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文化范文

时间:2023-02-26 04:37:31

城乡文化

城乡文化范文第1篇

一场场汇演为人民放歌

润物无声传递文化幸福

点滴之处彰显人文情怀

“欢乐城乡”系列群众文化活动

为人们奉上了一道道文化大餐

正月十五闹元宵,鼓乐喧天庆佳节。2月6日元宵节当天,“欢天喜地闹元宵·我们的节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正定小商品市场广场隆重举行。这是继“红红火火过大年”之后,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组织实施的第二次“我们的节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演,此后又陆续在清明、端午、七夕等传统节日分别举办了具有浓厚民俗风情的主题文化活动。

除了在传统节日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外,“欢乐城乡”群众文化活动还涵盖了戏剧、书画、摄影及特色文化广场展演等多种形式。这一全省性文化活动旨在进一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文化活动水平,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提供更有力的文化支撑。

为了更加突出为民服务的特点,活动深入基层,走进城市社区、农村、校园、企业、军营、工地等,并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规模上更加扩大,力求比以前办得更有活力、更有影响。

省会石家庄今年继续举办 “引进高雅艺术演出”、“千场电影进社区 万场电影进农村”、“一月一名剧”等品牌文化活动,“夜经济、夜文化、夜生活”主题文艺调演活动由每周两场增加到每周四场。

邯郸市继续实施“欢乐乡村”农村文化推进工程,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比赛、展示等形式,为农民群众量身打造“田野之歌”农民合唱赛、“布谷之声”农民歌手擂台赛、“说唱脸谱”农民戏曲票友大赛等多项活动。

省文化厅推行文化下乡工程,组织开展“欢乐城乡”文艺汇演、“百场儿童剧进校园”、 “红红红火过大年”、“欢天喜地闹元宵”、“风和日丽过清明”等主题展演工程及第七个文化遗产日、第五届省民俗文化节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全省艺术院团陆续奔赴5010个帮扶村慰问演出。

城乡文化范文第2篇

**区位于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市主城区,全区总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18万。在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区委、区政府深刻认识到,一座现代化大城市的崛起离不开城市文明的培育,繁荣城市文化,是提高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宜昌建设世界电都和旅游名城的战略目标,坚持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统筹安排、同步发展,大力推进“党员带群众、专业带业余、城市带乡村、两头带中间”的“文化四带”工程,全区文化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受到省、市充分肯定。

党员带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引导带头作用,用科学、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占领辖区思想文化阵地。以街办党委和区文化局为核心,在基层文化队伍中建立临时党支部,推选政治素质高、热心文化活动的党员担任党支部成员。近年来,我们先后在群众文化队伍中成立了11个党支部和20个党小组,有800多名离退休党员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骨干。这些党员既是我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又是辖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组织者,他们经常组织辖区文艺爱好者用各种歌舞、健身操、文艺竞赛等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为我区争回了不少荣誉。正是在他们的积极组织和引导下,全区近10万名文体爱好者活跃在辖区,宣传在社区。

专业带业余。为了解决群众文化活动表演水平不高,节目形式单一,缺乏专业指导的问题,我们将专业剧团节目引入到群众文化活动中,邀请市歌舞剧团、市群艺馆的专业文艺表演者参与和指导社区群众文化活动。近几年,我们经常邀请资深专业文艺工作者来我区为文艺骨干讲课,系统讲解文艺节目的创作、组织等专业知识,为我区群众文艺提供理论指导和专业扶持。在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带动下,我区的文艺创作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先后从国家、省捧回不少文艺大奖,仅去年就获得部级文化奖励6项,省级奖励15项,市级奖励47项。区政府与市文化局联合创作的少儿音乐电视片《鸽子花》已被团省委推荐参加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评选,省文化厅和广电局已将此节目申报参加全国广播新歌大赛。同时,我们还根据群众文化基础较弱的实际,在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指导和帮助下,广泛开展了“五送五进”活动,即送电影、送戏剧、送图书、送设备、送健康;进社区、进乡村、进广场、进企业、进军营,极大地丰富了基层文化活动。近两年,我区共为基层送戏300余场,送电影200余场,送图书3万多册,送全民健身路径13条,装备健身房4个。每年还组织一届电影节、一届社区运动会、每月举办一次广场文艺活动;为农民送致富科教片、农业科普书,为民营企业送商品信息、计生常识、安全生产知识,为困难职工、下岗人员送再就业信息等。文化工作已形成了由区文化局、街(乡)文化站(室)、基层文化团体组成的三级文化管理网络。全区共设立文化活动室(中心)48个、村级图书室15个、文化中心户30户、文艺培训基地7个、文化广场8个、晨晚练点61个,群众自发组织各类歌舞队、艺术团100多支,各类群众文体队伍200余支,百人以上的文体骨干队伍达42支。通过专业带业余,不仅提高了群众文化的档次和水平,也促进了文化成果的转化,满足了城乡居民的精神生活需要。

城市带乡村。以城市社区为主,坚持城乡通开。每年文化部门都组织社区文化队伍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乡村逢年过节送传统民俗文化节目进城,社区文化和乡村文化共同繁荣、互为补充。仅今年上半年,全区就组织城乡文化交流20多次,其中城市社区文化骨干进村讲课七次,进村表演12场,送书1万多册,送电影30余场。在社区文化活动的带动下,农村文化也蓬勃发展起来。我区农村的龙灯、彩莲船、狮子舞、腰鼓、威风锣鼓等民间民俗节目已成为精品节目,多次在全市大型活动上展示。一些农民还自发组建文艺表演队,自编自演,进城和城市居民同台唱戏。在区里举办的各种文艺汇演中,来自社区和乡村的文艺节目各展风姿,特别是传统的乡村民俗节目,在城中再放光彩,这既加强了城乡文化交流,又增强了文化活动的品味。1998年,伍家乡组织的农民威风锣鼓队、龙灯队赴三峡工地慰问演出,还上了中央电视台。

两头带中间。近年来,由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中青年上班忙事业,下班忙副业(打牌)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不少社区居民下班之后,沉迷于酒桌、麻将桌、歌舞厅,并且乐此不彼,昼夜不休,影响了社会风气。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以老人、孩子为突破口,大力组织“小手拉大手”、“欢乐家园”、“家家乐”等饶有兴趣的家庭文化活动,通过老年人和在校学生的文化活动,带动中青年“上班族”文化活动的开展。两年来,全区共组织老年文艺赛、老年运动会、少儿运动会、“红领巾”文艺汇演、家庭趣味赛等家庭文化活动20多场次,吸引10余万人次的亲属团助威参战。不少公务繁忙的机关干部、企业经理和一些长年在宜昌从事经营活动的私营业主也都腾出时间来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成为社区文化骨干。

城乡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乡文化发展 统筹 动力 分析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大举措,是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明确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动力构成,形成合理的动力结构,是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应有之义。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动力源

原始动力: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一切社会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演进离不开人的客观参与和主观改造,因此,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原始动力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人类文化史上,人们在生存需求的驱动下,为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创造了以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为主的两大文化系统。特别是农耕文化的发展,需要人们在改造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进程中,结合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持续地付出智慧,并将生活实践中得来的各种悟性灌注其中,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不断改变生活习惯,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繁荣,并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面貌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是原发性的,也是农村文化建设中最根本和最基础的动力。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广大农民对文化建设的需求是很迫切的,也是很丰富的。一方面,源于对农耕文化的眷念和难以割舍,不希望长期认同和遵从的风俗、习惯、禁忌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被同质化,甚至是被遗弃。另一方面,由于城市文化生活多样化和浓郁的现代气息,他们对城市文化生活又充满了向往和期待,希望感受新奇的生活方式、新鲜的生活环境和新潮的文化氛围。

目标动力: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需求。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前提和途径,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新农村建设作为新时期具有开创性和系统性的一个新课题、新工程,在强调经济建设的同时,同样需要重视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为此,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就成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是方向性的,也是目标性的,其动力方向应该是与新农村建设一致的。如果忽视或淡化了这种需求动力,就会迷失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就会破坏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局面。通过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可以将文化活动与农村各方面的教育活动如普法教育、农业科学普及教育、计划生育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进行,从而提高农民各方面的素质,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奠定基础。

保障动力:政府决策需求。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口众多,如果不尽快改变农村文化建设落后、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状况,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就难以提高,农村经济也难以健康持续地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出台,虽然有农民精神需求和农村建设需求的动力因素,但依然也只能由政府自上而下地提出,才能得以贯彻实施。所以,从某种角度讲,统筹城乡发展是对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强化。

