妹;国共谈判期间,她又与《中央日报》记者联手采访过美国驻华特使马歇尔将军,等等。曾接受张明采访的女作家谢冰莹,对她印象极佳:“朴素雅致的服装,斯文大方的态度,流利的口才,提出的几个问题,简单扼要,一听她说话的语气和内容,就知道她是个有修养的记者。”谢冰莹还说,读到她“记事详细、文字生动活泼的访问记”后,更对她充满了钦佩之情。(见谢冰莹《我看〈笼中读秒〉》,载《笼中读秒》,台北三民书局1970年版。)

至于她在编辑工作中的成绩,也是有口皆碑的。在贵阳《中央日报》期间,她有幸接文学家谢六逸的班,出任副刊《前路》的主编。这是她初次涉足编辑工作,却由于能够虚心向学,并且热情扶植年轻作者,颇受到各方面的欢迎。王景山(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曾是贵阳国立十四中的高中生,当年因为投稿得到张明的指导和帮助,至今对她感念不已,1993年6月21日,他在台北《中央日报》副刊撰文《五十年前的文字缘》,深情缅怀张明在文学上的“引路之情”。到了台湾以后,张明又长期担任编辑工作,尤其在主编《新生妇女周刊》期间,编发了众多女作家的稿件。同时,她自己还开台湾风气之先,独资创办了台湾第一家妇女杂志《今日妇女》半月刊,为女作家提供发表作品的园地,如知名作家刘枋的第一本散文集《千佛山之恋》(1955年),就是由该社出版的。显而易见,她对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有其独特的贡献。无怪乎台湾的许多女作家如林海音、潘人木、郭晋秀、刘枋、邱七七、徐钟珮等,都与她交往密切,友谊甚笃。

蜚声文坛的散文创作

在台湾文坛,姚葳的散文颇受人关注。著名女作家谢冰莹称誉道:“姚葳的文章,也许由于做记者、编辑锻炼出来的结果,从不无病,玩弄技巧。她的每篇文章,不论小小的方块也好,长的散文、小说也好,都是言之有物,主题正确,词句简洁流利的。……在作人方面,她是个热心尽责,丝毫不肯马虎的人;在写作方面也如此,她不分昼夜地在努力写稿,改稿,把温暖送给人家,把光明照亮黑暗。”(见谢冰莹《我看〈笼中读秒〉》,载《笼中读秒》)这个“姚葳”,便是张明发表文学作品时所用的笔名。

取名姚葳,乃是为了纪念她的母亲(母亲姓姚)。张明4岁丧父,当时年仅26岁的寡母,面对内外交困、备受欺凌的窘境,却坚持让女孩们接受教育,苦心孤诣地培养她们自强奋斗的意识和本领。母亲那“无比坚强与耐性的意志和圣洁的灵魂”,尤其是那种博大而“温柔的爱”(见张明《我的母亲》,载《姚葳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对张明的影响极深。当她拿起笔来写作时,她便很自然地对社会人生付以热情的关怀,笔下也不期然地流泻着浓郁而深沉的爱。

她的作品以散文随笔为主,多抒写自己的日常见闻或感想,虽然取材角度不大,却涉及到许多社会大众所关心的问题,诸如家庭生活、妇女地位、教育子女、金钱与爱情、道德情操等,加上她的文笔清新流畅,娓娓动人,因而颇受到读者和文坛的欢迎。当然,她的作品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一篇《身边琐事可以写吗?》的随笔中,她认为,女性作家可以写自己身边的琐事,只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只要写得真善美;另一方面,她又认为,女性作家应该“扩大自己的生活范围”,“体验‘家’以外的生活”,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充实”。(见张明《身边琐事可以写吗?》,载《姚葳自选集》。)这说明,她已经看到了自己创作中题材狭窄的弱点。可惜中风剥夺了她的健康,也限制了她创作才能的进一步发挥。

