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学业评价细则的构建与实践

时间:2022-10-30 04:33:43

初中音乐学业评价细则的构建与实践

长期以来,音乐学科的成绩评定缺乏客观尺度,“学”与“考”分离的现象较为严重,初中阶段尤为突出。究其原因,关键在于音乐教学尚未建立客观、完善的评价体系,实践中缺乏具体、可操作的评价细则。音乐评价体系的不健全,集中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评价内容片面,过于关注评价结果,忽视学习过程;二是评价方式随意,缺乏针对性,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三是评价主体单一,多是教师主观评价,忽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种种弊端导致学生的音乐能力得不到均衡锻炼,音乐综合素养得不到和谐发展,音乐教学评价功能发生缺失,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音乐学业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特长与音乐潜能的发挥,它必须是综合、全面并具备普适性的,体现学生真实的音乐学习状况并引领其未来发展。为此,笔者所在研究团队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学习规律,探索构建了完整、可行的七至九年级音乐学业评价细则。在实践中,采取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以及多元主体评价等方式综合评定音乐学业成绩,并给予学生多次成功的机会。这不仅规范和统一了音乐学业评价标准,还关注了学生的音乐学习态度和素质发展,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笔者试将评价细则的构建理念与实践方法加以总结。

一、注重全程评价,体现评价的科学性

初中音乐学业评价是对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掌握、音乐素质发展、音乐才能成长及艺术情操形成给予价值上的判断。本文提出的音乐学业评价细则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初中音乐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评价依据,体现音乐学业评价的科学性。评价内容来源于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第13至18册。评价项目设置为表现与聆听两大板块,其中,表现板块包含演唱、演奏及综合表演3项(见表1)。在实践操作中,表现板块的评价主要结合于平时的过程性评价,聆听板块的评价主要落实于期末的终结性评价。

1.过程性评价实践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评价不仅“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还应考查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1]这就是说,音乐学业评价应该充分关注音乐学习的实践过程,突出评价的形成,鼓励学生的闪光点,并确定需要改进的地方,融评价于日常教学,淡化测试痕迹。

例如,某试点学校设计了学生音乐素质评价表,内容包括学习态度、歌曲演唱、器乐演奏、音乐知识、音乐创编、进步奖励、个人特长、课外活动等。教师将上述评价项目与平时教学相结合,随时记录在案。待学期总评时,将学生的各次表现与成绩进行综合,以优、良、合格、待合格分级呈现,对“待合格”者给予补测机会。此种分散时间、分项评价的方法,不仅减轻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而且凸显了评价的反馈调整功能。

再如,某教师在执教七年级《蓝色的探戈》一课中设计了以下评价点。(1)学生说说对探戈的了解。(2)听辨欧洲风格与拉丁美洲风格的探戈舞曲。(3)教师示范探戈舞蹈,学生观察并说说探戈舞蹈动作的特点。(4)尝试两人合作跳跳探戈,评出最优雅的一对。(5)说说这节课的收获。这些评价巧妙地融合于各个教学环节,记录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最自然的状态,评价结果真实可信。

2.过程性评价细则的构建

笔者认为,学业评价细则的制定应注重导向性、可操作性,宜简不宜繁,并应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能发展。通过在试点学校实践和综合分析,笔者研究团队确定在演唱、演奏与综合表演3个表现板块项目评价细则中体现过程性评价。在构建评价细则时笔者遵循了3个原则:一是保底性原则,要求相对不高,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与努力均能够达到;二是递进性原则,各年级同一项目评价细则的要求基本是对应的,并根据学力的发展设计了相应的梯度(见表2);三是灵活性原则,评价细则的要求比较具体,既紧紧围绕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既便于操作,又提供了自主选择评价内容的空间。例如,在演唱、演奏和综合表演3个项目中,学生可任意选取一项。

二、关注个体差异,体现评价的公正性

1.终结性评价实践

初中学生对音乐学业评价的态度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3类。第一类学生音乐素养相对较好,或者具备某方面的音乐特长。对他们而言,评价是展示和肯定自我的良机,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评价本身。因此,他们往往渴望评价。第二类学生音乐素养相对较弱,或者学习态度相对较差,无法通过评价获得自我认同。因此,他们往往回避评价。第三类,也是大部分学生,认为音乐考核形式不能反映自己的真实状态或全部水平,因此,他们对学业评价反应平淡。然而,无论哪一类学生,其实都非常在意评价结果。在过程性评价中,笔者研究团队发现了有待改善的3个问题:一是由于课时数的制约,过程性评价常常无法完成全部学生的评价,或是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不均等;二是学生的音乐才能存在差异,过程性评价无法涵盖全部音乐学习领域;三是部分学生对评价成绩不满意,希望有机会重测。所以,期末集中进行的终结性评价仍然必不可少。

