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技术培训范文

时间:2023-02-22 10:24:21

电厂技术培训

电厂技术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加强职工技术培训

红山嘴水力发电厂是集水、机、电三大客体组成的一个技术密集型企业,随着这几年电厂逐渐加大技改力度,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对企业职工熟练掌握驾驭现代化设备的专业技术素质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职工的技术素质和操作能力跟不上,就会影响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一情况,厂培训部门本着“为生产一线服务,按需施培、培养合格人才”的宗旨,工作中必须转变观念,创新培训方法,丰富培训手段,加强职工技术培训,以适应现代化生产技术的需求。

近几年来红山嘴水力发电厂对梯级电站相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技术改造。三级电站的励磁系统改为可控硅励磁、三一线、三东线线路保护改为微机保护,五级电站的35KV的油断路器全部改为六氟化硫断路器,6.3KV断路器改为真空断路器,四级、五级电站进行了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2006年新建的一级电站均采用综合自动化保护,调度中心梯调室也逐步实现微机自动化的科学管理。

一、当前红山嘴水电厂职工的技术素质和新技术引进后存在的差距

针对新技术的引进和设备的相继改造,运行几年来,电厂五个电站职工对新技术、新设备的适应能力有一定的差距。(1)职工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新技术、新方法运用起来非常生梳,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2)培训力度不够,有些脱离实际的培训,单凭讲理论,没有与现场设备结合。红山嘴水电厂是一个五十年的老厂,所有设备没有全部更新,只是针对部分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而引进的设备都是高科技产品,新老设备的结合都存在着从书本上、理论上找不到的问题。(3)职工对新设备的熟悉程度不够,对新技术、新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不到位,再加上职工的责任心不强,就会出现误操作、误判断。正因为存在以上不足,五级电站运行人员曾经发生了误操作,操作时本应拉开1F可控硅励磁电源一段、二段小空开,却误拉了厂用屏一段、二段主控室电源空开,引起电源屏交直流电源中断,造成后台机及保护屏直流电源消失。

二、加强对职工培训的迫切感和紧迫感

四级电站、五级电站、一级电站应用最先进的微机技术,实现微机保护、微机监控,集保护、遥控、遥测、遥信、遥调五大功能于一体,对电站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实现以监控为主、常规保护为辅所组成的微机综合自动化,大大减轻了运行人员的劳动量。五级电站的新设备模拟屏可进行模拟操作,加入了五防电编码销,使误操作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调度中心梯调室内安装了能实现实现遥信、遥测、模拟显示和记录打印的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监视四个电站的发电运行和设备工作状态。同时还装设了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使调度人员通过电脑屏幕随时了解水情变化,合理调配水量,科学的管理为安全生产发电提供了保证。针对新技术的引进和设备的改造,企业迫切需要加强职工技术培训。

三、企业如何有效的开展职工培训

1、认识上要重视,加强学习观念。

长期以来,一些企业视培训为消耗和负担,因此只注重对物的投入而忽略对人的投入,对企业的职工培训能省则省,造成职工思想上不够重视,学习观念不强,从而导致部分职工素质下降,观念陈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加快,学习和培训已成为适应和完成岗位工作需要的必须之举,改变以前“要我培训”转变为“我要培训、我要学习”的观念,建立一种“多学一门技术,岗位就多一份保障”的思想。其实,培训是一种双赢投资,首先通过培训可以使职工能很好地驾驭、操作和管理好设备,减少出错和发生事故的机率,创造产值,提高经济效益,其次,也提高了职工本人的技术素质和能力使职工受益,培训可谓是企业给员工最好的福利,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2、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培训体系、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

红山嘴电厂有比较完善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相当的教学规模、多媒体教室、健全的培训制度、较强的师资力量都是建立培训体系的基础。培训体系一般由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目标确定、培训方案制定、培训方案实施和培训结果评估五部分构成,整个培训体系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职工为中心,以对培训需求的分析和培训效果的评估及落实为基本点。不能管训不管用,重数量、轻质量,重过程、轻结果,重考试、轻绩效,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实践环节,不注意跟踪培训和考核,培训效果不能及时反馈,培训工作虽然忙却达不到效果。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严格考核程序,制定考核标准,把教、学、管、用都纳入考核范畴,用制度加以规范,用标准加约束,将考核与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培训效果。

引入激励机制,设立“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和“培训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对员工在培训工作中突出给予肯定。打破年龄、学历、资格等界限,通过竞争上岗将员工中一些人品好、技术高、责任心强的人提拔到管理岗位加以重用,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3、创新培训方法和培训形式

培训部门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培训方法和培训形式,面向基层单位服务,带着问题下现场实习,学习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的操作方法,了解和掌握其原理、功能,有不懂之处虚心向厂家技术人员和生产科专工请教。培训中心人员针对三级电站三东线微机保护的改造,结合实际设备,进行现场讲解,现场指导,对职工所提疑问给予详细解答,提高培训质量,及时反馈培训结果,使职工真正学懂搞懂理解在,达到培训的目的。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培训没有固定的模式,完成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一切要从生产一线的实际出发,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充分体现“培训与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实用型原则,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坚持与时俱进的培训工作思路,在搞好安全生产的同时,结合现有设备随时随地的采取各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以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和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落实三级培训网络体系,以厂培训部门为依托,以站队、班组现场培训为重点,及时了解基层培训动态,不时地下到基层对各站队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各项任务的完成,从而使全厂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在现有程度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培训方式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老师傅带新徒弟、理论功底好的年轻人给大家讲解理论知识性;形式可采取专题讲座、技术比武、现场考问讲解、操作票比赛、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模拟操作和现场实际操作,使培训工作有计划、有实施、有考核、有总结,落到实处,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形成一条“管理标准化、教学制度化、培训程序化、考核规范化、内容系列化、形式多样化”的培训之路,为全厂安全生产发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提高培训者自身的综合素质

强烈的责任心和求知欲应是培训者工作和学习的动力,要不失时机的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和视野,学知识、学文化、学技能、学管理。企业应为培训者提供多种学习途径,补充吸收新知识、新技术,以提高培训者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一支懂专业、懂管理,专兼相结合的培训骨干队伍。

电厂技术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热工人员 培训 对策

1 对热工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新进员工对热工专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知之甚少,他们都需要经过规范地基层热工专业的培训,才能真正为热工专业所需人才。从事几年的培训工作,结合培训理念的思考,热工人员培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1 培训员队伍不稳定 没有设置专职的培训员,一般是本企业热工专业内部的人员做兼职培训员,内部兼职培训员缺乏过硬的专业知识理论,也谈不上教学水平,平时又疏于对培训内容的梳理和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培训讲义东拼西凑,大部分是将说明书修改一下,缺乏一支相对稳定、综合教培水平较高的培训员,所以难以保证培训效果。

1.2 培训员缺乏积极性 培训员多为兼职,现场检修工作的繁忙,投入的精力有限。新设备、新技术的大量应用,同样面临着知识更新的困惑;培训员自身也缺乏被培训,未接受过系统的培训教学理论、技巧的学习和培训;自己所掌握专业知识以及所培训的内容没有吃透。培训员的付出与得到的不对等,客观上对培训员的要求比较高,这样也会影响培训员的积极性。