活跃于文坛数十年,她先后出版过两部散文集,一是三民书局1970年7月出版的《笼中读秒》(谢冰莹序),二是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2月出版的《姚葳自选集》。其实,这只是她文学创作中一小部分,她散见于各大报刊上的散文就是再出五本也不在话下。但她非常谦虚,自称为“烂稿”而不愿付梓。不仅如此,她还把自己视为“看字的人”,而不愿往“作家”圈子里挤。(见张明1991年9月19日致王景山函。)大陆学者每每编台湾港澳与海外华文作家辞典时,向她征求个人资料,总是被她婉言谢绝(见张明1990年8月17日致王景山函)。这也可能正是她驰骋文坛数十年而鲜为大陆故乡读者所知的一个原因吧。

难忘故乡情

自从1937年离开南通后,张明只有1946年1月回家探过一次亲,此后一直在外飘泊,再也没有返回自己的故乡,迄今已逾六十年了。虽然由于政治原因,海天遥隔,长期不通音问,但故乡情深,却是与生俱来、无法割舍的。她的散文中,便有一些篇章抒写了自己的心曲。如《童年回忆》一文,描绘记忆中的南通,是那样地美丽动人:

南通城在江北几个县市里,是被首推最太平也最美丽的一县。早期的文学家刘大杰在一次访问之后,曾把这个小城誉为绿杨城,那里确实充满了柔美。春秋之季,碧水粼粼,青葱翠绿,真是风景如画,尤其是自港口直达城区的那条公路,修长挺直,两边遍植著绿杨和法国梧桐,春风微拂,柳叶如丝,车辆夹道飞驰,如飞燕穿帘。人在车中,真有说不尽的飘逸之感。这种美丽虽然到处都可能有,但是要像那样宁静的气氛,却就不容易了。难怪刘大杰先生要称道南通是一座绿杨城了。(《姚葳自选集》第222页)

这段充满感情的文字,再清楚不过地写出了作者对家乡的刻骨铭心的思念。这种思念之情,同样流淌在她的其他文章里。如《元宵灯节忆故乡》把故乡这一传统节日的内容、程式以及那种热闹、欢乐的气氛,描写得细致入微、有声有色;《我的母亲》则通过自己少年时代艰难家境的回忆,深情地赞颂了母亲“坚毅不拔的精神”,对母亲让自己“学会了自立自强”而终身受用,表达了永志不忘的感激之情。

1991年夏季,大陆发生严重的水灾,消息传到台湾,牵动了张明和许多台湾同胞的心。张明立即打电话给杭州的妹妹张吉,探询家乡南通的情况。8月5日,她写信给王景山说:“南通老家没有电话,不能立即得知,只不过我老家是在南通的城中心,想来不会受到波及。”(见张明1991年8月5日致王景山函。)她对故乡亲人的关切之情,由此可见。

嗣后,她在信函中多次表达了依依故乡情。当她收到王景山托台湾朋友捎去的南通名产熏糕时,非常激动,立即致函云:“真是翻山过海越过了多少地方,谢谢你给我尝到了家乡风味。”(见张明1991年10月28日致王景山函。)1991年母校南通师范九十周年校庆时,她虽不能亲身前往,但表示对“校庆盛况”“心向往之”(见张明1991年7月20日致王景山函)。1998年10月,与她素昧平生的我为研究南通籍旅台作家给她写信,她复信说“虽觉突兀,但闻到家乡气息,总是不胜惊喜”(见张明1999年1月15日致钦鸿函),并给我寄来了她的两本散文集。她也曾有过回大陆探亲的念头,但由于年事已高,又数度中风,不能行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朋友们纷纷作返乡之行,自己却叹息道:“今生是不作此想了”。(见张明1991年10月28日致王景山函。)

拳拳爱国心

张明长期担任中央日报社记者,又是国大代表,因此,她所写的通讯报道以及若干散文作品含有某些政治色彩,这是不必讳言的。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直到改革开放后,她与大陆故乡的联系也还是十分疏淡。但是据她的亲友回忆,她年青时对五四新文学的旗手鲁迅先生非常崇拜,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神州大地时,她毅然离家出走,投身抗日救国的洪流,在重庆时,她又将自己的儿子取名为思渝,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1999年1月15日,她在给我寄著作资料时附信说:“现在检视文集内容,有若干文字,政治味稍浓,此乃当时意识形态使然……所幸在忧患余生,已能看到两岸趋于和解,真应为我们下一代庆幸也。”由此看来,张明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始终如一的,并且也是与时俱进的。

