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就业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1 12:03:52

扶贫就业培训工作总结

扶贫就业培训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200*年上半年,按照中央六部委及重庆市关于做好20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指示精神和部署安排,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为原则,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为目标,研究制定了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将重庆市下达的培训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定点培训基地,督促、指导各培训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就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上半年,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地宣传阳光工程培训的政策和意义,造大声势,让广大农民了解、参与阳光工程培训。截止6月25日,全区已举办焊工、电工、电子维修、计算机操作、建筑工、美容美发、厨师、手工工艺、餐饮服务等专业培训班36期,共招收农村学员2108人。现已结业1597人,转移就业1574人,在培511人。发放培训“代金券”26.433万元,审核财政补助资金报帐48.139万元(其中200*年发放的代金券28.015万元)。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调整充实工作班子。为进一步搞好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在区划调整归并后,调整了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人员变动的成员,并根据各成员单位自身行业特点、工作职责和系统资源,将扶贫办、移民局纳入阳光工程成员单位,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加强了“阳光工程”的领导,形成了条块结合、部门联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抓制度管理汇编。自2003年“阳光工程”在我区实施以来,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与上级要求的差距大,急需规范、完善管理。因此,根据国家六部委和重庆市对“阳光工程”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今年上半年狠抓了本区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招投标办法、基地认定办法、代金券发放及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检查验收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编制,以规范相关部门和定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开展工作,提高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管理水平,确保阳光工程顺利健康实施。

3、抓培训计划及方案制定。根据重庆市“百劳、阳光工程”要求,结合万州区工作实际,拟定了《万州区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培训10000人,重点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并上报重庆市劳务办、阳光办。同时,向各培训学校下发了《万州区关于做好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的意见》。

4、抓培训基地建设。为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进一步调动培训机构的积极性,今年培训基地认定继续实行招投标的形式,由办学单位申请,并按照《2005年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基地认定办法》的规定和程序,参照去年阳光工程培训检查验收的情况,经劳务办、阳光办组织评审小组实地踏堪调查、评审,择优确定了万州区职业教育中心等28所培训机构为2005年“阳光工程”定点培训基地。其中:新增培训基地7所。

5、竞标分解阳光工程培训指标任务。根据定点培训基地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培训能力及输出渠道,结合区委、区府着力打造“三峡缝纫、万州保安、万州电焊”三大劳务品牌的构想,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竞标,劳务办、阳光办领导小组评标、定标,报区政府核定,将8130人、41个工种的“百劳、阳光工程”示范培训任务指标分解到了28所定点培训基地。

6、抓培训质量管理。首先是及时与各定点培训学校签订《培训协议》,督促培训学校“自主招生、自主培训、自主管理、自主安置就业”的同时,建立规范的培训台帐、转移就业台帐和资金使用台帐。其次是严格参培学员的身份审查。只能是持重庆市境内户口、年龄在16-45周岁的农村学员,有身份证的出据身份证复印件,没有身份证或身份证过期的由当地派出所出据有本人照片的户籍证明和户口复印件,以此界定学员身份,为发放代金券提供依据。三是坚持到培训现场发放代金券,严禁冒领、代领。四是坚持培训月报制,每月30日前向各承培学校收集《“阳光工程”培训进度月报表》、《阳光工程培训转移情况统计表》,并按时上报重庆市阳光办、全国阳光办。

7、抓宣传引导。一是利用“科技赶场”、“送科技入户”,向广大农民宣传党和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的优惠政策,动员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培训。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一批转移就业、“劳务致富”的学员典型,使他们的先进事迹产生示范效应,扩大“阳光工程”培训的影响力。三是抓阳光工程专栏、板报,引导农民如何报名、学什么、学后去向、享受哪些优惠政策;四是组织承培学校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经验交流、总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推动“阳光工程”培训工作上新台阶。半年来,累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明白纸3.6万余份,组织召开培训研讨及经验交流会2次,编发简报3期,建立跟踪服务卡40张。

三、存在的问题

1、培训资源较为分散,不易形成大的拳头或品牌。

2、招生困难。万州区虽有农村劳动力85万,急需转移的13.5万人,但农民意识不到位,注重眼前利益,宁愿下苦力、打短工、挣现钱,也不愿交钱、化时间参加培训学一技之长,“要我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3、转移就业难。承培学校一般按照所接用工需求订单来组织招生培训,但经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向外地转移安置时,部分农民“故土难离”,不愿输出到外地务工,而本地二、三产业容纳量有限,造成转移就业安置困难。

4、培训收费困难,经费不足。万州属贫困山区,农民意识差,还处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初期,向农民收取培训费十分困难。各承培学校为完成培训任务指标,只好采取利用财政补助资金“免费”培训。但财政补助资金每人每期不足200元,远远不能支付技能培训所需费用,导致提高培训质量难度大。

5、宣传报到力度不够。各承培学校在“阳光工程”培训中都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涌现了大批培训就业致富的学员典型,但在宣传、报到上较保守,宣传引导力度不够,致使“阳光工程”培训效果和影响不显著。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1、大力开展培训,加快培训进度。今年区阳光工程计划转移培训10000人,目前才培训2108人,与完成全年任务还有很大差距。所以下半年必须全力以赴,加快培训工作进程;及时调整完成任务困难的承培学校任务指标,确保全年培训任务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2、继续规范培训项目管理。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监督承培学校建好培训台账和转移台账。培训台账一定要说明农民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培训专业和培训时间;转移台账要说明农民就业单位和联系方式,便于检查和核实。

3、强化培训质量。“阳光工程”既是“民心工程”,更是“德政工程”,重点抓好转移就业前的短期技能培训,使参训人员真正学到一技之长。

4、积极引导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初级工职业技能鉴定以学员自愿为原则,中级工要保证所有受训人员参与职业技能鉴定。

