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21 17:52:23

湿地文化

湿地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湿地文化 含义 体系 基本特征

湿地为人类及其社会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同时它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有其他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的基因库”和“文明的发源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1](P1)人类文明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它的认识、利用,因而湿地文化的出现与发展也就不可避免。

一、湿地文化含义

目前学界对湿地文化的研究很少,我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湿地文化”(题名)的论文,发现此类文章只有16篇(2011年1月22日21∶00检索),且其中有多篇是具体某地湿地文化的介绍而非学术论文。让人吃惊的是,在寥寥几篇的研究性论文中并没有提出湿地文化的定义,而这是湿地文化研究的首要问题。

关于湿地的定义较多,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提出的:“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2](P12)一般将湿地划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五种类型。

自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第一次提出文化定义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已达两百多种。但文化的概念,基本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3](P3)而狭义文化则指人类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3](P5)因而湿地文化作为文化的分支之一也应从两方面来定义。广义的湿地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以湿地为中心内容的一切文明的总和,其中的精神文明可称为狭义的湿地文化。

二、湿地文化体系

湿地文化体系因侧重点不同而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以湿地类型为依据,湿地文化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文化、河流湿地文化、湖泊湿地文化、沼泽湿地文化、人工湿地文化五种类型。从文化结构角度的划分则要复杂一些,因为论者关于文化结构的看法不一。这其中既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又有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还有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层次说,湿地文化体系也可作如是划分。但四层次说相对于其他两说,毕竟要细致一些,因而我主张将湿地文化的结构体系划分为:湿地物质文化、湿地制度文化、湿地行为文化、湿地精神文化。这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构成了湿地文化的有机整体。湿地物质文化是湿地文化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构成部分。它反映人与湿地的物质关系,包括人类经营湿地时创制的各种器具,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湿地产品的总和。湿地物质文化构成整个湿地文化的基础,是湿地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湿地制度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具权威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利用和经营湿地的实践中形成的,以湿地物质文化为基础,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与湿地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如湿地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湿地行为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具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湿地经营管理实践中,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具体表现为民俗、风俗、礼俗、习惯等。湿地精神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深刻、最具创造性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湿地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热情、民族性格等内容。

湿地文化的形成是渐进的动态的过程。湿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料,人类本能的物质需求是湿地物质文化产生的根源。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不断增加,湿地利用走向无序状态,国家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必将制定强制性的制度,由此衍生出湿地制度文化。制度文化限制了人们无限增长的物质需求。由于人类对湿地利用程度的不断加深,湿地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的危机,人们意识到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并产生自觉的保护行为,上升为湿地行为文化。人们的行为随着制度的规范、自我意识的觉醒,逐渐演变为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信念、伦理和社会公德,并最终发展成为湿地精神文化。

三、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生态性、人文性、民族性、地域性和独特性。

1.湿地文化的生态性

湿地文化的生态性是湿地文化最显著特征之一。湿地能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并且协调人同自然的关系。它所提供的粮食、鱼类、木材、纤维、燃料、水、药材等产品,以及净化

水源、改善水质、减少洪水和暴风雨破坏,提供重要的鱼类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维持整个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稳定等服务功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4]也使其成为人类最适宜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

2.湿地文化的人文性

湿地文化的人文性是指以湿地为载体所表现的人文精神。此时的湿地,已不单指一般物质的概念,而是融入人类精神的一个文化符号。湿地的人文精神在古代的诗歌、散文、绘画中,在现代的文艺和影视作品中,均有上乘的表述。

3.湿地文化的民族性

湿地文化的民族性,指不同民族在认识和利用湿地过程表现出不同湿地背景和不同文化品位。诸多少数民族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湿地环境,其宗教、风俗、习惯、情趣,以及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表达上显出个别性和差异性,这是十分正常的。正是这种个别性和差异性,造成了森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湿地文化的地域性

我国版图辽阔,湿地类型多样。北方和南方,东部和西部,各有不同湿地类型分布,从而显示出不同地域湿地文化的特征。湿地文化的地域性,包括所在地民族特质,更多地体现了这一地域的地理和气候的特征。

5.湿地文化的独特性

湿地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其中的许多生物表现出鲜明的独特性。如湿地中的丹顶鹤,从生物学角度看它是一种鸟类,从美学角度看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独特的,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崔保山,杨志峰.湿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李扬帆,刘青松.湿地与湿地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湿地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湿地文化内涵;特征;潜在价值

湿地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的基因库”和“文明的发源地”。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湿地在保护物种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湿地由于其存在的独特性,生活在湿地的人们创造了具有独特性质的湿地文化。

一、湿地文化的内涵

目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湿地概念是《湿地公约》提出的:“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到目前为止关于文化的概念已有两百多种。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笔者认为湿地文化是文化的分支,因此也应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定义。广义的湿地文化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以湿地为中心活动场所,人类所创造的所有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湿地文化则可以指人类所创造和传承的湿地精神文明。

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从文化结构角度的划分比较复杂。因为学者们关于文化结构本身的划分方法不一致。主要有二层次说,三层次说和四层次说,我个人比较赞同四层次说,即将湿地文化结构体系划分为:湿地物质文化、湿地制度文化、湿地行为文化、湿地精神文化这四个层面。这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亦相辅相成,构成了湿地文化的有机整体。湿地物质文化是湿地文化的物质基础,它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与湿地的物质关系,它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稳定的因素;湿地制度文化是在湿地物质文化的基础上,由人类创造的各种规章制度,例如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它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具权威的要素;湿地行为文化是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制约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例如习俗、习惯、民俗、礼仪等方面,它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具民族特性和地域性的要素;湿地精神文化是生活在湿地环境中的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模式等方面的认知模式,精神文化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深刻、最具创造性的要素。

二、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湿地文化具有生态特征。湿地文化的生态特征是湿地文化最显著特征。湿地的生产功能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并且具有协调人地关系功能。湿地所提供的生产功能、净化水源、改善水质、调蓄洪峰、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功能,以及维持整个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稳定的服务功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二)湿地文化具有人文特征。湿地文化的人文特征是指以湿地为生存载体所体现的人类精神文化。具有人文特征的湿地,已不是一般物质的概念,此时的湿地已经植入了人类精神文明。湿地的人文精神在从古至今的文化作品中均有体现,如我国古代的诗歌、绘画中,现代的学艺和影视作品中,均有体现。如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湿地已经深深的留下了人类的印记。

(三)湿地文化具有民族特征。湿地文化的民族特征,世界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湿地生存环境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民族印记,如宗教、风俗、习惯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使该地区的文化具有民族特征。

(四)湿地文化的地域性。湿地的类型多样,在不同的地域分布不同的湿地类型,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创造了不同的文化,从而使不同地域产生了具有差异地域湿地文化。湿地文化的地域特征主要体现了这一地域的地理和气候的特征。

三、湿地文化的潜在价值

内涵丰富的湿地文化潜在价值不仅表现生态文化价值方面,还具有社会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方面。

(一)生态文化价值。湿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节功能主要体现在调节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等方面。尤其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在水循环方面可以清除水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被誉为“地球之肾”。在大气循环方面,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与森林生态系统一样调节大气组成成分的作用,不仅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还能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在生物循环方面,湿地具有复杂植物群落和丛草的沼泽环境,因其最佳的生态处境吸引了大量鸟类等其他动物选择某一湿地作为栖息地或是繁衍后代的最佳场所。

(二)社会文化价值。种类繁多的旅游资源使得人们出门游玩的选择也变得多元化,可以选择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也可以选择清新舒畅的海滨度假区。当然,随着近些年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湿地文化也成为众多传统旅游资源中一个新兴元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走进湿地,感受湿地独具魅丽的湿地文化。

(三)科学文化研究价值。湿地文化遗产凝聚了古人类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文化、生产、科技及自然历史演替,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结合高新技术对湿地环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做到对环境机制的演化作出分析,同时还可以建立完备环境的监管体系,及时发现及时治理,对生态环境本身以及该系统下的生物都是一种保护。

总之,湿地文化的发展并非单纯的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只有建立在对湿地整体价值的宏观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以独特的视角分析问题,对文化起到实际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扬帆,刘青松.湿地与湿地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 张义.湿地文化浅论[J].文教资料,2011(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湿地文化建设,齐齐哈尔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ZSY006。

湿地文化范文第3篇

一、强化组织建设,形成教育合力

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是官厅水库上游及环湖海拔479米的滩涂组成的人工、自然复合型内陆湿地。保护区总面积6873公顷,是北京最大的湿地,被称为北方候鸟的驿站,其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同时兼具保护官厅水源、改善官厅水质、防风降尘固沙等作用,是首都西北的生态屏障。先后有国家林业局、北京市委市政府等多家单位在野鸭湖湿地创建基地,开展教育活动。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工作实施以来,我们总结过去各基地教育的成功经验,整合有益的教育资源,成立了由管理处主任任领导小组组长的“社会大课堂”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邀请与湿地保护相关的各单位主管领导参与其中,依据学校的课程需求,科学地制订工作计划,积极配合“社会大课堂”办公室的工作安排,最大化地满足学校要求,形成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实施人才工程,打造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社会大课堂”工作启动以后,我们认真盘点内部的师资力量,明显感觉不能满足学校的需求。为促进人才建设,我们多方呼吁,聘请湿地研究领域的资深教授为兼职教师,创建北京市最大的湿地学校,依托湿地学校的师资力量,在首都师范大学的协助下,对单位内部职工开展专业培训。我们将职工分成四个板块进行,一是专业的环境教育解说员,专门负责课程讲解;二是野外教学站点解说员,负责区域内教育内容解说;三是全程引导员,负责带领师生参观学习讲解等;四是安保员,主要负责师生的活动安全。在落实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方案的同时,我们的兼职教师队伍由原来的十人发展到近百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既有环保局、水务局、园林绿化局的工作人员,也有来自延庆教科研中心的教研员和学校的教师,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三、潜心教材研发,丰富教育内容

