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临床护理对策

时间:2022-10-29 02:57:43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临床护理对策

摘 要 目的:探讨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给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治疗并需要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的技术操作和护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正确的静脉输液技巧和护理方法,明显提高了患者穿刺的成功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防止了差错的发生。结论:护士通过细致的观察与护理,严格执行静脉输液技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正确选择患者的穿刺部位,摆好患者,掌握好穿刺进针的角度和方向,是穿刺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可以避免差错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静脉输液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198

资料与方法

2006年3月~2008年2月采用静脉输液给药的老年患者1500例,其中男780例,女720例,年龄55~76岁。均因为病情不同而需要静脉输液。

方法:输液前应先排尽输液器内的空气,进针后见回血即松开止血带,缓慢滴注药液。在输液进针过程中,要试抽回血,以检查针头是否仍在静脉内。静脉输液成功后,均以透气无菌贴固定好,防止脱落。注意观察进针处皮肤有无红肿征象。

护理对策

严格执行配药规则:当配制结晶或粉剂药物时,首先用注射器注入输液瓶内10~20ml空气,再回抽液体注入粉剂的药物瓶中,注入的液体量最好在4~8ml, 待药粉充分溶解后,将注射器内空气推一小部分到药瓶内,回抽药液,再注入输液瓶内,这样既可省力又可避免药液的浪费。当药液注入输液瓶以后,将注射器在输液瓶内回抽10~20ml空针,再将输液器插入输液瓶内,可避免液体不下降而造成针头阻塞。

严防输液差错的发生:护士在配制患者药物时,必须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遵循药物配伍禁忌规律,防止输液反应的发生。要严格核对患者当天需要药品的剂量和总剂量,告知患者第2~3天药品的用药剂量情况。在添加药品和穿刺前,治疗护士必须对每位输液病人的静脉用药进行评估,判断液体间是否有配伍禁忌存在。对未知有配伍禁忌存在的中药制剂和抗生素之间,需用等渗液冲洗输液管,避免药物在输液管内混合。要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采取护士先呼唤患者的名字,待患者应答后再进行查对的方法,落实对号入座制度,防止静脉输液差错的发生。在输液接瓶时,应仔细观察滴管内液体有无变色、浑浊或沉淀发生,一旦发现应立即调换输液器。护士还要不断加强穿刺技术的培训,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减少对患者血管的损伤。

患者血管的选择方法:由于老年患者的静脉较细小表浅,皮下脂肪少、弹性差,血管缺少组织支持,患者的末梢血管呈纤维化,而且静脉较硬而脆,所以穿刺时很容易出现滑动,给穿刺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护士在为患者穿刺前,要仔细了解老年患者血管的生理特点,让患者手臂下垂扎止血带,这样手背浅静脉充盈度最佳,使患者血管充分暴露显现,看清血管的走行,摸清深浅和粗细。注意在冬季穿刺时,因周围温度较低,致患者静脉痉挛而出现充盈不良情况,造成穿刺上的困难,为此,我们可先给予患者局部热敷,待血管充盈后再行穿刺。在选择穿刺部位时,按原则从远心端至近心端寻找静脉。对需长期输液的患者,应从末梢血管开始选择,及早使用留置针方法,以保护血管。