扶贫就业培训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200*年上半年,按照中央六部委及重庆市关于做好20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指示精神和部署安排,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为原则,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为目标,研究制定了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将重庆市下达的培训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定点培训基地,督促、指导各培训学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就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上半年,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地宣传阳光工程培训的政策和意义,造大声势,让广大农民了解、参与阳光工程培训。截止6月25日,全区已举办焊工、电工、电子维修、计算机操作、建筑工、美容美发、厨师、手工工艺、餐饮服务等专业培训班36期,共招收农村学员2108人。现已结业1597人,转移就业1574人,在培511人。发放培训“代金券”26.433万元,审核财政补助资金报帐48.139万元(其中200*年发放的代金券28.015万元)。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调整充实工作班子。为进一步搞好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在区划调整归并后,调整了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人员变动的成员,并根据各成员单位自身行业特点、工作职责和系统资源,将扶贫办、移民局纳入阳光工程成员单位,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加强了“阳光工程”的领导,形成了条块结合、部门联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抓制度管理汇编。自2003年“阳光工程”在我区实施以来,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与上级要求的差距大,急需规范、完善管理。因此,根据国家六部委和重庆市对“阳光工程”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今年上半年狠抓了本区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招投标办法、基地认定办法、代金券发放及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检查验收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编制,以规范相关部门和定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开展工作,提高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管理水平,确保阳光工程顺利健康实施。

3、抓培训计划及方案制定。根据重庆市“百劳、阳光工程”要求,结合万州区工作实际,拟定了《万州区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培训10000人,重点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并上报重庆市劳务办、阳光办。同时,向各培训学校下发了《万州区关于做好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的意见》。

4、抓培训基地建设。为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进一步调动培训机构的积极性,今年培训基地认定继续实行招投标的形式,由办学单位申请,并按照《2005年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基地认定办法》的规定和程序,参照去年阳光工程培训检查验收的情况,经劳务办、阳光办组织评审小组实地踏堪调查、评审,择优确定了万州区职业教育中心等28所培训机构为2005年“阳光工程”定点培训基地。其中:新增培训基地7所。

5、竞标分解阳光工程培训指标任务。根据定点培训基地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培训能力及输出渠道,结合区委、区府着力打造“三峡缝纫、万州保安、万州电焊”三大劳务品牌的构想,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竞标,劳务办、阳光办领导小组评标、定标,报区政府核定,将8130人、41个工种的“百劳、阳光工程”示范培训任务指标分解到了28所定点培训基地。

6、抓培训质量管理。首先是及时与各定点培训学校签订《培训协议》,督促培训学校“自主招生、自主培训、自主管理、自主安置就业”的同时,建立规范的培训台帐、转移就业台帐和资金使用台帐。其次是严格参培学员的身份审查。只能是持重庆市境内户口、年龄在16-45周岁的农村学员,有身份证的出据身份证复印件,没有身份证或身份证过期的由当地派出所出据有本人照片的户籍证明和户口复印件,以此界定学员身份,为发放代金券提供依据。三是坚持到培训现场发放代金券,严禁冒领、代领。四是坚持培训月报制,每月30日前向各承培学校收集《“阳光工程”培训进度月报表》、《阳光工程培训转移情况统计表》,并按时上报重庆市阳光办、全国阳光办。

7、抓宣传引导。一是利用“科技赶场”、“送科技入户”,向广大农民宣传党和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的优惠政策,动员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培训。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一批转移就业、“劳务致富”的学员典型,使他们的先进事迹产生示范效应,扩大“阳光工程”培训的影响力。三是抓阳光工程专栏、板报,引导农民如何报名、学什么、学后去向、享受哪些优惠政策;四是组织承培学校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经验交流、总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推动“阳光工程”培训工作上新台阶。半年来,累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明白纸3.6万余份,组织召开培训研讨及经验交流会2次,编发简报3期,建立跟踪服务卡40张。

三、存在的问题

1、培训资源较为分散,不易形成大的拳头或品牌。

2、招生困难。万州区虽有农村劳动力85万,急需转移的13.5万人,但农民意识不到位,注重眼前利益,宁愿下苦力、打短工、挣现钱,也不愿交钱、化时间参加培训学一技之长,“要我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3、转移就业难。承培学校一般按照所接用工需求订单来组织招生培训,但经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向外地转移安置时,部分农民“故土难离”,不愿输出到外地务工,而本地二、三产业容纳量有限,造成转移就业安置困难。

4、培训收费困难,经费不足。万州属贫困山区,农民意识差,还处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初期,向农民收取培训费十分困难。各承培学校为完成培训任务指标,只好采取利用财政补助资金“免费”培训。但财政补助资金每人每期不足200元,远远不能支付技能培训所需费用,导致提高培训质量难度大。

5、宣传报到力度不够。各承培学校在“阳光工程”培训中都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涌现了大批培训就业致富的学员典型,但在宣传、报到上较保守,宣传引导力度不够,致使“阳光工程”培训效果和影响不显著。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1、大力开展培训,加快培训进度。今年区阳光工程计划转移培训10000人,目前才培训2108人,与完成全年任务还有很大差距。所以下半年必须全力以赴,加快培训工作进程;及时调整完成任务困难的承培学校任务指标,确保全年培训任务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2、继续规范培训项目管理。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监督承培学校建好培训台账和转移台账。培训台账一定要说明农民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培训专业和培训时间;转移台账要说明农民就业单位和联系方式,便于检查和核实。

3、强化培训质量。“阳光工程”既是“民心工程”,更是“德政工程”,重点抓好转移就业前的短期技能培训,使参训人员真正学到一技之长。

4、积极引导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初级工职业技能鉴定以学员自愿为原则,中级工要保证所有受训人员参与职业技能鉴定。

扶贫就业培训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一、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2、整合资源,认定培训基地。为确保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我县按照省阳光工程办“实施方案”对招标基地的招标时间、条件、程序、材料要求,6月19日拟定了《##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招标公告》,经过6月20—23日4天的招标,经专家评审,并向社会公示结果后,有县职业中学、劳动就业培训中心、银宇学校等8个培训机构被认定为阳光工程项目培训基地,有电子电工、家政服务、电动缝纫、计算机、汽车驾驶和保安等10个技能培训专业。 4、多措并举,切实抓好培训