她在给王景山的信中,多次叙述过自己的情况:“因为中风而致左边半身不遂,所以出外行动都受到限制”(见张明1990年7月12日致王景山函),“近廿年可以说完全进入了冬眠乃至封闭状态”(见张明1991年6月27日致王景山函)。然而,就在这样的境况下,她系念祖国之心依然炽热,对海峡两岸的形势还是关怀备至。当台湾终于开放与大陆互寄航空包裹时,她马上表态:“这又是一大进步。”(见张明1991年6月27日致王景山函。)其欣喜之情,灼然而见。

1991年7月,她在美国的儿媳妇送小孙女回台湾来读国语。对此,她亦喜亦苦,别有一番心绪。喜的是,久别的亲人得以重逢,又有一些亲朋好友藉此而来来往往,这便给平时仅是她与老伴寂寞相对的家,增添了许多的热闹和快乐。而且,她也主张小孙女要学习国语,因为小孙女虽然生于美国,入了美国籍,说的是美国语言,“但黄面孔永远是人家的异族,怎么能不识祖国的语文呢?”(见张明1991年7月20日致王景山函。)然而,她却没有中国人传统的“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因为自己“弄”的“孙”是美国人:“我是中国人,虽然不‘仇’美,但也不‘亲’美,于是伺候小美国人的滋味是不好尝的。”所以,两个月之后,当小孙女返美、生活又复归平静后,她反倒如释重负,说:“我是宁受寂寞的清静,不享弄孙之乐。”(见张明1991年9月3日致王景山函。)

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想范文第8篇

在紧张工作之余,我挤出时间认真观看《新四军》,受到很多很深教育。在认真观看时,想象翅膀早已穿过时空,既想到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舍小家,顾大家,毅然投身到滚滚抗日洪流中去,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凭着一腔报效祖国热血,在武器装备差、作战条件环境相当恶劣条件下,不屈不挠地同敌伪军展开斗争,一次又一次击退了来犯之敌、粉碎了敌人“扫荡”“清乡”等阴谋,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烈战歌,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抗日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抗日战争胜利真是来之不易呀!想到新中国建立之后社会主义建设曲折道路,还想到中国走到二十一世纪,国力不断发展,民族昌盛兴旺,各项事业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重道远,每个中国人肩上担子都还很重。

据资料统计,抗日战争以来,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24000次,毙伤日伪军29万人,俘虏日伪军11万人,缴获长短枪支23万支,攻克据点1300多个,收复县城以上城市52座,日伪军投诚46000多人,部队从10000人发展到主力部队21万人,地方武装10万人,民兵自卫队96万人,建立了地跨苏、浙、皖、豫、鄂、湘、赣七省苏南苏中、苏北、淮南、淮北、鄂豫皖湘赣、皖江和浙东8块抗日根据地,面积达253万平方公里,人口3420万,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众多抗日英雄中,战士们顽强拼搏,奋勇杀敌,赴汤蹈火,前仆后继,用刺刀和鲜血铺平一条又一条前进道路,指战员身先士卒,冒着枪林弹雨,舍生忘死,浴血苦战,坚守阵地,为战斗胜利提供了组织保障。在新四军成长壮大过程中,新四军军长叶挺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我心中楷模、学习典范,他音容笑貌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革命精神永远烙在心中,不断感染、激励、鞭策着我前进。

叶挺同志始终坚持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他和项英组建新四军以后,由于项英和他意见分歧日益严重,军事指挥权受制于人,军长变成了“军需处长”,抗日理想和抱负未施展开,军事才能打折扣等原因,在青平江战役后,他向递交了辞呈后,同时向副主席提出辞职请求,一方面,及在叶挺辞职一事上大做文章,又以高官厚禄引诱他,媒体舆论也纷纷猜测。另一方面,同志从民族、国家、集体利益出发,苦口婆心劝说他。终于,叶挺同志不以个人喜怒为重,顾全全民族统一抗日这个民族大局,听从同志建议,欣然重新回到新四军军长岗位上,令各种猜测、谣言不攻自破,让如意算盘落空。

