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日语教学优化方案研究

时间:2022-10-30 10:30:19

高职日语教学优化方案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日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在中国的日本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多。中国很多的高职院校有日语专业,但符合日企招聘条件的毕业证却屈指可数。主要原因在在于高职院校日语专业的毕业生无法达到企业用工需求及标准。那么,高职院校的教育者有必要反思问题主要出在哪个环节。本文将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日语课程教学现状,总结现阶段高职日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优化高职日语教学的可行性方案,旨对高职日语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 日语 教学 优化

一、日企人才需求现状

随着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战略的调整,日企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变化。过去单一的以语言为主的日语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日企的需要。现在的日本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日语,还需要懂得经济、管理、贸易等相关知识,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模式及日本企业文化。此外,擅长“技术+日语”者紧俏。日语尽管不是进入日企必备的通行证,但近两年来,日语水平在日企人才衡量标准中所占的比重却有所上升。日企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语言要求相对较高。在工作中,以技术为主,日语只是作为语言工具存在。比如:日语客户经理首先需要精通日语,能直接和日本客户沟通交流,进行销售服务,最好还有行业工作背景;另外,制造型的日资公司大多到日本当地采购原料,那些熟悉半导体、电子元器件、化工材料等采购工作且日语流利的人才也相当抢手。事实是,大量制造业日企的到来刺激了技术人才的需求,但达到技术能力的人才却缺乏必须的语言能力,语言无障碍的人又往往缺乏技术背景。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要么是学日语专业的不懂技术,要么是懂技术不会日语,因此出现日语技术人才短缺的尴尬局面。

二、高职日语教学现状

高职教育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高职院校日语教学应该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院教学的特色,不断完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案,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日语人才。然而审视当前高职日语教学,不难发现还存在许多弊端。

(一)“教”的现状

(1)“双师型”教师匮乏。目前,从事高职日语教学的老师,大多是长期从事日语教学的老教师。新教师也多数是毕业后“点对点”的又进入到学校工作的。不可否任的是他们对日语教学颇有研究,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缺乏行业背景。他们对企业工作流程不了解,对用人需求一无所知,甚至懒于去企业深入调研,而是长年累月的死教书本,忽略了人才培养目标。

(2)教育目标太盲目。普通的大学教育为了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而高职教育区别于大学教育。高职教育旨在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普通专业型人才。但是一些高职院校教育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太陈旧,一味的模仿大学的日语教学,没能结合高职教学的特点,也没能结合市场人才需求有的放矢,而是缺乏针对性及灵动性的盲目教学,导致学生学习而无以致用。

(3)课程设置不合理。虽说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不单纯是语言,还有“商务日语”“经贸日语”“服务外包”等“日语+专业技能”模式。但是这也是片面的集中在日语语类上,过度强调日语,对专业技能及人文素养培养相对较少,这就无法做到与企业衔接。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仅有三年时间,除去半年顶岗实习时间,导致一些学生日语水平不高,专业技能不精,“半吊子”情况多见,显然无法达到企业用人标准。

(4)教育内容太陈旧。传统的日语教学基本围绕课本展开,课堂上教师不断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复习及预习的内容也仅限于书本。既无实际运用日语的机会,也无深入社会、深入企业进行实践的机会,导致“只会理论,不会做事”的学生越来越多。社会人才需具有全面的综合素养、过硬的专业知识及技术应用能力,要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因此,教学内容要一改传统的重视理论的教学形式,要变单纯的理论教学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使学生有机会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学”的现状

(1)生源质量良莠不齐。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省市对高职教育重视度的提高,高职日语专业学生招生状况良好。但是随着招生数量的增多,生源质量难免良莠不齐。并且,大多数学生外语学的是英语,日语零基础的学生较多。这就出现了一个班级中既有日语有基础,又有日语零基础的学生,水平差异较大,参差不齐。由于高职学生对于本科学生来说,基础差,底子薄,教学时难度较大。加之学生自我约束力差,并不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导致日语水平越来越低。

(2)学习动力不足。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一部分是因为本科院校未考中而落榜下来的学生。他们当中因为喜欢日语而选择日语专业的学生极少,大多数是由于服从志愿,不情愿又不得已的选择了日语专业,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动力。实际上,面对不知道为什么要选择日语,如何去学习日语的学生,教育者的工作更是任务艰巨。个别学生甚至会怀疑自身的学习能力,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挫败感,学习热情逐渐消退,甚至把学习视为沉重的负担,愈发沉沦。

(3)自主学习能力差。高职日语专业学生大多数从零起点学习日语,学生需要用在校两年半的时间完成日语知识的学习任务,达到日语能力测试二级水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只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显然杯水车薪。这就需要高职日语专业学生能够把握自己的学习,拥有自主学习能力。而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自学能力差的现象。学生没有意识要自主学习,即便有自主学习意识,也不知如何下手。

三、高职日语教学优化方案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整个专业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它指导着本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专业评估等方面的工作。所以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有所创新。对于外国的先进经验,要取其精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并结合自身学校教学特色,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甚至深入企业详细了解他们所需的人才类型,进而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借鉴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把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学生可以一边在企业工作,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也可以先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再运用到企业中的实践;或者把在企业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进行研究性学习,实行“教、学、做”一体化。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期间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实行企业与学院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这样摒弃了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人才能更顺畅的投入到工作中。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师需具有相关行业背景或实践经历。而对于没有任何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来说,要为他们提供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相关情况,这样面对学生,才会有东西可讲,不会只是照本宣科。这样不但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学生也是最大的受益者。此外,还可以把企业专家请到学院,定期的为教师和学生做企业知识讲座;或者聘任有一线企业工作的经验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或兼职教师,加快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四)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直接的途径。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就无法实现教学目标。所以,高职日语教学应摒弃原有的肤浅、模仿式的教学方法,采取最科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专业的从业技能,具备高效的从业手段。此外,教学方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企业需求的改变,积极调整,不断修正。根据不同岗位,不同专业的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企业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学生能够发挥其独有的就业适应能力。

四、结语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高职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它既要实现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要解决广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日语学习不单是掌握知识和技能,还应顺应时展的要求,灵活培养适应社会的、全面的日语专业人才。教育者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时刻具备危机意识,转变教育理念,抓住校企合作的契机,在高职日语教学模式上不断改革和创新,同时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瞬息万变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朱媛媛.高职日语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10,(4).

[2]赵晓春.高职日语专业面临的危机与发展路径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4,(10).

[3]袁媛.高职院校日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教研究,2013,(1).

[4]贾华.论高职教育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1).

上一篇:白鹤,北极来客 下一篇:浅谈电力企业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