静脉穿刺的操作技巧:在为患者扎止血带前,护士选择患者穿刺的肢体后,要用双手自上而下进行按摩,使血液集中在患者肢体的末端,让血管明显暴露,以便于穿刺。选择末梢血管输液时,根据手足末梢神经对疼痛刺激较敏感的特点,可选择小号头皮针头。进针时应该采用快、稳、准以及宁浅勿深的方法,避免因疼痛引起患者的血管收缩,从而降低穿刺成功率。穿刺成功后,一定牢牢固定好,防止滑脱引起的针尖刺痛等情况,在固定时,要先粘胶布中间,然后两手拉紧两端贴至两侧皮肤。固定针头软管时,将软管由下向上,再有上向下绕圈,使胶布横跨软管两端后固定于穿刺部位上方皮肤,三条胶布平行与针梗垂直,既美观又牢固。对老人血管活动度大的血管,护士要用左手握住患者注射的部位,以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以减少血管的滑动,以25°角刺入皮下后,要快速刺入血管,见到回血后,放平针体再进入血管少许,然后用输液贴固定好。如果患者的血管比较脆,在进针时应放慢速度,松解止血带时要轻柔,不要用力过猛。穿刺时告诉老年患者不用握拳,要自然放松,这样进针和回血都比较快,可减轻进针的疼痛感。静脉压较低的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时,静脉穿刺感觉有失阻感,但又不见回血,护士可挤压近心端血管或输液管下端,如发现有回血,说明针头在血管内,避免反复穿刺损伤患者的血管。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掌握输液的技巧,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护理质量。

严格控制输液滴速:护士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和巡视输液情况。由于开始穿刺时,针头斜面与患者血管壁相贴,当时滴速不快。而在输液中,随着患者的变化,使针头斜面离开血管壁,结果造成滴速自行变快,因此,护士在巡视时,要注意随时调节输液的速度。一般情况下,要根据药物理化性质和治疗的需要,来调节滴速。输入对血管刺激较强药物时,应适当减慢滴速,以减少药物刺激对血管的损害,使患者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完成输液。有的患者在输液时,希望尽快输完或请求护士将滴速调快,为此,我们护士要告知老年患者,滴速加快会使循环血容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造成心肺负担加重,容易导致心衰和肺水肿的发生,特别是在使用降血压药物时,更要严格控制滴速。

更换液体及排气的技巧:在更换液体时,如在液体瓶内加入其他药物,其压力与大气压接近或大于大气压,应先将瓶口向上,然后插上输液器,待片刻空气排出后,再倒挂在输液架上,这样可以避免液体由通气管内流出。在滴注的过程中,如发现滴管液面以下有空气,传统的排气法需要分离头皮针头,既易污染又浪费药液。新方法可以在不分离头皮针头的情况下,从下向上将输液管在签字笔上绕圈压扁,使输液管内容积缩小,空气随药液被向上推移至滴管液面上,从而可避免造成药物的浪费和预防滴管内液面降低以及流空使空气进入静脉,减少患者造成空气栓塞的隐患。

拔针方法:护士在为患者拔针时的最佳拔针时间,是在滴管内液体滴完,输液管中液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时。拔针时要先分离胶布,只留压针眼的棉球。快速拔针后,应立即用大拇指顺血管方向按压针眼,避免疼痛和瘀血发生。在针头离开皮肤时,左手示指按压无菌敷贴皮肤穿刺点,无名指、中指指腹沿血管按压血管穿刺点。临床中还常用一种“平行棉签按压法”,其具体方法同上。在按压针眼时,要切忌边压边揉,因为反复按揉,可使已凝血的血管针眼重新出血。正常人出血时间一般为3分钟,凝血时间3~5分钟,所以建议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时间要以3~6分钟为宜 。对凝血机制不好和用抗凝血药物的患者需按压15分钟以上。根据老年患者血管的特点,在拔针后按压时间一般5~6分钟才能有效地防止皮下出血。当针眼完全凝血后,应告知患者勿急于用力活动血管,以免引起血管处针眼出血,出现皮下血肿。

讨 论

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主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手段。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正确选择患者的穿刺部位,摆好患者,掌握好穿刺进针的角度和方向,是穿刺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临床上要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应该采取不同的静脉穿刺技术。穿刺前要多与老年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做好热情、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分散患者对穿刺的注意力,以便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这对正确性的治疗和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闫洪冈,孔杰,崔化英,等.呼唤应答法减少护理查对工作中差错的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7):583.

2 郭建林,叶虹,姚莉君.输液室护士对老年患者静脉注射成功的探讨.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17:1604-1605.

3 李晓惠,黄小梅.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3.

上一篇: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液灌流联合透析的护理 下一篇:患者拒绝雾化吸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