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汇报范文

时间:2023-03-06 21:06:04

改革汇报

改革汇报范文第1篇

全县农村综合改革动员会以后,我们××镇立即着手作了工作布置,现将前阶段工作及下一阶段性工作计划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

一、前一阶段工作,

主要是开展了项工作:

一是组织一次学习。全县农村综合改革动员会以后,我们××镇立即着手召开党政班子会议,准确及时全面传达会议精神,并展开了班子成员层面的座谈交流,就有关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行初步商讨。同时把县委综合改革的主要精神向机关干部进行传达,使每一位干部对该项工作做到心中有底。在此基础上,我们及时组成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的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并就有关情况进行了分组落实,做到责任到人,时间到人。

二是制定一套方案。全镇班子会议后,我们立即组织全体党政班子成员分成个小组就农村综合改革个重点内容进行调研,听取镇机关老领导、村、厂、事业单位四个层面的建议意见,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在综合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县委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最终制定了《××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方案》对镇机构改革、农村教育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镇级财务化解、村级组织运转等五方面工作进行了明确。在一系列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我们于月日下午,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事业单位负责人召开了××镇农村综合改革动员会,对下阶段工作进行了充分地动员详细地布置。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建光同志亲临会场,对我镇的综合改革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

三是召开一次读书会。月日,我们组织全镇位村支部书记召开了一次读书会,专门邀请县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王群,县经管总站副站长孙挺军同志为支部书记进行专题辅导。读书会重点就“一事一议”、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座谈交流,并就已在全镇范围内推广的锦坞经验,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进行了再次强调布置,主要是以“八个一活动”为载体开展工作,即:进行一次民主管理培训;发放一本村民自治手册手册;疏通一条村务工作渠道;制订村级行事规则一套制度;规范一套民主管理程序;推行一项“党员代表”联户做法;开展一项服务等。通过“锦坞经验”的推广,把我镇村级民主管理的核心定为:民主、依法;团结、和谐;发展、稳定;实干、诚信;服务、便民;重心定为是重大事情决策“六步法”,实质定为党内民主与群众民主相结合,团结依靠群众与引导服务群众相结合,干部自律与制度监督相结合。

四是开展一次培训谈心。针对综合改革中,建设、环保、安监、社保四个部门行政执法管理权限的下放方案,我们邀请上级部门领导、专家及时对相关办、中心人员开展了一次培训,要求相关办、中心对上述下放的四项行政管理职能权限有较为清晰的判断和认识。并从这些办、中心抽调一批政治思想坚定、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且具有相关执法资格的机关干部作为执法人员,直接行使县行政执法职能。同时,我们还组织驻村指导员进行了个别谈话在驻村指导员中,民主选拔推荐副镇(局)级后备干部,征求驻村指导员微调方案。

五是成立一个委员会。适应农村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需要,根据综合改革中有关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精神,我们对现行教育行政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成立了××镇教育管理委员会,由党委宣传委员孟雁凤任主任,教育总支书记毛太松兼任副主任,另设委员名。镇教育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在在县教育主管部门和镇政府的双重管理下,研究决策全镇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事项。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教育总支书记毛太松兼任。

二、下一阶段工作

一是开展一项试点。在确保村级组织运转工作中,推行“一事一议”制度的是一项关键性工作。对于这项工作,下阶段,我们将着重把重心放在和两个试点村身上,通过进一步健全完善两村原有的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方面的制度,突出““一事一议”制度”,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再在全镇面上予以推广。

二是进行一次微调。在今年年初“四办两中心”的机构改革基础上,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四办两中心”的格局,保留党委政府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业和保障办公室,村镇建设办公室、驻村指导中心,将调处中心改为综治工作中心,并组建一个××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对个别中层干部和驻村指导员岗位进行微调。

三是建立一个中心。即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目前,全镇已有兴联、锦坞、新迪埠等村建立起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下一阶段,我们将在其余村推广设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对村民所托工作实行全程,要求做到“六个有”:即有牌子、有房子、有人员、有制度、有记录、有考核,实现“农户办事不出村、纠纷调解不出村、信息提供不出村、致富服务不出村”的目标,初步构建起“知民情、解民忧、方民便”的新型便民服务机制。

四是做好一个网点建设准备。组织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广泛征求干部群众对镇教育网点调整的建议意见,积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分尊重群众意愿,力求教育网点选址做到科学合理,为××年秋瑾一小的建设打好财力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计划用年时间,把全镇所中心小学、所分校、所中心小学,调整为所以秋瑾为命名的小学,做深做透秋瑾文化。

五是进行一次债务化解。严格按照县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精神,开源与化解双管齐下做好镇村级财务化解工作。开源,在镇一级,重点是以发展“三产”提高税源经济。主要是做好日月集团投资万元,占地平方米的日月家园以及雄盛纺织的房地产开发,同时加快花为媒汽配城首期平方米的二手车市场开发。在村一级,重点是明确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引导村级经济坚持走以物业经营为主发展的路子,壮大村级实力。化解,在镇一级,计划在一年内化解镇级债务。在村一级,重点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加强村级货币资金管理、严格控制招待费、办公费等非生产性开支,建立村级债务监控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通过严格预算、财务公开、强化考核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债务。

改革汇报范文第2篇

1956年10月1日,《文汇报》在上海复刊。复刊后的《文汇报》将自己定位为一张社会主义的人民的报纸,并且是知识分子的报纸,新闻必须能够从各方面满足知识分子的需要。复刊后,《文汇报》以各种形式宣传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双百”方针,并且组织报道,反映了各方面的问题。一时间,知识分子的各种想法和言论像百花一样绽放在《文汇报》上,《文汇报》也真正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当然,形式活泼、言论丰富的《文汇报》也受到了广大读者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欢迎,成为《文汇报》的“黄金时代”之一。

而作为当时《文汇报》主编的徐铸成来说,这一时期对他自己而言,“也是全神贯注的‘黄金时代’之一”。①

徐铸成与《文汇报》

徐铸成将1956年复刊后的《文汇报》和抗日战争后的上海《文汇报》以及创刊初期的香港《文汇报》,并称为自己全神贯注的三个“黄金时代”。其实,又岂止这三个时期,从《文汇报》1938年创刊直至1957年徐铸成被划为,淡出报界,徐铸成都亲自主持了《文汇报》的笔政。

这种渊源发端于1938年。当时,已经在《大公报》积累了丰富的采写经验,并且尤其擅长采访政治新闻的徐铸成,成为刚刚创刊一个月的《文汇报》的主笔。

可见,刚刚进入《文汇报》的徐铸成就已经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46年,徐铸成回到复刊的《文汇报》,并与严宝礼“约法三章”,强调《文汇报》不应接受任何带政治性的投资,并且报馆或记者也不得接受任何的津贴,他认为这样才是一个报纸成其为民间报的根本,可以防止报纸在政治和立场上受到各种力量的干预。

5月1日社评――《我们的自勉》,郑重说明本报之立场为:要求民主,拥护经济建设,扶植民族工业。反对一切独裁、垄断及违反自由、民主的现象。

我并于若干日后,以个人署名,发表本报之今后宗旨为争取民主,反对内战和独裁;使办报成为一真正独立的民间报,代表人民利益说话,而不是依违两可、在党派间看风色、行市之所谓中立报纸。②

徐铸成为《文汇报》定下的政治上独立的宗旨直到解放后才有所改变,解放后复刊的《文汇报》难免受到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甚至在《论人民民主》的当天,当时的《文汇报》要闻编辑政心永为了醒目、吸引读者,将新闻作了分题处理,当时也被看作是离经叛道的。在这种老区方式和苏联模式已经深深地笼罩了当时的各大、小报纸的情况下,徐铸成也无奈地“只能老实学习”,但他仍坚持为《文汇报》撰写时事性文章和一些短评,并且这些文章仍不时为塔斯社引用,甚至拍发专电。

1956年,徐铸成进京筹办《教师报》,不久《文汇报》停刊,但徐铸成与《文汇报》的缘分并未就此停滞。

徐铸成在《文汇报》改革中的措施

总揽全局,制定《文汇报》复刊后的编辑方针。徐铸成担任《教师报》总编辑期间,曾经在第一届全国人代会时巧遇邓拓,邓拓当时对徐铸成说,他觉得《文汇报》停刊很可惜,它(《文汇报》)有别的报纸所无法代替的特点(《徐铸成回忆录》)。邓拓的这句话也引发了徐铸成的反思,《文汇报》的特点到底何在?它在中国新闻界到底应该占据什么地位?在中央决定恢复《文汇报》并正式通知徐铸成负责筹备该事之后,他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便更加现实起来。甚至为了拟定出一个合适的编辑方针,徐铸成还亲自来到邓拓家中向他请教。

经过反复推敲、斟酌,并召开了多次编委会之后,徐铸成提出了“人弃我取,人取我弃”的方针,“认为应根据我报的特点,有所弃才能有所取,才能重点突出知识分子所关心的问题,精心写作新闻报道,提倡要‘生产北京信远斋的酸梅汤’,不要大路货的‘一般汽水’”。③

在这样的方针指引下,复刊后的《文汇报》新闻的编排方式较其他报纸均有一定的突破。徐铸成敢于突破当时一些条条框框选择新闻的标准,将知识分子真正关心、真正与知识分子有关的新闻放在最显著的位置。如出版之初,他即将著名越剧演员袁雪芬女士结婚的消息放在了要闻版的显著位置,这在当时的新闻界被看作是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而《文汇报》却在当时坚持着自己的编辑方针,这种根据新闻的重要性和信息量安排版面的方法,使得当时的读者特别是知识分子们耳目一新,销路大涨。

网罗人才,使得《文汇报》真正成为“争鸣”之平台。作为一个老报人,徐铸成在几十年的办报历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办报经验,更积累了广泛的人脉,而他的广交天下也无疑给复刊后《文汇报》的繁荣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首先,l956年《文汇报》复刊前,徐铸成曾就报纸复刊后的编辑方针、如何办出特色等问题广泛征求了文化界和报界诸多人士,虚心向他们请教。并且多方网罗人才,为即将复刊的《文汇报》配备了一支精良的采编队伍。

其次,在《文汇报》复刊以后,徐铸成利用自己与文化界、文艺界人士的关系,对多位文化界名人进行采访,并且《文汇报》还积极地刊登能够反映知识分子思想动态、观点的文章,如《草木篇》问题的争论、电影问题的争论等,这些讨论都从实践上贯彻了“双百”方针,真正地鼓励了百家争鸣。

积极利用副刊作为斗争和宣传的阵地。副刊是一个文化争鸣的不可忽视的阵地,对于办给知识分子看的《文汇报》来说,副刊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复刊后的《文汇报》副刊采用了部分的彩版,以便充分地调动知识分子的情绪。另外,徐铸成还利用副刊,使其成为争鸣的又一个场所,在此期间的《文汇报》副刊登载了很多的旧体诗,并且相当一批老一辈的文化界、文艺界人士纷纷给《文汇报》副刊投稿,佳作连连见诸报端。

徐铸成改革措施原因探究

报纸独立、传播自由的新闻理念。徐铸成作为一个民间“文人办报”的典型人物,从其办《文汇报》伊始就认为“作为民间报纸,必须有自己的立场,反对舆论统一,只有持有独立立场,才有存在的价值”。徐铸成认为,对于关乎真理和国家民族的利害大义,报人必须有自己的立场和判断,不容许有含糊歪曲。另外,报纸、舆论必须成为监督国家政治、实现民主化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徐铸成的这种办报思想深深地扎根于心中,而他对于自由、民主的追求一直也没有停止过,他的这些理念恰好与国家提出的“双百”方针一拍即合,于是当1956年中央决定复刊《文汇报》时,徐铸成的这种办报理念自然也延伸到了复刊后的《文汇报》的身上,报端处处洋溢着对于民主的热切追求,多种思想的热烈碰撞和激情洋溢。