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相对于农民精神需求(基础性需求)和新农村建设需求(目标性需求)而言,政府的执政需求只是一种外部需求,其所提供给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是一种外部动力,是上述两种需求动力得以发挥作用的保障动力。这种保障动力主要表现在推动战略的选择和制度环境的改变,为此,政府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必须有恰当的角色定位,一方面需要发挥宏观调控和协调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作相应职能的转变。如果政府需求对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原始动力和内部动力干预过多,甚至单方面地“改变”或“设计”上述两种动力的路线图,就可能会出现矫枉过正和事与愿违的结果。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动力分析的应用价值

有利于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尊重农民的文化需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处理好“三农”问题,离开了农民的文化需求,新农村文化建设就失去根本的着力点。文化需求得到充分尊重,可以进一步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集中农民的智慧,让他们的创造性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就是要相信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由农民群众说了算。过去,在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尽管出台了标准,搞了典型经验,但农民群众却似乎不感兴趣。

有利于找准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虽然,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但我们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大的方向来讲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目标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最高要求,同时也给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比如,在农民价值体系建设中,就必须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和引导农村其他价值体系,并不断提高农民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讲,一切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形态都应该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方向,一切颓废、低级趣味和蒙昧落后的文化形态都必须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所摈弃的。

有利于政府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制定合理的政策制度。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关键在于通过政府的适度参与,实现城乡文化发展各要素的自然流动。为此,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不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指令性统筹”,唯一需要的只是政府废除现有种种阻碍城乡文化之间双向自由流动的要素。只要不受干扰,要素的流动必然是双向的。政府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应该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考虑制度的订立或废止,充分尊重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之间的异质性和互补性,为农村文化建设搭建恰当的平台。切不能从城乡同质化的角度入手,简单地将城市的文化理念和设施向农村扩展,更不能以城市文化的某种标准搞“样板工程”。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动力路线图

培育原始动力市场。培育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原始动力市场,就是要了解、引导和强化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市场。

一是做好两个调研。一方面要调查当前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状况,另一方面要调查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状况。通过调查,了解当前农村文化的特点、当前农村文化的发展状况、当前农村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等内容。二是抓好两个引导。一方面要引导农民从低俗的精神文化需求向高尚的精神文化需求转变。如下乡的文艺演出内容不能追求低级趣味,必须具备积极健康向上的艺术格调;另一方面要引导农民文化需求的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关键要处理好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冲突问题,要采取一定的办法让农民学会包容多种文化。三是注重两个强化。首先要强化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充分尊重和参考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将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纳入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议题。

把准目标动力方向。为了保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关键在于抓好“四个一”的工作。

一是明确一个目标。就是要明确建设农村和谐文化这个目标。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和谐农村文化是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重要任务。二是抓住一个核心。就是要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三是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这个原则。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原则,需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工作方向与新农村建设保持一致;坚持工作方法与新农村建设匹配;坚持工作进度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坚持工作实效与新农村建设合拍。四是突显一个特性。就是要突显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时代性。新农村文化建设强调一个“新”,这个“新”不仅仅是原有文化的完善,更多的是“统筹”城乡文化,体现出明显的时代性。

完善保障动力体系。为了完善“政府决策需求”这个保障动力体系,需要做好“一二三四”的工作。

城乡文化范文第4篇

一、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涵盖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多个方面的内容,必须正确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可偏废。尤其在农村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上,一方面,经济发展影响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发展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农村地区特别是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如果不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没有文化上的大力发展,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就缺乏有效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城乡差距不但不能缩小,还会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顺利实现。因此,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是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具体举措。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内容,没有文化的统筹协调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就无法真正建立。多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普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建设欠账大、问题多,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因此,要有效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必须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努力弥补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广大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当前,由于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不仅导致各种愚昧落后现象大量繁衍孳生,同时还制约了农民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信息沟通等方面的进步,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因此,必须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培育文明风尚,抵制歪风邪气,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努力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农民,为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条件和智力支持。

二、强化五个统筹,着力构建城乡文化发展新格局

统筹城乡文化功能布局,凸显优势区域的带动力。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规划是前提。要结合区位优势、资源分布及资源特色,合理规划城乡文化功能布局,构筑城乡文化水平发展新格局。具体地讲,城市地区应以发展高档次、高品质、高水平的都市文化为主,促进城市文化提档升级,发挥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带动作用;城市周边地区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和辐射较多,应充分发挥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打造城乡文化互动发展的承转带;农村地区重点是挖掘、保护传统文化,培育、打造农村特色文化。

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力。文化基础设施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要加强以区(县)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镇街文化站为纽带、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和文化示范户为基础的城乡三级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在城市重点推进大型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在农村重点加强宣传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的建设及文化示范户的培育,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均衡发展。

统筹城乡文化活动载体,形成文化资源的整合力。拓展城乡文化互动载体,有效整合城乡文化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城市文化下乡,农村文化进城,推动城乡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发展。建立城乡文化帮扶对子,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农家乐”、“农村文化社区行”等城乡文化双向交流活动。建立“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帮助农村壮大本土的文化科技卫生队伍,丰富拓展城乡节庆活动载体带动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扩大文化产品的供给力。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城市文化产业的优势,通过由城市到集镇再到乡村的梯次辐射过程,带动整个农村的文化产业有序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城市的文化产业要主动在乡镇寻找新的突破口,开辟新的文化市场,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农村和乡镇要主动与城市文化产业接轨,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统筹城乡文化队伍建设,增强互动发展的持续力。人才是事业发展之本。统筹城乡文化队伍建设,是实现城乡文化持续互动共荣的关键。要依托重点文化产业和项目,吸纳各类高层次文化人才。通过实施“农村文化艺术人才培育工程”,对农村业余文艺骨干开展定期免费培训。积极支持民间文艺表演团体、文化示范户、文化经营户发展,着力培育文化带头人、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充分发挥他们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文化方面的作用。

三、实施六大工程,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一是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在此基础上,通过积极实施有线电视、无线广播电视和直播卫星,扫除覆盖盲区,努力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彻底解决偏远地区农民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推动城乡广电事业协调发展。

二是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农家书屋”网络三合一的办法,整合文化信息资源。

三是“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充分发挥镇街文化服务中心的辐射作用,有计划地引导各镇、村自己创办“农家书屋”,鼓励建立“农户书屋”,有效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

四是实施基层文化阵地拓展工程。加大投入,加快推进镇街文化服务中心和村文化室建设,同时以点带面,充分发挥镇街文化服务中心的辐射作用,推动文化阵地拓展。

五是实施“文化村村行”工程。积极开展送精品畅销图书、中外经典电影、本土优秀文艺作品下乡活动;大力实施电影惠民工程,增加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深入开展“图书阅读赶场天”活动,组织内容健康、实用性强的农村文化、卫生、农业科技图书到镇街巡回展销。

六是实施特色文化培育工程。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力度,对农村优秀民间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发掘、整理和开发。精心策划具有地方鲜明风格和个性特点的大型文化活动,全力打造节庆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与旅游、商贸等产业的相互融合与促进。

四、健全四项机制,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加强对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领导,成立由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领导小组,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拓宽投入渠道,建立有效的多元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确保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建立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保证区、镇街、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和重大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资金需求,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乡村文化活动设施,经营文化娱乐场所。通过拓展文化发展的投融资渠道,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加强政策研究,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机制。加强对文化事业发展、文化市场培育、文化经费投入、文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研究,力争在非公资本投资文化的准入政策、文化设施用地政策、文化人才的引进培养考核政策等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健全有利于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政策体系。

城乡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叙事空间;城乡文化;人物塑造;路遥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路遥开篇引用柳青的话暗示人物在传统与现代、城乡之间的抉择。“路遥一贯重视文学的‘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重视创作题材‘广阔而深刻的社会生活的内涵’[1]”。《人生》也从问世之日起χ诙嗲嗄瓴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学界关于路遥的研究多围绕《平凡的世界》、创作心理、作品题材这三部分进行,其间涉及路遥对于城乡文化的态度、对于《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的分析、“城乡交叉地带”主题等。有学者认为就路遥研究的问题意识来讲,并未超越学者李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成果①。《人生》标志着路遥进入第一个创作高峰,当下对《人生》关注较少且多对人物形象进行道德评判,应当注意到以叙事空间中的城乡文化的二元对立切入确有所需。

