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初等教育范文

时间:2023-12-04 11:14:25

成人初等教育

成人初等教育范文第1篇

据《光明日报》报道,该报记者从2012年4月12日召开的第七届全民教育国家论坛上获悉,随着“两基”任务的全面完成,中国切实履行了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提前实现了达喀尔会议确立的全民教育两大目标―――普及初等教育和成人扫盲。2011年,全国所有县(区、市)、所有省级行政单位通过国家验收,2010年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5%以下,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7%,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全面实现。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在论坛上表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显著改变了中国教育的基本面貌,更广泛地保障了公民的基本学习权利,全面提升了国民素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际是“两基”达标的后续工程,承接着“两基”达标没有完成和需要完善的任务。因此,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薄弱学校和困难群体的政策倾斜仍是工作重点。

天津

着力加强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

天津市始终将加强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近年来,天津市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切实做到了“一个坚持”、“两个深化”、“三个着力”。“一个坚持”就是坚持以行业办学为主。“两个深化”,一是深化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近年来,天津市组建了以“行业组构集团式”、“企业集团带动式”等5种模式为主的16个职教集团。二是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年来,天津市各职业院校着力强化实践教学,同时,积极引导行业企业把生产车间作为实训基地,建立了一批“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三个着力”,一是着力加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天津市与教育部合作共建了8个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二是着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天津市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师中率先推行了评聘第二专业技术职称制度,全面落实了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新任教师到企业实习一年等制度。三是着力加强职业培训。2012年,天津市组织职业院校在滨海新区和31个示范工业园区与企业合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江苏

南京市出台“小班化教育行动计划”

为了提升新建学校、“普通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从2001年秋季开始,南京市利用“普通学校”班额较小的特点,在14所小学率先试行小班化教育。2005年秋季,又有8所初中校加盟试点。经过10余年的实践,当年的一批“洼地学校”华丽转身成为优质学校。10余年来,市级财政共划拨专项经费近亿元,在师资保障、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典型示范、底线规约、机制创新、政策激励等方面对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提供有力保障。为了进一步扩大小班化教育的成效,今年,南京市颁布了《小班化教育行动计划(2012―2015年)》,计划到2015年,全市将新增110所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小班化教育小学占全市小学总数的50%,小班化教育初中占全市初中总数的40%,到2020年全面推广普及小班化教育。

湖北

引入第三方开展高中“阴阳课表”调查

《中国教育报》记者从湖北省教育厅获悉,为了促进普通高中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湖北省将首次引入第三方严查高中“阴阳课表”。湖北省要求各地各校要制定课程开设和诚信评价的管理制度及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示范高中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不得提前进行文理分科,更不得在评价中弄虚作假。湖北省教育厅将委托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面向学生、教师、家长,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网络测试、暗访等多种形式,调查学校实际开设课程课时与上报课表是否一致,对不一致的学校,及时反馈给市州教育局,责成县市教育局进一步核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不诚信的学校将予以警告处分,严重的将被取消示范高中资格。

日本

基层教育部门谨慎对待教育电子化

成人初等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职业特性 初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125

职业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获得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类专业大都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每年培养数十万的职业类人才。传统认为,初等教育是属于普通教育下的师范教育,尽管有着知识积累与传承的这层特殊面纱,使得教师教育带有普通教育的知识特点,但是这无法遮掩“教师”是一个特殊职业技能岗位,也无法回避我们必将用职业教育的视角来看待教师教育。

1 初等教育专业的职业特性

职业教育的特性是其“职业性”,其基本内涵是“职业导向”。职业教育成效如何取决于它所培养的人才能否胜任其面临的岗位。我国初等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大多是面向小学及教育岗位的人才。专家认为学前教育的主要职业特性是保育,是小学教育的前奏;中学教育的主要职业特性是学科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后续篇章;小学教育是两者的衔接,其低学段具有一定的保育性,高学段具有一定的学科教育性,它不仅要传递知识,更为重要的在于把握儿童成长的方向,不仅要保证儿童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帮助儿童学会学习,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创造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等,为其今后一生的可持续学习,成为开放的、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打下基础。因此,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与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由此而言,养成性成为初等教育的主要职业特性。

2 职业特性对教师的要求

小学教师以小学生的教育为己任,而不仅仅以小学学科知识的传授为己任。小学生教育过程中育人是目的,知识的传授是手段。养成性作为初等教育的主要职业特性决定了初等教育的重心在于养成教育,这要求养成教育的执行者――小学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养:

2.1 知识体系――全科发展

职业视野下的小学教师知识结构与其职业对象密不可分。小学教师的职业对象是小学生。就认知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感知技能等方面都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无论多么复杂的新事物,小学生都可以将其作为整体逐步同化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进而掌握事物的整体特征。这一阶段的儿童不会像成人一样面对新鲜事物就立即将事物划分为各个零部件,了解零部件之后再加以整合进而认识新事物,小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是综合的整体的。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波伊尔也曾指出初等教育区别于学前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就是联系:人与人是互相联系的,各门课程与知识是互相联系的,课堂内容与文娱生活是互相联系的,学习与学生生活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小学阶段需要有全科型教师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知识的讲授,这有利于教师引导其更加全面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把握。目前,不少国家实行全科小学教师即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2.2 教学技能――知识传授的保证

目前,中国的教师国编招考政策允许综合型大学的学生通过统一考试进入教育行列。而教育专业的学生有别于其他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之一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接受了专门的教学技能培养。初等教育专业定性在教育,决定了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通晓教育理论,熟练教学实践技能。当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职前教育培养都加强了实践教学教育。大多数采用2+1的培养模式和院-校合作的方式。但是小学教师的职业技能与中学教育技能不同,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是学生的榜样,因此教师的教学技能必须规范。其次,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教育对象越是低龄,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越高。儿童知觉过程的直觉性,使他们喜欢教师采用直观的教学呈现方式进行教学。因为儿童记忆的具体形象性,使他们更容易记住那些形象生动的事物。另外,儿童思维想象的独特性和情感的易感染性和弥散性等心理特点也都使得他们特别喜欢艺术活动。这些都要求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图片、声音、影像等生动活泼的载体,必要时辅之以儿歌、童谣、舞蹈、简笔画等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果。

2.3 职业的认识

教师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作为小学教师的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对小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终身的,他们的工作态度,有时甚至一个随意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在小学生们幼嫩的心里激起阵阵涟漪。小学教师的培养应该强调文化底蕴、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使之具有较高的职业水准,使他们深刻认识什么叫教育,什么叫孩子,什么是初等教育,明确初等教育的养成教育意识,懂得养成教育的原理与方法,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学生养成良好品德、良好习惯,才可能促进其生命的健康成长,真正实现对人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莹.“职业性”: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刘慧.初等教育学学科: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11,(5).

[3]王佳艺.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的必要性及其途径[J].湖南第一师范大学学报,2012,(2).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jrzg/.2010-07-29.

[5]刘春玲.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语文教学技能[J].赤峰学院学报,2008,(8).

[6]司成勇.当代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途径与策略[J].当代教师教育,2009,(9).

[7]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

[8]夏小林.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素质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成人初等教育范文第3篇

教材的选用

少数教师忙于搞科研或提高学历等原因,不愿意更换教材,简单采用熟悉的教材,教学形成习惯思路,导致长期使用陈旧的教材,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接受新知识、新内容的途径,还有少数教师备课时教材研究不充分,课堂讲授随意性较大,不按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去讲授,造成学生手中教材基本无用的局面。教材发行体制不完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出版社也走上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选择之路,一些出版社为了某种利益,打破行业界限,扩大选题范围,不顾教材质量,只要“有钱资助”或“包销”就可支持出版,有的出版社将“使用量大的教材”作为选题标准,特别是基础课教材和部分公共课教材尤为严重,这些教材的出现,不但引起出版混乱,也给高校择优选用增加了难度。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教师自编、包销教材,往往是不管别的教材质量高低,都以种种借口拒绝使用,再不然,就一门课同时使用2种及以上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造成教材管理部门也只有强行发行教材,让学生购买,学生对此意见较大。选用优秀教材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目前的体制下,高校必须建立起教材选用的评价体系,保证优秀教材得到使用。当教学改革进行到能够基本保证教师客观、自主地选择优秀教材时,将选择教材的权力交给教师,由任课老师自己选用教材,不设定统一的教材使用要求和规定,对于那些专业性强、发行量小的教材,允许教材下架。同时,将教材库房开放,作为书店,成为教材书店,经常开展一些图书代销活动,由教师和学生自由选择所需教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减轻学生经济负担,可以将以往学生用过的旧教材,折价回收,再由教材科折价销售给下届学生,建立起二手教材的收购和销售机制,建立以市场经济运作机制的高校教材管理模式。