经过60多年的变迁,野鸭湖湿地已形成生物多样性、稳定性较高的湿地生态系统。为更好地开展湿地环保教育,3年来,我们针对不同学段开发了不同的教材和课例,拓展了教育内容。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的协助下,我们变单一的图文教材为生动的影像资料、有趣的动手实践、参与互动的教学体验,并定期向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供选择,视频有小小影院播放的《人与自然的和旋》、环幕影院播放的360度环幕影片《四季野鸭湖》;图文有《魅力野鸭湖电子相册》《野鸭湖观鸟手册》《野鸭湖湿地植物手册》;课例有《生态书签制作方法》《昆虫乐园巡礼》《畅游鸟类天堂》等,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

四、拓宽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

“社会大课堂”还是个丰富多彩的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大课堂。我们没有专业的教师、没有规范的教室,但是我们努力创设多样的教学站点:观鸟塔、湿地学校、种子库、远程监测系统、博物馆、标本厅、濒危鸟类长廊、珍禽展示园,等等。2008年,投资120万建设湿地生态科普园,模拟展示华北地区典型的湿地生态环境及湿地特色植物和珍稀植物;2009年6月,投资393万建设“科普岛”,集中将野鸭湖地区的鸟类资源做成科普画廊进行展示,并在科普岛上建设高7米、建筑面积达200平米的观鸟台,观鸟台共三层能同时容纳300人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角度进行隐蔽性观鸟;2010年,投资1500万完成全覆盖远程监测系统工程及360环幕影院建设。

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工作已走过3年,在总结现有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多的是思考。今后,我们力争在湿地文化挖掘、教育手段创新、学生参与课程研究等方面,寻找新的生长点,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这片沃土上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好地锻炼能力。

湿地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办学理念;学校特色;湿地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1-0021-05

一、课题研究的主体内容

(一)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寻找践行学校办学理念的切入口

苏州中学园区校是2005年9月建成的新校。张昕校长主张“多元文化教育”,提出了“融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办学理念。如何实现这一办学理念?学校必须寻找真实的、有意义的切入口,逐渐生成自己的特色文化。

2.探索构建个性课程文化的途径

2005年又适逢江苏省进入新课程,新课程提出了“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制度和学校文化”、“加强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学生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如何实现新课程理念?学校必须考察自身拥有的校本优势,创造性地构筑一个厚实的、富有个性的、可操作的文化平台,逐步建立自己独特的课程文化。

基于上述背景与思考,园区校拥有的一片自然湿地作为真实生动、功能独特、蕴意深刻的活资源而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中。园区校内不仅拥有丛生芦苇的自然湿地,同时,园区校还坐落于一片独特的人文湿地之中,周边有草鞋山等众多良渚文化遗址。

湿地,自然与人文结合,其内涵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为构建独特的课程文化提供了真实的资源;湿地,多元与共生结合,其暗含的和谐相融的意境与园区校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恰有异曲同工之妙,“湿地”可以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一种隐喻。

综上所述,利用地域优势资源,构建独特的湿地文化,既能践行新课程基本理念,又能带动学校文化建设,逐步生成独特的学校课程文化。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1)构建融合自然与人文、学校与社会的湿地文化课程体系;

(2)确立湿地文化多元与包容、体验与创造的价值追求;

(3)实现湿地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特色发展的根本目的。

2.研究内容

(1)开展综合考察,建立课程资源

在课题组科学管理下,通过野外考察生态湿地,探寻远古文明遗址,开展研究性学习,开设《湿地文化》选修课,设计“湿地文化研究”教育专题网站,举办学术沙龙,建立野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成立学生社团等,把地域资源转变为课程资源,引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中。

(2)编著校本教材,形成课程体系

在积累丰富的原始素材之后,独创出跨学科的《湿地》校本教材,并纳入到学校的必修、选修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中。

(3)构筑室内、室外两个立体课堂

利用校园内保留的自然湿地,规划建成室外湿地生态园,展现湿地生态物种多样性。博物馆在2005年建校初期就已建成,现在确立以湿地文化为主题,建成室内湿地文化博物馆,命名为“西马博物馆”。一个生态园,一个博物馆,构成了自然与人文融合、学习与研究融合、学校与社会融合的独特的学校文化景观。

(4)出版记录过程性研究的文集与杂志

在起始年级有《湿地》课程的必修学习,每周还有《湿地文化》课程的选修学习,每学期还有以湿地生态、湿地考古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研究社团——西马学社和泽奇学社,活动精彩,资源丰富。课题组将把这些精彩资源以摄影集、文集与杂志的形式记录下来。

(5)寻找湿地文化可持续研究的生长点

课题研究总有时间期限,但湿地文化作为园区校的一种特色文化,要思考如何让湿地文化有新的生长点,让其成为园区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魂,不断显现现代学校特质的实力、磁力、张力和非凡个性。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围绕课程文化构建这一核心,从操作层面看,有以下三个研究步骤。

1.选定课程主题,构想课程框架

课题组成立跨学科的教师研究社团——“西马学社”,该社团成员涉及生物、地理、历史、考古、文学、数学、化学、英语、艺术等多种学科,成为一个融合自然与人文学科的“教师研究共同体”。经过多方论证,课题组确立了湿地生态、湿地生活、湿地文明三个研究主题,建立从自然、人文到精神领域的立体课程构想。

构想课程框架时,有六个问题需要关注:课程目标是什么?优势资源如何转化为课程资源?如何搭建课程平台?采取何种学习方式?教师怎么教?如何评价?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将直接影响课程开发的生命力。真正有生命力的课程应该在目标、内容、学习、教学、评价、管理等方面体现变革,即变应试目的为综合素质培养,变单一内容为跨学科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变知识教学为问题教学,变考试评价为过程评价等。

2.积累课程资源,编著校本教材

有三种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丰富的课程资源库。第一,文献查阅。通过阅读与搜集文献资料,建立有关地域资源的文本和图片资料库,资料内容涉及面要宽广,为建立跨学科的综合教材提供依据。第二,野外考察。调查、探寻与访谈,带着问题出发,揣着收获归来,积累第一手的原始素材,这是个性课程开发中最珍贵的部分。第三,行动研究。有专长的教师引领着学生开展一系列的专题研究活动,比如学术沙龙、校本选修学习、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通过有计划的实践、观察、感悟和反思,积累丰富的专题研究资料。在这里,教师的专长和学生的特长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行动中转变为一种不可复制的课程资源。师生共同考察所得的丰富的摄影图片、大量的调查笔记,都是可以转化为教育资源的原始素材。

课程资源转变为教育资源并进入学校的课程体系,编制个性化的校本教材,要把握好四个原则: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知识性与可操作性统一、可读性与探究性统一,关注社会生活与掌握研究方法统一。这样编制的教材感性与理融,实践与理论结合,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综合,使课程能以一种亲近的方式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3.构筑物化平台,形成课程文化

教材仅仅是文本化的媒介,真正让课程具有生命力的还需要构筑与课程内容配套的物化平台,即构建看得见、摸得着、能探索、有意义的立体教育平台,让课堂动静结合,成为学生体验、探究、质疑的学习场所。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举措

(一)创建跨学科的湿地课程文化体系

我们按照课程组成要素,构建了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学平台。该平台将以关注全人发展为价值取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课程内容的模型建构、情境创设、内容拓展、学科细分等,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富有个性的发展。

“课程资源”的系列教材将涉及所有中学学科领域,引导学生感受学科之美。“课程平台”将以博物馆与生态园为核心物化平台,我们将设置必修、选修、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各个学段都有机会接受湿地文化课程的学习与研究。

(二)衍生构建系列学科分支教材

已出版的《湿地》教材是跨学科的综合性教材。作为课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正以《湿地》教材为蓝本,衍生构建十八门系列学科分支教材,这些分支教材将以学科知识作支撑,以学科能力培养为依托,以专业化视角形成课程内容体系。系列学科教材将聘请高校教授担任各分册顾问,由学科教师研究编著完成。湿地文化将以课程学科的全面建设,为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发展平台。

(三)创建课程分享与互动交流机制

在构建湿地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两个课堂——生态园和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使两个课堂成为具有专题性、探究性、实用性、互动性、开放性的立体教育平台。利用这一平台,在省内乃至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课程分享与互动交流机制,使湿地文化课程不仅成为促进广大师生探究学习、终身学习的实践平台,而且成为广大师生共同追求“天人合一”,摒弃功利心,充满探究幸福感,充满人文情怀的发展平台。主要包括五项具体工作:增设互动空间;建立信息平台;开发游学课程;发行杂志期刊;建立友好学校。

三、课题研究所形成的理性认识

(一)教育价值观可以用课程来表达

学校教育的灵魂是教育价值观,而教育价值观需要用课程来表达。课程表达的内容应该是现代的元素,即指向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

湿地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课程文化,很好地表达我校的核心教育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人的未来发展,人与自然相融、人与社会和谐服务。面对湿地即为“失地”的命运,作为教育者,应该唤起学生保护自然环境、尊重文化遗产、追求天人合一的美好心愿和行为。湿地“物种生态多元”与地球学习村“人种文化多元”,二者理念暗合、相融,体现的正是“多元共生、价值尊重、人性完善”的教育根本。我们的学生,应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追求,这是最具生命力、最有希望的教育景象。

(二)课程文化应关注回归生活

文化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与土壤。利用地域资源,创造和生成属于自己的课程文化,构建独特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智慧和艺术。湿地文化立足于脚下的土地,有着鲜明的乡土色彩和自然天成的教育价值。它指向身边的环境,强调学生在身边的体验中发现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创新能力。它又指向学生生活实际,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满足他们未来理性生活、智慧生活、审美生活、道德生活的需要。湿地文化涵盖自然与人文,融合学校与社会。使自然、社会和人都成为课程的丰富来源,因此课程文化拥有动态生成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三)学校文化的构建要能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特色发展的根本目的

