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范文

时间:2023-04-23 16:22:23

城乡建设

城乡建设范文第1篇

《城乡建设》(CN:11-1618/D)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城乡建设》以从事城市规划、村镇建设、工程建设、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业等的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立足全国建设事业,面向全国建设事业,服务全国建设事业。

城乡建设范文第2篇

2.香港公营房屋:实践可持续发展冯宜萱

3.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五方面推进节能减排刘海玮

4.开发错位冷落历史商业文化侵蚀"边城"张彬

5.信息动态

6.企业政府各尽其责发展低碳房产王雷

7.公权市场关键是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平衡——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贾衍邦,王雷

8."泰州模式"破解"夹心层"住房难题洪鸿

9.房产税为何雷声大雨点小?——访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可持续建筑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李小宁王雷,林爱庆

10.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山水园林"新庄浪王安吉

11.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要重视的若干问题高大伟

12.城市市政综合管沟应用规划探讨——以西安沣渭新区为例陈永刚

13.合理划分"规划单元"的要素构成及其应用——以洛阳为例胡小静,申国良

14.浅议规划设计要点和出让红线的科学编制及关注重点宋迎春,曹亚美,朱云霞

15.创新体制优化机制提升海门城市管理执法水平姜龙

16.析上海方塔园改造中景观与功能的和谐统一张娟

17.上海逸庭苑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理念与实践杨沫珍

18.城乡建设 试析节约型高校校园建设程国倩

19.人水和谐科学发展——江苏省太仓市创建节水型城市侧记郭瓅

20.宜居城市绿色港城——江苏省太仓市创建"人居环境奖"工作纪实孔莉

21.青岛加快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刘虹,黄小兵,山乡

22.开化县垃圾袋装化管理的困境及对策何斌敏

23.中心村建设的三大问题及解决办法冯兴振

24.大连市:拓展服务防控风险住房公积金个贷业务稳健发展大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25.成都市:整合统计和会计职能提升住房公积金管理水平成都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26.赣州管理服务并重建设和谐廉租小区卢筱红,林小平

27.试析保障性住房供给结构及路径的优化——以北京市为例李蔓

28.用住房公积金集建"阳光住房"完善住房供应体制文雨

29.浅谈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及调控对策蒙嫒

30.德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叶齐茂

1.切实融入大系统主动对接大市场云衍

2.英文摘要

3.束河模式:以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罗明义

4.中原明珠——新乡闫因平

5.凝心聚力谋发展吉林大地铸辉煌柳青

6.巴山蜀水生机勃发天府城乡奋进跨越杨洪波

7.沧桑巨变六十年黄河金岸新绿洲城乡建设 刘慧芳

8.城乡面貌日新月异雪域高原精彩纷呈陈锦

9.城乡建设创伟业七彩云南谱华章冯志成

10.勇抓机遇闯新路海峡西岸展宏图林坚飞

11.打造生态园林的艺术家林爱庆

12.山水城市名山特色——山东省泰安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侧记

13.平湖市农房建设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倪琦根

14.统筹城乡建设打造生态成都——成都市外环路生态带建设工作探索孙明

15.信息

16.文物保护单位价值评价的思考——以山西省佛头寺保护规划为例褚奕爽

1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污水处理厂规划设计原则与要点——以核心水源区湖北省郧县为例肖郁湘,周家山,贺富霞,卢光华

18.景观设计对文化的传承与表现吕娟

19.坚持城乡统筹、多元的城镇化模式郭小燕

20.科学谋划扬鞭奋进提升厦门建设管理水平许海溪

21.惠民利民推进江都城市建设跨越式发展钱进,孙杰

22.工程建设项目拆迁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思路郑天真

23.强化措施稳步推进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高锐绪,王勇

24.南山村:城乡一体化的创新之路徐建华

25.廉租住房退出机制的完善与创新黄曙明

26.试析旧式无物业小区突破治理困境的途径——对福州市的个案研究姜杰敏

27.廉租住房"租售并举"确有推广价值张洪

28.租售并举:廉租住房建设的筹资善策翟峰

29.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也应借助市场的力量李华芳

30.出售廉租住房对"夹心层"不公平杨红旭

31.城乡建设 11月留声

32.普京办公室里的三幅画像韩林飞,赵喜伦

33.漫步瘦西湖陈谋勇

34.浅析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邵丽杰

35.东营市规范化物业管理工作探讨黄伟

15.科学发展盐城巨变——市民眼中的盐城城市建设三十年许国兴,严东鸣

16.北京市冯家峪镇:依托原生态资源打造绿色旅游乡镇李连柱HttP://

17.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广东省梅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纪实

18.安徽省建设厅:完善窗口首席代表制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安徽省建设厅政务服务中心

19.江苏省扬州市:三届人大接力监督古城建设健康有序侯载铭,罗庆玖,HouZaiming,LuoQingjiu

20.浙江省金华市:注重产业发展制定村庄规划金华市规划局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课题组

21.山东省胶州市:坚持城乡统筹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巩汉亭

22.河南省漯河市:百家民企施援手百村建设展新颜刘志杰,刘瑞红

23.江苏省东台市: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稳步建设中心村梅从卫,刘晓东,王磊

2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25."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又好又快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26.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27.规模和素质快速提升建筑节能取得阶段性成果

5.推进稽查执法重在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稽查办公室主任王早生贾衍邦,王雷

6.城市文化商业区的精髓:经济与文化相契合——访北京首商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曹伟金香梅,季娟娟

7.市场机制是把金钥匙——河北省推进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侧记赵丽娟

8.光之乐章水墨丹青——京杭大运河(杭州主城段)新亮灯工程谭永朝,TanYongchao

9.东莞市石排镇全力打造具有岭南特色中国镇东莞市石排镇人民政府

10.完善机制政策推动建筑节能科学发展城乡建设 李高峰

11."中原水城"睢县:谱写跨越发展的壮美诗篇王宁,徐照华

12.城市规划不要"过家家"杨明生

13.文化遗产保护切忌"画蛇添足"马婧婧

14.新农村建设不能只图"面子"明扬

18.浙江省湖州市:注重整体品位提升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祝时伟,ZhuShiwei

19.湖南省龙山县:"六高"加快城镇建设"龙凤"对接华塘新区梁高武

20.湖南省桂阳县槐江村:规划引领构建宜居宜业的文化名村曾正茂,傅立德

21.甘肃省甘南州:保护修复生态系统稳步推进牧民定居王文浩,WangWenhao

22.河北省平泉县:规范管理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刘春英

23.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赵晖,李景明

24.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王凯军,傅涛,胥树凡

25.整治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胡启春,许春莲,谭学军,王凯军

26.5月留声

27.加强农村民层搞震设防强化农村民居质量监管郭立宽

28.农村住宅用沼气能源的经济效益分析崔艳琦

29.浅谈集中居住点农宅建设的审批管理杨玉生

30.城乡建设 开发性金融支持农村建设的运作机制及成效武忠

31.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执行者

32.温州水务集团:成长中的温州水之星

33.广厦房产集团:浙江住宅产业的领军企业

34."点石成金"——俄罗斯建筑修复专家普鲁金韩林飞,隆万容

35.闽台不解之"建筑缘"(下)三间五间都是厝回护天井合归一陈凯峰

36.鸣沙山·月牙泉曹娟

城乡建设范文第3篇

这次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形势下,也是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建以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总结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分析当前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的工作。中央纪委、监察部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专门派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刚才,海南省海口市规划局、**省建设厅、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三个单位分别作了发言,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既有好的经验和做法,又有令人深省的教训,对于我们做好下一步反腐倡廉工作有着深刻的启发和教育意义。下面,我就加强新形势下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讲四个问题。

一、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中央纪委、监察部的工作部署,在驻部纪检组监察局的具体指导和大力协助下,紧紧围绕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业务工作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是开展了监督检查,中央重大决策得到较好的落实。二是注意加强教育引导,干部勤政廉政意识有所增强。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了惩防体系的构建。四是加强和案件查办工作,惩治腐败的威慑力有一定的增强。五是开展了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逐步规范权力的运行。六是加强了行风政风建设,解决了部分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二、充分认识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严重性

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必须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在腐败问题上没有天然免疫力。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上形形的腐朽落后思想同样会侵蚀一些党员、干部,如果思想防线不牢、意志不坚定,就很容易受到腐败病毒的感染,甚至跌入腐败的泥坑。因此,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一刻也不能放松。”