叶挺同志具有高超军事指挥才能与卓越斗争艺术。在青平江战役中,创造性地运用了以点打围战略战术,做到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退了日寇一次又一次进攻,屡次消灭了来犯之敌。此次战役是新四军前期有名战役,树立了我党我军威信,并且为反人民言论和罪行一记最清脆最响亮耳光,赢得了当地老百姓赞誉,密切了军民鱼水情。在同多次较量中,叶挺同志充分展示了斗争艺术,同日军战斗,缺少军费、弹药等是万万不能,为了限制新四军,更想借日寇之手消灭新四军。因此,在武器配备、军事等问题上,处处设限,叶挺同志没有退缩,没有被困难和问题吓倒,不但同第三战区军事长官顾祝同谈判,而且同谈判,逼迫让步,配给部分武器,解决部分军费及医药等。

叶挺同志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在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后,叶挺到国外流亡了十余年,他走过许多地方,思考着很多问题,心中却总觉得缺少什么,回国参加抗日后,终于悟到心中缺少共产主义信仰。由于抗战与统战工作需要,党中央没有批准叶挺恢复党籍申请,作为一名党外战士,始终按照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尽快把日本帝国主义尽快赶出中国,废寝忘食地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与荣辱,做到爱兵、爱民,受到老百姓热烈拥护和爱戴。

叶挺同志身先士卒,与士兵同呼吸、共存亡。皖南事变茂林战役中,敌军枪弹在头上呼啸而过,叶军长站在队伍面前,手提驳壳枪低沉而又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现在处于生死危急关头,唯一道路是杀开一条血路冲出去。……为了民族生存,我们一定要冲出去,以挽回当前国家民族危机,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辞。如我叶挺有所动摇,枪在你们手上,大家有权打死我”。此时,教导队同志立即带头呼起口号来:“坚决突围出去!”“誓与军长共存亡!”叶挺同志举起手中驳壳枪,高呼:“同志们,跟我来!”战斗愈加激烈,战士们个个奋勇杀敌,但伤亡很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是,副军长项英却不见了,战斗到最后,叶挺同志给中央发电报:“我们将销毁电台,情况万分危急,卿将率部与顽敌战至一兵一卒,东进、东进,我们是铁新四军!”获悉,眼泪禁不住直往下流,在战士们请求下,叶军长只带两名警卫员同谈判却被扣押。在狱中,他大义凛然,在敌人严刑拷打下,没有吐露党机密,自始至终坚贞不屈,是有骨气民族英雄,并且写下了有名《囚歌》:为人进出门紧锁着……他这种把生死置之度外大无畏革命精神令我感动不己。

抚今追昔,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事业奉献自己毕生心血,“三座大山”,才使中华民族及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得到解放,成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经过五十几年艰苦奋斗,几代人不停地努力,不断探索总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与教训,才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十一世纪中国正在不断崛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国家公务员、领导干部,我应该继续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弘扬革命精神,为县域经济新发展新跨越增添本领和才干。

首先,坚定信念,永远站稳立场。思想是行动先导。一个人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什么样信念与理想就决定了他思想和行动。作为一名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公务员、领导干部,我心目中唯一信仰就是相信马列主义科学真理,相信共产主义、不信神、不信鬼、不信邪,敢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头脑,提高理论素养和修养,在变化莫测经济大潮中站稳自己脚跟,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能经受住各种各样考验,永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永远保持共产党员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为共产主义实现不懈奋斗。

其次,强化学习,大力提高素质。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浪潮此起彼伏,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把握住时代脉搏,跟上前进步伐,继续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系统学习党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论著等党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知识和发展与改革系统文件、法律法规政策、吃透精神,把握重点,牢记“两个务必”,掌握发展和改革主旋律,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做到时刻牢记革命优良传统,弘扬艰苦朴素等传统美德,做到识大体、顾大局,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再次,严格管理,抓好队伍建设。创业难、守业更难,回想革命先烈奋斗精神,产生了一种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倍感肩上担子沉重。强化管理,认真落实省委提出“举旗子,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总体思路,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契机,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保先资料,查找自身存在问题与不足,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方式,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切实可行整改方案,并狠抓贯彻落实。讨论修改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从学习、考勤、请销假、文件运转、印章管理、财经、小车、廉政、责任追究等八个方面建立具体可行、便于操作管理措施,达到了增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和建设学习、勤政、廉洁、高效干部职工队伍目,创建人民满意单位和人民满意干部。