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发展,这种发展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三个层次的发展是一致的、完整的、统一的。

湿地文化是基于学校校本优势资源的创造,是广大师生共同认可、共同践行、共同创造、不断积累的过程和成果,因而师生是湿地文化的建设和创造的主体,也是湿地文化的受惠、享用的主体。湿地课程为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发展平台。湿地文化已渗入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学校真正成为全体师生精神成长的家园。

四、课题研究产生的成果和影响

(一)理论成果与影响

1.创造性地将地域资源转变为活的教育资源

课题组成员不仅创设了属于自己的精品课程,而且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在芳草萋萋的湿地上创造出了奇迹:湿地是全世界共同关心的话题,是我们,把关注湿地的焦点引向了身边,把身边的湿地资源带进了课程;湿地是孕育文明的摇篮,是我们,把寻找湿地文明的足迹留在了远山近水之间,建立了我们自己心目中的湿地文明史;湿地具有资源价值、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涉及多个研究领域,是我们,把多学科相互交融的研究特点,淋漓尽致地在《湿地》教材中表达出来了。

课题组构建了融合自然与人文、学校与社会的湿地文化课程体系,建立了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的现代课程生态观。自然即课程,课程向自然界开放,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使学生有机会走向自然,并在感受、认识和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人地和谐的现代价值观。生活即课程,课程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发展的活的源头。自我即课程,课程向自我开放,教师把自身的专长与特长资源开发为课程资源,学生也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

2.创造性地用湿地文化来隐喻学校的核心教育价值观

湿地文化的隐喻性最重要的有三点:(1)共生的。生态多样性是湿地充满活力的前提,隐喻多元文化的共生、理解与价值尊重。(2)润泽的。水是湿地的灵魂,湿地文化的润泽喻教师内在的深层体验与学生内在的深层渴望融合在一起。(3)和谐的。湿地文化之美,美在多样性,美在和谐与平衡,多样、包容、共生、和谐,这是最有生命力,最生机勃勃的景象。

3.创造了不可复制的湿地课程文化

湿地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课程文化。首先,它把实现办学理念与践行新课程理念融合在一起,是一个真实的、有意义的、可操作的、富有个性的文化平台。从先进理念到有效实践,湿地文化是不可复制的。第二,湿地文化是在湿地中“生长”出来的,湿地上诗意地“栖居”着一群秉承苏州中学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耕耘者,天时、地利、人和。从真实到创造,湿地文化是不可复制的。第三,湿地文化课程基地,既有教学平台,又有系列教材,更有个性化的课程制度,有着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从课程要素看,湿地文化是不可复制的。第四,湿地文化课程通过文理交叉、学科融合,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科学与人文兼备的综合素质。从课程整合看,湿地文化是不可复制的。第五,湿地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气息,是可以在学校的氛围中品味到的,湿地文化也是一种有形的资源和媒介,它能渗入到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课程改革、学术研究、多元交往、文化景观建设。从文化功能看,湿地文化是不可复制的。

(二)实践成果与影响

构建了基于“探究与创新”的湿地文化课程,其核心课程资源包括“一本教材、两个课堂、定期杂志”。

1.一本教材

《湿地》(中英文版)教材是目前国内惟一的由中学教师编著的湿地教材。《湿地》教材既有知识性,又有可操作性;既有可读性,又有探究性;既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存环境,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它感性与理融,实践与理论结合,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综合。

湿地文化课程已成为学校的精品课程。围绕湿地文化主题开展了富有特色的选修课程,比如“湿地文学”,“文明演变与湿地因素”,“湿地水成分分析与净化”,“史前玉器鉴定”等等。学校还开展研究性学习,举办学术沙龙,建立野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五年多来,学生的综合实践成果已经汇聚成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湿地文化研究摄影集》展现了学生野外考察的精彩片断;《湿地文化研究文集》汇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湿地文化》杂志的视野从世界到中国、再从中国到身边的湿地环境,记录了我校师生实践研究的足印;“湿地文化研究”教育专题网站,记载着师生实践研究的整个过程。2008年5月,我校“湿地文化研究”教育专题网站获得了江苏省优秀教育网站一等奖。2009年3月,《湿地》教材获得了江苏省中小学优秀校本教材一等奖。

湿地文化给予学生创造的灵感。学生不仅仅满足于综合实践课程的阶段性学习,更希望通过创建自己的社团,把湿地文化同自己的理念结合起来,享受创业与研究的快乐。学生创立的“绿色卫士”社团,倡导保护湿地,低碳生活。“Green Plan”社团,创建了绿色生态的有机农场,准备种植绿蔬与鲜果。“泽奇学社”的理念是“湿地文化与世界遗产保护”,努力为模拟申报太湖湿地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而呼吁……

2.两个课堂

室外规划建成了苇风芦影的大自然课堂——西马斜塘生态园。占地约15亩,野生物种有60多种,基本还原了湿地生态景观。生态园有2/3的面积为野生环境,因此湿地生态恢复良好,食物链自然构建完整。湿地生态园已成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探索自然奥秘的特殊课堂。

室内设计构建了一个知行合一的立体课堂——西马博物馆(湿地文化博物馆)。面积1500多平方米,分三层。一层为湿地生态馆,陈列了60多种湿地物种标本。二层为湿地生活馆,分出三个典型江南湿地人文场景。三层为湿地文明馆。展示了教师珍藏为主的70余件湿地古文明玉器,师生可零距离接触中华民族早期文化的物质结晶。

两个课堂,旨在倡导两种学习模式——跨学科研究性学习模式与探索类专题研究模式。让学生从平板的文本学习中走出来,再走进“三维课本”中,知与行合一,探究永彰。

3.定期杂志

《湿地文化》杂志是继《湿地》教材出版后的又一拓展亮点。杂志于2009年12月创刊,苏州生态协会会长徐文涛先生在创刊号上作序。该杂志的创刊理念是“培养创造意识、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杂志栏目丰富,视野由远及近,目前已出版五期,刊登了64篇文章,了100多幅精美图片,成为校园文化中的精彩篇章。

4.游学课程

2010年10月,我们依托生态园和博物馆两个物化的立体教育平台,开发了《湿地游学课程》,面向国内外学生开展公益性的游学活动。游学课程内容:聆听、体验、探究、参与。至今,生态园和博物馆已接待中外游学师生6000多人次。

园区校有着“地球学习村”的背景,1300名中国学生与苏州德威国际学校700多名外籍学生共处于一个校园里。如何真正实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共生、融合?湿地是建立多元交往的最自然、最世界的共同语言,湿地课程是实践多元文化教育的策略之一。2008年10月10日,苏州德威国际学校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起在生态园开始了第一次共同研修湿地课程的活动。至今已有 六次中外学生共同学习课程的活动。

(三)社会效应

湿地文化研究关注社会生活,强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价值观,这契合了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的理念,符合时代精神。研究成果在推广的同时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光明日报》、《苏州日报》等各大报社,天津卫视等电视台都作了专题报道。

五年来,课题组成员带领学生,对草鞋山文化遗址进行了多次寻访、考察、采集、探究,每次考察后,我们都通过学校网站大力宣传与呼吁,草鞋山遗址的保护现状正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

总之,课题组成员在研究湿地文化的过程中用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课题研究文化”,它是一种价值观,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情感与意识,一种和谐诗意的生活方式。

A Study on School Wetland Culture Construction

CAI Ming

(Suzhou Middle School Park, Suzhou 215000, China)

Abstract: This essay mainly discusses the issues of constructing wetland culture curriculum system by integrating nature with humanity, and school with society. Wetland cul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diversity and tolerance, experience and creation as its values. The goal of wetland culture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eachers and schools in a unique way. By means of three-step gradual researc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must be conducted to establish curriculum resources.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 are scheduled to form the course system. Indoor and outdoor classrooms are planned cubically. Collections and magazines about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are on the way to publication, and the growth poi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wetland culture should be pursued for wider social influence and effects.

湿地文化范文第5篇

水湿地给我们的感觉并不陌生,但是水湿地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知晓,说清楚的。

一、文化部分

(一)水湿地的观念变化体现人们思想的变化

所以水湿地并不是单单是水湿地的表面,它所呈现的是人与自然的文化观念。刚开始人们不是很清楚是改造大自然还是利用大自然,一味的向自然界索取,产生了人定胜天的革命豪情,建国后为了安置退伍军人和多打粮,1958年10万官兵是“卸甲归田又上战场”,开赴黑龙江北大荒,向荒原挺进,退伍军人、知青等汇成了开发建设北大荒的主力军,荒原经过他们的双手建设,变成了一个个现代化的国有农场。其中北大荒开发的土地绝大多数是开垦的沼泽地,也就是水湿地,其中梁晓声写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就是这期间发生的事情,体现出革命的豪情与无比的悲壮。

现在再回头看看当年垦荒战士那种献了青春献终身,甚至献了终身献子孙,那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使荒原变成了良田,解决了粮食的产量,但是是不是改变了生态环境和气候呢,是不是得不偿失呢,笔者不敢断言,只能看历史发展的结果来辩证的来看待了,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站在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基础上的高瞻远瞩的战略和谋划,而非一时的策略之举。

(二)水湿地呈现出革命红色旅游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荷花淀》是孙犁的短篇代表作,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白洋淀地区的一个令人喜悦的故事。七个农村青年参军,因为走得匆促,除了水生以外,都来不及同家里人告别。他们的妻子很惦念,想去看看。但是没有找到。在回家的路上,她们的小船,碰上日本侵略军的运输船,敌人追赶着她们。幸亏她们丈夫的队伍埋伏在这里,给了敌人一个迎头痛击。这些妇女也在无意中遇到了丈夫,并立下了引诱敌人进入包围圈的功劳。

