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4 08:50:33

改革开放论文

改革开放论文篇1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本文就国内部分学者关于改革开放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道德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13亿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稳定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蓬勃生机,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部分学者相关观点论述

徐耀耀提出以“四个继续”的特殊形式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一是继续贯彻总书记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讲话精神;二是继续做好有关部门的参谋部和智囊团;三是继续牢记中央对人文工作者的期望和勉励;四是继续牢记革命导师对学者、人文工作者的勉励。祝黄河指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王员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总结了其基本经验;邱新有介绍了说服性传播与研究在中国的现状,反思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变换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扩大研究内容的一些设想;刘俊就如何在改革开放形势下,深化高教改革,探索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万振凡探讨了从城乡分隔发展向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转变之路;詹冬华就文学经典所面临的解构危机,提出了文学经典怎样重构经典身份的观点;邱显平分析了当前社会冲突现象的特点,探讨了如何创新社会主义和谐动力论的问题。

2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吴仁平、肖接增提交了论文《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文章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研究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崭新的视野。在实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战略时,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把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与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正确处理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生产力的不平衡发展与平衡发展的关系。王玲玲对真理标准的讨论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真理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江晓萍、王水兴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党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执政理念,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邓文平提交了论文《科学发展观的人本精神》,指出科学发展观的人本精神是思想解放结出的硕果,是对传统发展观物本主义的否定,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深刻而全面的阐明发展必须依靠人民、满足人民、成果共享、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思想,揭示了发展是“为了什么”这一根本问题。

李建斌的《矛盾论:和谐社会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一文分三大板块,即先秦时代的和谐哲学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的矛盾论思想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探讨,并进一步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和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刘仁营在《再论走出生产力拜物教》中论述了高扬科学发展观,跨越资本经济的“卡夫丁峡谷”命题。同时指出,我国具备了马克思所说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基本条件。

3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郑晓江在《重构中国生死观教育的核心价值—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为背景》中指出,有必要重构中国以“死是生活的中止,生命可以永存”及“由死观生”为核心价值的生死观教育。汪荣有、黄志兴提交了《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途径》论文,文章认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认真研究新情况,积极探索新的有效途径,必须在应然与实然的辩证统一中确立价值导向,在多样与主导的相互激荡中增进价值认同,在继承与创新的反复碰撞中调适价值冲突,在自发与自觉的有效整合中实现价值追求。

曾建平、代峰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建设的重要启示》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是新时期最深刻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吴瑾菁提交了《从“革命道德”到“和谐伦理”—和谐社会的伦理诉求》一文,文章指出,和谐伦理是在和谐哲学思维方法论的指导下关于社会交往和关系的协调理论及其规则体系。它是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人际伦理准则,是为协调非对抗性的社会伦理关系,寻求伦理关系双方的共处和协作的伦理。中国社会从革命转向建设,就需要从革命道德转向和谐伦理。

曹开华提交了《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变革与发展》,文章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高校培养目标日益明确的前提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形成、完善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目标的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的曲折发展;“”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的全盘否定;改革开放以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的新发展。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既规定了基础性目标,又提出了先进性目标,使教育目标具有了层次性。

4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周利生在论文《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的探索和实践》中认为,党内民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政治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建设日益深入,主要表现在党员主体地位的有力保障、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日益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的有序改革、党内监督机制的有效健全等方面。吴永明以我国2002-2004年受处理的13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投资者法律保护与财务舞弊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负相关。此结论的政策意义主要在于:在我国,完善法律制度、从严执法力度是加强投资者保护从而抑制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沈桥林所撰论文《邓小平对马克思恩格斯法制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认为,邓小平同志在应用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解决中国实践问题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法制思想,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事业,为社会主义法治打下了坚实基础。郭凌、刘素峰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党内民主建设的成就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历史经验与现实提出了五点启示,即:充分认识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是搞好党内民主建设的关键;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形成党内民主机制,是党内民主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坚持群众路线,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创新是推动党内民主建设的动力;保障党员民利,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切入点。

蒋九愚、易燕明提交了论文《论新时期解放思想对党的内在要求》,该文认为,改革勇气、开放意识、创新精神、民主作风与和谐理念是新时期解放思想党建的内在要求。改革就要自觉地把它作为开创党的新局面的行动指南,改革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开放最能集中体现这个时代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建设的趋势和特征,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创新是党的事业进步的不竭动力。党的各项工作,既要重视创新民主形式和制度,更要重视提升民主的质量和效能,增强民主制度的生机和活力。构建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社会和谐要由党内和谐作保证,以党内和谐为基本条件。