教材的科学管理

在市场经济和网络化条件下,教材管理工作要牢固树立信息观念,注意对教材信息的收集和掌握教材动态信息,将新的准确有效的信息及时提供给教师,作为教师选择教材时的参考依据,还可以建立教材样书库,将使用过的教材留一本建立样书库,未使用过的教材通过和书商、出版社协商,要求提供一本样书,作为教材选用资料,提供给教师随时查阅,以利于教师了解和掌握教材出版的信息,尤其是让教师亲自考察比较不同版本的教材,从而提高教材质量。利用高校校园网的优势,实行教材微机化、网络化管理,提供教材库的动态数据。实行网上查询与订书功能,建立网上教材出版信息库和教材通讯简报等,使教材供应与师生需求之间在网上形成直通车,提高教材的选用质量和工作效率。四、高等教育教材的立类与分类科学管理教材,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教材、课本是学校教学与科研的核心,无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把教材作为教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教材、课本,是教学与科研中的重中之重的文献,学生以教材、课本作为学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以教材、课本及其教学参考书作为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主要依据。现行分类法对教材、课本的分类与归类问题:《中图法》(第四版)使用手册有关教材、课本的分类方法,大致与教学理论和方法相同。总论教材研究、编写的文献分入G423.3(教材研究与管理);总论各级各类教育教材研究,编写的文献分入G61/79有关各类(学前教育、初等教育/自学),凡属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教材、课本以及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初级、中级成人业余学校的各科基础文化课教材,课本均分别分入G613(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的各科教学法、教材),G624(初等教育的教材、课本、学生参考书)、G634(中等教育的教材、课本、辅助教材)和G723.4(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的教材、课本);凡属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包括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等)的各科教材、学生参考书均分入有关学科类目。从以上教材、课本的分类来看,凡属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教材、课本以及各级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初级、中级成人业余学校的各科基础文化课教材、课本均分别入G613、G624、G634和G723.4(各级各类教育类)。而高等教育(包括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等)的各科教材、课本、学生参考书,均分入有关学科类目,而不入“教育”类。我们认为:根据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学科教材、课本不断更新,新课程层出不穷,新学科教材大量勇现,应在“教育”类的“G64高等教育”类下设立各学科类目,也跟G62初等教育、G63中等教育一样,详列各学科子目。这样既便于集中高等教育的教材文献,又利于学生和教师查找教材、课本文献资料,更利于管理。不像现在找一本教材,要到各学科去找,可以说大海捞针,费时费力。这样做也符合分类法编制的指导思想,如《中图法》第四版、第五版的编制指导思想,都强调了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强调了照顾专业单位的需要,强调了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强调了保持各学科专业类目深度的基本一致。分类的基本原则,其类目的设置必须立足于文献分类的实际需要。因此,对高等教育类要进行改革,按照“高等教育”各学科的特点,可采取以下立类和归类方法。

作者:钟寒婕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图书馆

成人初等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森林式教育人本主义初等教育体验

一、森林式教育基本概念

森林式教育指在林地环境里,为儿童或青少年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以此来培养他们自信心和自尊心的一种户外学习过程与实践。[1]森林式教育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斯堪的纳维亚。 森林式教育并非定要到户外进行教学,对于城市和绿地面积较少的地方,只要有一片草地就可以开展森林教育。

森林式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法国教育家让.雅克.卢梭主张的自然教育,所谓自然教育就是遵循人的自然本性的教育,使教育和人的各阶段的发展相和谐。20世纪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创造性的确立了四个教育哲学命题: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3] 这四个命题是相互关联,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教育是经验的不断改造是最重要的命题。经验,尤其是孩子的直接经验对孩子的成长与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二、 森林式教育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森林式教育与我国传统的教学在教育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传统教学很大程度忽视了学生个人需要,而森林式教育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本主义思想。

1. 森林式教育中认知的个性化

森林式教育的开展主要在户外,与传统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不同,孩子们在户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的自由。当对自己所在的林地渐渐熟悉,成人便鼓励他们开动所有的感受能力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和学习。因为学习者具有个体差异,有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有综合性和分析型,有内向型和外向型等多种认知和情感的差异。学生在户外,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可以选择独立探索,与同伴共同研究,或者在成人的帮助引导下解决问题,或者观察同伴来进行学习。自然环境充满了软性吸引力,能够适度的激起孩子们的注意力,但还留有反思的空间;相反地,城市的环境中充满了硬性的吸引力,它们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不留一点思考的空间,并要求直接的注意力来克服刺激。

2. 森林式教育中的以学生为主体

在森林式教育中,孩子们学习的内容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与国家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只不过所有的目标被放在不同的环境下。这对于在课堂环境下难以同化知识的孩子尤其重要。在孩子们参加森林教育之前,教师,家长,其他的利益相关者会开一个讨论会,确定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但往往孩子们收获的会比原先计划的多的多。因为孩子们在成人的鼓励下发展内在的学习动机,主体性得到充分地尊重,成人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的从事学习和锻炼。

三、我国初等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在当前,我国初等教育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这是众所周知的。虽然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的口号提出来很多年,人们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业压力依然沉重。

通过研究,不难发现这一事实的原因在于现行的评价教育质量的标准过于狭窄,现行的教育体系为人数庞大的青少年学生提供取得“教育成功”的途径有限。在中国,只有取得高考的成功,学校和学生个人才能算是成功的。这样,就行成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升学状况。虽然初等教育距离高考还有很远,但这是通向更高层次的教育的起点,对于孩子未来的成功非常重要。家长和老师都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对孩子的学习特别上心,完全按照高考的要求来要求孩子。

(二) 学生缺少体验经历

小学生处于人生的“展翅起飞阶段”。思维和肢体都处于十分活跃的时期,而现代学校却要求孩子乖乖的坐在课桌前,学习人类几千年的文化精华。杜威说过“教育即经验的不断增长”,这其中的经验指的是直接经验。当然,间接经验也是不能少的。学生的学习当然以学习前人的经验为主,这可以避免走许多的弯路。但是学生本人的直接体验对于他们的成长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直接体验就是让孩子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感受。只有经历过,学生才能深刻的理解事物的本质。如对于生命的理解,教师和家长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小鸡的出生或蝴蝶的破茧而出。学生真切的体验感受到了,才能更好的融入认知和感情中。

四、启示与反思

(一)课堂“森林化”

现在的儿童离大自然越来越远,大部分都常年生活在钢筋水泥之中。如果将学生都带到森林或者野外进行学习,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是不太现实的。因此,校长、老师、家长等相关人,最好的途径就是打造“森林式的校园”,使课堂“森林化”。

在校园中,设计者可以将空地都利用起来,多种些植物。对于一些老的校区,整体结构已经无法改变,可以选择见缝插针地种植花花草草。还可以让学生亲手栽种小树苗,让学生亲自照顾。当学生看到自己亲手种植的树苗成活,会让他们体验到生命的意义。

(二) 教学形式“多样化”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人格,学校不能用同一个模子来塑造学生。而是要在保留他们天性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培养。森林式教育不仅为孩子提供了接触自然的机会,其与教育宗旨的契合,与传统学校的相互配合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我国的初等教育需要朝着这方面努力,尝试不同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借鉴森林式教育的实践经验来开发符合我国学生年龄特点,学习习惯的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Liz O’Brien.(09), Learning Outdoors: the Forest School Approach [J] ,Education 3-13,37:1,45-60

[3]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0,51

[7]Jenny Roe, Peter Aspinall. The restorative outcomes of forest school and conventional school in young people with good and poor behaviour [J].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10 (2011)205-212

[8]Liz O’Brien, Richard Murray. Forest School and its impacts on young children : case studies in Britain [J].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2007,6,(4):249-265.

[9] Liz O’Brien, Richard Murray. Forest School and its impacts on young children : case studies in Britain [J].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2007,6,(4):249-265.