荷花淀和白洋淀所依托的写作背景即是水湿地,描写了抗战军民同仇敌忾的革命豪情,以聪明的智慧,诱敌深入,巧妙地打击敌人,获取胜利。

参观游览这些地方要着重要体现出红色旅游这块,景区要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文化,让外地游客到这里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而不是浓重的商业味道。

(三)一首歌曲荡气回肠,表现出新时期人的风尚

这是一首我小时候听到的歌曲,现在回想起来依然那么荡气回肠,令人动容。歌曲是描写了一个是以一个真实人物“徐秀娟”的故事,她是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来到了江苏省盐城市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里,就再也没有上来。

旁白: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

歌词: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

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

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

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 呜……

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 她再也没来过

只有片片白云为她落泪

只有阵阵风儿为她诉说

呜……还有一群丹顶鹤

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这首歌曲伴随着我们,走过了童年和青年,传递给我们的是满满的正能量,徐秀娟的敬业精神和那种对于人与鸟的和谐相处的关系,对待工作的认真和一丝不苟,成为了大学毕业生择业和就业后的新思考,是对待工作的“既来之则安之”,还是不满足于现状,怀才不遇的牢骚满腹的才华尽失,还是生不逢时的迷茫、犹豫和彷徨,作为目前的大学生,当听到这首满含泪水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热爱丹顶鹤姑娘徐秀娟,你又会做何感想呢?

二、我们应该为水湿地做点什么呢

(一)我们不应该开垦水湿地,不烧荒

我所在的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镇,火车一驶出,就可以看见在火车道两边有大片的水湿地,一到春天就开始有农民用火烧荒的情况,造成附近浓烟滚滚,而且有很多有人开出鱼池,有围垦水湿地种农田的现象。希望铁路部门和当地政府部门要好好管一管,把这一片近郊的水湿地保护起来。

冬季的时候组织人员把干的芦苇收割起来,而不是春天被放火烧掉。

(二)不向水湿地倾倒垃圾和建筑残土

东京城火车站附近居民众多,垃圾随意倾倒,造成水湿地垃圾成片,污浊不堪。

铁路部门和当地镇政府应该加强宣传,要像爱护母亲河一样爱护身边的水湿地,向垃圾点倾倒垃圾,而不是就近向水湿地倾倒。

(三)不滥乱伐树木,保护鸟类

水湿地一般都有树木,有鸟类,在东京城火车站附近的水湿地,不仅农户为了眼前的利益,围垦水湿地,而且伐树开荒,造成破坏树木和鸟类,铁路部门,镇政府及林业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对于毁林开荒,破坏树木、鸟类的行为要严加制止,触犯法律的要绳之以法,绝不姑息迁就。

湿地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国际湿地文化节;会仙湿地;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84-01

桂林市政府近年强调“文化立市”,临桂县则倡导湿地与文化,这原本是符合桂林市作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要求。该次文化节高峰会命名“国际湿地文化节”,邀请诸多知名专家、学者们对湿地保护提出见解或想法,例如从湿地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性、独特价值、有效利用、定位发展、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各抒己见,当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这些构思仅仅是初步胚胎,要想进一步开展实施,还必须结合湿地实际,不断考察与论证。

而在文化节后,临桂县文化部门应将讨论的结果整理成相关论文集或资料,这些整理后的论文稿,将作为以后湿地保护的重要参考文献资料。甚至可能的话,可将资料公开发表,引发更多专家与民众的深入建设讨论,以期碰撞出更多新的工作思路,并积极参与到湿地保护队伍中,使其群众基础更庞大,论证更充分。而现在看来,作为湿地的当地居民反而失去了话语权,其话语权掌控在专家、政府、资本家手中。

一、令人担忧的湿地现状

目前,会仙湿地面临诸多问题。如当地居民的围湖造塘、围湖造田,致使湿地面积急剧缩减;水源不足,经常造成湿地干涸萎缩与河道断流;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大量水葫芦蔓延;甚至,随着湿地小有名气,在硬件基础暂且没有完善的前提下,周边地区大量自发组织的散客前往游玩,将大量食品垃圾袋带至湿地,随意丢弃,造成大量白色污染等等。

其次,在文化保护与挖掘方面,地方文化部门保护意识仍没有形成,重视度较低,甚至因为没有足够的前瞻性眼光与资金投入,导致放羊式管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部分人员对于湿地文化价值理解较为肤浅、简单,相思埭古桂柳运河,它作为古代交通的水路,其发展有着一定的历史贡献和文化价值。但在新时期的今天,如何将运河的历史文化转化为旅游休闲文化,这应当是本次湿地文化节的题中之意与文化价值核心所在。

二、湿地建设与运河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

1965年8月5日,由自治区文管会、博物馆文物普查工作队第三小组成员王炜岳、王绍鹏、黄爱琴、韦仁义,他们曾对“南陡河”(古桂柳运河)做了一次全面仔细地专项调查记录表。根据当地群众描述,工作队成员分析认为,诗句中所言的“龙王庙”庙址,应当在分水塘与分水西门闸之间,紧靠陡河与塘边的一块地上,而“虎仔桥”则应当是狗崽塘闸门上所建的桥,而该桥在上世纪60年代已不复存在。

即便如此,那现今睦洞村委境内的龙山山顶残碎的“重修龙王庙”石碑又当何解释?“虎仔桥”是否已被拆毁?“琳琅山”又是境内哪一座山峰?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许多。或许有人会质问,这些与我们所要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有何联系?假如没有这些历史文化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话,那此次举办的湿地文化节,内中的文化性何在?湿地的灵魂与精神何在?

卢沟桥,现留有一处“卢沟晓月”石碑,尚且给游人依稀念想。而建设国家湿地公园,更应当将运河文化深入挖掘,并纳入到湿地公园的建设之中,尽可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还原古景,或根据古景设计相关主题文化旅游活动。而不至于,将大好的湿地文化鼠目寸光理解为“可供民俗表演。该次湿地文化节,由于活动时间长,环节众多。为了保证活动的举办成功,地方政府聘请的是北京相关文化公司策划,邀请一些娱乐流行明星捧场。其中所花经费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这还不计算临桂县政府的文化局、旅游局、广播电视局和交通局等动用的各方面人力与物力。

三、反思与总结

地方文化建设,历来雷声大雨点小,而湿地所在地政府近年在文化建设发展上进度是缓慢的。例如,境内的会仙镇、六塘镇与五通镇等,民间彩调组织日益涣散,传统的舞龙狮、板凳龙、虾子舞等民间娱乐活动也渐渐远去,后继无人。此次国际湿地文化节安排的民俗文化巡演,湿地所在的会仙镇只安排有一个“八仙闹堂”,精彩的舞龙狮和彩调已不见踪影。

湿地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衡水湖 湿地保护 文化产业发展 关系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护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和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提起华北平原的湿地,人们总是习惯地想起白洋淀。衡水湖是华北平原仅次于白洋淀的第二大内陆淡水湖,是华北平原唯一保持湿地生态系统完整的自然保护区。本文主要探讨衡水湖湿地保护与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两者之间关系。

一、湿地保护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的功能远远超过森林和草原。衡水湖,俗称“千顷洼”,又叫“千顷洼水库”。总面积187.87km2,总蓄水面积为75km2,最大蓄水能力为1.88亿m3。2000年7月,被国家林业局和河北省政府批准为河北省衡水湖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晋升为部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又入选全国第四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华北平原上。

湿地有庞大的食物网和生物链,养育了多种多样的动植物,全球超过40%的动植物依赖湿地生存和延续生命,因此,湿地被称为“生物超市”。更重要的是湿地可以涵养水源,补给地下水,调节和稳定小区域温度和湿度,对改善环境质量作用尤为突出,湿地又被誉为“天然空调器”。另外,湿地还被认为是天然的“氧化塘”,能够澄清被轻微污染的水体,增加水的溶解氧量。总之,湿地是生命的摇篮,水禽恬静的乐园,物种的基因库,暂时储水和舒缓洪水的宝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境内,是一个由草甸、沼泽、滩涂、水域、林地等多种环境组成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是多种候鸟南北迁徙不同路线的密集交汇区,是众多珍稀鸟类在华北平原中南部最理想的栖息地。由于衡水湖地处太行山麓平原向滨海平源的过渡地区,它的生态类型复杂、环境优越,水质优良,因而成为水生小动物、两栖爬行类和鱼类的良好栖息地,其生物多样性和完整的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在华北内陆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不但是珍稀鸟类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而且是开展华北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效益研究的重要场所,在保护珍稀物种,维护华北平原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性、稀有性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周边人口密集,并且自然保护区内现有的定居人口以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种资源为生存条件和生产原料,他们在资源利用方式上的思想转变是做好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基础。以此为出发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培训班、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能力建设培训班、生态旅游、观鸟培训班等。通过培训,保护区管理人员和社区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湿地的多种功能,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并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认识到保护的目的是可持续利用,而可持续利用必须以保护为基础。

二、文化产业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翼。经济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文化经济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当今,文化和物质生产是融合在一起的。文化是“精神财富”,具有社会和经济两种效应。发展文化不仅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而且文化产业本身还蕴涵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要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就必须发展文化产业。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创造了一系列工业化时代意想不到的奇迹,如旅游业成了全世界第一大产业,图书报纸出版业成了一些国家的支柱产业。美国的影视产品的出口值超过了航天工业产值,其体育经济收入也超过了石油工业和证券交易的收入。因此,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文化经济的发展。

河北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产业规模较小,底子较薄。衡水更是如此。把文化做成一种产业,做大做强,是辅助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的策略。衡水湖湿地是衡水市地域上的一大特色,我们应该加强对湿地保护与开发,从湿地寻找一条有效的道路比如旅游,从而起到促进衡水市本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衡水湖湿地与当地文化产业的关系