汪琳在文章《从身份到契约的成长—改革开放三十年与民法的发展及完善》中指出,契约化的成长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民法成长最显著的特征及规律,民法的发达彰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契约精神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臧荣华、吴小平认为,民主法治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民主法治建设。建立健全民主法制须确立人民利益至上,崇尚法治精神。方旺春认为,行政公正是实现法治社会的重要途径,而法治社会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和谐社会。对于如何构建行政公正?他进一步强调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构建完善的行政公正平台;二是构建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三是构建完善的行政救济体系。

5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

冯小林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来中国社会发展建设模式的探索和社会学研究的兴盛》中,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认为这一历程是不断探寻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的过程,也是我国社会学研究从恢复到重建和发展兴盛的过程。在今天,随着中国社会对自己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的反思而进行转变和调整,中国社会学研究也应该本着“文化自觉”和“与时俱进”的态度,自觉进行自我调整和转向,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研究路径和建构具有中国主体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与知识体系。吴雪平在《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可持续性分析》一文中总结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即:基本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配套并适应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养老保险制度。但是制度建设的任务远没有完成,改革面临的新问题仍不断呈现。如:制度变迁显现的隐性债务危机、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养老金水平偏低、养老保险基金增值难以保证以及政府管理不善和制度漏洞等问题都是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面对新的社会经济制度情境,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不但是政府的选择,而且也是个人必然和必要的选择。曾勇认为,邓小平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做出了许多拓展,最突出的有三方面:重视人的现代化素质建设、突出个人物质价值的合理性、从社会发展的视角关注人的发展。

6结论

多维视角阐释主题的优势,多角度、多领域、全方位分析研讨为舒展主题空域提供了可能,加深了对问题的研究和把握。同时也引发了整合研讨的难度,多学科、多视角的研讨应该在什么样的话语体系,或者说什么的公共话语平台上研讨需要明确。或许,随着跨学科的互动与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各学科各唱各的调”这一局面终将得到消除。

改革开放论文篇2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和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改革路径与着力点的选择始终都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调整、不断提出新目标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早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之前就有消息说,总书记将在这次论坛上对改革开放30年进行回顾和总结。果然,4月1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__年年会开幕式上总书记发表了题为《坚持改革开放推进合作共赢》的演讲。演讲开宗明义地提出,中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走下去”。在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的这番讲话被视为“一次鲜明的关于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信息传递”,也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定下基调。

一、深刻认识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问题是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首要内容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起来,就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着力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和谐。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结合自身实际、结合时代条件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生机活力,真正做到与时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着力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和谐”这20个字,是总书记从改革开放30年的高度,立足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格局,对国家和民族发展战略高屋建瓴的概括;“与时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则是对中国发展模式、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走过的道路中诸多宝贵经验的升华。

与时俱进的核心是解放思想,而思想解放是改革开放的先导,也是改革开放30年最大的经验和收获。前两次解放思想我们冲破了两个“凡是”和“姓社姓资”之争,第三次解放思想首先就要突破对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认识的局限。要认识到,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和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改革路径与着力点的选择始终都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调整、不断提出新目标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

广东省委书记已经意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广东还能不能‘特’,关键看自己。如果现在的广东不能‘特’,缺少‘特’,那是我们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在重庆市委书记看来,种种难题之中,改变干部们的观念显然更为重要。“重在破除干部保守思想”已成为重庆市此轮解放思想的主要着力点。

发展道路的重点己经落到科学发展观这个核心土,而发展模式的的成果则要体现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通过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来推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对改革开放30年最有实践价值的纪念方式,也是“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二、深刻认识对外的互利共赢和对内的区域合作的重要性是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核心所在

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世界大势之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坚持按照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市场准入,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支持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支持各国共同防范金融风险、维护能源安全,坚持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推动各国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当今世界经济有两大潮流,一是经济全球化,二是区域一体化,这也使得世界各国间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增强。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与此同时,国内外区域一体化进程也在加速。

20__年4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签署,这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签署的首个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此前的3月31日,总理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上表示,中国一直是次区域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并就下一阶段合作提出八个方面的建议和倡议。此外,东盟与中国“10+1”合作机制、“上海五国”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正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及中亚国家关系不断深化。

把互利共赢的理念放在国内,那就是要加快推进区域合作和区域共赢,就是要从过去的行政区划向经济区划转变。中央早在20__年就首次打破省级行政区划,启动了长三角、京津冀两大经济区的区域规划。20__年8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有关专家预测,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将是未来几年国家的发展大势,也是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的题中应有之意。