[10]万瑾,陈勇. 发达国家森林教育的发展及其教育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8):35-38

[11]沈玉顺. 中小学学业负担过重问题评价学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20(6):28-31

成人初等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等教育 口语 教师 教学

初等教育的品质标准有许多载体,教师口语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初等教育的教师口语处于一个“文火慢炖”的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口语的火候,为了提高口语表达的接受价值和亲切感,应尽量儿童化,不可操之过急,使用过多的书面语,同时又要起到汉语普通话的示范作用,注意避免追求儿童化而附带了“儿童话”的各种口语错误;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正处于一个由语言文字片段学习向整体语言感知过渡的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初等教育教师的教学口语特点不仅由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职业特性决定,也取决于学生对于教学口语的接受特征。基于这两个层面,教师要辩证地处理好书面语与口头语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深入了解小学生的语言特点、心理特点、文化知识背景、思维特点等方面的教学语言接受特征,才能使初等教育的教师口语有本质上的发展和应用。

一、教师口语对初等教育教学的意义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选用口语方式,可以使教师语言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

1.可以使教学具体、浅显、明晰。教师的口语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加强语言的表现力,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浅显化,让教学内容生动而明晰。

2.可以增强语言的可信性和说服力。教学过程中,使用经过实践检验的教学语言说明事理,阐明观点,可以增强教学表达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3.可以增强教学的逻辑性。富有逻辑性的语言,用于说理,令人信服;用于叙事,情节生动;用于抒情,扣人心弦。

二、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的基本原则

1.在口语表达的“度”上。初等教育教师口语应以表达流畅为基础,“语清意自明”。因此,初等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具备的口语能力就是清晰、简洁、不卡壳,才能促进师生间表达与接受信息的准确及时,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语言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2.在口语词汇的选择上。应该时刻以汉语普通话为基本口语准则,并能呈现出“儿童化”的特征。避免出现晦涩书面语、文言词汇,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逐渐熟悉和把握小学生这个接受群体的语言接受特征,尽量避难就易;

3.在口语句子的组织上。尽量多使用短句和常见句式,并能根据课堂需要灵活变换,最终达到答疑解惑的目的。

4.在口语表达的形式上。应尽量避免教师说、学生听的单线表达教学模式,要努力营造表达与接受双向互动的课堂氛围,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或多或少展开口语的交际,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5.语言表达要有逻辑性。在教学过程中,每一门科学都有自身的逻辑,如果教师语言无法遵循学科规律,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学语言必须具备严格的逻辑思维,做到条理清晰,环环相扣。

三、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的表达方式

目前,初等教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提升自己语言水平的标准,往往以普通话等级考试为目标,这就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易停留在语音的层面上。事实上,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口语中的修辞方式远比这些丰富得多。结合初等教育的教学实际,根据小学生的语言接受需求,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口语表达方式。

1.简洁。即准确清晰,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用直截了当的肯定句式清晰地传递的知识信息,这不仅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即使接受信息,而且会对课堂思路保持明晰完整的印象,同时凝炼的表达也能够及时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令课堂保持积极的氛围。

2.互动。初等教育课堂教学中必须时时穿插形式多样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问”的形式来调节课堂的互动,例如设问、反问、追问、商问(用“是不是”的方式商量式询问)、在讲述中设置悬疑的“问”等。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多样地把丰富的“问”作为表达者和接受者沟通的桥梁,以增强互动效果,促进沟通和交流,把学生引向活跃且正确的思维轨道。

3.具象。初等教育教师在讲述中尤其需要显示、再现某个景象或物象,突出色彩性和形象性。可以将简笔勾勒与声情并茂、绘声绘色融汇穿插于教学中,以便诱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4.补充。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对即时信息作出补充说明或引证。主要有连续性补充和间隔性补充,选择性补充和整体归并性补充。恰当的补充可以突出重难点,调节教学的节奏,增添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使表达得到更周密、更完善的调整。

5.启示。在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时,就事论事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和叛逆心理,常常事与愿违。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或是批评教育时,先言他物,绕个弯子,接着再引出所言之辞,并对语音、语态、语意、语势等作变通处理,这样往往能让学生放松心情,对事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愿意进行自我反思,一般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技巧的核心是暗示”,教师用口语技巧启示学生,就是一种教育“暗示”。

6.灵活。在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短时、多样的课堂情况时,采取应变性的语言策略。当学生理解发生障碍时,教师应及时转换语言角度,换一种方式把意思说得更明白易懂,避免停留在同一逻辑形式的语言重复。

7.突显。教学照本宣科,该讲的都讲了,其结果往往是平淡如水,过眼云烟。因此,教师在讲述中必须要有所侧重,要突显“面”的倾斜和“点”的着重,在这些地方倾注足够的表达,并保证其足够的“语量”。

8.修辞。教学活动以及日常师生交流主要是凭借语言来进行的,比如知识的传授、思想品德的教育等。因此,教师口语的运用应讲究语言艺术的运用,使教学语言不仅具有感染力、号召力、震撼力而且本身就可成为学生审美的对象,使学生能够从课堂及交流中获得审美感受、审美想象、审美情趣。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的语言可以适当运用修辞化语言艺术。如运用“比喻”,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或通俗的、浅显的道理打比方,可以使与之相似的、陌生的事物,或抽象的、深奥的道理变得容易接受;运用“引用”,引用历史故事、成语、寓言等,可以使表达内容充实、语义丰富;引用格言、警句等,可以使表达内容充实、语义丰富;引用格言、警句等,可以增强表达的哲理性;引用谚语、歌谣、俚语等,可以使说理、叙事简练,深入浅出,表达内容更富有情趣;运用“双关”,可使语言风趣、简洁。

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的发展及其研究,一直滞后于丰富多采的教师口语实践。而教师口语的表达及发展,是处于动态语境中的。因此,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的发展必须结合不同的教育教学情境适时调节,顺应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传明.浅议教师语言的修辞功能[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153

[2]应天常.教师口语修辞初探[J].语文建设,1995(7):16

成人初等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英国 初等教育 改革

一、初等教育目标的确立

刚进入21世纪,英国就针对初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改革。2001年,英国教育部提出了《 植基于成功之上的学校 》的教育方案,指出英国初等教育在进入21世纪之后要达到三个目标:第一,在2002年之前,全国80%的11岁小学生要在英文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第二关键阶段第四级或者之上的标准,学童在数学方面达到同样标准的比例为75%。第二,在2004年全国11岁的小学生当中,要有85%在英文和数学方面达到政府为他们所定的标准,同时要有35%的学童在每一个科目都达到第五级。第三,确保所有小学生都能接受全方位的、丰富的教育,以及接受一个广域课程的教育。[1]

英国当时的情况表明,要完成以上三个目标以及维持教育的既有进步,英国政府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其中最关键的五项挑战是:在既有的基准上持续进步,以达到甚至超越2002年的目标;通过对最需要帮助的地区和学生提供特定的方针,以缩小学生之间学习成就的不均等性;继续推动学校里学生和教师的适当比例;为每位学童丰富所有的课程;强化从小学到中学的转换。因此,为了满足这五项挑战,英国政府需要集中力量做出努力,尝试各种方法让每一位学童都能在其能力许可的范围之内,达到最高标准的“3R”(Reading、Writing、Arithmetic)的学习;为所有落后的学童进行小团体或者一对一的支持性教学;额外训练20000位教学助理,改善班级的教学条件;设立儿童基金会,避免儿童坠入药物滥用、中途辍学、隔离及犯罪;与家庭合作,提供家长所需要的支持;增加学校音乐、艺术、文化等课程方面的投资,并且赞助有天赋的学生促进其发展等。英国通过以上的措施和规定,推动初等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教育改革策略的初探

2003年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出版了《 卓越与快乐——英国初等教育策略 》,主要分成八个部分:学校特色与创新、政府职责、卓越教学、学生学习、学校同伴、学校领导与合作、人力改革、目标的实现。[2]随后一年,英国教育部门出版了《 卓越与快乐:初等教育的教与学指导手册——学校改进的支持 》[3] 和《 卓越与快乐:初等教育的教与学指导手册——持续性的专业发展 》[4] 两本书,目的是使社区、学校、教师及家长快速地理解英国初等教育的策略与观念,并能够尽快地接受和执行。

另外,为了改善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以及改革教育视导制度,2004年英国教育技能部和教育标准局了《 与学校形塑一种新关系 》,借此减少学校的纷乱与不确定性,提供家长有关学校的更多信息,并且推动学校教学质量和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5] 新的视导制度相对旧的制度主要变化在于:视导时间变短,每所学校视导的时间不超过两天;缩短视导通知的时间,减轻学校准备的压力;由一位皇家督学带领的较多专业督学的较小视导团队;增加视导的频率,由现行的6年一次改为将来的3年一次等。

三、五年改革战略的推行

英国自从1944年教育改革以来,一直检讨导致其教育公共服务无法发展的原因,规划各级教育的改革方向。基于此种理念,2004年英国教育与技能部了《 儿童和学习者的五年改革战略 》,其中提到英国教育公共服务发展得不够的三个原因是:公共服务的模式单一,而且没有区分,以为全民提供基础的标准的产品为核心;行政部门从一开始就没有其不同的体系与机制;教育设定在只有少数群体拥有能力的假设之上,基本属于精英主义。[6] 因此,英国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始终为能够发展成一个提供所有学生高标准的教育制度而不断努力,完成以下教育目标:所有的学童在其生命中,都有最好的开始;所有的初等学校都能够在其基准上,提供高的标准、宽广的环境及富有乐趣的课程;所有的学校都是外延性的学校、社区学校、保健学校、融合性的学校及企业性的学校;所有处于艰难困苦环境中的儿童都能够得到他们所需要的额外的帮助,而不是遭受任何的耻辱等。

