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法范文

时间:2023-11-01 11:16:55

对外汉语教法

对外汉语教法范文第1篇

一、以文化为依托,让留学生保持学习汉语的兴趣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外国人学习汉语,大多数也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兴趣,但是很多人在接触汉语后,就会觉得学习汉语很枯燥,失去学习汉语的兴趣。为了能使留学生们将其学习兴趣延续下去,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就应该投其所好,将中华文化与汉语教学结合起来。

(一)引领经典阅读,培养浓厚兴趣

在教授外国留学生汉语时,可以通过引导他们阅读中国古代、近现代的经典诗篇、蒙学教材等,这类作品一般比较简单易懂、脍炙人口。这样既可以让他们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吸引了他们的兴趣,使其学习了汉语。

(二)多角度认识汉字,让留学生领略到汉字的魅力

汉字是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学习汉字的书写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较为困难的一个环节。如何让留学生在汉字学习过程中不再感到枯燥,这就需要对外汉语老师的正确引导,让他们能感受到汉文字的独特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领读经典篇目,让留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抑扬顿挫之美。另外,在讲解汉字字形时,可以利用学习英语的方法来讲解汉字,例如英语单词“handsome”,可以将其分为“hand”和“some”,理解为“手一招来了一群人(小姑娘)”。为什么呢?因为“英俊”呀,所以“handsome”翻译成汉语就是“英俊”。同样的汉语也可以这样讲解,例如在讲解“聪明”一词时,可以讲解为“人只有做到耳到、口到、心到、眼到,而且要日日用、月月用,才能变聪明”。这样就不会让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感到无聊,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领略到汉字的魅力。

(三)课堂方式多样化,让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也了解了汉文化

作为对外汉语老师绝对不能与教国内学生一样,而是要变着花样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教授中国功夫、绘画、剪纸、太极拳、二胡、中国礼仪等,让留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教授留学生中国书法、快板、戏曲等,既可增加他们的兴趣又可提高留学生口语表达和汉字书写的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老师高高在上,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引经据典,下面的学生听得是一脸崇拜,心里却一片茫然、不知所云。最近几年新课标颁布后,课堂教学都进行了改革,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同样的也要借鉴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了解和尊重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美国作家爱默生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留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应该对留学生的这些基本情况有个充分的了解。就如不能同回族的朋友谈论吃猪肉一样,对其他民族的一些忌讳也要尊重,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与他们熟识,建立师生间彼此尊重、信任的情感。

(二)对外汉语课堂中应当以鼓励为主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留学生本来就因为担心犯错而不善于表达,这时,作为对外汉语的老师就应该以宽容、赏识、激励、期待等积极的情绪,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驱动力和积极性。例如,提问时可以采用平等的、商量的语气“某某某,你来试一下好吗?”另外,除言辞性鼓励外,还可以加入适当肢体动作,让他知道你对他的回答感兴趣,你是认同他的。例如,在留学生回答问题时,适时地微笑、点头以示赞同,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使他们在课堂上更积极地回答问题,更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有意识地提高语言点的重复率

语言学习过程要经历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四个阶段。因此,教师在教授留学生时,一定不能有厌烦情绪,要像教初学说话者一样,多次重复。例如,开始上课时就固定地说“就要上课了”,快下课时就用“就要下课了”表达,这样多次重复,留学生逐渐也就懂得了“就要……了”的用法。另外,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对于学生来说的重点和难点,对这些重难点要多次重复讲解。

三、创建学习小组,有效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现在中国基础教育相关决定中也提到要合作学习。这一理论同样可以应用到对留学生的教学中。教师遵循“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将留学生按照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分组,提议他们在同组交流时尽量使用汉语,这样可以增加更多人的锻炼机会,也让不善于在众人面前表现或与老师有距离的同学有机会练习口语。同时,组内选出一名汉语各方面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做组长进行帮助和监督,并把组内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这样老师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课上或者课下,我们可以组织各小组之间的汉语学习竞赛,增加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课内课外并重,营造汉语学习的第二课堂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如果只是学在课堂,那么是很难学好的。正如陆游所说的“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因此,要想使留学生学好汉语仅仅依靠课堂语境是不够的,还需要营造丰富多彩的第二语境课堂,做到既读万卷书,亦行万里路。

(一)丰富课外生活,创设第二课堂语境

为了丰富留学生的课余生活,可将课余生活与学习汉语相结合,设立汉语角、汉语影视剧社团,组织汉语朗读比赛、汉语歌曲大赛、汉语识字比赛、汉语书法大赛等。在这类轻松、自主的活动中,使留学生们消化课堂内容,巩固汉语学习效果。

(二)充分利用社会大语境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运用,作为对外汉语的老师就必须引导留学生从汉语学习课堂中走出来,融入到社会中去。在华留学生比在他们本国学习汉语的一大优势就在于他们有一个真实而非模拟的语境,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鼓励留学生从他们的小圈子里走出来,主动与中国人进行交流。另外,我们可以与其他专业(如汉语言专业)的老师进行沟通,组织学生进行联谊活动,让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互相学习,实现双赢。

目前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起步却不是很早,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笔者也仅是就对外汉语教学的冰山一角进行了开凿,还有很多方面,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等需要我们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者们继续探讨,尽管任重而道远,我们依然要披荆斩棘努力前进。

对外汉语教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第二语言;独特性;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195-01

对外汉语教学指得是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学》)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也有差不多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其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最初也是具有一定的争议性的,一直以来大多数对外汉语教学专家更倾向于将对外汉语教学为语言学范畴,更确切地说是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但我们并不能单纯的将对外汉语教学划为语言学范畴,同时也应该充分重视起它在学科教学论上所具有的特性,也可以说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对外汉语从狭义的理解上可以定义为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进行学习的学科,它自然与将汉语作为第一语言,也就是母语来进行学习汉语教学不同,同时也有区别于将其他语言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科。但是从大的方面来看,无非于以下三点:第一,作为教师需要了解应该教授学习对象些什么,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也就是“教什么”;第二,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教师还有从侧面辅助学生学习,教授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简单说就是“如何学”;第三,教师仍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主体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对外汉语教学中注意重点掌握这三点的注意事项往往会事半功倍。

一、汉语作为第二汉语学习的学习内容

在对外汉语的学习内容并不应该有区别于把汉语作为母语的本族人的汉语学习,即使在教学对象上有所不同,但严格的说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并非是要重新习得一种语言,而只是培养新的语言习惯,扩大言语行为手段,在熟悉自己母语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已掌握的一套语言规则之外,再学习一种可以代替的规则。在某种程度上,教授留学生和普通本族学生的教学内容上是相同的,我们的教学对象――留学生通过我们的教学之后,需要熟练掌握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并且能运用汉语进行口语交际、完成书面语表达等等。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学习内容上我们要注意的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外语和汉语最本质上的一些差别,汉语是有音调的语言,每个音节都有自己固定的变调出现,在汉语中还常常出现连续变调,连续变调是指除了在连续变调中还会在一些单字中出现声调的变化,这种变调就是连续变调。汉语中的连续变调有两种,都是出现在词的内部,分为可变可不变以及必然变调,而在外国留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他们来说最困难的应该是声调的学习,而四种声调的学习当中上声的学习更是留学生们在学习普通话难以掌握的部分,在语流音变这一教学内容上我们就可以侧重的对这一内容进行反复的训练,并且对这一重点详细解释,让留学生的对重点熟练掌握。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方法