办报环境的相对宽松。解放后,《文汇报》复刊,但是当时中央受老区方式、苏联模式办报的影响,对于国内的报纸也实行了一定的改革,这让一批老报人在一段时间内难以接受和适应。徐铸成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无奈解放后,一些套套,每使人瞠目束手。举例言之,在长沙解放之日,我们已在无线电中受到确讯,而翌日刊出,即被指为抢新闻,是资产阶级的作风,因新华社尚未正式公告也。”徐铸成对于这种不问宣传效果的做法虽然都照做不误了,但心里实际上还是难以适应的。

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人民日报》率先改革,中央对于苏联模式的反思……这一切都使得新闻界、文化界呈现出一片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央又决定复刊《文汇报》,这一切都给了徐铸成莫大的鼓舞,让他又重新燃起了热情和斗志。

多年笔耕于《文汇报》,结下深厚的感情。自1938年《文汇报》创刊以来,徐铸成一直将《文汇报》看成自己实现理想的地方,当成自己的事业,并且亲自带领《文汇报》一步步成为一张真正的倡导自由、民主的民间报纸。1946年,徐铸成在请辞《大公报》时,曾经在信中对胡政之表示,《大公报》是三位先生(指吴、张、胡)苦心经营而来的,他无权去冒险,但是《文汇报》确实是他的一支笔“写”出来的,如果遭遇不测,也是“我成我毁、于心亦安”。可见,《文汇报》对于徐铸成来说,并不仅仅是糊口的营生一桩,更是自己亲手创造的一番事业,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一个大舞台。因此,在中央决定复刊《文汇报》之后,徐铸成才能倾注如此多的心力,为了制定一个合适的编辑方针,多方奔走,亲自主持报纸的言论,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改革时候的轰轰烈烈、如火如荼与改革后的落寞、沉寂形成的对比,正像改革时意气风发、充满热情的徐铸成与改革后寂寥、痛苦的他所形成的对比一样,强烈而让人扼腕。也许这场改革中蕴含的东西太多,当时的《文汇报》始终也无法与它所生存的环境剥离开来,徐铸成在这场改革中只是千千万万个“徐铸成”中的一个,微小甚至于不足道。

但他的这种真正去办一张不偏不倚却充满大义的“民间报”的思想,以及他对于新闻事业的执著追求,为其奋斗一生的精神,在今天看来仍显得那么弥足珍贵。

注释:

①②③徐铸成:《徐铸成回忆录》,三联出版社,1998年出版,262页,130页,260页。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

改革汇报范文第3篇

一、国企改制工作进展情况

按照全省国企改革工作会议及白城市委三届八次会议的要求,我们做了认真的研究部署,明确工作思路,就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产权为核心,大力实施国有经济布局和所有制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统筹规划,继续搞好国有企业改制攻坚,坚决完成全年改制工作任务。并成立了大安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大安市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攻坚战工作方案,确定了基本原则、范围对象和方法步骤,针对国企改制中难点问题,采取“会办制度”予以研究解决。

我市列入省816户之中的12户重点企业,职工人数4861人,其中退休人员890人,在职职工3971人。资产总额21834万元;负债总额4358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200%;应支付的改革成本为4894万元,其中:拖欠职工工资999万元,职工集资款694万元,欠社保养老费1178万元;应发职工经济补偿金2023万元。目前,已有白鹅公司、石油钻采机械有限公司、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3户企业实现了“双退”。大安市液化气公司与客商达成产权出售协议,企业净资产285万元,出售价格180万元,已开完职工大会,通过了企业改制工作方案,5月初改制工作即可结束。大安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大安市明胶有限责任公司、大安市第一汽车配件厂、大安市第二汽车配件厂4户企业已完成了企业改制,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等工作,已完成了困难企业认定,劳动部门档案审理,职工经济补偿金测算等各项基础工作。大安市制糖厂、大安市第一造纸厂、市饲料公司都未实现改制,目前都有合作对象正在洽谈中,如社会保险费全部缓交、财政与省补偿金筹集到位,年末都可完成“双退”。市烟叶公司企业资产抵偿农行贷款后,补偿金自筹部分到位也能实现“双退”。

今天上午,市委刘继武书记又召开了专题会议,听取了前段改制工作的进展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具体意见,并明确指出,今年全市改制工作要在组织部门、经济部门等单位的协调、组织、领导下,要在7月末全面完成全市改制工作任务。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由于我市国有工业企业改革起步较早,在探索中也客观地造成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可以说,目前这些企业“双退”工作面临的矛盾仍很突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补偿金缺口较大,阻碍补偿政策的落实。按全口径统计全市29户国有工业企业在职职工10265人,经摸底测算平均工龄20年,补偿标准300元,补偿金总额为6500万元,按省、市、企各承担三分之一计算需企业筹集资金2200万元。经与市财政、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沟通了解到,本市需财政配套资金3945万元,而实际能配套1257万元,资金缺口2688万元。列入省重点的12户企业,自筹资金缺口约1000万元,需职工个人垫付。而有资产可变现的企业不多,可变现资产扣除劳动债务所剩无已。出售、出售收回的企业均无资产,需职工为企业支付。

2、自筹资金职工“交不起”。对企业职工退出自筹资金有资产可变现的,自筹资金由职工垫付,无资产可变现的自筹资金由个人支付。目前,部分企业职工上访,反映生活困难无资金垫付还有一家几口在一个企业,自筹资金超万元“交不起”。据初步了解,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就有60多名这类职工。

3、欠交“社保”养老费不能按规定偿付。按省社保公司要求,企业欠交“养老费”,困难企业需交足50%,其余50%以资产抵押后,方给出具证明,才能办理身份退出手续,而我市列省重点的12户企业中就有7户。这些企业因无现金支付50%陈欠社保费,并轨工作现已“搁浅”。

4、筹措改革成本难度大。按省有关政策规定,改制企业土地使用权由同级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收购、然后转让,其收入全部统筹用于国企改制,但我市多数改制企业土地使用权已变更为个人名下,只有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一户未办转让,以此筹资无法兑现。

5、企业与解除劳动关系人员,未按政策规定支付补偿费。仅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就达653人。这部分人员都未参加养老保险,按规定需参加社保方可享受补偿待遇。

6、改革成本难以支付。改制过程除支付职工拖欠工资、集资款、欠社保养老费、经济补偿金等改革成本外,还涉及大量的费用支出:审计费、评估费、产权过户费、土地出让费、劳动仲裁费、职工档案保管费、破产费等金额之大企业难以承担。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首先,职工劳动关系的理顺滞后于企业的退出。几年来先后有部分企业退出了国有序列,企业职工却仍保留着全民身份,劳动关系没有理顺。

第二,改革成本不足。国有工业企业“双退”进展步伐放缓的原因是改革成本难以支付,人员难以安置,我系统工业国有企业实现“双退”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偿还拖欠工资、集资款、社保养老金等项开支预计高达9800万元,企业资产不能与之成正比。

第三,前期政策与改制工作错位,制约“双退”进行。大多数企业在97年后相继实行改制,尤其是出售企业,当时按政策要求,在出售合同中明确规定职工身份不变,致使企业出售后职工仍滞留在企业,造成现在改革难以操作的局面,这些都要在下步国企改革中加以解决。

三、下步打算

我市目前还有24户企业没有实现“双退”(包括列入省重点的7户企业在内),按照“省国企改革工作会议”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改革攻坚任务。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继续攻坚。我们要深入企业进一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完善方案,一厂一策。按照确定的规划目标和任务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定时间表、有计划、按步骤实施企业“双退”。市委常委、各相关副市长要每人包保一户企业,并要深入企业全程包保企业“双退”工作,进行改制工作现场指导,对职工进行思想发动,把住改制工作的关键环节,做好企业改制后的监督工作,并负责在职工权益分配,社会保险等环节疑问解答,确保企业改制按章操作,收到实效。建立必要的调度制度,每月调度一次,对改革进展情况及时汇报、上报。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总结上一季度工作,解剖典型,协调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2、抓住重点,规范运作,确保全年任务完成。需改制的12户重点企业,需退出的职工总数为3971人,其中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就达2080人,解决该厂“双退”是全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争取时间,一手抓企业破产、一手抓企业职工身份退出,要在市法院等部门的支持下,将股份公司恢复为国有企业,重新办理企业破产手续,力争三个月完成该企业破产工作。同时,加大职工身份退出工作力度,在社保公司的大力扶持下,争取今年5月份完成职工身份退出工作。我们还要抓好其余23户企业的并轨工作。把企业“双退”与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抓住国家予以资金补贴的机会,解决企业无产可破、无资可补的主要矛盾,破解企业改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必保今年完成全市“双退”改革任务。

3、借助外力,拓宽渠道,招商改制。一是企业“双退”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结合,千方百计营造卖方市场。分析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形式,依据我市重要生产要素供应充足及国有企业的产品基础等比较优势,广开门路,多方招商,营造国有产权出让的卖方市场。二是继续实行企业“双退”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发扬敲门招商的精神,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三是企业“双退”与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抓住每个招商机会,尽可能地寻找客商,营造竞争氛围,提高卖方身价。按顺序说,能国际招商尽力招外商;能就地招商,则就近招商。就是尽量把企业出售给国内外的集团、企业、自然人或法人出资人,利用外资改活企业。

四、选派干部的组织管理情况

改革汇报范文第4篇

一、国企改制工作进展情况

按照全省国企改革工作会议及白城市委三届八次会议的要求,我们做了认真的研究部署,明确工作思路,就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产权为核心,大力实施国有经济布局和所有制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统筹规划,继续搞好国有企业改制攻坚,坚决完成全年改制工作任务。并成立了大安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大安市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攻坚战工作方案,确定了基本原则、范围对象和方法步骤,针对国企改制中难点问题,采取“会办制度”予以研究解决。,

我市列入省816户之中的12户重点企业,职工人数4861人,其中退休人员890人,在职职工3971人。资产总额21834万元;负债总额4358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200%;应支付的改革成本为4894万元,其中:拖欠职工工资999万元,职工集资款694万元,欠社保养老费1178万元;应发职工经济补偿金2023万元。目前,已有白鹅公司、石油钻采机械有限公司、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3户企业实现了“双退”。大安市液化气公司与客商达成产权出售协议,企业净资产285万元,出售价格180万元,已开完职工大会,通过了企业改制工作方案,5月初改制工作即可结束。大安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大安市明胶有限责任公司、大安市第一汽车配件厂、大安市第二汽车配件厂4户企业已完成了企业改制,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等工作,已完成了困难企业认定,劳动部门档案审理,职工经济补偿金测算等各项基础工作。大安市制糖厂、大安市第一造纸厂、市饲料公司都未实现改制,目前都有合作对象正在洽谈中,如社会保险费全部缓交、财政与省补偿金筹集到位,年末都可完成“双退”。市烟叶公司企业资产抵偿农行贷款后,补偿金自筹部分到位也能实现“双退”。