1.3 员工对培训缺乏动力 引导员工追求知识、渴望成才上缺乏有效的手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员工缺乏“我要学”的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常常处于被动接收,多用于应付、对付培训,加之工作繁忙,对车间组织的一些硬性培训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对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新知识的学习都希望到外面去,不善于开展自学活动。

1.4 培训方法单一 在实施培训过程中,对于大部分员工的培训方式还是以效率较低的课堂教、以及传统的“传,帮,带”的师徒模式,忽视了运用多样化的培训手段,培训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不注重调动员工接收培训的积极性,没有从成人学习的特点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

1.5 培训不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 领导总是希望培训能够给工作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希望员工听课以后就可以把知识迅速地运用到工作中,迅速地解决问题,有些培训也许可以临时解决一些,但培训是一种迁移默化的东西,需要反复、不断地给员工灌输,需要激励员工去执行、去运用,培训可能无法立竿见影,但也可能长时间有效。同时没有认识到员工成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仅靠几次培训是不可能解决好问题的,即便培训有一点效果,那也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2 解决的对策与措施

2.1 充分利用热部培训资源,建立内部培训员队伍 培训的实施总要由培训员来完成,培训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培训效果的好坏。培训员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外部聘请设备厂家技术人员;二是基层内部人员做讲师。而内部培训员队伍是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热工人员由于工作年限、文化程度、实际工作经验、个人技能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尽可能采用各种方式在内部挖掘培训资源,做到人尽其才。内部培训员对企业的工作非常了解,讲课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也很强,这样既可以降低培训成本,又可以挖掘出员工的潜能和一些潜在的人才,还可以结合企业内部的技术、管理等实际情况开发出有的放矢的培训教材,从而真正能够有效提高培训效果。

2.2 建立高素质的培训队伍 组织培训员到院校、培训中心、设备厂家学习、进修、充电,补充吸收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理论水平、讲课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培训员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传授技术的能力。通过重点培养、以达到资源共享、实现一点带面,共同提高的目的。

2.3 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培训奖励制度 为了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还必须建立健全培训考核、奖励制度,把培训与岗级、工资、奖金、晋升挂钩,使工资、福利待遇向主要岗位、科技人才倾斜。对培训工作优秀的班组、人员给予奖励,对上级技术比武或技能竞赛取得名次的人员给予晋升岗位工资、晋升职务或其他奖励,从而营造出一种领导重视培训、员工追求知识、钻研技术的良好氛围。

2.4 针对不同的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提高热工人员培训的实效性

2.4.1 师带徒 传统的“师带徒”就是师傅就具体的某个工作某个检修工艺告诉你怎么干、如何进行,经过一个比较长的积累过程,得到一些经验。那么在知识、信息化的今天,就要知道这个工作为什么这么干、标准是什么、原理有哪些?所以作为师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此之外,还要针对不同专业员工,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如果是热动、热自专业毕业的学生,就可跳过专业理论知识这一段,手把手进行现场实际操作、检修标准、工艺流程就可以,如果是非热工专业的,还需要传授热工基础理论知识。

2.4.2 技术讲课 技术讲课是可以同时对多人进行培训,有利于员工系统地接受新知识,但学习效果易受讲课者的讲授水平影响,讲课后,就要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实际操作演示或训练,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可以采取人人当老师的方法。如果让具有丰富实际经验、水平高的专业技术骨干讲课,可以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让水平一般的员工讲课,对本身就是一个自觉学习、提高、增长能力的过程,这种方式特别有利于提升个人的技术能力。

2.4.3 多种形式的培训 技术问答、现场生产知识拷问与讲解,根据专业技术薄弱环节及机组运行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考题,答题后,有专工进行批改,并进行点评,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能形成良性互动。

2.4.4 检修过程的培训 利用班前会、班后会、检修间隙,针对近期发生的具体缺陷、问题以及技术难题,开设小课堂,进行培训、讲解,特别有针对性,对解决具体问题非常有效。这样再出现类似的问题,能处理的员工必然增多,而且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越短,记忆越深刻、牢固。充分利用检修过程进行培训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在检修中针对各项重点改造项目,由老师傅或班组技术骨干,全程负责、学习、配合、监管,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习安装、工艺流程、系统性能、保护联锁逻辑和定值、调试、试验以及故障的处理,并准备讲义为班组成员讲课,以此带动全体人员尽快熟悉、掌握新设备、新技术。同时,在标准项目检修中,让每个新人都有机会参与到表计、变送器、压力开关、DCS通道的校验,保护回路的检查、试验,执行机构等的检修中去,并且在专工的现场指导下,使得新人员基本功得以提高。

2.4.5 实际操作培训 对热工人员来讲,开展实际操作的培训非常有效,如进行弹簧管压力表、变送器、压力开关的校验培训,制作保护模拟回路,进行保护原理图的接线、查线、调试、试验,不仅提高了员工的检修工艺水平、还提高了员工对保护原理理解,夯实员工的基本功。

2.4.6 以考促培、考培结合 可以制定各种考试制度,如月度考试、独立值班考试、见习期转正考试、专业抽考等,考试要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考试相结合,充分发挥考试对员工学习的导向作用,使员工掌握考试标准、明确考试目的,由被动变为自觉接受培训,把考试成绩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调动员工自觉学习、我发展的积极性。通过考试还可以发现热控专业某一方面特殊人才,还可以找出培训过程中的不足、弱项,以便今后的培训工作更有方向性、针对性。

2.5 建立培训激励机制,营造培训成果转化的环境 员工培训工作纳入工作绩效考核,制定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员工自觉参加各类培训。将培训后的岗位胜任能力与待遇、任用挂钩,在收入分配中进一步体现岗位差别、业绩差别。培训后,对于专业理论、业务技能、行为表现、工作态度等明显提高的员工,企业在用人方面要给予一定晋升的机会;对现有年龄偏大或能力较弱的员工,要按照转变观念,更新知识的思路,让他们跟上热工发展的步伐;对少数不思进取或经过培训仍未达到岗位要求的员工,要采取措施,建立考核机制。要使广大员工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工作技能,才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晋升的机会,激发员工积极参与培训的热情。

3 结束语

热工人员的培训是提高检修质量、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手段,是热工专业发展的坚实保障。搞好员工培训是一项功在当下、利在未来的工作,应引起各级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搞好员工培训需要每一个工作人员不断地去思考和研究,探索出一条适用本专业员工培训的新路子、新方法,全面提升员工素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企业的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周凤珍,马全中,王乙杰.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创新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2(23).

[2]杨学军,王政.提高电力企业培训效果的方法探讨[J].价值工程,2011(22).

电厂技术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电厂;生产准备

Abstract: the hydropower plant production preparation work is a very important work, of the hydropower plant production preparation work is good or bad, to the unit after the production safety, stability and economic operation play a crucial role. Of the hydropower plant production preparation work early to catch hold of the overall, take hold of the specific, grasp of the depth of the meticulous, catch word, wait for hydropower station after the production units, will be a equipment in good condition and can ensure the safe and economic operation of power plant, safety and benefit is double standards hydropower plants.