衡水湖的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它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必经之路上。“南水北调”工程竣工之后,它将得到南方水源的足量补给,成为南水北调途中重要的蓄水地与中转站。

资源的保护是核心,经济的发展是关键。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生长着大量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和各种眼子菜等,为了有效地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专门成立了水生植物开发利用工作室,四处寻找资料、请教专家,终于在水生植物利用上找到了突破口。如利用眼子菜等沉水植物发展生态养殖,既避免了因利用各种饲料喂养带来的湖水富营养化,又因其天然养殖而生产出受人欢迎的绿色鱼类食品,大幅增加了收入。蒲草生长迅速,在给鸟类创造适宜生存环境的同时,也给衡水湖带来富营养化的危机。为控制蒲草的过度生长,每到秋天蒲棒长成时便全采集下来,送到市区内的各花店销售,他们还准备培训社区居民利用蒲草编织工艺品、装饰画等,并同科研单位研究其他水生植物的利用,从而使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种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既能增加经济收入,又能减少因水生植物的腐烂造成水质的富营养化,一举多得。这些举措让周围老百姓逐渐体会到了保护好湿地资源,能够给他们带来经济利益,从而主动参与到保护管理的过程中来,环境与发展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

四、结语

我们要在科学的管理机制下,在保护和利用中找好平衡点,积极探索衡水湖湿地的管理、保护、利用的新路子,打造衡水湖湿地这一文化品牌,使衡水湖湿地成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典范,同时带动和促进衡水地区经济的发展。

湿地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湿地、公园、文化、规划设计

中山市东凤镇属于西江、北江冲积平原,主要由西江以及北江所带来的泥沙在古海湾中淤积而成。全镇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多为鱼塘和含沙泥层。镇区内主要河道为镇北部的鸡鸦水道。和穗湿地公园项目就位于鸡鸦水道河段的细沙岛上。如何在公园规划设计中融入当地历史文化,体现文化主题,突出文化表现形式,是该项目的重要探索点。

一、 项目背景与场地概况

东凤镇利用现状河网和过渡性的湿地打造公共空间,既有利于这些自然水道生态环境的养育、护育及修复,维护一个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又能在适度的范围内布置让人能够观赏、体验,甚至有科普科研意义的公共活动空间。

规划的和穗湿地公园位于东凤镇中东部细沙岛上,用地形态犹如浅滩上的戏水游鱼,整片规划用地属堤外滩涂地,周边主干路网完善,区域可达性强。和穗湿地公园建成后将成为中山市内面积最大的人工湿地公园。

二、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文化表现形式

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文化表现形式主要通过公园的主题性、公园的开发利用方向以及公园的美化三个方面体现。其中,公园的主题性是以某种游乐的形态为目标,围绕该种游乐方式营造文化氛围,公园内的所有色彩、造型和植栽都围绕着这个主题服务,形成易于辨认的特质和游园线索。公园的开发利用方向则是设计者对用地利用的把握态度,例如是在设计过程中尽量保留自然遗迹,还是运用部分或大量工程措施进行改造的决策态度。公园的美化则是通过对公园的园林设计、景观小品、建设风格等形式上的塑造,突出文化美感。

三、 湿地景观文化的表现类型

1、自然、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湿地景观文化

湿地景观设计不应单纯等同于一般的滨水景观设计。优秀的湿地景观设计,应是综合考虑其包含的生态系统的健康性。没有生物多样性参与的湿地是没有生命力的。在进行湿地景观设计的时候,我们需要构筑具有完整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湿地生态系统,兼顾湿地生态良性循环和为城市市民服务的综合目的。

2、历史、人文的湿地景观文化

生于水边,长于江岸,以舟为家。岭南文化中的龙舟竞渡是从古代南越人的传统习俗沿袭下来。“水任器而方圆”,赛龙舟成了岭南人性格的最好诠释。随着歷史的发展,岭南龙舟文化将一些传说与民俗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了端午节的节日民俗活动。这项运动年月久远,传播并影响到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南宋时广东已有大型的龙舟竞渡比赛。

东凤镇的“五人飞艇”项目,其实是由中国传统中的龙舟演变而来,是东凤镇人民对龙舟运动的精简与提炼。作为岭南水乡的生动显影,五人飞艇的龙舟习俗在东风镇绵延逾千年,成为融入当地民众生活的一项传统运动。2012年,五人飞艇更被列入中山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法律意义上需保护的传承民俗。近年来连续举办的十届“五人飞艇”公开赛,吸引了镇内外70多支龙舟队参赛,每次比赛有近万人观看,成为当地一大盛事。

“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而我们所说的非物质的东西,民俗文化的东西,就依存在建筑等物质载体当中”,和穗湿地公园就承担着这样一个神圣的任务——以“五人飞艇赛”为文化主题,以民俗活动为文化载体,不仅营造贴近市民生活、被市民理解与熟识的公共性场所,更要为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提供保护。

和穗湿地公园将是一条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景观带,岭南文化在这条充满回忆的景观带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公园中的展示区将把普通民众的生活片段或是流传在百姓里的民俗典故一一展现,历史传唱。和穗湿地公园,将是承载东凤镇文化历史的画廊长卷,将是东凤镇里一道靓丽的风景走廊,是集人文、生态、科教于一体的城市景观。

3、科普、教育的湿地景观文化

在追求和穗公园湿地的审美价值和游憩价值同时,我们也应更加重视其生态价值和环境教育价值。湿地不等于通常意义所理解的滨水区或滨水景观。它是具有完整意义的生态系统,它拥有完整的生态系统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其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系统服务也应该是完整的。通过设计的引导,环境的教育,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湿地景观文化中最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

4、美学角度的湿地景观文化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美学文化,应体现大众的审美需求。湿地园林化的理念,就是以审美的角度进行设计,将设计者的思想、美学观和价值观用一系列的手法通过景观解构、建设风格等形式体现出来。

此次和穗公园湿地规划将坚持将生态功能的保护欲恢复放在首位,避免湿地景观的破碎化,尽量保留桑基鱼塘的道路形式,局部保留原有鱼塘,以自然为主,并进行细微的人工干预。整个公园将以开敞式为主,通过点、线、面的传统美学设计手法串联起各个功能区域。

四、 规划设计方案中的文化要素解析

和穗湿地公园中蕴含着六大文化要素。

1、自然生态水系

湿地公园地处新沙岛对岸,紧邻鸡鸦水道,周边水网交织、河道纵横。风景原始古朴,水乡风情浓郁,两岸植物丰富、风景秀丽。水,既是整个“湿地公园文化景观”的基本载体,也是景观的首要组成要素。作为鱼眼点睛之笔的人工湖,是基于现状鱼塘水系开拓出来的大面积开阔水域,紧随其后的桑基农田,体现了湿地公园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的”道家”文化。

东凤镇和穗湿地公园(文明林)规划设计总平面图

2、江河入口的带状空间

湿地公园位于鸡鸦水道的河口处,滩涂平缓悠长,适于延滩涂布置休闲步道,形成步步为景的观赏层次,呈现出一面为水、一面为林的文化空间特征。

3、水林相间的景观格局

公园力求保持原生态的自然格局,打造一个较为安静休闲的景观空间,形成水林相间、独特而丰富的景观格局,为人们营造出一个观景互动,交流,休憩的舒适场所。是湿地公园文化的整体架构。

4、人文与自然结合的景观单元

人工湖、文明林、天后宫、莲花池形成了一个个姿态迥异的系列景观单元。 “文明林”,是中山市“森林围城”绿色行动的主打项目之一,通过种植主题,赋予树木人文色彩,体现追求和谐的生活文化思想内涵。天后宫,则寄托着人民对妈祖的崇敬与纪念。这些景观单元或借助自然风光,或依托人文古迹,体现出系列型的观赏主题和情感关联,成为湿地公园文化的支撑要素。

5、龙舟观演区(五人飞艇)

五人飞艇比赛是整个湿地公园文化中最具影响力和价值的核心要素,是“自然与人的联合作品”。 五人飞艇观赛场地设置有中央观赛龙舟主题广场,赛时可提供300个参观席位。广场的北侧预留龙舟文化展示区与龙舟博物馆,体现出东凤地方文化。

6、特色植物

利用本土丰富的植物资源,以简洁、大气的造景手法营造充满亚热风情特色景观。在湿地水域中种植荷花、荇菜、茭白、莼菜、芦苇等具有净化水质作用的水生植物以及开花植物鸢尾、千屈菜等,利用浅水处种植柳树、芦苇、水芋等,为水鸟提供栖身之地;陆上保留原有的柑橘、荔枝果林,增加人工蜂房等元素,造就一派返璞归真的田园风光。以具有体量感的整形灌木营造空间纵深感。高层植物以挺拔树种形成竖向线条;底层植物以带状分布形成清晰的层次,突出不同色彩高度的配合。

五、 结论

湿地文化范文第9篇

在城市建设中,如何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建设这一问题,是关乎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升生活品质的头等大事。城市建设,主要靠的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固有价值,保护自然资源、优化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西溪之胜,集中体现在自然的山水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良好的生态文化之中,以其静、其幽、其野、其韵而别开生面,独特鲜明。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是从践行科学发展观出发,在保护和建设中,严格按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六大原则。一是要尊重自然,充分展示湿地生态环境的自然风采,坚持“生态优先”。二是要充分尊重现存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和环境,优化质量,彰显特色,把握“最小干预”。三是要传承历史、延续文脉,最大限度地保持该地域历史人文的“遗传基因”,体现“修旧如旧”。四是要尊重、发掘并且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力求充分展示该地域的“人文神采”,突出“注重文化”。五是要坚持以保护为手段,实现为人类所享用的目的,凸显 “以人为本”。六是要将保护和利用导入良性的循环状态,持续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三大领域的整体效益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是杭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科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是智慧的长河,它使人明智。要尊重历史、保护历史,才能科学地发展历史文化。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一个成熟的城市不能割断历史,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今天,在经历了无数的教训和挫折之后,我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文化保护所承载的种种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认识到城市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高楼大厦、地铁、立交桥、高架路,更要求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极为珍贵的重要内容。