目前,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各大区域之间的合作日趋密切,相互之间的种种“壁垒”正在被打破,如天津滨海新区提出要“不断增强服务辐射能力”,浦东新区开始了先行先试政策“普惠”长三角的探索等。与此同时,各省之间的合作近一段时间又出现一轮新的高潮。今年2月17日,由广东省委书记率领的广东党政代表团飞抵上海开展了为期5天的沪苏浙考察活动,开启了南、北两大经济引擎合作发展的新格局。4月7-9日,由重庆市市长工鸿举率领的重庆市党政代表团赴广东考察,主要考察广东高新技术和金融业发展、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在双方交流会上表示,粤渝两地互补性强,双方都要善于扬长避短,促进两地合作再上新台阶。云南省与深圳市日前正式签署昆明深圳工业园合作框架协议,滇深合作进入实质性、深层次发展阶段。4月15日,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率领的江西省学习考察团来到上海,围绕如何进一步提升江西省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水平等向上海“老大哥”真心请教。

目前,中外学界的一个共识是:中国经济持续30年的快速增长,很大一部分动力来自地方政府之间充满竞争的多头并进格局。在东南沿海得益于改革开放之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相继成为国策,中国区域发展形成一个多头并进的格局,一大批二三线省市也趁势推出了次区域发展战略,最终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三、深刻认识和谐世界和谐社会理念的重要性是纪念改革开放30年重中之重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作

出的战略抉择。这个战略抉择,立足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了中国对内政策与对外政策的统一、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中国将始终不渝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遵循联合国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继续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气候变化、环境保护、流行性疾病防治等领域国际合作,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20__年9月15日,总书记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首次提出了“和谐世界”。有关专家指出,这标志着中国政府积极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将“和谐”理念延伸到处理国际事务的实践之中。“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中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有关专家指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重大理论的提出,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内政与外交方针的完美结合,可称为“改革开放30年来最大的成果”。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就是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把人放在社会的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最深刻的变化在人,是在“人”的理念上的变化。如果说过去的改革内容主要是以物质层面为主,而未来的前进方向必将启动以人为本的全方位改革。对外,我们推崇“和谐世界”;对内,则要不遗余力地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把人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作为贯穿今后工作的一条“红线”。

改革开放论文篇3

(1)标语口号化的审美倾向。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公益广告开始真正兴起,但是因为创意不足,很多公益广告都是标语口号式的,其设计制作专业性不足、艺术性匮乏,造成公益广告传播效果不深。并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公益广告因为审美观念落后、针对性不强、语言呆板等原因基本上没有什么创意。例如,“浪费可耻、节约光荣”、“只生一个好”等公益广告语言基本上都是标语口号式的,没有针对具体的情况设计专业的公益广告。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公益广告因为传播技巧以及创意策略的创作思想的出现,才逐渐抛弃了直白说教的审美理念。[2]1986年贵阳电视台制播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成为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起源。当时贵州因为干旱使得很多地方严重缺水,政府据此在电视上了节约用水广告,意图通过广告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虽然该公益广告利用电视镜头转换来渲染贵州缺水的严峻问题,增强了人们的节水意识,但“请君注意,节约用水”的广告语仍然没有跳出标语式的审美思维,不过却为后来公益广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回归人文性的审美倾向。自“”开始,政治主导期间的计划经济时期,社会文艺创作过于僵死,严重缺乏自主创新性,而社会的审美理念也深受影响。到了90年代,为了摆脱社会审美观的桎梏,不少公益广告开始由政府机构进行主办,内容多为各种公益广告活动和社会热点问题,这是一种主流的审美价值倾向。例如,《广而告之》栏目创办初期,就针对社会问题制作了很多关于社会生活的、有着很强感染力的公益广告节目,为规范人们的自身道德素养做出了积极贡献。21世纪以后,公益广告的审美倾向回归人文性,更加重视通过公益广告反映现实,表达真挚感情,为人们传递感动的正能量。例如,2005年7月,央视针对多地出现水电供应紧张的问题制作了“节约创造价值”的系列公益广告,包括了“拍卖最后一杯水、一瓶空气——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节约资源,健康生活”、“全国空调每调低一度,一年将节约数十亿度电”等;2007年3月公益广告《婴儿篇》,以睡梦中婴儿对未来的渴望和追求来暗示人类生命最初的梦想和奥运“更高、更快、更远”的精神追求,阐述了2008年奥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而今,新时期的公益广告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融合传统文化精神,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的审美性越来越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其审美诉求涵盖了“中国梦”、诚信交易、文明旅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生态保护等等。公益广告途径多元化,从传统的报纸广播到互联网、移动手机以及城市广场、商业区等都是公益广告展示的舞台。

二、新时期公益广告的审美发展趋势

当前,公益广告的主题及内容越来越细化,其行式诉求变得越来越丰富。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公益广告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窗口,它所体现出的审美性变化反映理论民族文化的变化。当前公益广告将许多传统文化精华吸收进来,使广告内容具有优美和谐的人文情感、崇高昂扬的人生价值之美、假丑恶主体反思之美,使广告形式艺术在文学语言修辞表现方面远阔、音律节奏完美、色彩运用明亮绚丽。[3]新时期的公益广告有着浓厚的人文关怀气息,对民众的现实生活状况、思想情感以及道德品质、人生价值十分关注,其审美性的变化反映了时代心声,公益广告事业发展也更加繁荣。因此,在全球化生态时代,公益广告的审美性变化趋势就是以自身的表达形式给人们传递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并且带给人们审美体验和情感沟通,使得人们的精神引导,帮助人们不断追求真善美。