第四,主动工作,促进改革发展。一个共产党员是一面旗帜,一根标杆,更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颗螺丝钉,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努力工作,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齐头并进,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弄清情况,找准问题,把握脉络,掌握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解决问题做到有放矢,对症下药,给县委县政府当好参谋助手,提出切实可行建议。二是切实履行发改局统筹、协调、指导职能,积极开展项目编制与储备工作,积极开展储备项目库建设,在项目编制与申报时,注重贯穿“五个统筹”,做好规划论证,做到可持续性发展,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齐头并进。三是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充分发挥“四干”精神,克服非贫困县等客观条件带来不利影响,紧紧依靠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争取较多国省项目资金支持,为县域经济新发展新跨越奠定经济基础。四是加强对重点工程质量和工期管理,除每季度安排人员与县目标办一道进行检查通报外,还不定期深入到各个现场,查质量,促工期,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五是积极强力配合做好达成铁路复线扩能改造工程征地、拆迁、赔偿工作,使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六是扎实做好核电站建设前期工作,做好人口、土地、房屋、林木调查摸底及可研立项为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七是奋力推进县域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消除影响发展体制,做到改革发展稳定统筹兼顾,努力推动县域经济转型,不断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推

动其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五,遵纪守法,树立标杆形象。一是认真学习“两个条例”及“实施纲要”,带头执行各项廉政制度,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十个坚持,十个反对”,带头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别人做到,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自己首先不做,做遵纪守法模范,防患于未然,自觉经受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各种考验。二是争做人民满意领导干部,积极参加“创满”活动,认真落实“二十四字”服务承诺,切实履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五不准”承诺。三是认真落实帮村计划,向贫困居民、家庭献爱心、帮助其脱贫致富,转变就业观念,落实致富资金及致富项目,为构建和谐社会多出一份力。

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想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延安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053-02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据地,是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的圣地,在这片土地上,中国共产党人孕育出了照耀千秋的延安精神,它是党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精神动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延安精神,帮助大学生学习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理解弘扬延安精神的时代意义,有助于大学生对延安精神的深刻理解,从而对延安精神能更好地继承与发展。

一、延安精神的概述

延安精神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抗日民族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领导人在取得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传统革命精神的代表,也是党领导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同时也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也就是要求我们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党在干革命时期需要明确政治方向,延安精神将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旗帜引领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延安精神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革命提供了思想保证。延安时期,我们党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取得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在祖国建设的新时期,我们依旧要发扬延安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祖国的建设而努力奋斗。

延安精神的根本宗旨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在延安时期,深刻地认识到革命要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党所做的一切都必须是人民群众所需要的,都要使人民群众满意,人民的利益是党做任何工作的出发。只有做到人民满意,党才能拥有更好的群众基础,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体现在,在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开发南泥湾,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怕吃苦,使人们过上了好生活。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也是凭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向前发展。新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要继续坚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二、弘扬延安精神的时代意义

(一)延安精神促使我们党保持先进性

延安精神的实质内涵与我们党的作风要求相一致,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就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也就是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其次要求我们党员做事情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能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不刻板自守,能够学习解放思想的作风,敢于改革创新;再次,要学习延安精神中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要保持党的纯洁性,党员领导干部要能够保持清正廉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与群众密切联系,能够与群众打成一片,党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主,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党做任何事情的后备保障。

(二)延安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

在参观复兴之路时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我们伟大的中国梦的基本内容,我们党提出还要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努力。延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思想保障,在社会主义信念的指引下,我们坚信社会主义的时代会到来,今天,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时期,坚持延安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在国际的舞台上,我们党继承了延安精神自力更生的精神,坚持自己的原则,不结盟,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也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延安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思想基础

党的十以来,党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合理内核,是指导我们社会行为的思想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凝聚为16个字“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延安精神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推动我们党向着文明和谐的方向发展,延安精神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今天我们学习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办事,努力把社会建设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社会,努力实现社会公平,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延安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运用在今天的社会中就是要求每一位社会成员能够坚持自己的本位,热爱自己的职业,能够做到爱岗敬业、诚信友善,从而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国家建设提供自己力所能以的帮助,也为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延安精神的方法