文本中城乡冲突折射出路遥对城乡文化二元对立的思考,随着他后续作品对于现代性的思索与表现,城乡二元对立这一特点被逐渐削弱。通过塑造“高加林”这一形象,且设置不同的叙事场景,路遥表现他徘徊于“交叉地带”的冲突、城市文明与乡土传统的矛盾,构建出城乡二元对立的叙事空间。人物和环境作为叙事空间存在的重要表现在小说当中反差明显:县城、乡村两个故事空间里,刘巧珍、高加林、黄亚萍三人的感情纠葛实质是高加林抉择于城乡之间对人生道路选择的产物。除此之外,视角的转换在文学研究中的迫切性在相关学者也显而易见。莱辛“文学是时间艺术”的论断为文学研究多立足于叙事时间的视角定下基调,在“现实主义时期,大多数文学作品因空间性特征并不明显而采用线性叙事方式,所以在经典叙事学中,人们垂青“叙事时间”,对叙事空间视而不见。”[3]当下在对以往现实主义作品的再解读时,叙事空间作为区别于通常参照的“线性时间顺序”的另一角度,需要“从对叙事文本的整体体验上把握作品的空间性”,在这一前提下分析城乡文化冲突与人物塑造的关系,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一、《人生》文本中叙事空间的划分

主人公高加林在《人生》中经历回乡、短暂进城、回城、再度返乡的过程,串联起一系列人物(巧珍、亚萍、克南、德顺老汉等)。叙事空间将小说分成两大故事空间(乡村、县城);而按照时间的线性顺序则分为三阶段:(见表1)

城乡二元对立的整体格局下,叙事空间需要联系与融合才能避免文本的分裂、情节的脱节――“大马河川道、桥”这一连结点应运而生。“大马河川道”是山间的平坦道路,象征乡土文明的自然传统;“大马河桥”一定程度上则象征现代文明,带有象征意义的二者是沟通城乡的必经之地。路遥在多个关键情节中都选择 “大马河川道(桥)”作为的故事空间:无论是“高加林在失去了民办教师资格后进城卖馍,途中面对进城人群内心萌生身份意识”,还是在“他与巧珍同行回村经过此地时接受后者热烈的告白”;抑或是“巧珍进城看望他,两人关系悄然变化,临别之际他在川道路口为巧珍拢上红头巾”,还是“在大马河桥上,他结束与巧珍的恋情”,甚至是“再度返乡途中他走过这必经之地,‘腿猛一下子软得再也走不动’”。

大马河川道作为小说叙事空间中一个独特的存在,不再是简单的地理名词,而是融注着人物之间复杂、交织的感情与思想,进而成为城乡二元对立的叙事空间的重要连结点。

二、叙事空间中的城乡二元对立与路遥的“交叉地带”

路遥作品格外关注陕北,形成了独特的乡土叙事风格。有学者指出:“路遥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乡土人生哲学的价值偏爱,实质上是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思想面临西方现代思想的压迫时所产生的现代性焦虑的反映。” [4]这种风格展现在路遥“交叉地带”的创作题材中。“‘交叉地带’原本没有特殊的含义,仅是指农村的某些东西与城市的某些东西交叉。但是路遥赋予它以积极的意义,之所以关注这个‘地带’是因为这个‘地带’作为农村与城市的生活空间,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对立状态,两者间没有平等的‘交叉’,有的只是农村处在城市的绝对优势之下,因而被禁锢和封闭。由于生产方式不同,农村和城市在生活方式或其他方面当然会存在差别。”[5]乡土叙事的风格、创作题材的范围设定都表现出路遥乡土文化的鲜明立场,审视现代文明及其产物。小说描写高、黄二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黄亚萍被加林父亲称为“洋女人”等细节表现出路遥对城市生活方式和思想持有非善意的态度以及对传统朴素的乡土伦理道德的珍视。

城乡二元叙事空间为路遥“交叉地带”题材的创作服务,文本中除了物质性的“大马河川道(桥)”是叙事空间的连结地,高加林心灵深处对乡土浓厚的感情同样也是叙事空间的连结点。他在离乡进城工作之际,“心里一下子涌起了一股无限依恋的感情,尽管他渴望离开这里,到更广阔的天地去生活,但他觉得对这生他养他的故乡田地,内心依然是深深热爱着的!”[6]这种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城乡二元对立设置给读者带来的消极影响;路遥在小说中没有被叙事空间结构掣肘,反而是巧妙地利用这一连结点,通过抒发感情表现出叙事空间结构的张力,也使得人物的正面特质得以凸显。

路遥不拘泥于乡土传统的立场,用辩证的眼光进一步表现城市文明与乡土文明的关系。“感性层面上,伦理主义的目光让路遥对生活过的老土地无比的眷恋和怀念;而理性层面上,历史主义的目光告诉路遥要坚定的走向新生活的彼岸――也就是拥抱现代文明,路遥深知现代文明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寻求现代文明也是路遥骨子里理性的自主抉择。”[7]这体现在小说开放式的结局,在城乡之间位置、身份的变换:高加林回到乡村,在乡土伦理的评价体系中失分,但终究不会在乡村自我放逐。开放式结局暗示:只有城市才是他才能的真正舞台。

三、城乡二元叙事空间下的“高加林”形象

“路遥喜欢在以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为题材,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城市文明与农村文明的冲突,也经常出现离乡和恋土的矛盾,这就为农村青年的人生选择增添了一重历史转折的巨大背景,从而显示出一种伦理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双重目光。”[8]高加林作为典型人物,依仗自己的文化资本试图完成从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身份转变,却不幸失败。在城市长期处于话语体系、政治经济的中心的年代里,高加林这种受过相当程度的教育、有自己人生追求的青年丧失了社会的上升路径,不得不面对成为农民的事实,他们的挣扎不可避免。小说中这种挣扎尤其体现在高加林失去民办教师职位后,大大推动了情节发展。民办教师的职位对不愿做农民的他来说,意味着不用参加农业劳动就可以给家里贡献一份男劳动力的工分的优待,意味着对自己才能和人格的尊重。后硭被迫再返乡土、陷入困顿的起因,则是对纯朴乡土道德的背叛、是个人追求的膨胀,更是时代的悲剧,充分折射出创作时期的社会现实。

路遥在上篇适时运用插叙,交代高加林在城里上学时期表现突出,而当时体制下城乡的鸿沟限制了他的发展。正如黄亚萍所想:“她后来之所以和克南好了,主要是因为加林回了农村,她再没有希望和他生活在一块儿。不必隐瞒,她还不能为了爱情而嫁给一个农民;她想他她一辈子吃不了那么多苦!”[9]高加林两次进城深刻体会到城乡不平等,对自己的农民身份愤懑不平;之后对城市的渴望表露得更明显:“我非要到这里来不可!我有文化,有知识,我比这里生活的年轻人哪里差?我为什么要受这样的屈辱呢?”[10]进城工作后则表现为:“一路上,他忍不住狂热的张开双臂膀,面对着灯火闪闪的县城,嘴里喃喃地说:‘我再也不能离开你……’”[11]面对选择时他毫无迟疑地投入城市怀抱,数十年乡土文化的浸染抵不过接受教育后对现代文明的皈依。结尾处他被迫返回家乡后的反思,也提升了小说对城乡二元对立的反思高度,“他进一步地想:假如他跟黄亚萍去了南京,他这辈子就会真的幸福吗?他能不能和幻想的那样在生活中平步青云?亚萍会不会永远爱他?南京比他出色的人谁知有多少,以后根本无法保证她不再去爱其他男人,而把他甩到一边,就像甩张克南一样。可是,如果他跟巧珍结婚,他就敢保证巧珍会永远爱他。他们一辈子在农村生活苦点,但会活的很幸福的……”[12]面对爱情,城乡身份的差别却成了最大的限制:无论是黄亚萍无法忍受牺牲的想法,还是刘巧珍独自凝望的自卑,都成了对纯真爱情的莫大讽刺。高加林爱情抉择的矛盾紧张激烈,但追求个人的发展的深层命题一直贯穿全文;表面爱情的演进深深地被这个命题影响,融入并成为其个人发展的一部分。高加林最终没有按照预想掌握自己的命运,他设想在巧珍和亚萍之间选择安稳或前景,在另一维度暗含出人性中的私欲。

二元对立的叙事空间下,爱情悲剧和人物性格问题同时从侧面表现出人固有观念中巨大的城乡差距。路遥在塑造“高加林”时赋予他城乡对立的思维,即使随着身份的转变也无法消解,反过来这种设计也折射出作家的内心世界。从小说结局来看,路遥为主人公设置重回乡土文化怀抱的出路,体现出乡土哲学的思想倾向:“(路遥)以乡土人生哲学的博大和深邃为乡土子民的奋斗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尊严的后盾,他以乡村的道德人伦的温暖安慰着在生存价值的比较中饱尝创伤和屈辱的心灵。”[13]但造成悲剧的、人性方面的深层原因也应当引起反思;以此来看所谓“城乡交叉地带”的客观影响存在又有着被部分夸大的嫌疑。

四、结论

路遥在《人生》中建构起城乡二元对立的叙事空间,在表现现代文明与乡土传统的差异以及塑造人物方面作用显著,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路遥一系列作品中个人的奋斗故事、潜藏的手法、叙事空间模式的不断发展,成就了他“乡土传统”以及“城乡交叉地点”的题材;另一方面也制约了作品思想内涵的进一步深化。文化层面上,“高加林”式的人物在现实中并不少见,人们现实中面临着剧烈冲突,“一方面向往着现代城市文明,另一方面又难以割舍掉传统乡土伦理在其身心所留下的巨大烙印。”[14]作品中高加林的抉择与当时中国处在传统社会与现代化的转折点这一节点紧密相关,路遥在时代浪潮中的经历、心路历程与叙事的城乡二元对立模式同样相伴而生,从此入手也使研究获得更广阔的社会内涵和思想深度。

注释:

①李星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路遥作品中的道德承诺及其潜在的人生信仰,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的变化,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选择及其突破,地域文化、童年经历对创作心理的影响等,更多地从整体发现问题。

参考文献:

[1]路遥.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路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陈占彪.论路遥小说创作的心理机制,《路遥研究资料》[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3]乔以钢,李彦文.近三十年“城乡交叉地带叙事”中的“新才子佳人”模式[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4]陈娇华.城乡互视中的“奇观”[J].广西社会科学,2013(6).

