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薪火 铸就非凡

时间:2022-10-30 06:07:40

和张明认识快20年了,从未想过有一天他会坐在35层的酒店玻璃窗前,俯瞰繁华的都市灯火,接受我的采访,向我娓娓叙述他的职业生涯故事。

此前,我们有两次共同采访、并肩作战的经历。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报道团,他是从分社选调为数不多的记者之一。记得1997年7月3日下午,在香港大球场举办的“香港青年大使”庆回归活动,我是文字记者,在异常闷热的现场见到身上挂满器材的张明。负重十多公斤的张明,干起活来生龙活虎。交谈中,我了解到,他曾是中国国家青年排球队的二传手,难怪体魄超强、反应敏捷。第二次合作采访是1998年秋天,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访问大陆,与海协会长汪道涵在上海实现第二次握手的“汪辜会晤”。当时为全球瞩目的新闻焦点,海内外记者来了500多位。会晤现场是富于象征意味的和平饭店“和平厅”,和平饭店是上世纪初租界时代的产物,“和平厅”很高但很小,贵宾来临前,摄影机位已遍布“大炮”。张明为了拍好照片,选了最后面最高的梯子,站在梯子的最高处,头快顶到大厅的天花板;我则站在梯子的第二层,除了观察现场细节准备写文字稿,就是背着张明的摄影包,随时听他吆喝,递上长短镜头,实实在在干了把助理的苦活儿。

面对面采访时,张明老实地说:“那天你背着我的包没错,你帮过啥真不记得了,一心都想着拍好照片、别漏了好画面。”

张明说,工作20多年,犹言在耳的声音是老领导张刘仁喊:“小张明,快拿上相机,马上去现场。”

那是1988年3月24日下午4点,刚毕业不久的张明尚在熟悉工作,听到分社摄影组长张刘仁的命令,立即赶赴上海嘉定火车站,那天日本中学生游学团在车站遭遇重大撞车事故。初出茅庐的张明,第一次独立采访就是突发新闻的遭遇战。大雨中,张明到了事故现场,几节相撞的车厢挤压后拱起来足有10多米高。满身泥泞的他身手敏捷地爬上车顶,拍摄了消防队员和警察救援的全过程,晚上9点后才把活干完。为了争取新闻时效,尽快回单位把照片处理好发至总社,他在现场拦下了一辆大卡车,好心的司机听说是新华社记者,居然开车把他送到市中心南京西路上海展览馆的分社驻地,没留下姓名就离开了。这件事让张明体味了新华社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也看到百姓对新闻工作者的期待。

张明坦然地说,后来写业务文章时回想拍摄场景,才记起那么高、那么湿滑和倾斜的车顶,东跑西颠地选画面,是很容易摔下来的。当时只顾拍片子,没想过自己。

时光轮转了20年,“小张明”没人喊了,倒是“张老师”的称呼在工作场合时常听见。2001年上海举办APEC峰会,那是“9・11”后第一次各国首脑聚会,记者安检是个难题,安保部门请教张明,张明提出让记者过安全门前都按一下快门,以证明器材的安全性。结果,这竟成来参加APEC峰会的中外记者安检专业摄影器材的规定环节。

20多年来,张明透过新华社职业摄影镜头,与上海这座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共同经历来改革开放的悲喜欢郁,见证并忠实地记录上海的重大历史瞬间。由于业绩突出,他常被总社抽调参加许多大型活动报道,如1990年北京亚运会、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等等。

张明说,能有今天的事业成就,从“小张明”到“张老师”,是新华社的报道职责,把自己推到采访的第一线;是老一辈新华人“传、帮、带”,把自己变得成熟和坚强;新华社事业发展要求,让自己变成新闻摄影的多面手和指挥者,而自己也在新闻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的责任心、荣誉感和自豪感。