(1)加大宣传,多渠道组织生源。为了让农民朋友认识阳光工程,了解阳光工程,在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招生广告等多种媒体宣传阳光工程的同时,在全县每个乡镇都设立了常年招生联络处,并充分利用多方面的力量为培训生源,如职业中专首期沼气技工培训班,是移民扶贫办和阳光工程办共同赞助的,银宇学校首期电脑培训班,把以前接受过“春蕾计划”补助的困难女初中毕业生招为学员,现又享受阳光工程的补助,另外,为了方便目前已经在外打工的农民就近接受培训,职业中专还在广东等农民工较密集的地方开办了电子电工和电动缝纫流动培训班。

(2)千方百计,切实抓好转移。开展农民工培训,最终目的是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后实现转移,为此,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多数是“有的放矢”的。一是开展“订单”培训,如职业中专、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保安武术学院的培训,都是以用工单位的“订单”开展培训的,让农民学有目的,学得放心,现绝大多数学员均送往深圳、温州、福建等地就业。渣津村民熊村通过在黄龙武术学院一个月短期培训,现在在深圳车视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做保安,且一个半月后被提拔为保安队长;二是开展“招商引资”培训,如县农业综合培训服务中心,利用阳光工程的补助,为义宁镇招商引资引进的永兴制衣厂老板培训400余名电动缝纫农民工,不仅为老板解决了招工难的问题,还为这些农民工实现了就地转移。

扶贫就业培训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动员和利用各种科技文化教育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文明程度、职业技能和致富本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努力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造就现代新型农民,为实现富民强镇,建设和谐创新的新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目标任务及责任部门

按照市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办公室的考核要求,立足农村实际,全镇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目标任务及责任部门具体落实如下:

1、(1)建立完善工作体系,负责全镇农村劳动力(青壮年农民)职业、就业培训的具体牵头工作。

(2)确保年内培训农村劳动力1000名。

(3)抓好农村低收入户就业培训和就业援助工作,通过推广“培训券”制度等途径,确保农村低收入户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农民得到2次以上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4)负责督促落实有关工商企业吸纳低收入户劳动力就业和开发用于安置低收入户劳动力公益性岗位的政策。

(5)突出“订单式、委托式、储备式”和“合格率、就业率、技能鉴定率”的衡量标准,初步建立培训基地培训效果的评价体系,推进各村职业(就业)培训基地建设工作,年内新建劳动力培训基地示范点1个。

责任部门: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所

2、(1)负责组织指导我镇区域性农村职业技术教学点建设工作。年内建成1个高质量的农村职业技术教学点。

(2)负责组织指导镇成教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明确职责、加强考评,力争年内镇成教中心达到标准化要求。

(3)负责落实镇成教中心优先优惠安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具体政策,积极创新培训载体,培育工作亮点。

(4)依托镇成教中心,做好村组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学历提高工作。

责任部门:镇教育科

3、(1)负责组织指导各村建设农村星火课堂,明确任务、加强督查,确保年内新建1个农村星火课堂。

(2)负责督促各村落实《关于开展市“星火科技培训专项任务”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全年培训人数达300名,并做好基础性工作台帐。

责任部门:镇科技科

4、(1)负责组织指导各村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工作,明确任务,加强督查,确保年内完成整个培训量的40%,培训农民致富实用技术人员150名。

(2)培育“绿色证书”教育工作示范点,年内组织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并开展全镇性统一备课或教学交流活动。

(3)对取得“绿色证书”的农民给予优先业务指导与服务,并建好“绿色证书”教育工作的基础台帐。

责任部门:镇农服中心

5、(1)负责组织指导各村开展农机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明确任务、加强督查,确保年内完成培训、鉴定农机服务人员15名,基础培训80名。

(2)负责落实镇农机培训,做好各类培训设施、师资、教材的建设、组织、汇编工作,并建好基础台帐。

(3)制订出台有关政策。

责任部门:镇水利科

6、(1)负责督促各村落实《关于开展村组干部学历教育培训的指导意见》,为村组干部75%以上人数达到中专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

(2)继续完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责任部门:镇民政科

7、(1)负责落实鼓励工商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政策。其中,对吸纳农村低收入户中残疾人就业比例达到企业在岗职工1.5%以上的企业,给予免交残疾人就业保障费,并按规定给予奖励。

(2)认真做好残疾人就业援助工作,通过从残疾人就业保障费中拨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以确保残疾人真正能够获得就业技能培训和一次性的自主创业扶持费。

责任部门:镇民政科

8、(1)组织开展新闻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

(2)牵头组织文化、教育等部门制订农村文教体育活动场所建设计划和实施细则。

责任部门:镇宣传科

9、(1)推进农村学习型、创新型组织建设,全镇创建覆盖面达90%,农村文明户和五好家庭参创率达90%以上,其中争创现代化新农村示范村的创建达标率达90%以上。

(2)广泛组织志愿者特别是党员志愿者开展与农村低收入户结对扶贫活动。

责任部门:镇宣传科、镇组织科、镇文化中心、镇妇联、镇团委

三、具体措施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必须相应组建由村主任任组长的现代农民教育领导小组,在镇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办公室的协调和指导下,把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列入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制定并落实各项措施,具体抓好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推进。镇各职能部门务必各司其职,进一步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村,加强沟通,通力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全镇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

2、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要以健全的制度体系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镇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办公室每月召集一次工作会议,对前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明确布置下阶段工作任务并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协调。二是建立现场推进制度。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办公室依据目标任务分专题或分片组织现场推进会,学习推广先进经验,鞭策督促后进工作。三是建立报表信息定期编报制度。四是建立基础台帐制度。各村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日常工作台帐资料,包括各责任部门、各村工作实施意见和年度计划,各级各类信息报表,阶段性工作总结及部署,各级各类会议记录及图文影(音)像资料等。各职能部门应根据职责分工建立反映工作进程的基础台帐资料。五是建立检查调查制度。镇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办公室不定期组织教育培训情况检查和抽样调查,全面客观掌握工作推进的实效和实绩,并及时分析反馈和通报。

扶贫就业培训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共2页,当前第1页12

三、建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课题,同时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基础性工作,为此,建议出台相应的政策或措施,落实县阳光工程办一定的工作经费,以便更好地加强项目实施的协调和监管工作,同时建议省阳光工程办尽早安排落实xx年度培训补助经费,以便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得到更有力的开展。

二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推荐]##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总结