此外,英国在五年改革策略中设定了五项关键原则:在儿童、家长及学习者的期望与需求下,必须提供更多的个性化选择;广纳各方提供的服务;在简单明了的绩效责任要求和更加安全的经费规则下,给以校长、学校董事会及经理人员的办学自由;把教师的教学发挥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和家长、社区及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提供儿童、年轻人最大化的生命机会。为了监督此次改革的成效,并作为通向2009年及以后的参考,英国教育大臣Johnson又提出了《 五年改革战略:卓越进步的维持 》,强调增加对儿童学习者的教育投资,其中包括强调消除低收入及弱势学生与同伴之间的教育成就差距与技能差异,支持提升所有教育阶段的学业成就标准,加强离校青少年的专业训练等。[7]

四、教育改革的反思

从1997年到2005年,英国的教育改革重点呈现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使教师能具有基本的权利与重建教师的士气与骄傲,在每一所初等学校,识字课和数学课都能正常地和切实地进行教学;第二阶段的重点在于,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制度与能够维持和改善标准的充满自信的学校,同时也能够和其他机构或组织并肩工作,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吸取以往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英国教育与技能部于2005年了《 全民之更高的标准、更好的学校:为了家长与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的教育白皮书 》(以下简称《 2005教育白皮书 》),其主要内容是对英国过去8年教育改革的反思与检讨。[8] 英国首相布莱尔在白皮书的序中提到:在过去8年的投资与改革,英国的教育有长足的进步,当前是英国拥有有史以来最好的教学团队与最好的学校领导人才;如果英国有勇气追随改革,进一步投资教育,以及把家长置于教育制度的核心,则将能够把英国教育推向世界的巅峰。

事实上,教育改革的推动与成功是多种综合因素的结果,不仅仅在于教育制度本身,还受到社会结构因素的影响。为了能够应对社会的变迁与挑战,《 2005教育白皮书 》指出,英国将推行激进的教育改革并发展激进的新学校制度,以改善教育制度。其推出的教育改革计划包括:将家长与学生的需求置于学校制度的核心位置;给予学校最大限度的自由,使其能够创新与成功;将新的“动力主义”与新的资源提供者引进学校系统;确保所有的学校改革都要顺利进行,全力消除阻力因素等。《 2005教育白皮书 》中的教育改革目标强调,确保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卓越的教育,确保每一位学生潜能的最大发挥与教育制度的逐渐改善乃是由家长和选择权的实践所促动。为了实践这一目标,一方面,教育制度的设计需要满足个别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以及需要家长切实能表达其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和主张;另一方面,使学校能自由为每位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以及实施由家长选择所带动的教育效果。

五、《 2020教育蓝图 》的设定

进入21世纪几年后,英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初等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在教育部门了教育改革目标、政策、策略及反思检讨的文件之后,2006年又提出初等教育未来的宏伟蓝图,这就是《 2020蓝图:2020教与学评议小组报告 》(以下简称《 2020教育蓝图 》),其主要内容是关于如何通过教师教学方面的改革,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消除学生之间学习成就的差距,尤其是强调如何通过个性化学习的实施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以及进一步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公平等。[9]《 2020教育蓝图 》除了希望学校教育更能满足儿童与成人的需要,使其成功地能够不受其自己的社会背景、性别、种族等左右,更为英国未来15年的中小学教育发展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卷。《 2020教育蓝图 》指出从2006年到2020年英国初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所有儿童成功的机会,和其自身的社会背景、性别及种族等无关;期待所有的学习者都能够享受到高标准的教育服务,并且根据每一位儿童的需要来设计;所有离校的儿童和年轻人,在英文和数学方面都可以拥有高级技能,掌握如何学习、如何创造性地思考、如何危机处理;教师运用其技能和知识参与学生的学习,成为其学习的条件,快速地调整教学;学校应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作为其子女的共同教育伙伴,增进他们支持其子女学习的能力等。

六、英国初等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1.推行教学卓越与学习乐趣

英国初等教育改革的策略中强调教学卓越和学习乐趣,我们必须认识到二者结合的重要性。因为教育是在教育者和学习者的互动中完成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是提高教育质量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地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其养成自身卓越的教学风格;另一方面,要提供学生喜欢的授课内容,激发其学习兴趣,实现教学卓越与学习乐趣的真正结合,促进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

2.提倡个性化的教学和学习

英国强调为每一个儿童的需求来设计教学的改革措施值得我们思考。每个人都是具有自身特征的个体,尤其是中小学生,初等教育正是塑造其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基础阶段。“所有学生的发展,是教育改革道德正当性的来源”[10],因此,基础教育改革不仅要以人为本,还要以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为本,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其自身需要的教育,消除地区、学生之间的学业成就差距,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3.形成学校、家庭与社区的教育合力

教育合力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并且不可忽略的力量,因为学生的发展是综合因素相作用的结果,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英国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其重要性,因此,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一定要实现学校、家庭与社区的联合教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家长、社区人员等参与到教育中来,出谋划策,实现合作,形成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者的教育合力。

4.实行高标准的目标和办学自主性

教育目标的高标准是英国初等教育改革一直坚持的指导理念,办学自主性是其推行的改革策略,这些都在英国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对于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要以现存条件为依托,设定自身能力范围之内的高标准,并且有限度地给予学校办学自由,以此,让每所学校在教育目标高标准的指导下,从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办学特色,从而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321004)

参考文献:

[1]DfEE.Schools:Building on success[M].London: HMSO,2001.

[2]DfES.Excellence and enjoyment:A strategy for primary schools[M].London: DCSF,2003.

[3]DfES.Excellence and enjoyment: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he primary years-Introductory guide:supporting school improvement[M].London: HMSO,2004.

[4]DfES.Excellence and enjoyment: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he primary years-Introductory guide: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M].London:HMSO,2004.

[5]DCSF.A new relationship with school[R].London:DCSF,2004.

[6]DfES.Five year strategy for children and learners.[R].London:HMSO,2004.

[7]DfES.Higher standards,better schools for all: More choice for parents and pupils[R].London:HMSO,2005.

[8]DfES.The five year strategy for children and learners: Maintaining the excellent progress.[R].London:HMSO,2006.

[9]DfES.2020 vision:Report of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2020 review group[R].London:HMSO,2006.

成人初等教育范文第7篇

为什么要大力开展扫盲工作?

我国的扫盲教育应走什么路子?

文盲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尤其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文盲成了制约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国际扫盲年”即将结束之际,记者就中国扫盲问题采访了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同志。

记者: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共有文盲8.9亿,其中,中国有文盲2.29亿。也就是说,全世界每4个文盲中就有1个中国人。每5个中国人中有1个是文盲。这一统计数字是否准确?文盲和非文盲的标准是什么?

王明达: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也是世界文盲众多的国家之一。据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全国约有文盲2.2亿,90%分布在农村,妇女文盲约占70%左右。准确统计数字,最终要看今年7月开始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

1988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规定:“个人脱盲标准是:农民识1500个汉字,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识2000个汉字;能够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文章,能够记简单的帐目,能够书写简单的应用文。”区分文盲与半文盲的标准,在识字方面暂以能识到500字以上而未达到扫盲标准者为半文盲;不识字或识字在500字以下者为文盲。

记者:我国文盲绝大多数集中在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经济落后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原因?

王明达:准确地说,我国文盲的绝大多数是集中在经济教育基础中等和较好的农村地区。在这些地区,文盲率虽然不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文盲绝对数量也大;在经济教育比较落后的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人口基数小,文盲绝对数量相对也小,但文盲比较集中,文盲率也高。所以我们说,扫盲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经济教育不发达地区。

文盲众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讲,是由于经济不发达造成的,但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旧中国为我们遗留了众多的文盲。据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50岁以上的文盲占半数以上,他们主要是因为旧社会反动统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失去受初等教育的机会造成的。这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一个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建国初期,我们的初等教育入学率只有2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始终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一项治国大政,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目前,初等教育的入学率已提高到97%以上,累计培养了4.86亿小学毕业生,这对改变劳动群众的文化状况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批新文盲。我国目前40岁以下的7000多万文盲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一些地方尚未普及初等教育,新的文盲仍在不断产生,全国每年新生文盲约有200多万人。此外,还存在着传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扫盲和扫盲后教育发展不够等方面的原因。

记者: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需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扫盲教育无疑是提高民族素质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它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可能还不仅如此。

王明达: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需要全中国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和付出艰巨诚实的劳动。实现这一目标,对于加速我国两个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扫盲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最为初步的成人基础教育,直接影响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