从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情况看,我们的反腐倡廉形势不仅同样严峻,而且是腐败现象的多发区、高发区。一是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重大腐败案件增多,且性质恶劣。比较突出的是重庆市规划局、海南省海口市规划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相继发生比较重大的腐败案件,涉及金额相当惊人。海口市规划局前局长许西茂涉案金额4000多万元。****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原主任李树彪挪用公积金1.15亿元,转到澳门去,十分恶劣。按照中央纪委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我们会同监察部组织了调研组到海南和重庆,下一步还要到**,就有关问题进行专项调研和调查,摸清情况,提出意见和下一步的建议。二是单位主要负责人违纪违法案件突出。一些单位主要负责人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利用职权为个人谋取利益。据初步统计,****年至****年三年间,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单位正职和副职违纪违法人数达**7人,占系统内行政机关违纪违法人数的39.5%。所以说,我们是高发多发领域一点不为过,并且是有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三是“集体腐败”、串案窝案和连续发案现象突出。领导班子之间、领导与财务等人员之间合谋的“集体腐败”,与家属亲友串联的“家庭腐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新疆乌鲁木齐市城市房屋拆迁处集体侵吞拆迁补偿费案,从原处长董金生到一般办事员,共涉及20多人。再如云南省昆明市规划局原三任局长,都纷纷地相继落马。四是案件涉及面比以前扩大很多。以前被认为是“清水衙门”的部门,比如说公园的管理,现在也发生了一些违纪违法案件。江苏省南通市文峰公园原主任唐俊平,在游艺项目场地招租中受贿。湖北省建设厅原总工程师彭东安,违规擅自与一家理财公司签订协议,将1亿多元住房公积金委托给理财公司购买国债,而理财公司则将该资金投入股市,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问题严重性还在于,这些问题有的是长期存在的,但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刚才**省建设厅在发言中讲到的**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原主任李树彪,从1999年就开始挪用住房公积金,到****年才被发现,足见我们管理问题上的严重,所以我们感觉到这些问题足以引起我们大家的重视,要深刻认识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当前违纪违法行为的严重情况,充分认识到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狠抓五项措施,大力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按照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有针对性地抓好五项措施,也就是“学习教育、制度建设、监督管理、改革创新、严肃惩处”,来做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廉政建设工作。

(一)抓好学习教育,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一些干部滑向腐化堕落的泥坑,从根本上讲,是放松改造主观世界的恶果。所以,我们要不断强化反腐倡廉教育,着力提高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能力。这个方面主要有两点,一是继续加强深化对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要加强国家法律法规、党纪党规以及中央《实施纲要》等反腐倡廉建设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教育,引导干部遵纪守法,这是最基本的东西。二是要典型引路,案件警示。以案说纪、以案明法,给犯错误的人打一针“清醒剂”,给没犯错误的人打一剂“预防针”,做到警钟长鸣。在当前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和完善的过程中,我们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产生一些腐败现象,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既要典型引路,又要加强警示教育。最近驻部纪检组监察局按照部党组的要求,正在搜集整理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案例选编,准备下发,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

(二)要抓制度建设,逐步完善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体制机制建设。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同志的两次批示中都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下一步将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制度建设,部机关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今后都要特别加强这方面的制度建设。特别需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完善城乡规划的管理制度。加快制定《城乡规划法》配套法规,尽快出台规划执行当中的具体制度和办法,尤其要注意制定和完善调整用地性质和容积率、修改规划的条件、程序和决定的过程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把过程在程序上明确予以制定和完善。从这两年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发生的腐败案件来看,利用城乡规划进行犯罪、牟取私利的案件呈多发趋势,因此我们从部里到各个省、市、县都要在城乡规划的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二是完善住房公积金的监督和管理。从这两年的情况看,公积金的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首先要完善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集体决策制度。前面讲到的几起案件,都是由于集体决策制度没有很好的建立和执行。第二要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内部也要有一个制约机制。第三要对公积金各级管理中心负责人的资格、政绩都要进行考核,同时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第四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和地方一起建立和完善住房公积金监管的信息系统。三是进一步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度。四是专门制定针对利用职权之便谋私的制度。特别是针对主要领导干部,建立以防止主要领导利用职务谋私的制度。上海市建设和交通系统之所以这些年在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方面做得比较好,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有一套制约机制。主要领导一方面要赋予他权力,同时也要对他监督。五是针对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管理的面多、机构多的情况,注重建立协调机制。我们系统涉及的方面比较多,要加强沟通,加强协调。今后特别是地级市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的机制。

(三)抓监督管理,努力促进行政权力依法科学行使。监督管理有三个方面当前要特别注意。一是切实加强对城乡规划的监督。失去了监督的权力肯定要导致腐败。第一要把监督工作贯穿于城乡规划制定、实施、修改的全过程;第二,建设部将进一步扩大派驻城市规划监督管理督察员的范围,既可以去监督、检查、督察,也可以帮地方一起来科学规划、科学地实施规划。很多地方开始不认识这一点,以为我们部派人来就是盯着他们,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其实,我们一方面承担着监督的职能和任务,更多的是和地方政府一起把规划编得更科学,更能够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划去实施。二是开展住房公积金专项治理。请各地抓紧时间自查自纠,**月份我们还要会同监察部对住房公积金管理的自查自纠情况进行检查,必要的话还要专门召开会议。三是深入推进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和深化治理商业贿赂。另外,在监督管理这个问题上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充分发挥群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这也是防止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四)抓改革创新,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重点是要推进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下一步,我们部里要研究这个问题,作为加强机关本身制度建设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来抓。

(五)抓严肃惩处,严肃惩戒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加大惩处力度,特别是对发现的大案要案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我们反复地敲警钟,你自己却贪欲心那么强,不顾法纪,出了问题,我们或者我们配合纪检监察部门一定要严肃处理。

总之要用上面这“五抓”来进一步抓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反腐倡廉工作。

四、三点要求

第一,要求各省建设厅党组,建议各地党委以及各地各有关部门的领导班子要重视这项工作。**月底以前,要专门召开一次反腐倡廉工作会议。为了开好这次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会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也专门召开了党组会,研究了有关问题。

第二,我们部机关的各司局、部属单位、各省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迅速认真地贯彻这次会议的精神,要在**月**日以前制定出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工作方案。今年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对这次会议的贯彻落实情况,特别是“五个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第三,部党组按照中央纪委的要求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五年规划搞了一个实施意见,近期将要下发。请各地按照中央纪委的有关规定和我们部将要下发的反腐倡廉工作五年规划《实施意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中长期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实施意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反腐倡廉工作既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重大的、紧迫的工作,我们一定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中央纪委监察部的要求,围绕着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结合这次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活动,进一步搞好系统的反腐倡廉工作。首先我们要从部机关做起,下一步我们待三定工作完成之后,要研究部机关怎么加强反腐倡廉工作。这次会议主要是讲系统,切实起到对系统行业指导的责任。

另外,我再讲一个问题,就是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问题。在年初的南方冰冻冰雪灾害以后,又发生了汶川地震灾害,之后又连续发生了山西的垮坝、河北的三鹿奶粉、黑龙江的煤矿、深圳的大火、河南的煤矿等六起损失很大、影响很恶劣的事件,也给我们工程的质量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工程质量问题没有暴露出来,暴露出来问题也小不了,我们要居安思危。最近我们部发了一个通知,要求各地在国庆节前要加强工程质量的检查,千万不要出问题。光发文还不行,部党组还派了五六个组下去,主要是帮助、督促、指导地方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特别是一些重要工程要突出地抓一下这方面的问题。这次国务院定的部三定方案,在最后决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工程质量这个问题上的任务和职责的时候做了较大修改,任务和责任实际上是很大的,但是主要是一个监督的责任,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城乡建设范文第4篇

李晋修在讲话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进一步加强城乡建设与管理工作,是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也是我们加快城乡建设的根本动力。为此,市委、市政府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按照“构筑特色,营造绿色,打造精品,提升魅力”的理念,扎实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科学规划,构建特色。我市要确定城区建筑主体风格,突出民族、文化、地域等特色,力求城市建设与周围自然环境相统一、和谐。同时对每一个建筑在造型、色彩、符号等方面都要进行仔细推敲、科学设计,逐步做到长短搭配,高低错落,疏密有间,各具特点。要精心建设,打造精品。各建设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按照项目进度有序推进工程建设,力争所有项目都建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

李晋修强调,要按照城市管理年活动方案,严格落实责任部门和单位,确保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加大市容环境整治力度。对城区主干道进行规范化管理,坚持疏堵结合。加大环境监察力度。做好环境污染隐患排查和环境安全检查,严防各类污染事故。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噪音、烟尘污染等问题。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提高物业服务素质,要及时处理好居民投诉的各类问题,着力解决好水、电、气、热供应保障。与此同时,各部门要主动配合,合力攻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中来,及时协调解决复杂问题和矛盾,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随到随办,切实畅通城建的“绿色通道”。

副市长张太航对2008年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就如何做好今年的城建工作提出要求。要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以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品位为目标,高起点高层次规划、高质量建设。全面推行以保障性安居工程为主的住房建设;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深入推动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全面提高城乡规划水平;全力促进建设行业发展;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

会上宣读了《城市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抚松县政府、市城市综合执法支队、吉林星泰集团有限公司等部门作了发言。