刚参加工作时,新华社摄影部资深记者胡越告诫张明,做一个好记者,在完成工作之余,要善于领会、学习。除了拍好体育外,年轻记者还要把工、农、商、学、兵,行行业业都拍熟了、拍精了。张明说:“我记住这段话,也努力去实践,可以说受益无穷。”他回忆,1987年秋刚到新华社上海分社时,老前辈杨溥涛带他第一次拍摄,地点在上海造船厂的焊接甲板现场,为了拍到一张完美的照片,烈日下苦苦等了快3个小时,那是要付出、不怕苦的生动教育;已经过世的分社老记者白国良,在新闻发掘和探索方面,对他耐心启发,言传身教,在培养新闻敏感上,给了他诸多启示,张明至今仍感恩在心;老摄影组长张刘仁,甘当人梯,给了他很多重大采访机会,使他尽快熟悉了时政采访。

运动员出身的张明不仅体魄坚强,更有着运动职业的坚韧和顽强拼搏精神。他把职场当作赛场,工作压力越大,竞争越激烈,就越有斗志。在2000年悉尼残奥会的报道,新华社摄影部派出张明独自担负报道任务,凭着绝不服输的勇气, 中国运动员获得32块金牌,张明奇迹般地拍到了28块,代价是左膝严重摔伤,留下深深的烙印。事后同事们诙谐地说:张明你也够格参加残奥会了。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报推出图文专版,张明拍摄的“魅力上海”、“鲜花扮靓阿拉生活”、“身在象牙塔――让梦在风雨中飞翔”、“一座石库门,一座博物馆”、“上海:诠释时尚的魅力”等时尚、经济、人物、城市风光题材的十多个版,没有敏锐的眼光,平时的积累,多变的视角等经验,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刊发的要求。

张明为自己制定了拍摄准则:一是镜头始终对准人,画面要反映人的喜怒哀乐。机器是死的,画面人物是活的。二是照片要注意受众体会,画面要能抓眼球,要有视觉冲击力,既能感动自己更能打动读者的才发稿。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把党的政策方针融化在人物表情里,一定要在现场抓拍画面,人物才会生动、真实、活泼,让读者从照片中去感受,这才是忠实地记录历史,同时多年后也能平实地反映历史,体现新闻的时代价值。新闻照片也可以讲艺术,但要满足新闻要素的前提下,这对新闻摄影记者是个挑战。要永远记住一句话:“其实你可以拍得更好!”三是摄影记者一定要吃透“两头”,深入生活,随时留心用心发现,发掘能传承历史进程的画面,透过身边的画面,把党的方针、政策和自己的感悟、理解渗入画面,忠实地承担一个新华社摄影记者的历史使命,传播社会真实风貌的责任。

2008年1月张明在担任上海分社摄影部主任的同时,兼任分社图片总监。一年之后,他组织和动员上海地区50多位摄影师成为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管理他们日常发稿工作的重任也落到了张明一人身上。从那时起,签稿电脑不离身已经成为他的生活习惯,不管身在何地,不管时间多晚,只要签约摄影师来稿,张明都在第一时间审核并签发稿件。为此,签约摄影师给了张明一个“直播签发人”的称号。凭借多年来在新闻摄影事业上倾注的热情,身兼两职的他开始在更大的平台上实践自己的摄影理想。签约摄影师刚入门时经验不足,他利用自己的资源不定期地举办培训班和联谊会,为业务切磋创造条件,同时,签约摄影师优秀的摄影作品也不断地通过他的推荐见诸全国各地的报纸、网站首页。近年来,上海分社图片发稿数量和质量一直稳居新华社国内分社前茅,这和张明的不懈努力、勇于拼搏是分不开的。

在访谈中,张明一直强调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始终贯穿着自己20多年来的职业生涯。他说:是这四个意识,让我对事业充满激情,越挫越奋⋯⋯“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危机感,敢于与美联、法新、路透等世界性通讯社竞争,只有竞争才能让我们在新闻摄影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捍卫和发展新华社的图片报道事业。”说出这番结语时,已届不惑之年的张明脸上写满了坚毅与自信。

上一篇:上海:没有再见 下一篇:熊谷晃人物作品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