扫盲是实现科技兴农、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因素。现在我们全党、全国都在关注农业,各地都在积极推进科技兴农规划的实施。但接受和掌握科学技术,首先要有文化作基础,因为文盲运用科学技术是非常有限的。据有关部门的材料,现在我们有百分之七十的适用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关键因素还是劳动者素质问题。有不少地方搞了调查,农民的人均收入跟受教育程度有着紧密联系,有的一个教育阶段要相差一百多块钱。一些收入较低的农户,多数就是文盲户,有些家庭经营的当家人就是文盲。我们说扫盲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因为农民只有掌握了文化知识,才有可能学习和运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扫盲是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基础条件。没有文化,你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怎么能有效地参与国家的民主管理和政治生活?比如搞投票选举,不识字,你怎么选?在一些地方,不民主、不懂法制的现象经常发生,农民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却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总之,没有文化,就不能充分享受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就会影响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进程。这不仅影响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也影响着我国的国际声誉。

扫盲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一些地方,旧的思想道德观念,封建迷信、陈规陋习等愚昧落后现象,严重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阻碍着农村社会的发展进步。所以,要消除贫穷和愚昧,扫除文盲是关键性的一步。通过扫盲,帮助农民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逐步过上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扫盲还关系到整个农村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首先它与普及初等教育有着密切关系,有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扫除了家长中的文盲,就有助于解决适龄儿童的入学、辍学问题,可以促进普及初等教育;反之,初等教育普及了,才能堵住产生新文盲的来源,才能从根本上完成扫除文盲的历史任务。扫盲是一项基础的社会性教育,可以为开展其它各类教育打基础,为四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建设人才。

记者: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扫除文盲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我国在扫盲教育中应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子?

王明达: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科学地规划、指导和推进扫盲工作,以确保扫盲历史任务的顺利完成。这是今后开展扫盲工作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成人初等教育范文第8篇

[摘 要] 印度政府相当重视本国教育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解决“十一五”计划中有关教育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方案,希望本国教育能够朝向一个更快、更全面的方向发展。政府重视教育的发展,也即为重视人力资源的发展,把人的发展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该计划方案体现出印度教育的全面性、全员参与性,内容包括幼儿养育和教育(实施儿童发展综合服务计划,ICDS)、初等教育(实施初级教育普及项目和营养午餐计划)、中等教育(延长中等教育年限,提高教育质量)、技术/职业教育和技能发展、高等教育和技术教育(解决新兴技能短缺问题,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人扫盲计划(全民扫盲运动)以及科学和技术知识等。

[关键词] 儿童养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能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0-059.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1-0029-07

本文是《朝向更快、更全面的发展:印度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途径》(Towards Faster and More Inclusive Growth:An Approach to the 11th Five Year Plan)第四章《全面发展的战略行动》(Strategic Initiatives for Inclusive Development)有关教育章节的译文。该报告于2006年12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由印度计划委员会。资料来自印度教育部网站http://education.nic.in/。

――译者

随着旨在改善生计和增加就业机会等政策的相继出台,全面发展战略也呼吁把新的重点放在教育、卫生和其他公共基础设施上。如果没有获得这些基本服务的足够权利,大部分人的福利就会直接受到限制,同时还不能充分享有对成长具有极大利益的机会。事实上,不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发展对成长过程本身也是一种限制。

一、儿童养育:初始权利

任何消除不平等、缩小差距以及确保人们生活幸福的策略都必须以尊重我们儿童的权利为开端。儿童发展的权利一定要成为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核心。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孩子不能因为工作、疾病或者绝望,而丧失了他们快乐的童年。

儿童发展综合计划(the Integrated Child Development Programme,ICDS)的目的就是为了让6岁以下的儿童开始享有生活的权利。该计划包括营养补充、身体免疫、体重监测和身高测量等,以及在某些情况下,维持有限时期的托儿所设施。该计划在不同的邦有不同的效果,但无论何地运行都很好。它提供了很多必须的设施,尤其是对低弱阶层。然而,该计划的涵盖范围却极其有限,0~3岁的幼儿通常被排除在外。“十一五”计划不仅要使ICDS得以普及,同时还要找到能顾及0~3岁幼儿的方法。我们有必要借助潘查亚特制度①(PRIs),做出更大的努力来增强问责制。

然而,仅仅满足儿童的营养需要是不够的。在我国,儿童心理健康是一个备受忽视的领域。印度医学研究委员会(ICMR)的研究表明,7%~15%的印度儿童,都有心理健康问题。因此,要想确保儿童能够幸福生活,为所有学校(公立或私立)的儿童提供心理咨询至关重要。“十一五”计划期间一定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健康计划。

学校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来自社会不利家庭的儿童往往都有学习困难,入小学时,他们的词汇量就受到限制。学前教育的特殊功能能够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障碍。我们一定要努力使身患各种残疾的儿童以及其他处境不利的儿童回归主流,让他们受到同其他同龄人一样的教育。

如街头流浪儿、被贩卖的儿童、受战争冲突和灾难影响的儿童、从事性工作的儿童、童工、艾滋病/艾滋病毒的儿童、待的受害儿童,身患各种残疾的儿童以及少年犯等,这些最脆弱的儿童都需要给予特别关注。我们还需要关注收养、营救儿童的机构,如康复机构、青少年拘留所、收容所、咨询和医疗援助机构等,因为这些都为确保儿童有一个安全的童年作出了贡献。

二、教育的赋权之旅

教育,包括体育运动在内,从青年发展的广泛意义上看,是提高人们技能和知识以及为其未来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一种最为重要的投资。国家最低共同纲领(NCMP)承诺,“十一五”计划要确保把教育的公共开支提高到GDP的6%。该计划必须履行宪法的义务:向所有儿童(直到14岁)提供免费的、义务的、优质的初等教育。这意味着不管儿童父母的经济能力如何,我们必须保证既要为儿童提供入学机会,也要为其提供优质的高水准的课程、教育和基础设施。

1.初等教育:初等教育普及项目

初等教育普及项目(Sarva Shiksha Abhiyan,SSA)计划到2010年前为所有6~14岁的儿童提供初等教育,同时鼓励社区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缩小所有的社会、性别和地域差距。该计划是一个旗舰项目,要从所有税收中扣除2%的教育税作为该计划的专用基金。

初等教育普级项目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扩招,这使6~14岁儿童的入学率在“十五”计划结束时接近100%。然而,入学仅仅是第一步。儿童还必须要完成八年的义务教育,这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2003-2004年度,国家平均小学辍学率是31%左右,许多邦甚至更高。如果不能完全消除辍学率,那么也一定要采取措施降低整个社会群体的男女童辍学率。

高辍学率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离住宅区较远或者运行不善的学校往往留不住学生。同样,教师缺勤或从事非教学工作,恐吓或使用枯燥的教学方法也是造成学生辍学的原因之一。贫困的家庭需要孩子工作,这也常常会导致他们辍学。随着增加家庭收入的就业保障计划(Employment Guarantee Scheme)的实施,这些压力将有所减轻。在工地上设置托儿所,可以降低女童因照顾年幼的弟妹而辍学的发生率。很多非政府组织在农村和城镇的调查结果表明,让孩子们辞掉工作,通过工地宿舍(camps)给他们实施良好的教育,可以使其回归主流。赤贫地区开设的寄宿制学校可以使儿童不至于流落街头、徘徊在车站月台或者是过早地参加工作。

经验表明,营养午餐计划(Mid-day Meal Scheme,MDMS)可以帮助提高儿童的出席率和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它还有助于消除种姓壁垒,让所有的儿童可以坐在一起共进午餐。由母亲组成的自助组(SHGs)应为这些孩子准备午餐。这将更好地保证午餐的质量。通过补充营养和增加食品供应,我们要尽可能特别关注营养午餐计划的使用范围,解决微量营养素的不足问题。要加以改进管理和监测机制,并对儿童营养状况的变化进行定期监测。此外,还要恢复学校保健计划,并使之包括营养午餐计划,且营养午餐计划本身也要在合适的时间与初等教育普及项目合并。

目前,儿童发展综合服务计划中的学前教育部分相当薄弱,因此,小学的留级率相当高。这反过来又会使很多学生无法继续学业。普及初等教育也应该包括一个独立的计划,即为期至少一年的早期幼儿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ECE),该计划可以通过分阶段的方式来普及幼儿教育。

