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内部审计的强化研究

时间:2022-11-14 10:38:52

中职学校内部审计的强化研究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及其功能简述

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简称IIA)在2014年对内部审计定义的修订,可将内部审计的概念界定为:内部审计是一种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单位运营的客观、独立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可以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方法,评价并改进单位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进而帮助单位实现预期目标。结合内部审计的概念及其实践,可将内部审计的功能明确为以下四项:一是监督功能,即利用内部审计可以审视各项经济业务,规范整个单位的运营行为,确保其合法性和低风险性;二是评价功能,即内部审计可以对单位的各种计划和方案、内部控制制度设立的健全性及执行情况、能否提高经济效益等进行科学评定,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进而促进单位对运营管理行为进行完善;三是管理功能,即内部审计虽然不直接参与管理,但是它却又时时围绕着管理为其进行服务,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内部审计具有间接的管理功能;四是服务咨询功能,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利用专业技能和知识,对单位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缺陷和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这本质上是一种咨询服务职能在单位内部的拓展。

二、中职学校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结合中职学校的特点以及内部审计实务,可将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主要内容明确如下:一是财务收支审计,主要包括收入审计、支出审计、预算审计等;二是采购、基建和修缮工程审计,主要包括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招投标审计、采购合同和工程合同审计、采购和工程资金拨付审计等;三是校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包括对重要决策程序是否规范进行审计、对基建管理是否完善进行审查、收费项目及标准和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等其他经济责任审计等内容;四是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即对中职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客观公正评价等内容。

三、中职学校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不完善。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是及时防控审计风险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规范审计工作的主要基础,当前部分中职学校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存在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内部审计工作规范的适用性比较差,即部分中职学校所制定的内部审计制度和工作规范是照搬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工作在具体开展时缺乏有效的实务流程指导,存在审计工作各个环节脱离实际的现象;其次是部分内部审计制度缺失,即多数中职学校将内部审计制度的相关内容主要局限于内部财务收支、基建工程以及采购等方面,但是在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以及审计评价方面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导致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不够健全完善;最后是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制度建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较为缺乏,无法实现对审计活动信息的有效整合。内部审计机构的实质独立性无法保障。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是确保其客观公正地对中职学校的运营管理进行评价的重要前提。从实践来看,当前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机构的实质独立性却并未得到有效保障,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内部审计机构的组成人员多在财务部门、基建部门等其他部门担负相应的职责,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从形式上存在自我评价的风险,这可能会导致其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时有失公允、客观;其次是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实务中可能会需要对与自己平级的部门和工作人员甚至是比自身级别更高的部门和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此时内部审计工作更容易受到一定的行政干预而缺乏独立性;最后是中职学校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层在一些特定情况下需要参与校内事项的会议决策,特别是一些符合“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条件的事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这些事项的后期审计独立性产生负面影响。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工作范围较为狭窄。全面全过程的内部审计才能充分发挥其内部监督、评价职能,但是从实务来看,当前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工作范围普遍较为狭窄,主要体现在:首先是内部审计目标的定位停留在查错防弊方面,较少将内部审计对象拓展到规避风险和改善学校的运营管理效率方面;其次是内部审计的类型主要以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科研经费审计以及基建工程审计为主,而以绩效评价审计等可以为学习内部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的内部审计较为欠缺;最后是部分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以近期学校财务指标相关资料为重点,而忽视与学校长期发展联系紧密的核心业务相关的非财务数据,无法有效满足中职学校在运营管理中对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预期需求。内部审计技术缺乏科学性。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技术是保障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当前中职学校在内部审计技术方面普遍缺乏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关于抽样方法的选择以任意抽样和判断抽样为主,这种抽样方法对于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较高,一旦出现偏差则可能会对内部审计结果的客观性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在内部审计实务中,对纸质资料进行现场收集和手工审计仍然是内部审计的主要途径,尚未在学校内部建立起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平台和数据库,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缺乏有效保障,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受到一定局限。

