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出去”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29 09:18:11

文化“走出去”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摘 要:文化走出去”是提高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文章立足河北,分析了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文化“走出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跨文化视域下文化“走出去”的实践与策略

关键词:文化“走出去”;问题;策略;跨文化

党的十七大提出新形势下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势在必行。十继续推进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文章介绍了河北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分析了河北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推进河北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的实践对策。

一、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分析

十明确指出,现阶段我国文化产品日益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文化走出去,就是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可以通过项目合作、世博会、博览会、会展等形式。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1]也就是文化竞争力,即文化竞争力是在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中表现出来的。因此要立足河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赵文化、唐山文化、红色文化等宝贵的文化资源,利用科技和创意,挖掘河北传统文化开拓进取等要素,形成河北核心文化竞争力。

在国家文化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的今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中国文化的在国际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这样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下,让河北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河北,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将我省优秀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走出去”资源,以其民族性和独特性抢占国际市场,找准中外文化交流的对接口,以我省文化产品的“供”来满足国际市场上的“求”。实施河北文化“走出去”是让河北丰富独特的地域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二、文化 “走出去”的现状分析

河北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社会文化资源和自然文化资源,文化“走出去”取得了阶段进展。主要表现在河北文化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文化产业群体初具规模,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格局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的环境逐步完善。举办了一些国际性的文化节、节庆会展,2011年河北在澳大利亚的文化周、举办的第三届“魅力河北(澳大利亚)广播周”,《魅力河北》系列节目,扩大了河北在国际上的影响,提升了河北文化软实力。但整体上河北文化“走出去”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一)文化企业的整体实力不强,企业基础较弱,经济规模较小,市场引资能力很差,缺乏大规模的龙头文化企业项目的合作与交流,相应地,占据的国际市场份额偏低。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一般而言,沿海地区与外界交流与合作比较频繁,内地比如邯郸赵文化,拥有宝贵而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缺乏与国际沟通的渠道,在文化创意引人才缺乏、文化资源还只是静态的资源,对其产业化发展还是刚刚起步,另外对于国外文化市场的开拓上都是相当欠缺。

(三)河北文化走出去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文化经纪人欠缺,在演出、文物、影视、出版、文化等文化艺术经纪活动中,已收入佣金为职业收入手段,从事居间、行迹、等中介业务,使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文化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

(四)政府部门对文化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尚待加强。政府部门实施河北文化“走出去”战略,因地制宜制定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战略,应根据河北文化资源特点、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制定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意见。应该考虑哪些文化产品可以走出去。出台优惠的政策,包括项目审批,产品研发、复合型国际人才的引进等方面,都要加大扶持力度。

三、文化“走出去”的跨文化关照

河北拥有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如邯郸的赵文化资源、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组成的皇家文化资源、保定红色革命文化资源、霸州温泉等现代休闲文化资源、唐山传统民间民俗音乐文化资源。将河北宝贵文化资源,通过科技、创意等技术手段的整合,转化为河北文化竞争力。

(一)国际视野下文化“走出去”关照

为了顺利实施河北文化“走出去”战略,高效惠及河北,首先要满足国际消费者的需求。要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根据国际市场需求,构思河北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借鉴国外文化产业群成功的运作方式,实现河北与国际的合作。如河北临漳鬼谷子文化产业园建设,包括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百草园建设、战国影视基地建设。扩而大之,可以延伸到邯郸赵文化园的建设,可以让世界旅游和研究者成系列地了解邯郸、了解河北。

(二)提高国际市场中文化企业的主体地位

实施河北文化“走出去”工程的实践,要考虑到文化企业是国际文化市场的主体,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角。要以国际市场消费需求为出发点,重视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主导作用。在具体实践中,首先要重点扶持能够引领市场发展方向的企业,与知名科研院校、科研基地合作,引进高科技和先进的经营模式,加快河北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在投资收益、新产品研发等方面,革新文化企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文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打造文化国际品牌