Keywords: hydropower plants; Production preparation

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水电厂开工建设开始,就需要从准备生产人员开始,采取外送培训的方式培养运行维护人员,当机电设备进入安装阶段后,生产准备人员就应介入,开展现场生产准备工作,主要内容包括:运行维护人员的生产培训(包括安全和技术培训);设备资料及培训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学习;备品备件、专用工器具的管理,对工程施工过程中遗留的缺陷及时发现,联系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工程隐蔽部位和重要原始试验数据的记录;安全标示牌、设备编号和挂牌工作;安全工器具和维护工器具的配置;运行规程、管理制度、各种运行记录表格的编制;协调做好调度联系工作、机组试验工作、机组启动试运行工作等;根据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对存在的危及安全运行的因素联系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对试运行期间的缺陷进行消除等;提出安全生产各种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一、运行维护人员的培训

(一)思想政治教育

1.首先应提高生产准备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生产准备人员具有吃苦耐劳、肯学技术、爱厂如家的精神风貌。生产准备及管理工作搞好了,让每位职工感到,我们虽生活不便,地处偏远,但我们对今后的生活是充满希望的,对这个厂、这个集体是信任和依赖的,通过长期的和谐相处及人性化管理,使职工自发的产生一种思想冲动及干劲:“我的工作和生活依赖这里,我要为这个厂努力工作,我要为这个厂努力学习技术”。当一个集体有了凝聚力和个人有了主动性后,各方面的工作将会容易开展。

2.多向员工贯彻公司的发展远景、各项规章制度,让公司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3.搞好生产环境、完善学习、娱乐、健身等设施,多组织一些集体性的体育、文艺等活动,提升集体的凝聚力。

(二)安全培训

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热力和机械部分)培训和考核;

2.《事故调查规程》的培训和考核;

3.事故案例的学习和考核;

4.《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的培训和考核;

5.二十五项反措的学习和考核;

6.《水电厂安全性评价》的学习和考核;

7.集团公司标准“两票”的学习和考核;

8.水电厂重大危险源的查找;

9.水电厂应急预案的学习和演练;

10.公司的有关安全文件的学习。

(三)、技术培训

1.理论知识培训

(1)学习资料的配置

生产准备期间,应配置以下资料:理论学习的书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热力机械部分),《电网调度规程》,《二十五项反措》,《电气设备典型消防规程》,公司有关“两票”管理标准,安全文件等。

(2)技术资料的收集和培训

生产准备期间,应从可研报告,设计院的设计图纸,招投标文件,厂家技术资料、标准规程规范、公司各项管理标准以及同类型水电厂的运行规程等入手,开展运行培训工作。

培训内容:

a、入厂前安全培训:安全规程培训和考核,进入生产区域的安全注意事项;

b、生产设备培训:水电厂的设备组成及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水轮机、发电机、励磁、调速、蝶阀的作用,油、气、水系统的设备组成及作用;

c、运行值班培训:运行值班注意事项,运行值班日常工作,巡回检查注意事项及检查要求,缺陷登记及管理流程,电能量计算培训,调度技术术语,交接班流程、内容及注意事项;

d、专题技术专题培训: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的结构组成和基本原理;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励磁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继电保护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GIS设备;计算机监控系统控制逻辑及基本操作等。

e、生产业务培训:调度业务联系培训;操作及操作票、工作票培训;设备定期轮换培训;

f、水工及水工建筑物专题培训:防洪渡汛专题培训,水库调度专题培训,大坝日常检查专题培训,大坝观测专题培训;

培训方式:

a、集中授课,可由厂内专工进行技术培训或请公司技术专家授课等;

b、技术问答和考问讲解;

c、赴厂家培训学习。

大多数设备合同中都包含了技术培训的条款和费用,生产准备人员应根据这些条款协调落实技术培训的执行并安排运行人员受训。接受培训的运行人员应将学习中提供的资料移交给生产准备人员,生产准备人员应将培训情况建立记录存档。

2.实际操作技能培训

(1)主要学习内容有:

a、机组整体启动程序,设备操作方法;

b、机组开、停机操作,事故后开停机、检修后开停机的方法、区别、注意事项,电气倒闸操作步骤、方法;

c、自动准同期、手动准同期并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d、机组巡回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抄表记录内容及运行日志的填写;

e、学习电网调度联系方法,掌握调度纪律,调度术语及调度命令的执行、汇报等;

f、事故处理方法和处理原则;

g、水轮发电机组各种设备的型号、参数、作用、原理,安装程序,日常操作维护项目;

h、电气一次设备规格、构造、作用和操作维护;

i、电气一次系统接线方式,系统切换;

j、电厂运行方式,倒厂用电操作的顺序、注意事项;

k、电气二次设备原理、作用。(直流系统、保护装置、监控系统及自动装置的运行与维护);

k、各种保护装置的配置情况、各种保护的作用和保护定值的设定,各种保护的保护范围;

l、掌握机组自动控制流程,自动装置、控制装置的配置、作用、原理;

m、辅机系统的配置情况、运行方式,切换时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n、大坝配电装置、变电装置的检查内容和操作方法;

o、水工设备、各种启闭机的检查内容、操作方法及异常情况处理。

(2)培训方式:

a、水电仿真模拟培训;

b、外送其他投产水电厂实习;

c、机组现场安装实习。

3.电网调度培训

(1)、电厂汇报制度;

(2)、电网调度可接令人上岗取证。

4.特种工操作技能培训

(1)起重工培训取证;

(2)焊工培训取证;

(3)机床操作许可证。

二、生产准备工作开展前准备工作

1.公司抽调人员,组成生产准备人员框架;

2.购置必需的办公用品;

3.与项目部经理协商,要求监理档案室提供水电厂一套完整的设计图纸资料,并整理归档;

4.与设计院协商,向水电厂提供一套相关的电子版设计图纸资料;

与项目部档案员沟通,要求设备开箱时必须通知水电厂人员在场,并尽量收集一份原始的开箱资料,否则复印一份存档,供规程编写和学习使用。

1.从生产准备人员进入现场开始,就需安排专人负责运行规程的编制工作,在机组试运行前,运行规程必须经审核出版;

2.水电厂运行管理规章制度

根据公司管理制度汇编和相关文件,编制适合于电厂管理的规章制度。

3.水电厂运行记录表格

根据水电厂设备实际情况和参数,编制机组运行记录表格和各种运行记录表格,并印制。

四、安全工器具、维护工器具的配置和管理

生产准备人员应根据电厂的接线和实际情况配置所需的安全工

器具和维护工器具,规格和数量应满足运行维护的需要。

安全工器具应按照《安规》的要求检验合格才能使用,维护工器具也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如手持电器),所有工器具应造册登记后妥善保管。

五、生产技术资料,备品备件、专用工器具的配置和管理

由于工程建设管理中对档案资料的内容和数量有严格的要求,生产准备人员要参加所有设备的开箱验收,要求至少接收1套原件或者2套复印件,以确保编制设备台帐和运行规程有完整的原始资料。

设备厂家提供的备品备件对于投产试运行和第1年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为了防止厂家不按照合同供货、保管不善的遗失或安装单位在调试阶段擅自挪用,应该在开箱时由厂家、基建、监理和生产准备人员四方同时签证,备品备件直接移交生产准备人员,接收后进行登记造册并妥善保管。调用这些备品备件必须经过设备部主管领导批准,不得擅自挪用。

特别强调厂家提供的电子版图纸、调试软件和专用的计算机、数据线、读卡器等硬件,也必须列入备品备件管理范畴。相关的软件和文档必须以光盘为载体(至少2个备份),并在移交清单中注明软件的版本号。计算机监控系统还要求移交正版操作系统的原装光盘和监控程序及其编辑、编译软件的安装光盘。