今天上午,市委刘继武书记又召开了专题会议,听取了前段改制工作的进展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具体意见,并明确指出,今年全市改制工作要在组织部门、经济部门等单位的协调、组织、领导下,要在7月末全面完成全市改制工作任务。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由于我市国有工业企业改革起步较早,在探索中也客观地造成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可以说,目前这些企业“双退”工作面临的矛盾仍很突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补偿金缺口较大,阻碍补偿政策的落实。按全口径统计全市29户国有工业企业在职职工10265人,经摸底测算平均工龄20年,补偿标准300元,补偿金总额为6500万元,按省、市、企各承担三分之一计算需企业筹集资金2200万元。经与市财政、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沟通了解到,本市需财政配套资金3945万元,而实际能配套1257万元,资金缺口2688万元。列入省重点的12户企业,自筹资金缺口约1000万元,需职工个人垫付。而有资产可变现的企业不多,可变现资产扣除劳动债务所剩无已。出售、出售收回的企业均无资产,需职工为企业支付。

2、自筹资金职工“交不起”。对企业职工退出自筹资金有资产可变现的,自筹资金由职工垫付,无资产可变现的自筹资金由个人支付。目前,部分企业职工上访,反映生活困难无资金垫付还有一家几口在一个企业,自筹资金超万元“交不起”。据初步了解,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就有60多名这类职工。

3、欠交“社保”养老费不能按规定偿付。按省社保公司要求,企业欠交“养老费”,困难企业需交足50%,其余50%以资产抵押后,方给出具证明,才能办理身份退出手续,而我市列省重点的12户企业中就有7户。这些企业因无现金支付50%陈欠社保费,并轨工作现已“搁浅”。

4、筹措改革成本难度大。按省有关政策规定,改制企业土地使用权由同级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收购、然后转让,其收入全部统筹用于国企改制,但我市多数改制企业土地使用权已变更为个人名下,只有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一户未办转让,以此筹资无法兑现。

5、企业与解除劳动关系人员,未按政策规定支付补偿费。仅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就达653人。这部分人员都未参加养老保险,按规定需参加社保方可享受补偿待遇。

6、改革成本难以支付。改制过程除支付职工拖欠工资、集资款、欠社保养老费、经济补偿金等改革成本外,还涉及大量的费用支出:审计费、评估费、产权过户费、土地出让费、劳动仲裁费、职工档案保管费、破产费等金额之大企业难以承担。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首先,职工劳动关系的理顺滞后于企业的退出。几年来先后有部分企业退出了国有序列,企业职工却仍保留着全民身份,劳动关系没有理顺。

第二,改革成本不足。国有工业企业“双退”进展步伐放缓的原因是改革成本难以支付,人员难以安置,我系统工业国有企业实现“双退”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偿还拖欠工资、集资款、社保养老金等项开支预计高达9800万元,企业资产不能与之成正比。

第三,前期政策与改制工作错位,制约“双退”进行。大多数企业在97年后相继实行改制,尤其是出售企业,当时按政策要求,在出售合同中明确规定职工身份不变,致使企业出售后职工仍滞留在企业,造成现在改革难以操作的局面,这些都要在下步国企改革中加以解决。

三、下步打算

我市目前还有24户企业没有实现“双退”(包括列入省重点的7户企业在内),按照“省国企改革工作会议”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改革攻坚任务。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继续攻坚。我们要深入企业进一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完善方案,一厂一策。按照确定的规划目标和任务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定时间表、有计划、按步骤实施企业“双退”。市委常委、各相关副市长要每人包保一户企业,并要深入企业全程包保企业“双退”工作,进行改制工作现场指导,对职工进行思想发动,把住改制工作的关键环节,做好企业改制后的监督工作,并负责在职工权益分配,社会保险等环节疑问解答,确保企业改制按章操作,收到实效。建立必要的调度制度,每月调度一次,对改革进展情况及时汇报、上报。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总结上一季度工作,解剖典型,协调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2、抓住重点,规范运作,确保全年任务完成。需改制的12户重点企业,需退出的职工总数为3971人,其中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就达2080人,解决该厂“双退”是全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争取时间,一手抓企业破产、一手抓企业职工身份退出,要在市法院等,部门的支持下,将股份公司恢复为国有企业,重新办理企业破产手续,力争三个月完成该企业破产工作。同时,加大职工身份退出工作力度,在社保公司的大力扶持下,争取今年5月份完成职工身份退出工作。我们还要抓好其余23户企业的并轨工作。把企业“双退”与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抓住国家予以资金补贴的机会,解决企业无产可破、无资可补的主要矛盾,破解企业改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必保今年完成全市“双退”改革任务。

3、借助外力,拓宽渠道,招商改制。一是企业“双退”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结合,千方百计营造卖方市场。分析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形式,依据我市重要生产要素供应充足及国有企业的产品基础等比较优势,广开门路,多方招商,营造国有产权出让的卖方市场。二是继续实行企业“双退”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发扬敲门招商的精神,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三是企业“双退”与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抓住每个招商机会,尽可能地寻找客商,营造竞争氛围,提高卖方身价。按顺序说,能国际招商尽力招外商;能就地招商,则就近招商。就是尽量把企业出售给国内外的集团、企业、自然人或法人出资人,利用外资改活企业。

四、选派干部的组织管理情况

改革汇报范文第5篇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林改工作机构

首先成立了镇长任组长、相关部门组成的集体林权改革领导组,进一步加强对全镇林改工作的领导与监督,其次成立了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督查小组,由镇党委委员任各组组长,联系各村,同时还成立镇集体林权改革维稳组,协调处理林改工作中出现的矛盾纠纷,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

二、注重宣传发动,积极利用媒体广泛宣传

为确保此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林改的积极性,完成全镇林改任务,镇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了由各村、相关部门参与的全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传达上级林改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并邀请县林业部门专业人员对参会同志进行林改工作专门培训,会上还向各村发放《*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同时,根据会议部署,会后各村联系点分管领导赴各村,组织召开村林改动员会,向广大林农仔细讲解林改政策、法规,宣传林改工作的重要性。

三、精心组织安排,确保林改任务顺利完成

(1)全镇抽调八名以选派村第一书记为主的机关干部,以全脱产形式参与林改工作,要求他们全身心投入到组织协调、人员安排、以及内业的整理工作中去,为林业技术干部的外业区划、勘界工作做好服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取消法定节假日,要求林改干部和林业技术人员,克服一切困难,做好外业区划与勘界。同时利用不能开展外业的空闲时间,加快进行内业的整理以及材料收集工作;

(3)对村组干部及林改代表进行集中培训,使林改代表掌握林改工作程序,熟练各种图表的填写;

(4)定期召开全镇林改工作调度会,由各组林改干部汇报林改进度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布置;

(5)努力做好后勤保障,充分协调好村组关系,尽量做到不缺工。要求林改干部利用早晚时间召开村民组会议,进行统筹协调。对于山场在一起的村民组,尽量安排在一起进行外业区划及勘界工作,节省工作时间。

四、依法调处纠纷,积极维护林区社会稳定

维护林区秩序稳定是上级党政组织的根本要求,是整个林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镇党委、政府切实履行职责,将维护林区稳定工作贯穿始终,无论是村、组林改实施方案的制定,还是明晰产权、确权发证,无论是宣传发动,还是林改现状调查摸底,每项工作都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上,严格依法依规操作,不折不扣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重要指示。同时,着力排查调解林改中的矛盾纠纷,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调处”的原则,努力做到户与户的纠纷不出组,组与组的纠纷不出村,村与村的纠纷不出镇,出现一起解决一起,截止目前,我镇未出现一起因林权改革发生的事件,为林改工作营造了和谐氛围。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由于去年冬天的长时间冰冻雨雾天气,影响了外业的区划与勘界工作;

二是今年3月份的村支两委会换届工作,我镇存在着村民组的换届工作,影响我镇的林改进度;

三是业务上的磨合期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

改革汇报范文第6篇

1、强化基层党支部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了支部的工作制度,对支部“”、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等12个方面的制度进行了汇编并下发,建立了党员管理“三卡一册”,做到动态管理、常态考核,进一步发挥支部激发活力、永葆先进的作用。二是根据“把支部建在所上”的要求,对支部和党员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结合工作需要,对符合条件的供电所和基层单位单独成立了党支部。三是定期召开政工例会,达到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互相提高的目的;经常派员对支部进行指导、检查,特别对支部执行力建设方面,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念,增强责任,提高能力,做群众的贴心人、带头人。四是实施挂钩制、例会制、考核制、督导制、培训制五条举措,确保支部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

2、开展党建同业对标工作。一是按照《党支部工作细则》的要求,制订《党员责任区考核办法》,按照党员分布和总数,划分责任区,指定责任人,明确责任内容,带头完成各项生产、工作任务。二是规范党建工作的软件资料,统一印制会议记录本下发到各党支部,并开设专题培训班,对同业对标的有关知识和会议记录进行了专门培训,促进支部资料台帐建设。

3、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一是构建党员学习机制、党员教育机制、党员管理机制、党员民主参与机制、党员激励机制、党员监督机制、党员服务群众机制等七项长效机制,组织党员赴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确保基层党支部扎扎实实地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二是每年“七一”前夕,由各党支部认真组织,结合工作实际,进行量化计分,公正、公平择优推选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单位等评选活动。特别是20*年初在抗冰保电阶段,公司成立了抗冰保电共产党员突击队,广大党员日夜奋战在抗冰一线,涌现出以*、*为代表的一大批抗冰保电先进典型人物,在公司内部形成了“学先进、做典型”的浓厚氛围。

4、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及时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各项主题活动,先后组织实施了“思想再解放、观念再转变、思路再创新”、“党员‘一带二’心桥工程”、“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优质服务‘满意工程’”、“人人讲诚信”等主题教育活动。一是公司党委第一时间制定学习方案,采取中心组学习会、党员大会和政治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集中学习,领会其实质。此外各党支部还通过宣传栏、黑板报等载体向广大党员干部员工及时宣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二是利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征文和大讨论等多种形式,突出主题教育活动。首先是通过举办演讲比赛,筛选出优秀的员工参加市公司的比赛,在供电简讯上开辟专栏,刊登内容新颖、语句流畅、观点突出的征文;其次是开展“我为企业做了什么、我为企业创造了什么、我为企业带来了什么”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导干部员工以实际行动支持和投身到公司的改革发展大局中来,增强干部员工的忧患意识和改革发展意识,树立“企业兴我荣、企业衰我耻”的观念。再是通过“我为创建和谐企业作贡献”二十二问活动,就思想观念是否转变、和谐意识是否树立、履行职责是否到位、执行力是否提高等进行对比,查找在观念、工作效率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深刻剖析自己的行为,规范了员工的言行举止以及服务态度。

5、制定并推行党务公开工作。公司相继出台了《党务公开实施方案》、《党务工作预公开制度》、《党务公开评议》等相关工作制度,并制订了《党务公开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和《党务公开工作考核评分标准》;此外还聘请了公司党务公开义务监督员,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监督作用,扎实推进公司的党务公开工作。各党支部还将党务公开工作与支部工作可视化管理有机结合,增强党支部工作的透明度,让党员明白、让员工了解党支部工作,真正使基层党支部成为联系群众的纽带,进一步促进员工队伍的稳定。

二、加强领导干部建设,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1、“四好”领导班子建设。始终把组织制度建设与机制建设紧密结合,把认真落实国网公司决策与自觉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把严格制度执行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把系统性思考与精细化管理紧密结合,把探索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与深化干部考核紧密结合,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班子成员深入分管部门和单位调查研究,做到科学决策和集体决策,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提高了领导班子综合素质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2、强化党委中心组学习。公司党委致力于建设学习型班子,把学习作为立身之本,把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素养摆到重要日程,做到基本理论天天学、时事政治及时学、重要文献深入学。一是做到每次学前有计划、有安排,学中有专题、有讨论,学后有总结、有体会,学出了共识和实效。二是注重学习过程,通过学习来统一思想认识、研究探讨工作,大力提高学习质量和成效。三是坚持中心发言人制度,班子成员自觉撰写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大大增强了领导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也因此带动了各基层党支部的中心组学习。