作为教学活动主体一方的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双方里应该注重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也同样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对象通常是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年龄上也会有很大差别,汉语水平有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更重要的是通常会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在针对不同的民族的学生在教学中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重点、教学原则等。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很多问题亟待深入烦人科研来解决,其中有一些可能成为汉语研究的新突破点。”(林焘,2000)。这将对外汉语教师的意义更提升了一步,对外汉语教师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教授者,同时也是将汉语研究水平提高的促进者。所以研究对外汉语“怎样教”也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教法上我们要注意的不仅仅是针对具体学习内容上的教学,因为对外汉语专业本身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其在教育心理学上的交叉部分。

三、小结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而汉语更是独具特色,对外汉语教师除了会起到一个教育者的作用之外更是一名文化的传播者,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将是我们教学的首要目标,除此之外更好的弘扬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将是我们的教学更高目标之一。因此有正确的教学方法以及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方法,教与学的良好结合才能真正的起到作用。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的简单探究是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如何真正的有好的方法还是要继续探究。

对外汉语教学在教学中并不是教无定法的一个专业,但是在教法上也并不是完全拘泥于条款之中,如何在求变求新当中寻求稳定可靠的方法并加以沿用扩展。

参考文献:

对外汉语教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非汉语环境下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061-02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来华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都有大批的外国人来中国自费学习汉语。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1998年,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人数已近24万,国内接受留学生的学校也达到300多所。另外,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日渐成熟,全球范围内的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也持续升温,特别是2005年7月首届世界汉语大会召开以后,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不仅表现在海内外汉语学习者的跨越式增长和海外孔子学院的成立,更表现为中国政府在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中的超强力度。

面对海内外汉语教学规模的高速增长,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现状却远远落后于时代。因此,亟须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一般来说,师资队伍的构成大致可分为三类:任教于国内高等院校的对外汉语教师、由中国派往海外的汉语教学志愿者和海外本土汉语教师。本文侧重探讨非汉语环境下对外汉语应如何教学。

一 汉语环境语言学习与非汉语环境语言学习的差异

1.汉语环境与非汉语环境对所学语言运用的差异

众所周知,语言环境对学习和掌握一种语言有很大的影响。在汉语环境中我们从小学习英语,不仅学习的时间长效果不明显,而且工作后没有机会使用,英语水平退化很快。但不少来到中国的留学生们在中国一年或两年后,对日常的生活用语已运用自如。同样,到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的外语水平进步也很大。这并不是说他们到了外国之后,智力有何飞跃,只是生活环境迫使他们不断接受新的语言、新的概念,以便尽快融入环境。学以致用是我们掌握一种新技能、巩固一项新知识的最好途径。

2.汉语环境下与非汉语环境下对语言理解的差异

外国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把不断学习的新词汇运用到语言中,表述所要表达的情感,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同一个意思,又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选择褒义的还是贬义的或中性的词语,而同一个句子,根据语境和语气的不同,又可表达好几种意思。例如:“你这个坏蛋。”这句话本身的结构非常简单,我们只要向学生解释清楚“坏蛋”的意思,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如果我们告诉学生,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语气说出这句话将会有不同的意思或者在“坏蛋”这个词语之前加上“小”或“大”之类的定语,还可表达一种友好亲昵的感情,学生就比较难以理解。但在汉语环境下学习的学生,通过学习语言,他们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并会进一步加深对这个民族的了解。他们偶尔从街头、从电视上,或从周围普通人的生活中,看到一个大人面带微笑对顽皮的孩子说“你这个小坏蛋”;看到一个姑娘似嗔似笑地用拳头擂一个小伙子,并说“你这个坏蛋”;看到一个大妈怒目指责一个行为不端的人,并咬牙切齿地说“你这个坏蛋”时,他们就非常容易明白“你这个坏蛋”中所包含的多种不同情感,并会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使用。显然,在非汉语环境下学习的学生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让他们深入实际,切身体验和理解这句话。他们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举例,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抽象的概念,一旦到了具体环境中,他们使用这个句子就显得木讷或词不达意。有时候中国人说话还要结合说话人的表情和动作,就是所谓的体态语,往往有时候由于情况的需要,说话人的话语和表情会不一致,但表情语却表达了真正的意思。如邻居的孩子经常夜晚弹琴,搅得邻居们睡不好觉,中国人说话含蓄,批评人的时候就会说:“您家的孩子太用功了,晚上还在练琴。”听话的人结合说话人的语气和表情,就会知道自己的孩子练琴影响了别人的休息。非汉语环境下学习的学生们就不会读懂上面说话人的意思,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就要多进行情境教学训练,使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语言的场合和机会,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使用语言的环境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

3.汉语环境与非汉语环境学生学习动力的差异

语言是一种工具,外国学生来到中国必须要过语言关。他们不管在校园还是生活在居民区,都需要和周围的中国人打交道,这就迫使这些留学生必须使用汉语,以便达到沟通的目的。当然,在学习汉语的最初阶段,留学生在使用汉语的同时,还可通过身体语言或面部表情帮助别人理解他们的意思。但身体语言或面部表情表达意思毕竟有限,因此要轻松自如地表达复杂的意思,语言成了唯一、也是最好的交际工具,这种环境迫使留学生会更自觉地努力学习第二语言。

而非汉语环境下学习汉语的学生,他们有的是华裔子女,学习动机有些是受家庭影响,出于对族裔文化认同感和寻根的需求;有的是非华人家庭的学生,他们学习的动机是出于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不管背景如何,他们中大多数人没有汉语环境这种外在的紧迫感使他们必须掌握这门语言,因此他们在学习上需要更多的自觉性,不断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努力实现目标。

综上所述,与汉语环境下的汉语学习相比,非汉语环境下的汉语学习存在着缺少语言环境、缺少实践机会、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学习方面的不利因素,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克服这些消极因素,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这就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非汉语环境下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1.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

由于非汉语环境中学习汉语的学生接触汉语的机会远远少于在中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因此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注重在活动中学习语言,培养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运用语言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交际性原则,多进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言语训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实物、图片、简笔画或录音、录像等手段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或干脆以小品形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培养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运用语言的能力。如在教学“买东西”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自由发挥对话形式及内容。在进行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插话或提问,让学生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实际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回答,借此达到灵活应用、举一反三的效果。