三、结语

公益广告作为陶冶人心、紧跟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舆论场,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进入新世纪,公益广告的审美性表现出了强大的终极人文关怀诉求,让人们从中悟出了有限生命意义以及从中获得情感上的慰藉,这种情感上的抚慰将有限的生命延伸出无限宽阔的意义。所以,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益广告审美倾向的演变来看,将公益广告的发展以及美育理念运用到指引和陶冶、净化人性情操上,更加有助于我们运用公益广告来服务于“中国梦”的实现。

改革开放论文篇4

一、提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

为了全面纠正十年“”的错误路线,实行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完成后,如何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地摆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1979年3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P163)他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特点,即底子薄及人口多、耕地少进行了分析。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和现代化的基本方向。1984年10月,邓小平强调“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2](P94~95)1987年8月,邓小平特别强调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2](P225)至此,“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并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的核心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与此前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相比,它既强调工业化的重要,也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统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导致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失衡现象出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被规范地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表述被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并被固定下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二、“两个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由片面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的转变。使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重新开始起步。起步后,首先抓住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并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时,已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当作社会主义两个密不可分的重要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实际进程中,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而且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人们的思想冲破了旧观念的束缚。追求变革、勇于开拓、讲求实效形成潮流。实践中,使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基本任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要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确立了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这当时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尽管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但仍实现了国内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继续进行。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在“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思想的指导下,不仅使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而且在思想上还突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想。从此,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得以加快推进,国内生产总值连年增长。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极大地适应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

具有重要意义的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总结了近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克服了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全面规划了迈向21世纪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伟大构想。

三、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20多年来,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文化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它既承担着完成传统工业化的任务,又承担着进行新的产业革命的任务。在国际经济和科学技术激烈竞争的形势下,科学技术是尽快改变我国生产力的落后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是当今中国发展生产力的突破口。

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并且正在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被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比以往更加重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在农业方面,我们要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改造传统农业,发展新兴农业。工业方面,则必须应用以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用于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走出“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老路。至于国防现代化,就更离不开科学技术。此外,决策的自主化、科学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也都离不开科学技术。

2.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20多年前,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四个现代化”是一场“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须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进行这些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所在,否则,我们不能摆脱目前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1](P135~136)在这里邓小平第一次揭示了改革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现代化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现代化。20年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些论断的认识。改革旧的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我国的现代化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路,改革使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完成了现代化所要实现的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全面改革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也为实现全面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开放,不仅适应了世界经济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趋势,也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加强了同世界各国在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高了我国的经济管理和科学技术的水平,扩大了对外贸易,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这一切都是推动现代化的直接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被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持久动力而被继续坚持下去。实践也证明,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需的。

3.政治稳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障。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和困难,如众多的人口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相对短缺、交通运输紧张、就业压力大、生态环境恶化等。在这样的国情下,如果全体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地进行现代化建设,就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优势。反之,如果政治不稳定,社会动乱、人民内部发生分裂,那就不仅会加剧原有矛盾和困难,而且会丧失我们的有利条件和优势,现代化的实现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政治的稳定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2](P284)为此,所有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设计都要把保持社会稳定放在首位,一切有关现代化的方针、政策、方案都要服从于稳定这一最根本的大局。:

4.必须把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内在地统一起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我们不仅要把眼前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搞好,还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粮,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们不能为谋求一时的发展而以牺牲长久利益为代价。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吸纳和借鉴了世界的和我国的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了一条真正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实现了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改革开放论文篇5

关键词:文化保守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思潮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159-02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质与内在发展的需要,开放的格局吸引了众多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国的文化主体面临着主流价值选择、民族根性和民族认同感加强的形势。在此文化背景下,文化保守主义学派捕捉契机重整旗鼓,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全国性“国学热”,“崇儒反马”思想理论甚嚣尘上,试图以儒教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出现反对中国文化的“西方化”等思潮。

一、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分析

改革开放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再次兴起对社会的影响,不能简单地持肯定或者否定态度,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与社会现实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要警惕文化保守主义对社会和个人的消极影响。对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评价全面而深刻,温和不偏激,防止陷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困境。