(一)将弘扬延安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

课堂教学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我国教育的主要途径,所以,将弘扬延安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能够有效的传播延安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党在延安十三年的艰辛经历穿去,讲述党在延安十三年的先进事迹,也可以通过放映影片,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党在延安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富有时代特色的延安精神。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得到的是直接经验,思想政治教育课是一门必修课,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将延安精神进行宣传,在延安时期为取得革命胜利的不易,从而更好的珍惜党的革命果实,更好的珍惜生活。

(二)形成良好的学习延安精神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作用,努力在高校形成良好的学习延安精神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弘扬延安精神,营造有延安精神的校园文化,营造一种学习红色文化的校园环境,积极倡导学生阅览延安革命时期的书籍,组织学生阅读”红色”历史,交谈读书感受,引导学生观看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时期艰苦奋斗的历史影片,让学生了解党在延安时期的英雄事迹,使延安精神深入大学生的心里,成为一种精神力量,促进大学生的思想能够积极向上。良好的学习延安精神的氛围形成,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间接的影响,这种思想的影响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感染,这种氛围使大学生通过耳需目染、情感的熏陶和内心的感受,思想发生变化,使思想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到新的水平。

(三)积极推进弘扬延安精神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弘扬延安精神,不仅仅在于传统的教学课堂中,而是要将弘扬延安精神与具体的社会实践相结合,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大学生切身体会到延安精神的魅力。将学生社团作为学校弘扬延安精神的平台,组建纪念文化社团,开展娱乐活动,如组织唱“红歌”比赛,红色诗歌朗诵比赛,将关于延安精神的经典歌曲和诗歌得到传唱和诵读,激发大学生内心的崇敬之情,这种崇敬之情是纯洁质朴的。在开展娱乐性社团的同时,在高校中还可以组织专门研究延安精神的社团,如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延安时期英雄事迹研究会”,“成立延安革命史研究会”,组建“红色文化艺术研究会”等组织,通过延安时期革命历史的学习,对党在延安时期的英雄事迹的学习以及对红色文化艺术的了解,深化大学生对延安精神的理解与认识,激发大学生学习延安精神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民族精神。

(四)努力学习延安精神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积极开展交流活动

改革开放四十年感想范文第10篇

一、简约朴素的新课导入令课堂艺术别具一格

新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而衡量其成功的标志是,教师是否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特定的教学环境,联系自身执教的特点来实施?是否充分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为课堂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些图片,并猜一下这些景观反映的是什么地方?(生交流不同的观点,师展示西双版纳的热带景观图片)

生:云南的西双版纳。

师:(话锋一转)同学们欣赏完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后,有哪些感想?(生生交流不同的观点)

生: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太美了,如果有机会就去西双版纳旅游。

师:今天,就给大家一次机会,让我们共同走进西双版纳,领略西双版纳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风情。

联想到各式各样的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为了突出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片面追求课堂的活跃、综合等效果,致使完整的教学结构被人为肢解,因此出现各式臃肿、违反教学常规的新课导入案例。不可否认,一些公开课的导入,确实给地理教师带来了或多或少的灵感与触发。但应冷静地思考:新课导入什么?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毫无疑问,应建立在遵循本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习对象的年龄、生理及知识状况,按照有效教学理论,设计新课导入应突出有效性、时效性、知识性、趣味性。成功的新课导入应该恰到好处地融合在整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

二、求真务实的方法手段使课堂教学返璞归真

呼唤返璞归真的课堂艺术,就是希望执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手段、方法能真正求真务实,杜绝作秀的空间,回归到质朴而真实的教学状态上来。质朴而务实的教学案例,没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罗列课堂,没有热热闹闹的“虚讨论”、“伪合作”的教学方法点缀课堂。而是欣喜地看到执教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寻找适合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愉悦发展,使师生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得务实、学得实在。

现摘录公开课“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中部分教学片段。

师:令同学们向往的西双版纳,在什么地方?(多媒体展示西双版纳地理位置图)

生:西双版纳在我国云南省境内,地处横断山脉南端,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

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西双版纳以哪条河流与泰国水路相连?找出这条河流并在图中圈画出来。

生:湄公河,这条河流在我国叫澜沧江。

师:西双版纳还被称作是“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一块绿洲”,能否说一下理由?