[1]李星.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路遥论[J].文学评论,1991(04):88-96.

[2][3]陈晓辉.叙事空间抑或空间叙事[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156-159.

[4]魏家文.从路遥的小说创作看乡土中国的现代性焦虑[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5):24-27.

[5]安本・实(著),刘静(译)路遥文学中的关键词:交叉地带[J].小说评论,1999(1): 91-96.

[6][9][10][11][12]路遥.人生[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13,137,109,127,208.

[7][14]迟令刚.立足于现代文明的乡土守望[D].浙江大学,2013:28,35.

[8]陈占彪.论路遥小说创作的心理机制[A].路遥研究资料[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179.

城乡文化范文第6篇

一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化站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文化活动经费严重短缺。有的乡因财政困难,文化站每年活动经费(含人员工资)不到2万元。

二是基础设施落后,配套设施不完整。文化站有站无址或面积不达标,有的村没有文化活动室;有的乡文化中心无专门办公场所,无专人管理,农村文化站、文化室“空壳化”;有的街道文化服务中心无专门办公场所,无文化阵地,无法满足广大农渔民朋友对于农渔业、科技、旅游等知识的渴求。设施陈旧,设备落后,缺少文化阵地,群众受益面不广,满足不了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要,严重阻碍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是专业人才队伍严重匮乏。受编制、经费等约束现有文化站长多为聘用或为兼职人员,有的没有站长,更不用说配备文化站工作人员了,高素质专业人才更加匮乏。由于乡镇机构改革,人员精简,兼职现象十分普遍。有的村文化室都是出纳或妇联主任兼管,不能够集中精力研究和开展文化工作,导致农村文化工作滞后。

几点建议:

首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中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持和参与。党委和政府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其次,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同时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文化事业发展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发挥政府投资主渠道作用,乡、办事处都要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按照标准,建设到位,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逐年增加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同时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省市在07年度乡镇文化站建议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覆盖面应扩大到全部基层文化站。以解决目前我区农村文化生活发展不平衡、差距大的问题。

第三,确保扶持政策到位。地方财政也要注入相应的配套资金,充分调动一切力量,把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切实抓好,抓出成效。在用足用好省、市、区对农村文化建设奖励扶持政策的同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确保经费兑现和落实。每年能够挤出一定数量资金与地方财政配套使用于乡镇文化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和改扩建工程。并且每年随着财政增长幅度而增长,确保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建议在乡镇解决无房文化站、不达标文化站上给予更多资金、政策上的支助和倾斜,彻底改变农村文化体育设施简陋、不足、落后的现象。

要继续落实好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相关政策,保障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尽可能地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政府应通过一系列免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来培养农民的文化修养和品味,体现公益性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使农民们成为发展新农村文化的主体,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文化工作网络,使先进文化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提高群众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生活质量。

第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是体现一个地区生活水准、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形象和品位,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和窗口。要加大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以大文化的思路,扩大农村文化机构的职能,将其建成名副其实的宣传先进文化、传播科学知识、倡导文明生活的重要平台,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并成为抵御不良风气的阵地。要强化乡镇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村组文化室阵地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立并健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坚持把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重点解决无房和面积不达标文化站建设问题。省市在07年度乡镇文化站建议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覆盖面应扩大到全部基层文化站。

第五,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步跨越发展。只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才能使农村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基础与平台。落实支持文化公益事业政策法规,政府在推行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要像建设城市社区在文体方面的投入一样,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并广泛吸纳社会和民间资金,动员社会力量来办文化,形成多渠道投入文化建设的格局。

城乡文化范文第7篇

一、城乡文化教育发展现状

(一)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县文化建设主要以乡镇、行政村为重点,全面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充实文化队伍,丰富文化活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据了解,自20*年以来,全县共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其中县财政配套投入1500余万元),在6个乡建成了文体站,在112个行政村建成了文化室,组建了50余支农牧民业余文艺演出团体。自20*年起,我县实施了农牧民健身工程,为21个行政村新修了篮球场,为22个行政村购买安装了健身器材。20*年,*县还实施了“农家书屋”、“东风工程”两大惠民工程。自治区首批“东风工程”出版物共为我县赠送了党报党刊1342份、图书16553册。截止目前,县财政已连续出资新建了11个“农家书屋”,很好地解决了农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同时,为把文化阵地拓展到乡村、到农户,我县发挥文化部门指导作用,帮助12个行政村新组建了村级业余文艺演出队,进一步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20*年以来我县已放映电影2500余场次;开展“送图书下乡“工作,两年来共发放图书近4000册,并建设了12个服务点,对乡镇图书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开展“文化六进”,组织20多名专业文化工作者到农村辅导群众文化活动,送文化下乡76场。

(二)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校25所,幼儿园22所(公办21所),其中,中学14所,完全小学11所,教学点34个。在校生11869人,其中小学7262人,初中2944人,高中1663人;教职工1188人,其中专任教师937人;幼儿园22所,其中公办21所;乡、村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6%以上,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1*.32%以上。历年中高考成绩、内初内高录取率均在地区前例。县幼儿园为民汉合园、混合编班的幼儿园,乡村幼儿园均为“双语”幼儿园,学前教育覆盖面已达70%以上,少数民族适龄学前儿童入园率达57%。自20*年以来,我县先后招聘了245名教师,其中人才交流70人,县财政招聘175人;提前退休了338人。*年以来,我县先后争取建设资金达3*9万元,分别实施了“边境县农牧区学校改造项目”、“寄宿制学校改造项目”、“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项目工程。20*年,我县全年总投资达到3017万元,新建校舍13876平方米,修缮学校围墙5000米,并按“国标”配备了各类教学仪器设备。

二、城乡文化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虽然在城乡教育、文化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群众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工作中还是存在着薄弱环节的。从总体上看,城乡教育、文化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

(一)城乡文化发展方面:

1、基层文化人才队伍薄弱。在加依勒玛乡加依勒玛村和村民座谈时,我们了解到,当前,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人是农村文化队伍中的积极分子,以致农村文化能人匮乏。留守在家中的妇女和老人承担着农牧业生产的重任,参与基层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较难调动。这一问题在各乡镇都比较普遍。

2、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总量偏少。在县文体局调研时,干部们反映,尽管县委、政府一直致力于培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积极组织文化下乡活动,为农民放电影、演节目等,但与农牧区群众需求相比,在内容和数量上都比较有限。由于寻多乡村地处偏远,加之文化部门经费不足,使得农村文化相对贫乏的问题短时间内难以有效解决。

3、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在库勒拜乡文体站调研时,有看书的村民反映,农村图书室、阅览室书籍存量总体较少,同时更新较慢,想看的书在文体站找不到。与县城相对繁荣的文化市场相比,农村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缺少与县城文化必要的交流平台,使得各自的文化优势无法实现充分共享,形成整体合力。

4、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纵观我县城乡文化发展,县城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多,而乡、村级文体办公设备呈现区域性对比上的不足,特别是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文化工作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有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城乡教育发展方面:

1、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发展相对不平衡。主要包括:一是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不科学不合理,50人以下的教学点37个在一定时期存在,农牧区个别学校教学靠支教老师维持正常的教学。二时按照“两基”要求,学校的服务地理半径为3公里,农区乡中学学生在600人以上,山区牧区初中应达9个班,校均450人以上,但很难达到集中办学。三是高中规模较小,目前民汉高中每年招生只有600人,初中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不能升入高中学习。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哈语教师整体超编的情况下,汉族教师不足。全县教师整体分布不均衡,农牧区教师涌向县城的势头有增无减;学科专业搭配不合理,农牧区教师整体学历不高。引进新教师存在待遇保障等问题,难以留住人才;老教师经验丰富但年龄偏大,教师队伍没有活力。