(一)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有利影响分析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引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注重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利资源来重构自身与社会的精神家园,尤其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文化素质的培养以及情操的陶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预防“急性病”与“人失其性”的危机。文化保守主义学者的倡导不仅有利于塑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以助于社会稳定与幸福,而且促进了在新时代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有利于对民族根性和民族身份的强化,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感,形成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抵御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侵略,使西方霸权主义以及西方文化殖民主义成为泡影,在全球文化浪潮中保持自己民族特色与传统,避免文化“失语症”,拥有自己的文化话语权。

(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分析

首先,文化保守主义学者宣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引起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重视,但是传统文化本身良莠不齐,糟粕与精华共存,在宣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一些传统文化的沉渣搭载传播的便车造成社会的“乌烟瘴气”。一些文化保守主义学者倡导的读经活动将儒家经典奉为圭臬,但是儒家的某些对待女性的伦理道德与尊卑观念严重抑制了个人的主体性发展与自由选择,冠以传统文化的一些封建迷信或者L水之类思想盛行必然导致文明社会的倒退。如若继续接受传统文化中糟粕思想的教化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愚忠、重回文化蒙昧时代的复古以及丧失文明理性的迷乱。此外,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商家发现了“国学热”的商机,开办“国学班” “读经课堂”甚至“女德班”等等,利用国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进行市场化操作,“国学班”浓厚的商业化气息致使学习传统文化浮于形式而逐渐失去带有文化意义的初衷。

其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在文化中的指导地位不容动摇。而在这次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一些文化保守主义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西化”产物而加以否定,力图建立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政治儒学,试图上儒化中国共产党进入政治主流,中建立儒家特区当作枢纽,下儒化民间社会,重新设计当代的中国政治制度。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倡导思想从单纯的文化现象波及政治意识领域,试图挑战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试图动摇马克思主义文化指导地位,其政治企图无疑造成文化格局的乱象丛生,打乱文化发展的规律,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从而减缓中国文明与现代化的进程。

最后,文化保守主义学派的鲜明保守性易于掩盖中国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忠诚”与盲目自豪感容易产生对外来文化的不屑与排斥,从而形成偏狭的民族文化心态与独断的文化一元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之间不断冲突碰撞,在多元的文化氛围中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是非常必要的,以自身文化优越感的心态高位自居不利于自身学习与进步,失去文化多样性下文化大繁荣的机遇。从自身角度来反思文化是否有足够的拒腐防变能力,是否能抵住外来文化的侵蚀。在全球化浪潮中各民族文化总是不进则退,自身文化过于保守必然被前进的历史潮流所淘汰。

二、规避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消极影响的措施

(一)以创新形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保卫本土特色,但传承不是复古,结合自身的特色广泛地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别开生面地打造自己的民族文化品牌。“复兴国学不是热炒国学,更不是盲目地拜在古人脚下,吸取死人的血。如果我们要复兴国学,那就应该理清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角度出发,切切实实地整理传统文化,恢复国学地位,将国学作为一门文化学科进行发展。”[1]真正的积极的保守是落于实践的创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下开辟一条特色之路。

创新不是空头喊口号,具体的实践措施才能够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比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三字经结合,从三字经中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契合因素,让儿童诵读传统经典的同时并理解当下的理念,做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另外,现代性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时代的快捷便利为传播传统文化提供了高效的媒介,搭载互联网+的顺风车,利用互联网+传统文化传播民族文化精华,比如将互联网和书法结合开发网站或者软件客户端,在线开展书法的学习和书写,各种开发不断创新培养各种新的学习方式,新颖的形式为广大群众欣然接受,国民乐享其中,传统文化的传播便游刃有余。

(二)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为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文化之根与精神家园,以其丰富的底蕴对人民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我们没有必要抽象地争论两者的高低,而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站稳脚跟是因为其根植于中的传统文化,与中国的历史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思想和情感上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虽然我们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我们同样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之后面临社会道德的转型期,理想信念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道德滑坡与信念迷失。单纯依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的,中国人如果没有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优秀道德的涵养与继承,就不能成为有文化、有道德、有教养的中国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同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并从中吸取精髓,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建设吸收西方与传统文化营养为一体的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文化。

(三)避免失去民族特色的现代化

惧怕外来文化的侵略而采取全盘拒绝的心态与行为大抵是文化弱国的表现,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文化发展的良好机遇,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我们应有充分的自信面对外来文化。如果不认同自己的原有文明属性,而又不能完全地进入另一种文明,容易形成文明精神的挫败感,造成“自我文化撕裂,欲孵化为一别体而不成”的丑相。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涵养着具有民族品格与血性的中国人。一个民族最可怕的就是自身根本文化消亡,如果沦落于此就会失去国家的特性,永远不会有自己的立脚之处。因此,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21世纪的中国人必须树立第一个新观念就是:中国“现代国家”最大资源就是中国的“历史文明”。未来的中国文化能开创多大的格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人是否能自觉地把中国的“现代国家”置于中国源远流长“历史文明”之源头活水中。