3、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制定党委内部议事规则和公司重大问题议事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实施意见,充分发扬民主,有效地确保了公司重大问题议事决策的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先后开展了以“唱好七字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公司班子成员率先撰写教案,分别到基层单位上廉政党课;引导20余名基层党支部书记结合工作特点,撰写了40余篇有一定深度、有一定见解、有一定思想内容的理论文章和党课教材,形成了一个勤学习、勤思考、勤笔耕的学习氛围,从而使领导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二是创新中层干部管理考核细则,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用百分制的方式计分,客观评价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激励和监督干部尽职尽责积极工作。三是提出了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坚持有德有才、提拔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慎重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的原则,强化干部教育、培养、考核、监督等各环节管理,坚持集体研究和组织考察、任前公示、任前谈话制度,把好干部“入口关”,从而培养了一支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

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努力培养“四有”员工队伍。

1、“三到位”推进思政工作。一是坚持组织领导到位,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坚持资金投入到位,确保重要党报党刊和宣传教育、文化活动经费支出。二是坚持监督检查到位,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检查,每半年检查一次,年底结合各项业务工作综合考核。三是常态机制建立到位,就当前党员干部员工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

2、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开展党员“一带二”心桥工程和“五带五共”活动,签订帮带责任书,此举有效地发挥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开展向困难党员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公司党委建立了困难党员档案,每年“七一”前公司党委组织走访困难党员,使党员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三是按照党员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对建党对象进行严格考核和审查,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注重吸收青年职工和技术骨干中的优秀分子,不断地把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

3、积极做好员工思想工作。一是公司党委坚持每季进行党员和员工思想动态分析,从员工关心的主多“五分开”、农电工异地交流、营销大普查、员工培训、农电工聘用、定岗定员等方面入手,深入开展问题探讨,制订解决问题的措施。二是公司班子管理重心下移基层,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基层单位通过召开经济分析会、安全例会和政工例会等形式,了解员工队伍情况,深入员工当中与他们谈心,解疑释惑,确保生产运行安全、经营秩序规范、队伍思想稳定。三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思研会的部署安排,调整充实了公司思研会理事会组成人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活动,坚持每年下达思研课题,扎实开展理论研讨活动,取得丰硕成果。20*年公司获得江西省“优秀思研会”荣誉称号。

4、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不断强化舆论引导工作。一是狠抓宣传报道力度到位,充实调整了公司三级通讯网络成员,并聘请专家为公司通讯员进行授课,不断提高通讯员的写作水平;下达了年度对外对内宣传报道任务,制定了《对内对外宣传报道奖惩办法》,并将该办法纳入业绩捆绑考核管理。二是加大对外媒体、报刊及网站新闻稿件的投稿工作,设专人加强对省、市公司政工网站新闻稿件的投稿工作,及时将公司生产、经营、服务等情况的稿件在多类媒体上刊登,近年来公司对外宣传在数量上实现了逐年翻番增长;特别是在20*年度,重点做好了抗冰保电、迎峰度夏、奥运保电、行风测评、营销大普查等重大活动及节假日期间的宣传报道工作,全年对外媒体刊登998篇,对外宣传质量与数量都得到了同步提高,连续三年被市公司和县委授予“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和“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进一步优化了公司在地方政府和广大用户心目中的形象,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社会公众影响力。三是在对内刊物方面,根据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超前策划、收集素材,确保新闻实效性和准确性,全方位做好宣传报道的筹划准备工作,达到中心突出,实效性强的目的;改版《*供电》简讯,使内部简讯无论是在份量上、质量上,还是影响力上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此外还出版了建军八十周年和抗冰灾专刊,丰富了内部刊物的内容,鲜活了宣传的色彩。

5、创新考核模式,整顿队伍纪律。在开展基层党支部和基层单位年终考核时,一改往年谈成绩多、谈不足少的总结式的考核方法,采取了“不谈困难谈思路,不谈成绩找差距,不谈优点查不足”的考核新模式。公司考核组采取背靠背的形式,对被考核单位进行“公正、科学、客观”的评估和打分。这种考核方式使每个被考核单位管理者感到了压力、看到了差距、找准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同时也坚定了信心、鼓舞了斗志、防止了“松口气”的自满情绪在队伍中的蔓延。

四、加强文明创建工作力度,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1、狠抓文明创建工作。一是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建立起“一岗多责、双向参与、共同负责”的工作机制,层层签订了精神文明建设责任状,做到文明建设与生产经营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对照指标体系表和综合评价表的具体要求进行认真评定,对其中不符合要求的缺项、弱项进行整改,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同业对标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近年来公司蝉联三届江西省文明单位、二届国网公司文明单位,被*省文明委授予“文明帮建先进单位”称号。二是深入实施供电所创建“六大工程”,现公司已有*、*和*3个供电所被国网公司授予“示范窗口”称号,永丰供电所获得了“*市20*-20*年度文明单位”称号。

2、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一是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认真宣传国网公司企业理念,全面推广应用国网公司视觉识别系统,撰写编印了《员工手册》;建立公司荣誉室,图文并茂地展示公司发展史迹,展现了公司获得的各项荣誉;开设图书室和健身房,掀起了员工学知识、用知识和参与文体活动的热潮;征集干部员工的优秀论文,出版《论文选集》,市公司择优选出8篇论文在《论文选集(四)》上刊登。二是整合企业文化建设资源,把每年创新工作、亮点等和近年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成果以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一并制作成公司发展进程的电视专题片和宣传画册,大力宣传公司的新形象,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公司发展保驾护航。

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一是及时调整公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岗双责”的工作格局,坚持每年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二是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五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细化,做到了分工明确、职责到人。

2、认真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实施纲要》、《学习纲要》和《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等知识竞答活动,并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了《人生的败笔——受贿案警示录》和《忏悔》,增进广大干部员工预防职务犯罪意识。开展“读《清贫》、唱《清贫》”,“明荣知耻,廉洁奉公,营造和谐”等廉政主题教育活动,班子成员带头学习《清贫》文章,对公司的中层干部和员工进行了多次深刻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系列教育活动,增强了员工遵章守纪和廉洁意识。开展“加强作风建设、实现新的跨越”活动,每个阶段工作都得到县“三风”督查组的肯定,被县委评选为“加强作风建设,实现新的跨越”集中教育活动先进单位。

3、深入开展效能监察及“三清理一规范”工作。一是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堵塞漏洞,认真组织调研,开展多项效能监察活动,扎扎实实推进工作,获得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公司先后被省公司评为“清产核资效能监察先进单位”,被省、市公司评为“用电抄核收效能监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二是认真开展“三清理一规范”工作,围绕成本管理和控制,预防违规违纪现象发生,建立健全招投标管理办法,重点对公司设备和物资采购、新大楼建设等进行了严格的招投标,没有出现违规现象,充分发挥效能监察的作用,不断提高公司成本运营管理水平,使效能监察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4、深入开展行风建设工作。一是班子成员分片挂钩包干各基层单位行风建设,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宗用户、私营企业用电档案,将行风评议工作与供电所三项责任制考核、所领导年薪制考核挂钩。认真受理群众针对行风建设的投诉举报问题,严格调查核实和处理,并进行奖惩考核。二是进一步增强做好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自觉性、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奖惩结合的原则进行,开展对公司各营业窗口的明察暗访,对违反行风建设规定要求的单位进行考核。三是强化行风评议宣传力度,把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与“金牌服务迎奥运”和“优质服务满意工程――365和谐行动”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借助不断完善的95598客户服务系统,明确了停送电信息的流程,举办活动现场征询群众意见,通过新闻媒体以及各种有效的载体,提高社会对供电企业的认知度。由于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扎实开展,20*、20*、20*年连续三年行风评议被评为县公共服务类第一;20*年获上饶市“人民群众满意服务窗口”荣誉称号。

六、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1、工会工作。一是为切实加快推进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挖掘和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结合“311”岗位互动开展战时反事故演练;将技术比武创新为业务技能统赛,对名列前茅的进行增发技术津贴,激发了广大职工学技术、钻业务的热情。二是积极倡导员工提合理化建议,切实保障和落实员工民利,进一步深入推进司务公开工作,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不断得到完善。三是坚持送温暖工作,班子成员深入到抢修第一线慰问员工,真正从行动上体现对员工的保护关心;在每年的九九重阳节期间,组织召开退休老同志座谈会,班子成员不仅与退休老同志欢聚一堂,共度佳节,还为退休老同志发放慰问金,让他们感受到了公司的关心和组织的温暖。自20*年以来公司共补助困难职工603人次,送出慰问金32.0*万元,慰问退休干部、特困职工和日常生病住院员工3*人次,送出慰问金9.5733万元,为患重病员工开展献爱心活动,共收到广大员工捐款9.1127万元。此外,公司还相继组织开展农村“户户通电”、“金秋助学”、“汶川地震灾害”等募捐活动,共募集到善款12.9877万元,广大干部员工用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困难职工子女和灾区人们献爱心。

2、女工工作。严格执行党的计划生育政策,签订落实了计划生育责任状,切实做到“三无一好”。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女职工”、“巾帼文明示范岗”等系列活动,树立女员工“三八”红旗手学习榜样,把对女工的关爱渗透到每个家庭,进一步提高了女职工建功立业的主动性。开展“春蕾计划10元捐”和结对帮扶贫困学生等活动。组织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上门为县敬老院服务。近年来,公司女工委多次被县妇联授予“先进单位”称号和上饶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

3、人武工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公司武装部从强化政治建设入手,加大了国防教育力度,学习宣传《兵役法》和《国防教育法》,使民兵预备役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进一步巩固“民兵之家”阵地,派出专武干事参加了市、县专武干部培训,参加了全县民兵拉动式集结点验等大型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县人武部统一安排的日常工作和军事训练任务。

4、团青工作。积极服务于企业中心工作,相继开展了“安全知识进万家”、“青春光明行”、“奉献爱心送温暖”等多项活动,到贫困户及五保户家中免费安装电灯、更换旧线路,深入各乡村开展“安全知识进万家”宣传,增强了广大团员青年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大力开展“青年岗位能手”、“优秀电力青年”等评选表彰活动,深化“推优”工作,促进团员青年成才,在公司营造出了“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继续深化青年文明号创评活动,主要成绩有:桐畈供电所获“省级青年文明号”,湖丰、枧底供电所获“省电力公司青年文明号”,修试所获“上饶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回顾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公司党委切实加强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明确工作目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员工队伍稳定,凝聚了人心,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同样,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不足:一是基层党支部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强,在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方面还仍有差距,支部书记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二是干部员工的素质和执行力同精益化管理要求还有差距,少数中层干部对工作研究不够深入,存在工作落实不力的现象。三是少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工作作风不严谨、工作标准不高的现象;在工作中还存在惯性思维,在创新创效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还不够大。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努力克服薄弱环节,花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巩固已有成果,提高工作水平,夯实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基础。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们巩固国网一流县供电企业、创建国网农电综合标杆单位和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极其重要的五年。因此,我们必须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创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今后五年,公司党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在市公司党政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公司上下更新思想观念,增强诚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形成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努力推进*供电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创建和谐企业作出新贡献。

总体目标是:努力构建一套更加有效的思想教育体系、组织体系、参与体系和服务体系;努力建设一支谋事、干事、干成事、好共事、不出事的高素质“四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支党性强、作风正、始终保持先进性、先锋模范作用好的高素质党员队伍,建设一支忠诚企业、顾全大局、勇于担当、业务过硬的员工队伍;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和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主要任务是:围绕一个中心(生产经营),突出二个重点(四好班子建设、学用),发挥三大作用(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四项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党务和司务公开、党建同业对标、增强执行力),推进五大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党风行风建设、群团建设、企业文化建设)。

