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班级建设之研究

时间:2022-10-30 11:39:27

和谐班级建设之研究

摘要: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层单位,创建和谐班级,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基础性的作用和意义。一个和谐的班级,能够促进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健全学生人格,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和谐班级建设构成要素成效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层单位,创建和谐班级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创建一个和谐的班级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所要思考的问题。我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和谐班级的基本构成要素

1.学生与班主任间的和谐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要转变观念,自觉地进行角色转换,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从师道尊严的禁锢中走出来,满面春风地走到学生中间,走进学生的心灵,班主任要悉心了解每一个学生做他们可以信赖的知心朋友。班主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公平地施爱每一个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教师之爱。我们不仅要关爱优秀生,更要关心困难生和问题生。对优秀生的关心、鼓励,会使他们进步更快;对后进生的关怀、激励,会使他们重新树立起自信心,再次扬起风帆,迎着风浪勇往直前;对困难生的关心帮助,会使他们鼓起勇气,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

2.学生与任课老师间的和谐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获得成效的保证。只有课堂上师生之间精彩地交流、互动,课后朋友式地促膝长谈,活动中师生积极参与,我们才能全面了解学生,才能使师生感情加深,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和谐。另外,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重个人修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我坚信: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任何奖励都不可能代替的力量。

3.学生与学生间的和谐

俗话说:“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在同一个教室、同一个寝室、操场、食堂,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行为方式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都极易产生矛盾,出现摩擦,甚至产生正面冲突,发生吵架、打架的现象。对班级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好人好事多加宣传,正面引导。我把“珍惜缘分,重视友情,与人为善,淡化矛盾”的理念不断灌输给每一个学生,对班级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好人好事多加宣传,正面引导,并要求学生结成“一帮一”对子,从学业、思想、生活等多方面,全方位地由优生帮助后进生。

4.学生与班团委间的和谐

班团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级管理的直接实施者,同时他们也是班级中的普通一员。班团干部与班级其他同学之间又能和谐相处是班级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构建和谐班级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班主任应注重班团干部队伍的建设。在实践中我既给予班团干部独当一面的权力,又要求他们注意工作方式与方法;既给班团干部自主开展工作的自由,又要求他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和同学打成一片。从各种途径我了解到绝大多数班团干部在同学们的心中是值得信赖的。

5.班级与校园大环境间的和谐

一个班级的学生如果不热爱学校,不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或者不服从学校的各项安排,那么班级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在这一点上,要引导学生要热爱学校,对学校的各项要求、做到“理解万岁”。譬如双休日的住宿生留宿管理制度、学校的晚自修制度。另外,班主任还要配合学校搞好各项活动,同时巧借学校活动开展的契机,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如学校要举行演讲比赛、作文竞赛、书法绘画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我就在班内按部就班参与进行组织,先宣传动员,而后进行比赛,然后进行评比,选出最好的参加学校的比赛。老师重视,学生就重视,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活动,让全班学生都得到锻炼,而不是随便挑几个自己认为好的学生去参加比赛而应付学校工作。这样巧借学校各项工作的东风,既做好了本班工作,又为学校良性管理大环境的建设出了一份力。有了班级的小和谐,就会有学校的大和谐。

二、班主任如何提高和谐教育的成效

1.爱心是班级和谐的源泉

教育是什么?就是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班主任实施和谐教育就要用爱心育人。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有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班主任要了解学生身上的一切积极因素,帮助他们克服和消除消极因素。我们教育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此时的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爱心和呵护,希望能得到班主任的爱。这就要求班主任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学生感受到这份爱,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真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用爱心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的爱心不能只体现在那些好学生的身上,更要体现在那些后进生的身上,这也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剂。对于那些表现相对欠佳的学生,应让他们感到班主任并没有因其差而嫌弃、讨厌他们。

2.沟通是班级和谐的纽带

在交流中分享快乐,在沟通中增进和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了解学生是掌握学生的一把钥匙。一学期内,我力争做到和每一个同学至少交流三次,如果时间有限,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也行。我们还鼓励同学用多种方式进行交流,比如日记、电话、书信和面谈。通过这些方式去了解学生,了解班级,学生提出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我就会尽力去满足;有好的建议,我会很高兴地采纳,并且告诉他,我对他的良好建议表示感谢。学会沟通,在交流中培养情商,增进亲情。班级的建设因有了沟通而和谐,师生、同学之间也因有了沟通而充满了爱。

3.《班规》是班级和谐的保证

《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虽然对中学生提出了合理的规定,但它不可能具体包括班级内的各种情况,也不具有强制性,即使违反了也无相应的惩罚措施。《班规》正是《守则》和《规范》中有关纪律要求的具体化。《班规》不应只是道德提倡,而应有行为强制,具有法律般的约束力。

班主任可以将班规制定工作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起草,然后班长收集各组记录,整理后交班主任审阅。班主任整体把握,指出不足,提出修改建议。再次让学生针对建议,民主讨论、修改,再提交给班主任过目。在执行过程中,大家严格要求自己,互相监督。班规班纪是学生自己约定的,没有老师的强加成分在里面,因此学生在心平气和的和谐氛围里面规范他们的言行,也大大减少了班主任的工作量。

4.激励是班级和谐的法宝

激励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积极性。管理心理学认为,激励是引起需要、激发动机、指导行为、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创建班级的和谐,要引进科学的、兼顾全面的激励机智,将激励贯穿于创建活动的全过程,从目标的制订到目标的最终实现,科学、充分地激励学生,调动其积极性,保持班集体最佳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做好工作,形成良好的班集体,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5.活动是班级和谐的动力

活动能增强学校生活的吸引力,能增进班级的凝聚力,能最大限度地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释放过剩精力找到正当途径,为构建和谐班级提供动力。

在知识竞赛、体育竞赛、学习竞赛、才艺竞赛、劳动竞赛等竞赛类活动中,能增进班级的凝聚力,让争强好胜的学生主动涉猎更多方面的知识,让有些学习并不出色的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有了用武之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节庆类的联欢活动中,同学们的生活得到了丰富,身心得到了愉悦,情操得到了陶冶,素质得到了提高,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增强了历史使命感,激发了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在社会公益劳动、环保活动、敬老院活动等社会实践类活动中,同学们面向社会、面向他人、面向家庭,培养了劳动观点、劳动技能,树立了为集体、为家乡、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和谐,如春花灿烂,沁人心脾;和谐,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空间,给学生以亲密的交流空间,和谐的班级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这些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在和谐的教育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10-25.

[2]叶隽.学会关心――教育要寻找人性的光辉.中国教育报,2004-12-28.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4]王俊章.构建和谐班级教育初探.江苏和谐教育网.

上一篇:浅析林语堂翻译策略中体现的目的论原则 下一篇:新视野中漓江流域教育发展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