生:与气候有关,西双版纳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师:受气候的影响,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景观。(多媒体展示热带雨林景观)

师: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生存着许多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西双版纳为此还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下面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西双版纳可爱的动物。(多媒体展示雨林动物)

生:老师,西双版纳作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除了有优美的热带雨林景观,有没有独特的民族文化或风土人情?

师:当然有吸引人们的独特风情了,下面一起欣赏视频了解。

当前各式各样的艺术公开课弥漫着一股多媒体教学风气。在不少教师眼里,没有多媒体就不能凸显新课程理念,没有多媒体就没法完成教学任务。于是,教师沦为多媒体的“奴隶”就不足为怪。上述案例中,执教教师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清晰直观地将西双版纳景观展示给大家,拉近了师生的交流距离,避免挤占学生想象的空间,造成孩子被动接受的局面。因此,提倡追求返璞归真的课堂艺术,希望教师以求真务实的执教精神,把朴实的理念带进课堂,充分继承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化“繁”为“简”,进行有效教学。

三、严谨生动的语言表述为课堂氛围增添风采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讲究语言艺术,即描述地理事物和现象时,生动形象,造成一种地理意境;讲解地理概念和原理时,严密准确,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具体;总结地理规律时,抓住要领,编成口诀,言简意赅……总之,通过教师严谨生动、流畅优美的艺术语言,牢牢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时而将其带入神秘的境界,时而将其引向思维的浪峰,使整个地理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张弛有致、跌宕起伏、生动活泼、饶有趣味的良性运作状态。

现摘录公开课“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中部分教学片段。

师:日本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抓住历史机遇,只用了三、四十年的时间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如果说近邻日本在世界创造了一个经济增长的奇迹,那么在中国有一个地方在改革开放短短二十几年时间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腾飞的神话,你知道它是我们国家的哪个地区吗?

师:(课件展示:2003年,全国人均收入排名前十强)这十个城市哪几个不在珠江三角洲?

师:(课件展示:深圳和威海城镇人均收入数值比较)看了这些材料,那些爱动脑筋的同学一定会产生一些疑问,能把你最深的疑问告诉大家吗?

学生质疑:……

师:中国这么大,为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就增长这么快?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增长到底有哪些有利条件?从区位因素、人文因素、政策思考,随笔记录思维火花。

四、巧妙有趣的置疑设问促课堂活动形式多样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目的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利用反问、对比和设问等形式,结合地图所揭示的地理事物特点和规律,设疑引导,将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于一体,启发学生思考,既可避免教师过多单调讲述,也能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例如,讲授西双版纳发达的旅游业时,可以创设角色(假如你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长)设计以下问题。

你会侧重发展哪种支柱产业,为什么?

当地有哪些符合发展这种产业的资源,为什么西双版纳有这些突出的有利条件,而与之同纬度的世界其它地区大多是沙漠?

侧重发展这种产业会对当地经济、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

发展这种产业你认为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或正面临哪些问题?你建议来往或居住在西双版纳的不同身份的人应当怎么办?作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长,你应怎么办?

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做好分工,将讨论组织者、记录员、中心发言人分配到位,提高学生的全员参与性、组织秩序性。逐题答辩,分散重、难点,视具体情况决定每一题讨论及回答时间。

五、切实有效的拓展延伸化课堂学习为行动研究

课后拓展只是课堂艺术的一种形式与手段,它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过分追求形式,必然会冲淡实效,使课堂教学失去方向。因此,课堂拓展要以“有效”为第一追求,执教教师需要从课堂艺术的本质出发,根据教学需要,精心筛选拓展内容,悉心挑选拓展形式,适度控制拓展容量,准确把握拓展时机,将拓展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朴素的课堂艺术与教学浑然一体。

现摘录公开课“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其中部分教学片段。

师:我们所生活的某某地区,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能否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探索思考苏锡常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有哪些?(区位因素、政策因素、人文因素)

生:……

上一篇:初中开学感想范文 下一篇:看完阅兵仪式感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