扶贫就业培训工作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扶贫攻坚 职业培训 精准扶贫

课 题: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湖南武陵山区农村人才扶贫与职教研究》(项目批准号:14YBX064)阶段性成果。

一、背景

2011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12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的71个县(区、市)范围中,湖南省被纳入规划就有37个县(区、市),是典型的老、少、边、贫地区,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等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0%。同年11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启动,省委、省政府近日出台《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实施纲要(2011-2020年)》(简称《纲要》),《纲要》提出了我省农村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在新的起点上,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湘西州内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并于2004年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十大示范基地之一。笔者学校利用其拥有的“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湘西州新农村建设人才队伍培训基地”教育平台,结合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在全省实施农村党员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意见》(湘组发[2007]12号)文件、州劳动局的"阳光工程"精神、州移民局“移民培训计划”和州民政局“退伍军人培训计划”等渠道,为我州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能够适应武陵山区经济发展需求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助推湘西精准扶贫。

二、职业培训

学院培训工作在国务院、省、州扶贫办及各级有关部门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湘西州扶贫攻坚战略,把各项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服务地方经济,改善贫困落后面貌,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狠抓全日制学历教育;另一方面,广泛开展系列职业技能培训,形成了多形式、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先后开展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库区移民转行培训、城镇下岗工人转岗培训、农村大学生创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基层骨干素质提高培训、农村孤儿与残疾人员关怀培训、退役士兵转业培训、“一村一名农民大学生”学历教育培训等,共培训各类学员30000多人次。特别是在为“三农”服务的各项培训中,“一村一名农民大学生”培训更具特色,得到了州委州政府的充分肯定。农村“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计划自2009年实施以来,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州委组织部和州扶贫办的大力支持,经过五年的努力工作,逐步形成了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确保了该项目计划的顺利实施。学院目前共有“一村一大”学员1280名,其中在籍942名,已毕业338名,学员中有党员618名,各大村主要干部540名,先后有12名学员考上国家公务员,相当一部分学员成为了农村种养殖大户、致富能手和农村基层管理骨干,他们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公共事务的管理及社会稳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各类培训的开展,使受训学员增强了就业与再就业能力,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真正做到“一人受训,全家脱贫”,“受训回岗,专技专能”,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走向了脱贫致富之路。学院作为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之一,真正发挥了其职能示范作用,为湘西州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学院先后被农业部授予“开展科技扶贫,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先进单位”;被省教育厅评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被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

三、工作总结

回顾过来的培训工作,学院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1.创新模式走新路

在多年的培训中,不断摸索培训方法,使学院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格局的培训模式:

(1)开展中长期的技能培训,采取2~3年制的学历教育扶贫长训,如“雨露计划”扶贫培训、农村库区移民培训、农村基层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训、农村青年妇女技能培训、农村孤儿关怀培训、校企联合定向委培(如与深圳特蕾新幼教集团合作的幼师培训)等。这类培训对象主要为“9+2”模式的学员和一部分五年制大专的学员。他们大多数年龄偏小,为了保证他们多学专业知识,掌握技能,保证就业,学院采取经费筹措“四个一点”:即国家补助一点,家长负担一点,学生勤工俭学解决一点,学院减免一点(其中农村孤儿办,由扶贫部门和民政部门实行全免学费、生活费),毕业生颁发中专或大专文凭。这样,学员既有了学习的压力,也有了学习技能的时间保证,既可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又能稳定实现就业,真正达到“一人受训,全家脱贫”的目的。这类培训模式,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推介。

(2)开展短期的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下岗再就业培训,“一对一”的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培训,农村基层骨干素质提升培训,退役士兵转业培训等等,譬如:我们联合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保靖项目部,为扶贫示范点200多名青年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返乡后,他们在为当地农业经济服务中,社会反响非常好。

2.示范带动促发展

学院一直以“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为轴心,在全心全意致力于扶贫培训工作的同时,按照全州“一盘棋”的整体规划,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主动开展各类培训,形成了培训工作大格局。学院相继被确定为:湖南省库区移民就业技能培训的定点院校、省总工会重点扶持就业技能培训基地、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定点机构、湘西州农村系统技能培训示范基地、湘西州退役士兵转业培训示范基地。目前学院共有各类培训基地挂牌八个,培训工种涵盖一、二、三产业,实现了培训工作全方位、全覆盖,切切实实为湘西州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3.把握政策抓落实

培训工作是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之一,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更是一项关于国家发展的人才工程,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尤为关注。只有很好地落实党的各项惠民培训政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受训者的命运。湘西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了扶贫培训的投入,使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学院党委更是高度重视,把扶贫培训工作作为学院的一项大事来抓,紧贴国家政策,狠抓各项培训的落实。抓培训,出效果,通过各类培训的开展,使受训学员获得一技之长,不断增强就业与再就业能力及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下岗职工顺利转岗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得以有效转移、在职农民素质得到提高、退役士兵得以很好安置,真正做到了“一人受训,全家脱贫”,“受训回岗,专技专能”,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视察湘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用人才的培养,技术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现精准扶贫。2014年州人民政府决定:以湘西职院为龙头,成立湘西州农村系统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全面统筹整合湘西州农村各项技能培训资源,为扶贫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撑。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学院将不负重任,充分发挥基地的培训示范作用,以实现扶贫培训工作的规模化、规范化、常态化,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

扶贫就业培训工作总结范文第7篇

新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机构培训,农民受益

”的要求,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培训为主题,实行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引导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务工培训与农务培训相结合,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和实用人

才培训,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援,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智力支持,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1、服务农民需求。按照农民实际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课程,加强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

2、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以农民为本,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行政命令、一厢情愿、脱离实际。

3、突出培训实效。坚持培训、指导、服务三位一体,采取农民容易接受的语言、方式、方法,因人施教开展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三、目标任务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

主要培训年满16周岁以上有外出务工意向的农民。通过培训提高其转移就业能力,增强稳定就业的本领,促使加快向产业工人和市民转变,每年培训不少于10000人。

(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主要培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通过培训提高其专业生产技能和生产经营能力,每年培训不少于8000人。

(三)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主要培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等,通过开展农业科技人员、实用生产技术及农业政策知识培训,提高其科技素质和务农技能,培养一批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每年培训