城乡建设范文第5篇

一、2007年的城乡建设工作

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镇实行计划单列后城乡建设工作继续深入推进的一年。一年来,全镇建设工作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建设“投资环境好、服务水平高、发展后劲足、生产要素聚集能力强的‘工贸强镇’”的战略决策和年度建设目标,以“规划先导,建管并重;集约土地,建设精品;综合配套,提升功能”为工作原则,采取新建与改造并举,开发与建设并重,完善功能设施,创造发展环境,较好的完成了城乡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一)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一是修编城镇总体规划。根据河西堡镇管理体制改革后的现实要求,对城市定位、发展方向和功能分区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进一步修编完善了城市总体规划。目前,城镇总体规划修编方案已基本完成,正在修改完善。二是严格规划管理。对城镇规划区内的重点开发地块、重点地段建设项目的选址定位和沿街开发项目,严格落实建设项目报建制度、规划审批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工程招投标制度、竣工验收制度和质量终身负责制度。坚决杜绝无证设计、无照施工和违章建设,全年共报批建设用地规划14份,批准用地面积209611.12平方米(合314.42亩),建筑面积82965.2平方米,完成投资8768.34万元。同时,严把开工放线和基槽验线及立面效果控制,使之置于规划的牢牢控制之下,确保了城市规划依法实施,杜绝了违法建设现象的发生。三是进一步规范了镇村建设。制定下发了《关于规范镇区住宅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全镇农宅建设规划管理的决定》等两份规范性文件,对驻镇单位开发商品住宅楼和村民建房严格按照审批程序,从严把关。并会同镇国土资源局、城建监察中队等部门联动监管,对违法建设行为做到了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有效遏制了城乡违法违章建设行为的发生,使得城区单位、居民和社会公众的规划意识不断增强,达到了规范城市建设行为,创造有利发展环境的目的。

(二)重点建设工程完成情况

2007年,针对开工项目多、任务重、建设标准高的实际状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采取分工负责,跟班作业,分步实施,协调推进的工作模式,全力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全程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以实际行动实践了“干完一处工程,增添一处亮点”的工作要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改善。

1、围绕扩展城镇空间,加快了城镇路网建设

一是金河路拓建工程。该项目于2005年8月被市发改委批准立项(金发改投资(2005)110号文),道路全长2.46公里,红线控制宽度40米,概算投资1762万元。止11月底,金河路西段0.78公里和东段工农渠与省道212线相接的0.5公里已全面完工,永电大桥、金川河桥和工农渠桥主体工程也已全部完成,道路全线贯通。该条道路建成通车,对推动镇域经济发展,扩展城镇发展空间,解决城镇交通等问题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金昌路改造工程。为更好的发挥金昌路的交通功能,对金昌路翻浆严重的长1.8公里路段(玉河路口至金河路口)进行主车道改造。目前,道路路基工程已基本完工。

三是河雅路、永河路改造工程。河雅路改造建设内容主要是:机动车、非机动车道沥青混凝土罩面79020平方米,换砌道牙19820米。永河路道路改造按照河雅路路幅形式设计,其建设内容主要是机动车道罩面5880平方米,改造拓建非机动车道4801平方米,换砌道牙2940米,配套工程包括给排水过路管线预埋、绿化美化及路灯架设等。现各项工作已全部按期完工,共投入资金541万元。

四是建河路拓建工程。建河路位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中小企业园区,自省道212线起,往东至下洼子八社与河清公路顺接,道路全长2.6公里,红线控制宽度30米,止目前,宽15米的主车道路基土石方工程已全部完工。

近几年来,我镇狠抓道路交通建设,共拓建改造城市主次干道十条,硬化路面173300多平方米,修补路面78500多平方米。实施了镇村通油路工程和村村通油路工程,共硬化村级道路19.3公里,硬化面积达到77200多平方米。

2、围绕实现镇区各项事业均衡发展,大力实施各项功能设施建设

一是高标准完成了各项规划设计任务。组织完成了文化休憩园规划设计方案,镇政府办公楼设计方案和永河路非机动车道拓建改造设计,建河路道路拓建施工图设计。完成了青山堡、上三庄、寺门、下洼子和黄家泉五村的现状测绘工作,现正在进行村庄规划设计。

二是镇区绿化及工业企业供水工程。该工程于2005年8月由县发展计划局立项批准,概算总投资31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输水管道7547米,改造旧输水管道200米,新建调节池2座,加压泵站1座,工程计划分两期实施。现一期工程永河路、河雅路至金泥集团干法厂3947米工业、绿化用水专线铺设工程已全部完工。二期工程待条件成熟后实施。

三是镇区集中供暖工程。按照《河西堡镇供暖专项规划》要求,积极与永昌发电公司、金化集团公司协调城镇集中供暖事宜,现镇机关及家属区由永昌发电公司统一供暖,河西堡交警队家属区、工行河西堡支行家属区、金昌铁业有限公司家属区由金化集团公司统一供暖,供暖面积分别达到32万多平方米和45万多平方米。同时,镇供热站将河西堡焊条厂、八一食品厂、河西堡法庭等11家单位和67个商业网点及馨河花园全部纳入服务范围,区域供热面积达到39300m2,镇区集中供热工程已初具规模。

四是馨河花园建设工程。按照生产生活区域相互分离的原则,在2005年对占地面积3.59公顷的馨河花园小区建设作出详细规划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河西堡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化建设,2007年正式启动小区开发建设,修建高标准住宅楼3栋,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总投资1250万元。

五是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该工程由永昌县水利局立项批准,主要解决河东堡、下洼子、西庄子等9个村,70个社,15600人生活用水和中小企业开发区的生产用水问题。建设内容主要是引水渠、加压泵房、水处理厂和输配水管线,设计供水能力为1600m3/d。工程建设分一、二、三期实施,现一期工程水处理厂、400米引水渠和8000米输水主管线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投入资金225万元。

六是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工程。对河雅路、广河路、玉河路、银河路、金河路西段、永河路等9.24公里主干道进行了交通标线始划,并配套完善了道路交通标志,完成投资66.7万元。

3、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改善居民生活居住环境

一是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坚持不懈地治脏、治乱、治差。在2005年成功实施环境卫生进社区的基础上,2007年又向各村配备了卫生监督员,并适当提高了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扩大了城区保洁面积,“脏乱差”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二是对河雅路继续实施了拆围透绿、拆墙建绿工程。拆除了沿线占压道路红线的违章建筑,对部分沿路围墙和建筑物进行了整修和粉饰,并拆除了所有不合格店名牌、广告牌,取缔马路市场,清理了店外作业、乱堆乱放和临时摊点,市容市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三是狠抓“三化”(绿化、美化、亮化)配套建设。在主要街道和各厂区、居民区种植风景树18.9万株,草坪63000多m2,先后共架设路灯360盏,提升了居住环境质量。

(三)强化经营城镇理念,不断拓宽建设项目筹资渠道

近年来,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改变以往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全由政府投资的方式,逐步建立起了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以地企共建为主体,全社会、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的筹资格局。通过出让道路、桥梁等市政设施冠名权,吸纳各企业资金参与市政建设,如在道路建设工程中,因金泥集团公司提供了130万元的水泥建材,将原长城路更名为金泥大道;永昌发电公司投资30万元用于金河东路立交桥建设,将该立交桥命名为永电大桥。在玉河路、银河路开发建设中,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等市场化方式,共储备土地384.2亩,拍卖出让土地28703平方米,实现土地受益420多万元。将部分城镇资源适度商品化和商业化,改变无偿享有公用设施和社会资源的状况,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投资建设,充分开发使用城镇市政公用事业的潜在资源。几年来,共募集城镇建设资金1850多万元,做到了资金筹措多元化,建设行为企业化,资源享用商品化。

我镇2007年的城乡建设工作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级人大代表的监督下,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城镇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城镇建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不配套,尤其是城镇给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滞后,影响了城镇总体功能的发挥,所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08年主要工作

2008年,全镇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突出服务主题,建设工贸强镇”的奋斗目标,加强镇区重要功能区的市政配套建设,增强城镇承载力,提升与完善城镇功能;积极促进全镇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坚持建管并重,实施管理创新,促进建设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8年我镇建设工作的重点是:

(一)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完善城镇功能

2008年,全镇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建设项目9项,其中续建工程5项,新建工程4项。

1、续建工程

一是金河路续建工程。完成金河路东段1.2公里路段30000平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任务,并配套完成永电大桥、金川河桥和工农渠桥装饰装修工程,计划7月底前全面完工;

二是建河路道路硬化工程。在2007年完成预埋涵管和路基工程的基础上,全线贯通建河路,与河清公路顺接,并完成长2.6公里,宽15米主车道的硬化铺筑任务,工程总投资330万元;

三是金昌路改造工程。金昌路改造工程现已完成长1.8公里路段(玉河路口至金河路口)路基工程,计划2008年9月底前完成全长2.8公里改造路段的路基路面和道牙换砌工程,工程总投资550万元;

四是馨河花园续建工程。按照“统一规划、综合设计、成片开发、配套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支持金昌金华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馨河花园续建商品住宅楼4栋,新增住宅面积约12000m2。同时,加大宏观管理力度,强化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完善项目申报、预售、验收等核查程序,引导我镇房地产业规范发展,营造良好的房地产市场环境。