保证优质的教育是最困难的工作。最近的研究②表明,有38%的4年级的学生竟然连由短小句子构成的一小段文章都看不懂,而这原本是2年级学生就应该完成的。大约55%的此类儿童不会进行像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样的除法运算。因此必须要解决这些严重的学习问题。某些邦已经开始以竞赛的方式努力提高学生基本技能了。政府要对这些地区的经验进行评估,建立一套国家测试标准,并依据一定的规范建立一系列测试和评估儿童的机构。这将有助于帮助我们监测和提高学习质量。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2005年,仅有28%的学校用上了电,只有约一半学校的教师超过两位或者教室超过两个,40%的小学教师是大学毕业生,30%的教师尚未完成高级中等教育③。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学校只是一个教师教超过两个班级以上的孩子的复式教学班,并且教室内的照明欠佳,而教师自己本身也许还未完成学业。上述的监测需要与学习技能的一些事实相关,以找出真正的原因所在:学前教育、教师、各邦政府、SSA的设计或者是普及教育的假设需求。政府一定要全面实施纠偏措施。

我们的长远目标应该是印度所有的学校都按照流动学校管理委员会的规定,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教学。在校舍允许的范围内一定要确保运动设施的供应。目前,我们离这个目标还相当远。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之一是师资匮乏。现有教师的质量、责任感和动机都很低。教师旷课在很多地方都是一个主要问题。教师培训不足,而且质量很差,急需制定和拓展教师培训计划,提高教师质量。

赋予村民委员会监测教师业绩的权利,这有助于增强教师的问责制。学校管理应该从目前的高度集权制下放到基于地方学校管理委员会的较为分权化的管理。这些由家长和其他来自社区并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组成的委员会将具有自主管理地方机构的权利。上述委员会要与学校委员会共同努力,制定解决信息与通讯技术的有效方案,共享管理人才和管理技能,这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不仅仅教给学生知识,它还要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塑造儿童的态度。因此,平等主义价值观、同情、容忍、关心他人、尊重文化差异、性别意识和健康教育都必须纳入小学阶段的课程中,以帮助儿童养成健康的态度。我们必须从小就强调孩子的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观念,帮助纠正他们错位的性别比例意识,消除所有有关男尊女卑的观念。

2.中等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仅仅普及初等教育是不够的。一个人如果只接受八年的教育,他会在信息与通讯技术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处于不利地位,就如在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社会中作为一个文盲存在一样。中等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尤其是女童是极度脆弱的,她们有可能成为童工、早婚或者被贩卖的对象。因此,“十一五”计划一定要致力于把最低水平阶段的教育逐步地提高到高中或者是10年级的水平。如果初等教育普及项目能够实现它普及和完成初等教育的目标,中等教育的需求也将得到大幅度的扩展。“十一五”计划务必实施“把中等教育扩展到10年级水平”的重大举措,还应包括有组织的运动和游戏。然而,中等教育扩大的速度还要取决于我们如何降低初等教育阶段的辍学率。

中等教育扩大的需求,呼吁公立和私立机构的共同努力。目前,受资助的私立学校和未受资助私立学校占中等学校总数的58%,在私立学校就读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25%。政府部门发现,要想对公立中等教育进行资助,是相当困难的:私立学校数量增加,相对来说,富裕阶层的人们几乎已经停止把孩子送往公立学校了。然而,后者仍然容纳了现有中等学校学生的75%,随着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小学毕业,压力可能会随之增大。“十一五”计划要寻求到足够的资源来结束这种恶性循环,并且制定策略扩大中等学校,包括扩大私立学校的容纳能力,只要私立学校能够弥补公立学校的不足。继续鼓励私立机构以非营利性的目的参与向公立学校提供教室、图书馆、厕所等设施。为了奖励优秀、改善灵活性以及在学校之间引进某些竞争,我们要考虑实施奖学金计划,向那些毕业于公立小学、聪明但贫穷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对于未受资助的私立中等学校也是有效的,这些学校同意为奖学金获得者制定一个共同的学费结构。然而,尽管私立学校的扩张也应该受到欢迎,但政府还必须负起责任,确保公立学校不仅要在目前私立学校尚未涉足或者功能不健全的地区发挥作用,也要与现有运转良好的私立学校进行竞争。政府还要关注贫困的穆斯林、表列种姓(Scheduled Castes,SCs)、表列部落(Scheduled Tribes,STs)(印度独立之后的宪法规定,禁止因为不同种姓而有歧视待遇,立法保障低层民众,对象有三,一是SCs,包括传统的贱民,又称达利特人(Dalit);二是STs,指居住在人烟罕至的森林或山地,不接受种姓制度的原住民;三是其他落后阶层OBCs――编者注),以及远远低于平均入学水平的女童的教育需求,并为此做出特别的努力。

正如所谈到的初等学校的情况,独立机构也有必要通过定期测试对中等学校的学习程度进行监测。教育者对父母是通过增强责任感和提高质量的策略(例如教育券)来选择学校,还是这样做只会加大现有的鸿沟和把公款转移到私立学校中去的观点,存在严重分歧。但是,如果父母们中有影响学校运行的有效声音,他们就有权对孩子就读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相关的了解。

中等教育在农村地区的扩建面临着一个特别的挑战,因为并不是每所村庄都能够建中学的。有鉴于此,现在的趋势是需要增强高级小学与中等学校教育的衔接。

3.技术 / 职业教育和技能发展

网络安全通信(Network Security Services,NSS)的第60次资料收集表明仅有3%的农村青少年(15~29岁)和6%的城市青少年参加过多种职业培训。大部分接受技能培训是因为他们刚参加工作或是需要换职业。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目前,技能形成和更新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形成全纳教育,在无组织的领域内提升劳动生产率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把现在的仅有200万至300万人受过职业培训的状态扩展到至少要有1500万人的规模,为劳动力注入新鲜血液。目前,印度有5000所工业培训机构(ITIs)(由劳工部门主管),7000所职业学校(由人力资源发展部主管),然而,中国却有大约50万所中等职业学校。“十一五”计划要着重设计出使工业培训机构现代化的创新方案,并充分增加其数量。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机构提供培训的范围和内容应该与企业需要和就业市场相关,因此,企业和企业协会也将参与经营。培训所提供的技能种类也要增加新类别。与中国的4000种相比,印度的工业培训机构却只侧重于大约40种职业技能培训。

2004年以来,为了促进工业培训机构与企业更好的交流,工业培训机构在管理方面已经做出了鉴定和实施改革的努力。工业培训机构从刚开始的100所,预计要扩展到500所。然而,为了满足知识经济的需要还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有必要让工业培训机构等这些正式团体享有财政和行政上的自治权,由独立的、合格的专业人士来经营。这些负责人要对包括财金持有者(例如,用户行业和热心公益的市民)在内的理事会负责。他们的业绩应该由完成学业的学员的就业情况和其工资的改善来衡量。

某些邦正在试行企业主参与工业培训机构管理和课程设计的公私合作关系模式,并鼓励进一步发展这种模式。除了工业培训机构之外,印度还有一些其他的职业培训和企业发展机构。这些机构有待加强,并逐步提高对它们的信任程度。

“十一五”计划应该把职业培训放在最优先的位置,把其作为一种产业,并努力吸引私人投资。到目前为止,私人投资之所以盛行,仅仅是因为高工资技能职位的存在――信息技术、航空公司人员等,或是与政府职位相关的职位――教师、讲师职位等,然而这些私立培训机构却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小城镇主要是在专科或学院教育对农村青年进行技能培训。政府有必要鼓励小城镇形成一种更加基础的广泛的体制,提供增加技能的可能性。

农产品加工技能的培训有增长势头。然而,现有农产品的加工和林业的生产人员,很少甚至是几乎没有受过培训。目前政府制定了很多有关知名技术的培训计划,希望通过短期课程传授给青少年。“十一五”计划的目标之一就是在农产品加工、灌溉以及林业、园艺等方面着手开办农业学校。

妇女的职业培训往往局限于诸如护士、裁缝等行业,具有传统特色。如果我们要迈进一个性别平等的社会,必须改善这种状况。政府应鼓励女童接受中等和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培训活动,这样才能使她们进行公平的竞争。

对农村青少年进行培训时,政府要同等对待技能发展和学校教育方面的资源分配,采取街区一级的职业培训计划,并且要使其具有优先权,在获得公立部门的资金和物质资源分配上,如土地和其他资源等方面,与中等教育平等。

为了对那些渴求证书的人进行培训,我们应该鼓励公立和私立机构提供培训的机会。中央和各邦政府应该建立一个适当的证书制度,证明从各种机构中毕业的学员的技能,并给予其合适的学分。中央政府应该提供必要的指导方针,支持建立适当的机制;各邦政府也应该建立证书机构以发放各种技能的证书。

4.高等教育和技术教育

到目前为止,印度具有一个发展良好的高等教育体制,它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但其发展却有所欠缺。首先,高等教育的入学范围具有局限性。印度仅有10%的适龄人群才能上大学,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却是20%~25%。印度强烈呼吁提高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其次,该体制还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尽管印度的某些高等院校有潜力与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相比,然而其平均水平却相当低。由于私立组织获得最紧缺技能的机会大量增加,因此高质量的公立机构发现很难挖掘出更加优质的师资力量。