不少于8000人。

四、工作措施

(一)丰富和完善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一是大力开展集中培训,不断增强科学发展意识。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推进改革发展的信心和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加强专题专项培训,不断提高服务

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本领。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农民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原则,按分级分类的要求,突出抓好专题专项培训。三是抓好其他各类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队伍

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他们普遍受到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科学文化、业务知识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素质和能力。

(二)丰富和完善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一是巩固和提升培训模式,不断完善培训体系。认真总结集中培训、涉农部门专题培训模式,不断完善提高,进一步发挥培训模式的功能和作用,更好地为培训服务。二是采取灵活方式,不断增强培训

的成效。结合不同人群、不同的特点,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与现场实践指导相结合等办法,开展直观、形象、易学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让农村群众学得懂、学得快、用

得上。

(三)强化培训管理,确保培训质量

严格按照培训方案,注重过程管理,落实管理环节,加强监督检查,做好跟踪服务。坚持培训、指导、服务三位一体,采取农民容易接受的语言、方式、方法,因人施教开展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切

实提高培训质量。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培训学校要扩大面向农村的招生和培训规模,积极面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和城镇职工等群体开展培训工作。要根

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就业需求,针对不同群体,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和培训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课程,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各类职业学校要主动与用工单位联系,搞好职业指导与就业服

务,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制定实施方案、宣传组织发动、认定培训基地(机构)、落实培训任务、确定培训内容、签订目标合同。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按照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组织开展培训,加强监督检查,做好跟踪服务。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按照相关培训管理办法进行总结,开展绩效评价,迎接专项验收和检查。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职责明确、分工负责的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管理机制,逐级落实责任制。项目县(区)要成立由县(区)主要或分管领导任组长,教育、农业、财政、畜牧(水产)等单位负责

人参加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二)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重点职业学校的骨干、带动作用,广泛动员组织各类职业、成人学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要重点建设好县(级职教中心和乡

(镇)成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使其成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重要阵地。各类职业学校要积极向当地有关部门申报,争取成为成人培训基地,积极承担培训任务。

(三)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要设立培训专项经费,努力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安排的培训专项经费,并多渠道筹措经费资金,逐步增加经费投入。要积极协调农业、科技、扶贫、人

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督促有关单位落实国家和省、市制定的教育培训经费投入政策。

(四)建立督导和表彰奖励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督导评估工作,将职业学校开展培训工作情况列入考核内容,定期表彰、奖励培训工作成效显著的学校及先进个人。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

传报道培训工作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形成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广泛深入宣传,切实营造舆论氛围。建立农民培训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对基础数据和动态信息的采集、开发和管理,编好各种技术交流资料和信息简报,及时发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分析存在

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办法,按时报送工作总结。各县区要制定宣传计划,分类型、有重点地开展系列报道,充分利用网络、橱窗、标语、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的作用,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

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新型农民培训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积极成效,宣传报道先进典型和经验。各培训单位要指定一名有一定写作能力、懂业务、责任心强的人员为信息联

扶贫就业培训工作总结范文第8篇

**地处**,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是人多地少的新一轮国家扶贫帮困县之一。

全县劳动力总量达×××万,年外出务工达×××万人,其中农民工×××万人,主要分布在**、**、**等城市从事手工制造或苦力打工等低技能工作,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达70。因文化少、技能低,相当一部分农民就业无门,有的既便找到了工作,工资等其他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为此,为了提高我县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实施好阳光工程,县阳光工程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阳光工程办的支持及其它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自今年6月份实施阳光工程以来,至目前已培训农民工×××人,其中有×××名农民已找到了较为轻松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6月16日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培训会结束后,6月18日县农业局召集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城乡建设局的有关领导,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我县阳光工程项目的实施工作。之后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城乡建设局的有关领导为成员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协调小组,下设阳光工程办公室,挂靠县农业局局科教站,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局局党委书记、主管科教工作的**同志兼任,安排了县农业局×××名干部具体负责阳光工程办的日常工作,并向乡镇×××直机关印发了《关于成立**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协调小组的通知》(修府办字[**]40号)的文件。

2、整合资源,认定培训基地。为确保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我县按照省阳光工程办“实施方案”对招标基地的招标时间、条件、程序、材料要求,6月19日拟定了《**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招标公告》,经过6月20—23日4天的招标,经专家评审,并向社会公示结果后,有县职业中学、劳动就业培训中心、银宇学校等×××个培训机构被认定为阳光工程项目培训基地,有电子电工、家政服务、电动缝纫、计算机、汽车驾驶和保安等×××个技能培训专业。

三、加强监管,完善服务体系。为促进阳光工程项目健康、有序地开展,县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积极加强监管工作。遵照省阳光工程办的有关文件要求,七月二十日前制订了《**—**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和《**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两个文件;6月28日与各培训基地签订了培训责任状;帮助培训基地统一订制了“**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牌子;积极参加培训基地每期培训班的开班仪式典礼,经常督促培训基地建好阳光工程转移培训档案;及时向省农业厅阳光工程办上报培训的经验及典型等信息情况,向市农业局阳光办每月一次汇报培训进度,每季度一次汇报项目的实施情况;12月初向各培训基地转发了农业部等六个部门“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的文件,并结合我县实际又以**县阳光工程办的名义向各基地印发了《关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进行年度验收的通知》的文件,于12月10-28日对各个培训基地培训建档等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验收,并对各培训基地的资金补助情况向社会进行了公示。

4、多措并举,切实抓好培训

(1)加大宣传,多渠道组织生源。为了让农民朋友认识阳光工程,了解阳光工程,在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招生广告等多种媒体宣传阳光工程的同时,在全县每个乡镇都设立了常年招生联络处,并充分利用多方面的力量为培训生源,如职业中专首期沼气技工培训班,是移民扶贫办和阳光工程办共同赞助的,银宇学校首期电脑培训班,把以前接受过“春蕾计划”补助的困难女初中毕业生招为学员,现又享受阳光工程的补助,另外,为了方便目前已经在外打工的农民就近接受培训,职业中专还在**等农民工较密集的地方开办了电子电工和电动缝纫流动培训班。