1 西溪文化保护的意义所在

恩格斯在评论托•卜莱尔的《过去与现在》一书时申明:“我们根本没有想到怀疑和轻视历史的启蒙: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西溪保护与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西溪文化的表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既体现在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又体现在物质实体具象和精神文化空间,体现在各种无机或者有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要素中,还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及文化艺术、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中。西溪的历史文化是积淀而成的,同时也是演绎着的、发展着的,这对杭州城市发展的未来无疑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西溪的历史文化是需要人为有意识地保护的。美国城市历史学家刘易斯•曼弗德提到:城市的作用和贡献在于它能保存、流传和发展社会历史文化。南宋皇城遗址、大运河、钱塘江、西湖、灵隐寺、西溪,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都应该保护。保护好历史文化基因,才会使历史文脉得以传承,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失去了自己历史文化的城市,只会迷失发展方向。西溪文化资源也和其他的文化资源一样,因不可再生性、日益稀缺性,更显得难能可贵。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和近年来实施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运河综合保护工程一样,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可以为杭州、浙江、全国乃至世界留下一块有纪念性的,值得人民深思的近代史迹,留下一片有利于城市环境改良的游赏休憩地。这是人类进步的行为和可以永载史册的事业。而与之相反,如果在城市建设中,隆隆作响的推土机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消失殆尽,那么就会使整个城市不仅失去了功能结构上的平衡,也会使一个城市的文化灵魂无所皈依,且给予世人心目中的文化情结以重创。

西溪文化伴随着一个进化、优化的过程。保护人类创造和发现的优秀文化遗产、物质的和精神的文明结晶并传承保护好历史文化,这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社会结构形态优化和发展方向确立,因为,所谓“过时的东西”,相比之现在许多“时髦”的东西,除了某些材料不同外,无论是设计理念、基本原理和艺术手法都具有某种历史先进性。

在西溪文化的挖掘中,我们发现,西溪文化保护利用中的环境和文化景观具有“隐形科学”的特质。我们应该而且必须,使其文脉得以保护、延续和发展,使其历史文化的特质蕴含在山水、建筑、景观、文化活动中继续保持其生命力。办事“思想领先”,绘画“意在笔先”。诸多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中,影响力最大者,莫过于“思想”观念,尤其是上层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它会以一种强大的、无形的或有形的力量作用于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城市建设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进程中,虽说从来也不乏“文化保护”观念,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高度重视。

翻开历史的书卷,后朝破坏前朝的城池宫殿,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恶习和极其有害的思想观念。但历史文化破坏与保护的矛盾运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按常规,乱世则破坏,盛世则建设。然而事物的表现并非绝对如此。有时乱世也有保护,盛世也有破坏现象。在某种程度上盛世的破坏现象更严重:规模大、来势狠、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且无可逆性,难于制止,连环境根基也破坏得十分彻底,社会组织系统化的破坏性甚于不可预计的天灾人祸。杭州在元朝、太平天国和清朝,古都的历史遗存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南宋皇城经元兵的一把大火,将九里皇城灰飞烟灭,世人只能从史记里捕捉到雪泥鸿爪。太平天国时期,也对西湖的山山水水进行了无可挽回的破坏。清代大兴旗营,使西湖受到了重创。解放以后,又经历了“”时期,“”时期,可谓杭州历史文化的大悲哀期。

我们说,西溪历史文化的保护运动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尤其是随着保护工程的推进,其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建筑、园林、环境等,同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十分密切,其时空跨度、其影响广度、其信息强度、其意象深度均不可小觑。如果说,杭州是一幅“清明上河图”,那么西溪就是其中最美的画卷之一。所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杭州的历史文化建设,何只“百年大计”!

2 西溪生态价值与人文价值的体现

西溪,历史上泛指东起古荡西至留下,南临老和山、北高峰、小和山上脊以北丘陵缓坡地带,北至余杭塘河两岸的水网平原。《西溪志》曰:“西溪,在石人岭至秦亭山一带岗峦以北,源出留下小和山,流经状元峰、灵峰山、将军山、秦亭山,绕古荡经松木场北折,汇入余杭塘河,全长15公里,溪流小而狭窄,而多深曲,颇富江南水乡田园风情”。据《南漳子》载:“当天目山下流积冲,潴为巨泽,蛟之所出没”。 这里水网交错,河渚重叠,芦荻茂密,水鸟栖息,被誉为杭州“城市之肾”,是罕见的城市次生湿地。

西溪已有1000多年历史。环境优美、古迹众多,人文资源丰富。自唐代以来,西溪就以赏梅、竹、芦、花而闻名。“西溪探梅”为西湖十八景之一。西湖与西溪,历来被称为“姐妹双姝”,著名的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把西溪看成是副西湖,历史上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千百年来,西溪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以大水面、多鱼塘为主体的自然与人工湿地,有着较为独特的自然与人工湿地生态特征,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

正因为如此,西溪的保护工程首先是生态工程,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期工程自2003年8月正式启动,历时一年零十个月,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对外开放,西溪的生态系统得以修复,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城市之肾”重新发挥出强劲的功能,众多鸟类又找回它们栖息的天堂,植物更加郁郁葱葱,西溪湿地美景重现世人面前。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期工程的成功实施,形成了生态保护培育区,保护了现有的池塘、湖泊、林地、植被,创造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形成了各类生物的栖息地。

西溪的保护更是文脉工程。如果说生态环境的改善使西溪焕发出活力和青春,那么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利用则使西溪有了活的灵魂。西溪文化以其“梵、隐、俗、闲、野”而独具特色,西湖区委、区政府为保护西溪文脉传承,率先在重大工程采取“文化前置介入”的方法,组成专家组,成立文化调研和文化遗存挖掘两大工作机构,对西溪的历史文化和文化遗存进行抢救性发掘,取得了丰富而翔实的调研材料,收集数以千计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桑渔耕实物。

经过艰苦而充分的调查考证,西溪有很多文化内涵被我们重新认知。西溪湿地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初期,衰落于抗战时期。西溪文化底蕴丰厚,自古以来是文人墨客必经之处。“古荡西溪天下闻”,这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张岱所誉。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曾为交芦庵题名,并为秋雪庵的弹指楼题“弹指楼开”匾额。康熙皇帝南巡驻跸“西溪山庄”,赐题“竹窗”两字。西溪历史上迦蓝林立,钟磬相闻,高僧云集,释学昌盛,精舍宏开,梵音不绝,据《西溪梵隐志卷二•纪刹》载,有报先寺、永兴寺、古夕照庵、永乐庵、曲水庵、秋雪庵等大小寺、庙、庵、院等140余所。耕桑灌植,渔歌相闻,民俗文化内容丰富,著名的龙舟胜会、西溪拳船、蒋村武术、龙狮滚灯、东岳庙会、词人祭祀等都极具地方特色。竹荫梅栖,隐者幽居,自唐宋而下,多有名士游历和隐居西溪,有记载的如帝王将相、名士文豪、高僧名道就不下两百人。其中著名的有赵构、康熙、苏轼、赵孟?、鲜于枢、董其昌、冯梦桢、厉鹗、杭世骏、古德法师等。

西溪如苎萝美人,未入吴宫,澹冶出娴,自然绝世。晚清翰林朱祖谋曾有“溪水何缘也姓西?淡妆浓抹总相宜”之句,可见西溪的文化底蕴与西湖同等丰厚,而又有别于西湖。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西湖是杭州的文化宝库,那么,西溪则是杭州的文化沃土。

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总体规划》为依据,在西溪湿地一期保护工程中,重点凸显水景特色,在东起深潭港、西至长家滩、南起沿山河、北至朝天暮港及新开河的西溪综合保护工程核心区块内,西溪湿地特有的水域景观、地貌景观、植物景观,丰厚的历史人文景观得以恢复。其中,重点恢复了秋雪庵、西溪梅墅、梅竹山庄、西溪草堂、泊庵、西溪水阁、深潭口、百家?尽⒀趟?孀?⒀趟?值仁?笕宋木暗恪U庑├?贰⒚袼孜幕?暗愕幕指矗?杂诖?欣?肺穆觯?;ず屠?梦飨?睦?肺幕??⒄刮飨?穆糜挝幕?淹瓜猿銎涮赜械募壑怠D壳埃?飨??毓?耙呀哟?慰?62.68万人次。西溪一期开园以来先后接待、、乔石、尉健行、李岚清、吴仪、曾培炎等中央领导29人次,国家有关部委领导88人次,省内外政府考察团、境外考察团47450人次。2006年7月,国际湿地公约秘书长皮特•布里奇华特考察西溪湿地后指出:“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这项宏大工程,已经为全球其他湿地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也为21世纪全球各地进行城市中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模式”。在2007年的“世界湿地日”讲话中,布里奇华特特别提出:“我希望杭州的西溪湿地也能被命名为国际重要湿地,作为水产池塘类型的代表”。

3 以文化为龙头,倾力打造西溪特色文化

越是民族的文化,也越是世界的文化;越是有特色的文化,越有其强劲的时代性和生命力。2006年5月,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西溪湿地二期工程。西湖区委、区政府立足生态、文脉、民心三大工程,把“文化先行”一以贯之,进一步深化对西溪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同时,紧抓特色,从差异中体现西溪文化的独特内涵与魅力。