2.多种途径加深学生对汉语的理解

我们知道,要彻底理解一句话,不仅要根据句中各成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还要通过上下文了解它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当这句话通过口头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时,我们还要根据说话人的语气来判断这句话所含的感彩。给非汉语环境下的学生上课时要创设大量的情境进行练习,让学生能结合实际运用语言。但如果我们把教学目标仅仅局限于掌握课本内容,这对非汉语环境下学习汉语的学生显然很不利。因为脱离了课堂,他们很少有机会去使用所学内容,更不可能在原来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灵活应用。让非汉语环境的学生也能达到在汉语环境下学习汉语的学生的水平,需要对外汉语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当学习新的内容时,我们可以把其中的关键词语提出来进行分析和讲解;可以通过大量的例句告诉学生这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也可以找出这个词语的同义词或近义词,让学生进行替换练习。但在进行替换时,一定要让学生分清为什么有些词语可以进行替换但其意思并不改变,而有些词语尽管意思相同却不能相互替换。汉语中词语与词语间的微小差别,有时会对句子的含义及感彩产生很大的影响。为让学生体验一句话所表达的真正含义,我们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多次有感情的朗读。在语言学习中,有感情的朗读不但可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还可以使学生在相似的语言环境中有更快的反应。非汉语环境下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说机会较少,让他们多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或复述显得尤为重要。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使学习者在与对方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这种能力反映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所代表文化的了解程度。语言得体性离不开社会文化知识,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3.全方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要学好一门语言,关键还是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非汉语环境虽然对学生学习汉语有不利的因素,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还是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的。首先,汉语教师要制订整体的教学计划;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他们制订学习目标。学生们有了学习目标后就可以按目标进行。例如,短期目标和实施计划可以是每天记几个单词,背诵多少课文、阅读几篇文章等,有了目标和实施计划,学习就有了方向,就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要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其学习兴趣。在语言学习中,词汇很重要但也是比较枯燥的一部分,学生如果死记硬背则很容易遗忘。教师可以把某一方面的词语进行归类,然后创设情境,使这些词语产生一系列的联系以方便学生记忆。如教师在初步讲解人体部位的词汇后,可以马上进行训练,指点自己身体的部位让学生迅速回答。在学习称谓语时,教师可以用做家庭树的形式,让学生把中国的亲属称谓牢牢记住。此外,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汉语角,举办中文歌曲比赛、中文演讲比赛,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增加了他们的语言意识和信心。

参考文献

[1]蔡绿.文化依附矛盾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谈对外汉语教师素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2]刘晶晶.试论对外汉语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3)

[3]阮咏梅.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机智和课堂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

对外汉语教法范文第4篇

一、对教学过程进行阶段化处理,宏观把握

初级写作阶段,即受众是中级汉语水平的学生,阶段目标是从语段训练到语篇训练,能够进行概念化写作。中、高级写作阶段,受众是具有一定汉语水平,或具有高级汉语水平的学生。阶段目标是在用汉语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脱离写作模式的束缚下,进行自由写作,最终形成文学创作。笔者认为,在中级班的写作教学中,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础写作部分,练习重点是写作的基本技能。包括听后写、自我介绍、看图写故事、扩写故事。

第二阶段是应用文写作部分。重点介绍一些常用应用文的内容、写法与常用词语。目的是增强写作课的实用性,突出强调写作课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第三阶段是自由写作部分。以简单的叙述性说明文为主,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以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当然,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及不同国家学生学习汉语的实际情况,这些阶段目前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二、精讲多练,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1.字、词、句、段、篇的训练过程。以字、词、句为基本,以段、篇为重点。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在段篇训练的同时,注意字、词、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汉字的书写规则、字形错误、结构错误、词语使用是否准确,句意是否连贯等等,这些问题要随时发现随时解决。在写作课堂上不宜对字、词、句作专项练习,该项练习应是初级班综合课的教学任务。简言之,在中级班开设的写作课,应在字、词、句的基础上,加强语段、语篇的训练。

2.模式化教学。在初学写作阶段,要首先明确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即是“怎么写”的问题,而不是“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先要“写得出”,然后才是“写得好”。所以,在初学写作阶段,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模式化的东西,即写作模版。所谓的写作模版分为两类,一类是常用句式的模版――“句式模版”;另一类是文章内容顺序的模版――“内容模版”。不会写的学生可以套用这个模版来练习,练习的时间久了,再逐渐地扔掉“拐棍”,独立自主地写作。

比如,在讲“自我介绍”时,可先把自我介绍分成开学时的自我介绍、就业时的自我介绍和交友时的自我介绍三类,并把每一类的内容顺序分别设计成一个“内容模版”,并用版书的形式体现在黑板上,方便学生整理记忆。以开学时的自我介绍为例:

第一段:基本情况(姓名、国别、年龄、籍贯……);

第二段:学习经历(成绩、希望、打算……);

第三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

第四段:自己在新环境中生活学习的初步感受。

当然,给出这个模版的目的并不是告诉学生们必须这样写,而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写作框架,让学生把内容填充到模版中去,填的时候就不再需要注意内容方面的问题了,只需要注意这堂课的知识点就可以了。而“词语省略”这个知识点恰恰就是让句与句连接得更紧密的方法。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们不但写得出来,而且连句成段也做得更好了。

另外,这种模式法写作,在应用文的教学中效果最为理想。应用文中的模版,主要指的是“句式模版”,“内容模版”也做了简单说明,但不是主要的。以辞呈为例,内容模版可简单说明如下:

A工作时间

B工作现状(肯定)

C辞职原因(略)

D辞去职务

E请求原谅

句式模版:

在写内容A时,可以使用常用词语“本人、任职、已有”等,构成句式如下:本人在……任职已有……年

写内容B时,前面可以用一个句子――承蒙关照,工作……

写内容C时,前面可以用一个词――鉴于。鉴于……的原因……

写内容D时,前面可以说――经慎重考虑,本人决定辞去……一职

写内容E时,一般说成――敬希见谅

这样,一篇辞呈用模版就写完了,不仅用到了常用句式,而且内容也相对完整。

3.一问多答。传统的提问回答方式一般都是一问一答,或一问齐答。这种提问方式自然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尝试一些新的方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们七嘴八舌地一起回答。在充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同时,也便于即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到了“全面撒网、重点捕捞”的良好效果,也就是专心听一个同学的答案,有时偶尔有意外收获――在众多答案中听到不同的声音,或者是发现新的问题,这样就更容易集中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

这种“一问多答”的方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调动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谁也不能懈怠,避免了以往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由于目的语习得过程中的“听说障碍”而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感觉。

4.有效掌控课堂时间。中高级班的写作课课时安排十分有限,要想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在很多细节上节省时间,如写作课阅读例文的时间、知识点的讲授时间、合理进行版书的时间等,都要做到精打细算。