(2)千方百计,切实抓好转移。开展农民工培训,最终目的是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后实现转移,为此,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多数是“有的放矢”的。一是开展“订单”培训,如职业中专、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保安武术学院的培训,都是以用工单位的“订单”开展培训的,让农民学有目的,学得放心,现绝大多数学员均送往深圳、温州、**等地就业。渣津村民熊村通过在黄龙武术学院一个月短期培训,现在在深圳车视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做保安,且一个半月后被提拔为保安队长;二是开展“招商引资”培训,如县农业综合培训服务中心,利用阳光工程的补助,为义宁镇招商引资引进的永兴制衣厂老板培训×××余名电动缝纫农民工,不仅为老板解决了招工难的问题,还为这些农民工实现了就地转移。

二、存

在问题

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促进农民增收一条有效的重要的途径,确实是一件很“阳光”的事。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组织力度不够,宣传渠道不多,加上农民工大多数在外打工,培训机构招收短期培训学员不乐观;二是未出台有力措施落实实施“阳光工程”项目工作经费,阳光工程办工作较难开展;三是项目补贴经费太少,难以帮助希望参加高技能培训的农民接受培训。

三、建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课题,同时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基础性工作,为此,建议出台相应的政策或措施,落实县阳光工程办一定的工作经费,以便更好地加强项目实施的协调和监管工作,同时建议省阳光工程办尽早安排落实**年度培训补助经费,以便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得到更有力的开展。

扶贫就业培训工作总结范文第9篇

残联工作总结-在同一片蓝天下 1990年11月,县残疾人联合会成立,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1997年12月,县残疾人联合会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机构单列,核定编制3人。15年来,全县残疾人事业芝麻开花节节高,机构越来越健全,服务项目越来越多,服务面越来越广,成绩喜人。 一、组织服务网络建立健全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关怀下,县残联的组织建设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县人民政府残工委会议、县残联工作会议如期召开,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代表大会,主席团会议按章程规定,运转正常,发展健康。根据省州残联有关文件精神,县残联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召开了上街镇仁民街社区残疾人第一届代表大会,成立了仁民街社区残疾人协会,组织建立了肢体残疾人协会、视力残疾人协会、精神残疾人协会等残疾人专门协会。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落实了各专门协会的人员、经费、场地,使各专门协会的“代表、服务、管理”职责得到有效发挥。全县残疾人工作队伍越来越壮大,县乡共有专职人员17人,兼职人员72人,分管残联工作的县乡领导15人,使残疾人事业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保障制度逐步完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国务院以及省州政府有关残疾人的法律法规,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县残联执法责任各项工作制度》、《关于在市政公交医疗等窗口行业对残疾人实行优免服务的通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关于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纳入劳动保障的通知》,使全县的残疾人事业沿着法制化建设的轨道,健康发展。 三、残疾人事业成绩喜人 基础建设得到加强。2008年底,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成。该中心总投资135万元,占地面积1514.27平方米,建筑面积962.37平方米。服务中心设有办公室、就业培训室、用品用具供应室、康复指导室、图书阅览室、娱乐室、食堂、餐厅、住宿等。中心还专为残疾人建有电梯、坡道、盲道、扶手、盲牌等无障碍设施。这充分展现了全县残疾人事业的突飞猛进和崭新局面。 实现台账式网络管理服务。2008年4~7月,全面开展了残疾人入户普查工作,至年底,严格按有关规定为2159位残疾人办理发放残疾人证书,为6218位残疾人建档立卡,实现了台账式网络管理服务。 残疾人康复工作服务面逐步扩大。按时拨付残疾人康复补助经费,做到准确清楚,不出错漏。至2008年底,为7人安装了腿部假肢,做白内障复明手术208例,组织供应轮椅车65辆,拐杖16副,助听器10个,助视器9个。同时,进行了残疾人需求和可康复数的普查和上报工作,开展了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工作。 扶持残疾儿童上学工作取得实效。根据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主动与教育部门联系协商,免除了全县所有残疾学生的学杂费。又根据省残联文件精神,对考取中专以上的残疾3名学生,每人兑付一次性无偿资助1000元。同时积极争取在“长江新里程计划”中安排资助4名盲童入学,在“春雨行动”中安排资助5名残疾儿童入学,州电子印刷厂资助3名残疾儿童入学。县残联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救助2名残疾儿童入学。几年来共选送25名残疾人到特殊学校上学,有3人就业。即将实施的“春雨行动”第二轮工作,将扶持40名残疾儿童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获得佳绩。采取集中、分散两种方式,对1360名残疾人及其亲属进行了家禽养殖,烤烟、山嵛菜等经济作物种植科技培训。选送4名优秀残疾人参加州残联在剑川举办的为期40天的木雕技术培训。选送3名优秀残疾人到州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学习木雕和刺绣技术。先后两批7人到州按摩培训中心培训,其中6人就业。在开展智力扶贫的同时,积极争取把残疾人危房改造纳入县人民政府扶贫安居工程项目,同县扶贫办一起联发了《关于做好2008年扶贫安居工程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的实施办法》,成立了领导组,对全县8个乡镇60户残疾人的危房改造进行了安排部署。到2008年底,为72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危房改造。同时按照省人民政府107号令和州人民政府对残疾人的“20项优免政策”进行全面的检查落实。通过培训,残联现职干部中有4名取得法律监督员证书,并在县残联设立了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中心,有一名专干负责此项工作,业务挂靠县司法局。在元旦、中残日、春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对残疾人进行慰问,累计慰问金额7.8万元,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送到残疾人家里。 残疾人文体工作成绩突出。县残联高度重视培养残疾人文体人才,建立了文体人才库,成立了残疾人之家,组织残疾人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从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在大理州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县6名肢体残疾人参加比赛,获得了9项第一名,3项第二名,1项第三名,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我县有3名运动员代表大理州参加了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获得了4项第一名。在州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县15名残疾人运动员参赛,有14名获得名次,打破了9项记录,夺得了17枚金牌,获团体总分第二名,选送3名运动员代表大理州参加省七届残运会,荣获3枚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特别是县残联工作者李春梅在“远南”运动会荣获世界冠军后,又于2002年代表国家队到法国参加“世界残疾人田径锦标赛”,荣获800米银牌,为国争了光,获得了2008年雅典残疾人奥运会参赛资格,更为我县争了光。她被评为2008年全国“三八”红旗手。 宣传工作扎实有效。首先,订阅了《中国残疾人》、《三月风》等杂志,订购了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挂历6500张,分发给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级各单位及全县所有残疾人户。其次,在“全国助残日”、“爱耳日”之际,张贴标语、悬挂条幅,发放传单,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的法规和政策。第三,专门召开宣传工作会议,制定奖励政策,鼓励残疾人和关心残疾人事业者撰写宣传残疾人事业的新闻稿件,先后在《大理日报》、《漾濞时讯》、《大理残疾人天地》、大理州电视台、县有线电视台刊播58篇。通过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残疾人的法律、法规和优待政策,宣传残疾人在“三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弘扬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营造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同志指出:“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残疾人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充分实现公民权利和生产力解放的问题,必须始终重视,而不容忽视。”让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携手共创彝县残疾人事业的美好未来。