围绕以上目标和任务,我们今后五年必须扎实的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四好班子建设,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1、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一是公司党委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自身建设,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和党的纪律,全面贯彻落实《党委工作规则》,适应企业发展、机构改革的需要,推进党的工作,促进企业发展。二是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党委各项决策的科学性,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修订和完善各项制度,巩固和健全先进性长效机制,真正起到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党员素质、推进各项工作的目的。

2、推进党务和司务公开工作。党务和司务公开工作要着力于公开内容的充实、活动形式的创新、运行机制的规范、监督效果的提高上。进一步拓宽公开的内容及形式,健全和完善公开监督及考核体系,推动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增强公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使公开工作成为公司民主管理的主渠道,成为公司工作的一大亮点。

3、始终坚持“四抓”,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一抓学习提高。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和成效,把所学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应用于公司新的实践和发展,应用于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拓宽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式,切实增强中心组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学习,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五种能力”,特别是提高对外打交道的能力,积极为公司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抓团结协调。团结是班子建设的生命线,要坚持在强化大局意识、促进发展中增进班子团结,在加强沟通、完善制度中维护团结;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三重一大”问题通过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按期开好民主生活会,妥善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形成班子成员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和谐氛围。三抓干部队伍。认真贯彻党的干部工作方针,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干部人才培养规划,加大干部培训、交流力度,建立识才、引才、育才、用才的新机制,积极落实任前公示、干部试用和干部谈话制度,不断提高识人用人水平。统筹制定班子和干部考核方案,坚持用辩证、全面、客观和发展的眼光看实绩、用干部,注重干部履职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班子业绩和干部绩效的重要依据,与薪酬、奖惩、晋升等挂钩。四抓廉政监督。坚持开展公司领导班子勤政廉政十项公开承诺及领导干部个人廉洁自律公开承诺活动,着力构筑防范线、辅助线、举报线、纠察线、警示线这“五条防线”,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将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使各级领导班子真正做到既干事又干净。

二、重点抓好基层党支部建设,巩固战斗堡垒作用。

1、不断完善支部目标管理工作,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基层党支部工作细则》,完善和加强党支部工作目标和可视化管理,继续落实和深化挂钩制、督导制、考核制、例会制和培训制等五大支部建设新举措,继续推行支部书记交流上党课,促进支部建设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大每半年度的党建工作考核力度,完善党内表彰、奖惩等激励约束机制,选树标杆党支部,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支部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争取支部工作创出特色、树立品牌。二是按照省、市公司要求,启动党建同业对标工作,及时成立党建同业对标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认真召开党建同业对标动员部署会,制定细化党建同业对标实施方案、明确其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办法和职责分工,在公司党委和各基层党支部两个层面全面推行实施,促使公司党建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2、夯实组织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一是建好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础。根据新的形势要求、新的工作需要,要按照精干、高效、协调和有利于工作的原则,合理设置党的工作机构,配备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党务工作人员,为党的建设提供组织保证。二是完善制度。健全和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形成靠制度管理、按程序办事的工作机制。对于在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充实、调整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使之更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三是强化管理。要采取切实措施,全面贯彻省公司党组印发的两则。一要坚持开展党支部目标管理和可视化管理,加大对党建各项工作的督查及考核力度,完善党内表彰、奖惩等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增强支部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要加大对党员的培训,认真实施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七项长效机制,不断深化“党员责任区”活动及党员争先创优活动,并加强督促考核;三要完善发展党员的“一推二考三公示”制度,制定党员发展计划,严格发展程序,办好建党对象培训班,确保党员发展质量;四要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政工干部素质,举办各种形式的政工干部培训班,通过集中学习、外出考察等,拓宽政工干部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好工作;五要增强执行力建设,公司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增强执行力,培养“令出则行、有禁则止”、“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任务”的行为习惯,决不允许有“理解的就执行,不理解的就不执行”现象发生。同时逐步完善决策执行体系,加大对执行情况的监督考核力度,强化干部“问责制”,推进全员绩效考核。

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永葆党员先进性。

1、加强思想建设,营造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良好风貌。一是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以创新观念、创新思路、创新方式和创新载体为手段,把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公司中心工作,把解决员工思想问题和解决企业风气问题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寓情于管、寓理于事,因势利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汇集公司近些年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事迹,出版公司《群英谱》,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维护好员工队伍的稳定。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员工、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塑造员工、用公司的价值理念引导员工,形成统一意志,规范员工行为,使广大员工成为公司发展的推动者、改革的支持者和稳定的维护者。继续坚持每季度进行党员和员工思想动态分析,认真分析和排查不稳定因素,做到员工动态早了解、员工困难早摸清、员工矛盾早化解;对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加强协调,采取措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为创造公司团结、和谐、稳定的局面作出贡献。三是发挥新闻宣传工作的效用。

全面落实公司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和决定,一方面,要加大对公司在改革发展稳定、同业对标创建等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先进典型内外宣传的力度,出大稿,出深度报道,力争在报道的质量和效应上有新突破,提升影响力,让政府、让社会了解企业,让企业走向社会。另一方面,要加强新闻宣传队伍建设,加强与媒体的联系、沟通,完善新闻宣传防范、应急处置机制和考核机制,有效化解新闻风险,确保不发生负面新闻曝光事件,极力维护企业良好形象。四是把职工群众关心的问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重点,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和效果。争取每年都有优秀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并在公司范围内推广。五是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根据上级有关精神要求,公司党委在深化“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争做优秀电网员工”和“企业文化推广年”活动,广泛开展“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活动,以打造诚信文化为目标,以加强诚信建设为基础,以提升诚信形象为重点,以建设诚信机制为保证,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信用意识强、管理制度严、公共记录好、经营业绩优、品牌美誉度高的诚信企业。紧紧围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主题,以学贯十七大精神为主线,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表率作用,积极调动各方面的因素,努力形成全员为企业献计出力的浓厚氛围,推进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2、突出学用《》,增强党员的宗旨意识。一是强调一个“学”字。充分利用“”,在全体党员中广泛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全面系统地学习,努力做到熟悉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掌握的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的意识、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纪律观念。二是注重一个“用”字。把学习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理论研讨工作结合起来,与深化公司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公司员工代表大会精神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党员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撰写心得体会文章。三是开展一个“讲”字。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以此影响和带动广大党员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党员对的认识;党员不但要学原文、写体会,还要能深入浅出地在广大员工中宣讲的内涵,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四是体现一个“实”字。紧紧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扎实开展此项活动,狠抓队伍建设。继续树立和宣传一批先进典型,使广大党员学有目标、赶有方向,从而深化活动的效果。

3、不断增强党员的先进性,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实施落实党员学习机制、党员教育机制、党员管理机制、党内民主参与机制、党员激励机制、党员监督机制、党员服务群众机制等七项长效机制,坚持开展党员“三大标准”考核。不断完善党员争先创优活动,大力开展党员轮训工作,深化“党员责任区”活动,继续实施党员“一带二”心桥工程,坚持每年开展党员主题教育活动,构建党员长期受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与考核,在党员中开展“三学三比”活动(学理论、学经济、学业务,比思想、比作用、比贡献),不断提升党员素质,发挥党带群的模范作用。

4、创新群团组织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工会组织要坚持和完善以员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员工民主管理制度,拓宽企业民主管理途径,推进企务公开工作,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切实开展好合理化建议的收集、整理、采纳工作,为公司党委及行政提供决策的依据;做好员工劳动保护工作,完善工伤保险机制;深入开展各种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提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活动;广泛开展符合时代要求、凝聚员工力量、弘扬公司文化的文体活动,创建模范职工之家;坚持送温暖制度,做员工群众的贴心人,构建关爱员工的长效机制;切实做好退休人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关心退休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情况。共青团组织要围绕企业发展中心,加强自身建设。深化创建青年文明号、手、岗活动,力争在创建省部级号、手上有新的突破;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认真做好“双推”工作。女工委要维护好女员工的特殊利益和合法权益,开展女员工素质提升和创新立功活动。引导女员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转变观念、建功立业;继续开展“巾帼文明示范岗”和“三八红旗手”创建活动;坚持不懈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做到“三无一好”。武装、民兵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民兵工作条例,深入开展国防教育,组织民兵参加各项活动,提高民兵工作达标水平,充分发挥民兵在生产、工作等各方面的突击队作用,保证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应急任务。

四、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一流企业品牌。

以构筑管理、廉洁、服务、安全等文化为内容,以倡导“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为主题,构建“规范管理、令行禁止”的管理文化,“干净、干事”的廉洁文化,“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服务文化,“珍惜生命、心系安全”的安全文化。每年制作以宣传展示公司形象的电视片、画册,大力增强服务文化的建设工作,开展演优质服务文艺节目、编辑服务文化手册等活动,不断激发员工做好供电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营造一种“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洁氛围,把廉洁理念、制度固化为广大干部员工的行为。

1、继续组织深入学习宣贯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营造上下同欲、政令畅通、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将十七大精神贯穿全局工作,作为中心工作的指导性纲领,引导全体党员员工立足岗位,扎实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建设坚强电网,真情服务社会,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奋斗。2、以创建特色党支部建设为切入点,注重加强党支部建设,增强工作活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而促进员工队伍稳定,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3、凝聚人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观念,大力倡导思想政治工作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为生产经营中心服务,为基层广大党员和员工服务。积极开展专题活动,策划好宣传工作,办好《*供电》简讯,在稿件上出精品,出深度报道,让政府、让社会了解企业,让企业走向社会,营造良好的公共关系。4、在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全方位参与、多角度审视、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确实起到舆论导引正确,思想工作及时,为保安全、谋稳定、促发展起到坚强的政治保障作用。5、深化文明创建工作,继续坚持层层签订精神文明建设责任状,大力推进供电所文明创建六大工程,开展系列文明创建评比活动,把文明单位建设和创建和谐企业有机结合起来,巩固现有文明创建成果,稳步推进精神文明同业对标工作,抓好创建活动。文明创建实现以下目标:继续保持省文明单位行列,并进入第三届国网公司文明单位,力争获“全国文明单位”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五、狠抓党风行风建设,树立公司良好企业形象。

1、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一是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坚持做好责任分解,严格责任考核,加强监督检查。二是完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继续以《实施纲要》和《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的学贯为重点,认真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积极构建反腐倡廉大格局。2、做好案件查处工作。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的监督,做好工作。对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失职渎职案件,尤其是利用职权收受“回扣”、私设“小金库”、工程中标后分包非标项目和设备等方面的违法违纪案件要重点查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做到条条有答复,件件有回音。3、扎实开展效能监察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用电抄核收效能监察工作长效机制,围绕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设备采购招标、用电营销及强管理降线损等项目的效能监察。通过选择立项,对公司有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查漏补缺,实行有效监督,铲除不廉洁行为和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4、加强行风评议建设。深入推进客户满意度调查、行风测评、客户投诉和社会监督评价体系的“三位一体”建设,认真贯彻供电服务“八字”方针、“三个十条”,进一步健全完善行风建设、优质服务、营销管理、生产管理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管理办法、标准。加大对行业作风建设奖励办法及处罚暂行规定的执行力度,创新服务理念,将行风建设的要求贯穿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完善95598服务系统功能,接好每一个电话,接待好每一个客户,建设好每个服务窗口,向社会各界征求对公司行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企业和客户架起心与心相通的“连心桥”,继续保持在全县民主评议行风的前列位置。