3.1 树立大西溪理念

作为大西溪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溪一、二期的保护工程,我们既注重与整体湿地生态和人文历史背景相符合,又从“人有我新”,“人无我有”的差异性要求,坚持“保存历史真实性,凸显风貌完整性,彰显人文自然融合性,体现生活延续性”的原则,捡起“历史的碎片”、“文明的碎片”,再现西溪胜景,延续西溪文脉。把历史文化中优秀的人文理念,融进园林景观的营造中,构筑充满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空间,从而成为杭州又一张金名片,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3.2 体现其总体差异性

我们在西溪文化的总体挖掘中注意到两类差异:一是地域距离差异,二是实质内容差异。前者是暂时的,后者却是永恒的。文化具有的地域性、民族性越强,对求新、求奇、求知的旅游者来说,感召力和吸引力也就越大。所以,我们努力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以特色取胜,力避因雷同,从差异中体现内在价值。

3.3 体现其特色性

我们说,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而特色则是其生命线,没有特色,也就会失去生命力。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精品意识,坚持唯一、最佳的特色原则。

⑴它的地理位置处在“湿地”之中。它离不开水,正如鱼水关系一般。但它又不同于海边、江边、湖边。它身处港湾鱼塘内,在建筑布局中,我们更多地考虑“沿河而筑”,或是水中之景,以处理好水面与陆地的协调融汇,使建筑与环境情景交融。

⑵它有历史渊源。现在的“西溪”,是历史上“西溪”的延伸,其文脉是相通传承的。所以“西溪”必须有“古”的元素和遗存,不是一个完全新建的“假古董”,而是经过合理的保护利用使之文脉相承,生命相续。

⑶西溪湿地不是一个纯粹的游览观赏区,游览观赏只是其一个功能,更重要的是一种亲身体验与感悟,所以要有“人间烟火”,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参与性,使游客能体验西溪生活、生产活动的场景,以便与游人交流、沟通。同时,我们更注重其科研、教育等综合的运用。

⑷西溪以物质为载体,其深蕴的名人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渔耕文化等等,都要通过物质的、非物质的形态,各种文化的、节庆的活动充分展示出来,参与进去。它所开辟的是文化性极强的旅游活动,或是旅游性极强的文化活动。如:词人祭祀、龙舟胜会、赏梅节、开柿节等,使西溪文化在其独特的旅游文化中得以体现。

4 独具匠心,营造西溪文化“金名片”

经过深入挖掘西溪文化,我们对二期中要恢复的西溪文化景点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构思,无论是营造环境、建筑风格、布景造园、筑山理水、文化陈设等,都以西溪文脉传承为主线,以西溪文化特色展现为要求,精心打造西溪文化“金名片”。

4.1 从总体恢复上

西溪二期综保工程绝不是营造一个主题公园,在建筑设计上,我们按“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总体须体现“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在细节上,如对入口、步行道、通道、围墙、门楼、穿堂、庭院、牌楼等节点的布设,要吻合西溪历史传统风貌,彰显“寓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意境。

如:洪钟别业建筑针对洪氏家族的人文背景,吸取明代士人宅园元素及制度。高庄建筑汲取明末至清中期京城官宅的特点和清代文人宅园的元素,以及明清时期女子艺文活动的生活场景,主体建筑风格反映清盛期官宦宅园特点。“两庵”总体按照寺观园林风格营建,曲水庵风格力求简素,交芦庵力求体现文人园林特色。建筑组群之间主次分明,构成有节奏的变化,并通过曲折幽致的布局以丰富整体景观。蒋相公祠以民间祠堂形制,设戏台等。而河渚街以蒋村街市原有风貌为蓝本,突出体现其水乡集市的独特风情。

4.2 从施工要求上

4.2.1 组织严密精细的施工作业。西溪湿地的综合保护工程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建设项目,施工要求高,专业多,施工交叉多,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工种间的密切配合方能完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有详尽的施工方案,这能避免施工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缺憾。各工种施工时,对景点建筑设计及外部景观环境设计的构思进行整体理解,避免从单一的工种层面理解,力求把设计的整体关系和构思通过各工种的相互衔接与默契的配合来实现设计意图,严格按图施工。

4.2.2 高超一流的施工队伍选择。西溪湿地文化景点的建设,既然作为传统古典园林建设项目,专业性强,工艺复杂,特殊要求高,是西溪工程能否引人入胜的点睛之笔。因此,我们选择国内从事过古典园林建设的施工企业。同时,在施工中,设计单位派驻专业人员,实施现场指导与监督,以确保质量。

4.2.3 注重严格规整的施工工艺要求。在施工中配备高水准的把作师傅,这是传统古典园林施工的关键。由于其大木作、小木作、雕刻、砖细、油饰、叠石、植物等专业工种多,因此要有从事传统建筑、古典园林施工多年,对传统工艺有足够造诣、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来精心把握。大木、小木、水作、砖细是建筑上的一个构件,木雕、泥塑、砖雕是建筑上的装饰品,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中国古建筑的精粹所在,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因为,工匠的个人修养与操作技艺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普通的建筑构件能否转换成一个艺术品,更是能否打造传世名园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严把施工关,使设计与施工实现“无缝焊接”。

4.3 从园林意趣构造上

江南园林的理景特色在于运用中国传统的多种艺术手段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空间艺术,即运用叠山、理水、建筑、花木、陈设、家具、诗文、绘画、雕刻等要素,营造出一种意蕴深邃、内涵丰富的人文环境。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借景、掇山、理水、植物配置等综合要素的把握。

4.3.1 借景——园因景而灵

立足于西溪的郊野园林,既保持幽静特色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地形地貌,以确定园林布局和主景,巧妙运用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借景手法:例如高庄北临生态廊道,宜借景;东接东家漾梅道,可观景;西靠南漳溪,需障景;南则远借老和山一带诸峰之景。在空间的处理上使之多样又富于变化,为定观组景、动观组景以及对景、框景、透景创造更多的条件。总体来说利用水体、建筑、绿化、叠石等元素通过围合、遮挡和曲折、引入的手法使景观富于层次和深度,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

4.3.2 掇山——园因山而隐

要按照计成《园冶》的“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文震亨《长物志》的“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等造园思想。大山用土小山用石,洪园构土成山岗,是为竹坞梅岭;峰石累叠成崩云,以显磅礴气势,宅院以堆叠山体为依托按轴线展开。郊野园林叠山,以少总多,寄情诗文,托意丹青,尽收山水之色。

4.3.3 理水——园因水而活

在筑山理水时,充分考虑湿地地势多为平缓低洼,少有起伏,难免单调。水面大则分,小则聚;分则潆洄,聚则浩渺。因此,随地形及景色之变化,借湖山为背景,采取分段聚集。如高庄、洪园、交芦庵在保留鱼鳞状肌理的水塘和茭白地的基础上,利用洲、岛、桥、堤、荡、滩、木栈道等手法将大水面划分为若干不同形状、有聚有散的水域,以建筑相邻环分水面,分聚结合,动静相间,使江南水乡湿地烟水迷离、亲切幽邃的气氛尽现,应合“一曲溪流一曲烟”和“西溪之胜,独在于水”的特点。池岸驳以植物、木桩,具朴实郊野特色;梅堤、画桥、芦汀天光云影,邀月引云,更添幽邃深隐。

4.3.4 植物:园因树而秀。高庄、洪园、交芦庵、曲水庵等文化景点在外观上既保持西溪特有的柿基、梅道、桑畦等特色景观,又结合诗格与画理营造传统园林景观意境,与建筑形成主题。

在植物配置和叠山筑水中,涵盖老庄哲理、佛道精义、六朝风流、诗文趣味影响浸润,从单纯写实向写意与写实相结合过渡。树木配置蓊郁苍翠,花卉布局姹紫嫣红,既体现天然野趣,也增加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要处理好西溪“三雪”胜景,即梅花(意寓香雪)、桃花(意寓绛雪)、芦花(意寓飞雪)。

我们充分考虑杭州西溪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从季相景观的要求出发,用银杏、无患子、枫香、乌桕、鸡爪槭、红枫、红叶小蘖、金叶女贞、水杉、青枫、山膀胱、红花??木等树种;以观花、观果为重的景观多用梅、桃、西府海棠、樱花、梨、杜鹃、广玉兰、火棘、贴梗海棠、月季、合欢、紫藤、石榴、柿树、桅子花、茶花、金丝桃、紫荆、黄馨、迎春花、桂花、美国凌霄、木绣球、紫玉兰、白玉兰等;园内以高大乔木营造名园氛围,如香樟、白皮松、金钱松、黑松、柳杉、水杉、竹类、桂花、杜英、木兰科植物、合欢、喜树、乌桕、七叶树、无患子、樱花等,同时,配置一些低矮的乔灌木,如山茶、八角金盘、杜鹃、书带草、麦冬、十大功劳、水蜡、腊梅、火棘、常春藤、枸杞、六月雪等。

4.4 从室内外文化陈设布局上

以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为原则,通过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发掘整理研究分析,明确人文资源的地域特征和“遗传基因”,通过历史文化碎片整理、乡土民俗风情片段修复整治,从“形”和“神”两个角度出发,在布点、布局、形态、时代、材料、展示手法、展示效果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力求原汁原味地展示西溪二期的“人文神采”,传承和延续当地历史文脉。

木装修、家具、各种砖雕、木雕、漏窗、洞门、匾联、花街等配置上力求工艺精致,体现清•李渔《闲情偶寄》“窗棂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胪列古玩,切忌排偶;幽静陈设,妙在日异月新”的意境。