五是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工程。对金泥大道、金河路东段和新建道路继续进行交通标线始划,并配套完善交通标志牌等设施,加强道路交通管制和引导。

2、新建工程

一是文化休憩园建设工程。为不断满足城镇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文化休憩园建设工程在2007年完成可行性研究分析、规划设计方案制定和征地拆迁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2008年建设占地60000m2的文化休憩园。文化休憩园建设严格按照市县评审通过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图实施,力争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相关景点的建设,增添新的人文景观,该工程概算总投资880万元。

二是振河路拓建工程。振河路位于河雅路中段,是城镇总体规划中的一条城市次干道,道路红线控制宽度30米,全长760米,按一块板路幅形式设计,需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11400平方米,工程概算总投资420万元。

三是污水处理工程。随着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生产生活用水量与日俱增,加之生产生活污水未经深度处理,直接排入自备渗坑和金川河道,水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严重,建设污水处理厂已势在必行。计划今年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在镇区排水管网末端,其建设内容主要是蓄水池、加压泵站、污水生物处理设施等。工程概算总投资3200万元,计划建设期限两年,2008年计划投资1200万元。

四是金河路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完成金河路绿化亮化工程,新增绿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架设路灯68盏。敷设金河路给水管线2600(dn200pe管)米,排水管线2500(dn400混凝土管)米,工程概算总投资300万元。同时,结合道路两侧开发建设,修建镇政府综合办公楼;

(二)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我镇的农宅建设将按照编制好的村庄规划全力推进,对纳入城镇总体规划的周边四村,原则上以农宅小区方式进行规划和分期分批建设,今年在河西堡村、沙窝村选址新建2个村民住宅小区。对距镇区较远的村庄,以村为单位进行规划建设,迁社并点、分期分步建设。对各小区的农宅建设,坚持一户一宅、旧宅地复垦的原则,做到集约节约用地,尽量不占耕地或少占耕地。

(三)坚持建管并重,实施管理创新

在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建设、完善的同时,加大规划管理力度,严格执行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切实落实规划意图。进一步健全项目报建、审批、验收程序,在优化设计、优化资源配置、优化施工组织上下功夫,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继续强化项目建设管理责任制,落实法定建设程序和工程管理的各项制度和强制性标准。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协调管理,充分发挥城建监察中队的职能,建立建设项目源头控制监督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投资效益。进一步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及时研究解决影响质量和安全的问题,杜绝违章建筑。

城乡建设范文第6篇

关键词:黄陵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规划管理

引言:

做好城乡规划管理,是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不断完善的要求,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黄陵县的城乡建设规划的工作已有一定的深度。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我县的基本概况和城乡建设规划管理的概念、依据及原则进行阐释,然后对如何做好城乡建设规划管理进行探讨。

一、黄陵县概况

黄陵县地处陕西省中部,具有得天独厚的综合发展优势。辖区有6镇1乡3个社区服务中心构成,总面积为:2292平方公里,人口近13万;拥有黄帝陵等优美的旅游景点及丰饶的自然资源。为给十二五规划建设添砖加瓦,如今我县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例如:城市建设方面,制定了集山、水、城、陵为一体的生态祭祀型旅游名城的目标,并不断的围绕目标努力,现已取得一定成效。如轩辕大道和商业大街的兴建等;在电力供应方面,通过与西北供电网的连接及提高本县的发电量等方式,实现了对生产建设及经济开发的能源的充足供应;在交通方面,通过进行全县192个行政村通油路与与主。

一、城乡建设规划管理的原则

(1)城乡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适合的城乡建设规划管理方案。

(2)依法行政、科学规划:在进行城乡建设规划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制定相关方案的过程中,做好依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程序进行。

(3)关注民生:在制定城乡建设规划管理的方案时,必须要立足于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然后对城市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相关的公共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4)可持续:在城乡建设规划管理的方案设计中,必须依照可持续的原则,对城乡发展的规模、步骤以及标准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使其实现有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

二、做好城乡建设规划管理探讨

由黄陵县进行城乡规划的事实可以知道,黄陵县首先对城乡建设进行了目标的确立,制定了集山、水、城、陵为一体的生态祭祀型旅游名城的目标,然后在之后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这样不仅能够使工作有据可依,还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工程的步骤;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各方的配合以及相关辅助工作的配合,使得城乡建设规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黄陵县的规划工作中可以看出,在进行城乡建设规划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各部门紧密合作。

在进行城乡建设规划的过程中,最基本的就是做好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工作,这是工作开展的基础。随着十二五规划建设的推进,我国现处于“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进行城乡建设规划管理的时候,必须紧密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才能做好城乡建设规划管理,使之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城乡规划部和土地、经济部等相关部门进行紧密合作,对规划范围内的开发区、工业园区等项目进行良好的规划管理,使项目的引进、选址的规划、方案的设计以及工程项目的审批等能够高效进行。就目前来说,很多城乡建设问题都是由于相互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所导致的;在沟通的过程中,将城乡建设的各种目标以及相关事宜确定好,这样在之后的建设中才会不出现问题。

2.抓紧政风行风建设。

政风行风建设是进行城乡规划建设的重要保障。在进行城乡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暗箱操作、拖拉、推诿等情况已经不是个例,而是影响工程进行的很重要的问题了。当发现这种问题时,应该进行严肃的处理,在进行城乡规划建设之前,也要对相应问题进行说明,让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政风行风的重要性。同时,应该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参与人员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施工项目的对政风行风进行规范的措施和方法,在进行相关内容的制定时,要实现审批的文字量化明确、限时办结。同时,在具体操作中,施行“批复、批准、批驳”的行政审批模式,确保工作的有序性,这样同时还能够明确责任到个人。为了确保相关人员的政风行风不出问题,也要根据工程项目进行相应的责任制度的确立,让城乡规划建设的责任能够落实到个人。这样对于约束相关人员的政风行风具有重要的帮助。把相关的审批环节至于服务中心大厅办理;破除“官即管”的观念。这样不但能很好的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同时还可以避免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效益化,从而实现审批程序的公开、透明,从而提高行政管理效能。

3.优化行政资源。

优化行政资源,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实行““一家受理,抄告相关, 并联审查, 限时完成”的审批模式,使报建单位只要到规划主管部门去进行审批就可以,无需到各个职能部门去一一盖章;

用“并联审批”取代“传统的串联审批”,从而避免报建单位不知往哪跑、多跑等无用功的情况出现。

这样就能很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4.建立社会监督和行政监督。

(1)规范公示内容和程序。

首先,对规划许可内容、办事程序、时间期限以及建设项目的批前、批后等工作进行明确。然后,建立社会监督体系和相应的投诉方式以及其受理的程序和时限。最后,形成横向覆盖的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监察三大职能, 纵向覆盖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过程的“ 阳光规划” 体系。

(2)拓宽公示的载体和形式。

根据要公开的内容选取适合的公开方式,从而拓宽公的载体和形式,进而是群众的了解度更深、监督力更强。例如:通过相关的公示大厅、公示牌、报纸以及网站进行公示,实现项目审批规划公示的“四位一体”;通过广场咨询、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以及规划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公示;通过征询、咨询、论证等方式,对公众关注率较高的内容(如:居住区和公共设施)进行公示;依托行风监督员、专家组、咨询委员会、规划协会等队伍或载体开展公示。

(3)加强公示的互动和沟通。

在实施公示的过程中,注重强化公众参与,对群众的意见要及时答复。具体操作:设立相应的举报电话、公布信箱以及渠道等。这样就可以增加市民对公示的参与性,从而使监督的效果趋向良好。当收到群众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时,要进行及时整理,然后给群众做出相应的答复,这样才能体现社会监督的效果。另外,也要重视机关内部行政管理执法教育和监督,从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效能监督机制入手,立足实效,强化措施,推进城乡规划系整体形象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乔兴亚. 城乡建设规划管理漫谈. 2 010年6 月.