5.因材施教。孙子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三、选择方法,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我们现有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大都是从英语第二语言教学那里借来的,有些根本不适合我们的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我们需要探索出符合汉语特点或者说是符合我们汉语学习内容和教学特点的方法。”[2]

1.计效作业。把平时的作业成绩与期末成绩挂钩,并让作业成绩成为写作期末成绩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就提高了学生们对每一次作业的重视程度,杜绝了以往的应付作业的现象,作业质量明显提高。

2.双作业制。在作业内容方面则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布置难易两个作业,让学生按照学习情况自由选择其中之一,也可以两个都作,这样既可以避免个别程度高的学生“吃不饱”,又必免了程度低的学生因为作业过“难”而放弃练习的机会。同时,通过学生选择作业的情况,也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程度低的学生,这一次选择了容易的作业,顺利完成后,可以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同时也可以让他产生压力,下次在课堂上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完成较难的作业。

3.课堂练习。课堂练习的原则要特别注意三个字――少而精。要做到“少而精”的方法有三点,一是强化语言点、知识点的训练;二是段落训练、口头训练为主;三是注意练习的效率、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种练习方法可概括为“三个决不”:能放到课后练习的,决不占用课堂时间;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性训练的,决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不得不在课堂上进行长时间练习的,决不超过一节课的时间。

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与处理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非母语性,决定了它是一门教与学都有相当难度的课程。留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偏误,虽然有些与我国学生的外语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同小异,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有的问题。

1.“延用”母语标点或“自创”标点。由于受到母语标点符号的影响,许多留学生在书写汉语标点符号时,常常会“延用”自身母语的标点符号或者“自创”出许多标点符号来,这一点,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特别的注意。

2.书写格式不规范。汉语的书写格式要求,文章标题前至少要空四格或四格以上,段落前要空两格。而韩国学生往往喜欢段前空一格,俄罗斯学生则常常顶格写。在用稿纸进行写作时,经常会发现这样类似的问题。

3.错别字多。出现别字的原因多是由于有些字形相似或音相近而导致的,出现类似错误较多的学生多数为母语与汉语同属同一语系国家的学生,其中以韩国人和日本人居多。而错字中,以形错字最多,音错字较少;形错字则以笔画错最多,结构错较少;笔画错又常以增笔和减笔、特别以减笔错最多,出现这类错误的学生大部分为欧美国家学生,由于他们的母语和汉语的差异很大,所以常常出现类似错误。我们了解了这些问题,就很容易对症下药,规范学生的汉字书写。

4.病句错误类型多种多样。在留学生的习作中,经常会出现病句,教师应在如下方面加以指导:一是表意不明;二是语序错误;三是动词使用的偏误;四是量词使用不当;五是其他词语选用的偏误。在留学生的习作中,很多时候,如果仅从一句话来看,准确率比较高,词汇、语法方面都能基本正确,但是就整个篇章段落来看,句子与句子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常常是一些句子的简单相加,而不是连贯自然的语段。句子连接、语意照应、词语省略等诸多问题也非常突出。而从整篇文章来看,往往缺乏过渡与承接。这就需要我们强化语段、语篇训练中的相应知识点,如句子的衔接、词语的省略、文章的过渡和照应,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进行一些“模版”化的训练。

总之,对外汉语写作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写作教学,这决定了它与母语写作的差别,也造成了留学生习作中的错误及偏误。教师应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在东,蒙坚.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初探[J].石油大学学报,2001(4).

对外汉语教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把”字句 谓语种类 使用条件

一、情境导入

教师进入教室后,可以根据现实语境,说“把黑板擦干净”“把灯打开”“把门关上”“把书翻到第×课”等。这些“把”字句会给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老师可以把刚才的话板书到黑板上,并让留学生总结其特点,他们一般就会发现今天老师说的话都有“把”字,从而很自然地接触到“把”字句这一语言现象。由于教师举的例句,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留学生会很容易地接受,从而在心理上消除畏难情绪。

二、无标记被动句与“把”字句的转化

有了这些铺垫,老师可以先板书几个话题――评论句,或者叫做无标记被动句。

衣服洗干净了。

椅子搬出去了。

今天的作业交给老师了。

我炒的饭吃完了。

老师可引导学生总结这些例句的共同特点:主语是动词的受事;主语是定指的;谓语动词是复杂形式,完成补语并加“了”;整体事件为事件完成后的结果状态。然后将上面的例句改写为“把”字句。

我把衣服洗干净了。

我把椅子搬出去了。

我把今天的作业交给老师了。

我把我炒的饭吃完了。

由此总结出“把”字句的基本结构:施事主语+把+受事宾语+动词+其他成分。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总结:“把”字句的作用是强调动词把宾语怎么样了,对宾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黑板上的例句,强化学生对这一特点的感性认识。

三、“把”字句最常用的有六种句型

(1)他把书包放在桌子上。

(2)老师把作业本发给大家。

(3)他把那个水瓶捡起来扔进垃圾箱里。

这三种句型表示的语义是:某确定的事物因动作而发生位置的移动或关系的转移。

(4)他把黑板擦干净了。

(5)他把那句话告诉了老师。

这两种句型的语义可概括为:表示某确定的事物因动作而发生某种变化,产生某种结果。

(6)他把葱切成丝。

这种句型的语义:把某确定的事物认同为另一个事物,或通过动作使某事物变化为在性质、特征上有等同关系的另一事物。

我们在初级阶段就要教学生必须用“把”字句表达的句型(1),也就是“把”后面的宾语发生位移的这种。比如:

他把照相机放在书桌里了。

我把钱包忘在家里了。

请把车停在马路对面。

他把桌子搬到教室外边去了。

根据研究,句型一是出现率最高的,容易习得的,学生最不熟悉的是句型五,这启示我们应该顺应习得顺序、分散难点。初级阶段,错误的教法就是不分阶段,不抓主次,一股脑地把所有的“把”字句的语义类型全部教给学生,学生不仅记不住所有的要点,还会产生畏难的情绪。在初级教学中,老师一定要避免犯这种错误,我们应该遵循“把”字句教学中的原则:在结构上,从简单到复杂;在频率上,高频率使用的句型在前,低频率使用的在后。关于“把”字句的操练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图片,图片上画一些学生开门、擦黑板、关灯、开窗户、搬椅子等图片,让一个同学按照图片来做动作,另外的同学用“把”出指令。通过任务活动来操练“把”字句,老师准备的图片都是带有处置性、位移性的句子,学生操练多了就会对“把”句的使用条件和语境有语言经验的积累。

四、“把”字句的使用条件

老师可以给学生语境,提示学生:我们在整理房间、整理书桌、整理衣服、做菜,或者让一个东西改变位置时可以运用把字句。老师一定要多给学生列举一些运用把字句的具体语境。

结语

外国学生往往回避使用“把”字句,大多是由于学生对“把”字句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够充分,害怕使用后会出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把”字句基本结构及其各方面特点的教学,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什么时候使用“把”字句和怎么使用“把”字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运用“把”字句,用“把”字句进行造句,要对学生的错误加以指导和更正。在初级阶段,只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并且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兴. “把”字句及其对外汉语教学[J]. 安徽文学下半年,2011-02-23

[2]李梅. 谈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教学[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1-09-25

[3]王延杰. 也谈“把”字句教学[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1-09-15.