扶贫就业培训工作总结范文第10篇

一、抓好全年工作重点,高质量完成我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

(一)扎实细致地做好调查前的筹备和摸底工作,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展开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是以残联系统为主组织的一次全国性大规模社会调查。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抽样调查工作会议和文件有关精神,县残联从去年11月到今年3月在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下进行了抽样调查工作的筹备、培训、摸底等工作,为4月1日抽样调查的入户调查奠定了基础。为了确保调查工作顺利进行,今年3月份制定了《岱山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方案》,明确了组织领导、调查目的、对象、范围、时间、阶段等内容;于3月14日,召开了岱山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动员大会,并相继制定了《岱山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现场调查方案》、《岱山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宣传方案》、《岱山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安全预案》,明确了各部门、调查队人员的任务及工作,为现场调查乃至整个调查工作的开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认真做好抽样调查现场入户登记工作

我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经过筹备、摸底阶段后,县抽样调查队工作人员从4月1日至5月3日,对高亭镇兰亭、石马岙,衢山镇的万北、塘岙,岱东镇龙头、凤凰,岱西镇的茶前山、后岸八个调查小区进行了现场入户调查,共调查户数1448户,调查人数3813人,见面2977人,健康检查825人,入户率100%,见面率78.08%,检查率100%,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我县调查工作开展以来,得到了市、县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乡镇及职能部门的配合、支持,县调查队按照全国及省统一要求,坚持质量第一,严格标准,扎实工作,控制进度,注重总结,摸底、入户登记、残疾筛选、残疾鉴定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向各级政府及省、市残联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认真做好调查后期各项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质量验收

现场调查结束后,县抽调办从调查队中挑选了10名骨干,组成了新的精干团体,开展调查后期的各项工作:一是做好调查质量自查工作。从5月7日至6月10日,县抽调办组织调查员对所有调查表进行审核,各项指标数据进行仔细的计算,核对和逻辑审查,发现有漏填、漏圈和不明之处采取及时补写和电话询问等重新调查或再次入户的方式进行确认,以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把好报表质量关。二是做好快速过录汇总、县级编码、县级质量验收、县级交叉验收。三是认真做好全面总结,文件资料的归档等其他工作。目前,由于我县报表质量高,装订规范合理,因此已以良好的质量通过了省级质量验收。

二、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切实解决残疾人的实际问题

(一)开展残疾人就业工作,提高残疾人的就业率

1、通过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今年上半年县残联

在福利企业新安置了30名残疾人就业。同时还积极推行按比例就业政策,使更多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取得劳动报酬,解决劳动问题。

2、积极争取参加首届中国残疾人企业成果展,落实参展企业及产品。为了能给我县的残疾人企业提供一个展示自身价值的舞台,创造一个相互沟通、经济联谊的载体,也为能让全中国深入了解我县的残疾人企业、支持帮助残疾人企业搭建一个平台,县残联积极向省、市残联争取“首届中国残疾人企业成果展”摊位,经过争取岱山县中兴电机电器厂成为舟山市唯一的一家残疾人企业将于8月上旬赴北京参加此次成果展,参展产品为企业电机产品与银杏茶。

3、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催讨工作与征收准备工作。继续做好05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催讨工作,通过劳服所工作人员与地税部门的有关同志下企业耐心解说,上半年共追缴05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0500元;全面做好06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的准备工作,至6月底,已对部分征收单位的总职工数与残疾职工数的进行了统计,并向县政府提交了《关于要求确定2006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纳基数的请示》。

(二)开展康复扶贫助残,为残疾人送温暖

1、开展慰问救助,给残疾人关爱。在春节前夕,县残联组织开展向困难群众送温暖活动,让广大残疾人过上一个愉快的春节,共对全县七个乡镇的45户困难残疾人开展慰问活动,为他们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慰问金额达27000元。“助残日”前后,结合抽样调查工作,对全县七个乡镇37户享受低保的贫困残疾人家庭或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家庭,因大病、重病和突发自然灾害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家庭进行了重点走访慰问,慰问金额22200元。同时,各乡镇残联也以不同方式开展走访慰问残疾人活动,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残疾人困难家庭中,关心、帮助残疾人。在助残日期间还对全县78户(144人)特困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救助金的发放工作,发放金额达43200元。此外,上半年县残联还认真做好残疾人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助工作,共为50名残疾人个体工商户、种养业户、自由职业者补助了个人社会养老保险金17000余元。

2、巩固成果,深入开展康复服务。我县是“十五”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试点县,2005年,我们把“精防”工作作为重点康复工程来抓,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巩固成果,今年县残联还将继续开展精神病康复工作,并在“助残日”期间输送了五名重症精神病患者赴舟山市第二人民进行康复治疗。此外,为满足更多残疾人康复需要,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县残联在3月份对全县的贫困残疾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用品用具需求调查,据统计,全县共有100余名低保残疾人需要15种不同种类的用品用具,并在助残日期间对其中的20余名贫困残疾人进行了用品用具的免费配发。让残疾人真正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3、动员社会力量,真情帮扶残疾人。