中华传统文化就像中华民族的根,根深深地扎在地下保证着各种文化的枝繁叶茂,就像龙应台所说的“传统的气质氛围,并不是一种肤浅的怀旧情怀,当人的成就就像氢气球一样向不可知的无限的高空飞展,传统就像绑着氢气球的那根粗绳,紧连着土地。它使你仍旧朴实地面对生老病死,它使你仍旧与春华秋月冬雪共同呼吸,使你的脚仍旧踩得到泥土,你的手摸得到树干,你的眼睛可以为一首古诗流泪,你的心灵可以和两千年前的作者对话”[2]。如果做到龙应台所期待的这个境界,传统就活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我们既是现代的又是传统的,现代着的我们可以享受着高端的科技带给生活的便利,工作效率的提升与便捷,多元文化与先进文化对视角的扩展与冲击。同时,在我们内心仍可以充盈着丰富的诗意世界,在传统文化的精华教诲中寻找到自我,在迷失的人生征途中看清未来的方向。但凡能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优秀者必成为蕴含传统味道的现代人!

参考文献:

[1]霍晓玲.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J].探索,2012(5).

[2]龙应台.我的现代谁来解释?――以台北宝藏岩为例 [N].南方都市报,2011-12-22.

[3]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4]冯桂芬.校庐抗议 [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

改革开放论文篇6

关键词: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 文化理论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07-01

前言

改分_放后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中对精神文明在“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地位进行了明确,十六届四中全会,将“三位一体”扩展成“四位一体”,丰富了文化建设的内容等。在文化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党逐渐认识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有意识的通过加大文化理论探索力度,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发展的具体体现

1980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中,对精神文明的范围进行了描述,其认为教育、科学、文化和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原则、革命立场以及人际关系中的同志式关系等均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十二届六中全会中,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性质、任务、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补充,使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十四届六中全会中,进一步明确了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使中国共产党较系统的认识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性质和内容,可见在此阶段我国文化发展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1]。

在此基础上,1991年通过“三个必须”和“三个文明”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1997年的十五大中又通过“三个面向”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纲领;2000年和2002年进一步明确“三个代表”思想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结合此阶段对文化理念的发展趋向和成果,可以发现,此阶段我国已经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

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宣传部长会议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描述,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可以通过和谐文化进行体现,而和谐文化的建设方向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可见,在此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和谐文化成为文化理念的探索重点[2]。

2014年在中科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强调了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要求、内在动力、重要任务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并在2014和2015年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强调了“和”文化理念,强调通过“和”文化引领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可见现阶段我国仍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和谐文化作为文化理念发展的主要方向,但在研究的角度和层次上进行了创新探索。

中国共产党文化理念发展是其对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把握越来越全面的具体体现,通过研究文化理念的发展脉络,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发展的规律,这对今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发展的现代启示

1.文化自觉意识在中国共产党文化理念发展中至关重要

所谓文化自觉意识即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是在全面、准确认识自我文化,理解和接收多元文化基础上,主动进行文化适应,取长补短,达到多文化和平共处、联手发展的效果的文化发展形态[3]。结合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的发展可以发现,其建立在我国发展的实际国情基础上,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认识不断加深的成果。在发展文化理念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并未对其他的积极文化进行排斥,反而利用已有文化理念,使我国文化理念得到不断的丰富,这是文化自觉意识的体现。

在现代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坚持文化自觉意识,并由文化自觉向文化自信转变。在此过程中,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要坚持以下方面:首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推动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必然选择。其次,继续建设和谐文化,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再次,积极推动社会注意文化发展的大繁荣,在此过程中,应通过建设社会注意核心价值体系,凝聚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坚持文化传承创新,提升民族素质,推动文化改革更加深入的进行。

2.在文化理念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十三五期间的主要目标,而小康社会的实现不仅要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要求文化实现大发展和大繁荣,所以应高度肯定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性[4]。而结合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后文化理念发展的成果,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发展。所以在现代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党要有意识的提升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文化自觉性,通过行政权力的强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把握,结合对人类文化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判断,在主动、准确辨识外来文化的基础上,既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使我国文化理念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文化理论发展在提升综合国力,推动国家全面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并有意识的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文化的内涵进行不断的丰富,对文化发展战略进行不断的调整,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文化先进性、提升自身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刘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08:71-75+81+87.

[2]方彬,赖海燕.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04:74-76.

[3]高丽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的创新规律性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106-110.