设备安装时的专用工器具,在移交时,必须按照工器具清单移交生产。

六、机组安装和启动试运行工作

1.在机组安装期间,生产准备人员应深入现场,在不改变设计原理、不影响设备功能的前提下,生产准备人员应对不便于运行、操作、维护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向、安装高度等不合理的现场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安装过程中的施工工艺缺陷督促相关单位进行及时整改。

2.生产准备人员进入现场后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为运行部门与基建、厂家、安装单位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为运行部门收集完整、准确的设备信息,为运行部门组织生产和今后的维护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确保电厂安全、顺利的投产。

3.隐蔽部位记录

对于坝前原始地形地貌、水工建筑和金属结构的水下部分、压力容器、压力钢管、进水蝶阀、蜗壳、接地网和接地装置、全封闭设备等投产后从不能直观检查和测量的部位,生产准备人员应该在被覆盖或安装前详细拍照(分辨率1600×1200)后存档备查。

设备铭牌必须全部拍照或原文抄录后存档备查。

4.原始数据管理

安装调试阶段对设备测试得到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数据,但是安装单位移交的试验报告往往不能及时反馈到生产运行人员手中。

生产准备人员应督促安装单位尽快移交试验报告,争取接收1套原件或者2套复印件,发现漏试的数据要立即汇报生产主管领导。

PLC、变频器、软启动装置、励磁系统、调速器等设备的参数设置或控制程序应向厂家调试人员要求提供。

5.设备编号和挂牌

生产准备人员应根据调度批准的设备编号和电气主接线图编制电气一次设备的双编号,根据辅助系统实际安装情况编制水力机械设备的双编号,并按照上述标号制作、装设设备标志牌。

6.生产准备人员应根据设备管辖范围积极落实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定值,并妥善保存下达的定值通知单原件。

7.积极协调配合基建工程项目部做好机组的PSS试验、AGC试验、一次调频试验。

8.做好机组72小时试运行工作。

七、机组试运行期间的缺陷管理

1.建立机组缺陷管理台帐,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及时通知有关领导,及时消除;

2.查找机组缺陷,联系安装单位处理,主要解决滴、跑、渗、漏等问题及基本的功能问题;

3.对属于厂家设备缺陷的,联系厂家处理。

4.依据《水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中的内容,逐项自查,达标与未达标的项目均统计在案,将未达标的项目统计成册备案,并要求限期整改。

八、机组移交后的生产工作

1.机组投产后的培训工作

机组投运后,应根据试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对薄弱环节组织进行系统的培训,尤其要加强“两票三制”的管理和运行维护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2.生产日常工作

机组投运后,要做好机组日常运行的维护工作和运行维护人员的管理工作,保持机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

3.水电厂运行技术改造工作

根据机组运行中的情况,对机组设计、安装中的缺陷提出技术改造。

4.水电厂运行管理工作合理化建议

结合运行工作的经验和总结,提出水电厂安全生产各种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九.结束语

电厂技术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厂 DCS控制系统 故障 措施 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TM6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087-01

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从而带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燃煤机组的容量及运行标准的提升,提效的推动了DCS控制系统的现代化,使其实现了过程控制和过程管理。这就决定了DCS控制系统在电厂中的重要性越发的重要。因此,一旦电厂DCS系统出现异常情况,就会导致系统出现失控的情况发生,发生锅炉灭火、机组停运等事故的发生,这样就给电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对于DCS控制系统,需要不断的使其自身的性能得以进一步的完善,及时预防故障的发生,使其应用技术水平得以不断提升,这是需要当前热控行业积极进行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1 电厂DCS控制系统故障分类

1.1 硬件故障

硬件故障多发生在过程控制层内,通常由I/O模块损坏所导致的故障较多,这类故障的发生会较为明显,同时对局部的影响也较大。发生这类故障的原因多为使用时间较长所导致的各元件老化所致。因为硬件故障的发生,通常与周围的环境具有直接的关系,环境是的中灰尘、温度和湿度等都是会导致模块的寿命降低,从而导致故障的的发生,所以在实际上运行工作中,DCS系统对运行的环境需求较高,这就需要在安装前做好各方面的措施,不仅需要安装现场内各项工程都已完工,同时还要保证各孔洞都处于封堵完好的状态,以避免发生影响盘柜的重要故障发生。

1.2 软件故障

DCS系统在投运调试阶段,由于其应用软件较为复杂,而且存在着较大的工作量,所以软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较大,就这要求在调度试运行阶段,热工人员和运行人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只要在这个阶段软件没有故障发生,则在以后运行阶段则更不易出现软件故障的发生。

1.3 人为故障

人为因素导致故障的发生的种类较多,不管是操作原因、专业水平还是管理漏洞等都可以导致DCS系统故障的发生,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操作水平报限,也会导致DCS系统某些功能无法正常使用,这种情况下DCS系统本身并没有问题,所以需要供货厂家要对运行人员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从而使其能够正常进行操作。

2 DCS系统故障防范措施

2.1 DCS系统运行与管理

(1)DCS系统的运行管理是指计算机系统日常巡检,各种软件管理,热工备件管理等;加强软件管理,组态在修改时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同时必须及时备份修改前后的所有组态信息,存档备查;当DCS装置发生故障,需用备件更换时,使用前必须对备件进行功能测试。

(2)DCS系统检修管理是DCS系统检修时必须要有合理的检修工艺和程序,应重视DCS系统检修项目和周期,检修项目依据DCS系统设备特点,随机组大修至少进行以下项目的检修(小修时则可根据情况来减少):软件的备份,核实控制模件标志和地址;清扫电源、模件及防尘滤网,检查及紧固控制柜接线,接地系统检查,冷却风扇检修,电源测试;重要测量和保护信号线路绝缘检查;电子室温度、湿度及含尘量检修前测试;通讯、手操站检查等。

2.2 UPS电源防范措施

定期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关键接线端子的温度,做好技术档案记录,注意温升;用万用表测量主电源与备用电源电压,做好记录,注意电压波动;利用大、小修停机期间做电源切换试验。切换是否正常,切换时间间隔是否符合技术规范;电厂是一个高电压、大电流、强磁场干扰的环境,必须进行计算机接地系统的检查。

2.3 DCS系统抗干扰措施

DCS系统容易受到高压工频强电磁场的干扰,所以可以采取的措施时,在中央控制室的四周墙壁上钉上一层钢丝网,使其与电气保护PE接地系统相连;也可以将高压输电线采取埋地沟敷设的方式;中控室的整体结构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柱顶面浇筑及砖砌墙也能起到较好的抗进一步作用;使用抗静电活动地板,而且也使其防静电接地与PE系统相连;机柜的型钢基础底座也要与PE相连。这些措施都可以对DCS系统起到很好的抗进一步性能。

3 DCS控制系统可靠运行措施

3.1 加强人员管理和技术培训

(1)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

操作人员直接对DCS控制系统进行操作,所以保持操作的正确性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出现控制系统操作不当的情况出现,则会导致使DCS系统的软件及硬件性能受到影响,使机组无法安全运行。所以在进行DCS制作画面时,需要对其控制系统的界面变化让运行人员熟悉,确保操作规程的完整性,强化对运行人员事故干预的技术培训和演练,从而使运行人员在DCS控制系统调试阶段来进行相关培训工作的开展。