城乡建设范文第7篇

会议期间,与会同志实地参观考察了玉溪市红塔区出水口生态公园、聂耳文化广场和红河州建水县旧城改造、蒙自县文化中心、新天地步行街、垃圾处理场等市政设施规划建设情况,亲身体验和感受了两州市在推进城乡建设方面的一些新进展和新变化。红河州、玉溪市分别作了大会交流发言,全面介绍了2州市推进城乡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昆明市、曲靖市、丽江市、楚雄州和大理市、景洪市、瑞丽市、腾冲县、富宁县等县(市、区)以及官渡区官渡镇、新平县戛洒镇、大理市喜洲镇等也对当地的城乡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向大会提供了书面交流材料。各地推进城乡建设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光荣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光荣同志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省城乡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全面总结了经验,分析了形势,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城乡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思路和对策措施。光荣同志的讲话,总揽全局、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推进新时期全省城乡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下,经过与会同志们的共同努力,这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是一次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务实高效、成果显著的会议,是一次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会议。下面,我就抓好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这次会议文件材料较多,内容十分丰富。会议出台了《****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20****—2012年)》和《****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20****—2012年)》,同时对省人民政府拟制定出台的《关于又好又快推进城乡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全省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加强运营管理工作的意见》两个文件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很好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此外,在会议讨论中,与会代表特别是各州(市)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结合实际,畅所欲言,重点就学习贯彻光荣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城乡建设步伐,提出了一系列很有参考价值的建议。省人民政府将充分吸纳与会同志在讨论中提出的建议,抓紧修改完善并正式出台2个《意见》,用于指导全省城乡建设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等工作。抓好本次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和落实工作,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地、各部门要迅速传达学习好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同时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抓紧研究,提出具体的贯彻落实意见,制定有效措施,层层抓好落实。

第二,要抓好城乡规划的编制和修订。规划对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是城乡建设、发展的蓝图和依据,是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城乡建设和实施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规划是最大的节约,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浪费。当前,我省城乡规划不全面、不系统、不合理和不完善等问题仍然非常突出,不容忽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认真贯彻落实光荣省长的讲话精神,坚持规划先行、分级负责的原则,按照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富规划”、“穷建设”的理念,在认真研究总结我省“六个层次”城镇建设中不同类型规划问题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地做好我省城乡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科学指导城乡建设。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批准,抓紧启动全省城镇体系规划修编,更好地指导全省城镇建设。二是加快推进昆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和报批工作,同时抓紧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切实加快现代新昆明建设步伐。三是在尽快完成滇中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加快滇西、滇东北、滇东南、滇南等城市群规划和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发挥区域性城市规划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四是抓紧开展县级以上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对适应发展需要的可以不动,继续执行,对已不适应发展的要及时修订。同时,要多方筹集资金,积极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五是抓紧边境口岸城镇、旅游小镇等各类小城镇的规划编制和修编工作,有条件的小城镇要探索性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六是积极开展试点,适时启动乡村规划编制工作。七是积极探索开展城乡规划编制修订工作的新机制和新路径,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权威性和实用性。同时,要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广泛运用行政的、市场的、社会的力量,大力推动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三,要抓好城乡的各项建设。城乡建设的实质是为经济社会构建发展载体,为城乡居民创造生活空间。一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建设现代文明城乡的重要标志。要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要求,加强城镇道路、通信、能源、供排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二是按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新建设施相结合、设施改造与功能提升相结合、区域服务机构调整搬迁与资源整合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布局城乡医疗机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以及文化、体育、娱乐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立起与城镇空间结构、产业发展和人口分布相协调,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服务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三是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加强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结合起来,自然景观的恢复保护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建设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生态良好、资源节约的城镇绿化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大对各地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提升、推广和重要历史性建筑的保护、修复,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建筑风格,挖掘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突出城镇建设的特色。五是培育产业支撑。要结合当地实际,培植特色产业,研究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壮大,为城乡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要抓好城乡管理工作。城乡建设工作,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城乡管理与民生息息相关,具有“多、杂、细、碎”等特点。要牢固树立建管并重观念,下大力气抓好管理工作,着力营造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环境。一是严格市容管理,搞好市容市貌整治和绿化美化建设,努力营造整洁、有序、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城中村”和城郊接合部的脏、乱、差治理。二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强化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城镇供水、污水处理、供气、废物处理等各行业的应急预警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加快推进“数字化城镇”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四是加强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等税费收入的征缴、使用和管理,确保足额征收并全部用于城市维护和建设。

第五,要抓好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运营管理,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城镇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我省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不配套,处理能力不足,处理水平偏低等问题较为突出。目前,我省还有90多个县没有污水处理厂,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中,对环境造成重大威胁;全省的垃圾处理场不到40个,许多县城的垃圾处理场不符合规格,简单填埋,影响地下水和周边环境。为切实加强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省人民政府审核批准了全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两个五年规划,并将出台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加强运营管理的《意见》。今天,省人民政府还将与各州(市)人民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省人民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抓紧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完成规划目标任务。一是明确任务。到2012年,全省各县(市、区)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有合格的雨污分流管网系统和垃圾清运设施,污水收集率平均达到85%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新增化学需氧量(COD)的削减量达到相应标准,再生水利用水平逐步提高。二是搭建投融资平台,搞好资本运作。目前,省和国家的补助,只能解决1/4左右的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为更好的推动资本运作,有条件的州(市)、县(市、区)也应配套部分资金,努力使各级人民政府的投资达到30%左右或以上。资本运作要以州、市为单位搭建投融资平台,并且按照“肥瘦结合”的原则,将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捆绑,实施统一招商或由现有企业建设和经营,通过规模效益和行业互补效应增加招商引资吸引力。条件具备的地区,也可以县为单位组建投融资平台。三是政府规划,各级支持。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2个5年规划的要求,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抓紧完成好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规划编制和审批,把国家、省、州(市)和县(市、区)配套的资金作为资本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来推动。另外,建设、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等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四是理顺价格,适当照顾。省人民政府的意见初步确定,年内各州(市)可将污水处理价格提高至0.8元/吨,今后逐年提高到保本微利的水平。各地要把握好时机,加快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改革方案,既要确保不对价格指数产生大的影响,又要保障运营企业的利益,还要充分考虑对困难企业和群众的补助、减免,逐步理顺价格机制。具体的要求和措施在即将下发的两个《意见》中,特别强调这项工作的责任在州(市),县(市、区)的责任就是在州(市)的安排下抓好落实,提供服务,保证配套。

第六,要抓好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城乡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要按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应我省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体制和新机制。城乡建设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是进一步提高投融资能力,推进市场化进程,有效破解筹融资难这一发展瓶颈和难题。一是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要把城市看成一种资产,把城建当作一种产业,凡有回报的城市建设项目均可推向市场。要根据“谁投入,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企业愿意投资的,就放手让企业去经营;能引进外资的,就大胆地吸引外商来投资。要敢于拿盈利项目招商,敢于把优质资产变现,敢于多方融资经营,逐步开放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市场,实现城市建设从单一投入向多方投入,从以政府投入为主向以企业投入为主转变。二是建立完善资本市场,提高资本运作水平。鼓励各类社会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BOT(建设—运营—转让)等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支持运用TOT(转让—运营—转让)等方式,将现有市政公用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整体或部分转让,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本运营效率。三是深入推进公用事务管理体制改革,搭建融资平台,拓展融资渠道。积极推行城市供排水和污水垃圾经营管理一体化,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跨区域经营专业化集团,大力扶持具备条件的水务公司、垃圾处理企业上市融资。充分利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资产和政府投入的资金,发展各类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和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搭建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四是进一步建立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和出让制度,通过按规划、分步骤审批供地,集中行政资源、分步分片招商搞建设等办法来推动城乡规划的实施,让政府在土地出让中受益,更好地实现以地生财、以财建城。

第七,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城乡建设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人民政府、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和共同努力。省直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服从大局,相互协调,积极破除各种体制,研究制定加快城乡建设的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加快城乡建设列上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把城乡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特别要强调的是,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真正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面纳入目标考核体系予以推进落实。各州(市)的州(市)长作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抓好贯彻落实。各县(市、区)的县(市、区)长作为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目标责任书所确定的项目推进工作,确保项目按期开工建设和投产运营。对目标任务完成较好的州(市),省人民政府将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严重滞后,不能如期完成目标任务的地区和部门,要按照****省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的要求,通报批评直至问责。

城乡建设范文第8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乡建设的决定》(昆发〔**〕12号)提出的各项城乡建设目标任务,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思路

党的十七大明确了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战略部署。当前,**正进入工业化加速、城市化提升、市场化转型、国际化拓展的时期。在现代新**建设中,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已成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面前,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快城乡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用新的信念、理念和观念指导实践,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围绕富民、强市两大目标,强化城乡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工艺化,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城乡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做到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规划先行,节约资源,配套建设,完善功能,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切实提高城乡建设开发水平。通过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高城市对县乡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形成经济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城乡体系,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推动我市率先走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现代新**建设的宏伟目标。

二、建设原则

(一)坚持统筹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强化主城和县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正确处理好中心城市与县城和重点镇建设以及周边乡镇、村庄的相互关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确保城乡建设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促进城乡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三化”原则。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工艺化的要求,先规划后建设,做到无规划不建设,无设计不施工。坚决实行城市道路的红线,生态绿化的绿线,水源、河道保护的蓝线,市政公用设施的黄线,名胜古迹的紫线,高压走廊的黑线,凡是涉及市政基础设施的道路、给排水、供电、广电、通讯、燃气等工程以及建筑物,必须服从统一规划,做到适度超前,全面满足城市综合配套功能的发展要求。研究制定城乡建设各项基础设施和建筑物设计、勘察和施工的标准化技术规范;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建筑行业、建筑勘察设计行业、工程监理行业、工程中介服务行业的规范化建设管理制度;各项基础设施和建筑物施工的工艺化流程技术规范等三项规范。用“三化”指导实践,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

