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

时间:2022-10-30 02:16:37

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

摘要:阐述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当前条件下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针对这些制约因素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对策

一、工学结合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工学结合作为应用型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它是指作为人才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密切合作,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工学交替的教学方式,合理地组织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与技能,另一部分时间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实习,形成“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的实质是“产学”结合,其本质特征是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环境及资源优势,有计划地使校内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将教学场所从学校课堂延伸至企业工厂,使理论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由企业、学校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点,在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它具有以下优势:(1)扩展了职业院校的办学资源,将教学由学校延伸到企业;(2)扩展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直接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3)增进了社会和谐,学校的教学目标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学校、企业及学生等多方共赢。

二、制约工学结合的主要因素

1.认识上的“泛化”和“窄化”直接影响工学结合实施的方法和效果

对工学结合的内涵及本质理解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其实施的方法和效果。目前,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认识偏差:(1)过于“泛化”,将工学结合的主要特征归结为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这种认识对工学结合的界定停留在表层的解读上,或者是对现状的描摹上,认为工学结合就是工学交替,而对隐藏其后的本质内涵把握不够,导致了实施工学结合上的游移和不确定,使得实践上流于形式难以深入。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开展工学结合,不仅推行效果不佳,甚至会使教学质量下降。(2)过于“窄化”,将工学结合的主要特征简化为对操作程序的归纳上,认为工学结合的实质就是操作实践,过于注重技能培养,而忽视理论知识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大量的案例显示,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初始就业时不逊色于普通高校毕业生,但后续发展则低于普通高校毕业生,其岗位迁移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都相对较弱。究其原因,是由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薄弱所致。过于“窄化”工学结合,必然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所具备的理论知识达不到高职院校所提出的“够用”原则,当社会和科学技术进步时,这些毕业生要学习一门新技术,一定会难上加难,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岗位迁移能力受到很大影响。

2.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到工学结合的深度发展

从理论上讲,实施工学结合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共赢,实现社会和谐。那么,这样一个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什么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呢?不妨从学校和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动机来分析。

职业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的动因可以归为四个方面的驱动:(1)教学需求驱动;(2)就业导向驱动;(3)学费补充驱动;(4)资源扩张驱动。这些动因都可以激发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动机有三种动机类型:慈善动机、个体动机和集体动机。目前,大多与职业院校合作的企业并没有获得明显的收益,所以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动机尚停留在较低层次,所以凸显出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工学结合的深度发展。

职业教育要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就要求企业与学校之间相互沟通,深度合作,企业在其中应扮演重要角色。作为企业,不仅应该向学生提供真正的实习机会,让学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培训,同时还应该为学校提供市场信息,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职业技能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与行业紧密联系,而具有优势的企业可以准确地鉴别出不断变化的市场所需要的技能,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工学结合更需要校企深度合作。

但事实上,目前企业很难让学生从事核心职位,由于没有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许多在企业进行实训的学生很难参与企业的核心技术工作,难以获得真正的专业岗位技能,更多的只是打打杂,帮帮忙,参观学习,实习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企业大多只注重当前效益,更不会投入太多的人力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因此,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开展工学结合的瓶颈之一。

3.政府没有搭建好工学结合的平台,影响了工学结合的深入开展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初期,单纯依靠教学单位和企业的力量很难度过校企合作的瓶颈障碍,不能完善地实施工学结合的每一个环节,难以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这时,需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搭建学校与企业之间沟通合作的平台,提高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而目前,尽管政府也投入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但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政策导向不强,实施措施不力,没有有效地调动企业的慈善动机和个体动机,更谈不上使企业形成使命感和责任感,调动企业的集体动机。

政府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形成工学结合实施的外部环境,没有很好的环境条件,工学结合难以很好地发展。

三、破解推行工学结合制约因素的对策及措施

1.正确理解工学结合的内涵及特征是工学结合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针对人们在认识上的偏误,无论是政府、学校还是企业,都应该积极地举办各种专题报告和学习交流活动,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和探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理论,深刻理解工学结合的内涵及特征,及时纠正认识上的偏误,保证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学结合,使得工学结合按照正确合理的方式和方法组织实施。

2.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是解决工学结合瓶颈障碍的根本途径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对于企业和学校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只有“练好内功”,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输送适应市场经济的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使企业在参与教育的活动中受益,企业才愿意主动合作,工学结合才能深入。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谈到职业院校自身建设时认为,今后职业教育,实际上是着眼于面向市场,面向整个就业的需求,扎扎实实练好内功的问题。练好内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牢固树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2)动态设置、调整专业和深化课程改革;(3)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4)建立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5)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体系。

在学校层面,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是开展工学结合成败的关键。企业中的能工巧匠和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应该成为“双师型”师资来源的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可以给职业教育带来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最新的要求。聘请他们担任兼职教师,不是弥补师资不足的权宜之计,而应该成为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职业教育的人才战略。

3.企业要深刻认识工学结合为企业带来的长远利益,扮演好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角色

作为企业,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无可厚非。但企业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用长期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和体会工学结合的优势,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为企业培养人才,以利于企业的发展。作为企业主要做好以下几点:(1)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意识,变消极参与为主动参与;(2)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勇敢地担当起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3)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校企合作中的组织管理,想方设法为校企合作创造条件。

只要企业能认识到校企合作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才能扮演好企业在工学结合中的重要角色,担负起企业自身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推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4.政府要完善和落实推行工学结合的配套政策,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充分调动企业积极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也是一种多赢的经济行为。要突破校企合作的瓶颈障碍,政府主管部门应出面搭建平台,让校企双方进一步了解并加强深度合作,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和推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积极性。比如:(1)加强宣传,制定相应的政策,激发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2)制订实施方案和细则,指导工学结合的正确实施;(3)制订和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加强各项技能培训;(4)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加强校企合作的有效管理;(5)改革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上。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推行工学结合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但只要高职院校练好内功,政府为校企合作搭建好平台,企业能着眼未来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人才培养优势,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 陈红.近年来我国高职工学结合研究的现状及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0,(1):36-37.

[2] 韩伟平.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特征及创新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1):121-122.

[3] 廖克玲.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面临的问题与出路[J].高教探索,2008,(4):80-83.

[4] 楼一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理念、策略和程序[J].职教论坛,2007,(9):20-21.

上一篇: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的建构 下一篇:国外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