对外汉语教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法 写作观念

从近几年来看,对外汉语写作能力培养重要性特别是写作技能培养越来越受到教师与学生的关注。对外汉语写作的教学复杂性和我国对外汉语研究的滞后性。目前,我国国内对外汉语研究成果不够充分,因此加强对外汉语写作技能教法的研究,加快对外汉语写作教法建设已经成为对外汉语研究的当务之急。分析研究对外汉语写作技能教法不仅能够完善对外汉语写作教法,提高对外汉语写作教法水平,更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提高应试水平,为后来者提供科学完善的参考。写作涉及语言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多个方面, 各种理论方法都有其解决问题的切入角度, 在教学研究中须博采众长。

一、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法对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有些教学法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只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个别因素,进而就把别的因素就给忽视了。每一个教学法都是有个自成体系的,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可以通过各个方面学习长处和短处,全面地、系统地、完全地、有联系地分析研究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斟酌整体与部分,主张各个环节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进而建立自己教学法体系。我们从实践法、认知法、翻译法、听说法、视听法等吸取精髓,以培养交际能力为主,掌握语言知识和传授为辅,视听说在先,读写也紧跟在后面,有效利用现代化设备,将情景和语言有机结合起来。目前为止,对外汉语教学法已经初步形成一培养交际能力和语言技能为重要目标,以学习动机和学生特点来确定教学相关内容,采用情景、结构和功能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的教学体系。

教学法的产生都有历史背景和语言学、心理学等科学作为基础。新陈代谢的更替,取长补短,要将新旧教学法相互结合起来。不断地完善自身教学法体系,呈现出上升趋势。

二、转向与写作观念

(一)社会学转向与社会文化性写作观念

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文化理论、信息加工论和活动理论的发展,许多学者开始运用社会学理论研究语言问题,将许多不太容易解释的语言现象纳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学领域,这就是社会学转向。这一转向关注社会文化的作用,广义的社会文化包括社会信仰、价值、风土人情、文学艺术、衣食住行、语言等方面。社会学转向对语言观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产生了社会语言学和社会语用学等,主张任何一种语言无不带有该语言社会文化的烙印,语言的交际功能只有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才能得以体现。

(二)语言学转向与表达性写作观念

20世纪是语言学的时代,索绪尔和乔姆斯基两位语言学家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变革,称为语言学转向。索绪尔的结构主义到乔姆斯基的生成主义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即从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转向对整个人类语言能力

做出解释,但都十分重视句子模型的概括归纳,这一被二语写作教学理论所吸收,由此产生了控制法、修辞功能法等传统教学理论。索绪尔主张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强调语言符号的共时性及其具体描绘,包括语言符合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或者说词语搭配与词语替代。受索绪尔语言观的影响,二语写作教学只关注语言形式(尤其是句型)而忽略意义,课堂教学多表现为替换模仿练习、句型操练与文本阅读等。言而不是言语,都不关心语言的交际性。受此影响,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二语写作教学关注的是学生运用第二语言进行个人创作与自我表达,不关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是语言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模仿语言结构创造自己的文章,但多因缺乏内容的指导而显得空洞无物。这种写作观念以语言结构的准确性为标准,但由于仅仅局限于句子层面,文章段落的连贯性明显不够。

(三)认知转向与认知性写作观念

语言学转向虽然确立了语言在科学研究中的基础地位,但把一切问题都归结为语言问题,这是把语言的作用绝对化了。其实,心智在逻辑上先于语言,只重视语言而忽视认知是不可取的。20世纪中期,认知科学的发展引发了一场/认知革命,反对逻辑原子主义和实证主义,强调研究人的思维过程,称为认知转向受其影响,写作是一种个人行为的错误观念得以消除,二语写作教学开始关注写作与认知的关系,认为写作是一种认知活动和交际活动的观点,由此产生了过程法。过程法关注写作行为的过程,以帮助学生掌握写作过程、发现问题和克服困难。 这种认知性写作观念是针对表达性写作观念提出来的,语言固然有其自身相对的独立性和系统性,但语言更是人类认知和交际的工具,离开人类的认知经验和交际行为,语言不可能产生、存在和发展。

三、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50年代至70年代后期;第二阶段为70 年代末至今。第一阶段的汉语教学法研究主要受西方和前苏联的影响,在重视语言结构教学的听说法、强调发挥学生智力作用的认知法、突出实践的自觉实践法,以及出现于70 年代,对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功能法的影响下,研究者们注重研究如何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技能,在结构(词法结构、句法结构)上下功夫,按照语言自身规律,着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自周祖谟先生1953年发表的涉及对外汉语的第一篇论文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到1974年吕必松先生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以及1977年的谈谈基础汉语教学中的几个关系的20多年中,对外汉语教学法开始由注重如何向学习者传授语言知识研究逐渐向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过渡, 吕先生通过对实践性原则的概述,指出了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社会交际活动,课堂教学应为社会实践服务。这一口号的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上已有所突破,它带动和促进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以后的教学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为80年代确立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进入80年代,作为对外汉语理论研究载体的语言教学与研究相继发表学术文章, 如1986 年第4 期发表了吕必松先生的《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一文。作者指出:“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所以在确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途径以及规定教学原则时, 都要以有利于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形成所必需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出发点”。

90 年代是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突飞猛进的时代,一大批专家、学者脱颖而出,如常敬宇先生的试论汉语交际的得体性、崔希亮先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与话语的会话含义、范开泰先生的论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等,从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诸方面,强调语言知识不等于言语技能,而言语技能亦不等于交际技能;交际过程中的语言运用不仅有正确性,更有得体性;交际技能的获得要靠专门的言语训练与培养。20 世纪末,随着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该中心已被纳入国家百所社会及人文科学重点实验基地,成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汉学研究机构。

参考文献:

[1]黄景.结果与过程:成人外语语法教学模式初探[J].广州师院学报,1999(8)

[2]唐燕玲,蒋向勇.社交语境的功能与语言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8)

[3]岑玉珍.留学生本科论文指导的几个问题,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一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杜欣.留学生写作中的控制性训练原则[J].汉语学习,2006(3)