(三)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一切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充分考虑县城、乡镇、村庄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尊重基层和村民意愿,突出区域特色,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合理确定发展规模,统筹兼顾当前和长远的利益,量力而行,分步实施,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城乡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四)坚持配套建设管理原则。在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房屋建筑及其构筑物建设时,做到地上、地下空间超前规划,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程序,各项配套设施同步实施,不留死角,全面提升建设水平,用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推广应用农村民居建筑抗震技术导则和民居图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做好工程前期立项、招标投标、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管理工作。

(五)坚持产业支撑原则。推进全市建筑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支持企业做强做大。按照主城和县城产业布局和工业园区规划要求,努力完成省、市工业园区各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把工业园区建成布局合理、公共配套、环境优美、功能互补的产业区,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不断增强城乡经济活力。

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城乡建设的目标任务

为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城乡建设的目标任务,各县(市)区要认真贯彻落实。

(一)按照“三个板块”分类指导的方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严格执行14个县(市)区“三大板块”发展战略,主城四区、安宁和呈贡新城为第一板块,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石林、宜良、晋宁为第二板块,做大做强旅游等特色产业;北部五县区为第三板块,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自我发展潜力。各县城、重点镇要以工业向园区集中、商铺向市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小区集中为指导,把六个省级开发区和一批市级特色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为引进经济发展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产业打好硬件建设基础,使工业园区成为龙头型、基地型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带动、示范和环境功能。认真实施省级3个重点小城镇和7个旅游小镇,市级13个重点镇和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以工促农、以旅促农、以城带乡,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

(二)认真落实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确定的“一二三四五六”重点工程。实施城市交通拥堵缓解、微循环道路改造、城乡公交一体化、公共空间开辟、**信息港开港等一年实现工程;实施“一湖三环”闭合、园区和县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等两年突破工程;实施主城区、环湖及29条入湖河道截污收集处理、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建设、市域环境生态系统建设等三年达标工程;实施主城和环湖轨道交通、“两环五射”高速公路、**新机场一期、牛栏江调水等四年投运工程;实施“城中村”重建、主城改造、县城建设、小城镇开发等五年提升工程;实施城市地铁、滇中城际轨道、滇池清淤和外流域调水、城市“四创两争”、滇池流域城乡一体化、滇中区域(同城)发展一体化等六年基本实现工程。

(三)坚持主城和新区并重的原则,加快新区建设,推进呈贡新城30平方公里核心区和空港经济区建设,完成配套基础设施及路网建设,加快市级行政中心和搬迁项目建设,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实施;实施空港经济区机场高速路和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加快南城、西城规划建设各项前期工作。

(四)**年前,全市各县城根据**总体规划修编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上报审批。2009年前完成重点镇和旅游小镇总体规划编制的上报审批;完成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控制,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为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等需要严格控制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上报审批工作;完成重点镇的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快编制各类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要区域、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做好乡镇规划之间的衔接,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严肃性。

(五)**年,全市各县城要制订本地区内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年度计划,并按年度计划,做到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分步实施。积极推进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配套建设,逐步实现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与农村的对接和共享。重点抓好道路交通、公交、供排水、燃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供电、通讯、地下配套管网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充分利用过境国道、省道,加快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次干道建设,实施城乡路网建设,做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六)**年,全市各县城实施1至3条道路建设,启动县城老城区旧城改造,完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完善重点镇供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各重点镇完成供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改造建设前期工作,启动镇容镇貌改造工作,加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乡镇集贸市场建设,彻底改变以路为市、占道经营的状况。创建生态示范区和生态示范乡镇。

(七)**年,全市各县城要依据《**市农村民居抗震图集》、《**市农村建筑抗震技术导则》,以农村民居建筑图设计为标准,加强对乡土建筑从业人员的培训,推行代建制,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根据农村经济状况,分期分批对全市农村民居进行改造,从建筑材料、建筑工艺、结构形式、房屋特点等方面,符合导则、图集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全面推广、普及和应用,确保农村人居环境迈上新台阶。同时,加强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各类建筑工程从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工程质量监督、监理、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符合国家节能标准。

(八)2009年,全市各县城实施2至4条道路建设,完成县城老城区旧城改造,县城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配套设施运行良好。县城建成区绿地率26%,绿化覆盖率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平方米。加快省、市、县所确定的产业园区建设,完成各产业园区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当地经济迅速发展奠定基础。

(九)2009年,全市各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供水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建成1—2个绿地公园,绿地率达20%,绿化覆盖率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

(十)2009年,全市各旅游小镇要加强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实行垃圾收集外运处理制度,基本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结合旧城改造,建成1—2个休闲绿化公园,绿化率、供水普及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省级要求。加快西山区团结—安宁市温泉、青龙峡—富民大营片区休闲度假旅游带、寻甸县柯渡—东川区红土地、轿子雪山旅游带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十一)从目前至2010年,要加快建筑业企业制度创新,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引导建筑业从粗放型的传统行业,向管理科学、技术创新、资源节约的现代产业转型,做强做大建筑企业,增强活力与市场竞争力。全市新增特级资质企业1家,使其成为建筑企业的“领头羊”,带动行业发展;总承包系列一级资质企业10家,使其成为中坚力量,适应新**建设发展需求;二级资质企业300—350家,使其成为特级和一级企业的重要补充力量;三级资质企业400家,为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更好发挥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产业作用。

(十二)2010年,全市各县城实施2至4条道路建设,完善县城道路交通体系、抗灾防灾体系、美化、亮化和绿化工程。完成各工业园区以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廉租住房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建成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发展协调有力的现代城镇体系。

(十三)2010年,**主城区、呈贡新城、安宁市绿地率达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10平方米以上。其它县城绿地率达到30%,绿化覆盖率达35%,人均公共绿地达8平方米以上。乡镇绿地率达25%以上,道路绿化普及率80%以上,四旁绿化闭合,村户、单位绿化普及率8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33%以上,人均绿地面积达4平方米以上。自然村绿地率达22%以上,道路绿化普及率、村户绿化普及率60%以上,进行沟渠绿化、村庄四旁绿化,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达5平方米以上。城市(城镇)面山绿化率达85%以上,交通沿线面山绿化率达80%以上,全市林木绿化率达52%以上。

(十四)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2%以上,全市建制镇占乡镇总数的7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6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40平方米,确立公共交通在县乡(镇)交通中的主导地位,努力提高农村居民公交出行率,新增实际供水能力20万吨/日,供水普及率达98%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

四、落实“三化”要求,切实搞好城乡建设

按照城乡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工艺化的要求,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建设与管理并重、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全面加强城乡生态绿化、道路交通、给排水、供电、通讯、燃气、综合管网、公共景观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项目的带动示范作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保证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在时序和空间上有序结合。

(一)全面推行城乡建设标准化设计理念。从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布局、健全城市功能的高度出发,努力实现城乡规划设计全覆盖。积极推行规划、设计师负责制,基础设施和各项建筑物,必须坚持先设计后施工,确保每一个项目都按规划和设计实施。做到无障碍规划,有界面建设,一次建成,永不拆迁。**主城区必须做到城市地上、地下空间超前规划建设,逐步实现地下管线共建共享,做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交付使用。新建的城市道路地下综合管线、地上各类设施一次到位全覆盖,不得重复开挖破路改造。**主城区主干道地下管线一律实行顶管、牵引等先进的非开挖技术;县城、重点镇有条件的地段,逐步推广水、电、通信、气等地下管线工程非开挖技术,即在少量开挖地表的情况下,检测、检查、修复、更新和铺设管道、线缆。地下综合管网应设有检修口、吊装口、检测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和照明系统等,为检修、维护、增容等预留操作空间。

按照国家和省、市制定的设计、勘察、施工图审查的技术要求和强制性标准,研究制定**城乡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燃气、建筑物的技术规范,用标准化的技术规范,指导城乡建设实践。

(二)全面推行城乡建设规范化管理理念。规范政府核准投资项目,实施备案制度。建立投资项目竣工后的评价制度。推行代建制和项目法人制,扩大代建项目范围,建立重大项目公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项目的科学论证,做深做细各项前期工作,重点抓好基础设施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地质勘测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等工作。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立项前应当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公众的意见。重点工程项目和技术复杂工程项目,在技术经济比较方案的基础上,对确有必要的项目,应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以达到最佳技术及经济效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设置明显标志,采取防护措施,强化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全面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坚持执行限时办结承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项目业主做好审批和服务管理工作。认真做好国土部门的土地使用、规划部门的规划许可、建设部门的施工许可、房管部门的商品房预售许可、人防消防环保部门的相关前置审批等工作。各职能部门,要加强批后管理服务和监督检查。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滇池旅游度假区、呈贡新城、空港经济区以及新增的省级、市级工业园区,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工作按省、市精减下放行政审批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按照国家、省、市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各项规定,研究制定**城乡建设管理的规范化制度,用规范化的制度,指导城乡建设实践。