(2)对于热控人员的要求

随着DCS控制系统的不断升级,其所涉及的知识更为广泛,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熟悉的对DCS控制系统进地操作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所以需要优先对热控工程师进行深入的培训,使其能够胜任控制系统的各项工作,而且对于调试及分步投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进行解决。再由热控工程对其他热控人员进行培训,可以在线进行,同时在进行管理控制系统时,如果需要对机组的组态进行修改,则需要做好事故的预想,并制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避免在彘修改的情况发生。

3.2 重视DCS控制系统安装和调试工作

在安装DCS控制系统方面具有严格规定。系统选项确定好后,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要一同参与到设计控制系统和施工图、制定施工措施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在工程开工之前,要根据工期要求,制定出严格的工期进度,以及可实行的施工方案。

4 结语

热工DCS控制系统凭借其显著的优越性,使机组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运行得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值。然而,热工DCS控制系统的故障及隐患严重影响着机组安全运行。因此,电厂生产运行人员必须清楚热工DCS控制系统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尽可能的提高DCS的可靠性,从而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和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1] 赵燕平.火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检修运行维护手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2] 王常力.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发展[J].电气时代,2004(1).

电厂技术培训范文第5篇

1.1加强政策支持,正确运用激励因素

电厂领导要重视班组管理,结合电厂工作实际,广泛征求意见,给予正确的政策支持,满足职工需求,以此进行激励,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班组管理的强化需要政策支持以及正确运用激励因素,企业单位激发职工欲望,就是提升职工工作积极性,让职工为实现需求而努力工作,一旦职工得不到满足,欲望消失,则职工工作积极性消失。所以,激励因素作用的发挥是强化班组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

1.2激励机制要建立在长远目标基础之上

要逐步完善班组管理的组织倡导、指导推进、工作运行以及物质保障等机制,确保为班组管理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建立目标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任务而定,不能盲目制定,要确保目标在大多数班组可以实现,让班组及员工看到目标终点,处于有期望、有奔头状态,各班组组织要正确引导,创造有利条件,激发班组奋发进取的团队精神,挖掘班组内在潜力,发挥精神效能作用。

1.3提供物质保障,用物质利益刺激精神动力

名誉和物质刺激是激励机制常用方法之一,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完成目标的班组和个人,电厂企业要兑现奖励,给予物质利益刺激和精神营养刺激,奖优罚劣,升优降劣,表扬先进,刺激后进,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2加强安全教育,树立班组安全生产意识

水电厂班组通常进行高空、高电压、高风险作业,安全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所以,电厂全体上下都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首位,通过教育提高班组的安全生产意识。第一,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增强班组人员的安全意识。可通过组织学习的方式进行教育,也可通过警示宣传进行教育,安全教育是职工掌握各种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的重要方法,也是避免安全事故的重要途径,安全教育主要进行的是岗前安全教育、安全技术培训,岗上继续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重点阶段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及设备更新时的安全技术培训等,让基础班组充分理解安全的重要性。另外,电厂教育机构要做好事故通报汇编工作,组织全体员工学习,通过血的教训,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让全体职工认识到事故的严重性,从教育中吸取教训。第二,在班组内部组建“一带一”安全教育组,安排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老职工带领新职工或安全意识差的职工进行“传帮带”工作,并负责新职工的工作安全。第三,设立安全员。安全员除了熟悉本单位、本班组存在的风险和如何落实防范措施外,还要组织员工开展安全技能培训等活动,开展事故案例分析;作业前开展风险分析和识别,制定防范措施;规范管理安全用具,定期检查和校验;落实特殊时期、各时间段和大型作业的安全措施,执行相关规定。

3注重思想教育,打牢班组团队建设基础

3.1思想教育要体现针对性

通常职工思想有波动、情绪有变化在班组内反映得最现实、最迅速。在日常工作中,班组长要充分掌握组员的思维、意志、情趣、理想以及爱好特点等,采取不同方式,解决思想波动,消除不良情绪,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3.2思想教育要体现灵活性

充分发挥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的灵活性,把握因地制宜、立竿见影的特点和优势,探索班组职工思想变化影响因素,调动班组员工以生产工作为中心融为一个整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真正服务于生产。

3.3思想教育要体现民主性

要带动班组职工,全班形成民主、和谐的风气,一人有问题,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共同帮助,携手共进,增强组员集体荣誉感和共同使命感。

4重视带头作用,培养班组长综合素质

4.1选好班组长是关键

班组长是班组的核心,班组长素质决定了班组的管理水平。在班组长的选择上,要注重对其个人综合素质的考核,既要为人正直、办事公正,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一个优秀的班组长,能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特长,挖掘职工潜能,创造出一个思想作风优良,安全基础过硬的班组。

4.2班组长要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按照所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书,把班组的安全生产目标真正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班组职工身上,制定符合班组实际的、具有可行性的经济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不应付领导,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罚”,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不断排查班组内存在的各项问题和隐患,将隐患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

电厂技术培训范文第6篇

一、责任范围

电厂、大坝设施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工作,站区线路安装及大型设备安装和维修的配合工作,防汛保安及其对外防汛抗旱设备的维修等支农工作,本站公益活动的协调配合工作。

二、经济指标和工作任务

1、经济指标:全年完成发电量3600万度。

2、按设备安全运行规程和管理要求,必须搞好设备年度维修、试验及平时的检修工作任务,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3、科学调度,确保机组最佳出力,力争多发多供。

4、按站规定抓好电厂设备、仪表仪器、公用工具、器材物资采购和管理,完善手续,严格要求,杜绝浪费。

5、抓好全厂人员的技术、安规培训、教育工作,严格执行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的考试考核措施,保证全年进行四次安规、技术培训和考试,举行一次反事故演习,要有记录。

6、抓好全厂责任范围内的设备、场地卫生工作,加强全厂职工的职业道德和文明卫生教育,严格执行卫生考核措施,注重电厂文明形象。

7、抓好防汛保安及值班工作、抗洪抢险工作,抓好“四防”工作,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8、积极配合工会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落实,加强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坚决杜绝违法生育的人和事。

三、工作职责要求

1、根据站里下达的发电量指标,按丰枯季节分月下达到班值,并对各值完成的发电指标情况作为当月和年度奖金考核依据。

2、制订、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考核措施,责任必须明确到班值、到人、到位,考核工作要及时、严格,安全月、日检查要有计划和记录,对发生的安全事故及造成的经济损失要及时查处,并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3、加强设备管理,明确主、辅设备责任到人、管理到位,确保主、辅设备完好率分别达到100%、95%,泄漏率保证在5%以下。检查、维修有月计划和日记录,对设备事故要及时分清客观、主观原因,及时处理到位,1000元以上的经济损失和重大事故要及时上报。

4、抓好大坝水位科学调度及防汛保安工作,严格掌握水情变化和发电出力变化情况,按照本站规定加强与调度室联系搞好调度配合工作,确保最佳机组运行水头,如工作失职造成不良影响,正副值长及有关责任运行人员各罚款100元。

5、及时打捞浮柴,减少水头损失。如不及时打捞浮柴人为造成固定拦污栅落差:四台机组发电时超过35cm,三台机组发电时超过25cm,二台机组发电时超过15cm,一台机组发电时超过10cm,对厂长、分管厂长及综合班负责人员每人每次罚款100元。