3、教育管理体制落后,用人机制有待进一步激活。一是教职工管理不科学,导致部分教职工缺乏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责任心不强,上进心不足,存在着等退休现象。二是“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落实上有偏颇,事权与人权财权分离,责任不清,主体不明,学校花钱的事躲着走,有权的事争着要。三是学校内部管理缺乏激励机制,教职工竞争意识相对不强淡薄。目前优秀教师的流失、优秀学生的流失已成为影响教学质量、升学率的重要因素。

4、教育投入渠道单一,普及教育需要更多资金支持。普及教育需要的经费,主要靠政府投入为主,投入渠道单一。由于我们是欠发达地区,每年的资金投入与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之间仍然存在差距。时代的发展要求农牧区教育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群众也对各级学校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教育做为一项民生事业,目前民办教育尚未发挥出应有作用。

三、城乡文化教育发展的对策与思路

(一)城乡文化发展的对策与思路

1、高度重视,积极创新机制

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已经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起了宣传、文化、广播电视、教育等多部门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协商平台和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各个部门共建共享农村文化。但还缺乏资金保障机制,我们认为应建立起有效的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投入机制,县、乡财政要统筹规划,不断提高用于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资金比例。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县、乡、村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和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等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采取奖励、补助、贴息等方式,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农村文化事业。要实施乡镇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坚持平时检查和年终检查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量化考评,考核的结果与奖惩挂钩,确保干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行政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完善乡文体站和村文化室的功能,保障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

2、多措并举,鼓励自办文化

通过财政支持和文化指导,帮助农民把各类文化组织发展起来,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近年来,我县已持续开展了文化“三下乡”工作,在城乡积极开展了“乡村百日广场文化”、“乡村百日文体活动竞赛”、“文化六进”、“群众文艺汇演”等群众性文体活动。20*年以来,全县各乡镇的“腰鼓队”、“秧歌队”等业余文艺演出队,在农村开展文体活动200余场,参与群众达到12万人次。20*年底至20*年初举行了两个月的“*县第九届群众文艺汇演”。在20*-20*年的自治区首届“乡村百日文体活动竞赛”中,我县被评为“自治区乡村百日文体活动竞赛先进县(市、区)。”

从调研反映的情况看,广大群众特别是农牧区群众非常渴望展示本地特有的文化资源,让更多的城里人知道乡村文化的魅力。今后,我们将在文化活动中实现“双向互动”:一是下派文化力量进行试点,从节目编排到正式演出,对10-15个文化基础较好的村进行全程指导,在农闲时节和节假日,组织群众自编自演富有农村特色的文艺节目,吸引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参与到文化建设中。积极展开财政支持,从演出道具到演出场地,对自办文化愿望强烈的村进行充实、配全。二是充分发挥群众智慧,邀请民间文化人士参加县上节目的编排,充当“导演”,参与到节目策划中来。通过双向互动,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文艺创作和演出热情,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更进一步促进农牧区文明风尚的形成。

3、文化下乡,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今后我县将进一步探索城乡文化活动长效机制,借助文化下乡等载体,进一步满足城乡群众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一是继续组织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好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流动电影放映车、乡镇电影放映小分队的作用,开展电影放映工作,使“三下乡”活动小型化、经常化、多样化,努力做到灵活多样、行之有效。二是把经常化、小型化、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农闲、节日,组织各类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鼓励农民群众自编自演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倡导农民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三是积极引导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为农村服务,强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及“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各级电台、电视台要把面向基层、服务“三农”作为主要任务,多播出受农民群众欢迎的精品栏目和节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重点在乡、村文化阵地增加农民群众读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的品种和数量。四是加大对各乡文化站、行政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的宣传和管理力度,调动农民学习新知识、新科技的热情,并将新科技应用于生产、生活,充分发挥“东风工程”免费发放的各类期刊、农村科技图书、音响资料的作用。新华书店也应当针对农民的实际需求,为农村读者购书读书提供优惠和方便条件。

4、强化监管,促进城乡文化健康发展

一是进一步加强文化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坚持日常巡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二是发挥乡镇文化站的监督作用,整顿和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的稳定有序发展。三是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取缔无证经营。重点加强对演出娱乐、电影放映、出版物印刷和销售、网吧等方面的管理,坚决打击色情、封建迷信等违法活动,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5、加强培训,建设乡土文化队伍

一是认真实施文化人才教育培训工程。采取送到文化院校进行深造、从县艺术团、文化馆派人到乡村办文化人才培训班等方式,对乡村文化干部进行业务培训。20*年以来全县举办乡镇文化中心人员、文化市场管理执法人员和经营人员、业余文艺爱好者培训班等共14期,培训近400人次。计划今后两年举办相关文化培训30期,培训人数1000人次,有效提高业余文化爱好者参与活动能力。二是建立村(社区)文化辅导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结合“送文化”下乡,对已经统计出来的560多名社会文艺骨干进行多渠道、深层次培训,为活跃乡村文化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对农村文化精英从事农村文化事业进行适当财政补贴,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四是充分发挥艺术团、文化馆专业艺术人员的优势,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指导培训。在20*-20*年已下乡指导农牧区文化活动100余次的基础上,今后两年指导活动次数要达到150场以上。五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扎根创业,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丰厚的土壤条件。

(二)城乡教育发展的对策与思路

1、巩固基础教育,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与水平

近年来,*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把项目建设作为改善教育教学条件的重要途径,积极争取资金,修缮、新建校舍,过去低矮破旧的校舍已成为历史。今年,我县将进一步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全年总投入预计将达到5500万元,新建校舍近2万平方米,砖混校舍占校舍面积的百分比由2001年的33%上升到95%。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我们按照小学生就近入学、初中生相对集中的原则,对原有中学18所(含牧寄校),小学55所、教学点62个,进行布局调整,加大结构性合校及撤消教学点工作,先后撤销28个教学点,对10所学校进行民汉合校。今年,我们又委托*大学建筑设计院专家对全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进行专题调研,制定了《*县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规划》,计划用2到3年时间将全县办学点由59个调整为24个,其中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4所,完全小学9所(含5所乡级寄宿制小学),教学点9个。通过布局调整,形成“县办中学、乡办小学、村办幼儿园”的新格局。

2、创新培养机制,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根据我县教师队伍存在整体超编、结构性缺编的现状,我县将通过加大招聘、放宽出口的方式,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今年,我们又根据我县教育资源布局调整整体规划,制定了《*县师资结构调整方案》,计划用2-3所时间对全县师资进行合理配置,并通过争取上级教师政策、加大专任教师招聘力度、深化支教和放宽教师出口等措施,使全县师资力量达到更优化的配置。目前,我们已上报了292名“双语”教师招录需求计划,实施了50名教师的招聘工作。

20*年,按照教师“十百千”工程,我县先后聘任了10名“教坛明星”、30名“教坛新秀”、1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对教师培养机制进行大力创新,每三年评选出十名教坛明星,百名优秀教师,千名合格教师。2009年,我们已经提出了“1251工程”,即到2012年培养1000名县级骨干教师,200名能起骨干带头作用的学科带头人,50名地区级学科带头人,10名地区级以上的学科带头人。同时,我们还将采取内外联合办班、培训作为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今年,我们已制定了《*县教师培训规划》,通过进一步强化县级培训、校本培训基地作用,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计划用3年时间将全县在职教师强化轮训一遍。目前,*县已形成了由2名部级、32名自治区级、64名地区级、98名县级中小学骨干教师组建的骨干教师队伍,并编辑了疆内第1部乡土教材《美丽的*》。

3、实现两手都要硬,推进幼儿教育和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一是稳步推进幼儿教育。我们将始终坚持教育“从幼儿抓起、从教师抓起”的方针,将幼儿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整体规划之中,使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得到快速发展。20*年我们投入40余万元在萨尔塔木乡库尔米希村、库勒拜乡和萨尔布拉克乡成功开办了3所乡村学前“双语”幼儿园。通过试点运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进一步推进学前“双语”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20*年,又投入700多万元按照“人口不集中不办园,生源不充足不办园,师资力量不富余不办园”的原则,新建了9所“双语”学前幼儿园,改扩建11所标准化“双语”学前幼儿园,投入70余万元高标准配备了“双语”学前幼儿图书、生活用具、教辅设备等。同时,面向全县公开招聘幼儿教师26名。今后,我县将继续深化幼儿教师支教制度,努力形成“县、乡、村”三级幼儿园支教体系,进一步充实幼教师资队伍。