对外汉语教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对外汉语 主动

一.对外汉语教学“体验式”教学模式产生背景及现状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与九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先后掀起了两次“汉语热”学习热潮,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汉语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并推动了整个国际形势的变化,带动了新中国入华留学事业的发展。迄今为止来华留学人数已臻6万,进修汉语者已达4万,为我国留学生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在不断实践中出现了较为棘手的问题,单一化的“传授式”教学模式未能在更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汉语难”思想意识未能得到改善,反而无形中加深了学习汉语词汇与典故的困难性。“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变革传统被动式教学法为宗旨,强调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以势引导学生的积极探索情趣,深化词汇记忆与熟练运用技巧,加强对于汉语特殊用法的掌握技能。从对外汉语教学调查现状而言,传统的机械讲授教学法不能将教师传授的汉语知识及时融会贯通、合理运用,反而不易培养其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因此,对“体验式”对外汉语教育模式进行探讨显得尤为必要。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1.要求教师正视国内外文化差异

语言是一种牵涉到人类意识活动、社会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民俗风情、群众思想、形态特征等各种复杂因素的社会活动,在人们语言信息传递与思想意识交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语言教学”在外延上又会与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课程论、教育模式、教育现象相关联,非但如此,还与不同国家民族各自语言文化底蕴以及文化本质内涵紧密相联,不仅是一种文化知识教育教学现象,兼具同一性与多元化、复杂性本质特征。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本身需对“外国语言文学”建立起充分地理解认知,在本民族语言体系基础上实现再次跨越,需要进一步掌握“外国语言”文化现状与人们心理活动状态,在固有教育思维模式上灌入新的语言观念与认知体系,因此,我国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改变学生认识心理与文化理念的必要性,以学生心理特征变化为导向进行针对性教导,在认知跨文化心理的前提下施行“体验式”教学,全面推动我国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普及。

2.培养学生的体验意识,发挥学生内在的潜力和创造力

“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强化“汉语易学”思想,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扩展其求知欲与探索情绪,让其在主动表现与积极认可肯定中获得愈加多的成就感,而非在“天书”、“压力”与困难中寻找重复磨练机会,需要学生在课堂讲授中以积极的“体验”活动来增强学习信心与乐趣,通过与教师在思想行动上达到共鸣来合理融合各种有利学习因素,实现学生内在创造力的完美发挥,通过自我探索、认知与发现来切实提升掌握与运用汉语水平技能。

3.教材教法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

教法的灵活性、主观创造性、积极性与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延续性、体系性具有一定的鲜明对比性,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体现出教材的不同潜在价值与本质属性,而不同的教材又可在相同教法理论指导下焕发出非凡的教学效果与意义,因而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教育者需不断对传统讲授式被动教学法进行积极改革,及时对陈旧教育法提出新的挑战与实行举措,使教材彰显出更具影响力的文学价值与教育内涵,深刻挖掘出求学者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出固有教材的不足之处,改变“教师高高在上宣读,学生负责记录”落后教育现状。外国学生首先要从汉语拼音中的“单韵母到复韵母、鼻韵母,从声母到四声声调”开始训练学起,而传统的“重复训练”法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对汉语拼音产生恐惧感,“体验式”教学法则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探索性来切实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则可扮演指导者,学生可扮演问题发现者与解决者,通过体验完全融入到汉语学习乐趣中。

对外汉语教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针对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强调了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以及留学生汉语学习兴趣的提高,重构对外汉语教学的架构,并通过开设文化体验课、校园文化活动等,增强对外汉语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文化素养;校园文化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种交叉性学科,它涉及了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如何在对外汉语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将文化融入到语言教学中,进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1)对外汉语教师的构成不尽合理

现阶段教师队伍结构现状从学科背景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汉语言专业的教师,一类是外语专业的教师,一类是对外汉语相关专业的教师。而在这其中,外语专业的教师占有很高的比例。其原因是与留学生的交流无障碍。这就出现了如下状况:对外汉语教师的队伍越来越年轻,一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汉语言专业教师,由于外语能力弱,而逐渐被取代,文化教学越来越像奢饰品,文化基础薄弱的年轻教师没有能力把文化和语言教学融为一体,由于大量地使用留学生的母语贯穿于课堂教学,致使留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提高收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对外汉语专业设置时间较晚,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从1998年才开始。因此,在对对外汉语教师需求日渐增长的情况下,对外汉语相关专业毕业的“科班”教师匆匆上岗,也缺少教学经验

(2)对外汉语的授课方式单一

基于目前对外汉语教师的构成,在汉语教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具有汉语专业背景的教师,愿意把文化融入到教学中,但对于汉语零基础的留学生,在起步阶段显然不适应,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而具有外语专业背景的教师,则课堂气氛活跃,交流顺畅,但容易将汉语课堂演变成外语课堂,事实上,英语和汉语在意义上完全对等的情况非常少,因此,如果完全使用语法翻译法来讲解汉语知识和语言技能并不十分妥当,而且十分呆板且容易形成依赖性。“语法翻译法主要是忽视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手段;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或者过深过难(指经典文学作品)。最根本的问题是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1]。而具有对外汉语专业背景的教师,由于接受过对外汉语教学的系统训练,无论从课文分析、知识点提取、重难点把握、课时分配、学生心理等方面都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但由于过于追求趣味性教学,课堂活跃,但却使语言教学小学化、儿童化。除此之外,大量使用ppt,而忽视板书教学,也阻断了学生的思考,影响了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3)忽略了汉字教学

汉字是对外汉语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由于语言教学的误区,听说读一直被摆在重要的位置上,而写却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老师不愿意教,学生也不愿意学。特别是对于汉字中的文化意蕴,一些老师讲不清楚,也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甲骨文,了解汉字的起源。针对一些留学生的调查表明,有了一定汉语基础的留学生,甚至不知道汉字的六书,更谈不上透过汉字的字形、结构来体会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悟和认知。对于汉字而言,它不只是记录语言的工具,它是多元化的,具有诸多功能,工具功能只是其中的一种。[2]因此,想要自由驾驭对汉字的理解、传授,需要对外汉语教师花一番时间去深入了解。同时,汉字怎么教也是最实际的问题。汉字因其独特的形成条件、文化背景和本身的结构对于教法的要求很特殊。怎么能让留学生能轻松容易的认识汉字、会写汉字需要对外汉语教师认真研究,实践证明,从文化入手来剖析汉字是最通俗易懂的,也是最含有趣味性,让学生印象深刻的。[3]

(4)对外汉语教师队伍过于年轻化

由于留学生数量的不断扩大,语言上的障碍越来越多,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更多的是关注了外语能力,而非汉语能力,致使一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淡出了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在现有的对外汉语教师中,非中文或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师占有较高的比例,直接导致了对外汉语教学水平的下降。教师年轻化的优点是,接受新事物快,勇于创新,活力十足,热情洋溢,朝气蓬勃。但缺点是对知识、文化的e累和理解并不透彻,对课堂的掌控不够稳定,收放并不自如。因此,年轻的教师们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要丰富、整合文化、知识结构,并且课堂上做到张弛有度,不易过度放松忽略语言的知识性,也不易过于死板而忽略了根本的交际性。