6、安规、技术培训、考试考核,每年各不少于二次,岗位实际技能考核不少于一次,每次要有记录,考核要严格。每少一次,厂长和分管副厂长每人每次罚款100元。

7、根据站里下达的年度生产任务及设备检修工作,厂部必须按月落实到班组,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8、严格把好器材物资的采购和使用关,严禁浪费,杜绝流失。违者按站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11、电厂加班费用全年1万元包干,但必须加强设备管理,及时组织抢修工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状态,并严格控制加班人数和次数。加班费用超标部分从电厂电度奖金中扣除。

站长签字:

厂长签字:

电厂技术培训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电气设备;检修;管理

随着新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设备性能与质量也不断提高,部分设备在正确的使用年限之内已经达到了可以不进行维修的水平,如果依然使用传统模式下的检修管理,就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契合。因此,将电气设备从定期的检修逐步向着状态检修转变已经成为当今的趋势。

一 电气设备检修与管理的重要性

电厂的电气设备主要有变压器、电气主接线及厂用电、配电装置、变电站设备等组成。由于电厂输出电压较高、电流较大的原因,其电气设备安装要求也相应较高。设备质量以及设备的选型、施工质量等多方面决定了电厂的运行安全。电厂电气设备接线牢固度、正确性,变电设备接地线的安装,设备固定螺丝的旋紧、电气仪表设备固定架的焊接等等多方面都是影响供电质量的因素,因此在进行电厂电器设备检查与修理过程中,必须通过健全的检修控制体系来对运行的电气设备进行监控,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转。

二 电气设备的"五防"管理

"五防"管理包括: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挂(合)接地线(刀闸);防止带接地线(刀闸)合断路器(隔离开关);防止误入带电间隔;为确保电力系统及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和电厂生产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必须加强电气设备的"五防"管理。在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因不具备"五防"功能而造成的误操作事故是电力行业最大的灾难,它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运行以及其它企业生产的正常供电,严重时甚至造成电气设备损坏、企业停产、以及造成人身伤亡。做好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措施,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是制造、设计、安装、调试、生产等各个单位的共同任务。因此,应加大并完善电厂电气设备的"五防"。发电厂电气装置微机防止误操作装置是电厂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是有效防止电气人员误入间隔和误操作的一项重要的技术保障措施,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和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 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管理

1.电气设备分级检修的管理。电厂电气设备的分级是实施具体检修的首要步骤,主要有系统、设备分级;运行技术参数数据的采集评估;设备故障的典型模式;影响程度的分析(FMEA);制订故障预防措施等。系统、设备分级主要是制定生产工艺全过程中各系统、电气设备的重要性排序,电气设备故障频次排序,维修需求优先级别的指数计算等;运行数据的采集评估主要包括确定评估的技术参数,参照的量化基准和优劣标准,明确电气设备检修的目标值;FMEA主要对获取的重要系统、设备以及关键电气部件的运行参数数据加以分析,对实行检修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评估,判断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以及对关联系统的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性维修和主动性维修计划。

2.电气设备的监测检修。电厂电气设备的状态监测技术是设备检修的基础。状态监测主要是通过在线或循检的方式监测各系统、设备各项主要运行参数,通过分析判断其运行状态,检测内部缺陷,监测缺陷的发展趋向。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振动、温度、气敏、速度、音响、光等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厂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在线监测,所获取的运行参数为决策者确定检修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保障。例如发电机的日常监测,由于发电机在电网中的重要性,它的可靠运行直接影响电网的运行安全和稳定。发电机出现电磁的、机械的故障之前,总会呈现出机械的、电磁的、绝缘的及冷却系统劣化的征兆。而部件从出现劣化征兆到损坏,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就为电气的日常状态监测提供了可行性,可以通过一些在线或离线的监测手段,来检测发电机常见的定子线棒绝缘故障、转子绕组故障、发热异常故障等的特征量。通过分析规律,判断趋势,并根据对潜伏性故障进行在线监测和离线测量的结果,结合巡视数据、历史及可靠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对设备进行状态评估,并以此来指导安排设备的维修,做到合理安排生产和检修,节约费用。

四 电气设备故障检修的具体措施

常见电厂电气设备故障主要出现在线路故障及设备故障两方面。绝缘子劣化、线路折断、导线弛度下降以及配电线路故障等是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在出现线路故障时,首先检查线路与设备接触点,在确认接触点无故障后,使用输电线路故障距离测试仪进行检测。变电室常见的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存在故障时,表针指示将不准确,值班员容易发生误判断甚至误操作,因而要及时处理。出现电压互感器常见的故障时其现象有一次侧或二次侧的保险连续熔断两次。出现以上情况应立即停用,并进行检查处理。发生电流互感器故障时主要表现在有过热现象、内部发出臭味或冒烟、内部有放电现象,声音异常或引线与外壳间有火花放电现象、主绝缘发生击穿,并造成单相接地故障、一次或二次线圈的匝间或层间发生短路、充油式电流互感器漏油、二次回路发生断线故障。当发现上述故障时,应汇报上级,并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当发现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接头发热或断开,应设法拧紧或用安全工具在电流互感器附近的端子上将其短路;如不能处理,则应汇报上级将电流互感器停用后进行处理。

五 提高检修人员的素质

计划性检修要求技术人员熟练掌握一个专业面的知识,而监测检修需要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在设备运行、设备故障处理和设备检修过程中均能够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点,保证设备利用率和整体效率。有效利用电厂大中专以上学历职工,为电厂计划检修与监测检修的进程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检修和技术改造过程中,电厂应与协作单位处于良好的合作关系,从检修和技术改造开始参与全过程。共同参与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及时归纳总结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培养出一批胜任生产现场运行操作、检修维护、技术改造的骨干力量,缩短了电气设备开发、研制、试用、维护的周期,加快了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要真正有效地开展检修,还必须开展全方位的运行维护交叉的更深层次的业务技术培训,造就一大批既懂运行管理又懂设备维护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电厂技术培训范文第8篇

关键词:核电 培训体系 组织机构

在核电厂的建设、调试、运营等各个阶段,员工培训一直贯穿其中,全员培训、授权上岗、终身教育已成为业内共识,建立并不断完善核电厂的培训体系也是核电公司长期关注并持续进行的重要工作内容。培训的组织机构是核电培训体系的核心和运作主体,其职能是对公司培训相关工作进行宏观决策、整体协调和全面管理,本文在分析国内核电厂培训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就新建核电厂培训组织机构的建立及演变过程进行初步探讨及建议。

一、国内核电厂培训组织机构介绍

(一) 三种组织机构模式

根据对国内核电公司的实地调研和资料调研结果的分析,选取了三种典型的核电公司培训组织机构模式,具体如下:

(二)功能介绍及分析

模式一为国内核电公司中比较常用的培训组织机构,也是双机组核电公司逐步发展到运营阶段形成的培训组织机构模式,总经理部由主管培训的副总经理对公司的培训工作进行监督和协调,培训中心和其他处为平行结构,其下设模拟机培训科、模拟机维护科、综合培训科、基础培训科。模拟机培训科主要负责操纵人员的模拟机培训工作;模拟机维护科负责模拟机的开发、调试、日常维护等工作;综合管理科负责培训体系建设、通用培训项目的实施和管理、资格和授权、培训辅助资源开发、培训大纲有效性评价等综合管理工作;基础培训科负责基础理论培训项目开发、教材编制与教学片制作、专兼职教员培养等。