今后五年,是加快公司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更加紧紧依靠公司的党员、干部和员工,努力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到2014年,*电网要基本上形成以220kv双环网为供电骨干网架,以110kv网络为主电网,以35kv网络进入负荷中心的高压供电网络;资产总额突破4亿元;利税总额突破4500万元;售电量突破12亿千瓦时;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0万元/人/年;员工收入与企业、社会同步发展;巩固国网一流荣誉称号,争创国网农电综合标杆单位,靠近国际一流,同业对标综合评价位居全省县级供电企业前列。

改革汇报范文第7篇

一、国企改革工作现状

我市国有工业企业共计24户,职工人数11547人,其中退休人员2262人,在职职工9265人。资产总额28500万元;负债总额4271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151%;拖欠职工工资5893万元,职工集资款558万元,欠社保养老费2479万元;应发职工经济补偿金7312万元。1996年以来企业陆续实行了不同方式的改制,具体划分为七种类型。其中:

1、参与集团公司1户(轴承厂)。,

2、实行有限责任公司5户(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骨素明胶有限责任公司、油钻采有限责任公司、恒泰橡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信誉橡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3、破产企业(进入程序)6户(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药物包装厂、第一橡胶厂、印刷厂、食品厂、第一汽车配件厂)。

4、整体兼并企业1户(油脂化工厂)。

5、出售企业6户(联谊罐头厂、稀土永磁电机厂、矿山风机厂、食品厂、白酒厂、淀粉厂)。

6、出售收回企业3户(啤酒厂、糖果厂、骨胶厂)。

7、改制未完企业2户(工业用布厂、制糖厂)。

在以上27户国有工业企业中,除油脂化工厂、恒泰橡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信誉橡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双退”外,其余24户企业中有22户实现了单退,这些企业虽退出了国有性质,但职工未退出国有身份。

为积极推进公有制多种有效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我市坚持企业债务不悬空,资产不流失,职工有安置的原则,加速国企从一般性领域退出的步伐,采取超常规的办法,推进实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按照2004年工业改革攻坚战的安排,各企业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实现国企“双退”为主要内容,在明确改制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确定了今年改制工作的对象。一是抓企业破产,净化企业内外部环境,以破产促进招商;二是抓招商引资,以招商促进企业“双退”。

在企业破产方面,有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石油钻采厂、酒厂、石油配件厂、第一汽车配件厂等五户企业已进入破产程序,其中: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从2003年9月8日企业提出破产申请,2003年11月25日省高法下达破产立案通知书,到2004年11月8日历时14个月。目前企业破产工作按省高法提出补充股东会对实施破产的表决意见的要求,已开完股东大会并向法院提交了相关材料。石油钻采厂、大发酒厂、石油配件厂破产工作已经终结,第一汽车配件厂破产工作也在进行之中。

在招商引资方面,各企业坚持以招商促启动,以启动促稳定的原则,主要做了四项工作。一是年初制定了企业改制工作方案,确定了“统筹安排,规范运作,稳步推进”的原则。明确了企业出售标的、方法、步骤及职工身份退出补偿标准,工作程序等具体事项。二是广泛宣传。在对工业企业改制工作进行调查摸底、分类排队的基础上,于4月26日通过电视台于社会公开7户企业出售公告,并对投标者做强做大企业的能力、经济实力、诚信度、对职工负责的态度、产品研制与市场开发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三是确定购买对象,进行互相考察。在有意向购买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几位客商中,上半年以双鸭山市振兴煤矿的老板做为购买主要招商对象,下半年以“兰石集团”、柳州重型机械厂等大型企业为重点,多方招商。四是规范运作,实施1312工程,即制定一个好的改制工作方案;算好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职工身份退出三笔帐;开好一个职工大会;办好职工身份退出、职工续保两个手续。目前全市工业所属企业除了未改制的2户企业外,其余都已完成了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改制方案,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职工身份退出补偿的测算。有的企业职工大会已经开完。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于我市国有工业企业改革起步较早,在探索中也客观地造成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可以说,目前这些企业“双退”工作面临的矛盾仍很突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补偿金缺口较大,阻碍补偿政策的落实。全市国有工业企业在职职工9265人,经摸底测算平均工龄20年,平均工资400元,补偿金总额为7312万元,其中需企业筹集30%为2193万元。而有资产可变现的企业只有5户(石油钻采厂、工业用布厂、一汽配件厂、骨胶厂、制糖厂),可变现资产仅为520万元,出售、出售收回的9户企业和破产的6户企业均无资产,尚缺1693万元,缺口率达75%。

2、企业已“双退”,但补偿金未支付。市第二汽车配件厂实行了股份制经营,资产量化到个人,采取的是股权补偿的办法;市第二橡胶厂,资产偿还职工的债务后,无资可补,但已通过职工大会同意转为股份制企业,职工没得到补偿;市油脂化工厂经职工大会同意,采取了“投保补偿”的办法。上述企业职工都未得到“钱”,而此次国家给其它企业职工退出身份补偿,势必会引起三户企业职工的波动。

3、出售企业没有“人随资产走”。在已出售的6户企业中,企业的资产已通过合法手续卖掉了,产权已经变更完毕,但职工身份未退出国有,仍滞留在原企业。

4、出售企业收回后,遗留问题多。市糖果厂、市啤酒厂、市骨胶厂产权出售收回后,资产既有职工的,又有债权人的,还有购买者投入的,纠纷不断,如骨胶厂赵玉莲缠访。并且有的企业资产抵不上债务,职工退出补偿企业自筹部分无资可补。如市啤酒厂。

5、进中心和出中心人员未能解除劳动关系。按吉林省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进出站人员都享受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但原来企业对此部分人员视为“两清”,全市工业进站人员约2800多人,此部分人将增大补偿支出超千万。

6、企业与解除劳动关系人员,未按政策规定支付补偿费。仅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就达653人。

7、企业可变现财产少。按照市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确定的困难企业经济补偿金省里补贴50%,市财政补贴20%,企业自筹30%的支付办法,企业自筹部分30%,而绝大多数企业目前无产可破、无资可补。有的企业破产后,资产已经职工大会通过出售或转让,其所得偿还了职工的工资等债务,但按补偿规定补偿无来源;有的企业资产不能偿付职工债务,让职工交30%补偿金,职工会向企业要拖欠工资、集资款。

8、改革成本难以支付。改制过程涉及大量的费用支出:审计费、评估费、产权过户费、土地出让费、劳动仲裁费、职工档案保管费、破产费等金额之大企业难以承担。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首先,已经改制的企业还存在投资主体单一、企业股本结构不合理、法人结构不健全、内部运行机制不配套等一些不规范、不到位问题。

第二,职工劳动关系的理顺滞后于企业的退出。几年来先后有部分企业退出了国有性质,企业职工却仍保留着全民身份,劳动关系没有理顺。

第三,改革成本不足。国有工业企业“双退”进展步伐放缓的原因是改革成本难以支付,人员难以安置,全市工业企业实现“双退”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偿还拖欠工资、集资款、社保养老金等项开支预计高达1.6亿元,企业资产不能与之成正比。

第四,前期政策与改制工作错位,制约“双退”进行。我市现有的改制不彻底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都超过100%,也就是说所有者权益是负数。大多数企业在97年后相继实行改制,尤其是出售企业,当时按政策要求,在出售合同中明确规定职工身份不变,致使企业出售后职工仍滞留在,企业,造成现在改革难以操作的局面,这些都要在下步国企改革中加以解决。

三、下步国有企业改制的具体措施

我市国有工业企业经过几年来的改革,目前尚有21户企业未实现“双退”。其中19户只是企业退出了国有性质,还有9265名职工未退出全民身份。按照白城市政府要求,我们计划在2005年底以前全面企业“双退”任务。今年完成2户,占应退出企业户数的10%;2005年完成19户,占总数的90%。为了确保改革任务完成,今后要做好五项工作:

1、强化领导,靠前指挥,开展攻坚。把改制工作列在工作首位,深入开展改革攻坚。在具体组织上,配备熟悉企业工作、责任心强、有魄力的干部组成企业改革推进组,具体参与企业改制、招商引资、职工安置费用测算,修定改制方案。

2、抓住机遇、用活政策、化解矛盾。把企业“双退”与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相结合,抓住国家予以资金补贴的机会,解决企业无产可破、无资可补的主要矛盾,破解企业改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使“双退”工作顺利开展起来。

3、规范运作,统筹安排、争取补贴。为使“双退”工作顺利进行,按照市政府有关“双退”工作的安排意见,对已“双退”的企业由企业对职工进行正确的引导,做好思想工作,适时实施;对已出售的企业、售后收回的企业和进中心后又出中心的职工,做好政策宣传,由职工自行筹资30%,逐步实施;对有资产可变现的企业,需制定方案,召开职工大会表决通过后,稳妥实施。

4、调查研究,明确时间,落实责任。我们要深入企业进一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制定方案,一厂一策。按照确定的规划目标和任务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定时间表、有计划、按步骤实施企业“双退”。各工业主管部门的党委成员要每人包保一户企业,并要深入企业全程包保企业“双退”工作,进行改制工作现场指导,对职工进行思想发动,把关改制工作的关键环节,做好企业改制后的监督工作,并负责在职工权益分配,社会保险等环节疑问解答,确保企业改制按章操作,收到实效。建立必要的调度制度,由主管部门每月调度一次,对全市每月改革进展情况及时汇报、上报。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总结上一季度工作,解剖典型,协调解决改革中的遇到的重大问题,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改革汇报范文第8篇

一、基本情况

按着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由我镇负责组织实施改革的共有个单位,人。具体是财政所,人、经管站人、农技站人、种子站人、水管站人、水产站人、兽医站人、农机站人、城建所人、文化站人、计生专干人、企管会人、农保所人、广播站人,其中已退休人员人。

目前,我镇名参改对象,除财政所名和经管站名上岗人员外名参改对象已顺利签订了解除人事劳动关系协议,已支付了名参改对象万元的一次性经济补偿,为名未参保对象补缴了万元单位应缴保费(其中为名对像缴至法定退休年龄),名财政分流人员纳入发放基本生活,录用财政人员人、经管人员名,聘用农技员人、水利员人、动检员人、计生专干人。