二是跨越式发展职业教育。我们将以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积极依托我县矿业、畜牧、农业、旅游等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与地区技校及疆内有实力的职业技术学校联系,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还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工作责任制、定期巡视检查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等,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管理目标体系。目前,*县成职教中心下设职业教育培训学校1所,分设“2+1”职业教育培训基地14个,专兼职教师163人。先后共组织“2+1”职业教育培训人数达1400余人,其中成功创业的254人;送出培训384人,其中送出定向培训182人,成功就业210人;县职业教育培训学校开设2个班,招收学员67人。

4、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实现县办中学、乡办小学和村办幼儿园的突破性进展

一是实现中学扩建目标。*县高级中学,现有校园面积7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7000多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1*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40人,教学班37个,学生1663人。到2012年,高级中学校改建扩建工作全部完成后,校园面积将达到100余亩,建筑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在校生人数达到2500人,授课班级达60个。为我县普及高中教育奠定基石。*县初级中学,校园扩建达将到118亩,新建校舍面积达2万平方米,把乡部各学校初中部全部合并至县初级中学后,学校在校生人数将达到3000余人,2010年9月前完成加依勒玛乡中学、寄校,齐巴尔乡中学,库勒拜乡寄校的合并,其余各校于2012年前逐步合并到县一中,实现除铁热克提乡寄校、萨尔布拉克乡寄校、齐巴尔乡寄校外所有中学全部合并至县城就读。

二是实现小学布局新突破。以“民汉教育共同融合发展”为原则,继续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对全县地理环境、校舍情况、人口与生源分布、居民经济状况逐一调查落实。在此基础上充分论证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合理性,从而进行科学规划调整。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打破相邻乡(镇)界限,将相邻乡(镇)的学校合并;对于一时难以撤消的压缩规模,将高段尽可能合并到乡中心学校或牧寄校内,低段暂且保留;对于生源不足但一时难以撤消的学校实行隔年招生的方法,并将其降为教学点;对现有的教学点,或撤消、或合并。在调整过程中,坚持做到3公里以内的学校与教学点尽可能进行合并,对在5公里以外的学生实行寄宿就读。

城乡文化范文第8篇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道路仍任重而道远。与一些世界强国相比,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还很难与之抗衡。我们的文化传播能力与我国强劲的经济增长速度相比,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快速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防力量显著增强。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是不相匹配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文化传播内容、方式和手段显得较为单一,传播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的全球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传播方式和手段的落后使得这一问题在我国的广大农村体现得更为明显。中国社会仍存在城乡二元化结构,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而在信息社会中,由于经济条件不同、教育水平差异、信息资源分配不均等原因,弱势群体的农村与强势群体的城市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两者之间的信息沟日趋扩大,在信息资源的分配上,我国城市和农村出现了严重失衡,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无法为大量优质的农村民族民俗文化提供顺畅的对外传播通道,很多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播,甚至有些口口相传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已经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二、提升城乡民族民俗文化对外传播力的对策思考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我们5000年的中华文化曾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的“中华文化圈”曾让东亚地区广泛受益,对周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文化带动作用。如今,中国仍然可以通过文化塑造确立在世界上的形象,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同时,通过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让文化软实力创新、凝结、传播,形成良好的影响和感召力。

(一)以人为本,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意味着全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可以说,每个公民都是所在国家的形象大使,一旦踏出国门,普通公民的身体力行便具备了传播效应。因此,阐明社会目标和美德,弘扬积极的文化精神,开阔受众文化视野,对受众进行持续和广泛深入的社会文化教育,改变城乡传播中的媚俗、堕落信息内容,对受众(包括农民)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教育和文化熏陶,提高全体农民社会成员文化鉴赏力,从总体上提高国民社会文化水准尤为重要。

(二)全面提高传媒的全民普及率

信息化时代,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介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精神食粮,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传媒普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由于特殊的国情,加之我国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比较突出,农村信息传播内容少,传播途径单一、速度慢,传播技术不高,城乡信息传播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1]据统计,全国农村每百户居民彩色电视的平均拥有量仅为城镇居民平均拥有量的一半。一些传统媒体,如报纸普及率方面,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甚至达到了贵州、云南等落后地区的10倍。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要全面提高我国的传媒普及率就要从农村及西部落后地区抓起,给他们提供致富信息的同时,也为农民们空闲时提供娱乐。

(三)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扩大农村民族民俗文化的对外影响

中国上下五千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发掘、提炼出来,勇于尝试,以更多元化的方式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民间,一些民俗文化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保留得更加完整,各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地区文化优势,将这种优势“推出去”。以东北地区为例,在融合了少数民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异国文化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黑土文化。各兄弟省市应将地域文化资源以旅游、媒体资源等多种形式宣传出去,如集合了满族与汉族饮食特色,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的“满汉全席”“老边饺子”,极具东北地方特色的“东北大秧歌”、“二人转表演”等极具东北特色的饮食文化、关东风情和民族文化加以展示,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地域文化走出国门。

(四)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文化“走出去”

语言和教育是了解一个国家的基本要素,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汉语语言已成为展示中国悠久文化和当展成就的重要媒介。全世界现在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经超过了4000万。国家汉办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300余个。可见,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态势是十分可喜的。然而,我们也遗憾地看到,汉语在许多国际重要交际领域中的地位远远不及英语,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乐观。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还存在着偏差甚至偏见,尤其在西方文化强大的推进力面前,如何推进我们的本土语言和文化,最大限度的保护我们的文化精髓,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因此,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鼓励、吸引更多的来华留学生,学成回国后,让汉语和中国文化伴随他们漂洋过海,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并理解中国文化,从而了解中国并理解中国。另一方面,走向世界各地的华人和热爱中国,喜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也是汉语的有力传播者。充分发挥他们在中国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将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城乡文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攀枝花市;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228-03

一、文化消费需求现状

(一)文化消费方式

目前,攀枝花市城乡居民经常参与的文化休闲娱乐方式主要集中在:看电视,上网,看电影,看影碟/录像,打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球类运动,利用社区文化设施进行户外运动,串门、聊天,看休闲/消遣类书籍,登山/郊游/散步,打麻将,赶集/逛街等,具体情况见下表。

(二)文化消费支出情况

该市居民文化消费在家庭消费中所占比例,按集中在5%以下、5%~10%、10%~20%、20%~30%、30%~40%、40%~50%、50%~80%、80%以上八种情况进行调查,具体见下表。

该市城镇居民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支出占前三位的是休闲娱乐、教育培训、旅游,其次是购置家庭娱乐文化设施、体育锻炼。农村居民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支出占前三位的是教育培训、休闲娱乐、体育锻炼,其次是购置家庭娱乐文化设施、旅游。具体支出情况见下页表3。

(三)平均每天用于文化活动的时间

据调查,该市城镇居民每天用于文化活动的时间在1―2小时的占22.67%,2―3小时的占21.5%,长达5小时以上的占15.52%(这部分人主要是高校学生和退休人员),根本没有时间参加文化活动的居民仅占5.95%。农村居民用于文化活动的时间在5小时以上的占34.72%,其次是1―2小时和2―3小时,分别占19.13%、16.79%。

(四)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目的

城镇居民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目的,列前三位的依次是愉悦身心、增加知识、强身健体,其次是缓解压力、获取信息。农村居民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目的,列前三位的依次是增加知识、愉悦身心、强身健体,其次是缓解压力、广泛交友。具体见下表:

(五)对文化娱乐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

城镇居民中,只有16.09%的居民对自己的文化娱乐生活状况感到满意,48.59%的居民认为一般,12.13%的居民不满意自己目前的文化娱乐生活状况现状。农村居民中感到满意的占22.47%,认为一般的占48.36%,不满意的占10.7%。

二、文化消费需求的特征

(一)文化消费方式比较单一

由以上表1可以看出,该市文化消费方式比较单一,除网络属于新兴文化消费项目外,其他几乎属于传统项目,这些活动消费范围和环境局限性比较大,仍以简单廉价的休闲活动为主,文化消费层次偏低。

(二)迫切需要增设公共文化设施

调查显示,有19.34%的居民对现有公共文化设施非常满意,32.41%的比较满意,34.04%的居民基本满意,14.17%的居民认为现有公共文化设施完全不够。这说明,目前该市的公共文化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应尽快增加图书馆、博物馆、文化(艺术)馆、民俗馆等文化设施。调查中,城镇和农村居民均把图书馆的建设列在需要增加的文化设施的首位,表现出市民对图书馆的迫切需要。公共图书馆是公众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拥有量、馆藏书人均拥有量以及人年均读书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国际平均每2万人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我国平均每45.9万人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该市平均每36万人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约相当于国际平均水平的1/18;该市公共图书馆藏书人均0.3册,在国内同等城市中偏少,远低于人均2册的国际标准。