模式二是国内核电公司培训组织机构中职能较完善,功能划分较细致的一种,也是根据工程进展和公司的发展演变而来,是多机组核电基地发展过程中核电培训组织机构的一种过渡模式,后期随着核电机组的增多及集团化的运作的需要,组织机构还将随着功能和职责的变化进一步细化、完善。

公司正式成立时,根据人才培训的需求,分别设置了人事教育培训处和生产部培训处,后者全面负责电站生产运行准备人员的培训工作。机组投产运行后,人事部教育培训处撤销,由生产部培训中心全面负责各项培训工作。以后又成立了经政府劳动部门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所,所长由培训中心主任兼任,负责核电类各种技能鉴定的实施。生产系统内成立了电站培训委员会,其后为了更好地贯彻核电人才发展战略,搞好生产技术培训,优化培训资源,适应群堆管理,在电站培训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生产教育培训委员会。

培训中心作为培训实施与职能管理部门负责整个核电公司的策划、组织及实施管理,下设模拟机教研室、模拟机维护科、综合培训科、维修技能实验室、教务计划办公室、培训支持科和职业技能鉴定所办公室。各科室的设置责任清晰、职能明确。这种培训组织机构模式的优点是成熟全面,行之有效,不仅能够满足生产人员的培训需求,而且形成了覆盖管理人员、技能培训体系、工程技术人员、核电特种作业人员的全员化培训组织管理模式。

模式三为在建三代核电厂的培训组织机构,人力资源与培训合并为一个处,是在借鉴国内外企业人力资源与培训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为了更加有效地整合资源、减少接口、提高效率而设置的一种组织机构,也是核电行业中培训与人力资源工作的第一次尝试。

培训方面设置了操纵员初训科、操纵员复训科、维修培训科、技术培训科和模拟机科。操纵员初训与复训科能够对操纵人员的全程培训进行管理和规划,同时还负责培训大纲的编制和维护,负责操纵人员取照考试模拟机场景开发和验证,参与电厂初级系统培训的教学任务,负责电厂高级系统培训授课、教材开发等。

维修培训科负责技能培训体系的建设,包括相关管理程序的建立与维护;技能培训课程的开发;技能培训中心的规划、建造、使用、维护,人员培训课程题库的开发;特殊工种人员培训、承包商的基本安全授权和专项安全授权培训等。

技术培训科全面负责公司培训体系的建设。

模式三突出操纵人员培训管理,同时尽早开发技能培训体系,确保运行与维修人员在工程建设阶段就能够接受良好的培训。

由以上几种模式可看出,核电培训组织机构的设置及演变与核电项目工程进展及运营培训需求密不可分,总体而言,其功能和职责可分为三大块内容:第一,对运行人员的培训,这就需要配置专门的模拟机维护团队及模拟机培训团队,同时还需配置核电基础理论课程培训教员;第二,对其他非运行人员培训,包括管理人员、维修人员的培训,以及全员的授权培训、承包商人员的授权培训等;第三,负责培训管理的团队,包括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监督,培训费用的预算、控制,培训设施的管理、培训档案的维护以及对外培训接口管理等。

二、新建核电培训组织机构规划探讨

对于新建核电厂,各个核电公司的情况以及采取的核电技术均不尽相同,培训需求在生产准备阶段的侧重点也就不同,从而导致培训组织机构的设置差别较大,随工程进展的演变过程也各有特色。本文仅就一般新建核电厂(不考虑集团化运作以及三代依托项目等)培训组织机构的设置进行初步探讨,具体如下:

(一)FCD前核电培训组织结构

核电公司成立之初,一般情况下,是以人资部门作为培训的接口部门,主要职责是招聘新员工及新员工的入职培训,随着人员的增加、预备操纵人员的选拔及确定,生产准备部门需适时成立专门的培训科,全面负责生产人员特别是预备操纵人员的培训工作。

随着工程前期工作的进展,现场工作人员及承包商人员的增加,全范围模拟机进入采购立项准备阶段,此时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突然,需要及时提高到新的高度,而对培训人员更专业化及分工细致化的要求将更为迫切、明显,建议此时在核电公司总经理部牵头下,成立公司培训委员会,总经理任培训委员会主任,主管培训副总经理任副主任,各部门经理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培训科从生产部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培训部门,归口管理全公司的培训工作,培训部经理任培训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其他各部门经理作为部门培训第一责任人,各部门配置专职或兼职培训工程师作为部门培训代表及培训委员会办公室成员,与培训部接口。培训部下设综合培训科和模拟机科,负责操纵人员培训、基本安全授权、全范围模拟机采购等。

(二)FCD后移至交接产阶段

模拟机在第一阶段已完成立项和合同签订,此阶段需要持续跟踪合同执行、参与模拟机的开发、调试与升级等相关工作,需要加强模拟机维护等相关人员培养工作,此外培训中心大楼也进入施工设计和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工程进展严格按照进度计划执行,人员配置基本完成,NI\CI\BOP等合同陆续签订,合同中相关的培训项目也开始实施,培训工作全面展开,培训人次大幅增加、培训内容更丰富,培训接口更多,大量培训管理程序需要根据相应管理内容进行编制、升版或修订,培训工作管理广度和深度要求都大大增加,系统化培训方法在此阶段应用范围更广,培训组织的功能要求更趋专业化,需要各科室分工明确、深化管理。

此阶段培训部增设教学科,另外如维修、保健物理等技能培训及设施归属培训部管理,则还需增设技能培训科。

综合培训科仍然总体负责公司培训体系建设,包括公司培训工作规划及应用、SAT应用与推广、组织编写及维护培训大纲和再培训大纲的有效性、管理程序体系建设及维护、培训工程师管理、培训委员会会议管理、各类培训计划的制定、跟踪,培训预算制定和跟踪管理,外出培训项目审核和跟踪,培训监督、检查和评估反馈、培训档案与资料管理等。

教学科负责操纵人员理论培训、教材体系开发建设、专/兼职教员培养与管理、基本安全授权和通用培训策划或组织实施等。

模拟机科总体负责模拟机教学及模拟机维护工作,包括开展模拟机规划、配置、采购、监造、调试、验收等管理工作,组织编写模拟机相关管理程序和工作技术文件、模拟机培训课程计划和开发相关培训课程,以及模拟机的日常维护。

技能培训科负责技能培训体系的建设,包括技能培训中心的建造、使用、维护,还包括人员实验室规划建设管理和人员培训教学等工作。

(三)生产准备接产运行阶段

在生产准备接产运行阶段各生产部门成立,公司开始实行全功能化管理,运行、维修生产人员等全部投入接产运行实际工作,各关键岗位的岗位培训大纲逐渐开发完成,培训部各科室的工作逐步开始日常化、规范化。

随着第二台机组的全面开工及后续机组的准备,培训量将持续增大,所需培训工作人员及培训设施将进一步增多,培训部各科室职能也需进一步细化,培训组织机构也应随之有所变化。比如,模拟机科可将模拟机教学及模拟机维护职能分化,分别成立模拟机培训科、模拟机维护科;综合培训科也可进一步分化成综合培训科及教务计划科等。对于后续培训组织机构的调整,本文就不再进行探讨了。