二、主要作法

(一)、加强领导,凝聚改革合力。一是健全领导机构。月日市改革工作培训会后,我镇于当天下午迅速召开了党委会,传达了市培训会精神,研究部署了我镇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成立了镇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和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指导组,负责全镇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落实工作。设立了镇事业单位改革办公室,配备了五名工作人员,并结合本镇实际,制定了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日程安排表,将改革工作落实到了人,细化到了天,为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在改革工作期间,充分利用宣传媒体,以标语、专栏、广播等多种形式,对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意义和有关政策进行宣传报道,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月日,我镇名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集中收听收看了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的改革动员大会,各改革指导组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继深入到各改革单位召开了动员会,并引导名参改对象撰写了自愿解除人事劳动关系实行一次性经济补偿的申请书或承诺书。三是形成改革合力。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经常过问、定期听取有关事业单位改革情况汇报,并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对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对于有关改革的重大方针、政策,坚持审慎、稳妥的原则,镇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坐镇改革办公室,共接待干部职工来电来访多人次,收集干部职工意见和建议多条,并一一作出了解答,为事业单位改革的健康、平稳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二)、把握政策,理清改革思路。一是认真研究上级文件。我们组织镇党委成员、各改革指导组成员、各单位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试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农村公益性事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领会了精神实质,消除了思想顾虑。二是深入开展调查摸底。我镇扎实抓好“两清、两测算、一公示”工作。①清理人员编制:通过反复清查核实干部职工的人事档案,在人事局的大力支持下确定我镇个单位共有改革对象人,其中已退休人;②清理单位财务:通过个“财产财务清理专班”和个“资产评估监督专班”清查帐目、核对实物、登记评估资产总额万元,债务万元,净资产万元。通过清理全面掌握了事业单位人、财、物状况;③测算工龄补偿金:经与市人事局核对参改对象的个人人事劳动档案、工资档案,除财政所外其他参改对象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额为万元;④测算保险金:除名已参保的退休人员外名未参保对象的保险费在市劳动保障局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认真测算和核对,共应缴保险费万元(其中单位万元,个人万元),已缴万元(其中单位万元,个人万元),需补缴万元(其中单位万元,个人万元);通过“两清,两测算”并将公开公示贯穿工作始终,经全镇参改对像的认真核对无误后,初步理清了我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三是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根据省、市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文件精神,认真借鉴其他乡镇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实际,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方案》,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改革形式、基本原则、范围对象、主要任务、时间步骤以及人员录聘用考核考试等做了全面、详尽、缜密的规定,为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完整的政策依据,保障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攻克难关,突破改革关键。一是转换机制,锁定债务。本次改革的形式主要就是实行“两退”、“两建”,即单位退出事业编制序列,人员退出财政供养;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农村公益体系。我们将参改单位的债权债务进行公示评议认定后,全部进行了锁定,并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对除财政所外的所有乡镇事业单位及其法人代表进行了注销。二是认真开展录聘用工作。录聘用工作关系到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容易引发各种矛盾。我们在财政所与经管站合并人员和社会公益人员的录聘用工作中,始终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实行“阳光操作”,考核考试结果及时进行张榜公示,录聘用工作顺利,名财政经管合并人员和名公益人员顺利到位,并签订了录聘用协议。三是落实“两兑付、一解除”。改革工作最终能否落到实处,关键还是看事业单位能否顺利转制,人员能否与原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我镇想千方设百计筹措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和养老保险金,先后向市财政借款万元,向财政经管上岗员借款万元,挪借干部职工工资多万元,顺利地支付了名参改对象万元的一次性经济补偿,为名参改对象办理了养老保险手续。除财政所名和经管站名上岗人员外名参改对象顺利签订了解除人事劳动关系协议。

三、思考与建议

一是关于事业单位人员分流安置问题。按照现行的有关政策法规,企业下岗职工在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而目前在事业单位的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与事业单位解除人事或劳动关系的人员,对这些人员的自主就业、社会保障,上级有关部门也应联合制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

二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及其管理问题。改革后以钱养事,是政府财政投入体制由化钱养人向化钱办事的重大改变,财政投入的出发点的变化,带来的是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职能方式的,变革。而相对于改革后的乡镇事业单位而言,变养人为养事,带来的既是生存方式的转变,也是谋求单位和个人更大发展的重要契机。搞好以钱养事,建立健全“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新机制还需要不断探索。

改革汇报范文第9篇

牌洲湾镇是嘉鱼县的一个农业大镇,是湖北省第二届楚天明星镇、咸宁市××年农村工作先进镇。全镇辖4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居委会、一个省级乡村工业园区,总人口万人,镇域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近两年来,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号、号和县委号、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主要作法,

一精减党政机构,加强编制管理。

我们按照上级改革要求,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压缩机构编制,建立刚性约束机制,加强编制管理,转变政府职能,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一是实行归类合并,精减内设机构。改革前,我镇机关机构设置小而全,共有个办公室,可谓兵多将广,庙多和尚多。在改革中,我们从精减内设机构入手,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归并设立了党政综合、经济发展、社会事务三个办公室和直属财政所共个内设机构。每个办公室设主任名,副主任名,干事名,主任和副主任在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产生,干事在镇其他机关干部中通过竞争上岗产生。在精减机构的基础上,我们明确和规范了三办一所的职责和任务。

二是实行交叉任职,精减领导班子职数。我镇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设党委委员职数名,其中,党委书记兼任镇长名,副书记名,一名担任人大主席,一名兼任纪委书记,一名兼任常务副镇长,党委委员兼任副镇长名,其他名委员分别兼任人武部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党政班子成员比原来的人减少了人,撤销镇政协联络组,指定一名同志协调政协工作。

三是实行定编定员定岗,严控机关编制。我镇属一类乡镇,镇机关人员定编人,为了确保不超编制,我们采取多种办法分流人员:一是对镇机关临时工实行一次性买断清退。按照按工龄多少,每工作一年支付其本人一个月的上年月平均工资的办法,先后清退买断由机关自收自支临时工人(机关人,财政所人)。二是实行到龄离岗退养。对男年满岁,女年满岁的名镇机关干部实行离岗退养。三是鼓励干部到企业应聘和创办实体。正科级助理罗江山应聘担任咸宁市公路处横沟桥沥青油库总经理,年薪达万元,副科级干部刘伟到武汉自办经济实体;四是鼓励自谋职业。副科级干部杨厚安发挥自身特长,到学校应聘担任教师;五是选派加强基础。我镇选派名正镇级干部殷衍槐到村任支部书记。通过分流,到目前为止,镇机关在编人员人(含病休人,请长假人分流人,安排外出驻点招商引资人),实际在岗只有人。此外,我镇还按照“公开化、实名制”的要求,推行“编制到人,一人一编一卡”的动态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二)转变站所性质,转换运作机制。

按照省委、市委的改革精神,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取向,从改革“七站八所”的管理体制入手,转换机制,理顺关系,建立起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主体,实现“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养人”向“养事”转变。

一是改革管理体制。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我们对原镇属事业单位即“七站八所”进行了“撤、并、转”。撤消了建设站、国土管理所、农机站、渔政站等四个站所;把计生办并入到镇社会事务办公室,经管站并入到财政所,水利站并入到堤防段;将农技站、畜牧兽医站、计划生育服务站、文化站、广播电视服务站成建制转为农技服务中心、畜牧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和广电服务中心,五个服务中心全部改过去的事业单位为企业实体,取消事业编制和人头经费,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发展之路。

二是确定中心性质。依照县委的有关精神,我们将农技、畜牧、文体和计生服务中心改制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在工商部门依法进行注册登记。对于广电服务中心,根据其资产和业务的特殊性改制为国有企业,但不具有一级独立法人资格,由县广播局实行派驻管理。

三是明晰服务职能。改制后,我们按照“执法职能在县、服务职能在镇”的总体要求,将中心原来承担的行业管理和执法职能收回,移交到县主管部门,只保留公益和经营的职能。在强化各中心公益服务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活经营,使其谋求自身更大发展。镇政府对农技、畜牧、计生、文体四个服务中心进行行政管理和合同管理;县主管部门负责行业管理、执法监督、人员教育培训和资质管理。广电服务中心实行派驻管理,由县广电局对其进行行政管理,镇政府予以监督和协管。

四是清理原有资产。由镇政府牵头,会同县主管局组织专班对服务中心的债权债务、资产资金进行了全面清理核定。在此基础上,农技、畜牧、文体、计生等四个服务中心按照“享有原债权、(承担原债务”的要求,实行“债权债务同走”。中心所有的资产和债权属于集体所有,中心处置资产需报经原产权单位批准同意,处置资产收益优先用于办理职工养老保险和偿还债务。

(三)置换人员身份,稳定专业队伍。

人员是改革中的难点和重点。改革的目的,既要减员,更要增效。为此,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置换身份,分流富余人员,把服务中心的人员包袱减到最小化;另一方面,定岗竞聘,落实保障举措,促进了农村科技服务队伍的进一步优化和相对稳定。

一是整体转换身份。改革前,各站所职工全部由县主管局调派和分配,职工身份分为三六九等,有的为在编的干部或工人,有的是主管局内招的合同工,有的是站所自聘的临时工,身份不同,待遇不一。改革后,服务中心退出事业编制管理序列,人员档案资料全部移交到县人才交流中心代管,用人实行自主聘用,由中心与被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按企业职工模式管理,人人身份都平等一样。

二是设置公益岗位。根据我镇的人口、耕地等实际情况,我们在全镇设置公益性岗位个,其中农技服务定岗人,计生服务定岗人,畜牧服务定岗人(包括防检监督员人),文体服务定岗人,广电服务定岗人。

三是全员竞争上岗。定岗后,各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打破财政编制、自收自支编制的界线,实行全员竞争上岗,中心与上岗人员签订聘用合同,一年一聘。为提高竞岗人员的专业水平,我们对农村公益事业服务人员实行资质准入制度,技术人员凭行业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核发的资质证上岗,无资质认定证书的不得上岗。今年下半年,我们与行业主管部门一起组织进行了各服务中心的竞争上岗,目前名具有行业资质的服务人员已全部到岗。服务中心主任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通过选举或考核产生。畜牧服务中心名有资质证书的人员竞聘个岗位,在此基础上,通过主管局和镇政府联合组织专班考核,由有多年从业经验的金维高出任中心主任,担任中心法人代表。

四是分流富余人员。五个站所原有职工人,定岗后有人需要分流。对此,我们本着无情分流、有情操作的原则,以资金补偿、内部调整等办法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广电服务中心对落聘的名员工根据工龄按每年元的标准进行买断分流。

五是完善保障机制。按照县里的统一安排,我们将原“七站八所”在编人员统一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已参保人员的单位欠缴保费和这次应保未保人员的单位应交保费,全部由县财政一次性补交到××年月日。××年以后,公投部分由各服务中心负责交纳。此举彻底解决了乡镇事业单位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解除了农村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改革服务方式,创新养事机制。

通过改革,农村公益事业实现了“管办分离”,行业管理职责属于县主管局,镇政府是作为责任主体,承担兴办农村公益事业的职能。为真正把公益事业办好办实,我们积极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一是明确主体定责任。我们对农技、畜牧兽医、计生、文体四个服务中心实行委托服务形式,镇政府对其进行合同管理;县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执法监督、人员教育培训和资质管理。广电服务中心实行派驻管理。

二是因地制宜定项目。每年年初,镇社会事务办公室根据县政府批准的农村公益事业各行业年度计划,结合我镇实际,确定本年度的公益事业常规项目。遇有临时性、突发性的工作,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与县行业主管部门一道制定方案,报县政府审批后组织实施。镇政府针对服务事项,以委托服务制的形式与服务中心签订养事合同,并负责监督确保服务事项优质高效落实到位。

三是财政出钱定经费。为保证养事经费的稳定、充裕,我们将农村公益事业服务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分解落实到具体服务项目。农技服务按照亩平元标准预算经费;畜牧服务按照每农户元标准预算经费,另外再按每人每年元标准预算名防检监督员经费;文体服务按照人平元标准预算经费;计生服务按全镇育龄妇女人平元标准,加已婚育龄妇女三查对象每人次元标准预算经费;广电服务中心按每户元预算补助事业经费。今年,全镇共预算养事经费万元,比改革前增加了元,增长,确保了农村公共服务的正常开展。