改革开放论文篇7

[关键词] 改革开放;生态文明;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D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234-2

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始终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改革方向,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公有制在经济基础中的主体地位,不断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伴随着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中国共产党也逐渐认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且将其纳入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来,给予了高度重视。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生态文明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然而他们在对自然观和实践观地阐述当中,包含着大量的有关生态问题的论述:

第一,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与自然界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马克思曾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大自然是无限存在着的,人作为大自然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又是有限存在着,必然我们人类要对自然怀有谦卑和敬畏之心。马克思又说:“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既然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那人类必须要爱护爱护自然,就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与自然共存共长。

第二,人类如果对自然的改造不符合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马克思曾强调了自然的本源存在是第一性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因此人类必须要遵从自然规律,否则违背自然规律必然要遭受惩罚。恩格斯指出,人类在实践中“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的时候,“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现实生活中,随着人人类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地过渡使用,随着人类过分使用科学技术,逐渐把自己作为自然的操纵者、复制者,因此导致人类过度地开发自然,环境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自然资源枯竭等全球性问题随之产生,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了重大破坏。

“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如果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一视角来观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发展,那么,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可见,生态文明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它强调人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思想。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历程

回顾我国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过程,我们发现,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经历了明显的从改革开放前的盲目自信、放任自流到改革开放以后从逐渐觉醒到认真负责的态度转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1978―1992年

这个时期,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其中主要是环境保护进入立法,开始了法制化进程。到1992年基本上形成了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而这一时期,全国上下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对不够重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因此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趋严重。而邓小平同志很快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提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非常重视林业建设工作。他对生态与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也有着前瞻性的认识。事实证明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促进经济的社会发展,而不良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破坏生态建设就是破坏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我们要把在自然界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作为奋斗目标。

(二)1992―2002年

这一时期,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展开了全面地探索。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对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刚要》正式纳入了可持续发展战略。1998年自然灾害对生产地严重破坏使党中央更加深切认识到: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对生态的破坏必定产生严重的后果。国家从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国土整治绿化工作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2002年至今

2002年以后,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深化阶段。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生态文明概念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首次提及,并第一次明确提出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目标:“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6]生态文明思想地明确提出,说明了我们党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的认识得到了升华。2012年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当中。2013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先以纲要的形式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三、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地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缺一不可。“四大文明系统中,生态文明是基础和根本,有健康的生态文明,才有健康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非文明的物质、精神、政治等行为的过错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损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

因此,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生态领域中的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应作为同等重要目标,必须同时进行,这是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真正的和谐社会应该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 其中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是人与自然和谐。因为如果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那么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化,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就会难以实现。生态文明,是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生态方面的意识、政治决策、法律法规、生态伦理、文学艺术等的提高和完善,以及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是改造生态环境积极成果的总和。目前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影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四、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难点及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十七大以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然而目前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十分严峻和迫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物质生产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然而有些人为了谋取自己的眼前利益而大肆破坏生态环境。利益的诱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障碍,也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有些企业为了减少花费、多取利益而肆意排放有毒废弃物污染自然环境,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提高本地的GDP和官员的政绩竟然保护企业的污染环境行为。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国家必须更为重视,要抓紧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难点来进行防治:

第一,要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自觉地不去过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坏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让人民明白,人类只有积极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才能有利于人类的时代延续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只追求眼前的个人利益、企业利益或者地区利益,则必会危害自己的长远利益和全社会的根本利益。

第二,要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治理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防止发生新的环境污染,就需要建立必治理设施,并必须保证其正常运行,则为此就需要拥有足够的环保资金。每个企业应该有足够的环保资金的投入,每个城市治理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弃物也应该有足够的环保资金的投入。如果没有足够的环保资金的投入,任何一个好的环境规划都不能实现,那么建设生态文明也必定会成为空话。

第三,必须加大对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的打击力度。对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的行为必须严厉打击,才能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国家应充分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等各种手段,对污染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建设等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查处,又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人的行政责任。

第四,必须构建和完善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对于人的行为约束机制来说,文明意识是一种自律的约束,法律是一种他律的约束。如果我们说个人文明意识是一种主观合理性,法律规范则是一种客观合理性,法律制度一旦产生就引导个人逐步地通过“他律”实现“自律”,“自律”在许多时候是“他律”的习惯成自然。健全的法律体系和良好的法治氛围,对于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具有道德意识不可替代的“硬约束”作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法律的强制力,个人的文明道德往往难以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在利益诱惑面前,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是很难杜绝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4]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G]//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39.

[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6.

[7]王孔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J].商业时代,2010,(12).

[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765.

[9]李崇富.生态文明研究与“两型社会”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89-191.

[10]韩雪风.论生态文明建设[J].探索,2008,(1).