在助残日期间,县残联会同县文明办、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向全社会发放了“真实的了解、真挚的关爱”助残倡议书,倡议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到本单位或联系单位的贫困残疾人家中,走访慰问,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倡议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走进残疾人家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残疾人献一份爱心,办一件好事;倡议全县各私营企业的贤达人士要将帮助残疾人及其家庭作为企业回报社会、个人积德祈福的善事,积极投身到助残志愿者队伍中来……通过倡议,促进了扶残助残风气的进一步形成,增强了人们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三)进行扶持政策的落实调研与完善,维护残疾人的合法

权益。

1、为进一步加大扶残助残工作力度,鼓励广大残疾人自强自立,促进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今年初,县残联专门组织人员,通过向残疾人了解、访问工商、税务、交通等有关单位的方法,对岱政发[2004]139号《岱山县扶持残疾人事业若干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根据残疾人及有关部门的建议,根据《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省人大第69号公告)、省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9号文件)和《舟山市扶助残疾人暂行规定》(舟山市人民政府第22号令)精神,结合我县实际,重新拟订《岱山县扶助残疾人实施办法》(草案),目前《岱山县扶助残疾人实施办法》(草案)已提交县政府。

2、做好残疾人工作。工作是党、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是维护和实现残疾人民利的重要手段。年初县残联就把工作列入重要工作之一,本着“谁接待谁负责”的原则,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责任制,对残疾人工作实行一站式服务,为广大残疾人提供良好的服务。上半年,共接待残疾人及亲属(包括外地残疾人)来信来访100余人次,99%以上的事件在初信初访后得到妥善解决,为全县的社会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开展宣传文体活动,活跃残疾人文化生活

1、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为使残疾人进一步了解我县近几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高残疾人参与全县社会经济建设的意识,在“助残日”,县残联组织了十余名残疾人代表参观了我县近几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加强了残疾人体育工作,抓好舟山市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参赛的报名工作,共有来自全县各乡镇的22名残疾人运动员将于7月20日赴市里参加5个大项19个小项的比赛。

2、广泛开展残疾人事业宣传,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残疾人事业,宣传扶残助残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典型事迹,努力营造热烈的社会扶残助残氛围。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期间,县电视台连续三次在黄金时段播放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公益广告和抽样调查宣传标语,县抽样办在县、市、省各级各类媒体等发表抽样调查领导活动、工作动态等新闻64篇(条),县电视台播放相关新闻5条,县区主要路口悬挂宣传横幅50条,调查小区开辟宣传专栏,黑板报共计20余期,张贴标语500条,向调查户和行人发放“一封信”和宣传画3000余封(张)。在“助残日”期间,县电视台对助残日的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并在《现在关注》栏目中报道了残疾人金义宏的自强事迹。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县共播放残疾人公益广告、宣传标语及新闻动态280条次,在各级各类报刊、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发表工作动态75条。

(五)加强组织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1、加强学习和交流,增强综合能力。精心组织党员干部进行理论学习和测试,贯彻落实“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按照省残联的要求,安排三位同志参加了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组织的职业指导师培训,并赴外地考察、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推动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2、加强残联的组织建设,开好全县残联工作会议和四届四次主席团会议。为进一步推动工作,年初县残联就召开了全县工作会议,各乡镇分管领导及理事长参加了会议,会议回顾了去年全县残疾人工作,明确部署了今年全县残疾人工作目标任务,并表彰了先进。五月份在县政协会议室召开了四届四次主席团会议,主席团主席,副主席及委员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肯定了四届主席团2005年所取得的成绩,确定了2006年我县残疾人事业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会议还补选了主席团委员。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转变工作作风,继往开来,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下半年工作任务,现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康复工作

1、加强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已建的18个社区康复站作用,逐步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得到相应的基本康复服务,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以残疾筛查、康复治疗服务、康复训练、康复知识普及和转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康复服务。

2、继续开展“助盲”、“助听”、“助行”、精神病康复等重点康复工程,帮助残疾人补偿、恢复功能。

3、做好残疾人用品用具配发补助和供应服务工作,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便利。

4、搞好“十五”康复总结并制订“十一五”康复计划。

5、完成市残联布置的其它各项康复任务。

二、就业培训工作。

1、继续以按比例就业为重点,大力推进残疾人多渠道就业,

下半年计划新安置残疾人就业20人。

2、选准培训课题,加强对各类残疾人的就业培训,并采取多种形式,积极鼓励残疾人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劳动技能,计划培训残疾人218名。

三、社会保障工作

1、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落实舟山市人民政府22号令关于

《舟山市扶助残疾人暂行规定》的优惠政策,讨论通过《岱山县扶持残疾人实施办法》(草案),提请县人民政府出台,加大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2、动员残疾人积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帮助贫困残疾人解决参保费用问题,同时协助做好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残疾人,确保享受医疗救助补助。

3、继续做好对残疾人个体工商户、种养业户、自由职业者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助工作,并加强宣传使更多的残疾人得知这一扶持政策,享受这一政策。

4、继续配合民政部门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实现应保尽保。

5、做好残疾人的维权工作,继续聘请法律顾问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同时做好残疾人来信来访工作。

四、扶贫工作。

1、继续开展社会“帮困结对”、“助学结对”、“助居工程”等活动。完成“助居”49户。

2、继续做好生活不能自理、一户多残的特困残疾人家庭的救助工作。

3、加大扶贫基地建设力度,积极帮助种养殖示范户和个体工商户的增效创收,增加扶贫贴息资金和苗种补助资金的投入额度,加快残疾人脱贫致富。

五、宣传文体工作。

1、开展残疾人的文化体育活动,组织运动员参加舟山市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

2、继续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宣传报道。

六、无障碍建设工作

1、做好无障碍设施建设,开展无障碍设施进社区、进家庭活

动。

2、推进公共图书馆、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建设。

3、加强对残疾人工作者及服务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的手语培训工作。

五、组织建设及自身建设。

1、抓好乡镇残联规范化建设,重点做好乡镇换届选举、专职理事长或专职干部的配备、专门办公场所的落实等工作。

2、完善规范现有社区残疾人协会,重点抓好渔农村社区残疾人协会的规范化建设,并配备专职委员。

3、不断充实和完善我县残疾人人才库建设。加强残疾人企业家、体育、文艺、书法、美术和种养殖户等方面的人才资料。

上一篇:个人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精准扶贫季度工作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