文化品牌作为文化的载体,品牌竞争已在经济竞争的起决定作用。打造国际文化品牌意义重大。美国文化就是通过好莱坞电影、麦当劳快餐、迪斯尼主题公园等全球性强势品牌,传播、确认、强化着人们共同的规范、价值观、信仰或生活方式。目前,河北文化尚缺标志性的知名品牌和国际品牌,为此应该致力于在电影、电视、舞蹈、杂技、武术、饮食等各个领域,借鉴国内国际上成功的打造品牌模式,结合河北文化资源自身的特点,选择有典型的文化资源,打造标志性的文化品牌。

河北(沧州)吴桥杂技文化的开发应加大杂技演出团体的整合、扶持力度,力争把吴县的杂技团培育成具有国家及知名品牌的杂技团体。要激发全民参与旅游业的热情,尝试马戏与杂技结合,使杂技融入新的因素,最大程度上实现商业价值,打造杂技的国际品牌。

河北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如抚宁鼓吹乐(秦皇岛抚宁县)、昌黎民歌(秦皇岛昌黎县)、承德清音会(承德市)、冀中笙管乐(保定涞源县)、常山战鼓(石家庄正定县)、武安傩戏(邯郸武安)等民间音乐资源,种类繁多,民族特色浓厚。可以尝试有效整合河北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可以把民间音乐资源与民俗文化旅游绑定在一起,通过把音乐专家“请进来”的方式,打造河北民俗音乐的世界品牌。

河北(邯郸)太极文化品牌,可以促进合作交流,能够把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用太极中和理念,实现人类心灵的沟通,达到文化交流促进经贸合作。河北(邯郸广府)太极文化可以催生大量的新产品和新产业。诸如有关太极的学校、服装、影视、建筑、旅游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对资源整合、产业结构调整有引领作用。

品牌是城市走向全国、走向国际的窗口。城市品牌带来的不仅仅是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城市品位的提高,而且还会带来人气,促进经济快速持久发展,山海关古城(河北段)可以走创意开发的路子,使城市形象品牌化。

(四)发展大型国际节庆会展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文艺集团、和经纪公司的成功经验。在已有文化节庆基础上,创新思路,提高等级,如政府在规划和协调方面,制定有力的促进政策,营造良好的文化、法治和交通环境,做好节庆宣传工作。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鼓励中介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主办、承办项目,开发节庆产品,使文化节庆、博览会、研讨会、科研基地成为展示河北文化实力的平台,扩大宣传力度。如可以强化、不断创新节庆会展的形式和内涵。唐山可建设世界地震科普园使唐山文化走出河北,走向世界。在这种项目合作或文化交流中,让国内外专家、学者、游客加深对唐山皮影、乐亭大鼓的了解,最终实现河北地方文化走向国际,提高河北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河北姓氏文化也可以大做文章。河北清河张氏文化可利用寻根祭祖方式,成立恳亲联谊会,邯郸紫山的马氏宗亲文化资源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和渠道,加强与海外、港台之间的文化交流,洽谈投资项目,欢迎海外游子回家乡投资。全面推进河北文化的国际发展。

四、整合跨文化传播的渠道,培育跨文化消费市场

如果文化产品以最中国方式,表达了最普遍的人类共同理想和共同情感,并受到世界上普通民众的欢迎、认同和接纳,这就完成了跨文化交流。政府应加大对主流媒体的突入与扶持,重视和支持传媒以各种方式向海外扩展。

了解国际文化消费市场。我们需要改变旧的文化传播观念,不是主观地、一成不变地推几个自认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硬性推销,不能仅仅停留在注重显著的民俗特色的文化内容和文化产品上。要针对国际市场特点,多研究具有普适性得市场需求。在合作中展示自己,赢得消费市场。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同时结合跨国输出的文化障碍和文化差异,转变思考角度,改变对外文化贸易产品的形式,实现文化产品形式的跨文化。积极了解国际市场需求,把河北文化资源不断创新,融入现代因素,研发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的文化产品,在接受文化产品的过程中,了解河北文化、河北精神,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通过国际商业演出展览市场进入国外主流社会。

[参考文献]

[1][美]亨廷顿著:《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中译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第3页.

本文是2012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203103);2012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项目编号:HB2012WT94)。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38)

上一篇:关于软件学院嵌入式“偏软”课程的实践教学方... 下一篇: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