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拒绝雾化吸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时间:2022-09-21 03:59:56

患者拒绝雾化吸入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摘 要 目的:通过对患者拒绝雾化吸入的原因分析,找出相应的护理干预,达到雾化吸入应有的疗效。方法:采用观察以及与患者交谈的方式调查拒绝的原因。结果:住院合并肺部严重感染、拒绝雾化吸入的56例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寻找原因,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最终使患者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结论:患者的原因是患者拒绝雾化吸入的主观原因,而护理措施是否得当是患者拒绝雾化吸入的客观原因,正确的护理干预是患者接受雾化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 雾化吸入 患者拒绝治疗 因素分析 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196

资料与方法

2006年3月~2008年6月在内科住院的患者合并肺部严重感染、拒绝雾化吸入的56例,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35~85岁,平均60岁。

仪器与用药方法:超声雾化器,药液按医嘱进行配制,雾化器罐中按医嘱给予生理盐水20ml,庆大霉素16万U(2ml),地塞米松5mg(1ml),α-糜蛋白酶4000U,时间20分钟。

调查方法:采用观察以及与患者交谈的方式调查拒绝原因。

原因分析

患者因素:①知识缺乏:26例患者及家属缺乏吸入治疗的知识,认为静脉输液治疗效果好,而否认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②患者自身素质因素:长期卧床患者合并感染或有严重气管痉挛者会有明显的憋气、呼吸困难症状,无法配合吸入,加之活动无耐力而拒绝雾化者30例。

医护人员因素:①健康教育不到位:在雾化治疗前没有及时给予正确的卧位,吸入时配合的注意事项没有进行教育指导,使患者没有掌握吸入方法,尤其是呼吸的配合与及时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的方法,致效果不佳而遭到患者拒绝。另外,雾化目的为缓解气道痉挛,雾化时应先帮助患者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否则影响气道黏膜的吸收使治疗效果不佳。雾化后没有及时评价,因此拒绝雾化者26例。②雾化器选用不当:雾化器种类型号不同,性能不同,适应证亦不同。益鸟超声雾化器产生的雾滴较大,分子较重,进入气道后易黏附于上部呼吸道内壁上,对气道表皮细胞可以起成分湿润的作用。但过早的黏附、沉降,使之达到气道深部的雾化液量大大减少,深部雾化效果降低,而且由于缺乏动力,靠患者用力吸气动作而吸入雾气,容易使呼吸肌疲劳。因此不适于体质弱、呼吸肌肌力不足的患者。拒绝雾化吸入者30例。③雾化吸入时间安排不妥:雾化吸入治疗应根据医嘱执行,一般每日2次,应选择在餐后1~3小时内。因为餐前体力不足易疲劳,餐后不利于肠胃消化吸收。由于雾化吸入的患者多,有些患者午餐前进行治疗,拒绝雾化吸入者5例。午餐后立即雾化吸入拒绝者3例。由于夜间分泌物易集聚在呼吸道,加之活动量减少,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难以排除,导致气道阻力增加,通气量减小,加之二氧化碳潴留,因此根据药物作用时间,将雾化每天下午4:00改为晚上8:00吸入,既可以减少夜间气道阻塞症状,又减少了对同病室患者的干扰。④药物配置方案对雾化吸入的影响:超声雾化器一次需装入较大药量,药物在药皿存留时间长,容易丧失其药理作用,并造成药物浪费,而且药物不能混合使用。某些药物也不能使用超声雾化器,如大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干扰素类),容易被超声波或热破坏。⑤护理援助不足:雾化吸入前没有协助患者拍背排痰,雾化过程中没有及时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以及伴随的症状。雾化后没有及时协助翻身拍背排痰,并告知患者排痰的重要性。因雾化后呼吸困难症状加剧而拒绝吸入者3例。

护理干预

加强医学知识宣教,正确认识雾化吸入治疗,对医学知识缺乏的患者,操作者运用沟通技巧,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雾化吸入的目的仪器运用的性能特点,以及配合的注意事项。

加强气道护理:经吸入后患者出现咳嗽反射、痰液黏稠无力咳出者,应加强翻身拍背,必要时可经口、鼻腔进行吸痰,以减少气道痰液阻塞;能够使药物达到细支气管处,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调整雾化吸入时间:雾化吸入时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深度与用力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加重等症状应停止雾化。观察咳嗽、咳痰的能力,注意观察咳痰的色、性质和量,并指导有效咳嗽技巧。

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心理,取得患者合作。

针对不同患者,选用合适的雾化器:根据雾化器使用特点,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需要加强气道湿化应选用益鸟超声器;而对于有严重感染并气管痉挛的肺疾病患者且体力较弱者,建议选用空气压缩雾化器最理想。

结 果

经过上述分析及采取的相应护理干预,56例拒绝雾化吸入治疗患者,54例重新接受雾疗,经抗炎治疗、加强翻身拍背、配合引流以及有效咳嗽技巧的指导后,患者痰液易咳出,喘憋症状得到缓解。2例严重哮喘患者干预失败,改用支气管扩张剂喷入使用后症状缓解出院。

讨 论

雾化吸入对于呼吸道感染者治疗来说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改善通气功能的必不可少的。同时,雾化器又是医护人员经常使用治疗工具。随着技术的发展,临床的不断需求雾化器的种类也增多了。那么是否每种雾化器都适合肺部患者的治疗呢?治疗效果是否都好?通过对56例拒绝雾化吸入治疗者的护理干预,笔者体会到长期卧床患者的气道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医护人员掌握雾化吸入治疗知识的程度,及对患者的健康指导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心理及治疗效果。因此,医护人员应重视学习和掌握雾化吸入治疗的知识与方法,药物配置及了解仪器性能特点,并加强健康指导与护理援助,提高和发挥雾化吸入这一治疗方法应有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唐相君.患者拒绝雾化吸入的原因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6,11(5):126.

2 刘晓云.护理干预对超声雾化吸入效果的影响.齐鲁医学杂志,2007,6:69.

3 郝彩霞.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6,3:118.

4 张巍.护理干预对超声雾化吸入正确使用的影响.哈尔滨医药,2007,7:233.

上一篇: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临床护理对策 下一篇:产后沮丧产妇19例社区干预的体会