在教育机构、国家实验室和企业研发单位,合格的科研人员严重短缺。目前,印度每100万人中仅有157个科学家和工程师从事研发工作。美国和日本大约是印度的30多倍,韩国则是印度的50多倍。现在,我们每年要培养大约5000名科学博士,800名工程学博士。总理科学顾问委员会(PrimeMinister’s Science Advisory Council)预计,如果印度要成为知识型经济的国家,达到世界水准的博士数量应该是印度现在所培养的五倍还多。

这些因素表明,“十一五”计划必须重点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尤其需要扩充高等科学教育,创造一个能够吸引优秀学生从事科学和研发的环境。如果不做出这些努力,我们在技能方面就会受到限制,在这一领域中竞争优势将会受挫。事实上,印度应该致力于形成一个全球研发(R&D)和教育中心,以吸引全世界的学生。我们还要调整政策,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教育和研发机构中的区域鸿沟也值得关注。有人指出,大约6~8个邦的相关部门(例如工程学院或者生物技术研发实验室),就拥有超过60%的这种机构。“十一五”计划必须要解决这些不平等问题,因为它们严重地影响了就业机会的分布。印度要为教育落后地区的学生提供更加容易的入学机会,建立新的学院和大学;加强并尽可能地扩大现有机构;鼓励建立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另外,要制定具体的计划,转型现有的一些精选大学,使其发挥追求卓越的潜能,并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具体参数。“十一五”计划期间,通过全面革新,各邦都要有一所示范性大学。所选择的几所邦立大学应该转型为重点大学,其经费由中央承担,邦和中央可以共享发展需求。三所古老的大学如孟买大学、加尔各答大学和马德拉斯大学应该成为首选,但要经过各邦协商,这些大学才能够发展成为必要的法定基地。

既然教育是通往经济发展的途径,扩展教育的策略也必须要确保入学公平。政府要在教育机构中为表列种姓、表列部落预留名额;多年来,很多邦还为其他落后阶层(OBCs)预留适当的名额。中央采取措施为重点大学和其他中央高等教育机构(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管理学院等等)的OBCs引进预留名额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引进预留名额制度的决定还要确保其他名额不能减少。这将导致名额的实质性扩充,而这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该计划的详情不久就会确定下来,政府将确保为这些机构提供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也要使这些必要的扩充不会危及到质量。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仅仅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十一五”计划同时还必须解决教学标准统一、教学大纲过时、设备不足等问题。最重要的是,有必要创建一个能够吸引一流教师来我国大学任教的环境,让他们在一个宽松自由、资源丰富的环境中,与我国教师同行进行有效交流。这就要求对现行体制进行全面改造。

“扩充、全纳和优异”这三重目标需要大幅度增加资源,中央和各邦要在高等教育领域中进行投资。伴随着大学学费的切实上涨所引发的内部资源生成,一系列的年度计划将会提供预算支助的上升。同时,政府要通过银行系统和其他机构,努力制定出基于贷款和奖学金计划的更加广泛的方法。政府有必要扩充全国优秀奖学金计划,使其至少覆盖教育和技能培训领域前2%的学生。我们也应该努力增加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儿童的奖学金范围。

为穷人和社会不利人群扩大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固然重要,然而,从高等教育中获益的能力是由学校为这些群体提供的优质教育的有效性决定的,意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些群体进入高等教育机构获得优质教育后,就有可能不会再处于劣势地位了。

自开放大学克服了基础设施的困难之后,开放大学体制就成了扩大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工具。可利用的以及得到良好支持的学院大型网络形成之后,开放教育计划应该得到加强和扩大。如果某些学科不需要在实验室进行工作,开放教育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在互联网信息处获得这些事先录音的可供挑选的讲稿、指南和标准化测试。因为学生可以不完全采用标准化考试,所以这些测试和考试中心能够减轻学生的压力。负责测试和考试的自治机构也有待开发。“十一五”计划要注意建立起以电子方式提供内容和测试系统,这样还可以缓解基础设施的压力。

私营部门在提供优质教育中的作用也应该得到认可,创造一个适宜的便利的环境,允许它们支持我们扩大高等教育的目标。它们既不由中央资助,也不是邦资助的对象,因此不能期望其学费结构与那些由中央或各邦政府资助的机构一样。现行有关管制私立教育机构的设置引起了一系列法院决议的出台,这也许还反映不出适当的财政增值的强制性。如果允许私营机构收取合理的费用,同时也向一定比例的学生提供奖学金,那么它们就能得到适当的发展。如果我们想见证私立教育优质的、健康的发展,就有必要对现行体制进行全面的评估,以引进一个更加清晰和透明的体制。

5.成人扫盲计划

“十五”计划实现75%识字率的目标有望在2007年底完成。因此,印度将提前实现到2015年文盲率减半的达喀尔目标。然而,我们还将要继续缩小地区、社会和性别的差距。

我们的目标是,“十一五”计划结束时成人识字率达到85%。我们国家有3亿盲,有相当大的比例尚未涵盖在任何成人教育计划里。政府要以计算机为基础,为35岁以上的人群制定新的自我学习的机制和方案。

目前,扫盲计划覆盖了全国600个区中的598个。“十五”计划的中期评估指出,包括全民扫盲运动(Total Literacy Campaign)在内,有必要整合各种成人扫盲计划。中央和各邦政府将通过定期监测对非政府组织启动的各种优质的计划进行评估,起着评审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便在全民扫盲运动下完成成人扫盲的目标。

我们今天对成人扫盲的衡量不是新千年所要求的功能性扫盲水平的适宜指标。由塔塔咨询服务机构(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TCS)开发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功能性扫盲工具能使盲在8~10周内学会看报纸。如果作为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那么印度在五年内将会实现脱盲计划。总理科学顾问委员会建议应该把此作为一个全国性的任务。通过继续教育计划,我们必须努力把识字率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十一五”计划将创建一个有效的继续教育模式。

6.科学和技术:领先水平的需求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利用科技来促进解决方案的创新。因此,科技的能力就被预测为建立国家发展地位的可靠的基准。印度必须处于领先地位。“十一五”计划的科技发展方案应遵循这一目标,其重点是:

第一,制定一项综合的科技计划,提供所需资源;逐步加强基础研究,建立部级机制为政策演变和基础研究提供方向。

第二,增加科研人才的储备,加固科技基础设施。把重点放在努力寻找和培养年轻有为的学生身上,前提是这些人是立志把科学研究作为毕生的追求。改组和改造大学,并改善为科学家服务的条件。

第三,以任务的模式,贯彻直接与国家技术竞争相关的国家旗舰方案(National Flagship Programmes),因此,印度可以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第四,建立具有全球竞争性的科研设施和卓越的学术中心。激发创新精神,使科学家能够把科研成果转变成生产力。印度要关注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科学研究和高科技领域中的公私合作关系的新模式的发展。

第五,鉴定所运用的方法、手段,为了发展、运用和推动实验室到市场的技术流动以及为产业界在加强国家科研基础设施方面提供更多的投资,以促进产学更好的合作。

第六,大力促进同其他国家在科技领域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包括参与大型的国际科学计划。

第七,逐步授权全国科技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andTechnology Commission),使其承担与科技相关的一切事宜(行政、财务和科学)。

文化是可以把国家凝聚在一起的一个整合的力量,它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该把其作为所有发展计划不可分割的部分。印度幅员辽阔,民族和语言异常多样,宗教和信仰体制多元化,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都要求传播我国的复合文化,努力促进各地区的语言发展,维护民间和传统艺术,维护、鉴定、研究、宣扬和传播我国无形的文化遗产。此外,我们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来保护我国的文化古迹和遗产。

注释

① 潘查亚特制度(Panchayati Raj Institutions,PRIs),现在指邦政府以下由选举产生的农村基层政府体制。潘查亚特亦称评议会,是由选举产生的农村地区各方面的代表组成的会议组织――译者

② Annual Status of Education(ASER)-Rural 2005 facilitated by Pratham

③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India,Analytical Report,NIEPA 2006

成人初等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质量 教育体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200-02

目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高等教育质量也出现逐年下降趋势,很多研究人员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学校招生规模扩大、高校自身的运营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不完善、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松懈等因素导致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1}。笔者作为高等教育者,从事普通高等教育一线教学工作已经18年,从自己走过的求学之路、目前初等教育改革以及在教学中接触到的历届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认为以上因素不尽然,也许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更能体现其本质。