精雕细镂的门罩和双角翘起的屋檐,蕴藏着无一雷同的室内装饰。屋面小瓦筒瓦,屋脊花色镂空,各种斗?怼⒎砷芮探恰⒚糯笆窖?⒌窨套笆危?推岱鬯⑸?始蚱铀匮牛?揖叱律柩细癜凑帐贝?卣鹘?胁贾茫??谩⑵?睢⑼じ蟆⒙ラ康冉ㄖ?宋牟忌瑁?怨δ苄枰??疤幔?龅蕉朔健⑶逖拧⒐嬲?卸取⒀潘紫嘁恕

楹联、匾额、字画等,以“编新不如述旧,雕今不如刻古”为原则,我们通过向全国公开征集和专家定向征集的形式,围绕西溪文化特点,公开西溪文化调研资料,广泛征集楹联、匾额文稿,并在整理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评审、论证的形式把关、修改、确定,以确保楹联、匾额既体现西溪历史文化特质,又具备楹联匾额特有的文化艺术感染力。

在楹联、匾额配置上,通过建筑空间的细部处理,配合家具陈设与楹联诗词题咏,烘托出各文化景点的主题,以渲染西溪文化景点特有的平淡深远之气,深化人们对各文化景点诗情画意的理解。

至于碑文、石刻、砖雕、塑像等,我们也以各文化景点的特色性和差异性要求,力求形式多样,各呈特色而又整体兼容,体现其差异性,保证其完整性,确保文化陈设科学、合理、到位。

5 西溪文化景点的总体布局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作为杭州城市旅游发展举足轻重之人文景点,立足于西溪“梵、隐、俗、闲、野”的生态、人文、环境主基调,而其意境除萧散简静、疏朗雅致共性外,特别要强调其差异性,与西湖、西泠有所区分。

清•钱?《履园丛话•园林》所录,“造园如作诗文,心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并以此得到“寄情赏、托灵性、娱休沐”的意境。因此,构筑名园的最高境界是美景胜迹如画卷、咫尺山林若天成,蹊径盘曲而绵延、峰峦奇秀显苍古,着重体现西溪田陌交联,沟渠相通,桃李茂密,桐竹成荫,河中多荷芡,池里富菱莲,还有孤峰丛莽的野趣横生,一派恬淡闲适的田园风光。而要达到上述效果,一在于建设者的深远立意,二在于设计者的匠心独运,三在于施工者的巧夺天工。

我们立足西溪的保护和恢复,着力使西溪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在已恢复或将要恢复的西溪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民俗文化景点中,我们前期通过向全国公开征集并通过专家论证确定了西溪“七景两堤”。

5.1 七景

秋芦飞雪(一期已恢复):体现西溪秋日芦花飞扬似白雪飘舞,寓西溪秋雪庵“芦花弥望,风景清绝”的如画景致。既点明秋雪庵,又体现西溪秋日观芦的特色和意境。

高庄宸迹(二期将恢复):一方面着重体现西溪曾接待清康熙皇帝的空前盛况。宸,意即皇帝。以重大旅游事件定景名,一目了然,主题明确,能吸引游客眼球。另一方面体现高士奇寓居西溪,其私家园林“华贵、繁复、绮丽、雍容”特色,填补了杭州久已湮没的私家园林的缺憾,亦为西溪二期的一大看点。

渔庄烟水(一期已部分恢复,二期将予完善):体现西溪“一曲溪流一曲烟”意境,以及西溪的民风民俗,如水上婚礼、捕鱼、养蚕、酿酒等,一派喜乐详和。

河渚听曲(一期深潭口已部分恢复,二期将予完善):西溪是越剧北派艺人首演地,现已成立西溪越剧团。今后在河渚街蒋相公庙古戏台演出,以增添戏曲文化趣味。

深潭会舟(一期已恢复):体现深潭口“龙舟胜会”盛况。会舟之时,龙腾人跃,鼓乐齐飞,人声鼎沸,民风淳和。

曲水寻梅(二期将恢复,一期已恢复梅竹山庄、西溪梅墅两大赏梅景观):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说,“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现在的西溪,已补种各种梅花一千多本,不日既可行步赏梅花,也可乘舟赏梅花,别有情趣。西溪原为杭州三大赏梅胜地之一(孤山、灵峰、西溪原为杭州三大赏梅胜地)。取此景名,体现西溪曲水环绕,舟行赏梅的旅游独特性和差异性。

柿林秋色(一、二期作整体恢复):西溪秋色最为称奇,尤是夕阳西下之时,彩霞满天,红柿满树,真是天上、水中、地下,天光云影,染霜林醉,令人流连忘返。

除“七景”以外,二期还将恢复洪钟别业、交芦庵及厉杭二公祠、曲水庵、河渚街(蒋相公祠堂、陈聚兴染坊)等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民俗文化景点。

5.2 两堤

福堤(二期将恢复):原花蒋路。意寓盛世修堤,造福百姓。沿线修建以“福”字命名的六座桥梁,为元福桥、永福桥、庆福桥、向福桥、广福桥、全福桥。

绿堤(二期将恢复):原文三西路延伸段。寓意绿意盎然,植被丰厚。沿线将建植被丰富的湿地植物园。

湿地文化范文第10篇

Abstract: A visit to t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Qiqihar Zhalong natural nature reserve was made in October 2009. Based on the study of socio-economical and cultural function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this paper concentrated on the wetland biological resources of Heilongjiang with northern characteristics, socio-economical and cultural functions are researched and the functions of harmonious modern society are discussed.

关键词:湿地生物;文化;社会功能;扎龙

Key words: wetland biology;culture;social function; Zhalong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300-01

0 引言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高度多样性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因此近年来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大庆市政府曾于2008年6月“以全新的理念认识湿地、保护湿地、开发利用湿地”为主题举办中国(大庆)首届湿地文化节。2009年1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局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中国杭州西溪第三届国际湿地论坛,全面展示宣传中国湿地保护成果,增强湿地保护意识,弘扬湿地文化,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中国湿地保护。[1]

1 研究湿地生物资源重要性

生物资源是湿地资源的核心,生物资源能否得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是湿地价值能否最大发挥的关键。开展湿地生物资源的文化社会功能研究,对于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都具有十分积极理论和实际意义。

2 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现状

2.1 野生动物资源 扎龙部级自然保护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区内共有丹顶鹤、白鹤、灰鹤等6种鹤类,其中白鹤和灰鹤分别为国家重点一、二级保护动物。除鹤以外,该区还生息繁衍着大天鹅、小天鹅、草鹭等鹭类;鸿雁、灰雁、翘鼻麻鸭等鸭类和许多鹬和鸥类。在扎龙部级自然保护区内,还有51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近30种,极北小鲵、花背蟾蜍、黑斑蛙和黑龙江林蛙等6种两栖动物,以及鳖、白条锦蛇、虎斑游蛇和日本蝮等6种爬行动物。[2]

2.2 植物景观资源 扎龙部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分为草甸草原、草甸、沼泽和水生植被4个植被型。其中草甸草原地区主要由羊草构成;草甸地区主要由狼尾草和星星草构成;沼泽地区主要由芦苇、水葱等构成;水生植物主要由漂浮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构成,其中以水生植被最为丰富。[3]

3 湿地生物资源社会功能

3.1 历史文化 历史上的中国文化是在许多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形成的,这些影响因素中,动植物是形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它们作为最能体现人们内心世界的外在之物,常常成为人们借以表达自我思想感情的最主要媒介,如鱼文化、龙文化、鹤文化等,莲花浮萍等植物也有了特殊的寓意。

3.1.1 动物资源。从原始社会的彩陶起,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单体鱼纹、双体鱼纹等鱼文化的图案。并在图腾崇拜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龙。其后,在神话创作中又是鱼龙同族,只有鱼可以变化为龙,“鱼龙变化”一词便成为脱胎换骨,成为飞黄腾达的代称。“鲤鱼跳龙门”即喻古代读书人科举得中,进入仕途的理想。

丹顶鹤在古时候被称为仙鹤,因为“鹤”同“贺”,寓意吉祥长寿,因此鹤在古人眼中是一种神兽,古人以“松鹤长青”寓意对长寿的追求。仙鹤一生只有一个配偶,配偶死亡终身不续,因此仙鹤也成为爱情忠贞的象征。

3.1.2 植物资源[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是洁身自好刚正阿直的象征,周敦颐曾在《爱莲说》中这样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许多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

浮萍往往伴莲而生,意喻聚散无常,“萍水相逢”又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之意。南宋时我国美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观浮萍成了当时的一种新风尚。

3.2 景观美学 扎龙保护区面积420平方公里,区内河流漫溢苇草丛生,60%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湿地,是我国最大的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体的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部级自然保护区。每年春秋两季,许多中外游客、摄影爱好者络绎不绝地前往扎龙,欣赏湿地如画的美景,一睹仙鹤齐飞的壮观。

3.3 休闲娱乐 2008年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改善景区面貌建设,在加强基础软硬件设施管理维护同时,放飞岛、外环路等四项景观工程皆已建设完毕,扎龙旅游体系日益成熟。游客可以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畅游扎龙自然保护区园区,参观展览厅和鹤类驯养繁殖场,与丹顶鹤近距离接触。

3.4 教育科研 扎龙自然保护区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还拥有独特的湿地景观,湖泊密布,沼泽广阔。沼泽湿地对调节当地的气候和空气湿度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扎龙已经成为东北林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生命工程学院等大专院校重要的科研、教学实习和生态环境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大批科研工作者前来进行湿地生态研究、鸟类的生物学研究等。作为四大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扎龙湿地也受到许多国际组织的重视。近十几年来,国际鹤类基金会的科研人员就曾多次来到这里实地考察,进行鹤类保护研究。扎龙在鹤类保护和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得到国内外著名鸟类学家很高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湿地中国[EB/OL]./.

[2]孔石.扎龙部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法治管理实例分析[C].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1:636-640.

[3]王雪松.扎龙生态资源在生物教学与科研中的优势[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1): 140-143.

上一篇:海洋文化范文 下一篇:城乡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