(三)比较偏爱节庆文化活动

调查表明,46.26%的居民希望参与或观赏节庆活动,其次是文艺演出、文体竞赛,分别占40.36%、24.04%。对于该市各级地方政府举办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如长漂节、石榴节、啤酒节、美食节、桃花节、樱桃节等,58%的居民认为这对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作用很大,18.66%的居民认为现有节庆文化活动所起作用一般。

(四)以社区为单位的群众文化活动初具规模

该市居民参与文化活动主要是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的、具有民族风味、地方特色、自娱自乐等特点的群众文化活动。活动的组织,一方面由社区统一组织,另一方面由居民自发组织,尤以后者居多。全市129个社区基本上都组建了秧歌队、腰鼓队、老年乐队、太极拳队等文艺演出队,居民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主要以坝坝舞、打跳、锅庄等民族风味浓厚的集体舞蹈为主。如盐边县编排的笮山锅庄,已在全市推广,深受群众喜爱。目前,各县(区)文化广场每天傍晚跳坝坝舞的群众均有近千人,多的时候达到3 000人。

(五)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人口日趋老龄化

该市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及建设的积极性普遍较高,但主要以离、退休老人为主。全市现有的社区文艺队、体育团队等,70%以上是老年人,其他年龄段的参与者极少,绝大多数青年人根本不清楚自己所在社区的各项文化活动,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强。

(六)文化消费主体偏于年轻化

该市文化消费主体主要集中在18―35岁的青年群体,他们进行文化消费有三个特点:一是喜欢尝试并购买新的文化产品;二是由于就业、工作、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较大,企图利用各种休闲娱乐方式来减压,或者借此增进朋友、同事之间的感情;三是较多参加学历教育及各种培训。

(七)具有适度超前的文化消费意向

调查显示,53.48%的居民将在未来五年内大幅度增加文化消费支出,其中城镇居民计划增加文化消费支出的项目,列三位的是教育培训、旅游、健身,分别占38.9%、31.46%、22.74%。农村居民也把教育培训、旅游、健身作为了预期文化消费的支出项目,其中,81.79%的居民愿意自费参加电脑、外语、驾驶等技能培训。随着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文化消费总体水平持续增长,对于教育培训、旅游、健身方面的文化需求,将直接影响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三、文化消费需求存在的问题

由于该市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文化产品市场发育不充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产品以及文化娱乐方式等,尚不能充分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居民实际文化消费需求相脱节,文化消费还不能在居民生活中占据应有的位置,难以激发居民的文化消费热情。因此,该市文化消费需求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公共文化设施不足

与该市人口总量相比,其公共文化设施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略显不足。受访者中,选择“文化场所不能满足需求”的比例高达42%,认为“目前社区文化活动中的问题是设施缺乏”的有33.2%,希望社区文化建设应该在设施上得到加强的有39.5%,认为目前限制自己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合适场地”者为46.4%。例如,从仁和区大河中路等街办和社区反映的情况看,社区腰鼓文艺演出队日常排练都没有合适的场地,无论酷暑还是严寒,都只能在一些露天的公共绿地或公园里进行,以至难以开展活动。即便是基础条件较好、处于城市中心区域的炳草岗街道社区也没有自己的文化广场。社区文化广场匮乏是该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城区尚且如此,乡镇的条件就更困难了,只有少部分乡镇有文化活动场地,多数乡镇组织文化活动的地点是由村干部轮流坐庄解决,在自家的院坝里开展。

(二)社区功能发掘不够

一方面,社区文化中心尚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调查显示,有53.7%的市民只是偶尔去附近的社区文化中心,只有13%的市民经常去,更有超过20%的市民从未光顾;而“由社区文化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的群众覆盖面和知晓率”一项,有高达35%的受访者认为很难说,原因是不了解。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青年群体几乎没有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组织的活动。另一方面,社区在引导居民文化消费方面有待加强。调查中,60%的居民希望社区能开展健身、厨艺、花卉和美容等活动;40%左右的居民希望社区举办绘画、书法、音乐和戏剧欣赏等学习班。大家希望社区能够不断拓展文化活动内容,能够动员和组织更多的居民参加到健康、有益、文明的活动中来,使社区居民的休闲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三)文化经费投入太少

社区文化活动因为缺少足够的经费支持而导致后劲不足,在设施、辅导、排练、道具、服装、乐器等诸方面都很难达到较好效果,难以打造出群众文化活动的精品项目和特色团队。目前全市已有的社区文艺演出队中,演出服装基本都是队员自己出钱购置,并且参加文艺表演多数是义务性演出,只发放一点交通补贴。此外,大多是遇到有活动了才找经费,变数大,缺乏应有的培育保障机制。社区、居民群众呼吁最多的问题就是文化经费投入太少。

(四)文化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该市文化工作队伍尚不能适应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从县(区)、乡镇、社区的文化工作队伍来看,从业人员呈现出年龄和知识结构普遍老化、专业水平不高、整体素质偏低、人员不足等现状。调查中,乡镇、社区普遍反映文化专业人员比较匮乏,不能及时有效地指导基层群众开展日常文化活动。

(五)居民文化消费观念有待提升

长期以来,政府是文化事业的“包办者”,自然形成了文化事业发展是政府责任的心理,居民则成为文化事业的旁观者。由于对文化消费认识不深入、重视不够,使其一直作为一种“软需求”受到冷落,致使该市多次文艺商业演出失败,灯会、花展、时装节等文化活动倘若要收门票则门庭冷落,免费则观者水泄不通,这些现象说明居民文化消费意识淡薄,需要尽快改变并提升。

四、引导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途径

(一)激发居民文化消费热情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物质生活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消费需求也应不断扩大、延伸和提高。文化部门要通过群众喜爱、易接受的方式,如利用电视、网络、报刊、文艺演出等形式,广泛地宣传、倡导文化消费理念,激励居民以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满足精神享受、实现自我全面发展、追求较高生活品质等为目的,自觉进行文化消费活动。

(二)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

文化设施建设是文化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根本要求。一是要立足攀枝花城市功能定位,围绕炳三区、三区两县中心城区的开发建设,优化文化资源的整合和配置,适度调整文化设施布局,不断完善县(区)、乡镇、社区基础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形成以县(区)中心城区为重点建设一个大型文化广场,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建设多个小型文化活动中心的文化活动场所格局。二是要整合现有街道文化设施,完善其公益性的文化服务功能。在县(区)级层面上,可以考虑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公园。在炳三区开发、炳二区改造中考虑建设文化(艺术)馆、民俗馆、少年宫等,以逐步满足市民的需求。三是要积极争取上级文化主管等部门的支持。我省从2002年开始每年投资100万用于少数民族地区流动文化服务车配备工作和“2131”工程,但是放在全省,这笔资金摊下来就很少了,满足不了农村基层的文化需求。该市文化主管部门应在建设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和村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室等方面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三)加强区域内文化资源共享

攀市乡镇、社区区域内的企业、学校和其他社会单位中的可利用文化资源较多,如攀钢和攀煤的不少二级厂矿都有自己的文化设施和文艺骨干,可立足全局,整合资源,形成县(区)、街道、社区一盘棋的思路和理念。邀请一些区域内的专家、学者、艺术家等专业人才,成立文化工作参谋队伍,指导培训文化干部,带动区域内的文化活动开展。

(四)抓好社区文化建设

城乡文化范文第10篇

众多文化产业在北京市朝阳区的“城乡接合部”不断生根发芽。

1999年,当北京万豪天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后称万豪卡通)董事长陈雷把企业从国贸搬迁到三间房乡时,这里只有稀稀拉拉的几家文化企业;而在他16公里外的798艺术区内,破败的工厂大量闲置,几乎无人问津。

15年过去,798成为北京无可替代、难以复制的艺术展览区,而三间房乡则逐步成长为全市的“动漫产业”基地。

尽管前者名声显赫,追随者众多,但在国务院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后称国研中心东方所)副所长黄斌眼中,三间房乡具备大都市郊区乡镇的普遍性特征,其城镇化路径的价值尤为可贵。

从798到三间房乡

近年来,张国华一直与798艺术区的商业化进行着斗争。

在这个国内最为知名的艺术区内,随着房租的上涨,艺术家陆续迁出,餐饮酒吧却逐渐进驻,曾经的艺术家聚集地正在变为艺术机构的总部和展览场馆。只有公共设施还保持着原貌:这里没有竖立着的园区地图,每个艺术品工作室都没有门牌编号。逛完一圈后,你甚至看不到一个公共厕所指示牌。

“艺术家们喜欢清静,越难找、越隐秘的地方就越好。”作为798艺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国华通过这些小小的努力,为当代艺术争取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曾有出版社希望在北京地图上添加798艺术区的名称,也被他婉言拒绝。