一、高校教育体制导致教师素质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目前,一些高校教师的薪资与教学水平和质量几乎没有任何关系,教好教坏都一样,用心不用心一个样,高校没有任何实际有效的评价和奖惩制度,教育只是一种工作,没有了责任心,变成了良心活。大家更看重经济了,而忽略了教育责任,“以教学带科研”和“以科研促教学”的教学理念本来无可厚非,但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学与科研两者之间的均衡关系,科研水平高,教学水平却不一定高,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部分教师很难做到二者兼顾。现在高校教师都在忙于搞科研、拿项目、套经费,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还是为了名和利,科研搞得好,项目大、资金多,在高校的地位就高,因为高校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标准重点集中在学术科研上,过分强调教师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特别是在教师晋职称、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方面,通常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放在首位,而将教学水平和能力以及教书育人的目标放到了后面{2}{3}。只要科研搞得好,一切好处和利益都来了,人际关系广,领导也看重,没有人会看你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完成的怎么样,因为他是科研能人,身上的光环太多,没人敢质疑。而对于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却得不到任何肯定和评价,因为教学质量没有评价指标,也没有奖励制度,即便有奖励,考核的还是项目、论文、获奖和教材。

所有的教师都在搞科研、编书立著,还有多少精力去研究教法、去备课,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所以,一些高校的“知名人士”都不是纯粹的教育者,教学质量是不可能靠他们来提高的,但他们又是高等教育一线的“明星”,大家都会向他们学习,因此十几年下来,在一些学校教育已经变了味,高校教师的素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育变成了某些人“发家致富”的途径和工具,失去了其原本的面目{4}。

十几年前,一名青年教师要想走上讲台,必须给两名老教师助课一年以上,经过多次试讲才可以走上讲台,而且第一轮只能讲授一门课程。现在青年教师已经没有这个经历了,刚毕业就能上讲台了,没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怎么能提高教学水平,这样下去教学质量也不可能提高。

二、大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由于高校扩招的影响,大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但这不是主要的原因,大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心态的变化才是导致其素质逐年下降的根本原因。

目前,中国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学生一直都是在学校和家长的全面监管下学习,可以说起早贪黑,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了。上大学后,失去了监管,时间自由了,大学生的学习心态发生变化,认为自己的学习任务完成了,该放松、该玩了,于是天天玩电脑、玩手机、处朋友,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没在学习上。在这种环境下,真正能抵挡住诱惑的学生太少了。大学生的这些状态让高等教育质量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我国,文凭还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仍是学生走向成功的最佳“跳板”,文凭比知识更重要{1}。上大学不是为了学知识、学技能,而变成了混学历和文凭,在课堂上用心学习听课的同学少了,看电子小说、打游戏的多了,虽然不是绝对的,但这种现象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教师、学生,甚至教学督导、学校领导都默许了。这也导致一线教师对教育失去了信心,学生认真听课的越来越少,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越来越少,向教师问问题的也越来越少了,学生的注意力没在课堂上,教师慢慢地也不会去认真备课,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讲授技巧了。有的学生以考研为目标,也是为了考研而学习,只学考研的科目,正常学习的课程也不学,甚至课都不上,天天去图书馆学外语和高数了。先不说这样的学生能否考上研究生,他们的专业知识是匮乏的,专业技能也是欠缺的。这样下去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不可能提高。

三、初等教育现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

初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没有一个良好开放的初等教育,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质量。我国的初等教育就是一种“填鸭式”教育,教育改革多年也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还有越演越烈之势。教育改革措施的制定,如果没有从事教育一线的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参与,无法深切体会到初等教育的现状和困惑,改革措施就可能事与愿违,虽然改革的目的和愿望是好的,但有的措施不切合实际,执行起来却很难或者执行的效果和初衷不一致了,目前家长和学生在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本上花费越来越大,就目前高考来说,如果到2017年不分文理,家长和学生将来在教育上的投资会更大,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力上,感觉现在的教育理念变成培养孩子“文理兼通”全能型学生了。初中生现阶段的学习科目已经达到10多科,总计几十本书,几乎不分主次,每科在中考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连会考结业的科目都占有50分以上,所以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天天补课,学生的减负也只能是形式上的,学生负担越来越重。这种现象如果不从教育本质上来改变,将会导致教育体制越改学生越累,越改效果越差,更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教师补课收费现象,原因是现在家长求着老师补课了,不补不行,课程太多,孩子在学校消化不了,不补就考不上好高中,上不了好大学,说来还是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资源不平均。现在的初、高中学生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而且是接收器,只会学习,动手实践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越来越差,真正成了高分低能,到大学再想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就太难了,思维已成定式,创新思想受限,中小学开发创新思维的最好时期已经过去了,这样的学生又能有多少的创造力。而且,这样承受12年压迫的学生一到大学对外面的新环境,自控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处理问题和事务的能力都很弱,又出现了部分家长在大学陪读的现象。

四、总结

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要想改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的体制和初等教育现状。尊师重教,提高一线教师待遇,改变教师晋职条件,促进初升高、高升大的教育制度,逐步培养具有特、专等一技之长的学生。开发思维,培养创新思想,鼓励中、高、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从小就开发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幕课教学模式在本科生公共选修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机械类单片机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JG2013010521)和佳木斯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Cxtd-2013-01)。]

参考文献:

[1] 周阳,张忠华.对高等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再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2] 郑景云.高等教育质量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1)

[3] 王新叶.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师,2010(4)

[4] 孙法浩,衡旭辉.试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J].枣庄学院学报,2008(12)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成人初等教育范文第10篇

中国的劳动力优势真的难以维持了吗?由于印度与中国同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而且相关人口预测认为印度总人口不久将超过中国,因此,对中国与印度劳动力资源的对比,就成为讨论中国劳动力优势是否还能持续的关键所在。

■ 劳动力数量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在本世纪20年代之前,中国总人口及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仍要高于印度(图1)。更进一步讲,总人口及劳动年龄人口供给只是一个潜在的劳动力供给数量,只有真正参与经济活动,潜在的劳动力供给数量才能转化为有效的劳动力供给数量。尽管中国经济活动人口将在十年左右后下降,但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预测,其绝对值将保持在8亿之上,远高于印度。这主要是因为,虽然印度的总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与中国相差不大,但由于女性识字率较低及历史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女性经济活动人口明显少于中国,导致其全民经济活动人口比例较低(图2)。

■ 劳动力素质

良好的素质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又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印两国在教育方面的侧重点存在显著差异。印度的教育可以被看作是“精英教育”,而中国的教育更像是一种“匀质教育”。如表1所显示的,在中高等教育质量与在职培训方面,中国全面落后于印度。而在初等教育方面,中国要远超过印度。同时,尽管教育开支占GDP的比重要低于印度,但无论是初等教育,还是中高等教育,中国的入学率都超过了印度。

对初等教育的重视使得中国劳动者的普遍素质高于印度劳动者。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5年中国的男性、女性青年识字率均为99%,男性、女性成人识字率分别为95%与87%,而印度的男性青年、女性青年识字率只有84%与68%,男性、女性的成人识字率只有73%与48%,均远低于中国。尽管印度拥有众多金融、IT等高端行业的专门人才,但是,普通劳动者知识水平的低下与劳动技能的缺乏妨碍了其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发挥。

■ 劳动力市场效率

富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有利于劳动力资源价值得到最大发挥。尽管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还存在诸如户籍管理等方面的限制,但是,统一而有效的劳动力市场正在努力建设之中。

频繁更换的异族统治、短暂的统一历史使印度的社会差异性远比中国复杂。印度既有克什米尔、帕坦人等白种人,也有达罗毗荼等黑种人,同时还有那加人、尼泊尔人等黄种人;印度的宗教方面不仅有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还有基督教、锡克教、耆那教、拜火教、犹太教等;印度的文字和方言有200种以上,主要的民族语言有十五种,缺乏一种通用语言,英语也仅是上层人士使用。再加上教派冲突、种族冲突与宗教影响等因素,为劳动者在不同地区与职业间的自由流动设置了重重障碍,妨碍了印度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发挥。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效率要略高于印度。表2是中国与印度在劳动力市场效率方面相关指标的对比。在劳动力市场弹性的6个测度指标中,中国有3个指标弱于印度。中国劳动力市场效率的相对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才使用效率较高,在4个测度指标中,中国有3个指标排名比印度靠前。

■ 综合评价

总结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简要结论:尽管中国的总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可能在不久后被印度超过,但中国的经济活动人口仍将远超过印度;中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高于印度劳动者;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效率略高于印度。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关于中国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是在当前人口政策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目前已经研究讨论了放松当前人口政策的必要性,如果考虑到政策变动因素,中国未来的劳动力资源还会更高。同时,考虑到经济活动人口比例、劳动力市场效率受社会习俗与体制因素影响较大而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而且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也需要较长的时间,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效率与劳动力素质将会在较长时间内高于印度。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测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仍将继续保持着劳动力优势。

上一篇:市场化管理范文 下一篇:家校合作理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