四、中职学校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成因

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意识薄弱。内部审计意识是推动中职学校整个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意识环境,它对于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保障、内部审计工作范围以及内部审计技术的改善等都具有内在的推动作用,因此内部审计意识在中职学校内部审计工作机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职学校内部审计意识存在的一些固有缺陷和不足是导致其内部审计工作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的管理者对审计期望的不合理导致学校的内部审计工作更多被界定为一种监督工具,其主要目的在于查错防弊,而不是对影响学校运营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据此提出改进意见,因此在实务中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的重点也出现偏差,导致其在制定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内部审计工作范围时也出现了相应的局限性;二是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人员缺少职业归属感,在实务中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人员在其他部门也兼任一定的岗位职责,在此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不仅更容易缺乏积极性去主动收集审计信息来推动内部审计对象的确定以及审计计划的制定等工作,同时也无法保持较为客观的职业态度来对各项经济事项实施审计程序,更有甚者还存在自我评价的风险,这是影响中职学校内部审计机构及其人员实质独立性的重要因素。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缺乏充足的力量支持。中职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各种力量和资源的充分支持。例如,学校在内部审计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投入一定的人、财、物资源来提供保障,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必须有充足的内部审计人力资源,而内部审计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离不开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多数中职学校在力量支持方面较为欠缺是造成内部审计工作出现问题的因素之一,这方面欠缺主要体现在:一是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在一些审计权限方面受到较大的局限,二是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养方面的不足导致其审计胜任能力有待提升,三是多数学校在内部审计工作方面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持,这些信息技术包括硬件设施,也包括符合学校实际的审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实施过程存在缺陷。审计实施过程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核心,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缺陷,势必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多个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其在内部审计实施过程中因主要存在如下缺陷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效果产生了弱化作用:一是面对当前中职学校面临的新形势,部分中职学校在确定内部审计目标和内容时较为狭窄,无法将风险管理、价值增值以及绩效评价等新的管控目标与内部审计目标和内容融合起来,不仅弱化了内部审计在风险防控方面的作用,也无法为中职学校运营管理中的价值增值和绩效提升提供必要的导向作用;二是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存在机械僵化的现象,即部分学校在执行审计工作流程时,过于关注审计流程的执行,而对被审计对象的发生时间、特性等差异忽略不计,由此导致无法充分发现被审计对象的关键风险点和重点审计领域,难以灵活调整审计流程来应对各种特殊情况,最终使得内部审计监督被形式化。

五、中职学校强化内部审计的对策

着力提升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意识。中职学校内部审计意识的提升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对策:首先是充分分析和认识当前中职学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重新定位,在发挥其监督职能的同时,还应当将关注点重点落在规避风险、增加价值以及提高学校资产使用效率方面;其次是结合审计定位,梳理出新的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点,并据此对内部审计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提升其整体性、系统性和与中职学校实际情况的契合度;最后是积极拓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推动内部审计从事后向事前和事中拓展,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监督,提升内部审计在管理决策方面的支持作用,实现监督与咨询服务并重的新型角色转型。全方位为中职学校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支持。要想全方位为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支持,关键在于从三个方面予以强化:首先是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充足的复合型人力资源,并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培训,为内部审计工作组建一支专业素养较高的人才队伍;其次是要增加内部审计人员调阅非财务资料的权力,拓宽其权限范围,为其完整系统了解学校经济业务创造条件,进而提升其对经济事项潜在风险因素的敏感度;最后是要投入一定的财力和物力资源为内部审计提供充足的硬件设施,积极进行内部审计软件的开发工作,为内部审计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审计效率和质量创造条件。推动中职学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共享技术等新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成熟,将其与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融合成为一种新的信息化趋势,因此在中职学校实务中建议其依托信息共享技术实现对内部审计资料的线上实时收集和整合,利用大数据的数据价值挖掘技术对共享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找出潜在风险点,圈定内部审计重点,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和流程,全面提升内部审计的精准度及其监督强度。在中职学校内部探索实施内部审计外包的新型内部审计模式。内部审计外包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内部审计模式,它是指学校在国家制度和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向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购买审计服务,将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部或者部分委托其实施和执行。当前在实务中主要有全部式外包、补充式外包和合作外包三种方式,不同的方式适用不同办学规模的学校。在此,为提升中职学校内部审计机构及其人员的实质独立性,笔者建议其探索适用内部审计外包的新型内部审计模式。本文以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中职学校的特点,从多角度分析和总结了其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着力提升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意识、全方位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支持、推动学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探索建立内部审计外包的新型内部审计模式四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强化对策,希望能够对中职学校的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陈侨司 单位:乐清市虹桥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产教融合策略 下一篇:高校实验室安全标志应用现状及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