不过,从城镇化角度看,商业机构的进驻带来了更多就业岗位,而部分艺术家转移至更边缘的村落,也推动了当地城镇化进程。“包括后来出现的宋庄,也是承接了798溢出的艺术家资源。”张国华对记者说。

798的成功吸引了全国各地政府前来学习,“高仿版”频频出现,被冠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旗帜。对此,黄斌深感忧虑。

“作为后工业时代的城镇化,798其实并没代表性。国内大多数城市远郊没有废弃厂房,更没有自发聚集的艺术家群体。”黄斌真正推崇的,是在798艺术区东南方向16公里以外的另一个“城乡接合部”――三间房乡。

朝阳区三间房乡,具备所有大都市郊区的共性特征:流动人口集聚,人口结构复杂,利益诉求多元,区域承载力接近极限。而拆迁腾退、回迁安置、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就业保险、土地流转等涉及民生的问题相互交织。

虽然辖区内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颇具影响,这本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壮大的“源头活水”,但这些资源并没有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起步。当陈雷来到三间房乡时,全乡只有两三家文化企业,而且规模都很小。

改变发生在2003年,当时三间房乡被纳入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大部分区域被规划成为绿化区域,使得辖域面积窄小的三间房乡发展越发捉襟见肘。由此,乡政府决定利用高校聚集优势,重点发展文化产业。

十年间,三间房乡已经在北京文化领域占据较高地位:万豪卡通动画原创产量接近全市总量的一半;1919音乐产业基地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部级音乐基地;北京市影视动画协会则是北京唯一的影视动漫行业管理机构。

让“候鸟”留下

特大城市远郊区一般都会有大学城,能够为文化产业提供发展壮大的“源头活水”,但只有对其加以正确引导和充分利用,才能够形成产业集群。

由于房租便宜、距离学校近,本世纪初,不少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在这个区域内创业。一台电脑,再租间屋子,上百家文化公司就这样诞生。而“外来户”陈雷正是被这里的创业环境所吸引。

和各地政府对待大部分新兴产业态度一样,时任三间房乡乡长的冯永忠发出“集聚令”,以集约化的产业园区形态发展文化产业,进行有序引导。

2006年,冯永忠先以乡里已小有名气的动漫产业为切入点,选择北双桥村的北双菜市场进行动漫孵化器的建设改造,希望把分散的、办公条件较差的企业集中起来共谋发展,并给予优惠政策。

“当时我们觉得很开心,因为终于有个能与众多同行集中办公、交流的场所了。”陈雷对本刊记者说。

不过,国内很多文化园区以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虽然开始时很红火,但政策红利释放之后,企业就转投其他园区的怀抱。而文化企业的轻资产特征,更使其迁徙特别容易。这种“候鸟现象”,一直是制约地方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难题。

这种情况下,三间房乡用什么方法来留住这群“候鸟”呢?

一般人倾向于从政策的角度寻找答案,比如政府拿出多少补贴、给了多少土地等等,陈雷对此却有不同的解读。

“三间房乡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是持续性的,总在最困难时候给予企业最实惠的解决方案。”陈雷表示,乡政府会不定期地召集当地企业开座谈会,“2006年,几乎每个月都开会,如今乡里领导也经常来走访,收集大家的诉求。”

在2008年,万豪卡通原有的办公地面临拆迁,而企业的迅速壮大也需要更大的办公空间。当时,万豪卡通一度在总部附近另外租用了5块办公区。陈雷表示,由于找不到合适的集中办公场所,他动了搬走的心思。

当时,有其他区县提供的诱人方案。但就在他准备跟乡政府“辞行”的时候,地理空间并不宽裕的三间房乡帮他从开发商那里争取到一块地。8个月后,分散各处的部门终于聚到了一起。

自万豪卡通的发展逐步壮大以来,多地政府不惜重金“挖墙脚”时有发生。陈雷均一一婉言谢绝,他深有感触地说:“每次遇到困难,乡政府都会适时出现,一事一议,量身服务,这让我感觉在这里发展很舒心。”

从园区到“社区”

即使交通不便,对三间房乡村民而言,四环以内依然是他们向往的地方,原因无非是那里有更多的挣钱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如果吸引不了“人”,任何城镇化探索都难以成功。三间房乡的思考是,将当地产业发展好了,村民不仅能够就近就业,并且可以过上与市中心居民同样的生活。

根据这种思路,陈雷与三间房乡政府在园区基础上继续合作:打造“动漫社区”,在居民区里将村民的生活品质与就业问题“一把抓”。

记者走进三间房乡时,第一印象是这里与其他城市城乡接合部差不多:新建成的高楼中夹杂着不少低矮平房,正在施工的楼房和路面,见证着城市化的快速步伐,也让周边有些嘈杂和喧嚣。

但当万豪卡通投资建设的“北京卡通博物馆”映入眼帘时,这里的风景才显得与众不同。博物馆门口的广场免费开放儿童游乐设施,馆内有正热映的电影《变形金刚》的模型在展出。引人关注的是,博物馆里有个特殊的培训班,不少中年人正在这里学习上色、描线等动漫制作的基础技术。

这便是动漫社区的“动漫创收计划”。陈雷介绍说,万豪卡通将选择动画生产中的一些环节,面向4050名社区居民开设相关知识的免费培训。培训合格,便可担任万豪卡通提供的兼职。

“一般人眼中,文化产业很‘高大上’,就业门槛很高。其实不然,文化行业也有大量普通村民可以做的工作,比如制作模型、动漫图片、手工制品。”陈雷表示,现在动漫社区培训每年能为周边培养很多产业工人。

目前,万豪卡通与三间房乡签订协议,为残疾人士提供免费动漫培训,并承诺接收业务合格的残疾人士100%居家就业。陈雷表示,他们虽然在听力、语言、行动等方面存在障碍,但动漫制作在这方面没有太多要求。

不仅如此,万豪卡通还不定期举办以下活动:免费向动漫社区成员开放卡通博物馆的动画影院,定期播映国际国内优秀动画电影;邀请高校和企业的动漫专家在周末开设绘画培训班,对居民进行绘画培训。

不过,动漫社区的这些服务由谁提供?答案是:企业从创意、技术、资金方面为社区建设提供支持,以回报政府对企业发展的扶持。

作为动漫社区倡建单位,万豪卡通不仅无偿提供办公场所和设备,还承办各项创意活动。陈雷表示,“政府支持了我们的发展,我们当然也要回馈社会。”

用地制度创新

用地制度创新,是三间房乡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另一重要举措,深受国研中心东方所所长杨晓东的好评。

过去城镇化客观上依赖土地财政,由政府将土地收为国有进行一级开发,大多“只要农民的地,不要农民的人”,通过“征收-补偿”的形式,一次性给予被征收土地的农民以实物或货币补偿。

这种情况在寸土寸金的特大型城市远郊表现尤为明显。而在征地过程中,一方面,部分地区农民得到的土地增值收益较低,另一方面,农民因土地征收领到一次性补偿款后,因理财观念缺失、就业技能不足而埋下了社会隐患。

“改革传统城镇化的用地制度,不仅成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共识,更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三间房乡的做法十分巧妙,通过实行土地股份化,有力地推动了这一片区的城镇化进程。”杨晓东说。

“村里出地、企业出钱”,三间房乡让企业直接与村土地合作社合作,共同打造文化产业园区。

在国际动漫游艺产业园项目中,三间房乡允许当地金家村、东柳村、西柳村等地区以集体土地入股方式,与北京信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北京漫园雅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后称漫园雅创),进行集体建设用地的规模化开发和经营,用以发展文化产业。

其中,金家村的农民合作社以集体建设用地入股,占漫园雅创30%的股份,并将在50年后逐步增持,直至70年后达到100%。而信通投资70%的股份将在50年后逐步减持,70年后完全退出。

由于集体建设用地未通过征地等形式,而仅仅是以入股的形式投入规模性开发,因此地价较低。目前,周边区域写字楼租金达到5-6元/,三间房国际动漫游艺产业园预计写字楼的平均租金成本仅为2-3元/。

杨晓东表示,对众多文化类企业而言,低廉的租金成本对处于起步阶段、以创意为核心、地租承担能力较弱的文化产业而言,是最重要的优势之一。

“这一模式还有力地保障了农民的长期利益。按照股份制合作方案,漫园雅创将从项目建设年开始就为合作社社员提供保底收益。而社员作为股东参与园区管理,满足了部分就业需求。”杨晓东说。

如今,三间房乡正在借鉴成都、广东等地的经验,将确权颁证落实到户,并在村民和农民合作社自愿的基础上,探讨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交易,进一步放活土地资源要素,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发展。

上一篇:湿地文化范文 下一篇:音乐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