2.留学生学习动机不一

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活动过程,是构成大部分人类行为的基础,这种动力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维持、调整功能。[4]影响来华留学生学习动机因素很复杂,包括年龄、个人素质、环境、家庭背景、教师素质、认知结构及个人情感等。

(1)来华进行学历学习的留学生大部分来自于不发达的非洲国家。非洲国家大兴土木阶段需要有学科背景为理工科的人才。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许多高校开展了全英语授课专业教育。这种教育的好处是,可以使留学生没有语言障碍,较快进入专业学习。但缺陷是,一部分不想学习汉语,或对汉语学习有畏难情绪的留学生因此有了借口,致使一些学生在中国学习了几年却还不能使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

(2)有一部分留学生的主要来华动机是来中国寻求打工的机会,并不看重专业学习,而且由于进行学历学习的留学生多为非洲学生,与中国学生的交往比较少,常在在他们自己的小圈子里,对汉语的使用要求不强烈。[5]如何帮助学生跳出圈子也是很重要的工作。

对外汉语教法范文第9篇

>> 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师网络资源利用研究 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素质 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发展 浅谈对外汉语教师的师德建设 黑龙江文化资源与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 浅议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用语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文化宽容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教师的语言 对外汉语教学动态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谈独立学院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建设 汉语方言融入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熟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试论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 浅谈对外汉语教师板书艺术 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 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建设与中华文化传播 对外汉语教学报告 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现代汉语语料库、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现代汉语标记语料库、国家语委语料库。(7)软件下载资源库:拼音汉字转换、录音软件、词卡制作、在线词典。(8)其他:HSK考试资源库、教案资源库、课件资源库、示范课资源库、练习题资源库。

2.2 知识资源库设想(以语言知识为例)

2.2.1 语音

语音是学好汉语的基础之基础,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因此,语音对于语言来说是一张脸、一张名片,准确、自然的语音才会让人得到正确的信息。

(1)各个音素舌位图(包括视频)。虽然教师知道各个元音舌位图、辅音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但对学生来说则十分陌生。最直接有效地方式是以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那么舌的位置、唇的形状、除阻点都显而易见了。

(2)难点教法。比如,对哪个国家学生发音容易产生哪些问题都要有个归类,这样在实际教学中碰到问题,就可以有针对的训练。

对于普遍性的教学难点,如zh、ch、sh、z、c、s 、j、q、x;送气不送气;前鼻音、后鼻音,总结有经验的教师的不同对策,以文本或视频的形式放到网站上,供年轻教师学习。

(3)练习。语音教学除了技巧和方法之外,更需要进行大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巩固。比如元音、辅音、声调、变调、轻声、儿化等,都需要不同的方式方法来练习,最简便的方法之一是汇集现有不同系列的对外汉语课本上的练习并且加以添加、删除进行整合。

2.2.2 汉字

(1)常用部件。汉字是由笔画、部件组成的整字,那么部件必然是其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其中一些高频部件或独体字具有超强的造字能力。另一方面,部件有表意或表音的功能,所以有必要把由某一部件组成的字进行归纳,以便于教师选取、举例,进行课堂扩展和训练。

(2)部件或独体字的字体演变。汉字具有表意功能,但演变至今有很多已经看不出来原来的意图。那就需要教师掌握常见的有强大组字能力的一部分进行识记、书写,这就需要有专门的搜索引擎。

2.2.3 词汇

词是语音、语义的结合体,是可以用来造句的最小的语言单位。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一个立体交叉的系统网络,而且是一个开放型的、不断在变化生成的基本网络。所以,词汇部分更加多变灵活,对教师的考验也是最大的。

(1)一些统计数据。虽然词汇是开放、变化的,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需要一些定量的数据来构建起基本的框架和意识。比如说,构词能力最强的字有哪些?哪些词是高频词?其实现在已经有很多学者和机构做出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就制定了800字表和1500高频词语表。

(2)同义词(近义词)辨析。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同义词辨析资源库,那么如果新手碰到问题的话就可以直接获得比较全面的信息。选几本受欢迎的对外汉语同义词辨析词典为底本,如,杨继洲主编的《1700对近义词语用法对比》和朱丽云主编的《实用对外汉语重点难点词语教学词典》,放在网上的最大好处就是便于查找、补充和修改。

3 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构造规则,它制约着句子组合的合法性与否。它同语言各要素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自身体系之内也有许多的规则制约。所以要建立语法资源库是巨大而艰难的,但其功绩也是显而易见的。

据调查分析,大量教师认为可以仿照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体系来做这一版块:词类;句子成分;单句教学;复句教学。并且每一部分,除了总、分介绍之外,还包括了“学生常见偏误”和“教学建议”。但是要做好这一工作需要众多学者、老师一起努力、补充,也需要大量的语料来例证。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C].世界汉语教学,1996.

[2].外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对策[M].语文出版社,1997.

[3]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周平红,卢强,张屹.对外汉语学习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需求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7(6)

[5]刘丽.Internet上免费的对外汉语教学资源[J].科技资讯,2008(13).

对外汉语教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现状;对策

一、对外汉语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在国际上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我国成为令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中国热”带来了“汉语热”,目前全世界也在开展汉语教学,学习中文的人数已达3000多万人,学习汉语的国家分布也极其广泛。汉语已成为美国第三大使用语言,成为加拿大、澳大利亚第二大使用语言。当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也可谓成绩喜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正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超过2500所大学(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教授汉语。我们国家在69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孔子学院,总数已有238所。在国内,2004年底,全国已有120多所大学建有留学生教育学院,400多所高校开展对外汉语教学。近几年,每年都有7万人以上的留学生在华学习,其中有6万人左右在学习汉语。现在的对外汉语教学,初步形成了以北京语言大学为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的、教学点遍布全国的、各具特色的、多层次的、多形式的教学体系,发展出汉语预备教育、汉语研究生教育、网络教育、对外汉语师资教育、汉语速成教育、华侨补校等多种教学类型。

虽然近年来对外汉语的发展及传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目前汉字教学与研究仍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有关汉字与汉字教学的论文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所占的比例很低。在教学方面,很多汉字教学还只是附着在综合课里随文识字,没有开设独立的汉字教学课,更多的汉字练习只能是学生在课下独自完成。即使在部分开课单位,汉字教学也缺乏总体设计,更缺乏适用的教材,尤其是对汉字教学法没有进一步深入探讨,如针对学习对象不同,在学习汉字时的重、难点分别是什么,放在一起学是否合理。还有一些教学单位注重实际效果,重听说,轻写,对汉字教学不够重视等等,各种现象及问题都需要尽快解决,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