改革开放论文篇8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开放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金融的运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金融监管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和金融的不稳定性日渐突出。面对金融全面开放,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提高金融机构运行和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保证金融市场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我国金融监管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变革。

一、开放条件下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挑战和问题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模式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即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主体的“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体制。随着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现行金融监管体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实践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

(一)金融监管法治环境薄弱

金融监管立法仍然滞后,立法技术亦不成熟。《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等金融监管领域的基本法律至今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一些重要领域仍然处于法律真空状态。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并不协调,甚至存在严重冲突。盲目移植、照搬照抄、脱离实际的规定大量存在。金融监管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二)金融监管目标不合理

我国金融监管目标是既要保障国家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又要承担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保障平等竞争和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维护整个金融体系安全稳定、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金融监管目标具有多重性和综合性,实际上是对金融监管目标的弱化,从而制约了金融监管的功效。

我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一致的。这使得中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信贷规模控制的合规性检查,并没有真正从金融运行的安全性、高效性出发,形成独立的、明确的职能。

(三)金融监管的内容和方式存在缺陷

重市场准入,轻市场退出。目前的监管大多对金融机构、金融业务的市场准入进行严格限制,而在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理上则缺少详细的可操作的市场退出规定。在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时,“一行三会”的监管只能借助于行政手段来化解金融风险,违反了市场规律,进一步加剧了金融风险。

重现场监管、轻非现场监管。我国的金融监管主要采用现场监管。现场监管虽然能够比较细致地了解、发现那些从金融机构公开的财务报表和业务资料中难以发现的隐蔽性问题。但是,它本身也存在许多不足,如,风险监管不足,随意性、非规范性较大,人力不足以及重复检查并存等等。

重合规性监管、轻风险性监管。先行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是对金融业市场准入、业务范围、财务帐目、资本状况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合规性监管,而对金融机构日常经营的风险性监管尚不规范和完善。强调从资本充足性和资产流动性方面进行监管,忽视了金融机构自身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等指标的监管。重视传统存贷业务,而对表外业务及其他金融创新业务监管较少。

(四)金融监管信息仍不透明

目前中国的金融监管仍处在起步阶段,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尚处于一种分割、低效、失真的状态。中国金融监管信息不透明主要表现在:“三会”的监管信息系统处于分割状态,不能实现监管信息共享;金融监管信息实行定时报送制度,使得金融监管信息收集效率很低;金融机构报送数据存在人为调整,虚报、瞒报现象屡有发生;缺乏社会监督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对金融机构报表、资料的真实性审查,等等。

(五)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缺乏协调,监管存在“真空”

我国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还不健全,整个金融监管组织体系仍按计划管理模式设置,“一行三会”虽各有分工、各有工作侧重,但是相互之间仍存在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的问题,有时出现职责冲突,有时出现监管“真空”,从而降低了整个金融监管的效率。我国的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混业经营趋势正逐步加强,原有的以机构类型确定监管对象的监管模式难以发挥作用,进而出现金融监管“真空”。

二、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制度设计

前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已严重滞后于国际发展与实践需要。随着金融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不断深化,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在金融监管体制上不断做出相应调整,而我国仍采取根据既定金融机构的形式和类别进行监管的传统方式。在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日趋模糊的情况下,这种监管方式的弊端日益凸显。

国外的金融机构大都为混业经营。尽管加入WTO后对进入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仍可限制其经营业务,但外资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其境外的后援体系,其混业经营的优势仍能发挥,使我国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处于下风。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诸多业务创新已具有部分混业经营的性质,光大控股集团、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事实上也拉开了我国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序幕。与我国实行的分业经营相适应的分业监管体制已不适应这一趋势的发展。为适应混业经营的发展要求,我国应在现有的金融监管基础上平稳过渡,依据金融体系基本功能逐步改革和完善监管体制,实现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协调。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直属的政府机构应放弃金融监管职能,着重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做好宏观调控,这样有利于金融监管效率的提高。在“三驾马车”(即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基础上设立“中国金融服务监管局”作为整个金融业的最高监管机构,维护整个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对各类金融业予以全面监管。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集中置于中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的统一领导之下,对各类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控股公司名下的子公司实施功能化监管,并定期召开由三大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加强“三驾马车”之间的联系。中国金融服务监管局则有权对各监管机构的职责和各种争议予以界定和仲裁。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则由中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直接监管,从而形成一个立体的、有层次的、有分工的、横向与纵向并重的金融监管体制。

三、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理念建设

在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完善金融监管内容和方法,改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社会监督,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的同时,在体制转型的基础上实现监管理念的转变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关键:金融监管活动应从事后被动处置向事前预警防范转变;金融监管内容应从合规性、机构性监管向合规性与风险性监管并重、功能性监管转变;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转变控制金融风险的思路,使金融监管既要强调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又要注重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以及国际竞争力。唯有在金融监管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金融业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金融监管理念及时、科学的调整,才能在开放条件下促进金融监管的不断成熟和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华.中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杨有振.金融开放、创新与监管.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3]谢伏瞻.金融监管与金融改革.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上一篇:房地产法论文范文 下一篇:生态文明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