笔者在每学期期末的终结性评价中采用班级音乐会的方式,包括吹、拉、弹、唱、舞等,以演代考,学生可单独演,也可合作演。表演既是展示又是补测,使评价变得丰富多彩。除了多样化的展示形式,班级音乐会的优势更在于,即便对在音乐学习中缺乏自信的学生来说,由于可与其他同学合作,表演也是可以承担的任务。教师根据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差异作出相应评价,使评价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尤其对于音乐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采取针对性指导,以鼓励为主,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2.终结性评价细则构建

班级音乐会除了为学生的才艺展示搭建舞台之外,更为学生提高评价成绩提供了机会。但它仍然停留于外显的行为,无法全面衡量学生对音乐主题、音乐风格、音乐体裁、音乐表现要素等方面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而这些内容的评价可以书面形式统一进行。因此,笔者研究团队在终结性评价中增加了一份音乐测试卷,结合教材内容,以聆听答题的形式进行。聆听项目评价细则涵盖感受与鉴赏两个领域,涉及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4个内容,并就学生对教材中经典音乐主题的认识与聆听作出了具体要求,便于落实(见表3)。教师可以评价细则为依据,根据各校实际情况自主出题,并录制相应的音响资料,也可根据教材内容编成题库,随机选取试题。

三、结合多种评价,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1.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活动可以培养其自我反思的能力和对音乐学习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学生自我激励的过程。自我评价可以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即时自评,二是学期学段自评。试点学校借助“我的成长日记——音乐学习自我评价表”,引导学生对每课时的音乐学习情况进行自评。评价标准分为5级,最高级为5分。自评内容包括“我对本课内容感兴趣程度”“我对本课主要知识的了解”“我聆听音乐的认真程度”“我认为本课音乐作品优美程度”“我能提出问题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能认真倾听他人对音乐的见解”“我能与同学协商并合作学习”,等等。表格由学生自行保管。通过一课一填的形式,师生能够非常直观地了解学习状态,肯定学习态度与收获,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与不足,取得了较好效果。

2.教师评价

在过程性评价中,笔者要求试点学校的教师在评价结果的阐述中作出鼓励性表述,对优等生的评价要有激励性,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对中等生的评价要有鼓动性,使他们脱颖而出;对学困生的评价要有鼓舞性,使他们建立自信。在量化过程性评价和以班级音乐会形式进行的终结性评价中,教师采用以下评分标准(见表4)。

3.生生互评

音乐课堂的许多环节需要通过小组交往与合作来完成,而同学间的相互评价会淡化教师的权威性,让学生觉得自然和放松。生生互评时,评价要求宜粗不宜细,既要力求公正又要方便学生操作。笔者研究团队设计了粗线条的生生互评,评价项目综合了平时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态度、习惯)与期末的强项展示,评价结果采用等第制。生生互评在每学期期末进行,促进了学生评价的主动性。

四、综合评价结果,评定学业成绩

综上所述,音乐学业评价细则的构建过程是以学生音乐学习全过程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的,尽可能科学、公正、有效地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细则的制定,经历了讨论、实践、修订、再实践的过程。每学期期末,综合学生一学期的音乐学习情况,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得出评价参考值。最终的等级是由学生演唱、演奏、综合表演3项中的最高得分加上聆听测试卷的成绩,结合评价参考值综合得出的。其中表现项目的参考值为50%(表现项目的成绩取过程性评价或终结性评价中的最高得分),聆听测试成绩的参考值为30%,评价参考值为20%(学生自评与互评各占10%)。总成绩85分以上为优秀,75分以上为良好,60分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待合格。“待合格”者可以补测。

五、成效与思考

音乐学业评价细则的制定,有助于音乐学科评价标准的规范统一,有助于音乐课程标准的深入落实。其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同时,也有助于教师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反思和适当调整教学行为。评价细则的构建与实践的亮点有3点:一是将演唱、演奏、综合表演等表现性项目的评价融入日常教学,关注音乐学习的全过程;二是将自我评价与对他人的评价纳入细则要求,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责任感;三是给予学生多次成功的机会,彰显评价的人文关怀。应该说,这样的评价体系为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之后,其音乐学习的内驱力随之增强,音乐课程的组织形态也随之发生了积极变化。

当然,实践操作过程仍存有一些问题有待思考与改进。一是如何有效把握评价尺度,需要进一步验证;二是过程性评价的效率需要提高;三是评价过程的痕迹有待进一步淡化,要更好地将过程性评价融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

上一篇:浅议高校舞蹈教育的教学方法 下一篇:论高职院校绘画目测技法的重要性与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