其实对外汉语课本上的语句并不深奥,学习中的困难主要源于它的外语特性。汉语不是他们的第一语言,汉语学习中受母语的干扰较大。另外真正与中国人交流的时间也不是很多,缺乏足够的语言环境,往往感觉口语学习非常困难。如中国人学习外语一样,外国学生学习汉语也同样存在着“开始害怕开口说,中间不自信不说,最后完全放弃说”几个阶段。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这两个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

二、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1、渗透情感教育

学习汉语者的目的不是为了多一种知识,而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能用汉语进行交际,达到用汉语交流的最终目的。而如何能使学习者有效掌握学习汉语,教师在汉语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法被证明是语言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汉语情境教学法,是指遵循留学生在中国日常生活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形象,假设具体生动的语言情境,创设尽可能多的汉语语言环境,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感受汉语、说汉语。该教学法的特点是:将言、行、情境融为一体,有较强的直观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语言课堂可避免陷人枯燥无味的泥潭,同时也可避免我们常说的学了不会用的现象。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方法是:利用生动的课堂讲练,在情境中理解、在实践中运用,讲练结合。

(1).语法的讲解。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是一直被认为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很多语法条目讲解之后学生不能够学以致用,反而是更加容易出错。在这一方面,情境教学法在这一方面显然可以有很大的帮助。

例:作为+名词

情景假设一:

妈妈生日,你送给她什么作为生日礼物?―我买了……送给她当作礼物。

情境假设二:

在中国,订婚礼物是什么?人们常把戒指作为订婚礼物。

(2).词语的讲练。汉语的词语分为实词与虚词。实词的练习比较容易,可以利用图片或者周围环境中已有物品来呈现,但有些难以解释的词将其放在形象具体的情境中去解释更能使学生充分掌握,而且记忆深刻。

讲解“舍得”一词,很难用中介语来找一个对应的意思来解释这个词。情境法则这样做:首先设定一个具体语境:我买了一个手机,我很喜欢,但我朋友想要,所以造句:“我不舍得给他”。一个学生迟到了,老师批评了他,他会很难过,他难过的话,老师也会难过,所以造句:“我不舍得批评他。”“我不舍得骂他。”等等,还可以不断地提供同类情境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课文的讲练。在课文讲练中,我们将学生投放到假设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等都可以集中,并且这种具体的情境与生活实际相一致,他们学习动力也明显增强。

例:课文情境对话可以分角色朗读,并且可以根据原文的主要内容改编为教师所教的学生熟悉的真实环境。

A:我们今晚一起去吃饭吧。

B:好的,去哪儿吃饭?

A:就去学校附近的饭馆儿吧。(学校、饭馆儿均为真实的环境)

B:好的,我们在哪儿见?

A:六点半在食堂门口见,怎么样?(食堂门口为真实环境)

B:行.没问题。

通过这种方法,经过几次反复操练之后,学生就能对课文马上熟悉并理解了。

2、改善教学环境

(1).教学方法的改进

目前,在对外汉语界,人们往往会将汉语发展滞后的原因归咎于汉语本身的特点和难点,以及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起点低等客观原因。根本原因可能还在于我们没有完全找到针对汉语特点的学习规律与教学规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法体系还不完善,教学方法还需进一步改革。对外汉语教学创立至今我们几乎还沿用老一套的做法,如混合编班、通用教材、单一教法、统一测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采取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学习目的不同的学生而实施不同的教法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这就难以真正达到因材施教,提高并展示对外汉语教学的水平与质量。

(2).教学设备的完善

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外汉语教学手段的使用却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黑板、粉笔、书本和师生构成了教学的全部内容,即使偶尔使用一些磁带、幻灯片等教学辅助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当前,多媒体和网络等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将其运用到教学上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对外汉语教学也应该充分利用这种技术。才使用录音机等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技术优势明显它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效果结合起来,使学生置身于色彩、语言及影像等环境之中,使他们全方位地感受信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运用即时反馈技术提高情境教学的效果,通过录像记录学生学习语言白过程以及他们的反应,并及时回放,加以评论。这样既能保证教学过程的流畅,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3). 教材的改善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汉字教学内容完全依附于汉语综合课本,大多数汉字的认读与书写靠学生自学,再加上教材中涉及汉字练习的内容也很少,造成留学生忽视对汉字的学习。针对这一问题,应在综合课之外独立设课,并编写独立于综合课之外的汉字教材。当前我国对外汉字教材还存在不足,汉字教学仍然缺乏一定的计划性;按不同国别编写的汉字教材还十分有限:吸收先进的科研成果速度缓慢等等。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应加大投入,多方考虑,编写出能够适应各类留学生的汉字教材。

3、提高教师素质

据北京语言大学教师进修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宁志介绍,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要对教学本身有理性的认识;其次是中国文化;第三是汉语知识。此外,还有技能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的才艺等课程。但现在的对外汉语教师,绝大部分都是汉语言专业或外语专业毕业的,而对外汉语教学并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这支队伍单一的专业知识结构是难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的提高。他们对民族文化知之过少,很大原因是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重视不够.由于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的限制,教师只能专心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教学内容的传授,文化的导入自然变得很少。明白了这一原因,教师们在教学中就应当时刻注意并努力解决此一问题,在汉语课程设计上有所突破,采取系统的教学方法保证汉语和文化互有联系,互相支持,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从汉语角度,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师必须掌握汉语语言学知识.包括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及古代汉语知识,对汉语不仅要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从文化角度,它是一个动态的复合概念,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是遵循汉语作为外国人第二语言和习得的规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围绕影响外国人学习、理解和交际的种种汉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

其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文化导入。目前,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重视不够.由于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的限制,教师只能专心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教学内容的传授.文化的导入自然变得很少。汉语教学无疑是主体和基础.对学生所学汉语的政治、经济、外交、社会、历史等文化有较广泛地了解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需要,因此,对外汉语专业实际是应用型文科专业,这就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汉语课程设计上有所突破,采取系统的教学方法保证汉语和文化互有联系,互相支持,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虽然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展良好,但一种语言能不能成为强势语言,并不仅仅取决于该母语的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世界地位,也取决于语言本身及语言教学是否具有吸引力。因此,努力探索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短、任务重、难度大,应作相对长远的打算,从汉语研究、教学认知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材编写、教学手段现代化等各方面攻关,解决教学中的难点,使对外汉字教学跟上汉语言迅速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参考文献

[1]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崔永华.基础汉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世界汉语教学,1999(1) .

[3]吕必松.我对发展汉语教学的几点认识,汉语学习,1993(6)

[4]李晓亮.对外汉语教材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6(4) .

[5]张和生,鲁俐.再论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培养.语言文字应用.2006

作者简介:

上一篇:综合能源管理范文 下一篇:高效能源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