三、结束语

电厂技术培训范文第9篇

从繁华的浙江台州来到条件艰苦的阿拉尔市,这位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电力专家没有丝毫怨言,而是迅速转换角色投入到工作中,深入现场调研,为公司提出发展建议;狠抓隐患整改,保障机组运行平稳;推行点检定修机制,健全管理技术团队……在高效而充实的工作中,孙晖尽职尽责。“选择援疆,就是选择奉献。”平时言语不多的他始终用这句话来鞭策和要求自己。

去年年初,孙晖刚到电力公司,顾不上一路旅途的疲劳和艰辛,便深入盛源热电厂和检修公司,摸清了基层单位人员结构、管理模式和设备状况,发现了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的问题。由他撰写的调研报告获得公司领导认可,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得到重视和落实,使电力公司技术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2014年3月,盛源热电厂机组投运初期运行不稳定,每次跳闸停机后,孙晖总是及时赶到现场,参与机组恢复和原因查找。对数次导致非停的油系统缺陷,他建议采购颗粒度化验仪,加强油质劣化趋势监督,对油系统管路和油箱进行清洗,并整改了设计不合理的管路,实现了运行中小机油系统单独检修,从而彻底消除隐患,杜绝了类似缺陷的重复发生。目前,盛源热电厂机组运行逐步趋于稳定。

针对一师电力公司员工素质相对不高的实际,孙晖积极争取浙江省、台州市援疆指挥部的支持,依托浙能集团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他大胆地提出选送一批车间技术骨干外送浙能集团学习的提素计划。

2014年,孙晖先后4次带检修公司、盛源热电厂生产骨干30人到浙江台州电厂、乐清电厂参加机组检修和启动调试,并借助浙能集团海天电力检修公司承修华能集团机组的机会,参与了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的大型机组主机检修。

在外送一师电力员工学习的同时,孙晖狠抓企业内培,指导检修公司、盛源热电厂制定详细可行的顶岗培训计划,依托华电保运团队,签订师徒协议,定期进行理论、实操考查。经过半年多针对性的突击培训,两部门的顶岗计划初步实现,使华电保运人员减少65人,从而使电力公司续签保运合同金额减少520万元,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点检定修管理机制是内地大型发电企业普遍采用的设备管理方式,具有权责明晰、精细管理等优点。孙晖上报电力公司党委关于全面推行点检定修制的建议,很快得到公司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并通过公开竞聘上岗的方式在盛源热电厂大力推广,健全了基层电厂技术管理团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电力公司是技术密集型的企业,长期以来,职工培训和学习无专门技术培训基地。孙晖经过加班加点,主持完成了网络积分培训系统建设,实现了只要有网络,就能随时随地登录平台学习的愿望,为职工的自学、单位自测提供了高效和便捷的平台。

电厂技术培训范文第10篇

电力企业培训,是针对电力企业领导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具有电力行业特征并涵盖各个技术层面。总的来说,电力企业的培训就是要求电力企业针对自身的多方面需求、员工所存在的不同问题、及其所提出的不同要求,期望实现员工综合能力和潜在素质的极大提高,从而为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持续的立于不败之地助一臂之力。

一、当前电力企业培训的特点和现状

第一,电力企业培训的特点。

培训全员性。从电力企业的培训对象上来看,应当是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员工的培训。只有全员广泛参与到培训中来,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电力企业所有员工的素质水平,有效地推动电力企业的稳步发展。目前,各电力公司对电厂的年度业绩考核中,有项重要指标就是“全员培训率”,这更加充分说明了“全员参与”对于电力企业培训的重要性、可考量性和现实紧迫性。

培训时效性。电力企业通常要能够做到面对企业的生产特点,制定相对完善的季度培训计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争取在各个层面上开展培训工作,相比其他企业和部门来说,更加突出强调与实际工作的紧密联系性,例如:对于目前正在逐步开展起来的“脱硫脱销新型技术与设备控制技术”的训练在电力企业的培训中体现出了一种跟随环保要求的培训模式,这突出了电力企业对员工的培训的时效性。

培训方式多样性。当前,电力企业的培训方式也在发生着重大转变,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一对多式的课堂教学,而开始逐步扩展到企业的全部生产过程,也就是说,在培训过程中,是理论的学习加上现场的实践为主,既有企校联合办学这类培训,同时也有资格强制认证方式的培训;“以师带徒”是一种方式,“网络平台”也是一种方式。培训方式的日趋多样性,已经在员工培训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中逐渐体现出来,并且也会在将来不断增加和发展起来。

培训层次性。大多数成功的电力企业都开展了多层次的培训计划,这些培训计划包括,以管理领导力、管理执行力的培训为重点的管理人员素质能力提升培训。以新技术培训为重点的,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强化培训,以实践能力提高为重点的技能人才的培训,以及为适应企业发展的企业复合型人才的培训等。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所有的管理者都清醒地认识到多层次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电力行业培训的缺点。

从总体上说,当前电力企业培训工作做得还不错,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明显的问题:

培训无针对性、未因人施教。电力企业培训机构的特点,大多是采用上级指导下级运作的管理模式,年初按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年终由上级部门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进行检查考核,培训的方式,通常都是针对所有员工进行的,其主要内容也常常是缺乏差异性,员工们往往会对这样的培训生活感到十分枯燥、单调,表现出麻木、厌倦的状态。而且在实际工作中,电力企业的员工由于他们的学历不同、业务基础不同,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能力不同,素质也参差不齐,如有些老员工只有高中、技校水平,而年轻一代几乎都是本科学历以上,甚至硕士学位和博士生,因而无区别、无针对性、整齐划一对所有电力企业的员工进行同等的培训,是一种浪费也是一种十分不明智的做法。

培训无考核、未做到闭环管理。目前电力企业采用的培训形式,常常是短期的传统式课堂培训,即使有的企业采取远程学习方式,也由于费用高而不能长期坚持,无论是哪种培训方式都存在着不能有效利用资源,培训效果不理想,培训考核不完备的缺点,任何管理都需要闭环管理,由开始有结尾,有过程有结果,对于培训就是有培训有考核,企业往往开展了培训,但是因为无考核导致培训人员以一种应付的态度来参加,培训成了任务,流于形式,未起到培训的真实作用。

培训不深入、未与企业文化融合。电力企业的培训多是业务、技术培训,都是为了使员工适应新岗位和补充新知识,忽略了培训的最根本作用,员工素质决定企业的素质,有了高素质的人才,企业才能持续发展,而培训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目前的培训恰恰缺少知识技能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不能让员工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知识与技能确实能提高效率,但企业最根本的是人,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高增值性,忽略与企业文化和员工素质的结合将使培训效果大大打折。

缺少综合培训 、未系统长远规划。综合培训对电力企业而言,就是要全方位、多层级、多视角地对员工进行培训。许多电力企业缺少长远和完整的系统培训方案,或者有规划不执行,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虽然当前许多企业管理者能够充分认识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没有 显出长远性、战略性的特点。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和整体性的工作安排,使得电力企业的培训在实施中处于东一脚、西一脚的状态,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有些企业甚至想通过一次性的直接培训,就在根本上普遍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这显然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

针对这些电力企业在培训中遇到的问题,本人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做些应对的措施和方法:

第一,针对企业员工结构特点,制定详细、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实施。

上一篇:积极分子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讲课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