(三)全面推行城乡建设项目施工工艺标准化管理。按照建设与管理并重,综合开发和配套建设的原则,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注重环境质量,讲求施工质量和工艺标准,符合施工工艺流程,严格施工工艺管理,大力倡导精品工程,确保市政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外形的美观。依据县城的内涵和历史脉络,保护、维护、抢救县城传统风貌区,使县城的山水风貌、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融为一体,彰显城市特色。

按照国家、省、市施工工艺的有关要求,研究制定城乡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燃气以及各类建筑物的工艺流程技术规范,以指导城乡建设各类项目的施工工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城乡建设的组织领导,按照统筹协调、健全机制的要求,把加快城乡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所有县(市)区成立单列的城乡建设行政机构,逐步建立乡、镇(办事处)级和村级两级建设管理机构。党政领导亲自抓,精心筹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把目标任务逐一分解细化,有步骤、分阶段地认真组织实施。做到责任明确,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注重研究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确保近期和远期城乡建设中的各项建设目标任务顺利实施。

(二)宣传发动。各级城乡建设工作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各相关部门、各单位要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广泛地宣传《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城乡建设的决定》和本实施办法,宣传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认真做好思想动员,提高认识,造成声势,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要全面开展调查研究,重点组织好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开展好本地区城乡建设的各项工作。

(三)加快城乡信息化建设。各县(市)区要全面开展城乡地下、地上空间布局的信息化建设。尽快在县城、乡镇建成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建筑、土地、各种地下、地上管线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做好城乡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工作。

(四)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各县(市)区要把加快县城及重点镇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项目建设资金来源落实,确保项目按审批的规模、标准、内容建设。需县(市)、区政府、乡镇政府资金配套的项目,地方承诺资金必须纳入当地政府年度建设资金计划,确保按时到位。建设单位必须按批准的投资规模和投资概算进行建设,如有重大修改、变更,须按规定报批。

(五)创新程序性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招标投标、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监督、竣工备案的服务管理工作。**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必须进行招标投标。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应当公开招投标,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经批准可以邀请招标的项目,按有关规定执行。各建设单位必须遵守国家、省、市有关建设工程总包、分包的管理规定,严禁违法分包、非法转包和挂靠。同时,认真办理工程质量监督备案、施工安全生产措施备案。按照《**市建设工程项目综合验收管理办法》规定,由建设方组织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工程竣工档案资料三个月内报送当地城建档案机构备案。

(六)责任考核。市政府将实行城乡建设年度考核制度。考核的主要内容:县城和重点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情况;根据总体规划分年度实施计划安排情况;年度计划中市政基础设施完成情况;工程建设中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情况;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监督检查情况;公益事业、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和完成情况;各项指标年度完成情况。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监督,加强跟踪检查,对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作进度和完成情况进行责任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落实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对不履行职责,造成决策失误,导致经济损失的,必须追究相关责任。

城乡建设范文第9篇

“十二五”期间,城乡建设工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总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党的十召开以来,城乡建设系统进一步牢固树立“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思想意识,担当重任、砥砺奋进,推动城乡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发挥了骨干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

(一)城乡建设更统筹

由国家中心城市、市域城市群与小城镇组成的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市集群效应逐步显现,五大功能区差异、特色、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航运等基础设施全面建设,区域联动更加顺畅,经济交流合作条件持续改善。

(二)建设行业更壮大

房地产业完成投资从2010年的1620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751亿元,增长1.3倍,增加值增长2.3倍,达到848亿元。建筑业完成总产值从2010年的2498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6256.9亿元,增长1.5倍,增加值增长1.3倍,达1514亿元。

(三)基础设施更完善

轨道交通建成通车183公里。总通车里程由19公里增至202公里,相当于每天2万班次公交车运力,日均客运量182万乘次,改善了市民出行条件,优化了城市投资环境。全市新增城市道路2462公里,达到9195公里。主城区新增城市道路1154公里,达到4054公里,新增跨江大桥4座、特大穿山隧道3座、道路立交28座、人行天桥和地通道168座(条)。主城区路网密度达到6.07公里/平方公里。

(四)住房保障更健全

全市新开工商品房3.23亿平方米,竣工商品房1.96亿平方米。城镇常住人口人均住房面积从2010年的31.7平方米预计增长到2015年的约36.1平方米。全市开工公租房4145.76万平方米、63.4万套,基本建成2997.6万平方米、46.5万套,有效缓解了城市经济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加快了城区产城融合的进度。完成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1331.8万平方米、煤矿棚户区改造65.6万平方米、农村危房改造64万户。实施改造后,群众住房面积大为增加,累计惠及约340万人。建成农民新村1358个。推进了水、电、气、讯、路等基础设施以及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商业金融等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覆盖,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

(五)重点引领更突出

市级重点工程年度完成投资从2010年的1932亿元预计增长到2015年的4046亿元。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引导了资源合理配置。十大商务集聚区累计完成投资2102亿元。

(六)发展质量更提升

全市建筑行业技术工艺水平较大提高。按总产值计算,劳动生产率从2010年的17.5万元/人,预计提高到2015年的30.3万元/人。企业自有机械设备总功率从2010年的337万千瓦,预计提高到2015年的462万千瓦。完成建设科技、标准项目400余项,获国家专利500余项,完成建筑工人培训与鉴定57.5余万人次、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培训32.2万人次。5个区县获批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全市城市棚户区改造累计获得国开行专项贷款授信350.4亿元,2015年实际到位资金126亿元,使用率97%。争取到国开行和农发行的专项建设基金11.89亿元。全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到100%。绿色建筑技术标准和产业支撑体系基本健全,新增绿色建筑近3100万平方米,推动建设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900余万平方米,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420余万平方米。

(七)改革创新更深入

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标准体系初步完善,开展工程试点近30万平方米,推动建设成品住宅5000余万平方米,建成钢筋加工配送等5个产业化基地。地方性法规规章先后制定(修订)出台,城乡建设行政管理更加有法可依。全市工程建设集中交易平台成功组建,涉及11个部门监管的15类工程,在房屋市政工程领域创新推进电子化招投标,率先推行建筑施工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实现了施工现场与建筑市场的联动,遏制了“围标串标”行为。城市基础设施PPP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试点,“两桥一隧”项目顺利推进,预计引进社会资本110亿元,有效缓解了财政资金压力。

一是稳增长。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751亿元,同比增长3.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4.2%。实现增加值848亿元,同比增长5.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4%。商品房新开工面积5811万平方米、竣工4630万平方米,在建28986万平方米。建筑业完成总产值6256.9亿元,同比增长12.7%。实现增加值1514.3亿元,同比增长14.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6%。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9314万平方米、竣工5752万平方米、在建34136万平方米。勘察设计业预计完成营业收入380亿元,同比增长5.6%。

二是惠民生。

全市城市棚户区完成改造346.5万平方米、2.97万户,落实国开行专项贷款资金126亿元。其中,主城区完成改造171.7万平方米、1.6万户,占“25项民生实事”目标任务的116.8%。全市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24万户,占“25项民生实事”目标任务的186.2%。主城区基本建成公租房340.9万平方米、5.24万套。全市建设“农民新村”示范点100个,全部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三是强基础。

主城区市级城市道路完成投资231.7亿元,建成“两桥一隧”、开工“两桥一隧”,新增通车里程324公里、人行天桥和地通道32座(条)。轨道交通完成投资193.5亿元,150公里在建线路加快推进。市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4080亿元,新开工项目65个,完工项目32个。十大商务集聚区与十大城市功能开发项目分别完成投资429亿元、164.8亿元。建成市级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117个。地下综合管廊及海绵城市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四是求创新。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21项,完成建设科研成果35项,禁止限制落后技术12项,推广应用新技术16项。了装配式混凝土住宅楼梯图集,完成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15万平方米。实施绿色建筑1300万平方米,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20万平方米。两江新区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南岸区智慧小区云服务平台等6个智慧城市专项试点顺利推进。

五是促改革。

推动出台2项地方性法规规章,《市城市管线条例》通过市人大立法一审。制定完成市城乡建设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及权力运行流程图。城乡建设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制度制定实施。加快探索工程安全质量保险制度,正在起草《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保险总体方案》。建管领域集中行政审批改革稳步推进,筹建市城乡建设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取得重大进展。

六是严管理。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不严不实”问题切实整改。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认真学习。建设系统行业协会清理整顿,公车改革政策严格执行。全市房屋市政工程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总数与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保持了城乡建设维稳形势大局稳定。“十二五”期间,成绩令人鼓舞,势头催人奋进。但值得正视的是,城乡建设事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建设行业能源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格局尚待破解,创新驱动较为乏力;远郊区县城及小城镇基础设施均等化水平不高,彻底打破二元结构仍需努力;建设行业经济运行仍处于震荡调整期,“促改革”与“防风险”之间的关系较难平衡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深入思考、妥善解决。