四是合同管理定目标。改革后,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管理由“养人”变为“养事”。我们按照改革要求,建立健全了“以钱养事”的目标责任管理体系,真正把农村公益服务落到实处。每年年初,镇社会事务办公室根据县政府批准的农村公益事业各行业年度计划,结合我镇实际,确定本年度的公益事业常规项目,与各服务中心签订兴办农村公益事业的政府购买合同。合同内容要求做到“六个清楚”,即服务项目清楚、工作责任清楚、标准标的清楚、资金投入及拔付方式清楚、违约责任清楚、合同考核兑现办法清楚。对临时性、突发性的公益性项目,由镇政府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与县行业主管部门一道制定方案,报县政府审批后委托服务中心组织实施。根据合同,我们对服务中心开展的公益事业服务进行目标责任管理,以事项多少定支出,以考核结果定报酬,以办事质量定奖惩,实行钱随事走,以钱养事。如:今年我们与文体服务中心签订养事合同,由镇政府拨付万元养事经费,规定了文体服务中心的职能目标和工作要求。按照合同约定,目前中心已创作戏曲作品件,编排两台节目演出场次,开展戏曲培训两期多人次,发展文化中心户户,大大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五是监督考核定结算。我们按照《嘉鱼县农村公益事业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对各服务中心的养事合同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管理,每年与主管局一起,对项目完成情况组织进行半年和年终两次考核。半年考核主要考查工作进展,通过考核情况适时加以督办。年终考核与经费挂钩,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群众评议等方式进行,实行百分制评分,其中群众评议占分。考核结果以服务对象签字卡、服务单位签字卡和镇社会事业办签字卡等“三卡”管理情况为准。我们将公益事业养事经费按照县里的规,按月拔付,预留资金作为年终考核结算。

二、主要成效

一从体制上消除了机构臃肿的弊端。无论是党政机构设置,还是事业单位的撤销转制,都打破了旧有的管理体制,实现了精简、统一、效能的目标,解决了“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体制性弊端。特别是从体制上切断了伸向农民的手,初步建立了预防和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

二从机制上增强了基层综合服务功能。改革后,由于实行“以钱养事”,把竞争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引入农村公益领域,服务人员由原来依赖财政拨款和收费变为依靠发挥自身专长,参于市场竞争求生存、求发展,使农村公益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事有人干。人员竞争上岗,使有本事、有技术的人留了下来,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镇农技服务中心推行承诺服务和挂牌上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今年已按合同要求印发病虫害情报及防治技术简报期万多份,推广了蔬菜、水稻、玉米等多个新品种和万亩水稻直播、亩稻鸭共生、亩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并举办了期技术培训班,把农业技术服务落到了实处。计生服务中心的两名医生一改过去的足不出户、坐堂问诊为下村组巡回诊治、送医上门,今年已开展重点服务对象“三查”达多人次,受到广大农村育龄妇女的好评。二是有钱办事。财政增加公益性事业经费,“以钱养事”的资金得到落实,技术人员的收入水平也明显提高。广电服务中心现有4名职工,承担过去9人的工作量,工作压力增大了,但由于企业负担减轻了,职工工资收入比改革前增加了。三是有章理事。公益实行合同管理,钱随事走,以钱养事。转制的单位资产不搞简单处置,由转制后的企业使用,政府负责监管,保证资产不流失,保值增值,公益功能得到增强。形成了“政府的公益职能得到切实加强,为农服务质量得到切实提高,服务人员收入得到切实保障”的三赢局面。

三更新了干部职工思想观念。通过改革,各中心员工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农村公益事业服务开始由指令性向竞争性转变,服务中心在认真履行合同的同时,积极主动拓宽服务渠道,公益事业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可喜变化。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在今年的禽流感和猪口蹄疫防治工作中,反应快捷,不漏一村一户,分别注射猪口蹄疫苗万头,禽流感疫苗羽。

四转变了政府职能。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政府职能,规范了机关机构设置,落实了干部工作责任制。政府职能由过去的主要是“催粮、催钱、要命”开始转变到提供公共产品,加强对农村的公益上来。今年,镇里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为个村新修乡村水泥公路公里,建立了个改厕示范村改厕户;通过招商引资,个投资分别逾千万元的项目先后落户我镇,开工投产。,

五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改革规范了干部的行政行为,增强了基层工作透明度,减少了基层干部与农民的磨擦和矛盾,从制度上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同时,改革使农民得到了实惠,过去农民反映“服务就是收费”,现在是财政负担农村公益事业服务经费,“群众签字,政府卖单”,农村公益性事业发展得到了加强,农民到了实实在在的服务,实现了农民满意、政府满意、业务部门满意、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改革汇报范文第10篇

一、改革进展情况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效

1.政府职能转变明显

按照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要求,加强和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改进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方式。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民办非企业单位、基层服务性社会组织及其他中介机构等社团组织。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公共服务体系。

2.依法行政有效推进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新政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根据需要制定地方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责任追究制。推行政务公开,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建设。

3.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逐步健全

镇党委、政府研究建立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制度、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重大决策事项公开制度;建立规划、计划执行评估制度及纠错改正机制,决策失误追究制度;提高政府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建立行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制度。

4.政府管理方式得到创新

加强政府管理创新研究。加强领导决策、应急指挥、日常工作运转等建设,提高行政运行效率和服务公众能力,实现政府管理创新。

(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布局合理化

如何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合理的产业群体,是历届党委、政府不断思考、探索的问题。镇党委、政府在认真总结“”所取得成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面临困难和存在问题,制定了“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年规划”,确立了“优化粮油、巩固甘蔗、突破烟茶、发展畜牧业,积极探索和培育以蚕桑为主的新兴后续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农业这个最基本的中心工作,加大对产业的培植力度,多角度、多渠道发展产业,切实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紧抓粮食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近几年,镇在加强产业发展的同时,毫不放松对粮食产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调整粮经作物比例,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渠道,“优化米粮仓,丰富钱袋子”。在粮食生产上,加大对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不断加大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搞好服务,推广良种良法,强化科技实施,培育优质水稻基地,办好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提高单产,稳定总产,保持“粮仓”风貌。

2.积极发展各项产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保障

(1)甘蔗产业是镇的龙头产业。镇党委、政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立了甘蔗产业的主导地位。做到发展甘蔗的信心不动摇、决心不改、工作力度不减、措施不变,合理布局,分类指导,走“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效益”的路子。继续为全镇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

(2)香料烟是镇近几年培育起来的新兴骨干产业。年,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发展香料烟11580亩的总体目标,并采取有力措施抓实香料烟生产:一是坚持扶持政策到位,即保护价、物资赊销、穿烟机补助、面积补助、标准钢架调制棚优惠提供、十亩大户补助、大田碎垡补助七条政策;二是坚持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即走质量安全效益型发展路子、合理规划种植面积、狠抓十大关键技术、保障烟叶安全、抓好烟水配套工程建设五项措施;三是坚持推行风险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实行完成种植面积奖和风险抵押金制度;四是坚持转变作风,严肃纪律,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3)茶叶是镇的传统骨干产业。种植茶叶历史悠久,长期以来,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始终坚持一手抓茶园茶地建设,一手抓茶叶加工营销。切实加大茶叶生产的宣传力度,科技示范进入户,分类指导农户适时采摘,分级采摘;加强茶园中耕管理,抓好低产茶园改造,积极发展生态茶,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产量;制茶企业实行分等级收购鲜叶,以质论价,注重抓茶叶生产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茶叶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3.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1)加大扶持蚕桑产业。至年度,镇党委、政府计划发展蚕桑3500亩、总面积达6190亩,养蚕5110张、实现产量17.9万公斤、产值350万元。为此,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蚕西移”的政策机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植发展蚕桑产业:一是成立由书记任组长,镇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村支书、镇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蚕桑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同时,在农业中心专门设立蚕桑产业办公室,具体抓好蚕桑产业发展工作;二是广泛开展好对农户的宣传发动工作,激发广大农户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三是优化发展酒药村酒药寨300亩的县级样板,充分发挥示范样板带动作用;四是积极向上争取产业扶持资金,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扶持力度。

(2)发展壮大核桃产业。全镇虽然有核桃总面积44500亩,但是投产面积较少,产量较低,针对这一现象,镇党委、政府结合土地资源、气候优势、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实际,按照“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划发展”的原则,一方面组织林业部门做好核桃品种改良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动员各村认真组织开展工程造林和社会造林。年,全镇共完成核桃工程造林2500亩,社会造林5000亩。

(三)稳步推进农村经济改革,全镇经济社会全面提速

1.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农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建基地、强基础、兴科技、扶龙头、拓市场,以粮、蔗、烟、茶、林、畜为主的农业产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优质粮食、优质糖料、优质烟叶、优质无公害茶、优质畜产品等优势产业基地不断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农业基础地位得到不断增强。累计有序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520多人,实现劳务收入1500多万元,扶贫攻坚成效明显。累计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610万元,建成高稳产农田3550亩,改善灌溉8000亩,新增灌溉2500亩,恢复农田300亩,新增库塘蓄水40万立方米,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夯实。按照“二十字”方针要求,新农村建设起步良好,顺利推进第三批4个试点村建设工作。

2.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经济不断增加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工业立县”战略,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引外龙、扶强龙、兴小龙、育新龙”,努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截止10月,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459万元。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始终坚持把投资带动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认真落实投资工作责任制,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重点完成了长山村苗族完小搬迁重建,长山、马家田、酒药村弹石路铺筑工程和刺竹山沙石路铺筑工程,中心卫生院门诊大楼和小、酒药、新庆等8个村卫生室建设,酒药村芒糯村民小组、村方家寨、望郎寨村民小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工程建设。截止10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0万元。

4.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非公经济增长势头强劲

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依托资源优势,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和服务质量,树立起了对外开放新形象。年5月25日—6月15日与保山文昌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了“镇年商贸文化节暨物资交流活动”,有140家外商和20家本地客商进行物资展销。目前,全镇私营企业户达9户,比去年增加1户。

5.企业改制取得突破,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成功实施了糖厂改革,完成了各村茶所、茶园、镇红砖厂等企业改革改制任务,对镇自来水经营权进行了拍卖。完成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农民负担大幅减轻,亩均减负31元,人均减负34元,启动了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结束。“村财镇管村用”为重点的财政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公共财政框架基本建立。全面完成了教育综合改革任务,行政审批、人事制度等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体制、卫生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6.财政金融健康发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坚决贯彻执行“强化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惩治腐败”的治税方针,实行税收目标考核责任制,坚持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逃、骗税行为。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税种和重点税源的征管稽查,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努力加强财源建设,注重扶持对财源贡献较大的投资项目、重点企业和骨干产业,改变财源结构单一的状况。不断强化依法理财意识,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监管,严格预算约束管理,集中财力保障了机构运转、工资发放、社会保障、救灾救济等重点支出需要。至年底,预计实现本级财政总收入560万元。

切实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和协调,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进一步增强。至年月底,金融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200万元和3900万元。

(四)继续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平安建设步伐有序推进

1.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进一步抓好以教师全员聘任、绩效工资分配为主的制度改革,制定鼓励政策,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普九”成果。

2.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进一步改革和理顺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和国有文化单位的战略性重组,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把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3.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和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体系,大力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一体化体系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调整和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落实补偿政策,推进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规范医疗服务价格,加强药品价格管理,积极推进药品生产流通和监管体制改革。

4.继续推进和完善“奖优免补”改革

在总结过去几年计划生育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实施“奖优免补”政策。把落实“奖优免补”政策与解决“三农”问题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探索建立控制人口增长的长效机制。

5.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扩大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履盖面。继续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灾民紧急救助和优抚对象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起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二、当前深化改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改革发展正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矛盾和问题突显,镇在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充分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三农”增收难问题仍然存在;二是工业企业规模小,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较差;三是土地、电力、资金制约要素日趋凸现;四是城乡一体化难度较大,统筹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五是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六是少数干部执政为民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办事能力不够强,部分群众思想意识还不能与时俱进等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

三、有关建议

1、希望县委、政府加大对欠发达乡镇的支持力度,对我镇的农业型小城镇建设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在实地查勘、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给予立项和建设资金扶持。

2.建议县委、政府在下达产业发展任务目标时,充分考虑各乡镇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合理下达各项产业发展考核指标及任务。

3.建议加大对温凉山区核桃和茶叶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增加山区群众的经济收入,缩小山区与坝区之间的差距。

上一篇:工程汇报范文 下一篇:研发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