二、“十三五”发展思路及工作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城乡建设迎来新一轮机遇,发展动力更强劲、平台空间更广阔、惠及民生更直接、地位作用更突显的重要时期。综观当前形势,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和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未来五年,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深入实施,释放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新需求;五大功能区域联动发展、特色发展势头强劲,营造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提档加速新格局;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启动实施,形成了建设行业对外交流合作及技术输出新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顺利召开,提供了城乡建设事业加速发展新契机。新年伊始,在视察时强调“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我们破解经济新常态下城乡建设各种问题明确了思路、提供了指引。这些有利因素和条件,都需要我们因势利导、科学把握、善加利用、狠抓落实。今后五年,城乡建设工作指导思想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五大功能区域战略布局,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与共享发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其主要目标是:

——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

都市功能核心区、拓展区与城市发展新区一体化发展,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现代化大都市区基本形成。全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内畅、外联、互通的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城镇群加快建设,小城镇在城乡连接中的传承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城镇化率与城市建成区面积稳步增长,城市建设规模与人口、产业集聚进程协调同步。

——建设行业发展壮大

房地产开发投资、建筑业总产值保持平稳增长,继续发挥对全市经济增长重要拉动作用。房地产供给结构优化调整,库存压力有效缓解,旅游、休闲、养老等跨界地产加快发展,投资有效性进一步增强。建筑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勘察设计业水平不断提升,城市文脉和历史基因得到有效传承,培养出一批具有地区乃至全国影响力的勘察设计大师。

——质量效益继续提升

建设行业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与注册职业资格的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进一步提高。钢结构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全面推广,新开工建筑预制装配率达到20%以上。城镇新建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比例达到50%,新增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5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5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产业化示范基地20家。

——基础设施加快完善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415公里,线网密度翻一番,在主城区形成“一环八线”交通网络。力争城市建成区路网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达到15%。大都市区城市公交分担率达到40%以上。主城区新增跨江大桥9座,穿山隧道7座,开工建设300个大型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15万个。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加快建设。

——民生保障全面加强

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251万平方米、14.47万户。建成农民新村1500个,其中农民新村市级示范点500个。全市农村危房动态消除,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村镇垃圾治理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公租房建设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配套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善。

——改革创新不断推进

建设行业改革的总体框架和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地方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开、开放、透明的建设市场规则进一步确立,各种隐性壁垒不断消除。工程质量安全保险制度加快探索,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有效提升。城乡建设领域PPP合作模式不断实践,项目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三、2016年工作打算

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实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我们将重点做好8项工作:

(一)贯穿一条工作主线

把宣传、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作为今年城乡建设工作的一条主线。要扎扎实实宣传,充分发挥媒体力量,全方位、多渠道,把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的决策部署上来。要认真深入学习,精心组织开办培训班,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重点内容,真正使学习会议精神和推进各项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不折不扣贯彻,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牵头承办我市城市工作会议,会同相关部门起草我市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绘制任务图、列出时间表,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行台账式管理,严格检查督办,形成倒逼工作机制,真正把每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快建筑业改革发展步伐

住房城乡建设部拟于今年召开全国建筑业大会,对建筑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也将按照会议精神,组织召开我市的建筑业改革会议,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要着力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实施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200万平方米,培育示范基地10个。要增加研发投入,促进高性能混凝土、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应用。要着力发展绿色建筑,实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50万平方米。要利用当前钢材价格低、供应足的时机,积极推广钢结构建筑。

要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要不断提高建筑标准和工程质量,每一个项目、每一道工序、每一件材料,都要牢牢套上质量这个“紧箍咒”,要落实好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五方主体责任,积极探索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保险制度。积极鼓励“走出去”,大力支持建筑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三)促进建设行业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建设行业的经济支撑作用,采取有力措施,服务市场主体发展,推动建设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000亿元,将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继续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努力提高安置比例,进一步缓解房地产“去库存”压力;把握预售资金监管、项目资本金管理等调控手段,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350亿元,实现增加值1330亿元;科学统筹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与加强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不断深化以网上审批、相对集中审批为核心的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建设,理顺工程建设招投标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和现场监管一体化平台。全年实现勘察设计业营业收入330亿元;要进一步培育和规范建筑设计市场,培养一批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自信的建筑师,不断繁荣设计创作;要全面推进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城市文脉和历史基因;要优化行业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保量提质”。

(四)全力实施城乡建设精准扶贫

坚持“数据准、对象准、成因准、措施准”的原则,瞄准“穷根”、精准发力,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使扶贫工作帮到点上、扶到根上。充分发挥区县在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文化底蕴等方面的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助推贫困区县加快发展,不断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指导帮助贫困区县加快发展壮大建筑业,进一步发挥建筑业的“就业蓄水池”作用;重点加强贫困家庭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全年培训鉴定建筑技能工人8万人次、高技能人才4000人次。发挥行业特点,凝聚强大合力,着力引导建设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发挥建设领域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鼓励他们在扶贫攻坚战中发挥更加关键作用。探索和制定鼓励市扶贫集团企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的优惠政策,全力以赴推进扶贫集团对口帮扶秀山脱贫工作。

(五)继续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五大功能区域战略布局需求,进一步发挥基础设施对城镇化、工业化支撑保障作用,增强发展后劲。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

(六)扎实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建设

切实发挥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建设对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去年7月,根据需要对原来的棚户区改造专项规划进行了调整和维护。调整后的改造总量为1727万平方米、17.67万户,涵盖35个区县的431个片区,这些都是“硬指标”,我们必须按时、按量、按质兑现。去年8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的指导意见》,我们要切实抓好落实。今年要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303万平方米、3.7万户,国企工矿棚户区改造34.54万平方米、8600户,争取落实国开行、农发行棚改专项贷款300亿元。基本建成公租房300万平方米,积极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居住舒适度及便利性。

(七)抓实抓好改善农村(乡村)人居环境工作

我们要投入更多精力,把改善农村(乡村)人居环境工作抓实抓好。要继续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重点瞄准农村建卡贫困户,全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5.6万户,建设农民新村市级示范点100个,加强农村民居标准图集推广应用,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提升农房建设质量。要继续开展好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启动绿色村庄建设活动,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大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力度,进一步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八)全面加强依法治市和从严治党

城乡建设范文第10篇

优越的区位优势,给吴堡城乡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吴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县“两个率先”(即在榆林市南部县率先实现跨越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发展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城乡建设新思维,在推进城市建设与发展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老百姓的广泛赞誉。

重规划,提高城市建设发展水平

吴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和控制工作,启动建立了以总体规划为主体、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专业专项规划为保障的三层规划体系。2011年,该局编制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县城西区修建性详规(规划调整)、寇家塬中心区场地竖向设计、寇家塬镇“兴吴路”设计、县城集中供热供气、绿化亮化等一系列综合专项规划,全县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60%以上,县城详规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为全县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该局还以《榆林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为指导,严格“一书两证”的办事审批程序,加强“三线管理”等规划批后管理工作,并通过日常巡查、跟踪监督和即时查处、严格执法等措施加大对违章修建的打击力度,使规划管理工作逐步纳入了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有效提高了城市规划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抓市政,提升城市整体服务功能

去年,吴堡县市政建设投资累计完成2亿元,重点实施了污水处理厂、供气工程、火车站站前广场、河堤除险加固工程等项目,城市整体服务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通过劈山造地、修筑河堤,县城建成区面积由1.2平方公里扩展到3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由4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人口由2.3万人增加到3万人,县城人均居住面积达28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13%、绿化覆盖率达到38%,城镇化率提高到39.5%。

同时,吴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还对县委周边改造、城建大楼改造、旧农贸市场改造、县城影剧院综合楼建设等前期项目进行了规划审批、初步设计、立项批复工作。

促保障,推动房地产业良性发展

吴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推进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筹集廉租住房房源,在新建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房中插建、配建一批廉租房;在市场上收购套型、面积符合标准的空置房。截止2011年底,廉租住房完成建设127套,主体施工208套,基础施工149套。

该局还进一步规范了城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工作,产权产籍管理全部实现了微机化管理。

保安全,加强建筑行业质量管理

吴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通过与建筑施工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有效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该局还进一步规范了建筑工程建设基建程序,严格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登记工作,建立健全了竣工验收备案、安全生产备案等制度。在抓好日常监督管理的同时,组织开展全县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活动,做好安全生产督查专项行动,对各施工企业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提高了全县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该局还严格依法实行工程招投标制度,全面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而且,通过加强勘察设计工作,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和品位,并达到了节能降耗的效果。

优环境,勇挑重担做创卫主力军

吴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配合全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工作,以市政基础工程、市政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的高水平,努力当好创卫主力军。在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不断强化市容市貌城市管理,加大对基础设施养护管理的投入,狠抓日常保洁工作,实行环卫人员划段包干、环卫工作人员巡查督促,切实做到街巷随脏随扫,垃圾日产日清。

强责任,确保实现廉政建设目标

上一篇:产房护理范文 下一篇:人员管理工作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